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产管理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11:07

企业资产管理的意义篇1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水利工程;施工企业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逐渐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在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占据重要地位,不仅能够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同时还能够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促进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长久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固定资产管理对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能够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核算,合理处理企业账务,包括固定资产的购置,折旧计提以及改良等,同时还能够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后期维护,避免固定资产丢失、损坏,进而能够提高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有利于促进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管理意识的提升

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财务上的管理,另一部分为实物管理,其中财务上的管理主要负责对固定资产进行账务处理,实物管理主要负责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以及后期保养。由此可以看出固定资产管理贯穿于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日常管理过程中,这样就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施工企业人员的意识,帮助水利施工企业人员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进而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有利于加强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核算工作的准确性

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能够快速准确的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同时还能够对企业资产进行科学评估,并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合理的依据。另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能够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以及真实性,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减少水利施工企业支出的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一些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比较淡薄,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企业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作用,从而制约了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另一方面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将管理重点放在了固定资产的购置上,忽略对固定资产的后期保管以及维护,导致资产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大大降低了固定资产利用率。

(二)缺乏完善的内外监督机制

虽然我国一些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建立了内外监督机制,但是内外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不能充分内外部监督机制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作用。目前一些水利施工企业的内外部监督部门主要由财务管理部门管控,而且内外部监督部门的各项活动都受到财务管理部门的限制,基本上内外部监督部门形同虚设,而且一些监督人员缺乏责任心,因此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起不到有效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

(三)固定资产管理的账实不相符

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一些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对于报废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没有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或者一些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购置、维修以及报废等账目记录的不够清楚、完整,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导致账实不符的情况,不利于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合理利用。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意识

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不断的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意识,首先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领导人员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的认识,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其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不仅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购置,同时还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后期保管与维护,提高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再次企业应通过合理的途径,大力宣传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作用,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学习,使企业的管理人员不断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从而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二)完善内外监督机制

完善的内外监督机制是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想要建立完善的内外监督机制,首先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保证内外监督机制的独立性,避免内外监督部门受到其他部门的制约,保证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企业的监督部门应选择专业能力强以及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同时要求监督部门的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明确自身的权利和责任,做好监督工作,以此提高监督工作的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提高资产利用率,进而保证固定资产使用的安全性。

(三)加强固定资产的维修与保养

为了避免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固定资产由专人管理,对固定资产的购置、维修以及保养等记录完整,同时对于购置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被损坏的固定资产,并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维修与保养,以此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增加固定资产使用的经济效益,从而减少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开支。另外还应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能力,保证账目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管理是保证企业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企业中发挥重要的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水利工程企业核算的准确性,同时还可以培养企业的管理意识,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目前虽然我国固定资产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制约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进步,笔者认为这还需要我国相关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共同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目标,最终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玉香.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J].江苏水利,2013,03:42-43

企业资产管理的意义篇2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是国有资产比重最大的国家之一。因此我国对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相当重视。国家政府关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但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经营决策的失误,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必须加强地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管,保证地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笔者就地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解决措施做了深刻思考。

一、地方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国有资产至关重要。但是,地方国有资产仍然存在着资金流失、配制不合理、使用效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浪费,阻碍了地方建设。必须实施相应的措施,挽回损失,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1.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国有资产是地方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由于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制度的松弛,许多单位未经批准将国有资产随意的变卖、转让。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有企业内部也滋生腐败。国有资产长期被占用,使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成了无稽之谈。地方政府投入与各项事业的资金被削弱,使原本紧张的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地方建设也会由于资金的短缺而停滞不前。

2.国有资产的配制不合理

由于没有公正合理的分配标准,我国国有资产的配制不均衡。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建设所需远远超过了配给,而有的单位却供过于求。这样造成了国有资产的随意购置和重复购置。实际上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却收不到应有的成效。因而,亟待政府合理规划国有资产的配制,使各单位的资产分配拥有一定的标准,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3.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

国有资产是非商业性的,直接投入与生产活动中。由于国有资产的使用是无偿的,因此许多企业单位不顾及资产的使用效率和获得的资产增值多少。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被断开,造成资产不能充分利用,短缺和闲置并存。投入的资产违背了计划的投入目的,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和建设资金的紧张。低效率的国有资产运用丧失了地方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二、解决地方国有资产存在问题的措施

面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存在的资金流失、配制不合理、效率低等问题,我们必须做出相应的措施,改革国企管理的人员配置,实行国有企业内部的结构转型和改组。做出合理的决策,任用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实现国有资产的充分利用,投入与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1.改革国企管理的人员配置

企业竞争激烈的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来越完善。这就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投入到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中。合理的人员配置才能将国有资产的能量发展到极致,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经营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做出合理的决策,任用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必须通过自由竞争和市场机制来完成对国企经营管理人才的配置。认真考察和衡量人才和管理部门的切合度,将人才和资产的优势扩大到最大值。

2.国有企业内部的结构转型和改组

随着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和专业化手段迅速成为企业组织运作的基础。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应运而生。推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成为当务之急。必须实行国企内部的结构转型和改组,使国有资产能够更好地运转,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利于地方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意义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国有经济的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国民经济中继续发挥着主导作用。国有资产关乎民生,对于地方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社会主义的中国,国有资产是至关重要的经济来源。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缓解公共资金紧缺的局面,将更多的资金投入与社会主义建设。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出实现稳定社会,控制和引导经济发展方向的目标。扩大了国有资产在社会资产中的主导地位。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全国人民,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就是保障全国人民资产的保值增值,这对于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国有经济的不断壮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四、结论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是国有资产比重最大的国家之一。因此我国对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相当重视。国家政府关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但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经营决策的失误,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必须加强地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管,保证地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地方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国有资产至关重要。但是,地方国有资产仍然存在着资金流失、配制不合理、使用效率低等问题。必须实施相应的措施,挽回损失,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面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存在的资金流失、配制不合理、效率低等问题,我们必须做出相应的措施,改革国企管理的人员配置,实行国有企业内部的结构转型和改组。做出合理的决策,任用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实现国有资产的充分利用,投入与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在本文中,笔者对于地方国有资产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以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意义做了系统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胡蓉.加强地方立法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保驾护航[J].湖北社会科学,2011,(9)

[2]邵学峰.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财务监管机制[J].江汉论坛,2011,(4)

企业资产管理的意义篇3

关键词:资本主义;企业经济民主;劳资关系;企业管理

企业经济民主是企业劳动者通过参与管理,从而实现对经济过程不同程度控制的一种制度安排。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经济民主模式。对于企业经济民主,西方学者仅从企业管理层面或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层面进行分析,因此难以揭示资本主义企业经济民主的物质基础、经济性质和多样性等问题。而这恰恰是我们能否科学借鉴西方企业管理经验、并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所在。

一、科技革命及资本主义企业内部分工是资本主义企业经济民主的物质基础

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的三次大的科技革命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发生的。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言,这三次科技革命既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的原因,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的结果,表现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既要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又要坚持资本雇佣劳动关系的双重性质。这其中,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的分工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每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企业内部的贯彻,都是通过改变原有的分工形式实现的。比如蒸汽机的应用,把原来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主观性质的分工变成了以机器的连续性为基础的客观性质的分工;电力的应用,把原来的机械分工在规模扩大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并与专用性人力资源相结合;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把机器运转为基础的生产环节分工变成了以产品价值点为基础的模块化分工等。企业内部伴随科技革命进行的生产分工的改变,通过企业组织方式,推动了资本主义企业生产关系的随之调整,总的方向是生产技术的社会化,即科技革命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生产技术与生产者更加紧密的结合,“使劳动社会化,并把劳动看做是技术成就很高的一种工程技术事业,这种趋势,抽象地看,是充分发达的机器的一个特点,远比其他任何特点都引人注目。自从工业革命以来,技术上每进一步,这个发展前途就重复展现一次,但受资本家的阻挠,始终未能成为现实。”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企业劳资双方利益的根本对立性,使得资本只有控制工人才能控制剩余价值。所以,资本家利用每一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新的生产技术。通过组织分工。刻意地制造工人与技术的分离。形成片面发展的“局部工人”和不透明的“片面信息”,从而强化工人对资本的依赖,“马克思已经指出,工业界头目打胜仗的办法和将军们打胜仗的办法不同,后者是充实军队,前者是解散军队。”三次科技革命,资本家先后通过生产技术的物化、专门化和层次化,实现着对整体生产技术的垄断,个体工人只能是局部生产的有限的主人。

资本主义企业经济民主在这里,就是上述生产技术两种发展趋势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为企业生产过程中部分工人与全部生产技术的结合,或者是部分工人与部分生产技术的结合,主要的方式是企业工人不同程度地参与企业管理,即资本专制下的企业民主管理。

二、劳资关系的力量对比和工人组织程度决定了资本主义企业的民主程度

伴随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劳资之间的矛盾也不断深化,因此,在资本主义企业生产关系中,工人为争取提高工资、长期雇佣和“体面工作”等权利的斗争此起彼伏,从未停止。

企业资产管理的意义篇4

2003年,中央和地方国资委的成立,初步解决了国有企业出资人缺位和“九龙治水”的问题,使得出资人权利一体化和集中化。各级国资委成立后,逐步建立起委托关系和激励约束体制,包括清产核资、摸清家底;建立企业年度和任期经营目标,依据经营业绩对企业进行考核评价,依据考核结果确定经营者薪酬;推动国有产权透明管理、进场交易;改革经营者选任制度,推动社会公开招聘等。各级国资委的法规体系和组织体系也逐步建立完善。

在已有的对国有企业监管的研究中,学术界主要是根据西方的理论来解决中国的问题,推广经济增加值(eVa)、平衡计分卡(BSD)等理论。在实际操作中,国资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2003年制定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为基础,对所监管的中央企业进行业绩考核,并对具体考核办法进行了3次修订,目前考核办法按年度和3年任期,对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总资产周转率、经济增加值、利润总额等基本指标和综合考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及风险控制能力等因素确定的分类指标进行考核,国资委还可根据需要单独设立约束性指标。各地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考核办法。但如何更好地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的具体实情对企业进行考核,还值得讨论。

现行监管的不足之处

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在国家和企业之间引入多级委托关系,用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国有企业,以实现“政企分开、责权明确、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目标。但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经营者和所有者的目标不一致:企业的所有者追求的是长期利益和未来发展,而经营者追求的是眼前的、短期的绩效,是报酬和费用。现在推行的依据经营业绩对企业进行考核评价,依据考核结果确定经营者薪酬,主要目的是使国有企业增加利润。从改革效果看,在解决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只凭一种不分类的监管体制监管情况复杂的国有企业系统,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在现行监管体制下经营者为了自己的短期利益会损害所有者的利益,忽视国有企业公共目标的实现。比如由于宏观政策因素,供电、供水、公交等行业国有企业的主业往往处于亏损状态,但各级国资委仍普遍对这些企业进行了严格的经营业绩考核,使得一些企业通过非主业投资弥补亏损,进而减少了社会产品供给、损害了公共利益。有时虽然社会产品不会减少,但是如果国有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达到企业自身效益最大化,如提高价格或扩大供给,那么社会效率会受到损失,以下用经济学原理具体分析。当市场不是竞争性时,福利经济学中市场对资源的初始配置和再配置就不必然是有效率的,可能出现市场失灵。国有企业是一种政府参与和干预经济的工具和手段,是政府针对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市场失效问题而代表公众利益所采取的诸多政策举措的一种。国有企业参与的市场容易存在市场失灵,原因主要有:市场势力和外部性。

市场势力是指买方或卖方不适当地控制价格的能力。国有企业拥有市场势力时,需求价格是无弹性的,产生无效率,造成市场失灵。在现行的以经营业绩为主要指标对国有企业进行考核评价的办法下,国有企业会利用市场势力,追求企业自身的高额财务回报,造成有损公共利益和社会效率的后果。

长期市场势力和短期市场势力的影响是不相同的。拥有短期市场势力的企业其市场势力的运用是谨慎的,一旦其市场势力吸引众多企业进入,那么它将承受市场份额缩小的风险。而拥有长期市场势力的企业则不必担心,因为它们总是市场的唯一或少数厂商,消费者的需求是无弹性的,它们可以不受限制地运用市场势力。因此,国有企业监管不加分别地强调做大做强或者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是不恰当的。

外部性又称外在性或外部影响,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所产生的有害或有益的影响。有害的影响称作负外部性,有益的影响称作正外部性。当一种消费或生产活动对其他消费或生产活动产生不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间接效应时,就存在外部性。现行监管体制下国有企业的负外部性体现在需求价格完全有弹性的公共资源领域,比如矿石的勘探和开采。

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

现行国有企业监管体制的缺陷有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监管。根据国有企业参与的市场状况和目标,确定具体的监管方法和侧重。国有企业监管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三方监督和经营业绩考核。第三方监督是指以公正、权威的独立于国有企业的某个客体对国有企业的经营过程、结果和战略发展进行监督评价,向国有企业监管者提供监督报告。经营业绩考核是指用科学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成果和战略发展进行考核和评价。第三方监督的监管方式注重的目的是实现长期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经营业绩考核注重的目的是实现短期利益和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这两项分别对应国有企业的公共性和市场性的性质。分门别类,分类监管,比采取单一的以经营业绩为指标的监管模式更佳。

如何重新分类

能够有效地参与市场调节的国有企业,往往是竞争性行业的,具有竞争意义。国有企业参与的市场失灵的领域,往往与公共利益关系密切,具有保障意义。按照国有企业的竞争意义和保障意义分类对国有企业监管是有价值的。界定国有企业的竞争意义和保障意义的依据是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同市场的关系。

1、纯粹的保障性国有企业

纯粹的保障性国有企业所在的行业和领域主要是涉及国家安全和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行业。这些行业与公共利益紧密相关,有必要由国家直接控制和管理。这类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比较最突出的不同是其资金来源与国家预算相关或者按政府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向公众收费。这类国有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是非竞争性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武器装备、航天科技、核工业等与国防相关的领域。

2、保障意义大于竞争意义的国有企业

保障意义大于竞争意义的国有企业所在的行业和领域主要是自然垄断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垄断企业主要集中在资源、能源、邮电、交通运输和原材料等基础部门,这些基础部门是经济链条的“上游”部门,为其他部门提供投入品,其价格是构成其他生产部门的产品成本的重要部分。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国民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这类国有企业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与市场的关系是非完全竞争的。典型的有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

3、竞争意义大于保障意义的国有企业

竞争意义大于保障意义的国有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虽然具有一定的正外部性,但这些外部性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予以补贴,不一定由国家投资。私人企业或者外资企业参与到这些行业中时国家也一视同仁,给予同样的补贴和优惠。这类企业是竞争性的,参与市场竞争更能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例如各类研究型企业和技术型企业。

4、完全竞争的国有企业

完全竞争的国有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国有企业,分布在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的行业,不存在国家限制。这类国有企业一般已经完成现代企业制度改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这类企业主要分布在轻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

重新分类后监管的侧重

1、纯粹的保障性国有企业——强有力的第三方监督和一定的经营业绩考核(侧重成本和管理)

纯粹保障性国有企业的监管应侧重强有力的第三方监督和一定的经营业绩考核。第三方是独立于企业的、公正的、市场化的,强有力第三方监督是纯粹的保障性国有企业与市场的纽带。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第三方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和公众提供对国有企业的综合评价。而对于纯粹的保障性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不是财务回报的考核,而是对企业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的考核,以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改善经营管理。

2、保障意义大于竞争意义的国有企业——较强的第三方监督和一定的经营业绩考核

保障意义大于竞争意义的国有企业的监管应侧重较强的第三方监督和一定的经营业绩考核。较强的第三方监督对国有企业的保障意义进行评价,弥补市场缺陷。一定的经营业绩考核符合国有企业的竞争意义要求。

3、竞争意义大于保障意义的国有企业——较强的经营业绩考核和一定的第三方监督

竞争意义大于保障意义的国有企业的监管应侧重较强的经营业绩考核和一定的第三方监督。较强的经营业绩考核既使企业提高竞争力,又准确把握企业的经营状况,提高对企业的监控能力。一定的第三方监督使企业避免不合理的竞争,防止损害公共利益。

4、完全竞争的国有企业——全面的经营业绩考核

完全竞争的国有企业应侧重全面的经营业绩考核。完全竞争的国有企业应该充分参与市场竞争,以业绩考核为监管的主要方式,追求投资回报。

5、监管方式的具体实施和动态调整

企业资产管理的意义篇5

劳动者的私有财产被侵吞

富豪暴富总是与贫富差距联系在一起。如何认识贫富差距,却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

从生存意义上理解,对不断扩大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人们主要关注后者的贫困问题。发达国家政府每天为饲养的牛提供的补贴为2美元。在世界范围内,每天生活开支不足1美元的穷人却有11亿之多,他们的基本生存条件难以得到保障。

在发达国家,人的生存几乎不是问题,但贫富差距远未解决。

从工资分配意义上理解,大公司高层管理人士(以下简称“高管”)与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差距扩大。有西方经济学家提出,差距的合理范围是20-30倍。1970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大公司的“高管”的是普通劳动者的39倍。到20世纪90年代末,扩大到1000倍。

从财富占有意义上理解,“高管”中饱私囊,肥了自己,害了他人。他们利用手中获得的公司股票和股票期权,从事非法交易,利用其他股东的损失,为自己谋取暴利。同时,通过做假帐,他们把大笔公司财产据为己有,例证俯首即得。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前执行总裁韦尔奇在任期间,曾使用通用公司的飞机和在曼哈顿的豪华公寓干私事。阿德尔菲亚电话电报公司的主管里加斯和他的两个儿子挪用了公司高达1280万美元的资金。他们每人拥有一架私人飞机,费用由公司支付。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存意义上的贫富差距,工资分配意义上的“高管”与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差距,都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的。它们是在私有制原则允许的范围内出现的。

大公司高层主管占用公司财产却让人费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原则是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我的,就是我的”是对这个原则的通俗说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股份公司的股东结构出现了大众化趋势,普通劳动者把子女教育费、医疗费和退休费等用于未来消费的资金投资到股票市场,公众持股人数迅速增长。1983年,美国持股家庭只占家庭总数的19%;1999年,这一比例已迅速增长到52%。在这个大背景下,高层主管私自占用公司财产,包括了对劳动者投资于公司的资产的无偿占有。

大公司高层主管所作所为明确无误地表明,不但“我的,就是我的”,而且“你的,也是我的”。这就从根本上违反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原则。本来,拥有巨额私有资产的富豪最主张维护私有制,但他们却毫不犹豫地侵吞了劳动者的私有财产。于是,资本主义出现了新的制度矛盾:主张私有制的人践踏了私有制。

新矛盾的根源是企业经营的专制性

针对大公司财务丑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说:“20世纪90年代,人的贪婪本性没有增加,但谋求贪婪行为的机会增加了。”作为道德,贪婪是公司“高管”窃取公司财产的动机,它能够得逞则有更深刻的经济根源。

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转向管理资本主义,企业实行垂直一体化经营,包揽了生产的全过程:从设计开发、零部件加工、成品装配、一直到产品包装、营销和售后服务,并实行多种经营,公司成为多种行为和多个单位组成的企业。这种生产组织方式以大规模生产为基础,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但是,它也有弊病,即经营管理具有专制性。垂直一体化经营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管理。大型企业由一些不同的经营单位组成,由专职的高级经理组成的等级制管理班子负责。每一个职能,由一个部门来管理;总经理统领部门经理,中层管理人员协调并监督低一层的管理人员的活动。以权威和指令完成整个生产过程。处于最下层的是劳动者。一位中国经济学者非常赞许这种企业制度的专制性。他说:“企业的参与人属于不同的群体,其偏好相差很大,通过民主化程序解决他们的分歧会非常没有效率。”在他看来,企业只能搞独裁,万万不可民主化。然而,垂直一体化企业的专制性一旦被放大,“高管”就能够利用手中的权力胡作非为,资本主义新的制度矛盾就由此激化了。面对“高管”的自私行为,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指出:“这不是个人的失败,而是制度失败。”

20世纪80年代以来,标榜产权明晰的企业制度出现了所有者缺位现象,垂直一体化企业的专制性弊病有了放大的机会,使“高管”手中的权利得以滥用,暴利唾手可得。

由于公司向“高管”赠与股权,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100家传统产业的企业中,“高管”掌握的股权比例平均高达14%。成为企业的大股东,造成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混淆不清。普通劳动者作为小股东,直接参与公司决策的成本太高,难以起到监督管理者的作用。他们没有理财的能力和经验,于是把投入到股票市场的资金,委托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管理,从而无法直接监督公司管理者。投资机构的管理者与公司“高管”勾结,从事股票非法交易;行使监督职能的会计公司和咨询公司放纵舞弊行为。因为所有者缺位,对专制性的大企业经营管理缺乏监管,“高管”更加为所欲为,作为股东的普通劳动者成为挨宰的对象。

经济上的专制需要政治支持。金钱与权力结合,政客与“高管”勾结,确立了“高管”窃取公司财产的合法性。

1968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联邦威廉姆斯法提高了外部人士购买企业的成本,加强了“高管”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能力。20世纪80年代,美国一些州的法律削弱了公司董事会的权力。近年来,美国与公司有关的法律逐渐从侧重保护股东利益转向保护“高管”。最典型的是,美国参议院通过法案,规定送给“高管”的股票期权不计入公司成本,“高管”用股票期权获利得到法律保障。游说国会通过该法案的主谋就是现任财长斯诺。他曾担任美国一家铁路公司的“高管”,1997-2001年的薪水共达3740万美元;离职后,仍享用公司提供的飞机、汽车和乡村俱乐部。1994年,他担任由大企业“高管”组成的美国企业圆桌会议的主席。该组织促使参议院以88票对9票通过了关于股票期权的法案。一贯维护公司“高管”利益的斯诺当上财长,自然要变本加厉地为富豪服务。小布什政府通过优惠富人的减税政策,斯诺功不可没。副总统切尼曾管理过一家能源公司,上台后制定了有利于能源企业的政策;美国海空军司令都曾任职大型军火企业“高管”,于是实行了有倾向性的军火采购政策。在其他发达国家,曾经担任大公司“高管”的人从政,并竭力维护富豪利益的现象,也并不鲜见。

解决矛盾需要企业治理民主化

针对大公司财务丑闻,发达国家政府加强了对大企业监管力度。但是,上层建筑的改变必须具有经济基础;制约“高管”手中的权力,解决资本主义的制度矛盾,取决于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

在技术进步推动和竞争压力之下,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出现了新型生产组织方式:从设计开发、零部件加工、成品装配,一直到产品包装、营销、售后服务等生产阶段,被分解到不同企业。例如,大型汽车企业把零部件包给不同的供应商生产,自己专注于技术开发和整车装配。名牌电子企业把零部件设计和产品加工制造完全包给其他企业,成为“没有工厂的工业企业”。最著名的例子是戴尔电脑公司。在服装业和鞋业,世界著名的品牌企业把加工生产转包给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美国耐克公司作为品牌营销商并不制造运动鞋。美国的沃尔玛商店作为零售商,不仅从事零售业,而且组织和管理分布在全球范围内的产品生产。以垂直一体化企业为主导的生产组织方式,正在逐步让位于企业之间实行水平一体化合作的全球生产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多个企业共同完成一个产品的生产经营过程。企业之间合作的基础是各自生产经营能力的互补性,并不涉及资产所有权。股份公司治理的委托-关系变为全球生产网络的共同参与关系,单个企业的等级制结构必然要向扁平结构转化。有人对300家美国大公司1986-1999年的变化做了调查,结果表明它们的结构层次减少,“高管”的权力被削弱,对企业的支配作用也在弱化。

利润是每个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企业各自谋求的目标。但是,企业之间合作的目标是共同生产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而不是利润。衡量合作业绩的标准是产品的性能、质量、交货期、市场占有率和消费者满意度等非财务指标。企业不再单纯追求利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管”以赢利为借口的短期行为。

通过全球生产价值网络,供应商取得了进入市场的便利;生产商把加工生产分散到众多的供应商,不必大量投资于固定资本,避免了市场波动的损失。基于能力互补和稳定市场的需要,企业之间的合作是连续的,从而削弱了企业追求短期目标的动力,促使“高管”正视企业长期经营的必要性:

消费者决策对生产的影响力加强。经营者更加注重消费者主权,把吸收消费者反馈作为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消费者信息成为企业的一种生产投入。

由于知识成为生产手段,人力资本的作用增大。劳动者不但拥有所在企业的股份,还参与产品开发设计和生产经营管理,成为治理的主体。

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保护生态环境,企业与它所在地区的利益关系更密切。企业所在地区居民对企业的资源配置具有影响力,成为公司治理的参与者。

企业资产管理的意义篇6

于是借助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利用企业外部已有的技术和制造能力,整合现存价值链结构的虚拟企业(Virtualenterprise,Ve)就应运而生。虽然虚拟企业可以避免由于资源的积累而带来的应对速度的迟缓,但是其虚拟化的结构特性为企业之间的无形资产管理带来了难度。因此,本文就虚拟企业及其管理的特点,提出对虚拟企业中无形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虚拟企业的含义及特点

虚拟企业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率先提出的以敏捷制造(agilemanufacturing,am)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组织与管理模式。由于虚拟企业能够快速适应环境变化、使合作伙伴优势互补、资源和利益共享等特点,近年来它受到了国内外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重视并得到了迅速发展。自首次提出之后,很多学者对虚拟企业的概念从产品角度,从企业信息技术角度和组织形式角度对其概念进行了分别的界定。本文从组织形式的角度定义虚拟企业: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在分工的基础上的紧密合作,响应市场机遇,共同向最终消费者提品和服务,从而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临时性组织。虚拟企业具有如下特点:

1.无边界性

一方面,虚拟企业打破了传统企业组织机构的层次和界限,各伙伴在企业面对市场机遇时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组成某种松散的网络合作关系。另一方面,虚拟企业打破了行业界限由独立的供应商、制造商,甚至竞争对手以各自的核心能力为结点联合组成了临时网络。虚拟企业没有固定的组织结构,一旦共同的利益不复存在就会立刻解散。因此,虚拟企业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法定经济实体,而且企业的边界也是淡化和模糊的。

2.敏捷性

虚拟企业对环境极为敏感,能够快速地整合各企业的优势资源,快速反应,以实现市场目标,从而尽快占领市场。

3.扁平化

虚拟组织通过社会化协作和契约关系,使得企业的管理组织扁平化、信息化,消减了中间层次,使决策层更贴近执行层。组织的构成单位从职能部门转化为以任务为导向,发挥成员才能的项目小组,使企业的目标通过团队来完成。

4.互补性

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单独的企业很难拥有快速实现某项市场机遇的全部资源和能力,为此,在相关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的核心资源在虚拟企业中互相补充,重新整合,以抓住市场机遇。

5.动态性

虚拟企业常常以项目、产品或是市场机遇为基础组件,伙伴企业可能同时或是先后参加若干家不同的虚拟企业,一旦共同的利益基础不复存在,虚拟企业也就不再存在。因此虚拟企业组织具有动态性的特征。

从虚拟企业的特点可以总结出,虚拟企业是由地位平等的独立企业为了应对共同的市场变化、执行共同的战略而组成的。由于虚拟企业的平等和独立,参与合作的伙伴企业之间不能依据普通的层级制进行自上而下的管理,而是通过协商和谈判进行管理。因而,虚拟企业中的管理应重点在两个部分,一是对参与虚拟组织的合作企业的战略上的管理。战略是虚拟企业得以形成的基础,保持共同战略的一致性,是虚拟企业最终目标实现的保证。二是对合作项目的运营管理,其核心是对资产参与运营的程度以及相应的责、权、利作出明确的规定,既能确保对合作的有效参与,又能建立资源隔离机制,以确保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被模仿。依据虚拟企业的管理特点,本文对虚拟企业中的无形资产提出管理建议。

二、虚拟企业无形资产的特点

至今为止,对于无形资产没有统一的定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将无形资产定义为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包括专利、商标权、非专利权、著作权、特许权。但是对于虚拟企业这种跨组织范围的混合组织形式来说,原有定义范围明显狭小,虚拟企业内部不只共享专利、商标等可辨认类无形资产,而且就员工知识、企业文化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进行交换。所以,本文中选用了更为广泛的定义,即无形资产包括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由于组织结构的特殊性,虚拟企业中无形资产具有如下特点:

1.共享性

虚拟企业中伙伴企业合作的基础是资源共享。只有资源的共享,才能减少由于资源的积累而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迟缓,才能迅速占领市场。因而,无形资产如品牌、专利、技术、营销渠道等会根据虚拟企业的占领和目标在伙伴企业内部共享。

2.高收益性

虚拟企业是市场自发组织的,根据市场机会,几个合作伙伴的核心资源集合在一起会加快应对市场的速度并产生规模效应。无形资产具有规模效益递增的特性,也就是同时在不同地点使用不会影响原有资产的收益。因而,虚拟企业中的无形资产的规模收益必然会超越单个企业。

3.信息依赖性

在虚拟企业中的伙伴企业之间的任务的协调及资源的使用情况需要及时的汇总和交流,以便于伙伴企业的共同决策。所以,对交换信息,共享信息的依赖度比较高。

三、虚拟企业中的无形资产管理建议

从管理的角度,我们将商标、专利这类可辨认无形资产分类为和经营有关的无形资产;将规章、制度、企业文化、信息系统等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分类为和战略有关的无形资产。

1.和运营有关的无形资产管理

和运营有关的无形资产包括品牌、商标、专利、非专有技术等。在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资源制度性隔离机制。虽然,无形资产在虚拟企业中可以共享,为各个合作伙伴创造超额收益,但是,这种共享只是在合作伙伴间契约的范围内共享,超出契约范围,仍然为各自的企业所垄断。所以无形资产运营管理的宗旨是既要合作互利,又要分清责权,注意保密。

(1)品牌管理

虚拟企业中,品牌管理往往是一条最重要的纽带,把几个企业联系在一起。品牌管理中,选择几个和品牌价值文化、实力相当的合作伙伴最为关键。然后进行共同的品牌设计、推广和维护。在品牌设计、推广和维护当中要根据各个合作伙伴的特点及需要应各有侧重,通过资源的整合,建立整体的企业形象。

(2)专利技术

虚拟企业中的伙伴企业之间可以通过专利交叉许可或是建立技术联盟以提高整体的技术水平,增强竞争能力。另外虚拟企业还可以建立集中的专利信息库,以方便合作伙伴对专利的授权、使用及法律保护等情况进行管理。

(3)非专利专有技术管理

企业资产管理的意义篇7

关键词:县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思考分析

一:如何管理县级国有资产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针对县级国有资产进行了体制改革,主要是急于更换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管理体系,改动有关部门的落后权职,重新组建专业的县级国有资产,使得这个部门在往后的管理运行中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改革的过程仍然欠缺合理的调整,因此目前还需要加大修缮体制的力度。

(一)政府管理职能

认真落实县级国有资产管理是保证国有资产增值的前提条件,国家机关政府授权国有资产代表权、监督管理权、投资收益权、资产运作权等,以确保现行资产管理部门能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搞好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运营工作尤为关键,但是国有部门提供的职能与政府提供的一些管理部门在一定情况下发生冲突,所以管理职能不能随意行使,必须经过相关政府部门的同意,才可以履行正常的职责权利,当遇到国有控股、参股企业的设立出现了不稳定因素,比如合并、分离、中途停止、破产、体制改革、人员改动、国有资产管理不善等重大问题时,即便产权已经登记,资产统计、产权有了界定、考核了国有资产的基本要素,只要相关政府没有参与其中,或者给予认同,那么个、这个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将很难发挥应当的职能。

(二)县级国有资产的流动性

政府过于控制国有资产将不利于资产的灵活运转,高度集中管理体制只能阻碍国有资产的流动,导致产权交易受到严重打压,资本市场前途岌岌可危,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因此市场经济规律的调整以及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通常要以国有资产市场化为基本前提,真正意义上的政府资产、企业资产是难以区分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自身条件滞后,地区部门应该相互配合,按照市场正常运行规律,重新规划部门结构,促进地区与部门之间的联系,建立市场,但是,资产的流动性依然存在严重的问题。

(三)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

所谓的资产流失其绝大多数原因是管理体制的缺失、把关岗位出现的纰漏、存在大量闲置、浪费资源的堆积,根本没有从基本上提出解决方案,因而导致县级国有企业资产的浪费,其存在潜在亏损的威胁,即是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的棘手问题,比如中外合资、大小企业相互兼并、国有企业产权变动、资产分配不周、盲目的股份制改革、资产评估过低或者资产转移方向不够明确。极少数的政府官员以及管理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滥用手中职权,任意挪用国有资产,转移资产、私自分配资产给国有企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即便是不断修缮管理制度,召开商讨会议,面对官员私自的违法行为,国有企业资产流失问题亟待制止。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面临改革

(一)县级国有资产存在大量的管理弊端,最主要的解决办法是从政府本身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转变古板守旧的思想观念,全力支持资本运营,以身作则带动经济效益,以经营国有资本为目标,加紧县级国有资本的壮大,优化县级国有企业的配置,保证国有资本基本增值,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提高国民经济效益。

(二)县级国有资产是建立在多层次管理体制上面的,应当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互配合相互统一,按照上级指示的要求划分产权、明确企业政府之间的关系、遵从社会需求原则、灵活运作产权的转让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经济效益目标,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仅是增值的保证,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来看。

1、纵向:据统计,中央政府直属部门接管的大型国有企业有100多家,其余国有企业交给地方级来监管。由于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在协调管理制度职权方面未作出明确的指示,因此权利不对等的现象时常发生,地方政府采取不恰当的投资方案可能会导致财政大量流失,资金走向一旦混乱,终将给中央政府带来巨大困扰。

2、横向:我国县级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是一项具有多元化的管理体制,易出现职权重叠、职权复杂化等现象,导致领导人员工作任务无法得到明确指示,多个部门争相出资负责,却无法确定负责人,虽然有利于投资风险的降低,但是严重影响到政府分配任务,与此同时,也将导致多个部门人事管理脱节,资产严重停滞,降低国有企业运作的效益。

三、关于县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一)我国秉持着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有资产归属全体劳动人民,因而国有资产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利益,针对产权关系不明、职权泛滥、职位空缺等问题,我国有必要深入分析利弊,重新建立一套崭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根据人民代表大会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管理方案。

(二)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有义务大力整顿市场资源,以经济盈利为出发点,率先抢占先机,同时运用宏观调控手段适当干预市场经济,明确管理制度,避免政企之间的矛盾冲突,并逐步取消以前的行政任命制度,这将给县级国有企业创造良好的运作空间,实现互惠共赢。

(三)传统意义上的县级国有资产只重视物质形态、忽略了市场价值规律,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实行资本优化管理,将有益于整个先县级国有企业的发展,但并不代表国有企业完全地私有化,而是让国有资产富有更大的流动空间,富有弹性。

(四)适当采取奖励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引进先进设备,改善国有企业的陈旧设施,抓住核心问题,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考克体系,注重维持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以,统筹兼顾,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

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县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深入思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必须坚持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化县级国有企业改革制度,认真落实职权的分配,充分调动国有企业的积极性,做到权利义务协调统一,为将来的国有企业改造提供新鲜血液,突出产业优势,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完善。(作者单位:新安县国有资产管理局)

参考文献:

企业资产管理的意义篇8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人类与环境、人类与资源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和突出。为此,我国审时度势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方针。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获取盈利的同时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笔者结合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述了绿色财务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绿色财务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绿色财务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自然资源减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便是环境与资源的问题。因此,谋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所以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企业必须树立“绿色”的生产经营理念,做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采取绿色管理。而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笔者基于财务管理的角度,以企业绿色会计财务管理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出发点,对现阶段我国绿色财务管理的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意见。

一.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产生绿色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路径,从资金运动的角度,把社会的效益性、环境的保护性、资源的有限性统一结合起来。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和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企业利润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不但要保证企业周围生态环境不受损害,肩负改善生态资源环境的义务。绿色财务管理的主要思路就是如何解决企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失调的矛盾问题,绿色财务管理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绿色财务管理的意义随着企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了企业的发展战略,绿色财务管理的理念也逐步成为了企业发展战略的一种导向,其意义在于

(1)是一种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的有效措施,可促进企业、社会、自然三者然的和谐发展。

(2)是在适应社会公众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烈的条件下产生的。

(3)其理念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企业对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绿色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1)绿色融资企业可以把绿色负债筹资和绿色股票等新的概念应用到传统的财务管理之中,满足资源环境建设及其他方案中的绿色成本需求。其中,绿色筹资的理念实施,不但解决了绿色资金对企业的有效投入,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且还进一步提升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利润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

(2)绿色投资企业绿色投资理念应贯穿于项目的立项、实施及结束全整个过程。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的投入和产出,还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如果项目违背国家环境管理,则环保罚款支出增加、税收等方面优惠减少甚至得不到国家贷款利率的优惠等。

(3)绿色分配根据绿色财务管理的理念,绿色利润分配能够更大限度的吸引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企业不但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而且还增强了投资者的保护环境的意识。不但提升了企业形象和企业价值,而且还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人类的发展。这样就进一步激励投资者更加关注绿色投资。

四、建立绿色财务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企业方面的措施

1、转变观念,强化企业风险意识。企业应该抛弃“企业发展与环境发展无关”的那种陈旧观念,制定资源环境和生态平衡兼顾的经营活动目标,以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为导向履行应尽的社会义务,提高企业的绿色经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完善措施,建立绿色财务管理。绿色财务管理理念要求把社会环境资源消耗补偿和自然环境消耗补偿考虑到企业的平常的财务预算中来,以价值形式对环境及其变化进行计量、确认、分析、披露、研究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生产经营活动。如企业原材物料的使用和存储、固定资产的运转、燃料动力物资的使用都可能产生相应的环境污染问题,这就需要财务管理衡量企业的的日常运行时充分考虑到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3、谨慎核算,实施绿色成本控制。企业要充分考虑与产品相关的环境支出,特别是在对产品的成本进行预测、决策、核算、和考核分析。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产品,要做出停产的决策,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能源的使用、包装物的使用方面也要重复考虑到环境因素。企业应该把企业用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的费用和指标增加到企业会计核算的科目和报表中,以期企业能够采用及时正确的方法和政策改进和完善企业的内控管理和相关管理制度。

4、加强监督,建立绿色财务评价体系。企业应根据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全新的绿色财务评价体系,促使企业更加注重环境效益,综合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其主要内容为:企业投资评价、企业筹资评价和企业运营评价三个主要部分。对企业进行绿色财务评价时可采取定性分析与等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考虑到绿色eVa(经济增加值)的核心指标,保障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政府方面的优惠政策。企业既然能够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需要的投入划入自身的成本,足以体现企业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那么政府就有必要根据社会、企业的发展,制定出相关的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法律法规。不但要鼓励那些在改善环境方面取得良好效应的企业进行奖励,更要对那些违道德和环境保护法规的企业的行为进行严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政府和企业的这种做法,保证了社会、国家、企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相协调进步。

综上所述,企业形成绿色财务管理意识,把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到财务管理中来,其实质就是要求企业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思想,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上取得企业稳定、长久的发展和企业价值的不断增值。(作者单位:许昌美特桥架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昊金波.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经济,2007(2).

[2]崔艳芹.谢君.绿色财务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北方经济,2010,3:60-61.

企业资产管理的意义篇9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

在目前的相关研究中,中小企业还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仅是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英国、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家,还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划分: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但在习惯上又将三者合并一起称为“中小企业”。

各国对“中小企业”的划分各不相同,这里仅对我国的做法进行详细说明。2003年我国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将中小企业定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

(二)财务风险的定义

理论界对财务风险的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从狭义上来说,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对未来收益存在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风险;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而使财务实际收益偏离预期目标,造成经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在研究中,使用财务风险广义上的定义,更有现实意义。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成因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

受自身条件限制,且国家扶持力度不大。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如规模较小、资金相对匮乏等,难以及时采取措施来应对瞬息突变的市场,从而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并且长期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倾向于大型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体系不健全,使得很多机遇就此流失。

金融机构放贷门槛较高。金融机构在放贷时看重两个因素,项目市场前景和企业偿债能力,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规模较小、资产数额低的特点严重制约了其获得贷款的可能性。除此之外,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不完善、货币汇率变化、国际经济环境、通货膨胀也成为影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

管理模式陈旧,管理观念落后。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数属于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家族企业,造成了管理模式陈旧,且管理观念较为落后。一方面,一般中小企业的投资者就是管理者,在企业面临重大决策时,往往是管理者一人说了算,可能因为个人的决策失误,而给整个企业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另一方面,企业员工培训体系不健全,财务管理理念落后,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风险意识薄弱,导致财务管理环节薄弱,产生诸多财务风险。

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管理体制不健全。我国中小企业多实行粗放式管理模式,造成内部监控缺失,如重钱不重物,对存货、固定资产缺乏有效管理,导致企业大量库存积压、资产流失、物资浪费等;资料保存不完整,现金管理不严,导致现金流闲置或资金;对客户信用等级不了解,应收账款中坏账、呆账比率增大,资金回收困难。中小企业财务人员大多一人多岗,甚至存在一人从事不相容岗位的现象,体现内部控制制度存在较大的漏洞。这都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为企业未来面临的财务风险埋下隐患。

资金管理水平较低,资本结构不合理。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一方面,往往缺少对资金使用的合理计划,导致公司资金捉襟见肘,易陷入财务困境;另一方面,负债比例过高,企业需为此支付高额的利息而使利润大幅度下降。这都增大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不利于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一)加强风险意识,科学强化企业财务运作

中小企业要保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长期合作的关系,保证企业有稳定的物资供应来源;加强科技创新,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优化产品品种结构,使产品向“多元化”发展,以增加企业的收入;重视市场调研,生产、销售对路产品,加强业务整合,促进企业收入的稳定增长。除此之外,还要时刻关注国内外经济发展走向,关注国家产业政策、财税货币政策、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等,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二)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要降低财务风险,就要在优化资本结构上下功夫。一方面,运用定性的方法建立科学的数理模型来确定企业的最优资本属性结构,需要企业根据自身资产规模、可融资渠道和经营现状等因素出发,平衡权益资本融资时的风险与成本;另一方面,定量核算企业筹集到的资本,与企业现金流进行匹配,保证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阶段资金都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三)谨慎选择投资策略,实现由“利润”向“财务”的跨越

在过去,中小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有时会采取一些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短期化行为。现代企业自主经营、自担风险,不能只是单纯地“以利润为导向”,利润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忽视了企业财务的健康、持续发展,这就要转变观念,“以财务为导向”,实现所有者权益的最大化,即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跨越。维持企业良好的财务状况,实现收益性与流动性的统一,应该是现阶段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目标。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正处于低速成长的时期,企业不再可能以获取高利润来加速自身的增长,这就要求中小企业从完善自身经营的角度出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利润。

参考文献:

[1]张友棠.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郑雯颖.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4).

[3]张晓峰.加入wto后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2).

[4]杨松令.中小企业会计管理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企业资产管理的意义篇10

关键词:企业立法;产权;国有企业

解放后,我国企业立法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即1978年以前;1978至1992年;1992年至今.它大体经历了从一些规范政策到部分和法规,再到一整套法规和政策的发展过程.目前,处于“双轨制”阶段.

1 我国企业立法的关键

1.1 两权分立的企业立法指导思想所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在企业立法的指导思想上,主要取向是两权分立.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通过“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1987年10月25日党的十三大报告《沿着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明确地提出按照“两权分离”的原则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要使用法律的手段和“契约的形式”.我国于1988年4月13日通过了《全民所有制企业法》,其灵魂是“两权分离”,具体实现形式是“以企业承包制为主的多种经营制”.1992年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条例》是这种原则的细化.然而,这种立法的结果并不是令人满意的,因为一些关键问题并没有解决.比如,企业法赋予的经营权难以落实,破产法难以实施,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企业缺少活力等.

应当从法理角度这种立法指导思想的得失.企业承包经营制的本意是通过合同的方式,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使企业与国家的行政管理关系变化为平等民事关系,使企业自主独立,从而激发企业的活力.但是,“发包方”是代表国家的行政机构,它具有行政主体和所有权主体的双重身份,握有行政权力和所有权权利,并履行行政管理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国有财产的双重职能.行政权是以命令服从为基础的纵向等级控制权,而所有权是以平等、自愿、等价、有偿为基础的横向平等民事权.当双重身份都集中到当事人一方身上时,就使得所有权的性质行政化.企业如果与既是财产的所有者,又是企业的行政主管部门的主体签订合同,实际上不是民事平等主体之间的契约关系意义上的协议,因而企业不可能是独立的主体.所以激活企业的可能性是非常有限的.实际上也是如此.

1.2 建立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问题

在实践和探索中,针对两权分立的企业立法指导思想产生的问题,出现了一种新的企业立法指导思想——两权合一,即企业享有投资者的投资形成的独立的法人财产权.这种独立的产权的形成,不是企业直接被行政机关领导,也不是通过债权关系实行承包等,而是通过法定财产的转换,也就是出资来实现的.投资者享有股权,而企业本身享有独立的产权.

如果不是按照企业的财产所有权性质,而是以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标准分析企业制度,以企业的资本形态和出资责任分析企业及其行为,那么,企业中有股东、有股权、有股本或者股份,核心就是谁出资、谁负责任.从财产关系来看,任何财产必须同时体现为财产权利.财产权和财产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作为财产的一种形态的资本也是如此.股权就是股东对其投入企业的资本所享有的权利.股权不是所有权,也不仅是经营权.从《公司法》看,股权的主要的是资产收益权、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经营者的权利.投资者的投资形成一个独立的法人,这个法人所拥有的财产形成一种财产权,这种财产及财产权与投资者资本及股权相比性质有了变化,运用机制有了变化.这就是说,股权在性质和运作上既不同于所有权,也不同于经营权.企业的产权也是如此.

一般财产进入企业,成为资本,成为追求利润的财产.这种财产体现为一种特殊的权利,对出资者而言就是股权,对企业法人而言就是法人财产权,简称产权.产权明晰、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对企业立法而言是重要问题.

1.3 弄清产权概念的基本内涵

现代产权概念有以下主要内容:

(1)产权是追求效益最大化所作的制度安排.美国经济学家科斯举过这样的一个例子:新发现一个山洞,它的所有权人是谁?是发现山洞的人,是山洞入口处的土地所有者,或者是山洞顶上的土地所有者,这是一个财产法决定的问题.而山洞将用于储存银行帐簿,还是作为天然气储存库,或者养殖蘑菇,这在一般情况下取决于使用者付出费用的多寡,这是资源的产权的问题.所有权决定物的占有者和收益,产权决定物的使用者和使用的途径与方式.

现代企业法律制度赋予出资者的所有权以股权权益,赋予企业法人以企业资产的产权权益.这样就形成了企业资本所有权和企业资产产权互补型的财产和权利结构.

(2)产权是人们对生产要素的使用,或者经营的一种行为权利.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模式中,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形态——资本,是出资者的所有权的象征.在企业中,资本的所有权就转化为股权的存在方式.作为生产要素的使用价值形态——企业的资产,则以产权的形式归属于企业法人,由企业法人承担起经营职能.在独资或者合伙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合一的.由于资本的根本特征在于在运动中增值,所以产权的意义远大于所有权的意义,二者的职能是泾渭分明的.产权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提供使用或者经营的行为权利.

(3)产权是对不同的经营主体之间的权益关系进行界定和调整的制度规范.产权的起源根本上是资源的稀缺性.产权规范本质上是一种行为权利的规范,是对人们行为的边界的规范.产权行为的实施往往会导致降低他人使用资源的能力,所以会产生产权的冲突.解决这种冲突的原则,按照科斯的说法应该是两个:社会效益最大原则和交易费用最小原则.产权的立法应该有这方面的规定.

(4)产权是由占有权或者虚拟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收益权等基本权能组成的权利集束.产权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组权利.核心是使用权或者经营权.在独资和合伙企业的制度下,产权的基本权能表现为直接的占有权.在公司形式下,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资本的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相分离.所有权主体占有资本的价值形态——股权,产权主体占有了资本的使用价值形态——企业的资产,因而产权主体的占有是一种虚拟的占有.四种基本权能是紧密相连的:没有收益权,产权主体就失去利益激励的动力;没有使用权,企业就无法运营;没有处分权,就会造成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没有占有权或者虚拟占有权,其它产权就无法正常操作.所有权和产权是有区别的.

产权问题是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新情况,需要我们在理论上的创新和实践上的探索.产权明晰、权责一致是企业立法的基本原则,是一个核心问题.

2 对我国企业立法的前瞻

根据公平、开放、竞争的市场经济的要求,应以资本形态和出资人责任为标准对企业进行分类,改变传统的关于企业和产权的观念,在此基础上构筑我国企业立法的框架.按照《中共中央关于“九五”计划和2010远景规划》的建议,将来国有特大型企业将走集团化、控股公司的道路;国有大中型企业将向公司制转轨,改造成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集体企业、国有小型企业,将通过兼并、拍卖、承包等方式,走股份合作制道路;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将以合伙或者独资来划分.未来的企业立法将不再存在双轨制,企业的分类标准也将是单一的,即按照资本形态和出资人责任划分企业类型.这也是按照国际惯例,以《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股份合作企业法》的规定建立的主体框架.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企业立法的主要工作将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股份合作法》的出台

在现行法规中,农业部1990年2月颁布的《农民股份合作企业暂行规定》和1992年《关于推行和完善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的通知》中,含有一些一般性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立法思想.如企业的建立可以自愿协议组合,依法经过批准;企业将股份制的资金联合和合作制的联合集于一身,实行劳资双联;企业对外承担有限责任.从所有制的角度看,它属于集体企业;从的组织形式来看,既不是合伙制,也不是公司制,而是具有二者特性兼于一身的特点.集体企业改制主要倾向于建立合作股份制企业.

2.2 《公司法》的完善

《公司法》是一部比较完备的企业法,但在近年来的探讨和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1)国有独资公司的规定中有权责不明的,也有传统企业立法的痕迹.比如,公司董事对其委派机构或者部门有依赖性.董事对上负责而可能不是对企业负责.内部的民主管理不够.从实践中的问题看,国有独资、两个以上国有投资主体组成的公司的经营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这应该与内部管理没有较为完善的法律机制有关.

(2)《公司法》有关董事的义务规定缺乏系统性、全面性、操作性和必要的灵活性.应该完善董事竞业禁止义务的规定,应该规定竞业许可的特殊情况、董事对相关事件的披露义务、董事会决议的程序、介入权(公司对董事等违反法定或者约定从事与本公司相同或者近似的业务所得有权收归公司所有)行施的时效和董事违背竞业禁止的赔偿责任.董事的越权代表公司行为应该适当作出规定,比如,公司对越权行为的追认、越权董事的责任和免责.董事制度应该进一步健全.监事制度更是属于初创,大有完善的必要.

(3)对公司法人资格否认制度应该作出规定.在近几年的市场的实践中,一些公司滥用其法人资格侵害债权人、劳动者、消费者,甚至危害公共利益,应该有相应的立法加以应对.在公司法人制度中,法人和它的成员是分离的.这种制度为法人为中心的出资者群体与债权人群体的利益平衡,建立了一种较合理的机制.但是,法人组成成员和法人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法人成员总是享有对法人出资所派生的各种权利.出于利益最大化目的,可能滥用出资权进行不正当行为,比如,虚假出资、滥设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无度操作、非法人以挂靠方式以法人名义对外经营等.行为人一方面利用法人资格制度所赋予的一定优势的法律地位,逃避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另一方面,当不法行为受到司法机关的追究时,出资人往往以行为人的行为是法人行为、法人资本为挡箭牌,主张仅仅承担出资范围内的有限责任.这些不正当行为和不法行为,使得法人作为独立承担有限责任的人格的内在要素和条件丧失.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法人的法律人格已经丧失,这就是所谓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我国《公司法》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鉴于现实情况,应该在完善《公司法》时予以规定.当滥用法人人格的行为发生时,对于行为人或者法人组成人员应规定承担无限责任.

2.3 《破产法》的完善

企业立法中,有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企业破产问题的法律调整.这对于完善企业立法,完善企业的产权制度有重要的意义.现行的企业破产法律、法规主要是1986年12月6届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破产法(试行)》和1986年《民法通则》中的有关规定等.制定新的《破产法》主要涉及以下问题:

(1)破产法应该适用于所有的企业.1986年的《破产法(试行)》仅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从理论和实践来讲,已经难以适应.

(2)破产的界限应该进一步明确.现行的《破产法(试行)》对破产界限的界定“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提法较为.对于国营企业来说,安置职工不一定是破产的先决条件.

(3)在企业破产财产范围内,对于土地使用权、企业所办的学校、、托儿所、职工的住宅,应作出明确规定.

(4)在破产的程序中,应该建立破产预警制度,并建立和完善破产重整制度.

(5)积极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对政府的行政参与应予限制.目前缺乏破产监督机制,比如现行《破产法》债权人会议对破产的事务缺乏监管,也没有破产人免责的规定.此外,在债权人申请破产的和解问题上,债务人本身没有决定权,决定权在上级主管部门.整顿也是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在清算组的成员中应以政府官员为主.

2.4 国有企业产权立法的加强

从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组的实践看,按照《公司法》规定改制,这种公司要实现股权化.它要有股东、股份、股权,并以此为核心进行运作.股权要明晰,要让更多的人来投资,即股权要社会化.股权要能够流动,能够顺利地转让.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势比较紧迫,与此相关的产权立法也需要加强.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尚无基本法律,调整国有资产关系的法规以规章类的规定为多.其周密性和预测性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所以有必要加强有关的立法.

(1)国有资产管理法规体系应该包括:国有资产管理基本法规,主要是《国有资产法》;产权基础管理法,包括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办法、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分级管理办法、国有资产产权纠纷处理办法、国有资产登记办法、资产评估办法、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考核办法、清产核资办法等;经营性资产管理办法,包括国有控股公司、企业集团、垄断行业、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国有资产投资效益管理办法,国有资产转让、抵押、划拨管理办法等;非经营性资产管理法规;包括各种国有资源占有、出让、转让管理办法;境外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

(2)规范产权交易制度,开放产权市场.对于证券化的资产要解决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问题;非证券化的产权,尤其是国有产权,必须以清产核资、产权登记和产权评估为基础,坚持有偿转让,并以再投资优化产权结构.对有关中介机构的立法也应加强.对产权的自律管理和国家管理要相互配合.

3 结束语

我国的企业立法目前正处于转变之中,而且,这种转变有加快的迹象,有望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无论对于企业界或者理论界来说,这种转变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

[1] 朱 炜.论我国企业立法模式的转换[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4):101-103.

[2] 熊继宁.从企业法到公司法——经济改革的两条法学思路[n].北京:时报,1994-08-02.

[3] 李玉福.我国企业立法——评厂长(经理)负责制[J].政法论丛,1995,(2):17-20.

[4] 江 平.《公司法》所建立的企业法律机制[J].理论与探索,1994,(3):2-6.

[5] 江 平.现代企业的核心是资本企业[J].中国法学,1997,(6):26-33.

[6] 李 怀,刘玉平,肖思利.产权概念及其法律意义[J].北方论丛,1997,(3):82-86.

[7] 张彦宁.起草新《破产法》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J].国有资产管理,1995,(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