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题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30:31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篇1

一、课题实验的背景

许多学生对历史学科不感兴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认为学与不学无关紧要。另一方面由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趋向于能力的提升而不再强调历史知识的整体性,致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一知半解。再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

笔者在所任教的七年四班的学生中就历史学习兴趣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问卷,分析调查问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单一,基本依赖教师的讲解和死记硬背;教材内容空洞,学生课外知识积累少,在课堂上很少与教师互动;教师教法传统,基本上是一言堂。

二、针对问题,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针对调查问卷中学生所反映的问题,笔者采取了一系列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一)多媒体教学激趣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课件能活跃课堂气氛,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历史,主动掌握历史知识。如在讲授《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时,我通过电子地图,配上活动箭头把长安到西域的路线加以演示,同时每到重要的地点(如敦煌等地)再附上重要的图片资料;另外,让学生观看“张骞通西域的视频”来体会张骞的爱国精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拓宽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课程资源开发激趣

依据课程标准,取舍、拓宽教材内容。笔者在讲课的过程中,注重给学生补充和舍弃一些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文史不分家,史地不分家,我在历史教学中充分进行学科渗透,将地理、音乐、诗歌和典故等引入课堂,使历史课堂趣味盎然,充满生机。在讲《三国鼎立》一课时,我用《三国演义》的主题曲进行导入,既烘托了课堂氛围,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信息展示教学激趣

在讲授历史知识时,我运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距离他们极其遥远而难以记忆的历史知识。运用图片、实物、模型和投影等直观材料的展示与解说,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他们更容易接受知识,也可以把较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在讲到唐代的曲辕犁时,我根据教材的图片自制了曲辕犁的模型在讲课时进行了展示,引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课下有的学生也试着做,并把做好的模型拿给我看,我在课堂上对这些学生给予充分的鼓励,学生学习历史的劲头越来越高。

(四)多种教学活动激趣

我教学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编演历史剧本,举办历史知识抢答竞赛、历史谜语竞猜,开展辩论会等。在学习“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时,我在黑板上写出一些成语,如“退避三舍”“朝秦暮楚”“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等,让学生讲这些成语的典故和出处。通过这些活动的举行,激发了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的了解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多种途径的探索,我最终形成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三、课题实验的影响

通过一年的积累和探索,绝大多数学生对历史学科充满了学习兴趣。在多媒体课上,学生对课件内的图片、视频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将地理、音乐、诗歌、典故等引入课堂,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如“指鹿为马”的典故,七年三班的***同学讲得有声有色,一些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学生也抢着讲,这样就把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调动了起来。在“寻找历史”活动中,我让学生收集古钱币在课堂上展示,学生把家中的旧币带来,有带“秦方孔”(仿制)的、袁大头的,还有同学带来了民国纸币和旧版人民币,我与学生一一甄别讲解,通过信息展示教学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活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排演历史剧在课堂表演,引起学生极浓厚的兴趣。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篇2

【关键词】历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实施

跨入新世纪,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感到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关键作用。没有教师的协助和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1]这种认识使得教师继续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我国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刚刚起步,尚未形成面向新世纪,适应历史教学发展趋势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而课程设置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继续教育的成效。本文从探讨新世纪社会对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入手,对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其实施,提出一些初步的设想。

何谓教师继续教育?教师继续教育是指已达国家规定学历的教师以深化专业知识,提高教学和研究能力为主要任务的培训。[2]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部分。作为学历后的教育,它既要满足历史教师从事历史教学的当前需要,比如,知识更新、补缺等,更要面向未来,从根本上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因此,研究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首先就要考察新世纪社会对历史教师究竟有哪些素质要求。也就是说,课程设置必须以此为基点,才能使继续教育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那么,新世纪历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

(一)崭新的历史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学活动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观念。历史教学理念是历史教师教学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传统的历史教学理念将历史学科视为以记诵为主的“单向接受的科目”,形成“教师灌输,学生背书”的历史教学模式。笔者认为,这是历史课长期被学生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的最重要的原因。

新世纪社会需要历史教师具有与时俱进的明晰和全新的教学理念。对此,国内外历史教育界进行了很多探索。英国“新历史科”的历史教育观认为,“历史教学的中心是发展学生对于历史探究的方法或过程的理解”。近年来对英国历史教育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学校委员会历史科计划”(SCHp)认为,历史是一种探究的方法而不只是一种知识载体。它要求历史教师运用史料证据,让学生自己去探究。[3]美国历史科《国家标准》非常强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即要求学生能够评价证据,发展比较的和因果的分析能力,解释历史的记录,根据历史对当代生活中的决定提出正确的论据和看法,等等。[4]我国历史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也进行了许多研究。例如,北京历史教师开展“历史课堂主体活动教学”,打破历史学科长期固存的教师“一讲到底”或“以讲为主”的传统模式,倡导学生

“主动体验”“探索问题”,“促进学生认知、情意发展,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5]这些都给我们很多启发和思考。

笔者认为,新世纪的历史教师要使学生在思想、能力、个性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决不应斤斤计较于学生记住多少历史知识;要重视对史料的探究,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要鼓励学生思辨,培养创新意识。此外,还要注意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当然,这并非一定是为了培养历史学家,而是培养学生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地获取历史知识、解决特定历史问题的能力。这为日后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这些都是历史教师应该具有的教学新理念。

(二)丰厚的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是指对某学科以及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水平。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厚薄,直接影响历史教学质量的高低。我们知道,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历史知识多样性的特点,决定历史教师惟有使自己的专业素养逐步趋向厚实,才能较好地“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其一。

其二,近二十年来,历史学的视野日渐宽广。文明史、社会史、城市史、家庭史等许多史学新领域不断开拓;历史学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人口学、计量学等诸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历史研究一方面注重从多角度对历史问题作微观分析,另一方面提倡对历史作整体的和综合的研究,即通过宏观地由前后(时间)、中西(空间)的往复观照,来审视历史。[6]到历史研究的这些趋向,必然对历史教学产生较大影响。目前,我国新编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教科书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比如,增加了社会生活史和文化史的篇幅,使历史叙述的对象更加丰富和真实,展现出全方位的和立体的画面。高中历史教科书还突出高层次的和理性的历史知识,如典章制度史、学术史、科技史等;此外还编写进大量文献资料,以加强信度,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7]面对历史教学内容的变化,历史教师如果不及时“充电”,缺乏丰厚的历史专业素养,是难以胜任教学工作的。

从知识结构角度看,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较广较深的通史和史学理论知识,断代史、专史、地区史和国别史知识等。对于在职历史教师来说,特别需要知识的拓宽和深化。第二个层面是历史学和考古学的新动态和新成果方面的知识。历史教师掌握了这些知识,可以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第三个层面是相关学科的知识。这是因为,一方面历史教学内容所涉及的领域很广,另一方面也是适应课程综合化趋势的需要。综合课程的开设,要求历史教师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如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美学等等。如果还是对相关学科的知识一无所知,显然不符合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

教学研究就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对教学领域中的现象进行研究,以探索和认识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8]新世纪的历史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化程度,必须要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成为研究者”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口号,在欧美教育界广为流传。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应该走出传统的樊篱,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只有当教师的教学与研究交融在一起,教学才有更富理性的内涵。[9]

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首先应该表现为对历史教学实践的反思能力,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对日常的教学活动保持一种积极探索的习惯,不断地总结和探讨历史教学问题,并形成理性的认识。例如,英国一些历史教师个人与研究集体不断对传统历史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他们在乡土史教学中设计“活动式的教学”,通过考察遗迹、走访老人、调查家族史等,使历史课能够让学生“活动”起来;有些历史教师让学生接触大量史料,判别史料的主观偏见,尝试重建史实,在课堂上进行“做历史学家”的“活动”等等。[10]这些就表现出历史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认真反思和积极探索的倾向。

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还进一步表现在对历史教育理论的研究方面。也就是说,应该具有探索历史教育领域中一般规律的能力。如研究历史课程设置、历史教材编写、历史教学心理等等。例如,近年来上海中学的历史教师,在学校课程改革活动中,依托上海师大历史系专家的鼎力支持与配合,成功编写出版了探索性校本教材《文明的长河》。江苏扬州中学的历史教师,以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理论为指导,围绕学科能力培养这一中心,探讨历史教学心理问题,已出版了相关研究著作。这些就属于历史教师运用多方面的经验和知识,综合地创造性地研究历史教育中的重要课题的范例。

概括地说,历史教学实践的研究侧重于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而历史教学理论的研究则侧重于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学目标、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规律的探讨。前者主要涉及历史教学中的各种表层问题,而后者则更多地关注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深层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对于历史教师来说,这两个层面的教学研究能力都不可偏废。

(四)娴熟的多媒体和网络运用技术

当前,现代化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正逐渐进入课堂。历史教学运用这一崭新技术,其优势十分明显。比如,学生可以更多地接触原始的文献资料、图片和音像资料,从而使历史课的信息容量更大,且更加直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以及处理材料并进行历史阐释的能力;网络技术还可以大大拓展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发展,更加突出学习的自主性等等。

近年,我国不少地方的历史教师正在研究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改进历史教学。例如,香港的历史教师曾以“历史双城记:城寨与香港”为题,配合中国历史科的“鸦片战争”的教学,设计一个名为“学游园”的跨校内联网学习平台,尝试让不同学校的学生在内联网上展示自己的网页制作及在浏览其他网页后留言,加强学习兴趣及交流。[11]内地不少历史教师也已经掌握上网、浏览、下载等网络基本知识,并且注意把声音、文字、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媒体,进行综合编排处理,运用于历史教学中,大大增强了历史教学的效果。

但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辅助历史教学还处于初始阶段。相当多的历史教师把上网看得很神秘,至于做课件和网页就更不敢想象。据香港《星岛日报》刊登的关于“资讯科技教育与中学生学习”的调查显示,高达83.1%的受访中学生表示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完全没有使用多媒体教学,在众学科中排行榜尾。[12]另据“上海市中学历史教师现状调查报告”,完全不会多媒体教学的历史教师占被调查对象的63.42%,只有9.22%的教师尝试运用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但是大多数教师对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仍然感到陌生。[13]由此可见,提高并且逐步娴熟掌握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是新世纪历史教师必须面对的紧迫课题,是关系到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决不能等闲视之。

转贴于二

针对目前历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误区,提出课程改革和建构的初步设想。

归纳起来说,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两方面偏失,一是盲目照搬研究生课程,功利色彩较浓,而忽视了针对性和实用性。事实上,教师继续教育并不等同于研究生教育。虽然社会上鼓励教师攻读研究生学位,提高学历层次,但是这与教师继续教育其实并不是一个概念。研究生教育属于高层次的学历教育,而教师继续教育则是高层次的非学历进修。后者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应该突出针对性和实用价值。二是课程设置比较随意,不规范,尚未形成真正能体现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特殊性的课程体系。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

近年,上海市有关方面对参加继续教育的历史教师进行的调查表明,历史教师最感兴趣或最需要学习的内容为:更新和扩充史学知识(80.5%)、历史教学研究方法(64.29%)、现代化教学手段(57.14%)、跨学科知识(57.14%)、提高教材分析和研究能力(54.76%)、历史教育理论(50%)等。[14]这充分说明历史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识正趋于理性化,更加向往自主的、发展性的学习。由此启示我们,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从提升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出发,在坚持课程实用性的基础上,突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要融汇专业领域最新的、前沿性的成果,注重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本着这样的认识,笔者以为,进行历史教师继续教育不妨开设以下五类课程。

(一)研读史籍和史家学术论文的课程。这类课程带有浓厚的学术性、研究性,旨在提高历史教师的学术水平。众所周知,高等师范院校历史系本科毕业生一般都系统学习过中外通史,以及一些断代史、国别史和专门史的课程,继续教育就无需要重复了。相比之下,古代史籍和史家学术论文的研读,在本科阶段显得十分薄弱,甚至未曾开设这类课程。而这类课程对拓展知识面,深化对史学问题的认识十分必要。因此,正好可以作为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同时,开设这类课程也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体现继续教育的高层次性和新颖性。具体可以开设如下课程:《资治通鉴》研读、《史记》研读、《古史辨》研读、马克思主义史学原著选读、20世纪史学名家论文选读等。

(二)提高历史教学研究能力的课程。这类课程主要结合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研究中学历史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思维能力、教学测量与评价等重要课题,借以开阔历史教师的学术视野,发展他们的历史意识,促进他们历史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这类课程,一方面要向历史教师介绍历史教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动态,以便历史教师能够把握教研的“脉搏”;另一方面也需要使历史教师掌握历史教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推动历史教学改革。具体可以开设如下课程:历史思维能力研究、中学历史课程改革问题、中学历史教材研究、近现代历史教育思想研究、历史教学模式探讨、历史教学心理研究、历史教育测量研究等。

(三)增强历史教学技能的课程。这类课程主要着眼于提高历史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历史教师的多种教学技能。如历史教材的分析和处理技能,组织历史课堂教学的技能,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技能,包括多媒体历史课件的制作和使用、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等技能。具体可以开设如下课程:微格教学与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历史教学大纲及教材分析、历史新教材的学术背景与疑难解析、多媒体历史课件制作与运用、历史教学与网络信息检索等。

(四)研讨优秀历史教师教学经验的课程。这类课程旨在通过总结、研讨优秀历史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提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历史教师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我国各地都有一批优秀历史教师(其中在全国有影响的历史特级教师,如包启昌、陈毓秀、刘宗华、宋毓真、朱尔澄、龚奇柱等等),这些优秀历史教师有正确的历史教育思想和丰富的历史教学经验。他们的教学经验具有很强的应用和开发价值,对提高历史教师素质,指导历史教学实践有重要意义。这类课程的设计,似以专题化的“微型课程”为宜,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例如,我们可以开设陈毓秀历史教学思想与艺术研究、刘宗华历史教学思想与艺术研究、包启昌历史教学思想与艺术研究等。当然,也可以开设综合评析式的课程,如当代特级历史教师教学思想研究、优秀历史教师教学艺术探微等。此外,还可以采取现场观摩听课、座谈讨论、专家讲学等形式对优秀历史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和研究。

(五)介绍相关学科知识的课程。这类课程旨在拓宽历史教师的知识面,使他们具有多学科的知识素养。开设这类课程,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的形势。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科综合化的趋势逐渐增强,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近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考制度的改革,特别是高考“3+X”模式的出现,对历史学科影响很大。如今,历史教师必须要有多学科的知识,具有开放性的思维,在历史教学中能够进行跨学科的综合,即能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出发去分析历史问题。这就提示我们:历史教师继续教育开设政治、地理等相关学科的基础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具体可以开设如下课程:科技简史、政治学概论、地理学基础。经济学概论、博物馆学专题、美学常识等。

课程设置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因此,要将上述设想变为现实,必然要面对一系列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诸多问题。比如,继续教育的课程突出学术性、前沿性的特点,这就要求相关高校必须遴选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的教师任教。也就是说,课程对施教者的学术水平要求相当高。另外应该看到,历史教师继续教育除了开设加深和拓宽历史专业知识的课程之外,还需要开设旨在提高历史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技能的课程。对于后者,仅仅依赖高校个别从事历史教学法课程教学的教师,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其他专业课教师也不应该“袖手旁观”。此外,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滞后,以及先进教学设备的不足等问题,也都会给课程的实施带来麻烦。

为了历史课程的顺利实施,从施教者的角度看,需要把握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要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如及时掌握专业领域的新成果、新动态,加强对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以及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其次,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历史教师继续教育不仅关注知识更新、深化的问题,而且更要加强培养教师的能力。因此,施教者就要努力改变“坐而论道”“满堂灌”的传统授课形式,加强课堂教学的双边互动。这方面,我国台湾同行的经验值得借鉴。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的教授,在历史教师进修班的教学中,并非“一讲到底”,而是采取学员自学、课堂讨论、教授释疑的教学方法,学员普遍感到获益匪浅。[15]此外,培养历史教师教学技能的课程还要求增强操作性,有时还需要施教者走下大学讲台,深入到中学,组织教学观摩和研讨,在教学实践中培训历史教师。再次,施教者还应该摒弃鄙视历史教学理论的偏见,加强历史教学问题的研究,踊跃承担历史教学研究和历史教学技能类课程的教学任务,这对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真正提高历史教师的能力,无疑是极其重要的。

另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其他配套措施的支持,如配备多媒体和微格教学设备;有足够的课时保证教学研究类和教学技能类课程的开设;执教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类课程的教师,可能还需要接受一定的培训;等等。

以上只是笔者对历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及其实施问题的初步研究。还有些问题,如课程如何体现不同职称、不同业务水平的历史教师进修的层次性等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注: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15.

[2]梁忠义,罗正华.教师教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428.

[3]陈冠华.英国学校委员会历史科计划13—16[J].清华历史教学(我国台湾地区).2000,(9).

[4]于友西等.历史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4.

[5]张静.学生历史学习心理特征与教学策略的探讨[J].清华历史教学(我国台湾地区),1999,(9).

[6]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

[7]王宏志.历史教材的改革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40—141.

[8]李定仁.论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0,(11).

[9]张维仪.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透视.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7—92.

[10]陈冠华.英国中学历史科的危机与转机[J].历史教育(我国台湾地区),1998,(6).

[11][12]杨秀珠.香港资讯科技教育与历史教学:个案研究.(历史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0,上海)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篇3

关键词:研究性高中历史

高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归根到底是学生学习的结果。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十分必要。

一、历史研究性教学的内涵

历史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类似史学研究的情景,引导学生以类似史学研究的方式,发现和确定问题,学会搜集、分析、鉴别和提取有效信息,并应用相关知识探究、解决问题;以及在课外活动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问题进行研究,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它不拘泥于某种教学策略,而是依据当代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结合学生认知情感的实际,以及学习对象的不同特点,借鉴并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它比研究性学习的含义更宽泛(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勇于探索历史的精神和能力”。

二、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1、兴趣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由于机体需要而产生的稳定的内驱力,是构成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参与研究和体验成功之间的牵引力和粘合剂。研究的课题是否为学生感兴趣,直接关系到研究性学习的成效。

2、开放性原则

从学习目标上看,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健全的品格。从学习内容上看,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专题和材料,可以直接取自必修课、选修课教材,也可以来自图书馆、internet上,或者来自社会调查等等。历史必修课或选修课所提供的基本史实和知识结构体系,为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知识背景,然后,学生可将古今中外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3、过程性原则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史学研究在目的和要求上有着很大的不同。高等院校所进行的史学研究以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为目标,强调结论的科学性,即重视科研的最终成果。而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更看重过程而非成果,有成果固然可喜可贺,没有成果也不应该否认其存在的价值。

4、自主性原则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自始至终要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在自主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的原则下,学生不必拘泥于教材或史学界现成的定论知识,选定的研究性课题可以是对教材的定论知识提出质疑,也可以将教材中涉及的历史问题引向当前现实社会中的热点焦点问题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5、综合性

历史学科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综合性。更重要的是,研究性学习把学习内容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因此,学生在对很多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时,靠单一的历史学科知识显然是不够的,往往要用到相关的学科知识。如对“”的研究就要涉及到历史、地理、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多种学科知识才能对“”的由来、现状及解决前景作出分析,这就是研究性学习的综合性(或日跨学科性)。

三、研究性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实

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程度

传统的课堂教学比较注重课堂的规范和实施的程序,尤其突出教师“教”的格式和步骤,使课堂教学刻意追求某种所谓的“完美”。久而久之,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固化了学生的思维,使之成为学习的机器,根本无法“唤醒”他们的生命感、价值感,更不可能将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现代教育要求我们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思想,改变课堂教学的组织模式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如在教《辛亥革命》的内容时,我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就“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还是失败的革命”展开讨论,双方各举史实加以说明。

2、以问激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问从“问”开始,如果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没有激活,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问题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而产生探究的心理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事物的认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历史课堂教学要达到以问激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必须营造利于探究质疑的学风和竞争相质疑的氛围,提高学生的自疑自解能力。

3、组织讨论

把研究性的课题设定为讨论的题目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工具书、参考资料或让学生自己到图书馆去查阅相关的资料,撰写好讨论提纲,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或全班讨论。还可以对学生撰写的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展开讨论,使研究进一步深入。讨论时,教师要为学生刨设一种信任、鼓励和赞赏的轻松气氛,消除学生的种种顾虑,使他们敢于和乐于将自己在独立学习中的丰富感受和切身体验自由自在地表达出来。讨论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掌握了多少历史知识,而在于探索研究历史的方法,培养历史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

四、研究性学习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按新课程计划要求,把研究性学习课纳入学校与教师教学计划,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内与课外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以使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2、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研究性学习课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学生是主人,在研究性学习课中尽可能发挥学生“自主、自理”的作用,教师应是活动的倡导者、指导者,而不要包办代替一切。

3、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应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研究性学习活动在考虑整个学生教育教学需要组织一些活动外,更主要的是发展学生个性,在“提高”上下功夫,培养学生中的学科“尖子”。

总之,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必会努力应变。因此,研究性学习目标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研究性学习:价值与反思[J].教师之友,2002,(3).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篇4

〔关键词〕史料分析史料教学历史教学

史料就是指有助于认识历史,复原历史真实情况的一切资源,也就是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信息。史料教学法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对相关的史料进行处理,使学生自主地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利用这种信息完成对历史探究的一种教学模式。史料分析就是通过分析史料获取历史信息。常见的历史分析法有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历史比较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等。

国外对史料教学和对学生史料分析法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澳大利亚,2004年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历史教学指导纲要》对史料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作用给与高度重视,而且整个澳大利亚教育界普遍非常重视课堂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应用和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

我国对史料教学的重视是从20世纪90年代正式开始的,朱煜的《论史料研究》、王铁成的《史料教学模式探究》、史斌的《中学历史材料解析题研究》(西南大学学报),李明朗的《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教学问题)、汪学毅的《试析近年来历史高考中问答题与材料解析题命题思路》都对之做了相关论述。近几年来,对史料教学和史料分析法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相当数量的学者专家研究成果问世,硕士论文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如温州大学硕士张丽媛的《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孙玉美的《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尚伦岳的《新课改中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和意义》;首都师范大学硕士李晓琳的《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这些研究成果,都侧重于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而对学生的史料阅读和史料分析方法的指导方面,研究成果较少。通过分析高考题,研究史料,培养学生史料分析法的研究成果相对欠缺。

新课改的理念要求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掌握阅读思考、分析概括及判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许多教育发达国家中学历史教学注重运用史料作为探究历史问题的证据,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我国现在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引入了各种类型的史料,这些史料不仅改变历史课本枯燥的特点,增强了教材的生动性和说服力,还拓展了教材,扩大学生知识面,同时也对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而如今高考出题也是充分结合新课改要求,对学生阅读思考、分析综合等能力纳入考试要求。分析近几年的高考,我们不难看出,高考中史料分析题目重要性凸现,作为高中历史教学,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学生史料阅读、解析史料、分析史料、史料中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考察,总之,对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教学中的又一个挑战。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篇5

乡土史即本乡本土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包括了一个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特征、人口状况、风俗习惯、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和环境保护等许多方面的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可见乡土史教育对于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之重要性。作为职校历史教师,笔者深深地感到开展乡土史教学对于职校学生来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概而言之,乡土史的教学有助于影响人和教育人。

二、职业学校开展乡土史教学的实践

1.开发乡土史教学资源

乡土史教学的第一步就是乡土史教学资源的开发。

笔者所在的桐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这块古老土地上,有着浙江省迄今时间最早、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罗家角遗址,以及最近发掘的距今4000多年的留良新地里良渚文化古墓群;有千年水乡古镇——乌镇;有江南名刹——福严禅寺;有人文景点——茅盾故居、丰子恺缘缘堂、君匋艺术院、金仲华故居、侯波徐肖冰摄影艺术馆等一大批名人文化场馆。在这里有着大量可以开发的历史资源:乡土类资源即文本类资源、非文本类的实物资源、音像类资源、口述类资源、民俗乡风类资源。其中文献资源是笔者开发乡土史的主要资源。

2.乡土史教学实践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乡土史资源。笔者所在学校虽是一所职业学校,但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历史教育的功能,每周开设有两节历史课,这为笔者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教学平台。笔者最初的乡土史教学实践就是从历史课堂开始的。为达到课堂渗透乡土史的目的,笔者主要做了以下两项工作。

一是平时整理好乡土史资源库。现在的历史教学是专题模块教学,分别是政治文明史、经济文明史、思想文化和科技文明史,涵盖古今中外的三大文明发生发展的历史。笔者在搜集整理桐乡地方历史乡土资源的时候,依据中国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按照下表分门别类,进行归档研究,以备教学之用。

二是课堂运用好乡土史资源。在讲述对应历史时期相关内容时,笔者十分注重引入乡土史资源。如在讲到古代中国起源时,适当介绍桐乡已发现的两大早期中国文明,即:马家浜文化与良渚文化的遗存;罗家角遗址和新地里遗址。它们是古老桐乡的见证。通过引入这些乡土材料的介绍,给学生以教育和启迪,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讲到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时,笔者向学生介绍了濮院的“濮绸”。濮绸品种繁多、质地细密、柔软滑爽、色彩艳丽、强度高,有“天下第一绸”之称,跟当时的杭纺、湖绉、菱缎合称江南四大名绸,不仅远销海外,而且是历代朝廷的贡品。在讲到三省六部制之时,笔者引入司马高桥(崇福镇南门)。司马高桥旧名南高桥,明洪武间(1368—1398)建,清乾隆十四年(1749)重建,同治三年(1864)毁,光绪二年(1876)知县余丽元再建。据《周礼》载:周时设置六官,以司马为夏官,掌军政和军赋,后用为兵部的别称。通过这些介绍,学生加深了对明清时期桐乡经济发展的了解,以及对古代政治制度的印象,唤起学生对家乡古建筑的热爱保护之情。

多渠道、多角度地挖掘相关乡土历史,适当合理地与教学内容相整合,能够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乡土史的教学除了课堂教学的渗透,还有一条重要的途径,那就是引领学生开展有关乡土史资源的研究性学习。

3.开展依托乡土史资源的研究性学习

(1)乡土历史是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当下的课程内容已不再只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更主要的是要给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而且我们也知道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知识和结论,而应当将学生学习历史当作一种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即历史教学要运用史料证据,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所以在这样的认识下,乡土历史就成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收集的有关资料显示,各地研究性学习课题有一半与乡土史有关。这些课题主要包括各地民间传说和民风习俗,名人故居的维护与开发,民族的产生和发展,老城市改造的利弊思考,桥梁民居街坊的演变,传统工艺、产业发展状况,历史人文景观的开发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等等。可见乡土化已成为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发展方向。学生通过诸如设计课题、查找资料、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可以获得对历史和社会的直接感受,了解历史研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体会与他人的交往合作,使整个德育过程潜移默化、悄然无声。

(2)挖掘乡土史资源,确定研究性学习主题。在进行研究性学习内容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对乡土历史进行充分发掘与利用,通过构建研究主题模块的形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研究本乡本土问题,构建历史研究性学习内容体系。

主题是指在设计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整体方案时,设置一些研究主题,从而引导学生确定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方向,让学生围绕主题提出一些课题,从而使课程内容相对集中。通过设置研究主题,可以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开发乡土资源,使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比较系统规范。如笔者给学生设置了像桐乡行政制沿革、桐乡古代经济发展、桐乡古代文化、古代遗址研究、乡风民俗研究等主题,希望通过这些主题的设置,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3)整体设计研究课题。历史研究性学习是以课题研究为主要载体的学习,选择好恰当的研究课题十分重要。学生确定研究方向后,围绕主题,可从不同角度、切入口进行设计。同一主题切入口不同,研究的内容也就不同。如在“乡风民俗”的主题模块下,可以选择研究节日民俗、礼仪风俗;可以研究生产、生活习俗、饮食习俗;可以研究民间体育、文艺、谚语;可以研究地方方言等等。学生在进行课题设计时,可以将主题模块分解为若干子课题,子课题再分解为若干次子课题。这样主题模块通过分解细化、层层相嵌,呈现立体结构。通过这样的设计,逐步形成主体研究系列。

当然,在教师指导学生选择和设计课题这一过程中,要遵循四条原则。第一,现实性原则。课题要符合学校的层次和学生能力的实际。第二,兴趣性原则。课题是学生感兴趣的、乐于钻研的。第三,可操作性原则。课题不要是纯理论的,要避免大而全,可以选择乡土历史的一个侧面进行探究。第四,可依托性原则。课题尽量与乡土历史相结合,与历史基础型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学习相结合,从中寻得理论和实践的支撑。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篇6

[中图分类号]6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1-0015-05

在近年的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中,“历史课灵魂”(简称“课魂’)研究以团队强、推进快、成果多而引人注目。几年前,当笔者最初接触到相关材料时,即感到这是一个既重要又复杂的问题,不过当时对该课题的难度估计不足。随着研究的开展,“课魂”的复杂性日渐显露,诸多难以回答的问题让笔者困惑。这里列出其中若干,向广大同行请教。

第一,“课魂”的含义

一些老师对“历史课灵魂”的含义作了解释,但现阶段的解释基本停留在比喻层面上。比喻的方式大体是这样者先,将历史课(历史教学)的某个东西比作“灵魂”。从公开发表的文章看,将“历史教学立意”比喻为历史课(历史教学)“灵魂”的居多,也有将一节历史课的“中心”“核心”“主线”“核心概念”等比喻为“灵魂”的。接着,再将“历史课灵魂”比喻为另外的东西,如“神来之笔”“点睛之笔”“原点”“支点”“聚焦点”“纽带”“令旗”“标靶”等。总而言之,是通过比喻(包括暗谕和明谕来解释“历史课灵魂”。比喻的长处是具体、生动和形象。但是,再恰当的比喻也有其局限性。所以,解释一个历史教学研究课题的核心概念,绝不能停留在比喻的层面上。当下,我们不是应给“历史课灵魂”下一个相对精准的定义吗?

第二,“课魂”的理论依据

作为重要概念和重要命题,尤其是作为历史教学研究的课题,必须有理论支撑。那么,“历史课灵魂”研究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至今未见清晰的说明。还需强调的是,从来源看,“灵魂”本是神学、神灵学的重要概念,将其引入历史教学研究,衍生出“历史课灵魂”这一概念,并成为研究课题的名称,想必是经过了脱胎换骨的改造的。那么,改造是怎样进行和完成的?这也需要说明。广东“中学历史教学核心目标的研究”课题组明确说明,该课题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之一――支架式教学模式”。这一说明加深了我们对中学历史教学核心目标研究这一课题的理解,值得借鉴。其实,这样做也是课题研究的通例。

第三,“课魂”的演变

在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界,历史课“灵魂”之说早已有之。20世纪50~80年代,当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将历史课程目标定为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传授历史知识时,历史教师一致认为,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是历史课的灵魂。90年代,当历史教学大纲将历史课程目标扩充为思想教育、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时,大家一致认为思想教育是历史课的灵魂。进入21世纪,历史课程标准构建起“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后,大家公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历史课的灵魂。这种说法,至今广为流行。而现在一些老师研究的统摄全的“历史课灵魂”显然与上述灵魂不同。因为此灵魂非彼灵魂,就出现“新灵魂”与“老灵魂”的问题了。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今后使用会不会混淆和混乱?

第四,“课魂”的作用和地位

一些老师强调“历史课灵魂”具有统摄全的作用,认为它决定着历史课的质量和水平,甚至认为,无“魂”难成课,更不能成为好课。此说一旦成立,就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以往的历史课都无统摄全课的“魂”,我们怎么评价?二是现阶段广大一线历史教师所上之课,也基本无“魂”,我们怎么评价?看来,“历史课灵魂”的作用和地位尚需进一步研究。

第五,“课魂”的种类

现阶段讨论研究的基本上是一节(堂)历史课的灵魂,亦即课时灵魂。也有老师研究一个单元的历史课的灵魂,即单元灵魂。推而广之,是不是还要研究模块灵魂、中国历史灵魂和世界历史灵魂,以及整个中学历史课的灵魂呢?这样一来,“历史课灵魂”就有大、中、小之分了。今后,我们应如何处理各个层级的灵魂之间的关系?

第六,“课魂”的多少

一节历史课有多少个灵魂?是一个还是多个好?如果是多个,可以多到什么程度?“课魂”主观性极强,见仁见智,如果同一节课有数不清的“灵魂”,对历史教育的开展与发展会有什么影响?

第七,“课魂”的档次

“历史课灵魂”的档次有高有低。从现有资料来看,追求高档次灵魂的老师比较多。一些老师确定的“课魂”往往具有思想深邃凝练、文字典雅华丽的特点。但高大上的“课魂”就一定好吗?“平凡的真理”不是更令人信服吗?初中和高中的“课魂”不是应该有所区别吗?

第八,“课魂”的虚实

从现有资料来看,“历史课灵魂”有实有虚,差异很大。如有的老师将《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课时灵魂定为“以犁为代表的耕作工具的革新与作用”,很实,有的老师却将本课的灵魂定位为“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精耕细作,自给自足”,较虚。当下,总的情况是“虚”多于“实”。如将《鸦片战争》的课魂定为“对鸦片战争的反思”,将《美国1787年宪法》的课魂定为“自由”二字,将《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课魂定为“创新的不可预知”,都比较虚。课魂是“实”好还是“虚”好?

第九,“课魂”的隐显

“历史课灵魂”有隐显之别。所谓显,是指历史教师把课魂写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案上,并在上课伊始即讲给学生听。所谓隐,是指历史教师确定了一课之“魂”,并用之统摄全课,但从未将其呈现出来。近读北京四中徐雁等的《“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探讨――基于“新青年”和(新青年)的角度观察》,文中未见“灵魂”之类字眼,但却明显地感到本课是以《新青年》促使一大批青年觉醒而成为“新青年”为课魂的。这就是典型的隐形课魂。显者旗帜鲜明,隐者春风化雨。那么,课魂是显形好还是隐形好?

第十,“课魂”的确定

一节历史课的灵魂由谁来确定?从现有材料来看,论者倾向于教师确定。那么,学生应起什么作用以及如何起作用呢?教师预设的课魂,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因学生的作用而变化乃至生成新课魂呢?这个问题几乎无人论及。

一节历史课的灵魂根据什么确定?目前论及教师的感受、体验、心灵感应等的较多,论及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师用书等的较少。实际上历史课标和历史教科书非常重要。比如讲述农村革命根据开辟和发展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讲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的转折》、讲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的力量》等课,课题不是已深刻和准确地捕捉到了该课的灵魂了吗?如不充分利用,岂不可惜?

一节历史课的灵魂何时确定?很多老师认为,备课伊始即应确定,然后在“课魂”引领下选择材料,进行教学设计。这样做便于操作,有其合理性,但也潜藏着危险,那就是很易出现“以论带史”的现象。这种情况近年已屡见不鲜。更严重的是,为了满足自己设定的课魂的需要,个别老师甚至虚拟、编造“史料”。那么,应如何防止和避免这种现象呢?

以上是“历史课灵魂”这一课题困惑笔者的十个问题,但还不是全部问题,因篇幅有限,就不再列举了。提出这些问题并不是要否定“历史课灵魂”研究的成果。对该课题的进展和成果,本文开头已作了充分肯定,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说,指出暴露的问题也是对该课题研究的一种特殊的肯定。事情很简单,如果不是研究已经展开并取得很大进展,怎么会引出这一系列问题呢?当然,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的另一个方面是,这么多问题亟须回答,说明“历史课灵魂”研究遇到瓶颈,需要有新的突破。有鉴于此,笔者对该课题的推进提出几点建议。

(一)对“历史课灵魂”进行界定

从“历史课灵魂”研究的过程看,目前还处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交织的知性认识阶段。今后应在理性化科学化方面下更大的力气。而当务之急则是给“历史课灵魂”一个相对精确的定义。

与“历史课灵魂”直接关联的上位概念是“灵魂”。因此,要弄清“历史课灵魂”的含义,首先必须弄清“灵魂”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1985年版)给出了“灵魂”的四义:1.迷信的人认为附在躯体上的作为主宰的非物质的东西:2.心灵、思想3.人格、良心4.比喻起指导的决定作用的因素。以上四义中,第1项为本义,第2、3、4项为引申义。综合四义,我们知道理解“灵魂”的含义要把握三个要点,第一,“灵魂”是“非物质的东西”,可理解为思想、理念等。第二,在诸种思想、理念并存时,“灵魂”是起主宰、决定、指导作用的因素。第三,“灵魂”附在“躯体”之上,换句话说,“灵魂”必有其载体。依据以上理解,可作如下定义:历史课灵魂是以史料(史实)、史法等为载体的主宰和指导历史课堂教学的思想、理念或观点。这个定义可能失之粗疏,写出来的目的在于抛砖引玉。

㈢将“课魂”系统化

1.确定一套历史教科书各课的灵魂。

2.确定一套历史教科书各单元的灵魂。

3.确定一套历史教科书各模块的灵魂。

4.确定一套历史教科书的中国历史部分和世界历史部分的灵魂。

5.确定整个中学历史课的灵魂。

由于“课魂”是有层级的,因此在将其系统化时,要注意层级间的关系。如要反映单元灵魂统率课时灵魂、课时灵魂细化并落实单元灵魂的相互关系。

㈢加强“课魂”的比较研究

1.同课异魂之比较

如同一节(堂)课,有多种灵魂,应对其进行比较。如《鸦片战争》《明治维新》等课,已知的灵魂有很多种(见图示1),有比较的必要。

2.异课同魂之比较

不同内容的课但都以同一个思想、理念或概念等为魂,哪一课恰当,哪一课不恰当?这就需要比较。如以下不同内容的课都以“梦”为魂,恰当与否就值得认真比较和研究了。(见图示2)

图示2

比较的目的在于“选优”,即从多个课魂中优选出最佳者,用之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但在历史教学中,只有最佳而无最好的课魂。最好的只有一个,而最佳的则可以有多个。适合学情、教情等主客观条件者即是最佳,通行全国任何学校任何班级的最好课魂应该是不存在的。与选优相对应的是,通过比较,某些缺陷明显的课魂会被淘汰(包括其提出者放弃自己的观点,改用更佳的课魂)。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课魂的过程是优胜劣汰的过程。

(四)加大“课魂”领航的历史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的力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历史教学课题研究必须经受教学实践的检验。因此,进行“课魂”领航的历史教学设计,依据设计进行课堂教学,是“历史课灵魂”研究的中心环节和重中之重。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资料。

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可以“同课异魂”和“异课同魂”的设计和教学为重点。有比较才有鉴别。

(五)建立“课魂”评价标准

以上强调了对各课的“灵魂”,以及由“课魂”领航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必然是要区分长短高下好坏优劣。这就需要一个评价标准。在大量比较的基础上,应建立“课魂”的评价标准。课魂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是多样性的统一。因此,标准既要鼓励“课魂”的确立者(主要是历史教炯张扬个性,标新立异,又要引导他们体现国家对历史课程的要求,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㈥重视总结、交流和探讨

要及时总结“课魂”研究方方面面的经验,目前,首先应总结发掘、捕捉、确定课时灵魂的经验和在“课魂”领航下进行教学设计的经验。

“课魂”研究已在较大范围展开,但发展不平衡,各地的研究者应多交流。除交流信息外,交流的重点应是对已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进行研讨。上述课魂定义、评价标准,以历史课灵魂与躯体的关系等问题,凭一己之力或一个地方之力,恐难以解决,应集各地乃至全国之力,通过深入研讨,逐渐走向真理。

(七)确定研究的中长期目标

要为“历史课灵魂”研究确定一个中长期目标。笔者认为,这个目标可定为力争将“历史课灵魂”这一概念或提法纳入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这是一个很高的目标,但如做到了这一点,就表明本课题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推广空间。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篇7

关键词:高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应用;智慧

在本质上说探究性学习只是一种学法,其目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打破原本的一味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多途径、多渠道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今后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于该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以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历史水平。

一、高中历史教学实施探究教学的意义

在新课改的倡导下,全国各地纷纷把探究性学习引入到高中教学的课堂中,让学生对知识的生成过程有了自己的亲自体验,其核心内容就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主体性和主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由于历史这门学科有其特殊性,历史的发展与当今社会和未来的发展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学生可以通过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熟练掌握,在历史发展中借鉴某些科学的、正确的理论审视当代社会的发展,预测未来。

将探讨性学习引入高中历史教学中,不仅可以改变目前学生对待历史学习原有的态度,让其在探究性学习中主动地去学习历史知识,调动其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而且还可以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增进同学感情,培养团队精神,学会与大家分享新知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习到某些做人方面的道理。

二、如何将探究性学习引入到高中历史教学中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能否发挥其巨大的作用,任课教师是关键性因素。若任课教师可以较为合理地在教学中坚持运用探讨性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历史知识,对历史知识做到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准确而灵活的运用,以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其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探究性学习能否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学生是关键。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是主体,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工作中,通过自己的探索、思考、总结得来的知识,他们才会记忆牢固。因此,教师要重新树立自己的学生观,把学生当成课堂教学的主体,而不单单是知识的汲取者。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让课堂充满生机,从而改变课堂教学沉闷、机械的现状。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引领学生步入历史的殿堂,探索历史的奥秘。比如,可以开展“探秘历史人物的身份”“揭露历史的真相”等趣味性活动,让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历史课本中寻求答案,在玩中学习知识,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让其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表达自己对历史知识的独特见解,全面而和谐地发展自己。

2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题

在探究性学习中,提出一个合适的课题将直接关系到其能否顺利地开展。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选择一个较为恰当的课题,这个课题可以是学生在教师提供的众多课题中进行自主地选择,也可以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课题,还可以是在别人提出课题的基础上加以深入或改进。题目的选定必须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探究性课题。

对于课题的选择,一般而言,范围应该尽可能小,难度不要太高,最好贴近教材。可以选择历史课本中存在较大争议的、大家也普遍关心的事件作为探讨的课题。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在学习《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时,教师完全可以提出:“为什么在政治制度上古代中国和希腊会存在这样的差异,这种差异对于两国人民来说有何利弊”的课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按照自己的意愿,分成几个讨论小组,利用书店、互联网、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收集相关的资料,整理出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进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与理解,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分析、写作、表达的能力。

3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巨大推动力,若是学生都对历史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便会自主地去探索、去学习,明显提高其学习的效率,教师也就可以比较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具体营造的和谐教学氛围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间互相讨论分析;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使讨论内容不至于偏题太远,并且还要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学生感受到由于自己的付出结出果实的喜悦感,激发其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内在的巨大潜能。

三、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模式

目前,研究性学习仍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资借鉴,但根据其上述一些特点,我们可以初步认定其基本模式为:课内导学,提出问题──自主学习,课外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总结。

1、课内导学,提出问题。课内导学,指结合教材落实有关基础知识,主要在课堂上进行,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由师生共同来完成。在落实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师生都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教材的知识细节,可以是整章整节的宏观框架,还可以是单元或阶段特征,旨在培养学生驾驭教材、分析教材、梳理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教师从中选出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重点课题或问题,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2、自主学习,课外研究。在确定研究课题后,学生即可开始自主性学习,由于高中学生的学历、阅历的限制,最好是分小组进行活动,同时,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如文字、图表、音像等,还应帮助学生制定包括研究范围、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人员分工等内容的研究方案。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篇8

关键词:历史教学;研究性学习

一、偏离教材和课堂主渠道

既是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那就必须依托历史学科课程载体,立足于历史教材和课堂,从学科特点出发,去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和技能,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意识和能力。目前,历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把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历史课堂教学分离开来。课堂教学灌输知识,“培养能力”,课外时间完成若干问题,“实施研究性学习”;或把正常的课堂教学作为主业,把研究性学习进行课外补充。历史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历史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主渠道自然也在课堂,二者不是并行或补充关系,而应是有机地融为一体。实践证明,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若能立足课堂主渠道,从课文出发进行深入挖掘研究,一则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历史知识的理解,二是有利于从研究中培养了思维能力。当然,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历史教学,既非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教学,又有别于研究性学习综合课程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应特别注意既要指导学生掌握好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做到既打好学科基础,又培养创新精神。www.133229.com

二、注重优等生,舍弃后进生

目前不少教师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要求很高的学习形式,只有具备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宽广的知识面、很高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而中等生和后进生能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就可以了。这种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导致的结果有二:一是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其范围、对象仅限于少数优秀学生;二是目标直接定位在出“研究成果”上,以发表文章和获奖情况作为评价研究性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其实,无论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还是研究性学习的本质特性,都决定了历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决不是也不应该是优等生的专利,历史学科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同样有权利,或许更有必要开展研究性学习。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研究性学习同样要求面向全体,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尽管学生层次不同,水平各异,但不能因此就使研究性学习成为优等生的专利,而把多数学生拒之门外。如果仅限于少数历史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那么,研究性学习实质上就走向了“精英化”,而大部分学生就只能成为“陪读”,这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就不相吻合了,与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背道而驰。

三、选题难度高,操作中随意性突出

不少学校和教师热衷于让学生从历史学科学术领域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中选择课题,学术化、高难度倾向十分明显。如有的教师选择《国有企业的利与弊》、《禁毒在中国》、《西部开发与生态保护》、《义和团运动的功过》等研究性学习课题,就是十分典型。这样的课题又大又难,无论从资料,要求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等来看,均不是高中生所能完成的。然而,我们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操作中的随意性突出,缺乏周密的计划和明确的目标,随心所欲。课题的选择,不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发现和选择,而是教师包办代替,列出一个或几个课题要求学生实施研究,这样就没有顾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水同层次。如此下去,研究性学习不仅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反而将窒息学生的个性。

四、片面追求结果,使研究走向异端

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结果评价的标准,在我们历史教师眼中无非有两种:一是以教师、学生发章的数量和获奖情况来衡量研究的结果。其实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不论是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还是作为一种具体方式,都不能着眼于直接的“研究成果”,而是重在通过全新学习方式的运用,使学生在探究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片面追求“研究成果”势必使历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走向异端。二是重视知识获得功能,忽视研究性学习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功能,出现灌输式教学方法和研究方法的现象。这种脱离实际的探究活动,仅仅将学习方法和研究技能抽取出来进行“指导”的做法,实际上仍是知识的传授,只不过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面对当前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种种误区,我们如何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呢?

(一)立足课堂,精心提炼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选择课题是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首要环节,也是研究性学习起步阶段的难点之一,我们应该特别注意选择那些既有研究价值,又具备研究条件,切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课题。实际上,历史教

材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研究的课题。就目前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言,特别是起步阶段,从课文和课堂教学中选择和提炼课题,一则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实施研究;二则把研究性学习融入课堂,与历史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我认为我们在提炼课题时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把课后练习转化为课题;二是对课文中的历史人物进行研究;三是由研究的课题引出新的课题。例如:从《洋务运动》一文中,我们可以从原因、过程和失败原因推出以下几个课题:1、评“中体西用”;2、如何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导?3、如何理解“只布新而不除旧”?这样选择课题,切合学生实际水平,又与历史教材和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何乐而不为?

(二)面向全体学生,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研究水平

研究性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差异,强调全体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并不是说不要老师的指导,相反对老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确立研究课题,还要提高学生有效地搜集相关信息、分类处理信息、提炼观点和学生磋商成果反映形式。老师的指导应该贯穿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老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把握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向,及时发现并指导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难题。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老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提高理论水平、梳理研究思路、指引研究方向、推荐研究方法、避免误区。老师的指导应点到为止,切忌越俎代庖,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老师指导学生发扬“团结精神”,培养学生的意识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三)重视体验,发展学生个性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篇9

本学年高中历史学科以建设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积极、认真、有步骤地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以强化学科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整合教研力量为突破口;以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提高高考成绩为两个中心点;以提高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未来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宗旨。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为推进我市素质教育的深化,开创历史学科教科研新局面而努力。

二、基本思路:

1、努力构建积极、平等和谐的教师队伍。在平时工作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发扬民主作风,面向基层,融入课堂,使自己的双脚踏在实践的土壤上。要走进一线教师,倾听问题,解决困惑,积极鼓励,共同研讨,共同协商,要专业引领到位但不越位。与基层学校、一线教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专业学习、教学实践的共同体。

2、充分发挥学科教改基地和学术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以达到示范带动,共同进步的目的。进一步加强学科教改“基地”的建设,切实发挥教改“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基地学校必须要承担一项市级以上的教改课题;基地教师每学期须至少学习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及时撰写教学案例和读书札记,进行教学案例分析和研究;基地学校每学期要向市提供一次质量较高的教改展示活动或者是示范课活动。以学术骨干教师为核心,积极开展学科内的学术研究活动。给权威教师提供更多的施展才华的舞台。

3、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继续推进“开门上课,推门听课和民主评课”活动。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如何在新课堂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是当前众多历史教学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将是今后历史学科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中着力浓墨重彩的核心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示范课、新老教师的对比课等新课型的的研究。继续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紧紧依靠历史中心组和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联络广大青年教师,在本市积极开展示范课活动和重点中学研讨会,努力探索适合我市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4、加强对新课标、新课程、新课改研究,把新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基研年级教学和高考备考相结合。成立以学术权威为核心的新课改、新高改研究小组,在深入领会新课改、新高改的基础上,大胆尝试、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子。高一、高二年级教师要借助于已先期试点的省区课程改革的经验,引导新课程背景下的基础年级教学;高三年级教学复习要借助于新课程的理念和新知识引导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方式和思想取向。对新课程改革和常规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要进行集中研究,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对不同学校、不同学段、不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特殊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去进行研究,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情而异。

5、加强高考研究,重视信息交流,不断提高历史学科高考水平。全市高中历史教师务必领会高考改革的精神和实质,加强高考改革、课程改革及教学改革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以确保高考历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具体思路是:认真分析新高考模式下的命题理念和2011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历史学科新学年的备考方案和具体复习计划。认真强化落实高三新课教学和第一阶段基础复习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把强化基础知识落实,构建知识网络,作为第一阶段复习教学的重点。根据2011年高考的新特点制订出第二阶段的专题复习备考方案。我们历史学科准备把过去的专题、综合复习两个阶段合并为一个阶段,使专题和综合复习融为一体,以专题复习带动综合复习。为搞好这一阶段的复习,我们要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第二轮复习备考意见。认真抓好教研室组织的大型视导活动。在视导中深入课堂听课,深入学生中了解情况,参加学校教研活动,及时发现和总结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教学范例和先进教师典型。针对课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广泛收集整理高考信息,加强与考试中心、兄弟省市有关单位的联系,对收集到的信息及时整理,以最快的方式传递到学校,为各校复习备考提供依据和支撑。⑹重视模拟试题信息含量高的特点,尽快收集整理各地统考、调考模拟试题为后期模拟训练创造条件。

三、主要工作:

1、制定高中历史学科教研计划

目的:认真分析新学年教学教研的新特点,明确新学年的工作重点和思路,制定出符合形势发展要求的切实可行的教科研计划。

方式:座谈、分析研究。

对象:基地学校教研组长、部分学校教师、教研员。

时间:8月下旬。

⒉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分析研讨会

目的:认真分析我市高中基础年级和高三年级历史教学质量,总结基础年级教学和高考备考的经验教训。创新高中历史教学复习的途径,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方式:数据分析、经验总结、校际交流。

对象:全市基础年级和高三年级教研组长。

时间:9月上旬。

地点:待定。

3、市历史学科教学基地调研活动

目的:明确学科基地的职责,制定学科基地的活动计划,发挥学科基地在全市教学、教研中的示范作用。

方式:听课、座谈、分析研究。

对象:校教科室领导、全体历史教师、教研员。

时间:9月中旬地点:**。

⒊第二届“什么是有效性历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

目的:提高中学历史教师教科研水平,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总结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摸索、探讨新的教学途径。

选题角度和范围:⑴理论探讨:什么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⑵目的思考:人文教育与有效历史教学;⑶环境与课程:历史知识的选择与有效历史教学;围绕课堂生成、课堂文化、课堂延伸讨论有效历史教学;围绕师生角色、交互关系探求有效历史教学;围绕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课例反思讨论有效历史教学;⑷站在学生的角度:追问有效历史教学的根本⑸有效历史教学:和谐个性与社会性的视野;公民素养教育与有效历史教学;知识资源、教材内容与有效历史教学;必修课、选修课的关系与有效历史教学;活动、过程、方法与有效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有效历史教学;教师教育、教师胜任力与有效历史教学;评价机制、考试改革与有效历史教学。(围绕“什么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这一主题也可自拟题目。)方式:个人申报、评委评审。

对象:全市高中历史教师。

时间:10月上旬。

地点:。

4、城区高中基础年级历史课堂教学大比武

目的:发挥城区高中集中的地域优势,加强城区校际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和推动城区高中历史学科对教材、教法的研究。

教学内容: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

方式:个人申报、学校推荐。

对象:以基础年级教师为主。

时间:11月上旬。

地点:

5、高中视导活动

目的:共同分析基础年级和高三年级教学、教研的基本情况,针对各校历史学科实际和历史教师共同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教研措施。

方式:听课、座谈、召开教研会。

时间:11月。

6、高中历史“什么是有效性历史教学”学术交流活动

目的:发挥学科历史学术权威的引领作用,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提高全市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理论修养。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篇10

一、黄牧航主编的“历史教育硕士丛书”(长春出版社,大部分2012年出版)

该套丛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新课程改革十年来我国历史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丛书的编写主要面向全国历史教育硕士,中学历史教师,历史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具有学术性、实践性、代表性和前沿性。该套丛书编委会编委集中了当前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大部分专家学者:首都师范大学的赵亚夫、华南师范大学的黄牧航和张庆海、上海师范大学的李稚勇、华东师范大学的李月琴、南京师范大学的刘军和姚锦祥、陕西师范大学的赵克礼、四川师范大学的陈辉、湖南师范大学的余柏青、山东齐鲁师范学院的齐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社社长任鹏杰和历史教学杂志主编任世江等。

1.赵亚夫、唐云波主编《国外历史教育文献选读》(长春出版社,2012年1月,360页)

该书体现了国外历史教育研究的最高成就,为历史教师了解和研究国外历史教育提供了借鉴。

2.李稚勇、周仕德、陈新民著《中外历史教育比较研究》(长春出版社,2012年1月,320页)

作者吸收国外先进历史教育思路,对当前的历史课程改革与实践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3.宾华著《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长春出版社,2012年1月,180页)

该书的特点是: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实用性和操作性强。

4.王继平著《中学历史教学研究方法概论》(长春出版社,2012年1月,276页)

该书非常契合当前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要做研究型历史教师的理念,为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提供思路和案例。

5.陈志刚著《历史课程论》(长春出版社,2012年1月,236页)

该书的特点是:体现最新课程改革理念,内容全面,选材广泛。

6.王泳著《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长春出版社,2012年1月,236页)

该书特点是:时代性强、视野开阔、重点突出、选材广泛、材料丰富。

7.张庆海著《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长春出版社,2012年5月,215页)

该书是第一本关于中学历史教学史学理论的作品,值得中学历史教师和历史教育硕士认真阅读。

8.王雄著《中学历史教育心理学》(长春出版社,2012年6月,309页)

该书是第一本关于中学历史教育心理学的专著。

二、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类著作

1.何成刚、张汉林、沈为慧著《史料教学案例设计解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351页)

该书是何成刚主编的“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丛书”的作品之一,是史料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最新成果。

2.夏辉辉著《问题解决:历史教学课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148页)

该书是何成刚主编的“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丛书”的作品之一,该书选择了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作为研究主题。

3.朱汉国、陈辉主编《高中历史教师专业能力必修》(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236页)

该书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编的“青蓝工程系列丛书”历史部分,为广大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引领。

4.卢新建著《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历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508页)

该书是《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丛书的历史部分,是一本当前体系最完备的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的工具书。该书的特点是:系统性、完备性、工具性、资料性。

三、文集类著作

1.刘宗华著《历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2月,225页)

该书是从事中学历史教学近50年的刘宗华特级教师的历史教学研究论文集。论文虽然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所作,但对今天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仍然具有借鉴与启发的作用。

2.张卫良、夏卫东著《明智之学:历史教学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3月,358页)

该书是两岸中学历史教学名师“钱江论坛”的论文集,这些论文主要围绕历史教学与公民素质、课堂教学与改革、教学实践与思考等问题进行讨论。

3.李晓风著《李晓风历史教学思考与实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年4月,211页)

该书第一部分是“学术探究和历史教学”,包括作者最有影响力的科研论文《历史研究的逻辑:解释和假说的形成——一个历史学哲学的尝试》。第二部分是“历史教学的观念与方法”。第三部分的专题是“素质教育与高考”。其中不乏一些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