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的起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40:54

智能建筑的起源篇1

[关键词]智能建筑;设备节能;优化运行;控制技术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02-0053-02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很多高新技术的产物被运用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智能建筑就是其中一种。智能建筑是时展的产物,也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一种潮流趋势。智能建筑设备控制技术作为智能建筑设备的核心部分,对于智能建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节能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主流思想,因此也是智能建筑设备控制技术未来发展的目标。

1智能建筑的发展状况

1.1国外智能建筑的发展状况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产生了关于智能建筑(in-telligentBuilding)的相关概念。1984年在美国,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大厦诞生。工程师把信息技术引入到了一个旧的金融大厦中,把它改造成了一个智能化的建筑。改造完成后,这个大厦在经济效益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由此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很多国家也开始效仿这种智能化的建筑模式。而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智能建筑现在已经是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并且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方式。

1.2国内智能建筑的发展状况

我国关于智能建筑的概念提出也是比较早的。1986年中国科学院的徐兴声研究员提出了智能化办公大楼的概念。我国政府对于智能建筑的发展是非常支持的,并且制订和颁布了一些条例,来帮助智能建筑向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这些年,智能建筑在我国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而且也越来越普遍化。

2现阶段智能建筑设备节能技术的发展状况在我国现阶段大多数的智能建筑中,主要是用以下两种技术来实现建筑设备的节能优化作用。

2.1能源管理系统

各种计量仪表以及软件程序组成了智能建筑的能源管理系统,系统中这些的计量仪表被安装在各种基本的设备如冷却水泵、风机、制冷机组等上,主要是用于在系统运行时,采集各个基本设备的原始运行数据,并且它还可以帮助实现系统的节能运行。而软件程序在能源管理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中枢作用,对于能源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也是非常关键的。

2.2智能控制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主要是指通过自控网络对控制设备实行智能化管理的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的节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照明控制主要是指通过照明程序实现自动关灯。

(2)空调和卫生设备等的控制技术通过对空调和卫生设备等的控制来实现节电、节水等功能;对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是智能建筑的智能核心,既可以实现有效节能,也可以实现对室内环境温度的自动控制,保证环境的舒适度。

(3)热源设备进行智能控制还有通过对热源设备的智能控制实施水温控制,热源台数控制等等。

3目前我国智能建筑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目前,虽然我国智能建筑的建设已经比较普遍了,但是很多智能建筑的智能化水平并不是很高,而且存在很多问题,自然它的节能功能也不是很理想。根据一些调查显示,我国智能建筑技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技术不先进、系统设计有缺陷等。所以即使我国的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很迅速,但是在管理以及设计技术等方面还是不够成熟和完善的。

3.1设计误差,以及设计缺乏系统性

虽然我国智能建筑设备技术发展的很快,但是由于国内的设计人员良莠不齐,有不少人并不是很不熟悉智能化设备的技术设计方法,不能提供完整的智能建筑系统设计,结果会使得一些建造出来的楼房智能化程度比较低,甚至存在很大的资源浪费问题。当然也有些人会请境外的设计师,但是由于我国的工程实施水平和境外也有差异,所以也不能获得比较好的结果。

3.2智能建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资源浪费现象

智能建筑其智能的意义不仅是它可以使一些事情变得简化方便,它更大的作用是可以使能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所以如果建造的智能建筑没有达到节能的效果,反而使得资源浪费,那么这样的智能建筑的建造就是失败的。而目前我国智能建筑市场存在的一种比较普遍现象就是一些智能建筑项目在建成交付使用后,开通率很低,很多智能系统实际上处于长期闲置的状态,这样就导致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使得投资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3.3节能建筑工程技术问题比较多

智能建筑设备技术即使设计部分比较完善了,但是在建造时可能会因为建筑工程技术水平比较低,会使得建成的智能建筑设备技术运行中存在严重缺陷,有的或者根本不能开通,因此节能的功效也就无法实现。

4智能建筑节能优化技术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前景

4.1智能建筑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

我国的智能建筑由于发展非常迅速,市场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又比较混乱,因此导致了这些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所以我国应尽快建立关于智能建筑设备的技术标准,完善相关的管理条例,让智能建筑的市场更加规范化。此外,建筑行业也应加大检查力度,建立相关的行业标准以及行业准入规则。当然提高智能建筑的使用率也是非常必要的。

4.2智能建筑节能技术未来发展前景

(1)现在全世界都在提倡环保,所以绿色能源将是未来的主流能源。而绿色建筑也将是未来的主流建筑发展形式。因此未来的智能建筑在设计节能功效时可以加入绿色能源技术。太阳能技术目前在我国建筑设计中应用的比较广泛,主要是因为太阳能具有污染小、能源取材方便等优势。其它的还有风能,和太阳能一样都是可再生资源。在智能建筑设计中可以考虑使用这些能源,增加能源的利用率,减少高耗能设备的使用,这样既可以让使用者享受到舒适的环境,也可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2)未来智能建筑节能技术除可以利用绿色能源,也可以对一些空调、供水、通风系统的进行节能优化,比如说在选择设备时可以选择一些节能环保、零排放的产品。此外像固体废弃物处理回收再利用也是一种效果不错的节能环保技术,既可以减少能源浪费,又可以减少成本。

(3)材料是建筑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材料技术对于智能建筑设备的节能优化技术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近些年,很多新型环保新材料问世,比如像高强度轻质材料,透明隔热材料,也进一步促进了智能建筑节能的发展。

5结语总而言之,智能建筑设备节能优化运行控制技术对于智能建筑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现代社会提倡节能环保,所以绿色节能也是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只有不断提高智能建筑设备节能优化运行控制技术,才能走在智能建筑行业的前端。

参考文献:

[1]刘辉,冯阳.智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及问题研究[J].山西建筑,2012(29):226-228.

智能建筑的起源篇2

关键词:绿色建筑;智能建筑;一体化发展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面临的问题也层出不穷。能源问题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巨大挑战,而传统的高耗能建筑模式显然使其异常放大。许多发达国家纷纷意识到事态的严重,近年在建筑模式的实施中融入了大量的绿色与智能相结合的建筑理念,突出智能建筑的智能功能和绿色建筑的环保意识、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以实现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战略是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当代建筑来说也必须由传统的高耗能发展模式向现代绿色发展模式进行转变,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技术的发展正是这一转变的具体实现。随着现代社会各方面发展的不断智能化,智能系统不断发展,智能系统的功能、运行技术将是绿色建筑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使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一体化发展是实现我国建筑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1.1绿色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有效安全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类建造健康、舒适与自然发展相适应的建筑。绿色建筑的特点体现在建筑遵循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了建筑绿色化的理念。绿色建筑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因地制宜的建筑理念,结合了人文因素、地域等方面因素,建造符合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1.2智能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和管理根据所需要求进行最科学的优化组合,从而建造出一个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促进了智能建筑的智能化发展。智能建筑的出现加快了现代建筑的发展步伐,建造出了更加舒适、安全、便利的环境,同时较之传统建筑模式很大程度的节约了建筑资源的投入,满足了各种对建筑物环境功能的特殊需求,实现了建筑功能的最大化。

2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作用及相互影响

2.1绿色建筑的作用

绿色建筑是对环境无害,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的节能环保型建筑。绿色建筑能够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同时又能提供健康、安全、舒适性强的居住办公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现代绿色建筑采用了节能的建筑设计结构,根据自然通风和太阳能取暖的原理进行设计的建造,减少了电和水资源的消耗,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优势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绿色建筑强与自然资源相互结合,利用自然界富足的材料进行建筑,同时使建筑物的空气质量和对人体健康的控制和保护起到了很好的补充。绿色建筑的舒适性更加的符合现代人类要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使其有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2.2智能建筑的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事业的发展也应该适应发展需求发挥科技的力量,智能建筑的出现充分体现了科学在建筑领域的中重要作用。以现代化大厦为例子,水电的耗能是整个大厦的主要消耗,在北京,总建筑面积近56万m2的国贸大厦其中1d的水电等能源的消耗费用就30万元。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国贸大厦运用了智能化的节能设备,一年的时间里节能效果明显,智能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充分给建筑的能耗问题上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智能建筑的发展能够满足不同环境功能的要求,使人类的生活和居住环境更加科学合理和方便。

2.3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相互影响

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发展结果,也是未来建筑事业的发展趋势。现如今,世界各国都在逐渐重视对绿色建筑的探究,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力量等诸多因素,对绿色建筑的研究成果也存在差异。智能建筑本身的发展也是朝向绿色建筑发展,智能建筑也是实现绿色建筑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手段,要实现绿色建筑的功能,必须要结合智能建筑的相关功能,特别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先进科学的建筑设备等建筑控制技术。总之,智能建筑是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和实现手段,绿色建筑是智能建筑的最终目标。

3绿色建筑一体化的发展

3.1绿色建筑一体化面临的问题

目前,绿色智能建筑一体化正处在发展初级阶段,严重缺乏国家的统一规范标准,绿色智能建筑仅仅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脚步,没有独立的发展空间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国家没有明确的政策方针支撑绿色智能建筑的发展,没有制度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我国智能建筑起步较晚,加上目前智能功能需求都是由业主提出但是设计通常都是由设计院完成,而智能化的设计与建筑的设计常常存在不协,系统运行达不到预想效果;在工程规划、设计、实施施工、质量监督等方面并没有具体实用的标准规范;从智能建筑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开发上缺少科学的指导和监督,使智能技术产品有效的作用得不到利用;没有科学的管理制度,注重结果的好坏严重忽略绿色智能建筑的集中管理。

3.2绿色智能建筑一体化的提高

(1)技术的提高

智能化是技术的综合利用和信息集成,安全防范体系、信息管理体系、信息网络系统构成了智能化的基本体系。这些系统体系的技术并不成熟,集中管理体系还不完善,主要还是依赖于国外的智能化系统产品。我国应加大对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力度,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研究符合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要求,要结合实际发挥国内优势的方面做出智能化技术提升、系统的升级。

(2)质量的提高

目前,我国绿色智能建筑一体化建筑产品主要都是由国外厂商提供,绿色智能系统的集成也是由国外先进技术公司提供,在技术、施工方法、质量及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等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内生产的绿色智能建筑产品技术的不成熟、质量的不过关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无法生产符合用户需求的高科技产品。我国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相关质量监督的行动计划,确保绿色智能一体化产品在生产源头上做好质量的把关,同时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

(3)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

现代绿色智能建筑一体化的发展首先是要通过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人类的发展在任何时候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如何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又要保证环境的持续性发展是现今各个领域都要面对的难题。地球只有一个,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家园”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事情,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人类发展的结果只有两种:一种是继续无限度的消耗自然资源,以破坏环境资源为代价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自然环境资源的消耗殆尽。第二种就是注重对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充分发挥每一份资源的作用,再创造出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加大力度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遏制资源的无限消耗,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协持续共处和发展。在现代建造中,我们要从绿色环保的角度出发,充分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创造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绿色智能一体化建筑。

4结束语

绿色智能建筑体系是建筑业、房地产业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的战略目标,智能、绿绿色环保技术发展异常迅速,各行各业中得高新科技都会直接影响或间接反映到绿色智能建筑中。因此,加快绿色智能建筑一体化发展是促进建筑事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陆伟良.智能建筑发展方向的探讨[J].低压电器.2009(18).

智能建筑的起源篇3

【关键词】智能建筑;技术;发展趋势

1智能建筑的概念

智能建筑主要是指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将建筑物的建筑结构、建筑系统、设施服务和管理体系按照人性化的需求进行设计,达到最优化整合,为住户居民提供一个安全可靠、人性化服务、绿色节能的智能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将现代建筑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紧密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整体,使传统建筑领域与高新技术产业有机结合。在该智能建筑系统中,可以对室内温度、湿度系统,采光系统以及安保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等实现远程智能操控,并大大简化管理流程。既满足了生活工作方面更加人性化的需求,又顺应了当今社会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绿色发展要求,表现出智能建筑具有功能性以及实现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的显著特点。

智能建筑的设计理念最初起源于美国,其开创了全新的建筑设计方式。1984年1月,美国联合科技公司在美国康乃迪克州哈特福德市建成了智能化的“都市大厦”―CityplaceBuilding,标志着世界首次智能型建筑的产生。该大厦首次将信息化、整合最优化理念应用到建筑设计方面,通过计算机智能控制手段对整栋大厦内的空调系统、供水排水系统、电力供应系统、防火防盗系统以及采光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并为大厦的办公人员提供语音通信、文字资料等多样化的信息交流体验,使客户的工作环境更加舒适便捷、智能高效。随后英法等国也开始相继发展智能建筑系统技术[1]。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智能建筑技术开始流入到我国的建筑领域,适应了我国快速变化的居家生活模式、休闲娱乐方式以及工作、商务模式,因此传入不久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演变,已经从原先单一的商务酒店大楼、商务办公大厦发展到了现在的智能化住宅、智能化医院、智能化学校等多元领域。

2智能建筑的主要技术

智能建筑是整合利用现代化建筑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控制技术,将传统建筑领域与高新技术产业完美结合,使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水电暖供应系统、物业管理和服务方式更加适应人性化的需求,为住户居民提供一个安心舒适、绿色生态的智能化建筑环境。它的主要技术包括以下几方面。

2.1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技术

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整合利用现代化电脑技术、现代化控制技术和现代化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组成高度智能的综合管理系统,对整栋建筑内的空调采暖、供水排水、供配电、防火防盗以及采光照明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并且按照需先设置的目标值进行实时调整。因此这就对于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水平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早期阶段,我国通常采用电脑集中控制和监视形式,但不足之处是可靠性不够,因此逐渐被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DCS)取代。现在我国多采用美国aSHRae制定的BaCnet网络通信协议和美国eChlon公司研发的LonmarkS技术。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进步,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引导了智能建筑的发展潮流。

2.2智能建筑系统集成

智能建筑需要对整栋建筑的供配电、空调采暖、供水排水、防火防盗以及安保情况等进行及时有效的管控,整体协调各方,保证各个系统环节能够持久可靠的运转,为居住用户提供一个放心舒适、服务便捷、绿色节能的建筑环境。这就要求重点实施系统集成手段,将智能建筑内各个子系统按照功能的不同科学地进行有机结合,以期待实现资源共享。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从初期阶段时简单的基于监控的处理,逐步演变为现如今基于内容的处理与融合阶段[2]。

2.3智能建筑通信网络技术

智能建筑通信网络包括电话网、局域网和有线电视网,接入网技术可采用传统型电话系统的XDSL技术,有线电视网的HFC形式以及光纤到区(楼)的局域网等。智能建筑内各类原本相对独立的子系统需要先进的通信技术去进行信息的交流更新。通信网络技术称得上是智能建筑的神经网络,智能建筑的功能化发展都离不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

2.4智能小区技术

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化社区”的概念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把智能化小区理念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住宅小区逐步地智能化,出现了拥有实时监控、安全防范、远程控制的物业管理办公系统以及智能化家庭管理的智能小区,可以为住户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提供最优化、最全面的生活服务。

3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

近几十年,智能建筑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众多商业建筑与居住社区的办公人员与居民都渴望居住在更加智能化的建筑中,享受更加贴心周到的居住体验。我国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在该行业的发展日趋成熟,国内其他地区也紧随其后。我国对智能建筑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智能建筑业得到了更多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3]。综合智能建筑的起源与演变以及当今社会的实际需求,可预测其整体发展趋势。今后将重点围绕深度化,广度化,规模化,可持续性等内在要求发展智能生态建筑。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智能化建筑的发展会刺激带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反之,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会促进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因此发展更深层次、更高精准程度的信息网络技术也是今后能够深刻影响到智能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

智能建筑的理念符合我国积极倡导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和谐发展的方针政策,因此我国的智能建筑更加追求智能建筑的低碳环保,建造全方位、系统化的生态环保住宅。在未来智能小区中,会以最大限度发挥居住环境的生态效应为主要目的,全面协调发挥作用,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消耗。

【参考文献】

[1]岳素霞.智能建筑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3(3):38.

智能建筑的起源篇4

关键词:智能建筑;建筑设计;设计特点

abstract:thepaperbrieflyintroducestheconceptoftheintelligentbuilding,intelligentbuildingtotheanalysisofprojectplanningandarchitecturaldesigninfluence,combinedwiththeengineeringpractice,thispaperputsforwardofthedesigncharacteristicsofintelligentbuildingandintelligentbuildingdesignmethod.

Keywords:intelligentbuilding;architecturedesign;Designfeature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及办公环境的舒适、方便及安全都有了更高的追求。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掌握了电子控制技术,在这些基础上为了适应人们的要求智能建筑应运而生。结合智能建筑的性质,浅谈―下智能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智能建筑的概念

智能建筑在20世纪末诞生于美国。近几年来,发达国家相继掀起了智能建筑的浪潮,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和改建的办公大楼约有70%为智能化建筑,日本则制定了从智能设备、智能家庭、智能建筑到智能城市的发展计划,计划在本世纪末将65%的建筑智能化。新加坡政府也拨巨资进行了专项研究,准备把新加坡建设成为“智能城市花园”。建筑智能化热潮正在引发国际建筑史上的一场革命。我国在智能建筑建设方面起步较晚,但有奋起直追之势,仅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等地就出现了数量相当可观的智能化建筑。所以,智能建筑应当是:“通过对建筑物的4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最优化的设计,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

2智能建筑对项目策划及建筑设计的影响

2.1首先,设计师要准确界定所建建筑智能化的标准,这一方面需要设计师根据建筑物功能需要、国内智能化水平的程度及建筑物的规模进行定位。从规模上看,―般来讲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达到2万平米以上用于智能建筑会更经济、实用。

2.2智能建筑的目标要尽量创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智能建筑内的温度、空气质量、光线、独立而又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计算机网络、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家具、休息空间及建筑物外的景致和适当的隔离等等方面,都应充分体现设计师独具匠心的构思。设计时尽量避免大进深的平面布局,进深控制在10m左右,保证办公区充足的阳光和室外景观。外墙可以布置成凹凸状,利用这样的平面做成所谓的comeroffice在办公区要适当安排―些有自然风味的工作人员休息的角落。设计时应避免做固定扇的外窗。

2.3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柱网和层高。采用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可以提供灵活多变的环境,―般9m的柱网对停车、空间分割及结构设计都比较适宜。由于智能建筑内部要求舒适的环境,所以所有管线均不能暴露,考虑到中央空调的管道、综合布线的要求、空调排水的坡度及架空地面等方面,建筑物的层高应大于3,6m,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办公区域的净空不小于2.6m,走廊里的净空不小于2.3m。

2.4智能建筑内还要求行之有效的布线,而建筑物内的设备会产生热量、噪音,设备的维修及各个办公区和生活空间的不同性质还要求合理的区域划分,智能设施还要能根据气候、季节、光照变化自动调节建筑内的各项控制指标,以达到居住的最佳处境。

2.5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智能建筑内的变化、发展及新增项目的可能性。

3智能建筑设计特点

当代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建筑,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因此可持续发展建筑应遵循下列原则:

(1)节约化特点

要能体现节约能源,既要节约建筑制造能源,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和运行也要节约能源;智能建筑要能体现利用各种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自然通风、采光,利用太阳能、风能、热能、地热能和生物能等;应体现节约能源的高效照明;还要能体现节约其他能源,节约用水、节约木才,能重复利用某些旧建筑材料、结构配件、设备及循环利用再生材料等。

(2)能体现生态化特点

要提倡绿色设计和文化。智能建筑要能体现人与人工自然的和谐、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的和谐、人与天然自然的和谐等三大和谐。智能建筑更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既要有增益作用、消费功能和审美效应。也要与大自然形成统一的、互利的和相洽的关系。

(3)能体现人性化的特点

要有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调节大厦各种设施如室温、湿度、灯光、保安、消防、给排水、供电等为用户提供舒适环境;良好的通信网络设施使数据能在大厦内各区域之间进行流通;要能提供商业支持功能,以提高大楼的整体工作效率服务;同时排泄功能良好,达到无害化、方便化要求。

(4)能体现集约化特点

智能建筑能对各类建筑元素的原始价格、运行消耗进行测算;体现开放性设计,把各专业专家、学生、使用者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共同利益。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特点,我国智能建筑能耗低且运行费用最低的可持续建筑设计包含了以下技术措施,要体现节能的特点;减少有限资源的利用、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室内环境的人道主义;场地影响最小化;艺术与空间的新主张;智能化等特点。在建筑电气设计中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①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和需求的前提下节省能源,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②采用高效、低能耗的设备,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进一步降低能耗。

③采用新技术,合理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对于环境保护主要是选用绿色环保的电气产品,节约用电,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注重发电机排出的废气处理。

4智能建筑设计方法

4.1地面设计

智能建筑内的地面可采用架空地面、预制线槽的楼板面层及地毯地面等。架空地面布线方便,容量大,双层地面可以分开布设强、弱电,更可以用于旧楼改造,但会造成地面高差,使人感到不方便。楼板面层预制线槽可在办公自动化房间内任何地方做接口,不会产生高差,施工方便,可布设在面层10em内。在方块地毯下布置布线系统,―般是在层高受限制时使用,要求线路少、交叉点少的分支线路,采用扁平线,施工同样方便,但要注意与办公家具的配合,做防静电处理。

4.2墙面设计

智能建筑内的墙体除了做隔断以外,墙面上还可以做出线口,墙内空间还能布置各种传感器和控制设施。23天花板。智能建筑内的天花板需要负责照明、送风、出风、烟感、喷洒等的走线及出口任务。

4.3专用机能室的设计

(1)中央控制室设计。中央控制室是整幢智能建筑的心脏部分,负责设备运转监控及安全保卫监控等。

(2)咨询中心设计。咨询中心中需要配备电脑、多功能工作站、电子档案、影像设备的输入和输出装置、微缩阅读及闭路电视等。33电视会议室中需要考虑音响、光源、照度及配电等的设计。

(3)决策室设计。决策室需要考虑音像、声音、会议、电脑及通信系统的综合设计。另外,接待柜台、电脑机房等机能室都需要给予充分的考虑。

4.4屋顶的设计

建筑物屋顶是直接平面敞开的接触大自然的空间,智能建筑的屋顶会被布置上大量的设备,所以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除要考虑屋顶美观绿化以外,还可以布置吸取太阳能和风能以采集热能、收集降水等等,充分吸收和利用自然界提供的一切能量和物质,同时也要设计防止自然力量侵袭的预防设施。还要考虑到设备运转时产生的震动、噪音、电磁场等因素,电缆穿过屋面以后如何防止漏水,电线基座的防水、防风及防震的问题。

4.5智能建筑的外部空间设计

4.5.1功能与分区

建筑外部空间作为开放的空间具有一定的功能要求。建筑外部空间按功能分为人的领域及除人之,包括交通工具的领域。而要获得舒适的人的逗留空间所需要以限定空间的手法刨造一定的封闭感。利用标高的变化及墙的运用均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封闭感。同时作为为外部空间,它不同于内部空间,它应该具有开敞,流动的特点.意念空间的设计也是限定区域的重要手段。建筑师可采取独特的空间布局强调不同的功能分区。

4.5.2规模与尺度

建筑外部空间的规模与尺度受城市规划,日照及不同的生活习惯所影响。其尺度的不同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建筑师应该利用这种尺度的差异来创造不同的建筑外部空间形态。也可以弥补原有空间的先天不足。

4.5.3空间分类

建筑外部空间按使用性质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活动型。这种类型的外部空间―般规模较大能容纳多人活动,其形式以下沉式广场与拾起式台地居多。

(2)休憩型。这种类型的外部空间以小区内住宅群中的外部空间为多,一般规模较小,尺度也较小。

(3)穿越型。城市干道边的建筑及―些大型的观演、体育建筑常有穿越型的外部空间或者是城市里的步行通道或步行商业街间点缀绿化、小品等,即可穿越’也可休息'也可活动。可以说是多功能的外部空间了。

4.5.4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手法的运用

为了获得宜人、丰富的外部空间仅仅一种手法是不够的濡要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根据不同的建筑以及不同的环境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手法。

(1)空间的延伸和渗透。内外空间及外部空间的相互延伸及渗透是空间的连续和相互作用造成的时空的连续。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借景与对景都是空间的延伸和渗透手法的运用。

(2)层次与序列。要创造有秩序而丰富的外部空间,就要考虑空间的层次。而对于运用空间就要有空间导向有序列有高潮和过渡。外部空间的序列通常表现为“开门见山”和“曲径通幽”两种。

(3)建筑尺度的处理。建筑作为外部环境的主体其本身的尺度必须有适应^、体尺度的过渡。正如芦原义信所提的第二次质感一样。建筑本身需要以―个较大的尺度去适应其所处的大环境'又要以―个较小的尺度去满足其本身的外部环境。建筑物应该具有多层次的尺度关系。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业空前的繁荣。向人们提供优美的内、外部空间是历史的必然,它不同于历史上的私家园栋,它是归还给人们属于自己的诗意空间和栖息之所。同时作为一名建筑师对于建筑外部空间的重视也应象对建筑内部空间一样,让人们能感受到内外一致的贴切关怀。

参考文献:

[1]陆伟良.智能化建筑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智能建筑的起源篇5

编译/maggic

笔者在考察欧洲建筑时,在英国欧洲智能建筑集团(eiBG)带领下,参观了位于watford的一栋智能型的办公楼和住宅。

办公楼主要用于办公和会议,其建筑面积仅2050平方米,其中1350平方米作为高档的大开间办公室及一些小型的办公室,近800平方米的会议及学术研讨用房,会议室能容纳100人。对于这种小规模的办公建筑,从其建设的初始阶段,就立足于要建成一个全新的、低能耗的、可作21世纪办公建筑的示范工程。楼内的能耗,比起目前具备舒适、健康和可控制工作环境的最好办公楼还要节能30%,并且作为展示在建筑中采用废弃建材和再生材料的窗口。

住宅从住宅的布局、造型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绿色技术,智能化系统,均能很好地融汇在一起,把智能型家居的概念引入到21世纪。该智能化住宅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共有三层。其中一层为半地下形式,其北边由土堆砌起来,南边为从一层直到屋顶的玻璃,一层主要是卧室和卫生间;二层为入口、起居室、厨房等;三层为书房和设备间。

我国的一些建筑,从设计上看,其耗能就高,试想这样的建筑,再怎么采取节能措施,也不可能达到经济的目标。

笔者参观的办公楼尽量利用自然通风及热砌块结合起,以减少机械通风的电力损耗。利用新奇的、明露的混凝土吊顶板,使建筑能够灵活分隔,而又不阻止自然通风的路径。该建筑设计最大利用自然光,并具备太阳能控制可动的建筑南侧外部百叶,并利用百叶来控制眩光,避免在英国冬天办公室常出现的百叶放下,电灯开启的现象。利用明露的吊顶板,可尽量少用空调,该吊顶板在白天吸热,夜间放热,如果需要,可以在板楼中敷设水管,利用地下水进行制冷,这种冷却方式,能够使夏季室内温度降低2℃。

采用高效的智能照明系统,自动补偿白天工作时的光线,并且每个照明灯具均能独立控制,从而避免大面积灯光开启造成的能源浪费。该建筑中所有的系统,均由楼宇管理系统操作和管理,使用者可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来控制照明、百叶,需要时他们也可以手动开启一半的窗户。

该建筑在其南面设置了47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它由太阳光产生直流,再转换成交流电而用于建筑中。该建筑设计所做出的每一项努力,均是为了提高能源和利用效率,使环境更友好。建筑中还使用了80,000块回收的粘土砖,还有木材、地毯等,也有些是利用再生材料制成,在卫生间采用低冲水量的洁具,充分节约水资源。

该住宅具备以下特点:

1.注重生态和环保

在设计之初就遵循生态和环保的原则,尽量采用自然和再生材料,注重绿化。在参观中,我们看到建筑内、外墙采用木材,墙体的保温材料采用再生木材,室内客厅的木地板,是利用拆除旧建筑中的木地板,其它建筑材料尽量少用水泥,而是采用钢、铝材及玻璃等。即使要用到水泥的地方,也不在现场制作,而是利用预制的方式。建筑外墙采用的木材,外表未刷油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在建筑的北屋面上种植了绿色植物,充分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厨房电冰箱采用无氟型冰箱。

2.注重节能

在能源的利用中,首先考虑的是利用自然能源,如北边的土坡,将一层北边置于土层下,使之保持自然的冬暖夏凉,可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南边从地面到屋顶的玻璃暖房,其玻璃下边有电动窗帘,可用于控制不同季节、气候时房屋对日照和热量的需求。玻璃暖房下边和顶部的电动百叶,在夏季可开启形成烟囱效应,使空气对流,将室内的热空气带走,起到自然冷却的作用。在南边屋顶上设置太阳能,充分利用大自然的阳光获取热,在冬季,通过两个地下50米深的热泵提供住宅的供暖,经热交换从11℃到50℃,在冬季最冷季节,地下热能不够时(一般能解决3/4的热能),才使用电能。在每个房间均有单独的温度控制器。在节水方面,整体预制的卫生间内的用水设施,均采用节水型产品。例如淋浴喷头采用节水型的喷头,卫生洁具的冲洗利用双水量的按钮。并且采取了中水和雨水回收措施,将淋浴和洗手用水,经专门管道收集起来进行处理后,再用于冲洗卫生洁具。将从屋顶流下的雨水回收到花园地下的一个蓄水池中,采用加压水泵将雨水引到地面和楼上,用于洗车和植物浇灌。照明采用低压卤素灯和紧凑型荧光灯,达到高效和节能。

3.智能化系统

智能化系统在该住宅中是其重点之一,一方面其自动控制系统将住宅的热泵、中水处理和雨水回收以及窗帘、百叶等进行自动控制,使之满足住宅中舒适性的要求。另外,在控制方面,还对室内种植的植物进行自动浇灌,在放有花盆的地方,均有水管及自动喷头,利用土壤湿度传感器测量植物是否缺水,当显示缺水时,则可自动进行浇灌。

住宅的控制系统是采用分级式提供集成控制,控制整栋住宅的供暖、照明、热水、安防、门禁、通风和窗帘的自动遮阳。所有的系统还均能独立控制。安防模式还可根据住宅的模式的变化而自动变换控制模式,例如该系统可以根据房间内是否有人,是否在睡觉等而自动改变安防模式。这种模式的变化是根据时间、内外温度和内部光线等情况进行。在该住宅内还设置了三组摄像机,分别对室内外花园、大门和二层暖房的平台进行监视,监视的图像可以通过电视机或计算机进行观察。

该住宅在智能化方面的另一显著特点,每个房间安装了音响、电视、电话和数据接口,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将他们综合在一起。由于该建筑为一个独立建筑,实际上在其中建成了一个局域网。综合服务数字网(iSDn)为该住宅提供了2条数字电话通道和10个电话号码,可分为工作电话和私人电话,iSDn同时具备inteRnet功能,住宅内的计算机能够联到网络上,可以数据资源共享。通过互联网,还可与住宅的管理系统相互通信。

智能建筑的起源篇6

关键词:智能建筑,节能建筑,施工,要点

1、引言

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智能建筑作为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几年来,发达国家相继掀起了建设智能建筑的浪潮,美国自90年代以来新建和改建的办公大楼约有70%为智能化建筑,日本则制定了从智能设备、智能家庭、智能建筑到智能城市的发展计划,计划在本世纪末将65%的建筑智能化。新加坡政府也拨巨资进行了专项研究,准备把新加坡建设成为“智能城市花园”。建筑智能化热潮正在引发国际建筑史上的一场革命。我国在智能建筑建设方面起步较晚,但有奋起直追之势,沿海城市就出现了数量相当可观的智能化建筑。

2、智能楼宇的特点

智能楼宇是智能建筑技术和新兴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智能楼宇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的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功能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

智能楼宇是不是特殊的建筑,它主要由4a组成,即;大楼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讯自动化系统、安全自动化系统。智能楼宇自动化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协调的,具有互操作性,因此,还需要有一个能实现集中管理与协调的系统,以便各个子系统能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共同构成建筑物的自动控制网络。

2、1环境方面主要特点

(1)舒适性,使人们在智能建筑中生活和工作,无论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均感到舒适。为此,空调、照明、消声、绿化、自然光及其它环境条件应达到较佳和最佳条件。(2)高效性,提高办公业务、通信、决策方面的工作效率;提高节省人力、时间、空间、资源、能量、费用以及建筑物所属设备系统使用管理方面的效率。(3)适应性,对办公组织机构的变更、办公设备、办公机器、网络功能变化和更新换代时的适应过程中,不妨碍原有系统的使用。(4)安全性,除了保护生命、财产、建筑物安全外,还要防止信息网信息的泄露和扰,特别是防止信息、数据被破坏,防止被删除和篡改以及系统非法或不正确使用。(4)方便性,除了办公机器使用方便外,还应具有高效的信息服务功能。(5)可靠性,努力尽早发现系统的故障,尽快排除故障,力求故障的影响和波及面减至最小程度和最小范围。

2、2功能方面主要特点

具有高度的信息处理功能。信息通信不仅局限于建筑物内,而且与外部的信息通信系统有构成网络的可能。所有的信息通信处理功能,应随技术进步和社会需要而发展,为未来的设备和配线预留空间,具有充分的适应性和可扩性。要将电力、空调、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构成综合系统,同时要实现统一的控制,包括将来新添的控制项目和目前还被禁止统一控制的项目。实现以建筑物最佳控制为中心的过程自动控制,同时还要管理系统实现设备管理自动化。

3、智能楼宇与节能建筑

建筑节能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是建筑维护结构使用保温材料,而且与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能量的管理模式密切相关。国外专家对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分析表明,在建筑的建设过程中,规划成本占总成本的2%、设计施工成本占23%;而在运营使用过程中的成本占75%。在我国往往只重视降低建设过程的成本,忽视建筑运营使用过程的成本。要降低建筑的运营成本,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才能提高管理效率。智能建筑技术的优势之一在于能帮助建筑管理者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建筑能耗和人工成本。因此,我们可用建筑智能技术实现建筑节能,如运用楼宇自控系统的节能策略与技术措施等,就有巨大的节能潜力。2005年10月,在建设部与科技部联合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明确指出,建筑的智能化系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地调节控制能源的使用、降低建筑物各类设备的能耗、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效率、减少管理人员,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保证建筑物的使用更加绿色环保、高效节能。

3、智能楼宇的节能建筑施工应注意的要点

3、1设计、施工中应力求产学研结合、不断创新

由于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嵌入了智能化系统工程,为配合节能与用能技术措施的智能控制方案与产品都具有一定的新颖性、独特性与复杂性,传统用于建筑的监控设备与系统已不能充分满足要求,因此,在建筑节能工程中需要不断地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开发新装备,在运行过程中不断积累数据,优化控制与管理模式,完善并提升建筑智能化节能控制装备的功能。在建筑节能工程大规模推进的早中期,产学研结合研制新型节能装备尤为重要。

3、2工作思路与模式上应不断寻求改进

智能化系统工程节能技术措施以往主要集中在能耗设施,如冷热源、空调等的节能控制方面,现在则应转为“全面用能管理,精细节能控制”。无论是设备系统的工艺控制,还是日常管理,只要有一定的节能空间,就应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所以,凡是有利于用能管理的参数,智能化系统就必须准确地采集并完整地存贮,通过对各类实时信息与历史数据的分析,管理当前的用能设备,优化今后的用能控制与管理策略。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设计施工不仅是主观地配置功能,采购设备现场安装,而应与建筑、设备、物业等专业联合,对建筑物的能源系统进行分析与诊断,紧密结合建筑方案、设备工艺、管理方式,提供全面的自动监测、控制与管理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优化完善。能源合同管理及节能工程的前期咨询、规划设计和实施优化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工作模式的转变意味着智能建筑工程界整体将提升一个层次。

3、3加强标准的健全与建设导向

目前国内一些地方如上海、江苏、山东等省市已制定了地方的设计标准,相关部门也在制定综合布线标准,但整个智能建筑系统的行业标准或全国性的规范还没有形成。依据什么标准进行设计,要达到什么样的智能等级及设备水准,如何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际技术标准,如何进行工程质量评定和验收,这些都是建筑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有不少投资商、设计单位和系统集成商对智能化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不知智能建筑的真正含义,搞不实宣传,有的投资商在已建、在建的智能建筑中提出了不切实际的智能化要求,在具体建设中还带有一些盲目性,特别是在设备选择或系统集成方面往往屈从潮流或随意拔高,导致设备和设施不能正常运转,造成投资上的极大浪费。由于存在这种盲目性,使得当前智能建筑在舆论导向上存在过热现象。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的创新和改进。

3、4应不断提高和培养智能建筑设计队伍的素质

我国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智能建筑设计队伍,不能长期把智能化系统设计委托给国外设计单位或系统集成商。实质上智能化系统设计仅是整个建筑物设计工作的一部分,智能化系统设计应服从于建筑设计,整个建筑物的设计工作应由建筑专业牵头,统筹考虑并统一协调各专业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于智能化建筑,建筑设计单位仍然是主体设计单位,系统集成商仅是配合单位。

实践表明,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建筑设计不能各自为战,国内已出现过多起由于建筑设计与智能化系统设计没有同步而引发的设计事故。为使两种设计形成有机的联合体,国内有条件的设计单位应调整专业设置,把自动控制、通讯、信息、计算机、建筑设备等专业有效地结合起来,建立起自己的智能建筑设计队伍。对于独立于建筑设计单位的系统集成商,除服从于主体设计单位外,其设计成果还应纳入建筑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

4、结束语

建筑能耗与工业、交通运输能耗并列,属于民生能耗——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建筑节能应该理解为“建筑合理用能”,不仅仅是单纯地抑制需求,减少能耗,而是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和舒适感的需求下,尽量降低能耗。绿色建筑强调的是结果,智能建筑强调的是手段。智能建筑是绿色建筑重要的实施手段和方法。以智能化推进绿色建筑,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是智能建筑发展的方向和目的,也是全面实现绿色建筑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智能建筑的起源篇7

随着信息传输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逐渐渗透入建筑行业,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智能建筑无疑将成为现代建筑文化的必须词。近年来,建筑智能化技术在住宅建筑中大量应用,具有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功能的住宅小区和楼宇大厦不断涌现,智能建筑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更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综合标志之一,它也成为人类社会住宅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智能建筑技术普及未来标志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ransmissiontechnology,highandnewtechniquehasinfiltratedtheconstructionindustry,andtheintelligentbuildingwillundoubtedlybecometherepresentativewordsformodernarchitectureculturefortheconstantimprovementofthelivingenvironment.inrecentyears,theintelligentbuildingtechnologyhasbeenlargelyappliedinresidentialbuildingwithconstantlyemergingtheresidentialareaandmansionwiththefunctionsofintelligence,information,digital,andthereprovideshigherandhigherdesignrequirementforintelligentbuildings.toraisethelevelofintelligencenotonlybecomeareflectionofthenationaleconomicstrength,butalsooneofthecomprehensivesymbolsofthenationalscienceandtechnologylevel.andtheintelligentbuildingwillbecometheinevitabletrendofthehousingconstructiondevelopmentofhumansociety.

【Keywords】intelligentbuilding;technologypopularization;thefuturesymbols

中图分类号:K92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正文】

目前,我国出现了很多具备“智能化住宅”特点的现代化居住小区,这些小区独具特色的综合“信息系统”,近年来中国对智能化住宅的关注力度逐渐加大,国家对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发展政策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智能和可持续性。中国智能化住宅的发展将有两个阶段性目标。第一个阶段,到2010年,全国新建建筑争取三分之一以上能够达到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的标准,全国城镇建筑的总耗能要实现节能50%,据有关数据统计,已达成第一阶段目标。第二个阶段,到2020年,要通过进一步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使全社会建筑的总能耗能够达到节能65%的总目标,这些就需要国家政策和激励措施的积极推进,以及建筑行业的同仁的共同努力,完成这一宏伟目标。

一、建筑智能化的定义

所谓建筑智能化,就是给具有“重、厚、长、大”的骨骼和肌肉的传统建筑加上“聪明”的头脑和“灵敏”的神经系统。建筑智能化涉及广泛,涵盖电气、安装、装修、弱电、计算机、软件等诸多学科,又属于建筑行业的一个边缘分支,在很多时候不受各大设计院青睐,多数设计院都把建筑智能化划在了电气专业,而有些业主更是把建筑智能化划在了it或信息化专业,对建筑智能化的定义可谓是五花八门。

1、国内对智能建筑的基本定义::

我国建筑业普遍认同的定义为:智能建筑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提供一个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的建筑环境。

2、国外对智能建筑的定义:

欧洲智能化建筑集团,把智能化建筑定义为:“使其用户发挥最高效率,同时又以最底的保养,最有效的管理本身资源的建筑”。智能化建筑提供“反映快,效率高和有力支持的环境,使用户达到其业务目标”。

美国智能化建筑研究所则定义:智能化建筑通过对建筑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她们之间内在的关联的最优化考虑,来提供一个投资合理的但又拥有高效率的舒适、温馨、便利的环境,并帮助建筑物业主、物业管理人员和租用人实现在费用、舒适、便利和安全等方面的目标,当然还要考虑长远的系统灵活性及市场能力。

日本对智能化建筑下的定义是:智能化建筑就是高功能大厦,其功能是:1)方便有效的利用信息和通讯设备:2)采用楼宇自动控制技术,使其具有高度的综合管理能力。

新加坡对智能化建筑下的定义是,智能化建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安全、舒适的环境,即具有消防功能,温度和湿度控制功能以及灯光及其它楼宇设备的控制功能,2)良好的通讯网络设施,使数据信息能够在大厦内传输。3)足够的对外通信设施与通信能力。

二、智能建筑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功能要求

一)基本特点

1、智能建筑与节能环保以及使用者的经济效益紧密相联。

建筑物的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已成为智能建筑发展必须考虑的首要前提和最重要的条件。智能建筑功能的采用必须与用户或业主的经济效益紧密相关。

智能建筑充分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智能建筑的最终受益者应该是在其中生活、工作的人。一栋大厦智能化程度,不能光凭其所装设备器材的先进度来认定,而主要取决于使用人的需求功能。智能建筑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单纯的高新技术产品的简单合成,而是采用高科技来实现人的需求,改善和提高人工环境的品质,更好地为人服务。智能建筑是信息产品升级换代和业主自身需求的结合。智能建筑的发展完全是一种市场及使用者行为的结果。而业主完全是根据市场和自身的需求来投资适用的智能建筑,不会盲目攀比。同样,建筑商或设计也不会为标榜自己而设计建造一栋没有市场需求的智能建筑。

二)智能建筑具备的主要功能

1、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中心(SiC)

该中心具有各个智能化系统信息总汇集和各类信息的综合管理的功能。具体要达到以下三方面要求:

(1)汇集建筑物内外各种信息。接口界面要标准化、规范化,以实现各智能化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协议(接口、命令等);

(2)对建筑物各个智能化系统的综合管理:

(3)对建筑物内各种网络管理,必须具备根强的信息处理和数据通信能力。

2、综合布线系统(GCS)

该系统是一种集成化通用传输系统,利用双绞线(u’rp)同轴电缆及光纤来传输智能建

筑或建筑群内的语音、数据、图像和救控信号。Gcs是智能建筑连接3a系统各种控制信号

必备的基础设施。目前已被智能建筑广泛采用。Gcs通常是由工作区(终端)子系统、水

平布线子系统、垂直布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子系统及建筑群室外连接子系统等六个部分组成的。

Gcs克服了传统布线各系统互不关联,施工管理复杂,缺乏统一标准及适应环境变化

灵活性差等缺点。它采用积木式结构,模块化设计,实施统一标准,完全能满足智能建筑高效、可靠、炙活性强的要求。

3、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对智能建筑中的暖通、空调、电力、照明、供排水、消防、电梯、

停车场、废物处理等大量机电设备进行有条不紊的综合协调,科学地运行管理及维护保养工作。它为所有机电设备提供了安全、可靠、节能、长寿命运行可信赖的保证。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必须包括以下三个子系统:

(1)建筑物管理子系统是对建筑物内所有机电设备完成运行状态监控,报表编制,起停控制及维护保养,事故诊断分析的系统。建筑物中央管理系统通过设在现场各被控设备附近的控制分站来完成上述工作;

(2)安全保卫子系统在具备高度信息化的办公室内对安全保卫系统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出入口警卫、防盗、防灾、防火、车库管理、商业秘密等都属安全保卫系统a它采用了身份卡、闭路电视、遥感、传感控制等来实现安全保卫要求;

(3)能源管理子系统它的任务是在不降低舒适性的前提下,达到节能因而降低运行费用的目的。

4、通信网络系统(CnS)

该系统能高速处理智能建筑内外各种图像、文字、语言及数据之间的通信。可分为卫星通信、图文通信、语言通信及数据通信等四个子系统。

(1)卫星通信突破了传统的地域观念,实现了“相隔万里近在眼前”的国际化信息交往联系,起到了零距离零时差信息传输的重要作用。

(2)图文通信在当今智能建筑中.可实现传真、可视数据检索、电子邮件、电视会议

等多种通信业务。由于数字传输和分组交换技术发展及采用大容量高速数字专用通信线路实

现多种通信方式,使得根据需要选定经济而高效的通信线路成为可能。

(3)语音通信系统可给用户提供预约呼叫、等候呼叫、自动重拨、快速拨号、转移呼叫、直接拨入、用户账单报告、语音信箱、e-mail等上百种不同特色的通信服务。

(4)数据通信系统可供用户建立区域网,以联结其办公区内电脑及其外部设备完成电子数据交换业务(eDi):多功能自动交换机系统还可使不同业主的电脑相互之间进行通信。

5、办公自动化系统(0aS)智能建筑中要处理行政、财务、商务、档案、撤表、文件等管理业务,安全保卫业务以及防灾害业务。这业务特点是部门多、综台性强、业务量大、实效性高。没有科学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来处理这业务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办公自动化系统被誉为智能建筑的忠实可靠的人事、财务、行政、保卫、后勤总管。

oas系统是在cns系统基础卜建立起来的信息系统,主要由曰常事务型和决策型两个子系统组成。前一个子系统是通用的,主要是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后一个子系统是与人们从事的工作领域有关,是“专门领域的应用信息系统”.如金融领域的专用信息系统、工业企业领域的专用信息系统、国家经济宏观调控领域的专用信息系统等。

三、智能建筑较传统建筑的突出特点

1、技术方面

智能建筑与传统建筑最大的区别就是智能建筑各智能化系统高度集成。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就是将智能建筑中分离的设备、子系统、功能、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集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协调的系统,实现信息、资源、任务的重组和共享。智能建筑安全、舒适、便利、节能。2、节能方面以现代化商厦为例,其空调与照明系统的能耗很大,约占大厦总能耗的70%。在满足使用者对环境要求的前提下,智能大厦应通过其“智能”,尽可能利用自然光和大气冷量(或热量)来调节室内环境,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按事先在日历上确定的程序,区分“工作”与“非工作”时间,对室内环境实施不同标准的自动控制,下班后自动降低室内照度与温湿度控制标准,已成为智能大厦的基本功能。利用空调与控制等行业的最新技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是智能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其经济性也是该类建筑得以迅速推广的重要原因。3、节省运行及维护费用根据美国大楼协会统计,一座大厦的生命周期为60年,启用后60年内的维护及营运费用约为建造成本的3倍。再依据日本的统计,大厦的管理费、水电费、煤气费、机械设备及升降梯的维护费,占整个大厦营运费用支出的60%左右;且其费用还将以每年4%的速度增加。所以依赖智能化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功能,可发挥其作用来降低机电设备的维护成本,同时由于系统的高度集成,系统的操作和管理也高度集中,人员安排更合理,使得人工成本降到最低。4、创造安全、舒适和便捷的环境智能建筑首先确保人、财、物的高度安全以及具有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智能建筑提供室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新风以及多媒体音像系统、装饰照明,公共环境背景音乐等,可大大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智能建筑通过建筑内外四通八达的电话、电视、计算机局域网、因特网等现代通信手段和各种基于网络的业务办公自动化系统,为人们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智能建筑的起源篇8

(一)绿色建筑技术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化地实现对能源的节约,从节能、节地等方面减少建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最大化地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和建设消耗。绿色建筑技术是针对绿色建筑所形成的一系列建筑理论方法。传统建筑建设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且排放和生成大量的废弃物,给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和破坏。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于建筑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能够在保证建筑整体居住和使用效果的同时,降低建筑对能源的依赖,并且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目前绿色建筑技术主要包括了节能技术、节水技术和节地技术。所谓节能技术,就是减少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建造的鸟巢等工程建筑,就充分利用了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利用地热为空调系统提供运行能源,达到建筑内部的制冷和制热目的,有效地降低了工程对常规能源的消耗。节水技术也是目前绿色建筑技术的重要组成。传统建筑中水资源的利用率普遍较低,并伴有大量废水和污水的生成。绿色建筑技术着眼于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通过一整套完善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达到节水效果。例如,通过污水和废水回收技术,将建筑内部所产生的污水和废水集中收集,经过转化处理生成中水,用于城市保洁、厕所冲洗和城市绿化等。同时,借助雨水回收技术,将屋顶雨水集中收集,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节地技术,是目前最为热门的绿色建筑技术研究领域。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面临严重的土地资源稀缺问题,节地技术就是在满足容积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单位土地的使用效率。例如对地下空间的进一步开发、对建筑侧面和屋顶二次设计和开发等,以最大化地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率。

(二)绿色智能建筑技术

绿色智能建筑技术,主要以优化建筑居住和使用环境、满足人们对建筑的智能化需求为主要目的。绿色智能建筑技术是在智能建筑技术和绿色建筑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全新研究领域。绿色智能建筑技术既要绿色环保,还要尽可能地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保证建筑的智能化。目前,绿色智能建筑技术主要包括了温度调控技术、自动通风技术和绿色照明技术等。温度调控技术,是指借助智能化设备,对建筑内部的光照强度进行调节,使室内保持舒适温度,减少对空调等设备的应用。温度调控技术主要将门窗作为操作单位,根据设备设定,根据时间、气候、维度等具体参数对窗帘、天窗等遮阳设备进行调节,以选择特定时间内最为合适的日照时间和角度,确保最佳的室内温度。自动通风技术,是在保证建筑内部合理通风效果的基础上,减少空调、气扇等能耗设备的应用。对于建筑而言,室内空间的通风效果非常重要。在传统建筑中,为了保持室内空间的空气流通,往往需要借助大型中央空调设备来完成通风换气,这也导致建筑能源消耗居高不下。自动通风技术上强调的是建筑的自我调节和自然调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就充分考虑到建筑的通风问题,利用科学的环境设备来确保室内空气的有效流动。同时,通过低能耗的冷冻冷却水循环系统,控制建筑内外的气流循环,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干净。绿色照明技术,也是绿色智能建筑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传统照明技术不但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还会造成光污染等严重问题。绿色照明技术在依托科学的建筑采光设计的基础上,利用调光控制模块、智能探测模块和感应模块实现照明的自动化调节,降低能源消耗,并保证充足的建筑照明效果。例如,在室内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控制系统会自动关闭照明设备,节约能源消耗。而探测模块通过感受室内人员的活动情况,还会自动关闭和开启不同区域的照明设备。此外,随着室内光线的加强和减弱,调光控制模块还会对应地调整照明设备的亮度效果,防止大量能源的无端浪费。

二、绿色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及普及

(一)绿色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

绿色智能建筑基于节能、绿色、环保和智能等特点无疑成为了建筑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在未来,绿色智能建筑将向着集成化、系统化和高效化方向进一步完善,为此绿色智能建筑业应该根据城市的发展方向不断优化和改良相关技术,在建筑设计和技术运用方面从单一方向转向系统化、集成化方向,以打造更为自然、绿色和节能的建筑群组,解决城市能源消耗问题的同时,给居民带来更为舒适的居住体验。同时,绿色智能建筑将继续朝着高效化的方向进行创新,对现有的相关技术进行改良,创造更多全新的节能环保技术,进一步解决建筑的能源消耗问题。目前,太阳能技术、风能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普及和运用,绿色智能建筑也将会整合清洁能源技术,为建筑内部提供清洁、干净的绿色能源,保证建筑的独立、零消耗运转。

(二)我国绿色智能建筑的推广和普及建议

首先,要加强对绿色智能建筑的推选和推广,提升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借助现代的信息媒介进行宣传,使居民了解绿色智能建筑的优点及理念,为绿色智能建筑的推行奠定可靠基础。其次,需要加强对建筑能耗相关法律政策的完善,对于超出能耗标准的新建建筑予以警告和处罚,提升建筑业整体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对于能耗较低、绿色环保的新型建筑要予以大力宣传和一定的政策奖励,推进绿色智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此外,国家需要加大对绿色智能建筑的研发投入,在专业院校内开设专门课程,以培养更多具备创新意识和丰富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绿色智能建筑领域的发展注入更为可靠动力。

智能建筑的起源篇9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绿色建筑;应用

新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依赖性产业,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提倡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生态文明型社会为重要目标,绿色建筑的出现,实现了建筑行业的进步,将生态发展与建筑行业结合在一起,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求。绿色建筑的建设,可将现代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其中,在节能环保、环境检测、通信等方面都得到了优化,促进了绿色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1绿色建筑概述

绿色建筑是新兴的名词,强调建筑的绿色性,集环保、无污染、人性化、节能、节水等优势于一体的建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建筑行业的发展目标[1]。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重视在保护生态自然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进行建筑行业的发展,符合资源节约型、环保型社会构建的主题和要求,有利于保证居住着的生命健康,提升居住者的满意度和舒适感。绿色建筑是由早期的生态建筑演变而来的,由国外传入到中国,发展非常迅速。随着世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对资源的珍惜,构建生态型社会成为必然趋势。绿色建筑的出现,是顺应时展趋势的重要体现,将节能、环保、节水等问题囊括其中,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体现。

2绿色建筑的特点

2.1绿色化

绿色建筑,之所以称之为“绿色”,与其绿色性的特点密不可分[2]。绿色建筑中所谈及的绿色并不是颜色的象征,而是指代绿色无污染、节能环保、资源高效利用等内容,与绿色蔬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绿色是生态的象征,应充分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实现人文与环境的高度统一,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环境的保护,实现了环境与科技的高度统一。

2.2人性化

绿色建筑的构建,将人性化作为其核心内容,注重对绿色、和谐、舒适环境的构建,以满足居民居住的舒适度,提高生活质量,是人性化的充分体现。生态、自然型的建筑环境有利于增强居住者的满意度,让居住者时刻保持愉悦的心情,对居住者来说是一项福利,能够受到居住者的广泛好评。

3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具体运用

3.1照明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不断问世,进入了信息革命时代,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智能化技术得到了普及,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照明技术是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典型应用案例。照明技术是以照明接触器、传感器为载体,在内部安装节能灯,并根据外部环境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照明的时间和亮度,以节能为主要核心内容,既能达到节约电能的效果,也可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达到节约材料的目的。如声控灯、光控灯的出现,就是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3.2智能遮阳板的应用

智能化遮阳板,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控制系统,是借助亮度传感器来对遮阳电机进行智能化、自动化的控制[3]。智能遮阳板能够对太阳光线的强弱、光照角度等进行识别,并进行自动转化,以避免太阳光对建筑的直射,影响居住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是人性化的重要体现,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智能遮阳板具有高度的应用价值,能够根据太阳光的实际照射情况进行遮阳角度的智能化调节,能有效控制室内温度。例如,炎热难耐的夏季,适当的遮阳工具是必不可少,利用智能化遮阳板能及时起到遮挡太阳光的作用,能避免室内温度升高,给人带来不适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3.3通信技术的应用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用的智能化技术众多,作为最为基本的通信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如今,居民可以足不出户就可实现水、电、煤气费的缴纳,利用磁卡充值,在刷卡机上一刷就可获得水电,实现了物业信息的电子化,是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现如今,各个家庭机会都安装宽带、wiFi等,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工具,满足了人身体与精神上的需求,是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广泛应用的重要体现。

3.4信息集成技术的应用

信息集成技术是信息集成系统运行的一种技术,是对所有的信息化系统进行整合与集中,实现对各项系统的综合控制与调度,具有高度的指挥性与协调性。智能集成系统能够对各项系统的数据、信息进行合理化的分析,并对各个系统进行统一的调度,将信息系统标准设置成节能、减排的最佳程度,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信息集成系统的运行,应结合照明系统、通信系统、计量系统等进行数据的采集,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整合,制定出更为合理的节能、环保、节水等的方案,将绿色性的特点不断贯彻下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是当今社会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强调节约、节能,提资源的利用率,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与生态自然共存的建筑形式,是顺应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体现。随着现代科技与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在通往智能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了提高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水平,可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绿色建筑中,将建筑行业与信息技术行业结合起来,以促进筑行业的发展,本文就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季文娟,顾永松.智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节能应用[J].江苏建筑,2014(03):100-102.

智能建筑的起源篇10

关键词:未来建筑艺术发展趋势绿色建筑智能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建筑外表具有形式美,而且要求建筑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建筑艺术是建筑师赋予建筑物的灵魂,现代建筑中优秀艺术作品不断涌现,如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法国埃菲尔铁塔和中国国家体育馆鸟巢等,这些建筑都给人类留下了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伴随着人们对绿色世界的追求,“绿色建筑”登上了人类舞台,它倡导节约能源、可循环利用、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不断进步的科技将使建筑更加智能化,从而给人们提供更为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本文就建筑艺术、绿色建筑和建筑智能化三方面探析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

一、建筑形态的艺术化发展趋势

建筑艺术是按照形式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它是通过建筑形象表现出来的。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建筑审美的提升,建筑形象在建筑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建筑的形象包含客观形象和审美的双重含义,它构成手法多样,对人的感染力也多种多样。不同特性的建筑要求具有与之相配的建筑形式,比如纪念性建筑或者其他需要表现庄严的公共建筑应使用对称的建筑形式,它给人端庄、雄伟、严肃的感觉,而不对称均衡较之对称均衡显得轻巧、活泼,对于庄严的建筑就不适用了。不仅建筑本身存在韵律,建筑和建筑之间也存在韵律。韵律是任何物体各要素重复出现所形成的一种特征,一个建筑物的大部分艺术效果,就依靠这些韵律关系的协调性、简洁性来取得的。不同建筑物之间的韵律能够赋予城市以音乐美,从而给城市规划注入了活力。

信息时代的来临呼唤着新的空间和造型以体现其时代的特征,现代建筑师突破传统,从绘画上吸收发展的营养,现代建筑艺术逐渐走向抽象的表达。

二、建筑材料的绿色化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也称为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设计将向环保型材料和绿色设计两方面发展。

1、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

环保型建筑材料要求亲和环境。环境亲和的建筑材料应该耐久性好、易于维护管理、不散发或很少散发有害物质(同时也得兼顾其他方面的特性,如艺术效果),当前建筑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石材类、板材类、涂料类及水泥等方面,绿色建筑的发展将催生具有更优性能的环保型材料来取代这些“垃圾”建材。现代基础工程中环保型建材主要包括: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墙体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虽然这些材料造价相对高一点,但是,伴随着人们对绿色建筑的执著追求,这些材料也将被广泛应用起来。

环保型建材要求节约资源。有些材料一旦制造出来,其生命周期几乎是无尽的,如以前在中国普遍使用的黏土砖,只要其质量未被破坏,几乎可以一直使用下去,这必然蚕食日益缺少的耕地。因此,要尽可能地使用由可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和可循环使用的建筑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固体垃圾,这样才符合绿色建筑的发展道路。

2、绿色设计

绿化走进建筑。屋顶花园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温度,而且能够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增强城市的“呼吸”。在建筑物外墙面上种植攀缘植物同样可以降低建筑物的温度,甚至对外墙材料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它和屋顶花园一起让“绿色”建筑真正实现了视觉上的绿色,使建筑物亲和自然的效果更加突出。

进行节能设计和使用清洁能源。概括起来,未来建筑的绿色设计将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最大限度地使用被动式能源系统。其次,建筑的最主要的立面最好不要朝向主风向,以减少建筑的热负荷。再次,实现建筑室内的自然通风以减少空调等降温设备的开机时间,降低能耗。还有,尽可能地使用自然采光。另外,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在建筑物立面上安装太阳能板。

三、建筑设计的智能化发展趋势

今后建筑科技将围绕保护环境,节省资源,降低能耗而展开。建筑智能技术的发展要为生态、节能、太阳能等在各种类型现代建筑中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实现生态建筑与智能建筑相结合。建筑智能技术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1994年来自15个国家的科学家在美国讨论时提出了“生命建筑”的概念,生命建筑具有“大脑”,它能以生物的方式感知建筑内部的状态和外部环境,并及时做出判断和反应,一旦灾害发生,它能进行自我保护。比如日本开发成功的智能化主动质量阻尼技术,当地震发生时,生命建筑中的驱动器和控制系统会迅速改变建筑物内的阻尼物的质量,从而改变阻尼物的振动频率,以此来抵消建筑物的震动。除此之外,生命建筑还能自我康复,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已研制出生命建筑自我康复的方法,它的执行元件是充有异丁烯酸甲醋粘结剂和硝酸钙抗蚀剂的小管,当生命建筑出现裂缝时,小管断裂,管内物质流出,形成自愈的混凝土结构,这完全像人体血液中的血小板,能够填塞创口,使肌体康复。

生命建筑的发展离不开智能建材,智能建材是除作为建筑结构外,还具有其他一种或数种功能的建筑材料,如一些智能建材具有呼吸功能,可自动吸收和释放热量、水汽,能够调节智能建筑的温度和湿度。

光学纤维技术、纳米技术、声控技术和有效利用自然能源是建设智能生态建筑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技术日趋成熟。建筑智能化已不再是梦想,在不久的将来,智能建筑将被广泛的修建,以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