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法律法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16:02

古建筑法律法规篇1

关键词:古建筑;消防安全;火灾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很多古建筑被开发成旅游景区,给古建筑增添了很多新的致火因素,再加上我国古建筑自身存在的先天不足,我国古建筑火灾形势异常严峻。2003年1月19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遇真宫主殿突发大火,使得这座有600年历史的古建筑在大火中付之一炬。2004年6月20日,具有300年历史的北京护国寺14西殿发生的一场火灾,造成187m2的佛殿全部烧毁。为了更好地实现古建筑独特文化价值的永久传承,笔者结合多年的消防监督工作实践,就我国近年来古建筑消防安全形势作了一些研究。

一、我国古建筑火灾危险性影响因素及其特点

(一)我国古建筑火灾危险的影响因素影响我国古建筑火灾危险的因素众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建筑特征、火灾危险源、消防设施状况、消防力量和消防安全管理。我国古建筑特征主要体现为以砖木或纯木结构为主,经过千百年风干,水分挥发后呈多微孔结构,具有良好的燃烧和传播火焰条件,耐火等级低,多为三四级耐火等级,火灾荷载十分高,建筑面积大,建筑密度大,防火间距相对较小。古建筑附近往往有大量的商铺,古建筑内往往也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危险品,用火用电相对较多,干燥多风和雷暴等恶劣气象条件也是诱发火灾的重要因素。古建筑内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给水系统、自动灭火设施和灭火器配置等消防设施状况是影响火灾危险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加之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消防火灾处置力量不足,导致古建筑极易引发火灾。(二)我国古建筑火灾危险性特点我国古建筑火灾具有火灾荷载大、防火间距小、火源众多、易形成立体燃烧和火灾扑救困难等特点。一旦起火,犹如架满了干柴的炉膛,火势可沿水平、垂直方向迅速蔓延,形成立体燃烧。此外,我国古建筑多分布在地势较高地方,远离城区,道路不畅,水源缺乏,人员聚集多,给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带来较大困难。

二、我国古建筑火灾统计规律及消防安全形势分析

(一)古建筑火灾规律统计(1)古建筑火灾原因统计建国至今,我国发生了很多起古建筑火灾,由于没有对古建筑火灾做过专门的统计,很多古建筑火灾数据收集较为困难,本文主要对建国以来火灾损失大、影响大的100起古建筑火灾进行了火灾原因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导致古建筑火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如图1所示。(2)古建筑火灾随时间变化规律通过查询《中国消防年鉴》,可以得到古建筑火灾情况统计图标,如表1、图2和图3所示。(二)当前古建筑火灾的消防安全形势分析从古建筑火灾规律的统计来看,我国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古建筑火灾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古建筑被开发利用,逐渐成为人们旅游的主要景点。旅游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原本就脆弱的古建筑消防安全环境带来了更多新的不安全因素。(1)法律法规方面不完善我国在保护古建筑相应的法律法规上不够完善,有关保护古建筑的法律法规只有《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其中《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是1984年2月28日实施的,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火灾安全形势。(2)消防硬件设施不达标我国的很多古建筑在消防硬件设施建设方面严重不足。部分古建筑建在高山深谷中,周围没有消防水源或距离水源很远,也无法依托城市消防管网,消防硬件设施的建设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很多古建筑单位不愿花费这样大的投入,致使消防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一些古建筑唯一的消防设施就是灭火器,而且这些灭火器也存在型号不匹配,配备数量不足,年久失效的问题。设置火灾预警和初期灭火系统的古建筑少之又少,一旦发生火灾,无力扑救。(3)消防安全管理跟不上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人员防火意识差,人员用火用电不注意安全,随意吸烟,缺乏安全意识,致使火灾隐患增多。②消防安全责任不到位,很多古建筑单位没有专职消防人员,消防安全工作由僧侣等负责,这些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不能及时的发现火灾隐患并对其进行整改,直接影响着消防工作的有效落实。③消防安全管理混乱,很多古建筑管理单位为经济利益,擅自改变古建筑的使用性质,在古建筑内设置的商品柜台,这些商品柜台挤占了游客的参观、疏散空间,易使游客在古建筑内聚集、停留,经营存放的可燃商品和为经营活动安装使用的电器设备增大了引起火灾的危险性。

三、古建筑消防安全对策

古建筑法律法规篇2

1.现存历史文化建筑相对较少。滨州虽然算不上历史文化名城,但依然拥有历史悠久、人文内涵丰富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建筑承载着较深的民族文化记忆,有着无可比拟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精神传承价值,更应受到很好保护和利用。目前,包括文化遗址在内,全市共有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地上古建筑相对较少。针对滨州文物保护重点及难点,依据滨州文物保护工作实际,建立具有滨州地方特色、符合滨州实际的相关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对于滨州的文物保护工作和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历史文化建筑损坏较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业人口离开村居涌向城市,较为落后地区的众多村落老建筑被闲置且年久失修;发展速度较快地区,盲目的城市化扩张,政绩式的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致使大批的历史文化建筑被拆除;为吸引游客,追求经济价值、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有的古建筑被过分开发利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古村落的原始风貌,使得历史文化建筑学术研究、历史见证、精神传承价值受损,比如村民违规整修古建筑、搭建商铺、改变建筑用途等情况,使得古建筑遭到破坏。此外,滨州市历史文化建筑保护面临的保护意识不强(包括政府、村民等主体),保护方法不健全、措施不力,管理体制不健全,保护资金不到位等问题的产生与古建筑开发自由度大,没有专门法律保护有很大关系。

3.维修保护困难。产权问题是造成维修保护困难的关键。由于诸多古民居建筑没有明确建筑归属问题或者即便有明晰的产权归属但是原有法律没有对不同产权具有哪些不同的权力和责任作出具体解释说明,从而造成政府在维修保护上面临“无能为力”的尴尬或者古建筑拥有者对古建筑维修保护“坐地起价”式的阻挠,乃至发生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矛盾。因此,私有产权的古民居在拥有使用、经营权的同时,为保护古村落的整体性和长久性,需要对古民居的使用方式、规划、保护利用等方面加以约束,因此他们必须承担一定保护责任。同时,各级文物保护主管部门、村集体等也需要明确管理责任和义务,包括执法主体的建立明晰、破坏古村落的法律惩戒、维护资金的投入及规范化运用等方面。

二、历史文化建筑立法保护的可行性分析

1.相关法规制度建立基础。《文物保护法》《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早已出台实施,这为滨州市制定相关文物保护条例提供指导。同时,《滨州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于2005年6月公布实施,为滨州市文物保护立法提供实践基础,提高了市级立法的针对性、可操作性。

2.其他地方(市)成功经验的借鉴参考。苏州市制定《苏州市古村落保护办法》,较早进行地方立法实践。山东省济南、青岛等较早拥有立法权的城市均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相关的文物保护条例。2015年,佛山市起草《佛山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草案)》在完成公开征求意见程序后,于9月份进行初审,该条例将成为佛山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的首部地方性法规。这些城市立法实践为滨州市及其他地市制定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3.经济基础。近年来,我国加大了文物保护力度,各级政府对当地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各地基本将文物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乡建设规划、财政预算、领导责任等,文物保护资金基本充裕。

4.完成前期文物普查。近几年,滨州市完成了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和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对本市文物家底基本摸清,充分掌握了文物数量、种类、分布等情况,同时,发现了诸多新的有较大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这对市级文物立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历史文化建筑立法保护的有关内容建议

1.管理部门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是个系统工程,非文物保护部门一家可为,需要住建、文化、旅游、国土、财政、公安消防、工商、环保、民族宗教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协作,共同做好历史文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结合滨州实际,通过制定操作性强、条款界定清晰、职责明确的地方性法规来保护历史文化建筑具有现实意义。

古建筑法律法规篇3

一、古建筑易遭雷击的原因和规律

1.古建筑易遭雷击的原因

一般雷击类型可分为直击雷、感应雷、雷电波侵入和球雷四种。对古建筑危害较大的主要是直击雷和球雷。而要产生雷击,首先必须有足够的电量积累,达到一定的强度,击穿绝缘空气,形成电流通道;其次要有突出的物体造成其周围电场突变,感应出异号电荷。古建筑多为木结构,木材经过千百年变得十分干燥,在雨天潮湿,电阻率变小,并且内部年久积满灰尘,易积蓄净电,带有电荷容易引来雷电流。还有很多古建筑建于高山上,本身地势较高,且位置突出,更容易遭受雷击;同时有些古建筑内高大树木较多,也容易引雷殃及古建筑。

2.古建筑的雷击规律

雷击规律的影响因素。大量雷害事故统计资料和试验研究证明,雷击的地点和建筑物遭受雷击的部位是有一定规律的,这些规律称为雷击规律。地面上建筑物的性质、形状,以及建筑物的结构、内部设备情况对雷击的选择都会产生影响。当雷电先驱发展到离地面不远的空中时,地面上的电场不断增强,在高大建筑物的尖顶和边缘上场强最大,构成雷电发展的良好条件。雷电先驱就自然被吸引到这些地方,因此高大建筑物就容易遭雷击。

a、地点上的规律。雷害事故表明,多数雷击发生在靠近河湖池沼和潮湿地区,其次是大树、旗杆、杉槁,球雷占8%.

B、雷击部位上的规律。古建筑易受雷击的部位多为屋角兽头、房脊和梁柱以及丰宝铜顶。北京十三陵长陵的棱恩殿、鼓楼、故宫的承乾殿皆因兽头、屋脊被雷击起火,也恰恰说明了这一规律。故此在防雷时应加以防范。

二、古建筑防雷技术

随着科技大发展,人们对雷电知识的了解逐步深入,防雷技术也不断更新,但主要有以下7种:避雷针防雷法、法拉第笼式防雷法、滚球防雷法、e·F避雷保护系统、消雷器防护法、避雷设施保护法、人工影响雷电防雷法。几种方法各有侧重,对古建筑较为适用的是避雷针防雷法。

1.避雷针系统

防雷原理及使用范围

a、防雷原理。避雷针防雷法是利用避雷针高出被保护物的高度,使雷云下的电场发生畸变,从而将雷电流吸引到避雷针上,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导入大地,使被保护对象免遭雷电直击。也就是说其实质并不是避雷,而是引雷。

B、适用范围。避雷针系统主要用于防直击雷,这一系统的接闪器有很多,如: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带等。由于古建筑防雷设置不仅要具有实效性,同时要尽量保持其原有风貌,所以多用避雷带、网作为古建筑防雷的接闪器。

2.避雷针系统的局限性

a、保护范围不稳定。避雷针保护范围是一个伞形或屋脊形保护区,其张开角度受到接闪器设置高度、雷电强度等多种参数的影响,有的采用30,有的采用60,尽管关于保护角的计算公式很多,但如何确定一直是富兰克林防雷理论的最大困扰所在。

B、反击问题。当雷击避雷针或避雷带时,由于引下线的阻抗,对地电压可达到相当高的数值,以至于可能造成接闪器及引下线向周围设备跳火反击。避雷针系统还存在着感应电压的危害,以及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等问题,但其对古建筑危害不大,在此不作详细讨论。

转贴于

3.球雷的预防

a、球雷概述。球雷很久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根据球雷现象规律和许多球雷案例剖析及模仿实验表明:球雷是空中带静电荷气雾层运动相互作用放电电离的结果。其本质是一个由高速旋转电子封闭的等离子球体,之所以能形成球体,主要是空气中气雾层电离产生强电场和高频电磁振荡,产生一团漩涡状等离子体的缘故。漩涡体的存在或消失,取决于其内部的电磁平衡和能量补充。球雷是一个复杂的电荷系统,球体本身好似法拉第笼,对外不呈现电性,普通避雷针、网、带对其不起作用,并能从网、带孔洞缝隙中自由出入。故此,目前还没有同它斗争的较为有效、可靠的办法。

B、球雷的基本预防措施。由于球雷的难预防性,防护球雷的最好方法是采用屏蔽。对于一般的建筑(钢筋混凝土),可将门窗加上金属纱网与全部钢筋连成一片,构成一个笼式防雷网,可以防止球雷侵入。但对古建筑这样做是很困难的。对重要的古建筑应当做金属纱窗和金属纱门,将它可靠接地;对次要的古建筑,如不能补加金属纱门窗,应注意在雷雨天紧闭门窗,力争达到全封闭状态,以防球雷的侵入,但不可用纸裱糊门窗。

三、避雷设施的安装与管理

1.安装及注意事项

接闪器。接闪器一般可分为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等,针对古建筑则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a、避雷针是经常置于古建筑屋顶的,通常采用双支接闪器,置于大吻内自箭把伸出。此种做法美观但费时,一般置于大吻的一侧,用铁卡子卡牢,然后与导线焊接牢固,固定的长度为针长的三分之一左右。B、采用避雷带时,按大吻的轮廓用避雷线绕一圈,须离开构件10~15cm,用铁卡子卡牢。但保护范围不包括檐头时,避雷线应顺脊延续至翼角至檐头,并将垂兽、戗兽、翼角的小兽等都包括在内。C、有铜宝顶的建筑物,如果其范围够用时,可利用铜宝顶做接闪器,仅将倒替焊接在最上面铜块上即可。

导线(引下线)导线安装分为明、暗两种,对古建筑而言,应采用明线,易于检查施工。导线一般应垂直引下,但古建筑轮廓复杂,事实上不可能做到。当引下线沿古建筑轮廓弯曲时,应保证其弯曲段开口部分的直线距离,不小于弯曲段全长的十分之一,并避免弯折成直角或锐角。古建筑的导线安装应自上而下,先与接闪器焊接,至檐头斗拱部位,预先在瓦顶上打一个直径10cm的圆洞,套在磁管内,将导线穿洞而下。

接地体。接地体应选择安装在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方,同时应考虑在行人较少的地方,以避免或减少跨步电压的危害。距离建筑物的台基不小于300cm,埋深深度在100cm以上。地极的形状有闭合形、一字形、放射形,闭合形又分为方形、三角形、圆形。我们一般采用闭合方形或一字形。方形地极用镀锌铁管4根,每角1根,管距不小于250cm;一字形用管3~4根排列成一字形。安装时,管子打入地内,上露50cm以便与导线连接,导线引至地极自作一弯与第一根管子接上,用卡子卡紧焊牢,同样将第二、三、四根与导线焊接。

2.维护检查

为了使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有可靠的保护效果,不仅要有合理的设计和正确的施工,还要注意经常维护检查。维护检查分为定期检查和临时检查。一般检查事项有如下几条:①是否由于修缮古建筑和建筑物本身变形引起防雷装置的保护情况发生变化;②检查有无因挖土方,敷设其他管线或种植树木而挖断接地装置;③检查各处明装导体有无因锈蚀或机械力的损伤而折断的情况;④检查接闪器有无因接受雷击而熔断或折断的情况;⑤检查引下线的绝缘保护处理有无破坏;⑥检查断接卡子有无接触不良情况;⑦检查木结构接闪器支架有无腐朽现象;⑧检查接地装置周围的土壤有无沉陷情况;⑨测量全部接地装置的流散电阻。

四、古建筑中高大树木的防雷

很多古建筑中都有不少高大树木,这些树木可能遭受直击雷或引下球雷,对古建筑造成破坏,因此应注意采取以下措施:

古建筑法律法规篇4

1.古建筑易遭雷击的原因

一般雷击类型可分为直击雷、感应雷、雷电波侵入和球雷四种。对古建筑危害较大的主要是直击雷和球雷。而要产生雷击,首先必须有足够的电量积累,达到一定的强度,击穿绝缘空气,形成电流通道;其次要有突出的物体造成其周围电场突变,感应出异号电荷。古建筑多为木结构,木材经过千百年变得十分干燥,在雨天潮湿,电阻率变小,并且内部年久积满灰尘,易积蓄净电,带有电荷容易引来雷电流。还有很多古建筑建于高山上,本身地势较高,且位置突出,更容易遭受雷击;同时有些古建筑内高大树木较多,也容易引雷殃及古建筑。

2.古建筑的雷击规律

雷击规律的影响因素。大量雷害事故统计资料和试验研究证明,雷击的地点和建筑物遭受雷击的部位是有一定规律的,这些规律称为雷击规律。地面上建筑物的性质、形状,以及建筑物的结构、内部设备情况对雷击的选择都会产生影响。当雷电先驱发展到离地面不远的空中时,地面上的电场不断增强,在高大建筑物的尖顶和边缘上场强最大,构成雷电发展的良好条件。雷电先驱就自然被吸引到这些地方,因此高大建筑物就容易遭雷击。

a、地点上的规律。雷害事故表明,多数雷击发生在靠近河湖池沼和潮湿地区,其次是大树、旗杆、杉槁,球雷占8%.

B、雷击部位上的规律。古建筑易受雷击的部位多为屋角兽头、房脊和梁柱以及丰宝铜顶。北京十三陵长陵的棱恩殿、鼓楼、故宫的承乾殿皆因兽头、屋脊被雷击起火,也恰恰说明了这一规律。故此在防雷时应加以防范。

二、古建筑防雷技术

随着科技大发展,人们对雷电知识的了解逐步深入,防雷技术也不断更新,但主要有以下7种:避雷针防雷法、法拉第笼式防雷法、滚球防雷法、e·F避雷保护系统、消雷器防护法、避雷设施保护法、人工影响雷电防雷法。几种方法各有侧重,对古建筑较为适用的是避雷针防雷法。

1.避雷针系统

防雷原理及使用范围

a、防雷原理。避雷针防雷法是利用避雷针高出被保护物的高度,使雷云下的电场发生畸变,从而将雷电流吸引到避雷针上,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导入大地,使被保护对象免遭雷电直击。也就是说其实质并不是避雷,而是引雷。

B、适用范围。避雷针系统主要用于防直击雷,这一系统的接闪器有很多,如: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带等。由于古建筑防雷设置不仅要具有实效性,同时要尽量保持其原有风貌,所以多用避雷带、网作为古建筑防雷的接闪器。

2.避雷针系统的局限性

a、保护范围不稳定。避雷针保护范围是一个伞形或屋脊形保护区,其张开角度受到接闪器设置高度、雷电强度等多种参数的影响,有的采用30,有的采用60,尽管关于保护角的计算公式很多,但如何确定一直是富兰克林防雷理论的最大困扰所在。

B、反击问题。当雷击避雷针或避雷带时,由于引下线的阻抗,对地电压可达到相当高的数值,以至于可能造成接闪器及引下线向周围设备跳火反击。避雷针系统还存在着感应电压的危害,以及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等问题,但其对古建筑危害不大,在此不作详细讨论。

3.球雷的预防

a、球雷概述。球雷很久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根据球雷现象规律和许多球雷案例剖析及模仿实验表明:球雷是空中带静电荷气雾层运动相互作用放电电离的结果。其本质是一个由高速旋转电子封闭的等离子球体,之所以能形成球体,主要是空气中气雾层电离产生强电场和高频电磁振荡,产生一团漩涡状等离子体的缘故。漩涡体的存在或消失,取决于其内部的电磁平衡和能量补充。球雷是一个复杂的电荷系统,球体本身好似法拉第笼,对外不呈现电性,普通避雷针、网、带对其不起作用,并能从网、带孔洞缝隙中自由出入。故此,目前还没有同它斗争的较为有效、可靠的办法。

B、球雷的基本预防措施。由于球雷的难预防性,防护球雷的最好方法是采用屏蔽。对于一般的建筑(钢筋混凝土),可将门窗加上金属纱网与全部钢筋连成一片,构成一个笼式防雷网,可以防止球雷侵入。但对古建筑这样做是很困难的。对重要的古建筑应当做金属纱窗和金属纱门,将它可靠接地;对次要的古建筑,如不能补加金属纱门窗,应注意在雷雨天紧闭门窗,力争达到全封闭状态,以防球雷的侵入,但不可用纸裱糊门窗。

三、避雷设施的安装与管理

1.安装及注意事项

接闪器。接闪器一般可分为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等,针对古建筑则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a、避雷针是经常置于古建筑屋顶的,通常采用双支接闪器,置于大吻内自箭把伸出。此种做法美观但费时,一般置于大吻的一侧,用铁卡子卡牢,然后与导线焊接牢固,固定的长度为针长的三分之一左右。B、采用避雷带时,按大吻的轮廓用避雷线绕一圈,须离开构件10~15cm,用铁卡子卡牢。但保护范围不包括檐头时,避雷线应顺脊延续至翼角至檐头,并将垂兽、戗兽、翼角的小兽等都包括在内。C、有铜宝顶的建筑物,如果其范围够用时,可利用铜宝顶做接闪器,仅将倒替焊接在最上面铜块上即可。

导线(引下线)导线安装分为明、暗两种,对古建筑而言,应采用明线,易于检查施工。导线一般应垂直引下,但古建筑轮廓复杂,事实上不可能做到。当引下线沿古建筑轮廓弯曲时,应保证其弯曲段开口部分的直线距离,不小于弯曲段全长的十分之一,并避免弯折成直角或锐角。古建筑的导线安装应自上而下,先与接闪器焊接,至檐头斗拱部位,预先在瓦顶上打一个直径10cm的圆洞,套在磁管内,将导线穿洞而下。

接地体。接地体应选择安装在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方,同时应考虑在行人较少的地方,以避免或减少跨步电压的危害。距离建筑物的台基不小于300cm,埋深深度在100cm以上。地极的形状有闭合形、一字形、放射形,闭合形又分为方形、三角形、圆形。我们一般采用闭合方形或一字形。方形地极用镀锌铁管4根,每角1根,管距不小于250cm;一字形用管3~4根排列成一字形。安装时,管子打入地内,上露50cm以便与导线连接,导线引至地极自作一弯与第一根管子接上,用卡子卡紧焊牢,同样将第

二、

三、四根与导线焊接。

2.维护检查

为了使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有可靠的保护效果,不仅要有合理的设计和正确的施工,还要注意经常维护检查。维护检查分为定期检查和临时检查。一般检查事项有如下几条:①是否由于修缮古建筑和建筑物本身变形引起防雷装置的保护情况发生变化;②检查有无因挖土方,敷设其他管线或种植树木而挖断接地装置;③检查各处明装导体有无因锈蚀或机械力的损伤而折断的情况;④检查接闪器有无因接受雷击而熔断或折断的情况;⑤检查引下线的绝缘保护处理有无破坏;⑥检查断接卡子有无接触不良情况;⑦检查木结构接闪器支架有无腐朽现象;⑧检查接地装置周围的土壤有无沉陷情况;⑨测量全部接地装置的流散电阻。

四、古建筑中高大树木的防雷

很多古建筑中都有不少高大树木,这些树木可能遭受直击雷或引下球雷,对古建筑造成破坏,因此应注意采取以下措施:

古建筑法律法规篇5

关键词:古建筑群;消防规划;对策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悠久的历史让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舞台上绽放出浓墨重彩的一笔。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文化遗产犹如水中颗颗珍珠,随着岁月打磨,历久弥新绽放光彩。它不仅属于我们,更属于全世界、全人类,是我们应当共同保护的遗产。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所以文物古建的保护是我们工作当中的重中之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当中,明文规定:“文物保护单位应制定专项的总体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工程应当依据批准的规划进行。”但是,就现在的具体情况而言,大部分古建筑单位的消防工作都比较欠缺,没有全面的规划。

一、火灾危险因素

1.木质结构因素

古建筑大多数都是由木结构构成的,木质结构经过上百年、上千年的日晒、雨淋、风吹,就会有腐朽、疏松和干燥的情况出现,此时木结构的含水量就会大大下降,低于自然干燥的木结构,变成全干木材。与此同时,古建筑的外层是由极易燃烧的油漆涂料包裹的。由此两方面原因的结合,古建筑年头长度与易燃程度成正比。

2.火灾负荷因素

在国家法律法规条文中,明确指出,为了预防火灾发生,建筑每平方米的木材料用量不能超过0.03立方米,这就是所说的火灾负荷量最高值。但是,在古建筑当中,每平米都有一立方平米的木结构,这其中也包含了其他易燃用料,折算下来,文物古建筑的火灾负荷因素是普通建筑的三十几倍。从这一天上能看出来,古建筑的消防力量必须远超现代建筑才能抵消极高的火灾负荷因素。

3.扑救困难因素

首先,文物古建筑物的建造年代决定了它的缺陷性,建筑地点对于现代消防措施难以到达的弊端性极为明显。有的文物古建筑物建立在巍峨的高山或者是深远的峡谷中,山路崎岖坎坷,现代交通工具难以接近;有的文物古建筑物随建立在城市中,但是,建造了长长的台阶、高高的门槛,试想一下消防车怎样通过?消防通道或者是防火墙都无法设立,无论是交通要素还是水源要素,都无法满足,给消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力。其次,文物古建筑物的燃烧速度非常快,升温极快。发生火灾的木质结构建筑在20分钟后就会发生扩大面积燃烧,温度迅速攀升至800到1000摄氏度,所以,起火后20分钟内是救火的黄金时间。由于古建筑物常年日晒、雨淋和风吹,非常干燥出现很多裂缝,失去了木结构的牢固性就非常差了。在古建筑物当中的廊柱不是由一整根原木打磨的,而是多根木料拼接的,用地仗手法披麻、涂漆料包裹而成,当火灾发生时,木结构中的缝隙就成为火势蔓延的途径。烟雾量极大。按照相关数据,木结构在燃烧过程中,每公斤大概产生二十立方米的有毒烟雾,换算成体积,大概是木结构的三百倍。烟雾的大量生成给消防员的营救工作带来了极大阻力,烟雾的大量产生让消防员难以进入。

二、火灾预防的方法和措施

文物古建筑物的起火原因非常多,我们必须秉承消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处理消防工作、安全工作,有规划、有部署、有制度,做到如下方法:

首先,要做到有完善的体制,高度重视消防安全责任。国家出台了多部法律对文物古建筑物的安全管理列出了明确规则,上至国家,下至各级政府、管理单位,都要对此进行更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很多古建筑责任不清,安保人员素质较低,消防手段能力差。

其次,要提高认识,建章立制。要组织消防教育培训,着重做好参与古建筑安全保卫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主要内容涵盖:消防工作重要性,重大火灾案例分析,火灾预防方法,不同火情处理方法,有效地提高有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加强设施建设,配备灭火器材。地处偏远的文物古建筑,应修建消防蓄水池,配备水缸、水桶、沙土以备灭火。有条件的文物古建筑单位应在主要建筑内安装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等系统。消防器材的配备必须立足于减少灭火扑救时的水渍损失古建筑群的消防水源严重缺乏,又有大量的壁画、彩绘、泥塑、文字资料等特别贵重的历史真品。

古建筑法律法规篇6

然而,战争、动乱、人为破坏、工业扩张,以至现代蓬勃发展的造城运动,都在蚕食古迹建筑的生存空间,做好古迹保护已成为世界的共识。今天,就让咱们一起看看国外在保护古建筑方面都有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吧。

英国护古迹有法有民团

作为大不列颠联合王国,英国历史悠远,古迹随处可见。这些古建筑能完整留存下来,与英国人对古迹的喜爱和保护密不可分。100多年的古建筑保护实践经验,英国早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

早在1877年,英国就有了民间历史建筑保护协会。几年后,英国制定出《古迹保护法案》,规定无人居住的古建由国家购买进行保护。此后,受保护的古建筑扩大到住宅、庄园等有历史意义的普通建筑。再后来,《城乡规划法令》《古建筑及古迹法令》《住宅法》等多部法律织起一张安全网,为古建筑提供了保护。

除了专门性法律,在制定其他法案时,英国人也不忘向古建筑保护倾斜。1993年,英国规定将收入的一定比例分配给国家文物基金。英国人对此重视的程度可见一斑。

在英国,各种社会组织比较完备,许多社会公共事务形成了政府主导、第三方规划实施监督、司法部门规诫的模式,古迹古建保护也不例外。1984年,英国成立了英格兰古建筑与遗迹委员会。由行业内专家学者、社会中坚人士和政府部门联络人组成,负责管理从举世闻名的巨石阵、惠特比修道院到维多利亚女王行宫、达尔文故居等400多座历史遗址、古迹和馆藏。其强大的社会力量和技术优势,确立了第三方在古迹古建保护工作中的地位。

为永久拥有和保护古迹,早在1895年英国还创建了国家名胜古迹信托。这是完全独立于政府的慈善组织,它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会费、捐赠以及各种经营收入。这家机构保护着350座历史建筑,有超过400万的会员和6万多名志愿者,是欧洲拥有志愿者最多的组织。比如咱们熟知的砸中牛顿脑袋的苹果树,就是归该信托组织保护。

在信托基金会之外,其他民间团体也在古建筑保护中大有作为。据统计,目前英国注册的相关民间团体已有1000多个。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介入法律保护程序,涉及古建筑的拆除、重修或改建,地方规划当局一般需要征求他们的意见作为处理依据。

曾经一把火日本记忆深

各位,如果说英国古建筑保护以体系完备著称,那么日本的防火经验则值得世界称道。日本的古建筑大多为木质,很多屋顶甚至是茅草和树皮。再者,日本地震、海啸频发,很可能引发次生火灾。日本一些古建筑之所以能够完好保存上千年,离不开日本人严密的消防措施和强烈的防火意识。

1949年,世界上最古老木建筑、世界级艺术品法隆寺金堂壁画失火被毁,这给日本国民带来强烈冲击。以此为契机,第二年日本通过了《文化遗产保护法》。按照规定,损毁重要文化遗产将被处以5年以下徒刑,这其中更是对防火进行了详细规定。比如,在文化遗产周围严禁烟火,设立消防栓,建设消防车能够顺利进入的道路和用地等。此后,日本再没有国宝级的建筑被烧毁事件发生。

到1955年,日本政府将法隆寺失火的1月26日定为“文化遗产防火日”。这一天,日本各地的古迹都要进行一次完整的消防演练。要知道,在高耸的城池、恢弘的古堡进行洒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许多游客特地等到这一天,来参观难得一见的消防演练。

日本政府还制定《古建筑防火管理办法》,规定在不破坏古建筑内外观的同时,灵活安置消防用品,建立完善防火机制。日本重要文化遗产建筑中,90%以上装有火情探测装置,70%以上配有自动灭火设备。日本还设立国库补助制度,文物单位如需安装消防保护设备,政府最高可补助安装费用的85%。

除中央政府努力外,日本各地方政府也积极行动。京都号称日本文化的原点,其中遍布各种文化古迹。京都市设立了“文化遗产科”,并在消防署中设立了文化遗产负责人,全年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发生火灾。此外,日本各地方政府还通过了一些保护历史景观的特别条例,避免景观过度商业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火灾隐患。

为最大程度降低火灾隐患,日本古建筑物内装修所使用的帘子、布制百叶窗、地毯等,都要使用防火物品。日本民众也乐于参与保护活动。比如,古建筑周围很多居民都会参与防灾及消防训练。据说,京都市已建有239个“文化遗产市民营救队”,他们会在消防队员赶来前从事前期灭火活动,以降低灾情破坏。

为预防古建筑免于火灾侵袭,日本不仅细心,也表现出足够的耐心。日本现在保留着许多江户时代的木制房屋,街道狭窄拥挤。按照时展,拓宽街道势在必行。但日本人不会强拆,而是耐心地等待重建时机,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才会进行扩宽重建。这种态度颇值得各国政府效仿。

惨痛日耳曼技术作支撑

德国人一向以严谨、认真闻名,他们在古建筑保护中也表现出同样的较真劲。德国的历史古城大多建于罗马帝国时期,建筑早的距今已有1900多年。在二战末期的大轰炸中,大多数古城被夷为平地。其中,损毁最严重有柏林、法兰克福,约90%以上的建筑被破坏。但德国人愣是利用从废墟中挖掘出的材料或装饰物,一点点复原了历史。如今,行走在德国,再难看出战争的痕迹,古香古色的古城风貌得以恢复,而这些主要源自德国人对古迹遗产的珍爱和修f如旧的本领。

二战中,德累斯顿的圣母教堂被炸得只剩下两堵墙,原来95米高的美丽巨人变成一堆废墟。德国人并没有放弃,这片废墟竟在当地民众的保护中安静沉睡了50年。1993年底重建时,德国人从废墟上挑拣出8000多块残骸,把他们一一放回原位置。如今这所圣母教堂,43%的建材是从废墟中挑拣出的,共计3539块砖,重达6万吨。这一工程为被称为世界上最大、最难的拼图。到2005年,教堂最后一块砖石被拼完,历时11年的修复可谓是尽善尽美。圣母教堂的重建经费高达1.79亿欧元,德国民众的捐款就超过1亿欧元,堪称史无前例。

德累斯顿的故事在德国绝非个案。德国民众对修复甚至重建古建筑很少引发大讨论,把它看作是理所应当的事。法兰克福古城的修复就是在民众的一再呼吁下进行的。

法兰克福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公元元年前后,曾作为查理大帝的行都被载入史册。不幸的是,二战中33次大轰炸摧毁了法兰克福80%的建筑,千年古城变为一片废墟。1977年起,法兰克福开始修复古城风貌,据称当时仅修复老歌剧院的花费就高达6900万美元。

列为看官,如果你有机会到法兰克福一游,当走在中世纪风貌的罗马广场,如果没有明信片上被轰炸后的照片作证,估计你很难想象这是在废墟中重建而成的!

德国的古城修复能做到原汁原味、毫不违和,一方面是因为德国人重视保存古建筑的建筑资料和照片等,如法兰克福的修复工程有保存完好的图纸可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先进的技术支持。德国很多大学都设有古建筑修复及相关专业,分科非常细致。就文物修复而言,就有文物复制、建筑物重建、喷漆以及镀金修复、画作修复、乐器修复等。对于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建筑,特别是一些标志性建筑,采用整体修缮式保护,全部使用老式材料,使其尽可能地恢复本来面貌。

如果没有技术做支撑,光有想法那可是玩不转的哟。

新城意大利众筹墨西哥

说到底,古建筑保护法律、政策、资金、公众参与,这些一个都不能少,专业人才更是不可或缺。作为世界遗产大国,西班牙把人才培养置于重要位置,其国内有很多遗产保护与古迹修复学校,培养专门的古迹修复人员。西班牙政府还把师生送出国门,出资在拉美建立了近30所这样的学校。

意大利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最多的国家之一。在浪漫的意大利人眼中,保护文物古迹就是保护他们的生活品质,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根据意大利法规,具有100年以上历史的建筑物未经批准不得拆毁与改建,即使装修内部也要经文物部门检查、鉴定和批准。

意大利罗马新城古城分开的做法,特别为世人所称道。为保护罗马古城,1939年意大利政府在罗马古城南部另辟一座新城,让其承担现代城市功能。这个方案成功解决了现代文明与古代传统的冲突,成为后来很多城市仿效的对象。

其实不光是欧美发达国家,亚非拉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墨西哥是文明古国,拥有玛雅、阿兹特克和奥尔梅克等印第安文明。为鼓励大众直接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墨西哥国家文物局通过了“领养一件文物”的项目。此举不仅吸引大众参与,并成功吸引了社会资金进入文物保护领域。

俄罗斯对古建筑的保护和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2013年《俄罗斯联邦行政违法法典》修正案规定,违反历史文化古迹保护规定的处罚由1500卢布提高到20万卢布,提高了100多倍。总统普京的一句话可以代表俄_斯的古迹保护理念:“不能让任何一栋文化古迹在我们手里毁掉。”

我相信,这不仅是俄罗斯的信念,也是世界政府和民众的共同追求。

这正是:

古建筑法律法规篇7

关键词:城市建设发展文物保护现状问题建议对策

中图分类号:K8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255-01

随着经济步伐加快,小城镇建设也日益发展,城市的改造量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相应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一些大小规模的建设工程无形中给历史文物保护带来重大威胁。

1城市文物保护的现状及问题

一些古代文物遗产周边,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与摧毁。在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条件明显提高和追求雄伟建筑的今天,一些文物遗产在经济建设的情况下遭到毁灭性的摧毁,推土机的一声鸣响给古文物以致命的一击。而导致文物古迹的环境严重破坏也数不胜数,让人很难发现它的价值所在。曾经古代遗留下来的城池几千座,还有一些经过千百年洗礼沧桑的古城、古镇、古村落所拥有的古建筑数量之多,形式多样,在世界中赫赫有名,而如今被一些认识肤浅,不懂文化的人毁坏的不成摸样,甚至在很短的时间里内就被破坏、拆毁了。有些政府官员因为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和政绩心理,就为了“政绩”肆意拆毁古建筑、毁坏历史旧颜。

如火如荼地进行重建和恢复历史古迹工程。当前许多人为了重建或恢复历史建筑文物古迹,走入了一个误区,就是忽略了文物的真实性和对文物遗迹的保护,从而降低了文化遗产的价值,淮安古城墙重建就是一例,这也怨不得人们大声疾呼“假古迹终究是假古迹”。政府明确提出“禁止任何重建”,这也是对历史古迹的保护,遵循真实保留原有的内涵。所以,任何任意地“复古”、“仿古”,都是不应该的,也是不负责任的,是对我们历史的亵渎。对“那些已经不存在的古迹或者已经被损坏,或者早已被吞没的古建筑,重新建造或按所谓的原样恢复,无论怎样,终究失去了文物原本的价值,因为历史记载的是过去的,而用现代的材料、工艺及施工方法再掺合现代人诠释的情感和理念,哪怕建成,也只能说是现代的名胜的,决不是历史古迹,不具有文物价值。

保护观念淡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因为现代人对社会科学理论与历史文化知识的缺乏,一些思想观念上的文化差异,让历史古迹的保护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普通民众、商家企业甚至一些政府官员、专家学者都不能对文物保护持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对于发展地方旅游业的一些保护方法仅仅是凭借个人的喜好,有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实践中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更是雪上加霜。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律或法规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持进行规范,都是零散地出现在各类不同的法律法规及通知中,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文物保护管理较为混乱,没有严明的法律条文对其进行规范。如《文物保护法》明确由国家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明确由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规划法》由国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此外,即使国务院对于有关历史城市的总体规划作过明确的批复,但都未能挡住一些地方政府《拆旧建新》的城市开发建设步伐。因此,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法制体系和法制环境的建立、健全和完善。

2城市文物保护的建议及对策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文物的毁坏或重建仿建似乎成了一个城市经济发展一道风景线,他们之间关系已经形成需要解决的矛盾,现将城市文物保护的建议及对策介绍如下:

建章立制,以政府和法制作为后盾。政府拥有其他社会组织不具备的强制力,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性的影响力。通过国家和政党组织的力量,在宪法的基础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泛吸引建议,寻求政策支持,对城市进行有效的调控,促进城市保护的发展,使法律法规体系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不断得到完善。

注重宣传,形成统一价值取向。文物保护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文化的进步,因为文化发展越来越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因为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化的发展,所以首先要提高城市的文明素质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会影响城市人价值的取向,至于那些牺牲城市的文化价值,牺牲城市的环境为代价,都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如果解决不好,我们将犯历史性错误。我们绝不能成为文物保护中的绊脚石,更不能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原有格局、景观等遗产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

采取措施,积极配合应对。文物保护部门要认真对待,适时应变,同时也是对文物部门的工作者提出严格的要求,做到“积极配合、主动参与、有理有度、争取双赢”。“积极配合”要求文物保护部门应积极主动将工作想在前头,配合城建部门把好基建审批关,防患于未然,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主动参与”要求文物部门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针对一些文物法规的淡薄观念和一些认识误区,要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提前将负责的文物分布情况提供给规划部门,使他们对文物资源的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在规划前掌握文物资源的相关资料,避免日后的工作中出现矛盾和摩擦,使城市文物保护得到支持与保护。统筹考虑,全民积极参与。有关文物保护、城市规划建设等问题,大多都是由政府相关部门与建筑师、规划师和设计师们来主持和具体操作的,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也是合情合理,无可厚非的。由于历史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无论是建筑师、规划师还是设计师对它的认识都能可能存在局限性,这就需要全民积极参与,以使其得到更好的诠释。

总之,文物保护势在必行,需要统一思想,全民支持,政府的法令执行才能更好地落实,在文物保护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项目上,我们的努力对于传承文化有着巨大的作用。只有这样,文化遗产才能继续熠熠生辉,流传万世。

参考文献

[1]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古建筑法律法规篇8

【关键词】历史建筑遗产地域文化保护利用

历史建筑是人类发展痕迹的见证,反映的不仅是当地的地域特色与人文氛围,其内在的建筑文化更是人类文明与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建筑遗产体现的建筑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地域之间、在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下形成的。

历史建筑遗产与地域性文化特色

爱默生曾经说过:“城市依靠记忆而存在”,而城市中的历史建筑恰恰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所在。历史建筑遗产代表着这个区域的经历,或许是它的辉煌、荣耀,或许是它的落败。历史建筑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是不可替代的、不可还原的文化遗产,具有艺术、文化研究价值,更重要的是历史价值。

历史建筑遗产概念。广义上讲,历史建筑内涵过于宽泛,它泛指历史上存留下来的所有建筑及其历史环境。人们提起“历史建筑”,接下来的一个词语必定是“保护”,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历史建筑都需要人们不假思索的进行保护,而人们也不可能花费巨大的成本把所有的历史建筑都保护好。历史建筑遗产只包括有形的不可移动的代表一方特色具有社会文化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存,即古代不动产部分。历史建筑遗产是地域发展的一种历史资源,其内涵的文化底蕴不仅是地域旅游业发展的依托,更是一种内在风貌的展现。

历史建筑与地域性文化特色密不可分。建筑是人们进行日常生产、生活的场所,是人类通过自身的智慧利用自然资源,并结合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建造的满足人类活动的人工环境。各个地方的风俗、自然环境与风水不同,建筑也各具特色。古代的建筑条件囿于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与自然环境,加之各个地方之间的交通不便,建筑经验交流较少,因此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建筑群体。随着历史的发展,各地之间交流的增强,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也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变化,不仅吸收前人的智慧,更借鉴了其他地方的经验,扩展了当地建筑特色内涵。

历史建筑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历史建筑保护的收益抵消不了成本。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需要对历史建筑的价值进行评估与衡量,对历史建筑进行改造是为了在保护的基础上能获得部分收益来抵消成本。历史建筑保护的成本巨大,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日益迫切,使得历史建筑的机会成本在不断的增加,而历史建筑获得的收益仅有直接收益部分,因此成本与收益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

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法律不健全。我国将历史建筑遗产纳入保护规划始于20世纪20年代,起步相对较晚,1985年中国政府加入《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在保护历史建筑遗产方面与国际进行接轨。2006年国务院文化部公布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通过卫星云图对遗产进行监视。就目前而言,关于历史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文物法》、《文物法实施条例》及《中国文物古迹保护规范》等,而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等的保护法规尚未出台,文物博物馆的执业资格制度尚未完善,而因为没有从法律层面上进行规范,各个地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行政规章多数规避责任,在遗产管理上不能真正落实监督权。此外,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面临着可操作性不强的缺陷,如《文物法实施条例》中规定,“对危害省级、市县级文化保护单位安全或历史风貌的,由核定公布的地方政府调查处理;危害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由县级人民政府调查处理。”开发商对历史建筑的拆迁行为多为当地政府授权或默认而行,而调查处理权又回归当地政府,这样的条款其实是苍白无力的。

公众保护意识不强。公众对历史建筑的认识度不够,认为历史建筑遗产妨碍城市开发与土地利用,增加政府财政负担;有的居民认为历史建筑遗产仅仅是国家颁布的那些,而其他的不需要进行保护;有的居民认为眼前的利益比长久的成本付出要来得实惠;有的居民认为保护历史建筑是相关责任单位的事情,与个人无关。总体而言,我国民众心中对历史建筑遗产的认识度不够,从而导致违规拆除的事情屡屡发生。

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案例分析

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具有“河北省古建筑博物馆”之称的蔚县,有东亚人类起源地泥河湾遗址(至今约200万年)、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春秋时期的代国遗址、赵长城遗址、蔚州古城等历史遗迹。其中蔚县的暖泉镇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南留庄镇的南留庄村,以及宋家庄镇的上苏庄村被列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

蔚县对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措施值得借鉴:一是修缮传统建筑。在响应全省“十一五”规划中关于文物遗产保护的号召,蔚县对传统建筑进行修缮,对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与环境整治。对于传统建筑修缮主要采用文物古迹的保护方式,在保证建筑原貌性的基础上,采用与古建筑尽量保持一致的传统材料与工艺修复损坏部位。二是发展文化旅游业。蔚县充分利用古建筑遗产发展当地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在河北省关于文物保护与利用原则的指导下,对真武庙、灵岩寺等进行修缮,把保护古建筑与古城开发结合起来,积极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三是增加融资渠道。如前所述,历史建筑的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需要政府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包括政府财政对历史建筑保护的资金支持,鼓励历史建筑遗产附近的有关企业捐助,尝试通过政府补贴、贴息贷款、奖励等方式吸收社会资金等。此外,还应对历史建筑进行有效的利用,在保护其环境完整性的基础上开发旅游资源,增加收益。四是明确保护范围。由于蔚县的古建筑较多,文化艺术价值较高,需要参照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标准进行核查,以便最大限度地保护现存的历史建筑遗产。

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对策建议

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原则。一是原真性。原真性是国际上公认的历史建筑保护的原则,即对历史建筑遗产原封不动的保存,《世界文化遗产公约》中强调历史建筑原真性的重要性,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允许重建,因为重建建筑不具有历史建筑长时间使用的痕迹,失去了真实性。对历史建筑遗产进行保存,要保存其原有的真实的历史信息,在进行适当的维修时不能破坏其历史信息,要使历史建筑遗产“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二是风貌完整性。《威尼斯》认为历史古迹的内涵不仅仅指单个的历史建筑,而应包括能从该历史建筑遗产中体现出的一种独特的文明,强调历史建筑整体性特征。历史建筑是与一定的文化及自然环境一同存在的,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不仅要保护历史建筑本身,更要保护历史建筑周围的环境,对于特定的街区、地段、景区及景点都要进行保护,只有保护了历史建筑的整体环境,才能保持历史建筑的格局特征,才能真正体现历史建筑的魅力。三是可读性。历史建筑是人类活动痕迹的残留,保存着人类活动的真实场景,是历史的印痕。通过造访历史建筑遗产,我们可以直接读出历史建筑的“历史年龄”,并在这一场景中读出它包含的历史事件。可读性原则要求在保护与利用历史建筑遗产时应尊重历史建筑所包含的历史,不能按照现代的理念去肆意改造它,更不应抹杀它的存在而进行大量的拆迁或重建。四是可持续性。文化是一种可以传承的精神,保护历史建筑遗产不仅是为了保存珍贵的文物遗产,更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

完善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法制建设。一是加快立法进程。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需要提升到国家意志即法律制度层面进行保护,才能真正的落实保护的体系。因此,立法机关应对历史建筑遗产进行科学研究,加快立法的进程,促使有关历史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历史建筑的认定标准与办法尽快出台,使执法部门有法可依。二是调整行政管理体制。立法是历史建筑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执法与监督是关系历史建筑保护是否落实的关键所在。应强化地方政府机关关于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责任,加强执法力度与监督。强化管理力度,提高基层对历史建筑的管理水平,建立基层历史建筑遗产信息数据库,赋予基层文物部门相关的行政权力,保证其能真实的反映基层历史建筑的保护状况;建立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的专业素养与机构的组织力度,使历史建筑遗产的认定过程走法定程序,而不是由当地政府进行认定;同时设立基层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机构,对当地的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提供必要的帮助。

古建筑法律法规篇9

(一)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界定

1.从私权特征看,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产权归属于个人或集体。

这类建筑古迹在法律上有清晰的房屋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例如,城市建筑有城市用地使用权和城市房屋所有权凭证,乡村建筑有宅基地或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凭证。但因为其最初多由私人建成,用于个人或集体的生产生活,故它们与国有不可移动文物在产权登记上有着显著差别。

2.从文化特征来看,私有历史文化建筑具有文物价值。

这类建筑古迹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其因在造型、工艺上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或居住过值得纪念的历史人物或发生过值得纪念的历史事件而具有文物价值。也就是说,一方面,这些建筑古迹虽然具有文物价值,但是否为文物,需要正当程序予以确认。另一方面,若认定为文物,其属于私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和传世文物之一种,其所有权受国家法律的保护,应该符合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2007年、2013年分别修订)保护的对象。

3.从立法文本来看,私有历史文化建筑属于事实上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

大多数学者认为,遗产与历史相关,是牟总前人给子孙后代加以传承的东西,其中包括文化传统,也包括人造物品。在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UneSCo,以下简称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一些有关保护文物的国际公约中,一般把文物称作为“文化财产(Culturalproperty)”或者“文化遗产(CulturalHeritage)”,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文件中则直接使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特指具有科学、艺术和历史价值的遗产。然是否为法定保护的文化遗产,需要经过普查、指定、登录为文化遗产的正当程序。

(二)法律政策学分析之理论与架构

对于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博登海默强调指出,“政策要么本身是一种法律渊源,要么是法律的内在构成要素之一。法律不仅具有形式,而且还具有内容……其内容便是那些旨在实现某些价值规则的内容”。真正将“法律政策”和“法律政策学”作为一个概念提出并被欧美的法学家们广泛使用则始于上世纪末,其中,以美国政治学者和政策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和国际法学家m•S•麦克道格尔为创始人及主要代表。所谓法律政策学,其实就是一种用政策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法律现象(主要侧重政策对法律,包括立法、司法过程的影响)的思想倾向,是一种法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也被称作政策法学派。它是有关下列内容的一般性理论框架和技法:从法的角度对意思决定理论进行重构、并与现行的实定法体系相联系,设计出法律制度或者规则,由此控制当今社会面临的公共问题、社会问题,或者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各种方法、策略,或者就这些方法、策略向法律意思决定者提供建议。概言之,法律政策学为当今社会面临的公共问题、社会问题提供解决的方法与策略。其基本原理从政策看法律,从法律看政策。其主要目的于探讨政策与法律二者之关系,究明二者相互间之互动、交互影响等关系。也就是说,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法律政策学不仅关心事实,而且更关心价值和行动,其分析范式主要是从权利与救济、制度与程序、政策与策略三个层次进行展开,它的价值背景,实际上触及两个问题:一是面对多元文化观念所必然会带来的价值冲突,二是由此引发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平衡。

二、私有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现实困境:保护理念与价值冲突

尽管我国《文物保护法》确认了属于私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和传世文物,其所有权受国家法律的保护。但是,审视这些私有历史文化建筑,其性质在进入公共领域的过程中,正经历着从“私有”转变为“全人类”,从“财产”发展到“文化财富”的发展变化,随着公共部门的介入,必然面临建筑文化保存与建筑物使用发展互为排斥,公共文化消费与私有财产权保护等现实困境。换言之,如何实现既能够保护私有历史文化建筑所有权人合法权益,又能防止其和管理人的权利滥用,已经成为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理念

自上世纪末,文物古迹的保护才逐渐引起文化学者、建筑学家、法学学人的研究兴趣。于今,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在各级文物部门的推动下,“申遗”成为许多地方政府文化名市、文化名城的重要战略。通过“申遗”,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利用已经演化为一个个新兴的社会运动。文化遗产固然需要保护,但是,对于那些已经经过普查,还没有登录成为文物的私有文化建筑要不要保护,更是折射出人们对文化财产保护的人权和私权理念。前者则涉及到个人的生存权、发展权与群体的文化权;后者涉及到这些建筑文物财产权的归属和利用。可见,古迹保护方案总是包含了保存对象的选择、诠释、以及历史脉络指认等社会过程,而这些社会过程又常常与为何保存、如何保存、保存谁的历史、保存给谁看、以及谁来决定保存对象等课题息息相关。

1.人权保护理念

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人权宣言》第27条宣称“人人有权自由参与社会的文化生活,享受艺术,并分享科学进步及其生产的福利;人人对由于他所创作的任何科学、文学或美术作品而产生的精神和物质利益,有享受保护的”。我国《宪法》第4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可见,尽管对什么是人权,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共识是:文化权利被视为国际人权保障的一部分。而文化权利具体又包括人民或民族对其文化遗产之一组权利。其中,我国大陆学者称之为“文化权”、“文物权”、“文物相关权”、“文化遗产的所有权”、“文化遗产的经营权”、“文化遗产的交易权”,而我国台湾学者则称之为“文化基本权”。从人权的角度来看,文化认同是人权重要的部分,文化资产之所以要加以保护,是因为其在文化认同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客体角色。而文化认同的过程,也就是人民接近并享受文化资产的过程,当然也是需要被保护的。私有历史文化建筑正是承载着特定民族或人群共同历史生活的记忆,而具有文化财产的属性。除了所有权人之外,一般的大众对其既享有观赏、亲近和消费,以丰富其文化生活的权利。这些在风土民情、传统礼俗、宗教礼拜等等背景下,所产生的文物、建筑本身也是文化财产背后的文化内涵的共同创造者。可见,文化权保护的对象,不只是文化资产本身,还包括接近它,享受它的权利。正因如此,文化权从人权宣言时所强调的个人权利角度转向群体权利角度,“文化权”已经延伸为“文化遗产的权利”且日益受重视。例如,1954年海牙公约前言提到:“任何文化资产如遭受损失,就是全人类文化遗产所遭受的损失。”,1972年世界保护自然及文化遗产公约的前言里更清楚指出,文化遗产构成“人类世界遗产”(wordheritageofmankind)的一部份。在此前提下,作为文化财产之私有历史文化建筑被保护,就显得当然而必要了。

2.私权保护理念

私有历史文化建筑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很重要的财产权,作为宪法所明订的基本权利之一,国家有义务加以保护。然而,财产自由也有限度,例如,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22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与补偿。”也就是说,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由于所蕴含的重要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除了具有私有产权属性外,还被普遍认为具有公共属性,而成为全民享有的文化财产。为此,当国家在推动私有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事务,或其一旦被指定为文物之后,政府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应对私有历史文化建筑之财产权进行限制。可以说,公共利益成为各国制定历史文化建筑保护法律的基础,随之而来的加强建筑立面控制、限制土地再开发、公益征收等等,均以此作为法理依据。换言之,虽然私有历史文化建筑属于私人财产,但私有财产权的行使必须符合公共利益,这是当代各国宪法中的普遍原则。例如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第153条规定:“所有权负有义务,其行使应同时有益于公共福利。”1949年德国《基本法》第14条第2项规定:“所有权伴有义务,其行使应兼顾公共福利。”1946年《日本宪法》第29条规定:“不得侵犯财产权,财产权的内容应适合于公共福利,由法律规定之。”此外,宪法的这一原则在民法上也有充分体现,如现代民法所确立的所有权社会化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和权利不得滥用原则进一步强化了对所有权行使的限制。总之,在被指定、登录为文物之前,基于其私权属性,私有历史文化建筑所有权人基于经济上利益而选择不自行保护;当其被指定为文物或文化遗产之后,因为公共利益,财产权应负有社会义务,其所有权人无自行任意修缮和任意处分该个古迹建筑之权利。

(二)私有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价值冲突

基于国家对公民财产权保障义务之宪法规定,私有历史文化建筑被征收或限制私有财产权之权益损失,国家自应对公民财产给予补偿。但是,对财产权的征收与补偿,保护与利用,必将带来私有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价值冲突。

1.私有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与利用的价值冲突

私有历史文化建筑表征了历史文化、风土民情,是一种特殊的财产,它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它具有物理客体性质和审美客体性质,在外观上表现出符号形态、信息形态和权利形态。它通过符号形态来表现某种文化内涵,通过信息形态而成为一种法律上很重要的知识财产,通过权利形态显示财产所有权之归属。如今文化资产的保护已为世界共同提倡的文化策略,国际上出台了许多为各国所遵守的文化资产保存、宣言、决议、文件、规范。作为文化财产的私有历史文化建筑,也是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文化财富与资源,它不但属于今天,更属于永久的未来。因此,将它们真实、完整地延续留传下去,是我们现今的职责所在。但是除了自身的物质特性,要将其所代表的文化意涵介绍给大众认识的话,不能只以静态的方式保留下来,而应该对其加以再利用。然而,近年来,受“文化进化论”、“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歪曲理论,以经济为导向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和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一系列古建筑在利用中被破坏。可见,从静态的保护到动态的利用,必然存在着权利保护的过度弱化和商业的过度开发之间的矛盾,势必会破坏私有文化建筑的原真性,从而使之走向一个将文化传承与文化载体的保护与开发割裂开来的误区。实际上,如果不重视保留真实的私有历史文化建筑,将其大量拆除后重建,或过度追求附着的土地价值和商业潜力,凭空改变功能,这不仅改变了它所存在的人文环境和当时真实自然的生活,也即破坏了历史真实性,而且丢掉了地方特色与文化传承,丧失了它所蕴含的文化遗产价值。可见,保护与利用之间到底谁优先,存在价值冲突。

2.私有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之人权与私权的价值冲突

党的十明确将“生态文明”作为六大工程之一,凸显党和国家对环境保护之重视。然对于自然资源之维护、环境保护、文化保存及社会福利的给付,凡此种种势必都与个人财产权保障有所冲突。单就文化保存来说,并非所有遗存的东西都受到保护,社会只是有选择性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私有历史文化建筑因兼具有私人属性和公共产品性格,在保护与利用上也不例外,必然存在人权与私权谁优先的价值冲突。为此,各国政府必须在对其是“重点保护主义”、“选择保护主义”还是“不保护主义”上进行权衡。例如,日本在制定文化财保护法立法之初因为国家财力有限,而采取“重点保护主义”的立法原则,严格挑选最应被保护的对象,并在有形文化财中设有重要文化财及国宝,史迹名胜纪念物及特别史迹名胜纪念物二阶段的指定方式,限定特别需要重点保护的范围。而德国现代的古迹保护法并不是将值得保护的文化财转为国家所有,而是宣示民间所有权人的维护责任。在我国,根据2013年新文物法第25条、第56条、第66条相关规定,作为私有历史文化建筑财产的所有人,必须担负起保护国家文物的义务。可见,无论是文化遗产保护较为发达的国家通过建立文化遗产的指定、登录等制度,还是我国对于属于私有财产的文化遗存的买卖与流转,文物管理部门进行适度干预等方式,均是缓解私有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人权和私权之间的价值冲突。而在私权制度设计上,在规定财产权的内容及限制时,也尽量使财产权的私益与公益平衡。

三、私有历史文化建筑保护:法政策学构想

从法律政策上的需要兼顾私权与公共利益的平衡,强化指定、登录为文物的程序正当性,明确立法政策取向,做好保护策略的选择。

(一)建立利益平衡机制的私有历史文化建筑财产权损害补偿制度

私有历史文化建筑具有“私有化”产权的文化财产。在私权与公权的博弈中不可避免地因为其财产价值而导致所有权滥用,例如,强制拆迁、非法征收或纳入文物保护而排除所有权等等。从私有财产权保护的角度来说,所有权受到损害必须得到补偿。通常,私有历史文化建筑财产权损害补偿可分为私有古迹之所有人因古迹被指定而致使丧失使用自由之补偿与私有古迹之征收之补偿两类。对此,我国台湾地区《文化资产保存法》第27条、第31条、第36条分别规定,“私有古迹之管理、整修或复原需要巨额经费或有特殊情形时,各级政府得酌予补助或辅导”;“经该管主管机关登录之私有历史建筑物,得在百分之五十范围内减征地价税及房屋税”;“经指定为古迹之私有民宅、家庙、宗祠所定着之土地或古迹保存区内之私有土地,因古迹之指定或保存区之划定,致其原依法可建筑之基准容积受到限制部份,得等值移转至其他地区建筑使用或予以补偿”,这些立法值得我们大陆借鉴。除此之外,从私权保护政策,还要探索经指定之私有历史文化建筑“容积移转、发展付费、受限得偿”之利益平衡机制。

(二)建立确保程序正当性的文化遗产的普查、指定、登录制度

建立文化遗产的普查、指定、登录制度能让私有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程序合法,它对于保护建筑遗产利益相关人的合法权利显得尤为重要,它一方面保护私有财产所有权人的权利,另一方面,防止行政机关的随意拆迁和所有权人对历史文化建筑的破坏。为此,建议借鉴国外的经验,探索公、私部门对私有建筑文物普查、指定与登录制度。

1.建立文化普查制度,明确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范围。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自身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财产价值的利用观念的转变,传统民法的财产和财产权的种类和形态也在不断变化,作为外在表现形式的“物”或“权利”逐步为法律制度所确认。单就“物”而言,根据它的功能、性质与外观形态,可分为有体物与无体物,私有物和公物,普通物和“文物”以及“文化遗产”等等。由此可见,兼有“物”、“文物”和“文化遗产”等多重法律属性的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理应受到物权法、文物法和文化遗产法等多重法律的保护。然私有历史文化建筑数量众多、价值不一,限于客观条件,不可能将其中所有纳入法律的特别保护,故首先要对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存在状态进行普查,明确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范围。由于各国的文化遗产观念、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对文物“重要性”标准的认识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文物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范围。对此,有必要需要根据其所表现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组织文物专家对其价值的“重要性意义”进行判断,只将那些具有文物价值或文化遗产性质的私有历史文化建筑才纳入专门的法律保护。

2.在合理进行文化遗产分级的同时,完善文化遗产指定与登录程序。

其中,指定程序通常包括程序之开始、发见建物后之处理、现场勘查及审议、指定及公告、指定后的法律效果等程序。例如,日本国有关文化遗产指定的基本程序严谨、公开和透明,政府部门通过此指定制度,分别确立不同文化遗产类别中具有保护价值的对象。而文化遗产的登录(注册)制度,是就那些尚未被国家和地方政府列入文化遗产的指定或选定名录,但又具有一定价值的文化遗产而言的。在某种意义上,登录是其获得特定保护法律身份的过程,是政府管理部门以公权力为依托,对某一建筑做出属于文物建筑或优秀历史建筑的意思表示,在登录过程中是否需要申请、许可、听证等均需要法律明确规定。

(三)完善社会参与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私有历史文化建筑保护资金筹措机制

目前我国私产文物建筑保护所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私有建筑文物修缮保护缺少资金投入机制。现阶段的文化政策,为因应国际化的冲击和顾及地区经济的支持,开始提倡文化产业化,希望一方面推广文化,一方面又能达到经济自足。为此,各国在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策略上体现广泛的社会参与和市场机制,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来源与使用方式有英国、美国、意大利、中国四种模式,其中,在英国,政府除了通过“文化、媒体与体育部”进行直接的专项经费投入外,还设有“遗产补助基金”、“国家遗产纪念基金”、“遗产彩券基金”等提供经费支持。而在美国的文化遗产的保护资金,除小部分来自政府外,大部分来自民间财团和个人的捐助。意大利则通过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成功运作和持续发展,筹集文化遗产保护资金。至于中国,文化遗产以政府直接投入为主,其中政府法定的财政预算中用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主要是针对文物保护单位,而专项保护基金则针对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在民间也有通过认养、出租、上市和公益信托等传统与现代筹资工具,让文化遗产“私有”化,但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撑。为此,除了产权“私有化”管理之外,建议尽快修改和完善文化公益信托、慈善捐赠、赞助、税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解决私有文化建筑保护筹资难的问题。

(四)构建私有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文化、产业和权利法律体系

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是个系统工程,有赖于国家文化繁荣、产业振兴和财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

1.建立文化保护立法政策。

通过调查发现,开平碉楼的建筑主要包括民居建筑、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这些历史文化建筑的形成均受特定地理因素、社会历史因素和精神因素的影响,其文化价值在于,一方面,它见证了华侨、华人在海外白手起家,艰辛创业的奋斗史,反映了侨居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和近代农民学习外国文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就某一具体建筑的特定建筑风格而言,其价值并不以建筑的风格是否符合西方标准来衡量,而在于这些建筑背后的文化意义。事实上,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有广义、中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三个层次;中义的文化特指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而狭义文化是“由人们为了以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方式行事及其信仰所构成……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事物的形式,是人们洞察、联系以及解释这些事物的方式。”故一方面,从文化的角度,要有保护传统文化的观念,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要珍重被演化为相当数量的为公众所认同或宽容的社会群体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从法律制度的角度,就是通过立法规制文化熏陶下的行为习惯,地方政府要尊重和保护群体的传统文化表达和文化权,促进文化多样性,鼓励传承、挖掘和弘扬侨乡文化,赋予侨乡文化美的内涵和特质,挖掘侨乡文化价值。

2.制定文化遗产业法。

文化、文物、文化遗产消费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产业链的形成过程,在产业保护的法政策上需要处理好与技术创新、旅游开发、城市发展关系,最终需要通过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通过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等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来落实。例如,意大利、英国等国将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产业、文化市场化成功结合。在确保文化遗产安全的前提下,我国完全可以让开平碉楼等文化遗产借助于节庆活动、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等互动相关产业进入市场,并通过专业高效的市场运作,开发出文化遗产的潜能,反过来让文化遗产得到切实的保护。为此,建议制定文化遗产业法等产业法律政策。一是要建立文化产品上市交易平台,促进文化遗产证券化;二是要制定相应的《文化创意产业法》,《城市规划法》等政策与措施,处理保存与过度开发的矛盾,平衡文化遗产物质化形态的价值冲突。

3.完善文化遗产权利保护法律制度。

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除了文化遗产本身以外,还需要专业的人和专业队伍。例如,传统文化的发掘者、传承者,文化遗产的发现者、保护者和修复者既是专业的人,也是一支专业的队伍,他们的权利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来保障。为此,其一,要重视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所有权人与无形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保护。例如,日本在1950年的《文化财保护法》中,对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表演艺术家、工艺美术家等,经过认定后被称为“重要无形文化财持有人”,其中技艺高超者甚至被提高到了“人间国宝”的高度,受到充分的重视和尊重。其二,要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队伍建设。例如,意大利十分重视文物保护教育体制与培训体系,专门设有罗马修复中心、佛罗伦萨文物保护研究所等部级教育培训基地。法国从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遗产大普查活动开始,就注重专家学者的主导作用,并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有意识地把大学、科研机构、建筑事务所、博物馆、图书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吸引和组织到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才库中,并让他们发挥各自特长,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三,重视私有历史文化建筑客体的管理。目前我国文物的物业管理中存在着一定的行政“盲区”:从内容上分,如法定保护建筑(文物建筑)的整治修复没有任何法律可以依靠;从类型上分,如老私房的管理无法可依等。因此,需要建议出台地方性规范,创新私有历史文化建筑认养、出租、上市和公益信托代管人制度,成立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物业管理制度。

四、结语

古建筑法律法规篇10

(1)专门人员有限。进行古建筑文物保护是一项重要工作,其中还涉及到许多重要的技术方面的问题。以及在对古建筑文物的认定过程中涉及到专业性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有专门的人员来进行,只有专业的人员在进行对古建筑文物保护的过程中才会能够有更好的效果。现在有很多古建筑文物特别少的地区和省份,其对古建筑保护方面根本没有专门的人才,所以在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甚至是会导致古建筑文物得不到保护,即使是得到了保护,但保护的效果也差强人意。

(2)资金缺乏。由于进行古建筑文物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也要通过这些资金来进行文物的修复和保护,只有资金的保障才会让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得到最好的效果。有些地区不是不重视人才的培养,由于资金有限,有些地区在进行古建筑文物保护方面的宣传,和进行维修等方面都不能很好的进行。

(3)未列入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中的古建筑保护不利。我国古建筑有很多,有些现在已经被列入了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的行列,这些是要求必须进行保护的。而有些古建筑尚未被列入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行列中的,这些未被列入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行列中的古建筑其保护不当,甚至是在很多地区对于未列入我国古建筑文物中的我国古建筑没有得到保护。

2解决对策

(1)加强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的立法。进行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必须要有法可依,只有在法律的保护下才能够保证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达到最好的效果。在法律的层面上对我国古建筑文物进行保护,同时要保证执法严格,违法必究,在最大的程度保护我国古建筑文物。地方政府应当根据自己地方的我国古建筑文物的数量,以及其现存情况,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地方条例,在保证实施国家的法律为前提下,地方条例中应有更详细的计划和保护条例,让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真正的做到有法可依。

(2)注重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人才的培养。进行我国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专门人才是必须的,而在进行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的时候,应当注意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因为进行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要有科学的保护方案,要有专门的人才对导致我国古建筑受到破坏的问题进行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的方案。这些方案应当包括建筑周边环境的破坏,人为对建筑的破坏以及建筑本身存在的问题等等来分析,通过这几方面的来制定维修方案,使我国古建筑保护达到最好的效果。在进行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人才的培养方面,要有专门的机构,保证所选机构是一个正规机构,保证进行培养的过程是科学的,保证所培养的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人才能够针对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保护方案,通过这方面的努力保证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的有效进行。

(3)加强在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在进行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方面需要进行宣传,对已经遭到破坏的文物进行修复等,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在进行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方面,还需要进行专业人员的培养,在这方面也是需要有资金支持的。在经济上保证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可以顺利的进行,这是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的基础支持。

(4)加强人民意识的提高,对未列入我国古建筑文物行列文物进行保护。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宣传,利用媒体等方式,增强人民对我国古建筑文物的自觉保护意识。同时在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对于未列入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行列中的文物进行保护。人民的意识提高了,就会主动的进行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同时人们的意识提高,对于那些未列入保护行列的我国古建筑保护也会更好的进行。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