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社会效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49:31

经济与社会效益篇1

(一)经济效益

医院的经济效益指的是医院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其在保健卫生活动当中的保健卫生成果同所耗费的劳动、资金的比值,实质上指的是有效产出与投入存在的比值关系。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不但包括医疗服务成果的经济成效,同时还涵盖了医院自身的盈利、亏损以及卫生资源累计率。处在当前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医院自身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其自身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

(二)社会效益

医院的社会效益指的是医院充分利用各类型的医疗保健服务模式,通过自身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相应的保健卫生服务,尽最大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而医院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一些社会方面的影响,而这些社会影响即社会效益。社会效益不仅属于医院自身的责任,同时又关系医院自身的形象与信誉。

(三)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属于医院经营管理工作当中两个至关重要的内容,两者之间既是对立的,同时也是统一的。倘若医院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完全不估计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经济水平与心理承受能力,医院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获得客观的经济利益,然而长此以往,医院必然会丧失大部分人员群众,最终致使医院自身经济效益的不断降低。而医院如果过于偏重社会效益,则会导致医院难以承载巨大的经济开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最后必然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丧失竞争力。因此,医院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效益的重要基础,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关键条件与最终目标,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重要联系,医院只有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才能够保障医院自身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提升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措施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医院经济管理体系

新医改政策的持续推进,各个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经济损失在所难免。医院自身的发展一般是依靠自身资金的不断积累,然而随着医院自身经济收入的不断削减,要想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医院就必须要建立健全自身的经济管理体系,通过不断提升医院医疗核算意识,切实加大医疗成本的控制力度。所以,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应当积极降低医疗项目、医疗工作方面的开支,减少一些不必要支出,从而有效保障医院资金的积累。与此同时,医院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与医疗设施的管理工作,切实提升医疗器械与医疗设施的使用率,减少该方面的成本支出。此外,针对医院经济核算工作,应当积极采用全成本管理模式,将各个科室、全部类目当中的资金支出都计算到对应的成本中,通过全成本管理实现成本的高效控制,再保障医院自身社会效益的同时,切实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

(二)协调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建立正确的效益观。

正确的效益观属于指导卫生系统工作开展的重要理论,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另一方面;合理的经济利润是实现两个效益统一的基本原则。社会当中发生的各种问题,经济是终极原因,倘若经济关系不顺,服务关系自然也不顺。满意的经济关系是形成满意服务关系的重要基础,即医院只有实现满意的经济关系,才能够产生满意的医疗关系。这就需要各个医院在内部树立正确的效益观,进一步明确医疗服务的宗旨,使得广大医护人员能够有效协调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正确处理两个效益。

为避免损害社会与病人的医疗效益,医院应当在内部树立正确的效益目标。医院自身经济效益的主动权在医院本身,而社会与病人医疗效益的主动权同样也在医院本身。这就需要医院真正将谋求社会与病人的医疗效益当作最高准则,不仅要为医院自身谋利益,同时也应当为社会与病人谋利益。医院必须要在内部反复强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当两者之间出现矛盾的情况下,医院应当要求广大员工将社会效益放在首要位置,而当医院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时,社会必然会回报医院,其是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基本法则。

(三)提高医院整体素质

新医改政策主要是站在人民群众的利益角度出发,然而其对广大医院来说,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由于医院传统的经济运营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新医改背景下的相关要求,因此,医院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固自身的地位,就必须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工作,以此来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各个医院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区域优势与传统优势的培育特色学科,通过与专科专病建设进行有机的整合,不仅要注重人才培养工作,同时还应当避免人才的流失,针对人才队伍建设制度进行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大职业素养方面的培训教育力度,在医院内部树立优胜劣汰的思想,使得医院内部员工能够在良好的人才机制下实现自我综合素养的提升,通过扎实的操作、优质的服务获取病人的信赖,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除此之外,医院还应当积极引入先进的医疗设施,加大与各个医院的合作力度,通过互相交流、沟通,实现医院综合能力共同提升的目标,切实促进各个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各个医院自身的医疗、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其能够获得发展,新医改带来的不仅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这就需要医院高度重视提升自己的医疗、服务质量,使得医院自身的医疗服务质量、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能够得到有效的统一。通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切实提升医院自身的形象,使得更多的病人更愿意选择医院。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意味着医院必须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这就导致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会遭受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医院要想保障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应当在不断增加自身市场份额的前提下,进一步放宽对应的资金投入,保障医院能够在市场调节下,充分利用增长的经济利润来填补资金投入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差额。除此之外,医院还应当高度重视改革创新,要想在新医改背景下不断提升自己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应当加大科研、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通过构建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广大员工进行科研课题方面的研究,通过不断拓展医疗事业方面的新市场与利润增长点,真正把能力创新与科技创新当作提升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结语

经济与社会效益篇2

【关键词】燃气电厂;尾气综合利用;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

天然气在经济发达国家经历了完整的发展阶段,诸如美国、日本等等国家,对于天然气都能够够合理利用。早在天然气的社会开发还不很完善的时期,天然气处于启动阶段,此时由于对于天然气的利用价值还没有明确的认识,所以没有大规模使用。进入到发展阶段,天然气被大量地发现并开发,此时天然气的需求量逐渐上升,并被作为煤炭的取代产品。也就是说,人们对于天然气的利用价值已经形成认知,并开始科学性地开发和规范性地利用。随着天然气的有效利用率提升,各种规章制度被制定出来,政府建立了天然气合理利用的监督机制,同时还制定了与天然气相关的法律条文,以强化天然气使用的监督管理。随着经济发达国家对于天然气的使用逐渐市场化,各种管道输配网络形成,使得天然气使用形成了完整的网络体系,价格机制逐渐形成。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伴随着世界经济潮流,可持续发展意识逐渐地树立起来。目前,中国的天然气电厂是热力电厂的三大重要形式之一,但是并不具有市场竞争力,且经济效益也不太可观,却能够发挥重要的社会效益。从燃气电厂的运行来看,其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环保的特点,且启动快速。与煤资源和水资源相比,天然气属于一次性清洁能源,且环保价值在于不会释放出污染环境的物质,而且可以循环利用,不仅改善了发电运行环境,而且还有效地降低了能源消耗,使得电厂的电力供应效率有所提升。鉴于燃气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效率,中国从战略发展的角度就要充分利用,以在发挥其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1中国燃气发电现状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确立起来,中国人民对于环保问题极为关注。虽然目前中国依然以煤发电为主,但是对于天然气发电的推广并没有停止。从目前中国燃气电厂的装机容量来看,在全国的电厂总量中的占有率还很低,主要的原因在于,在当前的能源结构当中,中国具有较大的煤炭储备资源,且水电资源也比较多,天然气虽然属于是清洁能源,对于环境保护具有很高的价值,但是,处于市场经济运行状态下的今天,人的思维方式都是围绕着经济而展开。燃气电厂从初建到正常运行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投资,其所能发挥的经济效益需要在几年之后才会产生。特别是中国目前还没有自主研发的燃气轮机,对于联合循环燃气轮机也没有独立的制造能力,使得天然气发电难以发挥其优势。可见,燃气发电要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发展起来,就要首先满足其经济需求,以在技术力量上有所提升。

从中国燃气发展现状来看,产量呈现出上升趋势。随着燃气储备的逐渐增多,加之新的燃气开发项目建立起来,使得天然气使用成为重点研究课题。中国天然气的使用已经进入到发展时期,西气东输就是有效的证明。西气东输管道的建成将燃气发电推向了市场运行轨道,使得天然气消费获得认可。随着天然气被广泛使用,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被制定出来,并开始实施。从2005年至2007年,天然气气价不断地调整,特别是2007年,中国将天然气价格诉诸到法律,为了应对气价倒挂的问题,各种天然气利用政策出台,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关乎到天然气项目开发和使用局限。201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自4月1日采暖基本结束后将存量气和增量气门站价格并轨,全面理顺非居民用气价格,同时试点放开直供用户用气价格,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不作调整。从而可以看出,中国的天然气产业正在实现市场化运行,并步入到法制化轨道,并已经形成了天然气市场发展规律。随着中俄、中缅等油气管道的建设持续进行,还有LnG等海外天然气来源,我国的气源缺少的现状将会得到改善。

2中国燃气发电的现实性

2.1中国燃气发电是时代的必然

从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燃气发电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目前,中国的燃气发电主要体现为市场多重性上,这就需要建设燃气发电厂时,更多地考虑经济问题,降低成本是关键。天然气开发层面,中国对于燃气开发已经形成了联合生产装置,将气田的开发、管网联接和使用以及电能终端用户三者之间建立其联系,并形成模式。天然气的生产要与供应相配合。中国的电能需求量明显高于供应量,而天然气生产要具有一定的规模性才能够实现稳定而具有规模效应的电能供应。此外,天然气从生产到供应,都要经历较长的建设周期,投资风险之大,且周期长而存在着许多难以预料的因素,使得燃气电厂的建设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

2.2中国燃气发电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

针对于燃气电厂运行的风险性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为其长期性和不可逆性。从用户终端的角度而言,电能的使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每年都会经历峰谷性,需要电厂相应地调整供电量。这种电能使用波动性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到其长期稳定性。一旦出现有突发性事件,就会妨碍到燃气电厂的正常运行,加之一些不可预见的偶然因素存在,都会成为燃气电厂的潜在风险突发点。

2.3中国燃气发电可以获得综合经济效益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燃气电厂的社会性是不置可否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企业采用了科学的统筹兼顾,使得企业能够处于良性运行状态。科学化的企业管理不仅可以促进天然气产业链的稳定性,而且还可以提高电厂运行效率,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是燃气电厂运行的理念,也是天然气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从目前电能市场竞争力的增强,燃气电厂作为行业中的弱势群体,要提高经济效益,就要实施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效益,以应对这巨大的挑战。但是,有关研究专家对燃气电厂即将带来的社会贡献给予了肯定,对于其所能够创造的经济效益则需要放眼未来,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有关人员认为,如果将清洁燃煤技术,比如安装烟气脱硫设备应用与燃煤电厂中,不仅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而且还可以降低细粉尘污染,同时还会增加的输送电的费用。如果将该设备应用水利发电厂,则会解决枯水期用电匮乏的问题。由此可见,天然气发电所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

2.4中国燃气发电需要政策的支持

有研究专家认为,中国燃气发电的最大推动力就是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环境保护以强化。政府推行各项措施强调环境质量,对于发展清洁能源给予必要的支持,可以使中国的天然气发电快速发展起来。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天然气发电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可,但是,中国可以在政策允许下在城市周边建设燃气电厂,不仅承担着为城市供电的责任,还可以就近向城市供热。相应地,一些小型燃煤电厂则要强令关闭。目前的城市周边可以采用“热电联产”,通过发展工业配套动力发挥燃气电厂的优势,以使天然气发电在政策的支持下迎来真正的发展时机。

3燃气电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1天然气发电可以降低消耗、保护环境

天然气发电的优势在于,能够降低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重。根据有关研究显示,到2020年,中国要实现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如果采用燃煤发电,需要增加用煤超过12亿吨。中国的自然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大量的消耗已经使煤炭这种不可再生资源接近枯竭。燃煤发电会到导致资源大量减少,同时还要涉及到煤炭的采掘和运输。采用天然气发电,可以降低煤炭的消耗量,而且还会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中国面临着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双重压力,使用天然气发电,对于中国战略性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比如,某燃气电厂采用尾气综合利用技术,新建汽轮发电机组2×50兆瓦,燃气锅炉2×240吨/小时。为了扩大机组容量,规划分期建设4×50兆瓦的汽轮发电机组,高压燃气锅炉为240吨/小时。采用兰炭炉作为燃料的尾气。发电机为空冷式发电机,额定功率是50兆瓦。在尾气处理过程上,兰炭炉将尾气脱硫,经过采集后,输送到气站,然后电厂统一供应。电网变电站采用110千伏电压,对于电网集中控制。使用110千伏的母线将电源接入,按后使用分散型控制系统集中控制。采用燃气发电可以对尾气以综合利用,经过脱硫后就可以用于发电,不仅对能源以循环利用,还降低了污染物排放,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发挥了社会效益。但是在使用燃气锅炉时,也会存在着风险性,燃气为易燃易爆气体,在达到一定浓度是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因此要做好防爆、防火工作。在燃气电厂中,燃气锅炉要符合防爆要求,其所安装的设备,包括阀门执行机构、风机电机等等,都要采用隔爆型。对于尾气综合利用,是经过气站统一收集后向电厂供给。气站的设备以储气罐为主,属于是易燃易爆设施,因此要做好防火措施。

3.2天然气发电要以政府导向为重要发展方向

中国的燃气发电要快速地发展起来,就要从环境效益的角度出发,对天然气发电进行研究。核电同样是清洁能源,可以发挥环境保护的作用,但是,相对于核电在一次性投资和处理核废料等方面方面的投入,使用天然气成本要低很多,而且在技术上更为成熟一些。目前来说天然气的原材料价格相对于煤电和水电来说是比较贵的,如果在行业竞争中,市场效益不佳,会影响到天然气发电的顺利运行。对于燃气发展,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通过宏观调控政策使用清洁能源的硬性要求,就会促使热电厂使用清洁环保技术,比如,安装烟气脱硫设备等等。另外,政府强化环境保护,可以快速地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政府对燃气电厂提供环境保护补贴,并在政策上予以一定的优惠,可以使能源结构相应地做出调整。发达国家在工业经济时代,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但是中国不能再重复这种老路,我国环境压力本来就比较大,对于污染日渐严重的生活环境,如果毫无节制地恣意破坏下去,就会危及到人类的生存。政府从支持清洁能源的利用起,发挥其引导作用,可以为联合循环发电设备的广泛应用创设良好的条件。有专家认为,可以将天然气发电政策框架制定出来,对于中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使输电线损有所降低。随着电网运行稳定性的提高,加上天然气发电机组启停快的特点,将其作为调峰电源更为适合。

4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采用天然气发电,更有利于保护环境质量。中国的多数电厂为燃煤发电,燃煤发电带来的粉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在我国雾霾天气日趋严重的今天,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特别在北方城市的热电厂,由于离城市中心比较近,如果采用燃煤发电,那么来煤炭运输、污染物排放等方面都会对城市环境造成很不利的影响。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调峰是重要的工作环节,尤其是风电近年投产比较多,其反调峰特性对电网调峰的挑战很大。将天然气发电设备由于其启停快,且可以深度调峰,将会对电网调整有很好补充作用。在中国天然气的可利用价值而言,其所创造的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由于其建设周期长,运行成本高,使其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要建立在长效机制上。因此,将燃气设备用于电厂的发电运行中,可以相应地减少环境污染,保证电网稳定运行,提高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等.编.《清洁发展机制方法学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aldoCanova,GianfrancoChicco,GiuseppeGenon,etal.pierluigimancarella.emissionCharacterizationandevaluationofnaturalGas-fueledCogenerationmicroturbinesandinternalCombustionengines[J].energyConversionandmanagement,2008(10).

[3]宋丽芝.山西省城市天然气工程的社会效益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社会,2009(20).

[4]吕学都,刘德顺.等.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采取积极和可持续的方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5]王福晶.煤价对火电厂发电成本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D].河北:华北电力大学,2009.

经济与社会效益篇3

[关键词]博物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博物馆的公益性决定其必须以社会效益为主,而博物馆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宗旨表明,博物馆同样受到现代文化市场的影响。对博物馆来说,社会效益是博物馆发展的根本目标,经济效益是实现和提升社会效益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正处在以优化经济结构为中心的全面调整创新发展时期,博物馆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一、博物馆社会效益的重要性

博物馆依托陈列展览为知识信息载体,以构筑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手段让社会公众实现知识信息共享,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博物馆向社会提供的文化产品因其资源的社会性和投入资金的公益性,主要表现为社会效益。

近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对物质生活要求基本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高频率的工作节奏、不断拉大的财富分配差距以及生活工作中产生的种种压力等等需要得到平复、安放,而收藏、展示人类文明瑰宝,留存地方传统记忆的博物馆天然地成为现代人得以暂时回到人类发展的原点,脱离烦杂社会栖息心灵的理想港湾。

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博物馆提供的文化产品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精神财富。在这里,人们可以从容回顾中华民族发展的漫长历程,赏析祖先聪明才智的具体表现,增强对中华民族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样的精神财富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是激励中华民族崛起的动力源泉。

二、博物馆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基础

博物馆社会效益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创造效率和效益的主体,决定着经济效益的大小。博物馆教育让公众在共享人类先进文化过程中,在情操陶冶、道德规范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综合知识储备、人力技能提升方面发挥集聚效应,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动积极地发挥智力潜能,为社会创造财富。

博物馆社会效益有助于提升产品的经济附加值。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高投入、高消耗与低产出、低附加值的经济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产业结构面临调整转型的巨大压力,世界经济运行的趋势是追求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它既环保、低消耗,又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文物是千百年来祖先智慧的结晶,具有宝贵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如果改变博物馆传统的管理运营理念,将丰富的馆藏资源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尽可能广泛、深入地用之于社会,将会极大地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加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如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将博物馆运作与企业经营充分融合,研发出国内瓷砖行业唯一集工艺艺术和实用装饰材料于一体的产品――唯美壁饰,一年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300万元。

博物馆社会效益有助于拉动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现在东部与西部、内地与沿海的竞争优势差距已不再明显,地区之间在人才、资源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为什么那么多人跑去北上广,不是因为它们是首都、金融中心,而是因为城市强大的文化力量,因为那里的文化吸引力。博物馆传承城市文明,拥有价值连城的藏品资源、权威深入的研究成果、质量优异的展览陈列、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是一座城市最富有影响力的公益文化形象,博物馆社会效益发挥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座城市吸引人才和资本能力的强弱。

三、博物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平衡发展的机制探索

在市场竞争高度激烈的现代社会,博物馆必须建立健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管理体系和运作模式,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是深化改革激发运作活力。政府应该做好顶层设计,把握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方向。主管部门要改变职能,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博物馆组建理事会,明确博物馆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关系,提高博物馆管理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借鉴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模式,参照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指标体系,制订本地博物馆运行评估指标体系,每年进行评估,引导地方博物馆开展馆际合作和良性竞争,提升运行水平和社会影响力,为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建设提供参考。改革用人机制,将定编制转变为聘用制,实行竞争上岗,能者上,庸者下。改革分配制度,打破传统工资分配体系,建立适合市场机制的薪酬分配制度,根据岗位、绩效按劳取酬,让劳动者价值在社会价值评价评价体系中得到认可。

二是借助社会力量推动机制创新。近年来,第三种力量如文化基金会开始活跃在博物馆领域,以所接受的捐赠资金或产业为活动手段,资助博物馆开展各项业务。由于基金会对项目申请要进行专业的评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跟踪、评估、调控,对项目结果还要进行验收评估,基金会严格透明高效的市场化运作程序倒逼博物馆改进自身不适应社会要求的机制缺陷,从而生产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优质文化产品,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效益。

三是立足市场生产文化精品。博物馆的产品不管是临时展览、社教活动、专业服务还是文化衍生品,推出市场前都必须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分析相关数据,据此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博物馆必须发挥自己的资源、人才优势,抓住产品生产链中附加值最高的研发环节,开发出有创意有内涵有特色的文化产品,通过授权和特许经营,形成博物馆占主导的文化产业链条。

参考文献:

经济与社会效益篇4

众所周知,投资项目预算资金的节约在某种程度上将影响项目规模和功能定位,如在社区内所设置的休闲健身器材,在资金节约的情况下将明显降低器材的种类和使用价值。因此,如何在二元效益下建立起权衡措施,以及在涵盖二元效益的基础上来指导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则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关系的认识

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

(一)经济效益构成社会效益实现的载体

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如何有步骤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成为了地方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议题。从安居乐业的角度来看,首先需要培育出适合城镇居民“安居”的环境,因此就需要发挥政府公权力的职能来完善公共便民设施,其中较为重要的便是健身器材的配置。若要实现这一目的,则依赖于财政预算拨款或者说动用基金,但无论怎样唯有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强化了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社会效益才能被现实的体现出来。

(二)社会效益成为经济效益提升的归宿

考察处于多元目标函数下的政府公权力实施边界可知,政府在实施固定资产投资时的愿景主要导向解决和改善民生问题,以及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由此可见,社会效益便成为了经济效益提升的归宿。事实证明,完善固定资产投资前的论证工作和招投标工作与否,都将直接关系到二者辩证关系的实现与否。

二、认识引导下的项目投资合理化分析

在上述认识引导下,项目投资合理化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项目投资目的分析

本文围绕着政府所实施的固定资产投资而展开论述的,这也就意味着关于项目投资的目的也应基于政府的职能。为了减少政府决策层的有限理性,在项目投资目的的定位上应建立起排序模式,即应将不同的目标元素按急迫性进行排序,排在最前面的显示越紧迫。从而,这就使得在固定资产规模和功能决策上,实现理性思维。

(二)项目投资手段分析

项目投资若要权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则需要有效完成投资前的论证、资金预算、招投标,以及投资后的使用监管工作。具体来说,论证阶段主要结合目的来完成投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此时便需要与资金预算相挂钩;招投标则成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之所以强调投资后的监管工作在于,通过使用监管不仅可有效发挥固定资产的社会效益,还将延长该资产的使用寿命。

(三)项目投资结果分析

在权责对等原则下,对项目投资结果(绩效)的分析将有助于评价投资的价值,以及对责任人的工作进行业绩考核。另外,建立事后评价机制还应形成一种约束机制,来管控投资当事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便为下文的固定资产投资模式的构建提供了路径指向。

三、分析基础上的固定资产投资模式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分析基础上,固定资产投资模式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构建。

(一)深化对二元效益关系的认识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级政府所实施的固定资产投资活动也将日益频繁。为了优化政府资源的配置,需要深化对二元效益关系的认识。从现阶段所反馈的信息来看,或许应增强对经济效益的内涵理解,以及如何实现经济效益的手段解构。

(二)厘清固定资产项目投资目的

政府所要实施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部分属于城镇居民的安居工程,另一部分则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对于后者来说,如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因此,为了使固定资产在投资后能有效发挥它的功能,首先就需要厘清它的投资目的。以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中的固定资产为例,它所要承担的功能、需要解决怎么的问题、应适应怎样的自然环境等,这些都成为了厘清投资目的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完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流程

不难理解,在厘清固定资产项目投资目的后,实则就明确了该项目的社会效益问题,此时的完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流程则是关系到经济效益实现与否。梳理现有文献所阐发的措施,可以通过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和完善招投标制度,来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的控制。另外,还应强化审计工作来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

(四)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绩效评价

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绩效的评价,主要在于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而其中的难点是对社会效益实现与否的评价。为此,可以采取曲线路径来进行评价,如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等形式,来获知受益人的态度,从中进行评价。

以上四个方面便构成了笔者对本文主题的讨论,不难发现,本文所构建的措施仍适用于其它类型组织的固定资产投资活动。

四、今后工作中还应重视的问题

在本文的最后,再从下面两个方面来进行问题的拓展: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有效设计

尽管,目前各单位都是统一对固定资产进行招标采购;并按部门、层级进行派发。但在制度的设计上,仍然能够对此进行有效监管。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开展:(1)明确单位固定资产统一归口为国资部门委托管理。(2)明确每个层级的一把手负责监管本部门固定资产的使用,并对直接上级负责。(3)权利与义务对等。(4)在薪酬分配体系的安排上,应向各部门、各层级固定资产一线管理人员倾斜。

(二)动态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

动态管理模式的开展,其目的主要在于对单位现有固定资产进行保值、增值的运作。这种模式根据不同单位类型,则有不同的实施方式。以高校为例:在寒暑假期间,可以将部分教室与实训室向社会劳务机构租赁,以配合区域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在租赁过程中,单位应配专人对本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进行监管。通过这种模式,就实现了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同时,单位在未来对固定资产进行购置管理时,应充分考虑该项固定资产的专用性水平。必要时,可以采取以租赁或以整合社会资源为主。

五、小结

本文通过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关系的认识,以及对项目投资合理化的分析,认为固定资产投资模式可从:深化对二元效益关系的认识、厘清固定资产项目投资目的、完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流程,以及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绩效评价等四个方面展开构建。

参考文献:

[1]郭杰.加强建设项目管理搞好建设项目竣工综合验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10).

[2]李建虹.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思考[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0(2).

[3]政府投资项目资金失控原因分析[J].中国审计:特区版,2009(1).

作者简介:黄永红(1970-),女,广东博罗人,本科,经济师。研究方向:工程咨询。

经济与社会效益篇5

【关键词】社会责任;经济效益;经营业绩

一、引言

“非法疫苗事件”的曝光,药品安全再一次被推至风口浪尖。的确,按照常理来说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必然要带来社会道义成本的增加,这对于企业追求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来说似乎是一种反向的冲击。但事实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恰恰引领了一条追求正当经济效益的道路,获得了双赢的结果。最近几年,“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健康安全”反复地撞击社会神经,考验人性的美丑,也将社会引向了一个积极思考的层面,不断提醒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目标同时,要学会担负社会责任。

二、文献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是基于商业运作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想法,指企业在创造力人、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以及对环境、消费者和社会的贡献。早在1970年,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就之处企业必须承担社会义务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成本。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项长久的建设线项目,永不过时。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其自身的发展,能够有效的带动相关利益者整个供应链的经济增长,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可以说经济效益是一个企业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以最小的耗损模式获取最大收益,真真正正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有关于如何权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学者们也是有所研究。刘晔(2014)【1】的研究表明,社会责任对于经济效益在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发展长期战略需要两个方面,均具有促进和保障的作用。雷杰、李蕾蕾(2008)【2】等人认为,企业想要长久发展,必须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统一,全面协调两者之间甚至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侯振新(2008)【3】研究发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的实现并不存在矛盾关系,反而还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就应该采取措施来鼓励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张兆国(2014)【4】等人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信号传递机制、交易实现机制的同时,也是一种价值创造机制。

三、案例背景

2016年3月,一起涉案金额高达5.7亿元的“山东非法疫苗事件”被曝出,并开始在网络中进行疯狂传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随后,相关部门立马展开深入调查。调查发现实际上整个疫苗事件的买卖线索环节共涉及24个省份将近80个县市。涉嫌虚构疫苗销售渠道的药品批发企业共9家,其中最引人注目当属由上市公司沃森生物作为控股股东的新三板挂牌公司———山东实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于受到本次疫苗事件这一“黑天鹅”事件的强烈冲击以及整个事件的不断发酵,沃森生物于3月22日上午宣布紧急停牌,并在停牌公告中说明,实杰生物正在积极配合调查,公司也会及时履行信息的披露义务。

四、案例分析

疫苗的最初价值原本是为了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抵抗传染疾病等。其存在的特殊性要求生产供应商不得不保证百分之百的尽力安全。若有差池,牵扯到的是一大批青少年儿童的生存成长,甚至可以升华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层面。

(一)企业社会责任

1.经济责任经济责任本身是以金钱为标的物,由此来判定责任人在经济范围应该履行的责任和承担的损失。在企业的实例中,经济责任的内容通常会以“经营目标的实现”、“推动经济效益发展”、“内部控制监管有效”等方面来呈现。而本次疫苗事件的发生,不但导致沃森生物紧急停牌,还有专家提到企业内控失灵、经济收益明显受创等问题。2.安全责任疫苗事件的发生,使得我国药品行业的安全危机再次袭来。回归事件本身,所贩卖的疫苗虽然是通过正规厂家生产,但是流通环节中,对于疫苗的储存和运输环境的忽略,导致在该过程中的疫苗依然存在变质风险。毕竟,疫苗的特殊性同时意味着它不仅仅只存在生产环节的安全责任,事实上流通环节也是一个风险点所在。

(二)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情况

该次事件的发生对于沃森生物,可以说是一次经济效益的重创。不但是旗下实杰生物被相关部门撤销GSp证书的问题,沃森生物股票停牌以及经营业绩也是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从沃森生物2016年度一季报可以明显看出,公司在该报告期内虽然实现了约2.11亿元的营业总收入,甚至相比上年同期增长22.47%,但受到疫苗事件的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虽然同比增长了12.86%,但其亏损依然高达4205.41万元。同时,在季报中也提到,有关于实杰生物和圣泰(莆田)药业均被撤销和收回GSp证书的事实,并拟进一步采取行政处罚。另外,根据对沃森生物2015年业绩快报修正公告的解读,受疫苗事件影响,沃森生物2015年度业绩在经由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后,虽然营业收入方面依然以10.06亿元同比增长39.92%,但营业利润却从-3.90亿调整至--8.98亿,同比减幅高达800.81%,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幅也高达686.30%,亏损约-8.41亿元。

(三)沃森生物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分析

通过对沃森生物社会责任和近期经营业绩的各自解读,可以明显看出,“非法疫苗事件”的火速蔓延,从某个方面来看,凸显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让整个社会对于药品安全的信任度再一次跌至零点,也导致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不振。互换位置来看,经济效益的不景气也激活了药品企业对于社会责任方面的高能预警状态。因此,可以说两者之间存在着互相推动保障的关系,密不可分。

五、结语

药品安全一直是国家重视的大患之一。为了保障社会药品安全,国家一直在大力推进药品监管的实施力度。但追根溯源,药品安全问题并不是仅仅只是依靠国家的强行手段就能够达到绝对预防目的的,最终还是需要依靠药品生产企业以及各批发销售商家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建立执行。而作为企业追求的最终经济效益,也与社会责任息息相关。一方面社会责任的履行对于企业的品牌价值打造以及随之带来的大众信任都起着积极作用,这也是也会企业获得消费群体和经营收益的绝对保障。另一方面,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自然而然的囊括了一批忠实消费群,而他们对于对产品服务的需求除了满足对症下药以外,还需要企业的信任打造来吸引顾客选择,因此企业也不得不忠实社会责任的建立和履行。总之,企业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实质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不论是打造企业的信任度、收获消费群体、提升企业自身在行业的竞争力还是直接牵引经济效益的攀升,都需要关注社会责任,才有可能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晔.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35):241-241.

[2]雷杰,李蕾蕾,何存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其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J].经济问题探索,2008(8):104-108.

[3]侯振新.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矛盾吗[D].复旦大学,2008.

经济与社会效益篇6

1.三钢自备电厂取得的经济效益分析

1.1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三钢2012年1-7月自产发电量已占到外购电量的45%,按每度电的售价0.608元计算,1-7月的直接经济效益已近20000万元。随着自备电厂的管理水平及各项技术指标的不断完善,自发电量将不断上升,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也会显著提高。

1.2用电成本分析

三钢2012年1-7月外购电的平均成本为0.5573元/度,从上表看出,随着最新技术使用,自发电成本不断降低,仅此一项就减少用电成本支出约7000万元,节约了大量的资金,目前三钢仍将进一步采用最新技术,进行技术革新,深挖内潜,提高自发电量,降低发电成本。

1.3投资收益率分析

热电站2台1.5万Kw发电机组及相关的配套设施价值5000万元,是由三钢钢联电力发展公司作为投资方,三钢集团以财产租赁的形式进行生产经营。热电站年销售利润约为1600万元。4#高炉tRt设备由三钢自行购入,电机额定容量为6000Kw,工程投资2496万元,年销售利润约为1100万元,随后相继建成5#、6#、7#tRt;StRt工程总投资约6000万元,是三钢炼铁综合生产能力改造项目的重点配套工程,相对于独立的高炉煤气透平发电机组(tRt)和汽轮发电机组,StRt发电机组减少了一套自动控制系统、一套调节油系统、一套发配电系统,还减少了厂房用地和运行人工成本,每年按并网电量10000万千瓦时和每千瓦时0.6元计算,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6000万元,投资收益率均十分可观,短期内就能将投资成本收回。StRt投运后,大幅提高了二次能源的利用率,对提高三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使三钢节能减排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1.4税务成本分析

为更好地鼓励企业综合利用资源,来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通知》(财税[2008]117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47号)就相关问题做了后续的规定。

2.三钢自备电厂产生的社会效益

三钢自备电厂不仅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更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近年来三钢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由此产生大量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给三钢环境治理造成很大的压力,若处理不好,对三明市原本就不理想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无疑是雪上加霜!三钢过去是“资源——产品——废物”单一发展的经济模式,将富余的煤气放散到空中,即造成能源浪费又造成环境污染。在tRt建成前,高炉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压煤气是通过减压阀强制节流和形成噪声变成低压煤气后送往低压管网供用户使用。如今三钢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利用富余煤气、各分厂的蒸汽、高炉余压余热发电,从源头削减一次能源的使用消耗,最大限度提高二次能源的回收利用率,减少向大气排放各种污染,形成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热电站的锅炉使用的燃料全部是煤气,锅炉作为煤气平衡调峰,煤气多时,锅炉多烧富余煤气多发电,煤气少时减烧煤气少发电,为三钢实现煤气零放散的目标提供条件;tRt装置更是不消耗燃料、无污染的最经济的发电设备,在发电机组运转时,不改变高炉煤气的化学性质,也不影响原有煤气用户的正常使用,却可以回收原减压阀组白白损失的压力能和热能,有效解决减压阀组减压时产生的噪声污染和管道振动,是一项收效十分显著的节能和环保装置。由于主要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生产监控,电厂职工的工作环境很好,提高了职工工作积极性,体现了三钢“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同时也为三明市环境保护工作做出了自已应有的贡献。

3.三钢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的途径及发展前景

经济与社会效益篇7

关键词:哈尔滨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142-03

前言

土地作为稀缺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中的主体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趋重要,制约性也日益明显。而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和人口的高速增长导致非农业用地急剧膨胀,城市化进程加速,农业、城市、交通及工业等各业用地之间的需求矛盾日益加剧。对土地的利用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统一,土地利用不是单纯的经济利用,而应该是在强调生态利用的基础上的生态经济利用,即既要追求经济利用和社会稳定,也要强调生态效益。因此,土地利用效益中要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一、研究区概况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是中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全市土地面积5.31万平方公里,辖8区10县(市),2008年总人口989.9万。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是连接欧亚大陆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近年来,哈尔滨经济高速发展,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7%。从2002―2007年,哈尔滨地均GDp由2382万元/km2,增长到4667.73万元/km2。生产总值由12642亿元增长到24768亿元。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由4.75m2增加到6.65m2。但是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却有逐年降低的趋势(如表1所示)。

二、评价模型

(一)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函数模型

fi=wijxijF(X)=wifi(1)

gi=pijyijG(Y)=pigi(2)

式中:Xij,Yij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各指标的标准化值;wij,pij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各指标的权重;fi,gi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目标层得分;wi,pi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目标层权重;F(X),G(Y)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综合得分。

(二)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指数评价模型

t=α×F(X)+β×G(Y)(3)

t为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依据土地利用中社会经济效益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相对重要程度确定。

(三)土地利用协调度评价模型

根据协调概念的定义,F(X),G(Y)的离差越小越好,C为协调度,反映了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协调程度;k为调节系数,一般情况下,5≥k≥2。它反映了在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综合效益或发展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即F(X)与G(Y)之和一定),为使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复合效益或发展水平(即F(X)与D(Y)之积)最大,两者进行组合协调的数量程度。显然,0≤C≤1,协调度C达最大时即最佳协调状态;反之,协调度C小,则越不协调。

C=K(4)

(四)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

协调度C是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相互协调的重要指标,它对于约束环境与经济的发展行为,促进两者健康协调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协调度在有些情况下却很难反映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或综合效益的大小(或发展水平)。因此,引入度量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高低的定量指标“协调发展度”就十分有必要。

D=(5)

(五)耦合度模型

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概念推广得到多个系统相互作用耦合度模型,即:

R=(u1,u2,u3,…,um)(ui+uj)1/n(6)

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具有耦合关系,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土地利用效益系统是非线性系统,借助物理学中的耦合概念可以建立二者之间的耦合度模型,由此得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度函数,可以表示为:

R={[F(X)G(Y)/[F(X)+G(Y)(F(X)+G(Y))]}1/2(7)

三、数据处理与结果评价

通过确定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得出哈尔滨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指数,以及协调度、协调发展度、耦合度(如表3所示)。

由计算结果得知,哈尔滨市2002―2007年生态环境效益指数波动较小,属于平稳上升阶段,说明哈尔滨市生态环境势态良好,生态环境指数由2002年0.468到2007年0.496。2003年和2005年指数值相对较高,这一方面反映哈尔滨生态环境建设情况基本良好,另一方面暗示着它的环境保护政策执行情况较好,而同阶段中,社会经济效益则变化明显,由2002年0.275发展到2007年的0.464,说明近年来,哈尔滨市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尤其是2002―2004年,呈直线上升趋势,到2005年和2006年有缓慢下降趋势,2007年又达到0.464的高值,说明哈尔滨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经济发展的同时没有对生态环境破坏,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呈现正向发展的方向。

通过计算我们得出哈尔滨市2002―2007年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关分析图,如上图所示,土地利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协调发展度趋势与协调度相似,总体上呈协调关系,说明哈尔滨市六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良好,经济的发展没有破坏到生态环境,反而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尤其是耦合度也是非常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显著。

结论

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具有系统的相关性,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土地利用效益系统是非线性系统,借助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可以建立二者之间的相关分析模型,结合哈尔滨市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土地利用效益相关分析。总体看来,2002―2007年六年间,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效益处于协调发展阶段。

为维持土地利用效益协调发展的趋势,土地资源开发要在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用集约水平的同时,注意经济结构优化,通过科技创新,降低能耗,加大对环境的投入,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经济与社会效益篇8

关键词:天然林保护;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景洪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7017102

1引言

森林在我国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人类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源都来源于自然环境,森林资源对于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实中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及生态发展都离不开森林,森林对于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具有十分优秀的水土保持的功能,能有效地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的环境,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和抵御各种自然灾害,还能够有效地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加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荒漠化的继续蔓延,为人和野生动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空间,因而人们很多时候将森林的作用比喻为一座绿色的水库,有效地支技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但是目前人类的生产活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森林尤其是天然林的生存,正基于此国家实施了天然林的保护工程,该工程已经进入到二期的中期阶段,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实施天然林保护后的林地现状

根据景洪市天然林资源的相关资料统计,景洪市的森林面积619497hm2,其中林地的面积占到了景洪市土地面积的85%以上,还包括一些荒山和荒地等,因而景洪市的天然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比较高。截止到2010年,国家所实施的一期天然防护林工程已经结束,完成了对于天然林保护面积约583万亩,完成了公益林建设56.46万亩,任务完成率100%,其中:人工造林7.64万亩,封山育林23.91万亩,飞播造林24.91万亩,在天保工程二期实施中,景洪市天然林管护面积达703.63万亩,自从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景洪市所完成退耕还林的林地面积达到8.8万亩,这些不仅包括退耕还林还包括荒山造林是二者总的林地面积,各级政府和当地群众积极拥护并开展针对天然林的保护工作,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计划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84.46%提高到86.33%,森林覆盖率实现显著的提升。

2015年以“林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助农增收为核心”,顺利完成了2014~2015年度木本油料基地建设澳洲坚果种植项目20000亩的造林工作。经过认真落实,项目安排在勐旺乡、普文镇、大渡岗乡、景讷乡、勐养镇、基诺乡、嘎洒镇、景哈乡、勐罕镇及景洪街道办,9个乡镇和1个街道办实施,完成种植澳洲坚果20000亩(400000株),平均成活率达到96%,完成率100%。其中:勐旺乡种植面积4806亩,种植坚果96120株,成活率达到94%,普文镇种植面积1425亩,种植坚果28500株,成活率达到96%;大渡岗乡种植面积2568亩,种植坚果51360株,成活率达到97%;景讷乡种植面积1110亩,种植坚果22200株,成活率达到95%;勐养镇种植面积2347亩,种植坚果46940株,成活率达到96%;基诺乡种植面积2000亩,种植坚果40000株,成活率达到97%;嘎洒镇种植面积180亩,种植坚果3600株,成活率达到98%;景哈乡种植面积3450亩,种植坚果69000株,成活率达到97%;勐罕镇种植面积1706亩,种植坚果34120株,成活率达到96%;景洪街道办种植408亩,种植坚果8160株,成活率达到95%。

3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3.1经济效益

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云南省景洪市实现了大面积规模化的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在澳洲坚果成熟之后每年能够给云南省景洪市带来丰厚的回报。按照目前澳洲坚果的市场价20元/kg,在澳洲坚果成熟之后每亩地可产坚果400kg,那么每亩林地可实现毛收入8000元。而20000亩的澳洲坚果按照成活率95%计算,每年可为云南省景洪市带来15200万元的收入,除去栽种澳洲坚果的成本以及日常维护管理与施肥的成本,每年仍可实现上亿元的收入,因而仅此一项每年就为景洪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森林还能够有效的增加粮食的产量:随着森林面积的不断增加,粮食产生也在按照一定的程度增加,按照相应的增值标准进行计算,1kg的粮食折合人民币1元进行计算,那么每年可以产生的经济效益就达130万元左右。此外森林还能够有效的抵御自然灾害:森林对于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能够有效的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降低、强度减小,使得自然灾害造成损失降低,按照景洪市当地自然灾害所产生损失的一定的百分比进行计算,每年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达到了220万元。因而通过对森林经济效益的指标分析,随着森林面积的增加,其每年可以实现的经济效益达到了4000万元人民币,另外大面积的天然林具有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吸附灰尘等作用,因而具备十分显著的生态效益。

3.2生态效益

景洪市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于天然林严禁砍伐,妥善的安置了之前从事森林企业职工120多人,使得景洪市全市583万亩的天然林得到有效的保护。生态公益林的面积显著的增加了,根据景洪市天然林资源的有关数据统计,自实施第一期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实现了林地面积增加了56.46万亩,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各种林地的混搭种植,实现了森林面积的有效的恢复,同时林地的质量也显著的提高了,林地中各种植物的结构更加的合理。自从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景洪市的热带雨林的面积也实现了较大程度的增长,各种生物栖息的环境也得到了较好地改善,森林的各项生态功能实现了较好地恢复,使得森林蓄水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自从实施该工程以来景洪市的森林蓄水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也明显的降低了。同时也实现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林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3社会效益

自从天然保护林工程实施以来,当地的群众除了可以通过直接参与到天然林保护工程中获得相应的收益之外,还能够参与到该项目中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林区中道路的建设,森林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显著的增加了当地的就业机会,为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各种野生动植物生存和栖息的环境得到了保障,因而热带雨林中的各种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也得到了保护,为生物工程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并且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当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得到维护,能够有效地促进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因而也能够显著地改善当地的产业结构实现人民的增收,故景洪市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能够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4结语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给景洪市带了巨大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促进景洪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民的增收、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以及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建平.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8).

经济与社会效益篇9

【关键词】新民居;经济社会效益;问题;思考

一、新民居建设的历程

1.新民居建设的由来。自2000年以来,河北省省农村民居建设规模每年均在2000万平方米以上,住宅建设投资额每年都超过了100亿元。但由于缺乏有效引导,传统的住房观念和生活方式未能得到扭转,农村民居布点零乱、结构陈旧、功能不完善、基础设施不配套、生活起居不方便等问题一直未能较好解决。积极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一方面可以加快村庄改造步伐,改善村容村貌,促进农民生活方式改变;另一方面可以带动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和改善农村民生,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还可拉动钢铁、建材、建筑等产业发展,激活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农民就业。因此,2008年10月河北省委七届四次全会决定在全省开展农村新民居建设。

2.新民居建设的争议与进展。2010年下半年新民居建设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一些媒体认为农民“被上楼”后,从事农业生产不方便,生活成本提高,土地权益被侵害,因而对新民居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为了弄清事实真相,2010年12月新华社记者宋振远、杨守勇专门到邯郸市调研了33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并形成《“三难”挡路,新农村建设怎么办》的报告,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给以邯郸为代表的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充分肯定。同期,中纪委原常务副书记侯宗宾同志也亲自到邯郸进行调研,并撰写《农村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河北省邯郸市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农村建设调查》,总书记、总理等中央领导分别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这一调研提出的经验、体会和建议值得重视。国土资源部也肯定了河北省采取的做法主流是好的,要有序健康推进下去。

对新民居建设的争议于2011年逐渐降温。河北省“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在未来五年内力争完成10000个以上行政村的新民居建设任务。新民居建设原则从2009年的“原址”改建,到2010年的“联村”建设,再到2011年“成熟一批、审批一批”,力求稳步推进、长期坚持,逐渐理性化、现实化。2011年,邢台市新民居建设的主要进展有:第一,省级新民居建设示范村数量逐年递升。截至目前,邢台市共有省级新民居建设示范村434个,其中2009年90个,2010年160个,2011年184个。第二,工程建设态势良好。截至2011年底,434个省级新民居建设示范村已启动开工建设315个,其中完成全部主体工程的41个,部分建成交付使用的76个,全部建成交付使用的33个。累计已交付使用房屋9543套,交付建筑面积152.5万平方米,平均每套房屋约160平方米,已入住7057户。第三,新民居建设投入增多。2011年底,邢台市新民居建设累计投资44.2亿元,其中2009年19.2亿元,2010年14.8亿元,2011年10.2亿元。按照投资来源划分,村民直接投资约21.4亿元、村集体3.5亿元、各级财政奖补0.7亿元、开发商垫资14.9亿元、社会投资3.4亿元。第四,新民居建设用地规范稳妥。2010年年底前,省国土厅批准邢台市2009~2010年需要周转用地的新民居项目53个,共批准周转地9456亩,置换面积15427亩。目前已利用周转地2486亩。

二、新民居建设的主要经济社会效益

(1)实现了土地集约化利用。新民居建设通过“平改楼”、“联村居住”,“空心村”治理等方式,节约了大量土地。以任县永福庄十村联建点为例,十个村庄现有人口5490人,村域总面积12918亩,其中村庄建设用地1338亩。新规划的十村联建新民居总占地35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可安排2100户入住,腾出土地约1000亩。(2)改善了农民居住状况。农民由过去的小平房住进了环境优雅、经济适用、功能完善、安全美观的新民居,由原来的烧煤、烧炭到现在的沼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由原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现在平坦的水泥路、鲜花绿地相映的街区,可以说和城里人的生活相比毫不逊色。邢台县南石门村借助新民居建设机遇,大力改善乡村环境,把一个小山村打造成了吸引城里人拍婚纱照、旅游度假、休闲垂钓的美丽去处。(3)农村各项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示范村同时进行了硬化街巷、铺设自来水管道、铺设排污管道或修建排污沟、安装路灯、绿化美化、建设文化广场或村民活动中心、学校、幼儿园、敬老院、卫生室等项目建设。一些村利用村企共建模式,实现了村庄与社会资源共享。如任县北西片区综合开发工程,占地1200亩,总投资26亿元,建设内容包括三甲医院、五星酒店、百亩公园、高档学校及商住整体开发等,力争用2~3年的时间建成邢台市最好的县级医院、酒店、公园和学校。(4)促进了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带动社会投资44.2多亿元,极大地推动了钢铁、建材、建筑、家电、家具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同时,土地整理后,可以实现规模经营,引进投资发展经济。如邢台县前坪村充分利用毗邻紫金山景区的区位优势,引进投资1200万元,修通了通往山西的19公里旅游专线,扩大了旅游市场;依托紫金山优质水资源,引进了总投资1200万元的紫金山泉水厂;对旧村闲置房屋进行统一规划,改造成集农家宾馆、景观小区、旅游渡假村于一体的经济效益型新村,大力发展农家游;结合山场广阔实际,种植薄皮核桃10万株。预计5年后,前坪村农家游将初具规模,核桃深加工产业初步成型,村集体收入将达到1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5)健康、和谐、文明的乡风进一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文化设施较为齐全,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日益丰富,初步形成了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农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6)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城乡规划的全覆盖,新产业加快形成,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扩展,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快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三、新民居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乡结合部开发商圈地、占地暗流涌动。新民居建设最大的问题是一些地方土地没有受到应有保护,尤其在城乡结合部有一股新的开发商圈地暗流。受国家调控政策影响,一些开发商在城市找地贵、无指标。他们开始走向农村,以建设新民居,新民居用地土地免税费,较为便宜,使建筑用地成本大为下降。有些开发商还采取各种策略多占地,审批50亩有可能实际占地80亩。建筑设计也并没有吸收农民意见,而是按照城市的住房结构来建设,非常不适应农村。结果是建成的房子农民不喜欢,不购买。开发商于是把房子卖给农民的亲戚朋友或外地人。这样做一方面导致土地流失;另一方面农民搬不了家,旧村不能拆,周转复垦就不能实现,新民居的初步设想化为乌有。

2.配套设施仍存在较大欠缺。楼房建好后,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公共设施一般延伸不到农村,远离城市的地方集体经济往往无力解决这个问题,导致新民居成了形象工程,好看不好住。瓶颈在于资金。以沙河显德汪村为例,共有三项投入无法落实。一是街道硬化绿化和排水排污管网铺设。硬化一米路面和修好一米绿化池,需投入360元,铺设一米排水排污管网需60元,空心村改造规划街道总长1000米,共需资金42万元,而该村一年的集体收入不过30多万元,除去占地赔偿和村日常开支,所剩不过10多万元,缺口较大。二是集中供暖。按要求新民居村要实行集中供暖,该村紧邻显德旺煤矿,集中供暖可利用煤矿的废弃余热,但建站和铺设管网就需费用300多万元。三是洁净能源投入。该村可引用显德汪煤矿电厂的电来做饭,电价低,又洁净,但也需再上一个较大的变电站方可使用,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目前,政府虽然也向每个村投入15万元的基础建设资金,但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3.农民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新民居的初衷之一是把农村节约的土地用于城市建设。但是土地是农民的唯一财产,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农民对土地享有合法的财产权和收益权。把通过新民居整理出来的土地全部用于城市的工业区、公共设施或住宅楼,是不合理的。城市要发展,农村同样也要发展,不能以经营农村的理念、以牺牲农民的权益来降低工业化城镇化的成本。农村整理出来的土地首先应该用在农村建设上。如果采取与发达地区置换土地指标的方式,其受益也应该返还农村建设,土地出卖的收益金应该归农民。把农村土地整理出来变为国有土地,上市拍卖而受益全部归到政府的做法,是有失公允的。邢台市虽然至今没有发生实际的置换与拍卖,但也未制定明确的保护农民利益的措施。

四、对新民居建设的思考

1.加强卫星城和中心城镇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不只是新民居建设一条路。随着工业化进程,大量农民工会走进城市,但是城市的容量有限,短期内过多人口涌入会使城市的住房、医疗、卫生、教育等实施都跟不上,给城市带来很大压力,无法让农民工在城市安家落户。如果能够发展卫星城和中心城镇,把一些项目和生活设施向这些地区布局,引导农民流向这些地方。一方面可以减轻农村的土地压力;另一方面大城市压力不会太大,而农民的生产生活也可以得到改善。从农村来说,农民离土离乡会减少农村的居住需求,土地整理会更便利。

2.新民居要慎重推行。从3年来的实践来看,新民居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问题也很多,资金不到位、产权不清晰、土地保护不利等涉及到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因此新民居建设可以抓试点,但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提倡农村统一规划,一定要听取农民意见,建与不建,建成什么样式等都要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有发言权,不能强迫命令。对开发商的行为要密切关注,制定相关政策严防土地流失。

经济与社会效益篇10

关键词新闻编辑;电视台;经济效益;社会公共利益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33-0043-01

1电视台经济效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冲突困境的现状分析

1.1有偿新闻

某些新闻编辑工作者人员将有偿新闻作为变相谋取私利的手段,尽管我国已明确禁止,但近几年来依然屡禁不止,甚至有愈发蔓延的趋势。以某矿难事故的电视报道为例,该煤矿发生严重爆炸事故,造成38名矿工死亡,事故发生后,当地电视台11名记者和电视编辑工作人员,收受矿主的现金贿赂,在新闻编辑报道时,故意隐瞒事故严重性。这种有偿新闻现象,正是电视台编辑人员在面对个人与社会公共利益时,经常遇到的情况,同时也是考验电视台编辑人员职业道德时需要正视的情况。

1.2违法广告

广告是以付费的方式,委托电视台报道相关商品或者服务信息,对于引导社会公众的消费行为,具有直接影响作用。电视台的广告传播,商品或者服务情况报道的真实与否,需要电视台编辑的严格把关,如果编辑后的广告信息,未能真实反映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则可能对消费者造成误导。在电视台广告传播实践中,违法广告现象并不少见,我国工商局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35家地级市电视台共了31883次药品广告,其中包含9684份违法广告,这种情况正是是电视台经济效益与社会公共管利益冲突的典型,严重破坏了电视媒体的形象。

1.3新闻娱乐化

电视传媒走向市场后,促使犯罪、、离婚、、暴力等软性内容的娱乐新闻不断涌现。这种类型的新闻,在传媒市场中受众数量众多,以致某些电视台编辑工作人员,为提高节目的收视率,而主观杜撰真实性有待考证的“曝光”新闻,使得电视新闻成为迎合受众的低俗信息载体,甚至扭曲了受众的思想和行为,成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绊脚石。

2新闻编辑面临电视台经济效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冲突困境的权衡建议

2.1深化媒体体制改革

在电视台经济效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冲突中,如何权衡双方利益,成为摆在电视编辑人员面前的工作难题,其中深化媒体体制改革,是权衡举措的基本前提。

1)管理体制创新。电视台媒体以事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本身具有盈利的成分,但同时肩负社会舆论引导的职责,在管理体系创新中,电视台编辑工作人员,要在政府的职能监督下,定位好自身的宣传和公共服务行为,进而在保障产业赢利的同时,综合应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道德手段,协助电视台科学权衡社会舆论支撑和营利功能。

2)媒体产业化。当前在学术界和业界中,电视台是政府、社会群体、社会大众对外宣传的窗口,孕育着巨大的经济潜力。电视媒体以产业化的手段壮大自身实力,该举措实际上无可厚非,但是否遵循新闻工作者“原汁原味”的职业操守,发挥媒体宣传和公共服务功能,成为摆在电视台编辑人员面前任重而道远的工作。笔者认为,电视台编辑人员的工作,既要符合媒体产业发展的规律,争取为电视台创收盈利,也要严格恪守职业道德,在法律、制度的规范下行驶职权。

2.2健全受众监督制度

对于电视台媒体来说,社会受众是电视台新闻监督的主要力量之一,关于受众监督的健全,具有显然的必要性。

1)受众监督的组织性。在建立电视台媒体制度的前提下,社会受众对电视台新闻的监督,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否则无异“一盘散沙”,适时监督效果可能适得其反。而关于受众监督的组织性,笔者认为有必要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设立社会监督委员单位,由受众代表监控新闻工作者的传播行为。在受众组织监督下,电视台编辑要认真听取受众的意见和建议,以受众监督下所反馈的信息,作为判断自身舆论引导效果的良莠,并检查编辑新闻内容是否存在有失翔实、公正之处。

2)受众监督的自觉性。电视台为受众主体提供热线电话、读者信箱、网络邮件等举报投诉电话,欢迎受众反映有偿新闻、虚假报道、违法广告、低俗新闻等问题,电视台编辑在举报投诉行列内,如有关举报问题查证属实,电视台将在查明问题原因的同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3完善媒体自律机制

近几年不断出现的有偿新闻、虚假广告等媒体乱象,其主要原因中,不乏电视台新闻工作者滥用传媒权力,做出违背电视台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从侧面要求电视善内部自律机制.

1)处罚机制。2007年,北京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纸做的包子》,被查证造假,北京电视台严厉处罚了该新闻采编、审查、播出等工作负责人,有效消除了此则假新闻的不良社会影响,由此说明电视台处罚机制的重要性。电视台编辑是每则新闻举足轻重的创作主体,只有以严厉的处罚机制作为约束,方可杜绝编辑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示范情况的出现。

2)职业道德建设。电视台编辑职业道德行为与品质,直接关系所编辑新闻的质量,上文所提到的“有偿新闻”、“虚假广告”、“新闻娱乐化”,期间,假设电视台编辑能够恪守职业道德,完全可以避免这些现象出现。电视台编辑需要不断接受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端正对社会道德原则规范的理解,增强自身明辨是非、甄别善恶、判断美丑的主观能力,方可自觉履行自身的道德义务,在编辑工作中,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3结论

文章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电视台经济效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冲突的困境现象,以及电视台编辑在这种困境中,如何权衡各方利益的综合性建议,但考虑到电视编辑工作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以上方法需要在电视编辑实际工作中,予以灵活参考借鉴,同时进行补充和

完善。

参考文献

[1]郭潇.如何创新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J].西部广播电视,2013(5):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