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00:22

数字化转型趋势篇1

关键词:媒介融合;传媒业;出版业

媒介融合是当代世界传媒业在技术变革及市场变化等因素推动下显现的重要发展趋势。媒介融合使得传媒产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顺应媒介融合趋势,找到传媒业急剧变革时代新的发展方向和生存空间,则是包括出版业在内的所有传统传媒业门类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媒介融合的内涵

现今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1983年,美国学者i・浦尔首次明确地使用了“融合”(Convergence)一词来描述数字技术条件下传播媒介呈现出的“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与现象。美国学者安德鲁・纳齐森2001年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显然,两位学者用媒介融合概念描述的是不同层面的现象,前者意指传播媒介的功能整合,而后者意指媒体组织融合。当前研究中,人们所言“媒介融合”涉及范围已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①。

结合当代世界传媒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在传媒媒介层面,媒介融合表现为新兴的数字媒介集各类传统传播媒介的传播功能于一体,在传媒产业组织层面,媒介融合表现为传媒产业组织间并购重组为大型的传媒企业或传媒企业集团,在传媒产业层面,媒介融合表现为传媒产业与信息产业等相关产业间发生互相渗透,形成跨产业的新生融合市场。因此,可总结认为,媒介融合是当代数字化网络媒介对于各种传播功能的集成、传媒相关产业组织的集团化、传媒与相关产业间的交叉与渗透等融合趋势的总称。

二、传媒产业媒介融合的趋势与规律

英国学者西蒙・穆雷指出,在传媒产业层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传媒企业间通过整合重组实现的跨媒体所有权的集团化是当代媒介融合的一波重要浪潮。②当代欧美传媒业高度产业化和市场化,传媒市场竞争激烈,传媒企业间通过整合重组实现集团化运营对其生存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现代经济学理论指出,企业作为经济组织,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有助于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传媒企业间的整合重组实际上就是传媒企业资产、传媒产业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在欧美国家,这一过程主要通过资本化运作方式来达成。在欧美产业市场,企业间的整合重组主要通过针对企业的交易――企业并购来达成,传媒业包括出版业相关企业亦是如此。并购即兼并与收购的合称,是一种通过转移企业所有权或控制权的方式实现企业资本扩张和业务发展的经营手段。并购即是企业层面资本运作的重要方式之一。若干企业通过并购等资本运作方式或其他途径联合成为企业集团的过程或趋势即为“集团化”,集团化发展有助于企业实现规模经济、通过多元化实现范围经济、通过专业化获得核心竞争优势,同时可获得外部发展优势。

欧美传媒企业间的整合重组在19世纪末即已出现,在20世纪不断发生,20世纪90年代欧美传媒业集团化趋势则大范围显现,形成了一些规模空前的大型传媒集团。集团化作为重要的产业资源配置机制,会导致产业资源的集中化。欧美国家的传媒企业经过长期的集团化,已经出现极少数巨型传媒集团占据大部分产业资源和市场份额的现象,这些巨型传媒集团都有着在各自优势领域内寻求垄断经营的趋势,已成为欧美传媒产业市场的中坚力量,随着其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张,其并购其他传媒企业的实力就越强,成为欧美传媒业并购市场的主导者,事实上已成为欧美传媒业主要的战略投资者。集团化带来的产业资源集中度提高有利于传媒产业实现规模扩张、集约化经营,对于推动传媒产业的整体发展有着显著的作用。

对于传统媒体企业而言,进入新的传媒业务领域,或因传播技术发展需要实现业态转型(如数字化转型)时,集团化运作已被欧美传媒产业实践证明是效率较高的、切实可行的转型途径。具体而言,传统传媒企业或集团可通过并购等资本手段联合那些经营自身所缺的传媒业务的其他传媒企业,以及因应用新的传媒技术而快速崛起的新媒体企业,从而扩大自身经营领域和市场空间,获取最新的传媒生产力,保持和增强自身竞争优势。美国时代华纳等传媒集团的发展显示,其很多次大型并购都与开拓新的传媒业务领域和市场,或获得新的传播技术有关。另一方面,传媒企业或传媒集团仅通过自身现有资源进入新的业务领域,或仅靠自身在传播技术上实现转型升级这种自我发展方式是难以实现的,在西方传媒产业实践中也难觅实际案例。

当代传媒业在通过集团化整合产业资源的过程中,已逐步跨越原有产业领域和边界,与其他相关产业开展交叉整合,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实现了传媒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间的融合。20世纪90年代期间,由于传媒业、文化娱乐业、信息产业间越来越密切的产业联系以及市场的交叉,这些行业的企业间的联合和并购渐趋增多。例如,1995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兼并了美国广播公司,一时成为全球最大的娱乐和传媒集团,意味着传统的大众传媒业与文化娱乐业的融合。2000年美国在线(aoL)并购时代华纳传媒集团,组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则意味着传统媒体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融合。传媒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领域的融合产生了新的交叉产业领域和市场,往往能够成为传媒产业和相关产业新的发展方向和效益增长点。在这个意义上,传媒企业突破产业边界的跨行业、跨领域整合不仅仅是规模扩张这样的“物理变化”,而且是能产生全新的产业增长点的“化学反应”。

三、媒介融合趋势下出版业的发展动向与机遇

出版业是传媒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媒介融合趋势下,出版业的发展与传媒业整体的发展趋势同步,有着类似的发展轨迹和发展规律。在产业层面,欧美国家出版业主导着当今世界出版市场,集团化同样也是当代欧美出版业融合发展趋势的重要体现。总体来看,欧美大型出版集团的集团化过程涵盖了四个阶段,即在本产业内的规模扩张阶段、跨媒体扩张阶段、跨行业的多元化发展阶段、国际化扩张阶段,目前已经形成若干资本实力极为雄厚、在全球出版市场占据重要份额和有着显著行业影响力的巨型跨国出版集团。

同时,在数字传播技术变革的推动下,欧美出版业当前正处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20世纪90年代末及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等数字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介用户大量迁移到网络媒介上,世界各国传统出版业都受到了冲击,其进一步增长已遭遇发展瓶颈,在这一趋势下,实施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欧美出版业发展的重要新方向。以励德・爱思唯尔(Reedelsevier)集团为例。20世纪90年代后,励德・爱思唯尔集团首先成功地从纸质出版转型到数字出版领域,是世界范围内数字出版转型最为成功的出版商之一,而进入21世纪以来,又逐渐由Stm(科学、技术及医疗)专业出版商向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由出版业转战基于网络等新媒介的信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是对相关行业或专业领域内的知识与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分析加工,并将结果提供给购买服务的特定客户以获取收益的新兴行业。③不仅是励德・爱思唯尔集团,因为近年来信息服务业市场的高收益性,不少欧美出版集团均凭借其原有内容资源优势,通过并购进入该市场领域,占据可观市场份额,获取高额利润。

当代欧美出版传媒集团还出现了专业化整合的新趋势,以培生(pearson)集团为例,培生集团自20世纪以来在长期的并购扩张过程中,前期实施主要是多元化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期间明确了教育、商业信息和大众出版(或称消费出版)三大核心业务;但其进入21世纪后则越来越注重专业化,逐渐将原本为集团三大核心业务之一的教育上升为整个集团的主要业务,将其下一阶段主营方向确定为“全球教育业务”,即在全球范围内构建起教育产业链,产业链的核心一环则为教育出版业务。

总而言之,面对媒介融合大趋势,出版业应积极面对挑战,抓住发展机遇实现转型发展。首先,出版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已势在必行。互联网作为融合媒介不仅集中了人类信息传播系统几乎所有的传播功能,也在集聚越来越多的使用者,这就要求出版企业将其生产的出版产品以数字化形式通过网络来进行传播销售,如果出版企业固守纸质出版的生产,那么很可能会面临市场份额的减少,进而面临生存与发展危机。因此当代出版企业都必须积极开展数字出版业务,实施数字化转型。目前,出版企业实施数字出版的技术条件与市场条件逐渐成熟,数字出版业市场有望快速增长,数字出版业务将成为出版业新的增长点,这是传统出版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出版企业要实施数字化转型,销售传统出版物的数字化版本已并非唯一选择。在媒介融合趋势下,一些产业融合市场近年来正处于高增长与高收益发展阶段,出版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时,应积极关注这些新生的融合市场,条件具备时应积极开拓融合市场业务。当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信息服务业市场。事实上,信息服务业可视为出版传媒业务的衍生业务,出版传媒企业原有的内容资源可成为开展信息服务业务的重要基础。对于我国出版企业或出版集团而言,也应通过数字化转型积极开拓信息服务业务,尤其在专业出版领域,我国出版企业值得尝试。进军信息服务业必须以内容资源的“大数据化”为前提,出版企业实现集团化发展,就可以在集团范围内聚合内容资源,形成大数据优势,为开展数字出版业务乃至进军信息服务业开辟有利条件。这也表明,实施数字化转型和集团化发展是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的,我国出版业集团化发展还应进一步有序推进,这有助于我国出版业的发展转型。

另一方面,媒介融合趋势下,出版业与其他相关产业发生交叉与渗透,也使得出版企业得以在更大的相关产业领域中寻找新的市场机会,获得新的市场定位和发展空间。培生集团的发展战略正是利用了这样的发展机遇。培生集团原有的教育出版虽然有着稳定和可观的经济收益,但发展空间已较为有限,培生以教育出版为基础,延伸拓展成教育产业链,便有了更大的市场空间。这对于我国出版业发展有重要启示。我国出版业集团化后,要实现快速发展,如果固守出版业务实难以达到发展目标,但可以以出版业务为基础,根据出版业务所属的更大科技、文化或教育领域,将集团主营业务拓展为涵盖出版业务的更大型的产业,通过并购等资本化运作手段打造包含出版业务的新的产业链与价值链,这无疑将使我国出版集团得以在更大的市场领域获得发展,而新的大型业务的开展也有助于反哺原有的出版业务,从而实现产业协同效应和范围经济优势。

(汪曙华,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专业博士;曾绚琦,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本文系2013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媒介融合趋势下深化闽台出版业合作研究”(编号2013C057)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丁柏铨.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92~98.

数字化转型趋势篇2

[关键词]电子音像;出版;突围

一、 数字出版时代,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困境

我国电子音像出版业发育先天不足,在产业政策的制定、资源的优化配置、人才的培养、资金技术的利用等方面发展处于滞后状态。 再加上音像出版周期长,投入多,成本高,风险大,又有盗版的冲击,图书出版权的缺失,电子音像出版业从一开始,生存就比图书出版业困难。新媒体的兴起,以at、VCD、DVD、CD-Rom为主要载体的音像电子出版业,已很难用其中某种或几种载体形式完成从编辑到发行的常态盈利过程。音像电子出版,作为一种中间的出版业态,其生存空间、利润空间已经变得越来越狭小,音像电子介质更多只能作为其他介质出版物的补充形式。

二、 跨媒体出版——地方电子音像出版社的突围之路

数字技术对整个社会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不只是音像电子业,传统的书、报、刊出版业也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目前音像电子业跨媒体转型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音像、电子出版单位实现网络、手机等数字多媒体的转型。在数字技术深刻影响的大势所趋下,这种转型,不仅仅是电子音像出版社,大多数出版社都在尝试。在这种转型中,电子音像出版社相对于图书出版社,转型的优势有两点:一是产品内容(声频、视频)本身便是数字化的产品,对接更简便;二是拥有相对技术上的优势。但要这种转型也存在一些问题:数字出版所需投入非常大,但目前却还没有找到适合的赢利模式,所以出版社仍然是重视多,行动少。出版社之所以“行动少”,关键原因在于三点,一是机制,二是投入,三是决心。这三点的制约,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

2.音像、电子出版单位实现图书出版(盘配书)的转型。“盘配书”有利于电子音像产品的发行,能更好地带动原有电子音像产品的销售,在诸多转型中,实现图书出版是提升出版社效益的最快手段。同时许多出版社在实践中体会到,“盘配书”是防止盗版的良好措施。这种转型的优势:①电子音像出版社对图书的出版流程非常熟悉,也具备相应的人才和作者资源,实现图书出版没有版权、技术、编辑队伍等方面的阻碍。②有成熟、完整的编、印、发产业链,可以预计出版的赢利情况。③音像电子出版单位跨报纸、期刊(电子期刊)等多种出版形式的转型。这种跨报刊出版的转型形式,其实现的困难程度以及所预期获得的效益,介乎向手机、网络数字多媒体转型和向图书出版转型之间。但相比图书出版,这种转型的劣势在于:①虽然报刊具有成熟的产业链,但是,报刊受到数字化的影响很大,报纸的广告份额日益被网络分一杯羹;而很多曾经辉煌的期刊,如今生存都困难。从目前来看,报刊所受到的影响,高于图书出版所受到的影响。②报刊的出版流程与电子音像出版流程有较大差异,转型报刊出版,需要了解熟悉的过程更长,这意味着投入需要更多。③报刊都有一个培育期,需要有较大的资金和时间投入,相对风险更大。④跨报刊出版,同样有一个报号和刊号的制约问题。

三、 探讨解决之道

1.创新音像电子管理模式,变介质形态管理为内容管理。在跨媒体出版的大势所趋下,以介质形态为主的管理模式明显不符合音像电子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而以电子音像内容为主的管理模式将对内容资源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全面开发利用,不仅符合电子音像业未来产品分化、市场细分的发展趋势,也有利于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

数字化转型趋势篇3

>>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下学报的改革取向数字化背景下学术期刊的转型升级对学术期刊数字化问题的思考学术期刊历史栏目编辑工作的若干问题思考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论网络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变革与要求网络条件下学术期刊选题策划的新思路数字出版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的转型探讨浅析数字化教材编辑工作中文体育类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视阈下体育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满意度的分析齐心协力,推动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刍议社科类学术期刊数字化优先出版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路径研究学术期刊国际化与编辑素养探析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提升转企改制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的抉择当下学术期刊编辑的自身问题与提升方法编辑工作如何适应纸媒数字化转型分学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构建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7]苏新宁.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体系[J].东岳论丛,2008,29(1):35-42.

[8]吴巧红.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模式探讨[J].编辑之友,2007(1):68-70.

[9]oxfordJournals.whatisopenaccess[eB/oL].[2012-12-13]..

[10]陈少华.2008年欧洲数字出版发展概况和趋势[J].出版广角,2008(12):27-29.

[11]朱剑.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5(5):5-27.

[12][13]actaagronomicaSinica[eB/oL].[2012-01-13].http:///journals/acta-agronomica-sinica/

数字化转型趋势篇4

孙寿山在主旨报告中指出,自2005年首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召开至今已有十一年。十一年来,数博会与数字出版年会一起见证了中国数字出版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2014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规模再创新高,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到3387.7亿元,较上年增长33%,数字出版向更为成熟的阶段迈进,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已经步入提档增速的新阶段。数字出版在新常态下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着重表现为:一是顶层设计利好,产业发展机制日臻完善;二是数字消费需求旺盛,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三是科技日新月异,带动产业持续创新;四是融合发展日趋深入,促进产业链条优化延伸。

《2014-2015中国数字出版年度报告》是与会人员关注的焦点,魏玉山从数字出版产业新环境、数字出版产业新规模、数字出版产业新发展和数字出版产业新趋势等方面做了具体解读。数字出版产业新环境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顶层设计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二是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驱动力加强,与金融融合渐趋深入;三是数字阅读率快速上升,移动端电子书阅读量增长显著。数字出版产业收入规模持续上升。2014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为3387.7亿元,比2013年增长33%。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在新闻出版产业收入的占比由2013年的13.9%提升至17%;数字出版产业用户规模保持平稳。截至2014年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累计用户规模达到12.48亿人(家/个);数字出版产业产品规模显著增加。电子图书产品规模从2011年的90万种,增至2014年的160万种,增长率为77.78%。

魏玉山从转型升级、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产品及服务形态更加丰富,服务平台建设迈向“云”端,技术应用加速产业创新;跨界合作延伸产业边界,保障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六个方面,对2014-2015年度中国数字出版产业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并指出数字出版产业新趋势集中表现在:第一,产业政策引导更加精准到位;第二,现代数字出版产业格局渐趋形成;第三,需求多元将促进市场不断细分;第四,移动阅读将成为数字阅读的主要方向;第五,新兴媒介定制化、生态化趋势明显;第六,国际影响力日趋增强。

数字化转型趋势篇5

【关键词】经济危机传统媒体数字化多元化核心竞争力

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还在继续,有预言说此次危机将可能持续几年之久,其影响已远远超过战后数次经济危机。在这次危机中,中国传媒业已经和即将受到何种影响,中国传媒业的对策和出路何在,是当前学界和业界普遍关心并讨论热烈的话题。限于篇幅和为了使论述更有针对性,本文重点讨论经济危机对中国传统媒体的影响及中国传统媒体的对策和出路。

一、经济危机下,中国传统媒体压力重重。

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影响深远而且广泛,全球金融业、房地产业、商业、文化产业都深受其害。以美国为首的世界传媒业在此次危机中也遭遇了空前的挫伤,尤其是传统报纸媒体在这场危机中可谓是伤痕累累:报业股价大幅下挫,几乎到了全面崩溃的边缘;广告收入继续保持负增长并呈加剧趋势;许多报业集团不得不采取减薪、裁员等手段以降低经营成本;一些报纸开始出现变卖资产、停刊、转网、申请破产保护等情况。

经济危机对中国传媒业的影响也正在逐渐显现并不断扩大,中国传统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受众流失。近几年来,伴随网络、手机、便携式阅读器等新媒体的出现,中国传统媒体,特别是报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传统媒体的读者群流失严重。而经济危机加剧了这一流失过程。据《2008年全国报纸印刷量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全国报纸印刷总印量为1594亿印张,较2007年减少了2.45%,而这也是自1993年以来中国报纸印量首次出现负增长。①另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报业市场订阅数、零售数也呈下降趋势,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这一趋势有增无减,且速度加快,与此同时,一些电视媒体的收视率、点击率也出现下降。

广告收入锐减。广告收入是传媒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广告资源受国民经济的波动和循环的影响非常大,经济情况的任何波动都可能带来广告收入的相应变化。2009年以来,经济危机对中国广告业的影响逐渐显现,广告收入呈现下降趋势。受经济危机影响,一些企业大幅度减少了它们的广告开支,其中对传媒广告业影响最大的是汽车、房地产、通讯和商业零售业。以房地产为例,其广告投放增长率在2008年第二季度是59%,但到了该年第三季度下滑至-4%,而到了2009年1月份,房地产广告投放量进一步萎缩,增长率为-22%。②伴随这些行业广告投放的大幅削减,传媒广告收入出现震荡,下降趋势明显。有研究数据显示,2009年1月除电视媒体外的各类媒介(报纸、杂志、广播、户外)的广告花费同比都在下降,环比也基本处于下降趋势。

再融资能力受阻。传媒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投资额大、投资回收期长,并且需要不断追加资本,这使得融资成为世界传媒业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之一。中国传媒业长期以来一直依靠政府投入,产业化时间不长,加之具有较深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因此,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来说,中国传媒业的融资渠道更加有限,融资能力相对较弱。

二、导致中国传统媒体困境的深层原因

经济危机下,中国传统媒体压力重重,但冷静下来思考,其实这些压力和困难早就存在,只是当前的经济危机放大加剧了这样一些困难。

1、新媒体的冲击

目前中国传媒业处于一个新旧媒体共存共生、此消彼长的时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传播中的主角之一,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冲击。这首先体现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受众的有力争夺上。传统媒体因为成本负担较重、优势不明显等原因,其受众正在逐渐萎缩;而新媒体倚仗它的便捷、及时、交互等优点,正逐渐成为受众,特别是年青人越来越重要的新闻来源。据统计,至2009年1月,中国的互联网网民已达3亿,网络的渗透率接近25%,并且还在不断扩散。手机上网用户在2008年也已达1.176亿人。③另外,伴随2009年年初3G牌照的发放,中国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动力将更为强劲。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还体现在它们不断蚕食着传统媒体的广告资源。据美国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2007年,美国报纸印刷广告收入累计下降了15%以上,而自有统计数据的2003年开始,各报纸网站的广告收入却在逐年增加,至2008年5年间增幅超过了160%。④尽管中国传统媒体因受行政垄断等保护,所受到的来自新媒体的冲击相比较而言要小得多,但近年的相关数据也显示,网络等新兴媒体分流了传统媒体重要的广告资源。

2、过度依赖广告收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广告收入为主,其他经营方式为辅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在中国传媒业表现得尤为突出。据统计,广告收入大致占到了中国传媒业总收入的70%-90%,在有些媒体甚至高达98%以上,而发行等其他方面的收入比例则相对很小,资源补偿呈现严重的单一化倾向。

经济危机波及之下,传媒广告业必然受到严重影响,而伴随广告收入的大幅下降,随之而来的将是整个传媒产业的摇摆与重创,这一问题在美国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比如有着悠久历史和巨大影响力的《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太阳时报》在经济危机中纷纷申请破产保护,等等。

3、同质化竞争严重

目前,中国传媒市场基本上还处在早期竞争阶段,而媒体经营层面的创新招数几乎殆尽,媒体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且趋于同质化,传媒在内容服务和营销手段上越来越“大同小异”,不少报纸缺乏特色,电视频道栏目重复,克隆成风,媒体普遍缺乏好的产品和服务。

同质化竞争严重的背后其实是传媒内容创意的不足,文化市场中的多元文化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全面的关注,产品定位及功能单一,未能形成传媒品牌和核心竞争力。随着传媒业走向“消费者导向阶段”,竞争将直接体现为对受众的争夺和挽留,受众满意与否是衡量媒体发展的重要指标,核心受众、核心内容、核心人才是中国传统媒体走出同质化竞争困局,提升传媒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三、经济危机下,中国传统媒体的出路

面对这场经济危机,中国传统媒体应该如何摆脱困境寻求突破呢?根据当前形势和以往经验,加速转型是传统媒体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唯一抉择。

1、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是传统传媒转型的重要内容,近几年中国传统传媒,特别是报业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实践。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全国大概有300家以上的报社和关联产业单位加盟了“报业数字化实验室”,这对于整个传媒产业的数字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但是数字化转型并不是简单地建一个网站,究其实质是要构建起内容的多介质平台,让传统媒体在数字化时代能够适应互联网的传播规律从而把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在以往的数字化转型中,很多传统媒体纷纷建立媒体网站,以为这就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其实它们大多只是报纸的电子版而已,有的甚至成为了传统媒体的负担。

此次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会迫使很多传统媒体改变对数字化转型的简单看法,放弃原有思路,更深层次地去思考数字化转型问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年间,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间的并购整合、强强联手将是大势所趋。

2、多元化转型

多元化又称多角化,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增加收益机会,减少市场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过分倚重广告的单一化收入格局使中国传统传媒业具有极高的市场风险,另外,广告占一个国家GDp的百分比是有限的,一般在3%左右,尽管目前我国广告市场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但在众多的竞争者争夺之下,早晚会出现饱和。多元化战略是中国传统媒体突破单一化收入格局,寻求产业长久发展之道的必然选择。

其实,当代世界传媒业正在走向“大传媒”产业,运作以传媒产品为主,包括跨媒介、音像出版、网络播放权等,再衍生出如主题公园、书籍玩具等后传媒产品。时代华纳、迪士尼等媒体巨头的发展,正是通过以传媒产品为核心的大传媒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整合,逐渐形成跨领域、跨行业、跨媒介、跨地区的综合传媒集团。中国要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大传媒”产业,必须建构传媒产业的商业运营新模式,重视塑造品牌及产业链,真正提高我国传媒整合产业价值链的能力。

目前中国传媒多元化经营主要采取兼并、收购、控股等方式进行,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经营来拓宽延伸现有产业价值链。随着产业价值链的拓宽延伸,尤其是后传媒产品的开发,传媒业的盈利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其中,游戏、影视等都是传媒业可以拓展的领域。

3、提高传统媒体核心竞争力,注重品牌等非财富资本的经营

核心竞争力直接关系到传媒的生存与发展,在传统媒体数字化和多元化转型过程中,提高核心竞争力始终是关键。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它有着强大的内容制作能力和较高的社会公信力,在经济危机和新媒体的双重夹击下,只有把传统媒体的这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才有可能保住传统媒体现有的资源,引领传统媒体走出危机。而在多元化转型过程中,传统媒体也应对自身优势和特长了然于心,而不能盲目扩张,不能搞“泛多元化”,不然不但不能分散风险,反而会给自己增加包袱。

在打造传媒核心竞争力过程当中,尤其要重视品牌等非财富资本的经营,而这恰恰是中国传媒业长期以来比较忽视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竞争、产品的竞争最终体现为品牌的竞争。中国传媒业这些年一直在进行品牌建设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一些知名品牌。但从整体而言,中国传媒品牌的实力仍然很弱,至今我们都还没有世界知名的传媒品牌。在同质化竞争日益突出的今天,品牌战略理应成为传媒总体发展战略的核心。

经济危机恶化了中国传统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中国传统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但真正制约中国传统媒体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与矛盾在经济危机到来之前就已经存在,经济危机只是让问题和矛盾更明显、更突出,中国传统媒体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成功地实现数字化和多元化转型,在此过程中,核心竞争力始终是个关键。■

参考文献

①②蔺玉红,《报业转型是面对全球经济危机下唯一抉择》,《光明日报》2009年4月20日

③陈刚,《经济危机下传媒发展的破局策略》,《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2期

④李乾韬,《美国报业破产警示:报纸广告年增速仅3%》,《南方都市报》,2009年1月20日

数字化转型趋势篇6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203-02

一、移动互联网

1、移动互联网目前现状

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全球移动互联网趋势正日趋升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正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将超过5.2亿。到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或将首次超过互联网用户数。

在市场规模上,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2q3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为147.8亿元,同比增长102.1%,环比增长16.9%。移动互联网市场增速放缓,逐步回归理性,呈现平稳发展态势。不可否认,未来将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其透露出的机遇和诱惑已让互联网欲罢不能。

移动应用日益丰富: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持续稳定快速地发展,移动互联网应用也日渐丰富多彩。近几年来,除了传统的娱乐、游戏等手机应用外,sns(移动社交网络)、多媒体视频应用、(lbs)基于位置的个性化搜索和信息服务应用以及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正在迅速增大。

2、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到2012年年底截止,我国手机上网用户的范围达到四亿多,较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二十多。测试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更会扩大,其发展迅速且潜力巨大。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纸媒的应用深深的深入到人们的心目中,从全球电信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从2005年以后开始,基本上是移动数据业务的转型、宽带升级及ip化拉动整个网络的增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对人们有用的游戏、音乐等平台业务的收入比重使运营商的收入不断的增长,这种趋势字我国国内也表现的越来越明显。互联网的发展给移动运营商在移动通信领域提供了发展途径,像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的数据业务在不断的提升,他们的运营模式也在拓展着。

3、移动互联网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及影响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运营商、硬件厂商以及应用软件开发商带来了很大的商机,但是对于传统媒体的发展却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下面主要介绍移动互联网对媒体的冲击和影响。

首先,在将来的两三年内移动互联网对传统媒体发展的冲击不是特别大。原因如下:

第一、传统的媒体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独立的采编权和对信息的提取和加工的权利,移动互联网离不开传统媒体的资讯信息。

第二、很多的青年人员有自己固定的互联网设备,移动互联网对他们的影响较小,其大部分处于观望阶段,他们的态度影响了互联网的发展速度。

第三、移动互联网主题人群,更多的将其作为休闲娱乐的渠道,并不是了解新闻资讯的权威渠道,出于时间和自身的问题,他们也不太阅读传统媒体,所以移动互联网短期内对传统媒体的发行影响很小。

从另一方面看,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虽然对媒体产生了冲击,但是在某一方面也为传统媒体发展提供了机遇。与传统媒体和桌面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只是信息载体发生了变化,在信息内容上对传统媒体依赖依然存在。

二、传统纸媒的数字化、移动化趋势

1、网络媒体发展现状及趋势

(1)载体的海量性。网络容量之大,任何其他媒体都无可企及,对于网络新闻而言,其在空间能力上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信息贮存与转运的能力。网络新闻的超链接方式使网络新闻的内容在理论上具有无限的扩展性与丰富性。

(2)空前的时效性。报纸的出版周期常以天甚至以周计算,电视、广播的周期以天或小时计算,而网络新闻的更新周期却是以分钟甚至秒来计算的。尤其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网络新闻的时效性更为突出。在我驻南使馆遭北约轰炸的事件报道中,网络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得到了充分展示,从而使第四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首选媒体。

(3)结构的超文本(多媒体)性。网络新闻集报纸、广播、电视三者之长于一体,是兼具数据、文本、

图形、图象、声音的超文本结构,实现了文字、图片、声音、图象等报道手段的有机结合,因而是立体的、网状的、多维的,有声有色、图文并茂、亦动亦静。报道同一新闻事件,报纸用文字和图片,广播用声音,电视主要是用图象,而网络新闻则三者皆用,它融合了纸质新闻、广播和电视新闻的报道手段,使受众在网上同时拥有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的诸般乐趣。

(4)交互性与易检性。传统媒体的新闻,是由一群经验丰富的编辑或制作人,在受众遥不可及的编辑室或新闻中心,单方决定值得报道的内容,阅听人只能被动地等待收阅或收听在固定时间送达或播出的新闻,如果有意见,也只能事后表达。而网络新闻则可以实现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这不仅做到了媒体与网民之间的沟通,还实现了受众对受众的传播,交互性使网络新闻成为大众共同发言的新闻类型。

易检性是指网络新闻具有过刊查询和资料检索功能。广播、电视错过时间,通常就很难再听到、看到同一内容:想查看报纸以前的报道,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网络新闻突破了这种时间限制,网民在网上可以随时按日期查看一家网络媒休的旧闻,也可以很方便地输入关键词进行资料检索。

(5)全球性与个性化。网络新闻的发行是全球性的,其受众可能遍及四海。这使得网络新闻可以在几乎任何地点间传送发行,比如一家市县报上网后,其网络新闻会拥有不少关心该地区情况的省外、国外读者。网络新闻全球化的特征,有利于地方性媒体和全国性媒体的公平竞争,有助于改变中国在国际传媒界中声音微弱的现象。

网络媒体在整体传播模式上趋向小众化和个性化。小众化是相对与传统媒体的大众化而言的。传统媒体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受众只能在有限的媒体设定的有限的菜单范围内作有限的选择,因此必然是大众化的。而网络媒体提供的新闻浩如烟海,其内容丰富且分类精细,当前许多网络新闻媒体均提供了定制“个性化新闻”的服务,网站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向其发送经过选择的个性化新闻。由读者自行采访及新闻,打破了传统报纸由记者独占新闻采访工作的模式,使网络新闻越来越朝着个性化的趋势发展。

2、手机媒体发展现状及趋势

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演变,为手机终端提供了更快的上网速度和更宽广的数据容量,就好比是建造了一条无处不在的移动信息高速公路。通过这条高速公路,手机媒体得以与社会日常生活的各方面融合,并在手机上自由搭配出不同的手机媒体形态。手机媒体社交化已成趋势,其社交媒体已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与社会生活的二次融合,已经突破了新老媒体概念之争和分行业竞争的格局,加速了产业边界的消融。

这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形成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虚拟社会;而在一个包容、互动、共享的虚拟社会里,社交行为无疑是最普遍的行为,所以社交化必然是手机媒体发展的大趋势。

手机媒体的互动特征不仅在于人与终端机器界面的互动,更在于通过数据传输网络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有益互动。专业化、即时化、移动化、开放化是手机社交网站的发展方向。

随着整个手机媒体行业的日趋社交化,社交将成为手机媒体的一个整体特征。作为社交媒体中最为活跃的平台,要实现手机媒体的应用创新,就必须围绕技术和终端、功能和特性、商业模式三方面来着手。

1.必须建立在智能手机技术的发展进步上

2.必须围绕手机媒体的特性和功能进行

3.最主要的是要选择恰当的商业模式

3、手机媒体的基本特征

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手机媒体的特点除了人们知道的便于携带性、移动性、个性化外,还包括以下几种特征:

一、传播效果强大。手机具有随身的特点,并且人们对手机媒体的信赖程度较高。手机媒体能够产生更为直接而强大的效果,影响人们的思考和行动。这对于我们广泛传播健康、和谐的文化十分有益。。

二、互动性强。手机媒体可以随时随地发出和接收信息,不仅可以进行个体间联络,还可以进行群体间联络。通过手机报这种媒体形式,还能在第一时间获知人们对于某个政治事件或新闻的评论,人们阅读手机报后渴望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愿意通过手机媒体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

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借助移动通信网,手机短信、手机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群发给每一个用户。

四、多媒体融合。手机媒体融合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所有媒体的内容和形式,成为一种新的媒体。手机媒体的传播方式也融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单向传播和双向传播、多对多、多对一等多种形式,形成一张相对复杂的传播网。与此同时,手机还可以配合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互动,实现“全媒体”传播的新局面。

4、手机媒体的传播分析

手机媒体的传播过程既不同于以往传播模式,信息从一点出发,直达全面,信息接受者的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接受者的身份发生转变,由此进行信息的多次传送与无限循环。手机传播模式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受到传播者的层层把关,也就是人人都是媒体的前提下,传播信息不断融合进传播者的主观意念,使得信息量越来越大,传播越来越广泛,而且信息的主题也是开放性的。

在整个传播过程中,手机媒体的交互性和即时性决定了信息在每一个网络节点,都可以全面发送,进行信息的交互和即时反馈,从而实现传播效果的深度和广度。手机媒体的传播模型打破了传统大众传播主体的权威性,推翻了“把关人“的权威主体地位,实现了传受双方的对等性。多个主体的出现,呈现出传受主体的多元交互及权利的分解与集中的特征,因此可以这样说,手机媒体的传播形态是一种高度整合的社会性传播。

5、数字内容产业新形势应对

在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数字内容产业已逐渐成为21世纪经济舞台上的重要角色。现代传播媒介的高速发展,宽带技术、多媒体传播、数字化与互联网的兴起,对传统的经济与文化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飞速发展的电子数字通讯、信息技术给当代社会产业结构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但是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网络文化从根本上为人类创造了新的数字化生存方式。但是,现代传媒高新技术革命对人类当代文化的发展和艺术文化生态格局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当代科技的发展引起当代社会主导传媒形式的变化,而主导传媒形式的变化则引起了原有文化生态格局的全面改变。不仅传统的文化形态“升级换代”或全面更新,而且大量崭新的文化形式被创造出来。

三、传统纸媒app转型

1、纸媒app发展现状及趋势

面向未来的竞争可能都会在手机平台上发展,包括目前,我们简单做了一个纸媒的下载,实际上这只是增加一个传播渠道而已,它本身还没有变成这样的形式,而且现在分了很多版,完全可以用手机媒体的形式,每个板块都面向一个细分受众,每个版块都可以办一份手机媒体,即时信息,然后通过手机客户端推送出去,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把网上东西也好、业界东西也好分门别类的通过手机客户端出去。那么这样就比报纸更快更方便,而且更有针对性。因为每个人的需求都是有个性的。

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许多用户每天早上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情是用自己的手机打开微博--在微博上已经有丰富的新闻信息,相比之下,许多纸媒的app使用频率却不高。在竞争激烈的app市场,大部分媒体的app往往都面临一个尴尬处境--即用户刚下载时有一阵热度,但是之后就很少有人持续去点击,用户活跃度很低。

2、纸媒app转型之路

纸媒app的现状,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讲,第一,它的受众量,有多少人看到了你传播的信息;第二,传播力,包括时间、速度、效率等;第三,是他的公信力和社会责任。未来是一个大融合,只有受众量、传播力、公信力都领先的媒体,才会是未来的主导力量。纸媒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突破某些局限性,提高自己的受众量、传播力等等。

纸媒在开发app时,不仅应该注重内容的价值,还应该注重服务的价值,即给读者以最好的阅读体验,这一点是和传统媒体有很大的不同的。纸媒在app开发时,应遵循阅读者的使用习惯。目前,在阅读模式、夜间模式、字号选择、横竖屏显示等功能及用户体验指标上,传统媒体的应用表现欠佳,大部分传统媒体似乎并不重视技术所带来的变革,这一点是需要转变的。

另外,提升app黏性的最有效方式是提升app的社交属性。纸质媒体的业务要想盈利对媒体的要求特别高,首先需要有强大的品牌支撑,有足够多的忠实读者,此外其自身的用户体验要足够好。从这个角度来说,并不是每个平面媒体都能抓住这样的机会。

四、传统媒体数字化、移动化误区

目前

传统媒体面临着自印刷术发明以来最重要行业的革命。媒体的创新非常重要,而这在现在看来尤为迫切。新媒体对我们既有的模式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挑战,这是数字时代的特征所决定的。在数字化迅速发展的冲击下,传统媒体当然不会自甘堕落,在某方面开始学会利用自己的优势转型,选对方向的区域,也会找到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习惯于从博客、微博、sns等获取信息。新媒体的用户扩张给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等传统纸媒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但同时,也为其提供转型、直面挑战的机会。反思下《thedaily》停刊的教训,也许能给我们在媒体数字化、移动化转型上带来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郑强.平面媒体转向全媒体的流程再造[j].新闻出版总署,2007年09月.

[2]蔡雯.媒介融合带来新闻编辑部角色变化[j].2007年第四期.

[3]蔡雯.新闻与写作[j].2007年第四期.

[4]郑强.设备程序开发的实例[j].2010年01月.

[5]俞永唱.论纸媒的发展[j].2008年09月.

数字化转型趋势篇7

这些天泰国的洪水情况令人堪忧,凶猛的洪水甚至威胁到了首都曼谷的中心城区。这让人想到了一个传说,有一个古老的家族总是能够躲过洪水的侵袭,使全族人的生命得以保全。原来,他们的祖先发现了一个神秘的规律:只要潮水退却的速度异常快,那么离大洪水爆发的时就不远了。这时候族中的长辈就会带着全族人及时搬到地势较高的地带,躲过肆虐的洪水。

伴随着新技术带来的新媒体革命,三网融合就如历史的大潮一样向前推进,毫无留恋之意,身处其中,不进则退。就在今年的8月底,新西兰的百年国家通讯社因不堪新媒体大潮的冲击,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在为其百年辉煌东流去惋惜的同时,相信很多广电人都对自己的生存之路忧心不已。如何生存下去,如何做大做强,这些是每一个广电人都正在思考的问题。广电运营商就如同那个古老的民族,在三网融合这场大潮中,只要找出运营状况的规律,就会得以新生。

要想成功运营各项新业务,要想整合已有资源,进行合理投入与开发,这都离不开对自身平台价值的进一步挖掘。对手中已有的数据,需要通过把握其既有规律,通过这些规律对未来可能的走向和趋势做出预测,这样才能使决策更为明确、有效。数据挖掘中的时序列预测技术就能通过一个个数字,为我们找出规律,揭示答案。它可以通过序列模式挖掘有效的关联规则,从而将历史数据揭示的现象规律延伸到未来,并对未来做出预测。

时序列预测技术之可行性与必要性

第一,时序列预测技术的可行性。

随着数字电视的推广与部署,有线电视网络的运营模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数字电视为有线电视运营商的多业务化提供了可能。用户从原有的被动按时收看,逐渐发展出移动电视和视频点播;收费模式也从原来粗放型的包年制收费逐渐精细化,发展出按时长、按节目、按点播等多种收费模式;数字机顶盒本身也正从一个单纯的接收机向多功能家庭视讯终端转变。有线运营商在建立各自系统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如用户的点播记录、收视记录、用户上网记录、用户资料变更记录、用户投诉记录、网络运行记录等。总而言之,全程的数字化管理成为了可能。

第二,时序列预测技术的必要性。

探究真实业务价值,正确选择运营项目。目前出现的如付费节目、VoD点播、在线支付等诸多的增值业务,究竟哪些业务可以为运营商真正带来收益?有线运营商不能只是简单的为用户管理和计费来搭建系统,而是要考虑如何建设一个开放的、可盈利的业务平台。要想了解真实的业务价值,就要考量用户在业务上的使用时以及使用程度这两个重要指标。通过对某一频道的收视率或者节目点播率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增值业务的未来营收状况,从而对业务开展做出正确布局。

正确选择目标客户,从而持续获利。用户到底看了什么节目,看了多久,是谁看的,有多少人在看,这些都是广电运营商应该关注的数据。就像电信运营商去关注用户打电话的时、频率一样。数据挖掘技术在电信行业已有很多成功应用的案例,如使用数据仓库系统进行用户数分析、服务分析、话务量分析、销售分析、地区分析等,了解收入和利润的结构,找出客户特征和服务关系。通过选择正确的目标客户,可以避免接触不合适的潜在客户所产生的额外成本,提高客户购买率和成交率,且增加后续的客户价值和利润贡献度,得以持续获利。

正确制订运营目标。在岁末年初,如何制定一个既可完成,又能在往年基础上有所提升的指标?这就需要预测技术给出一个可行的预案。另外,针对用户进行精准营销也需要预测技术对用户行为特征进行分析。

时序列预测之特点及方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古话中所强调的就是预测系统的重要性。预测就是对尚未发生或目前还不明确的事物进行预先的估计和推测,是在现时对事物将要发生的结果进行探讨和研究,简单地说就是指从已知事件测定未知事件。预测可以帮助了解事物发展的未来状况,人们可以在目前为它的到来做好准备,通过预测可以了解目前的决策所可能带来的后果,并通过对后果的分析来确定目前的决策,力争使目前的决策获得最佳的未来结果。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利用规律的必然性,是进行科学预测所应遵循的总的原则。

在数据挖掘领域,有时候分类问题与预测问题在表达上是区分不开的,有时候分类即预测。比如通过判别分析、C5.0规则(Clementine的决策树模型中的算法)或Logistics回归(一种分析模型)进行监督类建模,得到的结论是客户是什么类别等级,可以说是分类;当然,如果能够预测该消费者什么时候流失,也相当于进行了预测。其实有时候并不需要严格区分预测和分类,关键看是什么时点。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预测问题的内涵和外延非常宽泛,但研究者心中要有数,因为这会决定得到的结果将如何应用。

时序列预测实质上是对时序列特征的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形成一系列的时序列预测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时序列长期趋势的识别,建立各种趋势外推预测方法;也可以通过季节变动分析,找出季节变动的规律,实现时序列的季节预测。另外,通过对不规则变动及循环变动的分析,我们可以采取一定方法消除它们的影响;最后,通过对序列自相关的识别,还可建立随机时序列预测方法。

时序列有一明显的特性就是记忆性,记忆性是指时数列中的任一观测值的表现皆受到过去观测值的影响。但现实中时序列的变化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起着长期的、决定性的作用,使时序列的变化呈现出某种趋势和一定的规律性;有些则起着短期的、非决定性的作用,使时序列的变化呈现出某种不规则的特性。时序列的变化大体有以下四个组成分子:

(1)长期趋势:时序列可能相当稳定或随时呈现某种趋势。时序列趋势一般为线性的,二次方程式的或指数函数。

(2)季节性变动:按时变动,呈现重复的序列。季节性变动通常和日期或气候,以及年周期有关。

(3)周期性变动:相对于季节性变动,时序列可能经历“周期性变动”。周期性变动通常是因为经济变动。

(4)随机影响:指时序列受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的不规则波动。

那么,时序列预测技术主要包括两大类:

(1J指数平滑方法:描述时序列数据的变化规律和行为,不去试图解释和理解这种变化的原因。例如:我们可能发现在过去的一年里,三月和九月都会出现用户增长的高峰,我们可能希望继续保持这样,尽管不知道为什么。

(2)aRima模型:描述时序列数据的变化规律和行为,它允许模型中包含趋势变动、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随机波动等综合因素影响。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把握过去数据变动模式,有助于解释预测变动规律,回答为什么会这样。

时序列预测技术之运用实例

我们通过分析一个数字电视运营商预测增值业务分类营收的实例,让大家了解时序列技术是如何实

现预测的。

首先,假设我们从数字电视运营商的数据库系统中得到了以下数据,包含不同类型的增值业务从2000年~2009年的营收情况。(付费数字电视从2004年9月1日开始在全国正式启动收费服务。在时序列预测中,过去的数据越多,预测出来的走势就更准确,因此假设从2000年开始。见图1)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可以通过过去10年的数据对其中某一项增值业务未来几个月或者一年中的营收情况做一个预测。在此,我们选择付费频道作为预测的变量。

为了找到适当的模型,我们首先绘制时序列。时序列的可视化检查通常可以很好地指导并帮助我们进行选择。需要明确的是:一、此序列是否存在整体趋势?如果是,趋势是显示持续存在还是显示将随时而消逝?二、此序列是否显示季节变化?如果是,那么这种季节的波动是随时而加剧还是持续稳定存在?

我们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工具来对数据进行分析,将数据集导入软件,并依次按照时序列分析相关要求,添加模块并调整相应的设置,完整的建模流程见图2:

图3即为付费频道10年来的营收情况走势,此序列显示整体上升趋势,即序列值随时而增加。上升趋势似乎将持续,即为线性趋势。另外,该序列还有一个明显的季节特征,即年度高点在十二月。季节变化呈现出伴随上升序列增长的趋势,表明这是乘法季节模型而不是加法季节模型。而指数平滑法有助于预测存在趋势或季节的序列。因此我们采用指数平滑法进行进一步的构建。

随着时的推移,付费频道营收散点图建议我们使用同时包含线性趋势和乘法季节的模型。因此最适合的是winters模型。首先我们将开发一个简单模型(即无趋势也无季节),然后开发一个Holt模型(存在线性趋势但无季节)。通过比较我们得知winters模型才是最好的方案。

图4即为简单模型,显示了渐进(十分冗长)上升趋势,但它并未考虑季节。因此放弃该模型。

图5为Holt模型,显示比简单模型更强的平滑趋势,但它仍未考虑季节,所以还应放弃该模型。

图6为winters乘法模型,该模型较为合适,因为它同时反映了数据的趋势和季节。此数据集的时跨度为10年,并且包含10个季节峰值(每年十二月份出现)。经过比对我们可以发现,这10个预测出的峰值与实际数据中的10个年度峰值完全匹配。但此结果同时指出了“指数平滑”步骤的局限性,我们可以仔细观察上升和下降的峰值,就可发现还有一些重要结构没有得到解释。如果是要构建一个长期的,包含季节变化趋势的模型,那么可以选择指数平滑模型。

aRima模型和季节模型构建趋势的方法比构建指数平滑模型更复杂,并且还新增了在模型中包含预测变量的功能。如果添加一些对付费频道营收可能产生影响的预测变量,aRima就可以通过指定自动回归、差分和移动平均的顺序以及相应的季节产物来对模型进行微调。

假设我们还能得到5个预测变量,如宣传册发放数、电视广告投放数、促销政策提示与播放次数、机顶盒发放数以及呼叫中心客服的数量等。aRima模型就可以将这些预测变量的影响考虑进去,在付费频道本身的规律基础上,添加预测变量可能对预测值产生的影响。所以说aRima模型包含了综合因素的影响,回答的是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

图7是aRima模型,此模型可以捕捉大型的下降峰值,并将其保持为当前最适合的值。用时还预测了2010年的收入情况。2010年的预测形势良好:如预期的那样,销售水平继十二月高峰期后再次回复正常,下半年一直保持平稳的上升趋势,整体销售情况比2009年有明显的好转。

数字化转型趋势篇8

论文摘要:本文运用中国人口信息中心开发的中国人口预测系统((cpps)软件预测青海人口老龄化进程,分析青海省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养老保障带来的挑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已经超出了作为人口数字的具体意义,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青海省在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总人口数为167.65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4.7万人,老年人口比例是2.8%。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总人口214.56万人,老年人口比例下降到2.1%。第三次全国普查时总人口增长了145万人,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到2.7%,第四次全国普查中总人口增长了56万人,老年人口比例是3.07%,到“五普”时,总人口增长到了518.16万人,老年人口比例增长到4.56%a 2005年青海省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6.04%。少年儿童人口比例为24.11%,计算出相应的抚养比为43.29%,老年抚养比是8.77%,老少比为25.1%。由此可以看出,青海省在2005年少年儿童的比重低于30%,老少比高于15%,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接近7%,可以判定青海省人口年龄结构类型正处于由成年型人口快速向老年型人口转变的阶段。由于青海省是一个西部贫困省份,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预测人口老龄化进程,分析青海省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养老保障带来的挑战,是积极应对青海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间题的决定》的具体措施。 

    一、青海省人口老龄化末来趋势预测 

    (一)预测方法和条件设定 

    基于青海省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统计资料,运用中国人口信息中心开发的中国人口预测系统( cpps)软件,可对青海省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本项研究的目标时间段为2005年一2030年;实际预测分三套方案进行(高方案、中方案、低方案);预测未考虑迁移人口因素影响。 

    在人口预测过程中,预测参数(生育率参数、死亡率参数等)的选取直接决定着预测结果的质量。对于预测期内初始年份总和生育率的选取,具代表性的意见有两种:一是青海省统计局的有关专家认为,初始年份的总和生育率应为1.93左右;二是青海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有关专家认为,初始年份的总和生育率应为1.98左右。综合考虑以上两种意见,笔者在实际预测时选择了三套方案:高方案:青海省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在预测期内的初始年份为1.98,并在整个预测期内保持不变;中方案:青海省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在预测期内按从期初的i .93持续下降至2030年的i.b;低方案:青海省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在预测期内按从期初的1.93持续下降至2020年的1.8,此后一直保持不变。在死亡率参数的选取方面,根据世界人口转变所取得的经验,平均预期寿命达到一定水平后将出现减速递增趋势。联合国的经验数据表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67.5-70岁时,男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每10年将增加1.5岁,女性人口这一数字为3.6岁;达到70-72.5岁时,相应的数字为男性人口每10年增加0.9岁,女性人口每10年增加2.8岁;达到72.5-75岁时,相应的数字为男性人口每10年增加0.4岁,女性人口每10年增加2岁;达到75岁以上时,相应的数字为男性人口每10年增加0.2岁,女性人口每10年增加1岁。按此结合基年数据可计算得到预测期内青海省预期寿命的变化模式并对死亡参数做出选定。 

    (二)预测主要结果 

    1.人口年龄结构将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化,且这一转化过程将于2009年左右完成 

    如表1所示,按照表2所示国际上关于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的划分标准,三种预测方案均表明,2006年度,青海省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尚属成年型,2009年则将步人老龄社会(按高方案、中方案、低方案预测,老年人口系数均在7%以上,儿童少年人口系数均在30%以下,老化指数均在30%以上)。2030年,按高方案、中方案、低方案预测,老年人口系数分别将达14.01%,14.27%,14.33%左右。按照三种方案的预测结果还可以看出,2006年度人口年龄金字塔尚处于由增长型向静止型的过渡时期,其后则将逐步实现向缩减型的转化。 

    2.步入老龄社会后,总体而言青海省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仍将持续深入,2030年之前老年人口抚养比将呈不断上升态势 

    图1,2分别对2030年之前按三种方案预测得到的青海省老年人口比重及老年人口抚养比的变动趋势作了直观说明。表3亦列出了青海省老年人口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及总抚养比等指标在预测期内的变化趋势,从中可以看出,预测期内,少儿人口所占比重及少儿抚养比指标总体上的变化趋势将不断下降(如图3 .4所示),而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及老年人口抚养比指标的变化趋势则呈现出与之相反的上升趋势,且其上升幅度总体而言要大于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幅度,进而带动了总抚养比在预测期内趋于上升。由此可得,人口老龄化将使得劳动适龄人口的抚养负担日益加重。 

    3.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2030年之前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 

    无论按何种方案预测,至2030年止,青海省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均在60%以上,说明预测期内劳动力资源的供给还是较为丰富的,亦说明在此期间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仍将不容忽视。图5对2030年之前按三种方案预测得到的青海省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变动趋势作了直观说明。 

    二、青海省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养老保障带来的挑战 

    (一)人口老龄化趋势导致养老负担加重 

    预测结果表明,青海省老年人口抚养比在2030年之前的这段预测期内将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老年抚养比的上升是伴随着少儿抚养比的下降而同时发生的,且其上升幅度总体而言要大于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幅度,进而带动了总抚养比在预测期内趋于上升。由此可知,人口老龄化将使得劳动适龄人口的抚养负担日益加重。此外,针对每万名就业人口所负担的老年人口数进行分析的结果,亦证明青海省正在发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不仅仅是一个老年人口与总人口之间的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缴纳和负担养老保险费的就业人口与作为养老金领取者的老年人口之间的比例不断下降的过程。根据《青海统计年鉴2006》所提供的青海省1990-2005年的从业人口时间序列数据,以时间变量为自变量,用spss 15.0进行曲线拟合的结果表明从业人口(此处用变量p表示)与时间变量(此处用变量t表示)之间存在着较为理想的对数函数关系,其具体形式为:p= 8019.2ln(t)-60671.3,r2=0.994, f=2231.163,将其进行趋势外推至2030年,可以预测出青海省这一期间的历年从业人口数。结合前文所预测得到的老年人口数(以中方案为例),便可以得到每万名就业人口所负担的老年人口数(如表4所示)。从表4中不难看出,青海省每万名就业人口所负担的老年人口数将呈现出不断攀升的态势,因而将对养老保险基金帐户的平衡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人口老龄化趋势挑战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 

    当一个国家人口年龄结构较为年轻或者处于较为稳定的时期时(或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初期),一般采用现收现付模式来筹集养老保险基金,费率较低且稳定是其重要原因,但这种代际转移负担的基金筹集模式亦有其自身的缺陷,如将退休一代人的养老金负担压在了下一代人身上,如其负担过重则势必会影响到下一代人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根据国际经验,支撑一个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障体系需要三个条件:(1)一个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以支撑现有的退休人口;(2)一个有效率的税收体系,以便于潜在的养老保险费用的足额收缴;(3)一个高效且健全的基金管理体系,以确保养老基金能够不断地保值增值。目前,后两项条件就现实国情而言显然尚难以实现,而就第一项条件而言,虽然目前青海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仍然较高,但养老负担已经开始大幅度上升,并且就预测期内的情况言之,人口结构的不断老化已成为一个确定无疑的趋势。实际上,如果没有来自财政的补贴和对个人账户资金的占用,养老统筹基金收支之间的不平衡将成为一种常态,长期累积下去则会形成一个巨额缺口,现收现付制度也将因此难以为继。目前,随着青海省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人,离退休人员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快速增加,实行现收现付模式将给企业、职工,甚至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负担。由于青海省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地方财政困难,养老金筹集面临困难,主要依靠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补助,还未能实现良性循环,依靠自身的力量难以解决“两个确保”资金需求。如果保持目前的养老金替代率,随着人口年龄结构渐趋老化和在职职工的缴费率的持续上升,如不改变现收现付模式,青海省的养老金支出与工资总额的比例极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超过国际公认的20%---25%的警戒线,届时将极可能产生养老金支付困难等消极现象,也会严重地影响到社会稳定。 

    (三)人口老龄化趋势挑战家庭养老功能 

    人口老龄化会弱化家庭养老功能的表现包括:一是使得家庭规模缩小。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近年来青海省的户均人口规模呈现下降态势。2000年户均人数为3.96人,2005年则降至3.66人;二是使得家庭结构模式由传统的联合家庭向核心家庭转换。由于老年人口、特别是高龄人口的增加使得家庭内的代际数相应增加,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家庭的抚养和赡养结构大多呈“4-2-1”型,家庭中可供照料老人的成员减少,导致家庭养老功能减弱,甚至会导致低龄老人供养高龄老人的现象产生,家庭供养能力会有所下降。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发展,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比重亦将随之增加,除经济供养问题随之加重外,社会照料和医疗护理问题亦将随之不断增加。就青海省情而言,截至2005年底,全省农牧区贫困人数高达120.5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633万人,低收人贫困人口57.2万人;贫困比重大,全省总人口为543.2万人,农牧区人口为329.9万人,农牧区贫困人口的比重高达36.5%;且直接为老人生活服务的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基本上还处于初级状态,发展比较缓慢;大部分收养单位、福利院设施不健全,管理欠规范,环境不够理想,专业服务人员短缺,老人们的生活医疗需要根本无法满足,这无疑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时又为青海省增添了难度,将导致农牧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愈益突出。 

    (四)人口老龄化趋势挑战医疗保障模式 

数字化转型趋势篇9

【关键词】仪器仪表;国内;国外;发展趋势

综观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往往是由于新的观测手段的发明而开展起来的。以物理学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为例,百分之五十的工作是得益于新的仪器或测试手段的发明创造。仪器仪表也是实现信息的获取、转换、存贮、处理和揭示物质运动的必备工具,仪器仪表装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水平。

1仪器仪表发展概况

50年代初期,仪器仪表取得了重大突破,数字技术的出现使各种数字仪器得以问世,把模拟仪器的精度、分辨力与测量速度提高了几个量级,为实现测试自动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0年代中期,测量技术又一次取得了进展,计算机的引入,使仪器的功能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个别电量的测量转变成测量整个系统的特征参数,从单纯的接收、显示转变为控制、分析、处理、计算与显示输出,从用单个仪器进行测量转变成用测量系统进行测量。

70年代,计算机技术在仪器仪表中的进一步渗透,使电子仪器在传统的时域与频域之外,又出现了数据域(Datadomain)测试。

80年代,由于微处理器被用到仪器中,仪器前面板开始朝键盘化方向发展,过去直观的用于调节时基或幅度的旋转度盘,选择电压电流等量程或功能的滑动开关,通、断开关键已经消失。测量系统的主要模式,是采用机柜形式,全部通过ieee-488总线送到一个控制器上。测试时,可用丰富的BaSiC语言程序来高速测试。不同于传统独立仪器模式的个人仪器(personalinstrument)已经得到了发展。

90年代,仪器仪表与测量科学进一步取得重大的突破性进展。这个进展的主要标志是仪器仪表智能化程度的提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将更深刻地影响仪器仪表的设计;

1.2DSp芯片的大量问世,使仪器仪表数字信号处理功能大大加强;

1.3微型机的发展,使仪器仪表具有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

1.4图像处理功能的增加十分普遍;

1.5VXi总线得到广泛的应用。

2国内仪器仪表水平及发展趋势

仪器仪表行业整体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国际80年代中期水平,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仪器仪表产品中普遍采用,约15%的产品实现了智能化,达到国际90年代水平;30%的产品实现了数字化,达到国际80年代末期水平。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可以承接30万-60万千瓦火电站、核电站、30万吨合成氨、120吨转炉、日产30万立方米城市煤气站工程、成套大型炉窑等大型工程成套控制项目。

大类产品满足需要程度:中高档科学测试仪器国内市场满足率为30%,中低档科学仪器满足率65%;生产过程测量控制仪表及系统产品在大型工程项目中的品种满足率达50%,中小型工程达70%。进口产品往往是科研、生产所需的重大、关键设备,技术含量大,附加值高。

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仪器仪表生产、科研、营销体系。建成了一批科研开发机构(其中机械系统的仪器仪表专业科研所20家,部级工程研究中心3家、企业技术中心5家,部级产品质量检测中心9家);培养了一批专业的经营、管理、技术人才。特别是部分中低档产品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各种数字万用表、电度表、水表、煤气表、水准仪、中低档光学显微镜、望远镜等产量世界前列,在基本满足国内需要的同时,大量出口。

通过科技攻关、联合开发、合资合作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国产化等多种形式,使我国仪器仪表行业部分中高档主导产品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并形成生产能力。自主开发的主要产品包括中小型DCS、现场总线智能仪表、总线式测试系统、汽车专用检测试验设备、超声诊断仪器、微波等离子光谱、新型扩散硅敏感元件等,引进技术国产化的主要产品有记录仪、精小型调节阀、新型变送器、光谱、色谱、扫描电镜、水质分析仪、专用复合材料等;合资合作的主要产品有大型DCS、eJa、流量计、电子经纬仪、动平衡试验机、高低温试验仪器等。

一批国有、集体、民营、三资企业和科研院所通过市场竞争,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并显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和后劲,已形成主导、核心力量。

3国外科技目前水平及发展趋势

3.1数字化、智能化

由于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仪器仪表产品进一步与微处理器、pC技术融合,仪器仪表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以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提出的“DSpS”概念为例,以DSp芯片为核心,配合先进的混合信号电路、aSiC电路、元件及开发工具等提供整个应用系统的解决方案。

仪器仪表中采用了大量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的新器件、表面贴装技术(Smt)、多层线路板印刷、圆片规模集成(wSi)和多芯片模块(mCm)等新工艺,CaD、Cam、Capp、Cat等计算机辅助手段,使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模糊控制、人工神经元网络等新技术在现代仪器仪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2网络化

当前国际上现场总线与智能仪表的发展呈现多种总线及其仪表共存发展的局面。HaRt、FF、profibus、Lonworks、worldFip、Can等总线都从应用于某一领域不断向其他领域扩展。

多种智能化仪器仪表已陆续推向市场,仪器仪表正经历着深刻的智能化变革。集成测试系统也走向了网络化,各台仪器之间通过GpiB总线、VXi总线相连。

3.3微型化

memS是80年代中末期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被视为21世纪广泛应用的新技术。被列为美国“对国家安全及繁荣有重大影响”的22项重大技术之一的传感器及信号处理技术,主要是依托微型化技术。应用memS技术的微型仪器仪表被称为芯片上的仪器仪表,memS产品包括汽车加速计,压力、化学、流量传器、微光谱仪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航天、生物医疗、汽车工业、军事、工业控制等领域。

memS产品在国外发达国家已产业化,年增长率高达10%-20%,预计2001年memS产品将形成高于80亿美元的潜在市场。美国德州仪器、罗斯蒙特、德国Karlsruhe研究中心、摩托罗拉公司等产品已广泛应用了该技术。

国际市场的仪器仪表在技术上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微型化发展,也可分类描述为:科学测试仪器正由单台智能化逐步走向通用模件化并实现即插即用,灵活方便地组成针对不同对象的自动测试系统;难于实现网络化的大型科学仪器,向更高的测量精度、高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方向发展,其使用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并普遍具有自补偿、自诊断、故障处理等智能化功能。

参考文献:

[1]王锦标.现场总线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97,(02).

[2]华建.我国六大工程机械发展趋势[n].现代物流报,2005,(2005-07-18)

[3]黄琦.新一代智能仪表[D]浙江大学,2006.

数字化转型趋势篇10

关键词:数字出版;互联网;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239.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自由便捷地获取各种信息。人们的生活、工作、交流的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可以说,信息时代的到来一下子改变了世界模样。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途径大大地简化了、快捷了。人们通过借助各种终端产品,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获取任何信息并进行交流互动。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手段,人们可以娱乐,可以交际,可以学习,可以从事商务活动。

所以说,同工业化革命一样,信息化时代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次技术革命。如果说传统出版业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那么数字出版业就是信息化时代的新产物。

图书,作为承载和传播人们智慧,思想的载体,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的时间。其间,图书的形态也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甲骨、石鼓到竹简……一直到后来纸质媒介,其形态和面貌一直也没有停止过改变。其实,今天我们的阅读载体也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们已经不仅仅是通过纸媒介来阅读了。pC电脑、ipad、智能手机等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主要手段。媒体传播的载体在改变着,传播方式在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方式也在改变着。

2007年以前,全球纸质图书的销售额年增长率是10%。2008年以后只有5%。2012年出现负增长1.5%。传统出版物面临更新换代的时代。我们隐约可以看到未来的“图书”用“屏”取代“纸”将成为常态。“屏阅读”文体结构将大行其道。

资料显示,英国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2012年底已经全面停止纸质版的出版发行。《洛杉矶新闻报》已经关闭。《纽伦堡晚报》申请破产。2012年全球电子书的盈利由上一年的17%上升到25%。亚马逊电子书的发行量超过了纸质图书......

从国内同行业来看,很多传统出版单位纷纷登场数字出版舞台。时代传媒、凤凰传媒都已经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发出了一系列的数字产品,实现了多终端跨平台阅读,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形成了产业规模。

从全球出版业界来看,数字化是无法阻挡的时代潮流,我们不能回避,更不能逃避。只有迎头赶上才是正道。传统出版行业如不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将会面临危机。国家在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这件事上也是积极地在应对。面对目前纷繁复杂多变的信息化时代,国家新闻出版总局坚信,未来的数字出版领域,传统出版企业应该成为数字出版领域的主力军,这就要彻底改变纸质出版的单一模式。我们应该立足于内容提供商和内容加工商的地位。技术上我们可以用现有的成熟的产品作为支持。

与前两年相比,许多出版单位对于数字化的认识和需求,已从被动转向主动,许多单位通过调研和走访,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普遍提高,且观念更新,思路明确,确定了较为实际的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在具体任务上加强部署,加快推进,主动进入数字出版领域,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道路。

例如,浙江大学出版社提出“积极出击数字出版领域,实现出版社战略转型”的指导思想,将“数字化”战略列入“十二五”战略发展。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按照“整合资源”的原则,大力推进传统平面媒体向全媒体转型升级,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集报刊、网络、手机、音视频等多种现在传播手段为一体、全媒体发展和产业集群的格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制定了《集团数字出版工作战略规划》,提出建立数字出版转型的总体支撑架构。引领传统出版进入全新的数字服务内容领域。云南教育出版社确立了立足自身现有资源,突出区位优势,以项目实施带动体系构建,做强以教育为主业的数字出版转型的总体思路等。

目前,我们国家数字出版领域正在悄然发生着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一、数字出版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末,我国数字出版总产值力争达到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的25%,整体规模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到2020年,传统出版单位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运营份额在总份额中占有明显优势。数字化正成为提升我国传统出版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数字化阅读比率逐渐增长

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和云存储技术的发展,阅读渠道日益多元化,并体验到多终端无差别的阅读。国民数字阅读率不断提高,出版业已经初步形成了数字出版细分市场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我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调查阅读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50.1%。比2012年增长了9.8个百分点。

三、全媒体出版成为数字出版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数字出版呈现出由单一形态到全媒体,由产业概念到规模出版,由传统出版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并重的的局面。

在培养用户阅读习惯的过程中,“一种内容、多种媒体、同步出版”的全媒体出版模式逐渐成熟。全媒体出版可以综合利用资源,一部优秀的作品可以同时通过纸质书、手机、手持终端、互联网等媒体同步出版,并可以改编为影视剧、动漫、游戏作品等,来满足不同的用户的需求,实现内容资源版权价值的最大化,全媒体出版模式已成为未来出版市场的发展趋势。

四、手机阅读已成为发展最快的数字出版新业态

手机阅读是移动互联网的典型应用之一,它受阅读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较小。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均已推出手机阅读业务,手机阅读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数字出版新业态,手机网民规模和手机阅读时长均不断增长。据统计,截止2013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5亿,较上一年增加约800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率由74.5%提升至81.0%。

综上所述,我们作为地处西部边陲的文化大省,作为有知名品牌的优秀出版企业,在数字时代大潮的裹挟下。必须迎头而上,迎难而上。力争在未来激烈市场竞争中取得自己的一块阵地。

参考文献:

[1]《数字出版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陈生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