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31:30

新农村建设的成就篇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S126文献标识码:a

一、在新农村建设方针指导下家乡的发展及现状

近年来,我村在正确可行的发展方针指导下,发展非常乐观。

1、农业和农村经济方面。着重强调竹业、本季蔬菜两大产业,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收,全村致富”的主题,制定了“科技兴竹、扩群提质、质量监管、强化改良、多种渠道发展相结合”的发展策略,特别强调竹业基地建设和加工增值,1998—2005年间,我们村在竹业工艺和技术方面了解少,多以出产春笋、冬笋、纯竹子等初级产品为主,从中获得的收益很少;、2005年以来,引进了“浸泡竹子造纸”、“竹帘篾制胶合板”以及“冬春笋加工出产一条龙”等新技术,每家每户年收益增加了20000多元。同时,完成了楠竹改造60亩,新楠竹种植32亩,既实现了本村的发展战略,又一直坚持走国家“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土流失“的方针。对于本季节蔬菜的种植,生产夏季至秋季的四季豆、豆角、茄子、西红柿等,水果类中的西瓜和橘子在这里也比较普遍了。经过整体的数据统计,至2011年,我村实现的农业总产值51万元,较上一期间增长了36.3%。

2、工业和建筑业方面。2009年,我们村在工业发展上做出了策略性的调整:

在以竹业和蔬菜出产为主,同时开发河沙制造水泥、药材种植、野生金银花等,多角度运用工业流水线的优势进行开发与发展,在与外界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打造本村特色产业,目前我村工业建筑用地占1.23%,是走向全面小康新型农村的很好的起点。

3、交通、邮电、旅游方面。全部居民家有固定电话,平均每家拥有两部手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13.4%。同时,积极申请广佛山旅游页发展,将佛教和苗族文化结合,把旅游业作为提升自我形象、推进富民强村的重要产业来发展,清脆的山,清澈的水,好玩的庙会和淳朴的苗家风情吸引了许多游客。

4、金融和保险业。2011年,我村邮政机构存款余额达66万元,比上一年增长10.1%,主要体现为村民储蓄存款余额,贷款余额明显下降;同时,建立了包括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医疗保险,尤其是医疗保险,成功解决了农民看病难问题,政府补贴更是推动了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设备的进步。

5、教育和科学技术方面。从2004年开始,我村开始实行“9年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工作顺利开展,学校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深入进行教育强村工作,强化教育监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目前,我村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适龄儿童升学率、初中升学率均达到了100%,高中教育升学率达到60%,2009年推出了高考奖励制度,考上重本(一本)奖励1000元,二本奖励500元,对教育发展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在科技方面,采取指导员讲课、科技特派员辅助和迎接“科技下乡”等形式开展村民技术培训。使新技术得到及时、迅速、有效普及,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有效提高,为产业结构调整、乡村特色产业打造奠定了科学基础。

6、文化、卫生、体育方面。我们村建设了一个村委广播站,用于播放各种通知,最重要的是用于文化的传播;还开动网吧整治,“扫黄打非”活动,进一步净化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方面,目前我村拥有两个医疗卫生站,卫生技术人员两名,并通过网络实时与镇、县医院保持密切联系,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引导下将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助率提高到了30%,体育方面,每年举行端午节龙船赛和学生篮球赛等项目。

我们村还不是全面新型农村,我们正在继续执行我村2010年制定的本村发展新战略,主要有:

(1)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使整个村的经济实力增长10%。

(2)“三化”进程稳步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农业和竹业的发展为主,实现村内一、二、三产业的优化发展。

(3)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争取做到每家每户都能开车到家门口,为楠竹的运送与加工提供更大便利。

(4)积极推行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方针,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

二、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在肯定成就的同时,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发展上存在的一些较突出的问题:

1、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发展早的农村仍存在着巨大差距,2010年儒林镇各个村人均生产值是8350元,而我村只有4660元,几乎只有一半;

2、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农业和竹业的比重占70%,其他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城市化水平还很低;

3、交通、水利、电力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对大家造成了一定的不便;

4、长期以来教育落后使得高素质人才短缺,外地人才难以引进,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升级;

5、过于追求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自然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更导致了相应的自然灾害,如2008年的山体滑坡与泥石流,淹没了将近3亩土地,粮食减产2000斤,且灾后恢复工作花费很大。

家乡发展是新时代的产物,让我们褪去了历史的贫穷,但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发展问题,我们为家乡的发展高兴,但不能盲目追求发展,只有持续性发展才是永久的。

注释:

“农民增收、农业增收、全村致富”是我们整个城步县对于本县新型农村的建设方针,2000年在第十个“五年计划”以来,更加的强调对这一政策的落实与执行,我们村积极效仿,针对本村的发展缺乏基础与动力的实情,努力处理好村民受益与全村致富两个方面

普九债务:指的是贫困家庭因为无法支付孩子们九年义务教育的费用而进行的银行或者其他类型的借款。

参考文献:

新农村建设的成就篇2

一、强化大局意识、前列意识和科学发展意识,自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强化大局意识,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到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来认识。首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顺应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必然选择。纵观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的历程,有一条共同的规律,这就是在工业化初期,通过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为经济起飞积累资金、奠定基础;到工业化中后期,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英国、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无一例外地通过开展新农村建设运动,来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整体推进现代化建设。相反,拉美一些国家由于未能正确把握这一规律,妥善处理城乡关系,出现了“拉美陷阱”现象。后发国家韩国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在七十年代开展了著名的“新村运动”,通过扶持农村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成功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可以说,建设新农村是世界各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条共同经验。其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破解现代化建设难点的迫切需要。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没有“三农”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体的现代化。尽管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发展,我国“三农”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三农”仍然是现代化建设中的短腿和薄弱环节。就是连宁波这样的沿海发达地区,城乡发展的差距也较为明显。2005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4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7810元,前者为后者的2.23倍。可以说,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激发亿万农民群众的建设热情,有利于引导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更加关心支持“三农”发展,有利于整合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和举措,形成强大的合力,尽快扭转农业弱质、农民弱势、农村落后的状况,使农村现代化跟上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再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大局的战略举措。从政治和社会上看,农业农村的繁荣发展,城乡关系的和谐协调,有利于社会政治的和谐稳定,可以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从经济上看,随着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凸现。农村集中着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扩大农村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发展,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使亿万农民的潜在消费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通过加强农村建设和改造,带动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强化前列意识,就是要努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走在前列。总书记关于浙江要“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指示,是对我们各项工作的总体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贯彻落实“走在前列”的要求。宁波作为浙江乃至全国较发达地区,更有条件、有责任走在新农村建设的前列。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宁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去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已经接近50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466亿元,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经济和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集中体现在“三个提高”、“三个形成”和“三个加强”上。“三个提高”,就是把“三农”工作放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认识不断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认识不断提高,跳出“三农”抓“三农”的认识不断提高;“三个形成”,就是城乡统筹的工作格局正在形成,城乡联动的发展体系正在形成,城乡一体的体制环境正在形成;“三个加强”,就是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稳步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稳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建设稳步加强。这些都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扎实基础。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城乡社会事业差距明显等问题在我市同样存在,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加速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问题和矛盾要比其他地区更早遇到,更加凸现,迫切需要我们以城乡统筹的理念和办法来加以解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大局所需,也是宁波自身发展的现实所需。

强化科学发展意识,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是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农民需求谋划新农村建设,根据农民意愿推进新农村建设,依靠农民力量搞好新农村建设,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农民群众充分享受“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要坚持全面发展,在集中力量加快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协调推进农村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区域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农村发展水平。要坚持统筹协调,在科学规划指导下,用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理念和机制来指导推动新农村建设,把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以新农村建设来整合各方面“三农”工作,形成协同推进的局面。要坚持讲求实效,不急于求成,不追求形式,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强迫命令,不包办代替,脚踏实地,因地制宜,持之以恒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和“实事工程”,切实抓出成效。

二、突出富裕农民、服务农民和发展农民三个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十分丰富,要做的事千头万绪,但最核心、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好农民问题。因为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和直接参与者。我们必须围绕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努力在“富裕农民、服务农民、发展农民”上下功夫、见成效,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向深入,力争到2010年,基本形成与宁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格局。

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核心,千方百计富裕农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致富,只有农民富裕了,才有真正意义的新农村;只有农民富裕了,新农村建设才有基础和保证。一要加快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按照城乡联动、产业联动和“强农优工兴三产”的要求,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在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改善农业装备技术条件,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生态农业转变,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生态经济为方向,以自主创新为依托,以特色产业为支柱,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优化农村工业布局,提升农村工业层次,积极发展与农村环境相协调、对农民就业带动大的现代农村工业。发挥农业观光旅游和农村文化传承的功能,发展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生活体验等以农业农村为主题的旅游产业,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要求,积极推进城市商贸物流等服务产业向农村延伸拓展,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二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从构建财富积累机制入手,把农民从单纯依靠农业经营收入中解放出来,造就一大批拥有薪金、租金、股金和保障金的“四金”型新农民。“薪金”就是要加大农民职业转移力度,鼓励农民走出去到非农产业就业,获取稳定的工资性收入;“租金”就是要通过城市化改造和新农村建设,让农民拥有自己居住以外的房产,通过农村休闲旅游等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农民房产出租,使农民成为“房东”,获得物业经营收入;“股金”就是结合农村土地征收和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让农民成为“股东”,获得股份分红收入;“保障金”就是政府、集体和个人共同筹资,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让农民得到生活保障。除了以上“四金”之外,我们更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办企业、当老板,不仅自己致富,而且带动别人致富。三要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把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加大区域统筹力度,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千方百计帮助欠发达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拓宽农民就地增收渠道。同时,要顺应人口、产业转移的客观规律,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主要迁入地,集中抓好高山偏远地区、重点水库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地区和偏远海岛地区的移民搬迁工作,促进农民异地增收。

以满足农民基本需求为导向,千方百计服务农民。加强对农民的服务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按照城乡一体、文明共享的要求,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支撑作用和城市的带动作用,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使农民能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一要完善基础设施。以“乡村康庄道路”、“千里清水河道”、“百万农民饮水”等工程为载体,加强农村交通、供水、供电、供气、通信、信息等网络建设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沟通衔接、联网共享,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支撑保障能力。二要优化村落环境。坚持村落改造建设与环境整治相结合,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抓手,区分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优化策略。对面上农村重点是搞好梳理整治,控制大拆大建,着力改变环境“脏、乱、差”的状况,更好地凸现农村特有的风貌。要大力推进农村标准厂房建设,有效解决当前农村工业生产与生活居住混杂的突出问题。三要健全社会保障。按照保障项目城乡同有、保障标准逐步提高、保障制度互通衔接的要求,进一步健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农村新型养老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是要做好保障扩面工作,让各类农民都能纳入保障网络。四要强化公共服务。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强农村社会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社会事业的均衡协调发展,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现代化步伐。另一方面,要借鉴城市社区管理的模式,推进社区管理向农村延伸,不断完善保洁、保安、保健、购物、娱乐、养老等农村社区服务功能,为广大农民提供更为周到、便捷、放心的生活服务。

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根本,千方百计发展农民。针对我市农民实际,我们将从四个方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一要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高度重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着力构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坚持不懈地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倡导关心公益、惩恶扬善的社会风尚,营造诚信友爱、谅解宽容的人际关系,建设团结互助、和衷共济的社会氛围。二要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利用乡镇、社区等教育网点及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积极构建集科普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农民学习平台,广泛开展适合农民、寓教于乐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三要提高农民创业就业素质。加快建立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农民培训体系,采取菜单培训、订单培训等多种方式,继续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被征地农民等转岗就业培训,使转移出去的农民具有较强的务工经商技能,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能够掌握先进的农业适用技术,增强他们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能力。四要提高农民现代文明素质。以文明村镇创建为载体,城乡文明共建为抓手,广泛开展现代文明养成教育,引导农民文明出行、文明交往、文明办事、文明生活,自觉养成现代文明生活习惯。要加强农村基层的民主法制建设,完善农村民主管理和依法治理的各项制度,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牢固树立民主法制观念,自觉投身民主实践,正确行使民利,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完善科学规划、多元投入和统筹发展三个机制,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完善科学规划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简单的新村建设,也不是城市的“克隆”。同时,必须看到,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将迎来新一轮建设高潮。如果没有科学的规划指导,必将造成巨大的浪费。因此,必须把科学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龙头来抓。一要真重视。就是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无论项目建设、事业发展,还是工作推进,都要以规划为依据,首先把规划做好。二要全覆盖。就是要按照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要求,把农村的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中,各项规划都必须覆盖到农村区域,真正做到城乡规划“一盘棋”。三要成体系。就是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目标,进一步完善农村产业发展、村庄布局、村容整治、设施建设、事业发展等各项专项规划,使规划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特别是村庄布局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至为重要的地位,必须首先把它搞好,其他规划要与之相配套、相衔接。四要重实际。就是规划既要立足长远,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同时要立足现实,坚持与农民承受能力和当地经济实力相适应,使规划既有吸引力又有可行性,尤其是村庄规划,一定要立足乡村特点,突出地方特色,传承历史文化,巧借山水景观,使新农村建设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五要严执行。就是要建立规划督查机制,健全技术规范体系,把规划执行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切实维护规划的法定性和权威性。

完善多元投入机制。一要加大公共财政倾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依法安排并落实好对农业和农村的预算支出,建立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财政、投融资和生态补偿机制,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严格执行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要更多地用于新农村的规定,逐步形成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要整合现有涉农政策资源,调整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投向,把各种政策性资金统筹起来,集中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要鼓励信贷资金投入。加快建立以商业性金融为主体、政策性金融为补充、农业保险为保障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农村整体发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扩大农户小额信贷覆盖面,真正把信用社改造成农村区域的地方性金融机构。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社区金融机构,发展农户资金互助组织。三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按照互惠互利原则,充分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杠杆,引导工商资本、境外资本和其他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农业产业经营,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生态环境建设。降低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准入门槛,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创造有利新农村建设的良好资本环境。

完善统筹发展机制。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附着在户口上的二元差别和利益关系,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实质性启动按居住地登记常住户口制度,促进农村人口自由迁徙和向城镇集聚,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二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坚持稳定并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引导农民自愿、依法、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扩大土地规模经营,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改革农村土地征收、宅基地使用制度,探索建立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建立有利于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民共享土地增值的机制。三是深化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采取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折股量化到户和人等办法,重点在近郊农村和部分土地征收较多的村,进行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已完成股份制改造的村要建立完善股权流转机制和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实现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保障农民从集体经济中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四是深化行政管理改革。一方面,市、县两级政府要进一步强化为农村服务的职能,特别是规划建设、社会事业等公共服务部门要在职能的定位、力量的配备、工作的安排等方面体现向农村延伸、为农村服务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扎实推进乡镇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为“三农”发展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以及营造良好环境上来,提高基层政府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和效率。

四、发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和社会共建三个作用,合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任务艰巨繁重,能否顺利推进,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谋划,科学决策,制定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方向和工作节奏,解决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困难和突出问题,使新农村建设与其他各项工作统筹协调推进。要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科学客观地考核评价各级各部门推进新农村建设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加强督促检查,加大激励力度,形成良好导向,促进新农村建设均衡协调推进。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新农村建设组织领导机构,进一步明确各级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工作职能。党委政府各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形成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和合心合力的建设氛围。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求真务实作风,深入农村基层,加强调研指导,注重抓好试点,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建立市领导“联镇带村”等工作制度,努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新农村建设的成就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电发展影响

一、引言

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新农村建设是政府制定的重要方针,是为了加快农村建设,缩短城乡差距,最终达到全面促进国家建设和发展及缓和社会矛盾的目的。因此,农电发展必须顺应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才能够抓住机遇,为农电发展带来更大的助益。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新农村建设对农电发展的影响很有必要,只有根据研究的结论,才可以在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中,使农电发展得更加顺利。

二、新农村建设对电力的需求增加

传统观念下,农村代表着落后和贫穷。在几十年前,我国大部分农村还没有接通电线,用电成为传统农村奢侈的享受。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新农村早已完成了通电的工作,农民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大量工业在农村涌现,极大地增加了对用电的需求。

农业要发展,电力是最主要的支撑。在新农村中,农民的农耕方式得到极大改变,已经逐步从依靠人力和畜力传统农耕模式发展到依靠机器的自动化模式,极大增加了用电需求。

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在农村中涌现出了以食品加工、水果加工为代表的现代化产业,这些产业对电力的需求极大。根据数据分析,在新农村中,每年因为供电不足而造成的损失极为庞大,严重影响到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加快,农村用电包括工业、生活、教育和医疗等各个行业。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的用电需求极大增加,用电类型变得更多样。

这一点带给农电发展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农村的用电需求增加,这就增大了农电企业的市场,为农电发展提供了有益助力。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对于电力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新农村不仅要求更多种类的用电,而且要求更稳定安全的用电环境。

三、新农村建设要求农电向现代化发展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企业、居民对电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不仅体现在用电环境的稳定和安全上,还包括用电的管理等方面。

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使得新农村居民更加注重农电企业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对个人用电信息的查询、电费缴纳的工作等。这就要求农电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为新农村用户提供现代化服务。

国家电网的建设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其不仅有效解决了不同区域电力调度和分配的问题,更提高了对用户提供的服务水平。在新农村建设下,农电必须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首先,农电必须进一步落实国家电网的建设,将国家电网进一步渗入新农村地区,使这些地方能够受到统一调度,为新农村地区的用户提供更加稳定、安全和高效的用力环境。

其次,农电必须使服务更加现代化和自动化。农电必须增设基础设施,在将新农区地区纳入国家电网覆盖范围之内的基础上完善自动服务的设备。也就是要让新农村的用户能够使用自动化的设备完成电费缴纳、信息缴纳等多方面工作。

四、新农村建设要求农电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先进的方针政策,农电要在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证农村的环境和生态。

农电的发展必须符合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改变发电方式,发展可持续的电力。在传统农村中,所采用的发电方式主要是火力,火力发电不仅效率较低,还对环境和空气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农电必须发展新型电力,水电、风电都是可供选择的对象。这些新型的电力不仅能够提高发电效率,还能够极大降低对新农村环境的污染,确保新农村环境优美。

不断提高农电的管理技术和调度技术,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提高输电、用力的效率,也是农电发展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五、新农村建设使得农电企业成本增高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也强化了农电企业中员工,特别是电工的意识。

经济发展,物价相对提高,这就使得农电企业的人力成本增加。电工作为农电企业的一线员工,其待遇水平一直不高。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电工维护权利的意识强化,进一步增加了农电企业的成本。

总的来说,新农村建设为农电发展带来的影响具有双面性,不仅为农电发展带来便利,而且带来不少问题,这就需要相关人士仔细考虑,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促进农电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新农村建设的成就篇4

一、县、乡两级政府的担忧

(一)县级政府的担忧

1.资金问题。新农村建设普遍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但建设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需要大量资金。各地建设资金缺口很大,政府投入资金毕竟有限,缺乏建设资金可能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主要瓶颈。一些地方在建设过程中因资金投入不足,出现了“半拉子”工程,虎头蛇尾,草率收场。

某部级贫困县的干部在接受访谈时说:“如果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工作,那么我们做的一切工作都是新农村建设,如果把新农村当成一个目标,我们离这个目标太远了。”关于资金问题另一个县的相关负责人也提到:“国家的提法很好,但是要求很高,作为省级贫困县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上,资金的来源有困难。县里虽然有资源但是没产业,把资源转化成资本的过程中缺少资金。”

2.缺乏人才,群众思想意识不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可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人才大量外流,年轻人通过高考、参军和外出打工离开农村后不愿返回家乡,留守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这在某种程度上对农村来说是一种人口结构的恶性循环。调查中某县领导对目前农村人才缺乏非常担忧。他说,“国家给周转资金、周转项目都不如周转人才,人才才是最重要的。农民缺少技术,不懂如何管理,非常需要培训和提高素质。而解决人的问题,关键是思想认识,但是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另一县负责人谈到,该县非常重视教育,当地农民再穷再苦都要供孩子上学,所以从县里出去的高考状元很多。可正因为如此,一方面农民负债累累,另一方面年轻人考出去就不回来了,县里太穷留不住人才。

3.规划政策存在误区。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科学规划。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它不仅是乡村建设问题,而且是一个产业互动和村民发展的问题,更是一个城乡一体化和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涉及农村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交通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那种认为“建设新农村”就是“新村建设”的想法是片面的,容易把建设新农村演化成对村容村貌的简单追求,也容易复制城市建设中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

(二)乡级政府的担忧

调查发现,乡镇干部谈到的对新农村建设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问题。几乎所有的乡级领导都认为新农村建设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税费改革后,乡村财政主要依靠转移支付。经济条件较好地区通过招商引资能够积累一定的公共建设资金;而在经济落后的乡镇,行政人员的工资发放都很困难,根本没钱建设新农村。

2.农民的思想意识问题。乡级政府对农民的思想素质也存在担忧。调查中乡干部提到基础设施建设固然好,但也需要农民的维护,可有些农民的思想意识不高,往往使改善的基础设施不能得到很好的维护。一些乡干部认为农民的思想意识问题是他们开展工作的拦路石。只有农民的思想意识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3.政策规划方面的问题。目前很多地方不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盲目搞规划,搞建设,劳民伤财,也令一些乡镇干部担忧。调查中,乡镇干部希望国家能够出台一些真正从实际出发,解决农民真实需要的规划政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正确有效的指导。

4.形象工程。一些乡干部担心有些政府官员把新农村建设当成出政绩的机遇,急于在短期或者任期内出成果,在新农村建设中定指标、下任务、限时间,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指标分解到各乡镇,并将其简单地等同于新村建设,完全不顾当地财力和农民的承受力,大拆大建,劳民伤财。不仅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和乡村负债,还严重损伤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

二、村委会的担忧

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也是农民群众奔小康的领头雁,在新农村建设中责任重大。对新农村建设,村委会也担忧重重,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缺少资金,工作不好做

村委会资金来源主要是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目前在各级乡镇政府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村委会的资金状况更不容乐观。贫困地区村干部一年的工资1000多元,还经常拖欠不能按时发放,要拿出钱来搞建设更是难上加难。加上大部分农民家庭的收入不高,不愿意自筹资金搞建设,因此开展新农村建设举步维艰。

(二)脱离实际,劳民伤财

本次调查的东部地区,农村经济状况等方面比较乐观。但西北贫困地区相对较差,村里没有集体经济,农民多以种田为生,可由于气候干旱,比较缺水,一些农民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对他们而言,如果盲目地规划建设,很可能会加重负担。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解决农村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在项目的选择与实施上,充分考虑农民的传统习惯和生活、生产需要,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来决定项目的取舍,根据农民需要的缓急程度来决定项目的实施顺序。

(三)盲目搞形象工程,损害农民利益

新农村应该不只是盖房子、改善居住环境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居民的和谐也很重要。调查中很多村干部担忧上面盲目地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既费财力,又费人力,一阵风过了之后就没人管。一些地方不具备条件,就在公路边拆迁改建,扒旧房、盖新房,拆平房、建楼房。这是典型的“形象工程”。新农村建设要从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多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不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损害农民利益。

(四)农民思想意识不高,易引发干群新冲突

调查中,村干部普遍认为农民素质不高、思想意识不统一,很不好领导。他们提到新农村的规划过程中要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而村委会没有资金,可能需要农民集资,可村民又对村委会不信任,不愿意出钱,因此可能会引发矛盾,造成干群关系的紧张。

另外,各地政府盲目地搞规划,不从农民的切实需求出发,不顾当地农民的承受能力,大搞一刀切,这也是调查中很多村干部所担忧的一个问题。这不但使村干部的工作不好开展,农民对此的意见也很大,还违背了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初衷。

三、农民的担忧

本次调查发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担忧更具体、更实实在在。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切实可行的规划

某农民说:“新农村建设只是口头形式,没有具体的规划设计。新农村到最后还是一种形式,也许搞新农村的人自己也不一定理解该怎么建设新农村。”很多试点村盲目建楼房的做法,导致很多农民认为建设新农村就是盖新房。调查发现,农民都很希望有统一的规划:一部分农民希望住到楼里面,像城里人一样;另外一些人则认为根本就不能住楼房,农民祖祖辈辈这样生活有一定的道理,住在楼房里圈养牲畜不方便、没有地方。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让农民满意的、切实可行的规划,否则建设工作根本无法进行。

(二)资金不到位或被挪用

农民普遍担心国家的资金利用不合理,可能出现逐层流失的情况。上面的拨款、国家的投资,到农民手里所剩无几,具体有多少?如何利用?农民根本不知道。调查发现农民对于资金的管理有很大意见:“中央确实很关心农民,有财政支持,但是农民得不到,到地方就没有了。比如国家专门为农民安排的贷款,就因为各种原因到不了农民手里”。

当问及新农村建设应该由谁出钱时,不足2%的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应该全部由农民出钱,26%的农民认为自己可以出少部分的钱,但是他们担心资金管理混乱,出了钱又被别人挪作他用。

(三)农民思想不统一

调查中,很多农民担心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思想不统一,心不齐。他们认为全国这么多农民,人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算盘,一些农民会不同意建设新农村,也有些农民虽然不发表意见,但是实际不配合新农村建设。有的农民反映,“就拿修路来说吧,房子前面是水泥路的人就不太支持修路,也不愿意参加修路活动;而房子前面是土路的人就特希望能修路。农村老百姓很多只顾眼前小利,不为大局着想”。

(四)形象工程、形式主义

基层领导在实施中央政策时,可能出现一些为完成任务而不顾农民利益的做法。新农村建设农民最担心的是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把新农村建设局限于建房、修路等表面性的工作。

(五)问题

老百姓忧虑政府官员的贪污和不负责现象直接影响整个新农村建设。目前,国家的惠农政策免除了农民的农业税,这也使一部分地方官员没有额外的资金来源,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拨款很有可能成了“过路水”,被层层截流。

(六)领导不力现象

调查中,某农民对当地村干部很不满意:“前不久干部以参观新农村建设为由外出旅游――从生产队抽钱到外地参观鸭子养殖,可是村里连喝水都愁,哪里有水养鸭子;村干部不能做到大公无私,村民实在没办法。有的干部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搞活动。”

四、建议

(一)应该加大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投入、管理和监督

资金问题是困扰整个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核心问题。无论是基层政府还是农民都提出缺少资金是他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投入机制。此外,相关监督部门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

(二)要健全新农村建设的政绩考核制度

新农村的建设需要依靠各级地方政府具体实施和推行。而现行官员考核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要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新农村建设的考核指标上,也应该把具体的工作成效、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作为考核各级部门工作政绩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要确保农民的话语权和决策权,以保障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三)各地应从农民的需求出发制定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

提倡规划先行,并且规划设计要在与不同建设群体之间的广泛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进行。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综合工程,涉及农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规划要从农民意愿出发,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入手,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切忌、脱离实际。

(四)要培养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新农村建设的成就篇5

论文摘要: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基础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战略地位。因此,用新的教育理念来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培育新型农民,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今后五年我们的工作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书记和总理也分别于2006年2月14日和20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对“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社会全面发展的角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进“三农”问题改革的长远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关键在于培养出有文化、高素质、能力强的新型农民。因此,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成为教育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

根据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农村基础教育在提高农民经济水平、基本素质与民主法治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农村基础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建设新农村,关键在于培养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对象,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支持、外来帮助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最终还是要通过农民自身去解决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构建新的生存和生活环境。因此,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与否。如果农民的基本素质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提高,新农村建设就基本上属于空中楼阁,不会达到预期的目标。因而,加强农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因此,农村基础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承担着造就新型高素质农民的重担,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提供人才支持。

基础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石,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这样理解,农村基础教育在培养新型农民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在全国5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高中以上的只占12%,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①。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层次低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此,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道德法律意识,培养造就具有较高素质、娴熟技能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是基础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民经济水平的基本途径。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经作过这样的预测:“小学教育的投资回报率为35%,中学教育的投资回报率是10%,高等教育是11%。”据此可以看出,投资回报率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在递减。也就是说,基础的教育反而有高的投资回报率。概而言之,农村基础教育可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而在一般情况下,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和其劳动生产率是成正相关的,即文化程度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其带来的经济收益就会越高。因此,要想提高农民的经济水平,就必须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的技术技能。

2.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民思想意识的重要保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对我国农民的生活产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农民的思想意识出现多元化特征。一些农村地区,小农意识、封建落后意识仍然占有主导地位,同时,一些农民的法治意识也较淡薄甚至是空白。

首先,大部分农民沿袭的仍是传统的耕作思想和技术经验,几乎没有科学技术方面的学习和投入;其次,重男轻女、男尊女卑思想仍然严重,封建迷信活动泛滥;最后,农民法制意识淡薄,有的农村干部作风粗暴、方法简单,损害群众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农民却不知道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些现象,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绊脚石。要顺利解决这些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和矛盾,既要靠党和政府的政策帮扶,又离不开农村基础教育的渗透和影响。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如何通过农村基础教育更好地改变农民思想,提高农民素质,从而促进农村经济与环境安定、和谐、健康地发展,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总之,要想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面的要求,农村基础教育的作用可见一斑。

二、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要做到四个“必须”

通过对农村基础教育作用的分析,可以发现,农村基础教育在提高农民经济水平和思想意识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我认为,要想实现新农村建设,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农村基础教育要做到四个“必须”。

1.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必须立足于农民的终身发展。

终身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世界各地实现终身发展的一些措施已经出台。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我国农村整体的弱势状态,就要把农民看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从农民素质抓起。而要想使农民的素质真正提高,就必须以终身发展的观念来看待、定义和解释基础教育。只有农村基础教育成为农民终身学习的基础,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才可以真正实现。因此,基础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必须使广大农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而实现在生活方式上更加健康、高尚、文明;在思想上乐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不断与时俱进。

2.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必须立足于相关政策的扶持。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帮助。对于农村基础教育来说,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加大投入。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虽明显加大,但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教育的需求仍相差甚远。各级政府应当在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学校危房改造、图书馆建设、实验设备配置、远程教育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

另外,通过提高教师待遇、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促进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由于工资待遇、住房条件等方面远低于城市教师,农村学校师资匮乏,教师流动性大,从而导致基础教育质量低下,学生学不到有用的知识技术。因此,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达到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

再者,进一步均衡城乡教育资源。我国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的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在城市。因此,一方面可以制定各种优惠政策,使更多的农村孩子能够有机会进入城市学校就读,共享城市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城市的教育资源进一步均衡到农村地区,通过支教、轮教等多种方式,努力缩小城乡差别。

3.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必须立足于农村教育自身发展的特点。

提高经济收入是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因此,农村基础教育要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为出发点。农民工的出现,实际上是农业的低收入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出,这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对于农业的现代化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农村基础教育要千方百计地立足于满足农民需要,使教育真正得到农民的支持,成为农民发展的希望。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按照新《义务教育法》,依法加大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力度,做好宣传工作,尽可能减少辍学率。另一方面要根据升入高中的只是一部分,大部分农村学生要回到农村的现状,使农村基础教育立足于建设与农业生产经营紧密联系的乡土教材,通过收集大量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典型,使学生们了解一些农民的成功经验,透彻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真谛;将一些实用、先进、科学的生产理念和生产技术编入课程,彻底改变农村基础教育“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现状,使农村基础教育真正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4.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必须立足于农民思想意识的改善和提高。

思想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加强对农民思想意识的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农村基础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中思想建设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对农民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任。

学校首先要坚持不懈在校园中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及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激发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和竞争意识,达到村村谋发展、家家忙致富、人人思创业的良好风气。其次,要推进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摒弃陈规陋习,脱离落后思想的侵蚀,把农村学校变成农村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摇篮。只有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整个农村阵地,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立强大的思想保证。再次,应成为对农村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的主要场所。通过农村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观念,使他们了解有关法律知识,懂得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从而提高守法的自觉性。最后,农村基础教育还可以通过其他的一些渠道和多样的活动形式,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法制思想,普及法律知识,帮助农民了解自身的一些合法权益,并逐渐养成遵法守法的良好习惯,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水平从一定程度来说直接决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因此,对于新农村建设而言,农村基础教育是载体,是推动力,它通过培养新型人才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注释:

①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研究./yanjiu/ndwz/wp/498.htm.

参考文献:

[1]林树森.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n].经济日报,2006-03-09.

[2]张小建.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n].人民日报,2005-11-22.

[3]蒋国河,温锐.八十年探索与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经济学动态,2008,(04).

新农村建设的成就篇6

论文摘要:文章论证了农村体育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第一,农村体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农村体育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第三,农村体育有利于发展农村体育产业。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这就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因此,党和国家一贯高度重视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改善农民生活。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对于增强广大农民体质、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体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它具有为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输送“能量”的特殊功能,是农村全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现代体育文化的培养、促进农村体育消费的增长、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明素养,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没有农村体育的普及与提高,就没有我国整个体育事业水平的提高。

体育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内在和外在的必然联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对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积极健康、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都具有重要作用。www.133229.Com所以,发展农村体育将大大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基础,农民是关键。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健身,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当前,我国九亿农民正在朝着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奋进,新农村建设,必将进一步推进农村体育的发展。

二、农村体育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而加强农村体育工作,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部分中提出要“加快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事实上,新农村与新农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新农村是新农民活动的舞台和载体,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结晶与归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因为,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农民。

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其中,科学文化素质是关键,思想道德素质是核心,身体素质是基础。有研究指出,在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发达和完善的今天,农民的身体素质不高而发病率高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农村体育有利于增强农民体质,使农民更好地投身生产活动,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第一位的,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基础。农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对人的健康素质的要求比其它产业要高得多。增强体质是体育的首要功能,大力发展农村体育,将大大增强农民的健康素质,使他们能更加精力充沛地投身到生产活动中去,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三、农村体育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纽带

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体育事业起点低等现有国情决定了群众体育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路途坎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现时代,不可避免地会显露出一些不和谐的地方,如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的发展出现了“两极分化”,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弱势群体的健身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等。然而,农村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占有最大的人口基础和重要战略地位,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大多数人口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其发展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社会体育发展的大局,影响着全民健身体系完善的大局,最终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大局。

社会是以文化为纽带的,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也联系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发展农村体育不仅可以增强广大农民的体质,提高生产力,而且可以培育农民先进的思想观念,繁荣农村先进文化,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形成和谐的村民关系,增强基层凝聚力,推进广大农村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农民相互沟通和理解,有助于农村地区社会稳定和社会挫折问题的排除。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没有农村体育的长足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不能说是和谐的,同样,没有体育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亦不能说是全面的。从此种意义上来说,抓住建设新农村的契机,大力发展新农村体育,也就成了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体育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农村体育有利于发展农村体育产业

加强农村体育工作,有利于培育农村体育消费市场,拉动体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当前体育产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体育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体育产业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城市,农村体育产业的贡献值微乎其微。其实农村也是一个巨大的体育市场,如果把这个市场比作冰山的话,现在露出水面的只是极小的一部分,绝大部分还掩藏在水下,属于潜在的市场。能否把潜在市场激发成为现实的市场,不仅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在于农村体育的发展。体育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体育产品的消费过程,发展农村体育,使农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将极大膨胀体育产品的消费群体,促进农村体育市场的繁荣和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新农村建设要搞好农村体育产业开发工作。体育产业是健康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是建设体育强国,发展现代化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农村体育消费市场,推进农村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用品市场的繁荣发展,加快农村体育有形无形资产增值,促进当地农村体育事业的腾飞。

总之,我国农村的发展、繁荣和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人民的富裕,没有农民的强身健体,就没有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说,农村体育活动的积极开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艳丽,王亚男.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j].甘肃农业,2007(6):70-72.

[2]吴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角下的体育思考——广东东莞发展农村体育的启示[j].贵州体育科技,2008(1):26-28.[3]丁兆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内”“外”兼顾[j].理论前沿,2006(6):35-36.

[4]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群众体育战略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385-386.

新农村建设的成就篇7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农村和农业发展呈现了积极态势,但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局面尚未改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发展相对滞后,三农问题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农村发展与城乡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仍有较大反差,体现为物质、精神、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差距。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比较困难;农业生产效率比较低,农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不相适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相对落后,乡村面貌相对落后。可以说,三农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薄弱环节。

二、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应从这几方面入手: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任务是发展

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就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中央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句话、二十个字”的总目标和总要求,头一条就是“生产发展”。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主要途径。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必须首先立足于农村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还是改善生态环境,都必须以现代农业为基础。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以人为本落实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就是要以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新农村建设的每一个目标,都是紧紧围绕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让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等等这些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处处体现了以农民为本的思想。

生产发展要依靠农民,生产发展离不开农民,农民是生产发展的第一要素,同时生产发展也是为了农民,造福农民,使农民充分享受建设和发展的成果;生活富裕就是让农民生活富裕,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这也是我们党在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乡风文明,归根到底是农民的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通过农民的文明,来体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就是指村庄形象必须清洁、整齐,生气勃勃,人与人之间和谐,生态环境好,人与自然和谐,体现出一个友好型农村;管理民主能否实现,关键在农民,农民必须具有科学的民主意识,通过民主选举、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来实现科学的管理民主化。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二十个字”为目标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推进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农村的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其宗旨和目标是使城乡经济社会能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在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条件的新形势下,推进新农村建设,不能单纯就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而要跳出三农抓三农,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大格局中来谋划、来推进,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一方面要不断加大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和支持力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另一方面要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消除妨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和政策限制,着力培育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统筹城乡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打破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转贴于

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

1.发展农业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主要途径,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农民富裕起来。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要通过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民增收,要着力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的潜力,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民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中获得更多的收入。另一方面,在农民增收的前提下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农民的教育、社会保障等支出,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生产水平,从而实现发展农业生产的目标。

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

政府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但政府主导作用并不是要政府包揽一切,而是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制定政策、资源配置、搞好服务上,放在引导、支持和服务农民群众上,放在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条件上。为此,要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强化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特别是要强化创新建立新形势下服务新农村的长效机制和制度。把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这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即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农民既是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主体,是推动这一事业的主要力量,又是建设新农村的利益主体,是这项事业的直接受益者。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就是要一切从农民的愿望和实际出发,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扩大农民在决策过程中的参与程度。

3.加快农村经济建设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关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的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农村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滞后,只有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才能让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然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又需要可靠的政治保障、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文化条件和稳定的社会环境,需要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重点是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着力推进村务公开,加强农村党的组织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党组织上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点是要在农村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农村文化,努力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良好环境。加强农村社会建设,重点是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科技、体育等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与城镇的差距,让农民享有公平的教育权利和医疗保障,改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4.新农村建设与新村建设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农村的硬件建设,还包括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的软件建设,绝不等于单纯的村庄整治和新村建设。新村建设只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建新房、盖新楼等都只是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内容之一,而非新农村建设的全部,两者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不能混为一谈。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的目标,是一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全面的、综合的系统工程,要求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适应;要求农村不断增强生产、生态、人居、休闲旅游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要求农村逐步建立起结构均衡、特色鲜明、质量较高的现代经济结构和现代社会结构;要求建立起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新型城乡关系,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如果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要求理解得不深入、把握得不全面,就很容易把新农村建设引入歧途,搞成所谓的“新村建设”,甚至导致出现“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新农村建设的成就篇8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新农村建设总结表彰及动员大会,中心目的是回顾总结今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提早安排部署近期及明年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任务。[找文章到文秘站()一站在手,写作无忧!]昨天到今天上午,大家用一天半时间进行了视察,刚才又表彰了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建民同志代表县委、县政府就我县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具体安排部署了近期和明年的工作任务,市新农办张主任代表市委,对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作了充分肯定,并提出希望和要求,还有四名同志发言,已经讲得很明确,很到位了,我不再重复。下面我就如何抓好下一步新农村建设工作从宏观角度强调四点。

一、统一思想。这是一句老话,但思想统一的程度直接决定着工作的难易度。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问题上,我们许多农民甚至领导干部,对意义理解不深,对内涵把握不准,对新农村建设中各种关系、矛盾分辨不清,以致全县各级、各单位的整体功能、农民群众的整体活力没有得到完全调动和发挥,热冷不均,步调不齐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什么一些乡镇、一些部门在主导、组织新农村建设中难度大、问题多。我想,除个别客观因素之外,焦点问题就是思想不够统一的问题。我们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和战略举措,必须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去把握,去认识,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社会文明的向度去审视,去评判,从解决"三农"问题、统领农村工作全局的角度去部署、去安排。

新农村建设是全党的事,全民的事。就县域而言,我们处于农村社会,新农村建设就是我们自己的事,任何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所担负的工作,在一定意义上都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就是县域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以这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和基本内涵,扩大宣传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扩大宣传全县各级各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用思想的大统一推动作风的大转变、责任的大落实。

二、激发活力。活力就是内动力,就是凝聚力,就是创业的张力和工作的向心力。今年以来,我县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从最基础、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重点抓了通村公路建设、新村建设和农业主导产业的培育壮大。随着一批通村油路、示范新村和苹果幼园的建成,农民群众初步享受到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有效地激发了干部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全县新农村建设开局好,进展快。全县各级一定要紧抓这个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激发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活力,以活力的大释放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大发展。(一)加大政策扶持,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各乡镇和相关部门一定要坚持将涉农项目资金和新农村建设捆绑起来,统一调度使用,县、乡财政要尽最大努力列支较大的扶持资金,切实加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土地、水利、交通、农发、电力、电信等部门要用足用活政策,尽量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努力创造和谐宽松、积极优越的外在条件,调动群众内因,发挥主体作用。(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调动群众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在规划、建设新村时,要把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来抓,注重质量标准,注重功能配套,营造优良的人居环境和服务环境,以此昭示现代文明,吸引农民群众,让广大农民踊跃参与新农村建设。(三)调动各方力量,发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功能。全县各级各部门都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新农村建设为天职,心急农村,情系农民。深入基层开展积极有效的调查研究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解决实际问题。各企事业单位要积极围绕"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养新农民,营造新文化"的基本目标,从自身实际出发,在资金、人力和智力等方面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社会各界人士都要带着"为新农村建设做什么?"的思考,通过捐资捐物、生产生活帮扶等义举,为新农村建设添光彩,献爱心。(四)统筹城乡工农业发展,保持新农村建设的永久活力。要不断探索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坚持"工业立县"战略不放松,不断增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能力。通过发展劳务业,鼓励农民创办企业,从事非农产业等途径,大力转移农村劳动力

,让农民直接参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接受现代文明的洗涤。积极争取城镇企业在农村落户,促进城乡互动发展。保持新农村建设的永久活力。三、把握内涵。"二十字"方针涵盖了新农村建设的全部内容,具体到我县,必须紧紧把握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以农民增收为基本点,发展特色产业。在这方面,近年来我县已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从2015155工程到农业综合示范点建设,从粗放分散的单体业态到"五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从以粮为主的支柱产业到果树领军的农村经济,伴随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有效释放,农民自主择业、创业的热情不断高涨。但这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远远不够,必须进一步树立"拓展"意识,积极发展大农业和外向型农业,不断拓宽农业发展领域和途径,构建产业链和产业体系,要鼓励农民在生产、销售、中介服务等领域大胆创新,创造新的经营方式和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民腰包鼓了,手头宽了,建设新农村就有了底气、士气和勇气。(二)以新村建设为切入点,改善人居环境。就我县实际看,建新村,改善人居环境是"绕不过的坎儿",而且新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最实在、最直接、最见效的一项工作,它的多边效应对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新农村建设热情、发挥主体作用、提高文明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我县仍然安排40个示范村建设,目的就是以此为切入点,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开展。因此,各乡镇、各部门都要紧紧围绕新村建设和旧村改造工作,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全力投入,把每一个工程都抓成精品工程,把每一个示范点都打造成闪光点。(三)以文化建设为着眼点,推进乡风文明。从广泛的意义上讲,新农村建设就是农村的大文化建设。在这里,我只想强调一下基本的乡村文化。大家知道,我县是一个历史文化蕴含丰富的县区,不同的乡村都有不同的风俗文化。这种文化所承载的知识情感和精神效能不断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近多年来,受大环境的影响和体制转型的冲击,农民的传统文化丢了,娱乐活动少了,仅留的竹马、社火、唢呐、自乐班等也逐渐边缘化,进而代之的是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等不良现象的兴起,这是有悖于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体、广电等部门要广泛开展文体下乡活动,各乡镇、各单位都要以相应的形式倡议、策划、组织丰富多彩的乡村精神文明活动,各乡域、村域要大力挖掘本土文化资源,鼓励激发本土文化的生长和繁荣,推进乡风文明。(四)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着力点,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继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落实相关政策待遇;不断探索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让医保工作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妥善安置群众的生产生活;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转变乡镇职能,增强服务能力,全面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五)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侧重点,加快农村民主化进程。继续坚持农村基层组织"三级联创"不动摇,积极引导党员群众选好自己的领头人;加大县财政对乡村两级的支持力度,确保乡村工作正常开展;加快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树起新农村建设的标志。全面实行政务、村务公开和"一事一议"制度,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民利。广泛开展"村民评村官"、"下评上"等活动,让广大群众直接监督、评判村干部的功与过、是与非,全力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四、创造特色。新农村建设没有程式可循,也不能用一种模式推进,否则就没有活力,甚至失之偏面,脱离实际。必须着眼实际,着力创新,出新招,找新路,创特色。

在建设内容、模式和风格上创造特色。从建设内容来讲,新农村建设内涵十分广泛,每一个乡镇、部门和村都能找到自己的主攻点,在这个点上打造特色。建新村不行,改造旧村行不行;村庄建设不行,发展新产业行不行;产业发展慢,道路建设能不能快。这些都不行,乡村文化建设、农民培训、劳动力转移能不能有所突破。因此,各级各部门都要选好自己的切入点,把这个点做新、做大、做强,做出特色。从建设模式上来讲,我县已初步形成社区型、小区型、民居型、商贸型等建设模式,能不能再搞一些生态型、文化型或产业型的新村,留有很大的空间,各乡村都要结合自己的人文实际、产业实际,科学谋划,创新实施。从建设风格来讲,我力主突出田园风光,倡导形式多样,不要把新村建得"太死",千楼一面;也不要把新村建得"太硬",统一瓷砖上墙,要充分体现新农村的活气和温馨气息,营造和谐氛围。

在组织领导、运作方式、管理方式上创造特色。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十分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能否很好地驾驭这项工作,直接考量着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组织务必坚定信心,大胆实践,探索创新,真正形成一套有___县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组织领导机制、运作机制和管理机制。(一)创新组织领导机制。要在坚持实行各级领导及部门包抓责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量化考核指标,落实监督措施,使各级领导和部门单位真正负起领导责任和包抓责任。(二)创新运作机制。新农村建设如何规划,如何实施,包括如何解决运作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和战术动作都要积极探索研究并认真总结,形成规范。(三)创新管理机制。新农村一方面是建设,一方面是管理。随着人居环境的改变,公益设施的配套,建设模式的多样化出现,新农村的管理任务会不断加大。人的素质如何提高,行为习惯如何规范,公益设施如何维护,不同模式的新村(诸如社区型、小区型、商贸型等)如何管理等新命题需要花很大气力探索研究。在这些方面谁领先一步,谁就能创造出特色。刚才建民县长在报告中提出"打造咸阳市新农村建设第一镇"的理念,我非常赞同,我们___县在面上已落后于周边一些县区,我们拿什么取胜,就靠抓点、抓特色。我想,打造新农村建设第一镇,既表明县委县政府抓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也是鼓励全县人民奋力拼搏、创造特色的响箭和动员令,预示着一场全民参与、你争我赶的新农村建设热潮的到来。

新农村建设的成就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建议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上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被提出,上世纪80年代初,“小康社会”概念也被提出来,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二00六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缓和城乡矛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意义

新农村建设时提高农村综合生产力的关键。目前我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不仅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跟不上建设的需求且经营管理方面也太粗放。为了更好的实现新农村建设,政府应当结合不同层次农村的实际情况,积极发展农村生产力,并通过改良土壤、兴修水利和发展机械农业、推广良种种植、提高农民科技素养和文化素质等多方面建设新型农村。

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了实现新农村建设,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政府应当鼓励农民进行农产业发展,通过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来提高实现农业增产、增效,从而实现综合效益的增加。此外还可以通过以扶持乡镇企业来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通过扩大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就业渠道来将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到城镇。)

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前提。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构建和谐社会又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组成。为了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目标,我们必须加快农业社会事业的发展脚步,从农村教育、卫生和建设等多方面进行革新和建设,正确能够通过新农村建设来解决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局面。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2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几点意见

要积极研究建设新农村的问题,要以创新的理念开展工作,要用创新的体制机制来保证,要让农民得到实惠。要在正确引导农民建房的同时,研究改变村容村貌、改善环境的新措施、新方法,做到整治、建设前要有规划,整治、建设时要依照规划,整治、建设后要有长效机制。要做到注意质量安全,立足于全使用周期的质量安全工作,让群众有安全感,让设施有效发挥作用。要探索长效机制,真正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持久深入开展。

2.1加强调研,充分掌握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

规划中要深入农村,真正了解农村。首先了解农民愿望,注重农民利益。规划中,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应以尊重农民的利益为核心,因此在规划中要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愿望;其次延续地方历史文化,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农村的地方历史文化相对城市而言不仅表现在历史遗迹的存在,还有农村特有的文化结构。

2.2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规划一定要立足城乡统筹,在注重城市建设、小城镇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村庄、集镇规划建设,要做到因地制宜,要深入农村实际。要做好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城乡建设统筹发展、城乡交通统筹发展、城乡社会统筹发展。

2.3区域协调、互相补充

规划要从上一层次着手,协调相邻或相近村,协调各村之间的社会、经济,协调产业发展与用地及基础设施布局,形成良性发展的居民,避免相互之间冲突,共同发展。

2.4合理的迁村并点

迁村并点不仅意味着农民离开多年居住声息的村庄,还需迁并在一起,这就导致原有稳定的居住结构发生变化,处理不好,就导致原有稳定的居住结构发生变化,处理不好,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在挖掘出自然形成的农村社会秩序安定、人情浓郁的社会伦理观念特征的基础上,规划中要体现原有农村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这样就使得新建社区利于社会安定,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2.5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污染、水污染、垃圾问题等均十分严重,我国农村大约1.5亿亩耕地露天堆放,3亿农民饮用水安全得不到保证,因此在新农村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农村生态保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强化区域环境保护。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要以区域为出发点开展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二是加强对农村的环保投入。长期以来,城市生态环境是主要被关注的对象,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城镇的环保资源投资力度,但大部分资源都被投入城市,农村的环保投入少之又少,即使一些政府希望将环保资源投入到农村建设中去却也因渠道的不畅通而失去了积极性。但是可喜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因此政府还应中和对城市和农村的环保资源的投资并将这一目标在规划和实际中体现出来。

3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提高农村综合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社会稳定的关键。因此各级政府应当号召党对建设新农村的号召,以保证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为建设前提、以建设富裕新农村为建设目标,以构建和谐新社会为建设大方向进行新农村建设。笔者在本文中针对目前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自己意见,即通过加强调研充分掌握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区域协调、互相补充;合理的迁村并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进行新农村建设,希望能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海新.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阈中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12期

[2]黄生成.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全新性.《求实》.2009年12期

新农村建设的成就篇10

“两会”期间,新农村建设成为热门话题,而在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讨论中,代表委员们普遍有一个担心,就是可能有些人认为建设新农村就是新村建设。比如林毅夫委员即指出,有些人认为建设新农村就是盖新房子,这个理解是不正确的,需要避免。

林毅夫的担心有一定道理,但是,在笔者看来,林毅夫的担心在相当程度上是多余和不必要的。

首先,提高农民住房质量符合农民愿望。大多数中国农民都有一个朴素的愿望,那就是住上宽敞高大的住房;大多数农民有了钱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盖新房。那么,为什么真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候,反而不能拆旧房、盖新房了呢?

其次,这种担心,反映了对乡村干部和农民的不信任。现在,谈新农村建设最多的都是城里人,而且一谈就要把乡村干部骂一通,在许多城里学者及官员心目中,乡村干部除了会欺压农民、大哄大嗡地刮风胡来以外,没有什么其他本事。但以笔者之见,虽然可以找到乡村干部反面、负面的例子,但林毅夫等代表所担心的情况并不是事实的全部。尤其是,现在的农民已经不是上世纪“”时代宁可饿死也不反抗的农民。事实上,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最近一些年来,相当大量的农民通过进城打工、通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法律意识,乡村干部想要违背农民意愿办事也不是这么容易了。既然强调新农村建设要“尊重农民意愿”、“以农民为主体”,为什么一说到建设农民新村就不可以了呢?

再次,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许多地方,拆旧房、建新居不仅已经成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客观要求,并在一些地方也已经成为现实。许多农村的自然村由于大部分农民进城打工已经成为“空壳村”,调整居住区域、新建农村社区已经势在必行。在江苏比较发达的苏南成功的先例很多,在比较落后的苏北也不乏成功的例子。江阴市新桥镇和淮安市涟水县王嘴村就成功建设了新集体农庄。在这些成功实践基础上,江苏省政府规划将4000万农村人口所居住的24万个自然村将“压缩”到4万余个村庄,为集中居住的农民统一建设给排水、通信、公路、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以有效地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环境,节约土地资源。要把24万个自然村压缩为4万个村庄,大拆大建是不可避免的。但既然江苏省有条件、有能力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方针,有规划、有步骤地高标准建设农民住宅,为什么不可以加以肯定和鼓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