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成本核算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56:36

会计成本核算方法篇1

[关键词]出版社成本核算

我国社会的市场经济不断的深化和发展,出版业也逐步向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在此我们必须提高出版业的竞争力,严格控制出版成本,从外部到内部严格监控,大力运用成本核算来提高出版社的良好竞争环境。因此,强化出版社的财务成本管理已经成为所有出版业正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发展与生存的重要环节。

一、出版成本与出版成本核算的概念

(一)成本的概念

成本是一个较广的概念。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泛指为获得所付出的,是因创造未来收益而发生的。

(二)出版成本的概念

出版成本是指为取得可为出版单位带来当期或未来利益的某种产品而付出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对于出版社来说,收益产生收入,收入产生过程中,成本相应耗尽。具体来说出版社的图书成本是指为生产出版物、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三)出版业的两大成本

出版的主营业务成本主要分成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我们可以一次就分清使用的费用,即谁使用,使用在什么地方,使用多少,它可以直接计入产品的成本。例如,工作人员的审稿费、校对费、稿酬、编辑费、纸张原材料及墨汁等辅助材料的费用、工人的排版费以及出版社的印刷费等,这些均可以一次性直接分清,计入摊销的成本中。而间接费用是指不能够一次性分清楚的费用,明确不了使用者或使用范围,必须进行以分配率进行分配后,摊销在各个使用部门的费用。例如一些办公费用、电费、水费、资料费等等出版业中叫编录经费。编录经费应该采用组合的分摊方法,可按总定价、总印张、销售收入等,用组合的比例来分摊,使每一品种负担的成本更趋准确性、合理性。

(四)成本核算的概念

成本核算,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的形成所进行的核算。进行成本核算,首先审核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看其已否发生,是否应当发生,已发生的是否应当计入产品成本,实现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产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对已发生的费用按照用途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

二、出版社成本核算与图书定价的问题

(一)出版发行工作中的核心问题

出版社成本的核算方法与定价问题是图书出版发行工作中的核心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所出台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均不断提升着各行各业的改革效率。在过去,出版行业的成本核算与定价方法均采用完全成本法。图书在发行时按照价格统一的定价或实行毛利率的定价方法来进行核算。随着我国的会计制度的改革,出版业的成本核算开始采用制造成本法来进行核算,于是对于图书的定价发行也开始采取有限的市场定价原则。

(二)出版发行工作中的特殊问题

并非所有的出版社都遵循有限的市场定价原则来制定图书发行的价格,由于有些出版社所出版的书籍类具有特殊性,例如,学术价值、科技含量、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都很高的书籍,就不能用市场定价来进行图书的价格导向。因为这一类的图书在发行与出版时均会有较高于普通书刊、书籍、杂志等的成本。那么在进行成本核算时这样的图书由于造价的成本高,所以定价就随之提升了。

三、对出版社成本核算进行有效的控制

(一)通过对出版社成本核算,计算其实际成本

1.对图书纸张材料的成本控制与核算

材料成本是出版企业出版物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般情况下,材料成本需占出版物总成本的30%以上。因此,降低材料成本是降低出版物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突破点。

这样就要求我们严格计算其材料成本,大量的图书纸张的进货成本也为材料成本的关键部分。只有增强纸张的利用率,加大产出,对所有进货进行统一的、有秩序的管理,做好出入材料的纪录。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材料额度使用率从而减小浪费,缩小材料成本的支出。

2.对图书印制批量的控制以降低成本

在需要印刷是首先进行严格的选材,然后进行最终的确定,以确保在因书中不会出现大量的浪费事情的发生,应主要考虑两个成本因素,即印制准备成本和出版物储存成本。

所谓的印刷成本是指在印刷之前的成本费用,例如墨、人工、纸张的准备等,这些均会记录在我们图书的成本中。而出版物成本则是由于大量的出版物以装订成册和装箱后,由于不能及时出货发往各地,那么就需要出版社提供存放这些出版物的地方,那么就会产生场地的租赁费用,人员的看管费用,这些也都计入在产品成本中。

只有严格的规划好印刷以及出货情况就会较少、降低出版社的成本,那么在核算上就不会存在着核算不准确的情况了。

(二)通过对出版社成本核算,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依据

通过真实准确的成本核算,将其全部成本如一、如实的记录、进行核算,那么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就不会存在不确定性及错误。

只有通过真是的核算其成本,才会让出版社管理层一目了然的知道出版社的支出与收入、成本的确切数。为他们今后的正常管理中提供可以考的数据,进行产销的调整,从而也是为确立良好的出版社管理提供基础。

(三)通过对出版社成本核算,控制经营过程,加速资金周转

在仔细的计算出版社成本后,会对加强企业的运营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有利于资金的回笼,为不断循环利用的资金成本提供环境。

四、对出版社成本核算的新要求

(一)为反映出版社良好的成本核算须将管理服务纳入成本核算

出版社所出版的书籍作为一种产品必然存在其成本,所以我们在出版书籍时所产生的全部直接或间接的支出,都应计入图书的生产成本。大多数出版社的成本核算都是以此为主要内容的。然而在营销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部分的服务性费用,例如调研市场,回访客户等工作人员的费用也将记录在书籍的成本中。因此,出于全面反映图书成本为经营管理服务的需要,必须把这部分成本纳入出版社的成本核算的范畴中。

(二)出版社研发成本与生产成本并重

由于出版社的营销成本比重不断上升,那么在新书籍的研发成本中,应适时的加大成本投入,加强成本核算。使出版社的运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新型的研发与营销的形势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营销与研发也是密不可分的一体,自由不断的加强营销力度与研发成本,那么出版社的收益也会日益增大,而且此收益远远会大于生产的经营成本、费用。

(三)借助现代化资讯进行成本核算

在出版社经营模式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对成本核算管理也需要不断的加强,对单品种书籍的成本核算要更加准确、客观、具体,以此不断的提高经济效益。合理的降低成本要从整个出版社管理与经营中找到有效的方法,进行监控与管理,使每种类的书籍得到最有序的成本核算,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公共费用的均摊,较少出版书籍的成本。利用网络统一管理书籍的出版、装订等程序,严格控制成本输出,以做到最小化额度成本运用,达到最大化生产、盈利的效果。

五、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出版行业的供、产、运、销、收过程中,由于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成本核算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服务于出版社经营管理的需要与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极大的提高管理力度,完善成本核算制度与方法,加强成本核算人员的知识涵盖量,不断的调整出版社的出品种类,质量,降低成本让其在竞争市场中的位置稳固。

参考文献:

[1]朱美华.战略成本管理,新的成本管理[J].新闻出版业会计核算办法.2007;9

[2]梁希关.树立新的管理观念提升企业管理水平[J].农电管理.2004;3

会计成本核算方法篇2

【关键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策略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如此激烈的市场,企业要想获得一席之地谋求发展,优化财务管理是最基本的选择。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企业的成本管理不仅仅牵扯到企业的日常活动,还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生存状况。优化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能力,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减少财务的支出,优化各个资源间的配置。就目前状况来说,国内的很多企业在这个方面还是很薄弱的,严重的影响了企业发展的脚步。

一、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成本核算是企业日常财务管理工作重点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情况下,成本核算是把货币作为基本的计算单位。成本核算是对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成本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的分配和归集活动,计算的是企业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可以有效的控制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各个部门的支出情况,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企业会计成本核算还可以完善企业的整体管理体系,保证最大程度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有效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为企业的发展节约投资成本,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所以,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对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视,不断提高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水平对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企业会计核算中成本核算的方法及策略分析

1.加强成本核算控制和管理。企业的成本管理要涵盖企业的方方面面,使成本核算能够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成本情况。加强成本预算管理是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成本预算是对预算的监督和管理,及时的发现成本核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所以企业的成本管理应当加强对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使成本管理流程化、系统化。通过就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进行结合,通过定期的检查发现成本支出的相关问题,并且及时的改进。成本核算还应当和企业的员工绩效考核联系起来,员工作为企业成本管理中的直接人员,可以帮助企业的成本管理部门进行成本分析和控制,这样可以充分的调动企业各个部门的参与,提高了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可以执行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加强对成本考核成本结果的控制,提高成本管理的执行力度。企业的成本管理在企业的重大项目、医疗设备的采购中也能够提供重要的参考作用,减少了企业决策的盲目性和主观性。

2.选择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当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方法不计其数,其中常见的以及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品种法和分批法和分步法以及定额法分类法等。不同的核算方法涉及到的核算对象不同,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也具有各不相同的优势和缺陷。所以,在具体的核算过程中,企业要本着稳定、统一的态度,充分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本企业生产对各种产品的特点和流程,以及企业今后的发展目标,并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尽可能的选择最佳的、针对性较强的核算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较为复杂,所以,在实际的核算过程中,企业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核算方法。例如,分类法是一种非独立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所以,将品种法与分类法结合起来使用,可以有效的解决产品品种繁多的问题。对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且产品的生产已经定型的工业企业,还可以选择将品种法与定额法结合起来使用,在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消耗定额的前提下,每月按定额核算产品成本,月末按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考虑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从而科学合理的核算各产品品种的实际成本。但是,一旦选定一种或者多种核算方法,便不要轻易变动,以免影响到企业成本核算的统一性和可比性。

3.保证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具有可持续性。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体系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整合性的核算体系,其与企业的成本管理息息相关,并会对企业的发展走向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成本核算体系是一项综合的核算系统,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形成的。成本核算体系的形成,不仅与企业自身经营状况有密切的联系而,而且与企业内部相关的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与企业对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以及与整个社会的变化都具有较大的关系。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核算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其它各项措施落实的前提,让企业会计成员有规章制度可遵循。因此,在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在不断提高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综合水平的过程中,在成本核算体系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具有非常好的可持续性,只有这样才能推进企业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才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基本了解了会计成本核算的工作量是相当复杂、难度系数很大的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企业降低成本、优化配置、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还是很落后的,有很大的改善空间。通过上述对策的分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且详细陈列了相对应的举措,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有用的参考信息。

参考文献:

会计成本核算方法篇3

一、物质流成本会计的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伴随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在这种大的国际环境下,环境管理会计顺势被提出。传统会计核算方法的以下不足已经不能满足“绿色经济”核算的需求:(1)完工产品承担了全部的生产费用,没有合理计算产品损失的成本。(2)没有真实反映最大组成部分的材料成本和逐渐增加的间接费用成本。(3)没有包含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业务,不能收集与环境相关的数据。而mFCa通过对物质运动的研究和跟踪,来提供与物资流转相匹配的资源价值流数据、不同时段投入与产出数据、废弃物损失数据、整理可得资源利用率等,从而为企业改善经济运行成本提供详细信息。所以,物质流成本会计的核算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物质流成本会计(mFCa)是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依据,以货币计量作为主要的手段,定量的研究某个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在其系统中输入、转移和输出的过程及流动规律,并评价该物质流动对环境的影响,参与经济决策和管理控制的活动。物质流成本会计起源于德国,在日本得到了完善。上世纪90年代,德国augsburg环境管理学的Berndwagner教授首先提出,2003年由德国联邦环境部(GFem)和联邦环境局(Fea)共同出版了《环境成本管理指南》,该指南阐述了企业实施mFCa的细则。日本在90年代末引入环境成本会计后对其进行不断地发展与完善,1999年首次颁布《关于环保成本公示指南》,并且日本的经济事务省也对全球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进行研究,2008年日本的工业标准委员会提交其制定的mFCa国际标准草案。在我国,北京大学的陈效逑、乔丽佳(2000)首次运用物质流账户分析问题,南京财经大学的李刚(2004)首次将物质流账户指标体系分为四大指标:物质输入指标、物质输出指标、物质消耗指标、强度和效率指标。肖序、周志方(2005)对国际环境管理会计指南进行剖析,肖序等(2013)运用物质流与价值流之间的关系,从流程制造企业碳排放的成本核算这一方面对其进行研究,肖序、熊菲(2015)通过pDCa循环来对物质流成本会计的核算数据与分析标准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

二、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及运用

1.核算对象

物质流成本会计所关注的重点是企业内部成本分析,试图使各个环节物料的投入、转换、损失等数量可视化和明晰化,从而得出各个环节的物质消耗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影响,进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找到减少物料投入、提高材料和资源利用率的关键节点。为了实现各个环节数据的可视化和明晰化,一般把物质流成本会计中的成本分为物料成本(也称物料能源成本)、系统成本和配送/处置成本三大类。其中,物料成本主要指材料、电力、水和燃料等的直接采购成本;系统成本一般指人工成本、折旧费和其他管理费用;配送/处置成本产品配送成本、废弃物的收集、整理、搬运处置费用。划分三大类成本的依据主要根据以上三类成本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其中,物料成本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最大,其可以对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产生影响,其相应的废弃物的治理成本也是最高的;配送/处置成本一般是在企业的销售环节与废弃物的处置环节发生,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居中;系统成本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其发生在企业内部。日本在德国mFCa模型的基础上对物质流模型和流转成本进行了改进,在输入端把物质资源分为材料和资源两类,在输出端把产品分为正制品和负制品两类。正制品是指企业所生产的合格产品,其成本是资源有效利用成本,企业可以通过销售合格产品获取利润;负制品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三废”等废弃物以及处理这些废弃物所花费的成本,其成本成为资源损失成本。通过以上方法对产品进行分类,并将成本在两类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与核算,可以清楚地得出每个生产环节中正制品与负制品的比例,找出负制品比例过大的物量中心,分析其成本构成,并采取优化措施,从而提高正制品比例,以实现以较少的物料投入得到较大产出的目的。如果企业在做会计核算时,既考虑正制品的获利也考虑负制品的环境成本,并且通过考虑各个生产环节在整个生产周期各种物料和资源的投入、流转、产出过程,从而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绩效。此外,mFCa还可以帮助企业掌握零部件、副产品的物质流动。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并相互交错,很难明确地记录各种物质的流动过程及数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mFaC核算提出“物量中心”的概念,物量中心是指有着相同性质的生产过程或相同资源消耗方式和原因的生产流程。mFCa是在对企业环境流转环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资源在企业中的流转路线对企业划分若干适量数量的物量中心。

2.核算原理

与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类似,mFaC也遵守质量守恒原理,不同的是其还引入增量平衡原理。传统的核算方法,完工产品承担所有的费用,其试算平衡为:∑本期投入物质+∑期初存货=∑本期输出物质+∑期末存货,很明显这不符合实际的生产情况;引入增量平衡原则的mFaC核算试算平衡为:∑本期投入物质+∑期初存货-∑(本期输出物质+期末存货)=物质损耗(浪费)①,通过上述两个公式的比较可以发现,mFCa核算可以计算出物质损耗量,从而使由于浪费所造成的环境负荷可视化。企业生产过程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的物量中心连接而成,企业投入的材料和资源,在输出端一部分以正制品输出,另一部分以废水、废气废固等负制品形式输出。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其内部物质流试算平衡可以表示为:∑输入=∑产品+∑固废+∑废水+∑废气。经过简单的数学变化,可以计算出废弃物的数量,即:∑输入-∑产品=∑固废+∑废水+∑废水②。①②联立可得:∑固废+∑废水+∑废气=∑本期投入物质+∑期初存货-∑(本期输出物质+期末存货)。

3.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操作步骤

(1)划分物量中心

物量中心的划分是为了更好记录各阶段物质流动的过程,划分物量中心的数量要适中,过多的物量中心计算繁琐而且冗余,较少的物量中心不能清晰记录数据的物质的流动数量。

(2)获取企业物质流的数据,以反映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物质流数量和方向

收集数据之前,首先要确定搜集数据的项目,从而确定数据的范围,再根据相关资料进行收据搜集。如果企业有资源管理系统(eRp),获取各界阶段各种物料和资源的投入量、转移量、产出量比较容易;如果企业没有eRp系统,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比较麻烦。

(3)把三大类成本在正制品和负制品之间进行配比

把上述三大类成本按照一定的比率和规律在正制品和负制品之间进行分摊,从而计算出生产正制品所消耗的物质和资源,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由于负制品的产生所浪费的物质和资源。其中,得出和正制品相关的数据更有利于企业定出合理的价格,和负制品相关的数据易于企业发现资源利用率较低的物量中心。

(4)计算废弃物的处置成本及外部损害成本

根据相关的资料计算处置各物量中心产出的负制品的处置成本,估算出由于最终未被处置的成本对环境所造成的损害。

(5)评价

会计成本核算方法篇4

关键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一、当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核算内容缺乏完整性

当前,很多企业在资产项目管理方面没有一个科学规范的计量方式,如土地核算、自然资源核算问题等。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并没有对这些资产进行仔细精确的计量,也没有将其记录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但其实这些没有核算清楚的特殊资源都是隶属于企业控制范围之内,对其进行合理管理能够为企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而当前这种缺乏完整性的核算方式为企业损失了很多经济效益,因此,应该对其加以管理。如今知识和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了企业的一种重要无形资产,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旦这些资源被消耗,按国家现行规定的会计计量方法是应该列为企业的成本构成项目的,但很多企业在这个问题上的解决办法都是将这些无形资产纳入企业管理费用之中,这显然与当前社会发展所需求的成本核算内涵不相符。

(二)核算方法缺乏合理性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企业都是实行分步法和品种法来对企业成本进行核算,较少采用分批法,事实上这种核算方式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一是这些企业没有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身的核算方法,也不清楚每种核算方法的使用范围;二是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在核算之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复杂情况,对核算费用的分类和整理比较随意,缺乏一定的准确性;三是企业内部部分会计人员投机取巧,私下里对费用进行调整,造成企业信息缺乏真实性。这对企业的经营决策非常不利,必须要对这种不良行为加以管理。

(三)核算理念缺乏够科学性

随着企业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产品的生产周期在不断缩短,这就使得企业的制造成本在逐渐降低,而非制造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市场营销成本等比重在逐渐上升。但遗憾的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仍在沿用传统的会计成本核算方式管理企业成本,工作重心仍然停留在产品制造方面,这就很难真实反映出企业的实际成本。因此,企业应该与时俱进,更新现有成本核算理念。将会计成本核算的工作重心进行适时的调整,创设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相互结合的先进的财务核算机制,以此来确保企业的会计信息准确、有效。

此外,目前很多企业对自身的无形资产没有加以重视,对这些无形资产没有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处理,也没有在财务账面上反映出来,并且常常将无形资产的成本在生产经营费用中进行冲销。这就为企业在无形资产成本核算方面增加了困难,很容易会导致在产权交易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资产流失与低估的情况出现。因此,企业要加大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力度。

二、解决企业会计成本核算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更新企业会计成本管理观念

首先,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内部经营成本的管理意识,培养会计工作人员的成本核算意识,更新管理理念,通过多种渠道来加强企业成本核算的宣传力度,将会计成本的先进管理理念深入到每个工作人员的心中。

其次,在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意识的同时加大对成本的管理力度,动员企业全员参与,实行全过程的核算管理。

此外,企业还应该对自身产品的价值链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将企业的外部成本管理与内部同步进行,全面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以此来达到节约企业资源的目的。

(二)加强企业成本核算管理力度

企业在对内部进行会计成本核算之时,应该确保成本核算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一是要对企业现有的无形资产、特殊资产等进行全面综合的核算,并详细的进行分类。另外还要根据资产的不同实行不同的核算方式,将无形资产等资产纳入到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中来;二是要考虑到环境成本的核算问题。有些企业由于其性质不同会涉及到部分的环境成本问题,这就需要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合理支出环保费用,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环保效益。

(三)调整自身成本核算方法

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不同,其用途和范围也存在着很多不同。这就要求企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与时俱进,充分考虑自身的发展特点、产品特性等要素来选择和调整适合本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方式,以此来增强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对于一些产品要素比较复杂的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核算方式组合使用的方式,达到增强成本管理的目的。

三、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首先,企业通过阶段性的会计成本核算能够实现对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调整,不仅能够及时更新自身的生产模式,优化资源的配置,同时还能够节约社会资源,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确保低碳节约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其次,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对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向现代化方式转变都具有一定的长远意义。企业应该加强对生产成本等方面的控制和管理力度,大胆调整生产结构,从而全面的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企业战略的全面实施。

最后,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分配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企业的经营收入和成本投入都影响着企业的最终经营成果,如果企业成本核算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利益和国家的税收利益等方面,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

综上所述,企业应该对自身的会计成本核算方面加强管理和控制力度,充分认识现有不足,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的先进理念和方法,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革,逐步完善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以确保企业能够取得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立道.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及完善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会计成本核算方法篇5

 

一、引言

 

对电子商务企业而言,物流实现电子商务虚拟交易与现实消费的转换,是电子商务实现的根基。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是指为配合电子商务企业发生的物流活动所消耗的各种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包含商品送达消费者过程中产生的运输成本、装卸成本、储存成本、库存持有成本、物流信息成本、客户退货的处理成本,以及物资回收、废弃物处理等各项支出。

 

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就是通过凭证、账户、报表对物流成本的耗费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及报告的过程。为促进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规范化,寻求科学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解决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需求与现行会计制度之间的技术冲突,提供物流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必须对现有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变革,本文提出以下两个思路供参考。

 

二、变革会计核算方法思路

 

(一)不改变现有会计一级科目,在相关成本费用一级科目下增设物流成本二级科目和明细科目。

 

1、设计思路

 

维持原有财务会计框架,通过在各相关成本费用账户一级科目下设立“供应物流成本”、“内部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回收物流成本”、“废弃物流成本”二级科目,并根据物流功能设置明细科目,期末利用二级科目和明细科目进行归集汇总,获得物流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信息,

 

2、具体规则

 

基于原有相关成本费用一级科目下设立相关物流成本二级科目。

 

(1)“材料采购”下增设“供应物流成本”。用来核算商品的采购费用中包含的运输费、装卸费、仓储费、保险费、途中合理损耗等物流成本。

 

(2)“管理费用”下增设“内部物流成本”,归集商品企业内部流动过程中的内部搬运费、物流设备的折旧、仓库的储存费用等物流成本。

 

(3)“营业费用”下增设“销售物流成本”和“回收物流成本”,归集退货、返修等发生的费用。“销售物流成本”包括外包运输费、自营运输设备的折旧、油耗、运输人员工资福利、销售配送费用等;“回收物流成本”包括退货、返修时发生的物流费用。

 

(4)“管理费用”下增设“供应物流成本”和“废弃物流成本”。其中“供应物流成本”核算内容主要有订货采购费用比如采购人员薪酬、差旅费、办公费等相关采购费用、企业内部仓库保管费(维护费、搬运费)等。“废弃物流成本”核算内容主要包括回收废弃物产生的人工费、材料费、设备折旧费等物流费用。

 

为了进一步获取更详细的物流成本信息,可在上述二级科目下,设置运输成本、包装成本、仓储成本、装卸搬运成本、流通加工成本、物流信息成本和物流管理成本等若干明细账户。

 

(二)增设“物流成本”一级科目,对企业发生的物流成本进行直接核算和登记。

 

1、设计思路

 

根据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需要增设“物流成本”一级科目,按物流过程设置二级科目,通过该科目集中进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和登记,会计期末要将所归集物流成本结转计入相应成本费用科目。

 

2、具体规则

 

设置“物流成本”一级科目,核算企业物流活动所发生的所有成本费用,借方登记本期发生的物流成本,贷方登记按用途转出的物流成本,期末一般无余额。按物流过程设“供应物流成本”、“内部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回收物流成本”、“废弃物流成本”五个二级科目:在二级科目下按物流功能设置“运输成本”、“包装成本”、“仓储成本”、“装卸搬运成本”、“流通加工成本”、“物流信息成本”和“物流管理成本”三级明细科目。

 

(1)“物流成本—供应物流成本”的结转。归集供应过程中发生的物流成本,对应现行财务制度,除了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订货采购费用如采购人员薪酬、差旅费、办公费等相关采购费用转入“管理费用”科目,企业供应环节存货占压资金所产生的贷款利息,应转入“财务费用”账户,其他均应选择一定标准在不同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转入对应“材料采购”账户。对金额较小,又不易区分的部分,可以统一计入“管理费用”简化处理。

 

(2)“物流成本——内部物流成本”的结转。归集商品内部流动的物流成本,对应现行财务制度,除了存货占压资金所产生的贷款利息,应转入“财务费用”账户外,

 

(3)“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的结转。归集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物流成本,对应现行财务制度,除了在企业销售环节存货占压资金所产生的贷款利息,应转入“财务费用”账户,其他部分全部转入“销售费用”账户。

 

(4)“物流成本——回收及废弃物物流成本”的结转。归集退货、返修时发生的物流费用,回收废弃物产生的人工费、材料费、设备折旧费等物流费用,对应现行财务制度,可分别对应转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

 

为了减轻期末分配结转的工作量,还可以在二级科目下按分配转入科目设置三级核算科目,比如在“物流成本——供应物流成本”下设“转入管理费用”、“转入财务费用”、“转入商品采购”三级科目。企业可以根据物流成本管理需要进行设置。

 

三、小结

 

笔者立足于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现状与问题,提出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以期在后续研究中,多方结合,建立起统一规范的物流成本管理体制度,让物流成本的降低真正成为提高电子商务企业经济效益的第三利润源。

会计成本核算方法篇6

近年来,医院经济体质改革迫使医院内部经济运行中投入产出的管理产生重大变革,成本核算成为医院内部经济管理和建立完善的分配制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成本核算既能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又能适应微观经营管理的要求,在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成本会计的职能

成本会计作为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就是成本会计的职能。由于现代成本会计与管理紧密结合,因此,它实际上包括了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有: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在成本会计的各个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最基本的职能,没有成本核算就没有成本会计。成本会计的各个职能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在全过程中发挥作用。

医院成本会计工作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它是一项综合性高,复杂度大的系统工程,对促进医院管理,增强医院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做好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是医院顺利实行成本管理的关键之一。

二、医院成本会计的重要性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医院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增强经营意识,调整服务结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降低服务成本,建立起医院成本会计工作不仅是简单的资金节约问题,更在于如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经济利益的管理机制。在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经济中,作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医院必须主动地在重视业务总收入提高的同时加强成本控制,才能达到收支节余提高的目的。成本会计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真正执行者是广大医院员工,工作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人员的协调工作程度,因此,应在完善内部各种原始记录,健全各个部门计量、验收等制度,以确保计量数据充分真实、准确无误的基础上,在医院内部各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从医院主要领导、财会人员,到各个科室的主任甚至是广大医务工作人员,营造出一种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的浓厚氛围,使得每一位员工都能认识到成本会计工作在整个医院运行体系中的重要性,都能亲自参与到成本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

三、医院成本会计在核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成本会计对于成本核算的认识模糊,观念落后

医院成本会计人员往往只具备惯用的、基础的会计知识和工作方法,而缺乏高级的成本核算经验,又对成本会计的工作不够重视,很多详细的数据记录分析不完全,不到位。同时,各级管理人员对现代成本管理理念认识不够,往往固守传统的管理模式,盲目创收,忽视成本控制,出现了医疗收入高速增长的同时,医疗成本快速膨胀的不正常现象,甚至形成了零增长、负增长的局面,管理人员观念的落后也导致了医院成本会计工作上的疏忽,因此,加强完善医院的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二)目前的成本会计工作多数情况下都只是一种事后的统计核算,其作用只能让管理者明确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耗费状况,而不能对费用的合理性及可控性做出准确的评估及预测,缺失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职能,增加了医院开展系统性成本控制工作的阻力

(三)医院成本会计缺乏一套专业详细的会计电脑系统设备,医院的会计数据档案比较混乱,不便于查看,同时,医院成本会计对电脑操作系统不够熟练,仅仅只会基本的几个会计系统应用程序,为会计工作的进行带来诸多不便

四、改善医院成本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完善医院成本会计组织,解决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

为了适应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必须完善成本会计的组织,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规章制度,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管理成本,使决策层和医院所有部门都重视成本,人人关心成本,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对于成本会计人员来说,除了应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之外,不仅要懂会计和财务管理,还要懂相关的经营管理,特别是要学会运用价值工程、成本最优化理论和方法;同时还要熟悉并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学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全方位的解决管理方面遇到的每一个问题。

(二)建立完善的成本会计核算计算机信息系统

医院成本会计核算的数据是相当庞大和繁杂的,如果仅靠手工来核算那是十分困难的,这就要求在成本会计核算中要实现计算机系统化、自动化,这是做好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比较关键的一步。要实现成本会计核算的计算机系统化,一是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进行编程,建立系统;二是直接购买比较成熟的“医院成本核算系统”软件。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内容要考虑全面,应该包含有成本预测、科室成本核算、绩效考核管理、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等内容,还要考虑能否跟医院其他计算机系统顺利连接。

(三)开展成本预测,掌握未来成本水平及变动趋势

会计成本核算方法篇7

关键词:信息化会计;核算;选择原则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一、会计核算信息化后的改变

1.使得原有的会计核算模式更加多样。会计核算细信息化后的核算模式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仍然遵循了原有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核算依据依然是会计科目,利用会计报表和会计账簿作为提供会计信息的方式,使得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其二,在原来有的会计核算模式上更加详尽,深化了会计核算。比如从序时核算看,传统核算模式大多采用三栏式日记账,而且只用于货币资金科目的序时核算。而在信息化条件下序时核算可同时采用三栏式、汇总式、凭单式、联合式和多栏式日记账,充分满足了不同层次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2.信息化丰富了会计核算的内容。会计核算模式信息化后,核算的内容与会计科目设置的程度、关联程度有关系。我国现行的会计科目的编码对应了不同的会计科目,主要以四级以及四级以上,并且编码的级数越多表示会计科目越详细化,信息化后的会计核算还突破了传统会计报表的结构,它巧妙的将会计报表的结构与棋盘样式联系在了一起,使得原来单一的一维、二维结构变成了多维核算的会计结构,然后通过电脑来进行复杂的程序计算,最终完成报表的编制,使得生成的报表提供的信息更能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3.信息化丰富了会计核算的范围。传统的会计核算的对象主要是根据会计核算尺度的标准进行划分的。然而,在会计核算模式信息化后,这一划分范围被大大的加大了,它不仅涵盖了传统的会计核算对象,而且还将一些不属于货币信息的数据划入了核算对象的方位,比如对实物量尺度、人力资源信息等进行会计核算。举个最明显的例子,某国际公司,它不仅需要一不同国家的记账本币进行会计核算以满足外部环境对本公司的会计报表的了解的要求,更需要利用信息化的会计核算模式来更加详尽、系统、深入、全面的向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反应本公司的资金往来情况。

4.信息化促进了会计核算的灵活性。会计核算信息化后可以随机进行会计核算也可以进行实时核算,可以充分满足不同情况下会计核算的需求。然而,传统模式下的会计核算只能对会计实时核算,不具备灵活性。

二、信息化视角下会计核算方法选择原则

1.核算方法的规范原则。鉴于会计核算信息化后,会计信息更加开放,更加智能、信息实时性更强,所以,对会计核算的方法的法则也要更加规范,这样才能使得提供出来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可比。有了规范的会计核算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效率,还可以使传统会计工作模式下的与其他单位的会计信息即时传递,办理各种会计往来,增强了会计这一行为对本企业的监管力度;促进了会计处理软件的更新和规范化发展;使得传统会计核算模式下,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的人为性被先进科学的电脑程序选择所取代,降低了人为选择会计核算方法的出现,使得会计信息更加可靠,真实、可比。

2.核算方法的准确原则。会计核算是否准确是选择会计核算方法的标杆。真实、准确的会计核算才是人们想要的结果,这样计算出来的会计数据才是有用的、科学的会计数据,才能准确的为人们提供会计信息。在会计核算信息化模式下,全部的会计核算均由电脑计算生成,即使再大的计算量,计算机也可以分毫不差的提供会计数据,并且,利用互联网,可以轻松的达到会计信息共享的目的。所以,此时选择会计核算方法的重点是此种会计核算方法是否能够提供会计信息需求者所需求的精准度,而不是会计核算这一过程是否简易。

3.核算方法的及时原则。实时性已经成为信息化的显著特征,信息化视角下的会计核算也不例外,对会计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核算信息的、交换、应用都离不了实时特征,要实现实时化、动态化,其核算方法的选择也要考虑动态、及时原则。

4.核算方法的开拓原则。任何事物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会计处理技术更是如此。它为了不断满足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更新的需求,本身也必须进行不断的改进,要有一定的开拓性,这样才能准确、科学的提供会计信息,提高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

三、信息化视角下的会计核算方法选择

1.选择实际成本法进行存货计价。会计核算信息化模式下主要使用实际成本法。其原因主要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普遍应用,促使会计核算数据处理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数据处理体现出高度集中和自动处理,在这一方面,实际成本法的优势明显,此外,信息化促进了会计核算信息处理的高效性和准确性,这是传统计划成本法所不能完全实现的。因此,企业应根据信息化发展的程度,对存货的计价方法作适当调整,选择实际成本法进行存货计价。

2.选择代数分配法进行辅助生产成本分配。通常,手工会计核算总采用的是直接成本分配法进行产品的成本分配,核算的程序简单,但存在一定的假设性,而信息化视角下的会计核算采用的代数分配法进行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可实现会计信息化,不管被分配产品的类或数目,未知因素等干扰,均可采用代数分配法。因此,在信息化视角下的会计核算,选择代数分配法进行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是方法最简洁、结果最精确的分配方法。

3.选择记账凭证账务程序核算方法进行会计程序核算。传统会计程序核算的方法主要有“记账凭证账务程序核算方法”、“科目汇总表账务程序核算方法”、“汇总记账凭证账务程序核算方法”、“多栏式日记账账务程序方法”等,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的业务种类进行选择。信息化视角下的会计核算,基础为会计信息的目标,与传统会计以处理会计信息工作量较大为基础不同,信息化视角下的会计核算目的为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各种会计信息,因此,传统会计程序核算方法已没有实际应用意义,基于此,信息化视角下的会计核算选择记账凭证账务程序核算方法进行会计程序核算。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今时代,互联网使得世界各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信息技术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随着这一洪流,会计核算的方法逐渐走上了信息化的道路也成了必然之势。本文中,笔者将就会计核算信息化后的变化展开论述,并且介绍一些信息化会计核算后如何选用会计核算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卫娟.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核算方法的规范化[J].科技资讯,2005(22):170-171.

会计成本核算方法篇8

   一、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是指对全部生产费用进行核算,从而获得产品总成本和企业成本的过程,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能够决定产品的性价,降低产品的成本,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有利于合理控制生产成本水平,促进企业低碳环保型生产模式,节约社会经济资源,是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战略走向的关键环节,能够确保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企业会计成本核算,能够进行全面的成本控制,确保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合理分配企业的经营成果,准确的进行企业的利润核算,保证国家的税收利益和股东利益,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企业有效的成本核算,推动着企业计划成本的落实,促进国家经济平稳快速的可持续发展。

   成本核算过程渗透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环节。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也就是产品生产前,要进行市场调查,通过多方面的资源来提高产品的形象,产品成本核算有利于降低产品的成本,在相同的价格下,产品的成本与产品的利益直接相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效的成本核算,能够对产品的成本和企业的业务进行全程有效的控制。在实际经营活动中,通过成本核算能够减低企业的成本,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在企业的后期工作中,成本核算关系到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要进行合理的经营成果分配,才能够使企业长期的发展。

   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面临的问题

   1.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方法落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很多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不能根据新的生产环境,引进新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进行企业的成本核算改革,造成企业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处于劣势,这些都直接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不科学。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企业的生产成本费用比例发生了变化,旧的分配方法会导致成本资料的失真现象,旧的成本核算方法不能够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

   2.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内容不全面。据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企业中,参与会计成本核算员工比较多额单一,并且他们的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专业技能不足,缺乏会计成本核算意识,造成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内容不全面。在进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仅仅对人工费用、材料费用以及产品制造费用比较重视,对知识资源、环境资源这种无形资产的重视还远远不够。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资源已经成为生产要素的主要因素,在实际成本核算中必须纳入到成本核算的范围,否则会导致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不全面,进而影响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很多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是以产品生产的制造过程为核心,而忽略了对生产前及生产后的产品成本核算部分,也会造成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内容的片面、不完整,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审核和控制不严格。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包括生产前的费用计划分配、生产过程中的审核和控制以及资金流动后的整理核算,整个过程中,要严格参照国家的相关政策方针,但是有些企业缺乏对相关制度的重视,无法进行成本核算的有效执行,造成了实际生产费用与成本核算的差异,很多费用都超过了预算的费用,不能够严格执行核算给出的标准用度,存在着支出超额的情况,发生了不应该的浪费现象,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4.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在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会计从业人员作为主体人员,决定了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而中小型企业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而造成的成本核算体系不完善现象。新的会计人员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没有完整的成本核算知识结构,造成成本核算的不科学和不严谨,降低了成本核算的效果。同时,有经验的会计人员虽然掌握熟练的成本核算方法,但是往往却没有执行并落实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知识体系不及时更新,导致核算数据失真,势必会使企业成本核算出现问题。

   三、提高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水平采取的有效措施

   1.提高会计人员的成本核算意识。会计人员是成本核算的主体,在成本核算过程中,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意识,才能够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及核算结果的有效性。因此,企业要从内部入手,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基本的道德素质与修养,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成本核算意识,认识到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认真对待成本核算工作,才能够全面的进行企业的成本核算。

   2.加强企业成本核算内容的全面性。企业成本核算内容不全面是影响核算结果的重要因素,会降低企业的经营利润。在进行成本核算过程中,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加深对现代成本核算的理解,保证成本核算的全面性,将企业发展中的知识资源、环境成本等无形资本都算到核算范畴,使企业的成本核算更加完整,从而提高企业的成本核算水平。

   3.采取先进科学的核算方法。针对企业会计成本方法落后的问题,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先进科学的核算方法。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众多,并且每种方法都各有优缺点,适用范围不尽相同。企业要自身发展特点出发,结合发展需要,选择最恰当的核算方法。

会计成本核算方法篇9

1.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为全面降低成本,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需要对会计成本核算进行全面细致的管理,使企业会计成本核算能力得到提升,保护企业职工的利益,达到企业长久发展的目标。随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在内容主体、核算方法、理论意识等方面产生一系列问题。

1.1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内容不完整

内容缺乏合理性与完整性是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的重要问题。由于其主体过于单一,得不到核算内容的全面覆盖;内容复杂却片面,大中型企业在核算中,数据和内容复杂,数据计算指数型增长,核算内容不完整,特殊资产如土地等构成企业成本的重要部分被忽略;同时,其对人员成本的核算同样不全面,一线工人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不能兼顾等。这些现象增加了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难度,影响了会计企业工作和经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影响了经济问题和管理问题的及时解决,影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有效性,难以使现代化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简洁高效。

1.2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方法不完善

就核算方法而言,企业核算时采用分步法和品种法居多,分批法则很少。第一,选择核算方法时,不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各个核算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行正确有效的选择;第二,企业进行核算的时候,存在复杂性的特点,而核算过程中并未充分考虑这一特点,有较大的随意性,不能准确归集各种成本费用;第三,不能正确选择核算方法,使得难以计算的数据更具难度,不能确保工作效率,对企业的认识不全面;最后,部分企业会计人员私自调整会计核算项目,费用计提不准确,使得会计信息失真,企业经营决策失误。

1.3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指导思想不科学

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构成的链条应贯穿所有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企业生产周期正随着加剧的市场竞争逐渐缩短,这使得企业成本构成中制造成本的比重渐渐降低,同时使包括研发成本及营销成本在内的非制造成本的比重加大。然而我国很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较为传统,将生产制造过程作为工作重点,导致成本核算反映的成本不够具体准确。因此,要求企业财务管理适当转移工作重心,用人力资本管理代替先前的物质资本管理,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相互结合,形成全新的先进的财务核算机制。

1.4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人员的意识不明确

在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工作人员的观点和行为体现出其对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漠视,核算人员的行为使企业不仅无法把握核算工作的内容,还会使企业经营和管理成本增加,出现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大幅增加企业成本负担。因此核算人员明确核算意识对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十分重要。意识的不明确,会产生很多问题,与其他因素一起作用,使问题复杂化,对企业会计工作和管理工作造成重大影响。此外,意识不明确阻碍了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职业道德建设,使得企业文化不能支持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

2.企业会计成本核算问题的解决途径

上面已经对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大致分析,可以得出主要问题为内容主体、核算方法、员工自身及指导思想。根据以上信息,提出如下几项解决途径:

2.1明确完善核算问题主体

企业面临的竞争种类、竞争程度都在加强,因此使主体范围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更加丰富,核算内容更加完善,完成核算工作的转型,使逐渐增多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处理与平衡。要全面展开对各项活动的成本核算,利用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利润优势,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企业还应注意在成本核算中加入以前忽略的部分如知识成本、环境成本等,准确有效地进行会计成本核算。此外,为调动发挥下属单位或部门的积极性,降低企业总体核算成本,应采取一定措施如放权等,以全面加强核算工作。

2.2改进核算方法,提升核算能力

上面提到核算方法的多样性,各自有各自的使用情况。企业要综合考虑自身特点,结合产品、经营方式、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选择有效的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方法。为避免核算方法不统一,影响核算效果,不应该随意改变成本核算方法。此外企业还应根据成本核算实际运行情况建立适当的过程体系,通过系统化和科学化的结构提升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使内容要点更为明确,集中体现核算的各项价值。

2.3确保核算科学性

做好会计核算工作,首先应使其科学性和全面性得到保证。因此各个方面都应进行核算,包括无形资产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关系到企业资金,因此不应忽略。为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应将核算内容变得全面、科学、有效。精简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同时,全面加强优化核算要点内容过程,保证成本核算工作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2.4加强核算人员培养

为保证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质量和效率,要特别注意高素质的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操作管理人员的培养。成本核算与管理人员的素质保证了企业的长久发展,因此首先应加强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建设与培养,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加快包括优秀高端人才的队伍建设,使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提升,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高效性,完成企业各方面工作。

3.结语

会计成本核算方法篇10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会计核算

当前,后勤会计不仅要处理与学校一级财务的账务往来,更要核算本身的经营成果,而且在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后勤实体对外经济活动日趋频繁与复杂,各种性质的资金往来日益增加。同时,在高校后勤会计核算工作中还存在会计主体不明、会计控制薄弱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地限制了会计作用的发挥,进而影响经营服务活动,误导管理决策。因此应当加强会计核算、规范实务操作,使后勤会计核算工作真正成为后勤实体经济信息管理的平台,通过引入现代会计理念、充实会计核算方法等手段,逐步建立起与高校后勤现行运作模式相匹配的会计核算体系。

一、确立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并行的会计核算基础

现阶段,后勤实体处在社会化改革的过渡时期,后勤实体内部从管理上划分为服务型、托管型、经营型三种运行体制,这种管理体制的多元化必然要求相应的会计确认基础与之相配套。后勤实体向学校领拨的经费及与此有关的事业支出不需要核算成本和利润,应当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确认基础,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企业化管理的经营型实体,在管理上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会计核算不仅需要反映各期的经营收入和经营成本,而且需要准确衡量各期的经营成果,因此应当参照相近行业会计制度和财务规则进行会计核算,在账户上要设置“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过渡性账户,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从而把各期的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相配比,以便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实现收入与支出的配比,合理计算各期损益。在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会计核算将会逐步向企业会计制度转换。改革需要有相当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确立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并行的会计确认基础,是现阶段做好后勤会计核算工作的前提,也是适应后勤实体管理体制的客观要求。

二、深化会计核算方法的改革

会计核算方法是为客观反映后勤实体经营服务活动而采用的计算、记账、结转等会计处理方法。运用现代会计核算方法不仅能够正确反映经营服务业务,而且能够准确核算经营管理成果。当前引进、吸收适当的会计核算方法是改革落后的会计处理方法的重要途径。

会计核算方法产生于人们的经营服务活动实践,并伴随着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不断地发展。现代会计的许多核算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可以为高校后勤会计核算工作所借鉴和运用。现以某高校后勤所属修缮服务中心承接学校维修工程为例,说明会计核算方法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的运用。2005年10月份,修缮服务中心通过投标承接了学校一项维修工程,该项工程合同总金额为20万元,预算成本为16万元,截止2005年12月底,已实际发生成本费用8万元,工程款不能及时到位,此时应确认该项工程的完工进度为50%(8万元/16万元),然后按工程完工进度确认该项工程的工程收入为10万元(20万元×50%)及工程毛利为2万元[(20万元-16万元)×50%],以后各期均应按以上方法核算工程收入、工程成本及工程毛利。运用以上核算方法,能正确反映当期实现的收入与负担的成本费用,从而可以把当期的收入与当期的成本费用相配比,准确地核算当期的经营成果。在核算中为便于及时清楚地了解工程款项的结算情况,应在负债类增加“工程结算”明细科目。收到工程款项记入工程结算科目的贷方,工程完工结转时记入该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未完工工程已结算的工程款项,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已完工工程尚未结算的工程款项。

三、加强成本核算,有效控制成本

成本核算是对后勤实体经营服务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归集,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成本核算是会计核算中最主要的核算,必须抛弃过去那种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核算方法。在后勤社会化改革过渡时期,会计核算工作应按照现阶段后勤实体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按照成本核算的原则要求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方法和价值结转方法,以便合理划分成本核算范围,使经营成果显性化、真实化。

试以存货为例说明成本核算在后勤会计核算工作中的运用。存货应从购入、发出、盘存三个环节加强核算。首先是购入环节,要根据采购计划核定准备购入存货的计划成本,正确确认存货的实际采购成本,合理分摊运输途中发生的定额范围内的损耗。其次是发出环节,根据后勤实体的具体情况,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存货计价方法中选择一种,确定为后勤实体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以保持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一致,便于正确考核比较存货的发出成本;存货应实行专人保管并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在明细账中应结出存货的结存数量及结存成本。最后是盘存环节,要定期对存货进行实地盘存,通过盘存确定存货的实际库存数,并与账面库存数相核对。若盘存结果与账面不符,要及时查明原因、调整账面余额,盘盈的存货冲减当期费用,盘亏的存货属于自然损耗的计入当期费用,属于保管人过失的计入应收款,待收到赔偿款时再冲减应收款。通过严密而科学的成本核算,能够有效地加强对后勤实体经营服务成本的控制,挖掘后勤实体降低经营服务成本的潜力,促进后勤实体进一步提高服务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后勤会计核算基础及会计核算方法的转变,同时也为后勤会计核算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高校后勤社会化运作过程中,后勤实体正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后勤实体经济愈发展,会计核算工作愈重要。就高校后勤会计核算工作本身而言,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学习、去探索,随着高校后勤实体的日益发展和壮大,会计核算工作在参与后勤管理、指导经济决策等方面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辉.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分析[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2]曹济南.浅谈高校后勤会计核算模式的选择[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