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总结十篇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总结十篇

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54:56

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总结篇1

(1)对学校各科室、部门使用和管理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理和造册登记,并进行编号,贴标,明确资产责任人。(2)在清理登记工作中发现物资存在流失、损失或被占用、借用等问题时,要及时追回。(3)对全校固定资产进行核查,根据折旧年限进行分类,摸清固定资产使用现状。(4)修订完善固定资产的购置、报废管理办法。

二、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的基本情况

为确保清查工作顺利进行,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资产清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清查工作的组织实施,积极开展清查工作。本次清查分为四阶段。第一阶段为摸底清理统计阶段,各部门指定固定资产管理员,按照清查要求严格进行固定资产清理、统计。认真、如实填写《固定资产清查盘点表》,并在登记表上明确资产使用人、责任人。第二阶段为实地盘查阶段,实地盘查阶段主要分两个步骤:第一步固定资产清查办公室成员对所属部门的资产进行技术推算盘点,即根据财务审计科的资产账簿和部门自查的表格确认各部门所属的资产,为实地盘查做准备。第二步为实地盘查,将固定资产清查办公室分三个小组,清查小组将驻扎各部门对资产进行实地盘查,要求仔细核对固定资产名称、结构或规格型号、坐落位置或使用部门、投入使用日期、使用情况、变动情况、数量、原值等情况。清查盘点结束时,应及时把数量和质量情况如实填制《固定资产清查盘点表》,并由盘点人、部门资产保管人员、部门负责人签名或盖章。第三阶段为入账汇总整理核对阶段。各固定资产清查小组将本次固定资产清查的结果,按照相关规定分门别类、分期分批地进行汇总,固定资产统一编号后,录入电脑。同时填写《固定资产汇总表》,制定个人固定资产卡,统一贴资产标签。财务人员通过资产软件对学校资产进行登记、管理。第四阶段为总结阶段。固定资产清查小组对固定资产清查中新形成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形成档案。针对本次清查出来的待报废固定资产进行鉴定、处置。各部门要以本次固定资产清查为契机,对在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进行整改,同时要找出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固定资产清查小组认真总结本次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的开展情况,并针对清查工作中暴露出来的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依据相关规定,建立和完善各类管理制度。通过清查和汇总情况,发现部分资产存在已使用时间较长且已损坏无法维修;部分资产实物丢失但未销账;部分资产存在已经资产管理部门提出报废申请并报批并从财务账上销账,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资产使用部门仍在使用,造成资产账销案存的情况。

三、通过全面清查发现管理漏洞

(1)使用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一是部分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平日无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员,只是在本次清查中临时指定一位管理员,以至于对于本部门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了解程度不够,不熟悉相关业务。二是部分部门负责人思想上不够重视,认为东西都在学校,自己没有拿回家就没问题,以至于平时疏于管理,对于自己部门的资产没有做到定期清查,无法做到谁使用谁管理。

(2)管理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上有欠缺。一是没有分门别类的建立资产管理台账,对资产只是简单的登记。二是固定资产没有贴标,资产的调配缺少痕迹化管理,资产调拨时没有使用调拨单,资产调入、调出只是口头安排,未经过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资产管理人员签字确认,造成管理混乱。三是资产没有实现动态化管理,资产变动时没有及时调账,造成资产实际存放地点与账面不一致。

(3)资产报废等处理程序不健全。例如部分资产已经由资产管理部门报废处理或者采取以旧换新方式购入新资产时将旧资产处理掉,但是未交给财务报废单据办理销账手续,造成账在实物不存在的现象,致使资产实物账与财务账不同步。(本文来自于《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杂志。《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杂志简介详见)

(4)资产管理界限不明确,存在着交叉管理。

四、对症下药研究解决对策

(1)加强学习,强化资产管理意识,建立资产管理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做到与时俱进,制定完善符合单位实际的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制度,例如制定固定资产的核算制度,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固定资产管理监督制度等,增强学校资产管理的及时性、系统性、真实性与全面性,使得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树立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明确固定资产管理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充分利用和优化资源,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组织资产使用、管理部门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学习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管理经验。

(2)根据省财政厅资产信息平台的固定资产编码标准,由信息系统生成电子条码,在条码打印机上打印输出每一项固定资产的条形码标签,对学校固定资产实物进行一物一码标注,统一粘贴条形码标签,从而使每一件固定资产都有了“身份证”并逐一登记,帮助使用部门建立部门台账。在资产后续管理上,以条码扫描为手段,对资产进行跟踪和监督管理,确保资产安全。

(3)根据这次清查结果,彻底摸清家底,对于账销物存或物销账存的资产提出处理意见,重新调整财务及管理台账。

(4)充分运用信息网络平台,加强资产的动态管理。利用科学的平台,建立起固定资产电子档案,将固定资产按类别做好登记,其购入日期、入账价值、存放地点、使用部门、责任人等信息详细录入,把固定资产从购入、入库、处置一系列管理一目了然,实现从“进口”到“出口”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动态管理。资产管理、使用变动时及时填制固定资产调拨单,并按照要求签字后交存相关部门。根据资产调拨单,相关部门及时调整资产管理台账。根据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加强对资产的监控,把学校的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结合起来。

(5)加强固定资产的清查及核对工作。资产使用部门依照其部门资产台账每季度清点一次实物资产,并及时与管理部门对账;学校资产管理部门每年清查两次,并及时与财务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核对,年终进行总清查,总对账,确保账实相符。

(6)明确资产管理界限。资产管理分为资产管理部门管理和使用部门管理两大块。总务科、信息中心作为学校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学校固定资产的购置、调配、报废处置等管理工作,建立学校总的固定资产管理台账。各部门均为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按照谁使用是负责的原则,做好所辖资产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建立本部门资产管理台账。学校固定资产资产的增加、减少、报废等变动调配必须由管理部门统一调配并办理相关手续,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浅谈;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

学校固定资产是保证开展教育、教学、生活劳动的必要物质条件。管好用好学校的财产物资,充分发挥其效能,将有利于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完成,有利于培养师生爱护国家财产的道德风尚,有利于贯彻执行勤俭办学的方针,有利于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笔者作为一名教育系统内部审计人员,在教育局财审科组织的多次教育系统内审、交流学习活动中,发现学校普遍存在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不够、管理不善、相关人员职责不清、会计核算不准确等现象。随着政府加大对教育办学条件的投入,学校固定资产日益增加。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系统化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益,已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学校领导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

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从校长到分管领导管理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外部形象,轻内部资产管理”、“重进轻管,重钱轻物”的现象,争取资金的积极性高,而一旦变为资产,认为东西已经是自己单位的了,思想马上就松懈了。

(二)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管理制度不健全

学校由于缺少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编制,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保管人员、财务人员大多是兼职的,并且人员不稳定,调整频繁;缺少必要的移接交手续,更没有固定资产的管理体系,缺乏监督制约机制,借用归还手续不完备,存在管理漏洞,对个别固定资产不能正确断定其是在校内使用还是已被私人占有,从而管理制度很难有效实施,形成资产流失的暗道。

(三)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准确、不及时

学校固定资产核算账本不全,有的学校没有按固定资产类别分类设立固定资产明细账,缺少登记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增加时,比如学校自己添置的固定资产,财务部门在会计处理中只作事业支出,不登记固定资产账目,会计分录只记借:事业支出,贷:银行存款,没有同时记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特别是外单位的捐赠物品,在学校账目中就不反应,从而造成账外财产,影响了国有资产的真实性,很容易造成固定资产流失。固定资产减少时,比如固定资产报废、丢失,资产使用部门不及时办理相关手续,财务部门就没有及时记账,没有减少账面数。从而固定资产核算很难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

(四)固定资产清查不实

按财务制度规定,至少学期末都要进行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有的学校迫于上级行政要求才进行一次清查,很难将固定资产清查作为日常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来定期实施,由于不能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现状及数量,从而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领导管理意识

学校主要领导是固定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领导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提高是做好该项工作的关键。《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就界定了校长必须为资产管理的运行过程及结果负责。要求校长一是要学习和掌握本单位涉及的常规财务管理知识并熟悉相应法律法规知识,做好全校师生保护固定资产宣传教育工作。二是要主持、组织、督促和检查财产管理全面工作。与具体参与该项工作的人员经常沟通,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和建议,解决实际困难,关心体贴他们。尽可能少更换管理人员,保持其相对稳定性,多给他们创造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提高其适应工作的能力,激发起他们强烈的责任心,以主人翁精神做好本职工作。

(二)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层层落实各自职责

固定资产管理应当按照“分级管理,管用结合,层层落实”的原则,实行学校领导负责,财产管理部门负责实施,专职财产会计(财产总保管员)具体管理和核算,做到财务、财产使用部门明确分工,密切配合,严密手续,定期对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建立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分管副校长、总务主任)――成员(会计、总管理员、各部门管理员、监督员)。

明确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1.主管校长的职责:主持、组织、督促和检查财产管理全面工作。负责对校财产物资的购入、调入、新建、调出、报损、报废的审查审批。

2.分管校长、总务主任的职责:组织和督促学校财产物资的使用、分配、养护、清查工作,提高财产使用率,确保完好率。组织各级管理人员学习有关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并检查执行情况,开展各管理人员间的经验总结和交流,努力实现学校财产物资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系列化。

3.总管理员的职责:平行登记固定资产,负责全校财产物资的清理、核查工作。调查、了解各种财产物资保管、使用、维护等情况,并及时向领导反馈管理信息。

4.各部门管理员的职责:负责本部门、组室或个人所保管的财产物资的管理工作,登记并保管好本部门账册。做好财产物资的正常申请领取、报损、报废工作,填制相应单据。定期与总财产管理员核对,做到账账相符。

5.会计的职责:记好固定资产等财产物资的总账和总分类账,并定期核对,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

6.理财小组及师生代表的职责:日常监督。

(三)强化固定资产核算

1.固定资产的增加

(1)学校增加固定资产的主要来源是基本建设、购置、自制、调入、接受捐赠等。购置固定资产,要按批准的计划(预算)进行,其中属于集中采购的工程、货物,应按政府采购程序办理。购入的固定资产,要经学校总财产保管员验收;专业设备还应会同使用部门进行技术验收。验收合格后,填制“固定资产入账单”一式三联,分别登记入账。

(2)学校自制的固定资产,只核算耗用的工料费。付出时费用先记入“应收账款”账户,自制完工经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后再转列“支出”,并填写“固定资产入账单”一式三联,分别登记入账。

(3)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财产总保管员应按调拨单或估价单验收后,填写“固定资产入账单”一式三联,分别登记入账。

(4)基本建设完工移交的房屋、建筑物和设备,应及时办理验收交接手续,并根据市财政部门出具的决算审核书,填写“固定资产验收交接单”或“固定资产入账单”,由财务、账产部门分别登记入账(写明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数量、单价、金额等有关资料)。

2.固定资产的减少

(1)学校固定资产减少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正常报废、责任损失、调拨、变卖等情况。有关部门人员必须按规办理报批手续。

(2)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学校固定资产,经一定时间的使用、磨损,逐渐丧失了使用效能,需要报废更新。报废固定资产,须经有关部门实地检查鉴定。报废仪器设备,单价在一定限额标准以下的,由学校自行负责鉴定、审批;贵重物品报废由学校请镇政府或市教育局的有关处室鉴定后,应向镇财政申报,提出申请处置国有资产的报告,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审批表》,报市财政部门审批。报废或处置后的固定资产,须进行清理。经变价处理后,有一部分残值收入作收入核算,用于重置固定资产。

报废或处置固定资产,应填制《固定资产报废单》一式三联或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审批表》一式五份,分别注销固定资产账户。

(3)责任损失的固定资产。由于管理不善或失职,固定资产有丢失、毁损、遭受人为破坏等情况,分管校长、总务主任、校财产总保管员应会同使用部门认真追查,找出原因,分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报学校领导审批。重大损失还应报财政部门审批。同时,要编制《固定资产报损单》一式三联,并根据批准后的处理意见,责成过失单位和个人赔偿损失,或执行其它处理决定。财产保管员根据《固定资产报损单》注销固定资产明细账,财会部门减少固定资产。赔偿损失的收入,纳入收入核算。

(四)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信息化管理

1.对校产进行详细清查登记,记录资产详细资料

完成了学校校舍电子档案的建立工作。如电脑登记电脑的配置、使用人、ip地址、存放地点、维修记录、使用年限等资料,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以后进行管理。

2.利用软件建立固定资产电子账册

根据清查的固定资产详细资料在计算机上建立了固定资产的台账和分类明细账,同时把明细账发送到各分线保管员的计算机上。这样既减少了工作量,又便于核对,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计算机上建立了“固定资产新增、报损网上登记”制度,实现了固定资产登记网络化。能随时登记期末汇总,减少遗漏与差错。同时由计算机进行“学校固定资产总值分析”,利用网络和excel的自动计算功能,方便了登记及计算,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3.实行校产网上报修制度

在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加强校产的维护工作,利用学校网站建立校产维护版块,实行校产网上报修和校产检查、维修制度。总务处根据网上报修内容及时进行维修,一般维修都能在两天内完成。同时,校产维修和校产检查等情况在学校局域网上公布,及时反映学校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修情况,提高透明度,也增强了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工作责任心。

(五)加强固定资产清查

为了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及时解决固定资产在管理、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学校固定资产清查小组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会计部门至少每季度同财产总保管员对账一次,保持账账相符。总务部门定期(半年或一年)组织学校领导、使用部门、财会部门参加的清查小组,对固定资产进行实地清查、核对,保持账物相符。通过清查,要编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说明盈亏的原因,报学校领导批准,及时做出相应的会计账务处理。

总之,加强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分级管理,管用结合,层层落实,充分调动领导、资产管理员、财务人员及广大师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管理的最佳效应,保证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一定能开创出一片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高校;会计;电算化管理

会计电算化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领域,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替代手工或手工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校理财环境的变化,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技术在高校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普及。目前,高校已基本实施会计电算化,并逐步向财务网络化、财务管理信息化迈进。但是,由于会计电算化管理在科目核算、项目辅助核算、往来款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年末结转等方面存在着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一、会计电算化管理系统的特点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结合会计核算实际,高校适用的会计核算软件一般具有完整的会计核算功能,特点是以会计科目为中心,实现对部门(项目)经费、往来款项、固定资产等进行辅助核算和管理。

在会计电算化管理中,横向以传统手工会计核算模式下的科目核算为中心完成账务处理;纵向以“项目管理”为中心实现对部门经费、科研课题经费、专项经费、代管款项等经费的核算,实现对各类经费的管理、分析和控制。以科目核算为主线完成账务处理过程,以项目管理、往来款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为辅助核算手段,为加强预算管理、往来款项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财务管理方面提供更为准确、及时的信息。

二、会计电算化管理系统的变化

传统的手工会计管理模式,会计核算具体反映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高校会计核算主要反映资产类会计科目、负债类会计科目、净资产类会计科目、收入类会计科目以及支出类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

会计电算化管理模式,会计核算一方面反映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要反映各会计科目与项目、往来款项各科目与往来款项责任人、往来款项各科目与往来款项项目、固定资产各科目与项目等方面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项目辅助核算的会计科目余额累计

=所有项目余额累计;

应收款项会计科目余额累计=所有项目应收款项余额累计;

应收款项会计科目余额累计=所有应收款项责任人余额累计;

应付款项会计科目余额累计=所有项目应付款项余额累计;

应付款项会计科目余额累计=所有应付款项责任人余额累计;

固定资产会计科目余额=所有项目固定资产余额累计。

三、会计电算化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由于受传统会计管理模式的影响,高校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会计管理的经验欠缺,使得高校在会计电算化核算和管理中,在初始化处理、往来款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年终结转处理、与其他管理系统信息共享等方面存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务管理电算化的实施,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一)初始化处理

传统手工会计管理,重会计科目核算,轻项目核算,难以提高管理水平。会计电算化系统初始化处理主要包括参数设置、科目余额、项目余额、往来款余额初始化等。在会计电算化初始化处理中,部分高校存在重参数设置,重科目余额与手工账务(或以往电算系统)科目余额核对相符,轻科目余额与项目余额勾稽、往来款科目余额(分责任人)与项目勾稽、固定资产会计科目余额与项目勾稽等问题,不能通过会计科目和项目核算实现二维核算或多维核算,不利于加强内部考核和管理,也不利于提高内部管理效率和水平。

(二)往来款项管理

高校往来款管理,重责任到人。责任人设置主要以内部职工或学生为分户辅助核算对象。在电算会计核算方式下,通过编制记账凭证录入科目、金额和责任人信息这种简单的内部责任人分户核算的模式进行管理。该模式不利于往来款管理按部门(项目)责任考核,难以进行账龄分析,难以实现向实质责任人进行催款和核对,易形成呆账和长期挂账,资金使用效率低。

(三)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包括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其载体分为总账、明细账、辅助账和卡片账。财务部门一般进行固定资产价值管理,资产部门和使用部门进行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在会计电算化管理方式下,财务部门通过编制记账凭证录入科目、批固定资产金额记账后形成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反映批固定资产价值,但不能反映单件固定资产价值和固定资产购置资金来源;资产部门填制固定资产卡片,通过卡片信息录入形成固定资产辅助账;使用部门使用固定资产,根据固定资产卡片信息形成本部门固定资产辅助账。财务、资产和使用部门没有实施定期账账核对、账实核对、账卡核对以及固定资产总价值和单件价值、总价值和分类价值、总价值和部门(项目)价值、实物总量与单件数量、实物总量和分类数量、实物总量和部门(项目)数量核对相符。这种管理模式,使得资产管理信息不准确,家底不清,难以实现资源共享,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四)年终结转处理

高校事业结余包括经常性结余和专项资金结余两部分。经常性结余按规定提取福利基金和转入事业基金;专项资金结余,已完成的项目,应结清账务,并将结余资金先转入经常性结余,再转入事业基金;尚未完成项目的资金,结转到专项结余中继续使用。在会计电算化管理方式下,按收支科目进行年终结转,只能反映学校总结余,不能反映各部门(项目)结余,不利于对各部门(项目)进行绩效考核和分析。

(五)信息共享性差

高校管理信息使用,涉及教务管理、工资管理、人事信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学生管理、收费管理等部门。为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各部门应利用网络技术在同一平台基础上实现信息共享。但长期以来,存在部门各自为阵,各使用一套管理软件,数据接口不开放,甚至财务管理部门内部会计核算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收费管理等系统都不能实现信息共享,造成重复劳动,效率低下。

四、完善电算化会计管理的建议

高校电算化会计管理中存在不足,有多方面的原因。重核算轻管理、重科目轻项目、重分配轻考核等传统管理思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算化会计管理。部分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结构单一,计算机使用技能较低,财务管理中习惯通过重复劳动和简单劳动完成工作,制约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现行会计规章制度,对于电算化会计管理中如何设置会计科目、如何进行年终结算和结账等方面缺少相关规定,高校在进行电算会计核算中没有统一的处理方法,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受到影响,制约着高校会计电算化、网络化的发展进程。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完善高校会计电算化管理。

(一)准确处理初始化数据,为二维、多维核算奠定基础

高校会计电算化要实现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会计人员需要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研究和探讨,分析本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和需要,熟悉电算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选用能满足单位决策分析和财务管理需要、通用性和灵活性强、具有综合管理功能的会计软件。清理、核对和结清原系统账务,形成电算化会计系统初始化基础数据,结合财务管理需要进行参数设置、科目余额、项目余额、往来款余额初始化等。电算会计数据初始化完成,应确保科目余额与原系统科目余额核对相符,科目余额与项目余额之间、往来款科目余额(分责任人)与项目之间、固定资产会计科目余额与项目之间等勾稽平衡,提供准确初始化数据,为实现会计科目和项目核算二维核算或多维核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往来款项管理,提高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益

财务利用电算会计系统进行会计核算和审核,应同时提供往来款项管理相关信息。编制记账凭证时一次录入科目、部门(项目)、债权债务确认时间、责任人、实质责任人、当笔经济业务还款情况、经济业务性质等相关信息,为往来款项管理提供准确信息,以做好账龄分析,及时向实际债务人进行催收和核对,及时清理往来款项,以提高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益。

(三)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实现家底清楚和动态控制

为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财务部门、资产部门、使用部门应利用校园网络技术,统一使用管理软件,在同一平台基础上实现数据和信息共享。在固定资产分类信息和部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对经专家组已验收的资产,由使用部门在终端录入资产相关信息,形成资产部门待提交验收和登记数据;资产部门按权限进行实物验收和登记固定资产卡片,形成财务部门待入账数据;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价值核对、登记入账,形成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资产变更、调剂、报废、减少等数据和信息变动,程序相同。通过建立新型的资产管理体系,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实现数据及时更新,对资产实行从形成、使用到处置全过程的实时管理和动态控制,定期进行资产盘点,适时进行资产价值和实物账账核对、账卡核对,保证账实相符,学校资产和部门资产、总资产和分类资产家底清楚。

(四)年终结转分项目处理,有利于部门考核和分析

高校进行年终结转,在年终清理结算的基础上,应编制科目余额表和科目项目余额表。试算平衡后,各收支科目余额按规定的年终冲账办法,分项目办理结账转冲。经常性结余和专项资金结余按规定分项目结转分配,结清旧账,记入新账。年终结转分项目进行,既反映学校收支结余,也反映各部门(项目)收支结余;既反映学校结余分配,也反映各部门(项目)结余分配,有利于学校、部门收支执行情况分析,实施部门(项目)绩效考核和分析。

(五)开放交流部门数据,实现管理信息共享

高校应根据管理需要,对各部门管理软件进行统一规划,避免部门管理软件和数据接口混乱,使数据信息在部门之间实现交流共享。电算化会计管理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建立一个相对开放、实时、快捷方便的双向信息交流系统,将往来款项、工资、公积金、部门创收、项目经费收支、学生交费、欠费情况等管理信息归集上网,设置网上查询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为内部各单位之间信息交流提供便利,以提高会计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和综合利用速度,从广度和深度上扩展会计信息内容,提高会计信息的利用效率,避免校内各部门因信息获取滞后而造成的工作拖延和矛盾冲突,减少会计人员重复处理数据和传递信息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化是高校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应采取多方面措施,确保会计电算化管理系统信息及时、准确、有效,以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对高校经济活动的预测、决策、控制功能,促进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促进高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宗祥.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区别探析.会计之友,2007(10).

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问题;优化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薄弱,重购置、轻管理。首先,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人员认为固定资产是国家的,并不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管理,管理意识非常薄弱。同时,为解决单位内部的需要,管理人员往往是偏向于资产的购置,却没有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维护。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必然会使国有资产受到严重的损失。其次,单位购买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于财政的拨款。单位在购买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起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收益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评价的体系,基本是按照本单位的意愿进行购买。同时,在购买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实际的需要进行。同时,单位没有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使用维护及维修,加速了固定资产的报废,而后重新申请资金购买。这种不良现象的长期循环,一方面导致了单位的浪费,另一方面则体现了其没有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与分配,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2)没有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管理操作人员只能依靠个人经验或是单位内部的情况进行管理,必然导致人员的懒散,固定资产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从行政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方面进行分析。这主要体现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机构、各部门设置是比较全面的,但是却没有在相应的各个部门设置专门的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一般是靠办公室的一些人员进行管理。其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各司其职,没有专门的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出现了谁使用、谁购买、谁维修的现象,缺乏专门的人员,没有相应的体系对固定资产使用的效率进行全面分析,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与管理。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固定资产出现了大面积闲置,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最后,从管理流程与制度建设的层面进行分析,单位并没有对固定资产的申请购买到使用维护等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操作标准,没有建立起具体的制度对其进行约束,出现资产管理随意的现象。(3)固定资产管理手段落后。单位内部由于管理意识的薄弱,其管理固定资产的手段并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管理模式落后。例如,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附属部门比较多,这些部门的日常工作存在比较大的差别,常常出现了各部门之间的固定资产交叉核算的现象,造成混乱的管理局面。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建立起了信息化的管理体系,却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常出现了应入账而不入账,或者入错账的现象。(4)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体系。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为缺乏外部监督及内部的监督控制管理。首先,外部的监管力度不健全,单位内部没有将固定资产的管理进行透明化,没有群众监督。同时,单位内部的监督管理不足,各个部门根据需要进行独立的资产使用,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更是没有建立起一种相互监督,共同管理固定资产的氛围。同时,单位没有将资产的管理与员工的绩效相结合,没有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能动作用,为单位的工作尽一份力。

二、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一是加强单位领导的管理意识。领导是单位管理的核心,因此,领导必须是加强自身的管理,充分认识到积极管理固定资产对单位、对国家的重要性,并提高自身的修养,提高相应的管理执行力度,以便号召员工积极进行固定资产的全面管理。可以组织单位的领导进行定期的培训以学习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并充分明确领导在管理固定资产方面起到的作用及扮演的角色。通过这种强制的方式,增加领导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并在单位内部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二是对管理固定资产的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提升员工管理固定资产的专业知识,提高管理的能力及相应的执行力。单位需要将员工管理工作的情况同绩效进行挂钩,建立相关的绩效评价指标,提升管理人员的认同感及使命感。(2)制定并健全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一是构建起固定资产管理总则,建立起一个完善且适应本单位发展的管理体制,明确各个机构的职能及相应的管理要求,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及权利,将其绩效同工作情况相结合,并对不同职位的管理人员提出不同的要求。二是制定与总则相适应的细则。这主要是将总则的内容细化,明确固定资产的配置标准,明确固定资产配置的方式、条件与细则及具体的购买流程。将固定资产的申请采购到使用维护整个阶段,根据每个环节的特点建立起标准的流程及相应的要求,这给工作人员的管理提出详细的指标,以确保固定资产的优化配置,避免固定资产的浪费。三是制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原则,根据不同固定资产的特性,明确其使用的条件及使用需要遵守的条例,避免固定资产的过度使用;四是建立起固定资产的报废流程,按照报废审批流程办理手续,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固定资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并有效防止部分员工为了个人利益而购买固定资产等。(3)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监管评价机制。一是从外部监督方面出发,近几年来,国家已经逐步重视起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断加强国家审计及对单位财政管理的监督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定期向上级汇报固定资产的使用及维护情况。二是从内部监督管理方面出发,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管理者首先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定期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进行总结、评价,及时找出问题并及时解决,同时鼓励员工积极开展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相互监督,相互进步,在单位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动作用,以确保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三、总结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尚存许多问题。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首先从自身出发,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并且积极找出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参照先进的管理办法或是借鉴优秀单位的管理办法进行解决。同时,不断加强单位内部的监督管理工作,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将责任制融入绩效评价体系当中,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并且利用奖罚分明的手段进行严格管理,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促进国家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柴伟.内部控制视角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当代会计,2015(02).

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体育科研;固定资产;管理

作者:林剑虹

[中图分类号]F8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1-0044-03

0引言

随着“科教兴体”战略的提出和发展,为推动我国体育强国的建设,国家财政不断加大体育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对固定资产的投入特别是对先进的仪器设备、重点实验室建设及全民健身指导站等高价值高效率的固定资产的投入也大大增加,体育科研单位各类固定资产总值逐步不断的累积。随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提出,为推动以高等院校、体育科研院所和重点实验室为基础的竞技体育专项研究平台、群众体育科学健身指导平台、体育产业科研服务平台的建设,各级财政及体彩公益金对科技条件专项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为体育科研单位开展科学研究、科技服务、成果转化、体育产业等各方面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体育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比重的不断提高,价值的不断增加,强化体育科研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并有效利用,对于推动体育科研事业单位持续发展,保持并提高体育科研竞争能力及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体育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特点

1.1固定资产购置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性

体育科研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上级财政部门下拨的机构运行及科研经费、体育公益金及国家体育总局、科技主管单位下拨的课题经费。部分体育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资金购置来源于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提供的技术服务及课题研发资金。

1.2固定资产构成复杂,价值高

体育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特别是专用设备种类较多,除科研实验仪器外还包含康复治疗仪器、运动训练仪器等,且价值较高,导致固定资产在单位总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大。

1.3固定资产专业化、精细化程度较高且后续支出较大

体育科研工作的精细化程度高,不同的研究需求决定了各类科研仪器的专用性、精细化。且为保证专用仪器的安全性、有效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专业的保养、维护、检修,会产生大量后续费用。

1.4固定资产在体育科研及康复医疗领域具有共享性、互通性

许多设备在体育科研领域及康复治疗领域可共享使用。我国是体育大国,推动体育科技工作发展进步已成为国家与地方的共识,且运动损伤康复治疗也愈发引起重视,公共财政大力推动保障体育科研重点实验室、全民健身指导站及运动康复医院的建立及发展,积累了大量体育科研仪器及康复治疗设备资源。

2体育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固定资产会计账面价值与资产实际价值不符

2013年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颁布之前,体育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计提折旧。颁布之后在会计实务实际操作层面上,部分体育科研单位仍按原会计制度执行,固定资产只核算账面原值,不计提折旧,账面资产虚增。部分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较长,且早已报废闲置又不及时处置,导致账面价值与资产净值差距与日俱增。这种核算方法既不能区分日常管理责任,也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实际的价值损耗,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和总体资产情况。

2.2轻管理、重购置

固定资产作为重要的科研保障,在科研项目实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科研事业单位本身性质决定,体育科研单位的科研工作一般是通过课题项目团队开展的,每个课题项目均有编制固定资产购置预算。由于业务部门重视经费的争取和使用,轻视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其在使用过程中发挥出多少效益则更缺少合理的考核手段,导致资产盲目购置,且体育科研仪器设备由于针对性和精密度较高,更新换代速度较快,部分设备随着科研任务结束而成为摆设品,导致固定资产使用率低,又忽视日常的维护和保养,从而导致了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部分闲置和毁损。

2.3管理手段落后

在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上始终延续传统的管理方式,很少对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体育科研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的系统性、时效性、准确性无法得到保障。固定资产采购登记管理仅采用纸质卡片形式及固定资产登记系统,无法明确到某一资产,或者把很多资产都记在一人名下,由于人员变动未及时进行资产异动,内部控制存在漏洞。且容易由于卡片遗失或同一品牌同一型号资产混淆造成资产管理效率低下,增加监管难度。

2.4缺少积极的资产管理意识

由于体育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员工的工作绩效脱钩,加之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部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思想认识不足,认为固定资产的管理是财会人员和单位领导的事,甚至不配合财务部门的资产盘查工作,导致固定资产定期(通常为1年)盘点工作滞后或间断,使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难被及时发现,从而导致问题处理滞后严重。财务部门与资产实际使用管理部门沟通脱节,部门资产外借、内部异动未告知财务部门的情况时有发生。单位领导注重科研项目及行政事务忽略或无暇顾及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2.5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体育科研事业单位没有健全和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忽视了资产的过程监管,部分固定资产流失损毁,未确立明确的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护责任划分制度,造成权责不清,无法追责。3加强体育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3.1规范固定资产会计核算

固定资产作为体育科研单位的重要资源,必然要求财务部门对其从形成到使用耗费再到报废的全过程进行合理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因此,按照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要求,在会计核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样不仅与国际通用的惯例接轨,而且可以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有助于加强单位的资产管理和成本管理。

3.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体育科研单位应严格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自身特点和实际建立细化、可操作性强的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及相关配套制度,从而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资产管理行为,形成有效的内控监管机制。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应贯穿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全过程,包括购置预算、验收登记、保管维护、定期清查、政府采购管理、档案移交和交接手续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并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完善。尤其需要加强对清查盘点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至少每年都要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盘查,全面掌握固定资产的数量、实有价值及使用情况,确保账实相符,摸清“家底”,对于盘点发现的问题,要明确责任,及时处理。固定资产保管人离任或转岗时,需要及时办理资产交接手续,以确保人走账清,防止资产流失。另外要对资产结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盘活存量资产,防止积压闲置,做到物尽其能,物尽其效。

3.3制定固定资产总体规划,完善购置管理,优化资源配置

体育科研事业单位应结合单位固定资产情况,制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的年度总体规划和资产采购预算。资产使用部门申请采购前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作好购置计划论证。财务部门在将资产申购预算纳入年度预算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实际需求和目前已占用资产状况,结合资产购置总体规划对固定资产购置预算提出修正意见,提高预算分配的公平性。资产管理部门应对存量资产状况进行查验、分析,对其价值利用率、使用效益进行评价,反映共享和调剂的可能性,并从单位发展战略和科研实际需求等方面确定其购置的必要性。对于大型仪器的购置,建立专家评审论证制度,从应用和性能等全方位来论证购买大型设备的可行性、必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对确需购置的资产,召集本单位领导和相关专家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充分的论证。另外,采购时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降低采购风险。

3.4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绩效考评机制

作为体育科研单位的单位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推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提高科研事业单位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与维护的自觉性。体育科研事业单位应把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单位领导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并将固定资产监督管理使用的考核机制纳入科室年度考核体系,对科研设备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进行监督,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共享情况、维修次数、资产完整情况进行考核。通过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引入绩效评价分析机制,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将绩效考评结果与部门采购、奖惩相挂钩,从而督促单位领导和全体员工主动重视并参与资产管理。

3.5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体育科研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要做到系统化、规范化,就必须要对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对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应用。一是引进固定资产条码系统对新购置和现有的资产进行统一编码并打印粘贴条码,及时实行电子条码和实物卡片同步,实时实地监控资产实物。二是及时更新及完善固定资产资产管理系统,建立针对资产的保管、经手、使用、维护的固定资产数据库,形成固定资产购置、使用、维修、异动、报废、处置一体化全程动态管理。三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网络化进程,打破各科室的“信息孤岛”,打破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信息壁垒,打通固定资产各环节的管理流程,建立统一台账、统一数据中心,使单位各个层次固定资产管理实现数据联网共享、信息流与实物流同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四是搭建科技条件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在主席“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把公共财政投资形成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等措施解决目前存在的科技资源配置分散、封闭、重复建设等问题”的先进理念指导下,构建多层次、结构布局合理、管理科学规范的共享平台,各用户之间不但可以互相学习及交流,并且可以互通有无,盘活资产,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总结篇6

阿左旗公证处根据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对固定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现对本次清查工作报告如下:

一、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基本情况

领导重视。单位领导高度重视本次清查工作,成立了固定资产清查领导小组,专人负责,明确分工;要求人人参与,科室配合,保证清查工作顺利进行。

合理安排。本次清查的重点工作落在清查阶段和整改阶段上。此次清查涉及的固定资产主要是办公用固定资产。在清查阶段主要是落实资产的各项基础信息,以现场实物盘点为依据,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补充、修改。填写盘点后的固定资产信息表,与财务固定资产表进行核对,做到帐物相符。

二、资产清查工作结果

(一)资产总体情况

截止2019年4月30日,经过清查确认我单位的资产合计为196609.88元。

(二)、我单位各项固定资产清查、分类情况

1、土地清查总值0元。

2、房屋及建筑物清查总值0元。

3、通用设备清查总值49999.98元。

4、专用设备清查总值0元。

5.文物和陈列物0元

6.图书、档案0元

7.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141487.48元

8.无形资产5122.42元

三、资产盘亏、盘盈的情况说明

我单位没有盘亏、盘盈的情况。

四、资产清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此次固定资产清查的时间紧、任务重,我单位原有的固定资产统计表不是很完善,更新不及时,为保障这次清查的准确,我们对每一间办公室的物资逐一进行了清查,耗时较长。另外,报废资产未及时清理,在清查的开始阶段出现了重复统计的现象。部分资产已调拨到其他部门,但未办理相关调拨手续,未进行变更登记。

五、改进措施

(1)建立资产管理长效机制。增强财物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账物管理责任和记账人员的责任落实到实处。严格执行、及本次资产清查有关文件。

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总结篇7

一、实习的目的

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及企业业务的多元化与复杂化加剧的情况下,企业实际需要对于会计人员做账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传统的手工做帐既费时间又费人力而且容易出错,已不能满足企业需要。因此在信息技术的空前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会计手工操作已逐步被计算机取代。计算机操作即会计电算化,它主要是应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帐、算帐、报帐,以及代替一部分由我们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它是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理论学习的实践环节,也是我们财务管理专业和财务会计专业学习和提高运用计算机处理会计流程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实践课程的学习,我们要基本掌握实际企业账务处理流程、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财务软件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能够运用财务软件对企业业务进行会计处理。通过对电算化的学习,可以为明年毕业后做会计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实习的主要内容

(一)用友财务软件系统管理

财务软件系统管理这部分,主要学习了系统管理的相关概念,功能及基础设置。系统管理是用友财务软件(erp-u8)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该软件管理系统的各个产品进行统一的操作管理和数据的维护,具体包括账套管理、年度账管理、操作员及权限的集中管理、系统数据及运行安全的管理等方面。

(二)用友财务软件总账管理

通过实验掌握了总账管理系统的概念、功能及与其他系统的关系、设置控制系数、设置基础数据、输入期初余额等内容。总账管理系统是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的核心系统,适用于各行业账务核算及管理工作。总账管理主要功能有:初始设置、凭证管理、出纳管理、账簿管理、辅助核算管理和月末处理。总账管理系统的重要地位不可忽视,其他管理如:工资管理、固定资产、应收应付款、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存货管理等都是在围绕着总账管理来运作的。总账管理系统最后一步是期末处理,主要包括银行对账、自动转帐、对账、月末处理和年末处理。手工做账数量不多但是业务种类繁杂时间紧迫,而在计算机操作下许多期末处理具有规律性,不但减少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加强了财务核算的规范性。

(三)用友财务软件ufo报表管理

主要学习内容是对ufo报表系统概述,了解ufo报表与其他系统主要关系、业务处理流程等。用友erp-u8软件的ufo报表管理系统是报表事务处理的工具。他与用友账务等各系统有着完善的接口,具有方便的自定义报表功能、数据处理功能,内置多个行业的常用会计报表;此系统可独立运行,用于处理日常办公事务。报表的格式定义、公式定义和报表模板、报表数据处理、表页管理以及报表输出和图表功能都是ufo报表管理的主要操作处理内容。

(四)用友财务软件薪资管理

用友软件薪资管理即工资管理,这章主要学习了工资管理系统的相关环节的概述和日常业务处理两大块的内容。

工资管理是用友erp-u8管理软件的一个子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有工资类别的管理、人员档案的管理、人员数据管理和工资报表管理。工资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是由工资管理系统的初始设置和日常处理以及期末处理来组成的。计算机处理工资程序基本类似于手工,只是用户要做一次性的初始设置,如部门类别、工资项目、公式、个人工资、个人所得税的设置,银行设置、各种表样的定义等,每月只需对有变动的地方进行修改,系统自动进行计算,汇总生成各种报表。由此可知,工资管理系统对员工的按类别分薪、自动扣税、期末结转等处理比手工计算和处理简单易行的多了。

(五)用友财务软件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的学习包括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相关概述以及其日常业务的处理等内容。用友erp-u8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主要完成企业固定资产这一板块的日常业务的核算和管理,生成固定资产卡片,按月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原值变动以及其他变动,并输出相应的增减变动明细账,按月自动计提折旧,生成这就分配凭证,同时输出一些同设备管理相关的报表和账簿。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系统管理共享资源,主要是将固定资产相关项目的调整、变动等数据通过记账凭证的形式传输到总账管理系统并保持固定资产账目与总账的平衡。其业务处理流程由初始设置、日常处理和期末处理组成。初始设置通过控制参数的设置和基础数据的设置并输入期初固定资产卡片来完成。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日常处理主要包括资产增减、资产变动,资产评估、生成凭证和账簿管理。最后的阶段就是期末的处理了,这个阶段主要有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准备、计提折旧、对账以及月末结账等内容。在这里值得强调的是,本期不结账的话讲不能处理下期的数据。结账前必须要进行数据的备份,否则数据一旦丢失将无法挽回。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

四周的短学期实习到这时候也算是告一段落了!与去年的手工做账及生产实习相比来说,这次的实习是简单一些的,主要是在计算机上完成操作。因此,相对来说不是轻松的的。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我们大家都或多或少的学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下面我就这对次实习中自己的相关收获与体会做以下简单的总结陈述:

1.实习收获:

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总结篇8

第一条为加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机关固定资产的管理,促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维修与更新,保证××××机关各项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固定资产指:产权归××××机关所有的车辆、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使用年限在2年以上、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的设备。

第三条××××机关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归口总经理办公室,财会部协助管理;总经理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第二章管理程序

第四条固定资产的购置应由各部门向总经理办公室报送需求年度计划,计划中应说明需购置该固定资产的理由、价格、型号、数量、功能等;由总经理办公室向××××领导报送签报,主管领导审批后按计划进行购置。

第五条计划外固定资产的购置,由需要购置的部门向总经理办公室提出申请,由总经理办公室向总经理报送签报,总经理审批后进行购置。

第六条固定资产的购置,原则上由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特殊情况经总经理办公室负责人同意后,可由各部门自行购置。

第七条固定资产的购置,应本着“货比三家,质优价廉”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八条固定资产购置后,由经办人与总经理办公室专管人员共同填写“固定资产验收单”,各有关人员应在“固定资产验收单”中相应栏目内签字。经办人凭“固定资产验收单”和有关发票到财会部办理报销事宜。

第九条固定资产验收完毕后,由总经理办公室专管人员同时填制“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备查账”并进行分类管理。

第十条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由使用部门负责,并定期进行清查和盘点。

第十一条年终总经理办公室应会同财会部对××××机关各类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并将清查结果列表、附说明报告报送××××主管领导。

第十二条固定资产报废应由使用部门提出报告,经有关部门共同鉴定后,由总经理办公室进行审核并填制“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有关人员应在“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中相应栏目内签字,经××××主管领导审批后办理注销手续。

第十三条由于个人原因造成固定资产损坏、丢失的,应由有关责任人赔偿。

第十四条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如有收入应如数上缴财会部。

第十五条员工在调离××××机关前,应将个人领用、借用的各类固定资产退交总经理办公室并办理退还手续,凭总经理办公室开具的通知书和其它证明文件到人力资源部办理调离手续。

第三章附则

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公司改制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作为集团公司总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如何正常运营的基础。抓好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延长子公司物资使用效率是增强集团公司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管理固定资产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将无法达到固定资产规范化的要求。因此,集团公司改制后,加强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是重要的工作。

一、集团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一)固定资产管理中资产核算特点

由于集团公司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较大且增减变化方式多元化。如,子公司购置、建造;总公司在投资、融资更新改造以及非货币性质的交易介入等,都会造成核算复杂。集团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直接反应其价值转移和折旧情况。影响折旧的因素主要有:折旧基数、固定资产可用年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及已累计折旧数额。

(二)固定资产管理中的管理特点

由于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高,在使用的过程中一直保持实物形态。因此,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涉及到企业计划、采购、财务等复杂的多管理部协同完成的复杂性管理工作,必须有这些部分联手来完成。

二、集团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国家深化预算体系改革和强化财务管理工作对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推进财政机制改革、深化部门预算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式,建立起严格的预算过程,严密监督的参政体系等。因此,加强集团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尤为重要。

(一)集团公司加强对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是新市场经济形势下的重要任务

加强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重中之重。因此,集团公司必须不断的总结经验,推出一系列的创新之举,用科学规范的方法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二)加强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是强化资产管理意识的需要

目前,一些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财产管理存在轻购置、轻管理等现象,认为固定资产是大众物品,看得见摸得着,管不管都一样。从而在认识上忽略了管理,这就导致集团公司管理制度不健全、职责分工不明确、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不顺畅等危害。因此加强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就是要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强化监督操作,让各个部门之间注重其价值运动。

三、集团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集团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着以下问题,如,重采购轻管理、轻管理重账目等。这就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分工不明确,在入账销账时很难做到流畅链接,造成盘点工作失败以及固定资产内涵不清等。同时,由于剥离资产的面积广、结构不同意却管理主体较为分散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在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管理力度不够,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四、集团公司改制中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一)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企业领导是企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克服重改制轻资产的思想,及时制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案,引导干部职工理清资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自觉搞好固定资产管理职责,并将管理工作放到日程之中。

(二)理清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关系

公司改制后,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有行政隶属关系变成了资产纽带关系,原有的资产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条件下的管理工作,集团公司作为总资产的持有者,首先要对公司内部资产管理重新划分,完善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租赁或转换。如,子公司资产对外转让,可以利用总公司的固定资产进行投资入股或者进行抵押贷款,改制公司在占有和代管固定资产增值保值外,要应该积极的组织完善基础管理工作和现场管理工作。

(三)规范工作,确保固定资产增值保值

在企业改制后,集团公司是自主经营的实体法人。为保障固定资产的完成首先要做到定期进行资产核查。其次是要做好老账目和债权债务的衔接工作。最后是发挥原有的资源优势,通过招商租赁等多元化的形式来激活闲置资产,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四)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注重新型人才吸收

人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基础,企业在引进人才的同时首先要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只有好的管理根基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才能努力提高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力度。如,子公司固定资产处理;加强固定资产领用与保费处理以及对子公司固定资产调拨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是集团公司经营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任何事物都不能取代的。公司想要发展,必须将这项工作重视起来。如果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不善就会造成固定资产减值,也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集团公司首先要采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建立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从而使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更下科学化、精细化,以便适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让集团公司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丽珍.浅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安全约束机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0(12)

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有效途径

一、供电企业固定资产分类及资金来源

随着南方电网公司建设国际一流电网企业战略目标的提出,围绕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展的各项工作,均体现出电网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一)固定资产分类

根据广东电网公司年度决算报表,可将固定资产分为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电子设备等六类。以HF县级供电企业为例,截至2010年底固定资产总价值4.48亿元,其中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以及通讯线路占总价值的67.81%,管理起来难度最大;其次是机器设备,占总价值的13.58%。

(二)资金来源

供电企业固定资产按照其资金来源进行如下划分:

1.企业自有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

县级供电企业利用自有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外购固定资产和建造形成的固定资产。表1数据反映,HF县级供电企业取得固定资产主要方式为建造形成,占93.57%。

2.省公司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

截至2008年,省公司对HF县级供电企业累计投资约6023万元,已支出4665万元,目前仍有5个工程在建设中;自2009年开始,HF供电局所有的10千伏及以下配网工程为自筹资金。

二、HF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HF县级供电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漏洞,信息化管理水平低,本节对HF供电局固定资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试图找出症结,总结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因供电区域不同,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具有以下特殊性:

1.线路损耗大

HF县是个山区县,设有17个供电所,配网线路基本上属单电源放射式供电结构,电源点相对较少,部分乡镇通过10千伏线路远距离送电,主干线送电距离长达20千米以上,再送至各分支线路最长距离约为30千米,线路损耗约10%左右;全县有28座水电站,都建在山区,大部分没有专线上网,只能就近并入10千伏分支线路末端。

2.电网结构不够合理

HF县目前最高的运行电压是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有6座,主变11台,总容量440兆伏安,35千伏变电站有2座,主变4台,总容量19.45兆伏安;拥有110千伏线路16回,总长度284.59公里,35千伏线路4回,总长度41.7公里,10千伏配电线路80回,总长度1660公里。

(1)35千伏及以上电源点不足。全县有三镇依靠110千伏Gp变电站供电,有四镇依靠110千伏JSm变电站供电,需要通过10千伏线路远距离送电,主干线送电距离达20千米,送至各分支线路末端最长距离达20千米以上,如:Gp变电站至其供电的一个镇的主干线距离为24千米,主干线至其分支线末端的距离约16千米。

(2)10千伏网架结构薄弱。绝大部分10千伏网络都采用架空方式(个别线路正在改造为电缆),受架设方式和环境问题影响,配网线路基本属单电源放射式供电结构。现有小水电站装机容量31920千瓦,2010年总发电量占全年供电量的5%。这些水电站基本没有专线上网,只能就近并入10千伏分支线路末端,这些分支线路远离主线路,线径偏小,沿途只有零散村庄,没有用电大户,在发电高峰期,近区无法消耗,全部经10千伏线路远距离输送到变电站主网,线路损耗约10%左右。

(3)过载问题突出。现有75条10千伏线路,可转供电率16%。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已农改的配变台区容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变压器负荷重,出现末端电压低至150―160伏的情况。县城及附近人口密集区域,受空间限制,部分地区无法新增变压器点,设备和线路处于满载、过载。有过载变压器86台,占10.59%;有重载变压器50台,占6.16%;未改造高耗能变压器70台。

(二)HF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1.职责不明确

在供电系统内部,资产一般由财务部门、归口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联合管理,财务部侧重价值管理,监督资产购入、报废、改良各个环节;归口部门关注资产使用情况,对增加、变更、报废等需求进行审核把关;使用部门对各项资产的性能、用处有最直接的了解,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随时提出各种需求,由归口部门汇总上报。因为侧重点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相互扯皮推脱的现象。目前,使用部门对本部门使用或管辖的资产明细不了解,几乎没有资产明细账目或制作资产卡片,资产使用过程中的变动就更没有登记在案了,也没有及时向财务部门反映,导致在资产报废时常常发现与财务部最初录入系统的卡片信息不符。

2.人才队伍亟需建设

目前,HF供电局共有在职员工600名左右,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仅占42.20%,中级技能以上人员比例仅为13.63%,持证上岗制度尚未全面建立,信息化人才的得分率为31.80%,人员配置、人才密度、年龄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2009年7月份第一批省公司正式招聘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进局工作,到现在已有三十余名新生力量加入HF供电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HF县级供电企业在2008年12月才由省公司正式接管,过去十年一直由当地县政府代管,导致在软硬件条件各方面都与广东电网公司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人才构成存在“两偏低”、“一矛盾”的现象。“两偏低”一是指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和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偏低,难以适应企业发展中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现实需求;二是复合型人才比例偏低,随着企业由生产型向着经营管理型及服务型转变,这已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一矛盾”是指人员冗余与结构性缺员的矛盾。由于历史原因,沉淀一部分文化程度不高、素质较低、技能单一、年龄较大的人员,造成有的岗位人员紧缺,难以人尽其用。

三、加强HF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途径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需从基础做起,人员配置是根本,硬件设施是辅助,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不断改善管理环境,提高运行效率。

(一)统一信息系统应用

目前,财务部门和生技部门、信息部门分别使用各自的资产系统,系统间无法实现数据关联,每个系统对资产分类的定义不一样,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固定资产卡片信息手工录入,而生产系统中的资产设备代码与其完全不一样,如配电线路,生产系统按主线――一级分支线――二级分支线――三级分支线――四级分支线列示,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只录入资产名称、规格、长度等简单信息。由于数据不能共享,财务人员无法在其使用的资产系统中查阅生产系统保存的数据信息,而且现行财务系统目前也不具备反映多层次线路资产存在模式的功能。

应该有这样一个设想,从财务部门到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再到使用部门,应用统一的系统软件,各个阶段的数据由不同人员在各自权限下录入。例如零星购入资产,使用部门从物流部门领取后,凭借物资系统的领料单,在系统中录入资产名称、型号、价格和唯一的序列号(这个很重要),并将此传递到财务部门资产专责,有资产专责核对价格、型号等信息,并根据南网对资产的统一分类选择对应的资产编码,由系统自动计算折旧率,每月计提相应折旧。资产使用过程如果要更换,使用部门凭借唯一的序列号码找出资产卡片,修改相应字段,并由财务科更改资产使用状态,由“在用”改为“闲置”或转入“在建工程”,系统自动判断是否继续计提折旧。报废时,凭借唯一的序列号,就可以快速地搜索到目标卡片,在系统中执行报废流程。如果是基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那么基建部门和物流部门、工程队之间必须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材料入库时就必须在物资系统中录入详细的信息,工程队领料之后要进行核对,工程完工决算后,基建部门要和财务部门共同完成工程转固定资产工作,不能完全交由财务部单独完成。

(二)加强管理效果监督

固定资产管理所需要的制度建设、软件开发、责任考核等工作都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还需要多部门进行配合。对于财务部门,现以总资产内部报酬率、万元固定资产购电量为相关考核指标,生产部门有供电可靠性、可转供电率、平均停电时间等考核指标。

从长远来看,固定资产作为一项长期资产,对企业的获利能力影响比较大,资产高效运转,既能够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停电时间,也能一定程度缓解线损率居高不下的压力,更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从线路输配电出发,当线路老化,必然提高线损率,影响市场部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同时,售电量和收入减少,单位可控成本提高,利润降低,总资产内部报酬率完成情况自然不理想。所有指标都是一环扣一环,紧紧相关。因此,把资产和责任人联系在一起,使资产使用责任人对资产的安全完整、节约和高效使用负责。

四、结语

企业要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首先要深入了解自身情况,找出不足;其次要借助高效能、集约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再次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工培训教育,鼓励深造学习;最后,完善监督考核机制,提升制度执行力度。本文从HF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出发,探讨问题形成的原因,研究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固定资产管理涉及每个部门、每个人,工作量很大,提升其管理水平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本文对固定资产管理对策研究深度不够,尚需不断充实,争取更大进步。

【参考文献】

[1]周慧芬.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

[2]刘桂琴.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