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医学文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21:06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篇1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253-02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价值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沉淀和积累,本身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高职医学院校的教育提供了宝贵且丰富的教学素材。纵观医德所倡导的核心思想,以及社会普遍反映的医德问题,大多都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答案,例如:“推己及人”、“医非仁爱不可托”等,这些医德的理念世代相传,经久不衰,应该将其精髓引入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贯穿于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整个过程。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2014年5月4日主席考察北京大学在师生座谈会上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必须从中汲取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高职医学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医务人员的重要阵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来,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们担负起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内在统一的。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和价值观为教育的目的。例如其内容包括理想信念的教育、思想道德的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这些内容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谋而合。在高职学院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善于挖掘中华文化传统的精华,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缺失及其原因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缺失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所有的高校中都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们都非常的时髦,他们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西方的文化和节日非常了解,并被卷入“海外热”的浪潮中。最热衷于韩剧、美国大片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名人、名著等了解甚少,尤其是在高职院校,由于学生文化层次的差异,他们对中华优秀文化相关的知识十分薄弱。

(二)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缺乏的原因

1.高职医学院校教育的弊端。高职医学院作为职业教育的医卫类学院,主要是培养与社会接轨的医务人员,医学技术人才作为主要目标。学院都会比较偏向于医学知识的专业教育,而对于基础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一般都处于比较边缘化的状况,更不用说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导致培养出来医务人员并不具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都比较差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脱节的重要症结所在,也是现在医患关系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之一。

2.教师正确地传授观念。在高职院校的课程教育中,教师应该对学生正确地进行知识的传授,除了重视本课程的传授之外,对其他门类的课程也不应该持有偏见。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老师,更应该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要做好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除了高校任教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外,需要全体的教师们共同地参与其中,对学生进行正确观念的传授。

3.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的影响下,很多高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目标非常的明确,这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让学生更好地就业就成为一个比较单一的培养方向。但很多的企业因为发展的需要,比较青睐复合型人才,他们更注重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养,以及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我们在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

4.学生自身的重视程度。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来说都比本科院校的学生文化水平上存在一些差异,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来,要让学生首先从思想上得到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提高学生重视传统文化,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源远流长,是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一直传承下去的。如果作为一个国人,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连自己的国家传统文化都不了解,是可笑和可悲的。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篇2

古人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良医与良相同论,说明中医在古代得到老百姓较高的认同。不仅如此,传统中医文化在当代社会也有较高的认同度和较大的影响力。在港澳台地区,中医文化具有广泛的影响。如在香港,香港东华三院的综合性医院内设立有优质中医药中心,为香港民众提供优质中医服务。香港博爱医院致力于推动中医服务发展,与医院管理局和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建立2所全新中医临床教研中心,自资开办了5间综合专科诊所及10部流动医疗车,积极组织各种中医养生展、中医义诊活动等,服务覆盖港九新界各区,深受香港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和信赖。孔宪绍博士伉俪的中医药博物馆作为香港首家中医药专题博物馆,通过展示与香港中医药有关的内容丰富的文物、图片、实物等,介绍香港中医药的发展历史。澳门自回归后,其中医药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等机构正逐步建立、完善,为保障居民健康发挥重要作用。由澳门科技大学基金会主办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澳门中心”挂牌揭幕仪式于2007年6月在澳门举行。该中心充分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在中医药领域的科研实力、人才与知识优势,结合澳门优越的国际平台,建立达到国际水平的中医药研究中心和国际交流平台,培训国际型的中医药科研和管理人才,为传播中医药文化和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台湾使用中医药的历史比港澳地区还要长。台湾的“中国医药学院”1966年就设立了中医学系,至今已有毕业生3000余人。近几年,台湾与大陆在中医药方面的交往更加密切,如2007年签订了“海峡中医药合作发展中心”合作意向书,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交流与合作。同样,传统中医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也很广泛。早在唐代,《伤寒杂病论》就传入日本、朝鲜及越南,日本尊其为“东洋医学的宝典”,并形成了“汉方医学”。

朝鲜在中医学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韩医学”,英译本《伤寒杂病论》译者认为其可与牛顿力学在物理学中的地位、欧几里德原理在几何学中的地位相媲美。到了近现代,由于华侨对中药的需求,海外中药市场兴旺。在抗战前,药材占我国出口的第二位,仅次于蚕丝。1973年4月,中医针灸在国际上首次取得合法地位,美国第一个《中医法》在内华达州诞生,美国现在中医诊所约有5000个。在英国,有近五分之一的人口经常使用中医药,每年在中医等传统医疗方面的消费开支达1.3亿英镑。2008年英国伦敦成立了世界第一所中医孔子学院———伦敦中医孔子学院,主要学习中医文化和中医知识。在德国,有四到五万人从事中医工作而且还不是华人,德国慕尼黑大学成立了中医理论研究所。东南亚国家如泰国于2009年由泰国国王正式签发了中医立法文件,泰国卫生部把中医药列入疾病治疗辅助医科,并列入《国家从医条例》。东欧国家如捷克,有以针灸和推拿为主的中医药服务,在捷克行医的人员几乎都来自中国,2009年该国有10万人曾经接受过中医药方面的服务。中东国家的伊朗也与中国建立了中医方面的合作关系。随着中医药文化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越来越多的民众选择中医药、使用中医药,学习中医文化。

传统中医文化在文化统战中的作用

文化统战工作应基于大文化、大统战理念,着力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引导功能,民族文化的凝聚功能,大众文化的社会感化功能,乡土文化的情感联络功能[1]。传统中医文化恰恰具备了这四个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能增强海内外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民族认同感,从而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

(一)传统中医文化的引导作用传统中医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了儒、道、佛文化的精华,“医乃仁术”,这个“仁”就是儒家的“仁”。孔子把“仁”作为人最根本的道德规范来要求,如他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礼记•中庸》有“仁者人也”,也就是说“仁”是人的本质,国家君王要“施仁政”,所有人都要有“仁爱之心”。这种仁爱的思想为大众所普遍接受,能引导人们避恶向善、讲究礼仪,与佛家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道理是一样的。中医倡导“天人合一”的医学价值观,如《灵枢•邪客》说的“人与天地相应也”,与道家倡导的“道法”是一样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本质就是顺应自然,要人们善待万物种类,尊重生命,对人宽容友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变化运动规律,反映了道教中和谐、平等的思想,所以《阴符经》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中医很讲究一个“和”字,如《黄帝内经》说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天人合一”指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己身心的和谐。在中医看来,人体内部是一个整体,人体与外部环境也是一个整邓翠荣:弘扬传统中医文化,推动文化统战工作开展体。人体内部的各脏腑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人和自然环境之间也是密切关联的,重视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联系,与我们现在倡导的善待自然、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相合的。如《素问•宝命个形论篇》中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唯人为贵。”《灵枢•玉版篇》也说:“且夫人者,天地之镇也。”认为人在天地间最为尊贵,与我们现在提倡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一样的。中医的人文精髓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对人的行为都具有同样的引导作用,也成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写照。

(二)传统中医文化的凝聚作用传统中医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医学为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的繁衍和壮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已深深植根于老百姓的风俗习惯、饮食文化之中,并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包容、发展、创新,也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民所接受。中医理论形成于秦汉时期,汉以后的中医融合了儒、道、佛的精华,从儒家那里接受了伦理思想,形成了自己的医德规范,从道家那里接受了养生思想。同时中医也对儒家、道家乃至佛家产生影响,从而成就了儒医、道医和佛医。随着历史的演变,中医在不同朝代又融合了匈奴、女真、蒙古、藏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荔枝核、檀香等,渐为中原医家所采用,中医也被一些少数民族接受并融合形成了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维医、蒙医、藏医等。中医并不排斥外来医学,如在西医传入我国后,清朝王清任根据尸体解剖撰写了《医林改错》,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和治疗体系。古人云“有容乃大”,中医文化正是因为它的巨大包容性和融合力,使它历经不同文化的冲击而保存下来,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即使在蒙古族统治的元朝和满族统治的清朝时期,中医仍为主流医学。在元代,伏羲、神农、黄帝“三皇”成为医学祖神,供奉于三皇庙,由医家专司祭祀。清朝由政府命令编纂的《医宗金鉴》是对18世纪以前的历代中医书籍进行校订、编辑而成,包括医学理论、方剂、针灸等内容,是清朝太医院医学生的教科书。现在世界范围掀起了“中医热”,其影响逐渐深远,也证明了传统中医强大的生命力,它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对中华儿女具有极强的凝聚力。中医文化也在长期的融合中因民族的认同而一代代传承下来,这种文化认同表现在许多人移民到了国外,仍然信赖中医,在生病时仍想到中医,并把中医的一些治疗方法带到国外,服务于广大同胞,也服务于所在国的人们。他们对中医文化的归属和认同,体现了对中华民族的归属和认同,由此可见,中医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p#分页标题#e#

(三)传统中医文化的认同作用传统中医来自民间,古有神农氏尝百草而著《神农本草经》之说,明代李时珍遍采草药而著《本草纲目》之实。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大众。中医文化属于大众文化,符合大众的文化传统,它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风俗习惯当中。比如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知道“春捂秋冻”,“火烤三伏,护头护肚”“,冬吃萝卜夏吃姜,暑天喝些绿豆汤”,“三月三荠菜当灵丹”,“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这些疗效确切,又蕴含着中医养生道理的习俗,贴近生活,通俗易懂,为人们所乐于接受,自然得到高度认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全球也兴起了崇尚天然、回归自然、绿色环保的热潮。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正符合这种社会需求,《内经》说“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说高明的医生在病人还未表现出病症时就能判断出病人的情况而提前用药,阻止疾病的发生,或生病后根据病人情况,预见到他可能加重的方面提前用药,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这正是现代医学理念开始倡导的由治愈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的转变。同时因为中药大都是以植物、动物等为原料,污染少,副作用小,而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创伤小,效果好,所以吸引越来越多的百姓主动寻求中医,改善体质,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现在港、澳、台地区也重视“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等“治未病”疗法。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筹划的“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先后于2007年、2008年在香港和澳门地区举办,并取得圆满成功,让港澳地区的民众体验了中医药文化的无穷魅力,也享受到中医药服务带来的健康快乐。由于中医文化的吸引,使海内外同胞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也加深了对祖国的认同。

(四)传统中医文化的联络作用中医学产生于中国民间,它具有很明显的地域色彩,又历经变迁,与不同地缘的文化碰撞、融合,形成了包容宽广的文化特点。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如饮食习惯、民居服饰、民间信仰等都因地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中医文化却没有太大的地域差异,如中医的诊病方法、中药的煎煮方法、针灸的穴位等。同时,中医文化在一些传统民俗节日中也有体现,如中国的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以外,不少地方的百姓还悬艾叶、菖蒲,认为其有避邪驱瘴的功效,这是有一定中医理论根据的。艾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叶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脾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此外,一些地方的老百姓还佩香囊,因为香囊内的朱砂、雄黄、香药等有芳香醒神、驱毒辟虫的功效,含避邪驱瘟之意,现已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工艺品。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还盛行饮雄黄酒,在小孩身上抹雄黄的风俗,中医认为雄黄有避虫毒的功效。江浙地区有浴兰汤风俗,据《大戴礼记》载:“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这一风俗后来又有一些改变,主要是药物的改变,如菖蒲、艾叶、紫苏、桃叶等,选一种或数种混合煎水洗浴。用现代医学来解释,农历五月五日接近夏至,这一时期,蚊虫、病菌等开始繁衍孳生,加之季节更替,气候变化大,人体容易不适应而生病,这些药物均是芳香药,能芳香开窍、提神醒脑、避免蚊虫叮咬。所以这些习俗能流传至今。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无论是港澳台同胞还是海外华侨华人,到端午节时,想到的仍是屈原、吃粽子、悬艾叶、挂菖蒲。可见传统中医文化已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民俗中,将所有的中华儿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以传统中医文化推动文化统战工作开展

传统中医文化因其所蕴含的仁爱、和谐、包容等深刻文化内涵,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当前,应大力弘扬传统中医文化,以中医文化为纽带,推动文化统战工作开展,不断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一)大力开展对中医学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对传统中医文化的认同中医学是传统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一拥有5000多年历史、独立于西医之外、被国外誉为“绿色医学”的医学,其命运却历经坎坷。近代的北洋政府和政府曾提出“废除中医”的论调,后在中医界人士的努力争取下,避免了被取缔的命运。前些年,国内一些所谓的知名学者公开说“中医是伪科学”,又开始了一轮“中医的存废之争”。这一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为什么却屡遭一些人的质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它的重视和宣传不够。近年,国家加强了中医的科普宣传,如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组织的“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也应当看到,对中医学的宣传,仅仅依靠每年一次的大型科普宣传活动是不够的。因此,应当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协同卫生、教育、科技等部门大力开展对传统中医文化的宣传。在对内宣传方面,可将中医药的宣传融入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建设中,比如引导和鼓励在社区开展中医药服务;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广泛宣传中医药知识,积极宣传中医药的科学文化价值、历史贡献和发展成就,着力宣传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特色和优势;大力宣传中医药行业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宣传介绍本地区的中医药特色文化和中医药工作亮点;发挥各级医疗机构作用,及时准确收集、整理本地区有关中医药的工作动态和新闻信息,介绍和宣传名老中医、中医药特色专科、中医药保健知识。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相信中医,支持中医。在对外宣传方面,可结合中医中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来开展。目前我国只有中医的针灸进入“世遗”,而中医还包括有中医诊法、中医理论、中药炮制、制剂方法、中医药文化等,这些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应该由全人类共享,使中医药对世界文化发展和人类健康作出的贡献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因此,积极做好“申遗”工作,使“申遗”过程也成为向全世界传播、宣传中医文化的过程。通过对外宣传,促进中医文化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服务。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篇3

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近百年以来中医文化面临的深重危机,尤其是当今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严峻挑战,很多人对中医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因此大力弘扬中医文化,不仅是振兴中医、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选择,而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中医“仁和精诚”是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念的体现,中医不仅是“科学史上的奇迹”,也是文化史的奇迹

中医的基本理论、道德信念、行为规范、临床诊疗、养生实践,无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我把中医的核心价值观念概括为“仁和精诚”四个字。

“仁”是中医人的最基本要求,体现了中医从业者仁者爱人、生命至上的伦理思想。医生的责任在于传承阴阳之道,完善天地本性,在于治病救人。中医作为“生生之具”是帮助人类健康长寿的,是呵护人类生生不息的工具和技术。中医的最高道德理想是能够参赞化育、效法天道、救治生命以实现“生生”仁德。

“和”是中医追求的最高境界,体现了中医人崇尚和谐的价值追求。中医认为一个健康的人必须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形与神三个层面的和谐。中医认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之所以会生病,就是因为失“和”――违逆了天地阴阳四时的规律,进而引发自身阴阳失和,于是治疗疾病就需调和致中。进而言之,中医提倡医患信和、同道谦和,强调医疗行为中各种关系的中和、和谐之美,“和”表达了中医药观念和方法、手段和目标的统一。

“精”是中医职业精神的最高概括,体现了中医人的职业要求。生命至重,有贵千金。所以对医术的要求至高,必须做到至精。孙思邈《大医精诚》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所以要求从医者首先要有精湛的医术,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礼记》上说“医不三世,不服其药”,意思是没有研究透彻《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脉诀》或《伤寒论》这三世之书,不能算称职的医生,不敢服用他开的药。后世医学教育、医疗实践中,对医生的职业素养要“精”的要求一以贯之,成为中医的核心价值追求之一。

“诚”是中医行为的最高准则,体现了中医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孙思邈《大医精诚》要求医者必须诚心救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要有“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和“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亦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的大医之体是“诚”的形象写照。

中医的发展方向关乎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命运。

中医在数千年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中华文化各家精髓,汉代医学汲取先秦儒道及其他各家的精髓,隋唐以后汲取儒释道的精髓。中医还不断汲取历代天文、数学、地理、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中医不仅是“科学史上的奇迹”,也是文化史的奇迹。

要想发展中医,必须要保持中医特色,同时也绝不能离开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发展,要借助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然而,近百年来中医却屡遭坎坷。伴随着传统文化近现代以来所遭遇的猛烈冲击,中医不但失去了在中国的主导地位,甚至几次面临着被取缔的命运。

科学主义的盛行,使“科学”与否成为“资格”标准。凡是不符合“科学”的东西,都要遭到批判、唾弃。中医药学自然躲不过这样的“资格”拷问。在科学主义的话语霸权之下,带“中”的一切事物都失去了合法性。

从根本上说,中医的危机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危机。在长期的西方文化中心论、科学主义思想观念指导下,国人对中华文化的信心受到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优秀的中华文化受到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摧残,中医学也是如此。可以说中医的发展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那么中医应该如何发展?由于视角不同,立场有别,中医界乃至整个学术界形成了很多流派。

总的分为两大派:一派可称之为“现代派”,包括剥离派、改造派、重构派、科学现代化派、西体中用派等。该派认为,应该采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将中医学的传统体系改造成科学体系。中医学是一个含有巫术、哲学、科学等多种成分的复杂体系,应将那些非科学成分一层层剥离和解构、丢弃,只保留科学的成分。

另外一派可称为“传统派”,包括补天派、重认派、中体西用派等。该派主张立足于中医自身的传统思维方式来研究和发展中医,在不破坏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对中医学不足的地方给予修补。认为可以借助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但不能以现代科学为标准来衡量中医、改造中医,强调重新认识医学的目的,重新构建医学的价值系统。医学的目的并不是纯粹的治病,而是治人,要以人为本。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在上世纪末提出一个“中医现代化悖论”――“中医能够在不改变自己非现代科学特色的前提下实现现代科学化吗?”在我看来,中医的发展只能按照中医本身的规律发展,而不能按西方科学、西方医学的模式发展。中医要发展,首先要搞清中医的历史文化,要重新找回中医自己表达的“语言”、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进而培育适合发展的优良土壤,或提供中医发展所需的营养成分。

要想发展中医,必须要保持中医特色。所谓中医特色指的是相对于现代医学而言的本质特点,有人将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看成是中医的特色,有人将元气论和阴阳五行学说看成为中医的特色,还有人将藏象学说视为中医特色。我个人认为,中医特色就是中医学特有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也就是“象数思维”,即中医是从功能模型、关系虚体出发来构建人体生命系统的。当然,中医发展绝不能离开现代科学、现代医学,要借助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中医学是一个包含科学、人文等各种成分的极其复杂的混合体,中医的各种成分可以分为“形”、“气”、“神”三个层面,其中“气”和“神”是中医特色和传统文化精华之所在。如果舍去“气”和“神”而保留“形”,那样的中医连最初级的西医形态学、解剖学都不如。中医和西医都是研究人体生命的,人不是一堆分子生物结构,而是活生生的生命。医学应尽快回归人生――整体生命的本体,要关注“气”和“神”层面。

其实老子已经告诉我们怎样对待外来文化,简言之四个字:“知白守黑”。在守住我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一定要了解西方文化,要有包容的胸怀,并为我所用。振兴中医完全可以走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道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应该并行不悖,如鸟之两翼,共同为当代中华文化、当代中医的发展提供动力。

我个人认为,中医的发展应当采用“扬长弃短”的态度,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应当发扬自己的优势“方面”,对自己的劣势“方面”则直接用现代医学来弥补。中医学在代谢性、免疫性、功能性疾病以及多组织、多系统、多靶点性疾病或特定病程的治疗方面,在调整亚健康状态、养生摄生、防老抗衰等方面有着优势,应当“有所为”,而对一些明显处于劣势的疾病则可以“有所不为”。中医的优势发展应当始终以中医为“平台”,而不是以西医为“平台”和发展目标。

在中国文化学界,一般只关注对儒、道、佛的研究,而忽略中医文化的研究;在中医学界,一般只关注中医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同样忽略中医文化的研究

长期以来,对中医哲学、中医文化的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中国文化学界,一般只关注对儒、道、佛的研究,而忽略中医文化的研究;在中医学界,一般只关注中医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同样忽略中医文化的研究。

中医文化复兴不仅是振兴中医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途径,其意义重大。北师大几年前完成“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对全国大学生调查显示,在前10位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中,汉语(汉字)、孔子位居第一、第二位,中医居第六位。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中医药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和认可,越来越多的各国民众选择中医药作为医疗保健手段。中医药的医疗保健方法与手段,已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优秀的中华文化与中医文化同根同源,本为一体,正如树木生长一样,一棵树即使再茂盛,当它根基下的土壤营养不足时,也会慢慢衰败凋敝。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陌生,对原有的书面语言文言文更缺乏必要的掌握。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篇4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传承;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4)03(c)-0150-03

作者:葛飞,朱其林,周建军,徐凯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必将吸引更多的优秀医药人才,但毫无疑问的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中医药人才的力量。

1中医药文化概念及其建设和传承

何谓中医药文化?首次明确中医药文化的含义是在2005年8月召开的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上: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中医文化仅指与中医学科相关的知识“理论”技能和医疗实践活动,广义的中医文化涵盖了整个中医学科体系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1]。

国家十分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近年来国家中医药局陆续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等相关文件。我国在2008年10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2010年针灸率先申遗成功。由此可见,国家对中医药文化传承是非常重视的,而中医药也正逐渐获得世界的认可。

2中医药人才储备和培养现状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中医药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中医药事业投入的不断增长,各级中医院得到了长足发展,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中医药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中医药人员配备不合理,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比例偏低,有些甚至持续减小,部分中医医院领导班子、临床科室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中医药基础薄弱,这已经成为阻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中医药毕业生的学历越来越高,但优秀中医药人才却是凤毛麟角[2-6]。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教育存在不少问题,许多中医药院校教学内容西化,中医药基础教育薄弱,导致培养出一些“不中不西”的中西医结合学生,中医基础不牢、西医技能不精,有些中医药研究生到医院工作后实践动手能力极差,还不如一些本科生,却又不肯虚心向学历比他们低的上级医师请教学习。中医药院校应当利用中医药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切实增强中医药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发展中医药的信念;要充分运用中医药文化的“仁术”思想,培养中医药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要借用中医药文化独特的思维方式,帮助中医药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7]。

3如何以中医药文化吸引中医药人才

在当今中医药工作人员收入不高、又难以享受国家法定假日的形势下,中医药人才的引进培养固然要靠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但更离不开中医药文化自身的魅力和影响力。如何切实提高中医药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关键要靠中医药的疗效和对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尽管长期以来国内外对中医药的质疑声不断,但更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中医药,“非典”期间广东省中医院用中医药抗击“非典”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效,这是对排斥中医者最有力的回击。原卫生部在抗击“非典”“禽流感”的国家诊疗方案中加入了中医药内容,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上对中医药的认可。要深入广泛开展中医药知识和中医药理念宣传,中医院的所有职工及其亲属应充当中医药文化的第一宣传员,而不是身在中医院却排斥中医药、抵毁中医药。中央、湖南等电视台开辟的中医养生专栏收视率居高不下,一些养生书籍畅销不衰,在群众中掀起一股社会养生热潮,从侧面体现出群众对中医药保健的需求和追捧。“养生热”之所以能够在当今社会悄然兴起,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医药长久以来在民间具有深度的群众基础,以及人民群众对身心健康追求的日益强烈和对绿色保健治疗的无限向往[8]。

作为东方文化瑰宝的中医药文化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近年来华学习中医药的国家和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从最初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华人分布较多的亚洲国家,到现在的欧美等西方国家,目前中医药的影响已经遍及世界各地。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接收的留学生国别已扩展到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国家留学生基金委统计,目前在华留学生最多的10个学科中,中医药专业位居第2,仅次于汉语言专业,而在来华接受自然科学专业教育的留学生中,中医药专业留学生人数则稳居第1位[9]。中医药文化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中医药文化知识,而且承载着深厚的东方传统文化内涵,是外国留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前提和桥梁,他们如果不理解和热爱中医药文化,就不会来到中国,更不可能学好中医药知识。换言之,无论是中医药学生还是西医学生,要想学好中医药,也应该理解和热爱中医药文化,这是学好中医药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4如何以中医药人才培养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篇5

“雷火灸是一种灸法,最早记载见于《本草纲目》,以芳香走窜的药物作引经药,使其具有祛风,散寒,利湿,通络作用的药力,渗透入穴位,产生温经通络、流畅气血、祛寒除湿的目的。《针灸大成》认为此法‘治闪挫骨间痹痛及寒湿气痛而畏刺者’,尤其对颈、肩、腰和膝等部位和关节的酸痛非常有效。”在座无虚席的讲习班上,陈秀华一边娓娓道来,一边请助手点燃灸药条的顶端,然后徐徐地在体验者的颈肩部痛处来回移动,作温和灸的手法。

“一针二灸三用药”

从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到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百名“高徒奖”的获得者,记者在采访陈秀华时,她感慨地说:“我从小就亲身体会到中医的神奇。”

陈秀华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因吹风受寒得了面瘫,但经过不到7天的针灸治疗,妈妈的面容又恢复了正常。从此,目睹针灸神奇疗效的陈秀华开始关注针灸的相关信息。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和家人协商后,陈秀华就填写了广州中医学院针灸系。“当时觉得针具非常轻便,可以随身携带,随时都可以为患者解除疾苦,不需要更多的辅助设施,不受时间和地点等条件的限制。”

在大学一年级,第一次接受针灸的神奇经历更令陈秀华毕生难忘!“我们在宿舍里练针的时候,师姐冯少玲第一次给我扎针,当时扎的是合谷穴,这是一个非常普通而常用的穴位,没想到扎上针后不到2分钟,我就在手臂上出现了一条经络白线……”

“经络白线”是一种很奇特的经络现象,临床出现的几率只有三十至五十万分之一,这种现象只会发生在经络敏感人身上。“以前只在书上看到,没想到自己第一次扎针就出现这种现象,和系主任张家维教授课堂上所讲的一模一样。真遗憾,当时冯师姐赶去借相机,当相机借来后,又发现电池没电;等宿舍舍友买回电池,时间已过去20多分钟,这条经络白线也消失了。”

本科毕业后,陈秀华分配到全国中医急症医疗中心――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工作,在梅广源主任的带领下,在急危重症抢救和治疗工作中,学以致用,充分发挥了针灸的特色和优势。

“我自己临产时,在持续而剧烈的宫缩之后,接近3个多小时都没有再次出现宫缩,床边胎监检测发现胎心加速,提示胎儿有缺氧的指征,当时医院将所有的催产药物和方法都用上去了,但因为胎儿及其头部特别大,始终无法顺利生产。”陈秀华回忆说,当时情况十分紧急,胎儿心跳急促,医生建议直接推到手术室实施剖腹产。陈秀华和助产士商量后,决定试一试针灸催产。没想到助产士三针下去,剧烈的宫缩随之而来,就这样,胎儿顺利生了下来,体重7.96斤,陈秀华也免除了“手术的痛苦”。

“一针二灸三用药,针灸的止痛效果非常明显,而且见效快。”陈秀华在跟师王文远教授学习了平衡针技术后,为一位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的患者,应用平衡针刺镇痛麻醉,整个手术过程都是靠针刺镇痛麻醉和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这份病案一直存放在广东省中医院的病案室里。平衡针灸网站等各类网站争相报道了这个案例,令沉睡了多年的针刺麻醉被唤醒!

从“作文大王”、“化学皇后”到“小华佗”

“我从小就喜欢写作,梦想长大以后当科学家;如果不学医的话,我可能会成为一名作家或科技工作者。”陈秀华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读小学时语文成绩非常好,是班上的语文科代表,作文经常被老师复印后发给全年级的学生当作文范文学习”。因此,她就有了第一个绰号――“作文大王”。

上初中时,陈秀华参加了广州市第二中学的“晨曦”文学社,写好有增无减,并对诗词、古文颇感兴趣。“这对我日后学习和研究中医古文献和医案有很大的帮助。中医古籍都是医古文,通常要用到《说文解字》,中学时期文言文的学习较扎实,因此读起中医古籍文献就比较省力。”

陈秀华扎实的语文功底和良好的写作能力一直保持到现在;如今,她已主编和副主编出版专著9部,其中人民卫生出版社6部,参编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上高中后,陈秀华又多了一个新的绰号――“化学皇后”。每到上化学实验课的时候,陈秀华总会不厌其烦地做各种化学实验,下课后总跑化学教研室找老师请教问题和搞各种小实验。这种天赋,在后来若干年后得到了体现。2005年,陈秀华研发并配制的中药祛斑、祛痘、嫩肤、保湿和美白等中药面膜,经过6年多、50多万例的临床案例验证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广受爱美人士的青睐和喜爱。2006年,陈秀华研制发明了“新型艾炷制作器”,并于2008年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

1993年,陈秀华从广州中医学院针灸系毕业后,留职在广东省中医院,一干就是18年;2004年,陈秀华被列为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广东省名中医陈全新教授,继承其“岭南陈氏针法”。在继承和发扬“岭南陈氏针法”过程中,陈秀华已成为颇有名气的青年名医,很多病人和不少领导先后称呼她为“小陈飞针”、“神仙姐姐”、“陈仙姑”和“小华佗”等。

2006年底,陈秀华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评审组考核优秀出站,并于2007年11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的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百名“高徒奖”。

陈秀华感慨地说:“适逢我国中医针灸成功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说明中医针灸是人类文明的一项优秀文化遗产,但并不代表中医针灸在国际上的医学地位也有相应的提高,中医针灸要走入国际医学领域还是困难重重。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发扬针灸学这一医学瑰宝。”

作为全国名老中医陈全新教授“岭南陈氏针法”的亲传弟子、学术经验继承人,陈秀华不但注重对师傅针法的继承,更注重对其针法的弘扬和推广。2008年至今,她主持并开展“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证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陈全新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研究、“十一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中医独特疗法《岭南陈氏针法》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50项中医适宜技术立项――“陈氏飞针”干预治疗睡眠障碍的操作技术规范。其中,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材――《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是通过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医传统特色疗法编写而成的,顺应了国内外传统疗法的发展趋势,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创新教材,填补了国内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对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总结和归纳的空白。

开创全国首家“传统疗法中心”

2005年,在吕玉波院长的领导和构思下,广东省中医院率先创建了全国首家“传统疗法中心”,为将其建设为全国引进、消化、吸收、应用和推广各种特色疗法和百项诊疗技术的集散地,陈秀华义无反顾地挑起创办该中心的重任。

中心成立之初,看热闹的、心存怀疑的比比皆是。“的确,当时的压力比较大,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科室?干什么的?与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和理疗科既要有所区别,还要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我心里底气不足。后来,我发现,只要博采众长、扬长避短,就能凸显特色和优势。”

除师承广东省名中医陈全新教授外,陈秀华先后师承工程院院士、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者及特色诊疗技术项目发明人,先后学习并掌握了飞针、醒脑开窍针法、腹针、平衡针、切脉针灸、砭石砭术、铍针、水针刀、刃针、掌诊掌疗、雷火灸、热敏灸、药线点灸、岭南无痛蜂疗等中医临床适宜技术。

“建科以来,中心得到国医大师、工程院院士、全国名老中医和专家学者及各级领导的学术指导和大力支持,邓铁涛、周仲瑛、张学文、石学敏、吉良晨、陈全新、孙树椿、薄智云、王文远、俞云等全国名老中医和专家学者先后到传统疗法中心进行学术指导和带徒。”此外,卫生部部长陈竺、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原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原卫生部副部长胡熙明和佘静等各级领导先后到中心视察,充分肯定传统疗法中心建设及其发展模式。

2007年,广东省中医院成为国家首批治未病试点单位,成立“治未病中心”。“传统疗法中心作为治未病中心三大版块之一,针对治未病三大阶段九大体质开展中医传统疗法干预治疗和综合调养,充分贯彻了传统医学治未病、防重于治、养生保健和健康调养的学术思想。可以开展多种中医特色诊疗技术。”

2009年,在广州举办的“2009国际传统医药大会”第九分会――“治未病”论坛上,陈秀华作题为“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发展模式与经验探讨”的发言,受到国内同行的一致认可。

五年多来,“传统疗法中心”先后接待省内外同行参观8000多人次,接待世界卫生组织、南非、智利、越南、韩国等多国卫生部官员和学术访问团100余批次,其成功的发展模式受到国内外同行的一致推崇,其独特的临床疗效和中医特色优势受到国内外患者的广泛认同。

“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传统疗法中心已成为医院集医、教、研、康复和保健于一体、具有独特临床疗效和中医特色的诊疗中心;其成功汇集了全国名老中医、各派名家和民间外治疗法以及国家局百项诊疗技术和推广项目。”

在治病救人的同时,陈秀华十分注重深入挖掘特色诊疗技术。“刺血疗法”就是一个典型的研究创新。

在传统疗法中心技术团队支持配合下,陈秀华深入挖掘民间多种外治疗法。作为第四主持人,她主持并开展“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民间医药的挖掘整理及评价方法研究”,挖掘整理出刺血疗法技术,并经循证医学验证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该技术先后在2009澳大利亚墨尔本“第六届世界中医药大会”、2009北京人大会议中心“第二届国际中医特色诊疗学术交流会”及2010广州“全国中医外治法研讨会”作“刺血疗法”主题演讲。2010年4月“刺血疗法”被列入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材。2010年9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中华中医药学会、CCtV4等多家单位主办和协办的第二届“杏林寻宝”活动在广州举行,经学术委员会专家组推荐和评审,陈秀华教授的“刺血疗法”成功入选,并在“杏林寻宝”活动现场演示“刺血疗法”,赢得了现场观众的喝彩。

“我喜欢治疑难杂症,喜欢治别人治不好的病,这样才更有挑战性。”在陈秀华看来,治常见病、多发病不算啥,谁都能治,能够解决疑难杂症才更有成就感。

救死扶伤献爱心

作为医者,陈秀华18年悬壶济世,一手仁术,一颗仁心。每天到医院找陈秀华看病的人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中有工人、农民、富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内外华侨和港澳人士,更有高层的领导、干部;有熟悉的、有不熟悉的……陈秀华对他们都一样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全心全意为他们诊治,中午和晚上拖班是常有的事。医院的专家夜诊时常都要到晚上10点多,有一次坚持到凌晨0点才看完最后一位病人。

“有爱心才会从事医学行业,有爱心才会履行起救死扶伤的职责。”这两者都是陈秀华学医行医、治病救人的源动力。

在出色完成本职工作之余,陈秀华还远赴省内外乃至少数民族边远地区,为老少边穷等医疗落后地区的广大病患者送医送药,为当地医务人员培训讲学、送技术。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篇6

关键词: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多元研究

在民族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文化内容是维系民族成员之间的关键内容,同时也是群族身份认证的重要标志,这种文化理念逐渐成为民族生存及发展的基本核心。伴随民族文化的发展及传承,民族文化经过不断的融合及创新,逐渐形成了优秀的文化形式。对于民族传统地域文化而言,其内容是民族文化重要的组合部分,很多体育活动的构建会将文化形态作为基础,实现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以及文化氛围的稳定创造,充分彰显社会环境下民族体育文化构建的核心内容。由于文化是时展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整个时代背景下,人们应该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价值,通过对相关研究内容的梳理及分析,实现对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

一、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多元研究的重要性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觉性是文化重构的基础

文化的自觉性是民族文化发展中的核心动力。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文化一定会承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及碰撞,主要是在民族发展中,需要有民族文化的支撑,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也就导致文化传播中问题出现,因此,一些传统文化需要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不断的更新。在整个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传统体育文化应该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的自我扬弃,从而促进良性循环状态下社会文化的稳定发展。而且,在当今文化冲突及文化迁移的过程中,人们应该在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背景下,进行民族文化的自我反省及重建,从民族文化的发展需求出发,通过对自己需求的分析,确立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为体育文化的传承及创新提供稳定支持。由于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所以,体育工作者应该树立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认真审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拓展民族文化的发展空间,从而为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提供支持[1]。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保证

在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每个民族文化作为独特性的艺术形式,在文化发展及创新的环境下,具有一定的特色性,因此,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只有发现民族文化之本,才可以在文化上形成直立、创新的文化传承理念,通过与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创新。同时,在民族体育文化多元化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先注意民族文化的本土性,再注重民族文化的全球化,认清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根基、特点以及历史内容,实现体育文化的有效重构,促进民族文化的多元化传承[2]。

二、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研究中的局限因素

(一)对人文现象认识不充分

对于中华民族体育文化而言,由于其独立性不强的特点,会导致研究者在人文现象认识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与共生文化分析的过程中,其文化形式没有呈现出完全剥离的状态,例如,在节庆、娱乐等活动构建中,肢体活动会与体育中的行为交织在一起,人们极容易对日常生活与民族体育身体活动产生混淆,所以,对一些人对人文现象的认识也就存在着模糊性的特点。(二)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受特殊文化影响对于人文现象而言,一些人会认为这一内容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结果,所以,在研究中会很少涉及到民族体育文化,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严重影响了体育科学研究体系。同时,由于研究人员对民族体育文化的认知不全,对民族体育背景、起源以及功能的认识存在着片面化特点,导致在体育文化分析中出现了主观臆断的现象[3]。

(三)研究方法的单一性

通过对现阶段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文献分析以及文本叙述的过程中,在这种单一性研究方法构建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适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策略,虽然在这种方式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体育文化的了解,但是,与复杂文化内容相比,这种文化形式仍然缺少更深层次的文化内容,导致人们不能全面的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同一文化的发展会展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因此,这种复杂性的文化特色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文化研究、文化阐释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应该得到稳定的融合,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合理描述,所以,应该在体育文化传承中,通过多种研究方式的运用,进行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分析,从而实现民族体育文化的综合探究[4]。

(四)传统思维制约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

在传统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其中高度普适性现象的出现虽然可以采用笼统、模糊的方式进行自然现象的分析,但是,通过这一条件内容的概述及分析,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性内容,从而形成科学性及专业性的概述理念,促进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对于不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言,在其内容分析的过程中具有差异性的发展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系统性的发展脉络,保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创新,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规律性分析。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种文化的发展会呈现出时代性的特点,但是,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及文化分析中,应该寻求文化演进的基本规律,保证体育文化传承背景下的社会性及文化性的特点,减少传统思维对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限制。

三、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多元化研究

(一)构建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基本思想

在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及发展的过程中,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内涵,在历史实践及反思的过程中,文化理念得到了系统性的提升,同时,在民族传统文化提升的同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需要树立科学化的传统体育教育理念,通过正确、客观评价理念的设计,可以正确进行指导理念的分析,从而达到文化传承中实事求是的特点。在正确理论指导构建的环境下,体育研究者应该摒弃传统的观念及保守的思想,通过辩证理念进行民族体育文化特点及发展规律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的文化传承理念,促进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及稳定创新,实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基本思想[5]。

(二)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民族体育的交流

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而言,是在我国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自然、掌握社会及传统文化的实践内容的综合性文化内涵。但是,在现阶段文化传承环境下,由于人们对历史文化认识的不足,难免会出现鱼龙混杂的问题,导致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中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及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认真的筛选及分析,由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珍贵资源,在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朝着多元文化方向进行发展,充分展现民族结构的实用性价值。同时,在科学时展背景下,人们需要运用多科学原理进行价值问题的研究及分析,构建完善性的体育文化发展理念,从而为体育文化的继承及发展提供稳定支持。而且,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新及传承中,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导致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形式受到限制。因此,应该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通过文化的传承,实现与不同文化的稳定交流,使专业的体育研究人员掌握体育文化的成果,从而实现文化传承中本土化及全球化的有效整合,推动民族文化的全面发展[5]。

(三)实现单一文化向多元文化的转变

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及发展的过程中,其内容的研究不能离开专业方法的支持,如果在文化传播中缺少了传播的方法,也就会造成民族精神的缺失。在这一方面上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涉及到民族学以及人类学,同时也会波及到社会学以及传播学之中,所以,在宏观角度下,进行构建科学化的文化服务理念,并在问题研究及方法创新的同时,实现人文主义及实证主义的有效融合。在方法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将人文主义与实证主义进行稳定的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静态理论与动态理论的相互统一。在基本方式分析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对文献资料收集、民族志研究以及考古研究问题的使用,实现理性时代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及稳定创新。通过这些成部分,它需要相关部门与医务人员的重视、完善制度的建立及实施、政府足额资金的投入、定期业务知识培训及日常督导。规范的医疗废物管理可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令第380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S].2003-06-16.

[2]周敏,刘滨,周丽芳.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7):815-816.

[3]闫芳.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管理评估[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27(1):39-40.

[4]王艳,刘书绵.标识化管理对临床医疗废物管理的实施效果观察[J].卫生管理进展,2016,8(29):29-31.

[5]汪玺正,刘彩红,李俊艳,等.中国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9):698-701.

[6]韩颖,赖晓全,熊薇,等.湖北省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7):492-494.

[7]武改丽,高美荣.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1,9(14):1286-1287.

[8]何光琴.负面清单在医疗废物监督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5):1-3.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篇7

   北京市东城区作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发展实验区,为全面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将北京宏志中学(北京市第一四二中学)指定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试点单位,已帮助学校在校内建立了“一地、一区、一园”的中医药教育实践基地,中医药文化教育在全校普及开展。

   经北京市教委批准,北京宏志中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办学,成立中医药“杏林”实验班,面向全市招生。学校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密切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丰富资源,依托项目管理、课程建设,实现中学和高校的充分合作,通过高中特色化教学和高校自主招生的方式,与中医高校优质教育资源进行了真正、深层次地对接,为学生搭建了成长和发展的平台。如今,北京宏志中学已探索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它既有益于自身发展,为建立学生多种成长模式发挥其办学效益,又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多年来,北京宏志中学实事求是,因校制宜,找准发展定位,明确提出学校的特色化发展战略,勾勒学校未来发展蓝图,走特色化普通高中的发展之路——传承中医文化。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生生不息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和国际化,必将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障和动力,也必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北京宏志中学在制订学校“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确定了“品牌学校、特色学校”的办学定位;确定了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中医药文化特色鲜明的中学的目标;确定了依托东城、立足北京、走向全国的发展方针。与这些目标、定位、方针相配套,学校明确以建设中医药“杏林”实验班为抓手,以培养中医药专业的后备人才为目标,带动整个学校的文化建设,实现特色立校。

   北京宏志中学鲜明地提出:创办特色高中是普通高中的最好出路,也是实现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推动力。学校确定的中医药特色化办学目标与近年来国际上出现的中国文化热有关。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与世界的交往日趋广泛和深入,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掀起了一个个热潮。华夏文化的魅力与光芒,已辐射五大洲,成为各国人民之间增进了解和友谊的桥梁。而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医药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上生长发展起来的。正如有的专家所指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成型和发展的基原,中国古代文明是中医学萌发之基础。正值全球中国传统文化热时,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也必将受到全球的瞩目。趁着这种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和传播的良好势头,北京宏志中学特色化办学模式必将为学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北京宏志中学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化办学之路,是以传承中医药文化作为自己的时代使命,创建独到而杰出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最高学府——北京中医药大学毫无疑问就是传承中医文化的重要阵地,应该是最有资格,也是最应该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地方。弘扬和传承一种文化,绝不仅仅是开设一些专业、讲授一些课程就能实现的。因此,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北京宏志中学联袂打造中医药专业的后备人才,让中学生作为中医药薪火传人,在中医药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从而培育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自觉担负起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历史重任,这将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北京宏志中学也将在完成这项伟大的工程中实现学校的发展。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篇8

【关键词】高校;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培育路径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它融合了历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精华,吸收了儒家、道家乃至佛家文化的智慧,是古代唯一流传至今并且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科技文化形态。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价值内涵。

一、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内涵

在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中医药文化不断融合了医学、自然、人文等学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的生命观、自然观、伦理观等中医药核心价值观。

1、生命至重,惟人最尊――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人既是医药学的出发点,亦是医药学的归宿中国古代的中医学者们同样深刻认同“以人为本”,南北朝萧纲在《劝医论》中写道:“天地之中,唯人最灵,人之所重,莫过于命。”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道:“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中医药文化遵循自然界的四时更替规律顺时养生,一切都从人的高度出发,这种对于身心供养和健康生活的认识,至今仍闪耀着人文科学精神和思想智慧的光芒。

2、医贵乎精,仁术济世――大医精诚的职业观

汉代张仲景曾有言:“医者,生人之术也,医而无术,则不足生人。”作为医药人,不仅要具备仁爱之心,还要有济世之术,中医药文化既是医道不断发展的文化,也是医术不断进步的文化,是‘道’与‘术’的复合体。医贵乎精,仁术才能济世,“精于专业”始终是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3、医者仁心,济人为本――医乃仁术的伦理观

“精诚仁和”是中医药文化的根基和灵魂。它要求中医药者精勤治学,追求精湛的技术;态度诚恳,懂得以诚待人;仁善博爱,常怀济世之心;谦恭温和,提高性情的修养。时至今日,“精诚仁和”四个字依然是现代医药人永恒的道德追求,发挥着巨大的伦理价值。

二、高校培育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意义

1、彰显中医药文化魅力,提升中医药文化软实力

长期以来,在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失去了依存的土壤,进而失去了自己的话语权,走向“失语”状态。实际上,中医药文化的原生性、民族性和草根性,已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不仅在过去,而且在现在,甚至将来都它所蕴涵的核心价值已经随着历史的变迁渗入到国人骨髓之中。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重新唤醒中华优秀文化的活力,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从某种程度上是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环节。

2、培育优秀中医药人才,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并将其输向社会的重任。培育一批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建设一支高水平中医药队伍不仅关系到人民大众身心健康,更关系到中医药事业发展。只有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内涵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增强医药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在实践层面弘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并使中医药事业真正兴旺起来。

三、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培育与传播困境分析

1、中医药文化自身的不足

不可否认的是,中医药文化自身还存在许多保守、落后的内容,阻碍了中医药文化在现代的传承与创新:一是中医药理论中渗进了很多玄学和易学,内容显得晦涩难懂,使现代人难以理解;二是中医药学自身缺乏对外交流的主动性,有的中医药世家秘方概不外传,导致这些医药配方逐渐失传,这也是现代中医药面临的尴尬。

2、传播主体与途径狭窄

中医药文化的传统传播途径主要依靠国家政策,以大众传媒为主,已适应不了信息社会的需求,这种单纯依行政手段的传播内容多为专业的科普知识、宣传手册、以及晦涩的中医药养生知识等,覆盖面窄且形式单一,内容过于专业而又缺乏创意,不能赢得广泛认同,因此达到好的传播效果。

四、高校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培育路径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其蕴涵的人文精神,历经数千年涤荡依然显现出自身独特的现代价值。高校作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之一,更应将这块中华文化的瑰宝发扬光大。

1、课堂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培育的主阵地

高校作为学术高地,培育并传播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义不容辞,要发挥高校课堂的主渠道作用。首先,学校可以在中医药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中医药文化公选课和选修课,如中医药文化发展史、中医药大家成才之路等等,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成长成才。其次,高校师生应树立自觉传播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意识,并在校内形成“精、诚、仁、和”的学风和校风,利用师生关系、朋辈关系将这种氛围传给一届又一届学生。应该说,课堂是培育高校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关键阵地,对大学生内在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养成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2、人才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培育的核心

中医药文化人才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体,否则,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培育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高校应倡导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普及教育,并将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人才收揽其中,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团队,打破以往单从医学、药学等自然科学的角度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桎梏,多维度探究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如从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服务理论等,为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在高校的培育路径和方式提供理论指导。

3、校园活动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培育的支撑

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医药博物馆、展示校史等方式,让学生从刚进大学起就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熏陶,了解其中的内在价值;另一方面,学校可充分利用“文化论坛”、“名家讲堂”等平台,邀请中医药名家给学生进行讲座,开展中医药文化的选产普及;此外,高校还可以利用其他社团活动,如“中草药辨识大赛”,“精业济群”演讲比赛,五禽戏、太极拳、养生气功表演赛,“药膳美食节”,中医药文化读书节等艺术文化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领略中医药文化的魅力,逐渐认同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进而滋养师生心灵,陶冶道德情操。

4、新媒体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培育的载体

高校师生是接触新媒体最前沿的人群,同时也是传承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生力军。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传播模式单一,传递效果滞后,主体与受众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互动,而网络信息技术革新过程中涌现的现代传播媒介。

首先,各高校可建立了大学生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网站或网页,对新媒体网络舆论阵地主动占领。高校须针对中医药时政热点进行跟踪解读,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对社会敏感问题,比如“医患关系”等进行理性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传播正能量。

其次,高校应加强新媒体语境下的中医药文化传承体系的构建。如引导学生将博客、论坛、微博上的中医药文化经典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形成理性成熟的思维方式,培养专业老师作为网络中医药的舆论引导者,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与专业老师的交流互动中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真正理解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内涵,从而达到传承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其成.中医里面的国学[n].光明日报,2013-7-1(15).

[2]徐玉芳,张云芳,郭小磊.中医药文化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优质资源[J].中医学报,2012.7.820-821.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篇9

论文摘要:完整意义上的科学教育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具体层面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传授;二是抽象层面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如果说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传授是科学教育的实体的话,那么科学精神的培养则是科学教育的灵魂。不断现代化的中医学已经为融现代与传统为一体的科学精神创造了一种契机,我们应当善于抓住这一契机,归纳符合中医学形态的科学精神,把握中医学为我们创造的科学精神,培育中医药教育的科学灵魂。

1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一种自觉崇尚科学的精神状态,它蕴涵着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手段和科学的方法,是开启民智、彰显理性的先锋。科学精神所造就的是人类对科学的追求和探索,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1.1科学精神的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与发展。科学精神所张扬的,是贯穿于一切科学活动、一切科学探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依据和准则,包括思维所依据的准则,判别所依据的准则,行动所依据的准则等等。一个人若自觉不自觉地违背了这些依据和准则,就必定会陷入背离或远离科学方向、科学道路而滑向认知的误区,滑向离真实、离真理、离真情越来越远的道路上去。由此可见,科学精神实际上是从科学中提炼、升华出来的科学理性成分,其内涵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与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总结科学精神的内容时,既要考虑其时代特征,又要关注其继承性,既不能泥古不化,又不能以现代科学偏废传统.

1.2现代科学精神的内涵是与现代科学体系相伴而生的,是西方古代科学精神的延续。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古代科学精神,有一种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亚里斯多德曾说:“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蠢”。这种对待科学的态度也正是整个古希腊文化的根本精神所在。兴起于以培根为代表的感官唯实主义的西方近现代科学教育强调科学的工具价值和功利性。培根说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应当是“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海森堡为近现代科学被功利性推进的图景作了如下描绘:“知识的每一步进展都和从它能引导出什么实际应用的问题相联系,科学的进展被描绘为征服物质世界的十字军,实用成了时代的口号”。应该说古代的西方科学远远落后于中国,但西方人对待科学的态度使西方人无形中在不断地进行科学知识的积累,进行科学手段和方法的探求,同时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得以不断地开发和利用,并在运用中得到发展。18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后的西方科学开始走到了我们的前面,近、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夭文学、地理学等等应运而生。在医学史上,显微镜的发明就使西方人对疾病的认识步入了新的阶段,结束了数千年来与疾病抗争过程中的被动地位.正因为如此,西方古代科学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现代科学精神也就萌芽于西方古代的科学精神。

1.3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创造了早期科学的辉煌,我们不能因其衰微而否认其合理而深刻的内涵。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是一种建立在中华传统文化和哲学理念上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态度,蕴涵着深刻的科学方法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倡导的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和以伦理为本位的实践观,强调要认识自然万物运动、变化和相互联系的普遍规律,并倾注精力去寻找利用这些规律的方法,从而达到认识真理、改造世界的目的。传统的科学精神为我们民族的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医药就是中华传统科学精神的杰作。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中医药诞生了完整、丰富、而又无法取代的理论体系。在天人合一观的指导下,中国传统的科学没有进入微观世界去分析物体的构成及其运动、变化和联系的规律.在科学发展的早期,人类的科学手段极其落后,科学知识的积累刚刚起步,人类对绝大多数自然现象槽懂无知,天人合一的观念,使科学能够跨越许多障碍,创造出中医药的奇迹。但夭人合一的观念也推动了以自省、自我完善为特征的文化形态,形成了注重人文领域的间题,而对自然之物漠然处之、被动顺应的态度,并进而造就了泛道德主义的传统文化特质.当人们总是以伦理的眼光来观察自然的时候,就不可能赋予自然本体的地位,就缺乏一种按照自然本来的面目客观地认识自然的动机。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就不再张扬科学领域的理念,科学精神被剥离了出来,并逐步消失。但我们不应该否认传统科学精神曾经所开辟的科学途径,对今天的科学仍具有指导意义,重新挖掘传统科学精神对培育完整的现代科学精神体系是十分为重要的。

2科学精神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是一对卵生兄弟,是人们在抛弃谬误、获得真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维和行为。但科学精神是激励和规范人们创造活动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激励人们进行实践创造活动的精神支柱。正是在科学精神的推动下,人们看到了理性力量的伟大,开始不断地进入微观和宏观世界,深刻反省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认知和发掘更强大的科技力量。科学方法是认识自然或获得科学知识的程序或过程,是程序、途径、手段、技巧或模式,从总体上看,科学方法不外三大部类:经验方法、理性方法、臻美方法。科学方法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产生,科学方法中蕴涵着深刻的科学精神,我们研究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必然要从中医学的方法论入手,从中不断提取科学精神的元素。

2.1中医学的科学精神,其实质在于开发人类思想最大的潜力.中华传统科学精神的这一特质与现代科学精神所倡导“发展性、创造性、突破性”的高级思维是不谋而合的。人类社会正是依靠了这三性思维,才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文明的。从现代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中医学“天人相应”、“阴阳五行”学说,实际上是古代的系统辨证哲学方法,“从象测脏”实际上是原始的黑箱方法,“取类比象”实际上是原始的同构方法以及辨证方法、原始的系统分析法或状态变量法。这种发散性思维、立体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性思维,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构思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另辟蹊径,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类的智慧,使科学能够突破科学手段不足、科学知识有限的难题和科学研究与道德、伦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取得发展。这也是一种提倡深思熟虑、勤于并善于观察、事事留心、善于哲理思考的科学态度。

2.2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在于倡导一种唯物、辨证的价值观。在人类还处在原始的神话与迷信的时代,中华民族就能诞生这一新颖的医学学科,一直为世人所惊叹。中医学之所以成为科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之所以能按照自己独特的方法论独自发展,就在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渗透着唯物观和辨证地看待世界和自然界的方法论。“天人合一”的观念、“道”的概念就是强调要研究自然界、适应自然界,把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个部分来思考、来观察.远古中国巫术盛行,但巫术既研究神学,也研究自然规律,甚至包含着对自然规律的顶礼膜拜,乃至神秘化。远古中国对神学的研究、对自然界的研究以及哲学家对社会人与事的研究,互相包含与肯定,互不干扰,为唯物观、辨证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3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在于为中医药创造一种宽松的发展环境。中医学采用整体观去研究人体和疾病,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思维,摸索科学的方法论,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创造出辉煌而惊人的科学奇迹,与宽松的意识形态环境有着相当大的关系。中医学的书籍浩如烟海,可谓学派纷呈而又海纳百川,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这一点与西方中世纪教会统治下把愚昧的意识形态强加给学术界,科学环境极为黑暗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2.4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在于倡导积极的、多元的思考方式。中医学研究人体和疾病,要求医学研究者必须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因为没有对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深刻研究,既使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也不可能认识人体的发病规律的.事实上中医学在研究人体系统的同时,对人体系统、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及其三者的相互关系都有相当深刻的研究。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黄帝内经》就是古人“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而成的。

3弘扬中医药中的科学精神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意义

科学精神是人们达至思想、观念现代化的最重要基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对中医药的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3.1弘扬中医药学中的科学精神,可以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中国的近代史上,对科学的认识曾经走过一段弯路。现代科学传入我国之时,正值内优外患,在救亡图存的背景下,科学成为最有魅力的名称,开始由形下之“器”上升到形上之“道”,演变为一种绝对的、终极的信仰体系。陈独秀便明确主张“以科学代宗教”。胡适曾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与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这里的“科学”当然是指发端于西方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这种对科学的极度尊崇,把科学奉为信仰的态度,恰恰违反了西方科学精神对新知识的探求,泯灭了怀疑的意识和理性的批判。因为信仰不能包容怀疑,怀疑的产生标志着信仰的动摇。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些人不是去研究中医学所确立的未知领域,而是把中医学排斥在科学之外.中医学从疾病证候出发,通过探讨疾病现象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进而研究人体内部生命活动的规律,从一个西方医学未能进入的角度探求生命的本源和疾病的防治,这种学说此时此刻开始经历了惊涛骇浪的考验,屡遭摒弃。事实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和西方的科学精神,都包含了极其深奥的科学准则和依据.中华民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医药学,而西方科学也曾经走过了一段漫漫的长夜,在痛苦中摸索,在中世纪的黑暗中挣扎。这就证明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的伟力。东西方科学发展在不同的阶段都各有偏废,都曾经为背离、远离科学方向而付出沉重的代价.解放后,摒弃中医药成为逆流,中医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但中医药仍然在人们对传统的误读中艰难地前进,中医药教育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极为困难,部分中医药专业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弘扬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可以回归科学精神的本质特征,使人们真正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篇10

中医文化,是指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文化社会背景以及蕴含的人文价值和文化特征。它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文化,以其整体的治疗思想,多角度观察病理的方法,奇特的治疗技术,和谐有用药手段而著称于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学文化构成了中华中医文化的基础和主干。

有了人类,就有了医药的活动。中原地区是中华中医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早在伏羲、黄帝时期,就有了医药起源的美妙中华中医文化的源头。

河南是中医的源头,是中医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人们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逐渐发现了植物药,车渔猎生活中,逐发现了动物药;在冶矿生产实践中,逐渐发现了矿物药。与此同时,又发明了针法、炙法和外治法等。

战国秦汉三国时期,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时期,其标志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医学经典相继同世,《黄帝内经》大约是战国秦汉时期,为后世中医理论之源。《伤寒杂病论》系东汉南阳郡涅阳张仲景所著,该书的最大贡献原则,奠定了临床诊断理论的基础。《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的洛阳,其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中药学理论。而这三部医药学原完成的,可以说中华医药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原。

南北朝至隋唐进期,中医学得到了全面发展。

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邈,曾长期在中原行医,著有《千金要方》、《千金》大成,对《黄帝内经》有大量征引和深入阐发。同时,他收录了张仲景著作有关伤寒病症的部分,从而医圣文化得以广泛。

宋金元时期,是我国医学的发达兴盛时期,其重心在中原。这一时期医学发展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医政设施的进步,当时都城开封设立“翰林医官院”、“太医局”及其他保健或慈善机构,把医药行政与医学教育分立起来。同时还设立“御药局”、“医药惠民局”等专职药政机构,这一传统至今仍被沿用。

明清时期,由于全国经济中心的南移,我国医学在南方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河南仍涌现出了众多著名医家。

宋代以前,河南一直是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中原大地名医荟萃,是名医最多,献最大的地区之一。

中原地区在历史还形成了独特的药文化。产于怀庆府(今焦作市)的“四大怀药”,即怀山药、怀、怀地黄、怀牛膝,距今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众多的中草药中,独享有“华药”的美称,由此产生、发展成怀药文化、怀商文化。

中医学文化是在中华文化母体滋养下发展成长的,从传统文化这一母体文化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积淀起深厚的医药文化,是中华医药文化的根基和主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张仲景医圣文化为代表,以其高尚的职业道德治思想、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成为中医学的灵魂,对整个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黄帝内经》开始,中医药文化的哲理就十分明晰,阴阳学说、五行相生相克、整体宇宙观等哲学思想基础已经奠定。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中原医家所创造的理论价值时至今日仍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其一,阴阳及平衡理论,提出了人体阴阳之气的平衡是生命健康的基本条件,“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和谐学中的和谐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二,五行及脏腑、经络理论的提出,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整体观念与联系的观念。其三,藏象及辨证理论,通过对小体外部现象的观察,得知人体的健康状况,体现了中国古代医学对本质和现象问题的独特理解。张仲景的辨证论的提出,反映出对差异性问题和分析的独特理解。此外,中医治病包括无病养生和有病调理两个方面,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整体观在医疗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总之,中原中医药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朵奇葩。

中原医学文化以张仲景文化及张仲景医圣文化为代表,其高尚的职业道德、科学的辨证论治思想、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张仲景的医德观完全体现了中华民族以“仁爱”为核心的传统美德,形成以“仁”为核心;二,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诊疗方法,为中医临床医疗的通用模式,一直是中医诊疗疾病所遵循的基本法则,一直指导着中医;三,承前启后的医方文化。仲景所载方药,被尊称为“经方”、“祖剂”。时至今日,仍为广大医药工作者所喜用。医圣发展,已成为蔚为壮观的文化现象。对中国、对汉字文化圈,乃至世界的医学、人文等均有较大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作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专著,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之作,不仅是界人民的巨大财富。国人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杂病论》为医经,称之为“活人书”。其影响早已跨越国度。进而又形成“伤寒学”、“伤寒文化”。一些国外的医家还专神祠,将此称之为“归宗”。由此可见中原医学文化的魅力的影响。

中原医学文化以其独特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要传承医学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就必须把握其本质特点:文化的内涵,使中医文化真正作为国粹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