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理论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08:41

工程管理理论方法篇1

关键词:活动定义活动排序资源估算活动历时进度计划网路

引言:在开展项目进度管理之前,项目管理团队已经进行付出努力做了一些项目进度管理方面的一些规划工作,这是作为项目管理计划的一个概要性和提纲性的一个规划,本文主要论述作为项目管理详细设计在进度管理方面的一些主要方法。通常在项目进度管理过程中会涉及以下几个管理过程组,在几个项目进度管理活动或过程中都会涉及依据、工具和成果(或者叫管理活动的输出)现分别论述如下:

1.活动定义

讨论项目进度管理的方法首要的问题就是要确定哪些计划活动(任务)需要确定和记载计划活动需要完成的工作,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活动的定义,或者叫做项目可交付成果。为估算、安排进度、执行以及监控项目进度管理提供坚定的基础。在进行活动定义这个项目进度管理过程组中,我们将依据各个单位具体的资源情况和外部的环境等因素,通过分解技术和滚动式规划技术将项目工作组合进一步分解成更小的,更易管理的叫做计划活动的的组成部分,为我们进一步明确工作内容提供详实的资料,从而得到本过程管理组的输出---一份详尽的活动清单(或工作内容清单),使我们的计划管理任务明确。

2.活动排序

在项目进度管理方法中,我们得到的一份详尽的计划活动清单后,第二步就是对已知的活动清单进行排序,活动排序的目的就是对已知的活动清单进行识别和记载计划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可考虑适当的紧前、紧后、提前、滞后等等逻辑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和可以实现的项目进度表,在逻辑关系的考虑和安排上要尽量采用项目管理软件,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在排序这个进度管理过程组中,我们主要依据上一个过程组的成果----活动清单,结合本企业的事情和外部的一些环境因素,利用紧前关系绘图法、箭线绘图法、计划网络样板法、硬逻辑、软逻辑、提前、滞后等逻辑排序技术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等技术,得到一份科学、合理的项目进度管理网路图。从而达到展示项目进度管理中各个计划活动和逻辑关系的一种图形和文件,为计划活动或任务资源估算奠定基础。

3.活动资源估算

在项目进度管理方法中,我们得到了各个任务清单和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三步就是要考虑为任务资源估算,计划活动资源估算就是确定在实施项目活动时要使用何种资源,每一种使用的数量,以及何种资源什么时间投入到活动中,在向项目活动中分配和估算时,必要考虑到经济性,做到既能满足要求,有经济的原则。在进行活动资源的估算时,我们将以上面的两个管理活动的成果,依据各个单位的资源情况和考虑外部资源的可利用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估,利用专家判断(或类似项目的经验)、实现此活动的多方案论证、对计划活动的资源使用情况进行自下而上的估算和累加的技术,得出一份详尽的资源需求计划。为活动计划的资源持续时间做好基础,大家知道,不同类型的资源的质量决定资源的使用时间,例如,一个高级职称和一个初级职称完成一个相同的工作所花费的时间是不同的,所以确定资源的类型和数量是资源消耗时间的依据。

4.活动资源持续时间估算

在项目进度管理方法中,从以上是那个管理过程得到了活动清单、活动排序、活动资源估算、第四步就是进行活动或任务的资源持续时间的估算,估算计划活动的时间最主要的一个依据就是项目团队最熟悉具体计划活动的个人或集体,持续时间的估算是逐步细化和完善的,估算过程要充分考虑数据的正确性,原始数据的正确与否对活动计划估算准确性至关重要。利用专家判断、类比估算、参数估算、后备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活动计划或任务的持续时间估算,得到计划活动的持续估算表,值得注意的是,此估算表必须是一个范围,这样的估算数据表才是科学的,比如:某某活动完成的时间是一周加减两天等。得到的这份活动持续时间表,就为制定进度计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5.制定项目进进度表

在项目进度管理方法中,有了前四个过程管理的成果,第五步就是制定项目进度计划管理进度表,值得注意的是,制定项目进度管理计划表是一个重复的过程,没有一个项目管理的进度计划表是一成不变的,这一过程主要来确定某个计划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这个成果是作为项目经理或其他的管理层最关系的问题和希望了解的信息,利用上面四个管理过程中的成果,我们运用进度网络分析技术、关键线路法、进度压缩技术、假设情景分析技术、资源平衡技术、关键链技术,得到一个项目进度进度表,项目进度表的表现形式一般是项目进度网络图、横道图或里程碑图。此进度表,为项目进度控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我们可以根据进度表,来判断哪个环节出现问题,然后对症下药。

6.项目进度的控制

在项目进度管理的方法中,通过以上五个过程管理组,得到了项目进度表,最后的第六步就是项目进度管理中项目进度的控制,值得注意的是,进度控制不单单依靠进度表,因为进度超前或之后,有可能是前面五个过程组中的那个环节出现问题,比如说你的活动资源估算不准确,资源的持续时间估算不准确、活动的逻辑在那排上存在错误,活动分解的不够详细等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对进度的控制,要从前面所讨论的几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估,往往要将以上的各个过程组进行相互的交叠,才能判断出那个环节出现问题,我们一般在项目进度管理中利用进度报告技术、进度变更控制系统技术、绩效衡量技术、偏差分析技术,得到一份更新的进度基准报告,从而不断的调整进度管理,使项目进度作为指挥棒,引导我们的项目走向成功。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论证,我们可以看到项目进度管理的基本方法,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帮助和借鉴。

工程管理理论方法篇2

【关键词】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构建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3-046-01

一、工程管理的界定与影响

(一)工程管理的界定

工程管理是指为实现预期目标,有效地利用资源,对工程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

工程管理科学是围绕工程产生和发展的一系列技术管理科学、产品管理科学和产业管理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体系。工程管理科学是工程科学和管理科学融合的结晶,是一种而向工程的管理科学。换句话说,工程管理科学是研究工程科学方法和管理科学方法如何有效结合以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的一门学科。

(二)工程管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工程管理被世界范围内的工业界、企业界广泛认同,时代在呼唤工程管理。工程管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体现在: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经济增长;搭建创新平台,推动科技进步;保持工程理性增长,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等方而。

1.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经济增长。工程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保障民生安全;工程管理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工期的合理控制能力得到增强,及时发挥工程投资效益;科学决策、价值工程、目标管理等有助于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2.搭建创新平台,推动科技进步。重大工程的建设与实施提供了自主创新平台,有利于推动行业科技进步;通过工程管理有意识地搭建成果转化平台,引导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将有利于我国提高我国科技成果的应用水平;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可以让不同类型的人才有更大的思考空间和学习空间,培养出更多综合型的创新人才,以提高我国工程领域的创新能力。

3.保持工程理性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倡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哲学为统领的新型工程理念,保证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转变工程发展方式,把“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思想灌输到工程管理的思想中,寻求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的平衡;利用工程外部效应,促进社会公平,最大程度地减少工程外部环境负敖应,使得外部效应内部化,减少外部效应对社会和自然带来的损害,实现工程与社会、工程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二、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构建方法

理论体系是概念发展的有机组织,是逻辑化的概念推演与展开的过程,是学科概念以及概念间的联结,通过推理、论证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逻辑系统。理论体系的建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严谨、科学的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产物,必须以宽厚、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有一系列的理论准备,并且需要正确、科学的方法。

(一)逻辑方法

逻辑方法从基本概念、未加证明的假设出发,逻辑地演绎出一系列新的概念、经证明的一系列定理,从而推演整个理论体系的方法。爱因斯坦曾指出“完整的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二者构成的”。

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产生过程是一个从原材到毛坯再到成品的发展过程。首先根据大量工程实践进行科学概括形成经验,再总结提炼成规律、定理或定律,进行归纳应用形成知识,知识提升形成理论,理论系统化、体系化形成理论体系。可见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一个由凌乱到清晰、由片而到系统的过程,是从大量工程实践不断推演、演绎形成理论的体系化的过程。

(二)历史方法

历史方法是根据研究对象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形态和过程来研究理论体系,反映对象的本质与发展规律的方法。事物在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有其内在规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现。

工程管理起源于工程实践,从经验走向科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古代大兴土木建造了许多为后人所称道的传世工程,如万里长城、都江堰等,其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等优良做法承载着数千年的经验与智慧,工程管理的影子依稀可见;随着经验与教训的积累,简单的原理与方法得到总结并加以运用;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经验、原理不断系统化为理论、技术方法,工程管理逐渐向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开始转变;项目管理的引进推动了工程管理的发展,工程管理在项目管理的原理与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深入发展,工程管理领域不断扩展,工程管理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特征越来越明显。工程管理不仅仅是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更是一门科学;不仅仅是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工作的体现,更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

三、结语

当前,我国工程实践不断发展,工程管理影响力不断增强,工程管理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工程管理的价值逐渐得到队同,工程管理的学科地位开始得到确认,但是一门完整的学科需要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与重要课题。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如逻辑方法、历史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等,还需要寻找更多有效、合适的方法帮助构建理论体系。相信随着工程管理实践的探索与研究和工程管理理论的深化与论证,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最终将得以构建与完善。

参考文献:

[1]何继善,王孟钧,王青娥工程管理理论解析与体系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1).

工程管理理论方法篇3

关键词:项目管理组织代建制

正文:

在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最为核心的概念是有关现代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所谓现代项目管理是指运用各种知识、技能、方法与工具,为满足或超越项目有关各方对项目的要求与期望所开展的各种管理活动。这一定义界定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项目管理的目的,其二是项目管理的组织,其三是项目管理的内容。

一、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目的

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理论认为,建设项目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需要满足或超越建设项目相关利益主体的要求与期望。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项目管理者必须按照建设项目相关利益主体的要求和期望去开展建设项目的管理,但是一定不能将建设项目成本、工期、质量等既定的工作考核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管理的根本目的,因为项目管理者必须要随时根据建设项目相关利益主体的要求与期望的变动而不断地调整和管理好建设项目的各项考核指标和具体的项目工作;其二是项目管理者必须充分识别和管理好建设项目相关利益主体的各种要求与期望,而不能只是根据建设项目相关利益主体初始的、表面的或口头的要求与期望去开展项目管理。

二、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组织

为了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目标,必须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发展状况建立起有效的项目管理组织体系。项目管理组织体系设置原则:1.精干高效原则;2.管理跨度和分层统一的原则;3.业务系统化管理原则;4.弹性和流动性原则;5.项目组织和企业组织一体化原则。

三、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内容

项目管理周期是建设单位自有投资意向开始至项目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运营管理的整个寿命周期过程。项目管理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即启动阶段,制定计划阶段,建设阶段和收尾阶段。

(一)启动阶段

启动阶段包括评估,投资机会选择与决策分析,发起项目,授权启动项目,任命项目经理,组建项目团队,确定项目利益相关者。投资机会选择与决策分析,是整个开发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建设单位往往根据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市场状况、原有的经验和投资能力,结合市场经济分析和财务评估作出选择和决策。

(二)制定计划阶段

包括制定项目计划,确定项目范围,配置项目人力资源,制定项目风险管理计划,确定项目概预算,制定项目质量保证计划,确定项目沟通计划,制定采购计划。深入研究场址地质状况,获取土地使用权;拆迁、安置、补偿;规划设计及建设方案制定;施工现场的初步平整;安排资金以及签订有关委托合作协议。

(三)建设阶段

建设单位在建设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实施项目,跟踪项目,控制项目。即如何尽可能保证工程质量;如何尽可能使工程成本支出不突破预算;如何保证项目进展。同时建设单位还要出面处理工程变更和索赔问题,解决施工中出现的争议,签付工程进度款等。

(四)收尾阶段

当项目建设完毕后,包括项目移交评审,项目合同收尾,项目行政收尾。建设单位除了要办理竣工验收和竣工财务决算外,更为关注的是: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后评价工作,考核建成后的项目是否达到或超过原先提出的项目使用功能和效益。

四、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与传统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区别

(一)管理内容不同

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在传统建设项目管理仅有的项目工期、质量、成本管理三个方面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项目集成、范围、风险、沟通、采购和人力资源管理六个方面的内容。

(二)管理效用不同

传统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更多地是强调项目工期,造价和质量的专业分工,没有项目集成管理、范围管理和风险管理等专项管理,从而造成了传统项目管理中存在相互割裂、不系统和缺乏对于不确定性问题管理等方面的缺陷,这是传统项目管理效用低下的根本原因。

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九个专项管理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这个整体又分成了三个子系统:其一是由项目造价、工期和质量管理构成的项目目标管理子系统;其二是由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和沟通管理三者构成的项目资源管理子系统;其三是由项目范围、风险和集成管理构成的项目综合管理子系统。目标管理子系统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和保障对象,资源管理子系统是项目资源保障和配置的手段,综合管理子系统是项目集成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工具。正是这种有机构成和科学配置使得现代项目管理模式的管理质量和效果都远远超越了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现代项目管理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新增加了项目范围、集成与风险这三个综合性的专项管理内容,从而使其有效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这也是现代项目管理模式成为当今项目管理新模式的根本原因。

五、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发达国家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特征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作为国外咨询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政府项目投资、组织和个人项目投资,项目管理企业都深入参与项目全过程。国外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有“6个重视”的特征:

1、重视体系控制:根据项目管理生命周期特征,把项目从管理上分成若干个可控制的步骤,并把每个流程设计成若干个子流程,针对每个子流程制定实施和控制步骤,预先制定专家方案,努力使管理工作能够量化到指标上。

2、重视目标项目管理:这里所说的目标是指项目管理中围绕这个总体目标制定的在管理中体现出来的控制目标,每个目标就是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实现的价值或者要控制的风险,这样的目标要具体到时间和预算的框架中,根据管理的建议作出正确的决策。

3、重视交流:通常把交流分为内部交流和外部交流,内部交流指项目管理团队及与建设单位内部的交流,外部交流指项目和政府、行业、项目未来的消费者及广大社会的交流。要针对每个交流环节制定交流方案,设立交流的控制流程,并建立资讯传递和存储,使这些方案都能围绕项目建设的总体规定。

4、重视评价:是指对项目管理过程的回顾和审计,通过这样的评价来保证项目在可控制的目标下运营。

5、重视风险管理:风险作为项目管理目标最具破坏性的因素,一直是项目管理中要重点控制的对象。一般先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再针对每个风险因素提出应对措施,同时对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和管理成本进行预算,列入项目预算成本。

6、重视价值:这里所说的价值管理并不是指对项目的预算开展管理控制,而是指通过管理如何给建设项目带来额外管理价值。

(二)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发展方向

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我国近年来不少工程建设项目都推行委托专业的建设项目管理企业代为管理的“代建制”方法。实践证明,“代建制”是控制建设规模、建设工期和建设投资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代建制”对防范和降低政府投资风险,最大程度地发挥政府调节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政府投资效益有积极的意义。然而,由于“代建制”在我国是一个新的探索,缺乏足够成熟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因此客观上还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1、“建设”和“使用”是否真正分离问题。

实行代建制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解决“建设、监管、使用”多位一体的矛盾,但在代建制的实施过程中,有些项目的“建设”和“使用”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分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代建单位对项目的管理,也影响了代建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影响到项目的顺利实施。

2、代建制监管机构责权利应该进一部明确。

在许多地方,由于对代建工作实施监管的具体管理主管部门不明确,因此就无法对代建单位的招投标、签订代建合同等工作实施必要的监控。而且,如果在项目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也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为将来项目的顺利实施埋下隐患。

3、代建费用问题。

绝大多数地方在实施代建制的相关文件中没有明确设置代建费取费下限和严格的标准,导致各代建单位在投标中出现无序竞争的现象,使代建费一降再降。例如,某个项目代建单位中标的代建费仅占项目总投资的0.7%。由于没有担保、保险等相应的配套措施,这种做法很可能会将代建单位的风险转嫁到对项目的管理水平上。

4、代建单位的项目管理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方面表现在代建单位在项目上的人员配备不足;另一方面表现在部分项目人员素质和能力不够,特别是对于建筑功能的专业性要求较强的代建项目,代建单位缺乏专业人才的现象比较突出。

显然,作为一种新型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代建制度”还需作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郭栋,周世明.建设工程项目决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叶明建.浅谈工程项目管理代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王雪青.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工程管理理论方法篇4

【关键词】工程造价;现状;改善;管理方法

工程造价管理有两个层次的含义:微观意义上,工程造价管理是指业主或是参加建设项目的某一方,对于建设项目的造价估计或者是对承包价进行管理,宏观上,则是指国家对于某一工程或巨大项目的造价成本或承包价进行管理。我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经济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多领域开始了与世界接轨,但根据社会调查显示工程造价管理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可小视的问题,本文就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发表简单的看法。

1.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要想真正从根源上改善工程造价的管理方法问题就要弄清楚现行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现状,只有根据实际情况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方案。现今工程造价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政府干预缺乏合理机制,市场竞争不规范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以市场为主体加以政府宏观调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模式。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它反映市场经济的基本走向,但是在工程造价管理上却实行政府定价的方式,政府以政治权利越位于经济市场,充当工程造价的主体定位者这会造成定位不能合理结合市场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出现误差。

1.2工程造价从业人员不合格

工程造价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过程非技能过硬的人员是不能正确完成的。从现在社会现状看,从事于工程造价的人员确实挺多的,但大部分是专科、技校毕业的,而且大部分人并非是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这些人员在工程造价方面不能深刻分析问题,造价停留在预算方面而不对整个工程合理评估实行动态管理。虽然我国近年已经实行工程造价师资格证制度但还是存在一些不合格人员从事造价工作。大部分高校毕业生从事于造价咨询工作而不能很好地促进造价事业的良好发展。

1.3工程造价管理理念落后

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的操纵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根据时代经济的变化不断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法,而不是按部就班全部移植旧的管理模式。当前大部分的从业人员只是一味追求预算值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成度,这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工程造价的真实需求。另外,应该摒弃以前那种不敢于大胆创新的模式思维跳出工程造价中“三性一静”、“四算“三超”的现状,做到精准预算。

1.4市场运行不规范

市场运行不规范主要有:(1)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建筑队伍不断扩大规模造成“僧多粥少”的供过于求的局面。不少工程队为了承包工程而进行恶性竞争从中存在很多不法行为如:权钱交易、贿赂开发商、通过人际关系走后门。(2)工程造价中业主是占有主动地位关键,他们的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进度及质量,目前大量业主不遵守工程建设规定违背职业道德随意压短工期,偷工减料,完全不顾工程质量从而频频出现豆腐渣工程。(3)造价中介组织在取得合法经营手续的程序不够严格,手续不齐全。另外,在工作人员招聘上不能按照正职从业人员的标准招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市场对于工程造价还没有合理配套的管理措施和有关法律有待完善。

2.改善工程造价管理的方法

根据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我们制定基于现实问题的改善方法从而适应市场经济。

2.1政府变更调控方法,规范市场公平竞争

政府的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中就像一双无形的手,可以通过对银行利率,物价水平及人民币的发行量等措施随时对经济进行微观的间接调控。对于目前这种由政府对工程造价定位的现状,政府要积极转变,大胆放手将定位权利交给市场,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加强对经济的管理。让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合理定位工程造价。另外,要对市场竞争作出正确操控:保证合理良性的市场竞争,严格规范工程承包手续,健全工程队伍档案建设,实行工程建设信誉存档方法;加强业主职业道德培训,定时考核承包商技术设备水平给予定时评分制;规范社会风气,严厉打击的行为,制止市场上用钱权手段糊弄工程造价的行为。

2.2提高从业人员考核,加强人才培养

当今社会从事工程造价工作的人员大有人在,但其中的精品甚少,一些人员职业技能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现存需要有待革新,工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与企业的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的。企业需要的是高技术人才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工程概预算的旧式人才,提高工程造价考核资格,对从业人员专业技能进行定期考核很有必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滥竽充数的人员。从业人员素质低根源在于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教学方案上,改变原有教学模式,加强工程管理学科的建设,致力于培养一批懂管理,通经济,熟练计算机的全方位人员。

2.3完善法律建设

法律是对人的行为规范的一种有力工具,对于人的行为有很强的制约作用,没有健全的法律机制就会造成从业人员对法律空缺的利用。无论是业主还是工程造价中介组织没有严密的法律机制是不能保证其行为的合理性。针对业主不按工程造价规定行事的行为要严厉处置,因为这是一种对人民生命财产不负责任的行为,政府应给予严厉打击从而保证广大人民的合理利益。对于市场中的恶性竞争,要制定相对应的惩处措施。中介组织的建立要从管理法入手,规范行业的正规性和咨询师技能的严格要求,层层把关,不给于他们法律的纰漏。

2.4工程造价分阶段管理

一项完整的工程项目具有多道程序,分段管理可以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高效性。

对于招标阶段,做好招标通知需要在知名报刊媒体上,要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地点工程概况,工程范围,招标具体条件等等。行业主管部门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审核17份招标资料不能纰漏其中一项。严格审计投标人投标资格,业主要在这一阶段做好各项资料的收集。积极组件项目招标委员会,聘请知名工程师、商务人员、法律人士到位,以便解决招标投标过程中的问题,做到有条不紊。同时要及时在招标开始后制定标底,通过核算制定合同标价,注意这一过程的保密性,不能外泄。

投标阶段,需要知名专业人士进行投标评判,监察部门做好检查工作,工程投标首先要对投标人进行财务状况、技术能力、信誉情况真实考察,工程资料要严格审核,不放过点滴细节。投标人不能依据个人的想法而随意编排工程,所有的步骤按照国际标准,明确投标人算清工程量,不给投标人任何松懈的程序从而避免工程造假的失误。应做到公开各投标人的标价,秘密进行合适投标人条件评比,找出最有实力最符合工程要求的投标人一旦投标成功,招标人与投标人要及时签订合同以保证工程的合法性建立。

施工阶段,由于施工的周期性和变化性较广,所以这一阶段要采取动态化管理模式。首先做好技术资料交底工作,然后协调各部正常进入施工期,在地面建设开始时是工程的复杂期。这一时期做好成本分析调整,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它的变化会带来工程实际造价的变化,及时核对工程造价实际值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调整工程造价,从而达到理想的工程造价。当然,我们不能一味追求低成本而降低工程造价,工程造价要结合经济的发展状况。

工程管理理论方法篇5

一、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具有样式繁多、国模比翼、多工序交叉施工、工序搭接多、技术要求高且受多方因素的影响的特点,因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的管理,从而确保建筑施工正常有序地开展,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不仅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根据设计者的规定要求顺利完成,也是建筑工程管理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更是确保建筑物功能达标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根本前提。

二、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应坚持的几点原则的探讨

1.坚持质量第一的基本原则

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高低有着紧密的联系,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不仅是建筑工程参与方的重大责任,更是建筑工程管理方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建筑工程质量是否达标,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富强,尤其是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最为关键,因而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基本原则。

2.坚持服务为主的基本原则

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最终目的就是更好的服务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因而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始终坚持为用户服务的基本原则,以建筑工程的管理为出发点,切实做好建筑工程各部门、工种、人员、工序之间的协调和衔接工作,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服务为主的原则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

3.坚持用事实说话的基本原则

这里所说的用事实说话的基本原则,就是以客观、真实、科学的数据,对工程的质量、进度提供真实的依据,实施科学化的管理,采用先进的数据采取方法,对建筑工程进行科学的整理与分析,在大量的数据库中,发现并总结确保工程质量的规律和经验,努力寻找影响工程的主要、次要因素,以便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切实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各种质量问题。

三、浅论建筑工程中的管理方法与途径

1.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注重传统的机构设置和管理职能的改革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首先应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将只注重质量的管理管理全面转移到注重质量管理的同时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对传统的机构设置和管理职能进行创新和改革。

在机构设置方面的改革,应设立市场合同部机构、工程技术机构以及施工管理机构,还应加大对重大工程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超前研究和开展科研攻关,为创建一流建筑工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提供强大的技术后盾。

对于施工管理职能的改革,应在基于合同的前提下,应给予施工管理机构在施工现场以及各种资源的配置等方面,实行全方位、多视角、全程动态的实施和协调管理职能,从而形成集施工、合同、成本等管理为一体的协调化管理机制,有效解决传统遗留下来的重投资轻核算、重进度请管理的工程管理问题。

2.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实行全方位的系统化、专业化的管理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并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明确建筑工程各方的职责,注重施工队的选择和组织及施工材料、施工方案和施工安全方面的管理,并签订专业化的承包和分包合同,准备好合同文件,并加强合同的管理。此外,为确保工程质量,还应加大施工人员的质量教育工作,强调质量重要的同时加强安全意识的灌输,并建立健全相应的奖惩机制,全面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3.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科学的管理

为提高建筑工程中的管理水平,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科学化,就必须采用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科学的管理。作为现代企业重要管理工具的计算机,不管是在工程的中标还是竣工验收阶段,都是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才能对现代建筑工程实施科学化的管理,提升企业的工程管理水平,对提升工程质量、投资效益、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改善。

4.强化员工素质,加强安全管理

建筑行业较差的安全管理状况导致了生产率降低、成本上升、工程质量水平降低、建设周期加长等。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缺乏搞好安全管理的办法和手段,对现场作业中存在的习惯性违章和一些隐患问题不制止,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管理的不重视造成了安全管理职能上下脱节、工作失控,使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下去。只有加强了员工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

5.工程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从投标承揽任务开始到工程竣工验交,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要事先预测,认真核算和监控。一个工程的成本包括很多方面,有现场成本,通过现场管理降低成本;有机械设备成本,通过缩短机械使用周期来提高效益;有材料成本,通过控制材料的质差、价差、量差来减低消耗;有劳动力成本,有效地使用劳动力,不搞人海战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质量成本,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减少无效劳动;有文化成本,通过提高凝聚力来调动积极性。

工程管理理论方法篇6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管理工程质量

项目的管理组织在建设这样宏大的工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按照传统的工程建设的管理组织方式,业主班子将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组织机构。在设计项目管理组织时,项目业主以市场经济的思维方法构思项目管理组织的模式,形成了按投资多元化、管理社会化、经营市场化建立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总体构想。这一构想就是要充分利用改革的成果,运用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实行龙滩水电工程建设的社会化管理。

一、水电站规划与设计强有力的管理

作为电站建设的业主,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电站的建设及运营,对水电站总体规划与设计实施强有力的管理。公司在各参建主体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倡导管理创新,通过贯彻对合同主线实施“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思路,促进各参建单位形成自觉的质量品牌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及顾全大局的观念,使工程进展较顺利,质量、工期、投资等方面均得到有效的控制。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为更好地发挥公司工程建设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的作用,加快工程进度、质量、投资、控制,进一步明确职责,规范运作,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公司管理机构设置为“九部”,即:工程建设部、计划合同部、机电物资部、工程技术部、财务管理部、党群工作部、总经理工作部、环保移民部、人力资源部。目前,正式职工85人。除此之外,充分借用和发挥社会专业力量,将部分专业工程委托社会化的专业部门或机构对其的实施进行管理。这样,形成了水电站项目业主与社会专业机构是以经济关系建立起来的具有特色的大型项目的工程管理组织结构模式,实现了工程项目的社会化管理。在工程的具体事务管理中,水电站项目业主又是按市场化经营的方法进行运作,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为水电站建设管理提供服务,使水电站建设得到有力的社会支撑。如水电站项目中某些设备的采购、货物的仓储、设备和大宗材料的运输、有关的辅助服务等均按市场原则通过经济合同来实现。社会化管理使业主的工程事务管理工作量大大减少,业主班子的人员规模可以降低至最低点,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提高,降低了建设成本。水电站项目业主由此可以集中精力管理重大问题,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定思路、定标准、定制度,一手抓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一手抓工程招标和合同管理,这样在总体上就把握住了水电站建设的方向。各社会专业机构在统一的规范和规则下,各司其职,负责相应专业工程的具体实施工作。实行社会化管理,还可得到社会上最优秀的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水电站建设服务。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特性决定了项目管理的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经常是在河流上进行,受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的影响很大。施工导流、围堰填筑和基坑排水是施工进度的控制因素。水利水电工程多处于不便的偏远山谷地区,远离后方基地,建筑材料的采购运输,机械设备的进出场,成本费用高、价格波动大。水利水电工程工程量大,技术工种多,施工强度高,环境干扰严重,需要反复比较论证和优选施工方案,才能保证施工质量。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石方爆破,隧洞开挖,水上、水下和高空作业多,必须十分重视施工安全。由此可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培养和选派高素质的项目经理,组建技术和管理实力强的项目部,优化施工方案,严格控制成本,才能顺利完成工程施工任务,实现项目管理的各项目标。

.项目管理实践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设部在全国推行项目法人施工。员工实行竞争上岗,建立考核制度和人才评价制度,并量化考核标准,使考核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要把考核的结果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聘任、奖惩、辞退以及工资待遇的主要依据。与此同时,要改革和完善现行的人才评价制度,探索建立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办法。2003年,建设部和水利部分别颁布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办法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明确指出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走向市场,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长治市水利建筑工程处及时抓住推广项目管理的大好时机,首先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解决项目经理与企业法人之间,项目层次与企业层次之间的关系。其次搞好项目成本核算制,把企业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工作的重心落到工程项目上。通过大胆改革去除管理层与作业层的行政隶属关系,以核算分开保证建制分开、业务分开、经济分开。另外还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市场机制,建立技术、资金、材料、劳务、机械设备租赁内部市场,以内部市场的完善,保证项目生产要素的动态优化配置,防止项目部成为固定化的组织结构。为切实提高项目管理效益,水利建筑工程处对施工项目应实行比较规范、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

工程管理理论方法篇7

当前,为适应我国入世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拓展国内外建设市场,不管是建设单位,或是建筑企业,加强控制工程项目成本和管理,都是摆在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面前的大事。本文以从事20多年的预结算工程实践(既做过建设方,也做过施工方)、多年的工程师工作的体会,从三个方面浅论控制工程项目成本与管理的方法。

一、抓工程项目成本的事前控制,要重视“三算”“两措施”和“三落实”。

(一)要重视项目的估算、概算和预算。

1、估算。凡是建设项目,都必须要有造价。一般来说,投资预算,是指某个项目的预测造价。项目建设的事前控制,换言之,就是要密切关注建设单位编报项目建议书和委托咨询单位编制项目文件过程中有关投资预算的问题。这里重点谈谈施工单位要做好工程投标造价的编制:一是根据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招标答疑纪要、工程量清单、工程招标设计图纸及有关的技术说明编制工程投标造价。使用国家及地区颁发的现行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工程计价办法、综合定额、综合成本指导价及与之相配套执行的各种费用定额、规定,参考地区主管部门的人工、材料、成品、半成品、构件、机械费用指导价格,并结合市场价格及企业内部制订的有关取费、价格为依据。措施项目必须根据工程投标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结合施工现场条件和自然条件的情况编制出符合实际的投标造价。二是工程投标造价的编制必须及时、准确、合理、以不低于企业成本价为原则,全面考虑期望的利润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针对不同的招标文件运用相适应的报价决策与技巧,采用以信誉取胜,以有效措施缩短工期取胜,以合理低价取胜,以提出改进设计的合理化建议切实降低造价取胜等方法进行投标竞争。三是工程投标价的审核报出,必须严格按照《工程投标管理制度》、《工程投标管理组织架构》、《工程资审及投标文件审批流程》等规定执行。

2、概算。是指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体现了对工程项目造价的控制和管理。概算在工程项目中有四个作用:一是确定和控制基本建设投资额和编制基础建设年度计划的依据。二是考核初步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和合理性的重要指标。三是确定投资包干和工程招标的依据。四是确定基本建设投资贷款指标的依据。因此,建设项目被批准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需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对概算编制的分工协作,以及权利和义务。比如,建设单位要向对方提供合法的概算、预算定额、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工资标准、各种税率和利率、市场供应的建筑材料和机电产品的预测价格等资料,并对所提供的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负责。

3、预算。即是预算审查,是企业的建设单位或部门(甲方)对承建单位(乙方),根据设计部门提供的设计概算编制的施工预算进行审查。在抓建设项目成本事前控制的过程中,建设单位预算工程师不仅要考虑概算,也要考虑预算。在我从事20多年的预算工作中,要做到项目事前有效地控制建设成本,虽然大部分是初步设计预算起作用,但有些项目,关键在于工程设计(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因此,建设单位在审核初步设计及其概算后,还要对施工图和设备采购清单进行审查、摸底,既抓概算,也抓预算,双管齐下,才能在事先控制建设成本。工作实践说明,预算审查有七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节约投资。二是提高企业的建设投资计划。三是方便投资统计工作。四是有利于签订工程施工合同。五是检验施工方案是否经济合理,有利于提高设计管理水平。六是促使企业建筑安装单位贯彻经济核算,加强施工管理。七是有利于施工预支和财务结算。

(二)运用“两措施”,对每一个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的成本进行科学预测。

第一,做好预算与概算。当单项工程设计进入施工图、编制预算阶段时,如发现预算与概算差额较大,应要求设计单位修改施工图或调整概算,履行节约的原则。比如要注意做好预结算资料的管理。一是工程预(结)算书由经营科审核盖章后存底及正式送出,经业主和造价审核部门签复的预结算书原件应由财务科存底,作为收取工程价款和办理财务结算的依据。二是送出的工程预(结)算书必须按工程名称、预(结)算编制内容、工程造价、送出日期、签复日期记录入册。三是工程中标后,项目预算员应根据合同和有关规定及时收集结算审核资料。1、招标文件,招标答疑纪要,投标限价;2、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3、工程承包合同文件;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会审记录,工程设计变更单,工程洽商记录,发包人施工指令或监理工程师通知,工程有关的会议记要;5、施工现场签证单,甲方供应材料设备收货验收签收单;6、材料、设备单价呈批审核单,综合单价呈批审核单;7、工程竣工图,工程竣工资料;8、工程结算书,工程量计算书,钢筋抽料表。

第二,审核清单。即按施工图编制设备购置的预算,对照概算,逐一核对设备明细清单(包括设备的名称、数量、规格型号的变更、价格的变动等),若发现预算与概算相差较大,应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相差的金额,这样工程结算时就能使双方心中有数。

(三)抓“三落实”,促进事先控制。

当工程设计进入施工图及编制预算阶段时,施工单位要抓住细节――对每一个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的成本予以预测,抓好“三个落实”。

1、严格审查。即认真审查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务必研究职工提出节约成本的合理化建议,找出事先控制工程成本的最佳方案。

比如审查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可从四方面入手:一是看依据。看其是否根据合同协议书、投标书及附件、合同专用条款、合同通用条款、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工程报价书、业主认可的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二看编制时间。一般工程应在收到图纸会审记录后的30天内编制完毕并送达建设单位和有关主管部门。工程规模较大较复杂的,或边设计边施工的,可分阶段编制和分阶段报送工程预算。三看合同。预算编制完成并经有关单位审核后,即与原工程合同(清单)核对。如造价与建筑规模超出原合同标的时,应按原合同规定与建设单位协商办理追加工程造价的工程补充合同。

四看规范。工程增减设计变更,必须具备施工图设计变更说明和建设单位的书面通知,才能办理增减设计变更工程的施工。在工程变更确定后14天内或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提出变更工程价款的报告,送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予以确认并作为办理工程结算的依据。变更较大和建筑面积增减较大的,应编制专项工程变更预算,经建设单位签复后,方能进行变更工程的施工。

2、科学安排。即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合理安排建设项目的工程进度计划,选择最优方案,缩短项目的工期。

3、择优选择好工程施工队伍。组织研究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

二、抓工程成本的事中控制,着眼于“两预算”、“两管理”

“两预算”是指建筑工程预算和设备预算,“两管理”是指工程预算管理(包括拨付工程款的管理)和设备预算管理。这是工程成本事中控制的重点。主要抓如下几点:

(一)抓核定。即对建筑、安装工程分项目(单项、单位工程按工程量清单进行核定。

(二)抓变更。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以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发包给施工单位,以施工图预算为工程价款结算的依据,但往往施工过程中总是会出现施工变更的情况,这时施工单位就应以施工图预算为基础做出的预算变更的报价并及时报送建设单位。

(三)计成本。成本是企业生存的重要条件,因此做好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企业工作的重点.

(四)审预算。如果建设单位自行采购设备,财务管理部门应审核设备采购供应部门提出的整个建设项目的设备预算,合理地开支,合理地分配有关费用到各个工程项目的成本之中,防范盲目采购、不计成本和过早储备设备等浪费现象。

(五)审条款。对采购单价较大和批量较大的设备、现场制造的非标准,财务管理部门要严格审核《订货合同》,尤其要对货物价格的条款认真审核,做到精打细算。

(六)抓计算。为了对建设成本事中进行控制,建设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应通过会计核算及时归类基本建设投资各个组成部分发生的实际数字,定期实际发生成本与按统计完成投资额的对比和分析,预测投资项目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与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要求职和措施。

(七)抓拨付工程款的控制。一是严格按照合同及分包协议的要求,并有监理签认的工程进度证书(若无监理单位签认则应有甲方签认的工程进度)才能签认拨付工程款。二是若分包单位自行签订的分包协议,拨付工程款由其负责,若由公司签订的分包协议,则应在每次工程进度款中扣除由公司签订的分包协议的工程费用再行拨付。

三是现场的项目经理必须了解本项目的工程收款状况、每次拨付款应做好记录,并了解工人工资支付情况。严格把好工程款拨付的第一关。

四是预算部门应做好预结算台帐,拨付工程款时应有预算经办人及负责人的签认,严格把好关;当工程造价超出合同价时,要提醒有关部门签订补充合同,以免付款超出合同约定金额,而监理及业主又未确认造价时出现工程量与工程款收支失实。五是预算人员要多向项目经理和合作方的预算员查询进度及计量支付的情况,结算时负责项目的预算员必须参与和了解分包方与甲方和有关部门的对数,掌握对数的实际情况,并督促合作方做好结算的有关资料,使结算工作及早完成并拨付工程尾款。

三、抓建设成本的事后控制,重视项目竣工的“三环节”。

通过建设成本事后控制“分析、结算、考核”三个环节,总结基本建设工作经验,积累建设施工资料数据,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使本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分析。一是分析建设成本超降的原因。如某个建设项目竣工后,财务管理部门应运用会计核算资料、竣工决算和其他有关资料,全面地了解建设项目及其所包含的单项工程实际完成投资和建设成本与概算、预算的差距,研究影响建设成本超降的各种原因。重点是,根据竣工决算的建设成本,按投资构成的实际发生数字,分别与概算比较,分析建设成本超卫生所原因,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有利于下个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二是分析产品的单位生产能力的建设成本。根据“交付使用财产”与概算对比,分析建筑物、生产装置、设备等各项使用财产成本的超降原因,分析产品的单位生产能力或财产的使用效益的建设成本。

(二)结算。即是重视工程结算的编制。第一,办理工程结算,必须掌握如下各种资料、签证:1、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工程合同及附件、认可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技术规范、预算书;2、工程各项有关设计交底记录,变更图纸、记录,变更施工指令,变更而增减的工程内容和工作量;3、工程各项经业主或监理工程师签认的签证,各项会议纪要,各项往来信件、指令、信函、通知、答复等;4、基础结算必须掌握工程地质变化情况。实际施工与设计及地质勘测若不符,如出现淤泥、流砂、地下水、古代文物、地下障碍物等,需停工处理及增加工程量,所发生的费用须做好记录及签证;5、桩工程必须按桩(验收)施工记录表调整工程量;6、因材料供求或品种来源有变化而更改用料品种调整材料价差;7、因材料价格变更,地区主管部门对工程造价相应增减的系数;8、因政府主管部门或造价管理机构对执行定额的补充通知、问题的解答而引起工程造价修正的资料;9、因政府规定对基建工程施工征收的费用变化,而这部分费用额及收费原未考虑的;10、因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11、施工过程中的大型机械进场费及材料二次运输的运费和损耗;12、施工中发生的其他独立费用;13、施工合同(含补充合同)规定有关造价调整的条款。包括赶工奖罚、优质工程奖励等。第二,凡牵涉造价和结算的有关增减变更、机械台班、借工等各种签证,由现场管理人员及时办理签证手续,并每月整理收集汇总一次,统一交由项目预结算员归档保存,作结算依据。第三;工程结算书的编制,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并确认各项费用再无调整的前提下由项目预结算员编制,主管负责人复核,经营科审定盖章后方能正式送出。第四,要注意工程结算的编制时限。1、一般工程应在工程竣工报告经甲方认可后25天内编制完毕,复核、调整审定时间不超过5天。即从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30天内。项目预结算员应把竣工工程完整的结算书及资料送达建设单位和相应造价审核部门,并同时分别办理签收手续。2、工程结算若按分部分项分阶段或单项办理的,参照以上方式程序,在单项工程完工后30天内把单项工程结算送达建设单位和相应造价审核部门并办理签收手续。第五,工程结算送出一般工程30天内,项目预结算员应联系建设单位促请其复核和签复工程结算书。如建设单位提出不同意见,应进行复算解决,遇重大问题自行处理不了的,及时向上级或主管经理汇报并研究处理。

工程管理理论方法篇8

关键词:施工管理造价控制控制管理

1变电站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含义内容

(1)变电站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根本要求:①变电站工程项目施工成本一定要实施全过程成本管理,因此对于变电站施工成本的控制管理就必须贯穿于整个变电站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设计阶段,到招投标阶段,到施工阶段再到竣工阶段,都必须实施成本核算控制管理,才能够完全实现变电站施工成本控制。②对于变电站施工成本控制,涉及到施工的每一位成员,因此成本控制不仅仅是施工项目经理的责任,更是参与施工的每一位施工人员的责任,必须从设计人员,到招投标人员,到施工现场人员的组织,设备管理人员,竣工清算人员等都必须加强成本核算控制的宣传教育,增强参建人员具备成本控制的意识。③在对变电站工程项目施工成本进行控制的时候,要加强对成本的清算与核算,采用现代科学的结算方式能够加强成本的控制力度,尤其是对于工程量大的变电站施工这一类的工程项目,必须要实施和加强基于工作量清单的结算模式方能够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清算控制。

(2)变电站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成本控制主要任务可以分为以下几点:①对于变电站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控制,从成本控制的方向出发务必要在施工之前编制出一个详细的成本控制清单以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从成本控制的专业计划考虑变电站成本的控制,完全详细的施工成本控制清单及注意事项,变电站施工成本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②一定要增强对变电站工程项目施工参建人员的成本控制教育,并且让施工参建人员都可以明确变电站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成本控制目标,让整个变电站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目标能够在每一位施工人员共同努力之下得到控制,力求做到成本控制事前计划控制、事中同步控制、事后修正控制。

(3)变电站建设在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基本流程。变电站施工成本的控制可从以下几方面的流程着手,加强对施工成本的控制:①设计阶段要清楚设计目标与设计任务,从功能需求的角度出发制定一份详细的成本控制任务和控制措施,并且务必落实到责任个人进行成本控制的监督工作;②招投标阶段要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公开公正进行,必须确保招投标的结果符合成本控制原则,且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下寻找合理造价的中标商;③施工阶段要进行合理的控制人工费、设备费以及一些必要的设备维修维护费等施工费用,从成本控制的角度出发确保施工的各个环节都实现施工成本造价的节约和控制;④竣工阶段要采用合理科学的清算方式,针对于变电站工程项目施工的成本,一定要进行基于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方法进行结算,合理地进行尾款的回收以及相关费用清算。

2变电站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与成本控制方法论析

2.1施工管理方法与建议

(1)设计管理措施。在设计阶段中,主要是从设计评审的角度,进行设计目标和设计任务以及相关图纸的审查验收工作,对于一些不达标的设计手段或者对施工工艺成本比较高的施工方法,都一定要开展详细的论证,尽量减少因设计的原因而导致施工成本的大幅上升,同时也要防止因设计导致的施工返工等相关现象,真正将设计与施工连接起来;另一方面,在设计阶段,还应需要加强对设计人员的施工工艺的培训和施工成本控制的教育,避免设计人员单从设计的角度考虑而忽略了实际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成本。

(2)监理管理措施。现在输变电工程建设均采用第三方监理的方式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进度、安全和成本的,特别的是对投资额较大以及施工周期比较长的工程建设项目,就更加有必要的实施第三方监理。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除了要对这些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和进度进行控制以外,还应对工程的成本造价进行控制。因而工程成本的控制大部分程度上都是依赖于监理工程师对工程造价和成本的控制监理。

(3)施工管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将成本控制的目标和责任分配到施工人员,建立规范有效的施工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将施工财务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连接起来,对施工全过程实施成本核算控制,确保每个阶段的施工工期、质量和成本造价,其预算与结算上下浮动不超过5%,因此可以实现整个工程项目的预算和结算的偏差都控制在5%以内的目标,这样才可以实现对变电站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施工的成本控制管理。

2.2成本控制方法与建议

(1)搞好成本预测、确定成本控制目标。成本预测是任何一个工程项目施工之前都一定要开展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对于变电站施工建设这样的工程项目来说,成本预测是十分有必要的,要不然非常容易导致结算超出预算的现象。就是普遍忽略了成本预测的重要性,往往只重视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工程进度,而对于工程成本造价的管理控制往往流于形式。然而,务必要开展对变电站施工成本控制的预测工作。成本预测一定要以实际的功能需求以及施工工艺为基础,从设计人员的图纸着手开始,以施工阶段的工序和工艺为关键内容,将整个变电站施工阶段的成本做规划和预测,给出详细的成本预测报告,并结合实际的施工工艺对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给出详细的规划建议。

(2)施工项目成本实施动态控制。除了要对施工项目进行成本预测以外,还务必要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法,对施工阶段的成本进行动态控制与管理。针对于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在上面也有分析过了,最关键的就是人工费、设备运行维护费用以及工程材料费。其中人工费用以及设备运行维护费用基本上都是固定不变的,变化的幅度并不会很大,而且工程材料主要还是取决于设计图纸和施工条件,所以工程材料费出入有可能会很大,必须要对工程材料费实施动态管理和控制。针对于工程材料的控制管理,一方面一定要严格地执行材料消耗定额制度,将材料定额消耗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台设备,凡是超额消耗一定要查明原因;另一方面,要控制工程材料的采购费用,从源头上降低工程材料费的成本,对于大宗的工程材料必须通过招标的方式解决,对于小额工程材料的采购也应加强采购计划制度执行力度,真正将工程材料费用降下来。

3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施工通常都是因为投资相对比较大,周期也比较长,然而导致变电站的成本造价控制难。文章主要依照变电站施工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分析探讨了变电站施工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给出了成本控制的建议,对于进一步提高变电站工程施工的成本施工管理应用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褚一伟.工程项目目标成本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9):92-93.

[2]孙慧.项目成本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陈恒.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D]太原大学学报,2006.

工程管理理论方法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现场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工程对城市和国家的建设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施工使用质量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关键,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企业建筑产品的质量,同时还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但近几年,我国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时,出现了一些矛盾与问题,因此要对其展开分析与研究。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内涵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指的是为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各项对策,它是一项具体繁杂而细致的工作,也是充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优化建筑工程结构以及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施工效益并做好其控制管理工作的一项具体而实际的管理活动,其包括了多个方面的内容。要想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取得成效,就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以及监督管理人员的管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进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好能够节约工程施工的成本投入,提高施工效益,还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深入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在建筑行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有效的现场管理有利于现场作业人员防范安全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其人员管理的强化,从而使工程项目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得以有效降低;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有效的现场管理有利于整个工程项目成本投入的有效降低,对于企业开支的节省有重要意义;通过管理施工现场,对工程项目建设中财力、物力及人力的结合情况进行妥善的处理,有利于其资源浪费的减少,有益于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管理不严以及落实力度不够等问题。在施工现场,一些很微小的安全隐患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排除,有可能将会引起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如发现了一些不规范的操作或者施工步骤却没有进行制止、分析以及研究,对于一些违规操作已经见怪不怪现象的存在,给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带去了原则性方面的错误以及隐患。

(二)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

质量问题一直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而工程的质量与施工安全以及施工管理有着一定的关系。往往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随意的更改设计图纸、不按照设计师的意愿去进行操作,或者是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比如说劣质的钢材和水泥。物料的管理不当,也会对工程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施工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物料会有很多,经常会把不同种类的物料堆放到一起,而这些物料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之后的物料的性能就会有所降低,从而导致工程质量的问题。

(三)缺乏强有力的安全管理

1、财产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工程物资材料的管理和机械设备的管理。由于建筑工程一般的规模较大,所以其物资材料和机械设备也相应较多,在实际的工程施工现场,建设施工单位往往在这些方面缺乏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造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财产浪费和损耗。

2、人员施工安全管理。施工的安全性一直都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管理问题,它关系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建设、施工单位的财产安全。但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的相关单位以及全体施工人员依然存在着安全管理意识不强的现象,同时,没有组织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对施工现场的工程建设进行管理,进而造成了许多的施工安全隐患。

(四)工程施工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以及废水和废气,这对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在施工现场的周围堆放大量的物料和垃圾;施工中大型的机械会产生大量的噪音;施工从现场产生的污水等,还有就是有些单位为了节省资金绿化不合格或者是根本就没有进行绿化。

(五)建筑工程建设中质量监管力度不够

造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就是监理单位及人员没有严格、认真的进行工程施工的现场监理。有些监理单位及人员对工程现场监理的认识不足,在现场监理的工作过程中态度散漫、消极,不能积极、主动、有效的对建筑作业工程开展监理工作。再加上对现场管理相关配套设施的投入不足,造成监管的不到位。

四、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方法及策略

(一)制定操作规范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工艺以及相关操作的具体操作规范应进行的制定,统一施工操作,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实行有效的奖惩制度,对于那些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的员工,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由于操作不规范引起的事故,则应从中发落,以起到相应的警示作用。

(二)加强质量控制

要想严格的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首先就要从原材料上进行控制,对于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都要有正规厂家的出厂证明和质量合格书,并且在材料进场后对其进行合理的保管,避免因为保管不当而引起建材的质量变异而影响工程的质量。也就是说在工程大面积的开工之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以及分析,来确定以后在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检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避免因为技术问题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最后就是加强承包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大部分的承包商都具有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以及质量管理制度,但往往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得不到具体的落实,所以监理工程师应该在工作中加强对承包商的质量控制体系的执行力度的监控,确保工程施工活动的正常运行。

(三)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1、加强对财务安全的管理。第一,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用料的采购管理和质量检测,禁止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同时,还要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的账务工作,务必将施工用料的来源和去处记录清楚和详细。第二,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施工管理人员要制定相应的操作标准,严格规范一线作业人员对机械设备的操作行为,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和考核,确保现场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和工作效率。

2、加强对人员施工安全的管理。第一,提高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施工单位要定期的对全体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的知识普及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施工管理安全意识。第二,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机制。施工单位要制定相应的现场管理的安全制度,并严格按照其要求对工程现场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第三,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技能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四)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

1、水污染的保护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的污水,处理不当的话,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加强对水污染的保护就要严格控制水的排放问题,经过搅拌产生的废水要经过沉淀池二次沉淀后再排入市政管道;而对于一些有毒或者是会对人的身体产生一定危害的废水,更要做好防护措施,要用专门的容器把它们集中起来,最后做统一的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2、现场的扬尘保护

通过绿化和硬化施工现场场地,及时经常浇水和洒水,使现场的粉尘污染得以较少;在对粉尘材料进行装卸时,要在仓库内进行或洒水润湿进行。

(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监管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要联手监理单位、政府主管部门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管。通过制定相应的现场监管制度和规范,加大对施工现场管理监督的力度,从而提高施工现场监管的水平和效果,进而确保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保障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施工的现场管理对整个建筑工程来说很重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加强施工现场对安全、质量的控制,同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不断的优化现场的管理制度。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工程管理理论方法篇10

关键词:水利建设砼工程浇捣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

1、水泥:应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并复检合格。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

2、水:生活饮用水或经检验符合要求的水。

3、粗骨料:基本与试配样品的颗粒级配、含泥量、针片状颗粒量相同。

4、细骨料:基本与试验样品的细度模数相同。

5、掺合料及外加剂应有出厂合格证并复检合格,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6、自拌砼配合比的更改必须经过试验室同意,并根据含水量变化换算成施工配合比。

7、按合格分供方要求选择质量有保证的供应厂家。

8、砼强度应符合GBJ107的规定。防水砼结构底板的砼垫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

二、自拌砼的控制

(一)计量控制

按照砼配合比牌称量材料。原材料称量允许偏差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1、各种衡器应定期核验,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

2、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

(二)搅拌控制

1、砼搅拌机应符合GB9142的规定。

2、搅拌机旁必须悬挂砼施工配合比牌。

3、投料顺序:碎石水泥黄砂。

4、第一盘搅拌前用水湿润内壁,石子用量应按配合比减半。

5、砼搅拌的最短时间符合国家规定,或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6、每搅拌一盘,必须待出料完后才能进料,禁止边出料边进料。

7、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自拌砼未经试验单位书面同意不得随意加减用水量。

8、砼搅拌时间,每一工作班至少应抽查2次;砼坍落度,每一工作班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至少应分别抽查两次,质量评定时以浇筑地点为准。

三、砼运送

1、运送时,运输车应保持砼拌合物的均匀性,不产生分层离析现象。卸料时,运输车应顺利地把砼拌和物全部排出。泵送砼运输车数量应据所选用砼泵的输出量决定,行车线路宜设置成环行车道,满足垂直行驶要求,车辆入口处宜设置交通安全指挥人员,夜间施工应有良好照明。

2、砼应以最少的转载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当砼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

四、泵送砼

1、砼泵的选择

(1)砼输送管水平长度的确定是将砼输送管的各种工作状态换算成水平长度。

(2)砼泵的最大水平输送距离,参照产品的性能表确定,必要时也可以由试验确定。也可以根据计算确定。

(3)砼泵输送能力验算

①砼输送管道的配管整体水平换算长度,应不超过计算所得的最大水平泵送距离。

②泵送砼换算的总压力损失应小于砼泵正常工作的最大出口压力。

2、砼泵布置要求

(1)砼泵设置处应场地平整、坚实,具有重车行走条件。

(2)砼泵尽可能靠近浇筑地点,多台砼泵或泵车同时浇筑时选定的位置要使其各自承担的浇筑量接近,避免留置施工缝。

(3)砼泵或泵车布置的停放地点有足够场地,接近排水设施,并且供水供电方便。

(4)砼泵作业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砼泵转移运输注意安全要求。

(5)高层建筑或高耸构筑物施工时,使用的接力泵的设置位置应使上、下泵输送能力匹配。

3、砼输送管道选择:要求输送管道阻力小耐磨损、自重轻、易装拆。

4、配管设计

(1)根据工程和施工场地特点,砼浇筑方案,尽可能缩短管线长度。

(2)管线要求布置横平竖直。

(3)输送管根据粗骨料最大粒径、泵型号、砼输出量和输送距离以及输送难易程度等进行选择。

(4)垂直向上配管,地面水平管长度一般不小于垂直管长度的1/4,且不小于15m,或按砼泵说明书规定配制。

(5)向下倾斜配管当倾斜角>4°~7°应在斜管上端设排气阀。

(6)输送管固定不得直接支承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上。

(7)夏季高温施工时,输送管上遮盖湿罩布或湿草袋,隔一定时间洒水养护。

(8)定期检查。

5、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工艺、布料要求和配管情况选择布料设备。

五、泵送砼的浇捣顺序及布料方法

(一)顺序

1、采用砼输送管输送砼时,应由远而近浇捣。

2、在同一区域的砼,应按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连续浇捣。

3、当不允许留施工缝时,区域之间、上下层之间的砼的砼浇捣间歇时间不得超过砼的初凝时间。

4、当下层砼初凝后,浇捣上层砼时,应先按留施工缝的规定处理。

(二)布料方法

1、在浇捣竖向结构砼时,布料设备的出口离模板的内侧面不应小于50,并不向模板内侧面直接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骨架。

2、浇捣水平结构砼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2-3m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且垂直于模板。

六、浇捣的一般要求

1、砼浇捣前已制订砼的施工方案,进行机具准备及检查,落实工程材料、覆盖材料及水电供应,气象预测预报情况已了解,模板及支撑系统验收合格,并办理好钢筋工程隐蔽验收记录、水电管线预埋隐蔽手续,并进行技术复核,框架柱施工缝处无积水。

2、砼浇捣前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应清理干净;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泵送砼模板设计必须根据泵送对模板侧压力大的特点确保模板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3、在施工缝处继续浇捣砼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已浇筑的砼,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2。

b.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砼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c.在浇捣砼前,宜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砼内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

d.砼应细致捣实,使新旧砼紧密结合。

4、在浇筑竖向结构砼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砼内砂浆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砼下落。

5、浇筑砼应连续进行。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砼凝结之前,将次层砼浇筑完毕。砼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或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当超过时应留置施工缝。

6、采用振捣器捣实砼时,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应使砼表面呈现浮浆并不再下沉。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应“快插慢拔”,且上下略为抽动;其移动间距,普通砼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泵送砼一般为400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不能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水电管线、预埋件等。

7、插入式振捣为振捣器作用长度的1.25倍;表面振动为200mm。当板厚超过120mm且为双层双向钢筋时,应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再用表面振捣器振捣。

8、严格控制板厚,应设置保证板厚的控制点,其间距为2000mm。

9、每工作班护筋工人不得少于2人,前台值班工长应监督护筋工人的工作质量。护筋工人应保证钢筋保护层正确有效。

10、每工作班护模工人不得少于2人,安装在基土上的模板立柱,基土必须分层夯实,并有排水措施,支柱下必须垫截面尺寸不小于50mm×200mm的通长垫板。模板的上层支柱应对准下层支柱,保证垂直。

11、每工作班应有专人护水电预埋,确保预埋管线、洞口、线盒等位置正确。

参考文献:

[1]毕明会,吕海波,周长勇.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J].内蒙古水利,201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