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11:38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篇1

【关键词】手术室;安全隐患;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49-02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securityhiddendangeroperatingnursing,formulat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methods:theoperatingroominnursingpotentialunsafehiddendangerlist,nursingsafetystrategymeasures.Results:theoperatingroomnursingstafffullyrealizetheimportanceofsafety.makenursingstandardizedandinstitutionalized.Conclusion:tostrengthenthequalityofnursingcare,safetymanagementtominimizetheincidenceofsafehiddentrouble.

【Keywords】operating;safetyhidden;countermeasures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工作场所。手术室安全隐患无处不在,严重损害患者的安全与利益。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的工作质量和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利益和安危能否得到保障。因此,针对手术室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我院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术病人的安全与利益。现将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安全管理总结如下。

1外科手术室护理常见安全问题

1.1护送病人不当,甚至接错病人

1.1.1接错病人常发生于同一病区有重名病人且同日手术时;同时有两名以上急症入院病人(没有办理住院号)时;由于手术病人术前紧张、睡眠欠佳及应用镇静剂,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易发生接错病人;接病人者未认真核对手术通知单信息,导致错接病人或接错手术间。

1.1.2护送病人过程中,由于方法不当会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2]。

1.2手术安置不当

1.2.1手术的安置以既符合手术操作需要,又不过分妨碍病人生理功能为原则,其操作要轻柔协调,注意负重点和支持点是否正确,各种垫物和支撑物软硬要适中到位,已安妥的舒适不移位。

1.2.2此类错误的发生,主要是巡回护士违背上述原则,对术式不甚了解,缺乏与术者、麻醉者沟通所致,多见于全麻、消瘦、手术时间长、高龄等病人。手术放置不妥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就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压疮、桡神经、坐骨神经、腓总神经的损伤等,或影响患者的呼吸及血液循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1.3清点有误,操作不当

1.3.1忽略检查校对,导致异物遗留;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造成医疗事故。清点制度执行不到位或清点马虎,操作不当致器械损伤或缝针丢失,外来器械清点、管理不严。术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为今后埋下了隐患。

1.3.2术中注意力不集中,手术前、中、后物品清点有误,术中物品添加未及时登记,造成物品数目清点错误。

1.4手术部位错误

手术部位错误:术者、麻醉师、巡回护士术前未按病历记载核对或未认真核对患者手术部位,术者凭印象错误为患者施行手术而导致手术部位上的错误,其中对称性器官手术容易出错。

1.5用药错误

1.5.1病人手术中病情变化快,用药品种多,且要求及时。尤其是体外循环及器官移植手术,病人输液路径多,护士缺乏药品知识,加上不熟悉病人病情,易发生用药错误,造成不安全因素。

1.5.2有的执行口头医嘱有误,而用错药、输错血或用错剂量。术中用错药、输错血:①外用药、静脉用药标志不明显;②药物未定位放置,使用时未认真核对;③执行口头医嘱有误;④输血时未认真执行输血查对原则。

1.6医护间缺少沟通

由于各科手术医师手术时特殊习惯及其他配合要求不同,而医护间未进行有效沟通,造成术前物品准备不足或过多,如有的医生习惯用吸收缝线,有的习惯用不吸收缝线;个别护士贪图方便把所有的一次性用物递上手术台,结果医生未用,造成浪费。

1.7护理人员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各医疗机构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尽量压缩编制。护士人数远没达到卫生部的编制要求,护士加班过多,超负荷工作,易造成身心疲惫。有研究表明假如护理人员文化低,素质差,频繁轮换,培训不够,将会导致更多的院内感染和其它不良反应。

2安全管理措施

2.1术前访视制度;术前一天器械护士凭手术通知单到病房查阅患者的基本情况。进病房时仪态端庄,态度热情亲切,向患者说明来意,主动介绍自己的姓名和次日将为患者手术所承担的任务,称呼患者时用文明礼貌用语[3],可轻握患者手部减轻患者恐惧感。与患者交流时语言轻柔、通俗易懂,给予患者关怀与支持,树立信心。进入手术间后再次核对病人信息,就彻底避免了接错病人,手术部位错误。

2.2接送病人签字制度;为避免术中用物、器械不足和质量不良造成意外,我院建立接送病人签字制度。器械护士接病人时将病历、X线片、Ct片、疝气补片等带齐并签字。科室成立了专业小组,轮流外出进修学习。我科还建立了手术流程制度,并对各种器械、仪器设备设置专人专管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3严格的查对制度;为避免遗留物品于患者体腔,我院建立了严格的查对制度。术前、术中、术后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并详细记录在《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单》上,除记录各种物品的基数外还应注意完整性与完好性。如需替换手术护士,则替换的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要与当前的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共同确定所有物品的完整性与完好性后方可替换。

2.4预防切口感染的一系列制度;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绝对分室存放,专人定期检查,及时重新灭菌。外用药与静脉用药分室放置。手术人员手部消毒液及手术间定期作细菌培养。手术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参观者应固定手术间,限制参观人数,减少走动和开关手术门。禁止从污染手术间进入无菌手术间参观。术毕,手术器械用含氯消毒液浸泡1h后再刷洗打包,手术间内物品、操作台、地面、墙面可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并紫外线照射1h,空气消毒机消毒1h后手术间方可使用。废弃物焚烧处理,以彻底杀灭病原体避免交叉感染[4]。

2.5对于术中植入人体的物品应提前做好防过敏措施。面对重大手术或患者为体弱多病型时液路应至少开通两个。为避免用错药、输错血,术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使用任何药物时,应与麻醉师共同核对药名、浓度、剂量及有效期。执行口头医嘱时,执行前需复述一遍,并做好三对(对药名、剂量及用法)[5]。准备取血时将输血单内容与病人病历核对且每次只能取一个人的血,避免取错。取血后与麻醉师再次检查、核对无误。输血时密切观察,输血后将输血袋放置24h,确定未发生输血反应后,毁形处理。

2.6安置手术时既要充分暴露术野又要避免肢体过度外展内收。截石位时腿下垫好棉垫防止压伤肌肉和神经;俯卧位时,头部置头圈,肩下、胸部、腹部、会阴、膝下及足下垫软枕;仰卧位时,耳后、肩下、尾骨、足后跟处垫软枕;侧卧位时,颈下、腋下、肩下、髂骨、脚踝处应垫软枕。

2.7标本登记制度一般病理标本,术毕由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共同核对,双人签字确认无误后加入福尔马林浸没标本,由专人送往病理科;对于极小的标本,术前准备几个高温灭菌小瓶,手术取下标本后由器械护士直接放入小瓶内,术毕与巡回护士共同核对无误后,加入福尔马林浸没标本双人签字送往病理科;如需送冰冻,巡回护士准备好标本袋,待标本取下立即放入袋中与器械护士核对无误后立即送往病理科;切忌冰冻标本内加福尔马林以免损坏标本。

2.8对抢救记录单书写做出明确规定,为避免抢救记录不完善造成不良后果,我科对抢救记录单书写做出明确规定,使用口头医嘱后要求医生及时补记,抢救记录结束后6h内补齐,体现准确性、真实性、及时性。

2.9护送制度护送病人回病房时,各种管道和引流管应由专人看管防止脱落,并在接送病人单上签字查看是否将病历、X线片、Ct片、手术衣裤鞋等带回,避免由此带来的不便。

2.10加强业务学习,强化法律意识定期组织学习,提高业务素质,鼓励外出学习和进修。提高专业技能和应急能力。加强护理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强化法律知识的学习,维护患者权力的同时,把法律作为工作责任,个人权利、义务,自由的价值尺度,确保护理安全。

3小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医疗护理日趋复杂,手术室安全隐患不可忽视,安全管理成为保障患者安全与利益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有慎独精神还倡导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6]。我们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水平。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安全管理中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术病人的安全与利益。

参考文献

[1]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2]赖晓萍,王美珍.手术室护理中的预见性问题与安全管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3):1845.

[3]邬艺平.术前访视在手术室的应用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8):1836-1837.

[4]冯立,耿淑琴,张桂荣.如何加强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6):59-61.

[5]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北京.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30-131.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篇2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对医院的医疗和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术室是治病救人的场所,而手术室的护理强度大、内容多、护理所需时间长,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很高,如果护理过程中出现问题,不仅会对患者造成影响,还可能引起医患矛盾[1]。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积极采取措施预防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提高护理安全性。文章主要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4.2±12.5)岁;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33.1±11.9)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安全隐患分析分析观察手术室护理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护理人员素质高低不一。由于手术室护理时间长,工作量大,在长时间的高强度护理中,护理人员容易分神,加之有的护理人员不认真对待护理工作,不愿承担责任,容易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也有护理人员对护理专业知识的掌握度不够,护理方法不够科学,影响患者的健康,有的护理人员对手术室的突况不能很好把控,不能正确处理。(2)护理人员操作方法失当。有的护理人员对操作细则没有仔细研读,在进行一些护理操作时比较随意,可能发生在护理过程中不消毒、不严格控制卫生等情况。有的护理人员护理过程中不细心,可能出现将患者放错手术室、对手术物品清点错误、查对器械时出现遗漏等现象。有的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随意处理医疗垃圾,造成污染;不熟悉医疗标本的重要性,没有及时的分类贴好标签,导致送检时标本混乱,无法检验。(3)手术室护理制度不完善。护理工作是一个规律性的工作,很多流程都需要有章可循,陈旧不合理的制度容易造成护理工作的盲目性,进而出现安全隐患。医院应该密切关注卫生部的制度情况,如果制度有更新,医院应该及时将手术室的护理制度对应更新,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安全隐患的出现。1.2.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引进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前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引进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后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流程,健全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比较两组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2],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后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观察组采用引进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后的护理方法,发生1例护理安全事件,占2%;对照组用引进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前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发生4例护理安全事件,占8%;观察组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护理是手术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它涉及到多类护理人员,主要包括巡回护士和手术护士。巡回护士的主要职责是准备手术所需物品和器械,迎接患者进入手术室等候手术,核对患者信息,协助麻醉医生完成麻醉工作,帮助患者选择适合手术的,手术中密切关注患者各项指标,如果发现问题,要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处理。手术完成后要整理手术室,还原手术物品,做好交接工作[3]。手术护士的主要职责是手术前认真清点物品、器械等手术所需,认真熟悉手术步骤,保证手术护理时不慌不乱。手术开始前20min做好彻底消毒工作,协助手术第一助手做好手术前的消毒、铺巾工作,及时收纳手术垃圾,妥善保管手术标本,手术后及时清理手术用品,做好手术垃圾处理工作[4]。责任护理人员必须认真负责做好手头每一件工作,如果护理过程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出现,危害患者健康。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护理安全隐患的认识,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认真分析其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手术室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效果,促进患者恢复。针对本研究出现的护理安全事件,针对性的提出以下几点防范措施。(1)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医院领导应该合理配置手术室的人力资源,手术少时合理安排护理人员休班,因为足够的休息能保证护理人员以更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也能在手术多的时候长时间工作。同时,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应该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更深入掌握护理过程和注意事项,提高理论知识。应该做到以老带新,新护理人员在老护理人员的带领下能得到更快的成长,也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5]。(2)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流程。明确的操作流程能保证护理工作的规范性,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要认真做好患者信息的查对工作,准备好手术所需物品、器械等,以患者舒适为标准选择,如果手术时间很长,手术过程中要适当为患者的受压部位按摩,防止压迫神经对患者造成伤害。手术完成后要认真清点好手术用品,清理手术室,做好交接工作,保管好手术标本,处理好手术垃圾。(3)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医院管理人员应及时关注卫生部的相关制度,根据颁布的新制度,结合实际修改完善本院的制度,并及时安排护理人员进行学习,熟练掌握最新制度内容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对以往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防止出现二次错误,如果条件允许,医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及时表扬表现突出的护理人员,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由于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安全隐患的出现不可避免,只有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范,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作者:李翔宇单位: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参考文献

[1]邱锦芳,郑灵,邓小嫡,田荣,赵静.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J].当代医学,2010,(13):109-110.

[2]牛铁铮,金善玉,薛丹.浅谈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2,(11):255-256.

[3]杜娟,李艳军,吴金玉.浅谈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北方药学,2013,(02):116-117.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篇3

1.1制度因素

医院的各项工作都应当在一个系统的管理制度之下来进行指导和约束,手术室护理工作更是如此。当前医院普遍存在手术室管理制度不健全、常规手术的护理配合未建立等现象,随着卫生部新制度的出台,如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等,旧的一些手术室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这就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对新的工作制度不适应就容易造成护理差错。

1.2医护人员因素

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康复,因此,手术室医护人员除了要求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还需要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灵敏的思维反应能力等综合素质,此外,随着患者及家属的法律观念与维权意识增强,手术室医护人员必须要具有法律意识、伦理观念及强烈的责任心,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但是目前医院手术室医护人员普遍存在法律意识淡薄、专业基础不扎实等问题,加之,手术室工作强度大,医护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容易导致护理安全风险的发生。

1.3患者及家属因素

对每一个患者来说,都希望尽早治愈疾病,希望能完全康复出院,但是结果往往与希望之间有很大的差距。进行手术室治疗的患者大部分病情较重,即使医护人员竭尽全力也有可能无力回天,有些手术可能引起并发症,但是患者及家属不了解具体情况,不信任医护人员,医患关系紧张,这就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1.4环境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环境及手术舒适度要求比较高,但由于手术室患者病情复杂,需要的仪器较多,如麻醉机、吸引器、电凝等仪器发出的轰鸣声,冷冰冰的手术室环境降低了患者的适应性,使患者面对手术时比较紧张和恐惧,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此外,当手术中有意外发生需要进行抢救时,如果护理人员抢救设备了解不全面或者器械准备不完善等,都有可能错过最佳手术时期,造成安全隐患。手术室涉及面广,人流量大,仪器堆放过多,容易造成手术室的消毒死角,如果消毒不彻底,有可能对手术过程产生污染,不利于手术的安全进行。

2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风险的防范措施

2.1建立健全手术室工作制度

落实健全的制度是保障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前提。要根据单位情况制定符合单位实际的工作制度,尤其是对于标本管理、物品清点、交接班制度等容易出现差错的各种制度进行完善,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为了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可以出台相应的奖罚制度,使制度能严格执行,实现手术室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使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转变成护理人员自觉的行动,确保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的安全。

2.2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

制度建立后要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培训,要求医护人员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熟悉掌握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此外,要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培训,定期开展手术室护理安全教育工作,包括法律法规、伦理等方面的知识,手术室医护人员共同探讨当前手术室护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风险,商讨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2.3加强医患沟通,减少医疗纠纷隐患

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促进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理解和支持,减少医疗纠纷隐患,增强工作中的责任心,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缓解患者手术的紧张情绪,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治疗情况和手术后成功的病例,提高患者积极性,以便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术后的康复。

2.4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良好的手术室环境不仅有利于医护人员心情愉快,使得手术工作顺利实施,而且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确保手术室患者安全。要确保手术室安静,针对仪器产生的声音要做好定期检修和维护,使仪器正常工作,同时仪器轰鸣声的降低也有利于减轻患者对手术的紧张感,提高患者手术舒适度。定期对手术室进行消毒,尤其对于手术无菌区,一定要做好彻底消毒,保证手术室环境,消毒后保持通风,但需防止污染空气进入,保证手术室环境的安全。

3结果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篇4

关键词: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干预对策

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手术全过程护理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眼科手术室作为对患者实施眼科手术的重要场所,其护理人员工作所担负的风险系数也越来越高,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大,如何确保护理安全,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眼科手术室共有11个手术间;年眼科手术量1.5万余例;手术室护士18人;护工7人;职称:主管护师5人,护师8人,护士7人;学历:本科8人,专科10人,中专2人;护龄:3年以下3人,3~5年4人,6~10年4人,10年以上7人。

1.2存在的安全隐患①手术患者身份识别错误:患者术前紧张,不能及时准确回答问题;语言沟通不到位;文化水平低或医疗常识缺乏;病房床位变动,护理人员在接送患者过程中核对不严谨,都可能导致接错患者或手术患者错放手术间的安全隐患;②手术眼别、手术部位错误:手术部位标识未做或不清;手术区消毒时将手术部位标识涂抹,辨识不清;铺手术洞巾时未做核对;麻醉之前或手术开始之前未做查对,都可能导致手术眼别、部位错误的安全隐患;③手术患者坠床、跌倒:手术患者上下手术床;出入手术室护送不当;鞋套、手术裤穿戴不当等等均可导致手术患者坠床、跌倒的安全隐患;④药品使用错误:散瞳剂或缩瞳剂的使用错误;剂量错误等等;⑤烧伤、烫伤:高频电刀使用不慎;消毒剂浓度过高等;⑥火灾、爆炸;⑦手术器械或设备仪器准备不足或性能故障造成手术时间延误或意外;⑧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较长的手术,安置不当、床单不平整导致压伤;上肢过度外展或衬垫不当造成神经压迫;⑨手术标本遗失或处理错误:手术标本未得到妥善保管造成遗失;病理标本处理错误: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标本错处理为普通病理检查标本,给手术标本加上固定液等等;10体内植入物,尤其是人工晶体的品种、规格、型号放置错误:不按规章制度和流程查对所致;11手术部位异物残留:棉球、纱布、显微缝针等清点不仔细,造成手术部位异物残留;12人文风险。

1.3干预对策

1.3.1防止手术患者身份识别错误及手术眼别、手术部位错误①手腕带应用,配合提问式查对;②手术医生、病房责任护士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前谈话,签署手术同意书及手术部位标识确认书;接到手术医嘱,病房护士做术前准备,用标志笔在手术眼眉弓上方以圆点标识;手术当天,进手术室前冲洗结膜囊后以无菌纱布包封术眼;③病房护士送患者入手术室前填术室与病房交接记录单,并仔细查对床号、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何侧)、手术标识、手术时间等情况;④患者送到手术室后,手术室术前准备间护士与病房护士核对无误并在手术室与病房交接记录单上签名确认,于术眼侧外耳道放置棉球标识后,将患者送到指定手术间,由该室巡回护士第2次核对以上各项;⑤麻醉开始前,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及巡回护士第3次核对以上各项;⑥手术开始前,严格执行手术暂停制度,再次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及巡回护士核对以上各项无误方可开始手术;⑦手术完毕,患者出手术室前,再次进行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及巡回护士三方核对无误患者离开手术室。

1.3.2防止患者摔伤及坠床①手术室采用防滑地板;患者步行入手术间时须牵拉或搀扶;鞋套穿戴合适,以防相互踩踏摔跤;②患者上手术床时必须有护士搀扶,并妥善安置手术,以防坠床;下手术床时搀扶患者并嘱其动作缓慢,双下肢先下床小坐片刻,无不适方可下床,以防性低血压摔伤;③患者躺在手术床等待手术或等待护送时,应有护士床旁守护,并上约束带,防止坠床;④移动患者至手术床或运送车时,须有人扶住车身,防止滚动摔伤;运送途中,拉上床挡,护送员手推床头,脚在前,头在后以利观察;搬运患者时,动作轻巧、稳妥,防止意外伤;⑤采用轮椅护送时,嘱患者背部紧贴轮椅靠背,双手扶紧扶手,双足踏于踏板上,出入门边时,注意保护患者头部及手足,防止碰伤;⑥经常检查交换车及轮椅性能,保持状态良好,防止接送途中摔伤患者。

1.3.3防止药物使用错误①点眼时认真核对眼别,以防眼别错误;②用任何药物,应先核对瓶签;③瓶签脱落、字迹不清或有疑问,严禁使用;④用过的空安瓿,应保留至手术结束方可丢弃,以便查对;⑤执行口头医嘱用药时,要复诵一遍,并及时记录。

1.3.4防止烫伤、烧伤①使用电灼器时,检查接触患者的电极板导电胶是否完整、平坦;电极板应紧贴患者皮肤,固定于患者远离心脏的肌肉丰厚处,防止电极板灼伤患者;弃除患者所戴金属饰物,身体其他部位避免与手术床上的金属部分接触;正确接好电源,调整适当输出功率;②使用化学消毒剂时,要注意掌握浓度、剂量及方法,避免灼伤黏膜、皮肤;③保持手术床单、布垫平整、干燥。消毒时,若被消毒液浸湿应及时更换,尤其是小儿,以避免灼伤。

1.3.5防止燃烧、爆炸意外①手术室内使用酒精灯等时,应远离氧气,防止爆炸;②定期检查各手术间电路、医用气体管道装置的安全性、密闭性;设地线接口,防止电线短路;③术中尽可能保持手术间地面干燥,防止漏电。

1.3.6防止因器械、仪器不足或性能不良造成意外或手术延误①器械打包护士应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准备器械,并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配件是否齐全、数量是否充足;②手术开始前,巡回护士应先开机检查设备仪器性能是否完好;③实施特殊手术或新手术时,术者应于术前一日亲自到手术室挑选所需的特殊器械,并检查其他物品是否齐备及适用;④在进行重要步骤前,术者应先检查器械是否合适;⑤新进设备仪器须进行医生护士的培训,以防因使用不当造成对患者的伤害;⑥定期对手术器械及玻切机、超乳机、激光机等设备仪器进行保养和维护;⑦抢救用物性能完好率100%。

1.3.7防止不当造成损伤①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在摆时,应遵循安全、舒适、术野充分暴露原则,根据手术部位正确摆放;②上肢外展

1.3.8防止病理检查标本遗失或差错①标本切下后,由器械护士或手术医生交巡回护士,巡回护士再次与手术医生确认病理检查方式,以防标本处理错误;②快速冰冻切片的标本,应立即将标本放入指定容器内,贴上标签,写明科室、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及采取部位,连同病理标本检查单交专人立即送病理科,面交该科负责人员,并让其在病理标本登记本上签名;③一般病理检查标本,巡回护士置于指定容器,加入标本固定液,贴上标签,写明科室、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及采取部位后,签字。病理检查单、标本送检登记本中的内容逐项填写清楚,并与标本核对后,由病理科专人统一收取;④病理科接到标本后,逐项检查各标本的登记情况,无误后在标本送检登记本上签名。

1.3.9防止体内植入物,尤其是人工晶体的品种、规格、型号放置错误①患者进入手术间后,巡回护士对照手术通知单、手术同意书、眼部a超或超声生物测量结果准备相应的人工晶体;②人工晶体上手术台前、植入人体前均须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再次核对无误方可植入;③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再次核对无误,将该人工晶体专属条形码分别粘贴于病历与植入物使用登记本上,以符合可追溯要求。

1.3.10防止手术部位异物残留眼科手术切口虽小,棉球、纱布、显微缝针等物品的清点仍然要做到一丝不苟,手术开始前清点,关闭切口前清点,手术结束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再清点,以免造成手术部位异物残留。

1.3.11人文风险的预防①手术过程中保持手术间的安静,做到操作轻、讲话轻;②手术过程中播放舒缓的轻音乐,以缓解手术患者的紧张情绪;③遇突发事件或机器故障,需沉着冷静,不慌张,以免引起患者的恐慌,产生不安全感;④手术室图片或录像仅供教学和科研使用,切忌于微信朋友圈等传媒上,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结果

通过对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积极的干预,有效地控制或减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减少差错事故及护理缺陷的发生。

3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疗护理活动日趋复杂,手术室安全隐患多种多样不可忽视,安全管理成为保障患者安全与利益的重中之重[2]。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我们要做到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自己的专科业务水平,不断加强和完善安全管理中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保证眼科手术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与利益。

参考文献: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篇5

随着社会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医院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种形势下,医院为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有效增强,就必须重视护理工作的开展。其中,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同于病区护理,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及疗效获得,还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预后情况造成较大的影响[1]。基于此,为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促进医院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高,本文以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展开全面分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未施行护理安全防范措施的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6.7±3.9)岁;择期手术48例,急诊手术12例。并将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60例引进安全防范的手术患者为观察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47.2±4.1)岁;择期手术46例,急诊手术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有关手术室护理的文献报道进行整理与查阅,在总结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医疗差错引发因素的基础上,组织医学专家及相关医护人员展开交流与探讨。最终制定出手术室护理中安全隐患的有效防范措施,并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并于2014年4月起正式应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在开展护理管理过程中,可将绩效考核纳入医护人员的奖金评价指标中,从而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的去全面、有效应用。最后,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医疗差错发生情况。

1.3统计学处理。文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构成比采用x2进行检验,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医疗差错的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3.1手术室护理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经大量调查研究发现,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1医院方面;①医院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各项操作流程也不具备应有的科学性、规范性。有的医院一直采用以往陈旧的工作制度及流程,也未能从实际情况出发,对这些制度进行更新与优化。这也导致医院管理人员不够重视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也难以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预见,例如经常会存在接错病人、用错药物的情况,而且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防范措施,最终引发护患纠纷及医疗事等。②医院管理人员未能科学合理配置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使得工作秩序杂乱,护理人员面临巨大的工作量,进而给其带来了非常大的身心压力,从而出现情绪焦躁、疲劳等情况。在此种状态下,护理人员就极易出现护理操作失误。

3.1.2护理人员方面;①部分手术室护理人员不具备高水平的业务能力及素养,缺乏丰富的护理经验,进而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同时,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是处于被动状态的,并且不具备强有力的应急能力,难以准备齐全临床医生所需的手术物品,并且也未能充分掌握新的医疗技术,因而在配备手术医生时,默契度不够高,进而对手术造成延误。②一些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未能对手术室护理的重要性以及不安全因素可导致的危害产生深刻认识;有的护理人员不够仔细、认真,无法安心开展本职工作,这些均可导致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存在的原因。

3.2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防范措施。

3.2.1促进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医院应当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优化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提供充分保障。具体来说,医院应当建立起完善的手术室查对制度,确保对每位患者做到氧气、急救药物、电刀及吸引器到位,在接待、进入手术室、麻醉前、消毒皮肤前、开始手术前等阶段进行严格检查,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手术名称、手术科室等情况[3]。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眼科手术室共有11个手术间;年眼科手术量1.5万余例;手术室护士18人;护工7人;职称:主管护师5人,护师8人,护士7人;学历:本科8人,专科10人,中专2人;护龄:3年以下3人,3~5年4人,6~10年4人,10年以上7人。

1.2存在的安全隐患①手术患者身份识别错误:患者术前紧张,不能及时准确回答问题;语言沟通不到位;文化水平低或医疗常识缺乏;病房床位变动,护理人员在接送患者过程中核对不严谨,都可能导致接错患者或手术患者错放手术间的安全隐患;②手术眼别、手术部位错误:手术部位标识未做或不清;手术区消毒时将手术部位标识涂抹,辨识不清;铺手术洞巾时未做核对;麻醉之前或手术开始之前未做查对,都可能导致手术眼别、部位错误的安全隐患;③手术患者坠床、跌倒:手术患者上下手术床;出入手术室护送不当;鞋套、手术裤穿戴不当等等均可导致手术患者坠床、跌倒的安全隐患;④药品使用错误:散瞳剂或缩瞳剂的使用错误;剂量错误等等;⑤烧伤、烫伤:高频电刀使用不慎;消毒剂浓度过高等;⑥火灾、爆炸;⑦手术器械或设备仪器准备不足或性能故障造成手术时间延误或意外;⑧手术体位并发症:手术时间较长的手术,体位安置不当、床单不平整导致压伤;上肢过度外展或衬垫不当造成神经压迫;⑨手术标本遗失或处理错误:手术标本未得到妥善保管造成遗失;病理标本处理错误: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标本错处理为普通病理检查标本,给手术标本加上固定液等等;?10体内植入物,尤其是人工晶体的品种、规格、型号放置错误:不按规章制度和流程查对所致;?11手术部位异物残留:棉球、纱布、显微缝针等清点不仔细,造成手术部位异物残留;?12人文风险。

1.3干预对策

1.3.1防止手术患者身份识别错误及手术眼别、手术部位错误①手腕带应用,配合提问式查对;②手术医生、病房责任护士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前谈话,签署手术同意书及手术部位标识确认书;接到手术医嘱,病房护士做术前准备,用标志笔在手术眼眉弓上方以圆点标识;手术当天,进手术室前冲洗结膜囊后以无菌纱布包封术眼;③病房护士送患者入手术室前填术室与病房交接记录单,并仔细查对床号、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何侧)、手术标识、手术时间等情况;④患者送到手术室后,手术室术前准备间护士与病房护士核对无误并在手术室与病房交接记录单上签名确认,于术眼侧外耳道放置棉球标识后,将患者送到指定手术间,由该室巡回护士第2次核对以上各项;⑤麻醉开始前,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及巡回护士第3次核对以上各项;⑥手术开始前,严格执行手术暂停制度,再次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及巡回护士核对以上各项无误方可开始手术;⑦手术完毕,患者出手术室前,再次进行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及巡回护士三方核对无误患者离开手术室。

1.3.2防止患者摔伤及坠床①手术室采用防滑地板;患者步行入手术间时须牵拉或搀扶;鞋套穿戴合适,以防相互踩踏摔跤;②患者上手术床时必须有护士搀扶,并妥善安置手术体位,以防坠床;下手术床时搀扶患者并嘱其动作缓慢,双下肢先下床小坐片刻,无不适方可下床,以防体位性低血压摔伤;③患者躺在手术床等待手术或等待护送时,应有护士床旁守护,并上约束带,防止坠床;④移动患者至手术床或运送车时,须有人扶住车身,防止滚动摔伤;运送途中,拉上床挡,护送员手推床头,脚在前,头在后以利观察;搬运患者时,动作轻巧、稳妥,防止意外伤;⑤采用轮椅护送时,嘱患者背部紧贴轮椅靠背,双手扶紧扶手,双足踏于踏板上,出入门边时,注意保护患者头部及手足,防止碰伤;⑥经常检查交换车及轮椅性能,保持状态良好,防止接送途中摔伤患者。

1.3.3防止药物使用错误①点眼时认真核对眼别,以防眼别错误;②用任何药物,应先核对瓶签;③瓶签脱落、字迹不清或有疑问,严禁使用;④用过的空安瓿,应保留至手术结束方可丢弃,以便查对;⑤执行口头医嘱用药时,要复诵一遍,并及时记录。

1.3.4防止烫伤、烧伤①使用电灼器时,检查接触患者的电极板导电胶是否完整、平坦;电极板应紧贴患者皮肤,固定于患者远离心脏的肌肉丰厚处,防止电极板灼伤患者;弃除患者所戴金属饰物,身体其他部位避免与手术床上的金属部分接触;正确接好电源,调整适当输出功率;②使用化学消毒剂时,要注意掌握浓度、剂量及方法,避免灼伤黏膜、皮肤;③保持手术床单、布垫平整、干燥。消毒时,若被消毒液浸湿应及时更换,尤其是小儿,以避免灼伤。

1.3.5防止燃烧、爆炸意外①手术室内使用酒精灯等时,应远离氧气,防止爆炸;②定期检查各手术间电路、医用气体管道装置的安全性、密闭性;设地线接口,防止电线短路;③术中尽可能保持手术间地面干燥,防止漏电。

1.3.6防止因器械、仪器不足或性能不良造成意外或手术延误①器械打包护士应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准备器械,并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配件是否齐全、数量是否充足;②手术开始前,巡回护士应先开机检查设备仪器性能是否完好;③实施特殊手术或新手术时,术者应于术前一日亲自到手术室挑选所需的特殊器械,并检查其他物品是否齐备及适用;④在进行重要步骤前,术者应先检查器械是否合适;⑤新进设备仪器须进行医生护士的培训,以防因使用不当造成对患者的伤害;⑥定期对手术器械及玻切机、超乳机、激光机等设备仪器进行保养和维护;⑦抢救用物性能完好率100%。

1.3.7防止体位不当造成损伤①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在摆体位时,应遵循安全、舒适、术野充分暴露原则,根据手术部位正确摆放体位;②上肢外展

1.3.8防止病理检查标本遗失或差错①标本切下后,由器械护士或手术医生交巡回护士,巡回护士再次与手术医生确认病理检查方式,以防标本处理错误;②快速冰冻切片的标本,应立即将标本放入指定容器内,贴上标签,写明科室、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及采取部位,连同病理标本检查单交专人立即送病理科,面交该科负责人员,并让其在病理标本登记本上签名;③一般病理检查标本,巡回护士置于指定容器,加入标本固定液,贴上标签,写明科室、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及采取部位后,签字。病理检查单、标本送检登记本中的内容逐项填写清楚,并与标本核对后,由病理科专人统一收取;④病理科接到标本后,逐项检查各标本的登记情况,无误后在标本送检登记本上签名。

1.3.9防止体内植入物,尤其是人工晶体的品种、规格、型号放置错误①患者进入手术间后,巡回护士对照手术通知单、手术同意书、眼部a超或超声生物测量结果准备相应的人工晶体;②人工晶体上手术台前、植入人体前均须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再次核对无误方可植入;③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再次核对无误,将该人工晶体专属条形码分别粘贴于病历与植入物使用登记本上,以符合可追溯要求。

1.3.10防止手术部位异物残留眼科手术切口虽小,棉球、纱布、显微缝针等物品的清点仍然要做到一丝不苟,手术开始前清点,关闭切口前清点,手术结束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再清点,以免造成手术部位异物残留。

1.3.11人文风险的预防①手术过程中保持手术间的安静,做到操作轻、讲话轻;②手术过程中播放舒缓的轻音乐,以缓解手术患者的紧张情绪;③遇突发事件或机器故障,需沉着冷静,不慌张,以免引起患者的恐慌,产生不安全感;④手术室图片或录像仅供教学和科研使用,切忌于微信朋友圈等传媒上,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结果

通过对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积极的干预,有效地控制或减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减少差错事故及护理缺陷的发生。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篇7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349-02

随着近代生物医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以及现代学科的专业化,手术室已成为运用多学科成就为各科提供治疗、诊断及抢救的重要基地,因此,手术室护理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甚至面临一些法律问题。本文对手术室护理管理总结如下:

1加强组织管理。

1.1健全手术室规章管理制度。

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首先要适应形势变化,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要求操作,若有违反,予以严惩,用制度来管理和约束人,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1.2合理调配人员。

要发挥护士长的核心作用,在监督检查护理人员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调配人员,可实行弹性的排班制度,缓解护理人员的压力,不搞疲劳作战,以确保工作质量。

1.3实施岗位责任制。

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工作分配要做到科学分工、责任明确,可采取固定管理,要求护理人员注重业务能力的提高,了解本专业手术新技术,掌握相关设备及仪器的使用方法,并定期进行考核,促使手术室护理人员提高认识及自身的综合素质。

2强化人员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素质。

2.1巩固基本技能,加强技术训练制定完善的“护理操作程序及考核细则”,明确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每年多进行几次护理比武活动,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并且把工作成绩与经济效益挂钩。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以此产生竞争效应,科室与科室比,护士与护士比,使人人操作规范化、标准化。此外,每次考试成绩要张榜公布,以督促护理人员加强业务学习。

2.2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一专多能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医疗向高、精、尖技术的发展,必须有高水平的护理来保障。对自身基础好的、成绩优异的护士实行重点科室的轮岗,如普外科、骨科及医疗重点科室等,利用各科室患者在护理方面的不同点,培养她们综合分析、判断和处理能力,使其成为一专多能的实用性护理人才,以适应现代医疗护理工作的特点。

2.3严格管理手术室的工作人员,保证手术安全尽责、献身、仪表端正、热情和蔼、技术精益求精,是每一个优秀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在手术室尤其重要。由于手术室工作特点是紧张连续、不分昼夜地协助医生抢救危重患者,因此,应要求每个护士都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具备献身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除此以外,还需动作灵敏,沉着果断,能迅速地处理意外情况。这些都要在日常工作中加以教育和训练,使之逐步形成。此外,护理管理者要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3重视环境管理,加强器械物品管理。

手术室的环境要求较高,清洁区、污染区、相对无菌区、无菌区必须要有明显的标志,手术间要做到定期消毒,必须按规定严格进行每周一次药物熏蒸消毒,每晚紫外线照射消毒1h,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一次;护士长要定期对消毒后物品及消毒用品进行定期检查,并认真总结消毒无菌和清洁卫生质量,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另外,手术所需的器械物品与手术质量密切相关,因此要对加强器械物品的管理:特殊器械、精密仪器等要实行定点放置并由专人管理,同时要对器械的功能也应定期检修;对已消毒的器械物品应统一放置在无菌储藏室,并进行登记,器械的使用在有效期内;对于需要熏蒸消毒的物品,每周整理消毒容器,若中途增加物品应立即添加消毒剂及药物,同时做好物品消毒更换日期记录,并落实执行者。

4强化医疗设备的管理。

4.1学习相关医疗知识。制定集体学习日,有计划地请医疗器械部门的专业人员到科讲课,对于科内的医疗设备和精密仪器,让全科人员充分认识先进医疗设备非一般仪器,了解设备的成本价格特点及设备的性能,同时熟练掌握该设备的操作方法和保养措施,并责任到人。使人人对设备使用熟练掌握,形成价格成本印象,增加成本概念,爱护和保养好设备。

4.2医疗设备的维护。手术室的医疗设备是比较难控制与维护的,不可避免地增加医疗设备的意外折损费和维修费,此时护士长应了解设备损坏的原因、责任,根据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同时提醒大家在使用设备时不忘维护设备安全意识,使之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充分盘活运营成本,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5加强手术室感染控制。

手术室消毒隔离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要定期清洁和消毒,卫生学监测指标必须符合Ⅱ类监测指标方可使用。手术间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60%~70%,手术过程中严格控制人员的进入。术后要认真清扫手术间地面,将血迹清洗干净,更换手术台上所有铺单。对污染或传染性疾病手术的相关用物须作特殊处理,如用1500mg/L~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洗后再行熏蒸消毒,紫外线照射消毒等以彻底控制传染源和尽可能切断各种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非污染或传染性疾病手术的手术间则清扫干净后行紫外线照射消毒30min。手术器械敷料根据其性能进行消毒灭菌,尽可能应用高压灭菌,对术中所用器械物品,非一次性使用的,术后应认真清洗干净,对传染性疾病手术的器械物品须作特殊消毒处理后再行常规消毒处理,以备后用;对一次性使用物品应作预处理后,再进行销毁。

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理人员应严格监督各类手术人员无菌操作的执行情况,防止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被污染。手术室医用废物管理是控制医源性感染的重要环节,对其进行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各科手术顺利进行,降低无菌手术感染率,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

6加强沟通,各方协调。

6.1科内沟通与协调,内求团结,外求发展,内部和谐是外部和谐的保证,人各有所长,根据工作要求、各人的长处进行分工,明责放权,这样既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把工作做得最好,又激励了护士的信心和干劲,工作中出现问题,产生纠纷或冲突,要认真分析原因,掌握科学处理方法,不要当面训斥或偏袒,损害护士的自尊,同时,适时进行角色互换,工作上是领导,要有威慑力,生活中应是朋友,要有爱心,平易近人,关心体贴护士,给予必要的支持与帮助,以增进情感,形成合力,在手术多人员少的情况下,可适当争取补充编制,也可通过弹性派班解决缺编,从人员上保证护理质量。

6.2科间沟通与协调:①相互尊重是沟通的原则,培养医护间相互信任与尊重,加强交流,共同参与决策,减少医护间的强制。②定期向手术相关科室发放手术室工作质量问卷调查表,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取信科室,对科室提出的要求,要尽快去做,尽力办好,增强为患者、为科室服务的意识。③跟踪科室特色技术发展动态,根据科室的需求制订相应培训计划,及时开展各相关科室技术培训,针对护理工作的难点与特点,如手术配合、摆放、物品准备等进行讲解,直接听取手术医师对手术配合需求,实施针对性整改,提高手术配合质量。④平时可开展科室之间的公共关系活动,增进了解,解除误会,在节日或特定时机,可组织与各科室联欢活动,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在协调过程中把握好“度”,协调不等于妥协、放纵,在一些重大是非面前,应坚持原则,在出现医护矛盾时,医生提出的意见要重视,要进行仔细分析,但不要偏听偏信,更不要一味奉承。要注意保护护士的自尊。

6.3与手术病人的协调。做好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及术后回访工作,真正把病人当上帝,认真聆听他们的心声,并及时收集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到科室,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形成良性循环,真正营造手术室的和谐氛围。

7摒弃“惩罚性”文化,建立自愿报告系统。

转换观念,摒弃“惩罚性”文化,设立护理缺陷自愿报告箱,在周安全例会上总结讨论和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当发生了错误,有目的、跨学科地努力寻找,发现系统中的弱点、缺点。必须明白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纠错不仅纠正直接的问题,而是纠正整个系统,不把一个问题简单地判断为“人的因素”,而是把错误作为预防不良事件的机会。注重对每件错误的原因分析、改进措施及其效果。自愿报告与安全文化互为因果,自愿报告鼓励人们暴露自己的错误,同时向其他人发出警示,常此以往,可形成一种人人关心安全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围,而良好的安全又可使人们自觉将自己的差错等自动报告,这样就可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8讨论。

传统的护理管理多注重已发生或发现的问题,对潜在的护理问题缺乏预见性,而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往往潜伏于缺陷易发环节、易发因素、易发时间和易发人员身上,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针对安全隐患健全手术室规章制度,明确各级护理人员职责,加强安全质量教育,增强护士法律观念是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前提。摒弃“惩罚性”文化,当发生了错误,有目的、跨学科地努力寻找,发现系统中的弱点、缺点。必须明白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纠错不仅纠正直接的问题,而是纠正整个系统。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制度等等,把患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杜绝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念.手术室护理的现状及对策.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8,1(7)

[2]黄锡琴.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初探[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1(3)

[3]张端香,段秀卿.强化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J].护理研究,2007,21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篇8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3)10(a)-0156-02

近年来,人们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加,对护理要求逐渐提高,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护理难度及风险日益增加,导致医疗安全事故不断增多,护患纠纷不断增加,严重影响医疗机构社会形象的树立[1]。手术室是抢救急症、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护理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及生命[2-3],微小环节的差错均可能对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4],因此,对手术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研究,并采取有效管理手段杜绝护理安全隐患成为医院提高治疗及护理质量的重要部分,本研究对本院改进管理措施前后行手术治疗的2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行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64例,女56例;年龄18~65岁,平均42.8岁。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3月行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53例,女67例;年龄20~66岁,平均43.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统计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安全事故及发现的安全隐患,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进行改进,具体方法如下。

1.2.1预防坠床卫生员间隔1周为车轮上油,保证地面干净;统一放置使用过的缝线等,并丢至垃圾袋内,避免线头搅进车轮影响车子正常灵活运转,减少患者碰撞等事故的发生[5]。患者过床后,常规使用护栏,对躁动、神志不清、儿童、麻醉诱导期、苏醒期的患者可采用约束带进行固定,并由专门护理人员进行看管,避免患者坠件的发生。

1.2.2加强手术患者的安全核查手术前必须在手术单上准确表明手术部位,并一定要有手术标示,术前严格按照围术期手术患者安全核查流程图进行核对,并在手术切皮前采用X线片及核对病历等方法再次确定手术部位,执行原卫生部的术前暂停程序,避免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的错误。

1.2.3防止手术造成的损伤根据现有条件制订所有的操作流程,并进行培训。取侧卧位患者手术时,医护人员应该对其骨盆进行固定,避免约束髋部致股骨头移位,同时对托手板上患者的手臂放置进行合理安排,避免肩关节的损伤。巡回护士应该随时提醒手术医师减少对患者手臂外展角度的挤压。截石位手术时摆正患者膝关节,在腘窝处衬厚海绵垫,采用常规约束带固定,松紧适中,避免造成神经损伤,同时严禁将重心压在患者的膝关节。

1.2.4洗手护士加强缝针、纱布的管理缝针丢失是临床常见的问题,因此主治医师要熟练掌握准确的缝合技术,若出现缝针弯曲,需要重新换针,严禁继续使用[3]。洗手护士应及时收回缝针,妥善保管。手术操作中若非必须则尽量减少小纱布的使用,在术前严格核对小纱布数量,并在使用后放于固定位置以便清点;缝合切口前、关闭切口后、缝皮后都要进行清点,避免小纱布遗留患者体腔。与手术有关的物品不能随便拿入或拿出手术间。

1.2.5注意电刀安全在手术前要对电刀头的按键进行详细检查,若发现电刀、电凝按键回弹不精确时需要立即更换电刀,电刀闲置时应该将电刀头远离患者皮肤,避免电刀失灵而灼伤患者。术中巡回护士应防止电极板的脱落、移位;避免患者的肢体与金属物品接触,避免电刀接触易燃、易爆的物品。

1.2.6标本的处理器械护士应该养成用装有生理盐水的小药杯盛放微小标本的习惯,妥善保管,防止遗失;在每次手术完成后,与主刀医师核对标本无误后,再按标本留置制度处理。

1.2.7预防切口感染外科手术必然会带来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的损伤,当手术切口的微生物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手术部位的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涉及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方面和手术方面。患者方面的主要因素:年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健康状况等。手术方面的主要因素:术前住院时间、备皮方式及时间、手术部位皮肤消毒、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的灭菌、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手术技术、手术持续的时间、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因此,在手术中要做到:①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②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③手术中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④若手术时间>3h,或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或者失血量>1500ml,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⑤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止血,最大限度减少组织损伤,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⑥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需要局部降温的特殊手术执行具体专业要求;⑦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⑧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中出现的护理安全事故主要有患者跌撞受伤,神经、关节损伤,电刀灼伤,切口感染,小纱布遗留于体腔内及标本丢失;观察组患者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近年来,护患纠纷不断增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护理安全事故引起,笔者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影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管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

3.1护理风险增加

近年来,社会因素等导致的受伤人数不断增多,医院规模不断扩大,而护理人员的配备不足,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加大,与卫生部门提出的床护比存在较大差异,临床护士常处于超负荷、高度紧张的状态下,精力不足从而导致护理风险明显增加。而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高新技术不断投入到治疗中,危重患者的涌入均导致护理风险明显增加[5]。

3.2护理人才的流失

护理人才的流失等也是导致护安全隐患增加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医院护理队伍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老护士下岗,而聘用的新护士业务素养参差不齐,护理经验不足,培养专业素质较好的护士,最少需要3年,这就导致培训速度跟不上需求,导致护理安全隐患增加[6-7]。

总之,保障患者在手术室中的安全是医院的重点工作之一,因此管理者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预防并减少事故的发生,可以采取学习、岗位培训及强化专科业务技术等多种手段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8]。同时手术室护士应该具有较强的责任心,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思想,避免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安全事故。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本院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观察与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提高了医院的治疗及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欧雪芬,蒋维连.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4):124-125.

[2]俞美定.护理安全隐患的相关因素分析和管理对策[J].护理杂志,2004,21(12):70-71.

[3]程月娥,李丽,叶志霞.专科医院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4):81-82.

[4]杜娟,李艳军,吴金玉.浅谈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北方药学,2013,21(2):116-117.

[5]吴莲.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10):235-236.

[6]李会娟.浅析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J].中国实用医药,2013,17(2):274-275.

[7]赖丽君,刘荣.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46-47.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篇9

方法:抽取本院手术室护理中的两个不同时间段的护理效果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资料。

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明显降低。

结论:加强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预防管理,是确保患者手术安全的保证。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54-01

手术室是医院开展手术治疗和抢救患者的重要科室,及时有效的做好手术室各项安全隐患,直接影响到患者最终治疗效果。随着现代手术学科的发展,对手术室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理论、护理管理模式及护理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因此,手术室护理应给予高度重视,必须对手术室的安全隐患加强防范,以此来预防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笔者结合以往实践经验,现将手术室安全隐患整理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共22人,其中2名是男性;20名为女性,年龄在22-39周岁。

1.2手术室存在的安全隐患。①输血用药的差错和患者自身以外引起的伤害;②手术部位错误和接错患者以及手术的方式错误;③在手术后可能会发生标本错误或丢失以及手术后的感染等。这些事故一旦发生会造成患者不良预后甚至还会出现死亡的可能。

1.3评价指标。相关人员在2009年1月-2009年12月以及2010年1月-2012年1月,对手术室出现的各种安全事故、护理质控、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比较。

1.4管理方法。2009年12月及以前,本院采取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均为传统的管理模式,自2010年1月正式出现实施手术室风险管理模式,选立组长两名,组员的组成由手术室的骨干组成。并且成立了风险管理小组和制定了具体的风险防范措施。

1.5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数据均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的资料以平均值±保准差(X±S)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的是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表示。

2结果

手术室安全隐患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比较,参见表1所示。

3讨论

3.1手术室安全隐患分析。

3.1.1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①敷料和器械的清点错误:在手术的过程中的操作不当导致缝针弹出难寻找;由于手术台上急切需要添增物品,而巡回的护士没有及时记录。②驱血带的使用错误:在骨科的手术中用驱血带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导致压力时间错误而引起肢体缺血,严重的甚至坏死;静脉输液时使用的止血带没有及时松开。③输液或用药错误:在输液或者用药时没有认真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对药物的摆放条理不清,标识不清等导致误用药,口头医嘱执行有误。④导管滑落或压伤:由于对患者摆放的不正确导致压伤及神经关节牵拉伤;手术后的患者护送不当,导致导管发生脱落。

3.1.2工作人员因素。

3.1.2.1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不到位甚至还有离岗的现象。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发展和基层医疗制度的改革,使住院的病人骤增。但是,由于医院对护理工作的不重视,在劳动强度出现成倍增加的情况下也不增加护理人员,导致护理工作的不到位等现象。还有就是一些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所致。

3.1.2.2违反护理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工作的随意性强,缺乏责任心。如:不认真执行医嘱和检对制度不严格。

3.1.2.3缺乏沟通技巧:现在的护士较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导致独生子女任性和自私以及缺乏责任心等,不善于跟患者进行沟通。

3.1.2.4护士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不够熟练,因此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3.1.2.5服务意识淡薄,医风和医德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缺乏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3.2手术室安全隐患预防措施。

3.2.1强化安全质量管理。手术室护理人员相对年轻,因此,对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识为目的,使其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容易出错的环节和时间进行超前的监控及事后严重处理的制度。对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订整改措施并效果跟进,杜绝发生类似的事故,让护理工作做到安全警钟长鸣。

3.2.2减少噪声。手术室工作是一项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而又有风险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工作,因此,在手术室工作集中注意力是安全手术的前提。消除噪音是对安全手术的高度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对手术室的所有仪器和设备等进行检查。以此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为护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安全差错的发生率为最低。

3.2.3手术物品的查对。手术物品的查对是手术室安全工作的重要保障,对手术物品的清点要做到“三人四次”的清点原则,在器械护士和手术医师以及巡回护士在手术开始之前和关体腔之前和之后都要对器械进行清点,做到当面清点和现场记录,对台上新增加的物品要做到及时记录清楚。

综上所述,只有严格执行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落实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监控措施,才能消除护理安全隐患,保证患者手术的顺利实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黎娟.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1,(10):123-125

[2]卢宴会,王秀琴,王涛.新时期手术室手术间管理探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1(1)

[3]韩,刘丽丽.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1):102;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篇10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108-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的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举证倒置出台后,护理医疗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而手术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能部门,是为患者通过外科手术途径解除病痛的场所,常成为医疗事故和纠纷的易发之地。因此,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差错事故及护理安全隐患,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1手术室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1.1制度不健全: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如手术室安全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等。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

1.2技术方面:手术室护士所承担的是一项特殊的工作任务,知识范围要广,业务能力要强,应急能力要快,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的开展,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大量应用,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1.3操作方面:手术安置方向有误,安置不当导致压伤。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压迫。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污染。电凝器不能直接与病人皮肤相接触,也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以免造成电灼伤。

1.4接错病人: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

1.5清点物品有误: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被疏忽。

1.6用药有误: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标识不清导致误用。手术病人护送不当,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给日后医疗纠纷埋下了一根导火线。

2提高手术室护理的防范措施

2.1加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医院要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人人通过考核。科内不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结合实际工作中发生的实例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引导科内护士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不断增强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规范护理行为,提高自律性和慎独精神,强化责任心,从而降低了护理职业风险,既维护了患者的健康和合法权益,又保护了自己。

2.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术前要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六查:即接病人时查;病人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用物是否齐全等;四到位即: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

2.2.1患者查对:到病室接患者时,根据手术通知单,应认真查对病历,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将患者送入规定的手术间内,并由该手术间巡回护士、麻醉师及手术医师仔细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及手术部位等,确认无误后方可麻醉、手术。

2.2.2查对手术部位,合理安置:为确保部位准确无误,询问患者病变部位并查对病历、手术单和X光片等相关资料,手术前与麻醉师核对手术部位,摆放后与术者再次核对方可手术。摆放手术时需保证患者的安全舒适,避免血管、神经、肌肉的损伤,特别对俯卧位、截石位、侧卧位等易造成意外损伤的手术更应注意。

2.2.3手术物品的查对:术前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纱布、缝针、纱垫等数目并记录。术中保持术野整洁,器械放置有序,用后及时收回,术中需临时增加物品时,必须核对清楚并及时记录。关闭体腔前,洗手护士要与巡回护士认真核对准确无误方可关闭。关闭后两人再核对一次数目。

2.2.4抢救患者药品的查对:术中抢救患者时分秒必争,护士应熟悉掌握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与配位禁忌等,以利于配合抢救。执行口头医嘱时应要向医生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保留空安瓿抢救后再次查对,及时补记医嘱,手术完毕方可弃去。

2.2.5防止病理标本丢失或混放:标本是提供患者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妥善保存和处理标本尤为重要。病理标本需贴上标签,注意患者姓名、床号、病理标本名称,连同病理单按指定位置存放,由专人送检。水中冰冻切片标本取下后立即放入备好的标本袋,贴上标签、注明患者姓名、床号、标本名称、取标本部位,由专人立即连同病理检查单送病理科检查。如取标本较多时,应按顺序排列,做好标记并与医生共同核对,不可混入。

2.2.6防止输错:输血应仔细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血型3遍,取血人在血库对1遍,麻醉师与巡回护士对1遍,加血者对1遍。取血人每次只能取1名患者所需的血。输血时需两人共同核对并签名,密切观察输血反应。

2.2.7防止电灼伤:使用高频电力前要检查仪器性能是否良好,负极板置于患者丰满处与皮肤紧密接触,一般先大腿、小腿或臀位,术中防止负极脱位、移位,避免灼伤患者。有心脏起搏器者,一般不用高频电刀,以免发生意外,避免与手术床上的金属部分接触,肢体用床单包裹,以防烧伤。

2.2.8防止切口感染,加强空气消毒监控:术前30min开启层流空气净化系统,并严格控制进入手术间的人数,尽量减少人员流动。无菌手术与感染手术严格划分,行感染手术人员不可随意到其他手术间走动或参观手术,防止交叉感染。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无菌观念。

2.3规范手术护理记录单书写:手术护理记录单是手术病人病案的一部分,是具有法律依据的举证材料,它记录了病人手术全过程的护理工作,因此记录应严谨、字迹清晰、医护一致、严禁涂改、避免漏记、误记,要保证记录内容的客观、及时、真实、完整、准确性。无菌包灭菌指示卡、植入性产品标签均必须粘贴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并注明文字说明。

这样增加了手术室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避免了举证倒置困难。

参考文献

[1]张嘉阳,刘宇.手术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疲惫感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3):401.

[2]洪瑞乔,黄华兰,应文娟,等.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护理杂志,2003,9(9):676-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