古典文学常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09:00

古典文学常识篇1

关键词: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古典文学

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对技工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综合文化素养是学生成人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尝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以提高技校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探索了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并积累了成功经验。

一、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的意义

1.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是传承古典文学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古典文学不仅包括汉族民族的文学瑰宝,也是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世界古典文学的核心构成要素。中国的古典文学一般指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原始歌谣和神话传说,直到五四以前大量的有一定价值的文学作品,包括先秦文学、楚辞汉赋、魏晋文学、南朝文论、唐宋诗词、元杂居、明清小说等。技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比较低,加上个人学习兴趣、家庭环境、升学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很多技校学生的古典文学基础非常薄弱。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已有发现。因此,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非常有必要,这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2.以语文课程改革为突破,能进一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

目前,技校使用的语文教材大多以散文、说明文、小说、诗歌、古文等文学体裁为单元,每单元安排4~5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材。技校语文课程教学主要还是关注每篇课文知识点的内在逻辑性与完整性,忽视了历史文学脉络,这样以知识点为线索教课的方式,让学生“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而且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大多采用灌输式方法,教学评价简单粗放,进一步导致了语文教学效果不佳。笔者认为,现行技校语文教材显然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学校及各级主管部门应重视语文课程改革,加大古典文学的教学力度,尝试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逐步探索语文教学改革的途径。

3.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能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学修养

语文教学虽不直接提高技校学生的操作技能,但作为新时期的高技能人才,只懂得技能而不熟悉一定的古典文学,会显得有点苍白。因此,在技校语文教学中,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播古典文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使学生形成对浅易的诗、词、歌、赋、曲、小说等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逐步养成乐学、自学古典文学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奠定基础。

二、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存在的困难

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尚且存在不少困难。例如,各地技校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本身科研能力有限,校本教材开发能力不足,导致无力开发适合学生需要的语文校本教材,因此,具有地方特色的语文教材便难以进入课堂。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不够,也影响了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教师的古典文学素养参差不齐,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特别是古典文学方面的知识更是严重缺乏,导致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困难重重。

笔者通过语文教学实践发现,如果将古典文学教学纳入语文教学计划,就可以系统地改变语文教学的格局。将古典文学教学以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展开,进行古典文学阅读训练,将古典文学知识的讲解融入活动中。可以开展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猜谜语、贴春联等语文趣味活动,介绍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例如,过春节时,学生家里经常贴春联,如何辨别对联的上下联,上下联应贴在大门的哪个位置,是学生经常碰到的问题。在进行《史无前例的一次大迁徙》的课内练习“对联写作训练”时,笔者重点介绍了有关对联的知识,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实用性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比较高。

三、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的途径

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应当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加强师资培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开发校本教材,提升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

1.发挥技工院校的作用,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

技校以往开展的古典文学教育,通常是教师根据各自的掌握情况,在讲课时自然开展,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课程整体设计。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教育,势必会影响原有教学计划规定的语文教学进度,且需要语文教师进行大量的备课,在对古典文学进行提炼、梳理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开展古典文学教育。因此,应该从语文课程开发的角度重新梳理技工院校学生的语文教学的需求,特别是对古典文学的需求,并按照技工院校学生特点,组织人力对现有的语文课程教学进行系统的研究,删除无关紧要的课程,为古典文学课程的开设留下空间,进而开发出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较为系统的古典文学知识的语文教材。

2.加强语文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古典文学修养

无论是教学改革,还是课程改革,抑或是语文教学,其最为根本的因素就是语文教师。要能够顺利地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推行古典文学教育,拥有一支高素质、古典文学底蕴深厚的语文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必要。因此,当务之急是做好语文教师的古典文学业务能力培训,结合各校语文教师的工作任务情况,以集中培训、自我学习、教研组集体研修等多种方式开展语文教师培训,提升他们的古典文学研修和讲课的能力,为在语文教育中开展古典文学教育夯实基础。

3.提升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

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的教学应树立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理念,教师为学生设立各种形式的古典文学学习情境。首先,对学生的古典文学知识积累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掌握学生的情况,将学生分为诗歌组、词组、小说组、戏剧组等多个兴趣小组,分门别类地开展古典文学辅导,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其次,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经据典,举一反三,扩大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最好能将作者的经历与历史背景结合起来讲解,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中去讲,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典文学常识篇2

第一,有用意识。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是进行古汉语学习的最有效工具,从终身学习来说,它对于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有用的;从近处来说,《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可解决文言诗文阅读中的许多问题。很多知识老师不可能全部教授,学生要养成多翻字典的习惯,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学会理解和归纳。

第二,有趣意识。

面对枯燥的工具书,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需要趣味作支撑。其实,在表面上看如此刻板枯燥的古汉语字典中,同样也有丰富多彩的典故和成语故事。例如“而”字的第一个义项是“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举出的例子是《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句子:“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这是楚汉之争中,项羽以刘邦的妻儿、父亲要挟刘邦投降,扬言欲烹其父,谁知道刘邦竟然耍起无赖,说他和项羽是结拜兄弟,杀刘邦的父亲也就是杀项羽自己的父亲,项羽要是一定要杀自己父亲,刘邦让他记得分给自己一碗汤。一个是怒火中烧、率真正直的西楚霸王,一个是沉着冷静、机智老练的汉王,两者的不同性格在这一句话中突显出来。用这样富于趣味性的故事去吸引学生,相信他们学习古汉语会有更大的兴趣。

第三,归类意识。

古汉语字典中对于每个字都有详尽的解释,用序号做了明显的区分,但是,意义和用法较多的字词很容易促发学生畏难的情绪。很多字词表面上看意义和用法很繁杂,然而只要细加观察,就会发现很多都是同类的。比如“乎”字,字典中一共有如下4种解释:①介词,用法相当于“于”;②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③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④形容词词尾。按照词性来说,②和③可以合起来,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两个意义的位置都是在句末,也就是说“乎”在句末时,看它后面是“?”还是“!”就可以区分其用法了,这样归类之后,“乎”字的意义和用法就清楚了许多,学生接受起来也更容易,记起来也更牢固。

第四,补充意识。

补充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义项的补充,二是对例子的补充。

1.补充义项。《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某些词条的解释是不完整的,为了学习和复习的方便,应当以字典为蓝本,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例如虚词“而”字:①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②连词,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转折、相承等关系;③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④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如果”或“却”的意思;⑤如,像。在这个解释中,②③④都是连词,只是表示的关系不同而已,第三个义项表示修饰关系,所以,第二个义项需补充上“递进”、“因果”、“假设”这几个关系。这样,“而”的所有意义和用法就完整了,便于学生系统而清晰地学习。

2.补充例子。这里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文言文句子,一是成语。

补充文言文句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举出的例子很丰富也很经典,可惜的是教材年年变,不同地区又使用着不同的教材,学生对这样一些“经典”未必能够很好地理解,因此,及时地补充上他们更为熟悉的例子,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古文,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接受的难度。例如“竖”字在文言文中有一个常用的结合――“竖子”,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所列举的例子出自《晋书・阮籍传》《史记・留侯世家》,而这些篇目是现在广东学生未曾接触过的,但是,在粤教版必修四文言文单元《鸿门宴》中,对放跑刘邦的项羽,老谋深算的范增说了这么一句气话:“竖子,不足与谋!”在对课文学习的基础上,范增的这句话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补充成语:很多成语保留着古汉语语言习惯,现代社会依然广泛使用,所以学生接受起来难度要小一些,而且一些成语中包孕了有趣的故事,所以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更浓。例如“爽”字中第五个义项是“违背、不和”,和成语“屡试不爽”的“爽”字是同样的意义,但这个成语比起字典中的例句要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古典文学常识篇3

【关键词】古典音乐;欣赏;大学生;审美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213-01

古典音乐是过去时代流传下来的典范(或经典)的音乐,但特指以维也纳古典乐派为代表的音乐。就广义而言,该词在使用中常有几个层次的内容:1.从维也纳古典乐派往前追溯一至二个世纪,包括文艺复兴(1430-1650)以来所有欧洲著名音乐家的创作。在这个意义上,古典音乐是指19世纪初叶以前的音乐,区别于浪漫乐派的音乐。2.从维也纳古典乐派往后顺延一个世纪,将浪漫乐派、民族乐派以及有其他倾向的大批作曲家创作包括在内。在这个意义上,古典音乐是指20世纪以前的音乐,有别于20世纪以来现代乐派的音乐。3.将20世纪以来的某些音乐也划入古典音乐的范畴。

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不能缺少的语言,也是人类灵魂的升华。从原始人不断抗拒自然界的威胁以及漫长的艰苦劳动中提炼出最早的音乐,到现今世界各国丰富多彩的音乐体系,不能不说是一个文明的奇迹。古典音乐是音乐文化的结晶,它包括交响乐、奏鸣曲、清唱剧、管弦乐、歌剧、协奏曲、器乐独奏曲、室内器乐重奏曲等。古典音乐与严肃音乐成为同义词,与流行音乐和民间音乐等形成相对的概念。古典音乐具有较为丰富和深刻的内容,艺术形式上较为严谨完美,包含着较多的教育和审美意义。所以,欣赏古典音乐可以培养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审美能力。通过多年古典音乐的教学实践,总结古典音乐欣赏教学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

一、古典音乐的官能欣赏

作为音乐教育者,我们知道:最容易进入古典音乐殿堂的就是官能的欣赏,即满足于音乐的直觉感受。也就是说你觉得旋律优美动听或者有振撼力的古典音乐,给学生以力量、振奋精神的古典音乐;或你认为是好的声音、好的音乐可不必考虑其他的内涵。如果有一套较好的音响,学生就更爱听,听得轻松,听得舒服,时间长了学生就很快跟着你进入古典音乐的殿堂在教学中可以以这种基本意识来引导学生进行古典音乐的欣赏。例如,柴可夫斯基《天鹅湖》中的《四小天鹅舞》,是该舞剧中最受人们欢迎的舞曲之一,舞剧的节奏干净利落,描绘出了小天鹅在湖畔嬉游的情景,质朴动人而又富于田园般的诗意。学生可以从该舞剧的音乐中感到轻松活泼,在聆听音乐时学生都能将“天鹅湖”优美、典雅的元素联系起来,把“天鹅”的美丽、活泼、天真的元素联系起来。所以说优美动听的旋律、有振撼力的古典音乐,刺激了学生的直觉感受,使他们的直觉感受得到了满足,这就是古典音乐的官能欣赏。长久坚持就能提高大学生对欣赏古典音乐的兴趣,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古典音乐的情感欣赏

再进一步就是古典音乐情感的欣赏,也就是通过感受古典音乐的各要素,体验、理解音乐的情感。在欣赏过程中,对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主题加以了解分析。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节奏是音乐中要拍弱拍强的周期性律的重复进行,基本的节奏所表现的风格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如慢三、慢四一般表现抒情、优美。在曲式表现上圆舞曲表现活泼;进行曲表现有力度等。

旋律也称曲调节,高低起伏的音乐是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发展起来。我们让学生欣赏古典音乐过程中,要让学生思想跟着旋律走,欣赏感觉就容易找到,古典音乐的思想内涵就会清了,也可以从古典音乐的思想内涵中对学生进行审美的能力培养。如水平进行时的旋律表现温柔和优美、宁静;级进和跳进时就是主题推向高潮,表现兴奋、激动和进取;下行时的旋律一般表现激烈转为平静等。

和声也称和弦的应用,一般古典音乐都是多声部的音乐,如果说旋律是横向发展进行,和声就是纵向进行的。如此一来,音乐就丰满起来,也有了气势。音乐力度、速度等这些要素我们可以适当学习一些音乐基础知识得以掌握。古典音乐作品的曲式、和声、主题是十分规范严谨的,我们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去体验理解。引导学生凭着兴趣进入古典音乐情感的欣赏也是不难实现的。要注意在教学中,学生应在学习一定音乐基础之上进行古典音乐的欣赏,才能全面的理解古典音乐的内涵,才能在潜移默化的古典音乐欣赏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大学生学习古典音乐、理解古典音乐、欣赏古典音乐,将有利于提文化修养素质、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古典文学常识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情感教学技巧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然而一些老师在教学古典诗词时,总是对教材中的每首诗词按照介绍作家背景、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分析诗歌、背诵默写诗歌等环节按部就班教授学生,到了高考复习才发现,之前所讲解的知识除了积累一些诗词名篇之外几乎作用不大,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多大提高。这种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一、我国高中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现状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前一些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学习存在兴趣不浓厚的现象,此外,学生的阅读面较狭窄,知识的积累不足。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少有学生能够将阅读古典诗歌作为爱好,很多学生甚至是被迫进行阅读,内心存在抵触情绪,从而失去了自主阅读古典诗歌的积极性和热情。这样就使得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时,学生普遍存在惰性,在学习过程中,变得十分被动,很少同教师进行交流,使得知识的迁移受到了限制。

(二)教师的教学目标功利。

近几年来,对于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考查在高考中几乎成了必考题,就使得高中的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目标变得比较功利,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切都以教材和考试的重点为基础展开教学,只是将自己认为的重点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需要做的仅仅是将这些知识记下来并且加以背诵,应付考试。通常都是考试考什么学生背什么,没有正确引导学生怎么欣赏古典诗歌中的美,领略古典诗歌中的美。

二、提高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几种方法

(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

诗歌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居高临下的分析。譬如说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李白愤世嫉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其他诗人如王维、杜牧、李商隐、苏轼、辛弃疾、陆游等,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做研究性的总结概括。

(二)注意诗歌提示性的信息

如题目、背景提示、注释等信息。这些提示性信息很重要,有的可能是理解诗歌的关键。例如:朱庆余的《近试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只看这首诗的内容,似乎只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中的“近试”,我们就知道是作者朱庆余把主考官比作公婆,把好友张水部比作新郎,从而含蓄地表现自己应试时内心的不安与期待,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己考试过关心情。还有典型的例子,如张旭的《山行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这首诗如果不看题目,就可能使人错误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是赞扬山中的美景,或劝人留下来欣赏山中美景。只有看了诗歌的题目,才能明白。这首诗表达的是作者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并蕴含要欣赏最美景致就不能浅尝辄止的哲理。

(三)借助各种知识和信息,分析诗歌的情与景。

文学作品中抒情的最好形式是诗歌。我们鉴赏诗歌就是要品味出诗歌中所抒发的情。诗歌中的情是隐含在各种描写中的,不是平白直露的,这就要求我们目的性明确地从各个角度剖析诗歌。例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这首诗看题目就知道是送别诗歌,自古诗人伤离别,作者在表达离别之情时,寓情于景,以景衬情,达到了极好的效果。

(四)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和惯用的意象。

古诗常用典故,用典故可达到言简意赅的奇特效果。例如:“青衫司马”、“豆蔻词工”、“封狼居胥”、“关河”、“三山”、“楼兰”等。例如,严蕊的《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他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写的是什么事物?抒发的是什么感情?回想初中所学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知道了“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并由此推知这首宋词苗描写的是桃花,表达了作者心地高洁、超越世俗的感情。古诗中的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别诗中常用“柳”、“月”、“长亭”等意象,抒愁写恨诗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表达思念的常用“雁”、“红豆”等,表现志节的常用“竹”、“兰”、“梅”、“菊”等。

古典文学常识篇5

一.明确目标,提高素养

众所周知,职业中专是为社会培养初级人才的学校。职业中专学生语文素质、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职业中专学生的前途和终身发展方向。所以,在社会职场对职业中专人才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必须首先明确职业中专语文教学的知识目标和教育教学对象,积极调整教育教学结构,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尽量在职业中专语文古典诗词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渗透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洁身自好的道德理念等素质教育理念,从而构建起美丽、高效、丰富、健康的职业中专语文古典诗词素质教育体系。

比如,教学时,我们可以在不影响正常的古典诗词知识传授的前提下,借鉴教材中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等向同学们渗透面对挫折时一定要保持积极、乐观、自信的精神等;借鉴宋代词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向同学们渗透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的人生观;借鉴唐代诗人柳永的《雨霖铃》向同学们渗透情感的真挚与美丽;借鉴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向同学们渗透同情弱者、关爱弱者的人文情感……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中国古典诗词因其具有优美的形式、凝练精辟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蕴等美学特质而堪称世界文学之最。但是,由于其创作的时代与我们相隔久远,导致职业中专的同学对古典诗词的诵读、鉴赏等常常知难而退。故此,教学古典诗词时,我们有必要创设与古典诗词内容、情境等和谐一致的教学氛围,引导同学们通过聆听、诵读、品鉴等方式达到理解古典诗词大意、鉴赏艺术形象及体味作者在古典诗词中寄寓的美好思想感情等,激发同学们对古典诗词的情感体验及与古典诗词的作者产生近距离沟通的强烈愿望。

比如,教学唐代诗人李白的《将敬酒》时,我曾借助多媒体电教设施播放从网络中下载的曹灿深情诵读的《将进酒》音画配乐视频给同学们视听,当同学们看到画面中飘逸俊美的李白画像、听到视频中传出的时而激越时而舒缓的古筝乐曲和曹灿抑扬顿挫的诵读之声时,同学们都禁不住跃跃欲试,立即合着音画视频中曹灿的配乐朗诵抑扬顿挫的朗诵了起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可见,在职业中专古典诗词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创设与教学文本内容一致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同学们激情诵读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

三.纵横延伸,拓展诵读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规定:职业中专学生必须“养成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习惯,阅读总量不少于300万字。”鉴于此,我们不仅要千方百计激发同学们诵读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还要学会以点带面纵横延伸、拓宽同学们古典诗词的诵读面、扩大同学们记忆中的古典诗词储存量的方法。其法,既可以将所教学的某一首古典诗词,与其同题材、同内容、同表现手法等的其他古典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也可以将同一作者的其他诗篇联系起来诵读,继之形成一个古典诗词接龙诵读链接。

比如,教学李白的《将进酒》时,我们既可以引导同学们诵读与“酒”相关的其他诗歌,比如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等;也可以引导同学们诵读李白的其他诗篇,比如李白的《赠汪伦》《蜀道难》《静夜思》《西江月》等。

事实证明,采用上述以点带面、纵横延伸、拓展诵读的古典诗词教学方法,既可以扩大同学们诵读古典诗词的知识面,又可以提高同学们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还可以强化同学们对古典诗词的记忆效果,继之激起同学们诵读古诗词的浓厚兴趣。

古典文学常识篇6

在学习过程中,就离不开语文工具书这位不开口的老师。因为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历代典章制度,甚至一个字一个词的解释,都可以随时向它请教。特别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主旋律是素质教育,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语文教育要突出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使用工具书的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中的基础能力,能促进其他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是语文学习习惯中最为重要的习惯之一,它能确保学生从语言规范上、语言素养上提高学习水平。因此,为学生备好合适的工具书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小学阶段

学习特点:会写常用汉字,掌握这些字的读音,理解、累积、运用词语。

必备工具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小字典》《汉语成语小字典》等。

专家推荐意见:《新华字典》最新的版本是2004年出版的第10版。该版本在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等方面较以往的版本又有所提高,根据国家最新语文规范和标准确定字形、字音等,释义简洁而不失准确,例句精当且紧贴时代。

小学一二年级的首要任务是认字:会认会写常用汉字,掌握这些字的读音、笔顺、笔画、部首等,理解这些字的常用意义。因此,字典是刚上小学的小孩的必备工具书。小学一二三年级,使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让学生学习查字典的方法,掌握音序、部首等查字技能,初步学习选择义项。《新华字典》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字典。

到了四五六年级,《新华字典》已经不够用,必须选择合适的词典,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现代汉语小词典》就成为继《新华字典》之后小学生的第二本正式的语文工具书,承担起“词典查找训练”、“使用工具书习惯训练”、“帮助学习汉语知识”等的功能。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在课堂上直接有效地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并且有步骤地训练学生把使用工具书作为一种学习习惯,使学生们在课文学习、课外阅读时常常请教这位不开口的老师。《现代汉语小词典》浓缩了《现代汉语词典》的精华。

除《新华字典》、《现代汉语小词典》可以作为小学阶段使用的主打辞书外,学生还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小学生标准字典》、《汉语成语小词典》、《新华写字字典》、《新华正音词典》、《新华同义词词典》、《新华反义词词典》作为辅助辞书。

中学阶段

学习特点: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知识的获取和巩固是通过上课听讲和阅读教材等方式获取。

必备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新华词典》、《新华成语词典》等。

专家推荐意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义权威、审音准确、例句精当、难懂例句附有注解和串讲、设有“注意”“辨析”等特点。

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1)需要理解和掌握的词语越来越丰富;(2)语文教材中大量出现文言文,需要掌握的文言知识和文言词语比较多;(3)学习科目越来越多,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都有需要了解和查考的知识;(4)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渴求愈加强烈,课外阅读量逐渐加大。这些知识的获取和巩固除了通过上课听讲和阅读教材等方式获取外,相关工具书的指引和帮助也必不可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新华词典》、《新华成语词典》四种辞书可以作为中学阶段的主打辞书。

《现代汉语词典》是惟一由国务院责成编写,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而出版的工具书,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型词典。出版以来,成为现代汉语语文词典的权威范本。最新版本为2005年出版的第5版。全书收条目约65000条,基本反映了现代汉语词汇的面貌,能够满足学生的查考需要。对读音、字形、词形等都能起很好的规范和引导使用作用。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由于释义权威、审音准确、例句精当、难懂例句附有注解和串讲、设有“注意”“辨析”等特点,出版后即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成为学习古汉语的必备工具书。最新版本为2005年7月出版的第4版。该版本在第3版原有4200多个字条的基础上新增2000余条,并对每个字条的义项都做了细致的推敲修改。

《新华词典》是一部语文和百科兼收的中型词典。最新版本是2001年修订本。该版本在原来大量收录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知识的基础上,新增了许多信息、环保、法律、财经、军事、医学、计算机、建筑、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的专门词语和新词语,对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很有帮助。

古典文学常识篇7

关键词:中国文化;悲剧意识;人生无常;虚实相生;悲壮苍凉

悲剧,起源于希腊,是戏剧主要体裁之一。它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艺术与内容高度统一的艺术类型。同时,悲剧是一个美学范畴,它产生于古希腊美学中,是古希腊美学家对古希腊文学,特别是古希腊戏剧作品的理性考察中建立起来的。在中国渊深的古代文学艺术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悲剧”这一概念,亦没有古希腊那样繁荣的悲剧,以及与亚里士多德《诗学》相媲美的悲剧理论,却有着和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相适应的悲剧意识。

几乎整个中国文学都是建立在人类的这种悲剧意识的基础之上,它贯穿于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悲哀,便是中国文化的底色。从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到《诗经》中的悲诗,燕赵的慷慨悲歌,楚辞的哀婉悲情,以及三曹之悲凉,李杜之郁愤,易安之凄婉,稼轩之忧思,无一不洋溢着浓烈的悲剧意识。而元明清的悲剧戏曲更是迎来了中国悲剧性作品的黄金时代。正如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说:“《离骚》为屈大夫的哭泣;《庄子》为蒙叟的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记》;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中国的悲剧意识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征与内涵。

首先,中国古典悲剧意识多表现为一种人生无常感。何为人生无常感?即包含人间社会中一切人物与其事业,及人间文化本身之无常感。常,普通,一般,长久不变。人生无常,顾名思义,即是人生之大起大落,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事业之兴衰繁华,朝代的改革变迁。这种无常感归结于人的自然愿望无法实现,无法改变生存状态的悲剧。在中国的许多小说中,都常常流露出此种情感。在《红楼梦》中,如果说宝玉是作者的理想境界,那么黛玉便是他的精神境界。黛玉的多思多虑,与浮士德,维特,哈姆雷特的思前想后是不同的。后者多是出于欲望的驱使,且行事必求成功。而黛玉一开始就知道与宝玉爱而不能的两难境地,即使他们情投意合,心心相印,但终是无法冲破封建社会条条框框的束缚。宝黛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故黛玉对宝玉之情是超意欲,超行动的,完全出自内心的真情,她的忧郁感伤是纯粹的。然其可悲之处并不在此。西方的悲剧人物大多敢于追求成功,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并为之付出行动。而黛玉既不采取有目的的行动亦不求成功,只是思虑至深,到最后悲伤绝望。这种凄婉哀伤不再是停留在黛玉个人的悲剧上,而是转化为一种身世飘零之感――人生如梦,聚散无常。这即是黛玉的悲情,也是曹雪芹的悲情。然而,曹雪芹的悲情不仅仅是通过黛玉表现出来的,还有整个荣、宁二府的兴盛衰亡。悲欢离合,月圆月缺,一切不过太虚幻境。从何而来,打哪而去,富贵荣华,贫苦凄寒,皆不过梦幻一场。人生无不散之筵席,荣、宁二府的众人,不过是聚了又散的悲剧。这不是西方式的悲剧,而是“人间世界在无常宇宙中之地位”的悲剧。在这样的悲剧中,有类似宝玉的解脱者,也有未解脱者,解脱与禁锢均不过包裹在红楼一梦中。太虚幻境以外是什么样的世界?有没有上帝,有没有精神世界或人类的罪恶,抑或宇宙的命运安排及客观势力的胁迫,这些作者均未思考。因而,中国古典悲剧意识才有不同于西方的人生无常感。

其次是虚实相生,中国古典悲剧,既感慨人生世事无常,又由感慨生出悲情,肯定人间的客观存在,从而形成一种人生虚幻感和人生实在感的交融。《临江仙词》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江水浪花,夕阳青山,渔樵江渚,这些都是实在的,就如同日月星辰,草木红花的四季循环。而曾经横槊赋诗的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是非成败都已过去,尔后不过皆付笑谈之中。人生在世,一切皆逃不过虚无一场。荣、宁二国府是存在的,宝黛的爱情亦是存在的,而繁华的衰落,爱情的悲逝让存在化为了虚无。如果说西方的悲剧意识往往是主客力量的冲突造成的,人因为自身的主体意志和欲望而追求自由和理想,最终却在客观力量面前灭亡。那么,在中国古典悲剧意识中,宇宙万物,不过因生缘起,有何因,即有何果,缘起缘灭皆有法。人间一切人物世事皆是“实中之虚幻性而生”,这种虚幻性来自对人间一切人物及事物的感悟和体验。

最后是苍凉悲壮。树木蓊蓊郁郁但不枯萎,谓之苍;大风吹过但不觉寒冷,谓之凉。即独立苍茫,而怀无限愤悱之情,蕴蓄生意,而内怀温情,悲却不失壮美。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屈原之“唯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吾弗及,来者吾不闻。”这些都是苍凉悲壮的体现。这种苍凉悲壮的悲情,上无可依,下无可靠,往者已往,来者未来,可以说是绝对的孤独空虚甚至悲伤。然,上下古今都是包容在人类情感思维中的,所以说又是充实的。因此,从虚无重新返回实在,从悲伤到雄壮,更是体味出一种人间大爱和心系天下的责任感。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便是由苍凉悲壮来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这种悲剧意识不仅仅是一种悲剧意识,而是已经超越了悲剧意识。由此可见,中国虽无西方式的悲剧,但中国的悲剧意识不但反映出人生的无常,而且充满对世间种种肯定的悲情。因此,中国古典悲剧意识并非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消极情绪,而是由悲凉衍生了人间之爱和人生之责任感,此乃超悲剧意识,亦是中国文学之最高境界。

结语

悲剧意识作为悲剧的构成要素之一,于悲剧是不可缺少的组成。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只有远古神话是基本符合西方严格意义的悲剧,属于崇高悲剧的范畴。而其后的悲剧作品多表现出悲情悲剧的特征。然,中国文学并不乏悲剧意识。相反,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便是建立在悲剧意识的基础之上,只是中国独特的文化,不同程度的否定了人的悲剧精神,否定了人在自己实际生命体验的基础上自然产生的激情及由这些激情决定的悲剧精神。因此,中国虽少西方式的悲剧,但这并不妨碍悲剧意识在中国文学中的存在。富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悲剧意识,帮助着中国文学的成长与发展,衍生了中国文学渊博的悲剧性作品。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各种悲剧理论的批判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4]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5]郑玄《礼记正义》下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6]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古典文学常识篇8

一些动作以及组合编排的教学性和科学性来讲,还是需要从基本的动作和节奏上来完成。因此,需要更多的教学法来完成指导教学实践。使实践转化为理论,再上升到实践,实现二次飞跃,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另外,以身体的协调性,和呼吸的节奏也需要恰到好处结合到一起,以最大限度体现出每个动作以及组合的学习性及表演性。使学生们在接受课程的同时也加强的对每个动作更深的诠释,更深一层的呈现出每个组合所展现的内容。从而达到更完美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把身体的韵律动作和从内而发的表演更融洽的结合在一起,也是我授课于学生们最理想的目标。

为了能更好的把中国古典舞神韵及表演更好的融合到一起,首先要更深测的去了解中国古典舞。

一、"以腰为轴"开发的思维意识

中国古典舞的用力方法和运动意识的特点就是"起于腰,达于梢"、"以腰为轴,以胯为本,以脚为根"。在这简单的几个字中,却蕴藏着深刻的含义。

二、"走上留下,走下留上"、"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运用,是全身性整体的运动,开发学生在动作中的整体意识,同时又锻炼了学生各部位配合。

三、"律"动势开发的思维意识

中国古典舞"律",即动作自身的律动性和它遵循的规律,所开发的思维意识。"顺"劲在律中为"正律",动作流畅、通顺则能一气呵成,犹如行云流水般。此外,中国古典舞还十分重视"不顺则顺"的"反律",为了达到令观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一个动作或动势的走向似乎是往左的,突然急转至右。这种"反律"是古典舞特有的,可以产生舞蹈千变万化的动感。从具体动作上来看,古典舞还有"一切从反面做起之说"。即"逢冲必靠、欲左先右、逢开必合、欲前先后"的运动规律,也正是这些独特的规律使得古典舞具有了别样的气质。

中国古典舞的博大精深,就体现在它的"形神兼备",这是要通过自觉的意识、意念、感觉来支配舞蹈动作,而不是盲目地、程式化地去完成动作。学生在学习古典舞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其"形"去真切、通透的体会其"神",通过动作要求开发思维和意识,再使意识支配和美化舞蹈动作,达到认识的二次飞跃。最终达到古典舞的训练要求和目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于其他舞种的学习。

接下来要谈的是中国古典舞身韵基训的意义。首先讲的是身韵的贯穿。

为什么在解决基训艺术化问题上首先要使身韵贯穿其中,我认为身韵是集合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提、沉、冲、靠、含、腆、移"等动律,以"圆""游"为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审美取向,而这些运动法则都贯穿在形、神、劲、律等艺术素养的培养中。这将改变以往古典舞基训课单纯从人体科学方面出发开发学生。身体的传统,而是将风格性的舞种特性在每一天的基训课中融入。中国古典舞的韵律和音乐的节奏是密不可分的,接下来我们谈的是对于音乐节奏的运用。

我们在运用民族传统韵律时,也要将关注点放到音乐节奏上。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意识和艺术修养及艺术素质的全面性,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会是有民族神韵和传统文化底蕴的艺术工作者,而不只是会完成古典舞技术技巧的舞蹈匠人。

古典文学常识篇9

关键词:文学经典;意识形态;文学性

abstract:ancientliteratureandcontemporaryliteraturearetwoformsofconcept,andsoareancientliteraryclassicsandcontemporaryliteraryclassics.contemporaryliteratureisafactualdescriptionwhileancientliteratureisanexplanatoryconcept.ancientliteratureagreeswithancientliteraryclassicswhereascontemporaryliteraryclassicsmeanborrowingandvariationofancientliteraryclassics,hencecontainingunavoidableimaginativeelements.aconfusionofthesedistinctionswillresultinsomeunnecessarytheoreticalperplexity,whichoccurredastheviewofideologyofliteraryclassics.withtheremovalofthisconfusion,wewilldiscoverthetwosideofliteraryactivity,thatis,literaryclassicsandliterarycharacter.thehierarchizationoftheseconceptsmeansmainlyadiagnosis,whichispreliminarybutwon'tcontinuetillallrelatedconceptsarediscriminated.

keywords:literaryclassics;ideology;literarycharacter

说到文学经典,我们就忍不住地想哪些文学作品是经典,比如我们会想《红楼梦》是经典,李白的诗是经典,《三国演义》是经典,《阿q正传》是经典;有时我们也认为《平凡的世界》是经典;我们也问这样的问题:当代文学里哪些是经典呢?大众文学里哪些是经典呢?如果例子想得少些,我们还能明白地说说文学经典指的是哪些,但一旦想起的例子多了,我们就会陷入迷惑,好像经典有很多种,每种经典的涵义都很不同,让人越想越糊涂。

一般来说,我们都注意到经典的树立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文学性,我们也叫它审美内涵;一是意识形态,就是各个利益集团不断争斗,为了自身的利益树立对己有利的经典。有学者认为经典之树立在于文学性,有学者认为主要是意识形态的作用。无论怎样,这两方面的争斗构成经典问题的主要讨论范围。但一般来说,学者们都注意到单纯从意识形态出发或单纯从文学性出发都会带来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所以往往采取调和的思路。也有学者看到经典有不同的层次,比如,我们谈论杜甫的诗作与谈论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是不一样的,前者具有一种成熟的风格和均衡的品质,如果有人否定杜甫的诗是经典而且言之成理,那可真是一个划时代的批评家了;后者则是实验型的,本身有一定缺陷,但引起人极大关注。我们一般把前者称为古代文学经典,而把后者称为当代文学经典。[1]119这样的区分是恰当的,但如果在古代文学经典和当代文学经典中都发现了一致的文学性或一致的意识形态作用,就再次把两个层次混淆在一块儿了。

我们一般思考经典问题的时候,都是沿着“经典是如何树立的”这样的思路进行的,这里试图另换一个思路,就是考察一下我们是怎样谈论经典的,不同的谈论方式是否有不同的涵义。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治疗”意识形态论带来的一系列混淆。

为了简便的缘故,在这儿首先提出经典的层次划分。我们一般在三个层次上谈论经典:一、古代经典,制作一系列的规则;二、古代文学经典,这是从现代文学观念看的,重点在文学形式上;三、当代经典,我们依据它来判断当代文学。从三个方面来说,经典都具有史的价值,都是在树立规则。

一、经典是与生活的交织

英文里说起“文学经典”的时候有两个表达,一个是literarycanon,一个是literaryclassic,都有规则或传统的意思。实际上传统就是规则,我们遵照传统而行事就是遵照传统给我们树立起来的规则行事。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经”与“典”是两个词,但两者的涵义大致是相通的。《说文解字》认为“经,织也。”《辞海》对此做了进一步的阐释:“经,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说文》里的释义是比较古的,与经的原意比较接近。织是什么呢?是织入其中的意思,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形成规则,无论是经还是纬,都是赋予形式,使物得以显形。一块布,如果没有横线和纵线怎么织成一块布呢?所以“经”是一种条理化的规则。我们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如果没有一些规则把它们织到一起,就是混乱的,但一般来说,各个行为之间都会有一些关联,这些关联就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把它们确定下来,使人们有章可循,这就是“经”的作用。“经”一旦树立,就会产生规约人们行为的作用。有了经,人们的行为就有了遵从的规则;二是与人们的生活交织在一起。“经”为人们的生活树立起规则,但不是说从此之后,这个规则就从人们的生活中独立出来,与人们的生活不相关了。“经”就是与人们的生活交织在一起的,古代不断有释经的行为,甚至有为了某种目的而造伪经的行为,这都是看到“经”实际上是交织在人们生活中的,它不是孤立地存在于某个高高在上的所在,向我们放射无比耀眼的光芒,那样想实在是一种误解。我们说经典的树立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为什么树立经典?因为有需要。什么样的需要?可能是政治生活,可能是经济生活,可能是道德生活,可能是文化生活,等等。当然在古代,没有分得这么清楚,它是一种混合的规则,它可能就是结合着某种政治需要、文化需要等等而树立起来的文本典范。作为一种规则,它就不可能仅仅是文本表述自身的规则,它还包含着政治规则或者文化规则等等,就像《诗经》,它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或者它就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它可能本来就如《礼记·王制》所言是天子“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注:以上所引为《诗经》的采诗说,另有列士献诗说、孔子删诗说。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1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0-61页;亦见陆侃如、冯元君《中国诗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9页。],后来演化为各种有教养活动的交流平台,所以你会看到对于《诗经》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有些解释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觉得不可思议,但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它就是那样恰切。

与“经”相连的是“典”。“典”的原义则为常道、法则。《尔雅·释诂》解释道:“典,常也”,“典”主要是一种树立起来的规则,而“经”不仅有这层意思,它还显现出一种形成的过程,显现与生活交织在一起的层面。“经”与“典”的词意在古代中国基本可以通用。可见在中国古代,经典的意义就在于树立规则,同时它又与人们的生活编织在一起。古代政治阐释和伦理阐释是主要的两条途径,所以古代的经典主要偏重于这两个方面。但这样是否就能说经典的树立是政治意识形态的事呢?进而说文学经典的树立也同样是意识形态所致?

可以看到,诸多主张意识形态论的学者对此会持肯定的答复,而且看起来好像也顺理成章,因为古代经典的树立就是与生活中的各种政治、经济、伦理关系纠结在一起的,那么经典也正是在各种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的。但是我们看到,意识形态论有一个潜在的预设,就是文学与其他部分是分离开的。文学,有它独特的领域,它与其他意识形态部分有一个边界隔开,哪怕这个边界是非常模糊的。其实,强调文学审美内涵的观点也同样假设了这一边界,而且会把这个边界划得更清晰一些。这样思考经典问题,就会假定文学一直有其自己独特的性质,它或者拒斥其他因素的侵入,或者接受其他因素的侵入。但古代是否有这样的文学性呢?回答是否定的。可以说,这样想是拿现代文学的性质衡量古代文学。

二、古代文学经典的涵义

我们先要说说“文学”这个概念。据乔纳森·卡勒说,“文学”(literature)一词晚到200年前才具有现代意义的,我们可以在18世纪末德国浪漫主义中找到它的踪迹,或者是以法国作家斯达尔夫人于公元1800年出版的一本书《文学与社会建制的关系》为标志。那么,什么是现代意义的文学呢?就是一种以想象性为主的写作。[2]21西方“文学”概念的演进与中国类似。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文学”概念,但有相近的“文”的概念,只是这个“文”的概念比较驳杂,中国学术传统讲文史不分家,“文”这个概念也是如此。当然从魏晋开始,开始有了注重形式因素的“文”,与现代意义的“文学”概念相近,但在漫长的历史中并不占优势。比如宋太宗(977-984)时期修纂《太平御览》中“文”的分类为:1.序(文);2.诗;3.赋;4.颂、赞、箴;5.碑;6.铭、铭志、七辞、连珠;7-8.御制;9.诏、策、诰、教、诫;10.章表、奏、劾奏;11.论、议、栈、启、书记;12.诔、吊文、哀辞、哀策;13.檄、移、露布;14.符、契券、铁券、过所、零丁;15.品量文章、叹赏、改易、诋诃;16.思疾、思迟;17.著书(上);18.著书(下)、幼属文;19-20.史传。

离我们最近的清代,人们对“文学”的看法也与我们现在完全不同。比如清代张英、王士祯等撰的《渊鉴类函》中文学类分为:1.周易、尚书;2.春秋、礼记、史;3.书籍、帙、诵读、写书、藏书、校书、求书、载书负书、赐书、借书;4.文字、著述;5.文章(敏捷、叹赏);6.诏、制诰、章奏、表、书记、檄、移、图、谶、符;7.诗、赋;8.七、颂;9.箴、铭、集序、论、射策、连珠、诔、碑文、哀辞、吊文;10.儒术、劝学、善诱;11.讲论、名理、好学;12.博学、幼学、从学、同学、废学;13.笔、砚;14.纸、墨、策、简、牍、札、刺、券契、封泥。 

由此可见,现代意义的文学不过是古代“文”的分类的一部分而已。

现代意义上的“文学”一词是晚清以来才由日本转译过来的。近代日本先借用中国“文学”一词来译literature,词义缩小定格为“以语言塑造形象来反映现实的艺术”,再传回到中国,成为后来中国“文学”概念的一个主导方向。[3]362但也不是说,这个译法一经传入,“文学”概念就再无疑义了,实际上,“文学”到底指什么经过了二三十年的探讨,这主要表现在20世纪初文学史写作上。如何书写文学史,如何确认文学史中的经典,这经过了一个不断变动的过程。[4]

我们看到,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文学的涵义都有演变,古典涵义与现代涵义有很大区别,而我们现在使用“文学”这个概念的时候,基本上是在现代涵义上使用的,因此我们在古代作品中用到“文学”一词的时候,要有一些历史意识。可以说,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构成方式。现代文学是在现代“文学”概念下产生出来的,它也包含对古代文学的追慕,但主要部分是文学的自觉。而古代文学则是现代的一种解释机制,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很多作品是具有强烈的形式美特性的,比如诗赋词曲,但对古代“文学”的整体规划却是以现代“文学”观念为基础的。

文学史本身就是由经典树立起来的。我们在文学的历史中发现,古代有很多作品很符合我们现代的文学观念,因此我们很自然地将其称为文学经典。当我们谈论古代文学经典的时候,我们就是有意地忽略掉与文学无关的一些意识形态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发现哪些作品更具有形式审美内涵,这当然是以当代的文学观念在古代寻找“源流”,而且这样做是很有意义的,但不要忘了,任何溯源的举动都是一种阐释,假如在谈论经典的时候把这一假定忘记了,就会倒流为源,以疏为典。我们把古代文学经典从政治、道德语境中剥离出来,这本来就是一种解释,假如我们解释时,把它当作确定不变的事实了,就会发现古代文学经典是格外受到外部意识形态因素影响的。我们承认,古代经典(而不是文学经典)根本脱不开意识形态的干涉,但古代经典是一个事实性描述,而古代文学经典则是一种文学史解释,两者根本不是一种存在方式,虽然我们面对的可能是同一个对象,比如《诗经》。

所以文学经典的树立与古代经典的树立还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当然认为《诗经》是文学,但不等于说《诗经》经典化的过程就是文学经典化过程的一个范例,如果这么说就要犯错误。当然我们说古代文学经典的时候也就是指《诗经》、《史记》等等那些在古代负有文学之外使命的作品,这并不矛盾。同样是《诗经》,古代人看它与我们现代人看它完全是两个角度,我们也说《诗经》是文学经典,但我们说这话的含义不同于古代人说《诗》为五经之首的含义。所以不要把文学经典的《诗经》等同于古代经典的《诗经》。我们说的是同一个东西,但看的方式不一样。

由此,我们可以说,在文学经典的树立中当然有意识形态参与其中,而且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文学作品本身、政治力量、文学机构、公众意见共同构成了当时对文学[注:此处用的“文学”一词极宽泛,它包含各种“文”与“笔”、“文”与“学”的概念分延,这也与不同时代树立经典作家的方式相符。]经典的选择,可能一时这个因素大些,一时那个因素大些,但没有哪个是决定力量。文学经典的树立是一种实践,没有一个不变的规则,过分强调其中一个因素就会产生偏差。文学作品本身,很容易被误解为文学性,一种纯粹的文学性。实际上,我们判断文学的时候都以某种文学独有的性质为基础的,但并不是说这是一个纯而又纯的文学性。没有这种东西:它潜伏着,等待我们去发现。文学性恰好就是在不断的讨论甚至是争论中显现出来的,它是生长出来的,不是一下子就有一个纯粹的本性放在那儿,它一诞生就带着各种各样的杂质,包括意识形态。所以不应该说,意识形态决定经典的设立,而应该说经典的设立里就包含着意识形态的作用。但这并不能证明文学经典一直以来就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了,古代文学这个概念更多的是现代文学概念的一个解释性应用,所以,一定要在古代文学经典中发现意识形态的决定性作用,是用错了力。这就好像我们评价一个人,我们先设置了一个完人的道德标准,然后发现没有一个人在道德上是完美的,因此就说,人都是坏的,都是为了各自私利而损害他人的,所以人的本质是不道德的。——这么说根本就没理解“道德”是怎么回事。

三、古代文学经典与当代作品

实际上,古代文学经典问题是基于现代文学观念的一个解释性评论,特别是基于当下文学观念的一个解释性评论,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评论呢?一个关键是通过梳理文学史来凸显当下文学观念,进而产生这样的想法:当代文学中有没有经典。[注:“当代”指的是1949年以来的这段时间,虽然这种划分颇为牵强,但从意识形态与文学关系的角度来看却也合适。现代文学从1919年算起不过30年的时间,对这段时间中的经典追溯与当代文学中的经典问题是紧密相连的。]古代有经典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个经典是各种意识形态交织作用的产物。古代也有文学经典,但如我们前面指出的,这大部分是我们基于现代文学观念的一个梳理,当然这个梳理不那么强硬,不是用一把标尺,定一个尺度,不合适的就截去,合适的就留下。我们看到,的确有很大一部分作品与现代文学观念相吻合,而且离现代越近,吻合者越多。但毕竟古代文学是在现代文学观念烛照下才得以凸显出来的。

我们看到,文学史的编制实际上就是经典的序列。那么当代哪些是经典?这一问题似乎很奇怪,因为我们一直在谈当代文学经典。是的,但这和谈论古代文学经典有什么不同呢?前面我们谈到用意识形态来分析古代文学作品有些偏了,当代文学作品当然是与现代文学观念合拍的,它与意识形态有多大关系呢?

我们为什么要谈当代的经典呢?一个回答是,因为它们对我们最有紧迫性,我们要依据它们来判断其他作品。如此,这些当代经典就与古代经典有很大的不同。之所以树立当代文学经典,是为了显现当代文学性质为何,并依此判断其他当代作品。由于当代文学经典与政治意识形态联系过于紧密,在它身上过多地维系了政治诉求,或者说,文学经典的树立,很大程度上是意识形态的事,这一点在20世纪50-70年代尤为典范,而古代文学经典则是通过滤除各种意识形态因素确立起来的,所以,我们在谈起当代文学经典的时候,实际上对“经典”一词怀有谅解的心情。我们说卢新华的《伤痕》和刘心武的《班主任》是经典,但我们没有拿它和《红楼梦》比;我们说李季的《王贵和李香香》是经典,但我们没有拿它和古诗十九首比。我们的确谈论《班主任》这样的当代文学经典,我们也的确谈论所谓的红色经典,但这些经典与古代文学经典无疑不在一个层次上。

实际上,我们讨论经典问题的时候,往往是在不同层面上进行的。如果不能分清层次,就会产生概念上的混淆,以致出现“古代文学经典有很大一部分是意识形态树立起来的”这样的误解。如前面所指出的,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学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构成方式,当代文学是一种事实性描述,而古代文学则是一种解释性概念,它是中国20世纪初以来的现代文学观念的应用和推演,所以说“古代文学经典由意识形态决定”是混淆了不同的概念结构,意识形态因素只应该在事实性描述中才有用力之处。

我们看到,当代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密切些,当代文学中各类所谓“经典”像走马灯一样的变幻不停,与意识形态的距离太近是一个主要原因。用意识形态来分析现当代文学还算恰当,但用来分析古代文学就会混淆事实与解释性现象。但作为一种事实存在的当代文学同样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假如有当代文学经典的话,那么这个经典的标准也会放得极低,与古代文学经典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充其量可以说是好的作品,如果把标准稍为提高,当代文学中是否存在经典就会成为一个悬案。如果当代文学经典问题消隐,那么它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问题也会消隐。由此可见,从意识形态出发来研究文学经典问题并不是一个恰切的角度。

让我们再转换一下角度。如果我们从古代文学经典与当代文学经典是两种经典形态这一事实出发,我们就会发现当代文学经典这一提法的更深层的涵义。无疑,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观念是一致的,而古代文学则是现代文学观念的一个扩展和但这并不代表纯而又纯的文学性体现在当代文学中,相反,它是在整理古代文学时出现的,我们恰恰是在古代文学中指认最具文学性的作品和代表作家,指认的方式就是将其树为经典,所以我们才会在各种文学史中看到经典作家的追认和经典作品的排列,并把他们看做文学性质的保障。可以说,文学经典与文学性不是两种文学活动,它们是一种文学活动的两面。那么当代文学经典呢?它是对古代文学经典的借用和变形,它是对一种构成性概念的借用,包含相当多的想象成分。所以我们看到,当代文学活动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这是一种事实描述,而当代文学经典概念则是一种构成性概念的借用,它的意义在于为当代文学指明方向,借以探究文学的界限和文学的性质。这么说不是把当代文学经典概念判断为一种假概念,而是指出这种概念活动的想象成分,指出它的局限以及它的积极意义。

由以上我们看到,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分析经典问题并不很恰切。那么是否就剩下文学性了呢?也不尽然。如果这个文学性指的是一种纯而又纯的标准,那么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文学性指的是一种变化的历史,这倒是可以接受的。我们不如把文学性当作一种引导,而不是决定,毕竟我们总要依据一些标准来进行判断,虽然这个标准不太牢固,但聊胜于无。我们更应该把文学性当作一种运动,经典是这种运动的另一面,两者是双向铸造的关系,而不是谁决定谁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南帆.文学理论新读本[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

[2]jonathanculler.literarytheory[m].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97.

古典文学常识篇10

在教材中,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加入古诗文,“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本来是教育、也是语文教育应有的题中之意。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人类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文化传承、熏陶和滋养心灵,而传承、熏陶和滋养心灵都离不开传统文化这个巨大的资源库。

我以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小就灌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古代经典诗词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得历代知识分子把报国为民作为最高的理想。无论对知识精英,还是对普通民众;无论对那些舍生忘死的改革家,还是对理应享受改革最终红利的老百姓,经典诗词中传递的人生理念和治国态度都能够为我们的改革提供最原始的动力,这是中国教育之基因,也是中国教育的一个常识。

同志是运用传统文化的典范。在他的讲话中,古代经典诗词可谓信手拈来,令人过目难忘。譬如,2013年3月1日,他在中央党校2013年春季开学典礼上引用《诗经》中的话“如履薄冰,如临深渊”;2013年5月4日,他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引用《国语・周语下》中一句话“从善如登,从恶如崩”;2014年3月18日,他在河南兰考县常委扩大会议上讲话时引用宋代朱熹的话说:“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最要在“速改”上著力;在《摆脱贫困・从政杂谈》一文中,他引用《墨子・修身》里的一句话:“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第二批布置会上,他引用《吕氏春秋・诚廉》中的句子:“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其赤。”在的讲话和文章中,类似这样的古诗文比比皆是,可见传统文化精髓对于他执政理念和为人处世的影响。

从经史子集,到忠孝仁义礼智信理念的传承,古往今来,历代教育无论制度发生怎样变化,也无论时光如何飞逝,传统文化这个脉不应该断了,这也是维系教育的根本。

遗憾的是,对这样一个常识,不知什么原因,常常被人违反,丢弃,甚至粗暴践踏。据报道,今年开学,上海市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新版语文课本被发现变“薄”了,其中删除了每个章节后的“古诗诵读”部分,共有《寻隐者不遇》《登鹳雀楼》《夜宿山寺》等8篇古诗被删去。其实,比上海大面积删减小学课本古诗更普遍的例子还多得是呢!我在最近从事教材编写中发现,不知谁定的什么规矩和标准,小学生只能接触古诗,不能接触古文,而古诗只能泛泛而讲,只能讲大意不能讲词语。甚至到了中学,古文的篇幅也不能超过20%。

对此,我非常反感并多次呼吁。我所在的语文出版社,在语文教材的修订中十分重视古诗文学习,并增加了相关内容,希望以此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很奇怪,一方面,我们宣传并主张弘扬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拼命减少古诗文在教材中的比重,降低难度,甚至中文系的学生能读懂古文的也少之又少,长此以往,谁能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最有利的载体就是古诗文,如果不能认真研读,如何渡过传统之河,到达现代化的彼岸呢?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却被教育界内外的人广为忽视。

目前,我们无法预测同志的讲话对于正着手进行的中小学教材修订有怎样的影响,但至少让我们反思,并给所有人一个重要启示:他的话不是揭示了一个伟大真理或深刻定律,而是将一个本来的教育常识回归、复位和提请人们注意。

值得一说的是,类似这样违反教育常识的声音和事情在当下还相当多:韩国一艘游船出事,由于船长的指挥不利,造成听话的孩子死亡,有人得出结论说,教育要培养不听从指挥的孩子才能活命;还有领导以重视教育现代化为名,到处推广电脑网络教学,而忽视汉语言文化教学和课堂上与孩子的交流互动;还有多地所谓“培养百名教育家”工程项目,号称通过几年的时间培养出一批教育家等等。说到底,这些言行和做法不仅违反教育常识,也让一线老师和学生吃尽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