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固定资产管理研究背景十篇固定资产管理研究背景十篇

固定资产管理研究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20:27

固定资产管理研究背景篇1

abstract:withtheleap-forwarddevelopmentofhighereducation,universityfixedassetshasexpandedrapidlyandbeenmoreandmorecomplex.itneedtoimprovethemanagementoffixedassetsinhigherschooltosatisfynewchange.Firstofall,thispaperanalyzestheproblemsoffixedassetsmanagement,secondly,describesthebasicprinciplesoffixedassetmanagementinhigherschool,andlastlyproposesthesuggestionstoimprovethefixedassetmanagementinhigherschool.

关键词:固定资产;预算管理;财务管理;高校

Keywords:fixedassets;budgetmanagement;financialmanagement;collegesanduniversities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274-02

0引言

高校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事业顺利开展的物资基础和基本保障,同时也是衡量高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财政资金对教育事业的持续投入和高校自身通过商业贷款等形式实现了高等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固定资产规模急剧膨胀、构成日趋复杂、流动更加频繁,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面临巨大挑战。积极探索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实现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具有重要意义。

1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国高校固定资产主要来源于财政资金的投入,不提折旧、不计盈亏,也不考核投资效益,造成高校普遍存在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从配置、使用、调剂到处置全过程进行有效约束。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资产使用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职责不明确、责任无法落实到个人,出现问题无章可循、相互扯皮等现象。

1.2固定资产配置缺乏有效约束缺乏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资产购置经费与现有资产存量状况脱钩,学校预算没有考虑整体规划和资产存量,盲目提高家具设备的购置预算。财务部门在安排预算时缺乏存量资产的数量、分布和使用效益情况,导致出现固定资产重复购置、随意购置的现象。资产管理部门作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归口部门,对存量资产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却未能在固定资产配置预算中发挥作用。

1.3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较低固定资产配置缺乏统筹规划和科学论证,新购固定资产不能满足需求或面临更新换代而被闲置。现有行政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造成使用单位对固定资产进行“占有式”管理,大量闲置不用的资产长期挂账,各单位间不能共享共用,资源利用率较低,存在使用环境不达标、日常管理维护不当、使用者对仪器不熟悉或未按规定程序操作等现象,缩短了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降低了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1.4固定资产清查不到位高校固定资产规模急剧膨胀,但资产管理人员配备不完整,未能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的定期或不定期盘点清查制度,导致账物混乱、家底不清。需要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及时履行报废手续,长期挂账,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虚高。大量闲置的固定资产未及时发现并调剂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捐赠和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未纳入固定资产管理,导致大量账外固定资产的存在。

1.5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脱节第一,财务部门工作重心主要在固定资产资金筹集和预决算上,缺乏健全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和核算的内部管理制度。第二,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之间固定资产信息割裂,账、卡、物严重不符。第三,现行高校会计制度规定,采用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原则,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在没有报废、毁损的情况下,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始终等于购入时的原始价格,不随其使用磨损而改变,导致高校净资产虚增,不利于教育成本的合理确定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

2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

2.1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预算管理是资产增量的管理,资产管理是资产存量的管理。高校资产主要由财政预算资金形成,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直接决定了资产配置的合理性和公平性。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可以到达以增量来调节和盘活资产存量,以存量来制约和控制资产增量的目的,从而提高高校资产管理水平和预算管理水平。

固定资产管理研究背景篇2

摘要作为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也是医院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组成部分,其有效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将从研究背景及意义、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和新形势下固定资产管理三部分内容展开阐述。

关键词新形势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医院的主要物质设备为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重要物质保障;乃保证人民健康及发展卫生事业的重要基础;其数量的夥寡和技术状况先进与否,是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水平落后与先进的重要体现。时下,我国的医院大多系公立国办性质,其资金来源多为通过财政补贴运营。

分析新形势下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意义:一方面有利于丰富、及时变革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另一方面有利于丰富现代管理学内涵。现实意义:通过分析新形势下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核算水准,从而有利于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1.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职责的不明确性各科室、部门之间职责比较混乱

绝大多数医院的固定资产名义上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管理,但是实际上设备管理部门却不能对各科室的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耳熟能详、泾渭分明,日常管理工作实际依然以专业科室为主,而医院固定资产的财务总账仍为财务部门进行核算,再加上设备管理部门、专业科室及财务部门沟通的不好,所以司空见惯专业科室的实际资产跟设备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二级明细账出入很大.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总账又与固定资产二级明细账和一级明细账对不上号等等怪现状。之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各种弊端

无法或者不去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制度执行情况的不先进、不科学

执行情况不先进、不科学也是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制度中较为突出的症结所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医院一些相关人员不能真实地反映报废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一些设备于使用过程中由于对其性能不了解和操作掌握或者使用不当从而酿成设备不同程度损坏后果,修理后仍然可以投入使用尚且不需报废的却被上报作废,并且呈报审批转入账外后成为了账外资产,不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2)故意不去入账的业已报废的残值。医院某些人私设“小金库”,造成设备报废后的残值入不了医院的账,而转入了私人“小金库”,从而达到中饱私囊的目的;医院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不妥当。使用固定资产的科室无专人保管财产从而使医院固定资产盘亏,导致医院财产流失。(3)利用率较低亦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由于内部控制不严格,固定资产管理薄弱,从而造成医院大量固定资产闲置、浪费和损失的恶果。(4)盲目购买各种设备。在设备购买上不经过认真科学的论证而且对所购进的设备质量未曾经过严格检查,同时采购、验收、入库各环节管理杂乱无序,酿成有的设备在未使用或使用没多久就无法正常使用不良格局。

三、新形势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在医院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拥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固定资产管理既是医院财务部门和管理者关注的重点,也是相关会计制度制定部门探讨的关键。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了适应医院管理的需要,新的会计制度业已。新出台地医院会计制度中规定: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分为基层医疗会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在医院会计制度中,丰富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

与原会计制度规定的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不同(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新准则对医院固定资产进行了重新界定: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物质形态不变。这就大大缩小了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其中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可用期限超过一年(不含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医院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四大类:房屋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图书应当参照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不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上。在传统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医院的固定资产是不计提折旧的,而只是每月计提一定比例的修购资金,计入专用基金中。修购资金按照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提取,医院不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计提,这就造成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若专用资金为负值,则意味着企业虚增了资产,造成会计信息不实。在新的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的核算借鉴企业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方法,增加累计折旧科目,对医院的固定资产开始计提折旧。这就使得医院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更加科学。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其价值逐步转移到其“劳动成果”中去,固定资产期末反映的是更接近其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医院在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时,应当在网络化的基础上,科学的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是采用平均年限折旧法还是加速折旧法,折旧年限为几年等,折旧方法已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确需变更,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比如医院购入大型磁共振治疗仪,价值200万元,计提折旧年限为10年,采用平均年限折旧法。则医院对该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费用1.67万元。这样,医院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便更加科学。

虽然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进行了规定,但是它并没有涉及固定资产的残值、减值准备。另外,固定资产的报批手续过于复杂。不少医院的固定资产在实际中已经发生贬值或行将报废,但是相关的管理者可能并不主动办理申请核销的手续。这就导致医院的资产虚增,固定资产出现庞大的数字,与实际情况不符。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的价值不能如实反映其实际价值。再者,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医院对于无偿调入、接受其他方捐赠的固定资产,有相关凭据的,按凭据金额加上相关税费记账;无相关凭据的,应当按照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加上相关税费记账。

参考文献:

[1]孙佳梅,白红梅.新形势下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6(3):59.

固定资产管理研究背景篇3

【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会计理念

本文通过分析医院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在医院体制的更新中进一步了解医院的会计理念,从新形势下,完善医院的会计制度,其最终为了实现医院的高水平服务质量做出重要的保障以及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1、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

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各项制度都在不断的完善,为了更好的加强医院的会计管理制度,2009年4月在我国由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在该意见中明确的提出了关于实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以及对于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前景。这项意见的提出能够为新形势下医院的改革方案以及各项改革的需要,进行更加明确得指导,有助于公立医院的财务、会计的各项管理制度作出有效的措施,能够在医院的开支以及收入中进行科学的预算决算。能够加强医院的管理体制以及各项机制的运行。其中在1998年的医院会计制度中,逐渐的已经不能够适应新医院背景下的改革体制了,对于目标以及实施措施都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因此,对于新的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必须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无论在会计的技术方面或者是会计的方法上都要求不断的更新,能够提出更多的新思路。这样对于医院会计新理念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中,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就应该对医院的会计制度以及医院的会计理念进行重新的调整,不断的改善会计的技术以及会计的方法,对于《征求意见稿》的产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2、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的以及更新的具体表现

2.1在新会计核算的制度中,《征求意见稿》中对于财政国库存集中的支付改革,对于“财政应返还额度”的规定。在新会计核算的制度中,国家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管理制度中会计的理念体现出了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根据医院的会计管理制度中,体现出来的是对于当前的收入仅通过当期已经取得的收款权利作为主要的依据,具体的权责发生制是在特定的会计期间中体现出来的,表现在医院的财务状况中。

2.2在《征求意见稿》中,还增加了“长期股权投资”以及“长期债权投资”的账户。对于长期股权以及长期债权的账户中,能够体现医院在财务状况的活动中的核算状况。能够了解到医院在正常运行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以及投资的发展状况。这些设计债权以及股权的经济活动中,最关键的是通过《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进行具体执行的措施。

2.3《征求意见稿》中具体的规定了固定资产。在医院的固定资产中,通过对单位价值进行分析,能够体现到医院会计理念的重要性。其中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对医院的核算进行具体的规定,及时的反应医院的会计信息是否正确、真实。另外在会计制度的更新项目中,对于累计折旧有了具体的规定,能够及时的对医院的固定资产进行每月计提折旧。这样就能够及时的反应医院的固定资产价值的转移状况。并且能够分析出固定资产在转移的过程中出现的有形损耗以及无形的损耗。从而出现了对于有形损耗的计算方法,包括预计折旧年限、净残值以及选择折旧。在计提折旧中,固定资产使用的是有效年限内的分摊。其中产生的折旧费用要计入各个会计期间的成本费用。这些固定资产的折旧都作为医院会计核算的重要项目。

2.4在《征求意见稿》中,对于预计负债的具体规定。对于预计负债指的是:医院对于因事或者是有事项产生的现实义务或者是已经确认的负债,在预计的负债中,包括了过去发生或者是交易的事项,这些事项产生的结果最终是由未来不确定的事项进行最终的决定。在医院的会计制度中,常见的事项是未决诉讼的医疗纠纷问题,对于会计制度中,预计负债的增加,能够反应医院的会计理念,使得医院经济活动中的资产负债表在核算的过程中更加的可靠、更加的真实。

2.5在《征求意见稿》中,合并了关于医疗、药品的收支核算,规定了具体的成本核算。在具体的收支核算中,能够完善药品以及各项医疗器械的成本核算,并且规定各项管理费用不再进行分摊。这就明确的规定了药品的进销差价以及对于药品的收入核算进行具体的会计科目的处理,合理的规定了药品的价格,不断的完善医院的医改方案以及各项服务的指标。

2.6明确的规定了预算的执行状况并且加强了信息化的管理方案。对于医院内部的现金流量表、以及预算等各项信息化的数据处理,在医院会计管理中的重要性做出了信息化的处理方案,能够及时的根据医院的会计资料和会计的技术方案对预算进行编制并且执行控制以及业绩的评价,进行系统化的实行医院的预期目标,最终达到高效、准确的处理会计的信息,提高了医院的会计管理措施,认真的完成医院规定的预算执行状况。

3、总结

本文主要的根据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以及具体制度的更新,以适应医院的会计理念,进一步完善现代医院的会计要求。在发展中推进现代化医院的服务要求,提高医院的会计管理措施,为加强我国新形势的医院作出重大的变化,在制度和理念中不断的进行完善,提高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珊珊,张宏彪.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分析[J].中国外资,2010(14).

[2]周红娟,王燕子,石爱梅.基于新形势下的医院会计制度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1(26).

[3]徐祖英,程慧建,邓军.医学科技进步绩效评估的方法[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2009(18).

固定资产管理研究背景篇4

关键词:新医改;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1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决定了其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的受益方是社会公众。而医院的财务核算作为医院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关键薄弱环节,如何确保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透明度是新医改下公立医院所面临的挑战。公立医院在改革中实现社会责任的目的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要重视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的构建和管理。因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我国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的构建。

一、新医改对公立医院会计体系的挑战

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就是“看病难、看病贵”,昂贵的医疗费用往往是患者就医困难的主要原因,如何巧妙地解决这个问题又成了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体系建立的一个挑战。新的医疗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对医院的预算和收支进行强化管理,使得老百姓的疾病能够得到医治,降低就医成本,如何在维持医院能够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做到控制就医成本也将是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体系建立的一个重大挑战。在2015年的新医改中要求破除以药补医的形式,首次将医院的药品贮藏、保管、损耗等费用列入医院运行成本予以补偿等一系列改革措都将对公立医院的财务核算产生较大影响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公立医院财务部门必须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些新要求,使其发挥公益性质,提高和完善社会责任会计核算水平。但通过笔者了解发现目前公立医院的财务信息的标准化程度并没有预期的好,主要体现在成本核算水平缺乏规范性、科学性和效率性;财务预算管理机制不健全;固定资产的管理程度不高、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等。

二、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体系构建的建议

(一)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

新医院会计制度要求设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期末以固定资产净值列示,因此能更真实的反映固定资产价值损耗情况。重视折旧费用的提取,明确科室成本核算使各科室更加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利于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使医院领导层更加重视财务核算工作,设立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明确分工职责,加强日常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登记入册、使用、报损、报废等日常管理。此外,重视“暂估资产”科目的使用,对尚未明确基建完工结算时点但已投入使用的工程款暂估入账,并对固定资产后续发生的工程款支出及时进行相关账务处理。做到从源头上杜绝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医院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并在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决算、分析和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强化和规范,从而使财务预算管理在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明确规定医院应建立分层次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医院可设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由院长及相关部门主任组成,负责设定和批准医院及主要部门的预算目标,解决预算编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冲突和分歧,监控预算的实施并在预算期未评价经营效果,并审批预算期内对预算的重大调整。除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外,医院还需要设置预算专职部门,一般由财务部门承担,并直接隶属于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以确保预算机制的有效运行。在所有需要参加预算编制的科室,都应设置预算员,预算员对其所在科室负责,业务则受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及专职预算机构指导。其次,确立将全面预算管理纳入业绩考评体系,确保全面预算管理落实到位。

(三)提升成本核算管理水平

在新的医疗改革背景下,局限的科室的成本预算以及无法满足公立医院构建比较完善的会计体系的需要。新的《医院会计制度》要求要求编制医院各科室成本表和服务类科室全成本表,严格区分成本和费用的界限,建议编制内部成本核算报表,以反映项目性成本开支,以便综合评价医院的经营效益,从而找出降低成本费用支出的的途径,为医院的医疗收费的合理定价提供客观依据。同时,需明确成本核算办法,对成本材料的流向进行跟踪管理,将其在使用上和科室的绩效挂钩,确保医院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和节约意识,从而减少跑、冒、滴、漏现象。

(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设立科学、严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确保公立医院构建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的内部协调和制约的控制系统。首先,财务部门在支出审批方面做到层层把关,杜绝不合理开支,对合理开支,经部门负责人、主管院长、财务负责人和院长审批签字后报销;对重大项目决策支出,需上院务大会集体研究决定;对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需按招标程序执行,杜绝暗箱操作。其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指导作用,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将内部审计工作由事后审计转向事中、事前审计。再次,注重提升医院财务部门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从根本上降低财务风险。

三、总结

新医改给公立医院提出了新的要求,公立医院在充分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完善的社会责任会计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医院内部自身的努力,同时还需要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希望本文能够对新医改下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谭雯.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南华大学,2011.

[2]谭雯,阳秋林,王志辉.医改条件下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会计指标体系的构建[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59-62.

[3]付德芹.基于新医改下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与解决途径分析[J].时代金融,2015,03:31+33.

固定资产管理研究背景篇5

关键词:股指期货;期货公司;定位;策略研究

期货市场的发展需要监管部门、交易所、期货公司及公众的共同努力。作为期货市场的主力军,期货公司的滞后发展,阻碍了整个期货市场的发展。与监管法规的逐步完善及交易所高速发展相比,发展滞后的期货公司已成为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那块“短板”。

一、期货公司现状

(一)法律法规日趋完善。我国政府把期货市场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基础法规制度日益健全,正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重新修订及相关配套办法的相继出台,对我国期货市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期货经纪公司改为期货公司,改变了期货公司的属性。在监管方面,对期货公司的设立、业务范围、期货公司的交易行为和人员资格都做了规定。

(二)期货公司结构调整有序进行。随着股指期货的即将推出及新的期货监管法规体系的日趋完善,大多数期货公司已经或即将完成增资扩股、并购重组。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大型企业、证券公司开始成为期货公司的股东,期货公司结构调整有序推进,做优做强的效应初步显现。有远见的投资者越来越意识到期货市场所孕育的巨大机遇,通过控股参股期货公司进入期货市场,其中券商收购期货公司的举动尤为引人注目。期货公司则通过合作增加资本实力做大做强,解决未来业务发展带来的净资本不足瓶颈。

(三)资本实力、抗风险实力加强。证监会对期货公司经营实力、净资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期货行业的并购重组、增资扩股的浪潮中,期货公司资本实力增强,整个行业的总资产规模超过400亿元,期货公司资产规模整体大幅度提升。

(四)业务大幅增长。得益于2007年期货交易量的提高,全国期货公司在盈利面和盈利数额上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2007年1~11月全行业盈利8.4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倍多,期货公司盈利面达到81.6%;相对于其较低的注册资本,净资产收益率还是比较可观的。期货公司保证金、手续费净收入和交易额增幅较大。

二、期货公司的定位与发展策略

根据目前期货公司的股东背景和分布等特点,把期货公司分为券商控股类、现货商背景类、实力雄厚的大公司类、区域性期货公司四类,探讨不同特点下的期货公司的定位与差异化经营的发展策略。

(一)券商控股类的期货公司。截至2007年底,全国177家期货公司,证券公司控股或参股的期货公司已达52家左右,其注册资本总额亦已攀升至约46亿。54家注册资本达到或超过1亿元的期货公司中,券商控股的期货公司有16家。证券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已向期货业投入了超过30亿元的资金,是期货行业注册资本增长的主要动力。

1.打造金融的产品品牌。金融期货在国际期货市场占90%的交易量。我国推出金融期货后,期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而券商、银行和保险等金融机构是金融期货的主要参与者,金融期货为金融机构增加现货交易的灵活性,增加套利和规避风险的机会。期货公司可以利用股东的背景及研究资源,与股东的研究人员交流合作,发挥金融期货业务上的优势条件,着力打造金融期货的产品品牌,提供金融期货相关的套期保值、经纪、资产管理和投资咨询服务等系列业务。

2.在营销和信息技术上的协助。根据该类期货公司自身定位与股东的客户资源优势,可开发的客户对象除现有商品期货投资者,还将包括原股票市场的潜在客户、金融期货的机构投资者。券商和银行等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分布广泛,客户资源强大,期货公司可以利用券商的营业网点宣传和营销,吸引原银行券商等机构的客户中的潜在期货投资者,还可通过股东的营业网点便利原股票客户开户。

(二)现货背景期货公司的发展道路。我国一些期货公司也具有现货商背景的,或具有一定的行业背景,如建筑材料公司、粮油公司等等,或者说有比较大的现货企业,如中粮期货就是粮油背景的期货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现货背景的期货公司,对市场的理解,对行业的服务专业化程度比较高。

1.培育现货期货业务核心竞争力,在该产品上做精做深,业务做广做大。产品上的做精做深需要与产业链的上游生产商和下游的销售商加强交流合作,对商品的产供销一条龙从各个源头寻找价格形成的依据,提供产品以及产品衍生产业链透彻深入的研究报告,如果研究报告的准确率高,能够为客户指导实际操作,无疑报告具有非常强的商业价值,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参与。而且期货经营机构可以与区域内大型现货企业构建合作平台,共同深化对特定期货品种的研究,并由此转化为各自的竞争优势。产品业务的做大做广指拓展产业链上系列产品的套期保值、期现套利以及咨询管理业务。在衍生产品逐步丰富,更多业务被允许之后,可以进行产品的设计,现场市场和期货市场之间的套利软件,程式化交易成为产品类别,以产品的多样化为公司发展方向。

2.加大宣传,增加培训,吸引更多现货商参与。许多个人或企业对风险的理解还是倾向于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和消极影响,强调期货的高风险,忽略风险的可控性,因此现货商参与期货交易的积极性不高。期货公司继续把风险防范放在首位,抓紧落实首席风险官制度,继续完善期货公司内控制度和公司治理制度,加大对辖区机构合规经营的检查力度。

(三)实力雄厚的大型期货公司。除券商和现货背景的期货公司外,一批期货公司长期以来凭借自身的品牌优势在商品期货领域发展壮大。2007年期货公司交易排名中,国际期货、浙江中大、格林期货、南华期货等老牌大型期货公司均位列前茅。在股指期货发展初期,此类公司仍能借助其固有优势维系其市场份额,不过这类公司的良好业绩会因未来市场格局的转变而受到一定的影响。

1.拓展业务,树立企业品牌,寻求上市融资渠道。该类期货公司长期以来在期货业界口碑良好,每年的交易量均排名前列。在前期基础上,继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严格风险控制,树立企业的品牌,创造和提升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秀品牌。在业务上多样化经营,不断进行产品创新,通过专业的服务来吸引专业机构投资者和套期保值者,成为业内全能型期货公司。除大股东主动增资的传统模式外,期货公司可寻求上市等方式走多种融资渠道,以充实资本做大做强。

固定资产管理研究背景篇6

一、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的承办单位

(三)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情况

(四)项目的主管部门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

二、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包括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

信用等级、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及主要股东的概况

第二部分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项目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

一、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背景

(一)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二)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

(三)……

二、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必要性

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产业关联度分析,市场分析;

(一)……

(二)……

(三)……

(四)……

三、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四)模式可行性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第三部分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优势

一、组织优势

二、技术优势

涉及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已完成的研究开发工作及中试情况和鉴定年限、技术或工艺特点

以及与现有技术或工艺比较所具有的优势、该项技术的突破对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等。

三、市场优势

四、模式优势

五、其他优势

第四部分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产品规划

一、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产品产能规划方案

二、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产品工艺规划方案

(一)工艺设备选型

(二)工艺先进性说明

(三)工艺流程

三、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产品营销规划方案

(一)营销战略规划

(二)营销模式

(三)促销策略

第五部分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规划

一、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地

(一)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地地理位置

(二)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地自然情况

(三)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地资源情况

(四)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地经济情况

(五)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地人口情况

二、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土建总规

(一)项目厂址及厂房建设

(二)土建总图布置

(三)场内外运输

(四)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

(五)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造价

(六)项目其他辅助工程

三、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环境保护方案

四、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节能方案方案

五、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消防方案

六、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生产劳动安全方案

七、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包括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措施、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条件落实情况等;其中节能分析章节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19]2787号)要求进行编写。

第六部分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组织

(一)组织形式

(二)工作制度

二、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一)劳动定员

(二)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三)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

三、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一)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二)资金筹集安排

(三)技术获得与转让

(四)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五)施工准备

(六)施工和生产准备

(七)竣工验收

四、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七部分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分析

一、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

二、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资金筹措

一个建设项目所需要的投资资金,可以从多个来源渠道获得。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资金筹措工作是根据对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的结果,研究落实资金的来源渠道和筹措方式从中选择条件优惠的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对每一种来源渠道的资金及其筹措方式逐一论述。 并附有必要的计算表格和附件。可行性研究中,应对下列内容加以说明:

(一)资金来源

(二)项目筹资方案

三、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投资使用计划

(一)投资使用计划

(二)借款偿还计划

四、项目财务评价说明&财务测算假定

(一)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

(二)项目测算基本设定

五、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

(一)直接成本

(二)工资及福利费用

(三)折旧及摊销

(四)工资及福利费用

(五)修理费

(六)财务费用

(七)其他费用

(八)财务费用

(九)总成本费用

六、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一)销售收入

(二)销售税金及附加

(三)增值税

(四)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七、损益及利润分配估算

八、现金流估算

(一)项目投资现金流估算

(二)项目资本金现金流估算

九、不确定性分析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数据多数来自预测和估算。由于资料和信息的有限性,将来的实际情况可能与此有出入,这对项目投资决策会带来风险。为避免或尽可能减少风险,就要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项目的可靠性,这就是不确定性分析。根据分析内容和侧重面不同,不确定性分析可分为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一般要进行的盈亏平衡平分析、敏感性分配和概率分析,可视项目情况而定。

(一)盈亏平衡分析

(二)敏感性分析

第八部分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一、财务效益评价

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指标的计算和评估。

二、经济效益评价

(一)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

(二)行业影响分析

(三)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四)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三、社会效益评价

(一)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二)社会适应性分析

(三)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第九部分资金申请报告附件

企业营业执照

企业经营状况相关文件(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

银行出具的贷款承诺(省级分行以上)文件或已签订的贷款协议或合同;

地方、部门配套资金及其它资金来源证明文件;

技术来源及技术先进性的有关证明文件;

环境保护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节能、土地、规划等必要文件;

项目核准或备案文件(在有效期内且未满两年);

固定资产管理研究背景篇7

关键词:网络经济;中小企业;创新理念

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社会稳定和促进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亦日益暴露。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例如,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不足。而且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依靠企业资源,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备稳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优化企业管理模式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陆续颁布了有利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和意见,使得我国中小企业的规模与数量急剧增加,发展规模逐渐加大。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经占据企业总数量的99%,在促进我国GDp增长方面占据着55.5%,而且,中小企业的产生使得我国社会销售额逐渐增加,中小企业的销售额占据总销售额的越60%。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国民素质不断提高,就业压力亦随之增加,而我国中小企业所提供的城镇就业岗位占据全国的75%左右,至今,中小企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从中小企业的分布状况来看,主要集中与东部沿海地区,并且带动着此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东部沿海地区的销售额以及资产总额与西部地区形成极大的反差[1]。

二、网络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所存在的问题

1.缺乏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意识

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若想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必然需要增强信息化建设意识,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均存在信息化建设投入较低的情况,而我国中小企业仅仅在购进设备与系统时花费一定的资金,一旦设系统上线运行,并没有维护费用的投入。而且,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和经费有限,为了节约资源,多数情况下会向专门的软件公司直接购买信息化建设系统,使得系统较难适应所有企业的业务需求,降低了企业资源利用效率。而在出现故障需要维护时,往往需要花费昂贵的费用去聘请专业人员解决,不仅浪费资源,更使得故障的决绝缺乏了及时性。

2.缺乏专业人才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往往由于费用的局限性,对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不加重视,错误的认为培养信息技术型人才所耗费的资源远远超过了直接购买信息系统所需要的资源。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中缺乏专业的企业管理人员,懂得企业业务并且具备信息技术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致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难以顺利开展,更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2]。

三、优化网络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策略

1.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大创新意识和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当今社会是网络社会,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必然需要增强信息化建设力度,将开放共享的经营模式取代传统的封闭经营模式。企业的思想意识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在企业内部应加强信息化建设的观念和意识,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在网络经济背景下发展的首要任务。在企业内部广泛宣传信息化管理的观念,让员工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企业的发展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时代在发展,企业仍停留在原来的高度上难以改变势必会被社会所淘汰。企业若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必然需要发挥信息化的优势,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而在信息化建设过程汇总,企业应积极推动各部门间的协作,统一信息化管理的目标,使得企业在统一目标的趋势下稳定发展。

2.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社会的发展无法与高科技人才相脱离,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更是国家发展的根本。而在网络环境下提升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必然需要大力培养相关的技术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使得其既懂得中小企业管理的模式与技巧,又熟悉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研发出适合企业业务发展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而在人才培养方面,企业可以加大培训力度,让企业员工走出企业去学习更加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专业技术。通过学术交流增加信息共享与往来,从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在人才招聘方面,应严格要求,制定科学的考核方式和内容,招聘符合要求的员工,提升整体的企业素养。另外,可以通过提高福利待遇引进或留住现有的优秀人才,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使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加,并为其能够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提高良好的机会。企业还可以通过与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将企业需求告知高等院校,使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同时亦促进了高等院校的就业率[3]。

四、总结

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必然需要与社会需求相协调,而在此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竞争日益激烈,迫使中小企业更新管理观念与模式,以迎合市场发展需求。所以,中小企业想要在网络环境下稳固市场地位,需要企业对信息化建设加以重视,分析社会现状与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系统,使得中小企业的管理和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更加稳固了市场地位,增强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杜小霞.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路径选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4(3):19-21.

[2]赵绘存.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研究——以中小企业板企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4,7(12):7-10.

固定资产管理研究背景篇8

关键词:风险,房地产开发,风险管理

 

1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风险

房地产开发是指一些开发机构合伙或独立通过土地买卖与改造,房屋建设或建筑物翻新,供他们自己和他人使用,从而达到他们的社会和经济目的的过程。论文写作,风险。这一种通过预测未知的将来需求而进行的产品开发过程。因而,不确定性是整个房地产开发过程的根基,风险与房地产开发时时相伴,处处相随,这是由房地产产业本身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所决定的。

(1)空间上的固定性。

空间上的固定性作为房地产的风险因素,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房地产开放商自由选择地段的权利,另一方面,房地产商品的价格与该建筑地块所处的社会经济及地理条件的优劣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社会经济与地理环境条件的变化是复杂的,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在起作用,是不依开发商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开发商在进行投资时,必然面临并承担因环境条件变化而带来的风险。

(2)投资规模大。

房地产开发是一项规模庞大的综合性工程,从购买土地到房产建成出租或经营,涉及许多环节,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巨额的投资使开发商面临筹资、利率和通货膨胀风险。

(3)开发周期长。

房地产开发从投资分析、现场勘察、购买土地、建造房屋到刊登广告、签署租赁或销售合同等,往往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完成。一般来说,开发期越长,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开发后期的费用和建设项目的租金或售价就越不确定,风险相对也越大。论文写作,风险。房地产开发中,很难在一开始就能对整个开发时期的建设费用和收益做精确的估计,一般只能进行预测。而长期开发中市场供求的变化,消费者的偏好,材料价格的涨跌以及竣工后社会经济形势的兴衰都是难以准确预测的。

(4)开发条件差,环境恶劣。

由于房地产的固定性和体积庞大,基础设施和房屋的开发建设不可能像一般工业产品生产那样在封闭、温暖的厂房内进行,而房地产开发必须现场露天作业,开发受到各种恶劣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而现阶段,我们无法对自然条件的发生予以准确预测,更无法完全加以控制。现场作业又使开发商面临洪灾、火灾和意外事故等的威胁,这导致了开发建设中的不确定性。

(5)开发过程环节多,涉及面广。论文写作,风险。

房地产开发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如政府的规划、建设、市政、房管、道路、环保和消防等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当地居民、施工、设计和材料供应等单位,某一环节处置不当都会影响开发进程。例如从事旧城区改造的拆迁户安置问题,一两个“钉子户”拒绝出售自己房屋的所有权或要价过高,就会使开发商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要么付出高昂代价,要么放弃整个项目;若在困境中举棋不定,也会因拖延时间而付出代价。

2房地产开发项目中风险的特征

一般来讲,房地产项目风险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多样性:由于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整个过程涉及到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方面,因而其风险也表现出多样性,相互间的变化也呈现出极其复杂的关系。

(2)变现差:由于房地产项目开发投入资金量大、周期长,并且房地产市场是个不完全市场,房地产也不像其他资产如存款、国库券等可以随时变现,因而其变现风险也较大。

(3)模糊性:即不肯定性,表现为风险形成的模糊性和由于风险导致企业开发经营活动结果的不能事先肯定。

(4)损失性:风险既有因财务管理无法预计或无能力防止所致,也可能由于管理者决策失误,控制失灵而丧失了本应获得的利益。

(5)补偿性:由于房地产项目开发具有风险,因而投资者一般对承担的这一风险在经济上要求补偿,这一补偿也叫风险溢价或风险回报。

(6)激励性:风险与竞争是同时存在的,承认和承担风险,将把企业推向背水一战的境地,必然使企业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改善经营管理,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3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风险管理应用现状

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开发周期长,项目开发过程中影响因素众多,不确定性始终伴随着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所以,房地产项目开发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进行风险管理的应用的必要性,下面列举风险管理意识不足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的实例,以作参考:

湖南张家界国家自然保护区,为开发旅游资源,增加接待能力,在景区建设了大量旅游接待设施。1998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进行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考察时,认为景区出现城市化倾向,未批准其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此事引起当地政府警觉,为此,自1999年8月,张家界市政府启动了恢复核心景区原始风貌工程,计划到2002年底,消除核心景区内所有不协调的人造痕迹,在不久的将来,全面恢复原始峰林状态。论文写作,风险。这一举动对景区原房地产开发经营者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4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文献阐述了对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其研究包括了技术、经济等多个方面。

在经济发达国家,早已对房地产开发风险引起了足够的重视,1949年法国著名管理学家HenriFayolgh在《一般管理和工业管理》一书中正式提出了风险管理,并用于企业经营管理。本世纪50年代在美国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在许多高新技术领域中大量应用,特别是在军事工业中,使美国在多项技术上领先于世界水平,著名的“101条风险管理准则”成为许多国家管理的一般准则。英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风险工程”的概念,并已广泛用于大型工程,如1976年北海油田输油管线工程,采用风险分析方法提高了项目的安全系数,并节约了投资。1979年伊拉克火电厂工程招标中,用风险咨询,对技术风险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不投标,以后证明是十分正确的。在非洲一些欠发达国家,风险管理发展也极为迅速。在尼日利亚,1994年对全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进行了系统的风险分析。论文写作,风险。为推动风险管理在发展中国家的普及,1987年联合国出版了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报告《thepromotionofRiskmanagementinDevelopingCountries》(UnCtatDocumentno.to/B/C/3/218of14tHJanuary1987)

近年来,中国国内风险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发展也很快,各个行业的研究和管理人员均意识到风险研究和应用工作地重要性,纷纷根据行业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均大大丰富了风险理论的内容。

结语:本文主要论述了选题的背景及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的现状,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论文写作,风险。论文将遵循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等风险管理的一般步骤,将系统可靠性研究方法用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中。

参考文献:

[1]李雪莲,何有忠.建筑企业风险评价技术[J].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3,02:p30~32

[2]唐坤等.建筑工程项目风险与全面风险管理[J].建筑经济,2004,04:p49~52

固定资产管理研究背景篇9

伴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深入和外贸体制的改革,中国的出口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但出口市场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不容忽视。诸如出口额的高速增长与较低的价值增长相伴随的“贫困化增长”问题;主体多元化带来出口企业之间激烈的价格竞争引起贸易秩序混乱的问题等等。近年来面对国内原材料及劳动力价格上涨、国家出口退税幅度的下调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出口企业与外国采购上正展开新一轮的讨价还价博弈。

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关注中国出口企业对外国采购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本文依据前人的研究,将讨价还价能力划分为固有讨价还价能力和实际讨价还价能力,重点关注三个层面的问题:构建理论模型用以全面解读中国出口企业对外国采购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固有讨价还价能力受到哪些重要的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的影响;可替代资源的可得性、出口企业与外国采购商的关系质量以及关键信息资源在固有讨价还价能力向实际讨价还价能力转化的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调节作用。

本文在借鉴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理论模型,并结合调查法与博弈实验对模型进行实证。其中,调查法重点针对可替代资源的可得性和出口企业与外国采购商关系质量的水平的调节作用,而博弈实验则重点针对关键信息资源的调节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关键竞争力和国际市场营销能力对企业固有讨价还价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可替代资源的可得性和关系质量对于固有讨价还价能力向实际讨价还价能力的转化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替代资源可得性的调节作用为负向,可得性越低,实际讨价还价能力越倾向于由固有讨价还价能力所决定;关系质量反映了企业对交易关系的依赖。关系质量越高,实际讨价还价能力越倾向于由固有讨价还价能力所决定。关键信息资源的调节作用也十分明显,但其具体的作用方式取决于参与者的特征,以及之前双方行为所导致的市场结果。

本研究在企业行为策略上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企业应注重关键竞争力的培育和国际市场营销能力的提高;对于固有讨价还价能力较差的企业应注重可替代资源的开发同时避免过高的客户关系质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企业应注重关键信息资源的获取和保护。

关键字:固有讨价还价能力;实际讨价还价能力;出口企业;博弈实验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外贸体制的改革,中国的出口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尤其在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后,出口企业面对着更广阔的海外市场,更大的发展机遇。据2008年的最新报道称,中国有望在2008年出口额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

出口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带动作用。然而尽管中国出口额正在飞速增长,但长期以来,中国出口市场遭受着多方面问题的困扰,如出口产品结构过于低端化,以及市场结构不合理而带来的出口量上的大幅增长与相对缓慢的价值增长相伴随的所谓贫困化增长问题。众多学者们在宏观层面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重点强调了制度建设和出口结构调整的重要性。

国家七十年代开始了外贸体制的改革,逐渐放开了外贸的经营权,许多企业获得了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和权力。出口竞争主体逐渐多元化,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同台竞争,客观上极大地促进了出口增长。但由于外贸体制建设本身还不完善,出口行业的进入壁垒低,加之许多中小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出口企业之间的以相互压价为典型表现形式的不理性竞争严重扰乱了出口秩序,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许多学者也从企业微观层面来探讨出口秩序混乱问题,得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企业出口战略上的短期利益导向、国际市场营销能力不足、产品质量难以满足客户的要求等等。

目前中国对外出口的方式比较单一,集中在与外国中间采购商进行直接贸易的这种方式上。2007年商务部的一份针对62家玩具出口制造商的调查显示,直接销售给国际中间商的企业占到52%,销售给国际大型跨国连锁零售企业的占到31%[94]。可见出口企业在出口过程中,利润空间薄,价格话语权低。而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近几年来在面对国内原材料及劳动力价格上涨、国家出口退税幅度的下调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出口企业正与外国采购商进行着新一轮的讨价还价博弈。

总体看来,目前国内对出口企业的研究集中在对其竞争战略选择、出口绩效评价等方面。而在微观层面上剖析企业所面临的讨价还价情境,分析影响企业对外国采购商讨价还价能力产生影响的因素的研究较为缺乏。而研究这一命题不仅对解释一些经济现象有益,同时对于帮助企业认识自身的不足以谋求更强的出口绩效,发现企业出动中的薄弱环节都是有益的。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关注中国出口企业对外国采购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的。

1.2研究内容和意义

1.2.1研究内容

概括来说,本文研究的内容是在当前中国的出口市场上,在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外国采购商并与其进行贸易的对外贸易模式下,研究出口企业对外国采购商的讨价还价能力的影响因素。

这一研究内容又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界定出口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并建立起能够较为全面地解析影响出口企业讨价还价能力因素的理论模型;第二个层面是研究各类因素的构成,并通过实证研究它们的影响机理。

固定资产管理研究背景篇10

>>创新与转型是新常态下实体书店的应对之策把脉地方经济“新常态”新常态下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新常态下地方高校科技管理改革的问题及对策新常态下地方高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新常态下地方高校创业文化建设的思考经济新常态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适合新常态下地方产业结构转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机遇和挑战*新常态下地方高校现代汉语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性探索新常态下地方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问题与对策探析新常态下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工作探究新常态下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探讨新常态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管理新常态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券置换研究当前新常态下县级地方债务管理问题探究“新常态”下地方经济发展研究地方本科高校统计工作新常态浅议新常态下地方政府行政文化建设新常态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管理>新常态的地方策新常态的地方策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杨正莲")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在增长放缓、系统性风险犹存的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更加突出调结构和创新驱动。

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地方如何通过改革谋发展,推动转型升级?2015年地方两会,是落实中央决策,谋划发展大计的重要窗口。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梳理31个省区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及两会报道发现,各地均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了重要位置。

但在外部环境总体复苏疲弱、经济运行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的背景下,如何抢抓机遇,对各省市区来说都是严峻的挑战。

预期增速普降

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为7.4%,经济增长从高速度转向中高速,被认为是新常态的典型特征之一。

考虑到目前的基本面,一些地方政府已经调降了当地今年的增长预期。在31个省区市中,有29个下调了预期增速,仅与去年持平,上海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取消了GDp目标。

与2014年相比,GDp预期目标降幅最高达到3%左右,包括山西、甘肃和辽宁三省;而黑龙江、青海、贵州、云南也下调了2.5%。在各地普遍选择“降速”的2014年,黑龙江和海南还曾逆势上调经济增长目标,但这种势头如今已不复存在。

普遍下调预期的背后,则是2014年的经济目标,各省区市基本都未完成。仅以12%的增速排名全国第一,勉强完成预期目标。

没有完成增长预期的省份中,有18个省份的差距超过0.5%。其中,煤炭大省山西差距最大,设定目标为9%左右,仅完成4.9%;而辽宁、黑龙江、云南的GDp实际增速与预期目标的差距,也分别达到了3.2%、2.9%、2.9%,这三省今年设定的增速目标,则略高于2014年的实际增长。

对于未完成预期目标,普遍认为既有整个经济形势下行全国经济放缓的影响,又有经济总量基数扩大增长难度加大的因素,同时还是调结构化解过剩产能的必然。其中,投资下行是最主要最直接的压力,房地产、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在整体投资比例中占80%。但2014年以来,制造业投资下滑幅度大,基础设施投资小幅回落,房地产正经历调整期,导致整体投资形势不利。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表示,新常态逐步定型恐怕需要5?10年,“在这种形势和背景下,我国的发展动力也将转换为:世界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新四化’以及全面的创新驱动。”

基建稳增长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梳理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发现,扩大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仍是多地稳增长的关键举措。比如,河北提出推进一批重大交通、水利、能源、生态、城市管网、农业农村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项目。湖南要求不断扩大有效投资,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万亿元,实施50个重大工程,推进1000个重大项目。

云南则明确,稳增长就是要更好地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多管齐下扩大有效投资,力争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着力加快路网、航空网、能源网、水网、互联网“五网”建设。

2014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5年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这也成为相关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不过,地方政府在抢抓三大战略机遇时,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仍是各省谋划的首要切入点。

比如,云南省要立足于云南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对南亚、东南亚的辐射,加快连接周边国家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新疆则明确,2015年将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切实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储备”;宁夏拟将实施开放通道拓展计划,组织铁路、公路建设攻坚战。

2014年下半年以来,大部分省份经济增长出现企稳回升态势,也是源于稳增长力度加大,而一系列基建大项目的加速上马正是其中的主要推动力。这种趋势如今仍在继续,比如国家发改委在1月26?27日就连续批复了投资额达571.25亿元的5个大型基建项目。

与以前偏向重工业和房地产行业投资不同,这轮投资逐渐转向基建项目,被寄望于帮助化解过剩产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协调区域平衡发展。

王军认为,稳增长要从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出发,探寻和激发中国经济中长期持续健康增长的全新动力,营造持久动能。

调结构重任

在增长放缓、系统性风险犹存的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更加突出调结构和创新驱动。比如,北京提出要着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并将其作为适应新常态、落实新定位、迈向新目标的“核心任务”;中部省份湖北把调结构转方式作为稳增长的“主攻方向”;而西部省份宁夏则表示,调结构、转方式是今后发展的“根本出路”。

其中东南沿海等发达省份,更加注重形成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打造经济升级版。如浙江省就将2015年视为强化创新驱动以适应发展变化的“关键时刻”,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产业。

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4年已经在上述领域发力,仅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25%,突破2万亿元。

相对来说,中西部省份转型压力较大,其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不足,升级任务普遍较为艰巨。中部湖北2015年的调结构包括投资结构、消费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等,并将重点实施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工业机器人等新增长点的培育工程。而西部的四川也计划,2015年支持和组建20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家,力争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1.5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