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效益十篇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效益十篇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效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08:31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效益篇1

关键词:高标准基本农田;工程质量;丘陵山区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6-0158-04

1引言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指一定时期内,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2012年实施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提出“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2013年颁布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由此可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已是我国当前重要的战略举措,对促进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农田灌溉排水、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提升,促进了耕地保护,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也存在不少问题:包括建设标准模糊,各部门尚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与新农村建设协调不够,建设资金分散,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管理机制落后,专业人才缺失,前期工作滞后,规划设计方案缺乏实用性,后期管护力度欠缺,综合效益低等。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成败,在现有文献中,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质量的探讨尚不多见,加强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是保证后期土地利用效率的关键,但目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的工程质量问题不容乐观。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地形地貌复杂,高标准农田建设难度相对较大,本文以重庆市丘陵山区开展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为例,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工程质量问题进行探析,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为丘陵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参考。

2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进展

重庆市位于长江经济带上游,经济发展迅速,土地开发程度高,土地资源稀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问题突出。因此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促进耕地保护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是四川盆地向盆周山地过渡地带,自然条件复杂,地貌类型多样,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投入和要求也相对较高。自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重庆市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善了农田基础设施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助推了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重庆市主要结合粮油基地、蔬菜基地、优势农业产业基地、城乡统筹示范村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002~2011年,重庆市入库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共2709个,实施规模974.77万亩,总投资128.52亿元。2009~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在南川、大足、合川、涪陵、梁平等5各区县实施高标准农田23.31万亩,总投资3.06亿元。目前,重庆市基本完成“3、8、110”工程,即长寿、丰都、荣昌三个部级和万州、开县、梁平、铜梁、石柱、酉阳、永川、合川8个市级,共7.33万hm2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工程总投资34.98亿元。到2020年,规划新建24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将农田建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进、物能出、土肥沃、高产出”的适宜现代化农业的标准农田。

3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的工程质量问题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以及其他工程。依据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投资结构(表1),田间道路工程通常在总的工程施工费中投资占比最大,其次为灌溉与排水工程,土地平整工程投资占比较少,而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及其他工程在各个项目中投资都是最少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各项工程之间应合理规划、协调配合,工程布局和建设模式应从当地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

3.1土地平整工程

土地平整工程指为满足农田耕作、灌溉的需要,以及一定的肥力条件而进行的田块修筑和地力保持工程。田块归并可以使地块平整规则,满足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节水节能等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降坡和梯田化建设能够有效防止土壤侵蚀,减少水土流失。但土地平整工程有可能造成土壤板结,引起土壤的面蚀和风蚀。重庆市坡耕地比重较大,分布在6°以上的坡地基本农田占总量的84.71%,因此土地平整工程是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

但重庆市土地平整工程难度大,工程质量问题比较严重,已建设的农田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首先,在田块归并中,普遍存在田块平整程度差,田面相对高差较大,导致农田灌水不均、排水不畅,进而影响作物长势,粮食产量反而下降。大型机械的使用造成土壤板结,表土剥离、回填过程中不合理的工程措施,导致土壤耕作层、犁底层的破坏,土壤厚度达不到耕作要求,新一轮耕作时甚至出现漏水漏肥的现象。在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乡镇,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田块归并意义不大。因此,田块归并一是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二要充分尊重当地农民意愿。其次,在水土流失并不强烈的区域实施旱坡改梯、修筑条石坎,不但浪费投资,且对增产增收的意义不大,因此在坡体较大且水土流失的区域进行修筑石坎,坡体较小的浅丘坡耕地区域少进行坡改梯,实施降坡平整。另外,土地平整之后,提高农作物效益的根本问题(如土层厚度、土壤肥力等)仍没有解决,土壤有机质含量没有明显改善。

3.2灌溉与排水工程

灌溉与排水工程指为防治农田旱、涝、渍等灾害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灌溉与排水工程直接关系着项目整体效益的发挥。灌溉与排水工程应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配套水利设施,形成“旱能灌、涝能排”的灌排体系。水利设施的建设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微地形、建材特色以及土地利用方向等确定,以利于节约成本,改善基本农田示范区的自然人文景观。

重庆市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质量问题也比较多。部分项目水源工程的建设较少,蓄水池无蓄水,池壁、池底出现渗漏。提灌站不合理的设计使得使用寿命变短。排水沟无水排,但排水沟附近旱地被水冲刷;排水沟出水口设计在堡坎上,对耕地造成大面积冲刷。灌溉渠出水口的设计不合理,导致灌溉渠的利用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此外,由于沉沙凼、拦山堰及沟渠的管护严重不到位,有部分项目区的水利工程已被淤泥和杂物堵塞,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农田水利设施普遍存在有人使用、无人管理、损坏严重的现象,工程效益大打折扣。过度硬化的沟渠孤立和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阻碍了农田物种的扩散,从而导致整理区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工程设计与实施中应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工程实施应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更多地考虑农民的建议,切实造福农民。

3.3田间道路工程

田间道路工程指为满足农作物物资运输、农业耕作和其他农业生产活动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田间道路的布设应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在田、水、路、林、村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地块连片单元的大小和走向等统筹兼顾,本着投资省、占地少、利用率高、路线合理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重庆市大部分属丘陵山区,土地整治前田间道路普遍较差,耕作和出行十分不便,田间道路也成为农民最为关心的工程。

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中,部分田间道路的规划设计不符合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造成生产路无人行走,断头路较多。田间道路的布局也存在不合理现象,有的地方田间道路通达度过小,农产品运输仍然不太方便;有的地方通达度达到要求,但道路宽度不够,只适合小型农业机械。1.2m的生产路过窄,在平坝区或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需求,增加道路的宽度。部分地区田间道路采用泥结碎石路面,但由于重庆市降雨量较多,泥结碎石路面的实用性不强,常被冲刷,损坏严重。有些项目区混凝土路面的硬度和厚度达不到要求,承受荷载大于设计荷载,路面损毁严重,且缺乏维护和修复。田间道路全部采用硬化路面也会加剧斑块破碎度,破坏生物的生境条件,影响生物的迁移,生态效应降低,所以田间道路的路面应注重生态化设计,增加生态涵洞和生态廊道的设计。

4主要原因分析

4.1规划设计注重理论,实用性欠缺

科学发展,规划先行。规划设计是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基础和依据,其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目前重庆市部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规划原则、规划目标、规划思路不明确,综合性和科学性欠缺。首先,基础工作不扎实,实地踏勘不够细致,对项目区的自然条件和土地利用条件分析不详细,设计以书本理论为基础,或一味追求图件美观,单纯为了实现“田成方、树成行、路成网、渠相连”,导致规划设计脱离实际情况,急需解决的问题未得到解决。其次,规划设计图纸达不到施工要求,地形图测绘的比例尺限定了测量精度,对工程设计造成阻碍,工程量误差较大,直接影响工程预算投资。部分项目规划设计图件生搬硬套,制作不规范,制图尺寸不切实际,部分参数未能提供,不能有效指导施工。

4.2建设标准缺失,施工技术落后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是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不同自然条件,不同农业生产活动,相应的建设要求也不同。在技术规范方面,重庆市仅出台了《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和《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技术要求》,对实践工作的指导远远不够。随着城乡统筹和现代农业的发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要求和标准也随之提高,整村推进、蔬菜基地建设、粮油基地建设等都缺乏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在前期测绘、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等环节缺乏具体标准规范进行指导,影响了工程质量和建设效益。在施工过程中,缺乏一套科学系统的技术体系和工艺流程,技术基础薄弱,使得工程质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项目施工单位未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欠缺,一些项目的工程建设只重数量,不重质量。此外,由于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在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环节,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土壤板结、生物多样性减少、景观破碎等问题,不利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4.3项目监管不严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成立专门机构、专业人才进行管理才能达到效益最优。但目前重庆市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限,部分管理人员追求政绩,质量意识薄弱,对工程质量特别是隐蔽工程管理不到位,一味追求建设速度,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监管力度不够,难以保证工程质量。目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中监理费用较少,且监理市场不规范,对监理单位的资质审查不够严格。监理人员配置较少,且技术结构单一,专业知识欠缺,部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现场监管不到位,导致工程监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4.4工程后期管护缺乏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除了“事前规划设计”、“事中实施和监督外”、还有不可或缺的环节,即“事后评价和管理”。后期管护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长久发挥效益的重要保障,只建设不维护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丘陵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类型多,后期管护尤为重要,但目前重庆市的建设项目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工程损坏严重,部分设施缺乏有效利用甚至丢失等。首先,丘陵山区后期管护资金需求相对较大,但项目预算中没有对后期管护列出专项资金,致使缺少工程管护资金保障,使得管护工作难以落实。其次,管护责任难以落实。项目竣工后移交村委会管护,但村委会不是真正的实施主体,也没有指定专门的单位或部门开展管护工作,导致管护主体虚化、权责不明,缺少可以执行的管护方案。忽视后期管护严重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效益大打折扣。

4.5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

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建设好高标准基本农田,达到强农惠农的目标。但现阶段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运作模式,整个过程都表现为政府行为、政府意志,公众参与体系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机制可操作差。一方面,管理部门和设计人员对公众参与重视度不够,公众参与的方式主要为咨询、走访等,或是“走过场”式地与乡镇、村干部交流,公众参与的渠道单一、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地听取农民的意见与建议、反映农民的利益诉求,导致公众参与的有效性降低。另一方面,农民缺乏参与意识,对参与过程及概念认识不够,且长期以来公众参与仅限于个人参与,没有形成组织机构,使得公众参与力量薄弱,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导致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效益篇2

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以实施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管理为抓手,以发展高标准旱涝保收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为核心,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管护运行长效机制,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旱涝保收和稳产高产,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布局合理、配套完善,达到农田防御洪、涝、旱、渍灾害的设计标准;旱涝保收面积占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比重达到75%以上(平原县达到85%以上,其他县达到70%以上);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区域灌溉保证率达到90%以上,冬季地下水位控制在60~80cm以下,旱作区1日暴雨1日排至田面无积水,水稻区1~3日暴雨2~4日排至耐淹水深;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重达到50%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相应目标;集中连片33.3hm2种植规模以上的农业“两区”达到旱涝保收农田水利标准;农田水利建管护运行长效体制机制建立,农田水利信息化基本实现;大中灌区配备雨水情、墒情等监测设施,各乡镇形成管理服务系统;各类农田水利特色示范区(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全面开展。农田水利工程按照标准化设计、集约化生产、程序化管理和定额化补助等措施组织开展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灌溉设施配套水平。

搞好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关键在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站在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高度,把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摆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作为当地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切实抓紧抓好,确保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建立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考核制度,层层落实责任,以县级为单位实施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新农村建设评比、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优秀水利评比的一项重要依据。将“十二五”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综合性指标和主要建设任务逐一落实到县(市、区)、分解到年,具体落实工作方案。为将本地区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抓好抓实,各地要健全有效的工作保障机制,成立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同时,各乡镇也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采取上下结合,巡回检查的方式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水利局应成立专门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所实施的工程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工作。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从根本上解决权责不明、管理不善等问题,工程建成后,交项目村管理使用,项目村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负责全村浇地工作,统一管理项目区内机泵、管道等设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全面实行有偿服务。建立管理机制,完善建设程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实行统一和标准化管理,要科学合理规划布局,统筹安排,加强资源整合,优化布局功能,发挥综合效益。要根据农业“两区”不同建设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因地制宜实施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工程。要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广泛宣传,科学管理,使各地水利工程标准化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方面发展。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建立健全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制度。要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妥善处理好发展速度、经济效益与工程质量关系,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加大对建设领域的违纪违规和腐败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处理;对那些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要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做到奖惩分明,以此来规范建设领域的组织和个人行为。全面加强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一是安全管理。加强《水法》的宣传,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人为破坏;工程建设工程没有主次,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保证。二是内业资料管理。关于工程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资料必须齐全;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竣工验收报告等应立项建档;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以及工程管理的各项检查记录资料也应当妥善保存。三是工程设施管理。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登记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四是经费管理。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五是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期长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让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与日益发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

在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要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有条件的可设立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专项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左右足额定向用于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土地整治资金的综合效益,其用于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和保护方面的支出不低于20%。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资金的计提划缴、预算管理、定向使用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各地政府应加强对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中来。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首先,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只是手段,直接的目标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根本目标是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基础。无论是为了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还是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以支持水资源向生态环境、城市和工业转移,最大受益者都是国家;其次,农民和农业已为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在“三农问题”成为突出问题时,在农业和农村有困难时,即使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工业和城市也应该支持农业和农村,国家财政应该向农业和农村倾斜;第三,农民负担重、农民尚不是土地的所有者,要求农民投入太多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家和各级财政理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学习基层水利人力资源要实得到保值和增值。对农村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目前,农田水利网络体系不够健全,站网建设与标准要求尚有差距,高层次人才短缺,地方试验站的技术力量薄弱,尚未建立可持续的保障机制等问题非常突出,现代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无论从技术的广度或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应加大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示范与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不仅要研究有效、适用的技术,还需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农田水利研究人才,需要在全国形成适合我国农村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重视和加强农田水利科学研究,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符合世界规则,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突出的问题是“三农问题”,而农业基础脆弱和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又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制约因素,因此,加强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的科研创新是着眼全局、着眼长远、着眼发展的战略举措。

高效生态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实践形式,具有“生态循环、经济高效、优质安全”特征。目前,农田灌排技术还是以追求作物节水、增产为目标,对其它如节能、节本、减排、减灾等因素考虑较少,已不能完全适应高效生态农业的灌排要求。优先在现代农业园区、设施农业区、饮用水源地、低丘缓坡和经济园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加快以灌区配套改造为主要内容的田间工程配套建设,积极推广节水省地的地下管道技术,大力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继续开展作物灌溉和耐淹试验,建立墒情测报系统,提高灌区服务水平。

进一步提升研究与开发农田水利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的能力,特别是适应农业集约化要求的、体现节省劳力、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高的农田水利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能力,如经济实用、高效节能的喷灌、微灌设备及产品,渠道防渗衬砌机具,灌溉自动化控制设备等。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效益篇3

关键词:耕地;功能单元;配置;综合效益;大都市城郊

中图分类号:F30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9-2423-04

都市农业是都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组分,可以调节人与自然的平衡,改善居住环境和休息环境。国外的都市农业研究率先出现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至今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中国的都市农业的提出与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起步较晚,并且未能在真正意义上使其得到全面健康地发展。对于中国的都市农业,曹林奎等认为大都市的农业正在由城郊型传统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要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综合统一。俞菊生认为中国发展都市农业必须以生产、经济功能为主,但也要重视社会、生态和文化等功能。还有很多专家学者的观点与其相近。都市城郊现代型农业作为都市农业发展的基础,在中国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宋志军等、李洪庆等认为城郊现代型农业应当兼顾经济、生态和社会功能,但是中国的大都市城郊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还较为落后,并不能很好地实现专家学者所说的功能,大都市城郊现代农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中基本没有谈到具体的功能配置。本研究立足于这一现状,研究并构建适合于中国大都市城郊现代型农业发展的耕地功能单元配置方案,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1研究区概况

选择北京市顺义区作为研究区(图1),该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郊,城区距离市中心30km,北连怀柔区、密云区,西接昌平区、朝阳区,南接通州区、河北省三河市。顺义区全区总面积1020km2,是中国典型的大都市城郊地区。该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平原面积占95.07%,境内水资源相对丰厚,土层深厚。具有较为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

研究区农业耕地发展尚有很大的欠缺,经调查发现。该地区耕地田块面积较小(长约100-200m,宽100m左右),田间道路不平整或者设计不合理(部分田间道路宽度过小),耕地灌溉排水设施不完善,配套程度差,整体缺乏防护林,部分地区甚至没有防护林。由于耕地基本配置的原因,所以该区域农业耕地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机械化水平有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发展都还有很大可以提升的空间。

2研究方法

2.1多类型耕地田块设计

大都市城郊现代农业耕地功能单元的配置需要满足排水要求、机耕要求和田间用水管理要求。综合上述要求,共设计6种方案,分别编号①~⑥,如表1所示。

2.1.1田块灌溉设计对于大都市城郊现代农业,为了提高耕地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机械化水平,所以灌溉采用喷灌的方法。

首先应结合当地土壤、气候、水文等条件的实际情况设计灌溉方案。确定灌水定额(525m3/hm2)和灌水周期(7d)。喷头的布置采用常用的正方形布置方式,从而确定喷头间距和支管间距,并计算得到一次灌水所需时间(5.73h)。拟定每天机器工作12h,并且根据各个田块的实际大小及喷头总数等得到在喷灌过程中允许一次同时工作的喷头数,方案①至⑥的一次灌水同时工作的喷头分别为7、14、9、16、11和20个。

在确定了灌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喷灌的干支管道的计算和设计,干支管统一选择pVC管。干管管径的选择采用经济流速法,支管管径的选择按国家标准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J85-85的要求中控制支管上任意两个喷头的工作压力水头之差不超过喷头设计工作压力水头的20%来确定。再计算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采用沿程水头损失的10%来确定,从而确定水泵扬程。然后确定单井控制面积(12.3hm2),并结合各个方案的配置确定单个机井可以控制的田块数量,最终得到方案①~⑥分别为3.0个、1.5个、2.0个、1.0个、2.0个和1.0个。

2.1.2田块排水设计根据顺义区的地下水位、降雨状况和地表排水状况,设计梯形排水农沟。排水沟的标准为十年一遇一日暴雨两日排除,排水流量采用平均排除法计算,农沟断面采用明渠均匀流计算,计算中使用边坡系数为2。

2.1.3田间道路和防护林设计确定田间道和生产路的宽度(含防护林)分别为10m和6m。并且田间道采用混凝土作为路面,生产路为普通的土路。

根据一般农业机械的宽度以及田间生产的需求设计田间道路,同时在道路两侧设计防护林。其中田间道两侧各两排,生产路两侧各一排,从适宜当地气候、易于成活以及价格等多方面考虑,选择毛白杨为防护林树种,并设计株距为2m。

2.2土地整理综合效益测算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配置模式下耕地的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建立以综合效益为目标层,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中间层,灌溉投资预算、排水投资预算、道路投资预算、道路密度、基础设施占地率、林地覆盖率、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和防护林投资预算共8项指标因子为指标层的层次关系(图2)。然后确定各指标因子的权重。对各个指标因子进行计算和标准化处理,并最终通过加权处理得到各方案的综合评分,评分最高的综合效益最佳。

根据所建立的层次关系(图2),在咨询相关专家学者的基础上,在层次分析法软件中输入相关矩阵,然后得到各指标因子的权重(表2)。

2.2.1各项投资预算根据2012年《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以及相关需要的市场价格,确定各项目综合预算单价。然后根据各个田块的实际情况进行各投资预算的计算。

2.2.2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计算生态服务价值采用如下的公式进行计算,各类土地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见表3。

eSV=∑VCkxak(1)

eSVf=∑VCfk×a(2)

式中,eSV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元):VCk为生态价值系数[元/(hm2・年)];ak为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面积(hm2);eSVf为生态系统单项服务总价值(元);VCfk为单项服务功能价值系数[元/(hm2・年)]。

2.2.3其他指标因子计算

道路密度:道路密度=道路面积/田块总面积:

林地覆盖率:林地覆盖率=林地面积/田块总面积×100%:

基础设施占地率:基础设施占地率=基础设施占地面积/田块总面积×100%。

2.2.4数据标准化对于每个方案的单位面积土地,要综合效益最好,则灌溉投资、排水投资、道路投资、防护林投资越小越好,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道路密度、林地覆盖率、基础设施占地率越高越好。所以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公式如下:

式中,fij表示第i项指标下第j个方案的值,minfi表示第i项指标的最小值,maxfi表示第i项指标的最大值。正指标采用公式(3)。负指标采用公式(4)。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道路密度、林地覆盖率、基础设施占地率采用公式(3)进行标准化,灌溉投资、排水投资、道路投资、防护林投资首先平均到每平方米土地上,然后采用公式(4)进行标准化。

2.2.5田块的比较与确定通过对各评价指标进行加权分析得到最终的综合评价,从而确定综合效益最佳的方案。加权分析采用公式e=∑wi×di,其中e为综合效益,wi为i项指标的权重,ei为i项指标的标准化分值。

3结果与分析

3.1配置方案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各个方案进行具体的设计计算之后,得到各方案的具体配置情况(表4)。以方案①为例。方案①耕地田块配置见图3。

3.2综合效益

对各个方案进行数据计算和标准化处理并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得到结果见表5。结果显示方案①的综合评价最高,综合效益最佳,方案⑤、③和②的综合评价相近,但是比①要小,综合效益也相对一般,方案④和⑥的综合评价都很低,综合效益较差。因而耕地功能单元综合效益最佳的为方案①。在经济效益方面,其基础设施配置提高了耕地的集约利用以及机械化水平,有利于增加耕地的经济收益:社会效益方面,通过对农田基础设施的优化设计,改善了大都市城郊耕地的生产环境,提高了耕地的利用效率,促进了城郊耕地的健康发展,并且有利于推进中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生态效益方面,配置防护林可防风固沙、涵养水分,并且改善了耕地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4小结与建议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效益篇4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概念界定;内涵;外延

中图分类号S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13-0212-03

ScientificDefinitionofHigh-standardFarmland

HaoZhetianYa-guang

(LiaoningnonferrousGeologicalexplorationandResearchinstitute,ShenyangLiaoning110013)

abstractConstructionofhigh-standardfarmlandistheartificialmeasuresofusingandtransformingnature,istheinevitablechoiceforsolvingthelanduseproblemswhilesocialandeconomicdevelopmentreachesacertainstage.asthecurrenthottopicsandnewthings,somebasicconceptsandprinciplesofhigh-standardfarmlandwerefuzzyandindistinctdefinition.inthispaper,therelatedconceptsofhigh-standardfarmlandanditsconstructionweredefined.thescientificconnotationandextensionofhigh-standardfarmlandconstructionwereanalyzed.itcanprovidereferenceforrelevantdesignersandresearchers.

Keywordshigh-standardfarmland;conceptdefinition;connotation;extension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决定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举措,是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物质基础,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要求。

按照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1],2015年我国将建成2666.67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进而2020年拟建成5333.33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当前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以大规模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工作重点,增强土地资源对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并提出在资金分配和项目安排时重点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倾斜[2]。高标准农田建设已成为各级政府、国土资源部及国务院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3]。

2012年6月20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1033-2012)》[4],并于2012年7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阐述。但高标准农田作为新名词新事物,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则还存在模糊、界定不清的问题。诸如:高标准农田的基本内涵是什么,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要求,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标准等,这些问题均亟待作以深入探讨和澄清。为此,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高标准农田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和剖析,供相关设计与研究人员参考。

1高标准农田概念的科学界定

对基本概念的严密定义是任何学科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之一。因此,有必要首先澄清有关高标准农田的最基本概念,给予其科学界定。

1.1高标准农田

1.1.1农用地、耕地和农田。

(1)农用地。农用地是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5],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其中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可见,农用地的范围大于耕地。

(2)耕地。耕地是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6],它包括水田、水浇地和旱地3个二级地类。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进入21世纪,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逐渐减少,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粮农组织(Fao)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土地面积为18.29亿hm2左右,人均耕地0.37hm2;而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为1.21亿hm2,人均耕地0.08hm2,只占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1/4。

(3)农田。目前,对于农田尚未给出准确的定义。就查阅资料来看,农田的定义可分为狭义和广义2种。狭义的农田就是指耕地[7],中国古代有“已耕者为田”之说,因此农田应为经开垦耕种的土地;广义的农田包括各类农耕生产用地,其范畴应介于耕地和农用地之间。农田分布受水分、温度、土壤、地形等因素制约,尤以水分的影响最大,因此农田多分布在降水量比较充沛或水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年降水量低于250mm地区农田较少。我国的农田大部分集中在东南部湿润及半湿润地区,即从大兴安岭起,经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自东北斜贯西南一线的东南部。这些地区受季风影响,雨量充沛,是我国主要农作区。随着农业的发展,农田分布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农田可分为梯田、坝地、平坝田、冲田、圩田、条田、水田、水浇地、旱地和台地等多种类型。

1.1.2基本农田与一般农田。

(1)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内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占用的耕地。这是从战略高度出发必须确保的耕地最低需求量,老百姓称之为“吃饭田”、“保命田”。基本农田是耕地的精华,是最高产优质的那一部分耕地。《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基本农田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8]。

(2)一般农田。是指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可以用作建设和其他用地,被确定为农业使用的耕地后备资源。主要类型包括:坡度大于25°但未列入生态退耕范围的耕地、泄洪区内的耕地和其他劣质耕地等。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大约为1.2亿hm2,基本农田约为1.13亿hm2左右,其他逾666.67万hm2为一般耕地;而我国粮食主产区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大约占其耕地的95%左右。

1.1.3高标准基本农田。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指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经过整治后达到标准的原有基本农田和新划定的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除了与各省市地区的耕地质量等别情况有关外,还与其城市化进程等因素有关。鉴于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的高产性要求,高标准农田均属于基本农田的范畴。

1.2高标准农田建设

1.2.1中低产田改造。我国耕地中有78.5%的中低产田,其中中产田面积占37.3%,低产田面积占41.2%。在我国传统的土地建设项目中,针对不同土壤的障碍因素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是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改造中低产田比垦荒投入省、用工省、见效快,改造好了能长期见效益。改造中低产田的手段主要为增加养地作物,增施有机肥,并进行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1.2.2土地整治。土地整治是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的综合整治,整治后田块更加平整,灌排设施更加完善,路网林网更加科学便利,田块集中连片程度提高,生产能力增强,耕地质量有所提高[9]。

土地整治历经10余年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在目标上,已由单纯的补充耕地向建设性保护耕地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转变,土地整治的目标更加多元化;在内容上,已包括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未利用地开发和土地复垦等内容;在内涵上,已由增加耕地数量为主向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并重转变,区域综合型特点更加鲜明;在外延上,已由分散的土地开发整理向集中连片的综合整治转变,逐步演变为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在手段上,已由以项目为载体向以项目、工程为载体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政策的运用转变[2]。

1.2.3高标准农田建设。

(1)历史沿革。20世纪80年代前,限制我国耕地土壤质量的主要问题是氮磷肥力不足,随着多年来化肥投入量和作物产量的持续增长,土壤氮磷养分供应状况已有较大改进,中低产田改造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但目前靠增加化肥投入量的产量增长已近极限,随之产生的“低、费、污”负面效应也日益凸显,已逐步成为我国耕地土壤质量的新一轮核心问题。可见,为继续提高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仅靠增加农用化学品和能源投入量的模式是死路一条,只有提高耕地基础地力、藏粮于土,才是建立我国未来粮食安全长效机制,实现粮食安全保障的必然选择[2]。为解决这种现实困境与潜在隐忧,我国适时提出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提出原因。“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是近年来的总趋势是:建设用地的扩张一浪高过一浪,耕地、基本农田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地方政府过度追求经济发展,盲目攀比,置资源环境问题于不顾;土地产权机制和土地收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导致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产权经济机制缺失。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参与违法供地,引起部分行业和地区发展失控。另外,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建设用地也呈现“人减地增”的逆向发展趋势,从而对耕地保护造成了一种“双挤”局面。从国内外实践来看,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缓解人地矛盾的最合理途径就是大力推进高标准土地整治,从而增加建设用地的流量,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的压力,支持城镇化进程。因此国家适时提出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属于土地整治的一种。是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通过土地整理等方法,对农田进行土地平整和田间水利设施、田间道路、田间防护林等建设,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要求,使农田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如前所述,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建立在以往中低产田改造工作的基础上,为了应对当前建设用地过度扩张的严峻挑战,提出的高标准土地整治工程。前期中低产田改造和传统土地整治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其升华和提升,是土地整治工程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新时期着力打造的亮点。

2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科学界定

随着新时期下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深入开展,需要给“高标准农田建设”界定合乎规律的内涵和外延,一是要求能客观地反映新时期下高标准农田实践,二是要求能准确地指出新时期下土地整治的发展方向。

2.1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涵

目前对“高标准农田”内涵的理解不一,不少实际建设内容仅显露于表象,有的项目其实就是土地平整也被冠之以“高标准农田建设”,而实际土地质量根本未得到改观。因此,高标准农田的科学内涵必须予以明确。现从以下5个方面界定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涵。

2.1.1动态发展过程与系统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应是与一定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现阶段的高标准农田可以这样理解:结合当地自然条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经过科学规划所建设的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高产高效,并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良农田。高标准农田是科学完备的农田基础设施加先进的管理机制,综合应用农业先进技术为依托的复杂系统工程[10]。

2.1.2核心目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核心在于耕地地力提高和土壤综合质量提升,有别于以往单纯以增加耕地数量为目标的土地整理模式。目前我国耕地质量问题严重:一是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不均,全国有95%的耕地缺磷,23%的耕地缺钾,14%的耕地磷钾俱缺;二是土壤沙化、盐碱化程度逐年加重,全国土壤沙化面积已达1533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15%,盐碱化耕地面积为763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8%;三是耕地退化加剧,干旱、半干旱地区有40%耕地严重退化。因此,提升耕地综合质量,提高农用地等别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核心目标。

2.1.3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二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比重;三是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五是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

2.1.4创新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动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特点在于高标准,为此必须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保证其科技领先,这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动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不断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造一流平台。这种创新体现在多方面:以理念的创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彩色;以管理的创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量;以技术的创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强效益;以主体的创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添活力;以考评的创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保险。

2.1.5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农田水利、机耕道路、绿化防护、土壤监测等设施完善,使用效率高,适宜机械耕作,便于集约经营,可有效抗御旱涝灾害,确保旱涝保收;二是农田土壤的肥力状况符合农业高产稳产的要求,支持有机肥积造,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保证土质肥沃,避免土壤沙化、土地盐碱化和耕地退化;三是具备节能高效特征,生产成本和灌溉水用量等明显下降,不因提高复种指数而降低土地产出率,不因常年连续耕种而出现年度间的产量大幅波动;四是要能够防御风、沙等各种自然灾害和防止水土流失,实现田园风光秀美,与自然和谐;五是对农田废弃物、排放物和土壤肥力状况等实现跟踪监测,监控治理效果,提高耕地及水资源使用效率。

2.2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的界定思想

科学的建设标准,是保证高标准农田质量、提高建设成效的关键。在制定标准过程中,应对不同类型区的高标准农田工程,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广泛听取意见,使“标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2.1高标准农田界定标准的复杂性。从概念上讲,全国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应该是高等级、集中连片的农田。但这种高等级究竟是几等地,由于耕地质量等别区域间的不平衡,在保证一定面积的基础上,各地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质量等级也不完全相同,这导致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界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耕地质量分等定级成果让耕地有了全国统一、可比的标准。但国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是针对全国范围制订的,而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统一用这个标准来建设高标准农田并不完全适合,必须针对各省的具体情况进行修订和补充,以反映出我国耕地质量区域分布不均衡、决定因素复杂等特征。例如,目前优等地仅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7%,高等地占30%,中、低等地占67.3%;等别最高的1~3等地主要分布在湖北等7个省份,等别最低的13~15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等22个省区。在这种耕地质量国情下,很难一刀切出一个全国通用、对应某个等级的“高标准”。另外,由于我国自然条件南北、东西差异较大,区域、局部性的耕地资源匹配情况不同,导致耕地质量等级建设难度不同,也会影响各省划分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结果。

2.2.2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界定的指导思想。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具有完善的排灌系统、肥沃的土壤条件、优良的生态环境、便捷的田间道路、适度的农田规模、较高的生产能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坚持科学布局、典型示范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界定原则,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协调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主要体现在:经过土地整治后的高标准农田至少应比整治前至少提升1个质量等别(等别划分据《tD/t1004-2003农用地分等规程》)。一般来讲,农田每提升1个等级,平均增产粮食1500~2250kg/hm2,生产水平低的农田,增产潜力更大。另外,建成后的耕地质量等级应达到所在县的较高等级,高标准农田的农产品产出率和效益率必须高与当地平均水平的40%~50%才属合理。

可通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成果等基础数据,对高标准基本农田里的元素进行检测和评定,查明建设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状况、耕地质量等级和生态地球化学背景等。将“提高1个等级”作为可测定、可考核、可检验的平均标准提出来,体现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科学精神。该界定标准虽具可操作性,但过于笼统,具体的质量等级界定应依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1033-2012)》,根据不同省、市、地区土壤特征、农用地类型等分别制定细则,并出台相应的地方行业标准。

2.3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外延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的就是保证土地建设可持续发展,其外延宽泛,应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等层面上,论述高标准农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现从以下几方面阐述高标准农田概念的科学外延。

2.3.1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高标准农田建设,无论在全球、地区,还是局部区域,形成的是由水利、土壤、作物、耕作、田间道路、农田林网以及小气候等多种因素组成的有综合功能的生态复合系统。该系统以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动力特性,影响着整个自然界的演进和变化,充分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2.3.2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用高标准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高标准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高标准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高标准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高标准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建设高标准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

2.3.3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多学科的系统工程。这需要强有力的政府行为来保证宏观上的有效调控、微观上的协调运作;并需要调动各部门积极性,集聚各方力量、形成建设合力。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很多,相应的科研和设计部门要全面理解国土、农业、水利、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制定的行业内外相关标准;施工人员也必须不断“充电”、更新知识,才能担负起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开发任务;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积极促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让项目建设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2.3.4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因地制宜开展有差别化的整治活动。我国首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出台,从国家层面对各环节以及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耕作层厚度等诸多要素提出了量化要求。然而,正如“高标准”并非全国通用的绝对标准一样,高标准农田建设应是一种统筹区域特征的差别化土地整治活动。比如,东北平原区应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积极推行规模化、机械化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和华南丘陵平原区应注重改善基本农田生态;云贵高原区应将农田整治与陡坡退耕还林政策有效结合,加强坡耕地整治;黄土高原区应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风沙防治综合治理,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可见,“高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说更是对农田建设过程的高要求,需要各地从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出发,探索实施符合当地特征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

2.3.5高标准农田是需要切实加强后期管护,保证工程效益持续有效发挥作用的建设项目。以前的土地整治工程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项目实施后将土地和固定资产移交给项目区乡镇人民政府或村民委员会等管护主体后,整个工程就基本结束了,之后少有问津,这无疑使发挥资金投放效益和工程效益大打折扣。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必须要全面加强工程后期管护:严格界定不同工程的管护主体,做到责任明晰;明确工程产权归属,使受益人、所有人、管护人合一,充分调动群众对于管护工作的积极性;重新审视当前管护经费全部由乡镇、村来承担的局面,考虑将部分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及时跟踪工程管护实效,加强工程管护监管。

3结语

高标准农田是当前的热点话题和新生事物,高标准农田建设已成为地方各级政府、国土资源部及国务院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高标准农田及其建设问题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深入剖析,供相关设计与研究人员参考。

4参考文献

[1]地球杂志编辑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再建4亿亩高标准农田[J].地球,2012(6):12-15.

[2]刘新卫,李景瑜,赵崔莉.建设4亿亩高标准农田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3):1-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tD/t1033-2012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4]GB/t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tD/t1032-2011,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tD/t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7]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9(5):3-9.

[8]钟毅,陈超,蒋夙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几点思考[J].国土资源刊,2012(6):86-87.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效益篇5

关键词农田林网;建设现状;对策;河南漯河;平原区

中图分类号S72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1-0192-02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伏牛山东麓平原与淮北平原交错地带,总面积2617km2,总人口276万人,属暖湿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常年降水量786mm,农业基础条件较好。近年来,漯河市大力实施林业生态重点工程,积极探索平原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新路子,将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作为平原农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主体。在政府主导、市场拉动、利益驱动和企业带动的多重助力下,农田林网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对改善提高平原农区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漯河市农田林网建设基本情况

漯河市林业用地面积32349.59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2.4%,其中有林地面积30390.06hm2,灌木林地面积705.6hm2,四旁树总株数25825463株,四旁林木折算林地面积17013.83hm2。全市适宜农田林网面积17.27万hm2,已建林网面积16.60万hm2,控制率96%,初步形成了林带整齐,密度合理,点、片、带、网相结合的农田生态防护林体系。提高了森林覆盖率,显著改善了农田小气候,对中原粮食核心区基本农田防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

2漯河市农田林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农田林网发展不均衡

农田林网建设中的不均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在高标准粮食核心区以及路、沟、渠比较健全的地方林网建设的非常整齐,而在农田中路、沟、渠不完善的地段,林网大多不健全;二是在个别县区、乡镇有部分林网还有较大面积的空档;三是在县与县、乡与乡交界地段有空档部位;四是各个县区之间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个别林网内部也存在着缺株断带、林相不整齐的差别。

2.2农林争地矛盾较大

由于农田林网建设主要是在田间的路、沟、渠两侧进行植树造林,农民普遍认为,在田地旁边栽树会遮挡光线,还会与粮食作物争养分,影响作物生长,减少粮食产量。同时,种粮收益也大于种树的收益。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他们只注重眼前的直接经济利益,忽视农田林网调节气候、保护农田、净化环境等生态功能。这种利益的冲突常常会导致树木被破坏的现象,尤其是夏收秋种的时候,农田林网新植幼树损毁严重,保存率较低[1-2]。

2.3树种选择存在误区

农田林网树种的选择应做到适地适树、合理混交、乔灌搭配,应主栽乔木,选择高大挺拔、抗风能力强的树种。而杨树作为我国材质优良的乡土树种,成材快、轮伐期短、适应性强,是农田林网建设的主力军。目前,漯河地区农田林网新植树种大多为园林绿化树种,杨树林随着更新采伐越来越少,近几年杨树飞絮严重,导致种植杨树的热情下降。

2.4资金投入不足

农田林网防护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巨大的系统工程,应该是各级财政投入,但目前漯河农田林网建设以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投入为主,与造林实际投入相差甚远,防护林带完善建设、林种树种结构调整、管护等工作所需投入资金缺口巨大,仅依靠林业部门根本无法满足资金需求[3]。

3对策

加大农田林网体系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农田林网的防护功能,是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林业生态体系、打造河南粮食核心区高标准农田防护示范区的要求。巩固和完善农业生产生态防护体系,增强农业生产抵御干热风、干旱、风沙和霜冻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为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提供生态保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

3.1科学规划农田林网建设

按照“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的总体规划,进行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田林网的网络面积一般控制在20.00hm2以内。首先,要保障种植质量,严格按照“一路一沟三行树、一路两沟四行树”的标准进行栽植,保证苗木质量、种植质量。其次,要及时调整树种结构,实行多树种、多层次混交种植,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增加林农收入,建设布局合理、功能结构稳定的高效农田防护林体系,实现林茂粮丰。

3.2明确责任,抓好管护

林木栽植容易管护难,农田林网中新植树木的管护更难,必须把造林营林机制创新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农田防护林管护的根本措施来抓,按照“谁栽、谁管,谁有、谁收益”的原则,处理和协调好责、权、利三者的关系,坚决不栽无主树,做到责任明确。同时,要及时颁发树木林权证,进一步巩固造林成果,切实保护林木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3.3政策带动,加大投资

认真研究、用好国家涉农政策,大力争取各项政策的支持。帮扶规模较大的林业企业在完善复合经营的基础上,积极申请国家、省、市资金扶持,用于高效生态林网规模建设,形成产业优势。各级政府要出台有利高效生态林网发展的优惠政策,为市内外各类经营主体提供开发高效生态林网公平竞争的宽松环境。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林网建设,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农田林网建设健康持续发展[4]。

3.4广泛宣传,更新观念

农田防护林建设是推进新时期林业工作的重要切入点,要进一步提高对农田防护林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深化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作用的认识。各级政府和林业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全社会的宣传引导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宣传手段,宣传发展高效生态林网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中的重意义。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创新观念提高认识,通过典型示范和利益驱动激发广大群众发展高效农田林网的积极性。

4参考文献

[1]张素芳.格尔木市农田林网研究[J].青海农林科技,2009(1):38-40.

[2]刘鹏飞,王晋旭,袁娟,等.小麦干热风害及预防措施:以山西省晋城市小麦生产为例[J].农民科技培训,2010(4):31-32.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效益篇6

关键词:赫章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2-13-2

1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在已有基础上再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此举对于增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深化和扩展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内涵等具有重要意义[1]。我们应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把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作为“十二五”时期农村土地整治的核心任务[2]。通过对项目区“山、水、田、林、路、村、人”综合整治,提高土地质量等级,达到旱能灌、涝能排,对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按照贵州省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及《贵州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贵州省百万亩土地整治工程规划》和《贵州省2013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选择贵州省赫章县德卓、河镇乡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申报项目区。本文立足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实际情况,以期对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提出参考意见。

2项目区基本概况

赫章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乌江北源六冲河和南源三岔河上游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过渡的乌蒙山区倾斜地带,是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发祥地之一。项目区所在赫章县德卓、河镇乡属于黔西北中山高原区,被列入国家西部生态建设地区农田整治工程备选区域。项目区地处东经104度15分22秒~104度20分39秒,北纬27度18分31秒~27度21分38秒之间,地貌类型属于高原丘陵地貌,处在山川之间的缓坡坝地上,平缓地向周围冲沟处延伸,具有明显的起伏变化界线,坝地方向受地质地形地貌河流构造的影响,受地形地貌构造控制,展布方向不一,地形相对起伏较大,项目区海拔在1995~2289.6米之间,平均海拔2142.3米,根据赫章县水资源调查和实地勘查分析,项目区水资源丰富。项目区农业总人口有9961人,但贫困人口就有1949人,其中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有718人。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根据赫章县提供的二调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分类统计,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372.68公顷。其中:水浇地78.92公顷,旱地704.19公顷,果园0.66公顷,茶园11.59公顷,其他园地0.14公顷,有林地202.28公顷,灌木林地39.77公顷,其他林地18.15公顷,其他草地17.86公顷,公路用地12.00公顷,农村道路11.20公顷,河流水面47.41公顷,内陆滩涂0.12公顷,田土坎175.98公顷,裸地6.33公顷,村庄39.75公顷,采矿用地6.32公顷。

3项目可行性分析

3.1项目区基础设施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3.1.1主要道路从东至西北横贯项目区的“赫章县至威宁市”县道,从南至北的“河――奎”县道,全长为13.33公里,为项目区主要交通路线。项目区内的田间道路设施建设标准低,多为土质路面,遇雨天,路面积水,行走困难,影响农民田间耕作。田间生产主要靠村民行走自然形成的小路,不能用于农机的使用,农业生产不方便,增加了农业耕作成本。村庄公共道路宽度不够,多为断头尽端路,道路等级低、局部道路断面过窄,不足2米,道路系统不完善,给村民出行和田间耕作带来很大困难。

3.1.2灌排设施德卓河由东向西流经整个项目区,项目区灌排沟渠多为土质沟渠,多为农民自发挖掘形成,田间灌排设施严重不足,项目区灌溉与排水系统不完善。

3.1.3解决措施在田间道路工程上,改善项目区交通条件,完善项目区田间道路系统;在灌溉与排水工程上,增设斗渠、农渠和排水沟,对灌排工程进行统一的全面规划,灌溉与排水相结合,完善项目区的灌排系统。使项目区道路与灌排系统更加完善,建成旱涝保收地高标准基本农田。

3.2项目区资金整合功能组装计划(多部门资金整合)

在保持现有资金渠道和用途不变的前提下,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为主体[3],更好发挥其引导和示范作用,聚合农村公路修建、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危房改造,以及以工代赈、扶贫开发、电力通讯等涉农资金,发挥资金整合的规模效应[1]。经过对项目区的实际调查和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得出相关部门配套资金情况有:项目区内县财政部门的《赫章县2013年度德卓乡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投资521万元,规划修建防洪渠6条,总长3300米,简易便道桥10座,机耕桥5座,排涝沟2800米,修建机耕道2条,总长2900米,修建生产便道4条,总长4300米。县水利部门的《赫章县2011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水利工程德卓乡德卓河防洪工程》已投资330.01万元对德卓村老街沟约1.2千米河段进行了整治。烟草部门的《赫章县德卓乡坝塘、水炉等村烟田土地整理项目》投资2139.95万元,进行田土坎归并,归并区域为67.01公顷,整修排水沟6436.3米,新建田间道3.5米宽5460.70米,新修2.5米防洪堤长18928.8米;新修河道拦坎36座。多部门资金的整合投入,为项目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了资金和技术的保障。

3.3项目区工程规划布局

项目区符合省、市、县的相关规划,并且与相关部门的投资建设不重复,在它们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布局,最终形成通过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土地利用活动。使项目区形成路成网,田成方,田间道路与灌排设施齐全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3.4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3.4.1社会效益分析通过对田、林、路、村的综合建设整治,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建成的农田旱涝保收,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防止农村人口的外流。能够减轻当地的就业压力,维护了当地的社会稳定,增强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团结。

3.4.2经济效益分析本项目总投资预算为4265.96万元,按整理面积1008.82公顷计算每公顷投入4.23万元。项目实施后将实现在整理耕地面积种植玉米和烤烟,一年一熟。通过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实施前项目区每年经济纯收入为854.90万元,实施后项目区每年经济纯收入为1210.7万元,每年净增产值355.80万元。按还本年限法进行静态分析,预计投资回收期为12年。

3.4.3生态效益分析通过项目建设,修建防洪堤、排洪沟、蓄水池和沟堤等水利设施,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减轻了土壤侵蚀动力。促进了生态环境平衡、提高土地的再生产能力、加快项目区人民的脱贫致富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3.5项目实施措施的保障性

赫章县德卓、河镇土地综合整治片区建设实施有保障。为了保障项目实施,赫章县人民政府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了县政府主导、国土部门搭台、多个部门联动、公众参与、共同推进的责任机制,通过规划统筹,推动、引导项目科学有序进行。且赫章县国土资源局对该项目的现场进行了多次调研,并对本项目予以高度重视和支持。经前期调研,项目区农民渴望参与该项目,并希望尽早实施。

4结论

研究表明,该项目有充分的建设技术保障,在贵州省重点投资的扶持下,同时通过多部门资金的整合,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密切合作,通过政府主导、国土搭台、部门联动、公众参与、共同推进的责任机制,项目的实施能得到充分的保证,因此赫章县德卓、河镇乡2013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刘新卫,李景瑜,赵崔莉.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3):1-5.

[2]吴海洋.高要求与硬任务迸发新动力――谈如何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J].中国土地,2011,10:16-

18.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效益篇7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探析

中图分类号:F3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资金安排向高标准农田聚焦,项目布局向粮食主产区聚焦”这是回良玉副总理“两个聚焦”的重要论断,是农业综合开发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和方向,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是引领现代农业示范作用的重要途径。积极研究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着力打造高标准农田对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1.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涵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指土壤、排管、作物、耕作方式等多种因素组成的复合体系,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通过人工改造,全面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实现土、肥、水、热、气、能等多种自然条件综合平衡,装备高水平、生产方式先进、管理现代化的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并具有持续保障能力,达到进排水通畅、条田格式化、作业路网网络化、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现代化的标准农产品生产基地。

2.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升现代农业核心力的战略选择

2.1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民众福祉和社会稳定。耕地数量和耕地质量是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两大关键因素。目前耕地数量与社会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是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耕地数量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二是人口增加的趋势在一定时期内不可逆转;三是社会发展对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综合开发抓住耕地质量这一关键因素,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稳定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供良好条件,奠定坚实基础。

2.2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升农田质量推动农田升级换代的重大举措

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不少地方农田质量和农产品品质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对农田质量的一次重要提升和根本性保护,是在改造中低产田的基础上,对农田建设的一次升级换代。

2.3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

农田质量不仅是决定作物产量高低的主导因素,同时也决定着农产品品质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高标准农田,将进一步拉动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和市场竞争力,夯实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从而加快项目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3.农业综合开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思考

3.1加强领导,协调推进,切实形成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强大合力

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县级政府要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本部门的工作重点,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扎扎实实抓出成效,形成“领导重视,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支农资金投向的集聚和创新,应加大资金投入,发挥规模效应。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整合支农建设资金增加投入力度。对此,应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性、区域性和按照项目管理的优势,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为引导,整合水利、农业、土地等相关涉农建设资金,吸引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实行项目大集中、资金大整合,建立项目建设高效运行机制。按照“多元投入、立体开发”的原则和“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乱,统一规划,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思路,统筹资源,合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3.2加大宣传,提高认识,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顺利实施

高标准农田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定阻力,其中最大的阻力还是来自农民的认知程度。目前,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土地略微的占用与调整,均涉及到农民的自身利益,常常由此引发各类占地矛盾。而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打破现有土地格局,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治理,这也成为高标准农田项目推动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对此,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一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舆论媒体加以宣传。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和重要意义,宣传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长远利益和发展前景,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有利的工作条件。二是加大对示范点的宣传力度。通过现场观摩,舆论引导等推广典型经验和成效,以示范带动作用加以宣传引导,让群众看到,经过土地治理,耕地面积可增加6%-10%的巨大潜力,为大家谋福利的长远利益,并通过土地治理提高自身亩产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其在对比中得到启发,从而逐步转变认识观念。让农民群众接受、配合、并愿意加入到工程建设中来。

3.3严格标准,统筹协调,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实施、高效率推进,着力打造精品工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按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建设标准实施,水利、农业、农机、林业、科技等措施整体推进,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真正达到治理效果。平坦地区实施“平整格田化”治理,达到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田成方、林成网,基本实现园田化;坡耕地区实施“等高格田化”治理,达到旱能灌、洪能排、路相通、基本实现梯田化。排灌渠道根据需要设计建设,桥涵闸站渠配套齐全,达到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田间道路建设达到顺直通畅,满足大中型农业机械通行要求。全面推进“沃土工程”,加大秸杆还田、稻壳还田的力度,增施有机肥,加强地力建设,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全面实现土地平整条田化,道路相通硬质化,沟渠相连衬砌化,桥涵配套通达化,农田作业机械化,全面彰显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高层次、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

3.4制定规划、规范有序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支农资金投向的整合聚集,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项涉及利益调整的改革,必须有理论作支撑、有制度为约束、按规划来实施。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能和责任,有序组织实施。一是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目标,依据地方总体规划和优势农产品产业规划,组织有关专家认真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建设规划要注重粮食主产区,突出万亩以上规模粮田,突出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确保规划合理、设计科学,并以规划为引领,认真组织实施。二是对确定的项目区进行整体规划,科学设计。对建设规划确定的项目区按照综合、超前、可行的原则进行规划布局和科学设计。综合是强调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田渠路桥林等各项工程合理布局,实现布局一体化;超前是设计的项目区20年、30年以后仍然先进、适用,打造永固工程;可行是对每个单项工程认真进行实地勘察、详细论证、广纳民意、切实做到科学规划到位,提高项目建设标准。

3.5创新机制、深度开发、放大项目建设效应

一是创新实施主体,大力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探索和鼓励其为项目实施主体,直接申报农发项目,并通过承包、反租、倒包、合作入股及托管等方式,实施先流转后开发,这样既能解决调地难的问题,又可推进规模开发,变低效利用或闲置状态土地为高产高效土地,发挥土地最大效益,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同时也为二、三产业提供劳动力资源。二是要实行深度开发,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开发与利用并重,实行深度开发,只有逐步实现粮食规模化生产,才能提高种粮的比较效益,才能增强发展粮食生产的内在动力。农业综合开发在项目区完成“硬件”设施建设后,要继续进行深度开发,安排少量资金,培育和启动农民用水户协会、农机合作社、农业技术应用协会、专用粮食品种生产协会等“软件”组织建设,在不改变现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实现统一机耕、统一播种、统一灌溉、统一施肥和统一机收,提高粮食生产的标准化、组织化、集约化程度。

4.结语

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应结合本地实际,逐步探索出适合本地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思路,争取建设一片,成效一片,从而进一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优秀调研报告和论文集.2010.

[2]张钢军等.关于推进辽宁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思考.农业经济.2010年第3期:35-36.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效益篇8

农业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社会进步的快慢,农民的小康将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强盛;水利工程建设作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其有效性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水利工程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对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农业的发展速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农田水利工程在综合效益评价中的问题

农田水利建设的综合效益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将涉及到水利建设的多个方面,要将经济、政治、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等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的评价。其复杂性就决定了影响因素的复杂性,这就使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很难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准或者非常固定的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评价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下面我们针对在综合效益评价中常见的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一)政府建设急于求成

农田水利的建设,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当地政府主管,通过对建设规划、具体评价以及政府审批这一系列的工作,将项目建设落实到位;在很多地区的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过于急于求成,不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仅仅是考虑经济效益,关心是否会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会增加就业率等问题,就会对建设工作带来很大的阻碍,最后会严重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

(二)综合效益评价方式呈现复杂性和滞后性

对于我国来说,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在国内并没有非常健全和完善的理论基础,其综合评价工作在西方相关理论的学习中,逐渐取得很大进展,但是在其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建设特点和不同的发展现状,也使综合效益评价工作呈现出复杂性和滞后性。

针对综合评价的方式来讲;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社会的现代化进步,在农田水利的综合效益评价工作中,出现了很多不同形式的评价方法,也有很多外来理念的渗透,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的水利评价体系,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些方法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主线,零零碎碎没有固定的模式和依据,正是因为如此,人们就似乎越来越重视,谁的方法更先进,而忽略其科学性和有效性,这种盲目学习和盲目攀比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中综合评价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这就导致评价手段多、杂,整体质量滞后。

(三)综合评价标准不统一

正是由于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综合评价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衡量,再加上综合效益评价会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相关联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评价工作的难度,在日后的相关工作中,要更加注意对综合评价理论体系的研究,在重视评价方法创新性的同时加强对理论的分析研究,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综合评价标准。

二、构建完善的水利工程综合评价体系

(一)评价指标在制定过程中的重要依据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因此,在综合效益评价中,要着重考虑到其使用价值,以可持续发展为思想基础,重视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在此我们将重点论述水利工程评价体系制定的重要依据。

第一点就是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综合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第二点就是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评价的核心思想,以此促进地区农业和经济的快速、持久发展。第三点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自然环境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工作。第四点就是要根据同一类型的项目评价工作,吸取一定的经验教训;这样可以在日后的综合效益评价中增加可信度,提高科学性。

一般来说,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时,要重点考虑到三个方面的效益,分别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这三点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价值和意义,其中经济效益主要是根据建设的投资与建设的收益之间的关系而确定的,要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实用性;社会效益就是水利建设要本着造福民众的目的,去方便人们的灌溉和种植;而环境效益,就是指在农田水利建设中,要尊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尽可能的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二)构建完善的水利工程综合评价体系

在构建完善的水利工程综合评价体系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明确评价内容、抓住评价的重点和核心,与此同时还要根据不同水利建设的特点施行不同的评价方式,在此我们可以大致将水利工程项目的综合评价工作从三个方面进行重点构建。

第一方面就是要为评价工作设定一个综合性的目标,明确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全方位开展效益评价工作;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南、北农业发展模式差距十分大,北方多以旱地为主,而南方多以水田为主,土地类型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的不同,其评价的方法和评价的最终目的也存在很大不同;因此在进行目标设定的同时,要结合各地区水利建设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

第二方面就是要求综合评价工作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地区的水利综合评价中,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出现综合评价误差的现象,甚至一些政府会为了降低投资标准,采用劣质的工业原料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抓住评价工作的关键部分,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对效益评价中,有问题的部分,进行及时的反馈,并在最短时间内给予处理。

第三方面就是要将评价工作分成几个具体的部分,明确经济、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指标,以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有效性和使用性。

三、结语

农业是立国之本,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它的发展水平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农田水利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实际性的问题,我们要注意文中所提到的几个关键点,加强这几个方面的建设,根据文中所提到的相关建议,来完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使其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切实服务于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李超.水利工程项目可持续后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

[2]何宁彬.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提高水利设施效益[J].广东科技.2011(12).

[3]吕彤,吕辉,李文哲.水利工程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研究[J].河南科技.2011(15).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效益篇9

作者:罗旭生

比如,在石脑镇丁家陂片区和胡家陂片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就整合了国土、水利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其中,国土投资871万元进行土地平整及机耕路建设6000亩,水利投资1022万元进行了2.35万亩灌溉工程及配套———凡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的项目,上级资金到位后,市财政配套资金立即跟进,有效确保了项目资金及时到位,有力保证了项目建设如期开工。动员群众筹措资金———在坚持争资争项、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致力拓宽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渠道。尤其是在引导群众投工投劳方面,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农民群众成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体。严格资金监管———不断完善财务制度,实行报账制,做到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各部门按照工程进度填写资金申请计划,财政分期分批下拨资金,并向受益区村民公布,接受监督。工程竣工后,财政局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工程决算,审计局进行审计,强化资金监督检查,实行跟踪问效,确保建设资金落在实处,真正让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强化建设监管,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优质高效。

注重加强管理———项目所在乡镇与项目主管部门签订责任状,项目施工单位与所在乡镇签订责任状,项目所在村组与乡镇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将项目建设成效与来年的项目投放挂钩,与土地使用指标挂钩。对工作不力、进度不快、成效不好的乡镇,水利、开发办等部门明确了项目少放或不放,国土部门明确了土地“招拍挂”暂时冻结,促使项目乡镇加大管理力度,强化管理举措,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注重强化监理———每一个项目都配备了专业监理,强化工程各个环节的监管。每一个项目都由所在乡镇配备了义务监督员,凡是工程项目验收不合格的,义务监督员都拒绝签字。注重高位督查———市四套班子分管领导、相关部门一把手组成联合督查组,按照时间表对项目进行实地督查,并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定期编发督查简报。为确保督查工作见到实效,项目相关部门抽调专门人员,进驻市委市政府把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年终农业农村工作考核范畴,对落实任务好、完成质量高的乡镇在农村工作会上予以表彰。对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考核结果记入干部档案,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强化功能配套,确保高标准农田整体效益。切实做到“四个同步”。

农机化综合水平达55%。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创建高产粮食活动同步进行———凡是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地方,都大力开展粮食创高产活动,努力将科学种田与科技推广相结合,依靠科技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水平。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良种良法良技推广运用同步进行———通过改善农田生产条件,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冬季农业,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和产出能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同步进行———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态和生活条件。强化维护管理,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长期受益。高标准农田“三分建,七分管”,抓好服务和后期管护很重要。在强化维护管理方面,高安市主要是做到“三个结合”。市乡结合———市里成立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领导小组,由市长担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财政、水利、国土、农业、农业开发、林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各个乡镇明确了分管领导,并将农技服务站所纳入维护管理服务体系,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分别抓”,方方面面齐抓共管、上上下下有机结合的格局。灌片结合———灌区方面,主要是以水利局和下属水库管理局为主负责抓好渠道春夏冬等时节的清淤工作,负责抓好主干渠的管护工作,确保渠道畅通。片区方面,以乡镇和实施部门为主,联手搞好长期维护,保障农田基础设施使用效益。专群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后,市里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健全农田基础设施的管护制度,明确农田基础设施管护的主体,以及设施产权归属。管护工作不仅有市里专业技术队伍参与,而且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都落实了责任地段,明确了工作职责。为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田基础设施管护的积极性,还引导农民成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管护组织,即农民用水协会。目前,高安市农民“用水协会”已发展到245家,用水协会有具体的工作章程和详细的办事流程,在农民用水、协调灌溉、组织维修和投资投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力保证了农业基础设施做一件成一件,做一处成一处。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效益篇10

关键词:节水农业标准农田产业结果与发展农业附加利益

1、前言

为了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物质基础,打造粮食核心产区、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泽州县紧紧围绕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一中心,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不断加强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带动农民增收。

泽州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辖属晋城市,地处东经112.4°至113.5°,北纬35.3°至35.7°之间,海拔600~1200米,北与高平市接壤,西与沁水、阳城县隔河相望,东靠陵川县,南与河南省修武、博爱、沁阳、济源诸县毗邻,县域环绕晋城市城区,是山西省通向中原的重要门户,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总土地面积2023平方公里,约占山西总面积的1.2%,其中山区面积1328.4平方公里,丘陵面积577.9平方公里,平原面积116.7平方公里。辖14镇3乡,634个行政村,14万户,53.3万口人,其中农业人口45.4万,耕地面积73.14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42亩。

2、注重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节水农业,建设高标准农田

泽州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国家商品粮基地县。近年来,该县把粮食增产、农业增效作为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头等大事来抓,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积极实施高效农业,全县在农业生产领域迈出了新步伐。泽州县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上有很多的有利条件:泽州县土地资源良好,耕地相对集中,灌溉水源有保障,开发潜力大,粮食产量高,商品粮调出能力强;县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县级财政实力雄厚,从而具有较强的地方财政配套能力和支农资金整合能力;当地农民群众要求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高,愿意承担项目建设所需要的筹资投劳任务;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严格执行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制度,工作业绩突出;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开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指导意见》中示范县的入选条件泽州县已被定为山西省201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当前制约泽州县农业生产力继续提高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的效益比较低,导致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对农业投入不足,从而造成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新技术推广滞后、农业结构调整缓慢、农村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较低、中低产田面积仍然较大。为了通过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继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促进可持续发展,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迅速解决这些问题,而开展以现代化为目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是一项重要举措。

农业综合开发重在开发、贵在“综合”,其自身优势决定了它在“三农”中的长盛不衰,赢得了农民群众的深情赞叹。①有严格的项目管理制度。农业综合开发借鉴世界银行的管理模式和成功经验,将其运用到项目建设和管理当中。从项目的申报、评估、审批、实施到验收等有一整套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的稳定和提高;②有完善的资金投入和管理制度。中央财政在预算中专门安排资金用于中低产田改造,规定了各级财政的配套投入和项目区农民自筹投入比例。同时,实行了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和县级报账制、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审计制,杜绝了资金的挤占挪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③有一套科学的综合治理措施。一方面坚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相结合,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另一方面紧扣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与扶贫开发、村村通工程、农村能源工程、以工代赈项目等结合起来,整片、整村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治理,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自立项以来,我们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以产业开发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精心组织,创新机制,强化管理,为全县的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泽州县在2010年和2011年实施两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以来,在2个乡镇的5个村发展高标准农田2万亩,修建灌溉站6座,配套机电井5眼,架设高低压线路5.1公里,安装水利变压器3台(套),新建小型蓄水池1座,维修小型蓄水池6座,埋设地下灌溉管道141公里,发展半固定喷灌0.9万亩,管灌1.1万亩,修建硬化田间道路25公里,发展农田防护林200亩,植树2.4万株,技术培训8000人次,示范推广0.8万亩,共完成投资2640万元。项目完成后,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新增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年节约水量110万方,新增农田防护林网保护面积1.8万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50万公斤,新增种植业增产值8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700万元。

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使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为满足社会需求和促进经济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科技进步,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较好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推进了新农村建设;通过辐射和示范,将促进区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后生态效益比较显著。水利工程的渠系水利用率达到90%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0.1个百分点(由23.20g/kg提高到23.22g/kg),节约了水资源,减少了化肥用量,从而保护了生态环境。通过农田林网建设提高了林木覆盖率,调节了农田气候环境,减少了干热风、大风、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还可以增加降水量,减少旱灾的发生频率,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加强。通过管道输水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率,扩大了灌溉面积,增强了抵御旱灾的能力,降低了农业的经营成本,同时可以逐步缓解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为总体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水资源条件,从而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解决“三农”问题,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才能稳定和发展。要增加农民收入,根本出路在于调整产业结构,县农业开发办公室按照“特色闯市场,增收调结构”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特色种植,提高经济作物的比例,从而提高土地的产出率,促进农民增收。河底村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丹河支流沿村流过,但长期以来并没有发展水浇地,土地产出低,农民人均收入少。只有少数农民在沿河地种菜,采用人工担水或移动浇灌设备进行浇灌,全村种菜不足百亩。通过在该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给河底村耕地铺设了地下管道,安装水泵,架设输变电线路等,全村发展水浇地面积超过1000亩,这就为他们调整产业结构带来了契机,村委会利用当地一些老百姓有种菜经验的优势,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无公害蔬菜1000亩,并且申请注册了“寿山绿”商标。为了让河底村村民提高蔬菜种植技术,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还多次邀请省、市、县有关农业专家为他们进行技术培训,定期带领蔬菜专家为他们进行现场技术指导。通过发展蔬菜生产,耕地亩收入由原来的不足1000元一下子提升到5000元,纯收入达3000元,村里年收入达300万元以上,实现了增收致富。下城公村土质特别适合种植红薯,历来有种红薯的传统,但受水利条件所限,每年种红薯也就百余亩,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把这个村确定为项目区,通过项目实施,为该村发展水浇地1500亩,使该村种植红薯面积达500亩以上,每亩收入超过2000元,仅此一项年收入可达100万元以上。泊南村在2010年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发展水浇地4000余亩,他们搭上农业综合开发的顺风车后也动起了调整产业结构的脑筋,积极引进人才、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投资500多万元,建成高标准的日光温室大棚40余栋,占地160多亩,大力发展大棚蔬菜,平均每栋大棚年可产蔬菜5万公斤(两季),年产值可达10多万元。

4、切实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带动泽州经济发展

在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为推动泽州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泽州农村经济发展,带动项目区农民收入,泽州县还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是优先对农业企业的贷款进行贴息补助,近两年共对3000多万贷款进行补贴,贴息额达到100多万元。二是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两年扶持了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80万元,带动合作社投资500万元,实施了晋城市泽州县年出栏5000头优质商品肉猪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和晋城市泽州县年出栏4000只优种羊、15000只优质育肥羊养殖扩建项目,项目正常运行后,年新增销售收入1400万元,年增利润额200万元,年直接受益农户数800户,直接受益农户年收入增加总额800万元,年新增就业人数500人。三是大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两年为2家龙头企业申请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补贴资金300万元,带动吸收其它资金1450万元,实施了晋城市泽州县2000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和晋城市泽州县年产1000吨高档山楂果脯蜜饯加工扩建项目,两个项目投产后,年增销售收入2750万元,新增利税750万元,年增利润额620万元,带动农户1000余户,农户纯收入增加1000多万元。

5、运用科技推动农业新技术发展,增加农业附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