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专业化学和应用化学的区别十篇专业化学和应用化学的区别十篇

专业化学和应用化学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39:49

专业化学和应用化学的区别篇1

本文就找出那么几对看似是孪生的专业,让大家来辨别一下。

生物技术vs生物工程

这两个专业都属于生命科学学院,差别在于“技术”和“工程”,从字面上,基本无法很清晰地分析出区别。它们在学习的前两年的基础课程有很多重叠的部分,但是进入专业课的学习后,就开始走上不同的道路。

最大的区别在于,生物技术是理科,而生物工程是工科。前者偏理论,后者注应用。

生物技术学习的是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学习的内容偏于理论,从微生物到细胞到分子到基因,一切都是为了向更高端的生命科学发展而努力,所以很多学生都会考研或是在研究机构做研究工作。

而生物工程相比生物技术来说,诞生的时间要晚一点。它是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应社会之需要而兴起的,所以更注重应用。简单来说,就是对生物进行创造和设计,在分子、细胞、组织和个体这些不同的层面上,对生命有机体进行新的改造,比如利用固定化菌体或固定化酶来大规模生产果糖浆来代替蔗糖。生物工程需要学习不少药学相关的课程,很多学生毕业后都进入了生物医药这样的高新技术产业做工艺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和设计工作。或者是进入政府的工商税务、海关、药检等部门从事监管工作。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vs材料科学与工程

想必大家已经发现这两个专业最大的差别了:“高分子”和“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是材料中种类非常丰富的一个大类,橡胶和塑料都属于高分子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材料”里并不包括有机高分子材料,它研究的是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陶瓷、水泥、混凝土材料)。

虽然都是材料,不过最大的区别在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化学的关系紧密,而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物理相伴。这一点看看它们的课程设置就明白了。前者要学习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基本涵盖了所有基础化学课程。后者则要学固体物理、量子力学和材料物理等课程。在学习的内容上,它们就很不一样。

就业方面,高分子更注重新型材料的运用和研发,反而是一些和化学沾边的公司更需要这一专业的学生,比如著名的陶氏化学。当然,说到橡胶和塑料,化工、汽车、电子、航空等行业同样需要相关人才。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传统机械制造类行业更有优势,比如航天、船舶、重工业的相关企业。

环境科学vs环境工程

读到这里,也许你已经猜到了,这两个专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偏理论,后者重实践,理学vs工学。的确,前者更多地注重在科研方面,而后者则注重在工程上。

环境科学专业的学习内容比较宏观,比如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的营造、环保的规划。学的是理学,对环境化学、环境毒理、环境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偏重于理论上的学习。

相比之下,环境工程属于工程类专业,它的应用性要强得多,很多课程都是实打实地去学如何控制污染,比如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全过程管理,以及环境的评测。

有人开玩笑地说,这两个专业的区别在于,环境科学是指认垃圾的,而环境工程则是处理垃圾了。这种说法或许不完全正确,但可以给我们参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vs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vs电子科学与技术vs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首先,让我们镇定一下,千万别被这一连串的“科学与技术”给绕晕了。这四个专业,都和物理、计算机密不可分,但是细究起来,差别却不小。

从学习内容上来看,计算机主要学习计算机软件、硬件和应用系统的学习,学的是计算机。电子信息学的是如何获取、传输、处理和设计电子信息系统,偏重在电路和电子上,它的口径比较宽,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都有所涉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到的电信、广播、雷达、声呐和导航都是它的应用领域。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信息科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学习的是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等的设计、制造和相关的知识。最后一个光信息则是现代光学和信息科学紧密结合的专业,研究的是如何用光取代电信号对声音、图像和数据等信息进行处理,比如光纤通信。

专业化学和应用化学的区别篇2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情况、专业种类情况、专业布点情况等方面可以综合反映一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状况及发展水平。宁夏作为我国西部一小省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具备专业种类比较齐全、覆盖面广的“小而全”的特征,但也存在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重复设置等问题,为了使宁夏高等职业教育健康顺利发展,应加强对专业建设的指导和管理

一、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现状

1.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情况

截至2009年6月,全区共有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点13个其中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8所,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本科院校4所,其他办学点1个。在13所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区属本科院校4所,区属高职院校8所,民办高职院校1所。从学科门类方面看,有工科院校1所,综合院校4所,财经院校2所,师范院校2所,医学院校1所,艺术院校o所,农林院校0所,体育院校0所,政法院校1所。按院校所在行政管理区域划分,银川市9所,石嘴山市2所,固原市、吴忠市各1所。详见表1。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教育布局结构的调整,宁夏自治区职业教育规模明显提高。全区现有各类职业院校46所,在校生127万人。2008年,该区完成高等职业教育学历招生和东西部联合招生、培训共5万人,增幅达3157%,连续6年完成教育部下达的高职招生任务。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多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提高了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和职业技能。但是,自治区职业教育发展中却遭遇多重问题,急需改善。

2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点在各院校的分布情况

全区开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数的普通高等学校分别是:宁夏师范学院(35个)、宁夏职业技术学院(32个)、银川科技职业学院(23个)、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2个)、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22个)、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个)、宁夏理工学院(12个)、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11个j、宁夏医学院(7个)、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74-)、宁夏工业职业学院(5个)、宁夏大学新华学院(5个)、北方民族大学(4个)。这13所院校共开设专业点205个。

3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情况

教育专业结构的发展要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教育区域结构的形成要为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服务。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就应该有与之相对应的教育结构。2005-2007年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情况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三年,尽管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在数量上发展比较快,但专业设置的分布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整体分布状况仍然存在着不协调的状况,二者之间还存在着错位。

4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种类情况

宁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种类及设置情况:目前宁夏自治区所设置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覆盖了2008高等教育司重新核定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所列出的全部19个大类中16类,其中,覆盖率较高的专业大类分别是:财经、旅游、文化教育、公共事业;盖率较低的专业大类分别是:农业、水利、轻纺食品、环保气象与安全,总体来看,宁夏16治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覆盖率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基本适应。

二、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情况分析

1.具备的主要优势

(1)专业科类比较齐全、覆盖面广

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8年核定的全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中,宁夏覆盖全部16个大类覆盖率为842%,财经、旅游、文化教育公共事业、生化与药品等4个专业大类覆盖率都在50%以上,这些专业都具有较强的职业性,较好地适应了宁夏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了有效的人力资源保障。

(2)专业点分布比较集中,6所学校设有20个以上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

宁夏自治区有6所普通高等学校设置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数超过2o个。这6所学校共设有154个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占全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总数的78.6%,其中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宁夏工业职业学院、银川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专业设置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并均具有相对较长的职业教育办学历史,总体办学实力较强,职业教育特色比较鲜明。

(3)区属院校院校较多、适应地方特色的院校较少

上述13所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中,除了北方民族大学直属民族事务委员会管理,宁夏大学由教育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共建以外,其他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均直属于宁夏自治区政府。值得注意的是:宁夏是广大的农牧业地区,对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特别需要。并且需求量特别大。但截至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的高职高专院校中,只有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一所高职院校培养以上几类实用型人才。同时西部职业院校没有体现出开发本地资源的特点,如石嘴山市是宁夏重要的工矿城市,但除了宁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以外,其他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均没有体现地方特色。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发展不平衡

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市场调研,专业设置上没能考虑市场对人才的需要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脱节。近几年虽然根据市场用人需求开发了一些新型专业,如数控技术应用、软件技术、动漫等专业,但大多都是一些原来优势专业的派生专业,缺乏开辟新的专业领域。

(2)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长效、稳定、紧密机制没有真正形成

学校没有与企业的产学研还没有形成长效、稳定与紧密的合作机制,学校寻求到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十分困难,企业等用人部门缺乏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也没有真正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往往只是迫于情面而被动地接受学生到企业实习,还没达到教育部提出的“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的要求。

(3)专业重复设置,缺乏长远规划

一些学校只重视专业的申报和审批工作,在专业申报时才根据要求,提出专业建设的思路和规划,而在专业审批后对专业建设考虑较少,不能主动研究专业建设发展的长远规划。而且.专业重复设置情况比较严重,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同一专业在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由于学校之间软、硬件条件的差异,导致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差异较大。

(4)品牌特色专业较少品牌效应不明显

宁夏自治区的品牌特色专业数量较少,很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缺乏特色以及效益低下等问题。目前。虽然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专业3个,计划5年投入亿元发展职业教育,建设25个区级特色专业,但这些专业的品牌效应并不明显还没有形成品牌的集团优势。

(5)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目前,宁夏自治区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在数量上和结构上都不能满足高职发展的需要,研究生学位教师仅占专任教师的21%,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占专任教师的64%,双师比例仅为35%,与国家规定的80%比例还有较大差距,专业带头人数量严重不足,缺乏培养和引进专业带头人的合理机制,导致专业建设水平低,特色不明显,创新项目少。

三、优化宁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对策

1加强对专业建设的指导和管理,促进专业设置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研究,帮助学校树立科学发展观。引导学校制定长远规划,优化专业结构,促进学校外延和内涵的共同发展。要严格执行专业设置的评审程序,吸收行业专家进入专业设置评审专家组,严格执行设置标准以申报学校招生情况和就业率为依据统筹专业审批。

要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建立一套新的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引导学校规范、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建设专业,建立学校专业淘汰机制,对于长期招生数量少,教学条件达不到基本要求,教学管理落后,教学内容陈旧,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困难等这样的一些专业,由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情况予以暂停招生或撤消。

2.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为宁夏经济建设服务

设置专业一定要以社会实际需求为依据,符合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办学定位,要对相关的社会、产业、行业背景进行广泛深入的、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对人才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根据各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建设一批专业服务面广、新知识和新技术含量高的重点专业,设置并发展培养高新技术产业中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专业,设置并发展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技术需要的专业。根据西部大开发和宁夏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重视现代服务业专业的设置,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重点发展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专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支撑。

3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推进教学内容的改革,基础课要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特点,注重与专业课的衔接,适应高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要求;专业课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并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要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做到教、学、做相结合,强化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要建设~批设施先进、现代技术含量高、具有真实或仿真职业氛围、具有产学研一体化系列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还要不断开发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专业化学和应用化学的区别篇3

关键词:贫困地区;高职高专;办学定位

2005年11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高职高专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加强贫困地区现有高职高专的办学能力,使它们更好地服务社会、面向市场,在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中极具现实意义。本文中的贫困地区,特指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在中西部地区确定的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重点县”)所在地区。以湖北省为例,共确定25个“重点县”,主要集中在十堰地区、黄冈地区和恩施地区。对于这些“重点县”,中央除集中主要资金予以支持以外,更动员全国科技力量进行科技扶贫,“使他们具有自我发展、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1]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站”的高等学校,在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中起着“发动机”的作用;贫困地区高职高专的兴衰,将直接影响着其发展速度的快慢。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的影响

贫困地区高职高专生源不足高职高专生源主要来自当地。但是相比其他地区而言,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还很低,[2][3]具有高等教育可支付能力的家庭比率也低。这在客观上导致贫困地区高职高专生源不足。其次,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市场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考生已越来越不满足于有学上,更想到大城市上理想的学校和理想的专业。大城市,尤其是经济、文化发达的名城往往成为考生的首选。另一方面,受文化传统中“重学轻术”思想的影响,我国广大民众对高职高专、尤其是高职院校不感兴趣,也导致了这类高校社会需求不足,发展艰难。

贫困地区高职高专办学经费筹措困难高职高专大多是省属地方高校,主要办学经费直接源于省教育厅。由于省政府对高校的教育经费拨款主要依据是在校学生数,高职高专紧张的生源状况使其获得政府拨款的能力严重不足。另外,“重点县”属于国家“扶贫帮困”对象,其所在地区中心城市的地方财政收入有限,不能给予高职高专很大经费扶持。另一方面,贫困地区高校的知名度也很难为其赢得社会捐赠。因此,贫困地区高校的学费、住宿费收入成了学校的重要经费来源。然而,贫困地区生源多数来自低收入家庭,为了促进当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这些高职高专院校还不得不按一定比例减免贫困生的学费和住宿费。所有这些都影响着这类高校办学经费的筹措,以致影响其生存和发展。

贫困地区高职高专师资力量薄弱贫困地区的工资水平低,高校教师在各方面待遇相对较差,工作和生活条件相对不好,不仅应届博士生、硕士生不愿前往,重点大学、重点学科的应届本科生也不愿去,致使高校师资得不到及时补充。另一方面,高校教师作为对精神生活需求层次较高的群体,需要一个交通与信息获得灵便的环境,然而贫困地区由于交通、信息、管理方面的落后,不能满足他们对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的要求;而且同一城市内高校数量少,没有相互利用图书资料和科研设施的协作条件,束缚了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这些因素导致了他们现有的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也大量流向发达地区。这些高校为了发展,不得不增加人才引进的优惠条件,如住房、科研启动费、解决配偶工作等,这必然会增加办学成本,给本来实力就弱的高职高专院校增添了不小的办学压力。

贫困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办学定位试析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在高等教育阶段,要相对稳定普通大学招生规模,重点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到2010年,使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要扩大高级技工、技师培养规模”。[4]这是高职高专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高职高专肩负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贫困地区的发展也需要当地高校培养人才以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高校不能再有管理思想和观念上的“体制依赖”,继续“坐、等、靠”,而要充分利用自我发展的主动权,全面分析自身的历史和现状,积极对学校发展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办出特色,办出优势。

(一)高等教育多样化趋势的背景下贫困地区高职高专的主动选择:分类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高等教育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只有类型的差别,而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高校各司其职,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各种不同的适用人才。如果高校不管层次和类型的差别,盲目追求“研究型”、“综合型”而忽视内在的差别与特色,缺乏对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定位的认识,其结果就是不仅在人才培养上缺乏个性,而且相互争夺生源,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贫困地区高职高专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办成研究型大学、综合性大学。从国外来看,完成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并不是培养精英人才的传统大学,而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地方院校,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日本的短期大学,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有学者从人口统计的角度分析了高等教育的潜在危机,[5]认为2010年后,可能会有一些高校由于生源不足而产生生存危机,尤其是社会公众形象不佳的学校和地域位置较差的学校,从而提出高等教育的办学应该模式多样、标准各异。对于贫困地区高职高专来说,竞争力、资源都不具备与其他高校的可比性,因此,要对高等院校的分层、分类发展有正确认识,甘于自身定位而真正担负起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责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社会对各类不同人才目前和长远的需求总会在人才市场上反映出来,用人单位必将根据岗位的实际需要和毕业生的真才实学“量才录用”,根据人才的实际贡献“按质论价”,而不再一味追求高学历、重点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理性的用人单位已经认识到,只要能力足够的人才“才尽其用”就可以了。[6]那些历史悠久、有良好传统的贫困地区高职高专有较强的发展基础学科的实力,在多年的办学中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具备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较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的条件,只要在恰当定位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就能够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2010年以前,原则上中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或并入高等学校,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本科院校”。这一决定从政策上对高职院校的分类发展、避免盲目攀升进行了规定。贫困地区高职高专更要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办学潜力,争取本类别、本层次上的“一流”。

(二)高等教育地方化趋势的背景下贫困地区高职高专的主动适应:两个市场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促使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区域化和地方化的基本特征。高等教育地方化有以下几层含义:高等教育属地化管理;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为本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全面支持。有研究者撰文认为,[7]实施地方化思路应主要围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并分为三个层次展开:第一层次是地方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开发本地区优势资源、发展本地区优势产业的需要;第二层次是地方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本地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促进地区经济向区外发展;第三层次是地方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促进地方经济向国外发展。“科技扶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贫困地区经济的主要途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指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要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与贫困地区直接挂钩,提高贫困地区科技发展水平。贫困地区的高校在培养人才、发展本地经济上更是责无旁贷。

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贫困地区高职高专尤其要面向市场办学。由于贫困地区的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都很低,无力高成本培养和使用人才,所以要求人才培养上的宽口径,以便人才使用上能够“一才多用”、能上能下。比如主要培养合格中小学师资的师范专科学校,其毕业生不仅仅要能胜任其本专业的教学工作,贫困地区的中小学往往还希望他们能够从事其他课程的教学。这就要求这些高职高专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拓宽专业口径按类培养,大类专业建立共同的学科门类基础课程,在最后一年实现分流培养,学生可以选专业方向;同时注重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用型高级人才,使所培养的人才“下得去、上得来、留得住”,真正服务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适应贫困地区的人才市场需求。

除了面向当地市场办学,贫困地区高职高专还应该面向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办学,主要培养面向实际应用的操作技能型人才。有研究者认为,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关系上,贫困地区还表现出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贫困地区对人才的需求不旺,吸纳力不强,相对而言,高等教育发展超前;而经济发展较快地区人才需求较旺,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8]而且,在社会主义阶段,“劳动仍是谋生的手段”,贫困地区高校的毕业生选择到高收入地区求职也无可厚非。葛道凯博士认为,[9]这类高校要以就业为导向,鼓励“定单培养”,走产学结合的路子;根据以就业为导向这个原则,重新审视和规划自身的专业设置和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加快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等的改革进程;高校在做好学历教育的同时,要为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创造条件;只要学生有愿望和要求,学校应该为学生取得一张甚至多张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机会和可能。

因此,贫困地区高职高专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应主动适应就业市场需求,不仅为地方培养“多面手”人才,也向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劳务输出”。这类高校不应和传统大学争硕士点、博士点,也不应争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而要根据市场上的各类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培养计划、专业结构、课程结构,使培养的学生“适销对路”,成为一流的应用型人才。

(三)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贫困地区高职高专的主动沟通和协作

高等教育分类发展、高校各司其职,是指不同高校间应合理分工,而不是各个高校彼此独立、没有沟通和合作。从系统的观点看,构成物质系统的各个要素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这种相关性确定了系统特有的整体形态与功能;正是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系统的目的和功能才能很好实现。构成高等教育系统的各个院校既有分工的必要,更有合作的必要。尤其是贫困地区高职高专,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份额,争取长足发展,更好地为本地区经济社会服务,就必须主动与高水平大学沟通协作,有效地将他们的服务引入贫困地区。

贫困地区在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相对落后,吸引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较弱,因此,如果一味强调独立办学,不仅学校的生存面临困境,而且培养出人才的质量也没有保证。所以,贫困地区高职高专在努力稳定自身现有的高层次人才的同时,还可以利用高校间特有的校缘关系,通过联合办学、专家讲学、聘任兼职人员等形式,吸引高水平大学的人才直接或间接地为所在区域服务,为自身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这不仅有助于贫困地区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且有助于高水平大学增强服务社会的针对性,使高水平大学的知识创新直接到达基层区域。

贫困地区高职高专与高水平大学建立稳定、有效联系的另一途径是向高水平大学输送具有进一步培养价值的人才。例如,湖北省为进一步满足高职高专学校学生升读本科的需要,为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实施了“专升本”计划;并且,通过“专升本”,打通了高职高专学生进一步求学深造的渠道,极大地调动了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高职高专学校的办学活力。[10]在美国,作为其高等教育基础的社区学院,为四年制大学输送了大量合格的生源。如罗得岛社区学院具体指出其办学任务之一是:向学生提供可以将学分转入到其他高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并与罗得岛的其他高校密切合作,完善和改进转学教学计划。[11]

贫困地区高职高专的区位劣势在一定时期内已是既成事实,要改变其区位条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信息化社会为这类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只有充分利用现代社会便利的通讯条件,开放办学,主动寻求与高水平大学的沟通和协作,才能有效地降低高等教育发展成本,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变区位劣势为办学优势和特色。

参考文献:

[1]彭俊.取消国定贫困县,确定工作重点县[n].人民日报,2002-2-10(2).

[2]范绪锋,赵廷昌,朱梦聪.抓住机遇,扎实工作,打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战[n].中国教育报,2002-08-22(1).

[3]闫海涛,左彩云.“辍学”反弹对“双高普九”的困扰及原因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1.

[4]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11-14(1).

[5]杨益民,凌亢.从生源状况看中国高等教育的潜在危机[J].统计研究,2003,9.

[6]戴越庭.部分沪上企业婉拒高学历毕业生[oL].2005-5-23.gs.whu.省略/newscenter/readnews.asp?newsiD=1679.

[7]吴绍芬,董泽芳.“高等教育区域化”概念辨析[J].教育与经济,2001,2.

[8]杜育红.我国地区间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0,3.

[9]杨桂青.拓展高职高专生就业瓶颈[n].中国教育报,2003-9-10(5).

[10]省教育厅就2004年湖北省高校“专升本”工作作出部署[Z].hbe.省略/e21web/jyt/acticle_show.php?acticle_id

=1331.2004,3,10.

[11]别敦荣.美国大学定位与个性化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作者简介:

专业化学和应用化学的区别篇4

苏南是江苏省南部地区的简称,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中心,东靠上海,西连安徽,南接浙江,北依长江、东海;是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随着长三角新的发展规划,出现了经济上的“苏南”,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五个城市。

一、旅游管理专业简介

旅游管理专业是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育而建立的一个新型学科。在我国,这门学科的产生只有二十年的时间,但已成为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学科部门。旅游产业是欣欣向荣的产业,因此旅游管理专业也是朝阳专业,随着旅游管理体系的逐渐完善,把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后,旅游管理专业的前景非常光明。

目前苏南地区已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共有11所,它们分别是:南京市的东南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市的苏州大学、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常熟理工学院,常州市的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以及位于太湖之滨的无锡太湖学院。

二、苏南地区旅游人才培养优势

(一)政府政策优势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对旅游业进行了全新定位,提出了要把旅游业培养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宏伟目标。苏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具有良好的旅游业发展条件,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以苏南地区旅游业发达的无锡市为例,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出,“全力加快传统支柱服务业发展,优先发展旅游业,将无锡打造成为旅游度假目的地和长三角旅游度假中心城市。”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优化服务经济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牌的重要手段,使旅游业成为无锡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城市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要把无锡建设成“旅游城”和“区域旅游度假中心”。面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政策,作为为地方旅游经济直接服务的苏南各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应认真研究旅游教育的战略背景,准确把握旅游业战略定位,参考兄弟院校的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更好地适应苏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二)旅游业发展优势

苏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名闻天下的“鱼米之乡”、“人间天堂”,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和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截止2012年末,苏南地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包括非物质)11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53项;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有17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4个部级5a级景区,已建成中国最大的“环保模范城市群”和“生态城市群”。苏南地区是江苏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中心集散地,旅游业发达。苏南地区有17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占江苏总数的61%;14个部级5a级景区,占江苏总数的82%。

南京是“六朝古都”,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享誉世界,尤以其明代文化及民国文化为最,其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明孝陵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苏州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誉,其园林是江南园林中的经典,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无锡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鱼米之乡,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常州是长江文明和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南朝齐梁故里。境内风景名胜、历史古迹较多,有中华恐龙园、嬉戏谷、春秋淹城等主题公园和天目湖、南山、太湖湾等自然风景区。镇江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境内名山遍布,人杰地灵。

(三)旅游企业优势

苏南地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凭借着本地区发达的旅游业,以及蓬勃兴盛的社会经济发展,在校实习和毕业后在就业择业方面都有着非常多的选择。

旅行社是毕业生最为对口的就业企业。从2012年开始的江苏省旅行社星级评定工作中,所有的12家五星级旅行社全部花落苏南,南京4家、苏州3家、无锡3家、常州2家。江苏省百家诚信旅游单位分布在全省13个地市。人民网公布了2013―2014年度江苏省百家诚信旅游单位名单,其中苏南地区45家,分别为南京11家、苏州11家、无锡9家、常州8家、镇江6家。

近年来,在国际人才市场上,酒店管理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江苏省挂牌五星级酒店共有89家,苏南占据了其中的64家,分别为南京19家、苏州30家、无锡15家、常州9家、镇江3家。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成功的举办,以及2010上海世博会和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活动的举行,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

毕业生亦可从事旅游景区的经营和管理,据最新统计,目前江苏省共有18个5a级风景区,分别为南京市2个,镇江市2个,苏州市6个,无锡市3个,常州市2个。旅游景区已经形成江苏省旅游业的半壁江山,这些景区遍布苏南地区的各个城市,任何一类旅游景区都是一条就业出路。

三、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不足

(一)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错位

培养目标是大学本科教育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大多笼统单一,跨度太大,定位过宽,缺乏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的要求,忽视对职业素质的培养,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错位现象。部分高校旅游管理毕业生就业率不高,二次就业现象普遍,还有一部分学生在毕业时宁愿暂时失业,也不愿到旅游行业工作,出现了企业人才短缺与学生就业难并存的尴尬局面。从旅游人才的需求方来看,部分旅游企业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不够青睐,其人才缺失问题并没有因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数量增加而得到缓解。而已就业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基本上为传统旅游行业的基层工作,面临着和其他院校甚至是高职高专学校毕业生的激烈竞争,未能凸显学校的专业定位优势。这反映了当前我国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旅游人才建设与行业发展建设不适应、旅游人才培养滞后于企业需求的问题日益突出,也表明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创造性人才已成为高等旅游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工作主动性教育不够

根据部分旅游企业反映,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主动性不足,出现问题往往消极等待,不会主动解决或者请求帮助。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得知,这种情况不是个例,大部分同学在面临工作困难时都存在消极等待现象。究其原因,有些是因为实习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比如说任务分配不当、企业的沟通缺陷和组织的不匹配等;有些是学生的心态问题认为只是实习,没有必要太投入,或者和学生性格有关;另外一些则和我们的培养方式有关,比如说教育过程中对职业道德、责任感培养的缺失,或者是学生解决问题思路不够,缺乏有效的职业锻炼等。

(三)环境适应能力培养欠缺

在我国教育被戏称为象牙塔,学生在家长、学校筑起的防线下安心读书,以确保学生免受社会的干扰。这无形当中导致了学生的发展与社会脱节,生理成长的同时,心智成长却相对落后。学生缺乏创新能力,难以创造性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面对各类风险时要么懵懂无知,要么束手无策,惊慌失措。这种问题的产生也和我们的教育体制有关,家长和学校已经努力将学生的风险降到最低,学生直面风险的机会比较少,因此当期独立工作,需要提出自己的见解时便存在困难。学生在毕业实习中骤然接受社会,社会经济大潮中的许多负面信息有可能对学生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四、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合理化建议

(一)根据地区需求调整培养目标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一大鲜明特色便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当前旅游企业普遍认为,创造性人才的基本标准有两条:一是接近企业需求;二是能迅速融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高校不能关起门来办学,必须注重搜集来自旅游业界的信息和知识,以旅游业的前沿动态作为教学课程设置的重点发展方向,在完善旅游专业理论性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加强应用性课程设置。应用性课程的设置要注意广而大,增强实用性和战略性,这样才能保证院校人才的特色供给与旅游人才需求的成功对接。一方面应该坚持办学的区域定位,服务于苏南地区的经济及发展,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紧贴苏南地区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开发相应的课程,使学生了解长苏南地区旅游业的现状,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地区社会。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旅游管理的最新发展重建办学方向,与实力强大的旅游企业机构合作,共建培养体系,培养适用于我国当前旅游经济发展趋势的人才。这既能解决专业培养没有特色的问题,又能解决和企业合作办班不够稳定,就业面狭窄等问题。

(二)提升学生知识能力的综合性与多面性

旅游业是涉及众多传统行业和社会部门的综合性产业,其成功发展依赖于有关专业和部门的协调配合,这就要求旅游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旅游发展的整体意识。未来旅游发展的潮流是个性化需求,市场机会把握、新产品开发、产品促销等环节将成为旅游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战略管理特别是资本经营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市场发展战略管理将成为大型旅游企业发展的主要维度。因此,未来旅游管理人才至少应具备战略管理知识,经营决策、业务开拓、应变以及人际交往等管理能力。结合行业的这种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应强调对学生“一种意识,一种素质,两种能力和三种语言”的培养,即:具备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意识,具备旅游职业的行业素质,特别是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的养成,具有很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战略管理能力,具备旅游业发展所需的“语言”――国际交流的语言、计算机网络语言、专业语言。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风险意识,学校应该将各种社会实践工作落到实处,帮助学生逐步融入社会,积极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各种兼职和社会调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建议在今后的培养中利用心理学相关理论,积极开展行为训练,锻炼学生独立决策的能力和风险管理的技巧。

(三)抓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专业化学和应用化学的区别篇5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摘要: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教育,侧重于学生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及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其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推广科学技术等都是围绕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展开的。本文通过对江苏各省辖市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实证分析,探讨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据此提出服务区域经济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关键词:区域经济;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1-0030-04

作者简介:黄宝章(1964—),男,江苏徐州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项目管理、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2012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SmaRt’研究”(项目编号:D/2011/03/033)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江苏省依靠较为领先的教育和科技优势,成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和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2013年,江苏的GDp达到5.4万亿元,仅次于广东省的5.7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位。

对江苏这样一个经济、科技文化大省,我们关心的是在经济发展的背后教育如何为地方经济服务,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有何关系,如何使教育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经济优势,进而使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关心各个地区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职业教育在各个地区之间的优化配置。笔者运用相关统计数据,对江苏13个市的教育(包括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江苏的职业教育发展、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以及如何使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结构特点和发展方向实现良性互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

江苏省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分析

为了了解江苏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与江苏经济发展的关系,分别选取了江苏省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镇江市、南通市、扬州市、泰州市、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的2008年至2012年的教育与经济数据来对比,说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由于取得有关职业教育的数据有一定的困难,同时又由于目前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存在着交叉与重叠,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也包含在高等教育中,而且现在的普通高等教育也明显出现职业化的特征,因此,数据的选取概括为中等以上教育(包括高等教育)。

(一)江苏省各省辖市教育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关系

下页表1为2012年江苏省各省辖市GDp与相关教育指标情况。

在上述指标中,反映一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应该是GDp指标(从总量上看),而反映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情况的应是相关规模指标,这些指标具体表现为中等以上专业学校总数(所)、中等以上专业学校毕业生总数、中等以上专业学校招生总数、中等以上专业学校在校生总数、中等以上专业学校专任教师总数以及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相关性的分析,可以看出区域内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情况。其中,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的数量、学生数量、专任教师数量等指标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较为密切,具有极强的配比性。从表1可以看出,如果按2012年各省辖市的GDp发展情况看,前几位的排列顺序为:苏州、无锡、南京、南通、徐州、常州、盐城、扬州、泰州、镇江等;与之对应的,从各省辖市的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的总数量上来看,二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镇江、扬州、南通等。如果剔除南京作为省会城市的因素以及每个省辖市人口、面积等因素,可以说二者的排序基本一致。特别是从苏州、无锡、常州、徐州来看,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功能是非常强的。如苏州2012年GDp为12011.65亿元,排在第一位,其教育状况无论是学校数、毕业生人数、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教师人数以及成人教育方面,都与其经济发展相对应,呈现一种非常强的正相关关系。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是非常明显的。

(二)江苏省各省辖市从业人员产业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从江苏省各省辖市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结构分布中的占比来看,苏州最高,分别为61.52%和34.84%,两者合计为96.36%,在江苏省排在第一位;无锡二、三产业合计为95.32%,排在第二位;以下分别为常州和南京(详见表2)。作为二、三产业来说,其从业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特别是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来源于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从各地区从业人员的产业结构分布可以看出,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三)江苏省各省辖市教育与城镇化的关系

从另一方面来说,教育发展也促进了区域加速迈向城镇化。仍以江苏2012年的城镇化水平来看,除了省会南京以外,在江苏的省辖市中,无锡、苏州的城镇化率最高(见下页表3),分别达到72.9%和72.3%,这些地区的城镇化率水平与GDp发展情况是一致的;而同期排在GDp后几位的连云港及宿迁市的GDp分别为1603.4亿元和1522.0亿元,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的教师总数为0.34万人和0.36万人,城镇化率也基本排在最后,分别为54.4%和51%。

(四)江苏省各省辖市教育与居民收入的关系

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体现在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还是以2012年江苏省各省辖市的人均生产总值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例来加以说明。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通过对江苏各省辖市教育发展对比分析可知,以苏南特别是苏、锡、常等地教育程度最为发达,特别是苏州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数量(除省会南京外)、教师人数还是在校学生等都居于前列。教育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直接体现在人均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上面,具体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苏南的教育发达,生产效率也最高,苏州、无锡的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86208元和161361元,折合成美元也达到近3万美元,就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9079元和35663元,折合成美元为5000美元左右,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教育程度欠发达的苏北地区,不论是人均生产总值还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苏南地区相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即使是苏北较为发达的徐州与苏南不是最为发达的镇江相比,从人均生产总值上来看,也仅仅能达到其一半左右。

综上分析可知,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苏南的职业教育能够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建立了符合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结构,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服务区域经济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分析

从对江苏省各区域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分析中不难看出,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重大。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就必须面向就业市场,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求,建立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结构,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第一,将职业教育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升职业教育统筹水平。一些职教界人士认为,应鼓励各地以产业园区、职业园区为依托,将技术创新与技能人才培养有机统筹,以高技能人才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升级,以职业教育支撑经济社会转型。

第二,加强制度设计,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体系建设。尽快完成《职业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国家层面法规条例的修订和制定工作。着手部署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或制定工作,推动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鼓励地方先行先试,积极开展地方性的校企合作政策制度的创新与探索,总结有益经验,为在国家层面上制定法规提供支撑。尤其是要通过政策制度的构建,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动员和鼓励企业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

第三,提升行业企业参与能力,以行业标准引领职业教育发展。采取措施切实加强行业组织自身能力的建设,明确行业组织责任,优化行业企业参与的机制与渠道,提升行业组织在行业标准制定、人才需求预测、人才培养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话语权和主导能力。

第四,树立面向市场的职业院校办学理念,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尊重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生相伴的发展规律,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创新职业院校办学模式和机制,积极探索与本地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校企合作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第五,建立校企合作基金,提升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由于相关体制机制的原因,目前职业教育相应的资金筹集和分配机制始终没有建立起来,这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的阻碍。因此,应通过财政投入、社会捐赠等多途径筹集资金,在国家和地方分别设立校企合作基金。基金主要用于支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基本建设,弥补校企合作经费不足。基金还应具有激励功能,通过树先进、立典型,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推动学习型企业的建立,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意识。

第六,课程要素来源于职业分析。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内容的衔接,实质是课程的组织问题,这方面可借鉴英国的经验。英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开发包括三个阶段:一是从职业分析到职业标准,二是从职业标准到学习单元,三是从学习单元到资格课程。由于其课程要素来源于职业分析,从而保证了课程的职业导向性,也就保证了职业教育的职业导向性。在此基础上,以资格制度中的不同能力级别要求为依据,对课程要素进行组织,从而实现课程衔接。

我国中高职课程不衔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衔接的科学依据。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的课程要素依然来自具体学科,以学科逻辑来组织课程。另外,由于管理体制问题,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也缺乏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的沟通。构建衔接的中高职课程体系,需要有明确的课程要素,需要有科学的衔接依据。

参考文献:

[1]戴勇,承剑芬.高等职业教育与无锡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职教通讯,2003(9).

[2]张士军,刘春林,韩玉芳.民办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及模式安排——以青岛民办高职院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3]何小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链接及互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2).

[4]冯伟国,潘家俊.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方向——商业高职办学方向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1999(6).

[5]陈芳.区域经济特色与职业教育发展策略选择[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专业化学和应用化学的区别篇6

一、区中医药发展现状

截至2010年,区开设有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上公立医疗机构10家,民营医院5家,中医门诊部1家。全区共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137名,执业助理医师12名,其中职称分布情况:正高4名,副高12名,中级29名,初级104名,分别占中医卫技人员比例的3%、8%、19%、70%,另有中药师43名,2010年全区公立医疗机构中医药门诊人次为30.5万人次。当前,制约我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一)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不健全,服务可及性不强;

(二)全区中医药人才缺乏,高职称、高学历中医药人才比重不高,中医药人才断脱档现象严重,无市级名中医;

(三)代表区中医药发展龙头的区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底蕴不足,中医特色和优势不突出;

(四)中医药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和优势学科难以凸现,中医药科研、教学和学术能力整体水平较低。

二、未来五年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2011-2012年,充分整合和挖掘我区中医药特色优势资源,创建成为省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2012-2015年,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工作成效,努力创建成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确立以创建促发展的工作措施,到2015年,在全区基本建立起城乡统筹兼顾、发展协调、功能完善、与群众需求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可及性明显提高,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有较大改善,区域中医药疾病防治中心基本确立,能够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治疗及治未病需求。区中医院达到二级乙等专科中医院水平,老百姓对区域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满意度位居全市前列。

(二)具体指标

到2015年,全区年中医药门诊服务人次达到80万人次以上,开设中医(中西医)服务床位150张。基本建立以区中医院为龙头,综合医院中医科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科为基础力量,民营中医医疗机构、村卫生室为补充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人才的招录、引进和培养政策,加强中医药人员招录和引进力度,“十二五”期间,每年招录和人才引进的人员中中医类别人员比例达到25%以上。依托区中医院着力打造区域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努力实施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到“十二五”末期,争取拥有市级名中医3名、中青年名中医5名、基层名中医5名以上,区内全科医师和乡村医生的中医药知识培训率达到100%。搭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平台,开展3年一周期的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按照相互促进、错位发展的原则,争取到“十二五”末,建成市内有一定影响的中医特色专科2至3个。加强中医药卫生适宜技术人员推广应用工作,为基层群众提供“简、便、廉、验”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使全区9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能掌握并应用5种以上适宜技术。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能力

加快建立以区中医院为龙头,综合医院中医科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科为基础力量,民营中医医疗机构、村卫生室为补充的城乡一体化、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适应群众医疗需求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1.加强龙头医院建设,努力实现区中医院跨越式发展

合理规划区中医院业务发展计划,通过政策支持、经费保障及各方努力,将区中医院建设成为适应群众需求、设施设备齐全、服务功能完善、人员结构合理、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专病)优势明显、服务质量优良的具有中医药特色优势的中医院。

(1)突出中医药特色,大力推进中医龙头医院建设。区中医院要始终坚持以中医为主、西医并举的办院方向和服务宗旨,每年新录用临床类卫技人员当中,中医类(含中西医结合)应达到60%以上,50%以上的西医临床医生应参加中医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60%,医院领导班子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及临床科室负责人中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或系统接受中医药专业培训的比例也应达到60%以上。采取有效措施,建立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激励机制,着力推进中医药特色建设,确保规划期内顺利通过“二级乙等”中医专科医院评审,使区中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中医药文化传播、对外交流为一体的区域龙头型中医院。

(2)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中医特色专科建设。从2011年起,结合区域及医院工作实际选取4至5个目前老百姓迫切需求及有一定发展基础的科室进行重点扶持和发展,着力培育区中医特色专科,实现“院有专科、科有专病、人有专长”的优质中医药服务模式,在“十二五”期间,要建成市内有影响的中医特色专科2至3个。发挥中医专长,优先加强专科专病建设,逐步构建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和专科专病协同发展,全面促进区中医院各科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3)发挥辐射示范作用,充分体现中医院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区中医院要高度树立作为龙头医院的示范带头意识,以发展我区中医药事业为己任,积极、扎实、有效的推动医院医疗、科研、教学和学术能力整体提升。在龙头医院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依托人才队伍、专科(专病)等优势项目,辐射带动区域中医药服务水平整体提升。一是发挥中医药人才优势,通过建立定向的协作关系,实现区域内名老中医和基层中医骨干“下派、上送”的双向流动机制,以传承带教的形式努力实现区域内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整体提升。二是依托中医药卫生适宜技术示范基地的开展,培训区域内中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师资队伍,定期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广中医药卫生适宜技术,并做好技术应用的指导工作,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疾病的中医服务能力。三是通过加强科研、学术和临床工作的研究探索,归纳整理中医药理论知识体系,形成地域特色鲜明、临床疗效显著的经典病例,通过举办学术讲座或制订技术规范等形式,提升各基层医疗机构对特定疾病的中医药治疗能力。四是筹建区名中医馆,下设名中医诊室若干间,邀请省、市、区级名中医挂牌坐诊。开展名中医师承带教工作,通过整理、总结、继承、发扬和创新名中医的学术经验,培养一批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和新一代名中医,促进我区中医药事业发展,成为中医药技术传承推广和中医文化建设的良好平台。

2.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努力提升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

根据《国家社区中医药服务指南》的规定和要求,将中医药服务内容列入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六位一体”工作目标,建立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长效机制。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大对中医药基本设施建设和设备投入力度,到“十二五”末,争取均建成功能完备、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努力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人才的服务能力,实施中医药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中医馆或国医馆等特色医疗服务。

3.加强中医药服务的网底建设,大力推广和应用中医药卫生适宜技术

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为指导,以区中医药卫生适宜技术示范基地培训为载体,对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临床全科医师开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使6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能掌握并应用5种以上适宜技术,为农村和社区老百姓提供简单、便捷、有效、廉价的基本中医药服务。

(二)完善中医药人才招录、引进和培养政策,全面加强我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招录一批、引进一批和培养一批的政策手段,积极探索中医药人才发展机制。加强中医药人员招录和引进力度,确保“十二五”期间每年招录和人才引进的人员中中医类别人员比例达到25%以上,并做好人员培养培训工作,使全区中医类别的医师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岗位培训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依托区中医院着力打造区中医药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努力实施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工程。

1.加强中医药人员培养、招录引进力度,提升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

(1)针对区域内中医药人才缺乏的现状,适当增加卫技人员的核定编制数,确保各单位在每年人才招聘中中医类别人员录用的比例达到25%以上,其中区中医院每年新录用临床类卫技人员当中,中医类(含中西医结合)应达到60%以上。通过几年的招录工作使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中医类别医师(包括备案和返聘的中医人员)占医师总数的25%以上,使4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中医类别医师,确保中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人员满足日常工作服务需求,并达到部级、省级示范区创建的要求。

(2)实施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培养计划,鼓励和支持中医药技术骨干参加中医药研究生学历教育、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和国内外临床中医学习班、培训班等项目的学习深造,加快培养一批医德高尚、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技术精湛的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

(3)加强基层中医药人员岗位培训,实施短期和中远期中医药人员培训计划,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城乡社区卫技人员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争取到2015年,区内全科医师、社区责任医生和乡村医生的中医药知识培训率达到10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类别医师100%完成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

(4)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积极组织各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班、中医药学术讲座、中医药专科和本科的学历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中医药知识学习和教育的氛围。开设中医名家大讲堂,邀请重点学科、特色专科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定期开讲。

(5)加大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的培养力度,继续组织实施“西学中班”培训,要求中医医院50%以上的西医临床医生参加中医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充实壮大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更好地适应现代医疗服务需求。

(6)突破人才瓶颈,加大中医药人才引进与培养。将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引进列入区域卫生人才引进的重要工作任务,同时通过聘请有名望的高级中医药人才担任中医院名誉院长,加强医院的管理,围绕医院重点发展和扶持的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千方百计加大对中医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7)结合《区卫生系统柔性引才管理暂行办法》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加强与省、市知名医院及医学院校的合作交流,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合作带动提高区域内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2.积极实施名中医评选活动,大力推进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

制定并出台《区名中医评选及奖励办法》,按照客观、公平、公正、满足老百姓需求的原则,评选一批中医药技术专长、临床经验丰富、医德高尚并有良好带教经验的区级名中医,选配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和勤于学习的中青年骨干作为他们的学术经验继承人,通过跟师临床应诊、学术交流和临床科研等方式,进行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培养,由此来继承和发扬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区级名中医每3至5年评选一次,对评选出来的名中医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舞,以激励名中医带教的积极性。“十二五”期间,通过调研、评选和考核的形式组织1至2次区域内名中医评选活动,分别评选出5名区级名中医、中青年名中医和基层名中医,争取到“十二五”末,拥有市级名中医3名、中青年名中医5名、基层名中医5名以上。

(三)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区级中医药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建设

在《区医学重点学科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制定并出台《区中医药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管理办法》,按照统一规划、错位发展的原则,明确我区中医药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的主攻方向和发展目标,按照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评选出中医药特色优势明显、老百姓迫切需求、发展前景较好专业,加大政策扶持和经费投入力度,力争通过几年的扶持和建设,使区级中医药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真正成为中医药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科研学术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发展的领跑者。区级中医药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周期为三年,“十二五”期间,将组织2次区级中医药重点学科评审和建设工作,建成不少于5个区级中医药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争取建成市内有影响的中医特色专科2至3个。

(四)充分发挥区中医药学会作用,提高学会的学术和科研能力水平

区中医药学会作为区域内中医药文化传播及学术交流的平台,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组织开展各级中医药年会、召开中医药发展论坛、举办中医药沙龙,进一步提升我区中医药学术氛围。积极开展中医药科研项目研究,通过组织中医药科研项目调研、专题或联合申报等形式加强中医药科研能力的建设。

(五)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中医药“治未病”服务

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功能,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作用。注重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大力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将中医药服务内容有机融入到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多个服务领域中,切实加强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保健、亚健康干预、优生优育、老年护理等应用中医药治疗方案和健康干预手段,使疾病防治关口前移。制订下发《区治未病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基本规范》,明确治未病工作的服务内容、流程设置、人员配备、设备配置等要求。探索实施重点人群与重点疾病中医保健。鼓励各医疗卫生机构广泛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等特色服务,深入开展中医药保健与健康指导服务。

(六)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中医药知识的传播与普及

1.加强中医药文化阵地建设,传扬中医药文化理念

努力打造区域特色的中医药文化阵地。区中医院要成为体现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在办院理念、队伍建设、诊疗活动、建筑风格等方面要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征和内涵。各社区医疗单位通过建设不同特色的百草园来进一步宣传中医药文化。区植物园内通过种植各种中草药,全面介绍区域内现有的中草药材及其功效。通过不同层次的中医药文化阵地建设,传扬中医药文化理念。

2.加强中医药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

以各类中医药宣传活动为载体,大力宣传中医药知识,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氛围。一是大力开展日常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以中医药疾病预防、健康养生为重点,组织开展面向社区居民、农村百姓的中医药科普知识讲座,使中医药知识贴近百姓,融入百姓生活;二是大力开展中医药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系列活动,使中医药知识渗透到不同人群之中;三是社区医疗单位利用各种文字、音像、健康处方、宣传栏等大力进行中医药健康宣教活动。努力提高社会各界对中医药知识的认知度,营造“识中医、信中医、用中药”的良好社会环境。

3.挖掘区域中医药底蕴,传承中医药文化

加大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挖掘和推广力度。一是深入挖掘民间单方、偏方和中草药工作,整理成册并加大宣传;二是挖掘区域中医药独特的诊疗技术并积极申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

“十二五”期间,通过创建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省级示范区和全国先进单位,创建二级乙等中医院。使社区居民中医药常识的知晓率和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内容的知晓率均大于90%,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大于85%。老百姓对区域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满意度位居全市前列。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完善保障措施,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建立完善中医药服务管理体系,为我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要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促进中医药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区政府成立以分管区领导为组长,卫生、发改、财政、人事、劳动保障、食品药品监管、农林、民政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区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制度,制订工作计划,研究解决中医药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卫生行政部门要履行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统筹规划、中医药业务管理、综合协调职能;发改部门负责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化中医药资源配置,推动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财政部门要健全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增加经费投入,做好财政政策落实工作;人事部门要配合卫生部门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充实中医药人才队伍,促进中医药人才引进;劳动保障部门要协调做好中医药医保政策的落实和中医药医保处方额度的调整和提高;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医疗机构中药药品质量管理,帮扶医疗机构申报院内中药制剂与使用调节;农林部门配合做好中草药种植特色农业基地发展扶持工作;民政部门要将中医药普及推广纳入社区服务范畴。

(二)建立对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逐步增加对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投入

进一步明确政府责任,逐步增加对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实施中医药事业投入项目管理,把中医事业发展纳入财政预算,重点支持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建设、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建设、农村和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中医药继承及创新体系建设、中医药科研和人才培养、成果推广和学科专科建设。“十二五”期间每年安排300万元,重点支持中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并在人才专项经费中每年安排一定经费用于中医药人才引进与培养。实施中医药经费的经常性投入机制,2010年起,新增对中医药类经常性经费的补助政策,由区财政对区内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和三级乙等以上的民营医疗机构,按每中医门诊人次8元、每中医住院床日15元的标准给予补助。进一步完善中医药相关价格政策,建立合理的体现中医服务价值的中医特色服务收费和中医药技术服务价值的价格体系,合理调整中医服务价格和中药药品价格,鼓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供中医药传统诊疗技术服务。根据中医药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自制临床需要的中药制剂,并按规定在指定的医疗机构合理调配院内中药制剂资源。

(三)完善中医药准入和管理体制

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卫生行政部门要强化中医管理职能,有专职中医管理人员,严格执行中医医疗机构、人员、技术、设备准入标准和中医药相关管理标准,规范中医药行政审批和执业行为,提高中医药行业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加强对现有中医院、门诊部和中医诊所的管理,重点打击非法行医、商业贿赂、假药劣药、虚假中医药广告等行为。维护中医药市场秩序,切实加快中医药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专业化学和应用化学的区别篇7

关键词:吉首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课题体系优化;实践能力

一、引言

关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颇多。舒波和陆军认为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依托设施先进的教学设备、特色鲜明的教师教法、应用强的教材选择、丰富的教学资源、人性化的辅助网络资源等。何静分析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利用“四层五块一贯穿”的结构来构建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龙海军认为工商管理课程体系的调整应适应职业经理人胜任各维度和要素的要求。史宝玉和邵仲岩将我国现行的工商管理课程体系进行了较全面细致的分析,认为课程体系的设计应该以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培养为目标,其中开拓创新意识与品质、指挥才能和领袖胆识、忧患意识和实干精神、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沟通技巧与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创业能力等尤为重要。李军霞和冉春艳认为可以通过以赛促教来推进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改革,他们结合企业经营沙盘模拟软件,探讨如何利用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为载体,通过情景模拟“体验式”教学。黄福华通过对中美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课程理念、课程评估的比较,从贯彻以生为本、优化教育思想与培养目标、注重课程评估的实际价值等方面探讨了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思路。苏世伟和沈杰介绍了南京林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三位一体”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欧阳峣和杨水根认为可将“优化”和“融合”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两大基本方向,并构建了六大课程体系改革路径和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动态调整机制。吴玉宁认为构建并实施“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实验实训项目为载体”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可使学生的素质和技能更加符合岗位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易松芝认为地方商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人才培养定位,以知识整合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改革目标,抓好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动校内外资源、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等四个节点,才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成效。众所周知,地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以上研究从多个角度研究了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原因与对策,但很少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角度来研究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使得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没有结合市场需求,课程设置忽视了高校所处区域的特征以及分层分类特色人才培养的导向,未能将学科优势、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特色课程资源,难以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课程体系。本文拟从吉首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为例,阐述如何结合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来优化课程体系。

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1.吉首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背景。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中明确提出,将整体推进连片特困区扶贫工作。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中发[2011]10号),明确提出把集中连片特别困难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并决定率先启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为全国其他连片特困地区提供示范。2011年11月15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启动会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举行,标志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的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国家战略正式实施。随着国家这一战略的实施,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据相关部门初步统计,目前该区域(71个县,国土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2010年年末总人口3645万)迫切需要本科层次以上的工商管理人才5000名以上。本文认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以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为前提,只有如此,才能使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用得上的专业人才。吉首大学是武陵山片区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其工商管理专业为了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积极转变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上力求避免培养模式同质化竞争,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吉首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2012年入选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吉首大学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的武陵山区,区域经济发展滞后,不仅属于西部地区,同时又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克服人才瓶颈,特别是迫切需要大量懂经营、善管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学校以将工商管理专业建设成为武陵山片区(湘鄂渝黔四省边区)一流的品牌专业为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国际视野和务实作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中小企业基层经营管理工作做起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具有职业经理人潜质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专门管理人才。据调查,目前国内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三低”:一是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偏低,相比于国外近50%的比例,我国大致在20%左右。专业基础课所占学分远大于专业课,导致专业特色不突出;选修课学分占比太低,一般在10%~20%,而欧美发达国家选修课比重一般都在30%以上,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意愿和积极性;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偏低,所占总学分比例不足20%,严重影响了学生知识向素质和能力的转化。因此,吉首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课程教学改革,结合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善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实验(实训)教学等五个方面。2.构建“平台+模块”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优个性”的原则,构建起“平台+模块”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平台划分为三大课程平台: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和实践教学课程平台。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程、素质教育课程等两大模块,“宽口径、厚基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学科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任选课程等四大模块,培养学生专业基础、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优化学生个性;实践教学课程平台包括专业实验(实训)课程、公共实践课程等两大模块,培养学生实践能力。3.设置丰富多彩的专业选修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设置了《发展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国际企业管理》等41门专业选修课程,以拓展学生的培养口径。尤其是设置了《职业经理人素质专题》《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题》《商务礼仪》《创业管理》《管理沟通》《管理伦理》等6门特色课程,依托课程编写完成了《职业经理人教程》《贫困地区创业管理案例研究》《企业战略管理》《管理沟通》等教材,出版了《两民企业发展研究》《贫困地区大学生创业:来自武陵山区的调查》《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3)》《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4-2015)》等特色教辅资源,这些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经理人素养。设置了素质教育课程模块,要求学生必须在人文科学类、科学素养类、创新能力类和本土特色类等4大类课程修满11个学分。4.开设两个方向的专业方向课程。面向行业、面向地方、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以及学科发展前沿的内容未能及时进入课堂,学生很难及时掌握不同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影响了学生的管理技能和学习效率。修订后人才培养方案将工商管理专业拓展为运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方向,要求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入学后就按照培养方向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并在每个方向分别开设了4门专业选修课,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的培养方向。5.建立专门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吉首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非常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建立了专门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培养过程的比重较大。首先,设置了《企业经营决策模拟》等3门独立的实验(实训)课程;其次,进一步提高了《企业资源计划(eRp)》等6门课程的实验(实训)比重;第三,把实践教学环节纳入到学生的必修课程体系,分别设置了社会调查、创新实践、专业见习、就业实践和毕业综合实习等多项实践训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为42.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25.7%。6.创新实验(实训)教学体系。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求,按照分阶段、分层次、模块化思路,构建由学科基础实验(实训)、专业基础实验(实训)、专业综合实验(实训)、学科综合实验(实训)和创新与创业模拟构成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如下图所示),实现“熟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行业运作技巧、增强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素质”的实验(实训)教学目的。

三、课程体系优化的保障措施: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化

一是推进“教师主讲+经理人参讲+专题讲座”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挑选了《职业经理人素质专题》等部分课程,开展开放式教学,邀请校外既懂现代管理理论、又富有经营管理实际经验的企业家、高管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担任课程教学任务。二是推进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空间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方法的实践。一方面,以项目带动的方式,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2012年以来,《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生产运营管理》等3门课程先后实施研讨式教学方式改革,并获吉首大学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专项项目;《管理学原理》设立了网上空间课堂,开展空间教学、翻转课堂,并获省、校两级空间课堂立项;工商管理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小组还专门立项支持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商务谈判》《公共关系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课程开展创新教学方法的探索。三是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工商管理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小组立项支持了《广告学》《企业经营沙盘模拟》《物流沙盘模拟》《市场营销策划》《SpSS》等课程开展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讨基于学科竞赛、企业模拟、课程设计等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作者:刘芳龙海军彭耿单位:吉首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舒波,陆军.美国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特色研究[J].教学研究,2012

[2]何静.以能力为本构建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13

[3]龙海军.基于职业经理人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13

[4]史宝玉,邵仲岩.工商管理专业市场应用性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3

[5]李军霞,冉春艳等.以赛促教推进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验式”教学实践与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4

[6]黄福华.中美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4

[7]苏世伟,沈杰.“三位一体”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4

专业化学和应用化学的区别篇8

关键词:教育实习学习策略职前培养

教育实习是整个师范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教育实习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使学生获得切身体验和实际知识,培养学生从事教育和教学的能力。它是师范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实战演习”。

对一名刚跨出校门进入一个真实的教学环境的实习生来说,如何有效地向有着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学习,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直接经验,是一门学问。这需要实习生有策略地向有经验的指导老师学习,在短暂的实习中获得有价值的教育和教学经验,为毕业后很快地适应教育角色做好必要的准备。

一、有目的地看

实习生和指导老师往往采取一对一结对子的方式开展实习活动,这种浸入式的方式能使实习生受到全方位的培训和指导。实习生经常会跟在指导老师的后面,看各种各样的活动,从生活活动到教育活动,从晨间接待到离园道别,从集体管理到个别教育,从与幼儿交流到与家长沟通,等等。这样的辅导方式对于实习生的实际带班工作和教学工作都是一种最直接、最直观的指导和学习途径。

看,看自己最需要或目前最疑惑的;看在校学习的理论怎么样与实践有机地结合;看指导老师的教育机智;看指导老师的日常管理,等等。实习生面对这样的状况,往往什么都想看,什么都想学,结果因为求“全”而最后“什么都没有学到和改进”。实习生要学会给自己定目标,从自己最需要的地方入手,学会有目的地看,有意识地观察,目标明确了,才能看得更仔细,收益也才会更大。

二、有选择地听

活动评析是实习生在学习中经常碰到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教育风格,这是一个有效帮助和再学习的过程。但是由于实习生没有判断是非的标准,确定不了活动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值得商榷的,因而“照单全听”,结果往往“稀里糊涂”。因此,实习生面临听什么和怎么听的问题。

听,听指导老师的思路。指导老师会把问题的空间从更大的任务情境中分离出来,把复杂的问题简化为易于处理的问题。因此在活动评析中,实习生应该更多地听指导教师对活动评析的一些思路,感受指导教师对问题思考的角度,以及过程中的目标的调整、内容的生成、方法手段的灵活运用、个体差异的照顾调整等原因,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分解,以及灵活运用。如在“水的秘密”活动中,实习生从水的流动性、无固定形状、无味、无色等特性设计各个环节,结果活动出现了“赶场”的现象,而指导教师却只是从水无固定形状的角度设计了活动“胖子、瘦子和其它”。在自我评析中,实习生找到了活动的设计思路,明白了科学教育活动应该更多地从细处着眼,从生活化入手,引导幼儿作一些纵向的深入探究,真正实现科学活动的发现性、探索性、研究性、主动建构性等。

三、有思考地学

学习指导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实习生最直接的想法,但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就学而学,而是要学习透过这些经验“看”背后支撑的理论,用理论研读经验,并思考在运用中自身与指导教师存在的可能差距,倡导有“思考地学”。

思考指导教师“绝招”后面支撑的理念。指导教师良好的经验表现了知识的个性化、情境性、缄默性的特点,但这种经验受到一定环境的制约,即教师针对具体情境下具体幼儿经验,因此对实习生来说,幼儿不一样,教师把握程度不一样,这种经验只能是有效的体验,而不是不顾及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一味地全盘跟学。因此,实习生在学习指导教师良好经验时,需要有“思考地学”,重点领会指导教师良好教育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具有个别特征的教育方法,才能在理念的指导下创造出“我”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思考“我”和“她”的异同点。这有助于实习生更多地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思考问题,杜绝简单地模仿,照搬照抄,“丢失自我”。如活动“跳跳毯”指导教师觉得应该让幼儿自己去创造、充分探索,于是设计和记录了不同的跳法,活动中的引导则“见机行事”。实习生没有简单地模仿,而是分析了自己和指导老师的不同特点:指导老师有足够的教育机智面对当时的处境和幼儿的问题,“应付的方法灵活多样”,但自己缺乏对活动的预见和“应急方案”,如果按照指导教师的想法“赤手空拳”地开展活动,就会有抓不到边的感觉,这样对活动的开展会有很大的影响。于是,实习生设计了幼儿在探索时的“核心引导”问题,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四、有方法地做

实习生的学习最终需要回到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运用、领悟和完善,这就需要实习生“有方法地做”,以促进自己成长。

模仿中有创造。实习生在向指导老师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更多地采用模仿的方法,模仿指导老师的教学,模仿指导老师保育时的细心,模仿指导老师的常规培养策略等。但如果在教学和活动中单纯的模仿,就会削弱实习生自我思考的意识和习惯,延缓自我提高,因此,需要实习生在模仿的同时有自己的创造,哪怕点滴的思考,即实现“她”中有“我”的影子。如在语言活动《城市里来了大恐龙》中,指导教师把活动的内容定位于大胆的表述,采用各种方式引导幼儿进行学习,活动很成功。而实习生在向指导老师学这一课的活动中进行了小改动,在情境学习中加入了“贴贴纸”和“交通游戏”的环节,试教后得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使实习生敢于创新和想象,使实习生的教学活动不拘泥传统的活动形式,体现《纲要》的时代性。

跟进式的学习,对实习生来说,能明显感受到自己的进步的学习方式就是不断的“试教”,也就是体现在常用的跟进式手段:上课―评课―再上课―再评课,循环往复,在跟进中体验幼儿的特点,感受指导教师的智慧,在不断的梳理中明确自己的思路和教育目标,知道如何围绕目标设计,如何更好地贯彻“过程性”等。每一次试教,都会面临新的教育情境,出现新的问题,因此,每一次试教都是对活动的新的梳理,再加上指导教师精心的点评,使得实习生组织的活动日渐成熟,与幼儿相处得更加融洽。

五、有针对性地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反思可以使教师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不唯书、不唯上、不唯专家,相信自己才是处理自己问题的专家;反思能在理论的水平上有深层的认识,使教师隐藏在自己心中的教育思想得以激活;反思是对新课程理念的诠释和传统理念的摒弃;反思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体现幼儿的主体性,而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反思课堂教学资源是否机智处理;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反思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是否体现幼儿认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等等,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反思能力是当代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和技能,而即将毕业的师范院校的学生也应该具有教学反思能力,从而为将来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习生在实习中一定要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这有利于激发教学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专业化能力的形成。一是要反思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批判地学习他们的经验,如反思指导教师的教育理念;反思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反思指导教师的教学策略;反思幼儿的学习过程;反思指导教师整个活动设计的理论背景等。二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写自己教学的成功之处;写不足之处;写教学机智;写幼儿创新;写教学设计等。可采取些实习日记;课后写心得和及时和指导教师交流等方式,从而避免实习的盲目性,发挥实习的时效性。

总之,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职前教师能力与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教师职业责任感的重要阶段。只要掌握了良好的实习策略,就可以提高实习的效率,为职后短暂的时间内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实现教师专业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魏敏,陈峰.幼儿园教育活动案例分析[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曹中平.幼儿教育心理学[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石筠.学前教育课程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本社,2008.错综复杂,但结合社会上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不足30%这一现状不难看出,注重区域产业结构调研,优化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增强中职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吻合度,可以有效提高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既能降低他们首次就业后的下岗率,又能提高其再就业能力,从而提高中职教育的吸引力。

关键词:中职教育吸引力专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吻合度

上世纪80年代曾有许多初中毕业生以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为荣,而今,在众多城镇,就读中职学校是多数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学生的无奈选择。究其原因错综复杂,但结合社会上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不足30%这一现状不难看出,注重区域产业结构调研,优化调整学校专业设置,增强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吻合度,可以有效提高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从而提高中职教育的吸引力。下面我以常熟市滨江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就“如何增强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吻合度,提高中职教育的吸引力”谈谈一孔之见。

一、切实做好学校所在区域产业结构与人才资源的调研工作。

1.明确学校毕业生的服务区域。

学校地处江苏常熟经济开发区,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是江苏常熟经济开发区所辖企业。因此,学校的办学宗旨就是“培育技术精英,服务地方经济”。

2.调研区域内经济产业结构。

学校所处的江苏常熟经济开发区是江苏省发展最快成效最好的临江型开发区之一。这里已成为芬兰Upm,美国杜邦泰科,aam,英国皮尔金顿,法国道达尔,瑞士诺华,意大利达涅利,日本夏普、住友、三菱等众多著名公司最重要的生产和研发基地。目前,江苏常熟经济开发区已发展成为港口和仓储运输、能源、造纸、钢铁、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新材料、精密机械等临江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聚集地。

3.分析区域内从业人员结构。

经过调查,目前开发区内拥有的各类人才结构大致如下:从学历而言,初中学历占10%左右、中专普高学历占55%左右、大专学历占20左右、本科及以上学历占15%左右;从行业而言,一线生产技术工人中:机械机电类占35%左右、化工类占15%左右、计算机类占6%左右、现代物流类占5%左右;从员工性别比例而言,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尤其是机械、机电、物流行业更为突出,几乎是男性统一的行业。

4.了解区域内各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

江苏常熟经济开发区的主要产业是现代物流产业和化工产业,支柱产业是装备制造产业,特色产业是科创园,新兴产业是服务业。因此,机械、机电、物流、化工、宾馆服务、家政服务等专业人才需求稳定而且数量较大。

二、调研区域内职业教育培养规模与培养能力。

常熟市滨江职业技术学校是唯一的地处开发区内的三星级中等职业学校,是根据江苏常熟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需要,于2007年7月由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江苏常熟经济开发区全额投资兴建而成。

1.学校基础设施与师资队伍。

学校占地120亩,分为教学、实训、生活、运动四个区域,各类基础设施设备配套齐全,主要建有机械加工、机电技术应用、化工工艺、计算机4个实训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144人,其中教师134人,具有本科学历及其以上学历128人,中级以上职称55人,常熟市级以上教学能手20人、学科带头人5人,市级中心教研组、协作组成员或组长10人。

2.学校现有专业分析。

学校现有机械加工技术、机电技术应用、化工工艺、计算机应用、会计物流5个专业大类。学校现有59个班级,在校生2400名左右,主要培养中专、高技、高职三个学历层次,另有成人大专函授、自考班若干。

三、分析学校专业结构与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吻合度,优化调整学校专业设置。

目前,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如下:

1.机械加工技术专业。

学校该专业涵盖了数控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3大专业,学校考工主要有钳工、车工、数控,在校生820人左右,女生占17%左右,学生数远远不能达到开发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很难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用工短缺明显。但多数企业提出了只需男生的用工要求,于是出现了男生供不应求、女生鲜人问津的现象,导致女生的就业难与就业专业对口率较低。因此,对于机械类专业,学校应大力发展专业规模,但要控制女生的比例,最好在5%左右,同时也可适当增加机械CaD技术方向。

2.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学校该专业涵盖了机电一体化、机电设备维修、电气技术应用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校考工主要有钳工、维修电工、电子装接,以维修电工最为集中,在校生690人左右,女生比例占10%左右,学生数和学生技能都不能满足用工需求。因此,对于机电类专业,学校在适当增加招生数量的同时也可增加焊接技术、机电CaD、模具CaD/Cam技术等专业化方向,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3.化工工艺专业。

学校该专业主要有化工工艺、工业分析与检验、化工机械维修3个专业方向,在校生220人左右。因化工专业是学校新办专业,专业服务能力与办学经验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人数与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但是,开发区是苏州市重点化工集中区,化工、造纸、生物医药又是常熟市大力发展的主要产业,因此,学校强化化工专业发展势在必行,既要提高毕业生质量,又要扩大招生规模,以满足企业用工要求,

4.计算机专业。

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在校生310名左右,专业偏向于网络及文秘方向,与企业的用工需求存在一定偏差,主要表现在供稍大于求,且专业对口性少吻合。因此,对于计算机类专业,学校应考虑整合机械机电专业,培养具有从事CaD与Cam工作能力的毕业生,同时也要适当控制招生规模。

5.会计物流专业。

学校会计专业在校生200名左右,其中女生比例占85%左右。因开发区会计用工需求较少,且学校毕业生的质量并不高,导致学生就业压力大、就业专业对口率极低。因此,对于会计专业,应调整专业方向,优化为外贸报关、宾馆服务类专业。

学校物流专业是2008年顺应经济发展潮流,应运而生的,有在校生170名左右,其中女生比例占75%左右。现代物流产业是开发区的主要产业,用工需求量较大,但以男性为主。因此,对于物流专业,学校应调整招生宣传思路,控制女生比例,同时还要保证招生数量。

四、确定学校专业建设重点,明确思路,强化管理。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企业欢迎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从而提高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对口率,提高学校社会声誉,增强吸引力,学校在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教学过程控制、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深化内部管理制度改革,构建二级管理体系。

学校实行系部二级管理体系,设立了机械工程部(机械类专业)、机电工程部(机电类专业)、化工与信息技术部(化工类、计算机类专业)、基础管理部(会计、物流专业级单招教育),各部门职责明确清晰,更加有利于强化各专业建设。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师资整体素质。

(1)重视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与培训,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学校一方面积极推进校外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国外培训、部级培训、省骨干教师培训等,另一方面开展校本培养,主要有开展学科带头人、“双师型”教师等骨干教师的评选活动、实行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等。

(2)尝试吸引优秀人才到校任教。学校面向社会广泛聘请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如:特别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退休专家和技师到学校从教,特别邀请各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到学校兼职任教,特别邀请常熟理工学校等高校专家到校授课。

3.继续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以项目课程开发为切入点,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以职业综合素质为本位,以职业岗位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三以一化”课程体系,开展校本研究,开发了《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教程》、《化工单元操作仿真实验教程》、《分析化学实训教程》、《车工实训教程》、《钳工实训教程》、《CaD实训教程》、《数控实训教程》、《维修电工实训教程》、《电子电工复习讲义》等一系列校本教材,更贴近学生实际,教材的操作性、实用性更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大力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既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有利于减轻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而顶岗实习是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企业和学校来说,都是一种“双赢”的举措。每年12月,学校都召开应届毕业生的学生、家长会议,部署学生实习与就业工作,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实习与就业单位。

5.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校企合作,是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体制保障和机制创新。学生在校内的实训环节完成后,必须到企业去顶岗实习,才能真正由课堂和学校走向就业和职业岗位。

学校是江苏常熟经济开发区校企合作联盟成员单位,同时,学校于2008年6月成立了由主管单位、企业、高校等单位领导与专家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恳谈会。通过多种活动,学校既可以了解企业用工需求的动态变化,又可以提升专业教师的产学研水平,还可以加深企业与学校、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由于学校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有效地措施,注重社会产业调研,优化调整学校专业设置,不断提高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吻合度,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专业对口率不断提高,吸引了新闻媒体对学校的关注,《让高素质中级人才脱颖而出》、《99.67%的就业率从何而来》、《“蓝领”为什么走俏》等一些学校的专题报道先后在当地报纸刊登,取得了很高的社会声誉,使学校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学校事业规模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蒋洁.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2下).

[2]高云亭.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措施.职业技术教育,2007,(8)

专业化学和应用化学的区别篇9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高职教育适应性无锡

[作者简介]刘玉娟(1963-),女,江苏江阴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督导室主任兼思政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江苏江阴21443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无锡高职教育和无锡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B―b/2009/01/012)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031-03

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战略工程,高职教育主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研究地方高职教育如何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特别是在“十二五”开局之时,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愿景,研究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问题,意义重大。面对“十二五”,高职教育如何站在新起点、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做出新判断、适应新要求,是高职院校必须审慎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无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研究,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旨在使无锡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与无锡的经济社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相适应,为无锡高职教育新一轮的发展、为无锡地方政府、高职院校和社会企业提供参考,并对其他地区高职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无锡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无锡地区现拥有11所高等职业院校和4所五年制高职学校。“十一五”期间,无锡的高职教育为无锡区域输送了62000多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层次在校生达88000人。根据近几年招生情况,未来几年无锡地区高职院校主要专业大类毕业生数量预计如表所示(不含4所五年制高职学校)。

从近几年各大类专业招生情况来看,无锡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存在诸多不足。第一,专业大类覆盖面窄。无锡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涵盖交通运输、生化与药品、材料与能源、土建、制造、电子信息、环保、轻纺、财经、医药、旅游、公共事业、文化、艺术设计传媒等14大类35类132个专业211个专业方向,但主要集中在土建、制造、电子信息、财经、旅游、文化、艺术设计传媒等7大类,其他大类招生数量较少,专业比较单一。如2011年新生中,生物与药品大类仅生物化工工艺专业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各40人左右,医药卫生大类仅眼视光技术专业70人,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仅环境检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不足50人,公共事业管理大类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70多人,材料与能源大类共240人分布在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材料工程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三个专业,交通运输大类主要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共550人,轻纺食品大类中仅纺织服装类现代纺织技术等6个专业的770人。第二,专业设置体现不出学校专业优势。各院校在办学规模、专业设置、特色定位、招生计划等方面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专业重复设置,市场热门专业盲目设置,彰显不出本校的专业特色。第三,招生计划与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相脱节。2010年是无锡市新兴产业促进年,政府出台了《关于更大力度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六年行动计划》,确定重点发展物联网、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微电子、新材料与新型显示以及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在无锡得到了大力发展,但高技能型人才供需脱节,无锡高职院校对新兴产业专业设置的灵敏度不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不足。第四,新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度不高。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无锡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能源与再生资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社会工作、现代高效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在高职教育培养中几乎空白,节能环保、物联网、精细化工、房地产、城市轨道运输、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等领域涉及较少。第五,新专业培养目标比较模糊。有些院校新专业设置的名称不规范,反映出新专业培养目标缺乏清晰度。有些专业名称既不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内,也不在每年教育部核定的新专业目录内,自编专业方向。如与物联网相关的专业,除新专业目录中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外,还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方向)、物流管理(物联网智能物流)、电气自动化技术(物联网智能控制);与光伏相关的专业,除出现在新专业目录中的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专业、光伏应用技术专业外,还有应用电子技术(光伏新能源)。

二、无锡经济社会未来五年愿景对高职教育的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产业转型、城乡转型、社会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十二五”期间,无锡以加快转型发展为主线,把“科技兴市、人才强市、质量与知识产权立市”作为主战略。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无锡将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服务外包与创意设计基地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职业教育中心、旅游度假中心。“十二五”期间,无锡将全力打造物联网、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微电子、软件与服务外包五个世界级特色产业基地,以及生物医药、新材料与新型显示、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三个与国际接轨的部级特色产业基地。依靠教育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依靠教育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依靠教育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要、更为紧迫。

根据《无锡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2020年,在物联网、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和新型显示、生物、软件和服务外包、微电子、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培养开发紧缺人才15万人。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14万人,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20万人,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2500人。无锡将大力引进软件与服务外包人才,到2012年,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新增大学生就业7万人。无锡将以“530计划”和“”为抓手,以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和依靠核心技术自主创业的科技企业家,建设规模宏大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把无锡建成集聚高层次人才、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端服务业、具有高品质人居环境的“东方硅谷”。合理的人才结构是“金字塔”型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处于“金字塔”尖的高层次人才,更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位于“金字塔”底部的大量一线技能型人才。企业既需要能胜任技术研发型岗位的专业人才、胜任管理型岗位的综合型人才,还需要更多一线技能型人才。

“十二五”期间,无锡经济形态将发生重大变化――由工业经济为主导向以服务经济为主导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在GDp比重中将占49.5%以上。按照这个指标,无锡将从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向服务业转型,产业从中低端向高端发展。服务业并不仅仅指商贸物流等传统服务业、旅游业,还包括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以及文化创意业等产业。无锡将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研发设计、金融保险等产业,加快工业企业“主辅分离”“两端延伸”,促进生产业的跨越发展。无锡将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变,以建设“万顷良田”工程为重点,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突出生物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推动特色优势农业的集中集约发展,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无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为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新机遇,是无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风向标,显示了专业设置和调整、教学内容优化和改革的目标。

三、无锡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对策

高职教育必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既有人才数量的适应,也有人才培养质量的适应;既要主动适应,又要适度超前发展。高职教育只有超前发展、率先发展,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才能在地方经济社会中赢得应有的地位,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良机,实现自身价值。

1.适应需求,专业设置以地方产业升级转型为导向。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科技的先导。经济的转型升级,首先是人的转型升级。没有足够的高技能劳动力,实现不了经济的转型升级。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地方产业升级转型为导向,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高职教育的地方性、区域性特征,强调高职教育必须和地方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必须关注和研究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态势,配合地方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专业结构应配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进行调整。学校应该在分析现有状况、发展定位、办学特色、办学规模的前提下,进行专业设置规划,保证专业结构的合理性、适应性,加强预测,提高前瞻性。企业的需要是学校的导向,为适应新兴产业要求、及时提供适销对路的实用人才,在新专业设置前,学校要对相近专业教学计划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企业对学生的岗位要求。

2.政府引领,加强区域性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当前,无锡市11所高等职业院校中,有8所公办院校、3所民办院校。公办院校分别隶属于省教育厅、无锡市政府、区(县)政府,它们的办学投入机制(经费投入、政策投入)和调控机制(市场调控、质量调控)各不相同,院校间、院校与政府间的交流协作比较少,高职教育的整体规模和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缺乏良性互动。因此,需要在政府引导、行业参与下,统一组织专业建设,资源共享、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实现区域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结构形态和良性运行机制。需要根据《无锡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建立职业教育发展专家委员会,指导职业院校根据本市现代产业体系对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科学规划专业建设,及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全面增强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3.地方统筹,科学合理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布局。经过了十多年的大浪淘沙,无锡高职院校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及其专业特长优势初见端倪,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在地方高校专业结构布局中应起宏观调控作用,构建由政府引领、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的办学机制,加强政府统筹和导向,引导高校在专业设置过程中扬长避短,避免重复投资又建设不到位的现象。同时,各高校应进一步凝练和彰显各自的优势特色,更好地发挥特色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价值。为使各高校的教师人才结构规划与专业设置规划相一致,教师可以随学校专业结构布局的调整在校际间流动,这需要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当前无锡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紧缺专业包括现代农业、建筑与房地产、能源与环境、医疗卫生、社会事业等,这些专业的设置需要地方政府的规划引导。

4.找准定位,发挥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作用。无锡市政府了《关于创新“四高”人才工程,深化“人才特区”建设的意见》,以“特别尊重、特别政策、特别机制、特别环境”的“四特”要求,全面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积聚、高层次创业人才开发、高级管理人才引育、高技能人才振兴等“四高”人才工程。在现代化进程中,各行各业需要大量多层次、多规格的,有文化、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四高”人才工程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作用。高精尖人才与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互补的,企业既需要领军型的高精尖人才搞研发,也需要技术应用型人才通过生产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

为使人才培养规格与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高职院校必须着力加强“三项建设”、深化“两项改革”,即加强品牌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办学体制和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各种模式,如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职业分析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等。深化和巩固理论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缩短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要求之间的距离。

无锡市各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几种颇有成果的模式,如“定向招生、双向培养”“校企合作‘2+1’教育模式”“工学结合、顶岗实践”“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等模式,还需要根据“十二五”规划要求加以深化。

5.拓展外延,学校积极搭建服务社会的平台。地方高校必须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合作,为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市民提供培训、深造、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丰富人才培养层次,使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存、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共进。地方高校应成为服务地方、基层和促进市民终身学习的主渠道,满足各类人群的学习需要和社会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通过培训及时缓解社会人才供需脱节的矛盾,并以此扩大学校影响,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体现地方高职院校的社会价值的。在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空间,提升校企合作质量,努力把学院办成服务地方的“三个中心”,即“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输送中心”“中小企业的技术咨询、服务中心”“企业的培训中心”。强化职业教育的服务辐射功能,支持促进服务高新技术、服务外包、物联网等相关产业的培训。

6.互动双赢,深化校企紧密型合作。不断加强校企的紧密合作,推进“开门办学”步伐,是加强高职院校专业与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和实现办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校企双方共同组建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专业特色班量身定制教学计划,由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并设立奖学金,由学校为企业培养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随着产业的升级、改造、转型以及新专业的设置,需要在合作的形式、内容、程度等各个方面进行进一步考量。各专业要经常邀请企业负责人和人力资源部门领导出谋划策,促进校企沟通,拉近彼此距离。通过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收集反馈信息,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决策依据。高职院校必须探索学校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的无缝衔接机制,及时掌握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需求,加强人才培养目标的针对性、有效性,实现理论教学、专业实训和学生就业的有机融合。校企双方积极整合资源,优化实训课程体系、评价模式,将行业标准、职业素质与发展动态及时融入教学过程,通过企业标准带动项目研究、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拓展提升空间,化化发展内涵。

7.增强力度,培养和引进足以支撑新专业教学的师资力量。教师问题是学校发展、教育教学建设和改革的瓶颈和关键因素。同志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教师。新专业的设置需要专业教师队伍的支撑。学校要在职业发展空间、薪资待遇、培训学习机会、校园文化等方面吸引人才,引进和培养足以支撑起新专业教学的师资队伍。要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加强境外培训,建立健全企业技能型人才到职业院校执教和职业院校教师赴企业实践的制度,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步伐。

8.加大投入,满足新专业所需的设施设备。高职教育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政府的支持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只有取得政府领导的关注、支持,才能使各项工作渠道保持畅通,特别是在经费保障、与企业的合作上才能顺利地推进。新专业的设置必须投入新的设备实施。在经费捉襟见肘的学校,设置针对地方经济产业升级转型的专业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要加大对为适应地方产业升级转型而设置的新专业的投入,形成并健全相应的机制,以保证新专业的及时设置和建设,及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玉娟.无锡地区高职院校师资结构分析与建设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5).

[2]马敬峰,鲁保富.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普通高校职业技能教育研究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0(8).

[3]莫勤德,周德俭,李创第.地方普通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J].大家,2011(20).

[4]王丽娜,宋伟伟.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职教育模式研究[J].神州,2012(35).

[5]无锡市政府.无锡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cn/xwzx/Readnews.asp?newsiD=65308,2011-04-10.

[6]无锡市政府.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无锡日报,2011-02-01.

专业化学和应用化学的区别篇10

【关键词】媒体融合民族院校新闻传播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提出的“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当前的共识,怎样在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本科教学中落实这种共识,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正视民族院校的生源结构。在少数民族生源为主体的民族院校,我们需要对照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对生源的基础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合学生生源结构的培养方案,并落实到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二、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以本为本”的三个方面

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面临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挑战,应社会转型需求,新闻传播教育也应与时俱进。

首先,以学生发展为本,“量身打造”相应的本科培养方案与教学方法是前提。强调依据生源结构的特殊性,这仅仅是“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基本原则合乎逻辑的延伸。笔者之所以坚持将这一点作为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落实“以本为本”的首要问题提出来,主要针对的是当前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中存在的相当普遍的问题。众所周知,高等院校教师的主要业务压力来自科研任务,相当多的教师在教学上投入是不充分的。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教师只管“教”,不管“学”,较少研究学生状况,并针对性地钻研教法,与科研方面“不待扬鞭自奋蹄”、精益求精的状况形成了强烈反差。这种普遍存在的偏差,对民族院校学生培养成效的影响尤为突出。以笔者所在的中南民族大学为例,少数民族生源占到其招生总数的60%以上,其中又有相当比例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自边疆地区。这些学生的整体状况与来自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的学生有显著差别,这就是民族院校生源结构的特殊性。但是,尽管是在民族院校,学校所制定的培养方案,教师所采用的教材,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这些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却未必与一般高校有所差别,基本没有针对特殊生源结构“量身定制”的。因此就需要强调:民族院校新闻专业教师的科研或许不需要强调“民族院校”特质,但在教学问题上,采取与其他非民族院校同质化的内容和手段,则显然是不可取的。

其次,“专业摸底”是当务之急。对照教育部规定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以及融媒体时代新闻业界对本科毕业生的要求,对占民族院校多数的民族地区生源的入學基础进行考察,就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在此前进行的几个教研项目中对此问题进行过初步研究,大体而言,民族地区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的不少生源限于中小学时期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存在对互联网时代媒体不熟悉、对设备器材等熟悉程度低、对汉语语言表达敏感度低等问题;而从民族院校生源毕业之后大多数仍将回归民族地区服务这一点而言,他们对民族地区语言文化的熟悉则成为一种潜在的优势。我们认为,对生源的上述研判,可以作为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本科教育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时的重要参考。

第三,打造本科特色课程与教材。从现行的管理制度来说,培养方案主要涉及开设课程的体系。针对民族生源的特点,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方案,应当补充如下课程:

1.以增强语言敏感度为学习目标的高阶语言类课程、以增强对色彩图形文化意义掌握的文化类课程。新闻稿件对语言的应用有着很高的要求,在新闻写作和实习过程中的表现看,较高比例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对于汉语的敏感度不高,对于词语基本义(概念义)之外的感情意义、语体色彩、搭配意义、联想意义、象征意义等往往不够敏感,用语不准确,对于汉语的某些习语、习惯用法不熟悉,出现表达不“地道”,这种语言掌握上的问题需要通过开设专门性的高阶语言课程加以解决。由于文化差异,较多少数民族学生对于色彩、图形的文化在汉语环境中的文化含义也不够敏感,从强化学生适应力的角度看,也应当开设以色彩、图形运用为主题的文化类课程。

2.以增强对计算机、网络及新闻专业器材使用能力为主的实践类课程。据观察,对于使用新闻专业器材方面的困难,主要源于之前接触较少,学生存在某种心理障碍,通过较多的实际操作、使用,少数民族生源同样能够出色地使用专业器材。对于使用专业软件处理信息、通过网络获取专业信息,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同样是因为此前较少使用,而存在类似的心理障碍。因此,有必要通过开设专门的课程,加快学生熟悉计算机、网络、专业器材的使用。

3.以增强民族类新闻报道、文化传播能力为主的基础课程。就笔者了解的情况看,民族院校一般开设有作为公共必修课的民族理论课程,但很少有新闻传播专业开设将民族理论与新闻传播专业实务结合的相关课程。解析民族类新闻报道的纪律、规则、注意事项,传授如何挖掘民族题材新闻事件、传播民族文化,这类课程对于主要就业于民族地区的学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说在培养方案里,针对性地增加前述两类课程是为了解决少数民族生源的“短板”的话,开设这一类课程,其目的则是引导学生利用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优势,增强其适应服务民族地区的能力。

事实上,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在制定本科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时,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是通过课程体系的调整,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克服通常存在的经济差别、文化差别,特别是文化差别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落实在本科课程教学上,也同样要着重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在总体上说,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教学应当更偏重实践,当然,在整个课程体系上也应当如此,只有这样才有利于降低学生语言弱势带来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应当特别“重基础”这一观念,在本科教育的前半段,以及在各个课程的前半段,应注意教学进度过快现象,留出适应期,以避免学生掉队。解决学生基础不平衡问题的思路是分层要求,而不提倡分层(按层次分班)教学。

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也需要引起关注。调查发现,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一般都采用较为通行的教材,自编教材很少,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克服文化差异而开设的语言类、文化类等课程,应当在调查学生需求的基础上,编写出适应民族院校教学特色的教材。

三、做有温度的民族新闻传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