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56:39

高中历史心得体会篇1

一、做好初高中历史知识的有效衔接

为学好历史学科,首先要做好初高中历史知识的有效衔接。相比较而言,高中历史学科知识更深一些、需要理解的内容要更多一些,新课程改革后的教材,具有贴近生活的时代气息,将现实生活的实例与教材内容相连接,使教学内容能够符合时代特征,且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与综合运用的能力。而初中历史教材设计为是以朝代为顺序所展开的单元教学,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多用了解、理解、表述与培养等,然而进入高中之后,新课程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则转变为探寻、对比、分析等。基于初高中历史知识的关联与差异,这就要求高中生应打好历史基础,做到有效的衔接。

二、学会归纳与整理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众人皆知,高中所学的每一门学科,都要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在理解知识与掌握知识之时,应围绕知识先构建一个框架。高中历史的学习也不例外,建立知识框架之后,则有利于夯实基础知识,不至于将最基本的知识点记错、记混淆。例如有的高中生经常将日本的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记错,为此,为归纳整理知识结构,运用对比记忆法:日本的大化改新是发生在646年,正是李世明统治的大唐盛世期间,当时日本是模仿大唐时期的社会制度,使其步入封建社会;而明治维新时期,中国历史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逐渐步入抱残守缺、丧权辱国的历史衰退时期,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变法成功了,通过学习西方的治国理政措施与科技技术,成功步入发展资本主义道路,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发达的资本主强国。而同时期(相隔三十年)我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加速了大清王朝的灭亡。通过日本的明治维新与我国戊戌变法知识点的比较,很容易记住日本的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的区别,同时也记住了大唐盛世与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点。总之,选择与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学习起来才更加有效率、更加实用。

三、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

与初中历史课程相比,高中历史课程更注重历史的线索和时代特征,以及一定的历史教训。因此,要学好高中历史课程,决非简单地背记就能实现学好历史的理想愿景。众所周知,高中历史学科在教材编撰方面分为章节知识、专题知识和理论知识,首先要学好章节知识,因为这是本学科的重要基础;其次,章节知识和专题知识是难点,其共同构成复杂的知识网络体系。例如中国近代史有三条线索: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中国人民抗争史、中国人民探索史。各条线索都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在学习与总结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梳理知识成体系,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归纳与总结,注重知识的顺序性、整体性与阶段性。再次,在学完每一个历史时期或阶段内容之后,一定要及时地将每一个历史时期或阶段的知识由点到线构建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注重对每一个历史阶段特征的概括、分析与理解,然后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使知识系统化与条理化,并通过分析归纳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经验与教训,从中提炼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高中历史心得体会篇2

新课程的改革的号角在本世纪初已经吹响。各省已先后进行新课程改革,包括教材改革、课堂改革、高考制度改革等,随之出现了各种新的课程评价体系。不论是一线实践,还是理论研究,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可以说成绩斐然。走在历史理论和实践前沿的一些学术杂志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中学版)》等,历史学习网站,如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历史风云网汇集了一批知名专家理论研究和一线教师的实战心得。

但是,课程改革仅仅是刚刚起步,还存在大量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疑惑。笔者有幸拜读了叶新建老师的《课堂的追问,让历史课更厚重写》一文(见《历史教学》2012年第01期),叶老师的三个课堂的追问、拓展确实引发了师生的思考和探究,赋予了历史课生命力,使历史课堂多了份历史味,使学生领悟了历史的真谛。但是在现实操作中,即,历史教学中,历史学习的真谛是什么?课堂追问探究会遇到哪些阻碍?怎样的课堂操作才行之有效?

1高中历史教学的真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到: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在这段总体概括中,不难看出中学历史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1.1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而言,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对历史规律的最初步的了解,这是由历史学科的学科属性,这也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独一无二的核心功能。新课程历史应该着力展示历史学科的性质和规律,讲明历史学科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科学文化、思想活动彼此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这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动态发展,说明了历史如何从野蛮向文明不断演进。新课程应当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下,使学生基本认识到人类在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各方面的一部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永无休止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各国的历史发展路径未必完全一致,但都在遵循着同一个方向,即经济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日益改善、社会更加平等,政治逐渐民主,思想更加解放,科学日趋发达的过程。通过历史史实的学习,让学生领悟到:历史依时间的先后为序,记录人类为争取理想社会而进行的经济、政治、思想等一切活动的记录。对中国学生最最重要的,要看到中国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如何从古代辉煌到近代衰败,再到现代振兴的这一历史演变过程,从中汲取社科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激励他们为中华文明和人类进步作出的贡献的责任感。而这种教育效果只有通过通史教学才可以基本达成。

1.2铸造爱国主义的精神。中国中学历史教育就是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加深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就中国史教学而言,要发挥历史教育在促进民族认同、发现可资借鉴的历史规律的功能,建立一步为广大社会成员普遍接受的、反映自己民族核心价值观和文明进程的国家历史,这对正在经历剧烈变化的中国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世界历史教材的学习则应当更加平衡地、客观地、以泱泱大国的宽阔胸襟介绍人类历史进程中各个文明对历史的重要贡献,认真审视和反思我们民族过去的光荣与耻辱,正确汲取各国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使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与和谐世界的建立的决心和信心。

1.3促进个人成长,成为合格的公民。有这样一种诗意的说法:历史是人类精神的故乡,历史是人类智慧的行囊。历史教育的起点和归宿都最终指向人――历史上的人,生活中的人;课堂上的人,社会中的人。古人已然逝去,学生正在成长,人人借助于形形的人来思考如何做自己。历史教育的本质,乃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包括古人与今人对话,教师和学生对话,学生和学生对话。通过对话,我们希望自己能抛弃愚蠢,学会睿智,忘掉仇恨,增加理解,生活更加美好。在对话中,教师如何对待历史,就是如何对待生活;教师如何对待学生,就是如何对待自己。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教育,必须时时要着眼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正向度发展。也就是要通过学习人类发展的历史,来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和自然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形成正确的、积极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历史教育应当以陶冶和升华人的精神境界为根本。历史在人类成长历程中的作用不可谓不大,肖川说,历史“给了我们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的广袤的空间,给了我们的心灵自由地舞蹈的宽阔舞台。在历史的荒原中,有我们可以发现的、能够深刻地校正我们观念的最为异己的文化,使我们获得对于我们自身所处状态的一种洞见,从而使我们自己获得应付陌生事物的信心,就是这样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从狭隘走向广阔”当我们对历史教育的功用加以梳理之后,内心是不是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们也进一步明晰为什么说历史教育有两个基本的理论支撑:即公民教育和人格教育。

2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但是,这些目标的实现遇到种种现实问题的阻碍,叶老师的课堂追问看似在目前的历史课堂中很难进行。历史教学长期以来都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干巴枯燥,死记硬背,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为什么肩负传承民族文化和塑造民族精神重要使命的历史教育会有如此境遇?

2.1社会人文科学教育没有应有的学术地位,加之“”等社会运动造成的影响,历史教育忌讳犹深。如今,我国的发展虽然异常迅速,但从公共教育的角度看,还没有形成社会人文科学产生质的飞跃的社会环境。

2.2长期以来,人们对基础教育普遍不够重视。教育的重心在大学。无论是高中教育,还是初中教育,都瞄着升大学的思路办。结果是:历史教育不是大学的热门学科,甚至被排除在人们必备教养之外,当然无需重视;校长就不齿教育家的涵养,自然不想让学科教育家存活。高考模式的影响及行政的干预。高考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高考指挥棒指到哪里,教学就打到哪里。高考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就教什么,教学是充满功利性的。目前很多高中学校编制教学案,在学案的第一块内容便为考纲要求。如果课堂教学超出考纲范围,就被会评价为不达标的课。学校迫于升学的压力和竞争,总是强调不超纲。还有,鉴于高考模式的影响,历史教学也受到一定冲击。例如,江苏省目前的高考模式是3+2,历史学科的考试成绩不计入总分,仅算等级。一方面,行政干预使得开课节数不能正常,同时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课变为副科,这些问题不能提高历史课的质量,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不停地赶进度;为了提高分数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做题目讲练习。至于课堂追问似乎成为一种奢侈。除非是开公开课,为了表演的精彩,才会制造出一些花架子以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2.3新课程教材模式的负面影响。历史课程有其固有的学科特点,那就是依时间先后为序,记录人类为争取理想社会而经济、政治和思想等一切活动的记录。其实不少专家指出目前的高中历史教材的模块编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某个历史阶段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由于分布在三本书中,导致学生难以形成一个整体的把握,所以学生对历史阶段的相关史实的掌握是零碎的。目前的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分为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模块,而非传统的通史形式。那么学完我们现在的历史新课程,高中学生头脑中能否形成一幅相对完整的世界和中国历史的基本途径和大概线索,能否悟出人类历史各方面是怎样在相互作用中推动历史前进的?这一点很难肯定。学生不大容易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更谈不上对历史发展规律的了解。虽然很多版本的课程标准教科书绞尽脑汁地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补充、重新排列,制作知识网络和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但终因总体结构框架和知识点已经固定,便使这些努力显得牵强而无法根本解决问题。

2.4历史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不够。师范院校学科教育的苏联模式仍在延用,教师们的“师范专业性”,即表现在“学教学法”上。这样环环相扣,与时俱进的教学法不得不背着沉重的包袱气喘嘘嘘往前跑,到头来,既进不了历史学的门,也进不了教育学的门。进而使教学法训练出来的教师,都没有做教育家的抱负,做个好的教书匠已经满足了。这便是历史教育的现代尴尬。

作为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历史学科一直被人们作为传承民族文化和塑造民族精神的一门重要学科。之所以出现目前的历史学科教学的尴尬境遇,究其原因,首都师大刘新成教授说:“现在的历史教学抽走了历史的故事性,使历史课本成为枯燥无味的文字堆砌。”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进一步指出:“应试教育体制,教科书的枯燥,教学方法的陈旧,使得本来非常精彩的历史变得很无趣,面目可憎。”“史学变成这个样子,一半是因为体制的问题,一半是我们自己的原因。”

3重建有生命力、有历史味的历史课堂

历史本来是很生动的,但是我们现在的教学和考试却把历史变成了死记硬背,失去了应该有的历史厚重。那么,我们究竟如何才能真正使历史起“死”复“活”呢?在我看来,这就必须要变僵死的“课堂教学”为充满勃勃生机的“课堂生活”。历史课堂不是课本知识传授与习得的场所,而是促进人的生命不断发展的场所,它“更加强调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强调对智力的挑战,强调对激情的引发,强调生命对生命的呼唤,强调人性对人性的交流理解,因此更具人文色彩”。

3.1改进历史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应成为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的助动器,要像导演一样对教学进行引导、组织、控制,并随时诊断教学,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教师与学生的最基本的关系是教学上的朋友。朋友是有共同的爱好和志向的,是互相了解对方的,是互动的,是有交情的,朋友之间的交往是不能靠主观臆想的。所以,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历史教学活动的展开,要有利于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使学生经过历史的学习和探究,学会用历史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的问题,学会思考人类的发展和人生的价值。历史教学活动的设计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智力水平、要适合学生的特点;注意参考教材实际、符合教学规律;注意难易程度的搭配、挖掘,争取把每一个学生都调动起来,否则,脱离了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无用功。历史教学设计,要以探究问题为目的,没有问题是谈不上学习和研究的。而历史问题的设计要以思维训练为核心,既要有定向思想的训练,也要有发散式的思维、复合式的思维的训练,以帮助学生形成广阔的、全面的、客观的、辨证的、变化的、发展的视野。

3.2从教学内容而言,要有一定的“史料”教学。人们认识历史的前提是获取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主要是文字材料),获取史料的过程也是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过程。在对历史信息进行处理时,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储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学习历史的本来意义,甚至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对学历史感到厌倦。所以,要改变历史学习是对现成知识的记忆这种传统的模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使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得以统一,而不是分离。我们提倡把学习历史看作是在研究和认识历史,这就要训练学生去掌握和理解历史的信息,注重史料的作用,通过对史料的汇集、整理、辨析、推论,把史料作为证据,用以解决历史的问题。所以,历史教学方法的运用,是离不开对史料的运用的,尤其是学生对史料的运用。

3.3科学合理利用多媒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形象逼真地再现了已经消逝的历史现象。图文声像并茂,生动感人历史多媒体教学,无疑有利于创造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可以说,历史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历史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与方式,很多历史教师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多媒体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所以课件的体系要科学,内容要精简,尤其是史料的选择要恰当,形式不要过于花哨,更不能本末倒置,使教学受控于课件。

3.4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有这样的一句话: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而改变自己,提升自身价值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可以使我们的内心变得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使我们具有不断增长的分享的内在需要,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使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新课程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文化的重构。自主、合作、民主、宽容、反省、创新,是新课程的核心价值观。找准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就得明了这一点。要想成为真正的名师,学习的速度务必大于教育变革的速度。教师要将“学习”作为最重要的职业需要,形成“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处,事事是学习之事”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叶建新:《课堂的追问,高中历史课更厚重些》,历史教学2012(1).

高中历史心得体会篇3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中学的历史教学现状,并没有随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而发展,相反,却呈现出一种日益衰退的迹象。教师的知难而退、学生的急功近利共同促成了当前令人堪忧的历史教学现状。要改变这种现状,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记得一位学者说过,“历史不是让人哭的,也不是让人笑的,而是让人了解它的”。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史学价值的真谛,道出了史学学习与讲授的难度。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度里,究竟有多少人可以称得上是“历史通”呢?深入不到真实历史的内核,满足于累年不变的教案,过分追求历史教学的技巧,使得当今的历史教学问题颇有些令人担心。

一、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现状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目标可大致概括为三方面:使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认知历史唯物主义,并能运用它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们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可见,中学历史教学是一个集知识教学、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于一体的系统过程。然而事实上,目前初、高级中学的历史教学都未能很好地兼顾大纲所倡导的教学方针。结果,多数学生要么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要么淡化历史学习的兴趣。不少学生动口不会总结,动手不能分析,动笔不会叙述。他们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不会作简要的评价,只能识记部分现成的结论。

当然,中学有初、高中之分,学校有城、乡之别。相比之下,城里的孩子有条件不喜欢历史;农村的孩子挺喜欢历史却没有条件。城里的学生无论是在图书获得、时间投入及教师质量等方面都要优于农村的学生,但他们对历史课的兴趣反而低于农村的学生。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城里的孩子见闻识广,教材上的一些历史故事早就为他们所耳闻,中学历史教材虽做过多次调整,但大体上是“换汤不换药”,而且初、高中历史知识的更新率并不高;二是城市里学生学习负担要比农村的学生重,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他们在“小学科”上的学习热情;三是中规中矩的授课方式,使得历史课缺少应有的趣味性。四是城市里的孩子多半拥有自己的电脑,他们对电脑游戏的眷恋削弱了他们对所有学科的兴趣。就农村学生而言,多数同学并不以考上大学为目标,他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兴趣去听课。农村的教师一般不像城市里老师那样受到较多的监督,他们往往采取迎合学生口味的教学方法去授课。然而,问题也因此出现。不少农村历史教师,往往“半道出家”,他们在教授历史课程的同时,往往还教授学生们的数学或体育课程。历史课多半被当作故事课来讲授。由于不在学校住宿,学生们不得不将宝贵的时间花在来往的路途上,即使回到家中,等待他们的可能还有放羊喂牛的家务。最糟糕的是,他们几乎不可能从目不识丁的父母那里得到学习上的帮助。

此外,城乡教师所共同具有的两个问题,也是促成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现状不能令人满意的原因:一是中学历史教学观念的相对滞后;二是历史学作社会和公众对历史学自身的特点认识不足。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中学历史教学观念都相对比较滞后。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他们多采用以讲台为中心的问答形式;以知识中心理论为主导,强调专业知识素质的养成,潜在地培养“小史学家”;以考试带教学,将学习内容“学问化”,只讲选拔不求发展等教学模式的大量存在,无疑是滞后的教学观念的明显折射。更令人担忧的是,如今我们的教师似乎已习惯了这样一种教学思维:我是教师,我觉得重要,你作为学生,你就必须认识到它的重要;既然我很用心地讲了,你就应该很好地掌握。这种一味从自己的心思和愿望出发的心理,实质上是一种以成人为中心的专制性格。而这些貌似“主导”实为“主宰”甚至“霸道”的教学关系的普遍存在,更是扼杀了教学生机,随之学生自由意志和人格的被漠视,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和情感的被摧残,也就成为必然。

历史是一门修身和认知社会的学科,是一种长期的、含蓄的、意识导向型的学科。不像数理化等学科在提高人的技能方面,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历史学科常常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国家政策导向、史学工作者、教材编者的误区。就史学研究和史学工作者来看,许多史学研究“太细”,远离国计民生;不少史学文章和专著文句深奥难懂,只能在圈内流传,圈外无人理会,形同废纸。就教材的编写来说,当今中学历史教材比起以前几版来说是图文并茂了,但是围绕历史教育功能选材以及中小学各级教材层次区分方面,仍然不尽如人意。如选材狭窄、人物叙述缺乏立体感、回避热点问题,教材编写越来越简单,只有基本线索和事件梗概但缺乏详细资料。而高考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学生花了大量的功夫却得不到高分,试想学生没有充分的占有历史资料,怎能去分析历史问题,又怎能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呢?

二、改变历史教学现状的几条途径

如何改善当今令人担忧的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当然也不容易。这需要全体历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国家对历史学科的政策导向当然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教师方面而言,个人认为我们可以在下面三个方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尝试。

首先,城里的历史教师不妨不要局限于教材的安排,给同学们多讲些轶闻趣事。对于某些不太有把握的史料,可以多查些资料,力争做一个“教”、“研”都合格的老师。不要过分依赖课件教学,要知道生动地讲解有时会比课件更有吸引力。在农村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历史具有严肃的一面,没有根据的史料,可能会误导学生。教师最好能在备课上多花点精力,为有潜能的同学提供较多的课外史学书籍。

其次,城乡教师都应该注重历史的垂训意义与教育意义。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向好人、伟人学习,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教育他们力争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再次,城乡教师既不要“东施效颦”也不要妄自菲薄。要知道各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一面。就历史教学而言,过多地讲究授课技巧,只能起到事与愿违的结果。历史课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真实性。条件允许的话,历史教师能够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可能不失为学习历史的好办法。城市里的博物馆,乡村的历史遗迹、遗址等,都是学习历史知识的好去处。高中历史教师,不要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而妄自菲薄。学科并无高低之分,要为自己能胜任包含渊博知识的课目而自豪。

高中历史心得体会篇4

记得一位学者说过,“历史不是让人哭的,也不是让人笑的,而是让人了解它的”。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史学价值的真谛,道出了史学学习与讲授的难度。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度里,究竟有多少人可以称得上是“历史通”呢?深入不到真实历史的内核,满足于累年不变的教案,过分追求历史教学的技巧,使得当今的历史教学问题颇有些令人担心。 

 

一、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现状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目标可大致概括为三方面:使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认知历史唯物主义,并能运用它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们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可见,中学历史教学是一个集知识教学、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于一体的系统过程。然而事实上,目前初、高级中学的历史教学都未能很好地兼顾大纲所倡导的教学方针。结果,多数学生要么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要么淡化历史学习的兴趣。不少学生动口不会总结,动手不能分析,动笔不会叙述。他们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不会作简要的评价,只能识记部分现成的结论。 

当然,中学有初、高中之分,学校有城、乡之别。相比之下,城里的孩子有条件不喜欢历史;农村的孩子挺喜欢历史却没有条件。城里的学生无论是在图书获得、时间投入及教师质量等方面都要优于农村的学生,但他们对历史课的兴趣反而低于农村的学生。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城里的孩子见闻识广,教材上的一些历史故事早就为他们所耳闻,中学历史教材虽做过多次调整,但大体上是“换汤不换药”,而且初、高中历史知识的更新率并不高;二是城市里学生学习负担要比农村的学生重,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他们在“小学科”上的学习热情;三是中规中矩的授课方式,使得历史课缺少应有的趣味性。四是城市里的孩子多半拥有自己的电脑,他们对电脑游戏的眷恋削弱了他们对所有学科的兴趣。就农村学生而言,多数同学并不以考上大学为目标,他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兴趣去听课。农村的教师一般不像城市里老师那样受到较多的监督,他们往往采取迎合学生口味的教学方法去授课。然而,问题也因此出现。不少农村历史教师,往往“半道出家”,他们在教授历史课程的同时,往往还教授学生们的数学或体育课程。历史课多半被当作故事课来讲授。由于不在学校住宿,学生们不得不将宝贵的时间花在来往的路途上,即使回到家中,等待他们的可能还有放羊喂牛的家务。最糟糕的是,他们几乎不可能从目不识丁的父母那里得到学习上的帮助。 

此外,城乡教师所共同具有的两个问题,也是促成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现状不能令人满意的原因:一是中学历史教学观念的相对滞后;二是历史学作社会和公众对历史学自身的特点认识不足。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中学历史教学观念都相对比较滞后。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他们多采用以讲台为中心的问答形式;以知识中心理论为主导,强调专业知识素质的养成,潜在地培养“小史学家”;以考试带教学,将学习内容“学问化”,只讲选拔不求发展等教学模式的大量存在,无疑是滞后的教学观念的明显折射。更令人担忧的是,如今我们的教师似乎已习惯了这样一种教学思维:我是教师,我觉得重要,你作为学生,你就必须认识到它的重要;既然我很用心地讲了,你就应该很好地掌握。这种一味从自己的心思和愿望出发的心理,实质上是一种以成人为中心的专制性格。而这些貌似“主导”实为“主宰”甚至“霸道”的教学关系的普遍存在,更是扼杀了教学生机,随之学生自由意志和人格的被漠视,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和情感的被摧残,也就成为必然。 

历史是一门修身和认知社会的学科,是一种长期的、含蓄的、意识导向型的学科。不像数理化等学科在提高人的技能方面,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历史学科常常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国家政策导向、史学工作者、教材编者的误区。就史学研究和史学工作者来看,许多史学研究“太细”,远离国计民生;不少史学文章和专著文句深奥难懂,只能在圈内流传,圈外无人理会,形同废纸。就教材的编写来说,当今中学历史教材比起以前几版来说是图文并茂了,但是围绕历史教育功能选材以及中小学各级教材层次区分方面,仍然不尽如人意。如选材狭窄、人物叙述缺乏立体感、回避热点问题,教材编写越来越简单,只有基本线索和事件梗概但缺乏详细资料。而高考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学生花了大量的功夫却得不到高分,试想学生没有充分的占有历史资料,怎能去分析历史问题,又怎能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呢? 

 

二、改变历史教学现状的几条途径 

如何改善当今令人担忧的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当然也不容易。这需要全体历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国家对历史学科的政策导向当然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教师方面而言,个人认为我们可以在下面三个方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尝试。 

首先,城里的历史教师不妨不要局限于教材的安排,给同学们多讲些轶闻趣事。对于某些不太有把握的史料,可以多查些资料,力争做一个“教”、“研”都合格的老师。不要过分依赖课件教学,要知道生动地讲解有时会比课件更有吸引力。在农村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历史具有严肃的一面,没有根据的史料,可能会误导学生。教师最好能在备课上多花点精力,为有潜能的同学提供较多的课外史学书籍。 

其次,城乡教师都应该注重历史的垂训意义与教育意义。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向好人、伟人学习,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教育他们力争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再次,城乡教师既不要“东施效颦”也不要妄自菲薄。要知道各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一面。就历史教学而言,过多地讲究授课技巧,只能起到事与愿违的结果。历史课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真实性。条件允许的话,历史教师能够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可能不失为学习历史的好办法。城市里的博物馆,乡村的历史遗迹、遗址等,都是学习历史知识的好去处。高中历史教师,不要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而妄自菲薄。学科并无高低之分,要为自己能胜任包含渊博知识的课目而自豪。 

 

高中历史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历史的枯燥;灵动课堂;历史之美;体验历史之美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3-022-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作为一名高中一线教师,为了有效地贯彻实施新课程目标,改变枯燥无味的历史课堂,笔者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总结出一些寓教于乐,让学生体会学习历史的趣味,实施历史的“美育”方法和感想。

一、体验历史的爱国情怀美

历史教育的首要功能是让学生感悟爱国主义之魂,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但听起来比较空洞、乏味。在当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丰富多彩,精神生活相对匮乏,在工业化时代快节奏的生活工作压力下,许多年轻人的精神家园一片荒芜,沉迷虚拟网络、愤世嫉俗、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对父母家人视而不见,更别提爱国。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更是历史教学的失败,在历史教材中爱国主义史实无处不在,但是如何让学生自发地产生爱国之情,这不是靠历史老师一味地传道说教,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老师越是灌输,他们越是逆反否定,所以最高明的老师是创设历史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爱国之情自然萌发、继而喷薄而出。例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时,笔者播放《甲午风云》录像片段,选取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英勇抗日、为国捐躯的场景,再让学生阅读书本材料,慈禧太后为六十大寿挪用海军军费,李鸿章为保存升官发财的北洋海军下令避战自保,导致洋务派苦心经营的北洋海军在本国的军港内舰毁人亡,两者鲜明对比,学生的深刻感受到腐败的政治制度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源,甲午中日战争中爱国官兵的英勇抵抗是我们民族是历经劫难仍旧生生不息的内在思想动力。再如,讲到美国对的干涉,对台出售武器,支持势力,对中国征收惩罚性关税时,学生感到义愤填膺,当笔者问道应该如何面对美国的反华措施时,学生回答:“学,造炸死奥巴马……”每当遇到这样的场景,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变成民族仇恨情绪时,笔者会引导学生思考:爱国的激情必须与爱国的理性相结合,否则我们与和美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何区别呢?由此笔者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今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如何爱国?学生纷纷提议,有人回答要坚持改革开放,尽快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学生回答要尽快发展高科技,紧随信息技术革命的潮流,走科教强国之路。还要学生回答要立足第三世界,搞好睦邻友好关系,为社会主义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由此学生的爱国之情得到提升,爱国热情转化为如何爱国的行动,这不是一种量的积累,而是形成了质的飞跃,爱国之情潜移默化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间。

二、体验历史的生动快乐美

历史本来是鲜活的人物和事件构成的,充满着丰富的历史情境、历史思辨、过去与现实的联系,但由于长期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历史教科书编写内容过于单调,思想有些偏激,影响了历史书的可读性。新课改以来不仅在教学的内容方面大大丰富了,尤其是教学模式的改进:合作探究模式、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等,更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20世纪90年代史学观点有了较大的改变,引进了文明史观、现代史观、全球史观,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解放了教师的思想,实为历史学界的幸事、好事,由此更赋予历史课堂以生动快乐之美。

如笔者在讲授雅典民主政治时,在让学生自主学习书本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设置教学情境《平民帕帕拉的一天》,让学生跨越历史的长河,回到两千多年前的雅典。笔者设置了四个场景。(略)

这些生动的情景设置使学生身临其境,课堂参与意识大大提高,他们积极地思考、发言,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地热烈轻松,不知不觉中四十五分钟飞逝,笔者提出的问题也在愉快、生动的气氛中解决,下课后学生们还在回味无穷。

三、体验历史的和谐规律美

高中历史课本有三本必修和两本选修,知识点庞杂,头绪繁多,学生在记忆史实上感觉非常痛苦,总是前面背后面忘。基本史实的记忆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基石,一切史识、史论的来源也是一切历史技能的支撑点。当然高中历史课的学习不仅在于获得史实,形成史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习史的能力,由此获得探明史实、获得真知的拐杖。可见奠定扎实的史学基础,寻求历史的规律是高中历史课的追求目标之一。例如《马关条约》内容时,教学生用“一厂二亿三岛四口”或“割地、赔款、开埠、设厂”等浓缩记忆法记住历史知识。在讲授秦始皇灭六国时,笔者用谐音法教学生记住灭六国的先后顺序:“喊赵薇去演戏”——韩赵魏楚燕齐。又如,在上抗日战争这一课的小结中笔者这样帮助学生总结:一面旗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两个战场、两支军队、两条路线;三大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在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中,笔者引导学生用表格方式列举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沉重打击——日益萎缩——重获新生的过程。每个阶段列出时间、原因、表现和影响。通过阶段鲜明的表格把散落在书本各处的史实非常清楚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既理清了史实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历史的规律无处不在,只不过我们缺少发现的眼光,在历史教学中经常启发引导学生这样学习,不仅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记住了史实,更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体验历史的人文情怀美

人文教育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性的培养和理性的养成,促使个人在智慧、道德和身体方面的和谐发展。历史的精华全在于其中人文精神的高扬。著名历史学家许卓云先生认为:“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人文世界的历史,所以历史学家所追求的不应该仅仅是考订史实,而且必须解答史实背后的人文动机……历史学家必须灵心善感,能够体会前人精神的深处并把它表现出来……历史学家所有探索的正是前人的精神”,尽管笔者离历史学家相差很远,借助新课程改革的春风,笔者一直在努力地探寻历史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高中新课程实施后,按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个专题编排教材,选修一改革史、选修四历史人物评说,不仅历史内涵大大丰富了,而且突破了以往片面重视政治史的陈囿,研究的方向逐渐触及民俗、宗教、环境、艺术、伦理、婚姻家庭等问题,这充分体现历史学科包罗万象、纵横万千的特点,也使得历史成为一切人文科学的基石。在2010江苏和2011年的江苏高考中都以此为考点,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高中历史教学在关注人文方面的研究日益深入。例如在复习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时,笔者设置了一个问题:儒家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作用?有哪些不可取之处?由此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同学们各抒己见,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整理出如下认识:儒家思想在今天仍旧发挥积极作用有:1.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2.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义利观等(社会主义荣辱观);3.和谐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谋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建立和谐社会;4.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5.维护国家统一:大一统思想(统一祖国);6.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不可取之处有:1.尊卑等级观念;2.重男轻女的观念;3.因循守旧的观念;4.重礼轻法的观念。由此得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作为中华文明的底蕴儒家思想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改造创新,与时俱进。在学习世界文明史的时候,学生在古希腊先哲“人是万物的尺度”体会到了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否定神和超自然力量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开始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自然和人生,彰显了人类理性的力量。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人文主义为旗帜,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旗帜,不承认任何外在的权威,“思维着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要求打破封建制度和教会权威,建立法治社会,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力量弘扬人的个性和革命精神,这些理性之光正好弥补了中国传统思想的欠缺之处,给现代中国的青年学生以极大启迪,鼓励他们发展个性、努力创新,推动社会变革。

五、体验历史的明智博大美

如何体验历史之美,对教师有什么要求?笔者认为要做好三个方面:

其一,常怀淡泊之志。

相对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教师本身是一门清贫的职业,而且作为历史教师尤其如此,新课改后,历史成为了选修考等级的科目,学生和学校对历史的重视程度都大大降低了,课时减少了,教学任务也就相应减轻了。但是历史作为社会科学之首,对青年学生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养成作用还是任何学科都无可替代的,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历史教师就不应该自卑,既然选择了历史教学,就应教好。所以,笔者时常勉励自己怀着一颗淡泊之心一头扎进书海,研读史料、精心备课、上课,把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作为自己基本的职业道德。

其二,要有进取之心。

从教以来笔者一直惶恐于一位历史特级教师的一句话:“不要让历史教师成为历史教学的罪人”,所以一直没有停止学习提升自己的过程。要提升学生的历史审美目光和人文素养,教师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历史素养。刘知几曾说道: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清代学者章学诚以为光有“三才”还不够,还要有史德,而这四方面才能的获得离不开不断的学习和进取精神。当今教坛,风云变幻,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日益进入中学课堂,新课程理念、新教学模式、新史学理论不断的呈现,如果还像老一辈教师这么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讲台满堂灌,不仅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还会成为学生耻笑的对象,所以历史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充电、才能与时俱进。

高中历史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党史理想信念教育

一、加强党史教育的重大意义

首先,深入加强当时学习教育对于党员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以及深入理解政治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因素。其次进行党史学习教育使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中,铸就和培育了巨大的精神文明,涌现出劳务许多令人敬仰的英雄模范人物。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这些优良传统、优良作风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当人流血牺牲凝聚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经过党史一百年的洗礼,我们更容易认清是非对错、善恶美丑,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党员对党的奋斗历史的认同,培育和引领崇高风尚。

加强党史教育,就是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历史的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不少矛盾和问题,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为人民服务意识淡薄,在某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时有发生。通过当时学习教育可以把对历史进程的回顾同现实关注结合起来,充分理解党领导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理性认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二、了解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上下求索,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辛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一部光辉的史诗,是一幅催人奋进的画卷,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食粮,学好党史,汲取其中的精华,会让我们铭记历史,提高干部群众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的意识和能力,会坚定干部群众跟党走的信念。

自鸦片战争后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历史是先辈们践履自己理想的过程,了解历史,既可以从中审视过去奋斗的足迹,又可以从中反观现实活动的现状,也能从中昭示未来发展的趋向。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把共产主义作为最终奋斗目标,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实践,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学习党的历史,了解中国人民为挽救国家和名族的危亡上下求索最终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里程,一定会坚定广大党员干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的理想信念。

三、如何做好加强党史学习教育

1、认真学习和总结党的历史

认真学习总结党的历史,更好地发挥党的历史的鉴今资政明辨是非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历史,证明了中国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中国取得的历史成绩关键在于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党又特别重视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更大的决心抓党的建设,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借鉴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全面从严治党,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推出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指明了方向。通过党史教育可以筑牢信仰,不断强化内心信仰,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2、正面科学对待党的历史

同志指出:“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待党的历史,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必然要求,是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党史教育者要把握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深刻认识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正确对待我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过失误和曲折。对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失误和曲折,应着重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去发泄,研究防止重犯的办法、措施和制度。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决抵制、反对党史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敢于发声,敢于亮剑。

3、合理利用党的历史,历练党员党性

对党的历史学习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历史证明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富民强国的正确道路。通过对党的历史深入思考更加养成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自觉。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能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始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广大党员通过学习、领会和感悟党的历史,不仅可以形成党员个体对党的理想信念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进而形成党员对党的忠诚。党员会自觉的把个体的命运紧紧与党的整体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党的整体利益置于个体个人利益之上,自然养成在党爱党、在党忧党的情怀。

四、结束语

“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灵魂”,全体共产党员都必须学党史、知党史、懂党史,用心去思考,用行动去落实。学习党的历史,我们要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拥有坚定的信仰、坚韧的情怀、坚强的使命感、发展的眼光和不断创新的工作方法。党史工作者更要自觉地担当起历史责任,尽职尽责、尽心尽力搞好党史研究,做好党史宣传教育工作。“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党的历史是党的生命,党的历史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共产党人需时刻牢记历史使命,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更加坚定信心、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在不忘初心中行稳致远,在不忘本来中开辟未来。

【参考文献】

[1]李晋玲充分发挥党史资源育人的作用【J】陕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7)

高中历史心得体会篇7

一、激情引趣,催生情感,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一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再现历史事件的情境、人物,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以知激情、以情启智、以情激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乐学”,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中,用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感人肺腑的话语,让他们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用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剖析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满怀自豪之情地讲解祖国“四大发明”,义愤填膺地讲解“南京大屠杀”,让学生如闻其声、如历其事,产生情感共鸣,全力促进教学相长。

二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教师是历史文明的传播者,是历史教育的桥梁,既要掌握丰富的历史专业知识,还要把握历史学科特点、学术动态,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心理素质、文化底蕴。教师要多向专家、学者、名师求教,学习他们的教学思想,探究他们的教学方法,从他们的教学艺术中得到启发、获得收益,在教学实践中增长自身的智慧和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既是一种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也是一种师生交往的过程,历史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树立教书育人的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历史的魅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尊重学生的情感爱好、发展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笔者在教学中,注重用平易近人的态度、亲切感人的话语,为学生全方位、多渠道地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使历史知识既有知识性、教育性,又有艺术性、趣味性。

二、优化方法,灵活施教,创设愉悦教学情境

一是注重优化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历史知识,在解决问题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深层次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注重选取真实性强、实用性广、感染力强的典型事例,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进行讲解,使学生乐学爱听,增强表达效果。

二是注重历史知识整合。传授历史知识、开发学生智能是历史教学的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课本知识进行重新组织整合,使教学思路清晰、通俗易懂,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又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笔者在讲解《太平天国运动》时,提出了一个假设问题:如果太平天国运动成功了清朝,其结果会如何呢?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会建立由农民阶级掌握的政权,有的说仍然是一个地主阶级政权,有的说会建立一个工农联合的政权。在学生各抒己见后,我作出了小结:因为农民运动的局限性,革命胜利后的农民领袖也将会蜕变成地主阶级的人,仍会建立一个地主阶级政权。这样学生在质疑假设中学到了史学知识。

三是运用电教媒介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多媒体已广泛运用于教学之中,多媒体教学能生动形象地展示文字、图片、实物、影片等史学资料,化静为动、化繁为简,不但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历史知识,而且也能使历史转变成可看可感、可听可触的鲜活知识,从而使史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较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联系实际,放大效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一是结合学生实际教学。高中历史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承担着传承文明、提高学生素质的责任,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驿站。教师要从不同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笔者注重把现实主题与历史教学相结合,贴近学生生活,引发学生兴趣,把现实中的“家事、国事、天下事”和相关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敏捷的应变力和灵活的思辨力。

高中历史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 心理因素

长期以来,历史课堂教学往往注重教师的讲、学生的学等具体的行为过程,而忽略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心理因素,从而导致了教学目标难以达到。因此,中学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历史真正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心里,达到历史学科的教育目的,符合新课程历史的教学目标。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综合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而其本质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人的基本素养:一个是科学精神,一个是人文精神。而中学历史,作为一门陶冶人的学科,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历史教育中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爱心,使学生在心灵上受到历史的感染,其素质得以全面提高是历史教师的根本责任。从更加宏观的意义上来审视历史教学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哲人说:“科学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技术告诉我们能做什么,人文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科学与技术素质是自然科学的使命,而培养人文素质的是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社会学科;另一方面是传承民族文化和塑造民族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象征,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我们,会随之失去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寄托。”综合性很强的历史学科是一门传承民族文化和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学科。

一、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因素

1.遗传素质因素。遗传素质指人们从父母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特征等。它是学生历史心理发展的生理前提和自然条件,也是学生历史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素质在高级神经系统所表现出来的速度、强度、灵活性等,给气质和性格的行为方式带上一定的色彩,影响着个性。遗传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因年龄而有所不同,总的趋势是遗传因素对心理的影响随着年龄增大而减弱。

2.史学习动机。对历史学习来说,比较典型的学习模式是加涅的加工模式。这种信息加工的模式来看历史学习过程,其实就是学习者通过对来自环境刺激信息进行内在的信息加工而获得能力的过程。学习一个历史学习情景,通过感官转移成一定的神经传递信息,这些神经信息又经过神经系统的转换,使之能储存和被回忆起来,这种被回忆起来的信息又再次被转换成另一类神经传递信息,这种转换的结果就是创作、重现、辨别等历史实践活动。这些形形的转换式,就是历史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相应参与的心理活动,如感知、记忆、思维构成了历史学习的基本心理过程。使得学生从小受到的历史智慧的熏陶,加强其历史学习的动机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有效新途径。

二、教师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心理策略

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引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新形势下,在历史教学中面对学生暴露出来的越来越多的各种心理问题,我们迫切感到,通过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通过使用心理策略来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刻不容缓。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如何通过历史课程的独特优势,将历史教学与学生的心理因素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以及其优良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教师也可以有意识找学生谈心,特别是后进生。及时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接受和理解的程度,以便不断改进教学。

笔者通过对学生心理因素的剖析,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增强学生自信心,营造和谐的历史课堂气氛。从心理学角度看,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得在面对升学考试带来的压力时师生关系轻松和谐,历史课堂充满生机,学生不会感觉枯燥、压抑,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2.掘优秀人物的成长历程,发挥优秀历史人物的感召力。没有坚强的意志,一个人智力水平再高,也不可能成才。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挖掘教材中古今中外优秀人物的成长历程,引导、教育学生分析、总结他们成功的原因,特别是逆境成才的动人事迹,这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耐挫力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再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感悟优秀历史人物的成长历程,可以培养他们稳定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和健全的人格。

3.强化史实教学,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现在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冷漠狭隘、缺乏竞争意识、克服困难的能力差。在历史教学中,春秋争霸、战国争雄、楚汉之争、玄武门之变、靖难之役等都是激烈竞争的结果。要敢于让学生正视这些有着强烈竞争意识的史实,在这种竞争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由此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通过这些史实分析,可培养学生敢于承担风险、参与竞争的精神。

高中历史心得体会篇9

1.联系生活。

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背景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激趣,其效果也非常显著。学生会对课堂上引入的自己熟悉的生活非常感兴趣,也就对历史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且注意力高度集中,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并提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也能积极参加学习小组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牢固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也学会了更多的历史学习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精心设疑,激发兴趣。

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巧妙设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巧妙设疑既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可使他们带着疑问探究新知,在轻松愉悦趣味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新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在探讨历史问题的同时也深刻理解并掌握了知识点,发展了历史思维能力,从历史中学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样,学生乐在其中,学习效率也得以提高,可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宽松愉悦的情境可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不良的情境会使人注意力难以集中,干忧人的认识活动,降低智力活动的水平。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宽松、愉悦、启发性、思维性的,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充分、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首先,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都是过去的人和事,距离学生的生活很遥远,他们会觉得历史知识很枯燥。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营造历史环境,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使历史更直观、更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其次,历史涵盖了人类社会中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等非常广泛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方便展示大量的历史资料和信息,并能使学生快速、便捷地利用这些资料。最后,古今中外每个历史时期相关实物、历史遗址的图片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可使教学内容变得更直观,也可开阔学生的视野。总之,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历史教学中,不仅能使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而且能让学生在更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和理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三、串联知识教学法

知识串联法是抓住历史线索,提纲挈领地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方法。历史知识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这样,我们便可利用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使历史知识变得清晰化、网络化、系统化。比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教学历史等。此外,还可以一定的社会矛盾为线索,弄清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社会矛盾、解决矛盾的基本方式(改革和革命),以及矛盾产生、发展、激化和消失的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原理分析历史问题,我们就会发现一切历史事件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矛盾引发的,而历史事件又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因此,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如评价历史事件的性质要看其主要方面,评价历史人物要用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

四、精心设计习题,巩固知识

高中历史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历史人物教学;心育价值;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4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4289(2012)05-0050-0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初中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阶段,历史教学尤其是历史人物教学,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天然的学科优势,有助于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一、初中历史人物教学的心育价值

(一)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课堂教学历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调查显示,从全国总的情况看,开课(55.6%)、办板报(45.8%)和举办活动讲座(43.7%)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种最主要的途径。而心理健康课开设状况并不理想,“未开设”健康教育课的学校占总数的10.5%,“开而不足”的比例为31.4%,“开但经常被挤占”的比例为10.6%,这说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层面落实并不理想[1]。在历史人物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生态度、奋斗历程等,在教与学活动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在历史人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将大大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起步晚、底子薄、水平低[2]。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多是“舶来品”。尽管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心理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但总体上说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比较匮乏,尤其是广大农村学校尤为突出。在本文第一部分中,作者已经论述了历史人物教学中的心育资源,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分类。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经验、方法,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和心理调节方法,对帮助学生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适应生活和社会,具有很强的启迪价值和教育意义。由此可见,挖掘并利用好历史人物中的心育资源,是丰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重要路径。

(三)为学生提供模仿学习对象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产生是通过模仿过程而获得的。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也表明,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会的。对他人思想和行为结果的学习观察,能使儿童的行为产生强化作用。心理健康教育,除了需要帮助获得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关键是要给他们提供现实的、可供其进行模仿学习的对象。初中历史教材中筛选的历史人物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作出过贡献,他们在追求人生理想、正确对待挫折、处理人际关系、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的思想观念、经验做法和技能技巧,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鲜活素材,是学生模仿学习的重要对象。多少年来,苏格拉底的智慧雄辩、孔子的博学善思、牛顿的成长故事、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都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养成良好心理品质,形成积极健康心理的良好素材和学习楷模。

(四)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心理暗示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也是最常见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在历史人物教学中,学生直接学习的是历史人物及其相关的历史事件,而在学习过程中,历史任务教学所特有的心育环境会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暗示个体学习模范历史人物,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会做出一定的心理反应。由于历史任务及其相关事件往往是积极健康的,有很多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闪光点,会给学生产生正向的暗示效应。比如在学时珍这一历史人物时,通过学习他历尽千辛万苦写出传世名著《本草纲目》这一历史事实,会为学生营造一种具有积极进取、勤于钻研、持之以恒等特征的心理环境,能帮助学生学习和体会树立人生远大理想,刻苦奋进,追求科学进步等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三、初中历史人物教学的心育策略

(一)增强承担心育的责任感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印发的《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试行)》,将“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作为新课标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可见,历史教师应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重要性,应充分发挥历史人物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自觉承担起心育的教育责任,在历史人物学习过程中自觉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视野,重视历史人物心育资源挖掘,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拓展心育的内涵和途径,创新心育的措施和方法,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明确历史人物教学的心育目标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试行)》提出的历史课程总体目标,除了包括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目标外,也确定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总体目标。其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历史教学课程重要目标之一。可见,如果说历史教学目标是一堂历史人物教学的“明线”的话,那么心育目标则是它的“暗线”。这需要在历史人物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历史教学目标和心育目标之间的关系,在历史教学准备、实施过程等环节,将心育目标纳入课堂教学目标之中,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展开历史人物教学,并自觉把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状况作为课堂教学成效评价指标之一。

(三)尊重心理健康教育规律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要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这是初中心理教育的基本规律。在历史人物教学中,应注重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历史人物的概况,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理解历史发展进程的同时,体验历史人物的事迹蕴含的健康理念、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节方法。在历史学习活动中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历史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在评价历史人物过程中自觉坚持正确的心育观念,选择适合自身心理特点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美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3B):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