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的实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16:11

初中物理的实验篇1

1物理实验中多媒体实验的优势

1.1多媒体可以演示因条件不允许而不能做的实验

在《从粒子到宇宙》这一章中,知识点涉及微观世界和宇宙,与学生的生活完全脱离,比较陌生和抽象.编者编写时已经考虑这一因素,较多采用“以图代言”的方式呈现知识点.即便这样,对于微观粒子、天体的运动还是难以想象和理解,需要教者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但这些实验难以通过演示展现给学生,利用多媒体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如图是播放“天体运动规律”、“核式结构模型”视频时的截图.

这些多媒体实验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变微观为宏观、变抽象为形象,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既能展现这些物质的运动规律,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记忆,为物理学习提供便利.

1.2多媒体实验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观察机会

很多实验现象是在瞬间出现的,如果在做实验的时候学生不认真观察,就很难看清楚实验的现象,如,在学习“热机――内燃机”这一节时,虽然做了演示实验,但学生对四个冲程中活塞的运动、能量的转化还不清楚.利用多媒体制作实验视频,通过放慢速度使学生清楚看到曲轴、活塞等的运动,给学生更多的观察时间,效果特别好.(图2是一个工作循环的截图)

1.3多媒体实验可以节约课堂时间

实验教学是物理有效教学的主要手段,特别是新授课,实验必不可少.但有时一节课要做几个实验,如果每个实验都动手操做肯定花费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巩固的时间就少了.借助于多媒体把一些操作难、费时又长的实验展示出来,也能达到和演示一样的效果.如,“走进分子世界”这一节,“二氧化氮和空气扩散”实验是扩散现象的典型实验,考题中经常出现,这实验不得不做,但,首先二氧化氮气体的获取是个问题,其次扩散过程很慢,实际操作最起码要5分钟.所以我播放了视频(如下是截图)

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给学生截了这几张图对比观察,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学生也看到了扩散的过程,可谓两全其美.

1.4多媒体实验可以模拟错误的操作带来的不安全后果

初中物理实验中,有些电学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的,一些错误操作还会导致危险的后果,针对学生实验操作的失误,通过多媒体模拟操作错误带来的后果,让学生知道不正当操作存在的危险.如,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电流表的连接、电压表的量程、电池的短路、电压大小的选择等等.利用如图3的视频不仅可以指导正确连接电路,而且还可以模拟一些错误的实验操作导致的后果,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正确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1.5多媒体实验在仪器教学中发挥极大作用初中实验中涉及很多仪器,指导学生如何规范使用仪器、如何读数也是实验教学中的一部分内容.但很多仪器太小、结构复杂,不方便展示讲解.利用多媒体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如,“用天平测物体质量”实验中,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是实验重点,利用多媒体把它做成相应的动画加以放大,(如截图所示)这样方便面对全体学生讲解,学生看得非常清楚.天平的结构和测量前后如何规范操作,一目了然.

2正确认识多媒体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占很大比重,原因不仅在于实验能给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更在于实验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动手实验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观察、实际操作、逻辑思维、知识迁移和创新等能力.所以实验教学更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所以说,虽然多媒体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它却阻碍了学生动手能力、科学素养等能力的发展,可见,不能完全用多媒体实验代替实验教学.应该正确认识多媒体实验和实验教学的关系.

2.1多媒体实验不能完全代替实验教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充分说明不管什么事情只有做了,才能正真理解掌握了.因次,实验教学中应该多给学生创造实验机会.对于一些能通过实验揭示的现象、规律要依靠实验来实现.如,“压强和浮力”一章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等都是操作性很强的实验,必须学生动手操作才能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估测大气压的值”这个实验,书本安排用注射器等器材进行实验,为了让学生体验大气压强有多大,我让学生用力拉活塞,结果只听“砰”的一声巨响,注射器炸开了变成碎片,所以这个实验实际操作存在一定危险.以后再教授这一节内容时,我把习题中“利用吸盘测大气压”变成了演示实验,把“利用注射器测大气压”这个实验通过视频展示给学生.可见,能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达到教学目的的就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过分依赖多媒体,会导致学生甚至教师的动手意识,动手能力受到影响,导致创新能力的丧失.我们要认识到,多媒体实验只是实验教学的“好帮手,”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它都不可能完全代替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的实验篇2

一、物理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1.培养学生对于事物的科学态度

物理实验是能够创造一个不受干扰的物理环境,让物理实验者在其中能够很好地对物理现象进行探索和研究,发现物理规律。基于物理实验这一特点,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启发下或者自己动手创造一个相对适合物理实验的环境,将物理知识以一种具象的方式展现在眼前,从而了解事物的物理原理和物理规律,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对于事物客观性存在的认知能力。

2.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在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实验目的和清晰的实验操作程序。在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做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记录实验结果并且讨论。物理现象是错综复杂并且是不断变化的,需要学生在动手的同时不断运用大脑来进行分析。物理实验是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动手操作练习,是培养学生求知探索精神的重要方法。

二、物理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现状

1.教学观念传统,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是初中教学的主要方式,老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呈现的是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在讲解物理知识时,大部分老师更多的是结合课本进行讲解,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消化吸收。但是物理是事物不断变化的本质过程,单依靠老师口头讲解难免抽象,学生没有办法光凭自己的想象完成对物理知识及现象的理解。从而导致学生对物理不感兴趣,甚至因为总是没有办法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而产生厌学情绪。

2.实验设备满足不了物理实验教学的需求

实验设备的齐全是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条件,但由于物理实验所需要的器材较多,一些辅助器材成本较高,学校建设一个条件相对齐全的物理实验供学校师生使用。由于我国物理教学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在物理考试中也主要是将物理理论的掌握情况作为主要的考核标准,因此许多学校的实验室或者形容虚设或者设备陈旧只能完成物理书本上的实验,没有办法为学生进一步探究物理知识提供帮助。

三、物理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

转变以物理理论为主的教学观念,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的推行。物理实验教学很好地利用了学生对于物理现象的求知欲,让学生自己动手去一步一步探究物理现象背后的物理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一扫以课堂讲解为主的沉闷气氛。单一的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讲解所有的物理实验方法、步骤和原理。长久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没有办法适应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还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因此,物理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物理实验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体现物理实验教学的真正意义。

2.提高老师在物理实验方面的专业性

每一种物理现象都可以进行一种物理实验。物理现象的多变也就造成了物理实验的多样性。物理老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局限在书本教材中所提到的实验,还应该主动学习寻找其他物理知识的相关实验,丰富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

3.走出课堂,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

初中物理的实验篇3

关键词:高度重视;掌握技能;实验研讨

【中图分类号】G633.7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能很好地实现"三维"目标。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物理实验考查已作为一项必考内容,使物理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搞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不仅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经几年来,我们认真调查研究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思想状况时发现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大面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重要的一环。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一、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

二、学生分组实验中,常出现两种情况(1)学生多,仪器少,实验中出现"男同学抢着做,女同学怕动手;成绩好的积极做,成绩差的旁边坐"的倾向;(2)初中学生实验能力差,学生对实验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师忙于协助学生排除故障,师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致无法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因此要搞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应采用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形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以物学理,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易纠正学生实验中出现的不良倾向,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如何才能正确的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呢?这就要求我们物理教师不能打无准备之战,在上实验教学时要做到:

一、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必须把准确无误的物理现象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每个学生看清楚,使学生确信定律、概念的客观性。所以,教师必须是一个坚定的唯物论者,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生分组实验中,要以得出的数据来验证或推导出定律、公式,绝对不允许涂改实验数据,使之与物理定律、公式相符;而应协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重做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为止。只有这样,才可使学生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师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及时指导学生实验时抓住"观察、操作、记录、分析、整理"

四、重视口试和笔试:

口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仪器的选择及性能、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误差的产生和讨论等。从口试中发现问题及时追问。从追问中既能发现学生的不足,又能及时纠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正确理解及完整叙述。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中涉及到的原理、规律及公式的推导和论证,还可以考查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注重操作:

主要考查学生是否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是否会对实验仪器进行调整,是否能按正确步骤进行实验,能否在实验中正确测出实验数据等。

六、注重课本实验及创设性情景实验考查:

这几年中考试题中经常有课本上的小实验出现,如教科书中的:测量爬竿的平均功率,测自己的步行速度、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制作橡皮筋测力计、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等实验。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数据统计表的设计等考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七、重视学生通过动手做实践活动,突出实验教学的实践性。

初中物理的实验篇4

引言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去运用知识,这是我们学习理论知识的原因以及用途,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初中物理学是初中学习中的一向重头戏,初中物理学学习的好坏与否会对初中生的高考成绩产生较大影响。初中物理学知识的特点之一就是抽象性强,对于学生来讲理解起来难度相对较大,但是如果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学习的兴趣,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掌握学习物理学的技巧与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物理力学的学习效率及学习效果。创设出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使用有效的方式方法把具有知识性的现实实际情境搬进课堂,以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为需求,激发学生在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自信,从而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这值得每位物理教师深思。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种物理情境的创设方法。

本文将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中的现象来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探讨,致力于提高学生对初中物理这门的学习兴趣,让初中物理教师更好的引导学生去学习。

一、物理学史上经典的实验

知识来源于生活,物理知识更是运用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颁发的新课标教材也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或已积累的生活经验来引导出物理学史上的经典实验。众为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学史上涌现了无数的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们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猿植恍傅目蒲?探索精神不断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1.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试验

在16世纪末之前,著名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两个相同体积的物体同时下落,质量重的会下落的更快的观点被大多数人所坚信不疑,而伽利略就是那极少的掌握真理的人。在16世纪末的一天,任职于比萨大学数学系的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同时抛下两个外形一样质量不一的球体,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两个球体居然同时落地。伽利略用他不断探索的精神,勇敢的去质疑前人的理论观点,用亲身实验的方法去追求真理。

2.伽利略的加速度试验

伟大的伽利略有很多伟大的物体移动研究。伟大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曾预言球滚动的时候的速度是均匀不变的,球体滚动几倍路程,就用了几倍时间。于是在16世纪末的有一天,他做了一个长度达6米多,宽度达3米多的光滑直木板槽。然后再把这个木板槽倾斜固定,让铜球从木槽顶端沿斜面滑下。然后测量铜球每次下滑的时间和距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伽利略却证明铜球滚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平方成正比例,在两倍的时间里,铜球相对于一倍时间滚动4倍的距离。因此伽利略证明了存在重力加速度。人类社会发展几百万年,重力加速无时不刻的在影响我们的社会发展,我们在不断地通过物理实验来认知我们的社会发展,不断地在社会发展中寻找物理学的真理,让物理学更好更广泛的运用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来,这就是我们通过物理学的研究来认识这个世界的真谛。

二、初中物理实验与学生学习研究

1.初中物理实验的意义

自从《普通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实行以来,我国初中物理课程改革正式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台阶,《普通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是根据多年教育经验总结,针对之前教育教材不足做出了本质上的调整。《普通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致力于打造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体系和文化。不仅仅是在学习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在于培养学生乐于去学习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学的理论知识都是通过实验来去验证,实验的结果可以说明一切。物理学不断的在发展,也推动着我们社会飞速的发展,在航天科技,军事方面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物理学在培养人们新的精神面貌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在我国初中院校已经进展的如火如荼,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常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但是从整体发展的布局而言,还是在方方面面存在着巨大的缺陷和不足之处。

2.初中物理实验与学生学习研究的联系

初中物理是一门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寻找真理的一门学科,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传统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初中物理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拓展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已学的知识不断的拓展出新的知识。但是,在以往的教学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和我们的学生都没有很好的去重视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认为他们是教学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都是将学生未知的和学生已知的分割起来,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教学,这样的情况最终会造成学生在知识面的盲区,在知识的整理和联想方面会有很多的疑问,让学生似懂非懂,一些学生甚至不懂装懂。学生通过老师的调动积极的去学习,学生通过自己在物理实验学到的知识以及在课本上已经掌握的理论技术知识,将自己知道的东西运用起来,去思考问题,去寻找未知的知识,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物理实验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及教学工作的更好的开展。

初中物理的实验篇5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38-01

物理知识往往起源于一些基础理论知识,由这些理论经过长期的实验和实践总结而来,物理课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而初中物理教学最重要的教学方式就是实验,通过实验教学能够更加直观的揭示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物理探究实验教学的意义更加突显,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简要阐述了探究实验教学的意义与主要的方法策略。

一、初中物理课外探究实验的主要意义

物理探究实验,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从日常学习生活中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问题或者项目,通过探究实验的方式自行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究,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探究性实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探索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把探究性实验教学引入到初中物理教学当中,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能够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促进物理教学素质教育的改革。因为在物理学习中,获取信息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实验,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逐步完善自身的思维模式从具体转换为抽象、从简单趋近于复杂的过程,该过程符合初中学生的认识过程。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二、初中物理课外探究实验的具体实施策略

1.创设情境,任务驱动

由于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够完善,处在从具体的思维转换成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而起到重要作用的仍然是具体形象的思维。而物理知识大部分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这就给初中的物理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物理实验往往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这很大程度上要求我们能够确定实验进行所具备的基础情景和条件。在探究性实验当中,教师应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性问题,使学生对情境内容产生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境教学的探究实验中,教师需要首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猜想。通过情境的引入,不断的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使学生在具有趣味性的情境当中,探究出教师提出的问题。

例如教师在进行压强的探究实验活动之前,可以先分别请一位男生和女生进行钉木板的活动,让学生猜测哪位学生先钉好。由于男生的力气较大,大部分学生都会认为是男生先钉好,但是通过实验结果证明,男生失败了。通过这个实验对学生的想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能够更加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教师展示两位学生所使用的铁钉不同,就能够发现:男生使用的是螺口钉,而女生使用的是普通的铁钉,由于压力的作用较小,男生才不容易把铁钉钉入。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步使学生理解到受力面积的大小能够影响到压力的效果。

2.结合实际,问题引领

通过传统的课堂提问方式,能够引发出两个问题的思考:第一,许多教师把“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了“满堂问”,提出的问题一般只需要让学生判断对与错、是与否,缺乏学生主观思考的过程。由于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模式一般涉及到的都不是深层次的问题,难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探究能力。第二,教师在讲授新内容时,虽然提出了具有思考意义的问题,但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却没有学生能够回答出来,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已经超出了学生实际能够理解的能力,因此才不能够跟上教师的引导。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探究实验当中,应该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接受问题的能力来提出有效的问题,进而才能够引领学生进行更加科学的实验探究。

例如学生在做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的探究实验时,首先让学生自己探究,在学生研究其作用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想使通电导体朝着相反的方向运动,应该怎样做?这时会有学生通过把导线和电源的正负极换位置或者是把磁铁的南北极方向倒置的方法来实现。通过学生的思考与操作,学生能够自己通过实验现象来得出实验的结论,这种方法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需要直接作出演示实验,应该在学生的知识范围之内来提出值得学生思考的问题,引领学生的探究,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

3.课外实验,开发潜力

通过日常的物理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现有的理论知识,自己动手完成一些实验与制作,使学生在课下自己动手探究实验过程,体会到物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而在选取课外实验的内容时,一定要具有探究的意义与价值,利用身边的物品动手实验。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探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的目的。但是在课外的探究实验中,不能过度的让学生放任自由,避免出现偏题的情况。

例如在学习了长度与测量的内容之后,学生能够理解到错误与误差两个概念的不同之处,虽然在讲课的过程中会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来进行对黑板的测量,但是仅仅凭借这一次的测量是不够科学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探究,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测量并做好记录。在下堂课中统计所有同学的测量数据,通过这些结果就能够发现由于测量人的不同以及读数方法的不同,都会造成误差,在日常的测量当中可以避免出现错误,但是不可能不出现误差。通过课下的探究实验,就能够让学生逐步掌握课本中的重难点。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学也应该朝着趣味、专业等方面发展,教师通过在课堂上的演示与分组,鼓励学生在课下多做探究性实验,使学生提高对物理的兴趣,通过自身的探究,理解更多的物理现象与物理原理,提高物理教学的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邵海红.巧用物理实验,激发学习兴趣[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06)

初中物理的实验篇6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物理这门学科该如何让他们接受,该如何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为了初中物理教师的首要教学任务。物理实验教学作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部分,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呢?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实验设备不齐全

物理这门学科对于初中学生还是属于比较陌生的,通过实验室中的实验能让他们更好的明白什么叫物理,以及理解物理中的含义。例如,在做“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个实验时,需要音叉和真空罩,声音是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的,它是如何产生的呢?它的产生以及传播需要哪些条件呢?通过这一细小的、看起来貌似不起眼的物理实验,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感触物理知识,让学生知道物理是贴近生活的,又是深于生活的。

2.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验教学

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验教学也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素质教育”、“素质课堂教学”已经出现了不少年了,但真要做到“素质教育”、“素质课堂教学”却又是那么的难。不少学校大量挤占物理实验教学时间,把本来是实验的教学时间分配给了物理理论教学时间。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验教学,只会给学生带来一种错觉,那就是理论比实验重要,成绩分数比动手能力重要。这种想法如果在初中就形成,那么高中,甚至到了大学,这种思想依然会影响着学生,深深的阻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来说,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验教学也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3.教师的教学思想还是比较传统

教学思想传统也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学思想传统是指依然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毫无新意。一个物理实验教案用了四五年,仍然是同一本,不更新,不删减的。教学时,实验步骤仍然不变,大概的讲下实验步骤,大致的分配下实验小组,然后就让学生各自的按书本上的步骤一步步来,做完了把仪器一收,这个实验教学就算完成了。这样的实验教学思想怎么能让学生们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呢?因此,教学思想传统也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1.资金缺乏

资金缺乏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客观原因。缺乏资金支持,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客观原因。缺乏足够的资金购买相应的实验设备,在实验设备受损、缺失的情况下,如果不相应的及时采购补充,那么该做的实验就算准备得再好也是无济于事的,“巧妇乃为无米之炊”,没有必要的设施,是无法实现让学生们做好实验的。人人动手更是一句空谈,无法动手实践,这种教学仍然是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怎么能停留在口头之中呢?在实践试验中才能明白那些理论对于生活的意义,才能领悟原来我们所学的不是老师杜撰的,才能激发学生们学习初中物理的兴趣。因此来看,资金缺乏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客观原因。

2.教学思想落后

教学思想落后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问题的主观原因。教学思想落后主要体现在理论教学时间过长和教学方法的落后。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迫于升学率的压力,不少学校并不把实验教学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更多的鼓励是在试卷考试成绩方面,如何考高分才是老师们、学校方面愿意看到的,忽略的是学生们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后的教学思想需要的是教学思想的纠正。因此,教学思想落后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问题的主观原因。

三、针对上述问题应该采取的策略

1.加大对实验设备的资金投入

加大对实验设备的资金投入是解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问题的根本措施。对实验设备的资金投入,至少满足每个学生有机会做一个完整的实验。如果是按小组分配的话,最多不超过四个人,超过四个人了,做物理实验就变成了做游戏,降低了做实验的效率,是无法完成实验教学的。只有保证每个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整个实验,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实验教学。因此,加大对实验设备的资金投入是解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问题的根本措施。

2.细化教学实验考核

细化教学实验考核是解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问题的有效措施。细化教学实验考核是针对教师的,要想教师们的传统教学思想改变,就必须在制度上下决心,通过教学实验的考核让教师在实验教学这块更认真、更负责。考核内容包括:实验的课时考核、教师的监督情况、学生的出勤率、实验设备的出勤等等。因此,细化教学实验考核是解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问题的有效措施。

总之,初中物理是学生们学习物理的基础,由于教学设备落后、教学思想的落后使得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加大对实验设备的资金投入、细化教学实验考核来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周宗京.《加强初中教育具有战略意义》[J].四川教育.1982年12期.

初中物理的实验篇7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具;物理实验;中学生;教师

物理知识对中学生来说是一门较为新颖,而没有接触过的陌生领域,然而在现代教育下,多数中学生对初中物理的认识来源仅仅是所使用的教科书,而教科书中的知识并不够完善,甚至某些地方还存在漏洞,所以,为了使中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物理知识,教师应在课堂上尽量使用一些物理实验教具来帮助中学生理解初中物理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从而使中学生用更加广阔的思维理解其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

一、教具对中学生认识物理知识的重要性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基础实验课程,但是多数中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初中物理知识,致使中学生并不明白物理对自己今后生活的重要性。所以,初中教师在给中学生讲解物理知识时,应科学运用物理实验教具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初中物理对自己的重要性,比如说,物理实验教具能够有效提高中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兴致及好奇心;除此之外,物理实验教具的科学运用还能简化初中物理知识,并让中学生充分地认识初中物理对自己的益处以及在现代社会之中所处的地位。

二、实验教具在物理课堂中科学合理的运用法则

初中物理内容是理科性较强的知识,并且物理知识的逻辑性也比较强,所以为了使中学生可以更加高效率地学习初中物理知识,物理教师可以适当运用一些物理实验教具来简化内容,并使中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得以强化,从而让中学生更加喜爱并从内心深处接受初中物理知识。

1.利用物理实验教具增强中学生的好奇心

小孩子因为不认识身边的事物而对此产生了无限的好奇心,导致小孩子能够快速地认识事物并了解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用处和益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孩子的好奇心逐渐降低,但是却并没有完全退化,所以,为了使中学生能够更加快速地学习初中物理知识,就需要物理教师恰当利用物理实验教具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物理并根据本身所学来灵活地解决物理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例如:某中学的物理教师为保证自己的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掌握相应知识并灵活运用,这位教师总是会运用物理实验教具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增强中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吸引学生的视线。除此之外,教师还会让中学生在课后利用自己身边所有的材料尝试着制作一组实验用具,让学生通过实验用具的制作而加强对用具的认识,

并使中学生更加了解其在物理实验中的作用及用法和注意事项。

2.利用教具简化内容,并丰富教学课堂

初中物理的实验篇8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索性教学

一、物理探索性实验的含义及目的

物理探索性实验指:根据物理实验的特点、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现有的实验技能的条件下,由教师或学生提出实验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自主确定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实验,主动探究,得出结论的一种实验方式。它旨在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历实验对未知结论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思维状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初步形成科学态度,训练科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靠教师的强制性灌输,而是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出来的。物理探索性实验教学较传统物理实验教学在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学习观、评价观等多个方面都有了更新颖、更丰富的内涵。

二、初中实验探究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

1.适度的原则

在探究教学中,探究内容既不能过于复杂,需要太长的时间进行探究;也不能太过简单,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结果,从而失去探究的兴趣。在每一次探究中,一般要选择只含一个中心问题的内容,进行一次探究循环过程即可解决问题,通常不要求学生对证据做过多的探究。当然,根据学生年级、知识准备情况等的不同,探究的复杂程度要有所变化,但这同样是适度的问题。适度的原则更主要的是指难度上的适宜。在一般情况下,探究问题的解决所需的能力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对这样的难度水平的问题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解决。换一种更通俗的说法,即选择的探究内容对于学生来讲,通过对他们已有的知识、能力的提取和综合,是可以进行探究并能得到结果的,但是,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讲绝不能毫无疑问、不费努力即可解决。适宜的难度要求探究的内容具有适度的不确定性,其变量的多少要以学生能够掌握和控制为限度,过多的变量使学生产生过多的疑惑。

2.引起兴趣的原则

学生主体性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之一便是具有了内在动机,因此,以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为特征的探究教学,必须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探究的内容即肩负着这样的使命。可以这样讲,学生对探究内容的兴趣是探究活动进行下去的动力源泉。什么样的内容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1)能够满足学生现实需要的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也是当代科学教育把目光转向学生生活、选择切合学生实际内容的原因之一。(2)对于超越常规但又在情理之中的问题内容,学生也会感兴趣,因为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了解的欲望。(3)对于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感兴趣。学生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倾向,喜欢探索未知世界,喜欢探究问题的答案。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也同时感受到了成就感,这些成为他进一步探究的动力所在。例如在学习液体对光的折射内容时,由于入射光、反射光和折射光不易观察,教师可要求学生合作进行课外实验:用自己调配的香皂水和激光灯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光的折射现象。在学习浮力时,对浮力产生的原因,教材只用理论进行了说明,教师单纯的理论讲解和分析是难以令学生信服的,教师可让学生课下分组进行实验并做出合理的解释。用一个透明的饮料瓶,截去塑料瓶底,拧开瓶盖以后,放入乒乓球并倒入水,学生会惊奇地发现乒乓球并没有按他们的想象那样浮起来,当用手堵住瓶口,当乒乓球底部接触到水时,乒乓球会立即浮起来。这样既让学生真正搞清了浮力产生的原因,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再如学习做功和物体内能的改变时,在缺乏空气压缩点火器时,教师只进行单纯进行讲解则教学效果较差,若让学生课后给自行车打气,感受打气筒壁温度的变化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则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可操作性的原则

探究教学的特征决定着探究内容应具有可操作性,即探究内容是可以通过有步骤的探究活动得到答案的问题。这里有两条主要标准:(1)探究的结果与某些变量之间具有因果联系,这种因果联系通过演绎推理是可以成立的。如果这种因果联系不成立,探究活动便没有结果;如果这种因果联系不能以演绎方式而推得,就会使探究活动不严密,学生也难以把握。(2)这种因果联系在现有条件下可以通过探究活动而证明。所谓现有条件,即是一方面是指现有的物质条件,如学习材料、实验设备等。另一方面指学生已有的知识准备、技能准备等。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有些内容并不具有可操作性,但是利用探究的方法更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这时对这种内容要进行一定的转化,转化的策略之一便是对这一内容进行推演,然后通过对推论的证明来证实原有内容的正确。

三、实验探究教学的实施

《物理课程标准》中倡导的“科学探究”其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探究性实验”,它是在学生不知道相关知识,尤其是不知道各物理量之间有何关系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一个科学探究性实验来完成求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从定性或定量的角度去找出内在的联系,并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1.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的问题设计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采用探究的方式进行,形成探究式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可以同时发挥探究教学和实验教学的优点,实现常规的接受式理论教学所无法实现的功能。科学探究式实验的问题设计。在科学探究式实验中,问题的设计是相当重要的。设计的问题恰当,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有助于探究;设计的问题不恰当,则会使探究式实验丧失应有的作用。通过对探究式实验的问题设计可以使实验的内容拓宽、延伸。

2.开展科技小制作为主的活动

课堂的教学内容要受到考试成绩、教学时数、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等很多条件的制约,教师不能任意调节教学内容。而课外的科技活动无论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上,都有极大的灵活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才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学生用饮料瓶制作的“加压时气体液化”的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课外学生自制的指南针,用铅笔芯自制的滑动变阻器,自制的简易验电器,自制的交通红绿灯、电铃,学习了发电机以后可以制作水果电池等。这些小实验都使物理知识在应用中得到了升华。

可见,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的体系,合理安排课外实验活动,使我们身边的小材料运用得当,对于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提高,教学效果的提升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探究学习.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3.

初中物理的实验篇9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物理教学;重要性探究

实验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地位非常关键,它是物理理论的基础和来源。然而当前不少学校在重视分数和成绩的错误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只把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教学重点和目标,而忽视对实验课程的关注。这种错误的做法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造成影响,使学生难以真正学会物理知识。本文将重点讲述物理实验对于初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初中物理实验在教学开展中的必要性

逻辑性和严谨性是物理学科知识的重要特征,众多物理知识概念是具备较强的抽象性的,单凭字面意思是难以理解的。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语文水平有限,若不借助物理实验是难以对这样抽象性极强的概念有充分理解的。物理实验的缺失,难以使学生将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也会致使学生对课本知识在理解上出现偏差。

二、初中物理实验在教学开展中的重要性

1.实验能够对理论教学的不足进行弥补

当前的初中物理课对于理论部分的教学实践依然有着自身的弊端,比如单纯的理论讲解会使理论和生活有较大的脱节,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距离感和陌生感。因此教师应当发掘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联系点,在课堂上开展一些现场试验环节和模拟实验环节,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比如,在对物理速度和路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教授时,教师可以进行相关的模拟实验,启发学生的思考,并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概念。通过动手操作物理实验,使物理结论得到有效验证,使学生心中构筑起完善健全的学习框架和知识体系。以“实验验证结论”的方法来讲述基础概念,才能有效帮助学生深入把握专业知识。当前新课标的改革在不断优化和改进之中,教师应当实现物理知识与实验的结合,以实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研究和探究,使物理概念和规则能够在学生脑海里形成深刻印象,使教师的教学课程也得到合理有效地进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水平和学习技能也会进一步提高,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成长也有莫大的好处。

2.物理实验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变概括为详细,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

物理实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能够缓解理论学习的枯燥性和死板性,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好法宝。教学实践经验表明,当物理课堂上加入实验环节时,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学生学习的情绪也会高涨起来。实验环节不仅对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还能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以实现教学目的。实验课程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动手、观察和分析,在分析总结的过程中,变复杂为简单,变抽象为具体,变概括为详细,为课堂增添不少科学性和趣味因素。比如,教师在对电路图进行讲述时,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进行理论部分的学习,再组织学生对电路图进行设计,并动手加以实验。让学生在创新当中将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并在对比实验结果和自身想法的过程里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物理实验能够化静态理论为动态实验,促进学生理解

物理学科是对世界各类现象的解析汇总,是对自然万物的发展规律、自然现象的衍生变化的详细讲述,课本的静态理论实质上是现实世界动态现象的概括和反映。教材试图用文字和图片来传达物理知识和概念,但是初中生凭借自身有限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难以对此有很好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掘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积累和收集相关物理例子,并将它们带到课堂上帮助学生对概念有深入的理解。比如,在对光反射概念进行讲述时,教师可以举镜子的例子,帮助学生感受到光反射这种肉眼难以体会和感受的现象;在讲授浮力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将木块放到一个装着水的容器盒子里,让学生对水的浮力进行观察。此外,教师还应当借助实验来进行对公式推导过程的讲解,使学生摆脱对公式死记硬背的困境,使他们的记忆力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极大地促进他们在物理学科方面的学习效率。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对滑动摩擦力、压力之间的关系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讲解。

物理教学不能离开实验,因为在实验的帮助下,物理知识才会丰盈和形象起来,学生才能对物理现象有真正深入的体会和认知,这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此外,在课堂里加入实验环节,也是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举措。综上所述,初中物理课堂不能少了实验活动的环节,各学校和教师应当对物理实验课堂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并借助实验教学法实现教学目标。

初中物理的实验篇10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发展、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富有个性、协作性、创造性的身心和谐发展的现代人。

一、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

1、观察:首先应该使学生知道:所谓观察是指直接运用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或者间接借助于器材对物理现象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并且持续、反复的知觉过程。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其次,要使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1)在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演示实验,学生对演示实验很感兴趣,但在进行观察时往往抓不住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演示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很重要的。(2)在分组实验中进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现行初中物理教科书学生分组实验,其中初二年级开始的几个实验,就是有意识的安排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3)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组织学生参观、做课外小实验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学习音调前,就布置学生制作音乐瓶,使学生主动地去观察了解乐音的相关物理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观察演讲,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达到了培养观察能力的目的。(4)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能力。特别是将计算机多媒体引入初中物理教学中,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改变了以前呆板的教学方式,它图、文、声、动画、影像并茂,加强了表现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实验是学习前人的“创新”。(1)认识物理实验及其作用。(2)促使学生认真做实验。①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做好初中物理开始阶段的实验,应指导学生做好教材中安排的实验,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教科书的好习惯,养成尊重科学的好品质。②创造机会多做实验,养成勤动手的好习惯。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贯穿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只要有可能就让学生参与。③用简单器材做好实验。做好物理实验,对于物理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做好物理实验是需要一定的物理实验器材,但物理实验有时用简单的器材就能说明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

二、引导学生善“问”

1、问题是创新的前提,学生对于问题的认识是不以为然的,对此应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回顾科学史上因善于发现问题而取得成就的例子,如瑞利就是通过测密度的方法而发现氩气的。1935年获诺贝尔物理奖的查德威克就是从约里奥?居里夫妇的论文中发现问题进而发现中子的等。

2、善于设计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设计的问题应该有其艺术性,应根据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在不同的阶段设计不同的问题,如在学习《杠杆平衡》一节内容时,从实验过渡到实际应用,设计了将将托盘天平做成不等臂的可以吗?引导学生想到托盘天平的制作原理,为什么要调节天平平衡?引导学生想到在设计制作托盘天平时初中物理论文初中物理论文,要考虑到杠杆等臂和平衡螺母。

3、引导学生提问题。经常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学生提问题,刚开始学物理时就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学习物理?进一步引导学生从阅读课文中提出问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将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并定期开展问题研讨。

三、综合提高创新的实践

1、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认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后,会积极主动做好实验,当学生能够做基本实验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实验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如指导学生做一些验证性的和设计性的实验。适当增加设计性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智力的开发,也有利于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