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27:01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篇1

历史素养,即学生通过日常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所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换言之,所谓历史素养,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评价历史问题,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启示。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一要求正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坚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积极引导学生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进行正确的考察,并帮助他们逐步学会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属于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同时也是人类认识、改造社会的方法论,学术界通常也称之为唯物史观。

二、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途径

1.将培养学生历史素养作为初中历史课程的目标

在特定阶段,学生学习相关课程后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称之为课程目标。素养则是要求学生在一定教育经历后所必须拥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着重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是对教育目标的另一种诠释。将培养学生素养作为初中历史课程的目标完全可以称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质变。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称之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其属于历史基础知识、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等内容。

2.从学生素养形成角度对历史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从古至今,国内外关于学习的理论众多,尤其是西方,关于学习的理论流派非常之多,如我们所熟知且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的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求我们必须对学习理论加以研究,因此我们需从学生素养形成角度对初中历史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进行研究。相对于其它学科,历史较为独特,因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而具有极其丰富的教学内容。为了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这种优势并展开有效教学,教师除需具备较强的历史专业素养外,还需具备跨学科的知识。针对如何梳理历史的基本脉络与发展线索问题,我们可按照历史基本要素、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点、历史人物的活动规律、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历史进程的发展阶段及特征、历史问题的性质影响、人类文明的进步更迭等进行梳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打破以往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利用一定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历史、思考历史与体验历史,进而通过细致考察与反复论证来感悟历史之美。

3.寻求有效检测学生历史学习质量的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这一要求的提出意味着教师要积极寻求有效z测学生历史学习质量的途径,以促进我国教育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真正落实和深入发展。寻求检测学生历史学习质量的途径,实质上就是学业质量标准的制定。目前学术界存在众多与学业质量标准相关且内涵与之交叉的基本概念,如教育标准、课程标准、学习机会标准、成就标准等。教师要以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学习评价为突破口,以学生达成历史学科素养为标准,综合发挥评价对学生历史学习中的检测、诊断、激励、引导及反馈作用。在以往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精力在教什么、怎么教、有没有教的问题,“学生学会了什么”这一重要命题却被忽略了。因此,历史教师需严格遵循目标、教学与评价一致性的原则,并就作业设计、纸笔测试题命制以及多元化的学业评价标准的构建等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坚持以科学有效的学习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篇2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有效性

历史学科对学生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考证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部门之所以在初中阶段加入和深化历史内容,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入,借助历史科学的逐步推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将历史学科丰富的历史内涵以及对古文明的发展探究价值充分展现出来,历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核心要素的定义

核心要素指的是学生为达到自身发展进步及新时展的能力,也是学生自我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而时空观念、历史文化、历史文明、历史价值观等,是现阶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授课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工作中的关键导向。在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凸显历史学科的文化内涵及历史文化价值,紧紧跟随新时代的发展脚步,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促使初中学生学到更加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培养其更全面的历史核心素养,为以后更深入地探究历史知识夯实基础。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主要包括基础文化学习、自我发展能力等,它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首要核心。通过培养核心素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文化底蕴,培养出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才。素养要高于知识与技能,技能重在侧重个人的能力,素养不仅包含个人的能力,还包含能力之上的综合素养,在个人思想品德方面有更深的意义。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通过不断持续的学习,以及教师细心的教学慢慢获得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持续不断学习的过程。学生核心素养与21世纪下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质与能力相契合,不但可以督促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与发展,还可以指导授课教师更深入地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使新时代下的教学目标更加清晰,不断丰富文化内涵,使其更具可操性。学生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依靠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落实,教育部门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教育改革,是当下教育任务的难点和转折点,教育工作者应有临危不惧,敢于挑战的责任意识。

二、现阶段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不足

相关教师应明确历史核心素养的主旨,深入了解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含义。授课教师在授课时要不断丰富自身的基础文学理论,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方式更贴近历史学科内容的本质特性。有些时候,历史教育者对历史核心素养未能有较深入的理解,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对历史核心素养的元素构成未能有效地综合,导致对历史核心素养元素的认知零碎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体现历史核心元素的组成部分,学生得不到全面的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在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分析

(一)制订准确的教学目标,指引教学方向教学目标是教育工作者借助教学课堂要达到的效果。制订准确的教学目标,不仅可以指引教学方向,还能保证课堂教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课堂教学要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教学目标的树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有深刻的影响。历史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对历史核心素养有深刻的领悟,将标准的历史课程研究透彻,严格把控历史核心素养的准确目标间的内在关联,并要充分认识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也是逐步递进的,不能为追求素养质的发展而忽视学生量的吸收的能力,不能将所有的核心素养集中在一个课堂中。如在讲解唐朝时,为让学生深入了解盛唐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可运用创造性的思维进行系统分层,考虑有哪几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开展本节课堂,深入考虑在授课过程中如何向学生提问,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怎样才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怎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等。

(二)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师是授课活动的组织领导者,教师本身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初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历史教师熟练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情况、教材和教材教学纲要,借助明确的教学方向,科学有效地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提高帮助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正确性,促使学生历史思维的全面提升。历史核心素养的表面含义是学生对历史文化了解的思维能力,初中学生借助学到的历史文化知识,可以科学客观地看待历史事件,对历史发展过程有更清晰的认识,对历史事件有更准确、科学的解释,依靠学到的历史文化知识对该事件在当时造成的影响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篇3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

一、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我国的教育改革在持续不断的进行,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在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涯中都是十分重要的,是充分了解我国传统历史的关键性课程。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时候,教师是教学的组织和指导者,而学生仅仅是参与者。但是对于整个学习过程来说,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因此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必须要培养初中学生的历史素养,实现学生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初中历史中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因此需要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注重学生情况以及教学大纲的掌控,确保教学方向的正确性。核心素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不但可以实现初中学生自身学习动力的提升,对于初中学生历史的学习,也有较为突出的作用。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将相应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比较高,就可以实现自我的课下学习,能够更加全面的理解历史、分析历史,形成相应的历史思维。学生自身良好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确保学生在了解相应的历史后,运用相关的理论,正确的看待历史,全面的了解历史的发展。

二、通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对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对于初中历史来说,整个教学的过程仅仅拥有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要通过学习,深入的了解历史知识,充分的了解我国的多方面历史背景和文化。通过历史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内涵,确保对我国历史的充分了解。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的时候,可以通过查询相应的历史资料,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充足的知识扩展,实现和学生的历史知识分享。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整个教学的过程是比较枯燥的,因此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提升学生的兴趣,确保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历史的学习,是需要循序渐进的,而且只要是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有充分的兴趣,就可以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了解,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认知和全面学习,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帮助。目前我国的各方面科技水平都在不断提升,可以将多媒体等方法应用在日常的教学中,确保教学内容的直观和生动。教师还可以根据所教授知识的特点,设定相应的场景,提升学生对于相应历史的了解程度,确保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表现出较为良好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使用,让学生可以对知识本身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兴趣点,确保对教材内容的深入了解,让学生更好的学习。

三、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

对于初中历史来说,其本身并不属于考试科目,因此没有应试的压力。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对于整个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实现教学水平质的改变。初中的学生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而且自身的各方面知识并不完善,利用创新教学方式,可以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目标。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兴趣的课堂。让学生通过多个方面的认识和理解,更多的了解相应的历史知识,加深自我的记忆。情景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情景的再现,提升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综合认知。在合理的时候,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历史情景在课堂中重演,提升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全面了解和认知,教学方式的创新,可以真正的改变课堂原本的枯燥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真正的融入课堂。创新教学方式,可以全面提升教学的水平,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篇4

关键词:学科素养;历史教学;建构主义;复习课

初中历史教学中,复习课的地位尤为重要。历史新授课内容多而散,时间跨度长,每周也只有两节课,所以,历史教师常常苦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遗忘。多数教师会在期中和期末考试前上复习课。然而,在实践中,初中历史复习课却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课型陈旧。教师经常把复习课设计成练习课。为了夯实基础,复习课教学环节安排极为陈旧,主要环节多为整理提纲+练习,甚至采取背诵默写的方式,复习课沦为新授课内容的复制。二是学生参与度低。这样的复习课,枯燥而无趣,学生只要“抄”、“背”,缺乏思考的机会。这是学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复习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这种情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非常普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看上去像是教师教学理念过于陈旧,没有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其实,奋斗在一线的初中历史教师有苦难言。近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中学历史教学要培养的五个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既然新课改提出要求,初中历史教学也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然而,在现实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忽略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反而是出于对学情的考量。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重点常常放在史实的普及。因为学生年龄较小,社会阅历浅,思维能力弱,部分初一初二的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尚不具备完整阅读教材的能力。此时,初中历史教学便自觉降低能力的要求,回避历史解释,甚至不要求学生理解历史。在新授课时便减少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在复习课时更加做不到将独立的知识连贯起来,让学生融会贯通。表面看去,这种难度的降低似乎是对学情的正确认识,是给初中学生“减负”。然而,在笔者实践教学中,降低难度后反而常有学生产生种种困惑。比如,学生学商鞅变法时,得出认知“重农抑商”是好的政策。为什么到了清朝,重农抑商变成危机了呢?实践证明,如果只普及缺乏理解和解释基础上的史实,非但没给学生减轻负担,反而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混乱。从历史学科本身来说,想要学好历史,也必须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不可能原样重复。要探究历史,需要历史学家从各种史料入手,去考证、理解、解释。学科素养本就是基于历史学科所提出的教学目标。我们的学生终有一天离开校园进入社会,他们不可能人人都从事历史工作,他们从中学历史教学中能学到的就是核心素养。在初中阶段“避重就轻”,是教育教学的本末倒置。综上,夯实基础只是最简单的第一步,初中历史教学必须要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科素养上。其实,在初中教学阶段重视学科素养的培养并非那么困难。无数优秀教师已经用他们精巧的教学设计证明了成功。而笔者认为,比起新授课,复习课更适合初中阶段学科素养的培养。

(一)建构主义理论引入初中教学

近年,“建构主义对教学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建构主义理论学生观认为,学生在学习前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和经验,学习不是学生被动的,而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自己在已有的认知经验上整合新知识,主动进行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理论上,初中历史教师对学情的苦恼问题在复习课上会得到削弱。因为通过新授课的学习,复习课内容学生已有初步的印象,即建构主义理论中的“已有经验”。无论这个“已有经验”合适与否,复习课都要比新授课更适合拓展。在复习课上安排思维含量更高、理论水平更深的教学环节,成功率肯定比新授课高。

(二)复习课教学的特点

如前文所言,如果复习课仅停留在普及历史常识的层面上,学生会觉得枯燥、无趣,从而参与度降低。换言之,学生本身其实也希望复习课上教师能提供给他们新的挑战,让他们去构建新的知识经验。新的思维高度和能力训练,比枯燥的练习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有效教学。所以,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就应致力于能力的提升和学科素养的落实,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进而达到解释历史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他们对史实的记忆反比背诵更加深刻。综上,笔者认为,在初中历史教学阶段,要更加注重复习课所起的作用。比起新授课,复习课更有利于学科素养的落实。从这一设想出发,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一堂复习课,课题《先秦秦汉史复习》。先秦史是初中历史教学较难理解的一段。在这一段中,学生困惑较多,比如周朝分封诸侯怎么就能巩固统治?既然分封制巩固统治又为何被秦朝中央集权制代替?有鉴于此,我将重难点定位生产工具的变革促进历史演变和发展。第一目佐证传说与文物。从人类起源开始,展出几组材料,让学生分辨哪个是神话传说,哪个是考古文物。从神话传说和考古文物中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如何辨析可信度等。有了第一单元的基础,学生在这一环节迅速了解研究历史的两种史料来源,并辩证看待两种来源的历史价值。从文物的角度过渡第二目工具的进步。给出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器和铁器的图片。请同学大致介绍每个工具的使用时期,使用效果。分析工具的进步给经济带来的影响。这就避免了给初一学生灌输生产力的概念,但同学已经有初步的印象。此时再进一步从经济领域拓展到政治领域。通过第二目,学生已经了解聚落的融合、国家的诞生、分封制的产生和奔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诞生等重大历史线索。整堂课节奏紧凑,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讨论发言、课堂效果极佳,学生牢记并理解分封制、商鞅变法、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发展等重要知识点,并辩证分析史料、史实,构建历史解释的能力,学科素养培养到位。实践的成功佐证了笔者的想法。在信息化时代,在新课改的今天,初中历史教学与其徒劳地让学生记知识点,更应让学生学会历史学科方法,提高历史学科思维,培养历史学科素养。只要教学环节设计得当,复习课比起新授课,在培养历史学科素养方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历史教学必须更看重复习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善亮.复习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J].当代教育科学,2012,2.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5版初稿〉.

[3]江建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J].丽水学院学报,2004,26(6):106-109.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篇5

经过分析历年的高考历史真题发现,高考历史命题的立意变化了四次。即高考历史命题立意从最初的历史知识命题立意,到历史学科能力命题立意,再到历史学科素养命题立意,最后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命题立意。如下页图所示。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包含五个方面,分别是: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

1.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历史是跟时间紧密相连的,过去发生的事实是历史,现在发生的事实就能成为未来的历史。同时,历史也跟空间有联系。目前,人类的活动主要分布在地球上。地球上又可分为许多国家,每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活动不同,故每个国家的历史也不同。实际上,这一核心素养与全球史观相联系,要求同学们用全球观念、整体的观念来认识历史。对某一具体历史事实进行认识时,同学们要将历史事实放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

2.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我们研究的历史事实都是在过去发生的,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转性。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对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缜密的逻辑推理来努力再现历史事实。所以,这就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历史资料,另一个是逻辑推理。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应该注重在引用可靠历史资料的同时进行缜密的逻辑推理。这一核心素养与认真、严肃、求实的科学研究态度相对应,要“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

3.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地看待和理解过去的历史事实。要想正确理解历史事实,同学们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突破时空界限,感悟和理解历史事实。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历史解释是以历史理解为基础的,因此要想正确地解释历史事实应先正确地理解历史事实。

5.历史价值观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篇6

一、跨学科背景下“时空观念”的内涵

除地理学科外,哲学领域、物理学领域以及艺术领域都提到时空观念,因此,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不仅与地理学科有关联,还与其他更多的学科有联系。

人类从古代就开始认识时间与空间的性质,最早是在哲学领域认识时间和空间,随着科学的发展,分离出物理学科的时空观,主要探讨“时间与空间是什么”,把时空当成客观的存在来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也推动了人类认识的进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实了辩证唯物论基本原理,即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物质运动、空间和时间具有不可分离的相互联系。哲学中的时空观主要是讲“人与时空的关系”,强调时间与空间不仅仅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马克思揭示了时间的实践本质,他所关注的时间不再是脱离人的实践活动的时间,而是属人的时间,在实践中看待空间,他把社会空间与自然空间区分开来,认为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所以,与地理学科相比,历史学科的空间更强调社会空间。

二、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时空观念”

历史时空观念应该是最基本的历史意识,讲的是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作为指导,“在时间与空间中认识人类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把时空当成不断运动中的客观存在,而不是神秘的永恒;另一方面,充分认识人类是在实践活动中认识、改造时间与空间并与之构成关系。这样一来,“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这一核心素养的解释才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具体而言有两点:

一是要理解历史中的时间有着双向互动关系。历史中的时间,过去、现在、未来有着双向互动关系,不仅过去决定未来,未来也同样决定过去,即人们现在关注的热点与视角决定我们如何理解过去。由于实践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社会时间也会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以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为例,法国社会学家格・普・阿波斯托尔在20世纪70年代曾这样评价:“当今物质生产力三年内的变化,相当于二十世纪初三十年内的变化,牛顿以前时代三百年内的变化,石器时代三千年内的变化。”时间因素在人类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节约劳动时间,实际上等于创造人类争取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二是要理解历史中时间与空间的互相转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由于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观察时间与空间,所以时间与空间的互相转化成为可能。比如说,人类实践活动经过世代积累,不会因为个体的消亡而中断人类的进步。世代传递的不只是人类的工具,还包括人类的思想、知识、经验和价值等,这是人类所特有的进化方式。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在时间上凝固下来,转化为社会空间、文化空间。反过来,空间的历程也构成了时间。

马克思认为,人类实践活动每一次提高,都是对原来空间的突破,使实践活动空间不断扩大。例如,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当英军远渡重洋来到珠江口时,这场战争就不是简单的位移而发生的中英之间的空间关系,同时也是处在不同文明阶段的两国之间的战争,是时间之争。所以,我们无法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古代军事理论来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因为这不仅仅是两军对垒,也不仅仅是两国交战,同时还是两种文明的冲突。

那么,如何把历史教学中关于时间和空间的知识立意教学推进到“时空观念”素养立意教学?

例如,有学生问到,“三国中的吴国是什么时候建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哪一年?”这个看上去是一个简单的时间问题,但是:

从知识层面来讲,教材中关于“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和“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这两个史事的叙述,并不能回答学生对于历史时空的困惑。

从能力层面来讲,这里涉及到“吴国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两个问题。“吴国”到底是“王国”还是“帝国”?“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到底是指的形成(公元208年赤壁之战),还是三家疆域的基本确定(公元222年夷陵之战),抑或是三个独立帝王的并存(公元229年孙权称帝)?

从素养层面来讲,学生可以通过这个点的学习与判断,理解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其价值不由它本身决定(比如三国鼎立形成的三个标志性事件),更多地是由它所在时空结构来决定(比如三国之间关系的变化)。而且这种价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时空本身在变动(时人观察三国局势,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成为重要的历史拐点),观察时空的视角在变动(我们今天在判定三国局势变动时到底持何种态度?是忠奸观?压迫与反抗观还是复杂局势中的发展观?),历史事件的价值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落点

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我依旧以“时空观念”这一学科核心素养为例,进一步思考核心素养的教学落点。

1.什么样的教学活痈有利于“时空观念”的培养?

实际上,上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很多课堂教学的改革已经从知识立意走向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其中,情境教学被许多历史老师运用到历史课堂上来。恰当的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神入历史,回到历史的时间和空间,在特定的时空中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例如上海交大附中彭禹老师上《新航路开辟》一课时,采用了欧洲从古代到近代不同时期的地图,包括托勒密世界地图、中世纪t―o地图以及新航路开辟期间的地图等。在不断变化的地图所营造的历史情境中,学生看到了欧洲人观念的变化,逐渐清晰的海岸线展示了欧洲人探险的足迹,学生体会到了历史发展的“有渐无顿”,看到了欧洲人终于从那个混沌的中世纪走向了近世―这种“走进”,不是像有的教师说的那样,文艺复兴一夜之间就改变了中世纪的黑暗。

也有的历史教师尝试带着学生回到历史中去,去体验历史中的人和事。广东李月霞老师在情境教学中有许多可贵的践(见表1)。

2.什么样的知识更有利于“时空观念”的培养?

在教学中到底是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还是素养立意,这个目标观决定了教师把哪些内容看成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并以此为教学的支点。从素养立意来看,丰富的历史教学内容中,每一段历史都有一个或多个启示,可以培养多方面的素养,有的启示是独特的,有的启示是共通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阅读、学情以及课程目标,恰当地培养学生的素养。

例如,广东东莞易翔老师在上高三《明清史》复习课时,经历了三个层次的教学设计,第一次设计是立足于“感受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这是一个典型的知识立意的教学,让学生再次重温明清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大事及特征;第二次设计立足于“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把握明清时期所处的位置,以此梳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并比较同时期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不同走向。”这次教学设计突显了能力立意,把明清放在更长、更宽的时空里去认识;第三次设计立足于“学生从纵向和横向角度自主地对明清时期的‘近代因素’做出评价。”引导学生在史学界关于明清阶段特征“封建社会末期说”、“近代说”、“帝制农商社会说”基础上,自己评判明清的历史地位并进行论证。第三次教学设计中,学生能够建立自己的时空观念并对之进行历史解释,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历史价值观,是一个明确的素养立意的教学设计。

3.什么样的课堂目标更有利于“时空观念”的培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一线教师重新理解课程目标、构建教学目标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倡建立课堂核心目标,即在宏观的教育目标体系中,综合三维目标框架与核心素养视野,构建起一节课的教学核心目标,使得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找到落点(见图1)。

如果用这个模型图对上文中高三复习课《明清史》一课进行分析,本课的核心目标在目标体系中的定位如图2所示:

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历史教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当下我们的思考可能具有时段性,因为有些问题与困惑在实践中会逐步得到解决,同时,也因为时空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来存在的问题也将不复存在,但是,思考在当下,依然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超越经验、走向理性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高定彝.时空观念的嬗变[J].哲学动态,1989(2):50-5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47卷.532.

[3]余章宝.马克思社会时空观探微[J].学术月刊,1998(5):20-25.

[4]格・普・阿波斯托尔著,陆象淦,刘开铭译.当代资本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1979:34-35.

[5]刘奔.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社会时一空特性初探[J].哲学研究,1991(10).

[6]张华.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再出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篇7

关键词:学习态度;中学历史新课改;《历史与社会》;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298-02

一、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认识

学习态度问题贯穿于一个人的学生生涯,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等阶段都要涉及学习态度问题。初中学生由于生理与心理的发展,因而处于学习态度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必须把握学习态度的内涵和影响学习态度的主要因素。

(一)学习态度的内涵

学习态度是一种学习方面的内部状态,是学习行为选择的决定因素,是由习得形成的。说学习态度是一种“内部状态”,是指它是一种反应倾向或反应准备状态,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说学习态度是学习行为选择的决定因素,是指它能决定学习者愿不愿意进行学习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说学习态度是由习得形成的,是指学习态度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经验组织或学习实践逐步积累形成的,并通过学习者个体与所处环境的互相作用而不断变化着的。

学习态度是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持久系统三个部分组成的。认知成分是指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观念和信念;情感成分是指伴随学习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价值观,被认为是学习态度的核心;行为倾向是指学习者对学习活动企图表现出来的学习行为意图,它构成了学习态度的准备状态。

学习者对某一方面的学习或某一项学习任务所持的态度不是积极的,就是消极的;不是正确的,就是不端正的。

(二)影响积极学习态度的主要因素

由于学习态度是学生对己、对人、对事、对物的以情感体验为核心的内部心理倾向,因此,学习态度的形成与学习信念、价值观、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等因素有关。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中,价值观是学习态度的核心(见下图):

学习态度的结构分析图[1]

1.学习信念。学习信念是学生在事实或推测到的事实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习信念尽管是影响学习态度的重要因素,但是学习态度也会对学习信念产生反作用,影响到学习信念的实质内容[2]。如消极的学习态度会对原来在事实基础上建立的学习信念发生转变,会重构为错误的学习信念。

2.价值观。学习态度的产生和表现,经常是在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2]。由于先期形成的观念,代表着人们对自己和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而每一个观念,都把学习活动与一种积极或消极的价值归因联系起来。观念归因的价值或效果,也有助于使人们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学习态度,如果学习活动确实具有这些被确定的价值归因,则有关这一对象的总体学习态度也就确定了。学习态度总是反映着学习活动对学生个人具有的意义或价值。另外,价值观通常与情感态度联系在一起。

3.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引起、维持和促进行为的动力,它是学习态度结构中学习行为的具体表现,更多与实际行为相联系。学习态度是学习动机的上位概念,是学习动机的基础来源,是支配、影响学习动机的心理因素。人们对某种事物的态度,往往会激发出确定的某种动机。如果在态度的基础上,产生了特定的活动动机,则一定会表现出相应的行为或行为倾向。同时,在某种动机的基础上也能产生态度。如一个学生具有了较强的学习动机,就可能会表现出对具体的某门课程的积极态度[2]。

二、对学生积极学习态度的培养

随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以“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的中学历史新课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外因,而学生个人是否愿意学习,换言之,学生是否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则是内因,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在中学历史新课改的大环境下研究初中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有其重要意义。

(一)《初中历史新课标》与学生的学习态度

由于学习态度的核心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我们必须关注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

《初中历史新课标》对初中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目标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规定:“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3]

初一学生是第一次正式、系统地学习历史,大部分学生对它很陌生。但是在系统地学习历史之前,也有些学生会通过看《上下五千年》、《图说历史》之类的历史读物,了解一些历史人物及历史故事。有人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这部分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往往要高于其他学生,如果能恰当引导,这部分学生将会成为班内的学习骨干分子。他们渴望了解《初中历史新课标》中规定的诸如“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等内容,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民主与法制意识”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在自觉与不自觉中使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既然是初学,学生们会对历史课程有些好奇,有种期待,这对于教师开展教学也是很有利的。然而,随着历史神秘的面纱慢慢被揭开,众多的人物、年代、事件以及背景、过程、结果、性质、意义等等接踵而来。不少学生开始感到应接不暇,前学后忘。有些学生在历史课上越来越心不在焉,教学状况不容乐观。

针对上述情况,国家进行了中学历史新课改,试图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积极学习态度的培养措施

1.充分发挥《历史与社会》教材内容的思想性,讲明学习历史的重大意义,树立学生热爱上历史课的学习信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重视、不注意这一方面,即使使用的是新编的教材、最具思想性的内容,也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教师在讲授历史课时,都应该在适当的场合下,把历史学的理论、概念和史实同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结合,进行对比,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例如,我们在讲“郑成功”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等内容时,可以结合当前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现状进行引申,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更加关心国家和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学习历史来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另一方面也教育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体会以史为鉴的意义,学以致用,树立起热爱学习历史的信念。

2.要用历史学家的光辉业绩教育激励学生。历史学家的伟大业绩有着巨大的理性、道德的榜样和激励的力量。我们在讲授历史知识时,应当穿插讲述古今中外的历史大家的治学经历、高尚品德。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激励对历史特别有兴趣的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树立起初中生对学习历史是一种享受,学习历史同样能够取得一番成就的价值观,勤奋、刻苦学习历史,从而促进初中生养成学习历史的积极态度。

3.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探讨历史问题的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独立思考的喜悦,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较强动机。初中生比较活泼好动,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积极探讨历史问题。在讨论时,教师营造一个宽松、开放、和谐的讨论氛围,让学生各抒己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对回答得较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长此以往,就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升华为积极学习历史的强烈动机,从而促进积极学习态度的培养。当然,学习不是游戏,不是娱乐,是一种劳动,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脑力劳动任务。在组织课堂探讨时,教师应当注意,不要把教学过程变成了游戏和娱乐的过程,一味追求轻松、欢乐,甚至逗笑。要知道这样的误区,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会影响学生认真、刻苦学习品格的形成和提高。这不论是对学生在校学习和日后工作都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以上的措施都是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为核心进行的。我们可以结合当前热门的情感教育来实施,改变只注重学生智商培养的传统,走出一条既重视智育又重视情商教育的新路子。

综上所述,一个人积极的学习态度可以迁移到日后他的工作和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在初中历史新课改的宏观背景下,初中生的学习态度对他们自身学业和品德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加以重点培养。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篇8

《中国教师》:与实验版的初中历史课标相比,2011年版课标在诸多方面作了新的厘定,对于课标的变化,广大教师们有什么样的反应?

张汉林:历,过也。过,经过,超过。作为历史教师,最不拒绝变化的发生,因为我们懂得变化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但我们也不盲目欢呼变化的到来,因为我们懂得变化的曲折性与反复性。

按照国际惯例,每隔一定的年限,学科课程标准都要根据学术发展和教育实践进行修订。所谓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比如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相当于我国的历史课程标准),每十年修订一次。实验版课标颁布于2001年,距2011年版课标的出版,恰好十年。

十年来,广大历史教师在阅读课标、使用课标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实验版课标的理解,同时也发现了实验版课标存在种种不足。在这期间,教育部组织相关部门多次向广大教师征求对于课程标准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对于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变化,广大教师是有心理预期的。

对于课程目标的变化,广大教师是基本认可的。2011年版课标不仅在横向上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而且在纵向上明确规定了初中历史课程的总体目标、板块目标和具体学习内容的目标。板块目标和具体学习内容的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与实验版课程标准相比,课程目标的叙述更加明确、具体,尤其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可操作性强。课程目标明确、具体,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指导的功能。而且,课程目标具有层次性,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达成。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侧重于技能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历史的时空观念,识读历史图表,正确地计算历史年代,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了解传说、故事、演义与史实的区别;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主要培养初步收集和阅读基本史料的能力和初步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调查研究的能力;对于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主要培养绘制简单的历史示意图,能够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初步的比较、概括和综合,能够初步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分析、论证等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这些变化,显然是在十年来广大教师辛勤摸索的基础上,听取了历史教育专家的意见而修正的。这体现了2011年版课标是在总结和巩固十年课改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新课改深入发展的基本思路。

2011年版课标以加强时序性为由,取消学习主题,则引起很大的争议。学习主题与时序性并不矛盾。学习主题是对某一历史阶段的学习内容的概括,学习主题之间、学习主题内部的史实基本上是按照时序先后进行排列的。在实验版课标中,时序性不够强的,似乎只有中国近代史部分的学习主题(一)与学习主题(二)。对于这点不足,可以完善,而不必因噎废食,取消学习主题。在历史课程中,学习主题体现的是历史学习的价值,是后人站在历史教育的角度,对于史实的选择与史识的概括。历史课程不同于历史学者所从事的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更为强调的是对历史真相的还原,而历史课程则是在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遴选出具有现代性、价值性的史实和史识,为学生完善人格提供素材。而学习主题的构建,显然就是这一思路的体现。对于学生而言,不必掌握全部的历史,也不可能掌握全部的历史。在实验版课标使用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对于通过学习主题构建课程内容的方式表示认可,而学习主题也在事实上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一个有力的抓手。2011年版课标取消学习主题,许多教师表示不解,殊为遗憾。

《中国教师》:为保证2011年版课标课程理念的顺利实施,您所在地区做了哪些具体工作?效果如何?

张汉林:北京市相关教育部门对于2011年版课标的学习是非常重视的。2012年6月15日,北京市初中教师新课程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正式启动,课标解读作为教师一个重要的基本功列入其中。2012年6月22日,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邀请课标修订组核心成员、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徐蓝教授面向全市初中历史骨干教师做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的专题报告,使大家明确了课标修订的基本思路和课标的主要变化。

各区县教育部门随之展开行动,纷纷制订培训计划,为广大教师配备新课标,在2012年暑期或开学以后,即将对2011年版课标进行细化培训。由于培训还没有开始,效果如何无从谈起。作为一个培训者,我想简单谈谈我们开展课标培训的基本思路。本次课标修订是对十年课改的总结和反思,它不仅关涉初中历史教育,还关涉高中历史教育,体现了国家对于历史教育的整体考量。因此,我们所从事的区域培训要在总结十年课改的基础上,站在历史教育的角度,面向北京市西城区的全体中学历史教师进行。从培训的内容来看,要忠实于2011年版课标的原始文本,但更重要的是在历史教育的实践中去解读文本,在解读文本的同时完成自我解读,提升教师历史教育的素养。

《中国教师》:您认为2011年版课标修订内容中有哪些内容需要广大初中教师重点学习和关注?

张汉林:2011年版课标颁布后,许多教师最为关注的是历史知识点的增删。历史知识点多一点还是少一点,选择这个知识点还是那个知识点,诚然有讨论的价值,但这显然并非问题的关键。如果不对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有着整体性理解,那么具体到某个知识点,其地位与功能也就无从谈起。而且,历史知识浩如烟海,仅从史学的角度去判断某个知识点的价值,将会囿于史学的囚笼,而丧失历史教育的蓝天。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篇9

一、开放教学

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和初中历史新课标的要求,历史教学活动要体现人文性,初中历史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学生的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培养、引导学生具备科学思维品质和优秀的人文素养。要特别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素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为此,历史课改必须在传统历史教学要求的基础上作出相应的调整。其中,教学的开放性至关重要。

历史教学的开放是全方位的,既有理论、观念的开放,又有功能、评价的开放。这种开放的历史教学既给广大历史教师提供了展示知识、智慧、才华和能力的广阔舞台,也给广大历史教师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广大历史教师也需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二、坚持以人文取向为核心

历史教育回归传统,要求历史教学要善于挖掘历史资料(包括以历史教科书为核心的教材体系、学校图书馆、社区课程资源、影像资料、遗址和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和网络资源等)中丰富浩大的人文资源。历史教育中的民族意识、开放意识、人文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人与自然环境平衡与和谐的意识等,长期以来在历史课程设计中都没有给予格外的关注。历史中丰富的人文资源,需要历史教师去认真发掘和探索,这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方面,都有着直接的作用。

三、重视培养价值观和态度

作为一名现代公民,要想在社会中过和谐、成功的生活,就必须知道所处社会公认的是何种价值观和态度。历史教育则是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对此进行的必要的培养和训练,以期有助于学生的生活和成长。

价值观和态度是公民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史教育又是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既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而且还将其培养内容与公民应承担的义务联系起来。

四、注重教师与课程的统一

在新课程标准下,应该解放教师。教师应自主设计教学,并且在研究和分析教学过程时,适当地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从而更能帮助学生得出比较全面、客观的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编写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相关教材,丰富课程资源。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篇10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了,相比2001年的实验版对历史教育的很多内容做出了新的表述。现仅就新课改理念方面来谈谈自己对课标的理解。

所谓课程理念,就是课程设计者蕴涵于课程之中,需要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信念,它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

理念1、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理念2、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理念3、将正确的价值观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理念4、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材中学到的多,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

理念1、3中突出强调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首先要求课程改革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如何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新课程定位在人的发展上,具体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其次要求课程改革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基础教育是国民的奠基工程,面临的任务既要瞄准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尖端人才,又要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培养人才和合格的建设者。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最后是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是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全面和谐的发展。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达到了知识习得、思维训练、人格健全的协同,实现了在促进人的发展目标上的融合。课程的目标不只是使学生更富有知识,而且应使他们更聪明、更高尚。新课标突出强调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在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基础上,还突出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理念2在对课程性质的描述中,新课标更加强调“基础性”。为使历史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课本进一步改变和避免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情况,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历史知识和学习技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体现以符合学生心理认知为出发点开展历史教育的基本态度。例如,新课标要求学生“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