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18:13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篇1

一、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程度不断深化,为了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国民经济结构大幅度调整。和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相比较,民营企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经济成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营企业,简称民企,从概念上来看,指的是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即除“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外,其他类型的企业只要没有国有资本,均属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相比较,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民营企业的产权是由出资方所有。从党建工作的角度看,民营企业中的党组织不具有人事任免权,也不对企业资产安全和增值负责。但是,民营企业的员工的根本利益和根本立场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是完全一致的,同样是党的阶级基础,党同样要代表他们的最根本利益,为他们服好务。

经济体制的变化、企业的改革,归根结底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其根本方向是社会主义方向,而不是党和国家性质的改变。不管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的最大目的,但前提是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不能脱离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这个政治领导就是通过在企业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并积极开展党的建设来体现。因此,在民营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让党组织深入基层,了解时事,掌握情况,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必然要求。

二、当前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关于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中,由于民营企业组建方式灵活、经济成分复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民营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因其产权的非公有性,民营企业业主普遍有“重建厂、轻建党”的想法,认为企业生产经营好坏与抓不抓党建没多大关系,不愿意花费精力在党建工作上,缺乏开展党建工作的动力。有些业主认为党组织活动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而不愿提供经费,更不赞成占用生产经营的时间开展党的活动。甚至有些民营企业业主存在着认为党组织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企业的发展;会议多,应酬多,加重企业负担;难处理与党组织负责人的关系,麻烦多等等思想负担,对党建工作存有排斥和戒备心理,不愿在自己的企业建立党组织。

还有就是民营企业和党组织的关系不能摆正。这和不重视企业党建工作有所不同。有些民营企业非常重视党组织的开展,甚至部分企业业主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其入党动机不纯,对党的宗旨和目标没有明确认识,将党建工作当做一个工具,一条路子,寻求权力的保护乃至于谋求非法利益。

(二)党建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必然有大量党员和入党积极份子在民营企业工作。但是面对新形势,很多党员在思想上未能转变过来,认为只有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集体企业工作才是为党、为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并错误地认为在民营企业工作就是为老板在打工。

其次,着眼于党建工作本身,对如何推进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开展活动形式单一、呆板,且内容枯燥,缺乏吸引力,不能适应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的要求。落实到企业的具体职能部门,也没有把在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作为自己的一项政治责任。

三、在民营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的新思路

近年来,虽然民营企业党建工作逐渐引起重视,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是在社会经济转型的新形势下,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无论是广度上还是力度上都已经严重滞后。要想有效发挥民营企业党组织功能,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实现民营经济的再次腾飞,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民企党建工作思路。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做好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是确保党在民营经济领域领导地位的需要,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民营企业得以贯彻落实的需要,是强化企业发展的政治基础、组织基础、增强发展动力的需要,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是实现民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要加强民营企业观念的转变,认识到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是提高企业形象的“金字招牌”,是上下沟通的“红色桥梁”,是推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政治动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手段,加深民营企业对党建工作的理解和认同,促进其自觉主动地支持和开展党建工作。

(二)明确党建工作在民营企业中的定位

由于产权结构的不同,民营企业党组织不具有人事任免权,也不对企业资产安全和增值负责,但民营企业的员工根本利益和根本立场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是完全一致的,同样是党的阶级基础。因此,党建工作在民营企业中要取得新发展,就一定要有更加明确的定位。就民营企业的特点而论,根据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应将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定位于“企业员工的思想核心”,党组织理应在员工中处于“思想”核心地位。以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来认识问题,方能名正言顺地开展党建工作。

(三)工作方式灵活开展,落到实处

既然有了准确的定位,就要从自身的定位和工作特点出发,开展新方式、新途径的党建工作。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目标,具体说来就是对上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对下要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和国有、集体企业不同,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重心应放在服务和引导上。如积极组织党员开展“争先创优”、“我为企业献一策、我与企业共荣辱”等活动,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围绕企业经营很好地发挥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表率作用,把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放在支持和促进企业经营和发展上来,把经营管理发展中的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寓党建工作于企业生产之中。

总的来说,在民营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既是对党在新时期下执政能力的挑战,也是党组织发展壮大的新机遇。民营企业与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拥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政治影响力和要求也日趋增强,他们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通过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党的建设,把这支重要的社会力量纳入党的执政基础,从而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隽.民营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思考.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2008(1)

[2]姜选.民营企业党建工作中的四个定位.党政干部论坛[J].2004(4)

[3]周国华.关于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职业时空[J].2008(9)

[4]柴欧林.民营企业党的建设问题研究.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篇2

论文内容摘要: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未来发展我国民营企业,企业、政府和社会必须共同努力。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历程及问题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历程 

从我国民营企业个体发展看,民营企业是从家庭企业起步,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不少民营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的试验,到90年代后期公司制越来越多成为上规模民营企业选择的组织形式,并逐步取代股份合作制而成为民营企业的主要形式。从国家整体看,23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私营和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拾遗补缺”“有益补充”“鼓励支持”“共同发展”“公平竞争”的发展过程。 

 

我国民营企业存在问题 

虽然民营企业创业者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重重障碍获得了初创期的发展,但多数民营企业具有一些先天的弱点,主要表现在:不少企业初始积累不足,起步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投资,难有后劲;有些投资者缺乏创业经验,盲目性较大,成功率较低;有些民营企业追求目标短期化,采取不正常竞争手段,不惜以造假、损害环境获取近期利益;有些民营企业产权制度有缺陷,企业制度不规范,留下不少后遗症;有些民营企业缺乏管理基础,在短时期快速膨胀和发展后就走向衰退;不少民营企业家素质有待提高等。 

 

民营企业经营思路 

 

首先,树立创新意识。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民营企业只有及时把新思想、方法、技术付诸实施,才能在竞争中永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创新主要包括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持续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克服弱势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其次,积极应用新技术方法。民营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实际,积极将计算机及网络等技术广泛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第三,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要强调“以人为本”,在管理观念上必须坚持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目的就是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尽最大可能释放员工的创新能力,以确保民营企业的竞争优势。第四,加强知识共享。民营企业应强调员工与企业的显性与隐性知识进行共享与交流,促进员工提高创新能力,不能让员工为了保护自己的职位,防范同事对自己拥有企业信息的共享,这样才能促进企业不断发展。第五,经营目标多元化。企业经营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在新时期的民营企业必须把“员工利益的最大化”纳入其目标之中。同时,对于与企业关系密切的集团如客户、供应商、社会公众、潜在的投资者、政府、战略伙伴,考虑这些集团的利益最终为企业取得高于投入的回报。第六,提高企业主素质。不少民营企业主常常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企业的管理漏洞百出,改革开放的深入对民营企业挑战达到空前,这就要求管理者决策与管理更加快捷、高效,所以管理者必须不断进行自我提升。第七,建立良好诚信制度。良好诚信会不断招财进宝,民营企业走向成熟就要面对社会,以诚相待,就要树立自己的社会形象,重信誉、守合同,追求可持续的发展和效益。第八,改变传统观念。民营企业必须打破“传子不传贤”的封建观念,从家庭化经营中走出来,破除任人唯亲思想,树立任人唯贤的观念。 

 

改善外部配套环境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篇3

一、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两大发展问题

(一)缺乏职能监管生产方式及经济模式

全球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问题的原因主要在此。无论国营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针对化工冶金等资源型行业,一方面对自然资源高速过度消耗,另一方面排放废水废气等污染物,两方面共同作用下,使得自然根本无法利用其自身的循环代谢和降解来自我恢复,其结果必然是使得生态环境日益严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常会将污染严重的产业限制在本国发展,而把这样的生态代价转嫁给欠发展国家。即使在中国范围内,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也存在这种生态危机转嫁。很多落后地区的政府为了片面所示GDp要求企业,追求所谓的经济发展,不惜牺牲生态环境。在这方面,由于社会体制对民营企业缺乏必要的监管措施,出现一部分以盈利为目的的不良民营企业,把发达国家或我国发达地区的落后技术或工艺引入我国落后地区,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进行掠夺式生产,不仅给当地造成大量社会、经济问题,还进一步限制住企业的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和国内分配制度

国际经济秩序是在强势的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为利益核心的背景下建立的,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经济和技术优势、力图巩固和发展带有霸权主义性质和特点的国际经济秩序,通过对汇率的控制,通过资本全球化动作,控制和掠夺广大发展中国家。同样,在国家范围内,不合理的分配制度,也在通过构建壁垒等方式,试图巩固既得利益者的资源占有特权和状态。而我国民营企业作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部分,处在经济产业链的末端,基本上是在外资和国企的夹缝中生存。由于缺乏必要的发展条件,很难建立起长期的、合理的企业格局和发展规划,导致企业领导依附、投机思想严重,企业结构单一,设备技术落后。

二、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民营企业作为一种非公有制经济,其经济体制非常灵活,方便进入和退出,极大满足了人民生活的需要。因此要明确正确的发展方向,摆脱对公有制企业的依赖,以技术引进和创新为核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份报告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两个重要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各国人们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1994年,世界人口大会在埃及通过的《开罗宣言》,明确提出了“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发展而非物的发展”的重要思想。可持续发展像是在敲响警钟,要求人类意识到应该杜绝和摒弃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发展模式。对于民营企业要肩负起对全球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责任。杨忠洲也认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良好的商业信誉和社会形象,承担民营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对民营企业而言要进行战略谋划,不要以子孙后代的幸福来谋取现在的一点私利,在定位上应该环保,选择生态地去发展未来的经济,从粗放型转型为集约型。只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民营企业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全面整合资源,提高创新能力,营造现代企业管理体系

全面整合内、外部资源。民营企业应根据市场变化情况进行顶层设计,制定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对企业的发展进行高层次、全局性,整体性的战略规划,为自己的发展定位。对外引进高水平管理型人才,打破家族管理模式;通地资本运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着力激发企业活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企业发展;提高创新能力。近年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创新型战略联盟”,国家教育部推行的“协同创新计划”。其核心目的是为推动“政产学研用”开展大跨度的创新组织,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整合资源,实现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促成产业化的科研新范式。民营企业应顺应这一政策,通过协同创新体解决自身发展的技术问题及技术难题。通过产品科技含量提升,发展高新产业,对旧有产业改造升级,可以大大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营造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可对民营企业现有机制体制进行改革创新,推进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和企业集团化发展,民营企业应运用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和加强市场营销,设定企业风险机制,以制度推动企业创新能力发展,建设高水平创新型民营企业,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

因此在当前市场济体系和国际经济形式下,民营企业要发展必须破除不利于改革创新的思想障碍,自觉把思想认识从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创新领导方法,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健康和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篇4

自1999年我国民营企业可以获得自营进出口权以来,这些企业利用其体制新、经营灵活的优点,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成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一支重要力量。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有进出口经营权的民营企业40万多家,民营企业出口额达9167.7亿美元;占我国总出口额比例为41.5%,随着全球信息科技的发展与电子商务交易的日益成熟,电子商务已经开始逐步改变传统外贸各层面的流程与环节,并显示出其巨大的经济前景与价值。中国的电子商务这些年发展速度也非常快,1997年国内第一批电子商务网站创办,当年电子商务交易额不足百亿,2006年的时候电子商务成交总额已有1.5万亿,2013年则已经突破10万亿。而2013年出口额前十的企业中,B2B企业占了33%。我国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生力军,也积极应用电子商务转变外贸发展方式,2013年我国民营企业贸易额占中国B2B贸易总额的63%以上,而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贸易额占中国B2B贸易总额的50%以上。

一、我国民营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发展出口贸易的现状

1、从民营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数量与质量来看,广东、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要好于其他地区;而从单一地区的企业来看,大企业要明显好于中小型企业。

2、许多民营企业建立企业网站,或跟一些国内外著名网站如阿里巴巴、环球资源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积极利用专业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和产品信息,开展电子商务活动。

3、一些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为了更好地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在企业内部还积极实施eRp工程,建立健全内部各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成本核算、业务管理等的网络管理和信息共享。

4、实现从浏览、洽谈、签约、交货、付款等全部或部分业务的自动化处理。

5、参加网上开设的全天全天候的交易会,积极应用电子商务新手段。

二、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

1、一些企业主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的企业主思想比较保守,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不强,不愿对原有的贸易模式进行创新,对电子商务的概念也比较模糊,他们对发展电子商务基本持观望态度。

2、一些大的民营企业由于资金实力雄厚,各方面人才较多,对发展电子商务的积极性比较高,而一些小企业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原因,没有开展电子商务或者开展电子商务相对较少,电子商务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3、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相对还较低,多数停留在将B2B电子商务理解成网络推广和网络营销的层面上,B2B电子商务还没有完全达到真正商务的功能。

4、大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缺乏,据本人的抽样调查,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一般销售人员在2-5个,而既懂国际贸易又懂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就更少。

5、信息的更新不够及时,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建立企业网站后没有专人负责网站的管理与维护,信息更新较少或不够及时;对客户的询价回复不够及时,没有建立完整的客户跟踪系统,导致电子商务的效果不能够很好体现。

6、网络安全问题使一些民营中小型企业对网上交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持怀疑态度。

7、商业信用问题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广泛使用。

8、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标准化和网络的支付制约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三、理论综述

电子商务拓宽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范围。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两国的比较优势不同,通过交换可以使双方获益。传统的比较优势包括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等,但是在网络经济社会,信息成为了又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资源可以部分地替代其他资源。发展中国家原先由于资金不足造成的劣势可以利用信息的优势进行弥补。

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市场局限,建立了一个网上“虚拟大市场”。由于信息科技的发展与网络的普及使得各国间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得以实现,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以一定的地域空间存在为前提的束缚。全球贸易市场由此形成了一个以信息网络为纽带形成的统一的“大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市场全球化的形成,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电子商务的应用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贸易效率。交易成本是指交易者之间协调活动时产生的成本。威廉姆斯提出,交易成本包括事前谈判及协议成本,事后执行和管理成本以及纠纷发生时的补救契约成本。科斯与威廉姆斯都认为交易成本占了商品价格较大的比重。而通过电子商务,企业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文件处理成本等,从而显著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产品的价格,有利于在市场上占据优势。

电子商务的应用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与贸易效率。电子商务与企业生产制造活动相结合,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更贴近市场的需求,有助于提高企业对市场反应的敏捷性和适应性。

四、促进民营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发展出口贸易的对策与措施研究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要“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要“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并且,我国已将电子商务产业纳入到“十二五”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可见我国政府的重视。

因此我国民营企业下一步应当将发展电子商务作为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将信息化与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重要举措来抓。

1、政府应建立健全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完善相关的经济法规,以保障电子交易安全,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2、政府要大力宣传、推广开展电子商务,促进外贸企业的电子商务建设。如每年可举办“外贸企业电子商务技术讲座”等一些公益性的培训,使企业提高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度。

3、地方政府可以建立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帮助企业更为有效地应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比传统展会更为国际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在线交易。如宁波市建立了“宁波出口网”和“网上消博会”这两个具有宁波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宁波出口网”汇集宁波市本地企业,打造宁波品牌,成为外销员和工厂的互动平台、寻找货源的最佳基地。

4、在近期,政府要继续对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企业实行财政扶持或奖励政策,扶持电子商务创业企业、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做大做强。

5、政策要支持建立电子商务出口信用体系,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要建立外贸企业B2B信用评估体系。

6、大专院校要培养复合型的电子商务人才。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大专、本科生基本都开设了电子商务这门课程,但是这些学生往往重视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实践,而缺少电子商务方面的实践活动,到民营中小企业后还不能一下子适应电子商务业务的要求。

7、考虑到企业规模与资金实力,民营中小型企业更多的应当借助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从而降低成本、减少风险和提高服务。

8、企业要创新业务流程,拓展电子商务范围,提高运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9、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中注重诚信经营,建立与推广自己的出口品牌,不仅要比价格,更要比信誉、比质量;同时也要注意规避外贸电子商务中出现的一些风险。

参考文献

[1]李波.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J].中国经贸,2012(12).

[2]张卫敏.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发展展望[J].商业经济,2012(2).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篇5

目前,中小微企业发展仍然面临较大融资缺口。据有关部门测算,2013年全省中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在1500亿元左右,中小微企业可实现融资800亿元,其中通过担保平台可以解决600亿元。总体看,三分之二的中小微企业存在资金短缺情况,资金缺口在700亿元左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获得融资难。由于抵押物和信用不足等原因,中小微企业很难获得银行信贷扶持,普遍缺乏流动资金和技术改造资金。同时,往往因为贷款手续繁琐、时间慢而贻误商机。二是融资成本高。商业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普遍上浮利率,一般上浮30%以上,中小微企业还要支付相关中介费用,年综合利率超过10%。三是办理抵押登记难。中小微企业融资时需要办理房产、土地、采矿权、股权、林权、知识产权登记,但相应政府登记机关如土地、房产、工商等部门的办理时间长、收费高、要求严,导致登记难落实。同时,中小微企业由于管理水平及融资观念等原因,直接融资的手段少、意识差,严重依赖银行信贷融资。

总之,融资难和融资成本高,严重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和民营经济腾飞。为此,就合力构建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促进全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各级政府部门为中小微企业融资办理抵质押登记创造条件。中小微企业在融资担保过程中办理抵质押登记时,需要土地、矿产、房产、工商等部门创造条件,及时办理抵押、质押登记,特别是给予办理土地、房产第二顺位抵押登记。

2、以各级政府为主体,组织相关部门为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是解决融资难和成本高的主要途径,具有资金利用时间长、成本低、反抵押条件宽等优势。通过担保公司担保增信,中小企业集合债的发行普遍受到市场欢迎。省担保公司已获得大公国际评级公司授予的aa+级别信用等级,可为集合债券、集合票据的发行进行担保。

3、政府相关部门、银行、担保联手,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由政府协调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以及办理抵押质押登记的政府机关,凡属通过担保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时,争取做到银行贷款利息不上浮,抵押质押登记时降低收费并减少收费项目,担保公司降低担保收费。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篇6

关键词:民营企业;营销策略;企业实力

所谓营销,是企业所进行的有关产品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企业总是在市场竞争中发展,任何竞争都要通过营销来体现和应对。美国250家主要公司的高级人员认定,他们的第一任务是“发展、改进和执行竞争性市场营销策略”[1]。恩施民营经济要得到快速发展,首要前提是在求生存、谋发展中加大营销力度,正确运用营销策略。本文根据恩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来探讨营销策略如何创新。

一、恩施民营企业现状及营销问题

恩施自治州现有民营企业约2460多家,其中绝大多数注册资金在30万元以下,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低、生产工艺简单的行业,其生产、经营规模小、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低下。在企业营销方面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营销观念落后

客观地说,恩施民营企业对企业营销普遍都很重视,但营销观念却比较落后,在一种“实力弱,经不起折腾”的指导思想下,缺少市场竞争需要的新观念,新思路,缺乏足够自我挑战和居安思危的意识,业务经营主要依靠充实业务员队伍、加强对销售渠道的管理和考核,在营销手段上缺少一种主动性,尤其不注重对新市场和潜在市场的开拓,没有很好地处理好“竞争”、“和谐”与“创新”、“加速”几者的关系。

(二)营销管理简单

恩施民营企业多数是家族式管理,在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比较严格,但在业务管理上随意性很大,缺乏整体策划和周密计划,执行中也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业务人员职责过于职能化,而非流程化,团队精神较为淡薄。

(三)促销缺乏新意

众所周知,促销是4p营销理论的重要环节,作为企业,产品与消费者实现沟通互动的一个良好平台,促销必不可少,仍将是产品地面推广的主要手段与竞争利器[2]。而恩施民营企业促销往往没有针对性,形式单一,缺乏创新,促销的目的也不明确,促销方式离不开价格促销、赠品促销,返券促销、人员促销、套餐促销这几种,活动也仅仅局限于节日、店庆之类,无形中这样的促销让消费者逐渐失去了对促销的兴趣,因为促销天天搞,不仅减弱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使得各种花费昂贵的促销活动不仅不能达到促进销售,树立形象的预期效果,甚至还混淆了消费者的判断依据,让消费者产生反感的情绪。

(四)质量有待提高

恩施民营企业营销重点很少放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上,一提促销似乎都是打广告战、价格战、人气战,实施短时期内的零盈利、负盈利经营,甚至不惜扰乱价格体系,以不正当经营方式挤兑同行,忽视了市场是时刻发生变化的这一基本情况,忽视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品竞争,没有在服务上进行升级,市场竞争往往导致恶性竞争,实际上也相应挤压了自身的发展空间。

二、营销创新的必要性

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市场需求自身存在的问题都决定了恩施民营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进行不断的营销创新。

(一)企业特点要求创新

恩施2460多家民营企业分散在8个县市的70多个不同行业,集中程度低、进入障碍小、模仿创新难度低,这种分散性行业的市场结构总是在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两种倾向中徘徊,要想牢牢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企业惟有坚持不断创新。

(二)企业实力需要创新

恩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资本较小、资金缺乏、科研力量薄弱、信息不灵、人才缺乏、管理落后,国家政策扶持不足等问题,差异化生产经营是必然选择,这就需要不断创新营销手段和方式。

(三)市场现状需要创新

恩施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市场空间本身很狭窄,而在现代社会,市场需求的个性化、细分化特征进一步突出,因此民营企业必须不断拓展生存发展空间,这对目标市场的定位提出了挑战,一个较为现实有效的选择就是开展营销创新。

三、营销创新的可行性

人们习惯认为,“创新”被视为技术上的某种发明、创造,意味着科技进步、设备更新,似乎没有大量的人、财、物力投入就不能创新。这种认识上的误区直接导致的一个后果,是他们对创新敬若神明,敢言而不敢为,创新被当成了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的“专利”。实际上在营销问题上,民营企业更有自身的长处。

1.大多数民营企业历史较短,受老传统束缚较少,在竞争的压力下更容易接受和物化创新的经营哲学,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管理者,相对来说更富有敢于承担风险和创新的企业家精神。

2.民营企业规模小,内部管理层次简单,可以大大减少内部信息流通的损失,管理及组织效率更高,因此,更易于适应潮流迅速调整;而且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便于交流、沟通,容易达成共识;上级对员工都比较了解,在用人时可以做到人尽其才;管理者与员工能够共担责任,决策可以更加灵活有效,这样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激励企业的创新精神。

3.民营企业实力薄弱、抗御风险能力较差以及由此而来的生存压力,迫使民营企业更加重视市场及顾客的变化。相对来说,大企业无法灵活调整,也往往不会关心环境的变动,因而创新意识较淡,反应能力也更迟缓。

由此可见,民营企业的创新效率、创新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大企业,民营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利用自身的优点通过不断的创新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四、营销创新策略

营销创新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正确的观念和一系列有效的策略来支撑。就恩施民营企业而言,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营销创新: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篇7

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现制定“民企进陕、落户”活动总体方案。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以项目投资、资产重组为主要形式,加强与民营企业的合作,促进民营企业在我市扩大投资,加快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推动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活动目的进一步引导国内大型民营企业融入新一轮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有效拓展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在发展空间,推动我市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培育经济增长新亮点。

三、工作目标通过开展这次活动,引进30户国内知名民营企业来发展,签约资金总额达到700亿元以上,力争达到1000亿元。

四、活动时间2012年6月—10月五、组织机构市政府成立“民企进陕、落户”活动推动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岳华峰担任组长,副市长任军号担任副组长。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贸促会、市工商联,各区县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为成员单位。推动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市发改委副主任惠应吉担任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负责我市“民企进陕、落户”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协调;负责研究与民营企业合作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合作中的重大问题;负责其他重大事项等。

办公室职责:贯彻市推动小组工作部署;向市推动小组上报“民企进陕、落户”工作计划及重大问题解决方案;组织策划重大专题活动;监督检查项目执行情况;及时了解省内其他城市此项工作动态等。

六、主要内容按照活动要务实,工作要求实,成果要落实的原则,我市“民企进陕、落户”活动主要内容为:

(一)争取上级支持,改善投资环境。

积极争取省发改委、省工商局、团省委等单位支持,落实省政府出台的《促进“民企进陕发展”政策摘要》,为民企进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二)落实备选项目,促进以商招商。

按照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要求,结合大型知名民营企业投资特点,在我市西洽会招商项目中,有针对性地筛选“民企进陕、落户”备选项目;通过各类知名企业商协会,邀请、促进和组织国内知名大型民营企业来交流考察、洽谈合作、投资发展。同时发动全社会力量,利用各种渠道广泛联系外省民企,促进其来发展。

(三)加强沟通对接,广泛推介宣传。

1.加强沟通。动员外省在陕、在的各类商协会和籍企业在外省的商协会,组织宣传介绍“民企进陕、落户”

活动有关情况,推介招商引资项目,充分发挥各类商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邀请、组织外省知名民企来考察,洽谈项目、投资发展。

2.推介招商。参加省政府组织的“走出去、请进来”活动,赴国内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西南地区,有针对性地与当地知名民营企业开展对接交流,宣传促进“民企进陕、落户”活动。

(四)精心做好前期准备,参加签约活动。

省政府定于今年10月中旬在举行“民营企业合作重点项目签约专场”活动,届时将邀请国家有关部委、省党政领导同志参加,各有关部门、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并邀请30户大型知名民营企业负责人、有签约项目企业代表参加。我市将按照会议要求,认真做好签约项目准备和活动组织工作。

(五)促进投资服务,推动项目落实。

落实省政府提出的《促进“民企进陕发展”政策摘要》的相关财税、投资金融、土地保障、人才引进等优惠政策,开辟项目落地“绿色通道”。市级各部门、各区县、各开发区要在签约活动结束后,按各自职责分工,认真抓好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及后续推进工作。

七、工作安排(一)建立机制。市政府成立“民企进陕、落户”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各单位的职责。各区县、各开发区管委会要按照活动总体方案,制定各自的实施办法,9月15日前报市发改委外资处。

(二)摸底调查。由市发改委组织各区县、各开发区于9月底前开展民企在投资情况摸底调查。

(三)工作布置。召开“民企进陕、落户”工作布置会,对我市开展此项活动提出目标任务及对主要工作进行安排布置。

(四)促进投资。落实省政府提出的《促进“民企进陕发展”

政策摘要》的相关财税、投资金融、土地保障、人才引进等优惠

政策,开辟项目落地“绿色通道”。

(五)签约专场。参加省政府10月份举办的“民营企业合作重点项目签约专场”活动,引进30户国内知名民营企业来发展,签约资金总额达到700亿元以上。力争签约金额超过1000亿元。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篇8

关键词:税收征管;民营经济;国税收入

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产权、管理、科技和市场的创新,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增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劲。在民营经济正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大背景下,我们以淄博市2000-2003年的税收资料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分年度的比较分析,测算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淄博市国税收入快速增长做出的贡献,对加强国税税收征管更好地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民营经济近年来的快速增长成为推动淄博市国税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

自2000-2003年,淄博市民营经济税收年均增长率超过50%,势头迅猛。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民营经济的企业登记比例呈高速增长态势,年增长比例分别为9%和13%。随着多项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税收政策的出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有、集体企业改组、改制,淄博市投资环境的不断完善,民营经济取得了又好又快地发展。调查资料显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登记比例近年呈现不断下降趋势,民营经济所占的比重逐渐提高。

第二,民营经济从事的行业范围不断扩大,产品种类日渐繁多。调查资料显示,从2000-2003年,民营企业不断涉足多种行业,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如制造业中,经营产品的数目从2000年的14个增加到2003年的26个,多品种的产品经营,反映了民营资本和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

第三,民营经济的赢利能力不断提高。从2000-2003年,民营赢利企业占被调查民营企业的比重从33%增加到51%,赢利额近几年有较大幅度增加,年增长率除2002年比2001年略有下降外,2001年、2003年比上年的增长率都在2倍以上,民营经济进一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第四,对国税税收的贡献日益增大。逐年发展壮大的民营企业,随着多元化经营和赢利能力的不断提高,对国税税收的贡献也在不断提高。根据税收调查资料取得的数据,从2000-2003年,民营经济对淄博市国税收入的贡献,如表1所示。

从民营经济占税收比重看,占增值税的比重和占地方税收的比重平均每年增加约1个百分点,占企业所得税的比重也呈缓慢增长态势。从分税种增长速度看,民营经济贡献的增值税除2002年比2001年增长了17%略低以外,2003年比2002年增长了60%,增长速度迅猛。从企业所得税来看,民营经济2002年缴纳的所得税比2001年下降了25%,但2003年比2002年增长了77%,重新回到快速增长的轨道。

二、民营经济在税负和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的情况

(一)税负情况

税负是指国家依法征收的税收收入占税源数量的比重,反映出税收与税源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数量对比关系。税负一方面反映的是国家征税的强度;另一方面反映了纳税人的负担水平。由于增值税提供的税收收入是淄博市的税源主体,民营经济在营业税、消费税中所占的比重过小,因此,对民营经济的税负分析主要以增值税为主。2000-2003年,淄博市民营经济的增值税总体税负情况可以看出,被调查企业增值税的总体税负在4%左右,民营经济的增值税税负略低于总体税负的1%左右。

(二)税收优惠情况

税收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对于促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税收中性的角度看,税收优惠政策不能因经济类型不同而享受不同的优惠,否则就会有违税法的统一和公平原则。现阶段,民营经济并没有特殊的优惠政策可以享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只能依附于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等税收政策中。因此,民营经济只有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才能享受到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但从税收调查资料情况看,目前民营经济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占所调查企业的比重仍然较小。

从淄博市的情况看,民营企业享受的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中,本年享受内销货物先征后退、即征即退的增值税额虽绝对额呈现大体的上升趋势,但所占比例逐年降低,而且占比重较小;出口退税额占所调查企业的比重有所上升,从绝对额来看,2003年比2002年增长23%。所得税享受的减免税额在2003年以前税额过小,2003年减免所得税方面和促进技术进步等允许抵扣的所得额有了显著增加。从总体上看,民营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比重过低,只有出口型企业享受的优惠份额较大,这与民营企业规模小、结构单一有密切关系。

三、发展民营经济,完善税收征管的几点建议

民营经济的发展,除了资本、技术、公司治理等内部因素外,市场准入、融资、法律地位等外部环境条件的改善也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在促进民营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税务部门要把转变服务职能、改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与加强税收征管结合起来,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

第一,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完善税收政策、调整政策结构、强化调控作用、提高征管效率和促进企业发展为指导思想,坚持依法治税,调整、完善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具体来讲,增值税方面,重新考虑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允许占民营经济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参与到正常的工商业经营贸易渠道中来。另外,加快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变,鼓励企业更新设备,采用先进技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所得税方面,一要适当扩大和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准予扣除项目的范围和幅度;二要鼓励民间资本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使高新技术产业更具吸引力;三要转变区域性优惠为产业性优惠,实现税收优惠政策的公平、有效。

第二,深化税收执法透明化工作,畅通服务渠道。近年来,各级政府在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方面都出台了许多新政策,投资环境的改善除了基础设施等投资“硬环境”外,包括政府管理部门对企业的服务、法律纠纷的公正审判、税收执法的透明化等投资“软环境”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占民营经济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由于规模、人员等因素的制约,获取和解读政府信息的能力不高,往往做不到及时反应,不仅会影响到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而且还影响了这些企业的税收遵从度,提高了纳税成本。因此,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税务部门,一方面坚持和深化税收执法的高度透明化,规范信息披露的内容、渠道、期限;另一方面要改进服务手段,充分利用信息化服务体系,用较低的成本,实现规范、快速的服务效益,改善政府服务的投资“软环境”。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篇9

目的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今天召开全市民营企业人才工作交流研讨会。围绕民营企业人才工作交流情况,探讨问题,听取专家意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合力,推动民营企业开发人才、吸纳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促进全市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刚才彭建瑜同志就我市民营企业人才资源开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几家民营企业介绍了经验,都讲得很好。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解放思想,深化认识,增强做好民营企业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当前,我市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能否抓住今后十几年的战略机遇期,增创新优势,实现“四大跨越”,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这就要求人才工作要跟进、要保障。当前,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和知识经济日渐兴起的时代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与科技的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创新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智力的竞争。人才的优势才是真正的优势。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做好民营企业人才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

(一)全面落实省、市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精神的重要举措。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做好民营企业人才工作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党和国家越来越明确地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最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一个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指出: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决定》强调:要营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体制环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尊重知识,鼓励创新,实行公平竞争,完善激励制度,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在今年初召开的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的主题报告中强调:一定要有这样的认识,抓民营经济发展,就是抓发展是硬道理,就是抓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市县一级发展经济,主要是发展民营经济。经济欠发达地区,根本出路在于发展民营经济。今年初,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民营经济的重大意义,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要求,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我省民营经济大发展,大发展中实现新的提高。并要求“加强民营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破除人事管理中的身份和所有制界限,鼓励各类人才到民营企业就业。茂名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对贯彻省的决定》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要从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深刻认识做好民营企业人才工作的必要性,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精神,重视民营企业人才工作,为加快民营经济大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二)做好民营企业人才工作是我市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成功的关键。我市民营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可喜的成绩,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据统计,到2002年止,全市有个体工商户9.7万户,注册资金29.5亿元;私营企业3997户,注册资金38.87亿元。全市民营企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41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592.55亿元的74.4%。实现地税收入4.1亿元,占全市地税收入的51.2%。民营经济在促进市场竞争、改善商品流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解决就业压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生力军,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经济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内经济由短缺进入相对过剩阶段,市场竞争比过去更为剧烈,我市民营企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制约,其发展已进入瓶颈阶段。如何突破自身各种局限性,将企业的发展提升一个层次,也即人们常说的成功进行二次创业,这是我市民营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共同面对的最大课题。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我市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主要面临三大问题:首先,必须将企业经营从粗放式管理转变为专业化、科学化管理;其次,要将企业由家族式企业、类家族式企业转变为开放式的现代化企业;再次,民营企业的发展存在一个产业升级产品换代的战略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能否转变观念,把民营企业人才的开发使用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用人才来改造企业,突破瓶颈,增强竞争力,是我市民营企业成功转型、实现二次创业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所在,也是对民营企业兴衰存亡的一次严峻考验。

(三)实现“四大跨越”建设粤西经济强市,做好民营企业人才工作是加快推进我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当前,市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跟上发达地区发展步伐的关键时期。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实现“四大跨越”和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根本出路在于发展民营经济,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要人才去跟进、作有力的支撑。纵观全国和全省,凡是经济发展得快、发展得好的地方,大都是民营经济发展得快、发展得好的地方,亦都是民营企业重视使用人才的地方;凡是经济发展得慢或者比较差的地方,大都是民营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或比较差的地方,亦都是民营企业人才欠缺的地方。从总体上看,市民营企业分散、薄弱,规模不够大,实力不够强,这与民营企业人才工作明显滞后,人才总量偏少、素质偏低有直接的关系。最近人事部门对全市4000多家民营企业的人才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现有人才数量为1.13万人,仅占从业人员的11.7%高级职称人才409人,仅占从业人员的0.4%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十分缺乏,人才分布呈现严重失衡的现象。总之,人才制约已成为影响我市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主要因素,成为我市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障碍。省委张德江书记视察茂名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茂名的发展,既要‘工业立市’更要‘人才立市’人才强市’从茂名的实际情况来看,人才队伍建设的任务很重”民营企业的人才开发工作,市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民营企业的人才工作,才能全面落实好张德江书记关于“人才立市”人才强市”指示精神。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民营企业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人才立市”人才强市”战略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民营企业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民营企业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开创民营企业广纳群贤、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改善服务,千方百计为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如何为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呢?我看应当大力优化“两个环境”,重点抓住“三个环节”,致力推进“四个创新”。

(一)大力优化“两个环境”,为各类人才到民营企业建功立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是优化民营企业人才工作的舆论环境。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以及充分利用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表彰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民营企业引进人才、激励人才,发挥人才作用,促进事业发展的典型事例,宣传为民营经济服务的人事人才政策措施,使“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以及“人才强市”、“人才兴企”的观念深入人心,鼓励支持各类人才到民营企业建功立业。二是优化民营企业人才工作的政策环境。最近省相继推出12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我市要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在优化民营企业人才工作政策环境方面取得新突破。要尽快制定并实施《茂名市引进人才暂行办法》、《关于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人事人才服务的意见》等政策措施。要结合推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制订相应政策,鼓励事业单位人才到民营经济单位工作;要从政策措施上为大中专毕业生到民营经济单位工作提供保障。要清理、调整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不符的各项政策规定,取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限制性、歧视性条文,构筑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人才政策平台。

(二)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三个环节,提升民营企业人才队伍总量和整体素质。一是要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重用有本事、真干事、能成事的人才。要充分利用好茂石化的3000多名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将其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人才储备;充分发挥好茂名学院100多名专家教授的智囊参谋作用,全方位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为民营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二是积极引进人才和智力,为民营经济发展构筑人才高地。要丰富人才引进形式,采取“跑校赶会”、人才招聘、专场洽谈、建立高层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等多种形式,通过调入、聘用、兼职、咨询、科研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投资兴办实业等方式吸引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到我市民营企业工作。要坚持引进人才与引进智力相结合,推行“项目+人才+智力”模式,变高薪引才为项目引才,用事业来吸引和留住人才。三是抓好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民营企业人才素质。要充分发挥茂名学院和茂名石化公司的高级专家、教授这支师资力量的作用,通过办班、培训、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培养石油、乙烯后续加工、精细化工等一大批急需的专业人才。要支持民营企业选送优秀人才到国内外先进地区、先进企业进行学习培训,鼓励民营企业人才参加在职学习,努力提高民营企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致力推进“四个创新”,为民营企业提供高效快捷的人才服务。一是要创新服务渠道。探索为民营经济单位设立独立人事户头的办法,开辟人事部门为民营经济单位服务的直通渠道。要建立科学的“民营企业人才调查机制”,要掌握一大批民营企业的人才基本情况,加强与民营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及时收集民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建议。对各种统计数据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调配和引进。二是要创新服务内

容。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人事服务,为民营企业和各类人才提供人事关系和人事档案服务,承办专业技术资格初次认定、评审或考试的相关手续,办理工作调动、户口迁移、转正定级以及代办养老保险等业务,解除各类人才到民营企业工作的后顾之忧。三是创新人才服务载体。要建立完善人才市场,逐步形成以市和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市场为主体、社会人才市场中介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功能、覆盖全社会的

人才市场体系,实现人才资源社会化、资源配置市场化。要加强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尽快建成茂名市人才信息网,健全人才信息库,建立完善全市统一的网上人才市场和信息系统,开辟茂名与全国人才联系的信息化“绿色通道”。四是要创新服务机制。体制障碍是影响非公有制经济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重要因素。必须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逐步消除体制障碍,提高整个人才服务体系对民营企业人才资源开发的灵活度,进一步完善更为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打破人才的身份、所有制限制,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清除影响民营企业人才流动的政策性壁垒,提倡合理的人才柔性流动,形成有序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人才的养老、失业、医疗

和工伤保险制度;要加大监督力度,确保民营企业在确立人才聘用关系后,为其办理失业、养老、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手续,为民营企业人才解除后顾之忧。

三、民营企业家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大实施“人才兴企”战略的力度

提高自身素质。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五是要加强自身学习。企业家自身的素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企业家自身成为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才能领导企业“发大财”改革开放以来,市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许多民营企业家经过多年的商海搏击,成长很快,素质明显提高。今天参加会议的民营企业家都可以说是成功人士。但就我市民营企业家队伍的整体素质而言,还不够理想,还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部队有句老话: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所以,民营企业的老总”只有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增强本领,由“土”变“洋”逐步具备现代企业家的素质,才能引领企业在竞争中胜出,走向更大的成功。现在全国全省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老总”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强化学习,提高自我希望我市的民营企业家也能增强学习的意识,形成学习的风气,通过自学、培训、进修等形式,多学一些科学文化以及现代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逐步实现向现代企业家的转变。

市发展民营经济的精英,今天参加会议的70多位民营企业代表。为茂名民营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你并通过你向全市的民营企业家表示感谢。最近,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既为民营企业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新动力,又给民营企业家们提出了新任务、新挑战。全市民营企业家应当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大实施“人才兴企”战略的力度,从而把我市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这里,就民营企业人才问题向各位提出几点希望。

转变观念。做好企业人才工作,一是要解放思想。必须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要树立“人才就是财富,人才就是效益,人才就是竞争力,人才就是发展后劲”理念,克服“见物不见人”倾向。只有企业“老板”人才观念转变了才能真正做到求才若渴、爱才如命、惜才如金、唯才是用,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民营企业家要树立“人本”观念,坚持一切从人出发,把关心人才、尊重人才、激励人才放在重要地位,使企业人才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加强人才管理,二是要熟悉人才政策。企业内部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才生存、成长、发展的人文环境。民营企业家们要多了解多熟悉人事人才政策,与人才管理相关部门多沟通多配合,共同推进民营企业人才工作。要营造民营企业吸纳人才的良好环境,构建富有特色、人情味浓厚的企业文化,树立积极向上、创业奉献的企业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增强人才爱企如家、扎根创业的意识,培养对企业的归属感与团队精神。

为人才确立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要注重在企业建立一个注重实绩、公平竞争、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使人才在民营企业工作有荣誉感、成就感与自信心。总之,民营企业家们要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营造良好的软环境,以赢取人才之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发人才创业的积极性。

加强培训,三是要加大人才资本投入。提高人才素质。人才投资是最有价值的投资,这已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的一个经典策略和重要理念。希望我市的民营企业家在这方面有远大的眼光和聪慧的头脑,舍得在人才上花本钱,下气力。要重视企业的人才培养,处理好生产与人才培训提高的关系,从时间上、资金上支持人才参加各类培训学习,促进人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来讲,要坚持从外引进与自身培养两手抓的方针,培养真正属于自己的人才,这是企业取得更大发展的重要基础。

人才竞争的劣势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四是要拓宽人才视野。茂名作为欠发达地区。要在人才争夺战中夺得先机,必须引才与引智相结合,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在但求所用”人才开发观念,通过聘请专家、教授当技术顾问等多种形式引进人才和智力。如绿生园集团有限公司、十八宝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汉山锁业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通过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教授,以至国外专门人才等,担任公司的技术顾问,虚心听取他厂房设计、产品开发、技术革新、营销管理等方面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解决了许多生产、管理、经营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了公司的全面发展,经验很值得学习与借鉴。

四、加强领导,真抓实干,确保民营企业人才工作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一)把民营企业人才工作摆上整体人才工作的重要位置。今年5月份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了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问题,为今后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市于8月召开了人才工作汇报会,学习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总结了全市人才工作的情况,部署了近期的人才工作,对加快全市人才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民营企业人才工作是新形势下整体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人才工作向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延伸和拓展。

全市上下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真正把做好民营企业人才工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重点,长期坚持,努力抓出成效。要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思路,保证领导力量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扎扎实实地推进我市民营企业人才工作,为民营经济的新发展、新跨越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篇10

要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重视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有效调动员工创造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全市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提升行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希望大家喜欢!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奋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提升行动工作会议,这既是我市贯彻落实全省民营经济专题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吹响了促进我市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大发展、大提升的集结号。

会议印发了两个工作方案,明确了“提升行动”的意义、目标、任务、要求,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必将有利于帮助民营企业破难解困、提质增效,促进健康发展,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的高度重视和鲜明导向。等会,曾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将会从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高的标准,全面深刻地对“提升行动”阐释解析、提出要求。值此让我发言,饱含着对工商联和民营企业的信任与期待。

全市各级工商联及所属商会要切实扛起责任,认真落实会议精神,迅速行动起来;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家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积极投入到行动中来。下面,我就工商联如何贯彻本次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提升行动”开展,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统一思想

一要站位政治高度,充分认识“提升行动”的重要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不仅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两个健康”既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工商联工作的主题,是工商联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要站位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提升行动”的必要性。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力军,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在实现X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X%。高质量建设大城市的基础在县域、潜力在县域,所遇到的困难和应对发展冲击的大量工作也在县域。

民营经济强,则县域经济强;民营经济活,则县域经济活。与发达地市相比,我市县域经济发展还比较薄弱。2020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榜单中,我市没有一个县入围,进入全省前三十的,也只有X。我们要站在促进县域经济、市域经济高度发展的角度,切实抓好“提升行动”的实施和推进,确保取得实效,努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三要站位发展高度,充分认识“提升行动”的现实性。在刚刚结束的市委六届第十一次全会暨市委工作会议上,XX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挑战,保的压力加大,不少企业订单减少、利润下滑,甚至陷入困境。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有近三成处在亏损或盈亏边缘,有近四成6月份处于生产下滑或经营困难状态。就我市民营经济而言,还存在着实力不强,结构不优,创新不足,增长乏力等突出问题。

特别是今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外贸、餐饮、旅游、零售、文化等行业损失惨重,供应链产业链断裂,不少企业复工不达产,全市民营企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以县域经济为抓手,把“两个健康”提升行动落实落细,必将为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激发强大信心,注入发展动力。

各级工商联、商会组织和广大民营企业家,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提升行动”中来,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引导民营企业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中体现责任担当,在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彰显作为。

二、聚焦聚力,统筹推进

“提升行动”的具体任务、要求、措施,是工商联职能工作的具体深化和细化,各级工商联及所属商会要把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工作重点聚焦到“提升行动”中来,形成服务“两个健康”的常态化机制,确保“提升行动”取得实效。

一要加强正面宣传,促信心提升。通过召开座谈会、调研走访、网站、微信等各类宣传平台载体,宣传党和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面临的形势、发展机遇,引导民营企业正确认识“两个大局”和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坚定发展信心;

引导民营企业紧抓政策红利,在深化“两轮两翼”、重抓重推“九大专项”、加快新城区建设、完善提升综保区功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X进入高铁时代等大战略中,寻找发展机遇,提振发展信心。二要强化教育引导,促素质提升。

深化理想信念教育,认真学习贯彻系列讲话精神,讲好抗疫故事,引导民营企业家坚定“四个自信”。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我市民营企业和商会慷慨解囊,捐款捐物达XX亿元,占全省民营企业捐赠总量的近三分之一,充分彰显了新时代X民营企业家的爱国情怀和大善义举。

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让民营企业家的光彩精神和昂扬风貌弘扬光大。要加大培训力度,把民营企业家培训作为促进“两个健康”的基础性工作,坚持政府培训和企业培训、高端培训和普惠培训、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着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示范引领作用突出的优秀民营企业家队伍。

三要畅通诉求渠道,促机制提升。积极与省工商联对接,推动X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机制建设,建立“网端一体”X市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智慧平台,市县两级同步推进,实现民营企业有诉必接、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有难必帮;建立完善各级工商联联系商会和企业家制度,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落实企业家副主席(副会长)轮值制度,切实发挥企业家作用;

加强与检察机关等部门的合作,联合出台文件,建立长效机制,采取检察机关定期到工商联现场办公,收集、处理民营经济主体反映的司法诉求、联合调研等多种形式,依法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配合各级党委政府建立“首席服务官”制度,实现服务企业常态化制度化。

四要搭建平台载体,促服务提升。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钉钉”系统等“网上工商联”工作平台,及时各级各有关部门出台的涉企政策和金融机构推出的普惠金融产品,帮助企业提高政策知悉度。今年以来,市工商联与建行等金融机构联合,采取线上信用贷、线下抵押贷等形式,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XX余万元。

下一步要继续搭建平台,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融资困难;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企业进商会进基层”活动,对企业进行普法宣传和法律体检,帮助民营企业提升依法经营及法律风险管理能力;持续打造X民营企业XX强工作品牌,增强社会影响力,形成强大正向激励效应。

五要积极建言献策,促环境提升。疫情以来,市工商联开展了四次调研活动,其中《关于我市民营企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情况的调研报告》,市委书记XX、市长XX给予充分肯定,并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市政府常务会对工商联的调研报告进行专题研究,为支持民营企业抗击疫情、恢复生产提供了决策参考。

《2020年上半年X市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指数调查报告》已呈送市委市政府,对优化营商环境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机制,发挥好《民企社情》参政议政工作“直通车”作用,推动有关问题及时有效解决。

六要扎实开展活动,促效益提升。开展“四好”商会创建、“五好”县级工商联评比及互学互促等活动,实施商会素质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规范商会建设,提升商会凝聚力、吸引力、竞争力,努力打造品牌商会、特色商会、一流商会。

持续推进“千企帮千村”活动,引导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村企互利共赢,使企业在帮扶群众中实现自身发展。组织民营企业参与市内外重大经贸活动,依托异地商会做好务工创业招商引智工作,主动与县域对接,把活动链接到“提升行动”中来。

三、加强引导,精准对标

7月21日,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这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市场主体的高度重视和对企业家的关心支持,为广大民营企业家增强信心、迎难而上,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工商联做好新形势下促进两个健康工作指明了方向。全市各级工商联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支持服务引导民营企业在直面困难中化危为机,在转型升级中创新发展,在精准对标中提质增效。

一要危中寻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这次疫情,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巨大市场潜力。例如,想念集团逆势而上,开足马力,扩大生产,截止7月底,营业收入额达X亿多元,比去年同期增长X%。

牧原公司在疫情期间抓住机遇,投资X亿元,新建年出栏生猪X万头的集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屠宰、肉食品加工、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肉食加工产业综合体。要引导民营企业认清大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从危机、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

二要用好政策。今年以来,国家、省、市针对中小企业的困难,已经出台了降税减负、降息降准、纾困基金等政策,尤其是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研究的的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企业合理让利X万亿元,新增X万亿元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直达企业,让中小微企业活下来,发展好。要以“提升行动”为抓手,引导民营企业学习政策、研究政策,用足用好扶持政策,找准结合点,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真正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力。

三是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重视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有效调动员工创造力,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在困境中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四要对标提升。引导民营企业树立对标提升理念,帮助企业科学寻标,精准对标,瞄准行业标杆明确追赶目标,充分学习移植先进做法,从管理理念、治理结构、资本运作、经营方略等方面,全方位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在对标、追标中实现提质增效、脱胎换骨,全面提升企业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努力打造一批管理规范、制度先进、业绩优秀的“对标提升之星”,带动全市民营企业争先进位、提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