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重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16:52

经济学的重点篇1

一、劳动价值理论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之一,劳动价值论是一种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其他经济学原理的基础。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与其他经济学理论相区别的基本标志。除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经济学理论,这些经济学理论之所以没有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因为建立的价值理论基础不同。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之一,否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自然也否认劳动价值理论。第二,劳动价值论阐述了价值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只有弄清楚价值方面的问题,才能比较科学合理的研究其他的经济学问题。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展开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地位得以体现。

通过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分析,能够引申出另外两个原理,分别为价值原理、劳动价值运动规律原理。价值原理主要包括价值形成、价值实体、价值本质、价值形式、价值量等内容,这些构成了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体系。其中,最核心观点是“活劳动是新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运动规律的原理也是商品经济运动规律的原理,对其进行研究,可以清楚了解现实经济在竞争、价格、供求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运动变化,并从中总结客观经济规律,明白如何遵循和运用客观经济规律进行经济活动。因此,必须加强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并对其有一个正确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之一。从马克思个人研究层面上看,他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要深于社会主义经济,因为他本人没有经历过社会主义的真实实践,提出的相关理论还不完整、系统,现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都是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主要成果。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发展,来源于实践,又指导着实践,形成了理论与实践互动发展的一种模式。在现实实践中,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具体化,不再抽象化。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之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主要成果,没有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是不完整的;第二,当今世界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体制,若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部分,就无法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实践。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形式。社会主义经济形式基本原理研究的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不发达社会主义采用何种经济形式等内容;第二,所有制。社会主义所有制基本理论研究的是不发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包括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公有制应当采用怎样的实现形式、所有制结构特征等内容;第三,分配。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理研究的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分配关系问题,如分配方方式的性质、特征、基本结构及不同分配方式之间的关系处理等。

与其他基本理论相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有两个鲜明特点:第一,马克思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是单纯的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为依据形成的,结合了当代实践发展的具体情况。其他基本理论没有结合当代实践;第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以中国实践和理论创新发展成果为基本内容,其他基本理论不是结合中国实践与相关的理论成果。从以上两个方面能够看出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结合了具体实践,是一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

三、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另外一个重大发现,是马克思毕生研究的成果。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理论处于主体地位,所以把其看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进行了揭示,全面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特别是对于资产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流通等内容阐述都是围绕剩余价值展开研究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完整、成熟的理论,要想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就要准确认识剩余价值理论。

第二,剩余价值理论是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动与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运动的一个基本理论,足见它具有很大的普遍适用性。对当代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分析,也要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

基于剩余价值理论还可以延伸出其他的原理,主要包括:第一,剩余价值生产原理,研究的是剩余价值生产问题,如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劳动力商品特殊性、资本的再生产等;第二,资本流通原理,研究的是剩余价值实现问题,如资本周转、资本形态循坏等;第三,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原理,主要研究的是剩余价值分配问题,此外还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收入来源等。

将剩余价值理论当成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基本原理研究的重点内容,这一点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但是把剩余价值这一基础理论具体化为基本理论,并与社会主义当代实践发展结合起来,则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因为剩余价值理论揭示的主要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基本规律,提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等。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虽然也以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为基本条件,但还要符合另外一个条件,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运行。为此,应当加深研究不同社会制度下,相同经济条件中的剩余价值理论,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背景的剩余价值理论,这样可以积极促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发展。在社会主义背景下研究剩余价值理论,既要搞清楚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容,也要充分结合实践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然而现实中作到这一点是非常难的。

经济学的重点篇2

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作为哲学与经济学的“联姻”的经济哲学已经愈来愈受到理论界的关注。经济哲学的出现和发展无疑给中国的学术界带来了新的学科生长点和学术热点。立足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广大专家学者对经济哲学这一具有“回归”意义的经济学与哲学的“联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本文将近年来中国经济哲学的研究成果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如下。

一、中国经济哲学研究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发展阶段

(一)经济哲学在中国的兴起

在中国,经济哲学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逐渐被推到学术研究前沿,成为一个新的理论研究热点的。应该说这种现象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广大的专家学者是没有异议的。余源培教授就明确指出,经济哲学之所以能够成立并开始受到中国理论界的重视,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社会实践的需要。具体来讲有三方面的现实根据:第一,世纪之交的社会科学在新的坐标空间展开,分析与综合不断走向系统化,这种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分支学科的产生和各学科间的高速相互渗透和结成联盟;第二,现代社会向社会科学提出一系列热点问题,要求改变各自为政的研究方式,进行各学科协同研究;第三,中国正在发生深刻的社会大转型,客观上需要经济学和哲学的结合。[1]张雄教授也认为,改革的深度推进使越来越多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市场的推进需要哲学的理性关照。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融智比融资更显重要。要寻求解决问题的“大智慧”,客观上需要经济学和哲学之间的联姻,携手开展经济哲学的研究。同时他也认为,现代经济哲学的兴起,也是经济学和哲学加强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2]204\|205

也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概括,他们认为世纪之交经济哲学研究之所以会受到理论界的重视,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1)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看,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解决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仅依靠某一理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了,因此,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和“联姻”就显得尤为重要。(2)哲学研究严重脱离现实而陷入“贫困”。哲学要真正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就必须转换理论研究范式,实现与经济现实的紧密结合。(3)经济学研究的危机。二战后,西方经济学日益褊狭的理论研究方式已经越来越无力回应当代经济世界的复杂性,经济学成为游离于现实经济问题之外的“黑板经济学”。(4)现代科学发展已越来越呈现出由分化到综合的整体态势。中国现在正在进行的这项多因子、多目标、多变量的改革系统工程,更加需要哲学和经济学的联盟。[3]243

(二)国内经济哲学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张雄教授在2001年撰文指出,改革开放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以来,中国经济哲学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哲学的讨论。当时经济哲学学科被视为应用哲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哲学界的学者参与了讨论。经济学家孙冶方在这一时期也指出,经济理论上的许多争论,都涉及到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问题,注意从哲学的高度来回答这些问题,就可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这一方面很需要得到哲学界同志的帮助。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关于经济哲学学科建设的大讨论,经济哲学的研究出现了经济学与哲学两大学科直接参与并对话的局面。“联盟”意识、“联姻”意识不断推出和深化,研究人员的数量和研究内容的范围都大大超过了第一阶段的规模。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哲学研究主要围绕着三种思路展开,即作为哲学的经济哲学、作为经济学的经济哲学和作为交叉学科的经济哲学。[2]203在此基础上,有作者进一步总结了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哲学的发展成果,并将其作为经济哲学在中国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哲学研究以重大现实问题、特别是经济问题的现实及其逻辑解读为特征,对经济哲学的体系建构及相关重大现实经济哲学问题的思考更深入、更趋成熟,经济哲学的研究课题日益广泛,并逐渐向着专题化研究方向发展。[4]

二、中国学界对经济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的界定

经济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地位已经得到整个理论界的一致认同,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应当大力加以研究的学科领域,它是哲学和经济学等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就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而言,目前中国学术界存在着以下几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哲学就是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就是经济哲学。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经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都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而不是经验事实;二者的研究方法都是思辨与理论认识的方法而不是实证的与历史认识的方法。他们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既是政治经济学著作,又是经济哲学著作。[5]

第二种观点认为,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选择性活动,选择是经济活动的灵魂。因此,经济哲学就是选择哲学,其研究对象是不同经济形态所共有的或人类经济活动中贯穿始终的选择规律,如劳动的最小最大规律(选择付出最小和结果最大)、近距优先规律(人们总是选择与经济效益直接相关的经济形式)等。[6]

第三种观点认为,经济哲学是以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中的基本问题(元问题)为研究对象,并以对这些问题的整体把握和根本把握为特色的一门哲学应用学科或交叉学科。比如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问题、财富的分配公平问题。而由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劳动生产率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所以,社会主义经济哲学的核心问题是研究如何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问题。[7]

第四种观点认为,经济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经济领域中的最一般、最基本的问题。而这些最一般、最基本的问题就其产生的深层根源来说无疑是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之间矛盾互动、冲突的结果。换句话说,经济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经济实践与经济理论的关系问题,它贯穿于其他一切经济问题之始终,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经济问题的前提和基础。[3]244

第五种观点认为,经济哲学是一门部门哲学。作为部门哲学,经济哲学处于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而不是一种与哲学相对的具体科学。这种观点指出,经济哲学不是用某种现成的哲学观点去分析经济问题,不是某种现成的哲学观点在经济领域或经济学领域中的应用。换句话说,经济哲学是对经济活动中那些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更加根本的哲学问题的研究。也就是说,经济哲学作为部门哲学,其研究对象是经济活动领域中存在的需要哲学去研究的事实,具体研究的内容或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经济活动中所包含的整个世界的共性方面和经济活动与人存在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关系。[8]

还有一种目前在学界为许多人同意和接受的观点,就是认为经济哲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经济学和哲学之间的一种跨学科的结合。但是对于二者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或者说这门交叉学科的性质是什么,学术界仍然存在争议。法国学者博索特根据不同形式的结合,将跨学科的类型分为三类:一是线性跨学科,就是把某一学科的原理运用到另一门学科去;二是结构性跨学科,就是在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结合中产生新的学科;三是约束性跨学科,即在某一个具体目标要求的约束下实现多学科的协调和合作。余源培教授认为,经济哲学本质上属于第二类学科结合,是从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中产生的新学科,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内在的结合,它是哲学和经济学发展融合和变革的产物。[9]而张雄教授则认为,经济哲学的跨学科应属于第一类结合,它是将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到经济学中,是哲学对经济世界的理性追问。当然,他也指出这种结合应该是一种自觉的接纳和运用过程。[10]

三、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的主要思路

目前,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的主要思路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体系中心论

这种观点认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济哲学并不是一般地研究某种经济问题,也不是特定地研究某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重大经济问题,经济哲学所要揭示的是整个经济领域内深层次的本质及其规律,因此,经济哲学要能够自立于科学之林,就必须有而且也必然会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以学科体系建构为中心带动经济哲学研究的发展,是这一思路的核心要点,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蔡灿津等人。[11]

(二)问题中心论

这种观点认为,目前中国的经济哲学研究才刚刚起步,在此阶段不宜把重点放在致力于建立某种理论体系上,而是要做些更有实际意义的工作。也就是说,经济哲学研究目前不宜走“以体系为中心”的路子,而是应当坚持“以问题为中心”的思路。经济哲学研究的任务是利用两门学科的优势,开展对中国社会经济运动的哲学研究,揭示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规律,促进中国社会的健康转型。因此要重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实际问题的研究,如现代化发展道路、公平与效率关系、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余源培等人。

(三)协调发展论

这种观点认为,问题研究与学科建设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从实践的发展来看,要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然面临太多的实际问题。因此,关注问题研究,对于解决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问题研究是学科建设实实在在的基础,没有一个个重大问题研究的成果,学科建设就失去了根基;而当问题研究的成果逐渐丰富并积累起来的时候,学科建设也应该跟上社会实践的发展。二者应该共同发展。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中国社科院的秦毅等人。

(四)哲学追问论

张雄教授将经济哲学定义为哲学对经济世界的理性追问。他认为,经济世界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以经济为取向的市场行为和活动的总和,二是作为“世界3”(波普话语)存在的理论经济学。哲学所把握的对象不是单纯地总结和概括对象世界的知识形态,而是上升到反思界面来思考问题。哲学对经济世界的理性追问,主要有关于经济世界“存在之存在”的本体论追问;关于经济世界存在与发展过程的“自然计划或历史计划”的追问;关于人类的经济行为和选择是否在终极意义上回答历史进步观念的追问;关于经济学如何确立正确的“逻辑符号分析工具”的追问等。

(五)历史分析论

这种思路主要是按照历史线索来研究分析经济哲学思想史的发展。这又可以分为以下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从思想史的角度来梳理经济学与哲学的关系,从学科性质和发展趋势揭示哲学与经济联盟的历史必然性,揭示经济哲学产生的学科渊源和历史背景,以及现代哲学发生的范式变革对经济学范式变革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另一方面是研究经济哲学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的思想,这既包括研究西方经济学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包括斯密、马歇尔、凯恩斯直到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派代表人物,同时也包括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邓小平、等的经济哲学思想,其中包括进行比较研究。目前一些研究成果代表了这一思路,比如董德刚的《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研究》即是其中之一。

(六)专题研究论

这种思路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关于经济哲学基本范畴的研究。这主要包括:(1)经济学和哲学中具有交叉性质的基本范畴,比如“实践”范畴、“生产”范畴等;(2)随着经济哲学兴起应当受到重视的基本范畴,比如“需要”范畴等;(3)当代社会重大问题提出的重要范畴,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畴、“可持续发展”范畴等。[12]另一方面则是按照经济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这包括:(1)研究当论经济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比如经济活动中的“人”的问题、经济活动中的理性与非理性问题、经济学的价值评价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等;(2)研究当代全球性的涉及哲学及经济学的重大问题,比如经济与文化的关系研究、经济全球化研究、知识经济问题研究等;(3)货币哲学与资本哲学研究,这主要分别是以2003年召开的“全国货币哲学高级研讨会”和2006年召开的“全国资本哲学高级研讨会”为标志,研讨会上学者们对于货币哲学和资本哲学的相关重大理论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同时也引发学术界展开了对货币哲学和资本哲学研究的大讨论,开辟了经济哲学研究的又一片天地。

当然,从中国学术界关于经济哲学的研究来看,应该说以上几种思路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是交叉综合运用的,只不过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四、目前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的不足及发展方向

纵观中国经济哲学研究近几年来的发展,可以发现其发展速度之快,学术研究队伍规模之大,理论成果之丰都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说成绩斐然:经济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地位已经获得国内学术界的一致认同,在应对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济哲学正越来越发挥出它的巨大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中国经济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1)理论建构基础仍显薄弱。以往的研究较多的是探讨中国经济哲学建构如何可能和如何必要的问题,而对于如何建构的问题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和讨论。(2)主导研究范式仍未确立。这主要表现在经济哲学研究范式中批判的经济哲学与思辨的经济哲学的对立。批判的经济哲学主要以经济学的发展为依托,重在考察经济知识的基本性质和构成经济知识的前提、方法及其效用;而思辨的经济哲学则是以某种哲学基础理论为依托,对经济活动或经济方法领域作哲学的反思。这种对立表明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的主导范式仍未确立。(3)在研究方法和开放意识方面仍显不足。由于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缺乏主导研究范式,致使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也

显得随意性较强,没有实现方法论上的综合和创新。同时,经济哲学研究还要打破固有的专业“圈子”观点,增强学科研究开放意识,重视其他学科理论成果对经济哲学研究所起的重要作用,让经济哲学研究真正获得理论生命力。

当然,经济哲学在中国虽然已经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但是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此理清国内经济哲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弥补不足,这样无疑将会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的发展。当然,发展和建构当代中国经济哲学并非易事,可以说任重而道远。除了解决前文所述的问题和不足之外,笔者以为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新世纪中国经济哲学的研究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一)经济本体论研究

长期以来,在工具理性思维的影响下,理论界存在着将经济哲学工具化和简单化的倾向,缺乏对经济哲学本体论层面作深层次的探讨。由此导致经济哲学研究缺乏稳固的研究根基,一方面影响了经济哲学自身理论建构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制约了经济哲学反映和指导现实经济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因此,重视对经济本体论的探讨,应当是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的首要迫切问题。通过对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的本质的研究和探讨,对于我们正确描绘整个经济世界总体运行图景,以及合理地解释和说明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经济哲学史的研究

对经济哲学的研究必须重视经济哲学发展的历史维度。每一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历史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过程,经济哲学当然也不例外。不仅要研究西方思想家如休谟、斯密、穆勒、哈耶克等的经济哲学思想,也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经典文献中的经济哲学思想,同时还可以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所蕴含的经济哲学思想。通过对经济哲学思想史的考察与研究,不仅可以对经济哲学的发展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还有助于我们从学理的背景更深刻地认识到哲学范式革命与经济学范式变革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得益彰的关系,有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经济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三)经济活动中“人”的问题研究

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曾经说过,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然而,西方经济学在完成古典经济学向现代经济学的转向以后,经济学主流学派在传统理性经济人的原则指导下,理性日益演变成为一种数学工具,这导致只考虑经济增长的主流经济学派,日益缺乏对当代社会经济过程中现实的人的关心。因此,经济哲学应当将经济活动中“人”的问题作为中心议题加以研究。包括对传统理性经济人的批判,对经济世界的人学解读,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人格模式,市场经济与人的主体性等,都应该成为经济哲学关注的内容。

(四)幸福经济学问题研究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各种学问,其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解决“人怎样活着”的问题。把这个“苏格拉底命题”换个说法,也就是:各种学问,其最根本的使命就是如何使人类生活幸福的问题,是如何增进人类福祉的问题。经济学作为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其根本的目的也可以说就是研究人类的行为如何才能增进人类幸福的问题,而不是传统定义所说的“研究稀缺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而幸福经济学相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解决,诸如幸福的主观性是否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基础,经济增长与幸福增长悖论的解决,社会发展的国民幸福指数体系构建等问题,不难看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本身就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而经济哲学正好可以发挥其跨学科的优势,因此幸福经济学应该也必须进入新世纪经济哲学研究的视野。

经济学的重点篇3

对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通过对经济史的学习以及经济发展演变的具体过程的考察,可以为理解经济学理论和更好地探究经济发展规律提供历史学的方法,拓展其思路,也可以为其它应用学科的学习提供大量的经验和资料,对构建经济学学生的完整的知识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史的学科性质

经济史的研究是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它不仅是经济学和历史学研究的交叉,还涉及到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目前,经济史学科的设置存在两种体系,经济院系与历史院系都可以设置和教授经济史课程。但由于经济学中的经济史与历史学中的经济史对问题的研究方法、视角等有所不同,两者研究的侧重点以及研究结果的表现也存在着差异。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史与经济学和历史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对大多数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对此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实际上,经济史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仅仅用经济理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仅仅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都是不够的,而是需要两种研究方法的有效结合,缺一不可。

1.与经济学的关系

有学者提出,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经济理论就是从历史的长河中凝练和抽象出来的,而任何的经济理论也离不开大量历史事实的验证。制度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诺斯曾指出:被认为是约束演进理论的经济史,不仅能解释过去的经济绩效,而且为现代社会学家提供了一个可以用释现代政治经济制度绩效的日臻完备的框架。

经济史研究的是以往某个时期的经济活动,探讨其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制度以及各种经济关系,并探索经济、社会变化和发展的规律。而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的经济学是以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人、组织和社会经济行为的学科。从研究对象上来讲,经济史与经济学大致相同。经济学研究中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是其两种基本的分析方法,而经济史可以看作是实证经济学的基础。经济史为现实经济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经验、事实,同时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其区别于西方的特色,因而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亟需中国经验的证实与证伪的检验。而经济史区别于一般历史研究的特点也在于经济史是运用经济理论去阐明经济规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具体作用。具体而言,是利用经济理论来考察历史上的经济活动,总结经验教训,供人们在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时借鉴和利用。

2.与历史学的关系

经济史与历史学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联系主要体现在经济史属于历史学的范畴,两者的考察对象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叠的,比如两者都是考察以往的经济、社会状况和经济的发展轨迹等;在叙述方法上,两者都重视时序性,“用史料说话”的分析方法也是一致的。当然,经济史与历史学的研究也存在较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者的任务不同,经济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通过对经济理论的不断证实和证伪来推动经济学的发展,但这在历史学的研究中却并非重点。再者,经济史需要在史学家的人性判断中,加入“经济人”的假设,因而两者研究的观念不同。此外,两者的研究方法也有差异,经济史在研究中一方面运用史学的方法和理论,另一方面则尽可能地借用经济理论如交易成本理论、创新理论等和经济分析工具如数学模型、经济图表等来展开分析。

二、经济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熊彼特曾说过,经济学家应该掌握三门知识,一是经济理论,二是统计学知识,三是经济史。如果三门中只能学习一门的话,情愿选择经济史,而放弃前两门。然而今天经济史研究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经济史教学却越来越沦为经济学教学中的边缘学科。究其原因,既与当前全社会对于应用技能的重视和对基础学科教育的忽视有关,也与经济史课程的特点以及经济史研究与现实经济的脱节关系密切。可以说,在经济专业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并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心之一的今天,经济学专业的经济史教学面临更新的压力,也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经济史教学很难受到高校以及经济院系师生的重视,存在日益被边缘化的趋势。经济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经济史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素养。然而目前在全国众多高校的经济院系的教学中,开设经济史课程的还较少,而即便开设了类似课程的经济院系,大多数师生也是敷衍了事。其次,经济史课程的师资培养不够,不能较好地适应经济学专业教学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史教学的效果。在学科设置上,经济学和历史学专业都可以独自地培养经济史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当然,由于两者各自所设置的培养方案以及知识结构的差异,不同学科培养出的师资在知识结构、研究方法、教学思路等方面也有所不同。经济学专业的经济史教师更倾向于利用经济理论、经济方法研究问题和教授学生,而历史学专业的经济史教师更倾向于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的研究和教学。然而,无论是经济史的研究还是教学都需要两种方法的结合,而经济史课程的教学更需要同时具备两种知识结构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些问题都给当前的经济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挑战。

再次,缺乏适应本科生学习的较好的经济史教材。在目前国内经济史类的教材中,编年体体例的教材占了大多数,以中国近代经济史为例,大多数教材都将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100多年的时间划分为清末、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抗战、解放战争等几个时期进行阐述。编年体体例的教材在史实的叙述和衔接上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与现实经济的结合较少,也缺乏与本科生所学的经济学理论的联系,更未能很好地利用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经济问题,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加上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与中学历史教材多有雷同,因而在内容上很难吸引学生,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更严重的是使学生忽略了经济史与经济理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三、对经济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根基,对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而言,理解经济学理论与掌握经济发展的历史同样重要,而且,经济史的学习能够给学生以思考、理解问题的新视角和新方法。比如熊彼特指出:我们知道历史的叙述不可能是纯经济的,因而在考察经济史的过程中,势必会将某些并非是纯经济的“制度方面”的原因体现出来,因此,它提供了最好的方法让我们了解经济与非经济的事实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以及各种社会科学应该怎样联系在一起。而诺斯也曾指出:这些制度的——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建立和破坏,并不是发生在真空里,而是人民在历史上归结的机会和从价值准则中所引出的观念的结果。

具体而言,一是经济史教学的定位问题。在经济史教育教学方面,应当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思路和教授的方法。对本科生教育而言,应以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主,注重经济发展过程中基本史实的教授和经济发展历程的把握。而且对于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而言,经济史的学习不仅仅在于掌握了多少经济史的知识,还在于培养其看待经济问题的另一种思路和史学的思维的培养,因而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的视角分析经济问题,并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的史学研究方法的培养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二是在教授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与经济理论结合,注重与现实经济问题相联系,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课程内容的安排方面,以专题的形式来讲授经济史中的相关内容更符合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特点,容易吸引学生,也能够更好地将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相结合,并能适当地将目前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问题介绍给学生。以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为例,完全可以将其分为工业、农业、国际贸易、金融等专题来讲解,这样做既能区别于中学时所学习的经济史知识,提升大学学习的专业性,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当然,在教材的选择上,也要注意与专题讲授课程的配套。目前,已经有学者在教材的编撰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赵津在近代经济史的编撰中就撇开时间顺序的束缚,将近代109年的经济发展史的内容划分为工业、农业、金融、外贸、资源与人口、市场化、城市化、产业结构、政府职能、国民收入分配等12个专题。这种对经济史教材内容的设计与现实经济问题的关系更加紧密,更适合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也更容易给学生以研究方法和思路的启迪,提高教学效果。

三是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对本科教育而言,注重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是思维方式方法的培养。经济史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内容既涉及到如何运用经济理论研究经济史,也涉及到如何运用历史的方法和视角来看待现实问题。毕竟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当今社会中遇到的所有的问题都是历史累计而成的,而且任何经济问题的解释和解决都要受到政治的、社会的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而经济史的分析中势必会涉及到这些非经济的史实,因而在这方面,经济史可以为我们提供最好的方法去了解各种经济与非经济的因素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比起具体的经济史知识的讲授,如何把史的方法和思维传授给学生更为重要。

经济学的重点篇4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1西方经济学课程教改的背景

1.1学科特点

西方经济学是属于专业基础课,一般在大一开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学习,让学生对基本经济现象有比较透彻的理解,并能运用经济知识分析社会现象,以便做出最优决策。

从现实的教学来看,学生对经济学有较大的兴趣,但在学习中普遍反映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并存在对学科理论理解的障碍。西方经济学是通过大量的概念和理论模型,大量的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以及经济学特有的概念去理解整个西方经济学原理,导致其概念、原理、分析方法等都比较抽象和难懂,并且西方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许多理论与我国的国情和历史背景相差很大,因此学生很难将所学理论与我国的经济实践较好地结合起来。

1.2教材使用现状

目前在中国的大学里采用的经济学教科书大致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采用西方原版或翻译版的教材,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等,此类为完全西方的版本,主要在少数重点大学里使用。

第二类,中国自己出版的,如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和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上、下册和《西方经济学》(精简版),此类教材内容体系与上述第一类基本相同,都是传统《经济学》的改编,不同之处在于进行了整理,更加符合中国人的阅读和理解习惯,并加上了适当的评论,但理论体系和内容与国外大学中的经济学教材基本相同。

第三类,国内一些学者所编的其他教材,内容或简或繁,或难或易,这类教材基本上算是对前两类教材的一个补充,在内容上或偏重点不同,或完善若干理论,或增加相关案例等。

以上所举的三类教材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实际上都是第一类,三类实为一类,这一类就是“西方的经济学”。

1.3当前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由于我国经济学学科发展不够成熟,只好采用西方的经济学理论,虽然可以使我们更好更全面的了解西方世界,快速地赶上西方国家理论经济学的发展水平,但这一课程也有着自己本身严重的缺陷,对于课程教学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西方国家自己也承认,目前的经济学只是“科学主义”的,却难以说是一门科学,在西方尚有大量不能应用于实践的理论,如边际定价理论等,更何况是在与西方发展模式、发展水平相差很大的中国。

第二,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发展得越来越精深复杂(如高微、高宏),而实用价值却不断下降,理论经济学的发展与教学内容似乎纯粹是为了培养“经济科学家”,从而忽略了大学生学习经济学的最终目的。

第三,从具有实用价值的理论来看,这些理论名副其实,具有鲜明的“西方”特色,而缺乏中国特点。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奇怪的学科,它是社会科学,但又披着科学的外衣;它对中国的发展非常重要,偏偏前面又加有“西方”两个字;中国经济创造了三十年奇迹,但却没有自己的经济学,这是目前经济学理论体系与教学内容设计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那么我们未来的经济学教材应该是什么样子?主要给学生讲授哪些理论和知识?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也是我们现在教改的重要任务。

2教学内容的改革

以《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为参考,对原有教材内容进行修改和整理,主要进行的工作是对原有理论部分加以阐述,内容进行调整合并,使基本理论得以保留,仍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并结合经济发展特点对相关内容进行补充,使之符合经济学教学需求。通过这样的调整,使经济学理论体系更完善、更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更易于理解。把整个经济学体系分为两个部分,分为《西方经济学》上下册。

第一,《西方经济学》上册。微观部分在现有基础上分为八个部分:导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消费者选择;企业的生产和成本;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一般均衡和效率;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二,《西方经济学》下册。宏观部分在现有基础上分为八个部分: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总供给分析;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

3教改后新教学内容的特点

3.1新教学内容的优点

第一,新教学体系仍保留很强的理论性,相比原教材也更加系统,内容更加全面,可消除原先教材中理论罗列的凌乱感。

第二,增加大量案例,使经济理论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实用感。经济学其实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分析经济领域内具体现象和具体问题的工具,通过培养学生运用经济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反过来可以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学习兴趣。

第三,既具有西方教科书的系统理论知识,又具有中国创新特色,使中国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学教科书。

3.2新教学内容的缺点

第一,篇幅加长。以西方经济学原来每学期42课时算的话,课时会不够,这就需要教材和教师的灵活安排。实际上在现有经济学教材基础上教师的授课安排也有很大的灵活性,所以并不成为问题;此外还可以把一些理论进行精简或重写;第三种解决方案是部分章节作为自学内容,如“导论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第二章第五节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等。

第二,未加入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案例部分。在教材中可增加大量中国经济发展理论和案例,增强实践教学环节。而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学生迫切需要了解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指导企业运营管理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和引导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了解我国微观企业和宏观经济的管理体制、发展现状及其深层次原因,新教学内容可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进行加强。

4实践与尝试总结

西方经济学课程在实践教学中也进行了较多的改革与尝试,如在课程开始部分讲经济学发展历史等,但受到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与课时量的限制,所进行的改革只能是局部性的,在小范围内小心尝试。虽然如此,但相关实践活动也为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积累了大量经验,并有信心会使教学改革获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上下册[m].北京:高教出版社,2012.

经济学的重点篇5

关键词:国贸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211-02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将会日益频繁。为了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非常有必要培养熟知并精通经济法律规则的国际贸易经济与贸易人才。

一、国贸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的特点分析

经济法是国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以引导学生掌握经济法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学理论解决经济纠纷的能力为教学目标。作为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笔者从事国贸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已有数十载,根据具体教学经验,分析经济法课程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一)经济法教学内容庞杂

与其他法律制度相比,经济法涵盖内容繁多。经济法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总论和分论。在总论部分,包括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特点、本质、经济法律关系以及经济法律责任等内容。在分论部分,包括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市场监管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等各种具体的经济法律制度。

另外,与其他法律制度相比,经济法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学原理,这就揭示了经济学在经济法中的本源地位,特别是当今经济立法的理由大多出于经济学,甚至经济学的概念和论断直接被经济立法所吸收。经济法的经济性,决定了它的很多内容无法用纯法学的方法加以解释和说明,而需借助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才能阐明有关经济法律制度的立法依据和立法目的。

(二)经济法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标

经济法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它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应用经济法理论分析与处理经济法律纠纷。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但目前高校国贸专业经济法课程一般是在第一学期开设,32学时。许多学生在学习经济法之前都只是学习了法律基础知识。因此,经济法课程的授课方式基本上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不仅讲经济法理论,而且也讲授案例以对经济法理论进行论证。这种方法虽有利于教师对知识进行系统的讲授,但却忽视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教学效果低下,最终导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知如何应用法律和不能娴熟运用各种法律技能。

二、国贸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分析

国贸专业经济法课程改革,应以市场对国贸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通过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提高经济法教学的质量,以培养学生的执业能力。因此,根据经济法教学的特点,特提出如下改革路径。

(一)优化课程设计,提升教学质量

1.更新教学大纲,准确定位教学目恕V贫ü贸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时,必须以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明确经济法课程在国贸专业学生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确定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实践环节。同时根据其教学大纲,准确定位经济法总论与分论内容的教学目标。

2.合理选择教材,凸现专业适应性。国贸专业经济法教材的选取,应以国贸专业经济法教学大纲为依据,立足于学生自身的实际需要,以实用性作为教材选取的主要原则。

(二)完善教学内容,注重执业能力培养

1.更新教学内容,彰显时代性与前瞻性。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背景下,经济法的具体内容更新较快。然而,目前经济法教材普遍滞后于立法实践,因此,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将最新的经济立法内容、经济司法动态以及经济法研究成果引入其中,以体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与前瞻性。

2.整合教学内容,训练执业能力。目前国贸专业选用的经济法教材,都重在经济法理论的系统阐述。这致使学生注重经济法理论学习,但不能较好地理解经济法的本质与制度根基,更不能领会经济法律、法规背后蕴含的法律精髓。这就需要授课教师结合国贸人才执业能力的要求,科学合理地整合教学内容,做到传授理论知识与培养国贸执业能力并重。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在掌握经济法律知识的同时,又能训练良好的从事国贸执业能力的法律素养。

(三)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应用能力培养

针对传统重知识传授,轻成功素质培养的教学模式,首创并实施“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

1.“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的本质。开发,即发掘学生的潜质、潜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活力和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内化,即要求学生将教学内容通过记忆、理解、掌握、运用形成内在的素质;创新,即要求学生在内化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2.“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的运用。“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包括五个模块:教师引导――学生研习――课堂检验――精讲提升――释疑创新。在每一教学单元中,采用这五个模块的方式进行教学。

(1)教师引导。设置这个模块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重点在“导”,要通过教师引导,起到开发作用,促成学生内化。教师引导的内容:导观念、导品格、导知识、导能力、导方法。教师引导的形式有开课引导、单元引导、每次课的导入引导、教学过程中的要点引导等。教师引导的方式,提出教学目的要求,提示教学重点难点,阐述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研究方法,介绍学科前沿,布置参考书目,布置“三习题”(预习题、复习题、练习题)、提问、答疑,组织讨论、辩论等。教师引导的要求,须有启发效应,能激发学生思考,真正起到开发引导作用。

(2)学生研习。设置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要通过“三习”促成学生“内化”。“三习”是“内化”的必然要求,没有“三习”,就不可能“内化”。

对于“三习”题,授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应全面覆盖教学重点和难点,并且学生“三习”时间与教学时间之比不少于1:1。同时使学生通过“三习”,能够做到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

(3)课堂检验。设置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要对学生的“三习”进行检验。课堂检验是整个“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成败的关键环节,这个模块如果不能有效落实,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的成效将会大打折扣。课堂检验的内容一般以“三习”的内容为基础,重在检验学生对有关知识的预习、复习以及练习的效果。

课堂检验的方式有多种多样,课堂提问只是一种常用的基本形式。此外,还有课堂测验、课堂讨论等其他形式。在每个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安排课堂检验,其检验的时间以占教学时间的1/3为宜,接收检验的学生人数应达到教学班人数的1/3,并对学生回答问题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

(4)精讲提升。精讲提升这个环节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术研究的集中展现。教师如果没有深厚而牢固的学术功底,精讲提升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要有全面深入的研究,达到熟练精通、炉火纯青的地步。作为授课教师,应在学生对重难点知识掌握的基础上,通过介绍学科发展方向、前沿和展望,运用各种方法,讲授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5)释疑创新。设置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养成学生质疑治学的习惯。授课教师应采用QQ群、微信群等各种方式答疑。同时教师在期中、期末须分别安排一次课内集中答疑。在答疑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善于抓住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对于有独到见解、有创意的学生,一定要给予激励,给予高分奖励,并要在班上公开表扬。通过质疑不仅有利于加深理解,牢固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探索未知,开拓创新。

(四)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应用能力测试

课程考核工作是检验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多年来,“一考定终身”的方式是对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果评价的主要形式,而这种方式不能科学地反映不同专业考试检验的真正目标。因此应结合国贸专业人才执业特点,注重应用能力测试,建立公平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1.建立科学的考核形式。国贸专业人才执业特点决定了考核应以执业需求为导向,以解决经济法领域实际问题为考核目标,以检查执业素质为考核重点,因此运用多样化的考查形式以达到考核目的,例如对案例的考核,采取模拟法庭形式,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法律运用能力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加深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养成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建立科学考核内容和方式。对国贸专业经济法考核,采用设置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种方式。平时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60%,期末测试占期末总评成绩的40%。平时成绩由考勤、学生提问、教师提问、作业、随堂测验等部分组成,随时检测教学重点和教学效果。在期末测试中,教师应明确期末考试应测试学生运用经济法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学生的背功。因此,在试题中应增加辨析题、论述题以及案例分析题等主观题的比例,这将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地关注并用经济法的视角去解读现实社会定的经济和社会现象,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另外,在期末考试中可将试题分为必答题和选做题,必答题主要考核学生应掌握的法律知识,题量可占70%;选做题是主要考核学生应用法律知识的能力,题量占30%,使得考核成绩具有综合性,真正能体现学生的素质。

[本文为武汉纺织大学校基金(201503051):基于国际经济与贸易执业能力的高校经济法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黄勇.经管类本科专业经济法教学质量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2]邓文胜.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改革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15(4)

[3]赵美珍.经济法教学改革的三个视点[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4(5)

[4]王玉华.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

[5]R芳.关于经济法教学方法的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6)

[6]尹苹苹.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4)

(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经济学的重点篇6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我国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经济法的教学方法也越来越重要,在传统的经济法课堂上,经济法教学实用性还不够,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严重缺乏实践过程。因此,在经济法课堂上,教师们必须进行反思,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重点地位,解决当前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实现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

二、高校的经济法课堂教学重构原则

1.以培养能力为先导教学理念

将能力培养作为经济法教学的基础与核心,这样才能完善教学体系,消除传统教学的弊端,真正体现经济法的教学意义。现在的高校教学具有鲜明的社会本位性和职业导向性,只有具有鲜明的教学特色,才能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拥有灵活的思维能力,能够灵敏处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经济法教学中,使市场经济与法治手段有机融合,根据社会时代的发展特点,提升教学质量,完成高等教学所承载的社会使命。

2.遵循动态人本构建路径

动态人本构建是指经管类经济法教学要契合社会发展,为社会服务,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这是由教育教学规律与经济法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社会是动态的,是不断变化的,而经济法在这一背景下又具有新的作用,就是调节社会的正常秩序,因此经济法必须契合每一个时代的特性。经济法教学也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个动态转化生成过程要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让学生处于“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的被动状态,这样才能体现教育的真正意义,才能提升经济法教学质量,才能为经济法的社会适应性的提升提供帮助。

三、高校经济法课堂教学的重构

1.通过实践教学育人

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科教学有重要作用。依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的规定,结合各本科高校实际,在应用型本科经管类经济法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经济法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其实践性方面,学生学习的好坏在于学生应用知识的灵活程度。理论知识的学习,除了为学生传播理论知识,还要利用适合的案例,使w生学会正确应用这些案例,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经济法,才能提升经济法教学的教学质量。

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发源于孔子时代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方法,谈谈很容易,真正实行却很难。和难度相对应,因材施教的作用很大。经济法教学必须根据专业特点来确定经济法的教学内容,立足于每一学科的特点,不断探索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学习内容要谨慎选择;同样,教师们对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也要进行研究,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不同、每一位学生的特色来确立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掘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使每一位学生的创新性得以发挥,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经济法课程,从而在根本上提升经济法的实践应用性。

四、结语

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使学生的能力得以提升,经济法的教学目的更加明确,当今社会,市场经济是主导,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在现代化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因此我们必须从社会需求出发,整理教学的基本思路,重构经济法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使经济法课程的应用性提高。

参考文献:

经济学的重点篇7

关键词:国民经济学历史沿革研究对象

国民经济学在西方国家可能是一门相对比较古老的学科,但它在我国则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作为一门年轻的应用经济学学科,1998年,教育部对我国高校文科专业进行调整,正式将国民经济学列为应用经济学项下第一个二级学科。在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全面而科学地分析国民经济学的内涵以及研究重点,不仅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同时也能够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还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分析与研究工作提供人才储备。我国国民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或者研究重点明显区别于西方国家的国民经济学,可以说国民经济学具有典型的国家属性。我国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国民经济系统运行及其规律,进行国民经济战略与规划、体制改革、政策设计、宏观经济运行模型、国民经济监测预警与综合评价、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以及微观规制等方面。在经济新常态下,科学全面地研究国民经济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既能够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扎实的理论根据,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1国民经济学的历史沿革

在我国,国民经济学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学科,它明显区别于业已成熟的西方国民经济学,更多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因此,在研究国民经济学的实践过程中,应该立足于我国特色,充分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以及现状等,科学开展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工作。虽然说我国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特殊属性,但其实在实践演变的过程中,国民经济学在中国的建立与发展很大程度上与苏联的“国民经济计划”(也有人称之为“国民经济计划学”)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研究我国国民经济学的历史沿革时,应该充分考量到苏联模式对其的影响和渗透,以便精准找到我国国民经济学的历史渊源。

1.1“苏联模式”对我国国民经济学初期发展的影响

苏联无论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都是可以直接抗衡英美国家的,同时十月革命后,苏联成为首个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在苏联经济发展与研究实践中,它的理论成果以及研究重点,势必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研究产生比较深刻且直观的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学在研究的初期阶段或者当我国学者起初关注这一研究领域时,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苏联模式”的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在苏联所取得的胜利是短暂的,同时社会主义经济在苏联中的发展也是极度不平衡,甚至有些想当然。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发展,需要建立在经济体制的完善、商品经济的发达、经济条件的优渥等各个方面。但苏联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具有深刻的“国家强制”的烙印,试图通过国家调控的方式,来迎合社会主义经济的平均与协调。这就使得国家计划在当时是调节社会劳动分配唯一的或主要的手段,这一模式主要是建立在将整个社会视作一个“大工厂”的基础上,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仅仅是其中的一个车间或某个零件。与此相对应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体制一直以计划经济为主,由国家来进行经济资源的分配与调控。受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在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初期,也具有典型的计划经济烙印。如部分高校在研究过程中,设置了国民经济计划专业和统计专业。若强调该阶段的国民经济学研究是其发展的初级阶段,那也只是以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或以其为理论基础的部门经济学或应用经济学。

1.2改革开放为国民经济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改革开放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改革开放伟大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在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在逐步拓展经济发展格局的实践过程中,我国实行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科学原则,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受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我国高校也在国民经济学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及时调整方向,以便迎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在国民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我国高校积极把握社会发展契机,及时对传统教材进行了新编和修订,突出了“管理”二字,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国民经济学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成果以及实践课程等纷纷被引入我国,它们先进的理念以及特色化的实践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政治经济学一直以来的“垄断”地位。在诸多学科、多元理念的夹击下,政治经济学也开始了某种变革,更加注重学科的细分,也产生了一些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新型学科。与此同时,我国国民经济学的研究也逐步消弭了政治经济学的影响。虽然从根源上来审视,二者仍存在一定的渊源,但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性质上,两者之间的差异化愈发明显。因此,在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国民经济学作为一个与社会经济同步的新型学科,它的特色和特点愈发体现,业已成为经济学科中最具特色的学科之一。

2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的一种新型学科,国民经济学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它的研究对象也越来越宽泛,它的研究内容也越来越多元。从性质上来分析,国民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兴学科,它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科学全面分析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遵循全面客观的原则,从整体上来予以把握,突出强调它的应用性。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国民经济系统是研究出发点

国民经济学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与实践特点,这决定了它与其他经济学的区别和差异,也体现它具备其他经济学难以比拟的优势。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出发点在于,它所真正研究和侧重关注的并不是某个部门、某个领域的宏观解释,也不是过分强调需求管理,而是真正立足于国民经济系统,旨在全面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特点,为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明确方向。国民经济系统是一个总体性、概括性、前瞻性的复合型系统,在研究实践中,需要站在全局视角下,以更加深远、更加开阔、更加广泛的视角来进行研究与分析,以便精准找到国民经济系统的发展脉络以及总体特点。我国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多元化的,同时它的研究视角也是比较宽泛的。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这句话可以充分概括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此同时,科学分析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还可以从它的历史渊源上来进行分析与认证。国民经济学在初期发展阶段,它的研究重点是国家层面。但随着国民经济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它的研究重点也开始向“人民”倾斜。综上所述,国民经济学以国民经济系统为研究出发点,可以更加宏观、更加多元的视角来开展研究工作。

2.2国民经济系统运行规律是主要研究对象

在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实践中,它的研究对象实际上是充分考量与分析国民经济系统的主要运行方式以及内在的运行规律,这是它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国民经济系统是一个复合型的系统,具有多元化的内容,同时这一系统也相对比较宏观和宽泛。与此同时,国民经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与其他系统产生交互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国际经济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国国民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容易受到国外诸多要素的影响。因此,通过国民经济学的深入研究与拓展,通过研究国民经济系统运行的方式以及内在规律,能够全面分析与把握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路径,进而找到优化与完善的方向,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而快速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它所追求的并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持续攀升以及经济成果的持续增长,它还关注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以及人民群众享受的经济福祉以及丰厚成果。从这点可以窥探出,国民经济系统稳定持续运行的基本立足点,在于全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民经济学将国民经济系统运行以及规律作为研究对象,能够深刻分析与挖掘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诸多特点以及诸多制约因素,进而找到优化和协调的方向。

2.3国民经济管理是主要研究方向

在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经济总体发展成效明显,我国经济总体成果比较优良,但也不可否认,我国经济在长效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然潜伏着不可控的因素,一旦任由这类因素的扩大和肆虐,将严重扰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因此,在国民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将国民经济管理作为主要研究方向,通过科学的国民经济目标管理、预期管理、风险管理等,能够加强国民经济发展形势的研判,能够提前落实可控性的发展机制,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国民经济的发展成效。特别是在世界经济总体形势不平稳的当今时代,国民经济系统作为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系统,极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基于科学的国民经济管理,在充分认知宏观调控的优势后,多措并举全面优化宏观调控的范畴,以更高视角、更前眼界来进行国民经济的分析与研判,确保国民经济系统整体运行平稳,确保国民经济整体迈上新台阶。

经济学的重点篇8

关键词:人性假设;“经济人”;有限理性;机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F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8)10-0014-06

人,作为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主体,由于其是宇宙中最复杂的存在,因此,人及人的本质问题自然成为各学科关注的话题,其中人性问题更是成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正如有学者认为:“社会科学的所有理论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对人的行为的假定”[1]。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2]。在所有直接或间接涉及到人性问题研究的学科中,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尤其引人注目,近20多年“迅猛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性的研究也同样使人耳目一新。本文拟对传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及管理学关于人性假设的观点做一比较研究。

一、传统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

传统经济学一般指古典经济学和发展至今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包括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及与之有重要渊源关系的现代主流经济学。在传统经济学中,人都被假设为“经济人”,这就是著名的“经济人”假设。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有两个内涵:一是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即每个人都是自利的;二是人都是有理性的,都精于算计,“‘经济人’完全了解可用的手段和将要实现的目标,因此,能够在现在和未来作出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合理选择”[2]。

“经济人”假设被视为传统经济学的最基本的假设,是传统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基石。关于这一假设的产生和出现,经济学家几乎一致认为源自并归功于亚当•斯密,认为亚当•斯密作为18世纪自由贸易的倡导者,是在与重商主义的学术争论中,为了说明他的“看不见的手”理论而提出的。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把每一个人对自利的追求作为个人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推动力,一切商品交换都由每一个参与者的自利所推动;每一个人对其职业的选择――由此形成社会的自然分工――都是按照他认为最有利于自己的和最可行的方式来决定的;“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资本与劳动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流动即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由每一个人的自利所造成的,由此自发地形成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秩序[3]。所谓“经济人”,按亚当•斯密的意思就是指每个人的行为都是理性的和追求自利的,每个人都按其理性行动,同时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实际上,尽管经济学家都认为“经济人”假设源自亚当•斯密,但亚当•斯密并没有直接提出“经济人”的概念,只不过在《国富论》关于“看不见的手”理论论述中包含了“经济人”的思想,因此亚当•斯密关于“经济人”的假设被认为是潜在的,且简单、抽象,而真正第一次系统地论述“经济人”内涵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经过大卫•李嘉图等一系列古典经济学家的不断丰富,“经济人”的概念才最终成型。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也对“经济人”假设进行了继承和发展,马歇尔等新古典经济学家在肯定“经济人”假设对经济学学科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力图克服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人”假设的不足和局限性,提出“经济人”是开明、正常和理性的,即“经济人”不是裸的极端自私的,是普通和正常的人,理性也不再是完全的工具性的理性,从而使“经济人”范畴明显“呈现出了逻辑合题的特征”,也就是做到了否定之否定,使“经济人”假设较以往贴近了与现实的距离,进而使“经济人”假设最终走向了丰富和成熟。

在传统经济学中,“经济人”除是“自利的”以外,还被认为是理性的,即理性是“经济人”的另一重要特征,因此,“经济人”假设也被称为“理性经济人”假设。而所谓理性,就是人都精于算计,每个人的行为都是理性的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有明确的认识。应该说,尽管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家关于理性的边界或极限存在不同观点,但总体上认为“经济人”都具有完全理性。比如亚当•斯密并没有明确提出理性的边界或极限问题,但后来的其他古典经济学家却认为“经济人”是完全理性的,有着无限的理性能力,以致于使“经济人”的理性假设呈现了片面化和极端化的倾向;而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则认为“经济人”的理性也只是“普通的、正常的理性”,不能抽象地谈论“经济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或完全的,他认为“经济人”的理性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或完全的,可见马歇尔的思想其实已经包含了有限理性的思想,只不过他并没有明确否定“经济人”的理性假设。

二、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

新制度经济学作为“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制度”、“使经济学研究更贴近现实”的经济学,在近些年快速兴起并备受关注,其中关于人性假设的观点也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围绕制度的演进与变迁、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与作用及从“实际的人”出发来研究人是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研究的重要特征,基于这一出发点,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对人的行为特征作出了新的解释,并在此方面对新古典经济学做了修正和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的假设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1人既追求财富最大化,也追求非财富最大化

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在传统经济学看来是“经济人”的特征之一,并认为“经济人”正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才促进了社会公共利益,形成“公序良俗”,求利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一个既定的客观事实,人们的社会活动、人们的相互交往和交换,都主要地出自于每个人自利的追求。然而在许多情况下,人类行为远比传统经济学中的财富最大化的行为假设更为复杂,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非财富最大化动机也常常约束人们的行为,人的行为并不必然表现为对财富的追求,这就是所谓的人既追求财富最大化,也追求非财富最大化,即双重行为动机。当然,新制度经济学是从制度的变迁与演进角度来揭示人的这种双重行为动机的,认为人类历史上制度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这种双重动机均衡的结果,制度在塑造人类这种双重行为动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制度经济学所称的人追求财富最大化,就是人追求最大化的物质利益;所谓追求非财富最大化,在D诺思等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就是诸如利他主义、意识形态和自愿负担约束等,也就是追求精神层面的利益。显然,新制度经济学的这一观点使对人的认识更全面也更复杂。

2人都是有限理性的

“人是理性的”是传统经济学人性假设范式之一,而新制度经济学则了传统经济学的这一范式,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Boundedrationality),用引入这一定理的新制度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的话说就是人的行为“即是有意识地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其实,关于人理性的有限性与无限性,马歇尔在对古典经济学的修正与发展中已经或多或少地提出了,只不过没有完全否定古典经济学的理性假设,而正式提出人理性有限性的是赫伯特•西蒙。他认为人是“蓄意要有理性,只不过他们的这种愿望受到了限制”,他认为,由于人类大脑的生理局限,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作为经济决策者的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只能追求最满意而不是最优的经济目标,因此成本最低、利润最大只能存在于假设严格的逻辑推导中,而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应该说西蒙的“有限理性”观点,为经济学家们认识和克服传统经济学人性假设的局限性,寻求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制度经济学引入并明确提出人理性的有限性,是为了阐明制度设立与制度安排的必要性及作用,也就是说,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有限理性的认识是围绕制度分析提出的。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环境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完全性及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是导致人的有限理性的主要原因,正如o•威廉姆森所说“只要或者是不确定性,或者是复杂性的存在达到了必要的程度,受到限制的理性思考的问题就会产生”[4],而制度通过一系列规则能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提高人们认识环境的能力。由此可见,有限理性假设的提出,既使新制度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更接近现实,同时也是进行制度分析的必要条件。

3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是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性的又一重要假设之一。威廉姆森在信息不对称或信息阻塞范畴基础上提出人都具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所谓机会主义(opportunism)用威廉姆森的话说就是“狡诈地追求利润的利己主义”,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也就是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采用非常微妙隐蔽的手段,会耍弄狡黠的伎俩,以尽可能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从本质上说,机会主义源于人们的利己心或对自我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因此是人的一种本性,威廉姆森曾风趣地说,当骗人能增加利润时,交易中的诚实未必可取。由于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存在,使“经济组织的问题大为复杂化了”,增加了市场复杂性,加大了交易成本,也影响了市场的效率。关于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我们还应把握三点:(1)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具有冒险、寻找机遇及损人利己的二重性,有时表现为积极方面,有时表现为消极方面。(2)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并不总是现实化为机会主义行为,只有当信息不对称、有限理性及制度存在缺陷时才可能现实化为机会主义行为。(3)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实际上是对传统经济学中的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一种重要补充和发展,使关于人的认识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三、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

管理学的实质就是关于人的科学。管理学是基于对人的正确认识、从人的实际出发,以便采取更符合人性特点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角度而对人性进行研究的。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主要包括“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四种。

1“经济人”假设

管理学中的“经济人”假设是管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泰勒从传统经济学中引入和继承而来的。泰勒在劳资双方矛盾加大、企业普遍缺乏系统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特定时代背景下,以“经济人”为基础,开创了科学管理的新时代,也使管理学正式诞生。泰勒在其科学管理理论体系中,不仅赞同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而且把“经济人”假设作为其理论基石,其一系列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都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之上的,因此“经济人”假设也成为管理学的重要人性假设之一。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之上的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性本恶”的,也就是以悲观、否定的观点来看待人,认为人的工作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其目的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主张把人放在被动的位置上进行严格管理。应该说,管理学中的“经济人”假设,既有其科学的一面,也有对人的认识过于机械简单、忽视人的社会性和复杂性的一面。

2“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是管理学关于人性认识的第二个假设。这一假设是由人际关系学说的代表梅奥等人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提出的,梅奥也凭此发现成为对管理学有重大贡献的人,这一发现同时也为行为科学的建立打开了大门。“社会人”假设是在“经济人”假设在20世纪20―30年代受到更多质疑、需要提出更加符合人性的管理理论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同时众多心理学家加入管理研究行列也为“社会人”假设的提出提供了重要条件。与“经济人”假设相比,其最进步之处就是不仅看到了人具有满足自身物质需求的基本需要,而且进一步认识到人还有尊重、社交等其他一些社会心理需要,管理必须从社会、心理方面来激励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美国管理思想史专家雷恩认为,人们不是理性的,而是由本性支配的,“社会人”假设的提出正是正确认识人的本性、揭开人们心灵秘密的重要一步,从此以后,管理理论的重心开始从过去的“以人适应物”向“以人为中心”转移。当然,就内容而言,“社会人”假设也存在缺憾和不足,如仍将人性看做是消极被动的,人缺乏能动性、创造性等。

3“自我实现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假设也称自动人假设,是管理学中的第三个人性假设。它源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Y理论”也大体上与“自我实现人”假设相对应。“自我实现人”假设在“人有社会的和心理的需要”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人具有能动性与创造性,都力求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实现自治和独立,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技术,能够自我刺激和自我控制。“自我实现人”假设可以看做是对“社会人”假设的继承和发展,其对人的这种认识使人在工作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以人为中心”的人本思想得到进一步强化。尽管其对人的认识有过于理想化和抽象化的倾向,但其积极意义仍然是十分巨大的。

4“复杂人”假设

“复杂人”假设最早是由mit的心理学家爱德加•薛恩在1965年对人性假设进行归纳时提出的,他在《组织心理学》一书中,在综合“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三种人性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复杂人”假设。薛恩认为,人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的人、以及同一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场合会有不同的动机和需求,因此应因人、环境及问题等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复杂人”假设实际上是对上述三种人性假设进行的一个非常好的归纳,使对人性认识实现了多元化,是对管理思想的重要发展,它对于权变管理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促进了管理理论的多样化,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管理理论丛林”的“蔓延”。比如“复杂人”假设理论直接促生了莫尔斯和洛什在1970年提出“超Y理论”(又称“人性的权变理论”)。

除上述四种假设,管理学中还有两种重要的人性假设,即美国著名学者麦格雷戈于1960年提出的著名的X理论和Y理论。X理论认为人“性本恶”,以悲观、否定的观点来看待人,因此主张把人放在被动的位置上进行严密控制,实现严格管理。Y理论认为人“性本善”,以乐观、积极的观点来看待人,因此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实行以人为中心的宽容的民主的管理方式,并为员工发挥其智慧和潜能创造有利的条件。X理论中的人与亚当•斯密及泰勒的“经济人”一脉相承,而Y理论中人与“自我实现人”有些类似。此外,在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学者特伦斯•迪尔和阿兰•肯尼迪还在《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一书中提出了“文化人”假设,认为人是环境的动物,环境是自变量,人是因变量,由此得出人的未来本性是不可知的观点[5],从而又进一步丰富了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理论。

四、比较分析

从以上关于人性假设的概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及管理学关于人性假设的观点可谓各有千秋,尽管在内容上有交叉,在理论渊源上有继承、修正及发展的关系,但在与现实贴近程度、研究范式及特征等方面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差别的。而准确认识它们之间的这种差别,有助于对加强人性假设理论的准确把握,同时也有利于加深对传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及管理学的认识和理解。

1关于与现实贴近程度的比较

总体来说,传统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假设是脱离现实的,或者说,现实中的人既不是完全追求自我利益,也不是完全理性的。人有自利性,但同时也有利他性。正如马歇尔所说,“当我们说到一个人的活动动机,是为他能赚得的金钱所激发时,这并不是说,在他的心目中除了唯利是图的念头之外,就没有其他一切考虑了”[6];“他的动机既包括家庭情感在内,为什么它就不能包括其他一切利人的动机……在内呢?”[6]。另一方面,人不是完全理性的,因为受到诸如信息不完全或信息不对称、环境的不确定性、人的智慧及对客观环境或事物的认识能力和算计能力的限制等因素的制约,人是根本不可能时时、事事做到完全理性的,而只能是有限理性。问题是,为什么这种假设脱离现实,而传统经济学还要坚持这种假设呢?这就涉及到了马歇尔所说的“经济人”假设对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工具价值。马歇尔认为,“影响人类行为的最有力的、最坚决的动机但惟一的动机是追求自我利益的动机,更明确地说是追求工资、追求一定数额的货币的动机,‘经济人’的这一求利动机通过其所追求的货币加以大约的衡量的时候,科学的方法和试验便有可能了”。在马歇尔看来,“‘经济人’的求利及其货币化衡量,是经济学走向科学化、精确化的必经门坎”[3]。也就是说,传统经济学所提出的“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的基础或前提,是为了推进经济学研究,各个时代的经济学家之所以不断对“经济人”进行抽象、修正,并为之辩护,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分析人类的实际经济行为及由此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为建立一个逻辑严密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提供分析支撑点。正如柯武刚和史漫飞所指出的,“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有很大的不同,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是一些有关理性和信息的苛刻假设,它隐含地假设制度是既定的”[2]。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传统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脱离现实的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家也已经意识到了,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就认为人不仅是利己的,同时也有利他的动机,“经济人”的理性也不再是完全的工具性的理性,“经济人”就是生活于现实中的普通的人。显然,马歇尔的这种观点剥离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人的理性的片面化、极端化色彩,使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人性的假设在一定程度上贴近了与现实的距离,但是,马歇尔的这些认识毕竟还只是“贴近”,也就是缩小了与现实的距离,但还没有完全回归到现实中来。

相比较来说,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的研究则基本上回到了现实中,或者说至少比传统经济学的研究更贴近现实,它认为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有限理性、双重行为目标等都是比较现实的,有时与现实中的人几乎完全一致。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R•科斯指出:“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实际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7]。另一个代表人物诺思也认为:“制度经济学的目标是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人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做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又如何改变世界”[8]。再如,科斯与诺思都强调了新制度经济学应该研究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科斯指出,标志当代制度经济学特征的应该是,它所探讨的问题是那些现实世界提出来的问题。应该说,正是这种出发点,使得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研究及人性假设更贴近现实。同时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的观点,也正是其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和发展的重要方面,在科斯看来,传统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既没有必要,也会引人误入歧途。

管理学对人的研究则完全是从现实出发,最贴近现实,之所以如此是由管理学的研究目的决定的,即管理学就是研究在一定的环境下如何加强对人的管理,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以最终提高管理效能。人既是管理的核心,同时也是管理学研究的核心,因此管理学自然要从现实出发来研究人,要认识和揭示人的不同的行为特征和性格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的管理方法与技术。当然,由于不同的知识背景及所属流派等原因,管理学者关于人性假设的观点也存在差异,有的甚至与现实中的人也不完全一致,但这种差异和不一致并非在本义上要脱离现实,有的可能是研究方法或研究视角使然,有的则可能是因为认识上的偏差或局限。

2关于研究范式的比较

范式被美国哲学家库恩定义为“科学共同体的共有信念,以及共同进行科学活动的基础和工具”[9]。就人性假设的研究范式而言,传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及管理学也有明显差别。传统经济学是把“经济人”假设作为研究的前提,为了更便于对经济问题的深入研究,也就是“做这种假定有利于经济学家对经济问题作深入的分析,即假定或前提越简单,就越有利于绕过复杂的情况对经济问题分析的干扰。”正如马歇尔所说,“我们要研究的力量是如此之多,以致最好一次研究几种力量,做出若干局部的解答,……用‘其他情况不变’这句话,把其他一切力量当作是不起作用的:我们并非认为这些力量是无用的,不过是对它们的活动暂不过问而已”[6]。传统经济学把人都假设为“经济人”,实际上就类似于假设“其他情况不变”。传统经济学的这种研究方法尽管有其重要的方法论价值,但如上所述的远离现实的缺憾也是显而易见的,对此,科斯曾告诫:“过去,经济理论一直未能清楚地陈述其假设。经济学家们在建立一种理论时,常常忽视对理论所赖以建立的基础的考察”[10]。“经济人”假设一直作为传统经济学的前提就是科斯所说的“忽视对理论所赖以建立的基础的考察”的重要体现。

而新制度经济学是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来研究人,因为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人是构成经济活动的最基本单位,因此要从分析人的特性入手来分析影响效率的最根本原因,使交易费用论得到最彻底的解释,从而使交易费用理论趋于成熟。威廉姆森认为,影响交易种类和交易费用大小的有三个维度,即交易发生频率、不确定性和资产专用性,前两个维度都直接涉及到人。因此,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与传统经济学有着明显的区别。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人的行为,特点是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而研究人是作为研究制度问题的一个视角或研究方法,根本原因在于人是构成经济活动的最基本单位,要研究制度问题绕不开人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些“被迫”的意味。同时,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也是基于其认为传统经济学对人认识过于简单,严重脱离实际,为了纠正其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的研究带有一些“纠偏矫正”和“扬弃”的意味。

从表面上看,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研究与管理学有些类似,但实际上也有差别。如果说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人在某种程度上带有“被迫”意味的话,那么管理学对人的研究则是完全出于“主动”,也就是说,管理学对人的研究,则本身就是管理学的重要内容,或者说管理学是把人性假设作为研究内容来研究的。因为管理的目的就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和管理中的人始终是管理学的核心。正如郭咸纲所说,“人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有了人才有管理,所以人是理论管理学研究的出发点”[5]。因此,管理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在关于人的研究范式方面也有差别。事实上,在管理学中,对人性的探索是管理学理论发展的三大线索之一,以基本的人性假设出发构造的管理理论也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人性假设,而“每一个新假设的提出和新理论的出现都对管理思想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5]。

3关于内容特征的比较

在内容特征方面,传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及管理学关于人性假设的观点也呈现出明显差异,具体说是:传统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具有统一性,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具有现实性,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具有多维性。

在传统经济学中,自亚当•斯密提出“经济人”假设的思想以来,尽管围绕着“经济人”的内涵和理性程度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也无论“经济人”的内涵如何扩大,其理性程度如何被修正,但“经济人”假设一直是传统经济学的核心假设和理论基础,是经济学理论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的重要基石,这一点一直没有改变过。而各个时代的经济学家之所以不断对“经济人”进行修正、完善、辩护,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分析人类的实际经济行为及由此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新制度经济学从“现实生活中实际的人”及修正与完善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出发,认为“经济人”具有追求财富与非财富最大化的双重动机、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并从现实中的人这一视角来分析制度变迁与演进或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应该说尽管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决定了人性假设并不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但它从现实中的人出发来研究人的行为,并认为人作为行为主体面临的环境约束变化了、所拥有的关于环境的信息变化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改变了,再加上采用了比新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范式更符合人的本性的分析方法,因此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的观点无疑具有现实性,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反过来说,如果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不具有现实性,那么可能会危及新制度经济学的生存,正如威廉姆森所说,“新制度经济学早就认为,经济组织的中心问题,归本求源是人类活动者的行动属性,行为假设被看做是现实中的重要部分,这个层次的严重失败将导致制度经济学事业的危机”[11]。新制度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观点,一方面使经济学更具有了解释力,同时也有利于对制度问题的分析,或者说新制度经济学对人性假设的修正,也使其找到了对制度问题分析的突破口。管理学作为研究如何加强对人的管理、提高管理效能的一门学科,其对人性的研究不仅更需从实际出发,而且偏重于人的社会属性,因此它对人性的认识比较复杂多样,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必须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总的来看,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呈现学派林立的特点,且不断发展变化。,从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从X理论、Y理论到超Y理论、Z理论,再到后现代管理学派,莫不如此。因此,有学者认为,管理学关于人性假设的理论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而更像是不同理论和不同学派的大杂烩,也呈现出了权变性、艺术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人是社会中最宝贵的资源,因此对人性的探索将是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在内的所有社会学科永恒的话题。近些年来,伴随介于心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行为经济学的逐渐兴起,人性假设理论已经出现了新的观点,它试图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对传统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进行修正。行为经济学的奠基人丹尼尔•卡尼曼、弗农•史密斯、阿莫斯•特沃斯基(tversky)等经过大量研究指出,个体的行为除了受到利益的驱使,同样也受到自己的“灵活偏好”及个性心理特征、价值观和信念等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行为经济学中的“经济人”不再仅仅自利,而是人们也可能考虑利他,当然有时也会产生冲动,采取非理等等。显然,行为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观点已经改变了传统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的内涵。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研究的逐步深入,特别是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不断发展,新的人性假设观点定会不断出现。

参考文献:

[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15

[2]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6-7

[8]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原著第一版序言”,12

[9]聂文军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15-216

[10]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2

[14]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9

[16]郭咸纲西方管理学说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导言”,9

[17]郭咸纲西方管理学说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导言”,8

[19]宋培林试析西方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1)

[20]武建奇经济理论与人性假设[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7,(1)

[21]张华东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观的几点思考[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2)

[2]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聂文军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08

[4]迈克尔•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35

[5]郭咸纲西方管理学说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6]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43

[7]R•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255

[8]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经济学的重点篇9

[关键词]经济史;教学;思考

经济史是人类在一定时期经济活动的总称。作为经济学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经济史研究的是以往的某个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历史。在教育部的规定中,将经济史课程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对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通过对经济史的学习以及经济发展演变的具体过程的考察,可以为理解经济学理论和更好地探究经济发展规律提供历史学的方法,拓展其思路,也可以为其它应用学科的学习提供大量的经验和资料,对构建经济学学生的完整的知识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史的学科性质

经济史的研究是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它不仅是经济学和历史学研究的交叉,还涉及到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目前,经济史学科的设置存在两种体系,经济院系与历史院系都可以设置和教授经济史课程。但由于经济学中的经济史与历史学中的经济史对问题的研究方法、视角等有所不同,两者研究的侧重点以及研究结果的表现也存在着差异。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史与经济学和历史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对大多数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对此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实际上,经济史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仅仅用经济理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仅仅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都是不够的,而是需要两种研究方法的有效结合,缺一不可。

1.与经济学的关系

有学者提出,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经济理论就是从历史的长河中凝练和抽象出来的,而任何的经济理论也离不开大量历史事实的验证。制度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诺斯曾指出:被认为是约束演进理论的经济史,不仅能解释过去的经济绩效,而且为现代社会学家提供了一个可以用释现代政治经济制度绩效的日臻完备的框架‘p236)。

经济史研究的是以往某个时期的经济活动,探讨其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制度以及各种经济关系,并探索经济、社会变化和发展的规律。而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的经济学是以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人、组织和社会经济行为的学科。从研究对象上来讲,经济史与经济学大致相同。经济学研究中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是其两种基本的分析方法,而经济史可以看作是实证经济学的基础。经济史为现实经济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经验、事实,同时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其区别于西方的特色,因而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亟需中国经验的证实与证伪的检验。而经济史区别于一般历史研究的特点也在于经济史是运用经济理论去阐明经济规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具体作用。具体而言,是利用经济理论来考察历史上的经济活动,总结经验教训,供人们在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时借鉴和利用。

2.与历史学的关系

经济史与历史学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联系主要体现在经济史属于历史学的范畴,两者的考察对象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叠的,比如两者都是考察以往的经济、社会状况和经济的发展轨迹等;在叙述方法上,两者都重视时序性,“用史料说话”的分析方法也是一致的。当然,经济史与历史学的研究也存在较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者的任务不同,经济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通过对经济理论的不断证实和证伪来推动经济学的发展,但这在历史学的研究中却并非重点。再者,经济史需要在史学家的人性判断中,加入“经济人”的假设,因而两者研究的观念不同。此外,两者的研究方法也有差异,经济史在研究中一方面运用史学的方法和理论,另一方面则尽可能地借用经济理论如交易成本理论、创新理论等和经济分析工具如数学模型、经济图表等来展开分析。转贴于

二、经济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熊彼特曾说过,经济学家应该掌握三门知识,一是经济理论,二是统计学知识,三是经济史。如果三门中只能学习一门的话,情愿选择经济史,而放弃前两门。然而今天经济史研究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经济史教学却越来越沦为经济学教学中的边缘学科。究其原因,既与当前全社会对于应用技能的重视和对基础学科教育的忽视有关,也与经济史课程的特点以及经济史研究与现实经济的脱节关系密切。可以说,在经济专业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并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心之一的今天,经济学专业的经济史教学面临更新的压力,也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经济史教学很难受到高校以及经济院系师生的重视,存在日益被边缘化的趋势。经济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经济史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素养。然而目前在全国众多高校的经济院系的教学中,开设经济史课程的还较少,而即便开设了类似课程的经济院系,大多数师生也是敷衍了事。其次,经济史课程的师资培养不够,不能较好地适应经济学专业教学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史教学的效果。在学科设置上,经济学和历史学专业都可以独自地培养经济史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当然,由于两者各自所设置的培养方案以及知识结构的差异,不同学科培养出的师资在知识结构、研究方法、教学思路等方面也有所不同。经济学专业的经济史教师更倾向于利用经济理论、经济方法研究问题和教授学生,而历史学专业的经济史教师更倾向于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的研究和教学。然而,无论是经济史的研究还是教学都需要两种方法的结合,而经济史课程的教学更需要同时具备两种知识结构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些问题都给当前的经济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挑战。

再次,缺乏适应本科生学习的较好的经济史教材。在目前国内经济史类的教材中,编年体体例的教材占了大多数,以中国近代经济史为例,大多数教材都将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100多年的时间划分为清末、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抗战、解放战争等几个时期进行阐述。编年体体例的教材在史实的叙述和衔接上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与现实经济的结合较少,也缺乏与本科生所学的经济学理论的联系,更未能很好地利用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经济问题,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加上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与中学历史教材多有雷同,因而在内容上很难吸引学生,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更严重的是使学生忽略了经济史与经济理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三、对经济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根基,对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而言,理解经济学理论与掌握经济发展的历史同样重要,而且,经济史的学习能够给学生以思考、理解问题的新视角和新方法。比如熊彼特指出:我们知道历史的叙述不可能是纯经济的,因而在考察经济史的过程中,势必会将某些并非是纯经济的“制度方面”的原因体现出来,因此,它提供了最好的方法让我们了解经济与非经济的事实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以及各种社会科学应该怎样联系在一起。而诺斯也曾指出:这些制度的——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建立和破坏,并不是发生在真空里,而是人民在历史上归结的机会和从价值准则中所引出的观念的结果。

具体而言,一是经济史教学的定位问题。在经济史教育教学方面,应当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思路和教授的方法。对本科生教育而言,应以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主,注重经济发展过程中基本史实的教授和经济发展历程的把握。而且对于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而言,经济史的学习不仅仅在于掌握了多少经济史的知识,还在于培养其看待经济问题的另一种思路和史学的思维的培养,因而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的视角分析经济问题,并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的史学研究方法的培养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二是在教授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与经济理论结合,注重与现实经济问题相联系,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课程内容的安排方面,以专题的形式来讲授经济史中的相关内容更符合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特点,容易吸引学生,也能够更好地将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相结合,并能适当地将目前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问题介绍给学生。以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为例,完全可以将其分为工业、农业、国际贸易、金融等专题来讲解,这样做既能区别于中学时所学习的经济史知识,提升大学学习的专业性,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当然,在教材的选择上,也要注意与专题讲授课程的配套。目前,已经有学者在教材的编撰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赵津在近代经济史的编撰中就撇开时间顺序的束缚,将近代109年的经济发展史的内容划分为工业、农业、金融、外贸、资源与人口、市场化、城市化、产业结构、政府职能、国民收入分配等12个专题。这种对经济史教材内容的设计与现实经济问题的关系更加紧密,更适合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也更容易给学生以研究方法和思路的启迪,提高教学效果。

三是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对本科教育而言,注重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是思维方式方法的培养。经济史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内容既涉及到如何运用经济理论研究经济史,也涉及到如何运用历史的方法和视角来看待现实问题。毕竟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当今社会中遇到的所有的问题都是历史累计而成的,而且任何经济问题的解释和解决都要受到政治的、社会的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而经济史的分析中势必会涉及到这些非经济的史实,因而在这方面,经济史可以为我们提供最好的方法去了解各种经济与非经济的因素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比起具体的经济史知识的讲授,如何把史的方法和思维传授给学生更为重要。

四是采用教师讲授、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讲授是经济史教学中最基本的手段,但是偏重于大量资料的讲授很容易变成史料的堆砌,深度不够;而偏重于理论和方法的讲授又枯燥乏味,因而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对教师来说是一个考验。而采用课堂讨论,甚至是实践教学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为学生选择适当的题目,要求学生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并运用经济理论分析问题,为今天提供借鉴。例如,当前中国经济正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也是学生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因而可以以历史上的几次经济危机为题目,带领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既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接触历史资料,加深学习的印象,也能促进学生多角度地来看待历史问题和当前所面临的经济问题。

五是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考核学生的成绩。不同的考核方式侧重点不同,考试尤其是闭卷考试能够较好地考量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论文的考查方式则更倾向于测试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检查学生笔记则能够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起到较好的督促和检查的作用等等。因而应采用多种方式结合的办法来考核学生的最终成绩。当然,这里有个比例的问题。鉴于本科教育阶段的特点和经济史课程的考察重点在于学生的研究和思维方法的学习,笔者认为,应将论文作为主要的考核形式,并辅助以笔记检查、课堂表现考核等形式。这样做既可以兼顾到学生的平时表现,又可以使其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并逐渐了解如何运用历史的方法来看待和研究问题。

[]

[1]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约瑟夫.a.熊彼特:《经济分析史》,卷1[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赵津.让更多的人共享经济史研究的成果——我在经济史教学改革中的一点尝试[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2).

经济学的重点篇10

摘要《经济学说史》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普遍开设的基础课程。本文强调了这门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之后,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设想,为担任这门课程教学的老师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等院校《经济学说史》教学改革

《经济学说史》是一门研究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是具有历史属性的经济学科。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普遍开设并作为经济学类的专业基础课,尽管该门课程的作用和地位相当重要,但是在当前学术界重应用经济学、轻理论经济学和重数理逻辑、轻理论逻辑的环境下,作为纯理论经济学的该门课程出现了一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尴尬局面,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作为多年从事该课程教学的老师,笔者对此提出一些浅显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高度重视《经济学说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关于这门课在中国高校的开设历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大量学习与吸收,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我国高等院校都普遍开设或恢复了《经济学说史》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有关教材大量涌现。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学专业已经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几乎所有高等院校都设有经济学专业,也就都开设有《经济学说史》课程。作为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

2.《经济学说史》是学好《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政治经济学》也是中国大学初级阶段的专业基础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对经济类学生而言,学好《政治经济学》是学好其它经济学科的基础,而学好《经济学说史》又是学好《政治经济学》的基础。这是因为大学开设的《政治经济学》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来源就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即起源于威廉・配第、奠定于亚当・斯密、完成于大卫・李嘉图的英国古典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主要内容就是由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其中许多概念如劳动、价值、资本、地租、利润、利息、工资、货币等等,都是从英法古典经济学家们的有关论述中加以批判地吸收而来的,并从他们的错误观点中发现问题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因此,学好《经济学说史》能使我们更加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3.《经济学说史》是学好《西方经济学》的基础。《西方经济学》同样是大学初级阶段财经类的专业基础课。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大量介绍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几乎所有高校经济或管理类专业都开设了《西方经济学》课程,作为理论经济学入门的学科。现在高等院校经济学类研究生入学考试,除了外语、政治理论、数学由全国统一命题之外,由各校自主命题的专业科目一般考的就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一般认为是由萨缪尔森及其新古典综合派建立的。1948年,出于提供一部通俗性和综合性经济学教科书的目的,萨缪尔森出版了《经济学》一书,将马歇尔的微观经济学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进行综合,完成了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大综合,该书至今已经出版了第十八版,成为西方经济学的经典教材。《经济学说史》对马歇尔和凯恩斯的经济学说都作了详细的评述,这对我们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学好《西方经济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经济学说史》是学好其它经济学科的基础。《经济学说史》是关于经济学理论产生和演进历史的一门学科,它展示西方经济学几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介绍历史上西方经济学家的理论贡献,构建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大厦。现代经济学的许多理论都可以在经济学说史里找到其源头活水。如,重商主义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早的理论探讨,它是商业经济学理论基础;早期的货币数量理论和瑞典学派创始人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是货币银行学的分析起点,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被称为“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是最早的人口经济学;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庇古开创了福利经济学体系;凡此种种,可以这么说,当前各种以“经济学”命名的学科都可以从《经济学说史》中找到其理论渊源。因此,这就为我们学好其它经济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5.《经济学说史》能够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和分析洞察力。经济学也是一门历史的科学,任何时代的经济学说都是以解释和解决那个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而产生的,通过经济学说史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经济学家是如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同时代的经济学家因为阶级立场、观点的不同又是如何展开争论的;还可以了解后来的经济学家又是如何去总结、继承和接受前辈经济学家的经济学说,吸收前辈们的科学成果和经验教训,又如何根据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创立适应那个时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学说。学习历史上著名经济学家的分析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和分析洞察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对当代各种经济学说做出正确的判断,用历史的眼光、以科学的态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积极推进《经济学说史》的教学方法改革

1.《经济学说史》课程内容上的改革。严格来讲,《经济学说史》的内容应该从重商主义开讲,到凯恩斯革命为止。因为古希腊、罗马时期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内容不能称之为学说,只能说是一种经济思想,且那些思想还只是在一些思想家的著作中附带提及,比较零散,不系统,够不成一种理论体系。重商主义是西欧封建制度瓦解和资本主义萌芽及形成时期的反映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是最早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凯恩斯之后的经济学说大都受他的影响,形成了各种流派,应该属于另外开设的“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这门课的内容。如果作为研究生使用教材那另当别论,作为本科生经济学入门教材,建议在内容上做较大的改动。另外,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虽然也属于《经济学说史》的学习范畴,但一般都应把它归属于《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内容之中。

2.老师教学方法上的改革。第一,要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做到少而精,把握重点和难点,理清主线,梳理分支。比如讲述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时,要把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三人联系起来,重点阐述他们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观点以示区别与联系,这种内容上的安排便于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把握西方经济学说的理论体系和历史演变,吸引他们深入学习研究的兴趣。

第二,讲解经济理论要联系实际。学习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镜、为鉴,经济学说的产生是那个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在意识形态的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人们掌握了经济规律,就会用来指导现实经济生活,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要让学生理解,经济学说史上的许多经济理论对我们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至于认为经济理论的学习枯燥乏味。比如亚当・斯密关于政府职能的论述,对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职能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对当前我国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三,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评述历史上的经济学说。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对待被马克思批评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那些经济学家应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扬弃”他们的观点。同时,还应该时常关注本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尽量介绍经济学最前沿的理论和课题,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第四,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经济学说史》传统的教学法主要是讲述法和讨论法。讲述法具有短时间内传授知识多和系统性强的特点,但往往是老师唱“独角戏”,学生处于被动,有遭受“满堂灌”折磨之嫌,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讨论法能使老师和学生教学互动,但由于学生本身知识层次和分析能力的欠缺,讨论往往成为个别学生的表演,其他同学则宁愿当听众,这样的教学效果一般。尽管如此,这两种方法还不可或缺,为了改进课堂教学,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还应该结合其他手段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比如换位教学法,师生在课堂来个角色互换,由学生讲解,最后老师点评。这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上台来讲。另一种是分成两组,如同辩论赛的正方和反方,比如经济学说史上关于“李嘉图学派的解体”或者“20世纪20―30年代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等内容就可以用来进行辩论。这两种方式都需要学生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查阅和整理相关资料,或制作课件,它的长处是让学生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老师的点评对学生是一种鼓励或鞭策,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业浓厚的兴趣;它能使课堂活跃、生动而充满乐趣,让学生感受上课的愉快而不至于经常逃课等等,它的短处就是太占用上课的时间,老师担心完不成教学计划,同时也是对老师主持能力的一种考验。

再比如比较教学法,经济学说史上有很多理论具有相似性和对比性,因此,老师可以把这些内容进行详略安排,把相似的或相对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异同,抓住重点、评说影响。这样就能让学生加深印象,记住要点,减轻他们复习考试的压力,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如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威廉・配第认为生产白银的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重农学派认为农业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亚当・斯密认为一般劳动创造商品价值,而马克思则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剩余劳动创造的,从而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体系;法国的重商主义与重农学派的观点以及萨伊定律与凯恩斯定律都可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进行类推,发现规律,触类旁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此外,还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等等。

第五,教学工具的现代化。充分利用多媒体是教学现代化手段的主要体现,多媒体设备能够迅速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传输,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省去了教师板书的时间而专注于课堂讲授,便于教师发挥演讲艺术同时关注课堂纪律。利用课件,播放人物图像及相关的历史影像资料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经济学家产生的时代背景,比如播放“三十年代大危机”和“罗斯富新政”的视频之后,再来阐述凯恩斯关于国家干预的经济主张,就能加深学生对凯恩斯革命的理解,再联系到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就可以分析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现实意义。这样的手段是非常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在那种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教与学完美的结合,更好地落实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姚开建.经济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陈孟熙.经济学说史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3]邓春玲.经济学说史.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4]葛扬,李晓蓉.西方经济学说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赵峰.新编经济学说史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