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制造业解决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11:50

医药制造业解决方案篇1

施磊,199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精密仪器系,曾先后参与创办上海先达条码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卓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长期担任上海卓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2004年创办上海群科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担任董事、总经理至今,对于条码技术在医药物流行业中的应用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记者:自动识别技术与信息系统在医药商业企业的物流管理与运作中有哪些具体应用?

施磊:自动识别技术和信息系统在现代医药商业企业的物流管理与运作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像人体器官一样,缺失就意味着致残。

信息系统在不同规模的医药商业企业中管理的范围有所不同,但是基本的进销存都依赖于信息系统的管理,大型的医药商业企业大多采用eRp系统来管理企业的业务,用wmS系统来管理企业的物流、仓库运作,自动识别技术主要用于物流中心、仓库的作业系统,同时手持终端则通过接口软件直接或者间接同eRp系统相联,用于单据处理等。

记者:我国医药商业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需求现状如何?

施磊:从我们的行业经验看,医药商业企业采用信息系统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业务重组及其信息化改造,这个阶段发生的时间在2000年前后,医药行业打破了原来的三级批零业务模式,进行了适应现代商业体制的业务模式的改造,同时也推动了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改造。目前这一阶段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全国范围内的医药商业企业都拥有适合自身业务特点的eRp或进销存系统,这些产品也经历了一个二次开发的过程。

第二阶段是医药物流的现代化改造,这个阶段大约在2004年开始,由国家发改委发起的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医药物流中心作为这一阶段的标志。由于这个阶段的性质,也促进了自动识别技术在医药行业的深入推广和应用。该阶段的里程碑就是国药、上药、广药和北药等多个现代化医药物流中心的建成投入使用,使得自动识别技术在医药商业领域应用有了示范案例。目前这一阶段还在进行中。从数量上看。需要经历这一阶段的医药商业企业还有很多,约占70%以上,但以中小型规模的企业居多,同时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这部分企业也是市场上被重组、兼并的主要对象。从现实结果来看,已经完成第二阶段信息化的医药商业企业,往往是具备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目前,信息系统和自动识别技术在大型的医药商业企业中应用非常普遍,在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医药行业作为一个反周期的行业,在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中依然有强劲的发展动力,对信息系统和自动识别技术产品的需求仍然稳步增加。

记者:贵公司能为医药企业提供怎样的条码解决方案或服务?

施磊:针对医药行业,群科可以提供应用于医药物流中心内部各个管理环节的条码解决方案,如收货、验收、入库、分拣、集货、盘点、出货和退货处理各环节的条码化作业流程的系统解决方案。同时,我们在此基础上向终端客户延伸,提供药店和药房的收货管理的条码化解决方案。对于医药行业企业而言,条码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标准化的过程;同时对群科而言,这个过程本身又是一个客户化的过程。因此,它是一个体现双方技术观点融合、互动和合作的过程。

未来群科会在成功为上海医药提供服务的基础上,把医药行业作为自身重点发展的领域,今后将针对医药行业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特点,推出相关产品,使制药企业、物流企业和零售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共享信息。更好地为最终消费者服务。

记者:请以贵公司的典型客户为例说明,条码解决方案如何帮助客户提高物流效率,降低差错率?

施磊:在医药商业企业的物流系统中,条码解决方案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对于自动化立体仓库而言,条码仅仅是一个自动识别手段,其效率主要决定于机械作业的效率。而条码解决方案能够大幅提升作业效率的价值,则往往体现在传统仓库的现代化改造上。以上海医药的川桥路仓库为例,这是一个传统的药品仓库,提供上海浦东地区部分医院和药店的药品供应。在2003年引入群科系统的条码方案前,川路桥仓库有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11人;采用条码解决方案后,在业务量增长的前提下,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数量减为7人。对于采用条码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作业的差错率,在这个案例中主要体现在减少了逆向物流的工作量,以及提升了逆向物流作业的效率上。因为医药商品的退货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业务环节,引入条码作业可以自动匹配批号、效期等要素,减少了人工作业量。

记者:目前条码技术在医药物流中心的实际应用情况怎样?

施磊:条码技术在各行各业包括医药物流中心都有比较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国内有些投巨资兴建的现代医药物流中心的适用性较差,表现在:建得起用不起,日常的营运成本过高。从而导致固定资产投资的不经济。同样,条码技术在医药物流中心的实际应用中也有类似的问题。条码技术不是用得越多越好,一定要视实际的运行模式来定位。

以群科2008年完成的上海医药的江杨南路仓库改造项目为例,这是一个以大输液和易串味药品配送为主的药品仓库,每天出入库数量在两万箱左右,但是它们都是低值药品。所以群科和上海医药共同测算了条码化改造的总体投资和日常营运成本后,找到最佳模型后再设计流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该项目也获得了上海药监部门的肯定。事实证明,合理的模型是根据客户实际定制的,也像中医看病问诊一样,需要望闻问切,才能对症下药,没有现成的药物可以治疗。

记者:就医药物流而言,与条码技术相比,RFiD技术的应用前景如何?主要存在哪些瓶颈?

医药制造业解决方案篇2

二四年,为贯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的“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方针,在确保上级局机关和当地党委,,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政府部署的民主行风评议工作正常运行下,有一个安全的,秩序井然的药品市场,我局进一步整顿作风,明确职责,强化药械市场监督职能,在巩固农村“两网”建设的同时,对辖区内部分涉药单位的开展了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执法检查及有关生化试剂、中药饮片包装、已取消药品标准的中药饮片及其制剂等六项专项监督检查工作,保障了辖区内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一:基本情况

五峰是一个老、少、边、穷,的山区县,是一个人口不足万,财政收入不足万的省级贫困县,辖区内仅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一家,濒临倒闭的药品批发企业一家药品零售企业家,县直医疗单位家,乡镇卫生院家,农村卫生所、卫生室及社区服务医疗点共计家,其中的医疗机构和药品零售网点分布在农村,交通极为不便,“对面山上一声应,半天才能看到人影影”是我县山大人稀的真实写照。就是在这种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我局干部职工排出诸多困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药监职能体现在大山的每个角落。

在二四年我局共监督检查涉药单位家,实施行政处罚件,其中立案处罚例,结案例,法定期限内结案率,同时对去年遗留下来的强制执行案件和行政复议案件顺利结案,罚款累计元,在实施市场监督检查中,我局加强了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规范了执法文书、证据证物、罚没财物的管理,出台了“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文书、证据证物、罚没物质管理细则”全年无一起越权、渎职、循私枉法、索拿卡要的现象发生,未产生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二:强化市场监督职能,规范了药品、医械市场,打击了假劣药品、不合格医疗器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用药用械安全

二四年,在整顿药械市场秩序方面,我局不断加强了对群众举报案件的监督管理,对凡是举报案件,件件必查,事事有回音,今年三月份我局接到关于湾潭镇茅庄村唐某和湾潭镇九门村张某无证经营药品的举报后,迅速对其展开调查,发现二人均为七、八十年代的赤脚医生,后因其他原因,未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发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考虑到当事人的生存情况和历史背景,我局执法人员并不是取缔了事,而是耐心的给当事人讲政策,开通其思想,让当事人主动承认其违法事实后帮助当事人解决其它就业门路,然后对所无证经营的药品没收或进行相关的行政处罚。在其它日常监督中我局也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对一些外来带有欺骗性质的游医药贩实施坚决取缔,全年已累计取缔游医药贩起,特别是今年月份,我局得到付家堰乡药品监督信息员的及时举报后,在付家堰乡公安派出所的协助下,一举捣毁了一起恶性游医药贩团伙,为当地人民群众直接挽回经济损失近万元,宜昌日报,县新闻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九月份,我局在五峰镇药品监督信息员得协助下,又成功地取缔了一个外地来五峰欺诈式无证销售二类医疗器械的组织,赢的当地群众交口称赞。在严管药品医械市场中,我局发现相当一部分医药企业的商专法规漏洞,有打插边球违规经营的现象,针对其现状,我局专门出台规范性文件,要求所有的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在向供货方索取正规发票的同时,必须向对方索取加盖供货方印章的药品,医械销售清单,此举,为净化药品医械市场秩序,规范药品医械经营使用单位进货渠道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全年不间断的市场整顿工作,辖区内已无明显无证经营药品、医械现象存在,对规范药品、医械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用械安全,净化药品、医械市场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打击假劣药品,不合格医疗器械方面,一直是我局药品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二四年,我局进一步加大了对假劣药品,不合格医疗器械的市场监督执法力度,共查获劣药主要为过期失效药品和未标明有效期的药品个品规,货值金额元,通过与去年相比较,假、劣药品无论是数量还是渉案金额都呈大幅度下降趋势,说明在我局强有力的市场监督下,药品、医械市场已趋于稳定,药品、医械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在医疗器械及药品管理方面,二四年,我局进一步巩固农村“两网”建设,并通过药品监督信息网络,继续强化嬉┑ノ弧叭旨锹肌保ㄒ┢饭航锹迹淮涡允褂梦蘧搅破餍挡晒貉槭占锹迹淮涡允褂梦蘧搅破餍迪偌锹迹┑墓娣豆芾恚角%以上的涉药单位已建立了统一的“三种记录”,以上的涉药单位具有真实性,完整性的“三种记录”,全年在已检查的单位中未发现涉药单位经营使用无“产品注册证书”,无合格证明的医疗器械,但医疗机构对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管理还有待提高,无菌器械使用后未销毁,无销毁制度,销毁记录不健全,不完整的单位还大有存在,据不完全统计,我局全年监督销毁使用过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约具,造成这方面的主要原因是无菌器械销毁管理的相关法规不够完善,与卫生行政部门对无菌器械的管理还有相冲突的地方,对此,我局现已专门出台了“无菌器械毁形时间界限管理规定”,要求无菌器械使用单位毁形的具体最晚时间不得超过使用当天的时。同时,我局加大了对无菌器械使用后毁形不规范,伪造毁形记录单位的处罚力度,全年,我局对有关无菌器械使用后未销毁的案件大大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在专项检查、紧急稽查方面,二四年,省市两局共下达了紧急稽查任务件和有关“生化试剂、中药饮片包装、已取消药品标准的中药饮片及其制剂”的等六项专项检查任务,查获了仍在使用的已取消药品标准的中药饮片公斤,违规使用的含关木通制剂个品规。同时,通过以上专项检查,发现辖区内有部分医疗机构对医院化验室的生化试剂管理不够重视,少数医疗机构负责人还没有把生化试剂纳入药品医械的管理范畴中来,全年,在各医院化验室中查获仅过期失效的生化试剂就达个品规,货值金额约元。根据二四年专项检查的出现的情况,我局在二五年的市场监督执法工作中将把医院临床诊断试剂、血清疫苗、血液制品作为检查中的重中之重。

医药制造业解决方案篇3

三九医药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指导下,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实行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益的方针,以生命健康产业为核心,以实业报国为己任,向着建设世界一流植物药企业的目标不断迈进。公司重视科技、尊重知识,为了将公司建设成“知识型企业”,努力强化规范企业内的各项管理流程,三九医药进行了公司岗位体系的规划、薪资体系和绩效管理流程的规划,并采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来强化咨询的结果,同时也希望系统能帮助公司规范企业的内部管理,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与信息支撑,为公司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保障。

三九医药希望通过导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规划企业的组织结构与岗位体系、实现人员配置、具有完善的招聘与选拔功能、规划企业的薪酬体系与薪酬管理工具、高效的绩效和培训管理流程、强大的门户功能、完备的权限和系统控制体系。

三九医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以人力资源部的日常管理与操作为主体,让员工与企业的各个阶层的管理人员参与到工作中来为原则,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转化为可以收集的信息,同时对于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与抽取,为企业的决策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三九医药在综合比较国内几个主要eHR软件厂商产品的技术性能和蕴涵的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前期所做的咨询,选择了东软和翰威特联合开发的慧鼎作为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解决方案。

集中管理全员参与

东软针对三九医药自身的管理特点,在慧鼎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的基础上,为其定制了适合并适用的三九医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自助等方面,紧密地与咨询顾问所取得的成果相结合,使咨询成果转化为企业与人力资源部可以利用的宝贵管理与信息财富,为人力资源部的工作服务、为企业领导的决策服务、为员工与企业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

三九医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体现了“集中管理全员参与”的应用模式与手段。人力资源部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担任起所有人力资源管理运作环节的发起和管理的职能,员工则作为信息的使用者与传递者。在各个管理流程中员工的参与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信息的来源与依据,同时,员工的参与也在人力资源管理者所制订与规范的管理流程中,作到“有规可依,有规可循”,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规范了企业的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能范围是:搭建企业的组织结构体系、规划企业的岗位体系、进行日常的人事变动、执行公司的薪酬管理体系、完成日常的薪酬管理运作、完成日常的招聘与选拔工作、规划企业的绩效管理过程、分析绩效考核结果数据、规划企业的培训管理过程、分析员工培训的信息数据、为企业领导制订公司各个发展方面的信息报告、了解并掌握员工最新的动态,及时调整已设定的工作流程与环节,以使它最大限度地适应企业的管理与发展。

其他参与人员的职能范围是:分享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信息成果、参与企业的绩效管理过程、培训管理过程、以提交议案与意见的方式,为企业管理与业绩的提升贡献智慧。

相互配合快速推动

三九医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项目先后经历了需求调研、客户化开发、系统实施、系统试运行四个阶段。其中客户化开发与系统实施占据了整个项目的大部分时间。东软作为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本着为用户提供最优服务的原则,及时响应客户的要求,合理规划项目的进程。项目的成功实施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充足的保证。

第一,三九医药对该项目给予充分的重视。公司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双方定期开碰头会,针对项目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给予积极关注和认真推动,有利地保证了项目的实施。

第二,详尽的需求调研。针对用户的特点,在需求调研阶段充分了解用户现有的管理状况与管理流程。

第三,严密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用户自身的特点。根据三九医药的管理特点,解决方案从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管理、员工自助等几个方面对于现有慧鼎人力资源解决方案进行了改造,以更加适合用户的需要。

第四,以专业态度来进行实施,以专业的培训来带动实施效果。

第五,充分重视顾客的意见。在每一次实施过程中,对于用户提出的意见,东软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来尽可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高效的业务和薪资管理解决方案

三九医药人力资源解决方案以运用顾问咨询成果为最大的目标,以现有的慧鼎人力资源解决方案为基础,形成了有针对性、高效且适用的三九医药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三九医药在员工的薪资管理方面严格根据员工的编制状态区分为两个管理集群。对此,系统采用如下的处理方式:不同的群组采用不同的员工进行管理,相互间信息没有交差,保证了薪资数据的严密与不外泄;不同的群组间采用不同的薪资管理体系,采用不同的薪资项目定义与发放策略定义,保证可以灵活地定制两个群组自身的特定薪资管理内容;对于不同的群组提供了不同的报表分析结果,用信息的划分来得到不同的数据,企业管理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得到两个群组的薪资成本统计,以助其决策。

建设“知识型企业”

三九医药定制了具有自己特色且对于企业发展有利的绩效管理理论与流程。他的培训管理具有灵活性高、员工参与度高的特点,一次培训也许完全是由员工自发参加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只对培训过程进行侧面的规划与管理。针对这一特点,专门设计了更加合理与高效的培训管理流程。

医药制造业解决方案篇4

关键词:Soa;信息共享;医药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tp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3-852-02

pharmaceuticalSupplyChaininformationSharingSystemBasedonSoa

LiUQing-chun,CHenpei-zheng,ZHanGHao-ming

(Departmentofmedicalinformatics,GuangdongCollegeofpharmacy,GuangZhou510006,China)

abstract:inthispaper,thesolutionofdesigningpharmaceuticalsupplychaininformationsystembasedonsoa,isbroughtforwardtoresolvetheproblemofsharinginformationintheprocessofsupplychain.and,thepaperanalyzedthemodulesofservicesonpharmaceuticalsupplychain,establishedsystemmodel.

Keywords:Soa;informationsharing;pharmaceuticalSupplychain

1引言

供应链是由各经济实体及用户所构成的实际物流环境。供应链管理是20世纪90年代应运而生的一种先进运营模式。供应链管理包括计划、采购、制造、配送、退货等五大基本内容,每个都由很多的特定业务组成,而很多业务都有自己适用的软件,这些系统之间的信息难以共享。比如,医院药库的库存信息,药房的销售信息,药店的销售库存信息,这些信息能很好的反馈到药厂,药厂根据这些信息做出决策。但由于共享问题,这些应用难以实现。

当前医药流通领域中的生产或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各自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内部信息系统,这些系统提高了药品购销和管理效率。但药品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等)系统因相对独立和封闭,不能实现机构或部门之间的远程信息交互,依然存在大量手工操作、信息获取手段落后、数据流失出错等现象。为此,已有部分药品经营企业通过与医院建立点对点链接的方式进行数据交换,以期解决企业与医院之间的数据传输问题。即使这样,药品供应仍然面临着多点重复链接、信息不对称、效率低、管理难、实施成本高等新问题,尚无法满足信息化交易功能需求。此外,尽管也有政府参与开发并主导药品采购服务,为医疗机构提供需求信息与供应信息查询的平台。扩大了用户的信息面,却仍显得相对独立,不能在医疗机构和供应企业内部系统之间有效实现药品供应链集成服务,又形成了一个新的“信息孤岛”。由此可见,医药供应链集成存在复杂性、动态性、异地性等问题。医药供应链信息共享系统是一个集成系统,它需要解决医药供应链过程中各个节点的集成问题。

2以Soa技术实现医药供应链信息共享

以Soa体系架构思想来实现医药供应链系统中的信息共享,是解决医药信息供应链过程中诸多问题的良好解决方案。Soa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表现在它可以很容易添加新服务、修改现有服务、删除不再需要的服务等。如果把供应链集成系统看作服务集成的合成物,Soa就可以解决供应链集成的动态性问题。以web服务为基本单元的Soa可以满足远程异构系统的互操作问题,这可以解决供应链集成的复杂性和异地性问题。采用以web服务作为基本单元的Soa的思想构建供应链信息共享系统,将使系统获得很强的生命力,因而研究如何构建基于Soa的供应链信息共享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1Soa体系架构介绍

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是一种分布式系统的体系架构。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定义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规范,按松耦合方式将分布在网络上的不同应用系统整合到一起,从而使得多个现有的应用软件通过网络整合成一个新系统。接口应该是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件在各种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图1所示的Soa模型,说明了Soa中的不同角色及其工作流程。

Soa架构的组件包括:

1)服务提供者(serviceprovider):服务提供者负责建立服务和服务描述,然后将服务的描述发给服务注册中心,并从服务注册中心接收服务请求信息;

2)服务使用者(servicerequestor):服务使用者是一组使用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一项或多项服务的组件;

3)服务注册中心:服务注册中心包含服务的描述,服务提供者在该库中注册其服务,而服务使用者通过查询该注册中心中已登记的服务,使用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

2.2以Soa架构进行医药供应链信息管理

以Soa体系架构理念,采用基于XmL和Soap技术的webService来屏蔽不同软件平台之间的差异,从而为医药供应链各系统之间的集成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可以将医药供应链各分支系统的业务功能和数据以Soa服务的形式进行,使得其它节点系统可以调用,各个分支系统将所需的服务集成到各自的信息系统中。以这种方式将药厂、医药公司、医院、零售药店的系统进行有效的连接,使得医药供应链系统从单一、封闭的系统发展成为接口定义良好的模块化开放系统。

2.2.1药厂物流中心和医药公司配送中心的衔接

将药厂物流中心和医药公司配送中心的内部局域网进行有效的对接,药厂能够随时查看配送中心所有品种的库存情况、销售情况、流向等,配送中心也能够随时查看物流中心的药品情况,以便对库存的品种进行及时的调整。在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的系统内部建立自动补货系统,一旦配送中心相关品种的库存低于安全库存,系统便可以自动反应,便于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物”的科学“流”动。

2.2.2医药公司配送中心与医院、零售药店库存系统的衔接

医药公司配送中心的内部局域网络部分模块与医院、零售药店进行对接,通过授予一定的权限,医院和药店能够通过网络及时查看配送中心的品种结构库存情况,可以直接通过电脑联网进入配送中心的网络系统,进行定单采购或电话采购、传真采购等。生成采购定单以后,自动在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分别进行打印,物流中心打印的定单是与医院、药店进行业务结算的凭证之一,同时便于进行相关品种采购的决策,配送中心打印的定单主要作为向医院配送货物的依据。同时,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也能够随时查看医院、药店中药品的使用与销售情况,以便了解市场动态及时进行相关品种的采购。

2.2.3药厂与医院、零售药店库存系统的衔接

药厂内部局域网络部分模块与医院、零售药店进行对接,通过授予一定的权限,能够通过网络及时查看医院药店的药物品种库存情况,这样便于药厂及时制定与调整生产计划。

2.3医药供应链系统中的服务功能模块分析

1)库存管理:系统中有专门针对医药特点设计的仓库管理模块,完全支持批次批号管理,在出库时,系统会根据预先设置的条件(批次优先或是批号优先)决定此次出库应该先出哪些货品,减少库存损失。

系统根据现代供应链的方法设置了提前期、平均流速、安全系数、批量、批量周期、相对补货频度等多个参数,计算出企业所需要的库存上下限,又通过对企业业务的综合管理,包括采购、销售、进货策略、库存控制等全过程,从各个方面抑制了库存的增长,建立起企业的良性运转机制。

2)决策查询:采用链接式查询模式,提供条件输入卡片,实现多条件模糊查询;可多窗口、多任务运行;首家推出多项目交叉汇总,提供更丰富的汇总结果。

3)销售分析:可提供多种销售排行榜并按药品、部门、业务员用客户等销售情况进行应收、应付、销售额、毛利的分析处理,使管理人员随时掌握部门、业务员及药品的销售情况,及时调整销售策略。

4)订单管理:通常,医药批发商的订单处理程序非常涣散而且繁杂,需要将采购和应收账款流程结合起来,通过webservice技术或其它形式的电子商务,实现“无纸化”订购,采用集中负责制,以更小的工作量和更少的努力缩短订单履行的前置期,降低固定成本,简化对订单和账款支付的确认与追踪,加速有关单证的周转,提升现金流,最终建成一套标准化的订单管理流程。

5)进销存管理:处理医药企业商品进、销、存、退、损、赠及购进、销售退补价等业务,并在业务处理过程中收集大量经营数据和信息。

6)价格管理:变价单可在开单的同时执行,也可分步和批量执行;对进价、批发价及零售价的变更进行记载并形成台帐;可查到任意形态的变价单及其内容。

7)供应商和客户管理:对供应商和客户档案进行卡片式管理;进行信贷额度(金额和天数)设定,提供信贷报警,加强往来款项管理;进行客商资料保密和造访次数管理。

8)业务结算:提供不勾对、以销定结、自动勾对、按单据、商品、明细六种结算方式,可有效处理进销存结算业务。

9)财务预处理:对各类业务及帐表以财务核算方式管理,自动将各类业务处理为会计凭证记帐,提供相头帐簿页的查询;也可以将其导入财务软件自动记入财务帐。

10)配送管理:接收分店配货需求信息;可根据分店销售情况及分店库存确定配货需求;可根据分店库存上下限确定配货需求;根据配送需求、总部现有库存、厂商与商品关系确定生成物流中心配送方案或厂商配送方案;配送方案将确定:什么商品、多少数量、从何处配送、配往何处。

3医药供应链系统模型与实现

医药供应链信息共享系统设计思想是:建立一个信息服务注册中心,被授权的各相关医药供应链节点系统将各自的业务功能和数据以服务的形式,在注册中心注册,通过信息将服务储存到信息中心,在通过中心的验证之后,其它客户就可以查询到此项已的服务,并进行调用。以此各个系统可以得到其它系统所提供的医药信息(新药信息、药品库存量、药品的使用情况、药品销售情况、订单、中标药品等等),整个过程是基于internet的。通过此种方式,将异地的、复杂的、动态的医药供应链系统整合到一起。如图2所示。

服务功能实现示例:

publicfinalclassStockwS{……};//医药库存管理系统的库存信息服务实现;

publicfinalclassenquirieswS{……};//代表药品批发商、药厂企业的药品信息查询服务;

publicfinalclassorderswS{……};//代表药品批发商、药厂企业的订单管理服务;

publicfinalclassinvoicingwS{……};//代表药品批发商、药厂企业的进销存管理服务;

各系统客户端将需注册的服务的代码实现在各自的类方法当中,其它客户就可以查询到此项已的服务,并进行方法的调用。

4结束语

医药企业属于既有流程特点又有按预测/定单生产特点的企业,它的供应链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医药企业需要管理许多原材料和许多产成品的各方面,大量的中间产品和不同的工厂和销售商。医药企业与药品制造商、医药批发站(销售公司)及医院之间的采购、销售、及退货等流程的处理也都具有特定的行业规范,若采用手工操作,很难及时、准确地处理好,科学准确的预测和需求管理是医药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些问题要求有一个有效的医药供应链信息系统,而基于Soa的医药供应链共享系统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能够解决医药供应链过程中的动态性、异地性、复杂性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健壮性。

参考文献:

[1]殷国鹏.基于web服务的供应链集成研究[J].微机算机信息,2004,(2):58-63.

[2]袁松范.构建上海医药供应链的意义及可行性探讨[J].现代商业,2006,(5):137-141.

医药制造业解决方案篇5

系统营销虽然只是营销的理念,但广义的营销概念则可以含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广义上说“系统营销就是指在现代市场条件下从全局出发系统地做出科学解决方案的理念”。对企业而言,“系统营销理念”是指企业必须树立和遵循长远的全局观念,从建立之初,就必须从组织结构、管理机制和运营方式等各个层面,优选、量化地处理好企业、顾客、社会的三者关系并贯彻始终。从整个行业看,其中包含许多企事业单位,也包含在整个产业链中生存的许许多多分工不同的个人,如果所有的单位和个人都能按系统营销的理念处理好自身主体、客体和社会的利益关系,那么整个产业将会和谐健康地发展。根据笔者二十多年对中国健康相关产业发展和现状的关注,发现无论是医疗卫生企事业、医药工商业还是其他相关行业内部,违背系统营销理念的事例有很多,现在已经到了不仅威胁个体生存发展,而且到了严重危及国家和谐发展的地步。这是国家领导和各界有识之士不愿看到的现实,各方都在想办法扭转这可怕的局面,但由于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不是一日阳光普照就可以解决所有的事,何况还有许多阳光照不到的阴暗角落?那么笔者有什么高见吗?高见不敢说,还是先全面分析各方观点,再看看能否应用系统营销的理念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下本文就先列出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然后再进行分析吧!

观点一、看病难、看病贵是过度医疗造成的。过度医疗是当前医疗界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它危害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后果。过度医疗既有技术水平问题又有利益驱动的医德问题。大型诊疗设备的无指征应用,无休止高价位滥用药,为病人增加了超倍数的负担。医药市场的混乱,药品回扣,为过度医疗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该观点认为的解决的办法是:“医疗及药品市场的整顿应落在实处,彻底清除出厂到临床的中间环节,真正为百姓办件好事。”

观点二、为什么会出现过度医疗呢?根据卫生局的任务,现在几乎每家医院都会给科室下指标,科室又落实到个人,如果完不成指标,医生就会连工资都拿不到,一个在基层工作两年的医生如是说:“刚工作的时候我的想法就是让患者用最少的钱看好自己的病,可是结果呢?月底我没有完成任务,连工资都没保住(我的工资是1100+元,才领到700元)!!!我也要生活,有了家庭,还要赡养父母,经常像这样保不住工资,行吗?很明显是不行的,慢慢的我也学会了给病人开贵药,开大处方。有时候也会觉得自己很无耻,但我有什么办法呢?有人说医疗界开大处方、吃回扣的只是极少数败类,这完全是外行讲的话。有哪个医生敢拍着自己的胸膛说自己没有开过大处方,没有吃过回扣?恐怕没有吧!”持有此观点的医生认为“不从根本上解决医生的待遇问题,让医生没有后顾之忧,解决看病难看并贵就是一句空话。”

观点三、医改谁来改?一个全院职工普遍认为不称职的院长当了10几年,政绩没有一点,债务倒翻了好几番,(从几十万到400多万),职工的奖金从几百元到每月倒向单位交钱,门诊住院病人从几千人次每年到每月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门诊病人,钱都用到哪里去了呢?有几年,年年要去上海考察,大前年四川上海跑腻了,去新马泰逛了逛,去年胆子跑大了路子跑顺了,去美国看了看,费用当然回来报销了,业务自然没人管了,这不算什么,自己住的商品房也用单位的钱卖了,自己当然也要象征性的给一点,(九牛一毛),自己吃饭当然也回单位报销了,谁叫她妹妹是开酒店的呢!不过不管卫生局还是市里的领导非常器重她,逢年过节他们的好处费过节费都是要通过她从单位卡一点给的,损公肥私很自然的,每次年终总结到我们单位的领导是最多的,不去其他单位(没搞头),来我们这里,多则1000少则几百,拿公家的钱搞自己的关系,多爽!难怪领导训斥职工说:“单位搞不好你们自己倒霉,领导调走了换个地方还当领导,那是组织上的考虑!你们这些职工还不晓得天高地厚!”说的也挺实在!单位设个小金库,想买手机就买手机,掉了又买,掉了又买,用旧了卖给收二手货也说掉了,想借钱给谁就借钱给谁,财务那里报不了的帐就在小金库开支。此观点认为:“国家如果让这样的院长来医改,投入多少钱如何医改也解决不了医院投入不足,医生待遇不够的局面。”

观点四、市场化非医改方向。从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和民众的呼声来看,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差、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低已成为制约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两块绊脚石。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的30%又出现在大医院。每年到大医院就诊的人群,有60%至70%都属于基层医院能解决的常见病、多发病。本观点认为:“要解决医疗服务领域这两个深层次难题,主要靠政府发挥政府公共管理的职责,进行宏观调控、引进竞争、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而不是放任医疗体制改革走市场化的道路。”

观点五、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背离初衷。药品集中招标的初衷,是要降低药价,让利患者。但是医院药价越来越高,根据卫生部统计近8年来,医院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3%和11%,大大高于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2003年与2000年相比,卫生部门管理的医院院均诊疗人数下降4.7%,但院均收入却增长了69.9%。几块钱一针的低价、高效、毒副作用小的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钠等普通抗菌素,几乎在大医院绝迹。各大医院使用的抗菌素,90%以上是40-100多元钱一针。普通病患难以承受高昂的药价负担,何况下岗工人、贫困群体?这正是推行药品集中采购招标以后出现的弊端,究其原因它在医院和厂商之间多了一个新技术暗箱(尽管有时会冠以公开招标之名,但增加的环节却成了滋生腐败的新源头)。这一观点认为:国家为了遏制药价虚高、拿回扣等医疗腐败问题,相应出台了药品集中招标制度,但从目前运行的状况来看,最终的结果已经远远背离了初衷。药品集中招标制度,正是导致药价降不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药品招标制度,在药品生产企业和医院之间人为增加了许多中间环节”,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过程中,作为中介机构的招标公司本身就要收取各种费用,而招标公司又规定药厂不可参与投标,药品经销商参与投标,就使药品的流通白白增加了4、5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扣下一层利润,药价怎么可能真正地降下来?

观点六、医改不成功,不能简单归罪于市场化。医改的不成功,恰恰是因为对于市场化的理解不深不透所致。市场手段也是具有局限性的,其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幻想通过市场手段可以解决一切医患矛盾和问题,这肯定是行不通的。现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医疗体制改革的初衷是好的,但在进行过程中,利益集团在暴利驱使下,将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大垄断、全垄断,逐渐演变成为了为利益集团服务的小垄断,局部垄断。知情权是市场化手段优越性的首要保障,医改忽视了信息不对称,漠视市场终端消费者的知情权,走的是"伪市场化"道路,医改逐渐走向了歧途。此观点认为:类似医疗卫生、教育等等这些社会公共品的市场化,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使用,是必须要有一个大的前提的,才能消除完全市场化带来的弊端和危害,这个前提条件就是政府有效科学的管制和规范。医改的前提,是要分清楚,哪些事该政府做,哪些事该交给市场。政府担当着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重责,医改不能走全局市场化的道路,只能在局部或者某些环节市场化,公共资源一定需要计划。

观点七、政府主流观点。解放前我党在全国范围内获得民心,首先是通过土地革命。在当今的社会转型期,医疗卫生对公民基本健康的保障,就是第二次革命,要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作为深化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本届政府在医疗改革上一定有进步。现任卫生部部长高强在组织的形势报告会上,高部长对医改提出的方向是: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又要引入市场机制。

以上观点是在汇集了政府的、媒体的、地方行政干部、基层医院院长、医药生产经营企业高管、众多的现任医生及退休老专家的意见后,从中整理出的相对有代表性观点,以上观点的陈述能够理清部分医生片面不理解的观点,也能基本体现许多基层医生的苦衷,只是对善良正直医生提供的许多令人震惊的事实,在此有必要列举一二以表达笔者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责任感和紧迫性的认识。如果“举证倒置”可以成为许多医生对“过度检查”进行辩解的理由,那么不该切子宫的切子宫,切一切的又把人家的输尿管损伤了,不是过度医疗是什么,打着院长的幌子,披着专家的外衣,难道就可以不为自己过度医疗造成的事故负责了吗?还有一位医生见到一对万州从三峡库区移民到湖南省的移民夫妇。女的曾在湖南省某县医院做过双侧乳腺全切除。现在双侧手臂不能上举,已经残废了。问题还不在这里。更为严重的是,这个做手术的医院为这位病人做手术的诊断依据是双侧乳腺增生,根本没有手术指征,就使病人一是丢失了器官;二是造成了残废;三是白白损失了钱财。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这位病人曾在湖南省长沙市、岳阳市等地医院就诊,所有医生都问这个手术是谁做的,为什么这样。但就是没有一个人对她说,这个手术是不应该做的。试问这样做是自我保护还是没有医德?

如果全面了解分析上面的全部观点,也许你觉的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已经十分清楚,也许你已经感觉到政府对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和决心大小,但是通过卫生部出台新的医改方案就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吗?笔者不清楚在以前的医疗体制改革中,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药品食品监管局、医药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和团体参与的程度如何?但笔者认为在现有管理体制、运作机制、组织架构、人员构成的条件下,要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是很难,很可能会是喊口号走过场,或者治标不治本甚至出现新的混乱。从系统营销的角度看,我们认为:“在问题本质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前提下,问题就很难得到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在现有系统运行体制条件下,主体的利益与客体的利益相背离,在没有可靠的协调机制存在时,系统的发展趋势只可能按优势主体的利益方向发展。”二十年的医改结果证明了这一点,据最近的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农村37%应就诊病人没有就诊,65%应住院病人没有住院。而农村应住院而未住院者中,1993年有58.8%的人是出于经济困难,1998年,这个比率增加到65.25%。1998年调查显示,农村的因病致贫率达到21.61%,贫困地区甚至达到50%以上。现在,面对高额医疗费用无力负担的已经不仅仅限于农村,还有大量的国企下岗职工,收入微薄的城镇居民同样无助和无奈。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约有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29.6%应住院不住院,城市低收入人口中无医疗保障的比例高达76%。闲置的医疗资源与巨大的看病需求两者之间"隔岸观望",畸形的医患关系及医患结构性矛盾非常尖锐和突出。医改的方向和目的------让老百姓看得起病和看得了病,变得越来越遥远。医疗费用高企已经成为了城乡群众致贫的一大“杀手”,已经成为社会不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2005年8月8日福州市发生了肺癌患者自杀式公交汽车爆炸案),现在这种局面应该走到尽头了。

我们认为造成这种严峻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至今为止所有医院的医疗过程中医生的经济利益与患者的利益背道而驰,其医术高低与经济利益几乎没有正相关而且经常是负相关,此外又没有可靠的管理监督机制维护国家投入、医疗保险和患者群体的利益。与此相比,恶性竞争、中间环节、药价虚高只是次要原因了。因此,系统营销的解决方案是首先改变系统的运作模式让主体的利益能与客体的利益保持一致,再辅以配套机制并从量上优化到和谐的地步。

以上原理看上去很简单,要做起来却是个系统工程,下面我们先举一个简单问题的解决方案,再提出健康产业的系统解决方案。目前我们正在构建节约型的和谐社会,媒体正在努力地宣传,希望大家都来从各个角度节约资源,我们就先举关于解决水资源浪费的例子,党和政府要考虑我国作为缺水国家的民生以确保社会的和谐,但在现有状况下仅靠宣传和自觉是不可能完全达到节水的目的,据北京有关方面调查,机关事业单位人均用水是普通居民用水量的3倍,其他城市也存在相似情况,再者现在社会贫富差距已经拉大,如果提高水价普通居民可能承受不了,而富人对浪费会觉得九牛一毛照常挥霍(根据二八原理:20%的人可能浪费80%的水),因此简单的提价也不能彻底解决节水的问题。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应当根据水资源和人均正常用水量科学制定人均标准用量,对超标准用量实行多阶梯倍增价,倍价标准制定则根据水再生利用或开发的成本,再完善其他配套措施就可以做到既确保人民生活又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达到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及和谐发展。

与节水问题相比,要做到医疗资源的科学利用,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健康与社会和谐,目前情况下难度极大,对国家而言健康的百姓是国力资源,国民因病返贫不仅会削弱国力而且会成为社会不和谐的起因,国家有必要根据国情进行有效的投入。与五十年前相比我们无论从国力、医疗资源、医药科技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虽然在人口数量和浪费程度等方面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但通过资源的科学整合与优化,体制的正确完善和有效机制的建立,我相信在很短时间内可以使“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显著的改变。据保守估计大陆在医疗费用的浪费方面至少达到30%(国家审计署随机抽查北京10家医院2003年销售给患者的105种药品发现,因企业虚报其中一些药品的生产成本导致患者多负担1052万元,占医院实际收费3744万元的28%,请注意这仅仅是药品部分的浪费)。老百姓如何不哀叹看病难!而我们可以做的改善还有很多很多!我暂且抛砖引玉在这提出一个粗略的方案,通过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有关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好。

我们提出的健康产业系统化解决方案是:

一、建立国家健康产业部主管健康相关产业及其他产业与人健康密切相关的事务。部长由国务院任命,其他人员可以从卫生部、药品食品监管局等相关部门抽调,但必须从上到下考虑彻底杜绝买官卖官,做到任人为贤、人尽其才、没有累赘。组织行业现有各类协会参与立法和监督,组织各科专家对各类常见病建立标准诊疗方案。

二、全面整合现有医疗资源,建立国家医疗保健网,管理和监督到位后进行必要的投入和整合,把基层卫生院改造成能够担负起对当地民众保健责任的保健院,动员社会力量一起进行一次全民健康普查,对健康状况摸底建档,变被动的治病为主动的防治,这样可以使政府投入和资源用在刀刃上,根据基层医院现状这项工作不能再拖了。

三、应用系统营销原理在中心县市建立试点医院,在试点医院实施创新的运作模式,这个运作模式能够确保医院、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利益与患者保持一致(今年是建立试点的最佳时间)。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健康产业建立多样化和多种运作模式的医院,如专科医院、慈善医院、企业医院。确保管理和监督到位后才可以对公有医院逐步市场化。

四、医药分家的思路并非最佳的医改方案,关键是要充分利用现有执业药师作为政府公务员,代表民众对药房和药店进行有效的监督,制止乱开方、乱检查、乱收费。加强管理并同时加强对管理的监督,对政府投入要进行有效的审计,确保执法有效合理。

五、对医药工商业进行重组整合和产业优化,坚决取缔非法药厂的假劣药品冲击市场,改善药品市场的竞争秩序,简化招投标的中间环节,把时间经历用在管理和对管理的监督上。狠很打击以权谋私、价格欺诈和违法广告的行为,规范全行业执业环境和价格体系。

医药制造业解决方案篇6

现阶段,我国药师实际配备数量远远低于国家规定水平,且药师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只有很少一部分药师接受过正规系统的药学相关课程教育。一直以来我国大学药学专业的培养模式仅限于药剂学等药学基础知识,而没有合理开展学生对解剖、诊断、治疗等临床知识的教育,造成我国现有药师“只懂药,不懂医”,药师现有的专业技能无法满足临床药学的要求。

1.1信息资源的缺乏

在现有的医疗模式中,药师无法全面地掌握患者的信息,并在撰写患者医疗资料上缺乏相关经验。药师现阶段还不能为患者建立详细了药历,不能做到全面了解并记录患者用药前后各阶段的反应。同时,由于医院对药师的不重视,相关设备和资源不完善,使得药师对新药物及其不良反应了解的渠道欠缺。

1.2相关制度的制约

医院对药师职权的限制使得药师的业务范围只是药品的采购和发放,而对病人的处方权只限定在医生手里,药师是医生命令的执行者,没有对患者处方的讨论权及决策权。此外,由于医院对临床药学工作的忽视,药师行业存在工作繁杂、工作量大、技术含量低、缺乏合理的考核标准、待遇偏低等缺点,这也间接造成了临床药学工作人员工作不积极、不投入,从而制约了临床药学的发展。

2解决方案和对策

2.1改革药学教育模式

在教育教学方面,国家应对药学专业实行课程体质改革,增设一些临床医学及治疗学等实用性的课程,缩短药学毕业生与临床药学实际工作差距,做到学有所用。同时,针对现有药师知识结果不合理、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的问题,医院方面应招收一些教育程度较高、具有扎实基础的药学人员进行针对性培养,使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全面了解临床医学的相关工作与相关知识,全面掌握临床药学技能。

2.2健全药学信息库

药学工作者应改变工作方式,将工作目标向合理用药的方向发展,主动建立患者药历、了解患者疾病的详细信息,记录患者用药前后的疗效及不良情况,增加对各药物相互作用结果的了解,并积极向患者医师请教,与其一同研究患者用药方案,淘汰不合理的用药,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信息资源,不断地完善药学信息,健全药学信息库。

2.3完善药师管理制度

临床药学工作人员应积极与医师及医院领导交流,帮助其全方位的了解临床药学工作在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并取得相关领导的重视。呼吁领导完善药师管理制度,增加药师工作的技术含量,更新临床药学设施,提高临床药学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同时,规范化临床药学工作的考核标准,提高药师的工资待遇,处理好药师编制的相关问题,以提高临床药学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2.4加强药医合作

在提高临床药学工作者专业知识和药学技能的基础上,鼓励其与医师合作,共同参与对患者的会诊和查房工作,并一起研究科学的用药方案。药师随时监测患者用药后的生活质量,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和医生一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设计更为科学有效的用药方案,减少患者用药后的毒副作用,提高医疗质量。

3结论

医药制造业解决方案篇7

1.1职业风险内容

鉴于临床药学服务的职业特点,涉及临床药学服务的职业风险主要为法律风险。一般而言,完整的临床药学服务应该从接到新的处方起就开始启动[1],涉及所有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与用药有关的事宜,包括根据药物、疾病和医生的治疗观点提出用药方案,确定药物治疗目的和标准,向病人解说既定治疗方案并与其沟通,对其进行用药指导,实施治疗药物监测,药物利用评估,甚或对治疗进行干预等。目前,国内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开展的内容主要包括实施治疗药物监测;对病人进行用药常识教育,解释、建议治疗方案;搜集和整理药物信息,依据已有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成果,向医师提出建议,改善治疗结果,降低治疗方案的成本/效用比。由于在服务中药师需面对面地与病人进行全面、深入的接触,职责的要求使得临床药师在工作中会涉及病人的许多合法权利,如病人的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获得尊重权、监督批评权、接受教育权、依法求偿权和公平交易权等[2]。在“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下,“实现病人利益最大化”将是最高服务准则,药师的临床药学工作必须更趋于人性化的服务特性。病人不仅仅作为需要救治的服务对象,在治疗过程中病人个体的合法权利也要予以尊重。任何因临床药师主观的“故意”或“过失”而对病人造成损害的侵权行为,都有可能激起纠纷,甚或导致对医疗机构的法律诉讼。大量的诉讼纠纷又会阻碍临床药学的发展,并对临床药学服务的管理造成危机。

1.2职业风险特点

临床药学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服务中职业风险的特殊性。临床药学服务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药师参与治疗过程,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有责任的、与药物治疗有关的药学技术服务,以改变或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从事服务的临床药师需从幕后走到台前,直接面对病人,对病人的药物治疗不仅要担负起相应的社会之责,还要承担起与药物治疗结果有关的法律责任。然而,深奥的生命科学和有限的人类认识使得医药学领域至今还存在着许多未知区域,加上病人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和其他的不确定因素,都决定了临床药学服务的职业风险与传统的基础医院药学相比,具有多样化、高频率、控制难、严重性强的特点。

2临床药学服务中职业风险控制的分类

临床药学服务中的风险控制按行为主体的不同可分为组织风险控制和个人风险控制[3]。组织风险控制是指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和药剂科及相关临床科室在宏观环境上建立并维护的药学服务质量保障体系,从组织体系上为临床药师精确、高效的工作营造出良好而有利的环境。个人风险控制是指临床药师在实际工作中对个人风险的防范和规避。组织风险管理是个人风险管理的基础,个人风险管理是组织风险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3临床药学服务风险控制策略

3.1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风险控制策略

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部门,负责全院与药品有关的各项管理工作,担负着监督、指导本机构科学管理药品和合理用药的职能。其对临床药学服务的职业风险控制发挥着全局性的决定作用。

3.1.1建立纠纷风险预警系统:危机管理是指对突发事件或可能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及事后处理的管理。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是危机管理的关键所在[4]。同样,建立纠纷风险预警系统对临床药学服务中纠纷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至关重要。药事管理委员会可成立专门小组,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临床巡查,负责对全院的药疗纠纷予以记录、汇总,然后上报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进行总结、分析,理清各种纠纷的性质,找出院方的责任因素,明确责任人,确定责任完成时间及指标,改进服务环境中的各种“软、硬件”缺陷,使临床药学服务趋于完善。

3.1.2加强对药疗事故、差错和意外报告程序的建设:对药疗事故、差错和意外的报告是临床药学服务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风险的有效措施。整个临床药学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该系统中的某个细微错误如不经过事后的反馈是很难被发现的。药事管理委员会应根据事故、差错或意外的发生随时召开报告会,召集责任人、药剂科人员和有关专家参加,分析、讨论造成事故、差错或意外的原因是偶然的、不可预见的,还是临床药学服务的基础环境、设施或人员配置存在不足;如果存在不足,是否能够采取某种方法加以解决。报告会应充分发扬民主作风,既要畅所欲言,又要务实求效。同时,参加的人员应轮流安排,使每一个临床药学工作者都有机会参与到其中;并要保证每次会议的内容都能传达给所有的药学工作人员。

3.1.3确保内外沟通渠道的畅通:保持医疗机构内部对话渠道的畅通,使各种临床工作人员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及时获得各种相关信息是风险控制能够有效、顺利进行的关键。同时,还要注意与外部环境中的各种机构、媒体建立良好的互动、协作关系,改善社会生存环境。

3.2药剂科和相关科室的风险控制策略

临床药学服务的顺利实施,需要药剂科及相关临床科室的团结协作。药疗事故、差错和意外不可能仅仅只由直接责任人来承担,药剂科和相关科室如果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来减少差错或解决纠纷,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3.2.1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风险虽然不能完全被消除,但可以减少风险发生的次数,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药剂科与相关的临床科室应联手对新进入临床药学服务领域的工作人员进行岗前风险教育;对在岗人员定期安排风险经验交流;组织各级医、药学管理人员学习风险管理理论,分析形势,明确任务,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同时,定期公布差错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不但将本科室内部不同时期的结果进行纵向比较,还要与其他科室同一时期的结果进行横向比较;开辟临床药师风险控制小策略专栏,积极鼓励每一个临床药学工作人员参与交流。

3.2.2定期评价临床药学工作人员:药剂科应积极推行风险控制责任制,将控制风险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临床药学工作者的身上。定期对临床药学工作者进行评价是从制度上防范风险的重要环节。药剂科既要在内部统一强化纪律,也要有的放矢地针对个别人员开展工作。对全年无差错或提出风险控制合理化建议的人员予以奖励;对药患纠纷发生次数多的人员采用谈心、培训等方法,通过积极的途径给予帮助,使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更快地成长和进

3.3药师个人风险控制策略

医药制造业解决方案篇8

发难者是40余家生产医疗氧气的企业。他们认为,国家药监局的行政不作为和监管缺位,让质量不合格的医院自制氧气大行其道,导致正规医用氧生产企业陷入困境,同时也将吸氧病人的生命安全置于险地。

医院自制氧气用的是分子筛制氧设备。早在2003年,分子筛制氧质量标准规范制定工作就已开始,但迄今无果,而行业混乱局面则愈演愈烈。

重压之下,6月末,国家药监局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分子筛制氧设备专项督察。7月6日,国家药监局召集医院呼吸麻醉科医师、医疗设备工程专家、医用氧厂商、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厂商数十人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医用分子筛制氧是否安全及其使用范围。

过去三年,类似的会议已有数十次,但都不了了之,这一次会有不同吗?

药监局

5月10日,河南省17家企业代表和律师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书,国家药监局。

此时,另外两路“大军”也正汇聚北京。一路是湖南22家企业的联合团,一路是东北企业联合团。书指责国家药监局监管缺位,行政不作为,致使各级医疗机构生产的“不用许可、不用认证、产品不注册、不检验”的“四无”氧气大行其道。

“不又放不下,安于现状又不甘心。”郑州瑞卡福医用氧有限公司陈普乐对《财经》记者称,实在是迫不得已,数年来,他上书药监局不计其数,但始终杳无音信。

5月9日,湖南衡阳思康医用氧气公司总经理莫丛武接到国家药监局办的电话,劝其不要加入队伍,并称正在制定解决办法。

“七年来,他们一直都这么敷衍,但分子筛制氧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我已经绝望了。”莫丛武对《财经》记者说。

医用氧气制取方法有低温精馏法制氧法和分子筛变压吸附法两种。后者是由一种名为沸石分子筛(zeolitemolecularsieve)吸附剂以物理吸附方法制造氧气,制取工序不及低温法制造氧气的三分之一,其氧含量最高为90%,远较国家标准为低。

《医用氧国家标准(GB8982)》和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明确规定,医用氧浓度不得低于99.5%,将医用氧纳入药品管理体系,医用氧生产企业亦严格执行Gmp质量认证管理,内容多达12个大项、198个子项,其中16项实行一票否决。从技术人员配置到生产现场管理,从产前产后的质量检验到售后的质量追踪,都有严格规定。

作为一种压力气体,医用氧与其他药品相比又有其特殊性,经营医用氧除了取得药监部门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外,还必须取得安全监督局的《危险品经营许可证》、气象局的《防雷装置合格证》,并受技术质量监督局的监督检查,手续繁琐,所以目前药品经营企业很少有愿意经营医用氧的。

但分子筛制氧并没有纳入这一体系。医疗机构自行购买分子筛制氧设备制造的氧气,无需获取国家药监局Gmp认证、药品注册号和药品生产许可证,医院只需向省级药监部门备案即可使用。一松一紧,医院用氧监管尺度的天壤之别令人费解。

根源在于2003年国家药监局下发的《关于医用氧气管理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3]144号,下称144号文),按照该文件的规定,分子筛氧气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后即可供临床医疗使用,文件明示,“医用分子筛变压吸附法制取的氧气,其质量标准正在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制定中,在该标准颁布执行前,暂不对该方法制取的氧气实行药品批准文号管理,也暂不发放《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河南、湖南、东北等企业在书中明确表示,144号文件与《医用氧国家标准(GB898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左,并与《药品管理法》相抵触。

一名省级药监部门官员对《财经》记者称,“144号文其实是想加强监管,但麻烦的是,2003年到现在,分子筛制氧的质量标准规范始终没出来,这是最大的问题。如果后面有后续文件,144号文也不见得是个坏事。备案本来就是加强管理,初衷很好,但结果很糟糕。”

由于浙江台州、湖南郴州等地已发生由医用氧引发的重大医疗事故,湖北、安徽、江西等省的药监局均向国家药监局请示过分子筛制氧气可否供临床医疗使用及如何管理,但一直未获明示。

现在,各省对分子筛氧气能否用于临床依然看法不一。广东、浙江、江西、安徽、重庆等地坚决禁止,而北京、吉林、河南、黑龙江、湖南等地则模棱两可。

“国家局对于分子筛是否安全应该有一个详细明确的解释说明。仅凭前后矛盾的文件,无法消除下面的疑问。”河南省药监局一名官员称。他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设备工艺所制出的氧气,国家在监管方面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思路、统一的标准,前提必须是保证病人的安全。

莫丛武则称,“分子筛制氧能否用于临床,主要取决于当地分子筛企业与医用氧企业公关博弈。”

隐患重重

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秘书长春干曾专门去国外考察医用氧气的使用情况,他发现欧美以及日本医用供氧系统均有三套备用系统,即正常供气系统、备用系统以及应急备用系统,鲜有医院购买分子筛设备自制氧气。

即使采用分子筛制氧也均为独立管道,供病人保健辅助治疗,与医用氧管道并不混用。这些分别独立的医用氧管道最终连接呼吸机、麻醉机,每次均配备专业器械管理人员重新调试。

“分子筛只是保健器械,而不应用于临床治疗。”春干称。

据《财经》记者了解,美国在法律上亦没有禁止分子筛氧在医院使用,但美国规定医院必须明示患者,所使用的是99.5%的医用氧,还是90%的筛制氧,由于存在医疗事故风险及法律风险,采用分子筛法自制氧气的医院寥寥无几。

“分子筛制氧几乎没有在美国医院使用,美国医院使用的均为医用氧,两种氧气的用途截然不同。”长期跟踪该行业的Frost&Sullivan咨询公司医疗行业分析师袁可嘉称。

Frost&Sullivan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售出分子筛制氧机10万台左右,其中售给医院约4.5万台,家庭约5.5万台。美国市场每年售出约40万台,集中在家庭保健及军队战备保障。

知情者透露,2009年10月27日,国家药监局器械司、法规司、药品安全监管司曾专门召开分子筛安全性研讨会,海军总医院、301医院的医生代表认为急救及高压氧舱的氧浓度越高越好,分子筛制氧浓度偏低,希望医疗用途禁用分子筛。与会的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专家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分子筛制氧的支持者则称,2003年以来,武警总医院、空军总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同仁医院等购买了分子筛设备使用至今,积累了几十万甚至数百万使用案例,但并未爆出医疗事故,这足以说明其安全性不成问题。

反对者回应说,这些医院设备精良,管理良好,并不具备代表性。以空军总医院为例,其保养人员共有七名之多,每天两人三班倒24小时轮流看护设备,电力人工以及维修成本居高不下,综合价格等同甚至远高于医用氧。当时医院上马分子筛并非受利润驱使,而是受困于地域狭小,难以寻觅医用氧安全存放点,加上医院对医用氧消耗很大,因此不得已而为之。

春干认为,大部分中国医院只有两三名训练不足的专业器械调试人员,并且中国医院的供氧系统只有一条管道,医用氧与分子筛氧管道相同,气体混杂,而频繁调试又极不利于用氧安全。

沈阳新松维尔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勇对此忧心忡忡。他说,出于成本控制,不少医院仅安装一台制氧机且缺乏大容量的储氧罐,长时间运转后,制氧机所制氧气浓度极易下降,国内医院又无技术手段监控氧气浓度,一旦浓度不足的氧气输入危重病人病房,后果将不堪设想。

《财经》记者获悉,关于分子筛法制得的氧能否用于临床并收载于国家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2001年曾在北京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

专家们认为,分子筛法制得的氧气浓度为90%,低于现行国家药典标准,必须确证其中剩余10%混杂气体的安全性才可将其收入药典,但之后的科研工作不知何故并未开展,至今仍无法对10%混杂气体的安全性下最终结论。国家药监局此后曾发文称:国家将针对分子筛法制取的氧气制定专门的标准。但9年过去了,新标准仍未出台。

“这个行业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可能最多只有三五家,甚至更少。”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陈坚称。在医疗器械制造业最为发达的江苏省,手续完全合规的目前仅鱼跃一家。

陈坚告诉《财经》记者,国外制氧机均强制配备氧气浓度报警装置,当气体浓度不足时自然切断供应,改用备用气源,国内却无此项基本规定。由于存在巨大的医疗事故隐患以及政策性风险,鱼跃分子筛样机已经试验了两年,至今没有在市场上销售。

监管之难

由于缺乏监管,大量不法商贩购买风箱等部件自行拼装分子筛设备,制造成本仅相当于正规厂商的20%-30%,成本仅需20万元,贴牌即可以80万元甚至数百万元的高价卖给医院,涉及回扣等灰色交易。如此一来,制氧机的可靠性无法保障,日常制氧含量仅有60%-70%,且运行并不稳定。

医院违规用氧的根源亦是利益驱动。以4升瓶装氧气价格为例,低温法制取的医用氧价格多在30元以上,而分子筛氧制备成本只有4元,即使加上所有人工、维护等成本也不过14元左右,但在医院,分子筛氧也以医用氧的价格来出售,患者对此并不知情。以目前全国每小时平均吸氧收费5元计算,医院从中牟取暴利可达10倍之多。

分子筛氧的大规模使用,严重冲击了医用氧生产企业,在很多地区,医用氧销量下滑了三分之一至一半,医用氧企业面临着整体性生存危机。从2001年开始,陆续有企业向药监局“上书”,要求整顿和统一分子筛氧和医用氧的标准。

2006年11月,国家药监局下发《关于氧、氧化亚氮混合气体监督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国食药监注[2006]586号,下称586号文)。该文件称:“氧气和氧化亚氮作为药品分别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其混合气体用于临床也应当按照药品管理,获准注册后方可使用。其生产单位应当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并按照规定进行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

586号文是对144号文的否定,规定医用氧和分子筛氧将适用同样的监管标准。这让医用氧企业看到了希望。

但是,586号文件并未得到落实,已被否决的144号文件依然是分子筛制氧主导用氧市场的主要行政依据。空欢喜一场之后,医用氧企业又陷入年复一年的上书之中。

业内人士称,分子筛制氧之所以始终难有一个说法,与各地药监局器械部门的利益有关。

《财经》记者获悉,在现有的监管体系下,分子筛制氧设备被纳入二类医疗器械管理,标准较松,且由省级药监部门审批备案,其中的利益交换难以言明。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秘书长春干告诉《财经》记者,某资质不足的企业曾拿着字迹尚无但是省级药监部门已经盖章的空白许可证向其炫耀。

知情者透露,各地药监局已审批了100家左右的分子筛制氧牌照,目前,国家药监局正在对医疗机构所用分子筛制氧设备开展专项检查,已经暂停该牌照的审批。

种种矛盾,均指向国家药监局。几经努力,国家药监局政法司副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颜江瑛接受了《财经》记者的采访。

颜认为医用分子筛制氧法制备技术工艺是成熟的,只要规范操作,分子筛制氧的安全性也是有保障的,能够满足临床的需要。

她透露,2008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曾对158家大中型医疗机构进行了调研,其中约有40%的医疗机构都在使用分子筛制氧设备。“2009年我们对北京、辽宁、江苏等30多家医院的在用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进行了抽验,设备运行状况总体良好。”

她说,从2003年到2009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数据库并未收到与93%氧有关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今年1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督中心曾组织召开了分子筛氧临床安全性相关问题专家咨询会。医疗器械管理和临床专家认为,临床用氧一般均使用较低浓度的氧(50%以下),仅仅是麻醉、iCU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可能有用途和用氧浓度的不同,所以分子筛制氧完全能够满足临床的需要。

“从长期来看,医用氧和分子筛制氧可能要并行一段时间,短时间内取消分子筛制氧的可能性不大。”颜江瑛表示。

据《财经》记者了解,对分子筛制氧如何监管,国家药监局药品安全监管司、器械司、法规司的态度各不相同。

药品安全监管司一度有意将分子筛限定在辅供氧的范围内,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分子筛医疗事故潜在危害的科研依据,遭到器械司的反对;药监局内部亦对是否将分子筛制氧纳入Gmp管理展开过讨论,后因争议巨大而搁置。

由于缺乏上述两部门的意见协同,药监局法规司相关规定的起草工作最后不了了之。

“144号文是前国家药监局局长在位时作出的错误决定。”黑龙江气体协会副秘书长邵如新对《财经》记者说,“2007年郑被判死刑,彼时是改正错误的最好时机,可惜错过了,如今总不好让新人代老人受过。现在分子筛制氧普及面太大,很多医院都为此花费了数百万元,医院也按药监局的规定备案了,指望药监局一声令下就让局面反转,谈何容易!”

医药制造业解决方案篇9

这恰恰也为即将出台的新医改定了调子。

有关专家明确地说,医疗再改革,最终的利益方必将是广大消费者。这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之所以出现了“第八套”、“第九套”医改方案,理由不言而喻。

医改线路图

1994年,国务院在江苏镇江、江西九江启动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试点,由此揭开医改序幕。

199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覆盖全体城镇职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陆续出台医药分家、药品招标采购、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等一系列政策。但政策的落实难度不小。

2003年,SaRS的袭击使人们意识到,医疗卫生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缺陷,当年进行了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所得数据令人震惊。

2005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的研究报告被披露,其中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激起了社会热烈讨论,“看病难、看病贵”从此成为社会焦点议题。

2006年9月,国务院成立十余个部委组成的医改协调小组,由国家发改委主任和卫生部部长任双组长。

2007年1月,由卫生部主导制订的医改新方案披露,强调政府主导。该方案引发激烈争议,随后,医改协调小组决定委托6家海内外研究机构独立制定方案。

2007年5月底,8个独立医改方案接受医改协调小组及国内外专家评议。与先前预测相左,大部分方案倾向于市场化。

2007年7月23日,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今年在79个城市试点,2010年覆盖全国。这意味着政府的新增医疗卫生支出将主要用于补贴居民医疗保险账户,而非是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增加投入。这一决策被认为是为医改方案确定了基调――补需方,而非补供方,医疗服务的提供将更市场化。

2007年9月,国家发改委宣布,最新医改方案已形成,并上报国务院,将对社会公布,征求全民意见。

今年“两会”上,医改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临安模式:农村包围城市

随着新医改出台日期的临近,医改的呼声也水涨船高。各地纷纷将理论结合实践,探索适合自己省情的医改模式。

浙江临安市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这次,临安的社区药房管理模式无论在规模上、广度上、深度上都是空前的,并被简练地称为“临安模式”。

什么是“临安模式”呢?

提升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医院)的抗风险能力和资金积累同时,探索医药商业企业、生产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而形成的药品采购管理模式。即通俗所说的“药房三方共管”,三方分别指锦城社区中心、康锐大明和浙江海虹控股医药电子商务公司。

具体做法为,社区中心根据原有的历史药品采购价和医药商业企业现有的进货价进行比较,来确定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价,同时也通过海虹医药电子商务向全国药品生产企业询价,最后确定药品采购价格,即采用三方价格比较,对药品采购价实行择低选择。

“临安模式”的好处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临安市卫生局副局长杨建林欣喜地告诉记者:“对医院而言,‘临安模式’降低了药品采购价格,减少了库存,增加了药品收益;将烦琐的采购事务委托给专业机构来处理,专心做好药品临床使用合理性评价和不良反应的监测;提高了药品采购效率、药房管理水平;对收益增加的部分不断让利给患者,吸引更多患者就医。对企业而言,‘临安模式’由原来的卖产品向配送服务转型,专心打造核心竞争力,将配送服务做到专业化。对政府而言,‘临安模式’可以通过全面、真实的网上交易实现实时监管。对第三方服务商而言,‘临安模式’实现了真正的医药电子商务,发挥了渠道作用。

“2007年,我们增收了30多万,其中10%让利给了患者。”4月15日,浙江省临安市锦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王柄江告诉记者。

而当地的卫生统计数据亦证明,锦城社区中心1-11月份中心药品实际零售额为8909561.53元,按照国家规定,乡镇卫生院药品最高零售价格为9775530.27元,实际让利给老百姓865968.74元,让利率为9.7%。

无疑,王柄江和基层患者是“临安模式”的直接受益者,他们感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利好。

“该模式已得到杭州市卫生局和浙江省发改委的认可,今年将逐步向杭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推广,试行成功后,有望推广到全省,甚至其它兄弟省份。”杨建林欣喜地告诉记者,“我们的医改就是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只要在基层得到了广泛认可,就等于说我们站住了脚跟,有了实现更大飞跃的资本。”

模式的完善还有待时日

取得成绩并不能说医改成功,只能说明它朝着医改的正确道路上迈了一步。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

总理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表明,医疗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医药分开”就是一条必由之路。

为什么这么说呢?

“医院开出天价药方”等鲜活的事例已经证明,看病难、看病贵都是“医药不分开”惹的祸,要彻底根除以药养医体制这个顽疾,就必须从医疗体制本身入手,推行“医药分开”政策,还老百姓一个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不光“临安模式”,包括南京的“药房托管”、连云港额“限定利润统一配送”等等地方医改模式,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医药分开”问题。他们仅仅从自身的情况出发,找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起到了“缓解疼痛”的作用,其中的问题还有待解决,模式还有待完善。

“临安模式”虽然切断了厂家医药代表与医生之间的直接关系,但仍未触及深层的体制问题,如药房的法人地位、产权、人事关系均未改变,药房的收入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经济效益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关系。另一方面,在低价原则下,药品质量如何保证,如何和医生的用药习惯衔接等问题也不能不明不白。

事实上,“临安模式”等地方医改模式也在展现极强生命力的同时,拥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能。

众所周知,截至目前,全球十大制药巨头已陆续披露2007年全年业绩报告。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十强榜单上,只有6家企业的净利润同比出现增长,包括辉瑞在内的4家企业的收益却不同程度地下跌。而各大跨国药企在中国的业绩全线飘红,继去年15%的行业销售额平均增幅之后,今年的平均增幅达到20%以上,某些药企的部分产品甚至到30%以上。相应的,各大药业巨头纷纷表示,将持续加大在中国这个新兴市场的投资力度。

医药制造业解决方案篇10

由于医药卫生体制性沉疴深重,积弊甚多,改革难度大,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还未真正解决。

两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年提交各类议案和建议100余件。其内容涉及国家经济发展、三农、法律法规、税费、投资环境、教育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各类问题。2012年全国两会,他带着11份沉甸甸的建议、议案赶赴北京,关注焦点依然延续10年来一贯的“民生”脉络。他就是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

宗庆后说,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几十年来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进步。特别是2009年,新医改方案推出以后,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全民医保提前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成,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就。然而,由于医药卫生体制性沉疴深重,积弊甚多,改革难度大,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还未真正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