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考古代文学常识汇总十篇高考古代文学常识汇总十篇

高考古代文学常识汇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22:43

高考古代文学常识汇总篇1

这是一部填补空白的断代词汇学,它从东汉一直到近代;它同时也是一定意义上的词汇学通史,因为古代汉语分为两个系统,白话词汇系统起于东汉而止于清末,而《词汇学》所描写的研究范围即是如此。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十一章,下编六章,约略说来,本书的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确而清晰地勾勒出了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的面貌

本书命名为汉语词汇学,按笔者的理解,它不同于汉语词汇史在于,词汇史的重点是勾勒出全部或某一具体时期词汇的历史及词汇发展的大致面貌,是否清晰而准确是权衡它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词汇学则侧重于词汇研究方法的总结和探索,构建所标指的历史范畴中汉语词汇研究的理论体系。既为一般读者开启问学之门,也为同行的研究提供科学而客观的理论参考。

中古到近代,即从东汉到清末,时间跨度近1800年,要做到对整个中古及近代汉语词汇的全方位把握,的确谈何容易。作者十年一剑,把探索汉语词汇的发展很好地和社会状况结合了起来,从中寻绎提炼出词汇发展变化与社会现实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试以中古为例。中古是汉语词汇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它开启了白话系统的源头,深层次地探讨其间原因,无论是词汇史、词汇学的理论构建还是汉语史的全方位认知都是意义非凡的。基于此,《词汇学》浓墨重彩地为我们勾勒了中古词汇变化的原因。在“汉魏六朝的社会现实与词汇发展”专章下,共分为以下几个小节:影响词汇的外部发展因素(上):政治、经济、文化;影响词汇的外部发展因素(下):思维交际;中古语言与文化;中古汉语词汇的发展及若干特点。每节下,根据不同情况再分细目。如第一节下分“社会大变动,民族大融和”、“儒释道三教合一,外来文化融入汉语”、“科技医学、文学艺术迅速发展、语言词汇日益丰富”。第二节分“交际功能增加,社会需求增大,促使词汇总量不断增加”、“思维更加缜密,表达更丰富,要求语言的表现力、精密度进一步提高”。篇幅所限,我们仅就第一节的三个细目的内容看作者是如何给我们展示中古汉语社会现实与词汇发展的。

第一细目下,作者告诉我们:“自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这短短的四百年间,更是社会大动荡、大分化、大裂变时期,其朝代嬗替之快,地方割据之盛,强臣叛乱之多,外族入侵之频,又是其它所难以比拟的。”正是这特殊的历史背景,导致了汉语词汇的巨大嬗变。

第二个细目着重对佛教的传入、译经的盛行作了简明的介绍。告诉我们,因为佛教是平民宗教,信奉者众,加之统治阶级的提倡,给佛学著作的刊行和传播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于是大量的佛教词汇进入汉语,当然也进入士大夫以及百姓的日常生活。因而,在中古的典籍中,源于佛典的词汇大量出现,给汉语词汇增添了新的血液。

如果说,前两细目是从比较宏观的角度立论,那么第三细目则是具体而微,以大量的数据来证明汉语词汇的革新状况。汉魏而下,汉语词汇总量大大增加,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更为直观,其下又分成“哲学宗教”、“政治军事”、“经济生活”、“文学艺术”、“中外交流”五个小类,凡举出汉魏而下产生的新词180多个,让我们对词汇“日益丰富”的内涵有了深刻的感性认知。

不难看出,第一节下的这三个细目,已经将中古时期影响汉语词汇的外部因素交代出了一个总的轮廓,这实际上是中古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的至关重要的原因。至于本章下的其它几个小节,考论更为细化,表格式的数据、深入透彻的个案辨析、宏观概说与微观缕析有机结合,无一不更有力地支撑了第一节所揭示的缘由。

《词汇学》所描写的中古汉语词汇的总体面貌,我们举例性地作了如上的评说。至于近代汉语词汇的面貌,《词汇学》同样也把握住了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促使词汇发展演变的种种动因,从而同样为我们勾勒了一轴清晰而客观的词汇演变的画卷。囿于篇幅,从略不论。

二、科学而客观地诠释了词汇研究的方法

按我们的理解,词汇学理应突出一个“学”字,词汇学者,即词汇研究的方法是也。我们觉得,《词汇学》非常完美地体现了这个精神。首先,对中古近代汉语的分期进行了精辟的论断,让读者明白了这种分期方法的合理性。接着,再从概念的角度论证了中古汉语词汇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名实的问题,即是什么。再下来,则解决为什么,即研究的作用、意义以及通过什么去研究,也就是本书所列的“语料及类型”。在这一章中,《词汇学》按照第一章分期的框架,对中古、近代汉语的语料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无论是高文典册还是蚕丛,无论是中土传世文献还是外来译籍,无论是地面残卷还是考古的新发现,几乎无一遗漏地分别作了介绍。于是,一座立体的、清晰可见且全面而系统的中古近代汉语资料宝库矗立在我们面前。又因为,古代典籍真伪的问题常常影响着研究的背景是否可靠,研究的结论是否客观,所以,《词汇学》专章讨论了语料的选择与鉴别,主要从方法论与实证配合讨论,进而升华到理论的指导。成功的实证如译经的年代鉴别以及《孔雀东南飞》、《列子》等书的辨伪。方法上,《词汇学》主张语音、语法、词汇综合考虑,提出鉴别语料的三个优先原则和六条步骤。学术线索清晰分明,从而给读者以全方位的指导。

为将金针度人,《词汇学》以百余页的篇幅对词义考释的方法展开了详尽的讨论。《词汇学》首先给我们介绍了研究方法。“方法”又分“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两部分,基本原则是从宏观理论的角度论说,强调必须历时与共时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而基本方法则细分为六条:共时描写;历时考察;比较分析;定量统计;归纳推阐;参证方言。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具体到词义考释,《词汇学》分为“汇证、推阐、审例、比较、探源、求验”六种方法。既援引有深湛的理论,又以精彩的考释实例充实之,娓娓道来,令人耳目一新。

《词汇学》上编,还有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作用和意义等专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关中古近代汉语的知识,完整而科学地阐述了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方法。

三、展示了系统而完备的中古近代汉语研究材料及思路

下编的安排同样煞费匠心,五章中以四章的篇幅进行总结。纵观以“研究简史”命名的前四章,中古近代汉语研究历史介绍之全面,视野之广阔已令人惊叹其富赡,而爬罗剔决,巨细不遗更让我们服其缜密。再者,《词汇学》不是仅着眼于介绍,而是对相关的研究追溯其源流,正定其是非,评章其得失,补苴其罅漏。其诠衡之客观,评价之公允时时令人解颐。如“草马”、“便面”、“阏氏”、“计偕”,“上下”、“洋”、“渴罩”、“中”、“章估”、“么”等条目的考辨皆精到无比。

第十三章是“近现代期”,分为五节,其时限是从1901年迄今,而在现代期部分,除内地外,另以三个专节分别介绍了“台港”、“日韩”、“欧美”的中古近代汉语研究。引领读者突破固有的局限,将研究的视野于更广阔的天地。

第十四、十五章分别是“考释类”和“概论类”,前者将散见的词语考释,相关的古籍整理,学者文集中的考释,贯通各类文体如史书、小说、笔记小说、敦煌变文、唐诗宋词、佛藏、道藏等的考释或词典,中古近代著作的专书词典等都一一作了介绍评价。此外,还介绍了中古近代汉语学术研究的相关动态。可以说,下编本身便是一部系统而完备的中古近代汉语文献资料。然而,相比于单一的文献资料,作者客观公允的评介贯穿了词汇学的精神,对于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人乃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都不乏取法问径的功能。

最后一章“问题与展望”,是作者对于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理论的一个深度思考和展望。言简意赅,不再赘说。

总之,这是一部体大思精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是作者几十年治学心得的提要勾玄。可以说,对于理论的思考贯穿全书。如上编“中古近代汉语词汇学和语义学”一节,作者勾勒语义学研究历史,从理论角度阐释语义学与词汇学的“同”与“异”。又如“考察词义演变的历时轨迹――历时研究”一节,作者运用“义位分析法”深入剖析“中古、近代汉语词汇与上古、现代汉语”的联系,通过个案上义位“增加、减少、转移或易位”的分析,为历史词汇学的建立提供证据。此外如“影响词汇发展的外部因素(上)”一节的论述与现今前沿理论的“语言接触”神合。在第十五章,还可看到作者对其它语言学理论的关注,诸如语法化、词汇化、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接触等。全书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水融,次第井然,全无突兀之感。

高考古代文学常识汇总篇2

关键词:汉语史语料学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单音词复音词

汉语言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传承下来的现代汉语,不免带有历史的印记。不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现代汉语仍然保留了许多古代汉语的特征,所以以现代汉语为主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仅仅从共时角度着眼是不够的,从历时角度加以考察才是科学的研究角度。其中,汉语词汇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与古代汉语的联系最为密切,也较为容易通过语料进行考证,现代汉语词汇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下不断变化的产物,与历代的汉语词汇均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借助汉语历史语料分析现代汉语词汇,不仅可以探索古代文言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加深我们对现代汉语中各种词汇现象的认识,而且对汉语的教学与研究有着莫大的帮助,甚至现在许多网络上流行的新词新语也和古代汉语延续下来的构词法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是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高阶学习者需要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和相关文化背景的原因。

一、古代单音词与现代复音词的比照

单音词、复音词是就词的音节构成情况划分的。古代汉语单音词占优势,但在向现代汉语演化的过程中逐渐实现复音化,这也是为减少同音词及歧义必然的趋势。当然,这并不意味古代汉语中就没有复音词,只是表明现代汉语中许多复音词都由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发展而来,其中很多现代汉语双音词的不自由语素仍保留文言中的古义。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古汉语单音词和现代汉语复音词语料的对应情况,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义、扩充词汇量。我们将古代汉语单音词和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复音词进行比照,主要有如下三种情况:

(一)古代的单音词与现代对应的复音词没有相同的语素

这种情况下的古代单音词一般都有较为生僻的涵义,或是多义词中表示较不常用的意义,因此被完全不同的复音词取代。例如:

因退立,股战而栗。(《汉书》)股:大腿

惟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师。(《尚书》)师:军队

上例中的“股”“师”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不再是“大腿”“军队”的意思,日常会话中也很难用到。在《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词汇大纲》(以下简称为《初级词汇大纲》)中,含“股”的词项仅在例句“一股冷空气正缓缓向东移动”中作为量词出现,“师”出现在“老师”“教师”“师傅”三个词项中,并不涉及“军队”这个义项。因此,在初级词汇教学中并不需要特别涉及此类含生僻义语素的词汇教学,但是随着教学的深入和阶段的提高,当遇到“悬梁刺股”“兴师动众”这类成语教学时,就有必要联系历史文化背景来解释词中各语素的含义,而且特别需要提醒学生辨别其与通常意义的区别,以免发生混淆,破坏对词义的正确理解。同样的例子还有“救火”的“救”,意为“阻止”,这符合其在《说文》中的解释“救,止也”。对于这部分不自由语素还保留古义的现代复音词,是不能只凭英语翻译或是现代汉语的常用义来解释的。

(二)古代的单音词,加上前后缀,成为现代的复音词

这种情况下,古代的单音词不改变原意,添加一个词缀以便发音和组句,顺应词语复音化的趋势。例如:

虎兕争兮於廷中,豺狼斗兮我之隅。(《楚辞》)虎:老虎

先陨而后石何也?(《谷梁传》)石:石头

上例中的“虎”“石”在现代汉语中意义没变,只是在形式上增加了词缀,变得更加口语化了。《初级词汇大纲》中,“虎”出现在“老虎”“马虎”两个词项中,“石”出现在“石头”“石桥”“石子”三个词项中,均保留了古义,都是在原词干的基础上添加了前后词缀而成。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英文词根、词缀的原理,定期、集中为学生列举一些含有相同词根或者词缀的例子,培养学生的认词猜义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日常阅读无疑会有一定的帮助。

(三)古代两个同义或近义的相关单音词组成一个现代的双音词

这种情况也是为了顺应词语双音化的潮流,用古代汉语中意思相近或相关的单音词来共同构成现代汉语的复音词,例如:

朋、友——朋友道、路——道路婚、姻——婚姻

减、少——减少洪、水——洪水事、业——事业

艰、难——艰难知、道——知道衣、裳——衣裳

学、习——学习恐、惧——恐惧城、市——城市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这些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并不是凭空造出来的,而是经常在古代汉语中以词组的形式出现,后来凝成一体,引申成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比如“婚姻”,在《史记》“寡人与楚接境壤界,故为婚姻,正义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中,“婚”“姻”作为近义的单音词还是有些微的区别的,在现代汉语中才合成双音词来表示“嫁娶、结婚的事”。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适当分解语素来讲解词义,加深对词义来源的理解。同时,也需要分辨现代汉语双音词中近义语素的区别与联系,特别是对学习古代汉语的二语学习者来说,不能将古代连用的两个单音词误解为一个现代的双音词,避免以今释古。

二、古代复音词与现代汉语词汇的融合

复音词是顺应历史潮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多的,古代复音词相较于单音词来说还是占少数。复音词可分为单纯复音词和合成复音词两大类。单纯复音词只含一个语素,包括联绵词和外来词,联绵词是汉语固有的,音译外来词则是通过译音方式吸收的其他民族语言词汇。合成复音词含有两个及两个以上语素,古汉语的合成复音词主要包括重叠词和复合词。通过研究不难发现,古代复音词通过长期的筛选和进化已逐渐融入到现代汉语的词汇中。

(一)联绵词

联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的单纯词,从语音出发可分为双声、叠韵、双声兼叠韵、重言、非双声叠韵几种类型,现代汉语中也仍保留这个定义及分类,不同的是旧词的淘汰和语音上的变化。对外汉语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主要还是语义方面的问题,需要提醒学生不能拆开连绵词解释,切忌望文生义,如“望洋兴叹”中的联绵词“望洋”,出自《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不能误解为望着海洋,而是指目光呆滞、神情迷茫的样子。

(二)外来词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也必然会不断受到他国语言的影响。相比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外来词相对来源较少,也留有许多历史变迁的印记。汉代佛经的传入,使汉语中增加了一些梵语译词,如“玻璃”“浮屠”;少数民族的融合以及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也使不少民族词、外语词进入汉语,如“骆驼”“葡萄”“喇嘛”“可汗”。虽然有些古代外来词现在已不常用,但是吸收外来词的传统依然在继续,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不仅有音译形式,还有音译兼表意、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直接借用等形式,如“沙发”“纽约”“芭蕾舞”“卡片”“积极”等。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解释外来词的来历,吸引来自不同国家、民族学习者的兴趣。

(三)重叠词

古汉语中单音词的重叠形式颇为常见,如“朝朝(每天早晨)”“人人(每人)”,而现代汉语的重叠词则更加灵活多样,有aa、aaB、aBB、aaBB、aaBC、aBaC、aBCC等多种形式,如“悠悠”“兴冲冲”“清清楚楚”“默默无闻”“无影无踪”“虎视眈眈”等。因为现代汉语叠音词结构较为松散,所以比起古代汉语,不仅数量上有明显增加,也较容易找到规律,构词能力更强。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举一反三来学习叠音词,如量词重叠含有“每”的意思,部分双音节形容词可以变成aaBB的形式表示强调。

(四)复合词

古汉语中的复合词从语法角度可以分为主谓式、偏正式、并列式、动宾式和附加式,这种构词法在现代汉语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并列式复合词的两个语素并不都参与表义,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显性意义,而另一个语素的意义是隐性的,这就是偏义复词。偏义复词作为古代汉语学习的一个难点,在现代汉语中也会经常出现,如“无足轻重”,“轻重”偏指“重”,意为“不值得重视”。对比古今偏义复词,可以发现其在古汉语中偏指义语素相对不固定,更需要依赖上下文来进行判断,语素之间的结合也较为松散。多数情况下现代汉语对偏义复词的判定不需要语境,如“国家”“窗户”等,它们的意义已经固定,不像在古汉语中仍保留选择性。但是有一些偏义复词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需要借助语境来进行判断,例如“长短”,《史记》中“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的“短长”即偏“长”;《脏腑记叙》中“余刻此图,并非独出己见,评论古人之短长”即偏“短”。现代汉语中“一较长短”就是“比较谁更好”的意思,“长短”偏“长”,但在“他很小心,生怕有个长短”中,“长短”偏“短”。古今比较之下会发现,现代汉语对古代汉语词汇词义进行浓缩简化的同时,也有着继承和发展。在汉语教学中,对于有固定偏义的复词可以不做过多的解释,但是对于需借助语境来判断的偏义复词就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一下。

三、汉语史语料学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及意义

通过简要对比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词汇关联情况,我们可以大概了解汉语词汇的发展方向,即词语的复音化。具体的关联发展情况和相应的汉语教学方法总结如下图所示:

随着多个复音词代替一个多义的单音词及复音词本身的更新变化,加上社会改革带来各种各样的新词新语,汉语的词汇越加复杂多样。但语言的变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进行的,特别是词汇,作为其中更新最快的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以偏概全。

借助汉语史语料学来收集词汇资料,了解汉语发展过程中词汇的变化情况和词义来源,无疑可以为我们的二语教学工作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方向,其作用大致可以概括如下:

(一)有利于更好地理清词义。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而言,我们不仅要关注正在变化更新的词汇,也需要考察历史。一方面,现代汉语构词能力最强的字义系统来源于古代汉语;另一方面,现代的书面语中也依然保留大量古汉语词汇,特别是古汉语中的成语、名句现在仍大量沿用。所以通过借助汉语史语料学搜集词语例证、对古代文献的词语进行归类整理,可以帮助学生总结构词规律,探求词义理据,并学会通过分析、预测来理解、记忆新词。同时,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词汇中语素义的把握,也便于学生正确分辨同义词、近义词。

(二)有利于奠定良好的汉语基础。通过历代语料的考证,不仅可以使学生准确把握词汇义,扩充词汇量,也能够让他们对词源有一定了解,这无疑对汉语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入古汉语的词汇语料,可以使汉语学习者接触到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汉语语言风格。对词语的追根溯源及古汉语的天然美感,都可以吸引已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二语学习者继续学习、探索下去。

(四)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对比古今词汇的变化,可以窥见中国历史的变迁,词汇是时代的忠实折射物。中、高级的汉语教学中就包含许多中华文化因素,真正理解现代汉语的语言,还需要从古代汉语中寻求答案,古汉语的词汇就是学习的入门。对一些保留古义的词汇的熟练运用,耳濡目染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与语言习惯,可以让学生从文化层面上理解和运用汉语,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希望达到的最优教学目标。

当然,古汉语史语料繁多,而留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有限,在词汇教学中如何合理引入并分配涉及古汉语词汇的学习内容,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分类搜集语料来分析特定的词汇现象,都是值得我们继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崔雪梅.训诂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

[2]高小方.古代汉语[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3]李冰燕,杨英法.古今偏义复词的对比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4]瞿秋石.汉语词源学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复旦大学,2011.

高考古代文学常识汇总篇3

关键词:古代汉语常用词分级教学

古代汉语是高等学校文史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基础工具课。自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问世以来,古汉语常用词已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1]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常用词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然而,古代汉语常用词作为教学内容,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如何根据其特点编选内容,采取有效的施教方法,尚需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一.古代汉语常用词教学改革的意义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多年来已形成了一套较稳定的教学模式。它的教学内容来自长时期的文化积淀,即让学生通过古代语言的学习,热爱并传承中华文化。由于课程本身的特殊性,教师往往墨守成规,习惯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授课模式,满堂灌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教学方法、手段对学生没有挑战性、激励性和指导性。本文通过对古代汉语课程常用词部分的教学内容、方法进行改革,以期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探索、思考想象、质疑、创新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同时为语言类其他课程如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建设提供借鉴,为古代汉语后续课程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古代汉语常用词教学改革的内容

本文将古代汉语常用词教学改革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精选常用词教学内容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教材四册共收常用词1086个,由于课时上的限制,多数院校在教学中均以一二册为主。本人在实际教学中选择第一册一至四单元、第二册五六单元、第三册第八单元的常用词作为教学内容,共计474个词汇,要求学生切实掌握。

(二)改革常用词教学方法

教材中的常用词也已经过编者的精选,总体上常用程度较高,而词义复杂(包括古今差异和一词多义等情况)程度不是太高,且内容处于平等并列地位,[2]不利于学生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故将474个常用词根据常用度和词义复杂度各分两级。具体分类如下:

1、常用度Ⅰ级、词义复杂度Ⅰ级:请、姑、贰、计、侈、靡、战、知、诛、识、攻、恕、持、拱、事、异、进、戚、决、倍、晦、朔、坚、权、穷、难、居、什、伯、故、说、完、过、市、躬、振、壮、详、破、顾、徇、阴、屏、留、捐、效。

2、常用度Ⅰ级、词义复杂度Ⅱ级:克、有、卒、车、舍、报、谓、享、荐、族、馆、甲、田、亡、反、师、言、女、河、复、如、乘、介、兵、逐、及、两、君、具、习、会、寡、来、使、争、去、子、从、引、解、即、信、见、内、好、义、士、间、文、盗、正、苟、仆、家、贼、立、凶、斤、树、之、爱、孰、朝、商、旅、畜、法、府、宫、入、艺、同、比、退、善;、名、下、果、北、世、实、为、中、官、得、量、称、时、听、奉、利、益、取、登、临、假、备、离、爵、采、陟、怀、归、矢、集、叔、秉、降、大、干、败、禽、夺、画、咎、犹、多、与、罢、延。

3、常用度Ⅱ级、词义复杂度Ⅰ级:语、访、召、告、谏、讨、次、驰、骤、侵、袭、奔、执、免、圆、虞、堪、无、辞、谢、责、让、令、属、托、往、违、就、趋、赴、击、却、冯、据、约、释、给、谋、疾、病、饿、厌、衰、崩、示、视、观、望、矜、哀、恤、憾、愤、患、措、窃、翦、脩、讲、设、行、走、出、适、逾、逸、逼、治、保、伤、害、喻、毁、誉、劝、鬻、合、因、改、作、求、致、竭、遵、徂、征、流、放、游、浮、援、操、举、斯、伐、稼、穑、获、纳、交、错、被、任、负、施、用、制、贻、慕、惩、悼、建、置、学、养、谒、矫、遣、逢、候、胜、守、骑、伏、围、突、纵、购、抑、按、擢、挟、将、烝、亨、察、裁、断、奏、敕、委、诈、至、止、寤、寐、恨、惊、冀、贵、贱、笃、专、壹、稍、略、辄。

4、常用度Ⅱ级、词义复杂度Ⅱ级:昭、穆、勤、乏、乱、整、党、雠、防、城、池、匮、困、少、微、强、固、再、三、帝、后、王、侯、息、宗、庙、诗、书、礼、乐、忠、谅、邪、辟、恶、恭、敬、慎、显、著、相、帅、御、右、国、社、稷、仁、道、德、质、色、臭、先、前、后、外、诚、伪、淫、疏、饥、滋、烈、赡、共、殊、钧、锺、政、教、术、势、数、野、涂、江、关、衣、冠、屦、贾、徒、年、岁、陈、夷、平、庸、已、必、一、参、期、吏、衡、聪、明、功、淑、幸、偷、薄、险、阻、悠、皇、永、孔、亟、庶、裘、褐、裳、庭、宇、亩、所、骖、驷、策、身、领、武、仇、耦、阳、休、机、要、祖、宾、郎、男、部、曹、邻、里、狱、阙、祠、第、帐、壁、案、字、项、乳、体、意。

将474个常用词按照常用度和词义复杂度分级后,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常用度Ⅰ级、词义复杂度Ⅰ级的词汇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文选阅读加以强化,并注意与现代汉语常用义比较;常用度Ⅰ级、词义复杂度Ⅱ级的词汇采取讲练结合的方法,举例分析词义演变和古书用字的复杂性,将造字原型图片、甲骨文字形、小篆字形、楷书字形展示出来;常用度Ⅱ级、词义复杂度Ⅰ级的词汇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课外阅读实践掌握词义;常用度Ⅱ级、词义复杂度Ⅱ级的词汇也以学生自学为主,同时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加以识别。

(三)加大常用词考核比重

将古代汉语课程的三部分教学内容文选、常用词、通论的考核比重调整为30:20:50,并采用多种题型对常用词加以考核,如写出甲骨文的楷书形式,指出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等等,促进学生巩固复习所学知识,夯实语言文字基础。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级研究,将古代汉语常用词的教学内容作了细致的等级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古代汉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的对应规律,建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意识和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于衍存.浅谈古代汉语常用词教学[J].东疆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3).

高考古代文学常识汇总篇4

师:同学们自由朗读《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专题四首诗。

(投影)

导师考核制下高中生语文“导——学”式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以教学《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为例

师:今天我们的课题是“导师考核制下高中生语文“导——学”式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请大家找出这个题目的中心词。

生1:导师考核、“导——学”、自主学习能力。

师:我们首先进行第一个环节,课前准备环节。

(投影)前期准备,课上考核:

1.每人准备好《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考试大纲》,并筛选出关于诗歌教、学、考的要求,形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2.每人准备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逐字查诗的解释并质疑;

3.查找“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诵读方法”等术语概念;

4.熟读四首诗。

师:第一项准备,准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考试大纲》,《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老师教的根本。《语文考试大纲》是我们三年后将要参加的高考的命题的重要规范。两样都准备好的请示意。

(生举起《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考试大纲》示意。)

师:全都有!好的。

师:我们齐读四首诗。

(课代表起头,大家齐读课文。)

师:读得不错。下面我们来尝试确定目标。

(投影)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步骤:

1)查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诗歌学习的要求;

2)查找《语文考试大纲》中关于诗歌考查的要求;

3)查找专题语等教材目标要求;

4)复习“意象法”知识;

5)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包括必选目标和自选目标两类。

师:我们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将有这五个步骤,这五个步骤几乎是所有的语文课制定学习目标的步骤,稍加修改甚至可以成为别科制定学习目标的步骤,若从中吸取知己知彼策略可帮助制定人生目标等。我们先来完成第一步。

生2:“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师:请划出其中的关键短语。

生2:表现手法,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师:很好!“用于”两个字十分重要,准确点明了背景材料的作用。

师:我把你找出的这些内容梳理了一下:

(投影)1)查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诗歌学习的要求;

二、课程目标

感受·鉴赏目标:“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三、实施建议之教学建议

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师:关键短语主要有“表现手法”“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诵读古代诗词”“背诵名篇”“自行解决阅读障碍”。

师:我们再看《语文考试大纲》。哪一部分提出了关于诗歌考查的要求?

生3:“考试的范围和要求”中“古代诗文阅读”部分全是。

师:我们一起来找出关键词。

(投影)2)查找《语文考试说明》中关于诗歌考查的要求;

甲、必考内容(二)古代诗文阅读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名句不限于教材内容。

2.理解B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与、乃、其、所、为、焉、以、因、于、则、之、且、若、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3.分析综合C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鉴赏评价D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手法。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生4:默写、实词、虚词、句式及用法、翻译。

生5:筛选信息、归纳要点、概括中心、鉴赏形象、表达技巧、表现手法、思想内容、观点态度等等。

师:我们把以上要求的关键词分类会发现前面是知识积累。后面内容主要指向诗文的三块核心要求,分别是“写了什么”,“为什么写”和“怎么写的”,即“意”“象”“法”。

(投影)3)查找教材专题语;

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是盛唐诗坛另一颗耀眼的巨星。他一生坎坷,却忧国忧民。他的诗歌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称为“诗史”。他集前代诗歌艺术之大成,形成了韵律完美、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被尊为“诗圣”的杜甫,为后世的诗歌艺术树立了博大精深的光辉典范。

师:这些内容在教材的哪里?

生齐:教材第26页。

师:“诗史”,记录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崇高的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这段专题语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在重视“知识贮备”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诗文背后的“生命的力量”。

师:还有一段材料,也是来自于教材。

(投影)4)查找卷首语——致同学;

鉴赏唐诗宋词,是探寻“美”的历程。你可以鉴赏它的“形象美”——外在的形象,精神的形象,丰富的意象,多样的意境;你可以欣赏它的“语言美”——豪放飘逸,沉郁顿挫,清空骚雅,密丽质实;也可以赏析它的“技巧美”——象征比兴,渲染烘托,虚实结合,动静相生……

师:“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已有定论的风格特征,那我们可以通过本专题四首诗的学习更深入的理解“沉郁顿挫”的内涵,在阅读中把主观感受与作品的艺术境界统一起来,在审美享受中达到情感的共鸣和情操的陶冶,从而更深刻的理解杜甫诗歌的“美”的意境。

师:下面我们一起复习一下“意象法”知识。

(投影)5)复习“意象法”知识

意,即“为什么写”,主体是“情”与“理”。

象,即“写了什么”,大致分四类——物、景、人、事。

法,即“怎么写的”,大致分四类,a类是表达方式,B类是表现手法,C类是修辞方法,D类是结构方法。

师:下面进入目标设定环节。大家根据以上提示确定自己学习《沉郁顿挫的杜甫诗》的目标。

(学生在活页纸上写自己的学习目标。)

师:下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指定某生记录,汇总认同率高的学习目标,推荐到课代表处。

(学生小组讨论,某生记录,提交课代表)

课代表汇总交老师投影:

(投影)

1)诵读读准读通,感受意境、形象,陶冶精神和审美愉悦;

2)使用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并积累(初步了解杜甫的生平事迹及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

3)鉴赏诗歌的“象”(物、景、人、事);

4)鉴赏诗歌的“意”(思想和情感态度);

5)鉴赏诗歌的“法”(形成“沉郁顿挫”诗歌风格的表达技巧等);

6)背诵(《旅夜书怀》《咏怀古迹》《客至》),熟读(《兵车行》);

7)自选目标。

高考古代文学常识汇总篇5

【关键词】文言文翻译学生参与翻译技巧积累文言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1-0127-01

一、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参与翻译文言文。

由于初中生刚开始接触文言文,它的特点和现代汉语有些不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因此学习表现出来总是畏手畏脚。这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多肯定学生翻译过程中取得的点滴成绩,多鼓励学生寻找古代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主动去探寻文言文的规律。

二、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翻译技巧。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教学中,与其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文言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翻译的技巧。通常,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可以概括为六个字:留、对、换、补、删、调。

1.留:即保留法

保留文言文中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保留那些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谥号、年号、庙号、特殊称谓、专门术语等,翻译时照搬即可。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庆历四年”表年号可不译。

2.对:即对译法

指译文尽可能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风格,大量采用有相同语素的双音词,要求字字落实。如:“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可译为:“咬断了它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

3.换:即替换法

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词,在翻译时要替换为现代词语。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属于感彩变化,可翻译为“先帝不因为我地位低下,目光短浅。”

4.补:即增补法

补出相关省略成分和省略的语意。文言文省略现象较多,常考的是省略主语、宾语和介词“于”,为使译文明白通顺,不产生歧义,必须补充译出被省略的成分。可先将其补足,然后依照常规句式翻译,译出补足部分后用括号标示。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省略了主语,翻译时要补上去。

5.删:即删削法

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如发语词、衬音助词、部分连词等,在句子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可删去不译。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是发语词,不译。

6.调:即调整法

将倒装语序调准为正常语序,对于倒装句式要先找出该句的谓语,再以此为核心找出主、宾、定、状、补,然后分析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和介宾结构后置等现象,再做调整。如:“何陋之有”是宾语前置,应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循序渐进,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1.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在坚持不懈中积累文言词汇。

初中的文言词汇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初一主要让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初二、初三主要让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虚词。在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中,特别要注意通假字、古今词义的差别、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的现象。只有当积累的文言词汇多了,学生才能准确地理解文言文,最终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学生读懂文言文。

2.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

高考古代文学常识汇总篇6

关键词:《古今图书集成》;编排体例;收录征引;按语注释

中图分类号:G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032-02

《古今图书集成》(以下简称《集成》)是我国清代康熙年间由陈梦雷、蒋廷锡等主编的一部大型综合性类书。现在国内诸图书馆所藏的皆为1934年中华书局影印本,原本已经不是很多了。这是我国历史上现存收罗最广博、内容最丰富的一部类书。全书一万卷,一亿六千万字,集我国古今图书之大成,故名为《古今图书集成》。康熙末年开始编撰,雍正四年完成,因而外国把其称为《康熙大百科全书》。本文就其编排、体例、按语、注释、同属等5个方面加以探析。

一、规模宏大征引丰富

规模宏大、征引丰富,是我国古代编撰类书共同追求的目的,因为他们既要给人们提供寻检、征引方便,又要尽最大可能齐全地征录文献,博大繁富,这是中国古代类书特殊作用的基础。民国施廷镛先生在其《中国古籍版本概要》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集成》引书三千四百四十八种,我觉得应该不仅仅是这些,实际上要比其多的多。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认真的、到该书中考证的一个问题。就其范围来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自然界事物,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有反映,真可谓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作者本人未经全部细考,借以证之。

《集成》从引录的角度看,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贵古贱今的思想,内容上较为重视清代各方面的新成果和学术著作,有些资料一直收录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十二月。由于清代康熙年之前的资料较多,全书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可惜的是这一长处未能在全书中普遍展开,涉及到清代人、文、史方面的著作较少,特别是诗文作品、人文传记更是稀少。例如,诗歌部分只收录了康熙皇帝热河三十六景诗,传记只收录了十几位僧人和数名烈女,文字也十分简略。《集成》中保存了大量非常珍贵的古类书中的佚文,特别是它大量地引录了《新旧唐书》中缺略而《册府元龟》中存有的史料,以及遗存在《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类书中的资料。既重视直接从经、史、子、集中引录,又不废类书中的遗存,这是它能够征引丰富的重要原因。

二、结构严谨体例完备

类书的结构是指类书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关系,体例是指正文材料的编排方法。类书作为中国古代的工具书,它的结构与体例完整与否,相对来说比一般著作更重要。《集成》体例上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将各种编排方法综合归纳融会贯通在自己的体例、体系之中。它以类序为主干,并且将纵横分类由两级发展为三级、四级。即:汇编――典――部,递相统属,以“部”为基础类目,基本类目下横向设10个纬目。分别网纳相应的文献资料。纬目下的条目也皆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例如时间顺序、经史子集顺序、文体顺序等。在不同“典”和不同“部”里,依据其内容和材料的特点,分别用不同的排列方法。例如,在“民族典”里用韵序法;“职方典”和“山川典”里用地序法;“经籍典”里用“经、史、子、集”顺序作为大块,然后再仔细的加以排列。总之,《集成》之前的类书各种排列方法,它都加以采纳在自己的体列系统中。宏观上以3级纵向类目为主干,以10个横向纬目为枝条,纵横交错,形成众多的节点,网纳征引的文献条目,在微观上因典部而宜,适当采用相应的编排方法。可以说《集成》彻底地贯彻了“以类相从”的原则,又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其他编排方法予以补充,使其可检性达到了古代类书的最高水平。

三、按语注释初成系统

《集成》中的按语注释不仅数量大,而且功能更加多样化。据不完全统计,其功能作用:一是立部分类理由说明,二是资料的参见说明,三是条目在体例上的变通说明,四是引文段落的调整与删节及收录理由说明,五是引录文字的校勘与考证说明,六是引文版本的说明,七是引录文字与注释等项的说明。通过这些按语说明,不仅提高了检索功能,也增加了它的文献价值程度。

四、范围扩大图文并茂

中国古代的图画制作与复制文字的抄写印刷相对困难的多。明代以前的类书都不收图画。从明代开始出现了收录图画的类书。《集成》传承了这一技术,大量的收录了图画,并把其分编在相关的“部”里。据不完全统计,有28个“典”里收图画6244幅,如此丰富的图录在中国古代类书中绝无仅有。在大量引录图画外,还制作了各种图表,同时还引用了大量的历代人物传记资料,补充了古代类书在这方面缺略的弊端。

五、纵横分类递相统属

《集成》共设有六大“汇编”,编下又分设“三十二典”,各典下又有无数个“部”。编、典、部自成体系,统属清晰,方便检索。其六大“汇编”为;历象汇编(包括乾象典、岁功典、历法典、庶征典)、方舆汇编(包括坤舆典、职方典、山川典、边裔典)、明伦汇编(包括皇极典、宫闱典、官常典、家范典、交谊典、氏族典、人事典、闺媛典)、博物汇编(包括艺术典、神异典、禽虫典、草木典)、理学汇编(包括经籍典、学行典、文学典、字学典)、经济汇编(包括选举典、铨衡典、食货典、礼仪典、乐律典、戎政典、祥刑典、考工典)。

“典”下再分“部”,全书共有六千多个部。每部下又分有“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造句”“纪事”“杂录”“外编”等项,无者存缺。三十二典中仅宫闱、官常、氏族、闺媛、艺术、神异、学行、文学、字学中设有列传一项(本项专收从各书中辑录的关于一个人物事迹的资料)。如:第五十五卷“文学名家列传”第四十三“刘禹锡”,辑录标明《唐书.本传》,《旧唐书.本传》的全文;《全唐诗话》《云溪友仪》《云仙杂记》中的片断。

诸汇编中,历象汇编内容为天文历法;方舆汇编内容为山川地理;明伦汇编内容为人事关系;博物汇编内容为动物、植物;理学汇编内容为经笈、语言文学、哲学;经济汇编内容为上层建筑和经济制度。

三十二典中,乾象典,指天、地、日、月、星、辰和形体运动;岁功典,指一年中的月令、时政、风俗、节令;历法典,指历法沿革;坤舆典,指土、石、沙、水和历代疆域建都等情况;庶征典,指灾异、祥瑞;职方典,指历代地图;山川典,指大山名川;边裔典,指四周邻国;皇极典,指历代皇帝的情况;宫闱典,指宫廷制度;官常典,指历代官制;家范典,指家族关系;交谊典,指亲友关系;氏族典,指姓氏来源及显贵人物;人事典,指人的身体、年岁、命运、感应等;闺媛典,指所谓的古代名媛、烈女;艺术典,指术数、绘画、游艺等;神异典,指祭祀、鬼神;禽虫典,指禽、兽、虫、豸;草木典,指花草、树木;经籍典,指诸子百家;学行典,指明贤学者;文学典,指文学名家;字学典,指字体源流;选举典,指取士之科;铨衡典,指封建官吏选拔官吏之法;食货典,指土地、赋税、钱币;礼仪典,指祭祀;乐律典,指音乐、歌舞;戎政典,指战事、兵法;祥刑典,指历法、刑法;考工典,指科技及制造。

“典”下所设的“部”,其含义一般就比较容易懂了。

利用《集成》检索资料,首先要确定该资料属于哪个汇编的范畴,然后通过目录查其属于哪个“典”哪个“部”就可以查到相关的内容了。例如,要了解我国杂技艺术的原始状况,我们可通过查“博物汇编”下的“艺术典”再查属下“技戏部”和“幻术部”就能查到相关内容了。再如,查某些地域历史上曾发生过地震情况,我们可在“历象汇编”下的“庶征典”里,查“地异部”就可以了。

《集成》编撰时间距今较近,所以知识材料更为广泛和切合实际。对于明末清初西方科学传入的有关方面的内容,从此书中多有反映。特别对于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技术和医药等方面保存了许多尤为珍贵的历史资料。虽然《集成》在中国乃至世界学术界倍受推崇和重视,但也存在着无法弥补的缺陷。其表现在它所收集的资料大都是转录其他古代类书,不完全摘录原著,有的地方对原文任意删节和割裂,错字、漏字常有发生,因此在使用时必须参考前人对该书内容所作的考证,或查看原文。

参考文献:

高考古代文学常识汇总篇7

关键词:白话文文言意象音韵意境

五四前后,革新思潮澎湃,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新文学在语言层面上主要提倡白话文,白话文又称语体文、俗语,指的是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它是相对于文言文而说的。清末开始的文体改革可以分为“新文体”、“白话文”和“大众语”三个阶段。白话文运动是在清末民初知识分子的国家关怀之下,企图达到打倒传统文化的时代语境下发生的。白话文的产生在于晚清知识分子经世致用的崇高精神,停留在形而下的“致用”层面,首先考虑的不是语言层面的精神空间。一百多年来,白话文运动的确达到了其广泛传播与致用的目的,然而遗憾的是,白话文的简单明了与缺少含蓄却走向了新的美学单调,白话文运动的失败表现在现代诗、散文、小说等不同文体,在流行音乐上,白话的低俗更是不堪入目。然而,有着良好古典文化修养的青年诗人方文山的白话歌词吸取了传统的营养,从词汇、意象、音韵、意境上对现代白话歌词作了全方面的革新,实现了白话向文言的成功开放,新瓶装旧酒更让人喜闻乐见,在华语乐坛掀起了一场暴风骤雨的“中国风”运动。本文从方文山歌词论述方文山白话歌词向文言全方位开放。

从词汇上来看,方文山的歌词《七里香》用了雨水、窗台、蝴蝶、落叶等古典词汇和意象,雨水虽然白话了,但是雨水还是一个古典的意象,方文山在这首歌曲写雨水和爱的关系,其句云:“雨下整夜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方文山形象地把爱和雨水结合,明显把爱升华为一种古典的意味。南唐词有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又秦少游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两句词可为方文山歌词最好的注脚。诗人借了美好的意象传递出思妇晶莹美好的情感。秦观句更直接把愁和无边丝雨连接起来,其实思妇的愁和爱又有什么区别,愁因爱而生,只是在古词里表现得更委婉一些。显然,方文山词句更接近秦观句。另外,窗台、蝴蝶、落叶都有古典意味,方文山歌词尤其喜欢用古典词汇和意象,由这些古典词汇组成的美丽意象把读者引入诗情的想象空间。在《东风破》歌词里,方文山更是用了更多古典词汇及其意象,破本身就是古代音乐的专门术语,著名历史学家陈演恪还对破字进行了考证,并认为是一个术语词,破字用来形容音乐在唐代就广泛运用了,可见,方文山歌曲题目都经过了精心考虑,选取了古典词汇。当然,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白话史,用纯粹的古典词汇创作音乐已经不再成为可能,基于这一点,方文山也许是想用现代的语言去打开古典的空间,故而古典词汇不是太多,但是方词努力在用古典质朴的物象表达古典温厚轻柔的情感。特别是这首《东风破》,方文山用了琵琶、窗口、篱笆、枫叶、花、酒、等意象词。其《千里之外》用了屋檐、窗台、蝉翼、琴声、梨花、天涯、雨、影等意象,组成了一副古典美丽的爱情画面。当然,如果我们把外延扩大,会找到更多古典词汇及其古典句法,同时还能从整首词去把握一个整体意象,关于古典句法,比如说“一壶漂泊”、“回忆思念瘦”等等,古典语言最大的特色就是留白,给人留下很多想象空间,此外,古代语言在强调什么或照顾音韵时会调节字词,用上倒装句,在此,笔者就不一一列举了。

从音韵上来看,方文山歌词承接了古典文言诗词的精神,《千里之外》用了来、开、白、慨、拆、爱、在、待、苔等字;《东风破》用了后、走、游、后、偷、透、侯、又、奏、廋等等,同时用了寞、我、泊、破、火、洛等字;《对你而言》用了间、片、念、天、前、歉、浅、先、鲜、劝等等字眼。综观其歌词,尤其注重音韵。不过方文山词所用的韵远比古诗词灵活,在一首歌词里,平仄相间,同时也使用了一词多韵,多韵错落,有别于宋词上下阙转韵的规律。方文山写歌词与其它流行歌作品的用韵要讲究就得多,首先是方词更注重用韵,其次是方词用韵更符合古人用韵,显得更有文化内涵。近年来,台湾诗人正在努力实现白话文向文言回归,比较成功的有郑愁予的《错误》一诗,后来的叶维廉也写了很多有古典意味的现代诗,但是当代社会文学边缘化了,关注的全体不太大,所以影响也不大,而聪明的方文山借助流行音乐把带着古典诗味的歌词推向市场,使人们再一次领会被抛弃的传统美。另外,方文山歌词强调古典的意境美,首先,在方文山众多古典歌词里,方文山构筑了一幅幅唯美的画面,其中以《七里香》、《东风破》、《台》、《千里之外》、《兰亭序》、《候鸟》、《一直很安静》为最,以人物为线索,构筑了美好的画面。特别是《候鸟》:你的爱飞很远,像候鸟看不见,在湿地的水面,那伤心乱成一片。你的爱飞很远,像候鸟季节变迁,我含泪面向着北。你的爱飞很远,像候鸟看不见,我站在河岸边,被树丛隔离想念。你的爱飞很远,像候鸟季节变迁,你往北向南说再见。这几句歌词很美,尤其是在湿地的水面,那伤心乱成一片很形象。最凄美的句子是:我站在河岸边,被树丛隔离想念。大有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的韵味,心伤欲绝,不能自禁。方文山歌词除了画面美之外,由于带有浓厚的古典气息,故而格调较高,在去俗还雅的路上,方文山做得非常成功。方文山在画面上、格调上、发挥想象力诸多方面为其歌词营造了古典意境美。

总之,方文山歌词努力在实现白话向文言的回归,开放白话的空间层面向文言靠拢,这样既符合古典美,又不乏现代因素,在断裂的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鹊桥,从观念构建了白话歌词的艺术格调。白话文与生俱来的肤浅给中国人在艺术审美层面上造成了巨大伤害,隔离了中国人那份古典温厚的美好情感,使得中国人在追求世俗功利方面走向极端,不屑于回头审视自己的心灵,在去传统的路上义无反顾。今天的中国,已经证明了五四高呼的“汉字不亡,中国必亡”的谬误,汉字保存下来了,但是真正母语封闭的城堡已经陷落,独尊的地位遭受褫夺,用著名文艺理论家郜元宝的话说:这是一个尚未完成的历史过程,它始于晚清,却不知道终于何时,止于何处。今天,有几人真正意识到我们的母语需要回归,从方文山歌词为广大社会全体喜闻乐见来看,说明我们需要方文山歌词的一些什么,我们到底缺乏了什么?

参考文献:

[1]郜元宝.在失败中自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

[2]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m].北京:中华书局社.2003,5

[3]胡适.白话文学史[m].长沙:岳麓书社.2010,1

高考古代文学常识汇总篇8

(赤峰学院外国语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红山文化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北疆地区比较早的一种史前文化遗存。同时,红山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透过研究红山文化,能够深层次地了解红山先民史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物质文明、人们的信仰和祭祀活动等多个层面;同时对外宣扬红山文化,推动文化旅游和提高其知名度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人们对红山文化的翻译研究却起步很晚,对红山文化缺少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尤其对某些专业术语的翻译已成为红山文化英译中一大障碍。

关键词:红山文化;内涵;词汇;翻译

中图分类号:K878;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016-03

收稿日期:2014年12月20日

作者简介:任振涛(1978-)男,内蒙赤峰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现任教于赤峰学院外国语学院,执教多年来,一直对英语翻译、英语文学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良好的科研成果。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苏秉琦先生关于辽河文明之红山文化思想英译研究”(2013J147)

一、红山文化的渊源与内涵

红山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赤峰城东北方向那座红色的山峰而得名。红山文化是北方地区新石器时期文化中较重要的文化,发现于1935年,这种有彩陶细石器共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54年被命名为“红山文化”。因赤峰境内多有龙表玉器出土,故赤峰被称为龙的故乡,红山文化的先民应为龙的传人。在古代北方及中国新石器时,以崇龙尚玉,尊祖敬宗为特征的宗教礼仪活动极为盛行,各个群体之间已经有了较多的社会活动,族群之间的相互交流成为其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足以证明红山文化的先民们已率先进入相对完善的社会发展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社会化模式”的发展便成为日后中华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页。

红山文化对世界文化是一个重要的贡献,也是史前文明的典型标志。红山文化现已走出国门,面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红山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开始认识红山文化,品鉴红山文化。而“玉龙”是红山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研究红山文化,学者们就一定要跨越东西方文化障碍,以正确的态度来认识“龙”的文化寓意。

二、红山的“玉龙”文化与西方“龙”文化的分析与研究

人们通常称红山文化出土的“玉龙”为“中华第一龙”或“华夏第一龙”。其实真正的“玉龙”出土于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它是红山先民的一件装饰类玉佩。这件玉龙做工精细,质地优良,其龙吻部突出,双唇紧闭,鼻骨隆起,体型宽厚,全身弯曲呈椭圆形,头部则凸起,整体构造体现了一种流线型的美。更重要的是其龙头两侧有向后飘起的宽代式龙发,背部有穿比,供人挂配使用。

从整个玉龙的材质到做工,再到精美的图案设计,足可以证明红山地区早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生产力的根本标志是生产工具”。而“玉龙”佩件的出现则证明远古的红山人已经开始了有关龙的图腾崇拜,并把龙形玉佩戴于身上,与龙同在,与龙同行。龙的形象已深深的植根于人们的意识形态之中。

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灵魂与渊源。龙在中国的文化中被视为勇气、力量、美好甚至是智慧的化身,但事实上自然界中并不存在这一生命体,只是上古先民想象出来的一种“神兽”。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的将龙的形象不断完善、不断充实,给予这种万人膜拜的神兽各种美德与智慧,它可以预测未来,它可以惩恶扬善,它可以上天入地,祈福百姓等等,所以龙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总是正义的化身。而红山“玉龙”作为饰件佩戴在人们身上,与“玉龙”形影不离。由此证明在远古时代的红山人早已将中国最初的“龙文化”发挥到极致,以至后来的中国文化词语中有了如:龙的传人、龙子龙孙、龙马精神、龙腾虎跃等等,彰显中国龙的精深与博大。因此,红山玉龙做为“中华第一龙”的代表也就不足为奇了。近年来,许多国家的学者们对红山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开始研究红山文化、了解红山文化,但想真正的走进红山文化,就不可能避开红山文化的“玉龙”情缘。有的西方学者把“红山玉龙”翻译为ChineseDragon或ChineseJadeDragon(中国玉龙)。初看起来,这种翻译在定义范围上有些过大,不够具体。现在大多数的译者,直接将其译为“HongshanJadeDragon”这种翻译更直接、更具代表性,也体现了红山文化中不可忽视的地域特征。

在西方文化里,可以说是“谈龙色变”,西方人认为“龙”是邪恶、是魔鬼、是怪物的化身,这些说法主要来自于古希腊传说,人们称之为Drakon,是一个巨大的海怪,或是巨大的毒蛇。例如英文里有一个有关龙的成语“Sowdragonteeth”,生动形象的阐述了一个传奇的神话故事:卡德摩斯为了建立底比斯城,他派同伴到附近的泉水里去打水,但他们全部被看护泉水的一条恶龙杀死。于是卡德摩斯一怒之下,杀死了恶龙,并按照雅典娜的指示拔下龙牙,将其播种在田地里,顿时从地里冒出一些龙牙武士向他扑过来。于是卡德摩斯向他们当中抛出了一块宝石,那些武士为争夺宝石开始相互残杀,最后仅剩下5人。后来希腊人就因卡德摩斯播种龙牙引起的争斗,使用“Sowdragonteeth”来表示挑起纷争,播下不和的种子。在西方的经典著作《圣经》里也多次提到龙的形象,总是把龙描述得性情凶狠,长着翅膀,能喷云吐雾,轻而易举的置人于死地。在圣经故事里充满邪恶的Satan(撒旦)通常被人们认为是thegreatdragon。总之,在西方文化里,龙扮演的角色是不光彩的、不受欢迎的。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龙”文化,这种文化影响了人们对待“龙文化”的观点和态度。这也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典型现象。但我们要研究红山文化,就务必要了解红山玉龙的文化内涵,对于西方学者而言,也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和研究中国的“dragon”,并用正确的英文词汇来阐述“红山龙”或“中国龙”的寓意。

三、红山文化中有代表性词汇的翻译

充分认识和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是做好翻译的前提。而掌握某些代表性、特殊性的词汇在特定语境下的意义是进行英汉互译的关键。翻译就是跨文化,跨交际性的活动。翻译有时并不是简单地从一种语言切换成另一种语言,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进行衔接,甚至是一种文化被另一种文化所接纳的过程。为了更好地让国外学者了解红山文化,务必处理好英汉互译时的文化差异,既要保留我们自身的文化特色,体现自身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要顾及到译文传递的信息能否被外国人所接受。

(一)红山文化中特有术语的翻译

在红山文化的发展历史长河中,有些词汇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和使用的:如红山先民最初的墓葬形成,即把把石块堆积在一起,把逝世的人葬于其中,人们将其称为积石冢。简单的说来,这是一种墓葬形式。如果译者直接将其译成“stones-accumulatedtomb”,并不能完全表述出这种墓葬本身的含义。按照翻译中“信、达、雅”中“信”的要求,莫不如用双语译出来:Jishizhong---stones-accumulatedtomb,后加英文进一步解释其效果会更好。采用这种汉语与英语结合的译法,更直观更形象,也更有说服力,也让读者轻松的跨越文化障碍,更好地理解“积石冢”这一术语。另外从汉语文化角度来讲,保持“冢”的音译,也有其特殊含义。“冢”在汉语中固定的解释为“隆起的坟包”,那么“积石冢”的含义便为:用石头堆起来的坟包。鉴于“积石冢”一词在红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是远古红山先民的常用词汇,应留下其文化特征,使英译与原文发音保持一致,也便于中外学者的沟通和交流。再如另一个红山文化中常出现的词汇“灶子”,主要是红山先民来生火做饭或取暖,在英文中很难找到与之完全对等的词汇。“灶”在汉语中译为英文时,大多数是“kitchenrange或cookingstove”西方文化中没有用灶子来取暖的方式,因而“灶子”译为英文时也得考虑时代特征,即汉语拼音与英文解释相结合的方法:Zaozi(useittocookormakewarm)。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翻译时注意保留民族特色,时代特征,文化意义,传承古老的文明也是每个译者应负的责任。

(二)红山文化中与“玉”有关词语的翻译

红山文化中最典型的代表器物都与“玉”有关,玉佩、玉龙、玉环等等。可见当时红山先民崇玉、爱玉的程度之深。甚至在红山文化后期出现“唯玉为葬”的特殊文化现象,起初的学者只是将其译为“onlyjadecanbewiththedeaths”表面含义为:只有玉器才能够作为陪葬品与逝者一同入葬,这种译法在汉语上能够说得过去,但对外国人而言,他们却未必将“唯玉为葬”所包含的文化信息理解清楚。首先从汉语文化来分析“玉”这个会意字,很简单的“王”字加上一点。在中国文化里,“王”是权力财富的象征,“王”加上极有象征性的一点,变成了“玉”,这“·”(玉子下面的一点),很形象的体现了玉除了作为饰品佩戴在远古先民身上,深受人们喜爱之外,同时也象征着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因此,红山先民们以玉为尊,唯玉为葬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当我们深入的了解以上文化现象的含义和相关背景之后,再同有关学者探讨,将“唯玉为葬”译成:onlyjadeisaobjectplacedinthetomb(itsymbolsnoble象征着高贵),这样外国人便容易接受和理解。那么在接下来所出现的与玉有关的词组的翻译就相对简单多了,如玉佩:jadeplate;玉器:jadearticle或jadeobject;玉帝:thejadeemperor等等,“玉”与英文中的jade一词息息相关。实践证明红山玉文化对整个华夏文化影响之深、之远。

语言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与时俱进的产物。与红山文化相关知识的翻译方法和翻译内容也务必顺应社会发展潮流,适应现代人的口味和观念,使其更容易被理解和接纳。有些红山文化研究内容的翻译还不够完善,值得探讨的方面还很多。因此红山语言文化翻译的标准化,规范化也势在必行。如最简单的“红山文化”一词的翻译,有的为:RedmountainCulture.有的是:HongshanCulture。还有的是:HongshanCultureinChifeng.“赤峰红山文化”尽管是同一个词,在英语中却给出多种翻译,给人以鱼龙混杂的感觉。这类常用的词组,翻译家们应该统一标准,寻求共性,使其翻译内容趋于完整,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总之,古老而悠久的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富有里程碑的标志,我们要将红山先民时代的文化发展弘扬,让更多国家的学者,甚至是普通民众来认识古老的红山文化,就要一定做好语言方面的翻译和解释工作。翻译的好坏与用词的标准与否,是关系到能否开启红山文化走向世界之门的关键钥匙。愿所有热爱红山文化研究的学者联合起来,把翻译工作做好,为更好的宣传红山文化,倡导文化旅游和提升红山文化知名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孙国军.赤峰历史漫谈[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7).

(2)郑笑然.红山文化翻译的文物译名统一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0).

(3)孙岿.“红山文化”区域生产方式的两次转变[J].大连民族学院民族与高教研究中心,2012(12).

(4)师新民.考古文物名词英译探讨[J].中国科技翻译,2007(03).

(5)施光.中国文化中的龙与西方文化中的Dragon[J].重庆工学院学报.

(6)汪城峰.希腊神话故事[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7)蔺辛建.红山文化与古史传说[J].北方文物,1987(03).

高考古代文学常识汇总篇9

《儿》剧讲述的是农村中一个“啃老”的故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儿女的孝顺,无论哪个年代、哪个阶层,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因此,它首先就在题材和内容上贴近生活,迎合了广大观众的需要。其次,它在艺术表现上朴实无华,寓庄于诣,让观众在满堂笑声中去思考社会、体察人生。这样的戏观众当然愿意看。正如此,作为一个最初投入只有一万余元的现代戏,它创造了历经二十余个春秋、演出场次达1200余场的奇迹。

为观众写戏,为观众演戏,这原本是常识,可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却被人们遗忘了或者有意无意地丢弃了。看看我们的剧场,有几个不是冷冷清清?我市市区中心原来有三个剧场,现在仅仅剩了一个,就这一个也是年头到年尾难得听到几声锣鼓锁呐声。而远在市委机关里面并不适宜演出的市委礼堂倒常常有文艺演出。为什么?因为节目是演给领导看的。这件事虽不足为奇,却有一定的典型性,说明一个文艺服务的重心问题。再看看几年一届“好戏连台”的汇演,有几个戏不是汇演完了就偃旗息鼓?为什么?汇演舞台所面对的是专家、评委和领导这群特殊观众,而非普通老百姓。由于这两个观赏群体在欣赏能力、审美水平和评判标准上的差异,汇演的“好戏”难得有一两出是普通观众心目中的好戏。

反过来,普通观众喜欢的戏往往专家、评委也不大认可。《儿》剧就有过这样的遭遇:由于它写的是家庭伦理道德问题,有“题材不新、主题不深”之嫌,又是小投入小制作,获奖之前尽管已演出近千场,可专家们曾经也将它从汇演剧目中刷了下来,代之以另一个汇演结束就再也没有演出过的新编古装戏。不错,《儿》剧毕竟最终还是获得了田汉大奖,可是一般来说,一个戏获得省级大奖之后就有可能去竞争部级大奖甚至晋京演出,目前来看,《儿》剧似乎没有这种幸运。这说明即使获得了省级大奖,专家、评委对它的认可也仍然是有限的。

专家、评委们所倾力打造追捧的是题材新颖、思想、艺术都达到一定高度的精品戏。精品而被观众冷落牵涉到一个文化素质和欣赏水平问题。从俗不是媚俗,我们当然有必要大力提高普通观众的文化素质和欣赏水平,但是在没有提高之前,难道我们就可以忽视他们的需求,拒绝他们进剧场了吗?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所谓的精品戏自身难道就没有问题?比如大学生应该是一个文化素质和欣赏水平都比较高的群体吧?可是我们一些“精品戏”走进大学校园,同样也遭遇不受欢迎的尴尬局面,这又是为何呢?这只能说明,“精品戏”虽然“精”,却在内容或形式上不太适合观众的口味。

精品如果做不到雅俗共赏就不是真正的精品,遗憾的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精品戏”大多属于这个类型。

由此想到时下流行的“炒古”风,几乎每一个稍有点名气的古人都管他有戏无戏、观众熟悉不熟悉被重新装扮、粉墨登场了。这不能不说是戏剧的悲哀。从剧本创作来说,这是剧作家们不熟悉生活和无视观众需求的表现。写古人当然比写今人容易,起码题材是现成的,至于古人的生活状况、行为方式、情感历程就凭着剧作家们的想象去编造就是,反正很少有人追究考证。从二度创作来讲,古装戏有现成的程式,甚至服装都可以相互利用,排演起来省力省心,这同样是一种对观众不负责任的表现。与此类似,现当代英雄模范人物也时有被搬上舞台的。由于为数不少的历史人物和英雄模范人物并不具备戏剧因素,非要敷衍成戏,就只有在弘扬某种精神上做文章。这样一来,滥写历史人物和英雄模范人物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高台教化”继续盛行。这无疑不是观众所希望和需要的,同时这类戏无疑也成不了真正的精品。

舞台上“炒古”能成风,跟时下流行的大打古人牌以提高地方知名度的做法紧密相连,也跟这类戏常常披着精品戏的伪装有一定关系。它之所以能被专家们的慧眼看中而入选汇演剧目,是因为其“高台教化”的形式跟过去那种直接宣教有所不同。它一般也将人物置身于戏剧矛盾之中,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做文章,只是由于历史人物(包括现当代的英雄模范人物)本身并不具备鲜明的性格色彩,这类人物形象一般就都只有共性而缺乏个性,因而总让人觉得不够鲜活或有似曾相识之感。人物没有个性,加上历史人物所处环境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它所表现的内容又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无关痛痒,这些都决定了它尽管经过反复加工打磨也成不了精品,也决定了它的演出状况必然是“台上热闹,台下冷清”。

汇演中“炒古”题材的戏时常不被观众看好,那么,为什么他们有时对现实题材的戏也同样不感兴趣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还是创演人员缺乏生活底蕴,剧中所反映的不是观众所关心的问题,所表现的不是观众身边的人和事。反观《儿》剧成功的经验,恰好证明了这一点。一位观众在看完《儿》后写道:“你们的戏是再现了我的家庭,写的就是我和我的家人的故事。”试问我们的现代戏有几个能达到这种效果?

汇演戏虽大多不对普通观众具有吸引力,可是除了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和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外,各地剧团却大都不遗余力地搞汇演戏,甚至有的剧团非汇演剧目不排。这一方面是由于经费的原因――地方财政一般都只为汇演剧目拨款,非汇演剧目没钱启动;另一方面由于创演人员只有获得专家、评委和领导认可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创演水准来,才能获得与自己的创演水准相应的荣誉、地位和金钱。至于财政为什么只为汇演剧目拨款也很好解释,因为汇演获奖能给地方领导带来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绩。所有这些,都很现实,也都是普通观众的掌声所无法带来的。

如此这般,耗巨资搞出一个汇演戏,谁都好了,就是普通观众得不到好处;国家和地方财政每年负担那么多剧团,剧场里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日益冷清。为观众写戏,为观众演戏这一常识成了谬识,成了空话,这不得不让人对党的“二为”方针和“双百”方针的落实感到担忧。

好在《儿》剧毕竟为我们开了个头。这个原本没资格参加汇演的戏,也堂而皇之地登上汇演的大雅之堂,并在获得田汉大奖之后又获得了省“五个一工程奖”。这说明至少在本省一些专家和领导已经意识到了戏剧脱离观众的严重性,并正在着手改进和解决这一问题。

高考古代文学常识汇总篇10

文言文翻译,只有一条主线,那就是“什么词需要翻译?”这就引申出以下几大步骤。首先是“左顾右盼明要素”,找到句表可以看见的词,并确定哪些“表面词语”需要翻译,如何翻译;其次则是“找标志词识句式”(特殊句式,有既定的翻译模板),翻译“特殊词汇”;然后“细看词类补成分”,这一部分主要翻译“看不见的词”;第四步则是“圈圈点点字字译”;第五步则是要“巧妙猜读译词句”。

第一步:左顾右盼明要素

每个句子当中都会有很多要素,无论是现代汉语还是文言文,这里的要素,主要是指句子中出现的人名、字号、国号、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以及表示时间之类的词语,也指句子含义的来龙去脉以及前因后果。因此,翻译句子的时候,第一步一定要“左顾右盼”,“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只有结合语境,才能避免翻译时出现方向性的错误。

①不需要翻译的要素: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一些国名、地名、年号、谥号、官职等专有名词时,可不做翻译,将之保留即可。因为这些名词有其固定、特定的指称意义,现代词难以准确表达,强行翻译,难免画蛇添足。

例1: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明史•郑濂传》)

误译:年号永乐的第一年被征入朝,(留下原来担任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答案分析】永乐、元年分别是年号、年号开启的第一年,这都有其特定意义,不必翻译。

正确翻译:永乐一年(或元年)被征入朝。

②结合语境翻译的要素:在古文中,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翻译,有些词语在翻译句中,如果脱离了语境,则会完全不知道来龙去脉。

例2:(原平)宅上种少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原平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又采笋置篱外。邻曲惭愧,无复取者。(《宋书•郭原平传》)

误译:原平自认为不能广泛地施舍,致使此人颠沛流离,于是在种竹处的沟上建起小桥,让人的脚通行。

【答案分析】选句前的语境是:郭原平在房子旁边种了一些竹子,春季夜里有人来偷竹笋,被郭原平偶尔撞见,偷笋的人奔逃掉进了水沟。于是句中的“颠沛”就应翻译为“跌倒”。另外,句中的“足”,也应译为“足以”,意即郭原平尽量将桥建得宽。

正确翻译:自认为不能广泛地施舍,至使此人跌倒,于是就在种竹处的沟上建起小桥,让人足以通行。

【点拨】养成“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段”的语境意识。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一定要阅读所要翻译的句子的前一句以及后一句,可以了解语境。如果前后句都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则要扩大到语段,或者全篇。

第二步:找标志词识句式

一般而言,文言文的句式有二:一是固定句式,二是特殊句式。固定句式有明显的语言标志。如“无乃……乎”、“得无……乎”“孰与”“所以”等;在答题过程中,考生应在第一时间明确所翻句子是否是文言固定句式。如果是,考生应首先提取出固定句式的标志词,调动知识积累明确含义。如遇到像“所以”这样多义的标志词,则需要结合语境思考究竟应是解释为“……的原因”还是“用来……(的东西,的办法)”。如所翻句子不是文言固定句式,就应考虑其是否是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要比固定句式隐蔽,对考生要求也更高。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等),一般考查较多的是倒装句,在翻译时要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语法规范以及语言习惯。

例3: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衣文之媵七十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误译:跟随的穿着华丽衣服侍妾有七十人。

【答案分析】古代常把数量词放在中心词的后面,这是定语后置句的一种,我们翻译时要加以调整。“从”是“使……跟从”之意。

正确翻译:让七十个穿着华丽衣服的侍妾跟随。

【点拨】“烂熟于心,勤记勤看”。

文言文固定句式:可以组合记忆。如把“是以、以是、由是、是故、以此”等解释为“因此”的词语放在一起记忆;把“奈何”“如何”“若何”等解释为“怎么办”的词放在一起记忆,定能事半功倍。此外,还可以辨析记忆。如“所以”,既可解释为“……的原因”,又可解释为“用来……(的东西,的方法)”,在翻译时要小心谨慎,“对症下药”。

文言文特殊句式:对于特殊句式,重点则是要掌握其规律,建议考生在复习句式时,把课内古文中的特殊句式分类汇总,总结各类句式的规律和标志:

句中有“者”字,可能为判断句和定语后置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即判断句,“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即定语后置句。

句中有“于”字,可能为状语后置句或被动句。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即状语后置句,“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即被动句。

句中有“何、胡、曷、盍、奚、焉、乌、安”等疑问代词或“莫、未、不”等否定词,多为宾语前置句,如“何为其然也”“彼且奚适也”皆为宾语前置。

考生可自行总结,最好是从语文教材中提炼总结。语文教材相对较熟悉,而且所有的考点都从中引申出来。

第三步:细看词类补成分

主谓宾定状补,这是一个句子的主要成分,在做文言文翻译时,一定要梳理清楚这些成分,当发现词语功能与所充当的句子成分不相符合的时候,往往为词类活用;有时候又会发现古汉语中常有主语、谓语、宾语及介词成分省略的现象。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就必须把词类活用翻译出来,以及补充被省略的成分。

例4: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

据语法规律,“君”“兄”二字在代词“之”之前,充当句子的谓语成分,应理解为动词,而“君”“兄”等名词是不可能充当谓语动词的,故应为名词作动词;根据语境,两字可译为“以……为君”“以……为兄”,故“君”“兄”二字是名词意动用法。

例5:(王韶病卒,高祖言甚凄怆)。使有司为之立宅,曰:“往者何用宅为,但以表我深心耳。”(《隋书•列传第二十七》)

误译:逝去的人要住宅有什么用呢,只是表达我的深切哀悼之情罢了。

【答案分析】“但以表我深心耳。”“以”后少了一个“此”,翻译时要补上。

正确翻译:只是以(此)表达我的深切哀悼之情罢了。

【点拨】①掌握词类活用的常见规律:作状语的名词,常由表时间、表地点、表方式、表譬喻等名词充当。如“朝服衣冠,窥镜而自视”中的“朝”表时间,解释为“在早上”;“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中的“兄”表方式,解释为“像对待兄弟一样”;而“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中的“狐”字则是表譬喻,解释为“像狐狸一样”。

名词作动词的名词,既有衣(yì)、食(sì)、饮(yìn)、王(wàng)、雨(yù)等读去声的名词,如“衣锦还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冬雷阵阵夏雨雪”等即是如此;也有活用为动词的方位名词,如“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中的“下”解释为“攻占”,“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中的“下”解释为“低于”

。使动、意动和为动的词语,常常紧随宾语后面做其代词。如果没有宾语,则多为省宾语。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一句,整句的意思是说“首先攻破秦国进入咸阳的人使他称王”,即省宾语的情况,在翻译时可先补出“王”的宾语“之”,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②考生漏译省略成分,除了粗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通读整个句子或与译句有关联的前后句,没有形成整体语境意识,故而只能“就词译词”,不能很好地把原文的意思传达出来。平时一定要多分析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成分,结合语境来进行成分分析,多实践,多分析才会熟能生巧。

第四步:圈圈点点字字译

文言文句子翻译,除了表达舒缓语气的语气词,与取消独立性或倒装标志的结构助词之外,还有很多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等,这些词语都来自教材。考生在翻译的过程中,倘若遇到此类重点词语,一定要先凭语感将其圈画出来,然后仔细回想这些词语曾经在哪些篇章中出现,具体是何用法。这些词语一般都较为特殊,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有“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一句,此句中“行李”一词,凭借语感,我们可以得知其意义和现代汉语的“行李”意义一定有所不同,也许是完全不同(本句中,“行李”一词古义为“外交使臣”)。这就是语感,需要多读,多积累,还要大胆假设,发散联想。再如: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在这个句子中,考生可联想的首先是“无论”这个古今异义词。一看到这个词,考生就应想到《桃花源记》里的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马上就能清楚,“无论”是“更不要说”的意思。第二个迁移点是“纵”字,考生应不难想到柳永《雨铃霖》中的诗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谁人说”,即能得出“纵”是“即使”之意。

例6: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库。(《聊斋志异•郭生》)

误译:但是(狐狸)用浓墨洒作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答案分析】句中的“但”字错译。“但”字在现代汉语中为连词,用在后半句话里表示转折;而在古代汉语中则为副词,通常译作“只是”。考生在这里错译古今异义词,原因一是不辨古今异义,二是没有结合上下文检验。单就这个句子来看,“但是”也没有影响句子的通顺,考生极容易放松警惕。

【点拨】要能准确圈画重点词汇,并且准确翻译其词意,考生一定要掌握考纲要求的实词与虚词(可参考2011年《求学》文理版04期的《40例容易误解的高考文言文实词》);其次,整理教材中的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

第五步:巧妙猜读译词句

大部分的句子在以上四步之后,已经大致可以翻译成型,但是,也可能有些词汇稍为特别,但是也可以猜测其词意,因为高考考查的词语总会在我们日常的学习中寻找到来源,换句话说,也就是不会超纲。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大胆猜测,但是猜测也是有根有据的哦。

①掌握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这可以从“成语”中学来。

例7: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孟子•公孙丑》)

误译: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发愁没柴烧,不能上朝复命。

【答案分析】“采薪之忧”是古代汉语中对疾病的委婉表述。

正确翻译: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生病,不能上朝复命。

又如:古代官职(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除,拜官授职;擢,提升官职);地理知识(江表,长江以南地区;关东,古代指函谷关以东;朔漠,北方的沙漠)习俗(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又如句子“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中,结合成语“有恃无恐”即可明白“恃”是“依靠”之意。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高考复习中,考生要留意此类古代文化现象,在教材复习和传记类文章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一些有关常识。在遇到一些典故成语时,一定要积极查阅词典,以完全理解其意义。这样长期积累,除了能够掌握更多的成语,稳拿成语题之外,还可以帮助理解文言文,解决文言文翻译题等,何乐而不为。

②单音词的意义推断。古代汉语中常常是单音节词出现较多,我们可以根据相关的双音节词语来猜测单音节词语的词义,可看几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