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48:36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篇1

关键字:网络信息;访问控制;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n91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0)09-0000-01

networkinformationmanagement&Security

(tianjint&BGarden,environmentandSanitationDevelopmentCo.,Ltd.,tianjin300308,China)

abstract:therapiddevelopmentofcomputernetworktechnology,informationmanagementforthenetworkhasputforwardhigherrequirements.informationfromthecurrentdependenceonthenetworkcanbeseen,informationsocietydevelopmenthasbecomeanirreversibletrend,therefore,toensurethesecurityofnetworkinformationwithcompletenetworkinformationmanagement,naturallytheinformationagehasbecomeanimportantfieldofstudy,andthewholecommunityhadaprofoundimpact.

Keyword:networkinformation;accesscontrol;Safetymanagement

一、前言

近几十年来计算机行业的迅速崛起,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信息共享程度的提高,一方面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网络技术的配合。因此,网络的开放性程度越高,对网络信息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关系到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的运行状况,也与国家与整个社会的信息安全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只有采取适当的信息处理手段,对信息服务于信息内容安全加以适度的维护,才能够保障整个信息网络的正常运营和信息终端的正常使用,从而推动整个信息化发展进程。

二、网络信息管理内容的分类

网络信息管理涵盖了包括ip地址和域名在内的基础运行信息,同时也涉及到网络服务器的配置情况与信息服务、访问状态以及负载均衡等多方面与服务器相关的信息范畴。此外,网络信息资源使用的权限划分是根据用户信息的分类来实现的,因此,对于用户的基本信息记录,包括姓名、所属机构、职位、职责权限和邮件地址确认等方面也是网络信息管理与安全保护的重点。对于网络信息提供者的信息来源管理,是保障信息内容的根本,从信息的、信息过滤,甚至是信息检索和导航等,都要依据相应的管理程序来进行,从而保证信息源的稳定与有效,一方面要提高信息资源的防篡改能力,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信息的泄露和不良信息的侵入。

三、网络信息管理中的安全问题

目前,网络信息管理和使用过程中最为棘手的就是信息安全问题。因此,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与网络信息服务的正常运行等诸多与网络安全相关的问题,也格外的凸现出来,成为提高网络信息管理水平的突破口。也许我们并不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清除所有网络完全隐患,但我们可以通过安全管理来实现最大限度上的遏制,降低网络风险的发生几率,提高网络信息系统抵御不良攻击的能力。

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就是要维护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与可审查性。保密性与完整性是我们最为熟知的两种网络安全目标,前者主要用于对非授权用户侵入网络系统的拦截和数据传输过程中防止被截获的能力,是对授权用户访问的私密性保护;而后者,则是防止数据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被未授权的用户篡改或删除,从而造成信息资源的缺失。可用性、可控性与可审查性分别是针对用户需求、信息传播和安全隐患而言的,可用性保证了用户需求的满足;可控性提高了信息传播与内容上的掌控能力;可审查性为安全隐患的产生提供了可查询依据。以上就是网络安全的五项主要目标,是构成整个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核心内容。

四、网络信息管理安全策略研究

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中所暴露的安全问题,应当适当的采取一些防范措施,降低网络风险的发生几率,从而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营。

(一)访问控制策略

从访问权限的控制做起,严格规范网络资源的使用和改动权限,保证网络资源的合法利用。从初级的网络的进入访问权限控制,到较高级别的网络服务器安全控制等都要制定严格的权限审核制度,从而控制授权用户的信息可操作性。

(二)信息加密策略

为了实现网络信息的保密处理,需要在信息的传输过程中采取加密处理,防止信息被窃取或破坏,甚至是非法侵入系统的用户对信息的肆意篡改。

(三)数据备份策略

数据的备份是信息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分离存储设备来提高数据系统与主机系统之间的相对独立关系,从而起到对数据的保护作用,以备不时之需,特别是数据的备份可以将系统故障时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防止数据丢失。

五、网络信息管理安全体系的建立

网络信息管理安全体系构建要以完善的制度为基础,以安全策略为核心,从网络管理的基础环节做起,提高网络使用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信息保护意识,加强网络技术的培训,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从管控的角度来掌握信息系统全局的运营情况。此外,作为信息化发展的有效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还要以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为依托,安全管理与网络风险从来都是相伴而生的,因此,安全管理既是有针对性的风险反击,也是广泛的防范过程。

六、结语

网络信息管理和安全始终是一系列问题与矛盾的解决过程,涉及技术、管理、立法与使用的诸多方面。如何正视网络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如何定位网络信息安全的约束标准,成为了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综合性话题,也是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黄贤英.大型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实施方案[J].计算机安全,2009:12-13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篇2

关键词:网络;安全;保护

1网络信息安全的特征

网络信息系统是一个服务开放、信息共享的系统,因而网络信息安全具有如下特征:(1)安全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网络要受到来自内、外网不同身份、不同应用需求的用户访问使用,其网络安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2)综合性网络信息安全并非是个单纯的技术层面的问题,它还涉及到内部管理、外部环境、用户水平等各个方面,必然把每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统筹考虑。(3)不易管理性网络信息安全相对于“用户至上”而言是相互矛盾的。因此,网络信息安全与用户之间需要一个平衡,通过不同技术的控制手段和管理相互结合来实现最佳效果。

2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

2.1计算机犯罪案件逐年递增

计算机犯罪对全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新威胁,犯罪学家预言未来信息化社会犯罪的形式将主要是计算机网络犯罪。我国自1986年深圳发生第一起计算机犯罪案件以来,计算机犯罪呈直线上升趋势,犯罪手段也日趋技术化、多样化,犯罪领域也不断扩展,许多传统犯罪形式在互联网上都能找到影子,而且其危害性已远远超过传统犯罪。计算机犯罪的犯罪主体大多是掌握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士,甚至一些原为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专家的职业人员也铤而走险,其犯罪所采用的手段则更趋专业化。他们洞悉网络的缺陷与漏洞,运用丰富的电脑及网络技术,借助四通八达的网络,对网络及各种电子数据、资料等信息发动进攻,进行破坏。

2.2计算机病毒危害突出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能在计算机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自身精确地拷贝或有修改地拷贝到其他程序体内,给计算机系统带来某种故障或使其完全瘫痪,它具有传染性、隐蔽性、激发性、复制性、破坏性等特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的种类急剧增加,扩散速度大大加快,受感染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据粗略统计,全世界已发现的计算机病毒的种类有上万种,并且正以平均每月300-500的速度疯狂增长。计算机病毒不仅通过软盘、硬盘传播,还可经电子邮件、下载文件、文件服务器、浏览网页等方式传播。近年来先后爆发的CiH病毒、爱虫病毒、求职信病毒、尼姆达病毒等对网络造成的危害极大,许多网络系统遭病毒感染,服务器瘫痪,使网络信息服务无法开展,甚至于丢失了许多数据,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2.3黑客攻击手段多样

网络空间是一个无疆界的、开放的领域,无论在什么时间,跨部门、跨地区、跨国界的网上攻击都可能发生。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万个黑客网站,其攻击方法达几千种之多,每当一种新的攻击手段产生,便能在一周内传遍世界,对计算机网络造成各种破坏。在国内经济、金融领域,黑客通过窃取网络系统的口令和密码,非法进入网络金融系统,篡改数据、盗用资金,严重破坏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在国家安全领域内,黑客利用计算机控制国家机密的军事指挥系统成为可能。

3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防御

3.1防火墙技术

根据CnCeRt/CC调查显示,在各类网络安全技术使用中,防火墙的使用率最高达到76.5%。防火墙的使用比例较高主要是因为它价格比较便宜,易安装,并可在线升级等特点。防火墙是设置在被保护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一道屏障,以防止发生不可预测的、潜在破坏性的侵入。它通过监测、限制、更改跨越防火墙的数据流,尽可能地对外部屏蔽网络内部的信息、结构和运行状况,以此来实现网络的安全保护。因而防火墙的主要作用是定义了唯一的一个瓶颈,通过它就可以把未授权用户排除到受保护的网络外,禁止脆弱的服务进入或离开网络,防止各种ip盗用和路由攻击,同时还可以提供必要的服务。

3.2认证技术

认证是防止主动攻击的重要技术,它对开放环境中的各种消息系统的安全有重要作用,认证的主要目的有两个:①验证信息的发送者是真正的:②验证信息的完整性,保证信息在传送过程中未被窜改、重放或延迟等。目前有关认证的主要技术有:消息认证,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消息认证和身份认证解决了通信双方利害一致条件下防止第三者伪装和破坏的问题。数字签名能够防止他人冒名进行信息发送和接收,以及防止本人事后否认已进行过的发送和接收活动,数字签名使用的是公钥密码技术RSa非对称加密法,安全性很高。

3.3信息加密技术

加密是实现信息存储和传输保密性的一种重要手段。信息加密的方法有对称密钥加密和非对称密钥加密,两种方法各有所长,可以结合使用,互补长短。对称密钥加密,加密解密速度快、算法易实现、安全性好,缺点是密钥长度短、密码空间小、“穷举”方式进攻的代价小。非对称密钥加密,容易实现密钥管理,便于数字签名,缺点是算法较复杂,加密解密花费时间长。加密技术中的另一重要的问题是密钥管理,主要考虑密钥设置协议、密钥分配、密钥保护、密钥产生及进入等方面的问题。

4结语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日新月益的飞速发展,新的安全问题不断产生和变化。因此网络信息的安全必须依靠不断创新的技术进步与应用、自身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加强、网络工作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等措施来保障。同时要加快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创新,从而使网络的信息能安全可靠地为广大用户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俊宇.信息安全技术基础[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篇3

关键词:现代网络安全信息管理

在当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内容。网络信息管理已成为一个凸显问题。在发展中,信息技术设计到多个行业。使得网络信息管理变得越来越不容易进行处理。从网络信息以及个人隐私保护的环节上,更需要对其加大力度。信息安全的处理还要与国际接轨,在一定程度上对信息的安全以及隐私做到相应程度的保护。

1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及突破小议

网络的管理中,信息安全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家庭以及金融和文化传承等各个方面。进一步信息安全还涉及到国家的隐私以及国家的利益等各个方面。在技术方面进行分析,信息技术涉及到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和密码技术等多个技术。在信息管理工作中,需要结合多元化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在网络信息安全中,网络信息不仅是单纯的自我循环与合作,再加上具有很强的社会作用。在信息制作中以及传输的过程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信息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社会的管理以及运行。从而对信息安全进行更加严密的处理。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信息的安全管理中,涉及到方方面面。在管理的过程中,主要使得信息中的计算机数据得到保护。从而保护信息安全隐私不被泄露以及篡改。信息技术不被恶意篡改以及使用,就要加大对计算机系统安全的保护措施以及力度。在传输过程中要对传输文件进行保护以及加强。从而使得计算机硬件具有可靠的性能以及安全正常的运行。技术上要对计算机网络运行软件以及硬件和运行等三个方面进行处理。在相应的问题上,也要对计算机的密码技术以及信息控制等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使得信息安全管理技术得到全面的管理。在计算机的目标要求上讲,计算机的首要目标是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在信息的生成以及信息的传输使用中要不被恶意篡改。即使被恶意进行篡改后,也能根据相关的数据和软件进行恢复。信息的准确性关键是信息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解以及确保信息表达的准确性以及安全概念。信息安全管理中实现的目标是使得信息不易被泄露,保护信息的隐私和安全性能。在信息管理中,保证用户的重要数据不会丢失,在信息丢失后能够通过安全可靠的软件进行恢复,在信息数据传输的过程中,能够保证信息有效的进行输送,保证信息在安全的系统下进行,人为破坏时,能够进行及时的拦截以及技术处理。

2技术管理与社会管理存在的技术分歧

信息网络安全中,并非拥有技术控制以及在技术控制前提上的综合性技术装置就能解决其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要进行进一步的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系统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有着相对重要的意义。网络信息过程就是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综合一体实现的功能。在技术方面,同科学技术相仿,是综合性的社会功能实现以及运用的过程。在技术研发以及技术提供中,都需要一个与其相对应的社会管理体系来进行实现以及保障。在技术的实现以及技术综合来讲,信息技术具有相对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以及传输和使用的海量性,在网络的开放性能以及互动性能中,对社会的管理以及稳定性的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信息技术进行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信息安全管理中,很可能会出现与社会管理相冲突以及一致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会存在求同存异的关系,也在相应的程度上产生冲突和相互的不一致。原因是由于两者的不同环境以及不同的形式所造成。技术管理与社会管理中,社会管理的要求目标更为明确。在相应程度上,社会管理相对于技术管理显得更加有力度。使得技术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附于社会管理的相关要求。网络信息管理技术与社会管理在基本能源上都是相同的。在信息网络管理与社会管理中,其归根结底都是为人服务的。对管理的充分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其对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认识。有助于人们能有效的避免网络技术给人带来的科技异化问题。即人制造的科学在使用中会对人进行控制。在控制中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产生了影响。在信息管理以及社会管理中,要有一个相对清晰的区分,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其存在的内在纠纷。使得其能够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网络信息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还具有相应的动态性以及互动性,在使用中容易受到现实社会的阻力。究其根本来讲,网络信息的动态性以及互动性有助于更好的实现社会管理。在网络技术管理与社会管理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在相互互动的过程中,使得网络信息技术在程度上对社会管理要处于弱势。在一方面使得网络信息管理在管理的权限中会相对增大,网络信息管理在相应程度上使得社会管理的服务所引导以及限制的可能。从而会使得网络信息管理中存在着弱化以及影响。

3网络信息管理的国际合作探讨

国际网络服务为用户服务已持续将近20年。在20年里,在用户数量以及信息的容量上都存在着飞速的跨越发展。在相应的程度上使得网络信息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的信息和安全管理变得尤为重要。现阶段,网络的安全管理以及发展仍旧是一个新的事物。网络信息安全是国际性的问题,因此加强信息管理十分重要。

4结语

网络信息管理是当今的重要问题。在进行互联网以及计算机的管理过程中,要致力于消除网络管理主体之间的相对分歧。增加其相互的信任,主动承担应有的责任。网络安全管理要与社会管理相适应。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其能发挥良好的效益。进行网络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充分的研究其数据以及安全信息保护功能,从而促进信息管理的加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悦,郑文娟.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立法研究[J].科技与法律,2011(1):747.

[2]王华楠.浅谈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2011(12):132.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篇4

关键词:公安;边防部队;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网络信息技术在经济的激烈发展中变得日益先进化,设计到国家发展的各个领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网络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无形的技术很容易受到威胁,在长期的使用中会出现一些不良的网络信息、干扰网络系统的病毒以及机密被窃取的现象。公安边防部队作为守卫国家安全的重要组织,在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上更是要引起重视,要查找在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威胁因素,例如:信息传递以及网络结构管理所面临的问题;网络设备的利用性不高;网络体系中出现恶意的程序;网络信息操作的安全性低。进而根据这些问题找出相应方案去除这些威胁,进而维护好国家的发展与居民的安定。

1公安边防部队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

在公安边防部队的网络信息使用中,由于一些威胁性因素的存在严重威慑着部队对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下面笔者就和大家共同分析一下,在公安边防部队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所面临的为威胁性因素:

1.1光纤通信网络的安全隐患

在光纤通信网络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安全的管理,致主要是物理链路方面。使很多病毒以及恶意的软件在中途植入,导致信息大量的丢失,一些不法的想窃取公安边防部队的机密的人员,使用一些高端的技术扫描公安边防部队网络体系所存在的漏洞。进而找出突破口,窃取机密。由于在网络结构的创建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的网络设备,在这些网络设备的使用中也会出现泄漏信息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安边防部队在信息传递以及网络结构的创建中缺乏安全的管理。

1.2网络设备的利用性不高

在网络信息的使用中,由于设备的管理与监督力度不够,最终致使设备被窃取;很多网络设备被修理的次数非常的多,导致设备断电等在使用中会出现很多故障以及意外,最终致使公安边防部队的信息以及机密被外泄;还有的情况是因为操作人员技术性能不强进而使用不当致使网络设备破损;由于地区的局限性,所用的设备过于落后,不能够跟得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变化,致使信息不灵通,网络设备的利用性不高。

1.3机房信息接入点的安全隐患,网络体系中出现恶意的程序

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使得网络体系也逐渐的日益先进,但是与此同时,相应的窃取机密以及信息的不法科技也在快速的发展。很多肆意窃取公安边防部队信息机密的不法分子,通过高端的科学网络技术,将恶意的程序例如:病毒、木马等植入到网络信息的各种软件之中,公安边防部队的工作人员在使用的过程中,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系统就会出现安全威胁,进而信息就会被他人窃取。

1.4网络信息操作安全性能低,违规使用的安全隐患

在网络信息的管理中由于相关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管理,致使网络信息操作的安全性降低,信息被大量的盗取的现象频频上演,除此之外,由于网络机器设备在使用中,由于各种原因,故障以及意外的高发性也致使网络信息操作的安全性能降低;由于在公安边防部队目前所用的网络信息体系中一些防范技术很少被使用,导致病毒以及木马的入侵,所以最终致使网络信息操作的安全性能降低,信息被盗取。

2解决公安边防部队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

2.1强化网络信息人才培养,完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要想提升公安边防部队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首要措施一定是从相关的管理人员做起,提升相关的管理人员的综合性修养,进而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在提升相关的管理人员的综合性修养的过程中,公安边防部队要创建一套合理的、全面的管理制度。在目前的网络信息管理中缺乏有效的制度,既使有也不符合当下网络信息管理的要求。这样使得网络信息泄密的状况有法规以及法律的约束。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多汲取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自身的问题,制度相应的管理制度,为了保证管理的高效性,可以制度相应的奖惩条例。进而在网络信息的管理中,相关的工作要做好分工,责任要有明确的划分,创建一定的责任体系,将公安边防部队的网络信息管理责任规划到专人身上,遏制信息泄露状况的发生。对于一些不是公安边防部队的工作人员,要加强管理以及防范工作,可以录指纹;签订协议等,以防不法人员浑水摸鱼,偷盗机密。相关的管理人员还要对工作中所用到的手机、电脑以及相机等移动的存储物体加强管理,要做好相应的使用登记。还要加强对相关管理人员的技能强化,保证其在工作中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相关的问题。

2.2要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保密工作

要想确保公安边防部队的网络信息管理的安全性,一定要注重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防范工作,进而创建防范病毒以及各种威胁因素的检测体系,保证网络信息体系可以在全天中得到检测,进而能够有效的发现系统中所出现的漏洞,并做出相应的弥补和防范,找出问题的根源,将不法的窃取机密的科技以及人员一网打尽,为创建安全的网路信息体系提供可行的条件。要研制出相应的防火墙技能,进而提升对网络信息体系的管理与监督。防火墙虽然对增强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作用很重要,但是随着盗窃机密的技术的快速发展,防火墙的保护功能在日渐衰退,所以要想建立保护网络信息体系的防火墙一定要采用高端的科学技术,研发出高端技能的防火墙,进而能够对网络信息体系中的病毒、木马以及恶意的软件做出有效的控制,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对文件以及机密的加密技术进行研究,使得加密技术能够更加的合理化、先进化、安全化。所以要想促进公安边防部队网络信息管理的安全化,要注重网络信息安全的防范工作,进而促进边防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的合理化、安全化。

2.3要建立网络安全防护机制,制定合理的网络控制措施

公安边防部队可以号召国家的一些重点部门以及单位合理规划自身所用的网络信息体系,站在国家的角度,将所用的网络信息体系融入国家的网络信息建设的规划中,进而扩大网络控制的范围,包括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网络安全应急演练等,增强网络控制的力度。公安边防部队可以在网络控制中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积极的协调、规划好网络信息系统管理的安全工作,并将其落实到位,号召各单位以及部门积极的配合好公安边防部队的网络信息管理的安全工作,进而将有效的管理落到实处。随着工作的信息化,很多部门在工作中都实现了网络化的发展,公安边防部队在网络化工作的过程中,要将报警技术植入到各网络体系的使用中,进而通过报警提示来考核网络信息体系的安全性,若出现问题报警体系就会有提示,然后工作人员可以及时的查找问题的所在位置,并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而消除病毒、木马、恶意软件等安全威胁。

3总结

网络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是在长期的使用中也出现了各种威胁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尤其公安边防部门这种威胁的威慑性非常的严重,它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生活的安定,所以一定要找出公安边防部队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信息传递以及网络结构缺乏安全管理的问题,网络设备的利用性不高,网络体系中出现恶意的程序,网络信息操作安全性能低。针对这些问题,公安边防部队要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化的修养,并注重网络信息安全的防范工作,制定合理的网络信息控制措施,为公安边防部队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个稳定的守卫环境以及可靠的信息利用系统。

参考文献:

[1]任志安、钱士侠,论公安机关在群体性治安事件中的法律定位[J].长白学刊,2011(03).

[2]郭会茹、孙静静,公安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范措施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9).

[3]钟婧,群体性治安事件处置原则新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0(21).

[4]苏伟,论社会转型期公安工作中的媒体应对[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1).

[5]许发见,从“维基解密”事件看公安网络安全管理重要性[J].信息网络安全,2011(02).

[6]翁杨华,浅谈公安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J].福建电脑,2010(04).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篇5

[论文摘要】由校园网运行和信息安全问题,提出加强校园网管理,提高教师和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并对具体的网络管理实施方法和信息安全保护措施进行探究和实践。

一、引言

随着校园网络建设的不断发展,学院在教学、管理、科研以及对外信息交流等多方面对校园网的依赖性日渐增强,以网络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和交流信息成为学院教师和学生使用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就目前的网络运行状况来看,校园网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网络的稳定性依然较差,因此,加强校园网的管理,确保校园网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使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已成为当前校园网应用中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校园网信息安全的研究思路

校园网是一个直接连接互联网的开放式网络,校园网用户的层次差异较大,校园网的信息安全与用户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紧密相关,校园网的校园网的信息安全从总体结构上可分为,校园网主干网设备和应用的安全和校园网用户的安全应用两个部分。对具体的信息安全问题的研究,能有效的解决校园网中的信息安全隐患,从而确保校园网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

(一)校园网边界安全

校园网边界安全就是确保校园网与外界网络的信息交换安全,既能保证校园网与互联网进行正常的信息通讯,又能有效地阻止来自网络的恶意攻击,如端口扫描、非授权访问行为、病毒、不良网站等。

(二)系统漏洞的修补

校园网的网络运行环境较为复杂性是一个由多用户、多系统、多协议、多应用的网络,校园网中的网络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都存在难以避免的安全漏洞。不及时修补这些安全漏洞,就会给病毒、木马和黑客的入侵提供方便。

(三)校园网计算机与存储设备的安全

校园网计算机和存储设备中存储了大量的信息,如学生档案,教学课件、考试题库、学生作业、网站数据、办公文件等。由于设备配置、应用和管理上的问题存在较大的信息安全隐患。如设备无分级管理、使用公共帐户和密码、操作人员无信息安全常识等。

(四)校园网计算机病毒控制

计算机病毒是校园网安全隐患之一。必须做到有效控制。选择适合的杀毒手段和相应软件可以对服务器、接入计算机、网关等所有计算机设备进行保护,杀毒软件可以对邮件、ftp文件、网页、u盘、光盘等所有可能带来病毒的信息源进行监控、查杀和拦截。计算机病毒控制要防杀结合以防为主。

(五)校园网维护管理

校园网的硬件环境建设完毕后,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校园网的维护工作。校园网的安全运维需要有一个校园网安全运营中心,通过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对校园网不同教学场所设备、不同计算机系统中的安全事件进行监控,汇总和关联分析,提供可视化校园网安全状况展示。针对不同类型安全事件提供紧急应对措施。实现校园网络集中安全管控,保护校园网络数字资产安全。

三、确保校园网信息安全的具体蕾理措施

(一)优化结构,合理配置,加强监管

使用硬件放火墙,防火墙可在校园网与外界网络之间建立一道安全屏障,是目前非常有效的网络安全模型,它提供了一整套的安全控制策略,包括访问控制、数据包过滤和应用网关等功能。使用放火墙可以将外界网络(风险区)与校园网(安全区)的连接进行逻辑隔离,在安全策略的控制下进行内外网的信息交换,有效地限制外网对内网的非法访问、恶意攻击和入侵。

安装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是放火墙的合理补充,能够在放火墙的内部检测非法行为,具有识别攻击和入侵手段,监控网络异常通信,分析漏洞和后门等功能。

使用vlan技术优化内部网络结构,增强了网络的灵活性,有效的控制了网络风暴,并将不同区域和应用划分为不同的网段进行隔离来控制相互间的访问,达到限制用户非法访问的目的。

使用静态i p配置。检测网络中i p应用状况,并将i p+mac地址进行绑定,防止特殊ip地址被盗用。对计算机特别是服务器的访问必须进行安全身份认证,非认证用户无法进行访问。

使用网络管理软件,扫描和绘制网络拓扑结构,显示路由器与子网、交换机与交换机、交换机与主机之间的连接关系,显示交换机各端口、使用情况和流量信息,定期对客户端流量、分支网络带宽流量进行分析,并进行数据包规则检测,防止非法入侵、非法滥用网络资源。加强接入管理,保证可信设备接入。对新增设备、移动设备和移动式存储工具要做到先检测后接入,做好网络设备的物理信息的登记管理,如设备的名称、设备楼层房间号、使用部门、使用人、联系电话等。做到遇故障能及时准确地定位和排查。

(二)提高认识,规范行为,强化应用

网络安全涉及到法律、道德、知识、管理、技术、策略等多方面的因素,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因此,在做好技术防护和网络管理的同时,要把树立信息安全意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从环境、自身、产品和意识等方面出发,逐个解决存在的问题,把可能的危险排除在发生之前。对于校园网用户来说,要进一步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加强关于计算机信息安法律知识的学习,自觉规范操作行为,同时掌握一些有关信息安全技术和技能。来强化我们的应用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建议在系统安装时选择最小化,而多数用户采用默认安装,实际上不少系统功能模块不是必需的,要保证系统安全,需遵循最小化原则,可减少安全隐患。

及时对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安装补丁程序。为提高补丁程序的下载速度,可在校园网中部署微软自动更新服务器来提供客户端补丁自动分发。在安装补丁程序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安装说明书,做好数据备份等预防工作,以免导致系统无法启动或破坏等情况。

操作系统安装完成后,要对系统的安全策略进行必要的设置。如登录用户名和密码。用户权限的分配,共享目录的开放与否、磁盘空间的限制、注册表的安全配置、浏览器的安全等级等,使用系统默认的配置安全性较差。

使用个人防火墙,个人防火墙足抵御各类网络攻击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操作系统信息不对外泄漏,也能监控个人电脑正在进行的网络连接,把有害的数据拒绝于门外。

使用反病毒软件,目前互联网上的病毒非常猖獗,达几万种之多,传播途径也相当广泛。可通过u盘、光盘、电子邮件和利用系统漏洞进行主动病毒传播等,这就需要在用户计算机上安装防病毒软件来控制病毒的传播。在单机版的防病毒软件使用中,必须要定期或及时升级防病毒软件和病毒码特征库。

(三)注意数据备份,提高网络和系统容灾能力

在做好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也应考虑系统在不可避免的因素下出现故障。必须定期做好重要设备和重要数据的备份工作,以便在出现故障时能即使进行硬件更换和软件恢复等措施。存储重要数据和运行重要软件的设备应有硬件备份。软件恢复包括系统恢复和文件恢复。系统恢复就是当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不能正常启动和使用,可利用修复软件对其进行修复,最快捷的法是使用克隆技术对系统进行全盘备份,可在系统损坏时快速恢复。从而以最快的速度是系统正常工作。恢复则是当存储介质上的应用文件损坏时,用修复软件对其进行修复。要采用多种手段保存数据文件,重要数据要多做几个备份来确保数据文件的安全。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篇6

关键词:网络安全;计算机;信息管理

在我国互联网事业不断壮大的背景下,网络安全工作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要想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建设工作,就要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为重要手段,从而达到信息保密性和安全性的提升,达到网络环境呈现出安全性高、严谨性强以及绿色网络的状态。随着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与网络接连的电子载体的硬件和软件不断升级,在给人们提供了更好的互联网体验与使用的同时,也给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制造了有利的条件。比如电子设备中很多记录性资料,会使设备在联网之后导致信息泄漏,并且现在人们会在移动网络设备上安装金融等关于资金使用的各类软件,存在着大量的私人信息与密码,一旦电子设备遇到遗失或病毒侵入就会导致密码外流造成金钱上的损失。因此,对于网络安全管理以及对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都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提升对风险威胁的安全防护工作和对计算机信息管理工作。下面就以网络安全为切入点,探讨在网络安全建设工作中应该如何更好地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来进一步增强互联网的安全性,目的是为了构建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绿色互联网网络环境,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程度,保障人们的信息安全。

1网络安全的概述

1)网络安全简介

网络安全指的是在网络系统的支配下,计算机中的硬件、软件以及内含的所有数据信息在安全的环境中生存和作业,被不同形式的保护方式所保护,以免受到恶意病毒程序的攻击与干扰,从而防止自有数据出现被破坏、被篡改、被窃取以及被泄露等。针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网络安全管理,因此网络安全的维护和安全程度的保证是依靠网络安全管理获得的[1]。网络安全管理作为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主要是指对网络整体进行数据管理和数据维护,以及定时清理网络垃圾以及病毒程序等,目的是为了使人们在网络端口中保存的信息处于安全不受干扰的状态,保证人们能够在和谐稳定的状态下上网,保证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不会被拦截、盗取以及破坏。为此,我国还针对网络安全为对象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关于保证网络安全的一系列政策和规定,这更加证明了网络安全对于现代化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等很多方面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网络安全管理必要性

网络虽然给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非常多的便利,实现了整个社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做好网络安全维护和管理工作,在缤纷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对于信息的管理和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在网络云端或者终端的存储器以及服务器中,每时每刻都在有成千上亿的使用者信息和数据进行传递和流通,是一个规模以及信息量极为庞大的系统。随着网络适用范围的逐渐扩大,不论是企业生产、政府管理以及人们日常生活需要都是需要网络作为服务方提供网络平台来进行正常的生产、管理以及生活[2]。而在此基础上,网络环境的安全以及网络信息的安全不仅对个人、企业还是国家来说,都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因此,保障网络安全需要通过网络安全管理来完成,在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下,本文主要针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层面对实现网络安全的具体作用和积极意义进行分析与探讨。

2威胁网络安全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几个方面

1)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被入侵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每年,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国防系统都会受到多次的黑客入侵,导致国家信息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这些黑客通过非法入侵程序攻破对方互联网防火墙,使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遭受到任意窥视和信息窃取等,对系统产生了很大程度的破坏,导致的后果非常严重。从国家程度来说,国防网络安全系统的防护工作肯定非常严密,难度低数也非常高,那么黑客都能攻破这些防火墙的设置以及安全防护进行国家机密的窃取或者篡改,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个人隐私以及信息数据等在网络中的安全性相对来说低了很多[3]。所以,在网络安全中,针对计算机管理系统的防护工作非常重要,如果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遭到了破坏,计算机自身的正常主页会被不良网站替代,网络系统也受到了攻击而导致网络瘫痪。其不仅对人们的信息保密带来的消极影响,更对人们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带来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2)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被破坏

当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遭到破坏时,主要是针对信息库中的信息数据进行盗取和篡改。比如当黑客入侵到国家政府部门中的网络管理中心系统时,会进一步利用破坏程序对完好的网络系统进行恶意破坏,让程序无法正常运转,并且会自动扰乱正常作业程序,那么系统中的所有信息都是处于解绑边缘的,只要黑客对信息进行二次复制,那么信息就会流传到互联网中的任意一个角落,使得网络安全被置于很低的位置。当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被破坏之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服务器就会被不法分子占领,其中服务器的密码、网关掩码以及相关网络程序的密码和口令等都已经被对方控制和窃取的,不法分子通过盗取密码或者重新编制密码之后,对整个计算机实现远程控制,那么你所有的秘密就不再是秘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计算机病毒的传播

当黑客入侵和破坏网络程序之后,会利用带有衍生编码的程序安装在对方的网络系统中,那么只要开启服务器终端时,恶意程序会自动开启病毒库,每秒以非常快的速度繁殖病毒程序,让网络系统中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彻底崩溃。或者一些不法分子在网页链接中插入不良信息或者病毒资源,当人们点开链接浏览网页或者下载程序的时候,这些病毒程序就会与其他正常程序打包在一起安装到了计算机之中。正是利用了网络系统的漏洞,一旦计算机被病毒程序感染,会出现计算机正常运行中的故障现象,比如死机、蓝屏、速度变得非常缓慢,甚至出现计算机损坏等。计算机病毒的广泛传播和快速繁殖、植入性强等特点,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产生了非常严峻的考验和威胁,从计算机管理角度来讲,主要是日常管理维护工作和技术攻关没有做到位,导致了病毒程序任意泛滥、防火墙不够牢固等缺点。

3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在网络安全的具体策略

1)严格把控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

从网络安全角度上而言,要想提升网络安全程度,最关键的就是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入手,而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对于加强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和防护性都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通常情况下,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包括了对计算机内部的病毒查杀、计算机防火墙的建立于设置、计算机数据流量实时监控技术等[4]。在此基础上,要额外关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数据备份,严格把握和监控数据库的信息资源走向和状态,将全能性宗旨放在首位,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计算机的性能。

2)科学设计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

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要科学合理的设计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提升网络安全工作效率,加强网络安全性能[5]。比如通过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安排下,使网络安全中心的对外来信息的审查度和监测度大大提升,对本地信息库中的所有信息都实现了双重保护功能,在防火墙的之下,需要对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每个文件进行解锁,才有可能获得信息资源。

3)强化计算机信息管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针对相关网络安全维护的专业人员来说,首先要提升人员们对风险以及威胁的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同时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树立高程度的应用意识。在保证了相关专业人员的风险预警意识,从对信息的管理以及信息安全都产生了基础的保障影响。其次,定期对相关维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技术熟练度,锻炼其判断力。有效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能够实现针对不同分支的服务器都能进行信息归集和整理,因此为了保证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性,需要专业人员对各个机密文件进行云备份和储存,提升对信息的管理规模。

4)制定关于网络安全下计算机信息管理法律法规

在我国目前现有的网络安全法下,对于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制定和出台。因此,随着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应用,为了提升网络安全程度,需要提升对计算机信息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从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从网络维护的角度来看,只有保障了信息的严密性和安全性,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网络安全;只有对信息实现有效管理、对信息库的安保工作做到最佳,才能让计算机不受外界侵害与干扰,从而实现网络安全。同时,不仅要出台相关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法律法规,也要加大力度宣传网络安全教育,从对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入手,提升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了解度和波及度,从而实现人们对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

4结论

综上所述,近年来,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大众化,使得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我国在网络安全上的工作越来越重视。针对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具体配置、资源调配以及网络防火墙对相关恶性程序的阻隔和拦截功能而言,都是为了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网络环境而效力的。因此,对于网络安全管理以及对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都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提升对风险威胁的安全防护工作和对计算机信息管理工作。以上通过对我国网络安全的严峻形势进行分析,引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出现纰漏的原因,探讨在网络安全建设工作中应该如何更好地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来进一步增强互联网的安全性,分析计算机信息管理对网络安全建设中的意义及具体策略。总的来说,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作为提升网络安全的重要技术,让互联网实现了走上安全发展、稳定发展以及健康发展道路,发挥了重大的战略意义,值得在今后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中进一步深入探析。

参考文献:

[1]于志刚.网络安全对公共安全、国家安全的嵌入态势和应对策略[J].法学论坛,2014(6):5-19.

[2]崔健双,李铁克.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3(27):180-185.

[3]杨妮.基于网络安全形势下浅究计算机信息管理[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3):151+153.

[4]宁向延,张顺颐.网络安全现状与技术发展[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49-58.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篇7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网络信息安全是目前网络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原因是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网络提供便利的条件,如果网络安全存在严重问题,会直接导致社会经济的受损。另外,现在无论是政府办公,还是私人利用,网络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缺少的工具,网络环境的不安全一旦造成重要信息的泄露,那后果可想而知。所以为了经济的更好发展,为了社会稳定的平稳运行,强化网络安全,对网络技术进行安全化管理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诉求。

1网络信息化进程安全技术和管理现状

1.1技术安全风险比较高。目前的网络技术,安全风险比较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是网络软件的纯粹性比较低,而这种网络软件很容易附带不安全因素,在网络利用中,这种不安全因素随时可能引发网络安全事故。其次是在网络运行环境中,部分技术达不到安全标准,而利用这些技术进行安全检测的时候,不安全的因素也不能被识别出来,这就导致网络运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最后是目前的网络技术,专业性都比较弱。虽然目前网络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发展,但是由于技术更新快,导致一些技术的安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定,而这些技术就是网络安全的重大隐患。

1.2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也是目前网络信息化进程中安全技术和管理的普遍现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技术人员在技术方面缺少专业性。目前的技术人员,缺乏技术的独创性和专业性,利用的大部分都是大众化的技术,这样的技术在应对网络安全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其次是管理人员在管理方面,缺乏系统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应用的是哪里有问题即管那里的策略,这种管理方式缺乏严重的科学性,效果也不甚明显。

1.3管理没有明确的方向。在技术安全管理工作中,没有明确的管理方向是目前的一大现状。管理缺少方向有三方面的危害:首先是缺少管理方向的管理,没有系统完善的管理体系,这样的管理只能够进行一些小修小补,要想实现彻底的管理革新,存在巨大的困难。其次是没有方向的管理,管理理念不清楚,这就会导致管理工作走很多弯路,而且很有可能造成管理成本的增加。最后是没有管理方向的管理,管理措施和方法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在管理过程中无法做到精细。

2强化网络安全的意义

2.1有利于打造安全平稳的网络运行环境。现在的社会发展,对于网络环境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强化网络安全,有利于打造出安全平稳的网络运行环境。安全平稳的网络运行环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信息泄露比较少。目前的社会,个人或者是公众信息泄露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而网络环境的安全平稳主要指此类安全事故的大幅度减少。其次是网络监管能够隔离到位。对于网络信息的监管和掌控,需要利用必要的技术手段,通过技术革新使得网络环境安全。

2.2促进互联网经济的安全运行。强化网络安全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可以促进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各行各业也开通了网络渠道来进行经济活动,网络安全存在的隐患对于网络经济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网络环境的安全强化,网络经济的运行将会更加的顺畅,网络经济的发展也会更加的迅速。

3网络信息化进程安全技术和管理策略

3.1加强技术安全性研究。网络信息化进程安全技术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加强技术安全性研究。由于目前的网络信息化技术更新换代较快,所以在安全性的研究方面显得相对不足,这也是网络技术存在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为了克服此问题,进行网络技术的安全性研究非常重要,安全性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是要进行网络安全的问题研究,通过问题研究了解技术漏洞。其次就是要进行针对性的技术细节建设,通过细节建设完善技术问题,使得网络信息技术更加的全面。除此之外,在技术安全性研究的同时还要进行独创性建设,通过独创摆脱一些附着软件对技术的不安全影响。

3.2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性打造。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性打造也是进行网络技术安全和管理的重要措施。在网络安全实践中,技术人员是维护网络安全的忠诚卫士,他们的专业程度和标准化程度决定着网络安全的专业化和标准化。所以在进行技术人员的打造时一方面要从专业性入手,另一方面要从标准化入手。专业性打造主要是要从技术人员的理论建设和技术研究两方面进行,通过理论建设,使得技术人员对网络技术安全的了解更加的深入和全面,而技术建设则是帮助技术人员深化技术利用,提高技术成熟度。标准化打造主要是从技术人员的操作来进行,在实践中,操作失误也会发生网络安全事故,所以标准化的操作,可以减少有毒软件对网络系统的侵害。

3.3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监管也是保证网络技术安全和管理的重要措施。加强网络安全监管主要从三方面进行:首先是对于网络软件要进行安全检测,主要目的是对软件的纯粹度进行检测,避免一些附着病毒通过软件进入到网络环境中,威胁网络安全。其次是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技术监管。通过技术监管,保证网络技术在利用过程中不会造成安全事故,通过监管,网络技术的可信度会得到明显的提升。最后是要强化网络环境的监管。也就是说要对网络环境中的不安全信息要做好及时的排查及清理,避免不安全的信息在网络中流通,进而对网络环境造成影响。

结束语

在网络信息化越来越频繁的今天,网络安全不仅关系着个人信息的安全,对于社会信息和经济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中,为了保证网络安全,必须一方面强化安全技术的研究,利用技术安全来实现网络环境的安全,另一方面就是要进行科学有效的网络管理,通过网络监管,使得网络运行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总之,强化网络信息化进行中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是当今网络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学明.技术与管理共同保障网络安全———浅谈税务信息化网络安全系统的建设[J].每周电脑报,2008,31:29-30.

[2]王瑛,贾义敏,张晨婧仔,王文惠,焦建利.教育信息化管理实践中的领导力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2:13-24.

[3]黄瑞,邹霞,黄艳.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信息安全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4,3:57-63.

[4]任改梅,汪晓东,郑艳敏,李琼,焦建利.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J].远程教育杂志,2014,4:3-13.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篇8

1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

仅就我国而言,计算机网络安全仍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根据2014年我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表可知,至2013年末我国使用计算机人数已突破6亿人,通过手机上网的国民已超过5亿人,这个数字正在以每日近百万的速度递增。但随着上网用户的不断增加,各种新式的网络安全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常见的手机病毒、木马、黑客、网络自身漏洞等情况均数据较为不稳定的网络安全现象,此类现象给网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的较大影响,甚至近两年以网络手段窃取他人钱财的事件也频频发生。除此之外,随互联网全球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网络信息安全以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特别在数据采集与分析方面,利用数据平台进行各类时间的挖掘和分析,可以得到很多机密性的信息,甚至会危害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安全,如何防护国家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与经济、政治密不可分的课题。

2计算机信息管理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信息检测与系统访问是计算机信息管理在网络安全中的具体应用,维护网络安全必须科学控制系统访问,其能够监控互联网数据的访问功能,控制网络数据主要分为2大点,其一为管理数据使用者,其二为控制数据制造者,管理二者时,如何把控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关键,因互联网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特点,系统访问的监控难度非常大,鉴于此,通过管理系统访问的用户名早已不能满足互联网发展的需求,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网络上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效果要更为理想,其能科学甄别系统的内在资源,并通过控制系统资源为互联网提供更加可靠的安全保障。但现阶段控制系统访问的措施仍然存在较大弊端,从数据信息的安全管理方面来分析,现今的管理与控制措施不具备时效性的特点,入互联网内出现弊病,再加之网络上的恶意攻击,系统就很容易被损坏。利用安全监测能提高互联网信息管理的时效性,因此相关工作者需重视并实时优化安全监测,以此应对网络上存在的各种突发性事件,确保使用者的信息安全。

3信息管理常见问题

(1)网络安全主要分为2大类:其一为网络自身安全;其二为信息泄漏安全。网络自身安全是网络建设时通过技术手段促使计算机软硬件免受破坏的手段,保护网络上面传递的信息是其主要目的。影响网络自身安全的因素较多,首推人员因素,因网络管理员专业水平滞后,或对网络自身安全不重视,监管不到位而引发的安全事件均会给网络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再加之网络管理员掌握的信息保护技术不全面,也会对网络安全防护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2)系统设计存在的缺陷,网络自身缺陷复杂性较高,它包含的内容较广,例如选择的网络设备不匹配,网络协议不符合规则,操作不当等,上述现象均会对整个网络造成严重影响。

(3)网络的局限性,我们都知道共享的网络资源会存在局限性,由于网络的兴起,诺大的地球正在逐步变为一个村落,现实的距离感在网络上很难得到体现,距离不在成为制约人与人交流和沟通的屏障,互联网见的共享资源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但与此同时大量的信息也会引诱黑客们为利益而破坏网络,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难度逐渐上升。

(4)人为恶意攻击,因网络中传递着大量的经济、政治资源,黑客往往会利用网络薄弱点进行攻击,这种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手段是很难防御的,黑客攻击是网络信息安全的最大推动者。信息泄漏安全相对于网络自身安全要更好理解,网络信息加密从网络兴起时就备受网络管理人员的灌注,尽管互联网技术持续发展,互联网功能越来越多,但网络信息保密技术一直是网络研发与管理人员非常重视的问题。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计算机信息解码和加密技术齐头并进,网络保护和入侵战从互联网的诞生就始终存在,随上网设备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各种网络设备不断涌现,人们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知识贮备却呈现出越来越不够用的状态。虽然步入网络技术迅猛发展期后,软硬件功能不断优化和升级,但人们对泄密知识的掌握情况仍不尽如人意,这就导致了用户在实用网络的同时也必须承担较大的网络安全风险。再加之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换代频率越来越快,相应的信息保密技术越来越复杂,因此想要保证网络信息安全也变得越来越难。

4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4.1提高网络管理人员安全意识

影响网络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人,解决人为因素对网络信息安全的影响是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为此,网络管理人员必须革新观念,重视网络信息安全对人们工作与生活的影响,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策略,消除可能发生的网络不安全行为。在解决人为因素方面,并没有特效方法,只有不断提高人的职业能力与安全意识一条路可行。建议政府机构应组织网络管理人员交流会,使行业中的骄楚能够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各企业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培训班,提高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4.2技术防范手段

(1)信息管理控制技术:网络安全管理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期与互联网建设息息相关,为此,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等特点,要想掌握技术要领,必须深入学习与研究,实时更新自身知识贮备,在网络基建过程中,技术员必须对该技术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并以此确保网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防火墙技术:对网络安全而言,防火墙技术非常重要,其通过设置一道虚拟的屏障阻止防火墙外部的攻击,其能够组织未授权用户访问网络,能有效避免用户ip地址被他人窃取,防止路由器遭受攻击。同时,防火墙也能甄别对网络漏洞的攻击行为,并可实时发出警报。

(3)信息加密:信息加密技术能为数据资料提供很好的保护,采用信息加密技术后,能有效防止黑客攻击,但在使用时需注意加密技术的实用性、时效性和先进性,就现阶段而言,比较可靠的加密软件有易通、易捷等,这几款软件的影响效果得到了很多用户的肯定。

(4)入侵检测:该技术能够应对网络中的多种攻击行为,保证网络信息的基础结构不受破坏,除入侵检测技术外,数字水印和用户认证技术也得到了很多用户的一致好评。

5结语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篇9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tp39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0)11-0000-01

theStudyofComputernetworkinformationSecuritymanagement

YangLiu

(Dazhouinstituteoftechnology,Dazhou635000,China)

abstract:theinformationtechnologyandnetworkgraduallypenetrateintothesocio-economicsectorsandnumberofkeyareas,andplayanincreasinglyimportantrole.therefore,theestablishmentofthenetworksecuritysystemandensurethesafetyofusersiscurrentlythemaincontentofnetworkinformationmanagement,hasimportantsocialsignificanceandeconomicsignificance.

Keywords:networkinformation;Securitymanagement;managementsystem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正在越来越多地融入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在经济方面,以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网络经济日益发展,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用户越来越多样化,导致出于各种不同目的的网络入侵和攻击越来越频繁。本文从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出发,探讨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管理途径,为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提供一点参考。

一、影响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

信息的安全性一直是网络的薄弱环节之一,如果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得不到解决,对上网企业和用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经营风险。但归结起来,主要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信息的保护意识缺失。网络信息的安全需要所有人的共同维护,只有大家的安全意识都得到全面提高,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由于缺乏安全意识,有些用户的无意行为,如授权管理人员的安全设置不正确导致不应进入网络的用户接触到信息,导致信息的泄露等,都会对网络系统造成极大的影响和破坏。

(二)信息安全保护手段有待提高。计算机病毒一直是网络信息安全最直接和影响最广泛的威胁因素。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也为病毒的迅速传播提供了途径和平台,使得一些高危和破坏性的病毒很容易通过各种网络服务器以邮件接收、软件下载、网页木马等形式进入用户电脑,窃取用户重要信息,给互联网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

(三)互联网系统完整性需要加强。现阶段,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如修改网络数据、窃取和破译机密信息等危害信息安全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信息系统常常会出现各种漏洞。虽然操作系统的设计者及各种网络软件不可能完全克服各种安全漏洞,但是由于安全漏洞极容易受到病毒和木马的攻击,常常给用户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系统是设计者应该格外重视系统完整性的构建,尽可能的修复系统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漏洞,预防信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四)重要信息的网络传输和存储方式有待创新。对机密资料而言,企业通常将其存储在网络系统内,往往具有较高的安全风险。当信息系统受到外界攻击时,很容易导致安全保护手段实效造成信息的泄露。与此同时,在信息的传递构成中,往往出现信息丢失或被窃取的情况,给用户造成非常巨大的损失。作为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代表,互联网技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经济增长点。要维持信息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必须积极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二、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创新已经成为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改变和提升企业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保证企业在享受信息化带来效率和竞争力的同时,认清信息系统存在的潜在威胁,并适时采取强有力的安全保证策略,成为摆在面前的重要任务。笔者关于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如何保证网络信息持续稳定和安全,最基本的工作就是要网络的安全制度管理的建立,这是一切安全管理的基础。信息安全的管理制度在保证用户信息安全性和完整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有助于规范网络环境下信息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有效的信息安全控制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产品在安全性方面的不足。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对业务流程和日常业务操作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发现控制薄弱点,制定完善有效的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和管理策略。

(二)企业应设立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离不开利息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可以遵照垂直管理原则,并按照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的有关法律和法规,指导日常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三)积极创新保护技术,实施多重技术保护。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也越来越多。信息安全保护技术要适时根据系统安全性的要求,进行不断创新和发展,保护网络信息的安全。通常而言,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技术有防火墙技术、安全评估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加密技术、防病毒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对于授权管理而言,作为安全保密的重要部分,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已有的安全保密技术措施,同时还要定期对现行的安全授权设置予以监督和检查,避免出现影响信息安全的隐患。

(四)加强员工培训管理,提升员工安全管理意识。由于网络工作人员既是网络的具体使用者,也是网络信息安全的需求者,因此,加强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培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包括有系统的安全分析、办公自动化的操作、系统安全的管理、安全设备的操作以及软硬件维修等。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应积极通过各种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升企业信息的安全保障能力。

四、结束语

由于网络技术应用的逐步深入,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越来越关键,因此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显得十分重要。在分析影响企业网络系统安全体系的时候,应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从制度出发,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程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系统安全,把网络安全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篇10

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所指的就是计算机内部硬件与软件系统受到恶意攻击以及破坏,泄漏其内部各方面信息,之所以进行管理,其目的就是将关于计算机的相对稳定安全体系建立起来。所建立体系应当具备保密性、完整性以及可审计性。所谓可审计性所指的就是在结束网络交流之后,对于自身所接受信息用户无法执行其它操作,而保密性所指的就是用户不能向另外实体以及个人随意泄漏计算机网络信息,更加不能向他人提供使用,完整性所指的就是对于未得到准许网络信息用户不得擅自进行修改,并且在传输信息过程中也不可将信息擅自损坏、修改以及插入。

2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安全问题

2.1信息系统缺乏较强保密性

数据库安全、操作系统安全以及应用软件安全,这些均在信息系统安全范围之内。应用软件的安全性比较低所指的主要是在网上能够免费下载软件中可能会携带病毒,导致公安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比较低。对于公安业务信息系统而言,其主要就是oRaCLe数据库,由于加密保护措施以及身份认证体系比较缺乏,很容易泄漏信息,有很大安全问题存在。公安业务信息系统属于一种应用服务的公共平台,该操作系统缺乏完善安全审计以及访问权限的设置,有很多安全漏洞存在,造成公安部门内部的操作软件缺乏较强安全性能。

2.2网络系统本身较差的安全性

对于网络系统安全而言,其主要内容就是通信传输的信道安全以及网络通信设备的安全,其中具备远程访问功能以及维护功能设备,比如交换机与路由器,这些均属于网络通信设备,其很可能会被非法用户所操控。而在网络系统的通信传输信道内所包括部分主要有邮电专线、帧中继以及DDn,也有一少部分为自建光纤或者微波信道。对于这些传输信道而言,普遍有线路不稳定、质量较差以及中间环节较多等缺点存在,若有问题出现,在检测以及维修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造成网络无法正常进行工作。对于利用电话拨号方式进行上网地区而言,使用用户越多则对非法用户攻击越有利,因而导致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2.3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缺乏

对于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的管理人员而言,应当对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及互联网之间所存在密切关系正确认识,应当明白同样有安全问题存在,应当对其加强管理。在整个网络中,无论哪个环节被破坏,均会对整个公安网络正常运行产生很大影响,所以管理人员要将自身安全意识加强,在工作中将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当作重心,防止非法人员对其进行攻击。另外,还要完善并改进内部网络,对内部所存在安全漏洞及时进行修补,由内部以及外部两个方面作为入手点实施安全管理。

2.4管理能力差

在有些公安部门内,在进行网络安全管理过程中,将日志审计所具备作用忽视,另外由于管理能力比较差,对于运行过程中所出现故障无法进行正确检测,在应变以及处理问题方面缺乏相应能力。对于不法攻击,在无法检测时无法将其及时上报,导致无法惩治非法人员。

3加强安全管理措施

3.1对信息系统加强安全管理

应用系统安全管理、数据安全管理以及网络安全隔离,这些内容均在信息安全管理范围之内。其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用系统安全管理,首先应当使数据库系统保证完整且安全结构,可以利用加密与解密读取以及保存重要数据过程等相关密码机制使软件系统管理得到强化,在进行操作时选择专门网络信息管理人员,对软件应用范围以及相关条例进行规范;其次,在对网上所下载软件进行应用之前进行检测,从而避免有病毒入侵;再次,在操作具备较强安全性系统时,应当对用户访问权限进行审核,对操作内容以及流程进行记录。第二,数据安全管理,通过计算机安全产品安全管理数据,通过对密级评判标准进行参考,确定是否通过互联网上传信息,从根本上将数据安全性提高。第三,网络安全隔离,在该方面可以选择将防火墙设置在网络出入口方式,从而对内部网络隐藏,对安全措施强化并集中控制,并且记录网上非法活动,其中屏蔽内部网路操作是通过转换地址而使内外网络隔离得以实现,从而保证外部用户无法获取内部网路信息;强化以及集中控制所指的主要是利用复杂安全管理策略使得不同门户对于不同安全性要求得以实现;而记录网上非法活动能够对非法用户入侵进行审计,并且自动报警,能够使网络系统安全得到维护。

3.2对网络系统加强安全管理

对于网络系统安全而言,安全管理网络设备以及网络信道是其保障基础,可以利用以下措施使其实现:第一,对远程访问以及维护功能进行严格管理,一方面而言应将统一远程拨号口设置在信息中心,使入口数量逐渐减少,对账号加强管理,利用回拨认证方式来使身份认证完成,保证一个账号只能由一个登陆,防止发生非公安人员随意登录现象;另一方面而言,应当使远程维护加强抗破解性能,选择设置较高安全性密码使安全管理工作得到强化,使网络安全性得到提高。第二,利用链路层连接认证方式使网络设备互联完成,由于网络中有一些虚假设备存在,因而可以通过ppp协议认证的设置使互联网安全性得到保证。第三,加密线路,将能够抗流量分析以及加密数据的加密设备配备在网络信道线路上,这样一来能够使数据完整性更强,不容易被外界入侵。第四,公安部门内部自行信道,对于所租用信道而言,其有线路不稳定以及质量较差等缺点存在,因此可以选择具有较强保密性以及质量保证与抗干扰能力较强光纤线路将信道自行建立,从而使网络传输提高安全性能。

3.3对行政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第一,设置严格规章管理制度。在公安机关内部,可以利用严格规章制度对信息管理以及网络运行进行规范,这样一来不仅在管理上比较方便,还能够使信息网络提高安全性,具体而言,可以选择加强指导、强化监督以及明确管理条例等方法使信息网络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第二,对专业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养。对于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而言,由于其重要性以及特殊性,对于管理人员也有着较高要求,对于信息管理员而言,必须要定期检测信息系统运行,对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性进行严格审核,对于网络安全现状提出有关意见以及改进方案,除此之外,还应当设计并规划管理工作。因此,公安机关必须加强培养管理人员能力以及专业素质。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