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识人工智能教学反思十篇初识人工智能教学反思十篇

初识人工智能教学反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20:59

初识人工智能教学反思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素质教育德智美

由于初中数学知识较之于小学数学知识更加深奥、晦涩,因此初中数学教学无疑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在这个阶段我们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形成一套数学问题解题思路、培养一种数学思维模式。但是,尽管工程艰巨,我们的教学工作却仍然不能丢掉义务教育阶段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指导思想——素质教育。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实现学生的德、智、美、情全面、均衡发展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丰富其知识,提高其实践能力,[1]并且重视学生对美的发现、欣赏能力的培养,重视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互动。

我们之所以要实施素质教育,一是因为我们当下的义务教育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教学过程过分注重提高学生的分数,教学成果的评价过分依赖学校的升学率这个指标。这种教育模式过于功利,对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二是因为素质教育较之于应试教育有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注重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学过程不再只关注分数,教学结果不再仅仅以升学率作为评价指标。这种教育模式可以很好地规避应试教育的缺陷,从而能够培养出可以将自身价值充分实现,并真正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才。

那么,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该如何开展素质教育,如何通过数学课堂来促进学生德、智、美、情素质的综合平衡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德的教育

“为人师表”是社会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要求。而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工作者。因此,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首先取决于老师的身体力行。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2]比如学生守时观念的培养与老师准时上课的行为是息息相关的,学生认真品德的形成与老师严谨、负责的教学态度是紧密相连的。这些都是从行为举止方面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与学科无关,各老师无异,但却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亦是如此。

另外,对于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其教学工作不应该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向其传输道德理念。但是,笔者认为,这种道德理念的传输不同于思想品德教育课和语文课等课程那般是对美德的集中、直观地宣扬,初中数学教育对道德理念的传输应该糅合进每一点知识的传授中。以下就以几何教学为例对这一模式进行具体阐述。比如,我们在告知学生怎样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时,可以同时向学生们宣传人人平等的价值观。每一个人在老师心中的地位都如这对全等三角形一样,是平等的,尽管同学们呈现的形态可能和三角形一样是各种各样的。再比如,在教给学生们几何证明如何添辅助线的解题方法时,我们应该教育学生们学习这个辅助线的精神,同学们之间应该互帮互助,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取得最后的成功。还比如,在带学生学习几何作图方法时,应该向他们传输一种规范化理念,教育他们行为要规范,就像几何作图方法一样,只有规范化,才能作出标准的、漂亮的几何图形。

二、智的教育

智,一为知识也。《荀子》有言:“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二为计谋、策略也。《淮南子·览冥》就提到:“道德上通而智故消灭也。”“智故,巧诈也。”三通“知”(zhī),知道,认识也。①如此,基于智的内涵,我们智的教育也不能再仅仅停留着知识的传播上,还应包括对学生提出计谋、策略的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能力的提升。

智是一种知识,这要求我们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从数学知识上落实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对数学知识形成一种认识。但是,认识并不等于知识,这中间有一个内化的过程。如果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仅仅停留在知道、接受的层面,那么我们素质教育中关于“智,知识”的教育就还未完成。我们应该在让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基本认识后向其证明来源或者向其展示该知识的推导过程,让学生们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并且要解释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问题解答中的具体运用,让这些知识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认知,而不只是单纯地知道、接受。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却是素质教育中智的教育的重要环节。

智也是一种计谋、策略,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也就是说,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启发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不仅是数学题目,还包括生活中的问题。以收益最优化数学问题的解决为例。“王林生产a零件所需要的时间是20分钟,能够得到的收益是30元。生产B零件所需要的时间是30分钟,能够得到的收益是40元,已知现在最少要生产B零件1个,那么请问在两个小时内他生产多少个a零件,多少个B零件能够得到最大的收益?”这个问题的解答实质上就是让学生们寻找一种计谋、策略,来实现其最大收益。我们可以用数学方法来启发学生们思考这种计谋、策略。假设王林2小时内生产a零件x个,生产B零件y个,用等式表示就是20x+30y=120①,此时王林所能得到的收益是p=30x+40y②(x为整数且0≤x

认识问题、提出策略还只是浅层次的,更深层次的智在于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探索精神的体现,是一种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们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并且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借助数学知识、运用数学思维来思考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经常开展课外科技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当地优种培育,地形勘测,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3]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们接触生活,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团队讨论、老师引导等形式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升其创新能力。

三、美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个全面的、多角度的教育,德、智、美、情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其中,美的教育就是要教给学生们一种认识美的能力,发现美的视角,是一种审美情趣的培养。从表面上看,数学教育与美仿佛关系不大,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美的教育,似乎比较难。但仔细研究、思考,会发现并不其然。其实,数学中处处有美——有算术美,有图形美,有思维美,也有解决问题的实用美。这些,都是我们的教学工作者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启发学生去发现、去欣赏的。对于算术,我们要启发学生看到各个算术式的平衡美,等号两边的平衡是一种匀称,是一种不张扬的低调美。对于图形,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教会学生不仅以一种认识图形的心态来看它们,还要以一种审美的眼光来审视这些图形,在图形中体悟对称美、不规则美、曲线美。而本文提到的思维美,则是偏重于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思维的乐趣。正如金迪曾老师所讲的:“数学的解题过程是一个思维过程。推理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创新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产生自我探求、克服困难的愿望。”[4]同时,数学中的一些特有的思维方式,比如辩证思维、逆向思维,也会给学生们带来一种新奇感,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而引导学生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现解决问题的实用美,则要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加强数学的实用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们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5]让学生们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对实际生活的帮助,领略到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实用美。

四、情的教育

情是人存在于社会所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没有良好的情绪和畅通的情感交流,人不仅不能良好地扮演其社会角色,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精神崩溃。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建立一个良好的情感沟通渠道。这个沟通渠道联系的对象包括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笔者此处所指的情的教育,更多的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情商的培养。

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主要表现为老师对学生的鼓励、认可,以及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初中生是一个自信心仍未建立的群体,他们的行为需要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他们在心里对老师有很强的信任和依赖。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并且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同时,初中数学知识相对晦涩,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关注学生的反应,并对他们的反应做出回应。突出表现为对于学生未理解和难理解的问题要重点讲解、反复讲解、结合具体例题形象地讲解。

同时,初中生正处于少年期,这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这一时期又是脑部成长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正是培养健全情绪反应的良机。[6]因此,我们的素质教育还要关注对学生情商的培养。这种培养多依赖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虽然情感的沟通、互动广泛存在于学生日常的相处中,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忽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发动学生交流、讨论,分成小组对问题进行探索、思考、研究等多种方式对学生们的情商进行培养,促使学生们之间的沟通畅通、互动愉快。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推行素质教育是一项意义重大但也有一定难度的工程。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围绕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核心目标,从德、智、美、情这几个维度进行不断探索,总结规律,大胆创新,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真正不辱使命,为社会培养出栋梁之材。

注释:

①参见百度百科解释“智”http:///view/110955.htm.

参考文献:

[1]侯永沛.浅谈初中数学素质教育[J].学术论坛.2011(16):219.

[2]黄琳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寓德于教的尝试[J].教育评论.1996(3):65.

[3]单红杰.刍议初中数学素质教育[J].学术研究.2011(7):90.

[4]金迪曾.初中数学实施‘乐学教育’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1998(5):39.

[5]叶锦义.对初中数学能力把握的几点认识[J].学科教育.2000(4):30.

初识人工智能教学反思篇2

关键词:高职智慧型教师生成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0-0129-02

智慧型教师是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是教师职业发展的新的境界和新的目标。然而目前高职教师由于科研、绩效、职称等诸多因素,出现教育教学倦怠危机,严重地阻碍了智慧型教师的生成。本文将针对高职教师教育教学倦怠的现状展开分析,探讨智慧型教师的内涵及生成,以帮助高职教师走出职业倦怠,重拾职业热情,积淀教育智慧,积极迈向智慧型教师行列。

一、高职教师教育教学倦怠现状

高职教师相对于普通高校教师教学任务重,面对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同时为了职称晋升还要完成大量的科研任务,因此教育教学倦怠现象日趋严重。

(一)缺乏职业成就感

虽然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社会对职业教育仍存在一定偏见,大多都认为职业院校是不得已的选择,孩子成绩不好只能送读职业院校,因此如果是普高生源一般成绩较差。总的来讲,高职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注意力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确实相对较弱,高职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当教师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课热情满满地走进课堂,但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回应时,教学成就感会逐渐下降,教起来觉得乏味,失去职业的热情。

(二)心有余而力不足

高职教师的教学任务重,而教学工作量的多少及上课质量的好坏并未得到很好的肯定和激励,在职称评审中也并没有很大优势,而且面临职称晋升的压力,还需要完成大量的科研任务,而本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及智慧生成的科研,已然带有浓厚的功利性。繁重的工作压力使教师身心疲惫,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倦怠现象油然而生。

这些客观存在的外界环境确实给了高职教师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要缓解高职教师职业倦怠,需要多方的支持,学校与相关教育部门应充分体现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尊重与肯定,如学校教育教学激励机制的完善,教育部门使教师的教育教学与职称评审保持一致等。然而不管外界环境如何,高职教师都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摒弃消极情绪,坚持通过个人的努力,让自己成长为一名智慧型教师,用真善美去启迪一颗颗心灵,培养一批批智慧的学生,重拾职业幸福感,现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高职智慧型教师生成探讨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教育正由知识走向智慧(刘晓琳,2016),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也由知识型转向智慧型,这是时展的迫切需求。智慧型教师应具有情感智慧、理性智慧及实践智慧。[2]情感智慧是智慧型教师生成的思想基础,可以理解为是基于教师职业道德和师爱的特殊智慧,它可以帮助教师站在更高的视角,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或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依然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仰,并且能够紧跟时代的脚步,不断地深化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理性智慧是智慧型教师生成的精髓,表现为教师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及专业知识进行的深刻洞察和不断反思。实践智慧是智慧型教师生成的基石,教师的情感智慧、理性智慧只有与教学实践结合获得实践智慧,才能成为真正的智慧型教师。因此,要生成情感智慧、理性智慧和实践智慧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不忘初心

在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时,我们都有种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希望用自己的爱、付出和奉献成为一名深受学生喜爱、尊敬的良师益友,希望能培养出一批批国家的栋梁之才。这应该就是我们的初心吧,最初的我们只是想一定要好好教自己的学生,我们愿意全身心地付出,不会去计较学生的底子如何。但是在这个浮躁的现实社会,教师教着教着反而迷茫了,思想倦怠了,这些都严重遏制了教师智慧的提升。智慧型教师应铭记初心,具有良好师德,永葆一颗强烈而纯净的事业心和职业追求,努力工作、提升智慧、创新教学,工作才会有方向和意义,才能体会到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3]只有不忘教育之初心,才能育人之始终。面对高职学生,我们应该用加倍的爱心、诚心、细心、耐心、操心去换取他们的开心,家长的放心,国家的振兴!

(二)善于思考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教育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智慧教育方兴未艾,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应该是智慧型教师的重要标签,而且思考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将赋予新的内涵。笔者认为思考包括教前思考、教中思考及教后的再思考,思考可以对教学进行前瞻策划、运筹帷幄,也可以适时调控,还可以课后总结,持续改进。当今的社会是个全方位开放的社会,网络让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便捷,我们开始习惯去借鉴和分享。因此,我们的思考方式也应从封闭走向开放,思考主体从个体走向群体,思考内容从专业走向职业,思考受益对象由自身走向大众。[4]只有通过这些转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性智慧,以指导实践智慧。

(三)付诸行动

教师的情感智慧和理性智慧只有付诸行动才能上升为真正的智慧型教师。付诸行动是教师终身学习理念的体现。教师不仅要付诸教学实践,也要不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跟进世界变化的节奏,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和运用,与时俱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新的理念、知识、技能引入课程教学,创新课程教学模式,用自己的智慧为学生开启智慧之窗,让学生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走得更远。

当然智慧型教师的生成不仅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努力学习以完善自己,有关部门也应为教师创造畅通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提供良好的学习培训机会,让教师走出校园,到企业,到其他学校,把先进的东西带回来,并通过思考实践内化为教师自身的教学智慧,只有智慧型教师才能培养出智慧型学生。

参考文献:

[1]刘晓琳,黄荣怀.从知识走向智慧:真实学习视域中的智慧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16(3):14-20.

[2]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50-57.

初识人工智能教学反思篇3

化学竞赛的知识水平是否应当完全以中学化学教材一致?始终存在争论。我们的看法是,化学竞赛是一种课外活动,其知识水平应当源于中学化学及其他中学学习到的科目的知识,但要适当高于中学化学教材水平。高多少?这个“度”要大家共同来讨论,难以用一根固定的尺子来量。我们的基本思想是,参加竞赛的应当是优秀中学生,应当在中学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细水常流的课外活动,加上自身的努力,获得超过中学课本的知识,因而竞赛知识不应局限于中学课本。例如,我们主张学生应当有常见元素的基本知识。所谓“常见”,不能拿中学课本来衡量。例如,铜,中学课本里连单独一节都未设置,但你能说它不常见吗?人类社会经历了相当长的“青铜时代”,足以证明铜是“常见元素”。又如铬,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许多含铬的试剂,课本里说到强氧化剂时常提到重铬酸钾,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容量分析)里也经常用,说明它是常见的。因此,可以认为竞赛题涉及这些元素的基本性质与最重要的化合价和化合物及其最基本的性质是不过分的,不能被指责为“大学内容”。又如近年竞赛试题把i2+S2o32–的反应作为参赛者应当已有的知识,显然不是中学化学知识,但高考试题已经作为信息给出3次,许多中学教师在上课时都提到。而且这一知识是容量分析中最重要、最经常遇到的反应之一,即使中学老师在上课时没提到过,也应当是优秀学生可在课外活动里获得的知识。有的老师反映,对优秀学生,学有余力,适当、少量、有度地增加一些最常见最基本最主要的具体化学知识,对学生提高能力和今后求学成长确有好处,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我们绝没有要求中学生普遍地全体地大量地在课外活动里被“灌输”一大堆大学化学知识。近年有的试题在体现“学得多智力不高不能占到便宜,学得适度智力高才能优胜”的命题策略总体上比过去强,特别是降低了属于大学化学的原理性知识的水平。

当年试题的某些知识点是头年初赛题里出现过的。这样做对不对?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对的,有利于逐年调整试题的知识水平到“适度”,有利于老师们把握竞赛试题水平,更有利于抑制过度的纯知识灌输式的请大学教师对中学生在课外进行培训。但搞得太多不一定可取,最好新一年的试题有全新的思路和面貌,提高试题本身的新颖度和创造性。

近年初赛试题与过去相同,尝试了“思维容量大,应答书写少”的特点。我们的试题没有通常在高考中普遍采纳的所谓客观性试题的选择题。选择题具有预示答案的特征,较难考察学生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通过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综合自己得出答案的自信心强弱和应变能力,也较难考察应试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而一般而言不适合于作为竞赛试题的题型。我们不赞成在各省市自治区进行不符合全国初赛的命题思想、题型、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的“预赛”来筛选出参加初赛的选手,特别是“模拟高考”式的预赛,因为这种筛选并不科学,学生参加全国初赛离高考还有相当长时间,尚未进行“大运动量”的复习,不可能达到高考所要求的应试速度。教育部有关单位强调,具有保送资格的学生的人数要与该省、市、自治区参加明年高考的人数相关,也要与参加本次竞赛的人数相关,参加此次竞赛人数少了,等于自动放弃被保送上大学的学生名额。有的同志说,我们不稀罕这种保送,你给保送名额我们的学生也不去,即便这是实情,也与通过全国初赛吸引学生、促进教学、探索道路、选拔学生的竞赛宗旨向背离。

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有一种试题可以称为“科学谜语题”。这是我们努力发展的一种题型。猜谜是古今中外经久不衰的智力游戏。其实,大自然就是一部巨大的谜书。“大自然往往把一些深刻的东西隐藏起来,只让人们见到表面或局部的现象,有时甚至只给一点暗示。”(见《科学发现纵横谈》王梓坤,北师大出版社,1993,第41页)我们制作的化学谜语赛题与通常的灯谜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灯谜的谜底都是猜谜人已有的知识,例如,一个灯谜的谜面是:“南面而坐,北面而朝,像忧而忧,像喜而喜”,谜底是镜子。镜子当然一定是猜谜人已有的知识,只是制谜人谜面做得好时,100个人同时猜谜,也只有几个人真正能理解谜面,猜出谜底。我们制作的化学谜语的谜底却大多是猜谜人未知的知识(当然也不排除已知的)。我们的谜面是构建这个未知知识的信息,猜谜人的智力强弱表现在能否用已有的知识(包括与谜底不一定直接相关的具体的描述性的化学知识、与信息相关的中学化学学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来理解这些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综合,加上丰富的想象力、联想力、洞察力以及猜测能力,当然经验和学识也起作用,最后创造性地形成谜底。既然谜底是新知识,是猜谜人自己从信息得出的新知识,实质上就考察了猜谜人的创造力。因此,我们认为,这种题型是考察创造能力的好形式,值得深入研究。不过,我们认为,由于这类试题像通常猜灯谜一样,得出结论的人不会太多,恐怕不适合作水平性考试题,恐怕也不适合作选拔比例很大的高考题。

在教学过程中,贵在告诉学生,我们不能事事时时对事物的原因穷追不舍,似乎越细节越好。对许多事物的原因,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只能达到一定的层次,继续问下去可以,需要更宽阔深厚的知识背景,其中不乏尚未开辟的处女地。追究解释的试题学生们心中无底的应答情况,很可能正暴露了我们教学中对认识的层次把握得不好,没有把认识的层次说清楚。东方人的思维偏重抽象、笼统、整体、理性,西方人思维偏重具体、详实、部分、感性,最明显的例子是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这是长期的文化传统的积淀。我们学习来自西方的科学,有些人误解为事事时时应对细节穷追不舍,而不顾自己的知识背景是否够得上继续深入细节,忘记对事物的认识抽象与具体、笼统与详实是相辅相成的。如今许多西方人反而对老子的《道德经》越来越感兴趣,这应引起我们的深思。如今我国的中学科学教育,不是细节太少,反而是从细节上升到对科学通用概念和整个系统的认识过少。这不等于说应该满足对事物原因的笼统认识,对事物原因逐步深入是科学的根本所在,我们不应该满足于对事物哲理化的笼统解释,但不应在尚未达到一定知识背景时就对事物更深入的原因穷追不舍,因此,分清认识的层次在教学上更应重视。教学中应将学生知识背景尚不足以深入的细节留给学生今后去达到,开个窗口,而不必作笼统抽象或者用过分哲理化的所谓“解释”来搪塞。坚持适度的“解释”才有可能使受教育者从此立下了深入探讨事物原因的雄心壮志,形成从事科学创造的潜质。相反,不顾背景知识的水平而过多地沉迷于似是而非的“解释”将使学生不知所措。我们常常听到有的学生无可奈何地说:“真理掌握在老师手里”。这应引起深思。

我国中学化学与大多数国家专为培养上大学学理工科的在中学里的大学预科生的中学化学相比(请参见经过反复修订的国际竞赛大纲的三级划分),其不足处,笔者认为,可归纳为如下几点:中学化学总时数较低(指对准备上大学学理工科的学生),基本化学事实少(无论元素化学还是有机化学),基本原理涉及的概念少(如动力学基础、热力学基础、电子云、立体化学、平衡常数、电极电势、定量分析原理等,有的根本未涉及,有的不要求定量表述),联系实际过少(我国中学生的面对社会实际问题表现出来的科学能力只处于国际中学生的中下水平,见中德中学生科学能力调查报告等资料),化学实验要求更低(时数和要求都低,许多学校极少做甚至根本不做实验,内容偏重验证,较少或根本无探究性实验),相反,我国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基本概念的要求过高(过多地追求严格的定义与相互关系),化学计算要求高(可能与我国学生数学能力十分突出,在国际中学生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文化传统有关),更要命的是,不论知识的重要与否,都过分强调其对思维能力的训练价值,常常对一些于形成科学整体认识及基本概念系统不十分重要的知识,也要作思维训练的无谓“拔高”,大运动量练习,以至千锤百炼,早起晚睡,疲于奔命。我们化学竞赛力图在面对少数优秀学生的中学化学教学中改变这种面貌。

最后需要讨论的是:如果初赛的知识水平基本上维持在《化学读本》的水平竞赛基本要求作相应修改),各省、市、自治区从初赛优胜者中选的选手(4-6人)在约2个月的业余省级培训期间能否达到决赛试题对知识基础的要求,能不能在决赛中取得优胜,并进入国际集训队,乃至出国,更期望出国必拿金牌荣归?对此问题要从四个方面思考。一是初赛后的各级竞赛(包括决赛)的知识基础定位在哪里?二是这些竞赛的试题是否确实体现这种定位,既不太高,也不太低?三是大家对这些竞赛的试题的知识基础如何理解?四是初赛优胜者能否在各竞赛前不长的时间里从初赛的知识基础发展到它们所需的知识基础?这需要大家都从实际出发,共同来讨论协商,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

初识人工智能教学反思篇4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型教育观念的不断应用,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已经如火如荼,百花齐放.但是在初中数学的复习领域,众多一线教师仍然秉承传统的复习模式:如上课抄满板书,下课布置较多的作业,并以考试成绩作为判断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指标.在如此氛围之下,学生在复习课上缺乏主动积极性,依赖心理在某种程度上被放大和培养,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出现结构不完善、过程不清晰的问题,数学思维也得不到有效的培养,这都严重制约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多元智力理论是加德纳提出的学习与智力发展理论,已被西方众多国家确定为本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在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元智力理论会为传统课堂的思想和行为带来众多创新和科学的元素.

多元智力理论强调每个人的智力都由彼此独立的八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智能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先天和后天环境不同,这些智能也表现出了不同类型的组合,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同的组合,才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智力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基于此,多元智力理论强调对学生的多视角观察和切入,关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智力倾向,帮助学生挖掘自身存在的智力优势,补足劣势,发挥环境对个体智能发展的正向作用,并端正认识,合理看待智力的差异性,强调智力的均衡发展.初中数学复习课强调知识的整合和复演,注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程知识的整理与重构,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与能力结构.将多元智力理论的思想加以运用,可以更好地突出复习课的特点,发挥复习课应有的“复习”效果.

一、注重多元智力理论在复习各阶段的引入

多元智力理论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知能、空间智能、交往智能等多种智能,每一种智能都反映了人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必备知识与技能的结合体.数学本身也是各部分知识的结合体,在对数学课程进行整体设计时,要有意将各部分智能体现在设计的每个步骤和过程当中.作为教师,首先要了解多元智力理论的各部分结构,并研究数学复习体系中融入多元智力理论的方法和切入点.在新的数学复习课程改革当中,教师既要促进学生在智能方面的发展,又要成为学生复习工作中的一员,在引导、组织和评价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在复习“圆锥”一课时,教师可以进行以下的教学设计将多元智力理论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

二、注意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之间的“空隙”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学习表现,有的学生在空间立体几何问题上反应迅速,有的学生在代数问题上有所表现,有的学生学习进程较快,有的学生对一些问题没有足够的时间反应.这些都是学生智能不同组合的表现.事实上,所谓的“差生”也是不存在的,关键在于对这些所谓“学困生”的正确看待与引导.从多元智力理论当中,我们就可以以学生的智能偏向为基础,为每名学生的“扬长避短”服务.这就牵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灵活伸缩.很多教师在进行复习课时不能很好地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即不能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这样复习课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习的普及面就会受到限制.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留出一定的空隙,供教师了解学生的各种表现,以及学生自我消化和整理前一阶段的学习内容,这就能够让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良性互动.这种互动根源于教师对学生不同智能特点的了解,根源于学生将自身的智能特点积极主动地表现给学生和教师.利用这样的“缓冲区”,教师就能够尝试多种方式,以此活跃学生的思维.初中数学复习课是对知识点之间的链接的重新整合与再现,不同于新课新授.所以初中数学复习课最好以板块的方式进行设计,各个板块的内容与顺序可以自由地由教师掌握,注重板块之间的空隙.在进行完第一板块的教学后,利用学生产生的错误和困惑重新设计下一板块的内容.

初识人工智能教学反思篇5

关键词:智慧型;初中班主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148-01

对于初中的教育事业来说,班主任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最直接承担者,学生学习的监督者,精神家园的守护者,他对学生的一生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多年的教育经验总结得知,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用智慧去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才能够取得最佳的效果,才能发挥出自身在协调家庭与学校等方面的作用,才能把学校教育人力资源的最佳潜能发挥出来,从而带好班级,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现就如何形成一名智慧型的初中班主任展开研究:

一、以德立威,严以律已

古语有云:“德可以服众,威可以慑顽”,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本身就具有高尚的品德,那么他就能拥有使人折服的人格魅力。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要想管理好、教育好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就必须要注重自身品德修养的培养,班主任权威的树立,而这一切都需要智慧去撬动,才能得以实现。为此,首先,班主任自身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是班主任必备的美德之一,如果班主任说一套、做一套,那么换来的也将会是学生的蔑视和不尊重。其次,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时要公平、公正、公开,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偏帮“优秀生”,而把“问题生”遗弃在角落,这样教师才能赢得所有学生的尊重,学生才会“听其言”。除此以外,教师自身也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以积极乐观、包容的态度对待生活;以丰富的情感和平衡的心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身立教,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榜样。

二、以才增威,获得钦佩

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新课改深入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下,初中班主任除了具备必须的学科教学知识,还要有与时代接轨的教育理念、教育策略和教育机智,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保持一颗进取之心,虚心向他人学习,努力促进自己知识的增长,让自己成为一名知识经济时代的学习型教学能手,并用广博的知识去征服学生,让学生敬佩。当然,提高教学能力的途径有多样,但我却认为,读书以及反思是班主任们提升自我修养,帮助自己成为学习型能手的最直接途径。为此,班主任一方面可以从各种书籍、报刊杂志中获取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并将其付诸教学实践,做到活学活用。同时,班主任还要对自己进行勤反思,根据自己每天的具体工作计划以及落实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并从实际出发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调整,让自己的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以获取学生对自己的信赖。

三、以情育威,严慈相济

初中阶段的学生感情纯真,热烈而又稚嫩脆弱,在青春萌动的季节里,他们需要班主任的爱护和引导。为此,班主任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要立足初中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征,用爱心浇灌他们的心田,班主任不应一味地强调班级管理的最终成效,而是要把学生放在首位,关注他们、呵护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学校、老师对他们的情感,从而让他们获得感情的尊重与交流,让他们感受重视。同时,班主任还要把“以学生为本”作为班级管理操作的先导,实施情感渗透教育,把爱渗透到班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角落,用爱打开学生的心门,让学生敢于向老师说出他们的心声,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教育管理工作,进而让学生信服老师,感激老师。

四、以干树威,落到实处

现阶段,绝大多数的初中班主任还是习惯以学校的规章制度来对学生的行为、生活、学习进行规范化管理。这些所谓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的行为活动、生活以及学习等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虽然这些强制性的规章条例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约束教育作用,但是长期以往,学生不仅会对这种不会变通的规则条例产生抗逆心理,还会逐渐丧失主动性,对学校生活丧失兴趣,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逐步下降,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班主任应该针对学生对这些呆板、苛刻规章条例抗拒的心理体现,把班级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以务实的精神做好各项班级工作,让学生信服,并支持的教育管理工作。譬如说:教师在做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以及选班干部等事情时,应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意见,而不是独断专行,自己决定,相信通过了解学生的意愿而制定出的班级制度,以及由学生民主选出的班干部更容易让学生信服和接受,班主任的各项工作也能够更加顺利开展。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时代对班主任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知识经济时代的班主任应该是有个性、有特色的智者。为此,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应该从自身的师德、知识储备、情感以及班级管理方面入手,不断学习、不断创新,让自己成为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从而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为国家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哈炜;;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艺术性[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

初识人工智能教学反思篇6

从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后,独生子女家庭增多,这种国情就给教育增加了难度。到现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的普及化,跟传统的基础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农村寄宿制的学校,把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及生活管理也揽于自身,班主任是实行这一教育任务的最基层的领导。要完成这一任务,努力提高班主任的自身素质是迫在眉睫的事。

一、农村初中班主任自我培养设计的背景

首先要了解农村学生家庭特点。农村寄宿制的初中学生一般来自四种类型的家庭:a.父母都外出打工或经商,由爷爷奶奶负责监管的;B.父母有一方外出打工的;C.父母在家忙碌却无暇顾及孩子的;D.婚变家庭。主要是前三类家庭,这些家庭的共性为多数学生在家过着无人监管的生活,但由于父母工作忙事务多,对子女的教育多少有点感到力不从心,只能周末电话联系,因此一旦把子女放到学校,他们对子女的主动关心和教育就显得相对偏少。

其次要了解学生的特点。这阶段学生的总体特点是生理的发育比心理的发育早,具体来说有以下主要特点。

1.生活要求较高,学习兴趣很少。这些学生从小开始就接触了电视机,在电视里播放的节目其情趣是与学习知识为主的课堂无法比拟的。稍长大,这些孩子成了学生,又开始接触电脑,电脑的用处对学生来说绝大多数是被种类繁多的游戏所吸引。而作为基础教学的课本知识,大多是丁是丁卯是卯,不能混淆不能颠倒的,虽然玩游戏并不比学文化知识轻松,但游戏有强烈的刺激性与吸引力,其诱惑力要比课本知识大得多。因此现在学生学文化被动的较多,自觉主动的偏少。

2.叛逆个性很强,遇事冷静较少。这些学生在家大都过着放任自流的生活,好多家长虽然把自己孩子的学业看得很重,但往往心有余力不足。这样松松垮垮,加上生活的迁就使得学生养成使性子的个性。一个不顺心轻则又哭又闹,不吃不喝,重则弃学出逃以死威胁。

3.很少懂得感恩,对学习的抱怨较多。可怜天下父母心在现在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学习难度大、升学竞争激烈。于是这些家长充当了一个矛盾的角色。生活上对子女宽容大度,学习上对子女苦苦相逼,小孩不懂父母苦心,于是多多少少对家庭抱怨。

4.胸无大志的偏多。生活条件那么的好,学习考试又是那么的难,知难而退也有生路,学习的韧劲自然就差了,敢于跟人家在学习上比拼的劲就不足了。

对于这样的家庭特点以及个性特点的学生,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其形象特征必须是教师、心理导师、高素质的家长三者集一身。实际上比韩愈在《师说》中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定义更高一筹。班主任素质的自我培养也当从这三者兼而有之开始自觉要求。农村寄宿制初中班主任的自我培养设计只能既是一名教学上的良师,又是一名生活上的导师。

二、农村初中班主任自我培养设计的价值取向

班主任群体,是学校中最辛苦的一群人,付出最多的人,却也是幸福指数很低的人。这的确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悲哀!

那么我们反思自己,为什么工作的幸福指数那么低,为什么总觉得累,总觉得不快乐?因为,自己总在低着头走路,走到哪里算哪里,领到哪里是哪里,没有抬起头来看路,没有一个方向引路,像是一个苦行僧,一点点在迷失中耗费掉自己的体力,而没有留心欣赏一路上的风景,体会过程的快乐,这样怎么能体会到距离目标越来越近的成就感和方向感呢?这条路,就是自我培养设计的路,路最终通向何方?

我们经常听到看到要做“智慧型““专业型”“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幸福型”班主任,但这些都还不是人心灵最根本的追求,只是追求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一种途径。做老师的最高境界就是应当作启迪学生人生的人,一个在学生离开了你之后仍能带着你给他的精神力量走好今后人生道路的人。一个教学生一时,却对学生一生负责任的人。

获美国年度教师奖和布列颠帝国勋章的的莱福.艾斯奎斯的话:我时常在想,我给了他们什么,能让他们受用一生?“作为教师,我们取得的最伟大教育成就,不是勋章和荣誉,而是孩子们的微笑、拥抱和美好回忆”。

只有这样的定位和落脚点,我们就不会像一段生产线一样仅仅追求生产出符合规格的产品,而忽略孩子的个性和灵性,就不会一切从名利从面子出发,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这样,就自然多了很多把打开心灵的钥匙,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离智慧就越来越近了。

三、农村初中班主任自我培养设计的策略

带着这份自我培养设计的理想,我们来看看在平凡工作的每一天,怎么能让我们的内心始终保持丰盈,怎么能让我们迸发出不竭的工作动力和热情,娴熟地运用教育的各种技巧,让我们在设计的道路上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1、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追求。

刚刚走上班主任岗位时,几乎每个人都充满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和困惑,这时我们往往先把目光投向了周围的人,去模仿,去复制。记得刚刚当班主任的时候,由于没有经验,缺少思想,心中没有要把学生教育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的整体规划,就是觉得要把他们培养成材,所谓的成材就是要把他们送到理想的高中,在工作方法上,盯着周围那些成绩好的班级,看人家是怎么管教学生的。(班主任)于是,简单机械地模仿。不到一年里,平日里柔声细语,温文尔雅的风度已经不复存在,代之以板着脸孔,动辄就一通咆哮,总觉得学生辜负了自己的希望。

现在看来,这种教育的目标是不正确的,这是把学生当成了实现自己价值的工具,而不是把自己当成指导他们走好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我们现在看那些教育大家们无疑不是有着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和理想并在实现的过程中有着独到之处的人。这,就是教育的大智慧,我们都应当追求!

2、要善于学习和反思

班主任工作需要很多技能技巧,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蕴涵着无穷的智慧。这个能力、智慧那来的?从学习中来,从不断的经验积累中来。聪明可以说是天生的,但智慧绝不是与生俱来的,甚至可以说智慧是后天的。

每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学习和反思。全国模范教师任小艾在做报告时就明确地指出:她所有的教育智慧都来源于自己如饥似渴的学习和不断的反思,并且把自己的智慧积累总结成四个步骤:

调查研究是第一步。她说,要想当个好老师必须要调查,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

调查之后的第二步是反思!当你看到一张张的问卷:不喜欢老师这样的做法,不喜欢老师那样的做法,我们希望老师这样,希望老师那样的时候,你要反思。你要反思自己哪些方面做的是对的,哪些方面做的是不对的。在反思中肯定自我,批判自我。

第三步就是总结。反思之后要认真的总结一下自己前段时间的工作,做的怎么样,哪些工作值得肯定,哪些工作是需要认真的思考和改进的。

总结之后的第四步是什么?就是要学习。在总结中才发现,呀,我很多东西违背了教育规律,我应该不断地去学习。

四、农村初中班主任自我培养设计的途径

农村初中班主任要自我培养就要克服重重困难,创造条件让自己通过以下途径使自己走向成功。

1、读书

古人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不读书的后果,就远不止“面目可憎”了。教育界人士表示:教育对象——学生的素质问题的背后,往往折射出教育者自身的素质问题,教师的素质与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是否相适应,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认为:“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是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就是把你的生命、你的智慧同青少年的成长捆绑在了一起。人是要有脊梁骨的,教师是要有师魂的,有了这种精神才会奋斗不息。奋斗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提升自己,育人先育己,修身齐家,首先是修身。提升自己要有养料,要读书!”

2、走进网络

虽然我们平日里的工作非常繁忙,但是真正让我们没有行动的其实是没有写的习惯。教师要有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参与论坛、开博客记录自己的工作心得体会、实践反思、写案例、写心得体会。它会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网络是个极其丰富多彩的世界,在那里,我们可以开博客,抒写自己的点滴感悟,更可以去一些教育大家那里看看,读读,让我们更跟教育界最前沿的智者进行对话,他们深邃的思想让终日埋在琐碎工作中的我们大开眼界,思想也不断地被激荡,抛弃点什么,建立点什么,思想的火花也会被一点点点燃。

3、要向优秀的人学习

在今天这个社会和时代,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那就是,有着快乐心态的老师,引领着学生奔向快乐幸福的终点。但愿我们每一个老师都能够在班主任工作中,创造出快乐和谐的教育来,让我们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在他的学生时代,感受到人生最大的幸福!

作为教师个体,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是不同的,而重要的是你要做你自己。要不断激励自己,坚持理想,坚定地走下去。

4、不要忘记享受工作,享受生活。

我们的确从事这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但是我们不应当是只会落泪的红烛,我们应当是插在电源上的蓄电池。在输出知识和心血的同时,我们也要体会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要寻找生活中快乐的源泉,像魏书生老师那样想:备课写笔记,这是在练字啊;跟学生上操场,这是在用公家的时间锻炼身体;跟学生谈心,这是在锻炼我的表达能力……。

初识人工智能教学反思篇7

什么是智力?一般说来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对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并据此作出适当反应,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心理能力,集中表现在反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完全的程度上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质量上,表现为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用通俗的话说,智力就是“智慧”、“聪明才智”,反映在一个人独立获得知识、驾驶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2.发展学生智力的意义

为什么现在要强调发展学生的智力呢?教学方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建国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最初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强调概念教学,要求讲深讲透;1962年左右提出加强“双基”教学,由前一段教学实践证明,单单重视基础知识教学还不够,还必须加强基本技能训练,这样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才能在实际中应用;近年来又提出抓好“双基”、“发展智力”教学,这是由,于随着文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仅仅抓“双基”又不够了,必须在抓“双基”的同时,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聪明才智。

当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关于发展学生智力教学的重要性。

2.1发展学生的智力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实现“四化”的需要。当前,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技术上的新工艺不断涌现。据有关资料统计,仅十年来科学技术的新发现、新发明,就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而且每隔七年至十年,人类的知识总量就要翻一番。国际上把这种趋势称之为“知识爆炸”。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即使十分刻苦,也不能完全掌握将来从事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当他工作一段时间以后,科学技术又向前发展了。对付这种“知识爆炸”的挑战,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己去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现在的青少年,是我国实现“四化”的主力军。各条战线都需要大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生产能手和技术革新闯将,需要大批攀登世界科学技术高峰的的科学家。因此,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程度和较高的智力发展水平。

2.2发展学生智力是人才培养的需要。发展智力必须从青少年抓起,耽误了这个时期,后来再抓就困难了。因为,青少年时期是发展智力的黄金时代。他们的智力发展,对人的一生有着决定的意义。俗话说:“从小看一半”。儿童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但各种习惯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如果我们不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形成思维呆板、惰于思考的习惯后,将影响他们的一生,这才是真正的“误人子弟”。

数学是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科学,学习小学数学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习题是思维的磨刀石”是很有道理的。因此,小学教师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是肩负重任的。

2.3发展学生智力,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部分学校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采取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教学形式机械呆板,学生只会套公式套类型,不能举一反三。这种教学方法带来的后果是学生的负担过重,影响健康;书面考试成绩有所提高,但知识学的不活。要解决既减轻负担又提高质量的矛盾,重要的出路是改革教学方法。在加强“双基”的同时,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也就有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交给学生。只有这样做,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正确处理好两种关系

3.1加强“双基”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有些老师认为要发展学生智力,就要多做难题、思考题,把小学数学中的基本训练当作是“多余重复”,可以弃之不用。这种理解是片面的。

如果抓了“智力”,丢了“双基”,就会使“智力”成为无本之木。我们不能“提倡一个,否定一个”,左右摇摆。从某些国家的中小数学现代化运动的经验和教训来看,如果只重视培养数学思想和发展智力,而削弱“双基教学”,也会使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水准下降。有时竞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知道3×7=7×3却不知3×7等于多少,要按电子计算器才知道。这个教训必须引以为戒。

我们应该认识“双基教学”与“发展智力”的辩证关系。“双基”是智力的构成因素之一,离开了“双基”,搞发展智力是空中楼阁;反过来智力发展了,又能更好地促进掌握和运用“双基”。所以“必须加强‘双基’教学,重视发展学生智力”的提法是正确的,符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提出的“长知识,长智慧”的要求。

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用启发式教学。在采用启发式教学方面,许多教师已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应该在新的要求下,认真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找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同时要大胆试验,不断创造新经验。发展智力的教学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把发展学生的学习智力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中。

初识人工智能教学反思篇8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策略

如何有效提高初中思品课堂教学效率,是值得所有教师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教学策略用来指导教学活动的顺序和师生连续性的实质交流,指为实现预期效果所采取的一系列有用的教学行为。教师策略则是侧重教师为实现教育教学预期效果所采取的一系列有用的教学过程前期准备。有效的教师准备策略是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实效性的第一道关卡,我认为它是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是第一要务。

一、加强师德修养,建构第一道防火墙

初中思品学科教师不仅要具有一般教师职业道德,而且要严格要求自己,比其他学科教师具有更高的师德素养。目前我市教育系统正在开展“传道授业我会什么?关爱学生我做什么?为人师表我凭什么?”三问教师师德大讨论。尤其是初中思品学科教师更应该思考,自己:(1)是否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有无职业倦怠的现象;(2)是否树立现代职教理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有无因循守旧、走老路的现象;(3)是否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教书育人能力水平,有无知识匮乏、贻误学生的现象;(4)是否做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全心全意育人,有关以教谋私的现象。我们既然是为学生服务的,就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和素养解决问题,用良好的师德修养来化解矛盾,用师爱来感化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礼之用,和为贵”,“德不孤,必有邻”,互相尊重、相互信任,自然也就建构起了和谐课堂,这就是“师德”的魅力。在这样的氛围中走出来的学生,有良好的品德和修养,自己与人和谐相处,融入和谐社会中。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目的。

二、不断丰富基础知识,提高说、写的基本功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必然要求每一位教师要具备丰富的基础知识,即包括教育理论、学科知识、心理学知识等。初中思品学科教师更要正视这一特殊性,他们教育理论的丰富与否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发展与理论素养的高低,而且影响到学生的思想与成长。而学科知识除了本学科的相关基础知识外,还应包括本学科的前沿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例如要有心理辅导的知识。再者,如今的教师工作压力大,许多教师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他们本身更需要心理的自我调适能力。初中思品学科教师应理所当然做得更好些。

说好普通话,应用于每一课的课堂表达、讲解。我认为普通话是每一位初中思品学科教师必须掌握的“官话”。地方方言可以作为必要的调剂,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对比性等。“写”,首先是指粉笔字,教师能在黑板上写一手漂亮美观的粉笔字,整个板书清晰整洁,体系一目了然,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而且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甚至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那教师与学生就是“零距离”了。反之,字体潦草、知识体系混乱,自然会降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其次是在电脑上“写”的功夫。这说好听些是初中思品学科教师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实际是形势所迫。最后,初中思品学科教师要能写,像要求学生写小论文、小调查报告等,自己要能写好下水文。

三、研读课标,明确方向,确定目标

研读课标,我们明确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其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鲜明特点是我们日常教学的指南,对各阶段教学的重点、目标及可采用的教学模式都颇具建设性的建议。研读课标,对各阶段的教学有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把握,指导我们逐步制定教学的长中期计划,并确定各单元的具体目标。

四、备好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学过程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先在备课上狠下功夫。教师一定要先认真钻研各种教辅资料,吃透教材,教师不是机械地“教教材”,而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对教材进一步进行整合。其次,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的编排体系,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一课、一个单元、一个模块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第三,学会在细节上推敲。惠普创始人戴维・帕卡德曾经说,“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教师深层次的素质。第四,我们要带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课程资源。初中思品课的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包括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人力资源等。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创造和利用课程资源。最后,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这就要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有效展开需要学生的参与。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要保证学生积极足够的参与,课堂设计就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常用方法要熟练掌握,熟稔于心,灵活机动地运用。洋思经验、杜郎口教学模式的确好,但我们切忌照搬照抄、死板硬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足够的教学准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学生一届一届更换,知识一天天更新,即使是教授同一课程(初中思品课最容易教授同一课程),也要认真备课,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

五、新时代教师要与时俱进学会解决新问题

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突发问题,教师必须具备教学机智与及时应变的能力。知识日新月异,特别是网络的盛行,让知识的传播与创新更快,如果教师不能与时俱进,则不仅会影响到自身的发展与教育水平,而且会让学生嗤笑。因此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更新知识,“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须有活水来”。教师还要学会熟练使用计算机,学会打印教学案、上网搜索资料、发收邮件,熟练制作、使用课件等,以增加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的容量内涵,提高教学的趣味实用性、实效性。

最后,初中思品学科教师还要学会快乐教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通过快乐的教学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仅是对学生说的而且包括老师自己。思想品德课教师首先要对本学科充满兴趣,保有信心,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个性化教学艺术,快乐地教与学,悦纳自己,愉悦新生活。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

初识人工智能教学反思篇9

关键词:高中化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166-01

学习过程中实际上就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过程,其具有反思性,新课程将学生反思能力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形成反思学习能力,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及其他人的优点,针对自己的不足及时找到解决对策。科学的教学模式更容易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反思能力提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逐渐形成一种反思意识、思路和方法,并保证在学习中自觉反思。

一、影响高中生反思学习能力形成的因素分析

首选,学生自我认知存在的不足。认知方式是学生个体在知觉、思维和记忆以及理解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展现出来个人风格。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方式大都以依存性为主,学生依赖教师,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殊不知独立性对培养学生反思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其次,非智力因素影响。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因素意外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引导、导向、维持和强化作用的个性心理。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力、顽强性、荣誉感、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等都和学习活动有着最直接的联系,能够对学生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很多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缺少对化学学习反思的主动性认识,导致学生自我反思学习能力一直不能提高;再次,教师教学模式影响。化学教学模式是在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既定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程序。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之下,课程教学任务多,任务重,为了保证能够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教师都是采取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反思学习能力培养产生极大的制约;最后,教师反思能力不足。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培养学生形成反思学习能力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如果具备了较好的反思能力和反思意识,就会慢慢感染学生,学生逐渐会对反思能力产生的极大兴趣。但是现阶段,很多化学教师自身反思意识不足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学习反思,这样不利于化学教学质量提升。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途径分析

1.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学会反思

高中生的学习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个体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作用的结果,其中智力因素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其中,但会促进学生治智力因素的发挥,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特点,才能采取措施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反思学习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充分掌握学生个性特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化学知识广泛的实用性,趣味性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保证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提高之后,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反思学习能力。

2.在获取知识中学会反思

高中化学知识获取主要在课堂上,教师在提出本节课学习任务之后,要引导学生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回顾和记忆,反思以前学习的类似内容和情境,让学生在回忆中迁移知识,在反思中构想,在情境中领悟。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反思的空间,保证学生在思考纠正自我的错误认知,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反思带来的巨大好处。知识的学习和获取并不是简单的积累,需要学生在反思中不断消化、利用和提高。例如在讲解到钠和水发生剧烈反应实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去反思实验本质,然后归纳好学习要点。钠放入水中后在水面上漂浮,融化成光亮小球,四周窜动,发出响声,最后酚酞溶变成红色,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我们是可以的得出钠的密度比水小,反应后放出大量热,属于放热反应,钠的熔点较低,钠和水能够产生剧烈反应,最后得到的溶液呈现碱性。通过实验现象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钠同一族中金属元素在和水反应之后实验现象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反应越来越剧烈,有可能产生爆炸现象。

3.在解决化学问题中学会反思

高中化学是一门实践能力很强的学科,学习化学知识主要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后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反思,让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从而更好的寻找到问题之间的联系性,探寻问题的一般规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学生技能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要让学生亲手操作实验,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好记录、观察工作,针对实验中存在问题,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例如在探究氯化亚铁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实验中,操作过程并不能得到白色沉淀,而是红褐色沉淀,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其中存在的原因,有的学生认为可能是氯化亚铁中存在三价铁离子,反应之后产生氢氧化铁沉淀,由于重新配置溶液,依然出现红褐色沉淀,这时有学生提出可能是溶液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反应过程就形成了三价铁离子,需要做好隔离工作,在氢氧化钠溶液上覆盖一层油层,将吸入氯化亚铁溶液的滴管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挤出氯化亚铁溶液得到白色沉淀,这说明影响实验成功的主要因素是氧气,通过学生不断反思,最终找到问题答案,让学生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

总之,反思学习能力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高中学生化学反思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多个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学生反思学习能力,真正达到素质教育要求。

参考文献

[1]苍彦杰.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探究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中).2016(04)

[2]祁卫忠.浅谈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教学反思性学习能力[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4(12)

[3]汤成之.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的认识和策略研究[J].数理化学习.2014(06)

[4]杨惠丽.“四个过渡”“五个环节”培养学生自学能力[J].新课程(中学版).2010(01)

初识人工智能教学反思篇10

关键词:离子共存;微课;智慧教育;初中化学

《离子共存问题》是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十一单元盐之后的专题复习内容,本专题的重点在于复分解反应条件的判断以及离子共存与否的判断。学习到酸碱盐以后,学生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方程式,还有离子检验,离子共存,除杂问题颇感陌生,不能与以往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积累融会贯通。如果按照原有的教学模式,优点为目标明确,流程顺畅。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依赖于教师的传授和点拨,缺点则为无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表层的高效不代表真正的实效,因此我一直期望能寻求到一种科学睿智的方法,取传统教学之优长,博创新实效之智慧。在我知不足而后进的路上,智慧教育走进了我们的校园,我开始了对智慧教育的不断学习和探索,我们所追求的教育是什么?是要让学生认为学习知识是有用的,发自内心愿意学习,能够个性化地学习,尽可能以归纳方式学习,让学生会思考、会创造、变聪明、有智慧。这样的教育就是智慧教育。智慧教育的“智慧”体现在学生的智慧得到提升,学生智慧学和老师智慧教。

原有的教学思路一般是,获取需求、抛出问题、知识讲解、得出解题思路、典型例题解析、应用拓展,在此基础上融入智慧的教育,学生要智慧学,老师当然也要智慧教。因此,教师不应再是单纯讲解,而是通过逆向思维引导,结合微观动画模拟,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有效地建立微粒观。

《离子共存问题》,之所以选择这个问题,是源自于学生学习反馈,离子共存问题纷繁复杂,且存在大量共性,所以我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分析,哪些不能共存,进而得出解题思路,优化教学。发生化学反应,不能共存,不发生化学反应,就可以同时存在了!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常见的沉淀、气体和水进行系统的复习。思路有了,接下来具体操作我以动画的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示了酸碱盐微粒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画面中展示出了因产生沉淀而析出,因产生气体而冒气泡逸出,用直观的视觉冲击去理解逻辑思维下,不能同时存在的客观事实,化解微观粒子难接受、难理解的尴尬,达到视听合一。

同时一鼓作气,及时进行总结和归纳解题技巧,我设置了三道典型习题的讲解训练,得出规律,考虑离子共存问题时要牢记,发生反应不能共存,注意溶液颜色,注意溶液的酸碱性及pH值。

完成知识体系的梳理和提升后,再引导学生理论指导实践,化学联系生活,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离子共存在生活中也有多方面应用,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其实就是消耗胃酸中多余的氢离子,食物的相生相克很多也是利用离子共存的原理。最后一个环节,通过资源包中的习题,强化训练,巩固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整个微课,历时8分50秒,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问题聚集在离子共存上,让学生认同学习,按照已有知识水平、认知规律、个性化地学习,尽可能以归纳方式学习,能够建构学科解决问题的个性化能力体系。

同时我将学习资源包上传到网络云盘,学生可登陆学习,进行专题复习课之前预习,或课后复习使用。学生根据任务单的要求,通过微课和其他资源学习并完成进阶过关测试题,我也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便于对接下来的教学计划作出有效调整。其中学习资源包包含学习任务单、微课视频、过关测试、学习工具以及拓展资料供学生学习过程中参考使用。基础好、善于思考问题的学生可以利用溶解性表、离子反应的动画模拟进行自主探究;基础薄弱、自主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讲解类微视频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