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09:25

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篇1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方向

 

随着网络的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开放性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为网络信息的共享和交互使用提供了很大方便,但同时也对信息的安全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应用领域的逐渐扩展,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在网络安全的实践中,建立一个完全安全的系统是不现实的。因此,保证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以及整个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入侵检测技术(iDS)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网络安全技术,它是通过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攻击的迹象,并做出自动的响应。入侵检测通过迅速地检测入侵,在可能造成系统损坏或数据丢失之前,识别并驱除入侵者,使系统迅速恢复正常工作,并且阻止入侵者进一步的行动,它的应用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帮助计算机系统抵御攻击。因而,研究入侵检测方法和技术,根据这些方法和技术建立相应的入侵检测系统对保证网络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一、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1.按照检测类型划分

(1)异常检测类型:检测与可接受行为之间的偏差,如果可以定义每项可接受的行为就应该是入侵。首先总结正常操作应该具备的特征(用户轮廓),当用户活动与正常行为有重大偏离时即被认为是入侵。这种检测模型漏报率低,误报率高。因为不需要对每种入侵行为进行定义,所以能有效检测未知的入侵。

(2)误用检测类型:检测与已知的不可接受行为之间的匹配程度,如果可以定义所有的不可接受行为,那么每种能够与之匹配的行为都会引起警告。收集非正常操作的行为特征,建立相关的特征库,当监测的用户或系统行为与库中的记录相匹配时,系统就认为这种行为是入侵。这种检测模型误报率、漏报率高。对于已知的攻击,它可以详细、准确地报告出攻击类型,但是对未知攻击却效果有限,而且特征库必须不断更新。

2.按照检测对象划分

(1)基于主机:系统分析的数据是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时间日志、应用程序的时间日志、系统调用、端口调用和安全审计记录。主机入侵检测系统保护的一般是所在的主机系统。是来实现的,是运行在目标主机上的小的可执行程序,它们与命令控制台通信。

(2)基于网络:系统分析的数据是网络上的数据包。网络型入侵检测系统担负着保护整个网段的任务,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由遍及网络的传感器组成,传感器是一台将以太网置于混杂模式的计算机,用于嗅探网络上的数据包。科技论文。

(3)混合型: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都有不足之处,会造成防御体系的不全面,综合了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的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既可以发现网络中的攻击信息,也可以从系统日志中发现异常情况。

3.按照工作方式分类

(1)离线检测:这是一种非实时工作的系统,在时间发生后分析审计时间,从中检查入侵事件。这类系统的成本低,可以分析大量事件,调查长期的情况,有利于其它方法提供及时的保护。而且,很多侵入在完成之后都将审计事件删除,使其无法审计。

(2)在线检测:对网络数据包或主机的审计事件进行实时分析,可以快速反映,保护系统的安全;但在系统规模比较大时,难以保证实时性。

二、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误报

误报是指被入侵检测系统测出但其实是正常及合法使用受保护网络和计算机的警报。假警报不但令人讨厌,并且降低入侵检测系统的效率。攻击者可以而且往往是利用包结构伪造无威胁的,“正常”假警报,以诱使收受人把入侵检测系统关掉。

没有一个入侵检测无敌于误报,应用系统总会发生错误,原因是:缺乏共享信息的标准机制和集中协调的机制,不同的网络及主机有小同的安全问题,不同的入侵检测系统有各自的功能;缺乏揣摩数据在一段时间内行为的能力;缺乏有效跟踪分析等。

2.精巧及有组织的攻击

攻击可以来自四面八方,特别是一群人组织策划且攻击者技术高超的攻击,攻击者花费很多时间准备,并发动全球性攻击,要找出这样复杂的攻击是一件难事。

3.入侵检测系统的互动性能不高

在大型网络中,网络的不同部分可能使用了多种入侵检测系统,甚至还有防火墙、漏洞扫描等其他类别的安全设备,这些入侵检测系统之间以及iDS和其他安全组件之间如何交换信息,共同协作来发现攻击、做出相应并阻止攻击是关系整个系统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三、入侵检测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

目前除了完善常规的、传统的技术(模式识别和完整性检测)外,入侵检测系统应重点加强与统计分析相关技术的研究。许多学者在研究新的检测办法,如采用自动的主动防御办法,将免疫学原理应用到入侵检测的方法等。其主要发展方向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入侵检测系统的标准化

就目前而言,入侵检测系统还缺乏相应的标准,不同的入侵检测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通信几乎不可能。目前,DaRpa和ietF的入侵检测工作组试图对入侵检测系统进行标准化工作,分别制定了CiDF和iDmeF标准,从体系结构、通信机制、消息格式等各方面对入侵检测系统规范化,但进展非常缓慢,尚没有被广泛接受的标准出台。因而,具有标准化接口的入侵检测系统将是下一代入侵检测系统的特征。

2.分布式入侵检测

分布式入侵检测的第一层含义是针对分布式网络攻击的检测方法;第二层含义即使用分布式的方法来实现分布式的攻击,其中的关键技术为信息的协同处理与入侵攻击的全局信息的提取。

3.应用层入侵检测

许多入侵的语义只有在应用层才能理解,而目前的入侵检测系统仅能检测web之类的通用协议,不能处理如Lotusnotes数据库系统等其他的应用系统。许多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中间件技术及对象技术的大型应用,需要应用层的入侵检测保护。科技论文。

4.智能入侵检测

目前,入侵方法越来越多样化与综合化,尽管已经有智能体系、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应用在入侵检测领域,但这些只是一些尝试性的研究工作,需要对智能化的入侵检测系统进一步研究,以解决其自学习与自适应能力。

5.建立入侵检测系统评价体系

设计通用的入侵检测测试、评估办法和平台,实现对多种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已成为当前入侵检测系统的另一重要研究与发展领域。评价入侵检测系统可从检测范围、系统资源占用、自身的可靠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指标有:能否保证自身的安全、运行与维护系统的开销、报警准确率、负载能力以及可支持的网络类型、支持的入侵特征数、是否支持ip碎片重组、是否支持tCp流重组等。

6.综合性检测系统

单一的技术很难构筑一道强有力的安全防线,这就需要和其他安全技术共同组成更完备的安全的保障系统,如结合防火墙、pKiX、安全电子交易Set等新的网络安全与电子商务技术,提供完整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科技论文。

四、结语

入侵检测作为一种积极主动地安全防护技术,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但是目前,入侵检测技术主要停留在异常检测和误用检测上,这两种方法都还不完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网络入侵技术不断发展,入侵行为表现出不确定性、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网络应用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如高速网络其流量大,基于网络的检测系统如何适应这种情况?基于主机审计数据这怎样做到既减小数据量,又能有效地检测到入侵行为?入侵检测技术己经成为当前网络技术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越来越多地与其他科学和技术进行交融汇合,如数据融合、人工智能以及网络管理等等。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入侵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已经出现了很多新的方向,如宽带高速网络的实时入侵检测技术、大规模分布式入侵检测技术等。

参考文献:

[1]戴英侠,连一峰,王航.系统安全与入侵检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孙知信,徐红霞.模糊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6,(2).

[3]裴庆祺.模糊入侵检测技术研究[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

[4]唐正军.入侵检测技术导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篇2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信息传输的主要方式,其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实现信息传递的基础上更大程度的实现了资源共享,不仅拓宽了人们的生活视野,更是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深刻阐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应用;应用前景;发展方向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整体应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网络技术更加趋于系统化与规范化,更使得人们的日常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可以促使计算机更进一步的发展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

1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规范

1.1计算机网络的划分

计算机网络包括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有计算机、终端、节点以及连接节点的线路组成。计算机网络按照网络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域域网、广域网。局域网一般是在几千米的范围内且具有一定的封闭性,通常会通过网络传输的外部装置和介质,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功能;域域网通常会覆盖几十到上百千米的范围,其规模通常大于局域网;广域网所涉及的地理范围更广,通常会包含一个国家,其网络交换方式也涉及电路、报文和分组三种。

1.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规范

1)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规范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得以充分应用的前提就是具备规范的应用环境,只有处在规范的应用环境下,其科学性与系统性才能得以实现,以此提高整个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效率和性能,计算机网络技术所提供给人们便捷的服务使得其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计算机网络必须进行一定的规范,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尽可能的发挥设备的自身功能,在对网络环境优化的同时,更好地完成计划内的任务。但在实际应用中,任何小的故障都会使得整个网络系统崩溃,因此,在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规范性,不断将复杂的内容进行检验、更新和提高,以时刻应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可能遇到的隐患。

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可靠性得以保证,不仅能够保护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学习,而且能够使得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提高以及人们对此的高度重视,对网络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检阅问题并进行相应处理,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

3)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便捷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基于人们的需求来决定的。人们大部分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都需借助互联网,因此,在选择相应的软件配备系统时,一定要尽可能的方便简洁,全面考虑到计算机以及其网络系统本身的特殊性,以保证人们的实际需要能够得以满足。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时,坚持便捷性能够帮助相关的计算机网络产品轻易的完成换代、维修、维护设备以及故障排除等一系列行为,只有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才能够将其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提高实际的应用效率。

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2.1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

虚拟网络技术作为一种通用的网络技术一直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现已逐渐应用到私人网络以及共用网络的构建中来。虚拟网络技术主要就是进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确保信息整合的同时也保证其严密性。与之前租用网路线路来进行信息传输相比,这种技术成本较低且安全性能较好,方便打造内部工作和学习平台。例如可以为企业或团体工作者设置内部工作平台,内部人员可以自由传递和分享站内资源;或是创建网站,但对工作人员和访客设置不同的浏览权限。对用户来说,其和以往的网络相比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别,只是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私人专用的网络,在保证其本身的独立性的同时还必须保证网络本身的安全性,确保网络内部的重要信息不扰以及侵略。在进行身份认证时,根据提供信息的完整和合法性,确定用户身份,或是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对信息加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种网络技术主要利用现有的公共网络,通过网络协议传输数据,且对其进行合理配置之后再形成计算机续集网络,从而使传递的信息更加安全。

2.2虚拟专用拨号技术的实际应用

发行中心实质上就是采用了虚拟专用拨号技术,在虚拟专用拨号技术还未采用之前,通常是采用准热线法的销售方式,其主要运作方式就是利用了数据数字专线,利用拨号的方式来进行市级服务器连接的模拟。但一般站的拨号时间会选择早晨和晚上,首先将市中心的服务器进行连接,以便能够将本机上的全部数据与市中心服务器连接传递,以此类推,市中心服务器再到省中心。一旦使用这种方式进行网络连接,在中继线模拟的数量极少的同时又投入了更多的费用成本。由于的数量极多,传统的数据传输不仅会导致系统奔溃更是会导致数据的丢失,困难程度不言而喻。2.3其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业务的需求决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方向,例如视频、录音等这些常见的应用都可通过网络技术得以实现。但实质上,更高一级的网络需要辅之以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对接功能,加上一些通用的技术手段,才能使得网络信息的以安全传递。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备份处理、加强管理以及数据上传验证和反馈等方式来确保信息的安全。

3计算机网络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突破传统的局限,朝向更安全、便捷的方向发展。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期待其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充分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只有将其便捷性和实用性得以发挥出来,才能给与人们更好的服务,才能完全利用计算机网络。现下,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计算机网络庞大的需求量,使得之前所提到虚拟专用拨号技术以及虚拟网络技术发展前景广阔。正因为如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就更偏向于快速和稳定,即更好的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提升信息处理系统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降低网络办公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涉及人们财产和隐私的安全问题即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研发和升级,尽力减少办公需要投入的成本,从而促进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

4结语

为了进一步给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网络环境,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需要我们充分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必须时刻研究和总结前人经验,不断创新,从而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科技含量,努力为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许葵元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篇3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概念介绍

今天人们可能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这一词已经非常的熟悉了,并且对其技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其具体的概念解释和蕴含的深刻含义却无法真正的体会,所以这里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概念进行详细的介绍,从而帮助人们对此技术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以及能够更好的掌握与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以网络协议为基础,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以电缆、载波、双绞线、光纤和通信卫星等作为连接介质对全球内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进行连接的集合。它不仅能够实现数据资源以及软、硬件的共享,而且还能够对共享的数据资源进行集中的管理和维护以及统一的处理[1]。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的含义

计算机网络发展模式的含义是指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以便找出各结构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和发展的主要架构。换言之就是通过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趋势、影响因素和过程,从而归纳出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结构状态轨迹。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的实质是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社会体制,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及其他领域技术的发展提供模式借鉴和样本。它是在人们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理念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属于一种实践工具,而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原因进行揭示是其主旨所在[2]。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分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发展以来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具体如下。

(一)技术准备阶段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准备阶段是从二十世纪的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结束。这一阶段将不同计算机连接到同一个网络下仅仅是通过利用分组交换原理实现,且完成了网络内各个计算机之间资源的简单交换和处理,但不具备附加功能。

(二)tCp/ip协议形成阶段

tCp/ip协议形成阶段是从二十世纪的70年代到90年代,具体是到1993年,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标准就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软、硬件的众多生产厂家在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硬件设备型号不同,软件使用的网络协议也不同,这就造就了不同型号设备和不同软件在网络中的运行要遵守不同的网络协议。如果将这些小网络联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大网络,那么便需要很多的软、硬件来进行转化,并且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网络协议标准来对这些网络进行规范,因此tCp/ip协议应运而生[3]。

(三)万维网时代

从1994年到2008年计算机网路技术全球标准化的实现,促进了万维网时代的来临,而ip技术是该阶段计算机网络使用的最核心技术。这一阶段又可以细致的划分为初级阶段和发展阶段。初级阶段是互联网刚刚步入商业领域的阶段,还缺乏一定的商业模式,但是在无线通信和宽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下,互联网进入了发展的阶段。发展阶段以社交网络为主,开始进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四)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时代

从2009年到现在属于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时代。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各国意识到了互联网科技所具有的战略性地位,从而将建设基础网路设施列入刺激经济发展的计划之内,以提高就业率和网络的覆盖率,促进经济良好发展[4]。

四、计算机网络技术未来发展模式分析

(一)高速移动化的发展方向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传送量的大大提升,人们日益增长的计算机网络需求以及飞速发展的信息压缩技术和日趋完善的网络传输线路,这些不仅使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变得十分重要,而且对高速化网络的建设给予了很大程度的支持,并推动与提高了信息的加速传递。由于网点的固定性是制约网络环境建造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促进了无线网络的产生与发展,而无线网络的发展有效的促进与提高了通信设备的发展,且具有安装便捷、节约经济和易扩展的特点。使用了无线网络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并将无线网络作为其发展宗旨,从而促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朝着高速移动化的方向发展。

(二)自动化的网络技术发展方向

现如今,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多样化、自动化处理功能的多样化以及人性化的操作界面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逐渐变得人性化。另外,网络信息传送的全自动化和处理方法的自动化,以及应用接口的优良性能等这些特点的实现,推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走进了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5]。

五、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至今,不仅已深深融入到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中,而且也成为了高校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由此可见其对人类文化与科技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性之巨大。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通过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研发,制定科学的网络信息产业发展战略,以及培养尽可能多的创新型网络信息技术研发人才等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推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我国信息产业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对策,因为只有两者之间实现有效的配合和适应,才能最大化的促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英任.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2.

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篇4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2)06-0161-01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中职学校也在不断改革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以促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进而为学生更好地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中职学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更加适宜学生学习,对学生计算机网路技术专业技能的发展更有促进作用。笔者将根据当前市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得到中职学校改革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一、当前市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计算机网络具有高速、高质、高信息量等特点,所以计算机网络行业得到高速地发展,尤其是国家提高对计算机网络的重视程度与投入,更加促进了计算机网络行业的发展。因此,在计算机网络行业高度发展阶段,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数量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根据调查显示,未来十年,我国每年至少需要上百万it人才,其中计算机人才需求在40万以上。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今后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百万,到2010年,整个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的人数将达到90万人。由此可见,我国市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是巨大的。

在市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岗位要求上,主要倾向于人才需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数据库操作能力,静态与动态网页制作能力,网络安全与防范能力,网站的建立、、维护与管理能力等。这样的人才将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同时通过有效的实践与探索,将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以完成对岗位工作的创新。

二、中职学校改革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现状

中职学校经过不断地研究与探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显著地提高,主要表现在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得到有效地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能力也得到同步提升,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可以找到适宜的工作,并发挥自身的价值。但是,目前我国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毕业生人数增加,增大了就业难度,出现就业结构失衡状况;中职学校在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方面,对市场的调查不详细,致使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向不准确,使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就业方向,同时一些企业又招聘不到专业人才,造成供求关系的错位与失衡。

(二)创新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第一,构建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我国市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促使着中职学校不断改革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培养出适宜市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因此,在创新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必须要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将学生学习的课程与就业紧密相连,对市场具体岗位在知识与能力上的要求做到了如指掌,充分体现与时俱进思想,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这样才能够使课程的设置更有指向性,课程教学目标才能够更加具有实效性与目的性,进而有效地指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目前,较为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模块:计算机技术通用模块、网络组建技术模块、网络工程模块、网络安全管理模以及网络编程模块。

第二,创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就业。因此,在中职学校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时,可以将学生的工作与学习相联系,加强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的力度,并遵循职业性、实践性、发展性等原则,科学设计教学方案,按照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要求重组教学内容,创新项目教学法,增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实训课程,使学生在项目实训中,发展自身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素质。

第三,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应该以职业面向为基准,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所以,中职学校应该注意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开展校企合作教育,以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为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知识构建与专业能力的发展都能够适应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另外,紧密联系学校与企业,还可以为学生的实训提供场所,进一步促进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技能的提高,为企业输送更多适宜市场发展的、高素质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是以培养实用型计算机人才为目标的,所以,教师要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重视,以当前市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为指导,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素质的提高,为学生更好地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中职学校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促进中职学校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书红,杨莉.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8

[2]魏武华.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3]李圣良.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6,6

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传递;电子设备

电子信息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对于信息的获取、存储和管理方式的改变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革新又给电子信息工程带来了新的变化,远程操作、信息安全、信息存储等逐步向智能化以及远程化方向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改变着电子信息工程的技术发展和应用。

1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是基于计算机网络、通信以及信息等现代技术而形成的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了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处理、设备的维护以及系统的建设等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极大的方便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手机、电脑、ipaD等设备的应用都与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电子信息工程具有便捷性、更高的准确性以及更广泛的覆盖面等显著的优点。

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实践应用

1、信息传递

信息传递是电子信息工程在通讯行业的主要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本身不创造信息,但却对信息的大量、高效、便捷的传递起到了关键作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从设计目的上来说,信息传递的便捷性就是其中之一,电子信息工程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信息传递方式、模式的大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信息传递提供了中转站,实现了大量信息的快速、高效交流。计算机网络技术使电子信息工程通过无线通讯等技术实现了信息传递功能,并且使信息传递方式更为多样化,能够进行文字传递、语音传递、可视化信息传递等多种模式。计算机网络技术还可以对电子信息工程的信息维护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电子信息工程本身是不配置有维护平台,只能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检测工程系统内部的设备,以便发现并解决问题。

2、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技术使电子信息工程实现了更为广泛而及时的资源共享。同时,减少了信息传输过程的阻碍,与网络终端直接连接,能够在线传输大量的数据,进入电子设备后,这些数据还能够自由转换,使信息的传输更为快捷、有效。计算机网络技术包括三个分层,即接口层、网络层和应用层。通过tCp/ip协议能够有效汇集信息在分层中,因此在传输信息的过程中,不会发生阻碍问题。将信息文件压缩后,通过定位信息传输位置,能够确保信息传输到准确的地点。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信息的压缩和存储,能够使信息依据协议形式显示在电子设备上,使信息流通更加及时、流畅。

3、信息安全

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存在较大的安全问题,应用在电子信息工程中,也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通过完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就能够大幅提升电子信息工程安全性。互联网存在极大的开放性特征,因此电子信息工程在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后也会受到各种攻击,因此在互联网中,需要不断提高安全防护功能以应对安全问题,通过防火墙等技术就能够更有效地保护电子通信设备和环境,提高电子通信安全。同时,计算机网络服务器还能够对电子通信进行数据的自主备份,减少通信安全损失。

4、设备开发

电子信息工程的电子设备的开发以及设备资源的共享都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计算机网络技术使电子信息实现了智能化、远程化、网络化、一体化,因此电子信息知识成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员的必备知识。在电子信息设备的开发中,参数的设定以及质量的检测都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所提供信息的支持。

1)通信干线

计算机网络系统处于一个广域网中,而当前电子信息工程还存在很多的局域网系统,信息通讯往往无法建立一个系统性的网络。借助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广域性,就能够使电子信息工程进入一个广域网中,建立一个基于广域网的通信干线。在干线的建设过程中,技术人员要能够准确区别专用线及公用线,并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

2)通信传播

目前的3G、4G甚至5G的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联系在一起的,通过计算机几张技术,有效的实现了不同通信网络的信息转换和传播。

3)传播媒体

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将信息和文件通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传输,并且基于电子邮箱平台实现查询、转发以及共享等功能,因此,能够使新闻和信息更为及时、顺畅。这一技术的使用价值正在不断攀升。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国际信息高速公路和建设提供了关键性的技术支持。

4)weB浏览器

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Http等超文本传输协议,在internet中实现了超文本文件的阅读和使用,通过网络技术,局域网与广域网广泛相连,通过一个工作站或者电子设备就能够实现各种信息的阅读与使用。

5、电子设备联网功能的开发

电子信息工程中电子设备开发和联网功能的实现,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灵活的根据不同的要求实现相应的联网功能。如针对各种部门或企业机密文件,就可以构建一个内部网络,部门之间的信息和文件或者转发都可以通过这一内部网络实现,同时安排专门人员对于传输过程进行监管,就可以有效避免机密信息的流失和外泄。也可以采取各种生物鉴别或者身份验证等方法来确保信息安全,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定不同的访问权限。随着电子信息工程新型电子设备的不断研发,设备的联网功能也成为关注重点。

3结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发展与开发的重要支柱,有效的推动了电子信息工程的技术质量以及创新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仍然有很强劲的前景,智能化、远程化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这也影响着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趋势,使电子信息工程不断向便捷化、远程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电子信息工程需要不断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途径和模式,使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不断在实践中推动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在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中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⒖嘉南

[1]赵可佳.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实践[J].电脑与电信,2015,11:55-56+59.

[2]陈智强.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实践[J].中国新通信,2016,03:57.

[3]范习松,张勇.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实践[J].科技与创新,2014,22:152+154.

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篇6

计算机网络通信是以计算机为信息接收终端,融合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通信方式。计算机网络通信顺畅的重要保障就是网络建设。同时,网络建设也是计算机应用普及的基本条件,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近年来,光纤通信已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卫星通信也在这一领域中表现出强大潜力。在计算机通信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网络基础设施投入大量增加的大潮中,今天计算机网络通信能够达到的快速和通畅是人们无法想象的。由于计算机网络通信中不同物质载体的通信成本和模式不同。目前,我们所采用的计算机网络主要是具有传输速率高,采用令牌技术,可靠性高等优点的光纤通信网络。但是,在军事领域、地球遥感领域和偏远山区的计算机网络通信主要采用卫星通信。

1.计算机网络通信面临的挑战

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面临的潜在危险普遍存在。既有来自外部的病毒入侵、黑客攻击等威胁也有内部操作不当,管理不严导致的系统安全管理失控或者安全漏洞等因素。首先,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自身固有的缺陷和脆弱性对系统安全性能的影响不可避免。其次,网络信息系统运行时漏洞威胁与网络攻击也是突出的安全问题。一旦这些灾害性、危险性事件发生,将对经济、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总之,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发展主要面临以下挑战:(1)网络硬件配置不合理。①文件服务器是运行的稳定性、功能完善性将直接影响网络系统的质量,是因为其是网络的中枢。网络的可靠性、扩充性和升级换代受设计和选型的影响,再加上网络应用的需求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最终限制网络功能发挥。②网络不稳定可能是网卡选配不当或者安全策略漏洞引起。(2)内部网络通信安全的危险因素。一些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应用服务系统在安全通信和访问控制方面考虑欠缺,管理制度不完善。如果系统设置错误,很容易造成损失。拥有相应权限的网络管理员或网络用户,也存在破坏网络安全的隐患。(3)病毒入侵。计算机病毒是数据安全的重大安全威胁,是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例如,病毒可以对文件疯狂拷贝或者删除,并且病毒的繁殖能力很强。它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正常运行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4)计算机网络通信电磁屏蔽。电磁屏蔽措施能够保证信息在传输信道传输过程中不会向外产生电磁辐射。缺少相应电磁屏蔽网络通信产生的电磁辐射可以被专门设备接收到,使信息的安全面临很大挑战。

2.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发展策略

(1)提高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性能。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的设计,要从实效性和安全性多方面综合考虑。网络通信系统初步设计时,数据的保密性和通信协议是否完善等因素做到有效评估并采取应对策。网络通信过程中逐步制定安全等级鉴别和防护措施,防止攻击者从系统漏洞直接侵人网络通信系统,窃取或破坏数据。(2)加强网络访问权限管理。用户访问时采用户口令和密码、身份鉴别等技术手段控制访问权限。另外,充分利用网络管理方式,向终端用户授权有效的访问口令或者许可证书,可以切实阻止非授权用户使用网络和网络资源。计算机网络通信还应完善数据完整性的鉴别机制,防止非法用户修改、插人、删除传输的数据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3)强化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教育。强化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重要性培训,培养和选拔高水平网络通信技术人才。加强网络通信技术研究和交流,并开展网络安全讨论。构建立体有效的防护体系,各部门应该加强协作。(4)加强网络通信安全技术防范。①信息加密。信息加密是为了保护网上传输以及相关的交易数据。网络加密有节点加密、链路加密、端点加密三种方法。采用数据加密技术,用密钥解密后才可以得到信息的明文。②防火墙技术。防火墙一般包括数据包过滤技术、应用网关和技术,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门槛。它控制出、入网络的权限,检查所有的网络连接是否授权,对外来数据流鉴别和限制从而为计算机网络通信内网提供安全保护。③鉴别技术。目前采用的鉴别技术主要有报文鉴别、身份鉴别和数字签名。它可以证实信息交换过程的合法性、有效性和真实性,防止非法传送、复制和篡改数据等不安全现象。④网络通信内部协议。协议的安全变异和重构主要是通过数据的认证和完整性鉴别技术来实现。安全协议的设计中的一个完整的信令过程加密,能保证协议的安全性。⑤网络安全检测技术。它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是一种可靠有效的安全技术。这种检测方式主要是用于监督。如果有异常情况发生,将会马上采取应对措施,以防止进一步的非法入侵。

3.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

(1)计算机网络通信高性能和智能化方向发展。首先,计算机网络通信的高性能表现在未来的通信可提供更高品质的网络服务。例如,高速的传输、高效的协议处理。高性能计算机网络作为一个通信网络,能支持大量的、各种类型的用户应用。具有可缩放功能,即能接纳增长的用户数目,而不降低网络的性能。高速低延迟地传送用户信息。其次,智能化表现在网络的传输和处理上能向用户提供更为方便、友好的应用接口,在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和网络管理等方面显示出更强的主动性。尤其是主动网络的研究,使得网络内执行的计算能动态地变化,该变化可以是“用户指定”或“应用指定”。(2)计算机网络通信向多重网络整合发展多重网络通信整合发展是以光纤通信为支撑载体,网络硬件向无线网络通信为主的多网络融合发展。目前,在这一模式下我们已提出了“三网融合”的网络通信发展思路。“三网融合”就是要实现计算机通信网、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间的相互渗透或者互相兼容,最终促其整合成为全球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这一高速带宽的多媒体技术平台,具有实用广、维护方便、运行费用低的优点。不仅如此,它还能够防止低水平网络通信设施的重复建设,节约资源降低维护费用,达到网络资源信息共享的目标。2009年5月19日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中就提出,要落实国家相关规定将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落到实处,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发展理念将会进一步深化。这种深化的发展理念将会打破原有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框架及界限,打破网络通信单一的计算机终端设计,从而实现多渠道的介入和网络共享。

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篇7

关键词: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科学规范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2003年初,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启动了三项工作: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发展战略,制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制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教育办学评估方案。将人才培养的规格归纳为下述的三种类型、四个不同的专业方向:科学型(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工程型(包括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和软件工程专业方向)、应用型(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形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四个方向的规范。这四个方向并不包含网络工程方向,因此对于众多高等学校的网络工程本科专业应该如何发展,如何规范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1我国高等学校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的现状分析

1.1全国分布情况

我国开设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的学校很多,以工科类院校为主,还有理科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具体统计如图1所示。我国目前有143所高等学校开设了网络工程本科专业,其中大学类高校89所,211大学21所,学院类高校54所。从地理分布来看,网络工程专业覆盖全国26个省和直辖市的高校,其中广东省最多有16所高校开设了网络工程本科专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东省对网络人才的需求极大。

1.2培养目标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社会对网络专业学生的需求日益增加,开设网络工程专业的学校也不断增多,但是由于教育部对网络工程专业没有规定统一的科学规范,因此各高校开设的网络工程专业从培养目标,培养要求,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等方面参差不齐,差异较大。我们以21所开设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的211高校为研究对象,对其培养目标进行了分析,归纳为两类。

(1)电子通信邮电类高校

以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大、电子科技大学为代表的电子通信类211高校,他们开设的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大多是将通信、网络、计算机相结合,在原有计算机学科基础上,形成软件与硬件结合、网络与通信兼顾的宽口径专业,培养学生具有现代通信基础理论、网络工程和网络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具有较宽的通信系统和网络工程的专业知识,毕业生在计算机和通信领域均可获得就业机会。

(2)综合类高校

以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及南京理工大学为代表的各综合211高校,开设的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大多是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工程应用能力,在原有计算机学科基础上,形成软件与硬件结合、网络与信息兼顾的宽口径专业,培养学生具有网络基础理论、网络管理和网络工程等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具有较强的扩展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毕业生能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开发与维护、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实施及开发维护、工程管理、系统分析及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工作。

从这两类培养目标上,我们可以看出,网络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培养一般是和计算机,通信两个专业分不开的,学生在重点学习网络理论的基础上,通信类院校加强了通信理论及应用的培养,而综合院校加强了网络系统设计开发维护及信息处理的培养。不同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领域。

1.3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

通过分析211各高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我们将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按照其主干课程的归属方向分为四类。

(1)计算机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面向对象技术、计算机网络。

(2)网络课程:

1)基础课程:tCp/ip协议原理、网络体系协议、信息与网络安全、web程序设计、网络互联技术、网络设备原理、分布式系统、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操作系统。

2)方向课程:

网络软件开发方向:UniX与网络程序设计、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网络多媒体技术、并行与分布计算、网络数据库技术。

网络规划构建方向(或网络工程方向):网络系统集成、网络管理、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综智能合布线、光纤通信技术。

网络安全方向:计算机密码学、pKi技术及应用、网络攻防技术、网络安全应急响应、信息对抗技术、安全策略部署与实施。

无线通信方向: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移动计算、企业计算环境、网格计算、移动程序设计。

(3)通信课程:通信概论、现代通信原理、通信软件设计、实时通信系统设计、程控交换原理、信息论与编码、多媒体通信技术。

(4)电子课程:数字信号处理、脉冲与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可编程aSiC设计技术、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DSp技术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

2网络工程专业科学规范的探讨

2.1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通信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通信系统及应用知识,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实践技能,并具备良好外语运用能力的网络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2.2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

各专业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都是和其培养目标想对应的,根据前面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不同高校对网络工程的教育培养侧重面不同,但是所有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都可以归属在四个方向上,即网络软件开发,网络规划构建,网络安全和无线通信。这四个方向涵盖了网络工程的各个方面,因此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的规范应该涵盖这四个方向,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核心课程应该覆盖知识体系中的全部核心单元及部分选修知识单元。同时,各高校可选择一些选修知识单元、反映学科前沿和反映学校特色的知识单元放入选修课程中。

(1)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

借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总体框架,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的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由普通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三大部分构成:

普通教育:①人文社会科学,②自然科学,③经济管理,④外语,⑤体育,⑥实践训练等。

专业教育:①本学科基础,②本学科专业,③专业实践训练等。

综合教育:①思想教育,②学术与科技活动,③文艺活动,④体育活动,⑤自选活动等知识体系。

对于以上三部分内容,我们侧重讨论专业教育的内容:它由专业知识体系与对应的课程设置两部分组成,下面分别介绍。

(2)知识体系

网络工程本科专业方向知识体系划分为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三个层次,我们仅探讨知识领域部分。知识领域代表一个特定的学科子领域。每个领域由英文的缩写词表示,为了与计算机专业方向的知识领域相区别,加上前缀ne-。

ne-RS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ne-nt网络原理

ne-SD网络系统集成

ne-nS网络操作系统

ne-pF程序设计基础

ne-Sp社会与职业问题

ne-pa协议分析

ne-nS网络安全

ne-mC移动通信

ne-ni网络互联

ne-pD并行与分布计算

ne-DS分布式系统

ne-nm网络管理

ne-mC移动计算

(3)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基础课程、主干课程、高级课程三个层次。

基础课程: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等。

主干课程:tCp/ip协议原理、网络体系协议、信息与网络安全、网络互联技术、网络设备原理、分布式系统、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社会与职业问题等。

高级课程:按照不同方向,可以对应选择相应课程,也可以是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实践性课程。

3结束语

本文对我国开设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各高校进行了归类分析,以211高等学校开设网络工程专业的情况为对象,对网络工程专业的科学规范化进行了探讨,为高校新开专业提供一定的帮助,并为未来网络工程专业的规范化制订提供一些基础。

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篇8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实际应用;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6-0098-02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已全面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整体发展,并且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究其具体原因,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是计算机不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也是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计算机的作用已经向多元化发展,在多个领域之内均有很大程度的涉及。这样的情况也更表明了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重要性。可以说,计算机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网络的普及也整体带动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是程序员通过代码实现的科技功能系统。对于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与现状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探寻计算机软件的发展趋势与技术应用也是我国相关科研单位需要考虑的问题。应提高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效率,使其价值与服务性得到完善,从而保证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

1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概念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包含了计算机应用软件与计算机系统软件两个部分。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同时也解决了很多计算机用户的实际问题,开发的软件在使用上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针对性。市面上有很多种类不同的软件,同样的使用方向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如学习类软件、办公类软件、购物类软件、娱乐类软件等等。计算机本身的监控软件与程序来说,也是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重要产物。无论是计算机自带的软件程序还是下载的实用型软件,都为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带来了极大便利,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计算机软件,而并不是计算机本身。可以说,计算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计算机软件。同样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也是计算机的核心技术。自软件开发技术出现以来,最初的软件开发技术是由手工软件开发。此类开发效果不明显,工作效率低下,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无法满足日益上升的计算机需求。基于此类情况,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也有了新的变化。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经历了程序设计过程、软件开发过程与软件开发工程三个重要阶段。到今天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具有智能化的特点,但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1]。

2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现状与必要

2.1当前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现状

自计算机问世以来,在短短的发展时间内已经极大程度上改变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水平。对于计算机的自身发展来说,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是计算机本身的最为重要的技术支撑,关乎着计算机发展走向。可以说,计算机的运行是通过计算机软件运作方式与功能来实现的。我国目前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正在发展之中,人才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因此,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产业在全球的软件产业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很多软件开发商也认清了这一情况,将软件的市场转向国内发展。因软件产业的需求,我国的软件服务行业也在迅速崛起,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飞速上涨。因此,我国的软件技术行业人才培养力度也在增加。

2.2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整体上推动了我国的信息技术,使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速度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计算机软件技术是推动信息时代的最为主要的力量之一。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核心技术,对于我国的计算机与网络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很多的不可能变为了可能,计算机软件更将这一情况变得更为明显。实际上,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是与计算机网络一体的[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也得益于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完善,在实际上解决了计算机技术矛盾。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也使得软件本身的安全性能越来越高。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仍需要面临着各种不同的挑战,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3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方式

目前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比较成熟,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还应该探寻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方式与使用方法,将更好地推动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走向成熟,同样对用户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主流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方式共有三种:软件生命周期法、原型化方法、自动形式系统开发法。生命周期法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比较常用的开发方法,尤其在复杂的系统内能更好的凸显其优越性,并且也是目前在国内外比较普遍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方式。其优点在于强调了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与全面的技术布局,将具体的过程分为了几个详细的阶段,并且阶段内的目标任务比较明确,从而使系统复杂性降低,使技术操作性增高。但目前此种方式开发的周期性较长,无法使各阶段同时运行,连带影响也比较明显,需要纠正的工作也较多;原型化方法同样也是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开发人员对系统的开发有了一定的成果之后,进行一个原型开发并使其运行,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原型不断修改完善。这一方式能够满足用户的具体需求,降低开发风险与投入成本,将系统内的服务功能有效利用。但此种方法并不适合大型系统项目的开发,维护工作也比较困难;自动形式系统开发法是根据软件开发的目的与内容来进行软件系统的设计并自动编码。但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需要一套完善的软件工程质量程序来作为保障。首先要对软件产品的本身进行明确的构建,使产品的质量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达到实际的标准并深入分析思考。此外,对于用户的观察程度还要加深,一旦要求发生变动,及时与其进行沟通,保证软件的使用效率。可以在此之前制定好维护的方案,使其达到质量标准。软件工程的评价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保证在日后的使用过程中质量的检查与确认[3]。并且,要大力建设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人才队伍。很多技术水平上的提升需要人为控制实现。加强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的培养与管理,对于我国的计算机水平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通常来说,可以通过聘请的方式来使我国人才队伍扩大,也可以定期组织相关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培训,让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均参与其中,掌握最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知识,并周期性进行考核,从而实现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水平的提升[4]。

4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走向

1)网络化发展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网络化发展将成为必然的走向。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网络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当中。可以说,在各个领域都已经离不开网络的介入。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可以通过网络改变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而计算机软件的发展也离不开网络。在新时期内,计算机软件越来越依赖网络,安装下载过程也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的。可以说,网络化是软件与网络发展的双赢模式。就网络来看,网络其实是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平台,也是很多软件使用的前提保证。我们已经很难发现市面上有哪些主流软件不依赖网络的。因此也可以看出,计算机软件也将越来越向网络化发展,为此保证计算机软件的服务性。

2)服务化发展

可以说,计算机软件的产生就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目的的。因此,计算机软件的服务化发展也是整体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必然趋势。从当前的计算机软件技术来看,计算机软件的服务性比较良好,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但我国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者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将当前软件服务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弥补其中的缺陷。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应以更好更流畅的服务为目标,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并使用最先进的技术与人性化设计理念,尽量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可以说,未来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也将以服务性能为主。

3)智能化发展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各个领域之内,智能化已经成为了衡量硬件实力的核心水平之一,在计算机领域也是如此。智能化设备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随处可见,计算机也是智能化的产物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智能手机、汽车、建筑等等。对于软件来说,智能化的应用程度显得格外关键。智能化的设计也将使计算机软件变得更加便捷、高效。计算机软件开发者通过一些具体的运算,可将计算机软件变得更加智能化,可使其像人类一样拥有思维与运行的方法。可以说,在新时代的背景与计算机用户的追求下,计算机软件将进一步向智能化发展,也将是计算机软件开发领域发生巨大的改变[5]。

4)多样化发展

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向与应用范围不同,也就使得了计算软件的种类较多。无论在工作或是生活之中,人们对计算机软件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这也就使得了计算机软件将越来越区域多样化。目前的计算机软件涵盖范围较多,各个领域均有一定的开发成果,如学习、工作、运动、娱乐、购物等等。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样的特点也将越来越明显,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针对性也将越来越强,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在使用方向上的需求。可以说,计算机软件的多样化发展也将是必然趋势之一。

5总结

综上所述,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是新时期下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将在极大程度上推动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使网络不断普及于各个领域,为人类的生活工作提供便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胡玲芳.新时期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8):74-75.

[2]范伟.浅论新时期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3):80+82.

[3]李万明.浅谈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研究与趋势[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12):241-242.

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篇9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火墙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08

由于计算机的应用,推进网络信息的进步,社会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力度,增加网络安全维护的压力。根据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环境,充分发挥防火墙技术的优势,保障计算机网络资源的安全价值。防火墙技术的更新速度比较快,完全适应于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表现出可靠优势,为计算机网络运行提供安全保护的渠道。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得到广泛应用。

1分析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的原理:按照预设条件监控计算机网络内的流通信息,对流通信息执行授权和限制服务,主动记录关联信息,分析信息的具体来源,明确发生在网络系统内的每一项交互信息,预防外部攻击。

防火墙技术的属性:(1)筛选安全防护策略,确保安全策略能够通过防火墙的防护体系;(2)完整记录信息活动,检测攻击行为,及时提供报警和限制服务;(3)容纳全部信息,维护整体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攻击

计算机网络系统位于信息环境中,网络遭遇的安全攻击属于防火墙技术重点防护的内容。因此,分析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攻击,如下:

2.1ip攻击

攻击者选择攻击目标群,设置ip攻击路径。首先攻击者向目标主机发送安全信息,获取主机信任,锁定攻击目标,通过信息模式发送虚假ip,当ip欺骗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保护措施后,虚假ip转化为多项攻击行为,读取用户信息,篡改服务项目,同时安置在用户难以发现的位置,准备随时进行非法攻击。

2.2拒绝服务

拒绝服务的攻击利用系统漏洞,攻击者向计算机发送攻击数据包,导致主机瘫痪,不能提供任何网络服务[1]。拒绝服务的攻击具备毁灭性特点,攻击者不定时、不定向的发送攻击数据包,计算机无法承担高负荷的数据存储,快速进入停滞或休眠状态,即使用户发送服务请求,计算机因失去服务能力,不能处理用户请求,完全陷入拒绝服务的状态,此时服务器处于正常接收状态,用户只能觉察到服务器不工作,实质已经呈现被攻击状态,丧失服务能力。

2.3端口攻击

计算机包含多项端口,如:远程、协议、共享等端口,为计算机系统运行提供端口服务。用户并未意识到端口的攻击影响,针对比较常用的端口实行防火墙处理,其余均未实行防护措施。计算机在投入运行时,大部分端口处于开放状态,为攻击者提供硬性攻击路径,攻击木马在端口处的攻击处于零防御状态,所以用户需要关闭不常用端口,切断攻击路径,同时利用防火墙技术检测,防止遗漏端口保护。

2.4程序攻击

计算机网络运行程序起初设计时,为满足功能需求,采用辅助程序,被称为“后门”,辅助程序具有通道特性,在程序设计完成后需要关闭,但是编程人员并没有关闭辅助程序,攻击者攻击某项运行程序时,首先检测是否留有后门,一旦检测到很容易攻入程序内部,强力毁坏计算机文件、数据。辅助程序是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安全隐患,必须采用恰当的防火墙技术,才可避免程序攻击。

3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防火墙技术主要隔离计算机网络的内网与外网,形成稳定的保护途径,有效识别外部攻击,具体分析如下:

3.1服务器的应用

服务器是防火墙技术的一类,服务器为网络系统提供服务,代替真实网络完成信息交互[2]。例如:计算机网络信息由内网传输到外网时,自身携带ip信息,如果ip被外网攻击者解析并跟踪,很容易将病毒或木马带入内网,病毒攻击内网后窃取数据,利用服务器,为交互信息提供虚拟的ip,以此隐藏真实ip,外部攻击者只能解析虚拟ip,不会获取任何真实信息,保护内网信息。服务器起到中转作用,控制两网信息的交互过程。服务器在账号管理、信息验证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在安全性能方面要求较高,满足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需求。服务器的构建比较严谨,必须在应用网关的条件下,才能实现信息保护,所以此类防火墙技术虽然防护能力高,但是运用复杂,用户使用时,最主要的是通过网关提供稳定的网络性能,营造优质的网络保护环境。

3.2包过滤技术的应用

包过滤技术具有信息选择的特点,此类技术获取传输信息后比对原有的安全注册表,判断传输信息是否安全。以网络传输的目的ip为例,分析包过滤技术的应用[3]。包过滤技术主动获取传输信息的目的ip,解析目的ip的数据包,数据包内包含目的ip的源信息,能够作为标志信息,包过滤技术将数据包与用户安全注册表进行对比,识别数据内是否含有攻击信息,确保安全后执行数据传输任务。包过滤技术将计算机内、外网分为两类路径,控制由内到外的信息传输,在由外到内的传输过程内,不仅发挥控制作用,还会提供限制功能,包过滤技术既可以应用在计算机主机上,又可以应用在路由器上,所以包过滤技术又分为开放、封闭两种应用方式,主要根据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实际情况选择,提供对应服务。包过滤技术受到端口限制并不能实现全网保护,所以兼容能力偏低。

3.3复合技术的应用

复合技术体现综合防护的优势,防火墙融合和包过滤两类技术,体现更稳定的防护方式,弥补防火墙技术的不足之处。基于与包过滤的参与下,防火墙技术逐步形成系统性的保护类型,保障防火墙技术的灵活性[4]。目前,防火墙技术表现出混合特性,复合体现与包过滤的双向优势,最主要的是以此两类技术为主,融入多项安全技术,结合分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运行实际,确保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受到攻击危险时,可以快速提供防御服务,体现防火墙技术的策略性。复合技术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提供多级防御,防止外网攻击,主动监测内网信息。复合防护方式有:(1)提供认证机制,确保网络交互的所有信息处于安全约束的状态,形成动态过滤的防护方式;(2)主动隐藏内部信息,形成智能化的感应方式,一旦出现网络攻击,立即采取报警提示;(3)加强交互保护的能力,发挥复合技术的优点,有利于提升防护价值,确保实时维护。

4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应用规模逐步扩大,促使网络运行面临严重的安全问题,科学利用防火墙技术,解决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问题,有效保护网络安全。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变革与更新特性,实时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避免计算机遭遇外网攻击,确保内网环境的安全。由此可见: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占据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防火墙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09):23.

[2]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的研究[J].网友世界,2011(25):13-15.

[3]浅析防火墙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云教育,2013(14):112.

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网络防御;防火墙

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现代办公、娱乐提供了诸多方便,各行各业都在朝着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而以此为基础的计算机发展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催生出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计算机网络在信息交流和共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旦计算机网络安全遭到威胁,意味着许多办公机密将不受控制,大量信息外流,导致办公机构遭到重创甚至瘫痪[1]。因此,必须全面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的构成,采取有力的计算机防御策略,来提升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防御能力,以此应对网络中出现的黑客、病毒以及木马攻击泛滥的网络环境。

1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计算机网络开放性问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加快了我国电子经济发展的步伐,促使社会经济不断转型,对社会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计算机网络开放性问题是导致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资源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任何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获取到下载网络资源的条件,网络中涉及企业、单位、个人的敏感机密信息未被限制,即便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加强安全机制的建立和不断推出全新的安全工具,但也无法阻挡敏感信息不断泄露。(2)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传统的网络系统安全工具无法满足网络操作形式的需要。一般来讲,网络操作系统是评价计算机网络服务器运营正常与否的指标,它暗示着网络机械设备的安全性。但由于当前网络环境比较复杂,计算机网络系统本身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风险,即使拥有众多的杀毒软件和各种安全卫士,在真正强大的木马病毒面前依然毫无阻挡之力[2]。另外,许多存在的安全风险会直接避开防火墙而入侵到用户电脑中,攻击脆弱的传统网络系统。(3)网络资源共享问题。资源共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最大优势,也是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最大目的,用户可以从网络中获取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但同时也为病毒的入侵提供了条件,因为网络共享资源中存在更多的木马植入风险,一旦用户点击陌生链接或者网址都计算机就会被植入未知病毒。比如,经常有黑客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漏洞,肆意攻击军事领域、政治领域以及经济领域的网络服务器,在没有被许可的情况下,黑客可以恶意修改登录方式以及连接系统,盗取大量重要信息,使得国家或者企业遭受重大损失。

2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措施

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应用于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因此,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措施的建设势在必行,决不能放任自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御提出对策[3]。

2.1应用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作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技术的基础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功能主要是保护网络内部和外部之间联系的安全,通过隔离内外部网络来达到限制网络互防的目的,保护计算机内部系统不易受到侵害,保证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转。因此,在计算机网络的运行过程中,防火墙技术充分利用自身对网络的规则作用进行数据集合,全面合理化过滤网络中传送的数据信息,阻止可疑数据在计算机中传送。隔离访问危险网址或者不明地址网址,建立有效的计算机运转屏障。入侵检测技术是电脑启动自我保护的有效技术,该技术通过对数据流进行监控,将所检测到的数据流与相似特性的数据流进行对比,发现数据存在的隐形风险,及时作出反应,断开网络链接及防火墙保护设置。系统管理员通过应用安全扫描技术来了解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漏洞,及时采取措施,有效规避风险。网络安全扫描技术能够主动处理服务攻击以及窃听窃取信息事件,检查防火墙的配置是否正确[4]。

2.2及时安装安全防御系统软件

上文提到,计算机网络系统经常受到木马程序及病毒的攻击,使得行业敏感信息外泄,为了修补计算机系统存在的漏洞,系统开发商必须及时更新系统,修补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完善防御系统。普通用户需要做的是及时更新电脑系统,关注软件开发商的补丁程序。有很多用户没有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意识,病毒入侵到电脑之后才开始采取防御对策,这种习惯必须要更正。良好的上网习惯也是个人用户采取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的有效措施,比如不随手点开未知的链接,不登录一些垃圾网站,不随意安装不明来源的软件,对于下载的信息及时进行杀毒和检查,提高网络安全防御意识,以及定期对自己的电脑进行安全清理和查杀,通过个人防范意识的增强来保护网络安全,为净化网络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2.3共享资源的安全防御措施

计算机网络的攻击者,通过解析网络ip地址,窃取用户计算机信息。沿着ip路径可以顺利找到计算机内部隐藏的机密,因此,必须隐藏计算机的ip地址,提高安全性能,以便入侵者无法寻找到计算机网络的真实ip地址。另外,在网络虚拟环境下增强用户使用计算机的责任感,必须对用户进行实名认证管理,这是提高网络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5]。缩小访问计算机系统的权限,当用户输入计算机指定的用户名和密码时,必须保证登录信息是唯一可认证的,信息输入错误的用户无法进入计算机系统,检测用户的信息安全性,从而实现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的目的,为网络共享资源提供安全的利用渠道。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产生极大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计算机网络防御措施来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从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各个因素入手,制订出合理的技术方案和管理对策,从而保证计算机网络在良好安全的运营环境中发展。

参考文献

[1]符绩彰.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与网络防御的研究[J].数码世界,2016(6):5.

[2]章蕾.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与网络防御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6):154,298.

[3]赵亮.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与网络防御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7):88-89.

[4]陈爱贵.计算机网络防御策略关键技术研究[J].科技风,2016(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