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十篇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十篇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23:49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篇1

关键词: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自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在竞争中发展,己成为中小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构建完善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现阶段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资产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还是十分必要的。

一、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管理层对资产负债管理的认识不足

优化中小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加快中小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部分,但目前很大一部分中小商业银行未清晰的认识到资产负债管理的意义,大部分资产负债管理人员都是按照上级领导的指示简单地进行资产结构调整,另外,管理人员对资产负债管理的认识也比较片面,严重影响着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金融监管和法律约束力度不足

从外部监管角度来说,缺乏完善的金融监管和法律约束机制也是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相对较差的重要客观因素之一。一方面,现阶段我国逐渐进入了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发展空间相对较小,商业银行很容易积累大量的不良债权,一旦爆发金融危机,银行不良债权的大量积累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另外,中小商业银行在长期积累大量的不良债权后,将严重影响其正常的运营,且还会加大银行经营、发展的危险性,银行各项业务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非常不利于中小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就现阶段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营运情况来看,要想在短时间内降低其不良资产,并达到国际相关标准是非常难的,而这正是阻碍我国金融改革的一大难题;另一方面,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是以信用为纽带的,但现阶段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非常不健全,不利于完善的信用系统的构建,一旦信用链断裂,将会爆发严重的经济金融危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法律法规制度非常不健全,相关的商业银行法颁发时间很短,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在我国商业银行中“信用贷款多、担保贷款少”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容易成为不良贷款。此外,我国当前仍未出台与《证券法》、《政策性银行法》、《社会保障法》等信贷制度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之我国金融市场的规范性较差,使得中小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居高不下。

(三)现有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不能满

足资产负债管理需求近些年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商业银行服务手段的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商业银行的服务手段必然会发生根本性地变革。国内商业银行为了迎接这场变革,正在进行全面的准备,尤其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上,更是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而建立一套以客户为主,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目的的现代化商业银行计算机系统。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中小商业银行现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并不能满足资产负债管理的需求,这也是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四)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较小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都比较少、涉及到的领域也十分狭窄。因此,其资产负债的品种和结构都十分单一,尤其是一些非信用业务和中间业务所占比例很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相对集中,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要提高经营利益,就必须拓展业务经营空间,积极发展多元化商业银行,同时要进行业务创新,大力发展资产、负债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寻求新的利润来源。

二、中小商业银行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对资产负债管理的认识

当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管理人员对资产负债管理的认识不足,结合管理实践,本文认为应该对下面三个问题进行深入认识:其一,资产负债管理是借助于若干相互联系的指标体系进行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的相关指标并不仅限于存贷比例和备付金比例,对其余指标也要进行下达和考核,银行不能只片面追求存款否则很容易形成亏损;其二,金融资产多元化趋势客观上要求资产负债管理多元化,在融资投资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多渠道、多种类,与之相适应,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除银行存款外,也不能对股票、债券以及中间业务所的证券买卖、国际投资等业务的忽视;其三,在当前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统计制度已经不能适应资产负债的管理要求。资产负债管理所依据的主要指标体系,都离不开资产负债的支撑以及比例管理的实施,也就是说需要通过数据的采集、分类以满足比例计算、监测分析、考核、预测的要求,但是传统的统计报告制度无法将比例管理所蕴含“质”的方面的要求体现出来。因此,结合实践经验和需求改革统计制度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构建

想要有效提升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必须进一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构建。一方面,我国要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市场经济环境,尽快出台并完善商业银行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及金融法实施细则,这样中小商业银行在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时才能有法可依,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业的规范化;另一方面,我国要进一步加强信用制度的构建,这样商业银行的运营风险才可以显著降低。

(三)改进商业银行计算机信息系统

改进商业银行计算机信息系统,使之满足资产负债新型管理模式的需求,也是解决现阶段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要注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构建高素质的信息建设团队,现阶段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高素质it人才十分缺乏,因此必须要尽快引进和培养一批这方面的人才,这样中小商业银行的信息系统构建质量才能有效提升。因此,改进商业银行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首先要注重复合型it人才的引进工作;其次,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服务于中小商业银行的管理和经营工作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构建必须结合中小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和经营管理手段,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现代化经营管理以及业务的操作流程还处于不断摸索的进程中,这就要求中小商业银行在建设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时候一定要将经营管理作为基础条件。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相对较为完善,我国可以积极吸取发达国家的管理和建设经验。

(四)积极拓展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

为了有效提升中小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水平,还要积极拓展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首先,中小商业银行要对消费信贷业务以及个人理财业务大力的进行开展。私人业务的开展能够有效的建立起银行和客户之间的风险均衡机制,让银行与客户的金融交易从原来的单向流动转变为双向流动,降低银行对客户的过度净负债,使银行和客户在社会融资的风险中处于平衡状态,从而有效的对银行的经营风险予以分散;此外,中间业务的运营风险相对较小,获利也相对较多,中小商业银行应该积极拓展中间业务。中小商业银行要以批发性中间业务产品为主体,将业务的重心放到中高级业务上,从而实现中间业务集约化经营的格局,通多元化的手段走出一条具有高附加值中间业务效益之路。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在新时期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愈加复杂,运营风险不断提升,注重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提升显得尤为必要。首先,要加强中小商业银行管理层及负债管理人员对资产负债管理的认识;其次,一定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构建,通过增强金融监管降低商业银行的运营风险;最后,还要改进商业银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另外,还要积极拓展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

作者:黄锐单位:广东华兴银行惠州分行

参考文献:

[1]杨丽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5,36:40.

[2]李达山.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06:131-133+161.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流动性不足;流动性过剩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7)06-0013-04

流动性风险以其不确定性强、冲击破坏力大的特点,而被称为“商业银行最致命的风险”,加强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者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近二三十年来,银行系统内不断出现的流动性问题,一直引起学者和有关当局的高度关注,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和扩展。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人们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管理策略也经过了多次的改进和调整,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银行业务的发展而演变。但是,近年来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变动频率加快和波动幅度加大,流动性过剩和流动性不足转换可能是转瞬之间,给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加强流动性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与理论演进的相关文献,并介绍了当今从宏观角度讨论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为进一步探讨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寻找方向。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问题产生的必然性

在利率市场化、合约标准化的现代金融市场中,银行被看作是为资金需求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做市商,从而通过对流动性风险的规避来提出银行的定价决策。因此,一家银行在其需要资金时,能以合理的成本得到可支用现金,该银行就被认为是具有流动性的。一家具有流动性的银行在需要资金时,或是拥有适当数量的可支用现金,或是通过借款或售出债券,都可以迅速筹集资金。对流动性问题的产生,以及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于仁智各有见地,归纳起来不外乎商业银行内外两方面的因素。

从内部来看,一是由商业银行服务的本质所决定。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服务,实质上是一种流动性的转换。相对而言,商业银行的资产方业务,例如贷款是缺乏流动性的;而负债方业务,例如存款则相对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作为中介,商业银行的职能就在于这一流动性的转换,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高流动性的债务,在这一转换中,商业银行具有所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中的最高效率。但这也从根本上带来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问题。二是流动性风险源于资产负债盈利性和流动性的矛盾(王文华,2000)。银行资金来源的不确定性造成了负债流动性约束;贷款和投资的流动性差,其风险增加了它们的不确定性,即资产的流动性约束。但这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盈利性和流动性这两个目标之间的矛盾(牛兴元,2004)。三是资产和负债期限的不匹配、银行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以及试图保持公众对银行的信心都是流动性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首先,流动性风险根源于供给与需求的不相匹配,主要有超负荷经营、期限搭配失当、资产质量恶化、信誉不佳导致资金筹措难度加大、对客户的需求估计和准备不足等(乔海曙,熊正德,2000)。存贷款期限不匹配、信贷资产质量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施使流动性风险问题凸显。不良资产增加、经营管理不善、资产种类单一及筹资渠道狭窄等问题已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沉积。其次,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管理方面认识和实践不足、自身规模限制也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重要内部因素。

从外部来看,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程度日渐加深,国际金融环境更趋复杂,对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分析不能再局限于封闭环境,需要将其纳入到更加开放的环境中。金融法规、货币政策、经济周期、汇率制度、资本流入、债务和赤字等都可能带来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一是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市场不发达、负债市场的约束等,都是产生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因素。二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央行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矛盾、资本市场不发达、利率未市场化等给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造成重要影响。三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其他风险。影响流动性的风险主要包括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价格风险和交易风险。如果这些风险未能得到很好控制,它们最终会破坏银行的流动性。

总而言之,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者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是由商业银行的服务本质所决定的,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其流动性现状会有不同。尽管现有文献对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内外部因素的探讨已非常广泛,但对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各因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程度还缺乏深入探讨。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及其理论演进

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商业银行业务的逐渐发展,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策略在不断改进,并且日益完善和成熟。相应地,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也在商业银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经历了长期的演变。

(一)资产流动性管理策略

资产流动性策略是早期流动性管理策略,就是将一部分非流动资产转换成流动性资产。从商业银行产生直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商业银行听强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资产管理而进行的。传统的方法是将一部分非现金资产转换为现会资产,后来逐渐演化成除保存一部分现金资产即一线准备外,还持有一部分既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流动性,又能满足一定盈利的短期国库券、同业拆放资金、向其他银行存入往来存款等二线准备金。这种策略的优点是风险相对较小,但存在较大的机会成本,因此适宜稳健型经营的小银行。资产流动性策略相应地产生了资产管理理论。它强调资产是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业务以及以流动性为先的管理理念,先后经历了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三个阶段。该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100多年里,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及商业银行在金融业中的地位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负债流动性管理战略

负债流动性战略就是靠借入负债来满足流动性要求。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新的筹资、融资工具不断涌现。美国花旗银行首创的大面额可转让存单问世,为商业银行主动吸收新的资金来源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途径。银行开始通过货币市场借款及购入负债来满足流动性需求,大银行甚至靠短期借款满足全部流动性需求。这些变化导致商业银行传统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受到了其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威胁和冲击。与传统的资产

流动性战略相比,以前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从资产的角度来考虑怎样满足流动性,而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则认为银行可以通过货币管理来获取流动性,强调通过一系列新的金融工具来筹资。传统的运用储存的流动性来满足贷款需求只不过改变了资产的构成,而用这类新的金融工具筹资。银行的资产将会增加。这样,银行不用储存大量的流动性,可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效益更好的贷款或其他中、长期投资项目上,收益就能得到增加,但面临的风险也大大增加。负债管理方法主要有储备头寸负债管理和贷款头寸负债管理两种,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工具,如同业拆借资金、大面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欧洲美元存单、旧购协议等。由此,负债管理理论也应运而生,它强调银行不能单纯依靠吸收存款这种被动负债方式,而需要大力发展主动型负债方式,向外借款。负债管理理论主要经历了“银行券理论”、“存款理论”和“购买理论”等。

(三)平衡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战略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负债管理方式的成熟、利率的更为多变及金融风险的加大,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的方法大行其道,这种思路也反映在流动性管理战略中。平衡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战略的基本思路是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满足流动性需求,做法是将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划分为预期的流动性需求和未预期的流动性需求两部分。对预期的流动性需求,一部分以资产方式储存(主要是持有可转换证券和在其他银行存款),一部分由往来银行及其他资金供应商事先以信贷额度给予支持。对于未预料的流动性需求则临时由短期借款满足,对于长期滚动性需求做出预测,通过能滚动变成现金的中、短期贷款和证券满足。具体来说,资产负债管理主要是通过对资产与负债各个项目偿还期限的对称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各负债项目的成本、创利水平及各资产项目的利润、收益水平。按照利润最大化的要求,对资产与负债数量和期限的对称关系进行替代配置,以调整资产与负债结构,实现信贷资金的优化配置,以达到少投入、多创利的日的。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较多,最主要的有资产负债累计缺口管理和资产负债利率敏感性管理。

对应地,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产生了。该理论并不是对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的否定,而是吸收了这两种管理理论的合理内核,并对其进行了发展和深化。资产管理理论过于偏重安全性和流动性,在一定条件下以牺牲盈利性为代价,不利于鼓励进取精神。负债管理理论虽能较好地解决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矛盾,能发挥银行家的进取精神,但更多地依赖于外部条件,往往带有很大的经营风险。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强调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的管理,不偏重某一方,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结合起来保证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保证资产负债结构的及时性、灵活性,以此保持流动性供给能力。

(四)以金融创新为特征的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策略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结构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货币当局放松了对金融业的管制,金融自由化与全球化趋势日渐形成与发展。这种背景造成了大量工商企业介入金融业,从而使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利润空间受到金融市场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巨大竞争;同时世界经济相对稳定发展,通货膨胀率下降,而银行业以存贷利差为主的实际收益也逐渐下降,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些因素都使得银行的传统业务经营走入困境。针对经营条件的变化,西方商业银行开始在资产负债表以外做文章,不断进行金融工具的创新,采取了存贷款差额管理策略、资产证券化、远期市场套期保值、存贷款定价策略等方法对银行的负债和资产进行科学控制,从而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提高利润和控制风险。金融创新衍生产品和更加富有流动性的市场使得商业银行积极主动的投资组合管理成为可能,信贷风险可以通过对冲或购买保险以及直接在二级市场上出售等一系列方式得以消除。尤为重要的是,在经营条件变化带来的压力下,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大的商业银行开始把营销心从公司客户向个人客户转变。以此为基础,这些银行从公司银行向消费者银行转变,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和理财业务。到20世纪90年代,对消费者的服务收益已经超过了企业贷款所获得的收益。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这也反映出消费者账户存款从储蓄和信贷机构向商业银行转移的趋势。这些金融工具的创新和表外业务的开展,大大提高了银行服务的质量和范围,增加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创造了信用,弥补了资金缺口和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但以金融创新为特征的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策略在导致银行资产流动性提高的同时也要求银行敢于承担更多的风险,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要求也更高了。

与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策略对应的是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理论。这一理论从形式上看是资产负债管理由表内向表外扩展,但实质上极大丰富了金融风险管理及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同时也使得包括流动性风险在内的金融风险管理及资产负债管理日趋复杂。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是金融中介机构,同时也是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和信息服务的机构。因此,一切与金融服务、信息有关的领域,商业银行都可以介入。商业银行拥有很优越的条件,融资技术和融资工具的创新使许多业务可以在资产负债表内外双向转换,如贷款的出售和担保等业务构成的或有负债等,从而大大扩展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范围,增强了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该理论也提倡将原来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转化为表外业务,例如将贷款转让给第三者,将存款转售给急需资金的单位等。这种转售单纯地在资产和负债上分别销账,使表内经营规模缩减或维持现状,而商业银行收取转让的价格差额。因此,商业银行除了经营资产和负债业务之外,还应当经营多样化的表外业务。存贷业务是银行经营的一条主轴,虽然在其旁侧可以延伸发展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如信贷处理、资产管理、基金管理以及期货期权等多种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但是该理论也强调表外业务管理应建立在资产负债管理的基础上,不能本末倒置、主次不分。

为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进行控制和监管,同时也为了规范不同国家银行之间同等运作的需要,1987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了《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即著名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的完善与统一。《巴塞尔协议》的目的:一是通过协调统一各国对银行资本、风险评估及资本充足率标准的界定,促使世界金融的稳定;二是要求银行为保证充足的流动性而管理其资产、负债和表外合同,将银行的资本要求同其活动的风险,包括表外业务的风险系统地联系起来,从而加强表外风险的管理。

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及其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重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资产转移到负债,又从负债转变为对资产与负债的综合管理。而在金融创新相当活跃的今天,仅仅考虑对资产负债表

的管理已经显得不够,因为各种金融衍生品的出现使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量大增,有的甚至已超过传统业务量的比例,成为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从而产生了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理论,形成了相应的策略。很难说理论与实践谁是发展的原动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的发展必然指导实践中银行策略的运用,而来自于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经验又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条件,人们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认识也会不断加深,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与理论也会不断改进。这也是下一步研究的着力点。

三、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从商业银行个体看,由内部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主要有:(1)提高对流动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2)做好流动性需求预测和分析,建立适当的流动性衡量指标体系和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的预测,除一般历史趋势外,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季节影响因素、周期影响因素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因素等。(3)加强资产和负债管理,增强资产的变现能力和及时获取资金的负债能力,提高资本充足率,减少不良资产。流动性管理的实质是分析和确定一定时期内存款和贷款的流动性需求,据此通过资产和负债管理合理安排资产、调度资金提供流动性供给,最终实现两者平衡的一系列方法和思路。(4)改进流动性管理的技术和手段。制定流动性策略时要从内外两方面把握:在管理技术上,选择流动性缺口为主要管理方式;在管理方法的运用上,在划分资产和负债期限与测算资金供需时,要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预估外部市场波动对银行资金流动和价格的影响;对资产组合进行动态管理,因为外部市场变化是动态平衡的重要因素。(5)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积极发行中长期金融债券或大面额可交易存单,并将其作为实现资产负债期限配比的重要手段。(6)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增加流动性。如积极发展零售批发业务,拓展中小企业信货业务;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金运用的边际效益。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治理机制不健全,不良贷款率较高,近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流动性风险,这也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问题,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随着股份制改革的推动,银行剥离了大部分不良资产,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讨论也有所减少。不过值得警惕的是,虽然目前总体上存在着流动性过利,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潜在影响因素仍未完全消除,银行内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的成熟才是关键。即使在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大环境下,“流动性短期来看可能并不像市场普遍认为的那样充裕”。如果受到经济环境中某一事件的触发,则流动性的转换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最近美国的次级债危机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在银行流动性过剩与不足之间转换,可能蕴藏着真正的流动性危机,因此,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问题仍需要进行持续的跟踪研究。

(二)商业银行角度的流动性过剩研究

近两年来,伴随着宏观环境流动性过剩,商业银行体系内部的流动性过剩也愈加明显,不少学者开始将商业银行内部的流动性与宏观经济中的流动性联系起来,从微观角度的反思提高宏观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商业银行作用的货币乘数的扩大是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推动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商业银行两次不良资产的剥离,资产流动性明显增强,保持较少的超额储备比例仍能维持正常的经营。二是金融市场的深化、央行票据的大量发行,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变现能力极强的非信贷资产,进一步提高了其资产的流动性。三是央行大额支付体系开始运转,各银行资金清算效率明显提高,为满足清算需求需保持的最低超额储备规模明显下降。四是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后,资产扩张的冲动和创造信用的能力明显增强,对所持超额储备比例的要求逐渐下降。以上四种因素共同促使商业银行降低超额储备比例,提高货币乘数,必然推动货币供应的增多。即使基础货币供应增长速度在放慢,但是由于放慢的速度比不上货币乘数相应提高的速度,仍会出现货币供应量增长偏快。

银行的经营方式也促进了流动性的创造。在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很难通过自主调整存款利率的手段来控制储户的储蓄冲动,更不拒绝储户的储蓄要求,只能放任资金的不断增加。此外,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诚信体系,企业信用缺失现象严重,金融生态环境欠佳,企业贷款违约屡见不鲜,银行惜贷现象突出,信贷规模的控制和金融生态环境的不佳抑制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商业银行内部流动性过剩现象愈加明显。这种内部流动性过剩使银行存差持续扩大,存贷比上升,形成银行体系过剩的流动性并表现为总体流动性过剩。

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银行自身面临着多种挤压的盈利困境以及更为复杂的经营风险。社会资金过多涌入银行,又增加了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成本。由于持有大量央行票据,商业银行的资金更多地沉淀在央行,既无法支持实体经济,又给央行带来巨大的操作成本(武汉市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2007)。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形成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巨大压力,表现在当中央银行需放松货币时,“松”的货币未必能流到符合中央银行调控意图的行业和企业。而当中央银行需要收紧货币时,也未必能从符合中央银行调控意图的行业和企业收回货币(冯学敏、何雁明,2007)。也有学者指出,流动性过剩导致了低利率和信贷投放高涨,价格指数间的传递关系被屏蔽,将可能使中国经济面临“投资膨胀一通货紧缩”的压力,冲击了货币政策(陆磊,2007)。

为改变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商业银行应当转变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李志刚,2007)。在金融创新的基础上,做好主动负债管理,培育消费信贷、中小企业贷款、贸易融资三个市场,并大力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分流被动负债,减轻银行内部流动性过剩,从而减轻宏观流动性过剩(葛兆强,2007)。

对商业银行流动性与宏观因素的联系,虽然近一年多来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大多数研究的关注面比较集中,有关的分析研究还有待于深化。当商业银行流动性与宏观环境联系起来时,由于宏观环境的复杂性,其影响变量大大增加,作用机制也更趋复杂,增加了研究的难度,但一旦对它们相互作用机制的了解取得发展与突破,则不仅能从新的角度增进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认识,而且也有助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决策。

四、结论

1、现有文献对商业银行流动性产生的根源及其影响因素已有非常广泛的研究,但对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各因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程度还缺乏深入探讨。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篇3

[关键词]流动性流动性风险发展

一、引言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满足存款人提取现金、支付到期债务和借款人正常贷款需求的能力。流动性是银行的生命线,一旦一家银行发生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就可能导致银行破产倒闭。流动性不仅直接决定着单个银行的安危存亡,对金融系统乃至整个国家甚至全球的经济稳定都至关重要。

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都发生了流动性危机,迫使大批银行倒闭清算,以致引发了一场波及全球诸多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危机。由此可见,流动性风险对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金融经济稳定威胁极大,必须加以重视,加强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二、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演变与发展

流动性在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流动性管理被商业银行视为资产负债管理和金融风险管理中的重点。早期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侧重于资产的流动性管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流动性管理又逐渐过渡到负债的流动性管理、平衡流动性管理等几个阶段。

1.资产流动性管理阶段

(1)商业贷款理论

商业贷款理论是最早的流动性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在分配资金时应着重考虑保持高度的流动性。由于银行资金的来源多为短期资金,所以银行的业务应集中于短期的、自偿性的贷款。商业贷款理论提出了满足银行流动性与进行资金配置时应考虑资金来源的性质与结构,但缺陷也显而易见:一是银行资金配置过多的集中在盈利性较低的短期贷款上,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二是没有考虑短期贷款的偿还能力也是相对的,一旦遇到严重的经济衰退,即使是短期贷款也可能无法收回。1930年代大萧条时期,大量银行就是由于存户挤提和贷款无法收回而倒闭。

(2)资产转换理论

1930年代大萧条后,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发展,资产转换理论开始流行。这种理论强调银行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保持一定的具有流动性的非现金资产为流动性需求做准备。当银行的流动性需求超过银行所持现金时,可将这部分资产迅速变现以保证其偿付能力。资产转换理论突破了商业贷款理论对银行资金运用的限制,在保持流动性的同时增加了盈利性。但也有其缺陷:一是持有过多的流动性资产不利于银行盈利能力的发挥;二是变现流动资产的能力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最终也可能影响到流动性预期目标的实现。

(3)预期收入理论

二战后,西方各国经济复苏发展,产生了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的长期性资金需求,在此背景下,出现了预期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借款人偿还贷款的能力取决于其预期收入,而非贷款期限的长短,银行据此开发了中长期分期还本付息贷款。预期收入理论深化了对贷款清偿的认识,促进了银行业务多样化,但也增加了银行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尤其在整个市场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会大大增加银行的风险。

综上,资产的流动性管理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是和当时所处的经济金融环境相关联的。资产流动性管理战略是一种较保守的战略,规模较小的银行通常实施的是这种管理方式。

2.负债流动性管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出现,给商业银行传统稳定的资金来源带来很大的冲击。在这一巨大的筹资压力背景下,商业银行开始改变以往的以资产管理为主的流动性资金配置策略,而转向以负债管理为主的策略。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强调银行在市场上购买流动性,其核心是商业银行由被动负债转变为主动负债,积极从事金融工具的创新开发,开拓资金来源,通过借入资金来满足流动性需求,减少流动性资产的储备量,将资金更多的运用于盈利性较高的资产,从而提高其盈利水平。

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提高了银行筹集资金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增加了银行的收益,但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较大的潜在风险:一是负债流动性管理所依托的是货币市场,而货币市场对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十分敏感,一旦市场出现振荡波动,银行可能无法在市场上筹借到资金;二是货币市场对筹资者的财务和经营状况的变化也极为敏感,当银行陷入财务危机并因此对资金的需求最为迫切时,市场却可能不再愿向困境中的银行提供流动性了,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就可能演化成流动性危机。

3.平衡流动性管理

从上述资产流动性管理策略和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的分析中可看出,前者储备流动性具有较高的成本,而后者依赖借入的流动性又具有较大的风险,因此,1980年代出现了一种折中的平衡流动性管理策略。平衡流动性管理策略吸收了前两种管理策略的精华,又克服了其缺陷,从资产负债平衡的角度去协调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使银行经营管理更科学。平衡流动性管理是一种相机抉择的资金管理方式,要求商业银行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情况,通过对银行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协调管理,达到银行经营目标的要求。其基本思路是将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划分为预期的流动性需求和突发的流动性需求两部分。对预期的流动性需求,一部分以资产方式储备,一部分可通过与往来银行或其他资金供给者事先达成的信用安排来解决;对突发性的流动性需求,则由短期借款来满足。期限远一些的流动性需求须加以规划,在需要时,可通过将部分资产变现来满足流动性,也可通过主动负债,如创新存款工具等方法来满足。

随着社会经济与金融制度、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银行业务的开拓、金融工具的创新,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方式还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力求找到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在确保安全性和流动性基础上增加盈利能力的、更加符合现代经营理念的管理方式。流动性管理已经成为实现金融经济平稳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

参考文献: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篇4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新阶段:全面、动态和前瞻的综合平衡管理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金融机构为了维持资产负债结构的平衡大力收缩信贷和流动性,造成流动性过剩在旦夕之间蜕变为信贷紧缩,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爆发。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迫切需要一种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来协调不同的经营风险,实现银行的综合风险防范。因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也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全面、动态和前瞻的综合平衡管理。具体而言,这种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对资产和负债全面管理,既管资金来源,又管资金运用。在对资产负债管理的同时对资产和负债的数量、结构、收益、成本进行规划和控制,使得资产和负债在规模、期限、利率、币种等要素上相互匹配。

其次,致力于短期利益与长期目标相互协调。资产负债管理既要确保银行短期利益(净利息收入)不断增加,更要促使银行在长期内实现市值最大化,力求在银行的短期盈利目标与长期价值目标之间建立平衡。

最后,其是一种动态的前瞻性管理方法。资产负债管理要基于对宏观经济与市场走势的预测,对资产负债存量和增量的规模、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同时考虑资产负债间的相互影响,动态调整管理策略。

显然,在当今全球大型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实践中,全面、动态和前瞻的综合平衡管理体现为一种全方位的管理方法,不仅需要科学运用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模型和工具方法,更需要在商业银行业务风险和收益相互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协调商业银行短期目标和长期价值,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

资产负债管理的科学性体现:数量化模型和工具

实际上,数量化模型和工具在资产负债管理中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其根本目标是实现既定风险限额内的经济价值最大化,传统的定性研究无法很好回答这一问题,而数量化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型则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次,资产负债管理终究是一个决策过程,与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相比,数量化模型和工具能更为理性、客观地分析问题,避免决策的盲目性和偶然性以及主观认识的局限性,从而能更有效地控制非系统性风险及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最后,资产负债管理也是全面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外部经济环境和政策变化、同业竞争态势、风险偏好和业务数据等诸多因素,人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数量化模型和工具的系统性特征能够提供多层次的量化模型、多角度的观察及海量数据的分析等,从而能够高效处理信息,获得更优的决策结果。

当前,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突飞猛进,国际银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通过有效运用数量化管理模型和工具来提高营利能力和实现价值最大化已成为多数商业银行的共识,数量化模型和工具这一资产负债管理的科学性载体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不过,与全球同业的领先实践相比,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仍侧重于对资产负债的规模、结构、期限、价格等单因素和单指标的配置和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各个环节的科学化、数量化、模型化程度较低。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相继完成股改上市,我国银行业必将通过合理运用数量化的模型和工具来提升资产负债管理的科学水平。

资产负债管理的艺术性体现:

管理者在不确定性下的统筹协调

实际上,数量化模型和工具也绝非放之四海而战无不胜的秘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无法单纯依靠几个模型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数量化模型只是一种工具,数量化模型的成功还取决于管理者是否真正掌握了数量化模型蕴涵的科学意义。同时,数量化模型也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数量化模型中最重要的就是管理者的科学管理思想,包括资产负债管理的总体战略、风险偏好等。所以,数量化模型最终都是建立在这些管理思想和观念之上的。而管理思想和观念毫无疑问更多地包含有艺术成分。因此,这也诚如爱因斯坦所言,判断一个模型和公式成不成立,首先要看它美不美。可见,科学的最高境界离不开拥有美感的艺术。

对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活动而言,管理的艺术性主要由三个方面决定:首先,资产负债管理上一种动态的前瞻性管理,其最大的魅力就是致力于在不确定环境下作出正确的管理决策,与科学所表现出的规律性相比,艺术更有助于从不确定性中找出确定性,从无序中找出有序。其次,资产负债管理本质上仍然体现为管理者的判断与决策,而人类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和感彩决定了资产负债管理活动所具有的艺术性。最后,资产负债管理要统筹平衡风险控制与业绩回报、资本约束与业务增长、短期目标与长期战略、当期收益与长远价值之间的关系,合理协调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这就要求具有管理的艺术,特别是要把握好“度”以及在具体应用时进行灵活的变化。的确,对于资产负债管理这样复杂、全面的社会活动,绝不可能仅靠一些科学模型就可以行遍天下。例如,系统工程一直是被人们认为最讲究科学、充斥着模型的学科,但软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创始人切克兰德就一直提醒我们“自主的人类复杂性远远超过了我们目前智慧工具之所能及”,我们必须明白“我们对世界的描述及关于世界的模型,即使经受了充分的检验,仍然不是世界本身”。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资产负债管理活动必须要讲科学和理性,但更应该追求艺术、充满灵活性。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篇5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先后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伴随着利率自由化改革而来的是利率的波动更加频繁、利率波动的幅度更大。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利率变动次数较少,变动的幅度也相对较小,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来说不是一个主要问题。然而,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利率风险管理提升为商业银行管理的主要职能。

我国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近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2002年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人民银行也明确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间表。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增加,利率风险管理对我国商业银行会越来越重要。

一、利率风险的衡量

衡量利率风险的最常用的工具是久期(又称为持续期)。久期的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macaulay于1938年首次提出的。macaulay持续期是指以现值方式收回金融工具价值的平均期限,或者说,持续期是金融工具的加权平均期限,权重为金融工具每期利息收入(最末一期还包括本金)之现值与金融工具现值之比。macaulay持续计算公式是:

上式中,D为持续期,Sn为第n期预期的现金流,m为最后一次现金流支付的时期,i为贴现率。

久期之所以成为利率风险衡量的重要工具,是因为久期反应了当市场利率变化时,证券价格对利率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假定某种证券的持续期为n,那么,当市场利率上升一个百分点时,证券价格下降n个百分点;反之,当市场利率下降一个百分点时,证券价格上升n个百分点。

商业银行暴露于利率风险的大小可以用资产负债的持续期缺口来衡量。

一家银行的净值(nw)等于其资产价值(a)减去负债价值(L),即:

nw=a-L

当市场利率发生变动时,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价值相应变动,从而使银行净值也发生变动,即:

Δnw=Δa-ΔL

持续期缺口管理的目的就是试图构造持续期零缺口,使得利率变动对银行资产价值和负债价值的影响相互抵消,从而保持银行净值不变,即实现银行净值对利率风险的“免疫”。

具体做法是:先计算出银行每笔资产和负债各自的持续期,然后以每笔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占总资产或总负债价值的比重为权数计算出银行总资产和总负债的加权平均持续期,分别以Da和DL表示,则银行的资产负债持续期缺口(DurationGap)应表示为:Dp=Da-μDL

其中μ=负债总额/资产总额,由于负债总是小于资产,所以μ

只要持续期缺口不为零,那么利率变动必然会导致银行净值的变动,从而使银行面临着利率风险;并且可以证明持续期缺口的绝对值越大,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就越大,因此,最稳妥的办法是调整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使得持续期缺口为零。

二、利率风险管理

暴露于利率风险的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策略。一种策略是,如果商业银行预期未来利率将发生有利于风险暴露的变动,它可以不采取任何行动。这样,如果未来市场利率确实发生与它所预期一致的变化,它就可以从利率风险暴露中获得收益。这种策略称为主动性策略。但是,利率是很难预期的一个经济变量,如果到时利率发生相反方向的变化,商业银行将会遭受很大的损失。因此,比较稳妥的做法是采取另外一种策略,即防御性策略。暴露于利率风险中的商业银行,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或买卖金融衍生证券,将利率风险暴露控制在它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这种策略称为防御性策略。

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暴露部位的保值方法有:现货、期货、期权以及互换等。现货保值就是通过新的投资决策来改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通过买卖现货进行保值,这样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是减少了,但其盈利指标和资本充足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期货、期权、互换保值是通过期货、期权、互换等保值工具来锁定或调整未来净利息收入。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根据套期保值工具的成本和违约风险,以及套期保值有效性和套期保值期间等因素,从众多的工具中选取最合适的。

1、利率期货

利率期货(interestRateFuture)合约是指在将来特定的时间,以事先商定好的价格条件购买或销售规定数量的有固定收入的有价证券的一种标准化合同。为了对资产负债表中的利率风险暴露进行保值,商业必须在期货市场上持有与现货市场上相反的头寸。这样,当利率变动时,银行在现货市场上的损失将会和期货市场上的盈利相互抵消,因利率风险而带来的损失也就减小了。运用利率期货进行保值的最大优点是,银行只需要支付少量的保证金对期货交易进行担保,就可以为大量的存、贷款与证券进行套期保值。

当采用远期利率协议来避免利率风险时,可以设计得使这份远期利率协议市场价值的变动正好能够抵消标的资产受风险影响而产生的价值变动。但是,标准化的利率期货合约的市场价值变动值就不一定正好与标的资产受风险影响而产生的价值变动相符合。于是人们就通过计算正确的保值比率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所谓计算正确的保值比率,实际上就是决定需要买卖多少份期货合约才能使保值交易资产组合的总值变动等于标的资产风险的变动值。

影响保值比率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面临风险的本金数额、风险的期限、风险基础、清算金额、保证金流量。前面两个因素是取重要、最基本的,后面几个因素则是在构造完全套期保值方案时才起作用。

2、利率期权

利率期权的持有者有权在期权到期前,以合约确定的执行价格向期权的卖方出售证券或从卖方买入证券。与其它几种管理利率风险的工具相比,利率期权只是赋予了其持有者买入或卖出证券的权利,而不是义务。这样,利率期权的持有者既可以避免利率不利变动带所带来的损失,又可以享受利率有利变动所带来的利益。而其它几种利率风险管理工具,虽然避免了利率不利变动所带来的损失,但同时也让银行无法从利率的有利变动中获得好处。当然,期权的持有者为了获得这一权利,必须向期权的卖方支付一定的期权费作为补偿。

3、利率互换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篇6

一、利率市场化的内涵

利率是借贷资本的价格或资金的价格,它不仅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而且还通过投资、消费、价格、证券等影响社会生产与再生产,对提高宏观经济运行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市场经济是一种价格机制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取决于价格的市场化;同时,市场对资源的配置首先是通过资金配置完成的,这就要求资金价格(利率)的形成服从市场规律。利率市场化就是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运行机制。

对利率市场化的理解有两种:从市场角度讲,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完全或部分放弃对利率的直接管制,利率由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从制度角度讲,利率市场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中央银行根据现实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要求,通过在市场机制调节下的利率政策效应来影响和促进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与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一)利率市场化是消除利率管制弊端,正常发挥利率作用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利率是由政府和央行控制的。央行在确定利率水平和进行利率调整时,往往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忽略了市场资金供求,从而导致利率作用渠道的严重阻塞。利率机制的客观性要求利率的确定、运行和调控应体现利率是信用资金的价格及价值这一内在规律。如果不是根据信用资金的供求状况或稀缺程度、经济增长和消费增长的变化状况来确定利率水平,就会导致资金供求总量及其结构的不平衡,造成资金市场、商品实物市场的低效率运转,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是利率能够发挥调节经济功能的内在基础。

(二)利率市场化是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生存能力与应对外资银行竞争的必然要求

利率放开以前,我国银行业一直在政策保护中长大,国有商业银行没有经历过利率波动的风浪,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缺乏定价和风险管理意识、惧怕竞争的局面己经根深蒂固。在利率受央行严格管制、各国有银行统一执行的条件下,国有商业银行机构臃肿、重复建设严重、管理效率低下、缺乏自己的经营特色等内在问题被同质同价的粗略经营方式所掩盖。如果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利率束缚不消除,不赋予国有银行更多的针对市场供需变化的反应自,这种局面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三)利率市场化是完善货币传导机制、增强央行宏观调控独立性的必然要求

货币政策的效果归根到底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通畅,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与拆借市场利率、国债回购市场利率、再贷款利率等的中介传导作用是紧密相连的。利率市场化对于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没有利率的充分市场化,就没有连接央行、商业银行与企业的关键点,任何间接的宏观调控都有可能难以成效。只有利率市场化后,央行才能根据市场利率确定基准利率,并通过变动基准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进行调控,使得间接调控获得更大的作用空间。

(四)利率市场化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

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我国金融改革深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我国金融风险表现为“封闭型”风险,体现在两个方面:国有企业信贷软约束可能导致的清偿风险;负债短期化和大量不良债权所造成的资产长期化之间的矛盾可能引起的挤兑风险。对于前者,通过放开利率管制,使各商业银行能根据市场状况自主决定资金供给和资产运用,对不同的资金需求主体形成不同的成本约束,抑制部分主体对资金的过度需求和低效率营运的状况,从而可以防止和减少清偿风险。对于后者,利率市场化有利于理顺利率的期限结构解决国债利率与存贷款利率倒挂的问题,增加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同时,赋予商业银行根据资产负债情况对存贷利率进行调整的权力,有助于改善银行资产负债的状况。

三、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一)完善科学的利率定价体系

由于贷款向上浮动空间的完全放开,使得银行贷款的风险溢价覆盖面扩展。在以往,国内的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贷款困难,原因在于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不稳定、社会信用不高,这就使得银行贷款更倾向于大企业、大专案及长期专案。如果贷款的风险溢价覆盖面扩展,银行就可以根据企业的信用、风险、成本等因素来确定贷款的定价从而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及银行贷款期限结构失配的问题。一般来说,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它是由融资活动中多种因素决定的。因此,银行有效的风险定价机制的建立不仅在于银行自主定价能力的提高,而且在于金融生态环境的改进。

(二)加强金融创新,改善商业银行的业务体系

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必将日益加剧,从而造成存贷利差缩小,使得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在商业银行的利润份额大大降低。为了改变我国商业银行对存贷款业务的严重依赖,增加收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必须加强金融创新,改善商业银行的业务体系,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

1.正确定位和细分中间业务产品

针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商业银行必须致力于促使消费者在头脑中形成对其产品的定位。由于中间业务产品与服务的无形特性,为保证消费者在某特定银行的中间业务产品上得到消费需求满足并保证两者之间的忠诚关系,必须采取明确的产品定位策略,赋予中间业务产品以具体的形象和个性化特征,确保其不至于在大量产品的同质化竞争中被淹没。

2.加大具有前瞻性产品的开发力度

中间业务的开发应具有前瞻性,应突破目前单一迎合客户需求的状况,用长远的战略眼光研究开发新产品,而不是面对市场采取被动的行为。不仅要满足客户现有的实际需求,还要学会预测市场,研究需求,引导消费,开拓性地运用市场信息,分析市场的潜在需求,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3.健全组织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都是由总行统一推出,逐级授权办理,基层行没有专门机构主动地研究市场和客户需求,对上级银行推广的中间业务,零散地分布不同的职能部门,在一定程度上使中间业务的管理缺乏统一性、连贯性以及业务推动的有效性。因此,必须尽快完善中间业务的组织管理体系,不仅设置专司中间业务管理的职能部门,还要在各级行成立由一把手牵头的中间业务发展与管理委员会,负责全行的发展战略经营规划,协调各部门关系,以此为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组织机构的保证。

4.人才是竞争的核心与关键

中间业务可以说是一项新兴业务,它面临着国内外各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因此,各家银行要加大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优化人才结构,不断壮大专业人员队伍。首先是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对现有员工进行在岗教育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是实现中间业务健康、快速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其次是要建立一种良好的进人、用人机制,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并建立责任机制。

(三)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

1.健全利率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加强利率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利率市场化意味着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将越来越明显。因此,对商业银行而言,应当从单纯关注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转变为既关注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同时又关注利率风险。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设立决策机构,确立利率风险管理在资产负债管理中的核心地位。第二,指定专门部门负责利率风险的日常监控,其他业务部门按照该部门确定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将各项金融产品的风险转移至该部门,由该部门将风险转移至市场上。第三,建立完善的兼顾风险控制和经营效率的金融产品定价机制。在贷款定价决策机制上,可以由总行公布或规定适合于全行的基准利率,总行通过授权分别规定不同分行在总行公布或规定的基准利率基础上的浮动权限。第四,加强对利率走势的预测和分析。由于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影响利率的因素众多,把握和预测市场利率水平的难度较大。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于利率走势的预测和分析,这是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前提条件。

其次,学习和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管理利率风险的技术和工具。识别了利率风险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资产负债表的结构,缩小风险缺口或者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利率风险。西方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对管理利率风险的技术和工具的掌握已经相当成熟,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学习。西方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管理主要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的:一是资产负债表角度,即资产负债的持续期缺口管理;二是通过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对某一项资产或负债业务进行“套期保值”。根据所运用的金融衍生工具的不同,这一层次又可分为两类:一类工具如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互换等,力图消除所有的不确定性;另一类工具主要是期权类工具,只是消除了可能发生的利率的不利变动所带来的影响,同时又可以从可能发生的利率的有利变动中获利。

2.信贷风险的防范策略

信贷风险始终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之一。针对利率市场化后日显突出的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商业银行应选择相应的信贷风险防范策略,具体包括信贷风险消缩策略、分散策略、转嫁策略以及预警和处置策略等。

第一,信贷风险消缩策略。信贷风险消缩策略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完善的制度、科学的决策及规范化管理,控制风险发生或风险扩大的策略。

第二,信贷风险分散策略。假设各贷款人无法按期归还贷款为相互独立事件,那么实行贷款的相对分散,便可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三,信贷风险转嫁策略。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通常都会采用抵押、担保等措施,以便在借款人贷款出现非正常现象时,可以依法处置抵押品或由第三人承担全部或部分风险损失,使得银行信贷风险转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全银行信贷资产。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流动性管理;资产;破产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必须应付储户的存款和提存需要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它的管理目标在于回报储户利息和满足客户的合法贷款需求。当商业银行不能以合理的成本增加一定数量的负债或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来弥补缺乏流动资金导致的资金不足时,商业银行就将面临流动性风险。如果流动性风险不被控制并日益扩大,将使商业银行的“运行”出现问题,最终导致商业银行破产。因此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必须高度重视流动性管理。在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金融业金融风险不断增加,提高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可以通过这一分析来防止商业银行各类风险的产生和扩大,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一、商业银行经营中必须高度重视流动性管理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和货币业务的特殊企业,其资金来源和运用的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其经营过程中的生命线。第一,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各种储户提供的存款,商业银行自有的资金一般不超过10%,所以商业银行是一个典型的负债经营模式。同时,商业银行存款的净流出也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资金流量多少取决于顾客的储蓄愿望和自身的投资策略,以及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是商业银行自身的意志可以将之转移的。一旦流动性需求不足,或者出现储户不满意的情况,会导致公众对商业银行的信心动摇,引发流动性危机,这类情况会出现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任何时间。其次,商业银行的资金使用一般用途是贷款和证券投资。而商业银行主要种类的贷款需求,也会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产生极大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需求也包含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客户何时通过商业银行获取贷款,贷款的额度有多大,也都不是由商业银行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如果商业银行的贷款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银行或信誉损失,或造成大量的客户转移,商业银行最终会因此陷入经营危机。可见,商业银行信贷完全基于流动性的基础上,如果基础不稳,其获得利润将是不可能的。

同时,商业银行不同于一般的产业,在一般工业中,一个公司失败只影响几个相关的企业,但是商业银行的崩溃可能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由于存款合同不同于一般合同,业主可以质疑商业银行的偿债能力,要求银行预付资金,而银行没有稳定的投资渠道。因此,即使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大于总负债,可能因为储户的信心产生流动性困境,比如支付困难甚至破产清算。因此,商业银行应当高度重视流动性管理,这一管理应排在经营管理的首位,没有它,商业银行将难以解决自己生存的基本问题。

二、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资产和负债两方面同时决定的。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策略、债务管理策略等方面分别采取过不同的措施,但没有真正实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同时,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它并不是一个流动性管理策略,仅仅是对总规模、计划进行管理的策略合集。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商业银行还没有在严格的意义上进行流动性管理,应该说,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和商业银行的本质并不一致。

(一)商业银行内部缺乏管理动力机制

中国的商业银行内部缺乏有效加强和改进流动性管理的动力机制。目前,由于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有国家信用作为商业银行的业务担保,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和公众普遍倾向于认为,如果缺乏商业银行流动性,政府不会忽视这一问题继续发展。这导致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管理的缺乏关注和普遍不重视。很多商业银行在银行管理过程中,往往只是重视业务管理,存在重效益轻风险防范的较严重问题。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主体错位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存在主体错位的问题。从国外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战略演变来看,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都是国外商业银行根据外部环境变化而自身积极主动采取的流动性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方式的内源性特征明显。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主要依靠外部的驱动,主要通过我国中央银行的推动,商业银行被迫进行流动性管理,具有突出的外源性特点,与中央银行监管基本一致。目前,中国的中央银行主要是基于商业银行的统计报告,结合法律规定的比例,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平衡原则进行外部调控,这是一种属于事后监管的静态流动性管理模式。但是,由于现有的会计、统计制度和技术的限制,这些核心指数报告数据的准确性无法保证,导致信息失真的情况非常容易。在信息不足的前提下,容易引起中央银行不能准确把握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缺乏流动性管理的科学性。同时,由于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必须服从于货币政策,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个矛盾的流动性监管和货币政策协调的过程。因此,以中央银行为主体的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管理机制,对中央银行的监管过于强调,忽视流动性管理的内生性,表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主体错位。

(三)外部金融市场不发达限制了管理有效性

当前,我国欠发达的金融市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产生了负面影响,约束有效管理方法落实。在理论上,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一般是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相一致的,是一种既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金融市场越发达,面对更激烈的商业银行竞争,商业银行负债的流动性管理将更加困难。但从流动性资产的角度来看,发达的金融市场将增加商业银行的资产数量,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管理将会更加方便快捷。最终结果如何,取决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中国的金融市场上,对商业银行流动性产生影响的股票和长期国债市场将伴随着银行存款增加而发生变化,明显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投机性非常严重,非理性波动时有发生,中国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波动也较大。同时,金融市场的不发达,增加了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管理难度。加上中国严格的分业经营体制,不允许商业银行从事证券和保险业务,即使国债投资也有在数量和种类上的严格限制,进一步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单一,不能自主的进行多元化投资组合。最终阻碍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四)缺乏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操作规范

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建立流动性管理程序规范。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没有主动将自身流动性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组织结构设置中也没有对流动性进行规范化管理,主观的和随机的移动性管理比重较大。由于系统性管理流动性措施的缺乏,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采取的管理措施,仅提供了几个指标给中央银行作为管理参考。根据这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管理指标体系来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进行衡量,难以全面反映真实情况。同时,由于商业银行流动性预测水平较低,流动性风险预警体系尚未建立,分析和评估未来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各种因素都不能保证,很难给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科学管理提供可靠的保证。

三、强化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对策分析

因为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管理存在上述问题,所以说中国的商业银行还不是真正的金融企业,尚未建立起一个风险和利益约束机制。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仍然停留在中央银行的比例调节阶段,很难有实质性突破。但自从中国加入wto后,商业银行面临着提高盈利能力和降低经营风险的双重挑战。因此,建立健全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机制成为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针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如下几个对策和建议:

(一)明确中央银行的地位并正确发挥其管理作用

商业银行应当成为其流动性管理的主体,这一点毋庸置疑。在流动性管理方面,必须理顺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职责,让两者各司其责,这才是保证提高商业银行监管体系对流动性管理有效性的关键。中央银行的任务是创造良好的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外部条件,规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应当由商业银行自行组织。因此,在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监管方面,中央银行不应该管理得太小、太细,否则就会让商业银行束缚手脚,使商业银行不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灵活性,失去发展的机会。目前,中央银行应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协调的作用,简化评估的流程,加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然后根据货币政策指导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在中国金融市场深化发展的背景下,要建立银行业的竞争优势,商业银行需要更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实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监督和指导,强调内生流动性管理,可以使商业银行的管理更活跃,因此,不同规模、不同商业银行都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情况,并采取最适合自己的具体的管理策略和最有效的方法。

(二)强化商业银行内源性流动性管理

商业银行应制定明确的管理流程及其相应的措施。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的决定应优先考虑流动性管理,以确保流动性管理在银行优先实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部门要协调所有的资金运用部门,并保持记录所有这些部门的活动,为管理银行流动性分析决策提供支持,避免决策失误导致流动性短缺或过剩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经济损失。此外,流动性管理部门必须密切联系客户,预测客户存款或者提款时的资金量,要提前计划并做好资金安排,及时处理突发性的盈余或赤字。同时,商业银行应在做好未来预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流动性供给和需求计划进行编制。此外,我国商业银行也可以借鉴西方银行的成熟经验,采取科学方法的措施,建立一套科学、适用的流动性管理的预警监测指标体系,准确地预测商业银行在日常业务管理中可能存在的流动性风险。

(三)进一步完善和加快我国货币市场发展

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要求,银行的资产和负债都需要保持流动状态,当需求增加,商业银行提供通过出售短期债券或向市场短期资金借入满足自身流动性需求。当资金充足时,商业银行也可以投资于短期金融工具获得利润。因此,一个完善的流动性管理机制必须建立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货币市场的基础上。未来我国应进一步拓宽商业银行融资渠道,建立适合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市场环境。可以采取扩大证券回购品种,允许商业银行使用各种证券回购协议,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放宽限制,加快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的步伐等等措施;此外还可以为满足商业银行的资金需求,搞活资产证券化使用。

(四)建立完善的银行破产机制

流动性管理的本质是针对商业银行支付风险的防范。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存在众多的商业银行破产案例。西方商业银行实现流动性管理的真正意义,就是让商业银行随着经营环境的发展不断完善自身。很难想象,真正意义上的流动性管理将不存在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中国加入wto,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和金融需要进入世界统一市场经济轨道,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在经济和金融环境的不断开放下,竞争日趋激烈,各种不确定因素使商业银行出现支付风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给商业银行的外部压力和动力也都不断增加,这些都将成为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管理的推动条件。更重要的是,通过利用市场规则来解决市场问题,才能为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独立操作,从而提高中国银行业的管理水平;并可进一步确保经济和金融的稳定,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当然,在商业银行破产机制建立之后,应同时进行的还有存款保险制度,以保证储户的利益和资金安全。

参考文献:

[1][ZK#]肖玉华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金融,2013,04:33-35

[2]赵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J]时代金融,2011,06:74+78

[3]吴素雅钱荒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启示[J]财经界(学术版),2013,18:17-18+35

[4]姚骞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问题的思考[J]经济论坛,2011,11:123-125

[5]吴琼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02:49-50

[6]屈晓娟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对策分析[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2:36-39

[7]巴曙松,袁平,任杰,韩丽,李辉雨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文献综述[J]金融纵横,2013,21:8-11

[8]张雪丽,王晓峰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01:55-57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篇8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转型;主动负债;非信贷资产

中图分类号:F830.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3)04-0057-05

一、引言

跨区域经营、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开上市,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的一系列制度变革及其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国内银行业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业界都存在一个共识――依靠生产要素投入增加的粗放式增长是维持目前城商行快速增长的主要源泉。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宏观经济红利”则为其粗放式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黄隽、张春林(2012)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及相对垄断的市场结构是决定商业银行粗放式信贷扩张的主要因素。国外学者(阿布瑞姆,2008;希拉,2008)的研究成果同样表明了宏观经济条件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决定性作用。在这种宏观经济条件及增长模式下,2004―2011年国内城商行的资产增长速度达到28.72%(高出银行业平均水平近9个百分点),市场份额由2004年的5.4%增至2011年的8.8%,税后利润更是以43.32%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在经历2009―2011年异地分支机构的快速扩张后,城商行的总资产在3年间增长了1.4倍,其对地方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并已成为国内金融体系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然而,正如不可依靠粗放式增长模式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样,生产要素投入产出的边际递减效应及宏观经济红利的逐步减弱①决定了未来城商行的可持续增长必须依靠集约式增长,依靠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提升。在经历快速的规模扩张之后,国内城商行的业务结构及盈利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对于城商行未来应对利率市场化及不断加速的金融“脱媒”趋势是否有利?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国内城商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2009―2011年城商行负债结构及其变化分析

国内城商行根植于地方经济,有限的经营牌照决定了城商行的发展依赖于特定城市经济,同时也受制于特定的经济总量及金融发展水平。中国多样性、层次化的城市经济金融发展水平衍生出多层次的城商行规模水平:既有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等规模超过5000亿元的大型城商行,也有大量资产规模不足千亿、甚至不到百亿的中小型城商行。由此可见,针对城商行制度供给的规模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助推国内城商行做大规模(陈一洪、刘惠川,2012)。在跨区域经营受限的情况下,国内城商行通过其他各种途径实现规模扩张。林再兴、陈一洪(2012)对广州银行近3年资产负债结构进行考察发现:随着规模的扩张,广州银行负债中存款占比由2009年的91%迅速下降至2011年的66.52%,而同期卖出的回购金融资产及同业融入资金在负债中的比重则达到31.56%,成为广州银行存款之外的最重要资金来源。

负债是包括城商行在内的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也是其规模扩张的基础。作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独特项目,存款一直是国内城商行最为传统、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吸收包括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对公存款及其他机构团队对公存款在内的存款资金是支撑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这种被动型负债资金,在居民及企业储蓄意愿强烈且不断上升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为国内城商行负债扩张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通过对国内64家城商行样本的研究发现,2009年64家样本城商行存款占负债的平均比重高达89%,其中小型城商行更是高达92%。国内城商行普遍存在融资渠道单一,对存款这一被动负债资金来源依赖性强的特点,特别是在跨区域经营受限、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发展环境下,依托存款的单一融资渠道日益凸显城商行的融资困境。本文将通过对国内样本城商行批发式融资(主要包括同业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拆入款项及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三种融资来源)占负债的比重及其变化趋势的考察来揭示国内城商行的应对策略。

2011年,本样本包含的70家国内城商行总资产达到8.18万亿元,占当年国内城商行总资产的比重达到83%;70家样本城商行中有30家位于东部沿海,33家位于中西部,7家位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样本城商行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根据2011年末各城商行的资产规模分为大、中、小型三种类型,大型城商行的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中型城商行介于500亿到1000亿之间,小型城商行不超过500亿。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9年国内城商行批发式融资占负债的比重平均仅有7.17%,小型城商行只有4.62%,国内城商行对存款以外的资金渠道开拓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商行的可用资金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规模的可持续增长。大型城商行的这一占比接近11%,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随着城商行规模的扩张,对存款以外资金来源的依赖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对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城商行而言,寻找存款以外的资金渠道是其突破规模扩张瓶颈的重要手段。

随着城商行整体规模的提升,主动吸收来自同业及金融市场资金的负债扩张得到多数城商行的认可,批发式融资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2011年末批发式融资的占比较2009年末翻了一番多,达到了15.32%。中型城商行依赖批发式融资实现负债规模快速扩张的轨迹更加明显。2009年中型城商行平均负债规模为375亿元,批发式融资占比为6.99%,2010年平均负债规模激增60.8%,同期批发式融资的占比达到14.81%,至2011年则进一步提高至20.24%,与大型城商行的这一比值基本持平。中型城商行的总负债规模增长明显,2011年较2009年增长了118.13%,同期批发式融资占比增加了13.25个百分点;小型城商行的负债规模增长了73.49%,批发式融资占比增加了4.96个百分点;大型城商行的这两个比值分别为68.75%和9.68个百分点。可见,大中型城商行在规模扩张过程中对主动负债融资依赖性提升。

与存款这一被动性负债资金来源相比,批发式融资等主动性负债赋予城商行更高的灵活性,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者可以根据货币市场利率走向及本行流动性管理需求判断是否需要主动融入资金。不过,相比西方商业银行的大额可转让存单(CD)、欧洲货币市场借款、欧洲金融债券、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多样化的融资工具,国内城商行的主动负债融资工具相对有限,集中于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资金融入、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同业存放等融资工具,这与国内欠发达的金融市场息息相关。

然而,无论是小型城商行还是大中型城商行,批发式融资在负债中占比的提升都表明了国内城商行吸收主动负债的增速高于存款。这一方面多样化了其资金来源、优化了负债结构、提高了城商行流动性及资产负债管理空间;另一方面,对于其应对未来利率市场化也具有一定的意义②。但部分主动负债成本较高,金融市场利率波动,对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依赖性的增加会降低城商行整体资金来源的稳定性,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下,少数银行经营状况的恶化可能会影响并扩散至相关银行,从而加大了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刘春航、苗雨峰,2012)。城商行运用批发式融资效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其业务扩张及盈利效率,张健华(2012)基于前沿分析法对1999―2008年国内银行机构的盈利能力及资产扩张能力进行考察指出,拆入同业资金比率较高的银行,无论是盈利效率还是业务扩张效率都比较低,从零售市场(包括居民及企业)吸收存款较多的商业银行更加有效率。金融市场业务经营运作的不成熟及相应人才的匮乏,进一步对城商行扩张非存款类资金能力提出严峻挑战。如何优化负债结构、开辟存款之外资金来源渠道、保持应有的流动性、确保资金成本可控和盈利能力可持续,是城商行在这一融资模式下应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此同时,目前存贷比这一刚性监管指标对城商行继续施加存款刚性压力,网络布局及客户基础的先天不足将使其在未来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融资能力继续受到挑战。

三、2009―2011年城商行盈利结构及其变化分析

负债结构及盈利结构是城商行经营运作这一“硬币”的正反面,负债结构反映其资金来源、渠道这一面,资产结构则从筹措资金的使用这一面反映城商行的经营运作。“金融脱媒”的加速及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性推进,给国内商业银行特别是城商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

考察城商行盈利结构首先应关注其资产配置结构,因为资产的配置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盈利结构,不同的资产配置结构决定了不同的盈利结构及模式。国内城商行业务及盈利渠道的单一性决定了信贷资产在多数城商行的资产配置中占有主导作用。因此,本文首先对样本城商行2009―2011年信贷资产占比进行初步统计。

统计结果表明,随着整体资产规模的快速提升,城商行对信贷资产的平均配置逐年下降。2009年国内样本城商行信贷资产占比平均为50.41%,至2011年末占比仅为43.72%,可见随着样本城商行规模的提升,其资产的配置也趋于多样化,逐步摆脱了过去信贷资产独大的局面。这种趋势在样本中型城商行中表现得更为明显,19家中型城商行2009年信贷资产占比平均达到52.67%,2010年迅速降至40.18%,2011年则仅有38.44%,是三类城商行中信贷资产占比最低的。

高信贷资产占比以金华、嘉兴、台州、湖州四家地处浙江的城商行为代表,近3年其信贷资产配置均在60%左右,信贷资产主导型资产配置特征十分明显;珠海、厦门、龙江、包商、昆仓等5家城商行则是低信贷资产配置的典型代表。截至2011年末,除包商银行外其余4家银行信贷资产占比均不足20%、平均仅有17.5%,但包商银行仍然保持在26%的相对较高水平。高信贷资产配置城商行代表除台州城商行2011年资产规模刚好突破500亿之外,其余3家均为小型城商行;低信贷资产配置城商行代表除珠海城商行外均为大中型城商行。

对典型城商行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城商行资产的配置特征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下文将进一步分析两家低信贷资产城商行的资产配置及其收益情况。

两家城商行是低信贷资产配置的大型及中型城商行的代表,虽然都在非信贷资产的配置上投入较多资金,但其投资收益却大相径庭。

观察低信贷资产城商行的非信贷资产配置可以发现,多数城商行在返售金融资产、应收款项类投资等业务上投入大量资金,还有部分城商行集中于现金及存放央行款项、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两种资产配置上,另有部分城商行则在上述两大类非信贷资产的配置上采取较为均匀的配置策略。BS银行与mX银行属于均匀但偏向资金业务资产配置的城商行。两家城商行近3年的信贷资产配置平均占比分别为30%和23%,在中央政府债券、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理财产品等金融市场资产的配置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两家城商行金融市场资产的配置都从2009年的不到40%升至2010年的50%左右,2011年回落至44%左右。金融市场资产的占比远超过信贷资产占比,3年平均占比分别为45%和43%。

但是,两家城商行在金融市场资产的经营运作结果方面却存在明显的差异。BS银行近3年金融市场资产的投资收益连年翻番,由2009年的7.7亿增长至2011年的29.87亿元,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也由2009年的37.14%增至2011年的54.64%。金融市场业务已成为其支柱业务,贡献了2011年营业收入的54.64%,其利息净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37.63%。回顾2007年及2008年,其金融市场业务投资收益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分别达到47.05%及40.92%,可见,BS银行较早确立了金融市场业务和信贷业务两大业务作为全行经营发展的重点,并通过积极主动的资产配置及经营运作实现了金融市场及信贷业务的两翼齐飞。相比之下,同样将大量资金配置在资金业务的mX银行,近3年金融市场业务账面投资收益均为负数,并且随着金融市场资产配置的增加,投资亏损也同步上升,这反映了mX银行在金融市场资产内部配置及交易、运作策略上的不当。因此,对于那些期望通过金融市场业务实现经营转型的城商行而言,积极主动增加金融市场资产配置的同时,需要敏锐把握市场利率的波动,做出正确的投资策略,确保金融市场业务的投资收益。

事实上,国内金融市场业务中最受认可的地方法人银行应属南京银行。早在2002年之前,南京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开始初露头角,但资金业务在当时的南京银行业务中仅仅作为补充,没有体现以利润为中心。2002年5月南京银行董事会开始酝酿资金业务的第一次转型,即如何使资金业务成为南京银行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2002年9月南京银行在城商行同业中率先成立资金业务的独立专营机构――资金营运中心,实现从管理职能向经营职能的转变,开始直面银行间市场的挑战。经过10余年的发展,目前南京银行的金融市场业务已形成本外币、债券与黄金、衍生金融产品联动的发展格局。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金融市场业务组织架构、品牌、运作模式、人才队伍逐步成熟,为南京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对国内70家样本城商行近3年负债及资产结构的考察分析可以发现:随着城商行规模的提升、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中国宏观经济环境的转变,国内城商行无论在负债结构还是资产结构方面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国内城商行由过去较为单纯地从零售市场(包括居民、企业、机关团体)吸收存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向零售市场存款与批发式融资并重发展,批发式融资在负债中的占比稳步提升,这一变化趋势在大中型城商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资产配置方面,城商行由过去信贷资产一家独大慢慢转向逐步增加非信贷资产配置,拓展除信贷业务之外的其他业务领域,突出表现在对金融市场业务的开发上。以包商银行、南京银行等为代表的城商行较早重视金融市场业务发展,在资产配置上向交易性金融资产、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上倾斜,并通过积极、主动、有效的投资策略获取投资收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的多元化,从而为其应对利率市场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城商行作为国内银行业金融体系增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小微企业金融产品、服务、组织架构等方面的有益尝试及实践为丰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面对外部发展环境及监管政策的变化,国内城商行亟需突破、转型,要在立足“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广大市民”市场定位的基础上,围绕中小微企业信贷这一核心业务开展综合化金融服务;要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在争取零售市场存款的同时,积极、主动融入银行间市场,拓展同业合作渠道,为未来批发式融资积累丰富经验。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经营转型、战略为先。战略的制定、贯彻、落实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效、执行有力的发展战略有决定性的先导作用。多数国内城商行均能针对本地区及行业的发展趋势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明确阶段性发展目标。然而,正确的发展战略需要强有力的执行方能有效落实,其中投资者或者主要股东的素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国内城商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往往引入了地方财政、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复杂的股权结构决定了各方利益诉求难以调和。即使地方财政一股独大也可能因为其自身的利益诉求而影响战略的制定及执行,从而影响城商行的发展路径和业务选择。如果股东过于注重短期效益,那么经营层将很难从长期利益的角度推进可持续发展。因此,战略为先需强调多方对长期与短期利益冲突达成共识,不能以牺牲长期战略转型为代价取得短期规模与效益的增长。

第二,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先。可持续的价值创造是构建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落脚点。只有与自身定位、战略目标、客户群体相适应的商业模式才能推进可持续发展(林再兴、陈一洪,2012)。对商业银行而言,商业模式是其经营活动的基本模型,是指导其价值创造的完整商业逻辑框架。

近二十年来,国内商业银行不乏打造较为成功商业模式的先例,先后出现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商业模式,兴业银行的同业合作、银银平台商业模式以及近几年颇有建树的民生中小微行业金融及合作社商业模式。以招商银行为例,在国内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占比普遍不足20%的情况下,其储蓄存款及零售贷款余额占比在2010年末就分别达到35.95%及34.65%,位居国内商业银行之首。

当然,差异化商业模式的建立可以通过创新来实现,如兴业银行在国内率先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北京银行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力支持等;也可以立足已有的较好的经营模式,通过组织架构的完善、流程的再造、产品的整合与创新、服务的改进等深入打造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如国内城商行近年来对中小微金融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包括立足供应链的金融服务、围绕集群行业打造的行业金融服务(陈一洪,2012)以及社区化经营思路(陈一洪、刘惠川,2012)等等。

商业模式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即将来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国内城商行在继续立足中小微信贷业务,充分发挥地方中小法人机构人缘和地缘优势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未来吸存成本提高对资产负债及利率定价管理的压力,要建立更加科学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及利率定价系统。与此同时,消化资金成本上涨压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特别是提高防范中小微信贷业务中的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风险的水平。在此基础上,要延伸金融服务领域,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做好中小微企业的财务顾问、财富管理专家③,与中小微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真正成为这些企业的成长伙伴④。

注:

①数据显示,2003―2011年,我国GDp实际增长了1.5倍,年均增速达到10.7%。普遍的观点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未来的经济增速将保持在7%―8%的中速增长区间。“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不再“保8”,而是设定了7%的更加平稳的增长目标。

②从国外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变化可以发现:随着存款成本的上升,商业银行存款的增幅明显下降。同时,非存款资金来源,即拆入资金在负债中的占比得到显著提高。以美国商业银行为例,1975年其负债中存款占比平均为88.67%,利率市场化改革后,2000年其存款负债占比降至67.96%。

③比如民生银行专门给小商户开辟了财富大课堂,并已成为小微金融服务的一个品牌。

④同样有借鉴意义的是民生银行的小微企业城市合作社模式。民生小微企业合作社是把同一类型的小微企业整合成一种有组织的经济体,让这些企业抱团发展,共同融资,一起抵御风险。合作社具有合作基金,由合作社成员、地方政府及民生银行共同出资。截至2012年12月,民生银行已在上海、天津、青岛、苏州、武汉、厦门、温州、泉州等经济发达地区设立了近2500家城市合作社,会员超过9万人,涵盖了衣、食、住、行等与老百姓生活最为密切的行业。按照管理层的设想,未来民生银行将整合上万家城市合作社,联合更多小微企业,打造专属信贷产品、小微俱乐部、专属组合产品、专属结算服务、信息服务及撮合五大基础平台。

参考文献:

[1]黄隽,张春林.什么决定了中国商业银行的高盈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6).

[2]林再兴,陈一洪.国内城市商业银行规模扩张的路径分析与启示[J].金融发展研究,2012,(12).

[3]刘春航,苗雨峰,朱元倩.银行同质性的度量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J].金融监管研究,2012,(2).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篇9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动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同时借鉴国际通用的缺口管理、来提高利率管理水平,并开展价值分析,构建银行定价机制,提出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即:银行通过加强主平均期限管理、衍生工具对冲等资产负债管理思想,从而完善风险管理,控制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

一、加强主动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从西方商业银行的实践来看,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将由于利率变动而造成的经营风险降至最低限度,通过资产负债管理使银行保持稳定的利差,也使其具有流动性和资本充足性。对于国内商业银行来说,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变被动为主动。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技术手段的运用等方法,积极地调整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在兼顾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前提下,通过资产负债在数量、时间、区域、品种、对象上的合理配置,实现银行收益的最大化。调整的主要思路:一是实现资产负债的结构平衡,如将长期高成本负债配置给高收益资产、短期负债配置给低收益资产,以实现资产负债成本对应性。二是实现资产负债的利差最大化,如增加高利率资产占比、降低高利率负债占比、灵活运用浮动利率等,扩大资产负债利差。三是适当增加一般存贷款以外的资产负债,如提高债券、投资、外币资产等非贷资产业务的比重,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积极开展主动型负债,如进行同业拆借、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贴现贷款、向国际货币市场借人资金、争取发行金融债券等等,以此来分散、降低风险,提高银行经营的流动性。四是严格控制库存现金、固定资产等非生息资产的过快增长,同时大力压缩银行不良资产的百分比。

二、借鉴国际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思想

(一)缺口管理。缺口解决的是缺口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通过对资产与负债管理,化解市场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因此,要求商业银行对在一定计划期内需要重新定价的资产与负债进行分析,并采取一些必要措施,优化资产与负债结构,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商业银行可采取较为保守的缺口管理,使利率敏感性资产等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即利率敏感性缺口为零。这时利率的波动使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与负债成本同向变动,收益大于成本,从而化解因利率波动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但资产与负债在动态过程中难以实现零缺口,银行也可采取积极的缺口管理。

(二)平均期限管理。平均期限管理指银行资产或负债的现金流量现值的加权平均期限。当固定利率资产平均期限不等于固定利率负债平均期限时就产生了风险。在正期限风险时,即固定利率资产的平均期限长于固定利率负债的平均期限,利率上升会导致资产的市场价格下降幅度大于负债的市场价格下降幅度,这时,银行可通过减少较长期限资产,增加较短期资产,增加较长期限负债,减少较短期限负债等达到防范流动性风险的目的。同理,在负期限风险时,利率下降会导致资产的市场价格上升幅度小于负债的市场价格上升幅度,银行可通过增加短期借款,减少短期贷款等措施来达到目的。

(三)衍生工具对冲。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使商业银行的利率管理难度加大,为使商业银行免受利率波动的损失,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通常采用利率期货、利率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来回避利率风险。利用利率期货合约对冲风险:在正缺口时,商业银行面临利率下降的再投资风险,那么银行可买人期货合约。当市场利率下降时,银行损失可从期货市场上得到弥补;而利率上升时,银行会获得收益。相反,在负缺口时,卖出利率期货合约对冲风险。利用利率期权合约对冲风险:在正缺口时,银行可购买看涨期权,当市场利率下降,银行则可从期权合约中获益,从而抵销正缺口因利率下降而造成的流动性减少。在负缺口,银行可购买看跌期权,当市场利率上升,银行则可从期权合约中获益,并抵销负缺口因利率上升而造成的流动性减少。利用利率掉换对冲风险:通过利率掉换,银行可将固定利率变为浮动利率或将浮动利率变为因定利率,使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相匹配,降低利率风险。诚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市场利率波动受国内、国际的诸多因素影响,商业银行难以准确预见利率的走势,为防范流动性风险,就应加快金融产品的创新步伐,不断推出新的金融衍生产品。

三、掌握现代技术,提高利率管理水平

在西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中,各类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和深人的运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他一些信息处理加工技术,如金融工程技术、系统动力学技术、运筹学技术、决策预测技术等为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从长期看,我国利率市场化不可避免。另外,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参与了大量的国际金融业务,因此,掌握现代利率风险管理技术不仅是未来的要求,而且是现实的需要。一方面,商业银行要运用编制缺口分析报告、净持续期分析、净现值分析、动态收人模拟等方法,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模拟市场利率变化对银行资产、负债价值的影响,进而分析出银行现有的资产、负债承担了多大的利率风险,侧算出银行利润的变化状况,给出风险最小、效益最优的优化调整方案。另一方面,要探索利索风险的表外业务控制方法,加强对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权期货、利率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和运用,特别是掌握其中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如在我国货币市场、债券发行和二级市场上,利用套期保值技术来规避利率风险就显得十分重要。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篇10

利率市场化改革发展历程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自1996年启动至今,已经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2014年11月21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这是我国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至此,除存款利率上限外,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行至“最后一公里”(如表1和表2所示)。

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现状

随着国内金融机构业务竞争不断加剧和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受到了巨大冲击,“金融脱媒”与利率市场化相互作用,促使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实施零售业务再转型战略,构建“大零售”发展模式。“大零售”更多是一种转型理念,体现了银行由产品导向向客户导向的转变,意味着银行对现有资源的高效整合,对业务格局的重新构建,方便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化的金融服务。

零售业务是相对于批发业务而言的,是按其服务对象和业务规模对商业银行业务进行的划分。西方发达国家的零售业务在银行业务中的占比普遍较高,基本都保持在50%~60%左右,有部分商业银行甚至已经达到了70%以上。零售业务的范围与内容广泛,涉及到商业银行表内表外业务的方方面面,可以按其业务性质不同划分为零售资产业务、零售负债业务以及零售中间业务。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负债业务种类较少但后期发展迅速,体量大但业务种类单一,业务经营主要依赖息差收入和规模扩张,经营模式粗放。相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零售负债业务起步早、规模大,零售客户分散、客户层级众多、服务对象广泛,具有独特的特征。

银行零售业务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推动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在严格的利率管制条件下,商业银行通过规模扩张获得法定利息差,银行创新动力不足,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差异性小,缺乏核心竞争力。利率市场化势必导致商业银行短期内利差持续收窄,依赖传统的存贷业务,利润将无法得到保证。同时,银行的利差收入将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直接影响,利率波动变大,商业银行也相应承担了更大的金融风险。这促使商业银行一方面积极开拓新的业务品种和金融服务,降低传统业务的比重,大力开展中间业务,赚取非利息收入,实现金融产品的多元化,提升业务的竞争能力,不断促进银行利润提升;另一方面,要创新出各种衍生工具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通过金融创新,商业银行可以更充分利用并优化组合各种金融工具,通过杠杆作用有效降低各种金融风险,减少利率波动带来的损失。

推动交叉销售与综合化经营发展。利率市场化以后,传统存贷汇业务的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商业银行必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伴随“金融脱媒”程度加剧与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盈利能力和外部竞争双向压力之下,商业银行必须要拓宽业务范围,丰富业务品种,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从传统的产品销售向综合化服务转型。

挑战

负债业务定价管理能力的挑战。负债业务稳定是银行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基础,是商业银行持续经营和发展的前提,通过间接融资获得的存款和其他负债是商业银行负债的主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的利率都处于政府的严格管制之下,资金使用价格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商业银行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利率市场化启动以后,利率允许在指定范围内波动,商业银行开始逐步实施定价能力建设。因此,商业银行要尽快建立一套完善准确的定价管理机制,及时反映外部市场价格波动,并精细核算成本、科学评估风险,这将成为挑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一大难点。

建设核心竞争力的挑战。利率市场化后,个人客户对于存款利率和理财收益的敏感程度高于对公客户,并且个人账户开立手续更为便捷灵活,资金跨行流动渠道便利且丰富,个人客户的流动速度与频率均将高于对公客户,为了争夺客户资源,国内商业银行之间以及与外资银行、其它金融机构甚至资本市场之间必将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将成为提升银行议价能力的重要因素,只有瞄准本行目标定位、形成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才能在金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政策建议

价格领先战略引领负债端结构优化。存款定价的基本原则必须体现财务成本约束的要求,要将“以最小的成本组织资金”作为负债管理的首要目标。即存款定价要服从于全行净息差管理和资本管理策略,充分发挥价格对业务结构调整的引导功能,提升银行负债业务在市场、客户、产品上的竞争力,进而增强负债业务在资产负债期限和利率组合上的协调性。

提高负债定价水平。首先,应从客户、市场和产品等战略出发,紧盯内部资金利率(Ftp)和市场利率,制定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的定价细分策略,理性确定存款定价水平,提高主动负债议价能力。其次,在客户细分上,要强化客户是价值基石的理念,根据客户的存款日均贡献及低息存款占比等因素,准确识别核心客户群体,实施差异化优惠政策。第三,在市场细分上,要明晰竞争对手及其竞争特色,对处于弱势的市场通过差异化存款定价策略予以扶持。第四,在负债结构上,要强化日均增效理念,淡化时点份额,加强低成本负债拓展,增强对协议存款及理财产品定价的计划性和管控力。第五,平衡好存款成本与市场竞争力的关系,加强对市场资金供需的研判,做好存款定价的差异化管理,平衡好付息成本和业务竞争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