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科研项目分包管理细则十篇科研项目分包管理细则十篇

科研项目分包管理细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40:14

科研项目分包管理细则篇1

关键词:科研项目管理;过程分析;QCD指标;奖励制度

科研项目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涉及了项目的立项申请、论证、组织、实施、验证试验、用户试用、检查评估、验收鉴定,以及后期的科研成果上报及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推广等整个过程。项目管理的目的就是实现科研项目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确保科研项目成功、圆满完成的基础上,快出成果、快出效益,尽快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我国的科技综合实力,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1科研项目管理的原则和组成

就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角度来看,科研项目管理包括如下内容:即项目范围管理、组织方式管理、项目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和项目的后勤保障管理,这些管理内容贯穿了科研项目的整个流程。其中质量(Q)、成本(C)、进度(D)管理构成科研项目管理三角形,其QCD指标是构成项目总目标的三大主要目标。在科研项目管理中,应遵循一定的管理原则,以达到对科研项目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以及效果评估的目的,保证科研项目的有效进行和项目总目标的实现。

1.1科研项目的管理构成

通常科研项目管理由以下内容构成:一是确定项目组织结构,即项目范围。明确并对其进行层次清晰的结构分解,为项目实施计划、成本核算等提供依据。二是明确项目参与者职责,即明确项目参与者在项目组织结构中所担负的职责。三是划分和确定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四是对科研项目涉及的技术进行有效管理。五是对项目包含的信息内容和文件等进行有效管理,以保证项目流程有效执行。六是对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进行兼顾管理。七是对项目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八是对后勤保障进行有效管理,以确保满足项目进行中的各种需求。

1.2科研项目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进行科研项目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项目具有明确的最终目标。项目的所有参与者应清晰地了解项目的最终目标。第二,确定项目管理范围。即在科研项目管理中采取积木式的管理方法,将项目管理内容进行明确的划分,确定各分项管理的范围与边界、参与者承担的具体任务,并制定明晰的科研项目开展计划等。第三,管理应体现计划性和过程性。即对项目的进展采取认证方式和交付跟踪方式进行管理,以便对项目的实施进度进行有效控制,保证项目按计划开展。第四,应建立起有效的管理网络。科研项目管理需要构建一个有效的管理网络,构建网络时应划定清晰的责任边界,网格间的接口要做到有效衔接。

2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的过程管理

2.1科研项目的立项与审批管理

立项与审批是科研项目管理的起始阶段,也是一项关键步骤。对项目的立项与审批管理包括:第一,编制科研项目立项建议书;第二,充分论证项目的可行性;第三,项目负责人应与相关单位签订合同(或委托书)。科研项目的立项程序通常包括:研究单位对项目单位做出组织评审,应提供有关科研项目的建议,对项目内容做出相应筛选;通过评审的科研项目开展可行性论证,并确定项目方案;项目管理部门与项目责任部门要签订合同书。

2.2对项目实施阶段进行的管理

科研项目在立项审批后,就进入了组织实施阶段,该阶段是指从开始实施到项目完成验收前的这一时段。在项目中标后,项目负责人将根据项目任务书对项目的实施周期、开展步骤和相关的技术路线等进行策划,项目各管理部门的工作将大幅度增加,管理内容也将更复杂,主要表现为:第一,在项目实施的起始阶段,管理人员要按照项目合同书以及项目任务书提供项目的各种支持条件,对项目的总成本和各子项目(次级项目)成本进行核算,并对项目开支情况进行监督,对项目经费进行必要的核算,以及完善项目的其它财务管理,并对必要的费用支出进行审批。第二,为保证科研项目顺利进行,要建立对项目研究的全过程跟踪,要保证对项目进度和质量做及时监控,并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目的是能够及时把握项目的进展状况,并及时发现问题和及时协调解决问题。该阶段管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至关重要,决定了项目的成败。

2.3科研项目的总结与最终评价管理

项目的总结与评价阶段的管理包括四项内容,即项目评价内容、方法、程序和原则。

3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提升策略

3.1管理职责明确化

科研项目管理要求管理人员要具有明确的职责,首先体现在管理制度的建立,其次是体现在管理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对责任的理解与把握要准确,执行时要做到不缺位和不越位。同时,当科研项目管理处于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时,出现的各种问题都可能集中到这一环节,所以,在解决问题时,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具有灵活性,以保证项目参与人员之间的和谐状态,防止出现矛盾激化现象。

3.2管理过程人性化

管理过程人性化是指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对项目参与人员潜能的开发,坚持以人为中心,关注项目人员的内心世界,依据项目人员的情感倾向性与稳定性开展管理工作,管理的核心任务是激发项目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消除项目参与者出现的消极情绪。项目过程人性化管理通常在相互学习与交流中得以实现,并达到创新的目的。项目取得成效的决定性因素包括管理层的领导力与亲和力,以及项目参与者的活力,项目管理过程人性化也因此成为项目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

3.3考核指标细致化

在制定项目实施考核指标和进行考核管理时,应坚持两项原则:一是保证考评指标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全面性;二是有利于项目人员的参与和互动,实现双赢,有利于绩效的改进和项目参与者能力的提升。科研项目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当中,考核指标应具体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项目参与者。为实现及时跟踪管理,及时调整管理策略,要构建一套有效的计划、目标管理体系,并进行季度、半年度和年度总结与反馈,使项目各单位和参与者都能够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和与自己有关的管理信息,以便对下一步工作目标做出适当安排与调整。

综上所述,科研项目管理应体现出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激励项目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持续有效释放。二是为项目参与者提供必要的条件与保障。这其中包括有效的奖励制度,项目人员的待遇标准等。总之,就是要为科研项目取得成效提供有效保障,以确保科研项目的QCD指标均满足用户要求并使用户满意,这才能真正从根本上实现成功的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1]吴剑娟.浅论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J].经济问题探索.2007(09)

[2]刘雪峰,王剑冰.科研项目中的互动式管理[J].航天工业管理.2010(04)

[3]何秀明.科研工作中的奖励制度作用[J].现代商业.2010(12)

科研项目分包管理细则篇2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RD经费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保持在2%以上,达到国外发达国家标准(1.5%~2.5%),这表明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14年开始,国务院、科技部及财政部陆续多部关于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的相关管理工作的重要通知,制定了一系列中央财政科研改革的新思路,并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优化了科研绩效管理,提出了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强化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科研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体现科研成果的有效绩效评价机制,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益的新要求。我国的绩效经费管理分别经历了探索阶段、规范阶段和完善阶段。目前,纵向科研经费中的间接经费(含绩效经费)比例进一步加大,相应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应建立和优化间接经费和绩效管理办法,妥善处理好间接经费使用和科研人员绩效激励之间的关系,并真正实现绩效经费与科研人员实际贡献挂钩的一致性。本文将结合国家相关新政策的要求,以a大学为例,分析其绩效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完善方案。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指导我国高校绩效管理制度的优化工作。

二、a大学绩效管理制度问题研究

a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具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现行绩效管理制度包括《a大学理工类纵向项目间接费用实施细则》和《a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纵向项目间接费用实施细则》(2017年3月6日),学校各层级在纵向项目间接费用上的管理架构、权责分配及其与科研新政新要求的呼应关系如表1所示。综合分析表1,可以得出a大学绩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如下。1.a大学纵向科研经费中的间接经费分配比例较为清晰,学校向项目组发放绩效支出主要依据项目的年度进展、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等关键环节。但是,在间接经费的使用过程中缺少了审计部门的相关职责,这与中办发(2016)50号等国家新政中“建立和优化间接经费管理办法”不相符。2.项目组成员的绩效支出直接由项目负责人发起,而个人绩效的发放依据主要是项目组成员任务分工和完成情况决定,但是发放的具体比例没有参考标准,主要由任务负责人直接决定,缺少相应的绩效考评方式或指导意见,这与中办发(2016)50号、财科教(2016)113号、财科教(2017)6号等国家新政中“建立和优化间接经费管理办法”不相符。

三、a大学绩效管理制度优化研究

国家新政在间接经费的规定上,参考国外的先进科研经费管理经验,对间接经费进行了重大创新,包括提高了间接经费的比例、取消了绩效经费在间接经费中的比例限制等。通过前文的研究可知,在a大学的现有绩效管理制度中,制定了清晰的间接经费分配比例,并明确了项目组成员绩效支出由项目负责人发起,科技处、二级单位审核备案,财务处发放的管理流程。但是,缺少了审计部门职责和绩效考评方式的制定两方面内容。针对以上两方面内容,依据委托理论、权变理论和平衡计分卡理论,提出如下绩效经费管理制度优化研究方案。(一)审计部门职责考虑到研究团队个人的绩效经费已由项目负责人考评,并由二级单位和科技处审核、审批,建议赋予审计部门审批与备案的职能,并可加入到《a大学理工类纵向项目间接费用实施细则》和《a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纵向项目间接费用实施细则》中。(二)绩效考评方式绩效考评主要发生在研发团队内部,因此可以由学校统一下发绩效考评指导意见,各研发团队进行细化实施,建议指导意见如下。从工作分工方面,课题负责人负责制定研发团队的绩效考核内容及标准,并按周期组织内部绩效考评,按照管理流程向学校相关部门申请绩效奖励发放。研发团队负责提报绩效考核材料,配合课题负责人开展绩效考核。从考核周期方面,包括年终考核、课题中期考核和课题结题考核三个阶段。从绩效考核证明材料方面,包括任务年度进展报告、任务经费使用情况报告、阶段性成果证明材料、文档材料(技术文件、会议记录等)、其他需提供的材料。从考核方式方面,绩效考核方式按照平衡计分卡理论设计。平衡计分卡理论强调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考查团队的业绩,结合课题研究团队的研发特性,主要是平衡研发团队与研发任务下达者的利益关系。因此,编制课题研究团队绩效考核评价参考标准,具体分析如下。在财务维度,科研团队与企业管理不同,关注的主要是科研团队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考核的分目标主要是直接经费、间接经费的支出和与经费使用相关的票据文件。因此,科研团队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合理的使用经费、控制经费的使用进度、并且保证资金使用的合规性是财务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在客户维度,研发团队的客户主要是科研项目的来源单位,纵向科研项目的来源主要是科技部,考核的分目标主要是研究成果及研究成果应当达到的技术指标。因此,科研团队在获取科研项目后,要按时、保质和保量的完成研发任务书承诺的科研学术成果,并保证研发的相关理论、设备及系统达到承诺的技术要求,力争达到先进水平是客户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在内部流程维度,研发团队通过有效的组织程序,合理组建团队成员并制定实施方案,确保研发工作进度和研发任务质量,按时、保质的提交各类技术文档是内部流程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在学习与成长维度,只有不断的提高团队的个人研发能力,利用各种绩效激励措施提高整个团队的执行能力,才能保证科研项目的研发质量、增强研发团队的研发能力、获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因此团队个人能力和团队执行能力是学习与成为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

科研项目分包管理细则篇3

一、高校一般纳税人涉税业务现状

(一)税务管理环境极不乐观一是体制不同,造成人员的税法认知差异,高校一直以非营利组织定位,员工们对个人所得税较为熟悉,但对流转税概念淡漠,对“营改增”反应比较迟钝。二是因管理对象数量庞大形成的行为管理差异。在企业,接触增值税业务的人员一般是销售采购部门的业务员以及生产部门的专职报账人员,人数有限,而高校办理业务的多数是经常变换的学生。高校相对松散型的组织特色,增加了政策宣讲难度,影响了政策执行效果,政策磨合期要比企业更长。三是专业服务能力不足引起的管理效率差异。大多数高校没有设置独立的涉税业务核算机构,会计人员也没涉及过增值税业务,公共的增值税知识,成了少数会计人员的“独家秘笈”。

(二)纳税风险较大一是存在内部控制风险。高校的涉税科研业务,只有在项目结算、到款、报销时,才有会计部门参与,会计与业务两大控制流程不能同频谐振。二是存在管理偏好风险。高校的主要增值税业务为横向科研,虽然合同中包含结算时间约定,但高校通常不做分期管理,合同进度完全由项目承担人来控制,难以保证在税法规定的时点确认收入。三是存在人为操作风险。多数高校对会计制度和税法差异不能妥善调整,依然纠结“开票是否确认收入、是否缴税”等问题,有的还在坚持“开票不做账,到款再计税”的错误做法。

(三)核算模式不能满足涉税信息要求一是明显的制度设计缺陷。2014年1月新颁布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涉税业务核算只有笼统规定。《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操作手册》中,对收入、支出、固定资产购建等方面的涉税业务也没有提及,无法指导具体操作。从高校会计发展历史来看,高校税务会计概念和定位一直模糊,高校税务管理,只有专人而无专岗。二是会计核算重心远离经营,难以反映盈利活动情况。如涉税的“科技开发与协作收入、科技成果转让收入、科技咨询收入”,仍被视为非营利活动,放在“科研事业收入――其他科研事业收入”中核算,对收入费用的配比仍考虑不足。三是涉税信息精确度难以保证。目前高校普遍实行项目化管理,税金作为项目支出进行管理。由于科目设计粗犷,不能便捷产生项目中“缴税、抵税、免税”等信息,增值税计算一般以发票开具金额为销售额,缺少不开票收入信息。

二、高校业务管理制度与流程设计

首先,在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框架内,按一般纳税人标准,量身定做一套高校税务管理制度。包括:税务管理岗位责任制、学校重大业务涉税分析制度、税务信息管理和沟通制度、发票管理制度、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复核制度、涉税档案管理制度、税务管理人员培训制度等。

其次,要尊重学校管理习惯,考虑成本效率,以最小的变动实现升级管理。改良后的科研业务管理流程,将以经济业务合同的订立、履行、完结为周期,通过“合同卡片”的建立、传递,将合同管理、收入管理、发票管理、税费管理、责任管理流程串并,做到“本(合同)、单、票、账、款”统一。各责任人和相关管理要求如表1。

三、高校涉税业务核算方案设计

高校可在高校财会制度框架内,根据自身情况,借鉴企业增值税核算模式,设计既满足涉税信息需求,又具有高校特点的核算指南或单独的涉税业务核算办法,明确涉税业务的科目设置、核算规则等。

(一)科目设置及其核算规则总体原则:考虑高校项目管理的需要和行为习惯,以及相关统计口径的合一,增值税涉税的收支依然作为完整的项目内容反映,不进行逐笔的价税分离。将企业中明细核算“增值税”,改成明细核算“增值税税金及附加”,即原应缴增值税中所涉及的内容,均同步添加附加税费,其核算规则与企业核算相似,只是需要在月末通过相关明细科目发生额进行计算,取得准确销售额、免税销售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等数据,通过编制平行结转会计分录,实现按税种核算缴纳相关税费。

(二)收入核算按价税合计数在合同约定时间确认“其他科研事业收入”,同时将其中的税金部分计入相关支出。增设“增值税税金收入备抵”明细科目,在月末,根据涉税收入的合计数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金,冲抵调整“其他科研事业收入”,保证涉税业务的收入总额为不含税销售额。

(三)税费支出核算为准确核算项目成本中税金的变化,在其他科研事业支出下,设“增值税销项及附加”、“增值税销项及附加免税抵减”、“增值税进项及附加抵减”。为保证不虚增支出总额,需设置“增值税税金支出备抵”明细科目,月末冲减支出总额中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增值税销项及附加”核算按照确认收入的综合比例计算的增值税、城市建设维护税以及教育费附加。高校一般纳税人税率为6%,加上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综合比例约为价税合计额的6.34%。如出现合同中止、退货等现象,红字冲减该账户。

“增值税销项及附加免税抵减”,用红字登记因符合“减、免、退”等优惠政策而转出的销项税金及附加。月末,可通过该明细账户的发生数,倒算免税销售额。

“增值税进项及附加抵减”,用红字登记以专用发票等抵扣凭证上的税金数额乘上相关比例计算出的增值税税金及其附加,用蓝字登记免税项目不得抵扣的税金及附加转出。

(四)应缴增值税核算在“应缴税费”中设“应缴增值税及附加”明细科目,在其借贷方各设置多栏式账户反映增值税及附加的计算、抵扣、缴纳、退免等情况。借方专栏包括“进项及附加”、“减免及附加”“转分税种”等,其中,“转分税种”,记录该账户平行结转到各分税种明细账户情况。贷方专栏包括“销项及附加”、“进项附加转出”“差异调整”等,其中“差异调整”栏目,是调整根据该账户中“销项及附加”、“减免及附加”合计数计算出的增值税销项税与按照收入计算的增值税销项税差异,作为应缴税费账户差异对应计入管理费用。月末,根据“应缴增值税及附加”账户数据,平行结转到“应缴增值税”、“应缴城市建设维护税”、“应交教育费附加”等明细账户。

(五)应收款核算为提高收款率,减少财务风险,在“其他应收款”下,设“科研事业合作单位”和“科研负责人”明细科目。前者根据科研管理部门提供的结算清单,核算确认收入时未办理结算手续的应收款项。后者核算已经办理开票尚未到款的应收款项。当应收款从“合作单位”转移到“项目负责人”时,也意味着结算已经进行,发票已经开具,收款责任从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落实到具体的自然人身上。

四、高校涉税业务

(一)单个合同业务核算与管理a高校于2014年5月5日与B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横向科研项目合同,项目负责人张某,合同编号为XX,合同价款100万元,合作期限为两年,约定合同签订日半月日内付款30%,每隔六个月,付款25%,余款在合同成果验收后支付,要求开具专用发票。会计相关核算如下:

5月,科研处提交《2014年5月结算合同清单》,显示该合同应结算首付款

借:其他应收款――合作单位(a公司)300000

贷:科研事业收入――其他科研事业收入300000

借:科研事业支出――其他科研事业支出――增值税销项及附加19020

贷: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及附加――销项增值税及附加19020

当月,a项目开具专用发票,

借:其他应收款――责任人(张某)300000

贷:其他应收款――合作单位(a公司)300000

当月,张某购买设备一台,价款11700元

借:科研事业支出――其他科研事业支出――设备购置费

11700

――增值税进项及附加抵减-1904

固定资产10000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及附加――进项及附加1904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10000

银行存款11700

6月,科研处提交《2014年6月免税项目认定清单》,显示该项目已经办理免税认定。

借:科研事业支出――其他科研事业支出――增值税销项及附

加免税转出-19020

――增值税进项及附加抵减1904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及附加――减免税额19020

固定资产1700

贷: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及附加――进项及附加转出

1904

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1700

(二)月末税费计算和相关分录5月末,“应缴增值税及附加”贷方余额405520元,其中“销项及附加”、“进项及附加转出”的贷方发生数分别为672040元和8480元,“免税及附加”、“进项及附加”的借方发生数分别为38040元和236960元,本月“其他科研事业收入”贷方发生数10600000元。

计算相关数据(可采用固定的计算表):

本月销售额=1060000/1.06=1000000

本月免税销售额=38040/0.0634/1.06=566037.74元

本月应缴增值税销项=(10000000-566037.74)×0.06

=566037.74元

本月应缴增值税进项=(236960-8480)/1.12=204000元

本月应缴增值税=566037.74-204000=362037.74元

本月收入支出总额中应抵减的销项税=566037.74元

增值税销项及附加差异调整=672040-38040-566037.74×0.06×1.12=37.74元

相关分录:

借:科研事业收入――其他科研事业收入――增值税收入备抵

566037.74

贷:科研事业支出――其他科研事业支出――增值税支出备抵566037.74

借: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及附加――转分税种

405482.26

科研事业支出――其他科研事业支出――其他费用(税金计算差异)-37.74

贷: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及附加――差异调整-37.74

――应缴增值税362037.74

――应缴城市建设维护税25342.64

――应缴教育费附加18101.88

五、有关设计方案的几点说明

(1)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应根据应缴税费明细账、增值税计算表、进项税额抵扣清册、发票使用统计表等基础资料填报,销售额应等于开票收入与未开票收入之和。发票统计表中,包含免税项目开票明细,应及时转交科研管理部门,进行免税额度冲销。,

(2)目前高校普遍使用的专用软件,还没有考虑到高校一般纳税人业务,无法生成通用规范的增值税多栏式明细账,需要时可按月导出“增值税及附加”的明细账簿数据,通过excel的公式处理,获得辅助增值税明细账。

(3)高校有大量享受税收减免的横向科研合同,由于高校会计制度中没有设置科目反映免税收入情况,历来将国家税收减免视为教师的项目关联利益,所以,本方案遵从规定和习惯,没有设置收入明细账户归集免税税额,而是直接冲减相关项目支出。但在所得税汇算时,务必要将免税收入单独列示。同时,应尽可能将免税业务管理的关口提前,减少项目报销中的进项税额转出业务以及相关资产价值的调整。

(4)本方案的设计,是在税法遵从与财会制度遵从发生冲突时不得已的设计,短期应对大于长远考虑,改良补救痕迹明显。本方案设计,是在现有高校财会制度框架内进行的填空式设计,难免粗糙。比如,依然不能解决单一项目中收入和费用的精确配比问题,远离教学和科研一线的会计人员依然没有能力去区分教学资源中有多少时间和份额用于了盈利。

(5)本方案设计,是基层会计人员对顶层制度的思考与磨合,制度的设计者,应正视高校内早已普遍的经营现实,及早调整以适应社会变革。教育行政管理者,也应调整心态,视行政管理为科学,集合和利用优势资源,为教师们提供更专业更具活力的服务,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发挥高校更大的社会作用。

参考文献:

科研项目分包管理细则篇4

关键词:全面精细化;预算管理;探讨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国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作为国家最高层面规范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的法律依据。国务院颁发了国发(2014)45号“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要求有关单位充分认识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健全预算体系,积极开展、推进预算工作。那何为全面预算管理?在此借用企业预算管理的定义,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大企业围绕发展战略,运用现代网络与信息技术,融经营(业务)预算、资本预算、薪酬预算、财务预算于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质量、改善经营效益、加强风险管控的有效管理工具和管理机制。

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一直以来作为事业单位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单位,既有科研事业单位共同的特性,也有其自身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军为天职,以承担国家下达的军工科研任务为主,科研技术垄断性强、保密性强;二是研究、试制和小批量生产并举;三是军民融合特点突出。这就要求军工事业单位的预算及预算管理根据单位自身特点,不仅包括军工科研活动,还应综合统筹生产活动、经营活动、以及相关的基本建设、社会保障及住房改革等。随着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以及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节奏的加快,对于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而言,摸索出一套切合自身实际、服务发展战略、融合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的预算管理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一、军工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预算管理的观念不够深入人心

长期以来,大多数领导及部门认为只要完成部门工作任务,预算管理及控制是计划、财务部门的事情,至于使用效果与自己责任不大,而造成对预算管理不重视。

(二)未能正确认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预算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配合。但是大多数人员特别是部分科室/部门负责人缺乏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并未看到预算管理和个人工作之间密切的联系,觉得预算管理是所领导应该关心的事情,应由相关的责任部门负责,和自身并无关系,于是“事不关己,红灯高挂”,将自己排除预算管理的环节之外,未能履行岗位赋予的预算管理职责。而且更为严重的是预算执行与控制的核心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未能完成理解自己本职岗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与意义。

(三)形式重于实质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年度预算纳入到JYK考核管理中,收入预算只落到负责市场开拓的管理部门,未能将收入预算实现的原动力及主体―科研科室纳入;二是支出预算的编制停留在“拍脑袋”的层面,未能建立预算编制的计价办法,这种“拍脑袋”的预算编制势必会引起预算执行过程中偏差过大,引起预算的不准确;三是未能将预算执行的实体-科研科室纳入到预算控制的环节,导致科研科室有责无权、不了解规则、过程、结果,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形式重于实质是目前预算管理存在的最大、最关键问题。

(四)预算编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基本业务知识

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一是基层技术人员,其对科研项目的把握性不强,技术状态认识不清晰,无法预算项目执行过程中必要的支出,导致实际执行偏差较大;二是项目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财务教育与培训,对于涉及面广、技术复杂、难度大的项目预算编制总体把握度不强;三是综合统筹人员,对所整体情况及细节情况了解程度有限,各类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制度的理解和运行不到位等问题,导致综合统筹目前仅能停留在面上和整体,未能点、面兼顾。

(五)计划、科技、财务沟通、联动不到位

计划、科技、财务等部门间未建立良好的沟通、通报制度,往往出现项目批复预算与决算差异大、采购合同执行情况与项目进度要求严重不一致、实际支出计入项目错误、技术服务项目硬成本过大等问题,导致纵向项目通过审计难度大,横向项目利润低。

二、改进措施-进一步规范管理、实行全面精细化预算管理

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应在军工事业单位的框架下,以经济收入为引导,按照企业预算管理的方式开展,以实现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对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重组清算等财务活动,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同时,作为基层事业单位,在关注大数据的同时,应由面到点,切实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精细化预算管理。

三、全面精细化预算管理的原则及范围

全面精细化预算管理应坚持“战略/规划导向、JYK联动、客观全面、精细准确、激励约束、效益与风险平衡”的原则,围绕发展战略/规划,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相应的财务结果进行全面的预测和筹划,并通过对执行过程中的监控和分析,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从而推进更加有效的管理和最大程度的实现战略/规划目标。全面精细化预算管理应涵盖统筹军工科研活动、生产活动、经营活动、以及相关的基本建设、社会保障及住房改革等,包括业务预算、资本预算、职工薪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

四、如何更好的开展全面精细化预算管理

(一)上下统一思想、团结一致

精细化预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效果的事,却是立足长远的战略决策。企业能否做成一件事,最大的推动力来自于领导的决心。只要领导坚定决心,必然能做到上下统一思想;同时出台合理的制度,严格推动;一定能在思想上、行动上实现既定目标。

(二)分工明确,充分发挥基层科室作用

明确各级预算管理职责,重视并充分发挥基层科室在预算执行中的作用。说到底,预算不是用来编制,是用来执行的,基层科室作为预算的最后一级也是最关键的执行部门,对于整个预算的执行起到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成败的作用。

(三)精细化预算管理的重点

现阶段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全面精细化预算管理的重点应是整个预算管理的起关键作用的业务预算。业务预算根据收入来源和构成的不同进行预算,业务预算中占大头的科研收入、技术收入预算是精细化预算管理的重点。应以全生命周期预算的概念,以项目总概算数为预算控制数,按项目进度确定年度预算目标。以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业务目标为抓手,明确年度经营目标和预算目标,加强目标成本和结余资金的精细化管控,加强同经费管理部门的主动沟通。

科研经费管理的关注重点由总到分有三个层面:

一是科研经费管理过程控制,包括以收定支、计划导向、强度调控、严格支出;

二是科研经费管理范围,包括型号、课题(任务令)、合同、拟签订合同计划、年度经费需求、年度预算、年度经营指标;

三是成本体系及归类,科研成本项下分为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专用费、外协费、固定资产折旧、差旅费、会议费、事务费、专家咨询费、设计费、试验费、国际合作费等)、管理费用。

四是经费分配,各项经费在下达总额时,必须按照项目概算金额列清成本费用支出明细,在此过程中充分考虑综合统筹安排。

(四)跟进信息化手段

全面、精细化预算管理是一个参与部门众多、涉及内容广泛的控制过程,“手笔”实现的方式很难做到正确及时的控制及调整,因此跟进信息化手段是全面精细化预算管理的基础。成本预算标准体系,包含业务流程的预算下达、监督、报警、控制、调整的综合平台是全面精细化预算管理开展的前提。

科研项目分包管理细则篇5

关键词:本科教学;专项资金;管理;有效性

引言

高校本科教学专项资金是用于支持高校本科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资金,对高校的本科教学改革及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所指的本科教学专项资金一般是指具有指定用途的资金,根据具体项目的建设任务和完成情况拨付,要求单独核算、专款专用。近几年国家对高校投入的本科教学专项资金呈逐年增长之势,包括在“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25亿元实施“质量工程”,在“十二五”期间投入33.5亿元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很多省级财政以及高校自身也不断加强投入。资金投入的增长必将深刻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那么,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好与坏显然是重中之重。

一、评价本科教学专项资金管理的主要标准

(一)服务对象满意度本科教学专项资金管理的服务对象涉及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一线教师两个层面。一方面需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财务规定执行资金管理,实现项目运行监管;另一方面要满足学校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推动教师开展项目研究。(二)目标效益最大化本科教学专项资金管理的目标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一方面可以优化资金的内部分配,促进高校各项教学研究资源的开发,提高高校资金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的效率,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应重视专项资金管理产生的社会效益,有助于提升高校的整体水平,使学校的各项教研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从而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三)资金使用完成率所谓资金使用完成率是指专项资金实际支出数占资金预算数的比率,完成率越高,则表示资金的使用率较高,剩余闲置资金少。此外,从资金使用完成率的高低,还间接反映出项目研究的进展情况,以及在项目研究进展过程中高校对专项资金支出情况的调配控制能力。

二、影响本科教学专项资金管理的主要因素

(一)资金管理缺乏整体统筹高校本科教学专项资金管理一般存在多头领导,涉及财务处、审计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进而使得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明晰,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现象比较严重。各部门虽制定了比较科学详细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使用细则,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统筹管理。(二)编制预算审查不严经费预算的制定,不仅要保证项目建设的有效开展,也要实现资金使用价值最大化。目前,各项目经费预算在制定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特别是对各种开支用途的分配比例不尽合理,比如有的项目经费集中安排用于耗材、差旅费、劳务费或购买设备等。管理人员在对经费预算的审核过程中不够细致,没有严格把握经费预算与项目研究的关联度,导致部分经费预算较笼统或与项目研究的关联度不大,造成资金浪费。(三)执行预算控制不足经费使用管理不规范。在实际经费使用时,执行预算控制不足,没有按原有预算开支经费,在使用过程中随意更改经费的开支用途,或调配不同开支用途之间的金额比例。比如利用经费购置不在预算内的设备、家俱,或报销不应由项目经费开支的维修费、电话费、劳务酬金、差旅费等。(四)资金使用效益不高部分项目负责人重项目经费的争取,轻项目建设的管理。有些项目利用购买的发票集中报销项目经费,而没有实际开展项目研究。部分项目在专项资金到位后,没有及时利用资金进行项目建设,甚至在项目结题时间到时都没有使用经费,造成资金使用完成率不高。(五)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包括预算、审核、报销、验收程序等没有具体的管理办法。特别是很多高校尚未建立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没有形成全套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至于对高校专项资金的综合绩效不能做出全面的判断分析。(六)管理信息系统未更新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把控项目的研究进展和经费使用情况。若管理信息系统没有根据项目建设管理发展需要实时更新,就无法及时掌握项目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过程监督管理不到位,而且部门之间缺乏信息共享,使得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相脱节。

三、提高本科教学专项资金管理的主要途径

(一)增强宏观调控管理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明确不同部门的职责分工,设计一套统一的原则、制度、标准和程序,以此作为资金管理的基本规范。通过宏观调控管理,根据建设需要和长远规划,科学合理地分配专项资金,避免项目的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二)加强预算审核管理强化财务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将预算管理与项目研究计划有机结合,根据项目研究计划的安排核定项目所需资金,按照有关财务规章制度,科学编制经费预算。加强预算的审核力度,使得经费预算能基本反映项目的研究计划安排,满足项目开展所需要的经费保障。(三)强化预算执行力度严格按照原有预算安排经费支出,实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定期分析整理经费支出情况数据,发现支出偏离预算及时预警调整。针对符合项目研究需要确有必要调整预算的项目,及时告知项目负责人按规定程序提出申请,并由相关部门核准后备案。(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经费预算为基础,加强项目经费使用的绩效考核,对经费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管,分析项目经费实际使用的差异情况,评价预算完成效益,明确剩余经费的处置办法,提高资金使用完成率。(五)健全资金管理机制完善资金管理机制,包括项目预算审核机制、支出报账审批机制、项目结题审计制度、项目资产管理制度以及绩效管理评价机制等,实现从预算审核、报账实施到结题验收的全过程监督控制,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来约束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管理不留死角。(六)更新信息平台建设通过软件开发更新项目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实现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时时对接。将项目经费的各项预算用途金额输入财务管理系统,通过系统设定支出比例限制和预算明细,时时把控项目经费支出情况。比如项目的设备费购置比例预先设定好,如果产生超支,则系统自动弹出提示。避免实际支出与经费预算不符的情况,达到事前预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利民,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新智慧.财经[J],2014(6),61-64.

[2]王舒、张永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西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3(12),208-212.

[3]刘华群.信息化建设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的应用探讨,管理视野[J],2014(2),169-170.

科研项目分包管理细则篇6

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于2012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经正式并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些管理制度明确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会计科目的使用及财务报告的编制等事项,对财务工作的各个方面都作出了较为细致的规定。在此背景下,中央级农业科研院所必须适应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等改革要求,相应地加强财务管理。作为主要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研究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公益性强,经费来源主要是中央财政拨款。特别是“十一五”以来,随着“修购专项”、“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等项目的启动实施,各院所建设资金和科研经费大幅度增加。进入“十二五”以后,中国农业科学院还适时启动了“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科研经费保障进一步提高。如何适应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新要求,是摆在每个科研院所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各方面对此研究很多。针对农业科研院所财务规范管理的问题,有学者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重视人才培养、真实使用经费等措施[1];针对农业科研院所课题项目经费财务管理的问题,有学者建议规范会计核算、健全课题项目评价体系、完善资产管理制度、规范课题项目验收手续等[2]。笔者认为,做好中央级农业科研院所财务管理工作,关键是建立适应各项改革的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2中央级农业科研院所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的设计

近年来,中央级农业科研院所各项事业快速发展,财政经费拨款大幅增加,资产总量明显增长;与此同时,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的合同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等需求日益迫切。今后一段时期,要将完善和优化财务管理制度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以新实施的财务规则、会计准则等部门规章为依据,以原有的制度为基础,以规范财务行为、防范财务风险、符合管理部门要求为目的,不断完善制度规范,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为适应财政管理各项改革措施,贯彻落实各项财务管理法规,增强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的意识,提升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必须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财务管理制度,形成体系完整、安全有效、便于操作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具体而言,中央级农业科研院所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按重要程度大致可分为四级。

2.1遵循性制度

即国家有关财务和会计管理法律制度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大致包括三大类:一是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等;二是部门规章,如《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三是主管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如《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以及财政部、农业部乃至主管院部关于财务管理等相关经费管理办法或规定。这些法律制度和规范性文件都是上级管理部门所制定,是各科研院所开展各项经济活动、施行财务管理的基本依据,也是制定内部管理制度的依据,因而构成中央级科研院所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的第一级。

2.2统领性制度

即对财务管理活动进行总体规范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三项制度:一是以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为依据修订的本院所《财务管理制度》;二是以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依据而修订的本院所《会计核算制度》;三是以《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为依据而修订的本院所《资产管理办法》。这些制度都是必须要有而且已经建立的制度,需要根据新要求进行修订和完善。

2.3补充性制度

即针对第二级制度而制定的专项性规定和管理办法,大致可分为八类(项)。第一类是财务岗位责任制度,就是要明确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岗位职责权限、规范业务工作程序,实现财务管理责任、权利、义务的统一[3],重点明确院领导、财务机构负责人、会计、出纳等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岗位责任;第二类是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票据及有关财务印章等管理制度,明确现金开支范围、库存现金(或备用金)限额及各项现金收入入账时间,明确制定银行存款开户、使用以及销户、核对银行账务等规定,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明确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办法,从而防范资金随意使用、流向不明等现象的发生[4];第三类是资产管理细化制度,明确实物资产管理规定,对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材料等实物资产的购置、验收入库、领用、盘点、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防止各种实物资产被盗、损毁和流失;第四类是往来款项管理制度,明确在职职工借支款项的审批程序及归还时间,明确往来款项的定期清理和核对的管理规定;第五类是收入支出管理制度,明确收入范围和入账时间,明确各项支出的审批人员、权限、程序和要求[5],以及支出手续和开支标准,明确专项项目的完工验收及检查办法等;第六类是财务会计分析制度,规定财务会计分析的内容,包括预算执行、资产使用、支出情况等,明确财务分析报告的内部管理流程等;第七类是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包括各类会计档案的整理、立卷、装订成册制度,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归档、保管、借用、备份及共享制度,会计档案保管清册的编制办法、复制登记制度及销毁管理办法等[6];第八类是财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7]、会计信息系统使用规范、会计信息披露审批流程等。

2.4辅制度

即对第三级制度进一步细化而制定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细则、标准或工作流程等,如咨询费、差旅费、会议费、交通补助等财务支出标准,师生报账、公务卡使用、内部审计等工作流程,办公设备配置、合同管理、专项资金管理等规定,以及培训要求等。

3需要重点修订完善的制度

对照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和中央级科研院所财政管理制度建设情况,根据轻重缓急,建议在近期重点加快制定或修订以下四项制度。

3.1修订科研院所财务管理制度

这是最重要的中央级农业科研院所财务管理制度,对财务管理工作具有统领性作用。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已经于2012年4月1日正式实施,《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也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些制度完善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增加了决算管理的内容,规范了收支管理,要求对结转结余资金按规定使用,完善了基金管理,强化了资产管理,调整了固定资产的范围、标准和分类问题,严格了对外投资规定,强调了财务风险防控和财务监督。这些规定对中央级农业科研院所财务管理工作都有很大影响。农业科研院所要按照这些新规定,及时修订财务管理制度。

3.2细化预算管理规定

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所有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都是由国库统一拨付的,各单位部门的预算计划直接决定了单位本年度可支出的基本财政资金,因此,事业单位的预算结果将直接关系国库集中支付的落实,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也由过去的财政资金拨付转变为按照预算计划、按进度、按项目来合理支配资金的使用和支出。预算执行,要依据国家政策和项目合同对经费使用的规定,督促和监督项目承担人按照项目预算执行,保障资金安全,降低财务风险[8]。强化单位的预算执行力,必须将财务预算做到准确、全面、客观、及时,财务管理的工作核心由过去的资金管理转变为全面预算管理。中央级农业科研院所必须适应这些变化,细化预算管理规定。

3.3制定资金管理制度

资金管理主要是对农业科研院所的收入、支出、结转结余进行管理。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收入管理制度。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合理合法且及时、足额、有效地取得各项收入。其次,要注重将各项收入进行有效的分类,如财政补助收入、各项经营收入等,并严格查处各类“小金库”,将所有的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从而达到保障单位权益的目标。最后,要建立完善的支出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努力将支出控制在预算范围以内,并按照相关的审批制度对资金的划出进行规范,避免出现一人多岗、程序简单化等问题,有效防范风险。另一方面,要将支出进行合理划分,特别是对各项收入性支出,要有合理的分配办法,以达到既调动职工积极性,又维护农业科研院所正常工作秩序的目标。

3.4进一步完善会计监督制度

科研项目分包管理细则篇7

[关键词]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报告体系;公共预算管理;公共管理;公共部门会计准则;政府审计;论文

一、研究动机与目标

从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来看,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一方面,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都在迅速增加,行政单位预算规模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行政单位财务严重缺乏管理,其财务管理系统和财务习惯无法提供有关行政单位财政情况的准确报告,因此,行政单位亟须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监控、记录和报告,完善信息结构和提高信息质量,增加预算透明度。作为信息载体的内部报告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满足这一客观需求。从理论角度看,会计信息的报告应当包括内部报告,然而,相比较外部报告而言,内部报告的研究显得严重落后。最近几年,学术界和实务界开始对内部报告展开研究,这将有助于完善会计学、审计学、管理学、内部控制的理论与方法[1]。

为了确保基于预算管理的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的实用性与科学性,我们在2011年初以实地调研、访谈等形式在深圳对行政单位运行的特点进行了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从而确定了行政单位内部报告的需求内容与程度,并以此为依据构建了基于预算管理的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因此,本文以我国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基于预算管理的角度构建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强化行政单位内部管理,试图提供建立在统一的基础上的完整、可靠、一致、及时的财务信息,以满足行政单位管理的需要。

二、研究综述

通过文献的搜集与整理,笔者发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研究内部报告理论与体系的成果却很少,而以行政单位为专题进行探讨的则更少。前人的内部报告研究可总结为两种观点———“控制观”和“报告观”。“控制观”认为,内部报告的研究应该以管理控制为核心,研究重心在控制模式上,根本目的是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控制。“报告观”认为,内部报告的研究应该以报告信息为核心,研究重心在信息提供上,根本目的是向信息需求者提供与决策控制相关的信息。

(一)国外的研究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理事会(ipsasb)制定的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ipsas)考虑到公共部门预算信息的重要性,特别制定了关于预算信息列示的准则,反映了财务会计信息与预算信息的适当协调。在美国,政府内部管理和绩效评价需求因素有力地推动了联邦政府、州及地方政府会计的改革[2]。而政府内部管理和绩效评价必须依赖充分适当的内部信息。在英国,受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政府部门更多地关注如何完整地披露产出与结果方面的财务信息,建立成本核算系统,并披露政府控制资源的价值与消耗等资产管理信息。在政府会计管理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采用了较完善的信息系统,能够提供不同口径和角度的财务报告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3]。在新西兰,1994年6月通过《财政责任法案》(fiscalresponsibilityact),该法案的目的在于要求政府建立准确、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提供整体、全面的财务信息,并定期公布其长短期的财政计划,以稳定政府开支和持续减少政府债务[4]。在法国,中央会计系统和政府预算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批评,原因之一是现行系统不能有效地支持公共管理,会计记录和预算拨款的分类方法难以计算出公共服务的成本,也阻碍了中央政府和议会了解公共服务的效率情况。特别是在最近几年,法国的公共支出不断增长,已达到国内生产总值一半以上,公共服务成本的计算和公共支出效率的衡量显得日益迫切[5]。法国在政府会计改革中引入了权责发生制,这样不但能使政府真实、公允地对外进行财务报告,而且可以支持内部财务管理,并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成本会计体系,提高资源的使用效果[6]。由上述可见,就公共部门领域而言,国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内部报告”这一概念,但是对应属于内部报告承载信息的研究散见于有关公共部门改革的讨论中。

(二)国内的研究

李红兵指出,我国财政周转金会计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外部报告为主的报告系统不能满足内部管理对信息的广泛需求,会计信息存在滞后性,这是行政单位会计信息报告中非常典型的问题。对此,李红兵提出了对策,指出报告系统既包括领导层使用的总括报告,又包括方便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工作的详细报告;既要反映满盘资金情况,又要反映单项资金情况;既要提供期间信息,又应反映时点信息[7]。进入21世纪,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及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为解决会计信息的多维需求和信息滞后性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张佩等人指出了在信息化时代下构建实时对内报告系统的必要性,并且认为实时对内报告系统并不只是指对内管理报告,它还包括有助于管理当局经营决策需要的全部信息。基于事项法的理论基础,作者提出了一个构建实时对内报告系统的简单设想[8]。于增彪认为,我国企业上下级之间信息不对称是预算失败的原因之一,下级总是比上级更多地了解与预算相关的信息,下级利用这种多了解的信息即“私有信息”谋取私利,从而导致“预算松弛”(budgetaryslack)[9]。张先治认为会计相关性要求财务报告改进和内部报告体系创新,他根据会计相关性的要求探讨了企业内部报告的构建问题,并构建了内部报告的四大系统,即资本经营报告系统、资产经营报告系统、商品经营报告系统和生产经营报告系统[10]。黄宁、王祥森则从内部报告制度的定位、设计、执行、维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11]。丁岚认为内部报告的实质是管理控制中的反馈控制,她还论述了内部报告在预算控制中的应用[12]。王月晗则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内部报告,为内部管理业绩评价体系服务[13]。哈维超、周亚夫等人指出医疗机构利用内部报告系统对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有效避免医疗差错与纠纷、保障医疗机构的医疗安全和质量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并初步探讨了医疗不良事件内部报告系统的建立等问题[14]。

由上述可见,目前国内对内部报告的研究侧重于企业,而对行政单位的研究严重滞后,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三、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可以从委托理论、公共管理理论、内部控制理论、政府会计和政府审计等理论中探求。

委托理论是以非对称信息博弈论为基础,以委托关系为研究内容的一种理论。我国政府预算中委托链较长以及时间限制等因素将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许多问题,如委托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权力不匹配和利益冲突等。根据委托理论,解决委托问题应该主要依靠完善监督机制,实现政府资源的有效配置,它必须以信息的相关性和完整性为基础,这就为内部报告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种可能。同时,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的创新可以从公共管理理论汲取养分。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在公共行政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公共管理集中关注那些可以用来将思想和政策转变为行动的管理工具、技术、知识和技巧[15]。这些工具可能包括职位分类、预算分析和规划、监督技巧、反馈和控制机制(特别是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反馈和控制机制)、合同管理和项目管理等等。可见,公共管理理论为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而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的典型手段就是预算控制。信息是控制的基础。无论何种控制,都必须依靠信息来完成。控制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运动过程[16]。内部报告作为信息的载体,能够反映信息运动的过程,从而达到持续控制的目的。因此,内部控制理论为基于预算管理的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政府会计又是公共财政管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能为决策者和执行者提供可靠、贴切、及时的信息,而决策者和执行者需要依据这些信息来评估政府部门的行为并确定未来行动的方向,并且这些信息有助于他们监督政府拨款不被滥用,使公共资源能被合理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作为信息载体的内部报告可以改进政府会计系统与财务信息披露体系。此外,政府审计本质是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独立的监督,其目标是保证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有效。可见,现代政府审计的本质是“经济监督”,其职能是“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17]。政府审计不仅仅包括集中审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还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绩效、管理、合法性、财务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相关的评估与取证。然而对财务数据的审计,由于针对特定时点,其所能够提供的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十分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内部报告能够解决政府审计所需信息的缺失问题[18]。

四、基于预算管理的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构建

本文构建的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是围绕行政单位整个预算管理全过程展开的,并且本文根据行政单位目前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分别构建了内部预算执行报告、经费支出报告和对应关系报告。每种类型的报告,除了设计总表外,还可能需要以明细表的形式对总表中的主要项目加以解释说明,并以附注的形式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的项目进行说明。另外,随着实际工作的需要,内部报告体系也将加以扩充。

(一)体系构建的基础

行政单位的管理特点决定了预算管理系统的设计、应用和完善是构建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的基础。本文的预算管理整体框架(见图1),主要包括如下三部分。

1.总体管理要求。总体管理要求分为外部管理要求和内部管理要求。前者是指法律法规对行政单位预算管理提出的总体要求,后者是指为了满足行政单位领导决策及实际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要求。总体管理要求是通过预算管理流程和核心控制规则共同发挥作用来实现的。

2.预算管理流程。预算管理流程包括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记录及分析三个阶段,是一个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的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财务管理体系,是一个相互稽核、相互衔接的闭环管理流程,以实现事权和财权相匹配。

3.核心控制规则。核心控制规则是指为满足总体管理要求而设定的各类控制规则,反映了外部财政部门和行政单位内部对预算管理提出的控制要求,包括财政预算批复结构、内部预算批复结构、经费支出结构和会计科目结构四个方面。整个预算管理流程都需要遵循并体现核心控制规则,核心控制规则也须通过相互衔接、相互稽核的预算管理流程来予以落实。

(二)体系构建的目标

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的总目

标是最大限度地为行政单位预算控制提供有用信息,而具体目标包括:根据各级领导的职责,动态掌握其管理范围内的预算资金与对应事务整体情况;对各项分类资金设置不同的管理流程,动态掌握分类资金整体及明细执行情况;实现财务各岗位间、财务与业务间的工作衔接;实现多口径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为各级领导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三)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图2概括了构建基于预算管理的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的总体思路:根据内部信息传递的轨迹,采用内部报告这种载体再现组织的运转情况,记录历史信息、呈现当下信息、反映未来信息。

根据这一核心思想,行政单位首先需要详细地分析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并将之划分为预算编审、预算执行和结果记录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的管理活动是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记录和分析,特别是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优化非税收入管理、经费支出(费用报销)、专项资金管理(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业务流程,确定各关键环节上的风险点,建立行政单位资金支出全流程的风险管控体系,并同会计系统衔接。行政单位可以采用计算机技术手段建立行政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用以控制预算活动的全过程。该预算管理体系包括预算资金申请、支付全过程的制度、流程、标准、预算执行分析与监控体系和预警体系。

(四)体系构建的内容

1.内部预算执行报告

现代公共预算是“控制取向”的。预算控制是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内部预算执行报告是对预算执行过程的反映。内部预算执行报告系统与预算控制系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在预算标准准确的前提下,预算控制系统为内部预算执行报告系统提供依据、标准;另一方面,内部预算执行报告系统为预算控制系统提供其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信息,并且反馈给有需要的人员(可能是各级管理者,也可能是基层员工)。内部预算执行报告可以有效地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以及责任辨析和绩效评价,还可以合理配置财政资金,提高公共资金的配置效率,追求支出绩效。因此,内部预算执行报告是行政单位内部报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部预算执行报告分三大类:第一类是分类内部预算执行报表,包括内部预算指标执行总表和内部预算指标执行明细表;第二类是处室内部预算执行报表,包括处室(科室)预算执行总表、处室(科室)预算执行明细表和预算执行明细记录表;第三类是专项内部预算执行报表,包括专项预算执行情况表。内部预算执行报告的构成体系如表1所示。

(1)内部预算指标执行总表反映行政单位各预算项目预算执行进度的总体情况,包括年度预算额度、支出情况两个维度。其中,年度预算是指预算批复时确定的预算项目额度;支出情况是指一定期间内预算金额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处室申请预算为标志,只要处室已经申请使用预算资金,无论资金是否支付,即作为已占用的预算指标。

(2)内部预算指标执行明细表反映行政单位明细预算指标执行进度的情况,包括年度预算额度、支出情况两个维度。其中,年度预算是指预算批复时确定的预算项目额度;支出情况是指一定期间内预算金额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处室申请预算为标志,只要处室已经申请使用预算资金,无论资金是否支付,都作为已占用的预算指标。

(3)处室(科室)预算执行总表反映各处室预算的执行进度信息,包括年度预算额度及支出情况两个方面。

(4)处室(科室)预算执行明细表反映各处室预算指标的执行进度信息,包括年度预算和执行情况两个维度。其中,年度预算是指预算批复时确定的预算项目额度;支出情况是指一定期间内预算金额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处室申请预算为标志。

(5)预算执行明细记录表反映处室某预算项目执行的每一笔明细记录,包括执行处室、执行的项目名称、申请日期、金额、责任人、申请事由等方面。

(6)专项预算执行情况表反映行政单位工程、课题等各专项预算的执行进度信息,为行政单位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专项预算执行情况表包括年度预算和执行情况两个维度。其中,年度预算是指预算批复时确定的预算项目额度;支出情况是指一定期间内预算金额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处室申请预算为标志。

2.经费支出报告

经费支出报告着重从经费支出结构的角度反馈各单位经费项目的使用情况,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单位经费支出表,包括单位经费支出总表和单位经费支出明细表;第二类是处室经费支出表,包括处室(科室)经费支出总表、处室(科室)经费支出明细表和经费支出明细记录表;第三类是经费控制表,包括重点经费额度控制明细表。经费支出报告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反映经费支出的信息,从而实现对经费支出额度的全面追踪和反馈。经费支出报告的构成体系如表2所示。(1)单位经费支出总表反映行政单位各经费项目的支出金额及所占比率,可为行政单位领导提供经费支出的总体概况。

(2)单位经费支出明细表是在单位经费支出总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映各经费类别的具体支出明细,如可以进一步反映经费支出总表中“行政支出”的各经费项目的明细支出情况,为行政单位领导决策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3)处室(科室)经费支出总表反映各经费支出金额在处室间的分布情况,可为行政单位领导进一步提供各处室经费支出的金额和分布信息。

(4)处室(科室)经费支出明细表,是在处室(科室)经费支出总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映各处室(科室)经费类别的具体支出明细,如可以进一步反映经费支出总表中“秘书处”的各经费项目的明细

支出情况,为行政单位领导决策提供各处室经费支出的金额和明细信息。

(5)经费支出明细记录表反映行政单位各项经费发生的每一笔支出明细,主要为各单位,尤其是财务部门,了解经费支出项目的详细构成提供支持。

(6)重点经费额度控制明细表反映行政单位重点管控经费(如差旅费、招待费)控制金额、支出明细、可用额度等信息,可为行政单位领导及各单位提供重点管控经费主要控制信息,为行政单位领导决策及各单位合理工作安排提供支持。

3.对应关系报告

(1)对应关系报告的构成

就钩稽关系而言,对应关系报告是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与企业内部报告体系的一个非常重大的区别,也是行政单位内部报告比较特殊的地方,这是由政府与企业运作所需要的资金来源不同导致的。对应关系报告分两类:一类是国库与内部预算对应分配表;另一类是预算指标与经费支出关系表。对应关系报告的构成体系如表3所示。

(2)对应关系报告的格式

国库指标和内部预算对应分配关系表,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它用来反映国库指标与内部批复的预算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为财务部门进行资金对应分配提供依据。内部预算是在政府部门职能范围内实现具体工作计划的细化和落实。内部预算批复结构是财政预算批复结构的分解和细化,并通过对预算内容分解和细化实现内部资源合理配置。内部预算批复有效衔接了法定功能科目,并进一步将预算管理责任和目标落实于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各个项目负责人,形成有效的责任传递机制,真正实现财权与事权的有效匹配。

从时间以及预算批复的精细程度上,内部预算批复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财政控制数分解下达阶段,第二阶段是内部预算正式批复阶段。财政控制数分解下达阶段,是指在财政“一下”预算控制数的基础上,上级单位按照本级和所属下级单位业务特点和职能属性,对财政预算控制数进行分解,形成各单位预算控制数并下达各单位的过程;内部预算正式批复阶段,是指各预算单位在控制数的基础上依据工作安排,对预算资金进一步细化和分解到具体工作事项的过程。经过上述两个阶段,行政单位可以将财政预算批复,分解细化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项目负责人,实现对业务活动全方面、全过程的控制。

表4是国库指标和内部预算对应分配关系样表,用以反映行政单位各国库指标与内部批复的预算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为财务部门进行资金对应分配提供依据。

表5为预算指标和经费支出对应关系样表,用以反映某项预算指标经过执行所形成的费用项目,为各单位提供“钱从哪里来,用到了哪里去”的信息。如表5所示,人事处的“人事管理经费”经过执行后,分别发生了差旅费、会议费及误餐费三项支出,该表可以为相关部门了解预算指标的支出情况提供支持。

五、行政单位内部报告制度实施策略

行政单位实施内部报告制度应由浅入深,分阶段推进,逐步完善,可以重点从内部报告制度建设、内部报告组织机构、内部报告编制和内部报告体系评价四个方面来入手。

(一)内部报告制度建设

内部报告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制定、执行、修正和完善等工作。首先,领导要重视。行政单位长期粗放式的管理将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同时行为主体存在人性弱点,加上行政单位的特殊地位,使得在行政单位建设内部报告制度难度相当大。而领导的重视能为制度的建设扫清障碍。

其次,全体职工要提高认识。由于对内部报告的研究较少,在推进制度建设的进程中,全体职工要不断深化对内部报告制度功能的认识。第三,行政单位要不断完善机制。行政单位加强制度建设应当着眼于建立完善的机制,不断加大推进内部报告制度的力度,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强化内部报告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完善内部报告的内容。第四,组织保障。单位应当成立内部报告组织机构,负责内部报告的开展工作,从而保障制度的落地。第五,加强培训。内部报告制度执行与否、好坏的关键在于执行者对制度内容的理解和认同,因此,对内部报告制度的教育培训工作就很重要。

(二)内部报告组织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实行内部报告制度,必须建立内部报告组织机构。行政单位可以成立内部报告小组,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财务的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由分管其他业务负责人以及各部门及下属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组成。各成员单位为内部报告中心,是内部报告的主体。单位设立内部报告小组办公室,设在行政单位的财务部门,财务主管任办公室主任。

这个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内部报告的开展工作,包括内部报告目标的维护,审查、研究、协调各种预算事项,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内部报告体系,保障内部报告的编制、传递、使用,评价内部报告体系等等,促进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的目的。

(三)内部报告的编制

内部报告的编制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它将影响内部报告的信息质量、使用、分析以及对内部报告体系的评价等多个方面。内部报告的编制,形式上要求表格和数据的结构化和标准化,内容上要求简洁明了、易于理解,规划应具整体性,避免重复,时效上要求及时、按时、主动、积极。

1.编制主体。内部预算执行报告和经费支出报告通常由相关责任部门负责编制,对应关系报告

则由相关财务会计岗位负责编制。

2.编制时间。内部报告的编制要及时,各个内部报告主体可以按照月份、季度和年度的时间点来编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编制。

3.编制方法。由于内部报告编制的时限较短,各个内部报告主体在编制内部报告时可根据报表项目直接核对相应的发生额或余额,所涉银行存款应及时对账,所涉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应进行清查盘点,确保账实相符,涉及直属单位或二级单位账目的,应及时获取相应数据。在清查核对基础上,报告主体可利用信息系统环境,直接输入数据而自动生成某些内部报告。

4.上报要求。内部报告一般应逐级上报,直接针对管理层特殊决策需求的内部报告可以除外。

(四)内部报告体系评价

内部报告体系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内部报告日常使用记录和现场实际监测数据,评价的结果可以作为内部报告体系改进的依据。内部报告体系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内部报告体系投入使用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质量要求和效益目标,同时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

内部报告体系评价主要由七个要素构成,即评价目的、被评价对象、评价者、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结果。其中,评价指标是基础和前提,可能会随着内部报告类型、评价时间、评价目的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但在总体上它应当能够有效地反映内部报告的基本情况,抓住重点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性。同时,评价指标应该容易操作,便于收集数据。

六、结语

本文根据会计相关性的要求,从预算管理的角度,构建了行政单位三大内部报告体系———内部预算执行报告、经费支出报告和对应关系报告,并探讨了相应的实施策略,从而为构建我国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提供了一个有益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将行政单位的内部报告研究仅仅限于行政单位内部财会信息的报告研究,而对其他内部非财会信息的报告问题没有进行具体研究,并且研究方法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也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1]张先治,刘媛媛.企业内部报告框架构建研究[j].会计研究,2010(8):2835.

[2]财政部会计司.政府会计研究报告[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297319.

[3]陈璐璐.英国政府会计管理与改革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会计研究,2007(10):2430.

[4]张琦.新西兰政府会计改革回顾及启示[j].财务与会计,2007(13):5456.

[5]财政部国库司法国政府会计考察团.法国的政府会计改革[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7(4):2832.

[6]路军伟,陈希晖.法国政府预算与政府会计改革:评介与借鉴[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3):7881.

[7]李红兵.财政周转金会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师,1998(12):9899.

[8]张佩,王惠珍.浅探实时对内报告系统[c].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解放思想论坛文集,2003:151153.

[9]于增彪.预算———有用而又令人头痛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j].新理财,2003(3):3740.

[10]张先治.会计相关性与会计报告变革[j].会计研究,2003(12):1922.

[11]黄宁,王祥森.企业内部报告制度设计、执行及维护浅谈[j].出版经济,2003(6):2830.

[12]丁岚.内部报告体系的构建———兼论内部报告在预算控制系统中的应用[d].东北财经大学,2003.

[13]王月晗.基于内部报告的内部管理业绩评价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

[14]哈维超,周亚夫,顾民,等.医疗不良事件内部报告系统建立之初探[j].中国医院管理,2009(09):1011.

[15]陈振明.公共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7.

[16]孙芳城.基于反倾销应对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5657.

科研项目分包管理细则篇8

一、会计科目类别的变化

在旧的准则下会计科目的类别分为五大类,即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科目。而在新准则下,除了以上的五大类科目外,还增加了共同类科目。该大类科目个数不算多,是以科目的余额方向判断其是属于资产,还是负债。若余额在借方便形成资产,若余额在贷方,便形成负债。

二、新准则下资产类会计科目的变化

(一)名称调整的会计科目

在资产类科目中,原“现金”现改为“库存现金”;原来的“物资采购”现改为“材料采购”。这些会计科目的名称发生了变化,但其核算内容却和旧准则下的规定相同,没有变化。

(二)删除或增加的会计科目

按照新准则的相关内容,取消了“短期投资”、“短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债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减值准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分别由“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三个科目代替,若发生减值,则“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中。

在对存货核算的科目中,取消了“自制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增加了“周转材料”这一科目,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成为“周转材料”下的二级科目,本科目可按周转材料的种类分别在“在库”、“在用”和“摊销”进行明细核算。其具体的账务处理和原“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核算相类似,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原“自制半成品”核算的内容转入“生产成本”中进行核算。

增加了“业务”科目,核算企业不承担风险的业务形成的资产,如受托理财业务进行的证券投资,受托贷款等。企业受托代销的商品,可将本科目改为“受托在销商品”科目。增加了“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核算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包括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应当按照投资性房地产类别和项目分别以“成本”和“公允价值变换”进行明细核算。增加“长期应收款”科目核算企业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款项和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产生的应收款项。增加“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核算企业应当分期计入租赁收入或利息收入的未实现融资收益。增加了“未担保余值”科目,核算企业采用融资租赁方式出租出资产的未担保余值。未担保余值发生减值的,应在本科目设置“减值准备”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也可单独设“未担保余值减值准备”科目进行核算。删除了“待摊费用”核算科目。

在对无形资产核算中,增加了“累计摊销”科目,核算企业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作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土地使用权的累计摊销,也通过本科目核算。本科目应按无形资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企业按月摊销无形资产价值时,旧准则下借记“管理费用”,贷记“无形资产”直接冲减无形资产的原值。而在新准则下,借记“管理费用”,贷记“累计摊销”不再直接冲减无形资产的原值。另外把商誉从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为其单独设置了一个科目“商誉”,核算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才会取得的商誉价值,企业应按企业合并准则确定的商誉价值,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三)其他

有些会计科目的名称虽未发生变化,但其核算方式却较旧准则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材料购入到月底若结算单据仍未到,在旧准则下采取的是“月底暂估入账,下月初红字冲回”,而在新准则下,却不是“红字冲回”,而是做相反的分录来冲回。再比如结转材料成本差异时,若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数时,旧准则的分录为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金额用红字,但在新准则下却是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即借记“材料成本差异”,贷记有关科目、金额用蓝字,在上面两个例子中所用科目的名称虽没有改变,但核算方式却发生了变化。

三、新准则下负债类会计科目的变化

新准则下负债类会计科目变化最大的当属原准则下的“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合并为新准则下的“应交税费”,这两个科目的合并也使得原来计提税费时需编制的复合会计分录简化为了一借一贷的简单分录。需要注意的是印花税、耕地占用税仍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而应交土地增值税分不同的情况,又有不同的承担者,在具体的核算中应视不同的情况,对“应交税费”进行不同的核算。

原准则下的“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合并成新准则下的“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但“应付职工薪酬”核算的范围较原来的“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的范围要大,其核算范围包括:一是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二是职工福利费;三是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费,是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四是企业按照国家《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五是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六是非货币性福利;七是其他职工薪酬。以上7项中的后5项在旧准则下核算为借记“管理费用”,贷记有关科目,而新准则下的核算变为先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再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银行存款”或其他科目。

新增加了“交易性金融负债”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新增了“递延收益”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确认的应当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补助金额。新增加了“应付利息”科目,核算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包括吸收存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而这些项目的利息的提取在旧准则下的核算是借记“财务费用”或有关科目,贷记“预提费用”支付时借记“预提费用”,贷记“银行存款”。新准则下,用“应付利息”科目代替了上面会计分录中的“预提费用”。“预提费用”的核算范围越来越小。

四、新准则下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及成本类科目的变化

(一)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的变化

新准则下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下一级科目的变化不是很大,但有些科目的明细科目变化却很大,例如资本公积在新准则下其明细只有“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两个明细账户。在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中新增加了“库存股”科目,核算企业收购,转让或注销的本公司股份金额,企业为减少注册资本而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库存股”,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成本类会计科目的变化

新增加了“研发支出”科目,该科目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而增设的核算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在旧准则下这些研究开发支出一律进入“管理费用”,而新准则下,这些研究开发支出在“研发支出”中设置的“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两个明细科目中进行核算。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产生的研发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等科目。期末将费用化支出转入当期损益,即借记“管理费用”贷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如果研究开发项目有望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借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等。形成无形资产后再从“研发支出(资化支出)”转入“无形资产”,即借记“无形资产”,贷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五、新准则损益类科目的变化

首先“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改为了“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改为了“其他业务成本”、“营业费用”又改回了原来的“销售费用”。“所得税”改成了“所得税费用”,而和所得税有关系的“递延税款”也分别由“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所代替。

其次,新准则将政府补助计为利得,在“营业外收入”中核算,删除了“补贴收入”科目。除此之外还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而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贷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借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没有余额。(即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时,借记或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新增加了“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该科目核算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可按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在旧准则下,企业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是进入“管理费用”,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委托贷款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进入“投资收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设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进入“营业外支出”。而在新准则下所有提取的各项减值准备均进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期末该科目转入“本年利润”,结转后该科目没有余额。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固定资产盘盈在旧准则下是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报经批准后再转入“营业外收入”科目,而在新准则下,固定资产的盘盈作为前期差错处理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算,不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和“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初级会计资格——初级会计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科研项目分包管理细则篇9

关键词:建筑施工合同管理策略

1、建筑施工合同法律规范

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中,企业从事各类经济活动需要依据合同规定内容科学履行,建筑施工合同为较特殊的一类合同形式,进行施工建设阶段中,承包以及发包方为确保工程的顺畅开展,就行使义务权利进行合同约定,并受到相关法律规范的管控约束。合同签署应遵自愿原则,同时应诚实守信,确保各方利益公平合理。科学全面的合同内容,可确保既定目标的科学实现,并可令双方享有法制权利,预防风险问题。因此,建筑施工合同有关内容应涵盖具体的当事人、标的、总量以及相关资料标准、价款内容、经费、实施期限、违约事项以及争议处理应对方式等。

签署建筑施工合同需要做好招投标工作准备,并科学履行,应通过要约以及承诺的工作流程,体现合同法律效力。应符合我国有关资质规定,形成合法合同内容,明细相关约束力。针对建筑施工中形成的合同争议以及纠纷,应通过友好协商、有效协调以及仲裁或者法律诉讼等模式应对。

2、建筑施工合同类别与特征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由于工期较长、任务流程复杂、行为主体多样、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经济关系特征,因此令工程合同体现了更为独特的特征。即主体严格,履行期限较长,标的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成品呈现出固定以及生产过程流动的特征。同时施工建设计划以及工作程序较为严格,具体的合同形式也较为特殊,易导致纠纷问题,需要通过书面形式签署。由不同视角可将建筑施工合同划分为较多类别。内容上包括勘察、设计、建设施工以及监理合同等。依据明确价款模式则可将将施工合同划分成可调价、酬金成本合同等。由承包发包具体范畴则可将合同分成总承包、分包以及承包合同等类别。

3、建筑施工合同管理相关问题

纵观我国建筑施工合同管理工作不难看出,由于市场并没有实现全面规范发展,因此令市场法规体制创建还需进一步加强。合同签署以及具体的执行包含不规范交易现象。具体体现在,合同条件较为苛刻,令承包方至于劣势状态。同时还呈现出业主没能规范履行相关责任,承包方无法合理进行索赔等问题。从承包方角度来讲也会存在违规承揽项目,影响施工质量水平,偷工减料、价格虚高、倒手转包等问题,为建筑工程施工埋下了不良隐患。

当前,建筑施工合同相关文本没能全面的符合类别要求,无法契合工程种类多样性特点。一些合同法人通常只明确了原则条款,针对主体意思阐释、具体形式内容、款项结算、保险事项、经费拨付以解除时合同操作细节,却没有进行清晰的规定。另外一些建筑施工单位决策管理层没能清楚明晰合同法、建筑法以及招投标管理规定,忽视了合同应有的法律意义,导致引发纠纷后,企业单位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与资源进行应对处理,令经营效益不良下降。具体呈现为,欠缺合同意识,没有全面注重合同管理,不细致的分析具体条款事项,一旦发生索赔则顾此失彼,补救积极性有限。针对合同管理员工的教育培训没能给予必要重视,无法提供完善的人力资源保障。

4、建筑施工合同管理科学策略

4.1强化合同管理员工综合素质,健全合同管理工作体系

为优化建筑施工合同管理,应强化具体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建设,扩充教育培训投入。可引入竞争招聘以及公开考核聘用人才制度,通过优胜劣汰的筛选,引进高素质、高技能水平人才。做好职业培训的同时,企业可安排骨干精英人才继续深造,参与专业考试,注重职业道德培训,提升合同管理工作整体水平。应进一步清晰权责利,引入竞争机制,通过人性化奖惩激励,提升工作人员积极性,令其全面提高业务技能以及法制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合同管理体系应持续的健全完善,可创建网络系统,由上而下开创各层级、各视角的服务管理体系。并设置专治机构。制度层面,建筑施工企业应在评定签署、草拟内容、洽谈交流、交底、分解以及履约核查、变更事项、终止解除等工作中,创建可操作性管理体制。合同管理规定应渗透至企业单位各级层面,依据具体情况可对执行细节进行合理补充。应基于合同法有关规定以及建筑施工企业现实状况,满足市场需求,对于不适应不合理的内容应进行有效调节与更新完善。

4.2优化合同过程管控

建筑工程投标工作中前期,应做好合同策划,明确招标信息,进行跟踪了解,明确招标方等级信誉、具体实力水平。应进一步研究招标条件,了解具体规则与相关要求,判断招标风险。获取中标资质后,应就合同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磋商研究,该过程呈现出持续性特点,因此应做好充分准备,针对较多的不确定因素以及风险环节,应展开全面研究,掌握沟通艺术。秉承合法、利益化、预见性原则,进行书面签署。同时在前期应全面汇总各类背景资料,掌握大量研究分析数据,确保谈判人员真诚可信,具有良好的业务技能。

合同履约环节,应依据合同开展施工工作,创建优质的保障系统,并实施项目部管控以及分包方监督,令其依据合同进行规范施工,完善协调管控以及跟踪核查,了解实施阶段各类信息资料。针对施工阶段中发现的问题应快速应对处理,做好变更管控以及索赔与反索赔事项处理。应实现有效的合同交底,履行必要的验收核查管理体制,实施科学的报告管理以及合同诊断。

针对合同变更应研究引发成因、具体后果、造成的影响等,进而做出合理判断。针对合同索赔事项,应做好科学管控,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降低摩擦碰撞,实现差异整合。应树立双赢的目标并可引入一定的让步政策。可结合各方利益范畴进行有效协调平衡,合理实现索赔目标。

5、结语

总之,为提升建筑项目整体施工质量水平,我们只有做好合同管理,针对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健全合同管理工作体系,方能实现法制化管理,体现合同内容法律效力,提升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延海.建筑施工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3(21).

科研项目分包管理细则篇10

【关键词】事业单位拨入专款专项资金

一、原“拨入专款”科目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与现行事业单位收入分类不相一致。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以下简称新《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事业单位收入分为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六大类。“拨入专款”作为事业单位收入的一种,其分类标准与上述六种收入的划分标准有重叠,容易引起事业单位收入分类的交叉及会计核算的不统一。比如,科学事业单位通过承担科研课题,以合同形式从科技主管部门取得的科研收入,按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可计入“拨入专款”;从其性质上说,这项收入属于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属于“事业收入”,同一笔收入有两种归类方法,往往造成会计核算的不统一,不利于加强专款的核算管理。

2.随意扩大拨入专款核算范围。1997年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原《会计制度》)规定,“拨入专款”科目用来核算“事业单位收到的财政部门、上级单位或其他单位拨入的有指定用途,并需要单独报账的专项资金”。也就是说,一项专项资金是否使用“拨入专款”核算,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专项资金有指定用途;二是专项资金需要单独报账。但在过去的实务中,一些单位常常不合理地扩大“拨入专款”的核算范围,将除部门预算隶属关系取得的财政拨款以外的收入也计入“拨入专款”。比如,有的部门仍存在较多上下级转拨资金的情况,常常通过“拨入专款”科目核算,从而“掩盖”了一些不合理的资金流动方向,其实质是让很多财政资金游离于部门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政府采购管理之外,从而不利于资金监管。

3.容易造成预决算较大的差异。原“拨入专款”科目核算的是事业单位取得的专款收入,这部分收入具有一定特殊性:一是取得的不确定性,在预算申报时很难把握;二是与事业单位的专业业务活动相关,单位财务很难掌握项目申报进度和具体情况。在编制预算时,大多数事业单位更多地关注能从财政部门获得多少财政补助收入,能取得多少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很少将“拨入专款”统筹考虑在部门预算编制中。而部门决算需要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的年度财务收支情况,实务中将当年度取得的“拨入专款”纳入“其他收入”,一并反映在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总表上,从而造成了预决算较大差异。

二、不设置“拨入专款”科目的原因分析

1.适应全口径部门预算管理的需要。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重大变化之一是“确立了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完整性的原则”,事业单位所有收入都要纳入预算管理,如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各类财政拨款”不仅包括原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所指的各类事业经费(如教育事业费、科学事业费、文化事业费等),也包括原来未纳入财政补助收入范围的基本建设投资、社会保障、住房改革经费等。因此,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的事业单位收入是一个“全口径”的概念。在预算编制时,要对单位预计取得的各项收入进行全面考虑,不应在部门预算之外保留其他收入项目。不再设置“拨入专款”科目,将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正确归类、统筹考虑,全面纳入预算,且做到没有预算不能支出,正是适应全口径部门预算管理的需要。

2.完善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的结果。事业单位开展的专项项目,常常需要一定的周期才能完成,如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从立项到结题,一般需要2年的时间,因此,在原《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460号)中设有“拨入专款结存”,用于核算科学事业单位由于项目未完成而需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的资金。该科目与“拨入专款”科目相对应,解决了事业单位专项收入结转问题。在原《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并没有“结转”的概念,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将“结余”拆分为“结转和结余”,并将“结余留用”修订为“结转与结余按规定使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同时增设了“财政补助结转”和“非财政补助结转”等科目,解决了专项资金使用周期长、需要结转等问题,因此单设“拨入专款”“拨入专款结转”等科目也显得没必要了。

三、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专项资金核算方法与管理要点

1.树立全口径部门预算管理理念。作为事业单位全面执行的最高层次的财务制度,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进一步强调了事业单位全口径预算管理理念,即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事业单位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统一编入预算,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全部收入”涵盖了原通过“拨入专款”科目核算的各类专项资金。在编制预算时,单位要根据历年取得专款收入情况,进行合理测算分析,不随意夸大或隐瞒收入,核定收支、统筹考虑,不在部门预算之外保留其他收入项目,从而进一步减少预决算差异。

2.科学划分事业单位收入类别。原“拨入专款”核算的财政部门、上级单位或其他单位拨入的各类专项资金,要根据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结合专款性质,区别对待、科学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专项资金,如有的研究机构取得的在部门预算中安排的有指定用途、需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的科研课题,通过“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核算,项目支出明细科目下再按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二是事业单位从非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专项资金,有从其他部门取得的,也有从上级部门取得的专款收入,一般而言此类专项资金要进行项目公开招投标管理,采用竞争性方式安排资金。在会计核算上,应当计入“事业收入”(按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三是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性的专款收入,计入“上级补助收入”(按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同理,“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中专项资金收入,也按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通常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四是单位取得有限定用途的捐赠收入等,则在“其他收入”(按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核算。另外,对于科学事业单位签订研究和试剂合同及其他经济合同,按合同规定预收的款项,可计入合同预收款项,再根据合同或项目进度确认相关收入。

3.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通常需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有指定用途”,一般而言,要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来明确具体用途,单位不能随意改变项目内容或扩大使用范围;二是“单独报账”,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规定向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报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完成后,应当报送专项资金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并接受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这在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23条中也有相应规定。如有的项目结束或因故终止时,有相关文件规定项目结余应当按原渠道收回的,还要按相关规定缴回结余。通过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促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