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34:24

道德教育的特点篇1

【关键词】日本道德道德观道德教育特点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3-0037-03

在日本,道德通常被认为包含有两个方面的内涵:道德规范和道德心。道德规范指的是在一定社会或团体中全体成员应该遵守的、或者在特定情况下被认为应该遵守的规则及行动的方针。道德心则指的是对行为的好坏进行区分的判断力、遵从道德规范行事的意愿和能力等。道德规范不是命令的体系,而是禁止的体系。它不是某一个人独自参与制订的,而是社会外部通过约定俗成或集体共同制订等途径得来的。而且,道德既具有通过强制力使它得到实现的义务性,也具有如果遵守它便能从社会中得到好结果的利益性。

日本人的传统道德观因为受到中国儒教思想尤其是《论语》的巨大影响,“忠”、“孝”、“仁”、“义”、“人情”等中国人熟识的传统道德观是构成日本的传统道德观的基础,过去日本天皇也把德治视为统治社会的目标,武家时代的武人更是把“尊上导下”、“忠君孝亲”等儒教道德视为根本,把“努力、忍耐”等修身行为看作美德。但自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学习西方文明,实行“文明开化”,引进西方价值观,日本人的道德观也为之大变。在传统的忠、孝、仁、义、人情的基础上,加入了很多有关生命、健康、人性、民主、自由等的内容。在日本人眼里,道德规范既与礼仪礼节或禁忌等习俗有关,有些还形式化成了具体的仪式庆典等。

与中国一样,日本是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道德教化的国家。过去的日本,贵族上流青年须到官办或贵族学校学习儒家经典,进行道德教育,以便管理国家或地方事务;武家统治时代,武士修习武功的同时亦须修习儒家经典,进行修身,提高自我道德水平,以便为公家管理各种事务。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进行“文明开化”运动,大力开办学校,引进西方工业文明和价值观,通过学校进行普及教育,这个时期学校里的“修身”课便是道德教育课。二战期间,日本的“修身”课曾用来鼓吹军国主义思想。二战后,“修身”课恢复为“道德教育”课。本文主要论述的是近代以后也就是二战以后日本人的道德教育观。

日本现行的《教育基本法》中明确指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意识到作为人所应有的状态,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心以使人生过得更好。也就是学校道德教育和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对生命有尊重之心,对他人有体谅之心,对善恶有良好的判断力,内心丰富,有良好的社会生活能力。这种良好的生活能力,指的是与他人协调地自律地进行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能力。而要培养“生活能力”,则有“丰富的人格”是重要的因素。有“丰富的人格”指的是对美好的事物心有感动,有极强的正义感,对事物有正直公正心,有尊重生命与人权的理念,有对社会作贡献的精神,有自立心和自制力,有责任感,对人有共生的理念和宽容心等,具备丰富的道德价值的人格品德。这些是作为人类社会一员主动地生存下去的基础素质与能力,也可称为丰富的道德心。

日本人认为,人的道德心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在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各样的体验、实践进行学习而形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往往会由他律到自律、由主观到客观、由单方面看问题到多方面看问题、由只考虑结果到考虑包括动机在内的整体事件等,其认知世界的内容和做事的方法也会随之而改变,其对道德价值的认知和理解也会有所不同。而且,儿童的心理特征显示,儿童会固执于某一习惯,但又容易因暗示而作出改变。也就是说儿童如果习得了某种习惯,不会轻易地放弃,但是一旦因为暗示而获得新的习惯,又会固执于新的习惯而不放。因此,道德教育应该从学龄前即孩童时期开始最合适。为了促进个人道德心的发展,需要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道德教育,也就是有必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与之成长阶段相适应的道德教育。例如:幼儿期是促进道德观的萌芽;儿童期是通过体验活动,做好生存于这个社会的心理准备,并学习在这个社会生存的行事规则;青年时期要养成自觉的道德行动;到社会上工作后则要学习掌握各自从事的工作的职业道德。但是无论在哪个阶段,在遇到具体的事件时,都会体验到内心感情的纠结。同时,因为道德规范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所以道德心的养成和教育也渗透在社会的任何一个场合。在家庭,父母或年长的人有责任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在学校,学校有责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单位或企业,单位及企业有责任对新人或新手进行道德教育。

因此,当代日本人非常重视对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日本人认为,培养青少年儿童养成重视生命、体察他人、能判断善恶等的规范意识及道德心是非常重要的。日本的中小学都开设有“道德”课程,开展广泛而且有效的道德教育。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今天的日本人其道德观已和过去有着很大的不同,道德不仅仅指思想层面上的形而上的东西,更多的是包括有日常生活中需要大家遵守的规则习俗等形而下的东西。当代的日本人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重视培养学生作为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应有的人的姿态和应该遵守的共同规则。与其它国家的尤其是中国的学校道德教育不同,日本的学校道德教育有着一些显著的特点。

一、道德教育的目标明确

日本的《教育基本法》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拥有广泛的学问和知识,有追求真理的态度,有丰富的情操和道德心,以及健康的体魄”。同时该《教育基本法》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心”,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意识到作为人所应有的姿态,为了使人生走得更好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心”。

在日本的中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中,明确指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学校的整体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拥有道德心,有道德判断力,有道德实践的意欲和态度”。在最新修改的日本中小学生《学习指导要领》中更是指出:“中小学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生之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好基本的理念,不管社会发生多大的变化,也能自主地寻找课题,独立进行判断,行动起来去更好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要有自律心,能与他人协调共处,能体察尊重他人,对他人有真诚感动之心,有丰富的人格;有健康的体魄。”显然,因为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当代日本的学校道德教育目的已由过去的以儒家传统思想教育为主变为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拥有完美的人格,强调培养学生对生命有尊重之心、对他人有体谅之心、对善恶有良好的判断力、内心丰富,有良好的社会生活能力。

二、道德教育的内容具体细致

日本中小学校的《学习指导要领》是日本中小学校教育的纲领性法规,这部法规每十年会修订一次,在这部法规中,从四个方面详细罗列了各个年级的道德教育内容。例如,附表1、附表2分别是在日本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中所列出来的小学1、2年级和初中年级道德教育课程的具体内容。

由于《学习指导要领》中对道德课程的学习内容罗列详尽,这不仅为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教材的组织编写提供了清楚的依据,也使后面的教育实施变得易行,被施行者――学生也易懂易于领会并遵守掌握。

三、道德教育内容的整理和实施具有科学性

日本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把道德教育课程的内容整理为四个方面进行规定和罗列,很明显这是受到西方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理论的影响,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对于纷繁复杂的各个不同的社会道德主要整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自立性(包括自由、权利、危害、正义等);集团性(包括义务、集体利益等)和神圣性(包括纯洁和高贵、个人的灵性等)。当然西方也有一些国家把这种多样的道德内容整理为几个方面:亲切性(对他人亲近没有加害之心等);公正性(保持公正,对不公平之事进行惩罚等);集团性(服务于传统和权威等);纯洁性(喜好纯洁和清洁,厌恶不洁不纯之事物等)。

从《学习指导要领》关于道德课程内容来看,日本人对中小学学生的道德教育也遵从了西方心理学中关于人的心理发展规律,这就是前面所述的:“幼儿期是促进道德观的萌芽;儿童期是通过体验活动,做好生存于这个社会的心理准备,并学习在这个社会生存的行事规则;青年时期要养成自觉的道德行动;到社会上工作了以后则要学习掌握各自从事的工作的职业道德。”所以,小学一二年级所要学会和掌握的道德内容与三四年级或五六年级以及初高中学生所要学习和掌握的道德内容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些阶段的学生们的心理特点是不同的,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年龄小时重点是学习掌握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各种良好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要学习事情的道理和意义,年龄再长的话,要开拓视野,学习与国家与世界甚至全人类有关的高级思维类的道理和意义,等等。日本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中也明确指出各个时期的道德教育内容:“在幼儿园,通过各领域的综合指导,培养道德心的萌芽;在中小学,以道德教育课为主,根据各学科、外国语活动、综合学习课、特别活动等的特点,通过全校的整体教育活动,进行道德教育;在高中,则以‘公民科’课程和‘特别活动课’等为中心,通过学校整体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与人生、人生之路等有关的道德教育”。

四、实施道德教育的主体广泛

日本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明确指出:学校的道德教育需要通过全校的整体教育活动进行。在校长的主持下,以任课教师为中心,全体教师共同协作,对学校的道德教育活动做出整体计划,开展广泛的道德教育。以“道德课”为主,其它各学科、外语活动课、综合自习课以及其它各种特别活动课也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道德教育的补充、深化和统合,以培养学生自觉认识到道德的价值,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和反思,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力。在校外,则有“家长教师协会”、“道德教育促进会”以及地方教育机构、地方团体及热心教育人士等对学生进行援道德教育。除此之外,日本文部省还会就学校道德教育事业进行各种的研讨会和研究会,对道德教育教材的开发、道德教育的方法以及道德教育实施中的各种问题等进行研究。文部省还会定期地对道德教育课的任课教师进行培训。可以说,日本的整个社会都参与到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工作中,形成一个有系统的道德教育网络。正因为日本学校对学生道德教育主体的广泛性,所以在日本,只要看到有学生或未成年人做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无论在什么地方,旁边的成年人或年长者都能理直气壮地对其进行训斥,被训斥的学生常常不会无礼地抗议或不屑,因为他知道这些成年人或年长者有责任和义务也有权利这样做。

五、教材故事真实生动,贴近生活。

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课程并没有固定的全国统一的教材,任课老师使用“资料”来上课,这些“资料”大部分是各个学校基于本地区的不同特点,在校长的主持下,全体教师参与,根据《学习指导要领》上道德教育内容要求,从各处收集整理来的“资料”。作为辅助资料,日本教育委员会编写文部省监印有一本叫做“心灵的笔记本”的资料集。当然,还有一些教材出版公司会出版很多相关的资料集。这些“资料集”五花八门,但大都是以真实故事的形式出现,或者是学生写的自身故事,或者是社会上发生的登载在报纸杂志上的故事,或者是发生在身边家庭或日常生活中的故事等,根据《学习指导要领》的要求,进行选取整理而成。耐人寻味的是,日本的道德教育课程中使用的“资料”名称几乎都与“心灵”有关,如“心灵笔记本”、“培养心灵丰富的孩子”等。没有太多的道理说教,而是通过真实的故事告诉学生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

综上所述,当代日本的道德观与传统的儒家道德已有了很大的不同,道德教育方式也相应地与传统的儒家道德教育方式不同,当代的道德教育主要通过学校进行。通过对日本中小学道德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育主体、教材等的考察,笔者认为,日本的道德教育具有目的明确,教育内容清楚详细,内容的编排和整理具科学性,教育广泛,整个社会参与,教材灵活实用等特点。日本的道德教育课,其内涵与我国一直在提倡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与我国不同的是,日本的道德教育更贴近身边的生活,更注重培养学生拥有“美好心灵”、走“丰富的人生”、拥有“完美的人格”等方面;更注重利用整个社会的力量进行道德教育;教育内容更也具实用性和易操作性。虽然由于经济的不振、日本最近中小学生的道德水平也有所下降,但是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也就是在素质教育这点上,我认为中国仍然应向日本多多学习。

参考文献

1日本文部科学省.中小学校道德教育[eB/oL],2010.12

2日本文部科学省.中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eB/oL],2010.12

3wikipedia.道德[eB/oL],2010.12

道德教育的特点篇2

关键词:吕祖谦蒙学伦理道德教育特点

中国古代的蒙学教育,亦称“蒙养教育”①,是指当儿童智慧开蒙之际及时进行启蒙教育的学问。由于儿童于事多暗昧,因此启迪童稚,消除暗昧也就成为了蒙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私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儒家经典《周易・蒙卦》中“蒙以养正,圣之功也”、“养正莫先于礼”的伦理观影响,蒙学教育以“明人伦”为目的,始终肩负着承载和传播伦理道德的使命。伦理道德教育也就成为传统蒙学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到了宋代,蒙学的伦理道德教育越来越受到了理学家的重视。与朱熹、张木式齐名的吕祖谦就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大师,其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在蒙学伦理道德教育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②,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著名教育家。曾经担任严州州学教授,两次被任命为太学博士,并且设立自己的私人学校,吸引了南宋各地的众多学生,影响很大。一生中从事教学近二十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着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在蒙学伦理道德教育的训蒙方法上,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第一,先入为主,正面引导。吕祖谦注重早教,教子以正,但他更强调“正趋向”。他说:“教小儿当以正,不可便使之情窦日开。教小儿当先教以恭谨、不轻忽、不躐等,读书乃余事。”③他认为道德教育必须先入为主,从小注重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接受纯正的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以端蒙养之基,为今后打基础。他赞成“教妇初来,教子婴孩”的观点,指出“蒙始终宿以严”④,认为“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之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怠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恣。逮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⑤他认为这是“正之于始”⑥的好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用他的话说就是“乃易为力”⑦。如果“今世学不讲,男女从幼便骄惰坏了,到长益凶狠,只为未尝为子弟之事。乃长则于其亲,已有物我,不肯屈下,病根常在,病随所居而长,至死只依旧。为子弟则不能安洒扫应对,有朋友则不能下朋友,有官长则不能下官长,为宰相则不能下天下之贤,甚则至于徇私意,义理都丧。”⑧习染将深以后,性情已就,再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将教之不及,即使“捶挞至死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恣”,“逮乎成长,终为败德”。

第二,顺其天性,量资循序渐进。吕祖谦认为,蒙学伦理道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应遵循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道德教育的内容安排上,体现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原则;在道德教育方法上,因人而异,因势利导,量力而行。他认为在蒙学伦理道德教育中先习经书,对儿童是十分有害的。他说:“后生学问,且须理会《曲理》、《少仪》、《礼仪》等学,洒扫应对进退之事,及先理会《尔雅》训诂等文字,然后可以语上,下学而上达,自此脱然有得,度越诸子。不如此,则是躐等,犯分陵节,终不能成。熟先传焉,熟后倦焉,不可不察也。”⑨他认为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只能从浅近处着手,先教之以小学规矩,使儿童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习之,量弟子的资禀,循序而进,操功于悠久,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则为“躐等”。

第三,强调道德的实践和规范。吕祖谦认为道德教育讲得再好,如果停留在书本上的探索是不够的,应将学到的道德修养的内容具体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中去。他对学生说:“如事兄、从兄、处家、处众,皆非纸上所可记。此学者正当日夕检点,以求长进门路。”{10}这就是说,对于道德的躬行,不是纸上功课所能代替得了的。只有“日夕检点”,才能有所长进。任何一种道德仅从书本上学习,不能领悟其精髓,只有将其付诸生活实践,才能构成自己品质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与吕祖谦“求实用”的思想有很大的关系。为了便于道德的躬行,吕祖谦注意道德规范的制定,这样可以督促初学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吕祖谦在《乾道四、五、六年规约》中从思想、学业以至生活规范等方面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大到做人的根本,小到如何坐,如何行,如何称呼;哪些是必须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这种种行为规范均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督促学生从不自觉到自觉,是思想教育和措施的落实和保障。但如此详细的要求,也显得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束缚了儿童的个性发展。

第四,注重环境的作用,重视榜样的垂范力量。吕祖谦十分重视环境对儿童的影响,重视榜样在蒙学伦理道德教育中的示范作用。在其蒙学教材《少仪外传》中收录的均是贤人、名士的嘉言善行,用以说明道理,作为儿童的榜样和示范。他认为:“人之性本同,一有所随,便分善恶,如尧之朝舜,舜为善人之家,共、鲧为恶人之主。方未有所随,则同此人也。一步随舜、禹,则为善人之归;一步随共、鲧,则为恶人之党。是为善为恶,为正为邪,皆在举步之间,不可泛有所随。”“今人能上随则一步高一步,下随则一步下一步。如修身,如为学,一向随上,则高明。如饮酒如佚乐,一向下随,则卑鄙矣。”{11}在吕祖谦看来,人的本性是相同的,人之所以有善恶之别,关键是各人平时所追随效仿的对象不同所造成的。尧、舜、禹是善人之宗主,共、鲧则是恶人的首领。以舜、禹为自己人生的“准的”,追随其后者,最终必将为善人。相反,如以共、鲧为准则,其结局注定要沦为恶人。应该说这种重视环境在儿童道德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是值得肯定的。他重视对儿童的正面教育。“司马文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惟绝编,能背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讲诵者,乃终身不忘矣。”{12}为儿童树立了一个刻苦用功的事例,阐明勤能补拙的道理。以事教人,理在其中,不仅可以养德,兼可博闻。典型人物和事例形象、生动、感人,便于儿童模仿学习。榜样的垂范作用还表现在重视教师的以身作则和率先垂范,师者当以自己持身之庄,处话之正,为学生树立一个道德楷模。“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笃敬,笃敬然后能自守,能自守然后果于用,果于用然后不畏不迁。”{13}一个好的教师必须能成为儿童在道德修养方面的榜样,否则教育就失去说服力,失去了约束作用。他认为长辈是儿童最好的老师,长辈的言行举止也可以直接影响到儿童。“父母正则子孙孝慈,是以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恕。所以然则,生而善教也。”{14}因此,吕祖谦认为父母“在家之言尤不可妄之,在家之行尤不可忽。”{15}

第五,树立高远的志向。吕祖谦认为,儿童有了好的榜样后,还需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幼学之士,先要分别人品之上下,何者是圣贤所为之事,何者是下愚所为之事,向善背恶,去彼取此,此幼学所当先也。颜子、孟子,亚圣也,学之虽未至,亦可为贤人。今之学者若能如此,则颜孟之事,我亦可学。言温而气和,则颜子之不迁,渐可学矣;过而能悔,又不惮改,则颜子之不贰,渐可学矣。知埋鬻之戏,不知俎豆;念慈母之爱,始于三迁,自老至幼,不厌不改,终始一意,则我之不动心亦如孟子矣。若夫立志不高,则其学皆常人之事,语及颜孟,则不敢当也,其心曰:我为孩童,岂敢为颜孟哉?此人不可以语上矣,先生长者见其卑下,岂肯与之语哉?先生长者不肯与之语,则其所语皆下等人也。言不忠信,下等人也;行不笃敬,下等人也;过而不知悔,下等人也;悔而不知改,下等人也。闻下等人之语,为下等人之事,譬如坐于房舍之中,四面皆墙壁也,虽欲开明,不可得一矣。……言学圣贤然后心开而意明也。”{16}在吕祖谦看来,志向的高远与否,被看作是君子与小人的分野,只有志向远大,辞令容止,洒扫应对才能表现得“百事自当”。所谓远大的志向,就是要向圣人效法的决心,而决心的大小,志向的远大在“辞令容止,轻重徐疾,足以见之矣”{17}。其“学虽未至,亦可为贤人”的说法,表明这是一种取法乎上,仅得乎中的考虑。立志不高,仅学常人之事,则难免沦为严不忠信,行不笃敬,过不知悔,悔不知改的下等人。立志的意义,就在于在理想之我和现实之我之间拉开了距离,以便能自勉趋进。应该说,吕祖谦的这种童蒙立志高远的思想是有一定的可取成分的。

重视儿童的道德教育,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这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吕祖谦“不仅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而且揉和各家之长,通过长期的实践,无论在道德修养方面,还是在如何进行道德教育方面,均有许多值得后人借鉴的地方。”{18}因此,吕祖谦的蒙学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对后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曾多次抨击当时教育脱离实际,学者空谈性理,指出:“学者须当为有用之学”{19}、“以务实躬行为本”{20}。这种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突破了理学道德性命学说的藩篱,对德育教育的影响很大,正是在这种“务实”的思想影响下,出现了一批爱国抗金的学者。另外,他把早期道德教育同人的一生成长直接联系起来考虑德育问题的思想,也是很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

注释:

①陈学恂主编的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出版的《中国教育史研究》(宋元分卷)中认为,蒙养教育,一般是指七八岁至十五六岁小儿的教育,有时也涉及四五岁、五六岁的小儿教育,实际上已包含了现代中学教育的一部分,小学教育的全部,有时还包括学前教育的一部分。

②因其伯祖吕本中称东莱先生,而后学者亦以东莱先生称祖谦,为免祖孙牵混,就称本中为大东莱,祖谦为小东莱。

③陈宏谋.五种遗规补编・诸儒论小学.光绪乙未浙江书局刊本.

④东莱集卷12.易说・乾.易说・蒙.

⑤⑧⑨{12}{13}{14}{16}{17}吕祖谦《少仪外传》卷上.

⑥⑦{15}东莱集卷14易说・家人.

⑩东莱集卷5.与学者及诸弟.

{11}东莱集.卷12.易说・随.

{18}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三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第221页.

{19}左氏传说卷5.

{20}吕东莱先生遗集卷20.与内兄曾提刑.

参考文献:

[1]潘富恩,徐余庆.吕祖谦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2年1月第1版.

[2]陈学恂.中国教育史研究(宋元分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

[3]喻本伐,熊贤君.中国教育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2版.

[4]姚瀛艇.宋代文化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

[5]陈瑛等.中国伦理思想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版.

[6]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学说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版.

[7]袁征.宋代教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

[8]徐梓.蒙学读物的历史透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9]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三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道德教育的特点篇3

所谓道德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手段将社会中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以及道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并且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以及社会行为。简单而言,道德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道德教育包括了社会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以及学校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正是借助各种不同的渠道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人施加影响的系统教育。只有通过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才能够内外为受教育者自己的内在品格,并且在其社会活动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道德教育的含义在今天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了思想、政治,甚至还包括了纪律、心理、法治、审美、理想等多种教育,尤其是体育教育,也成为了道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道德教育对体育教育所发挥的作用

首先,道德教育能够促进体育教育改革。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而我国体育教育在这一背景下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阻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对实施改革的手段。而在体育教育中实施道德教育,能够为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崭新的视角,有助于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有序进行。其次,实施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目前我国各行各业的竞争都日益激烈,而面对激烈的竞争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团队强则个人强。在体育教育中加强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团队中。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也能够意识到只有通过合作,实现团队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实现个人的发展。再者,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生长在集体环境下,学生们都具有好胜的心理,如何利用这种心理帮助学生更好的适用社会,实现学生能力的增强也非常关键。在体育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能够让学生通过身体的锻炼增强竞争意识,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身体素质的提升,获得成就感,认识到任何成就都是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

3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是相互渗透的关系

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共存于教育的整体结构当中,统一于教育人的行为当中,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在体育教学中,技能教学、身体锻炼、体质增强以及道德教育是相互统一,共同发挥作用的,体育技能的教学以及学生体质的增强需要道德教育提供保证,而在体育知识、体育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得到了道德教育。从教学目的角度来看,道德教育与体育教学一个是目的,一个是手段,道德教育需要以体育教育作为手段,而体育教学将道德教育作为最终的目的之一。从教学内容角度上看,二者表现出一种载体的关系,道德教育需要依靠体育教学的内容,将它作为载体之一。从教学过程角度来看,体育教学是实现道德教育目标的途径之一。从这些角度我们能够看到,体育教学中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道德教育。鉴于道德教育对于体育教学的影响如此重要,所以必须将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相结合。首先,应当在体育课堂常规中融入道德教育。所谓课堂常规就是通过制度的手段将体育教学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以及措施明确下来,通过课堂常规的制定以及执行,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作风,这同时也是针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当根据时期、年级的不同,结合具体的情况,将课堂常规与纪律和规则相结合,让学生形成自觉遵守制度、维护集体利益的品格。其次,要在体育教学的内容以及目标中融入道德教育。学生体育基础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健康心理的形成以及身体素质的发展和良好品格的形成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体育教学涉及到的内容范围较广,而且不同的体育内容具有明显的特点,所以教师必须挖掘体育内容的内涵,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道德教育。再者,在体育教学方法中结合道德教育。科学、严密的组织教学具有积极地教育作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也是实现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比如在体育教学中采取队列、队形的变换,队形的联系,组织学生发放体育器材,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让学生进行相互保护,互相监督等,都蕴含着道德教育成分。这些方法能够促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服从于集体的良好道德品质。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具有相同的特性,比如社会性、实践性、主体性等,将二者有机结合,能够实现育人、育体的双重效果。而且,体育教育同时还具有了其他学科教学所不具备的特性,比如集体性、竞争性等,这也使体育教育成为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4当前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的缺失以及弥补措施

虽然体育教育和道德教育关系紧密,是统一的整体,体育教育的展开必须紧密结合道德教育,但是当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严重缺失,这也严重的阻碍了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首先,高校的领导者以及体育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目标,很多高校领导只是将道德教育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所以这就造成了体育教学中并没有对道德教育引起重视,而培养综合性体育人才的目标也未能实现。其次,没有明确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目标。我国多数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时,道德教育的目标仍然不够明确,仅仅是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以及集体主义等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并没有关注到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这也致使道德教育目标十分抽象、宽泛、空洞,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也因此而无法与体育教育的内容有效结合,在具体实施中也很难具体把握。为了能够完善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解决道德道德缺失的问题,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第一,加强对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关注。意识决定行动,只有从意识上、思想上重视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完善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所以,高校体育管理者以及体育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加强对自我的道德教育,热衷于体育事业,关心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感染学生,作为学生道德教育的榜样。第二,在体育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时必须紧密结合体育教育自身的特征。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较而言,体育教学具有开放性、竞争性以及纪律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所以,体育教师在帮助学生形成道德品质时,必须把握体育教育的特点,以此为切入点,将道德教育与体育教学相融合。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竞争作为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向学生讲述各种体育比赛规则,说明体育比赛规则公平、公正的作用,并且通过奥运会中的公平比赛事例来说明要坚持公平竞争。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公平竞争的体育道德。另外,还应当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了解学生的特征,以此将道德教育结合到体育教学当中,才能够达到更高的效果。

5结语

道德教育的特点篇4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独立判断、自立自理、自尊自信等独立个性特点,具备竞争和创新意识。因此,必须对传统的小学道德教育进行改革。

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是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个性特点,进行相应道德教育方式、内容、途径的设计、规划、实施,深入发掘学生的发展潜能,把发展个性和实现人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的,培养学生良好和完善的道德能力与素质。

一、施行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的基本前提和发展目标:

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必须要熟悉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同时还要确立德育教育的目标,然后从各个类型学生的特点出发分别设计和实施的不同教育方法。

(一)、小学生个性化道德教育的前提

小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的前提:就是要对小学生个性特点的进行全方位了解,组建由家长、学校和社会参与的各类道德教育活动,从家庭、学校、社会等获取必要的信息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

(二)、实施个性化道德教育需要确立正确的目标。

挖掘和发挥每一个小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个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是个性化教育的一个最终目标。

同时,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受教育者的性格、年龄特征,遵循其身心发展的规律,正确确立德育微观具体目标,为具体的教育过程指明方向,提供有效的考核依据。

二、在小学道德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小学道德教育如何顾及学生个性年龄特征和思想品德基础,如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使道德教育内容更丰富,方法更灵活。这就需要在个性化道德教育实践中,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

(一)、小学生的教育个性化道德教育,要坚持针对性原则。

个性化道德教育,要针对小学生个体的个性特点,发扬其优良个性,鼓励和提倡特长,修正自身缺点,养成良好习惯,因材施教教育学生,使学生的个性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采取开放的态度,让小学生获取尽可能多的行为机会,表现自己,锻炼自己,发现特长,培养特长。

(二)、小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主体所具有独立、自觉、能动和创造的内在特性。外在道德观念必须为道德主体所认同,才能发挥作用。教师要启发小学生作为活动主!体,主动地参与各种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以此发展自主意识、自律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实践的主人。

道德教育的特点篇5

一、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内涵

认识这一问题之前,必须强调幼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这不仅是因为后者是前者的逻辑前提,而且没有对这一必要性的科学认识或者根本上认为幼儿德育没有必要,那么在思想上就不会有幼儿德育应有的地位,从而实践上也就不会有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德育也就是人完整道德教育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幼儿时期是个很特殊的时期,这一点从心理学研究即可证明。对道德教育来说,这也是个很重要的时期。幼儿时期心灵纯净,各种思想观点还没有形成,不论受到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还是不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都会在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正因如此,自古以来就不乏仁人志士尤其是教育家十分重视儿童早期的道德教育,从古罗马的昆体良(marcusFabiusQuintilianus)、普鲁塔克(ploutarkos)到近代大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从中国古代的颜之推到近代鲁迅等,他们都是早期道德教育的倡导者,其有关思想也早已成为德育思想史中最可宝贵的财富。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这些思想难免会带有与各自时代、社会结构相一致的印痕。然而,对历史的批判和继承正是现代德育重建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德育现代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德育给予现代德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其思想内容和方式方法方面的影响非常深远,至今在部分教育者的观念里还余迹犹存。比如,以讲究“使为则为,使止则止”(《颜氏家训·教子》)为核心特征的重命令轻理喻、重权威轻个性、重控制轻选择、重规训轻德性、重服从轻体验等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家庭和幼儿教育里还大量存在,道德教育内容有教(习俗教化)无德(道德)现象仍较普遍等。应该说,这些都与德育现代化发展方向不相一致。现代社会已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凭借现代科技的强力推进,正大步朝向现代化,而社会现代化必然要求人的现代化,道德教育在帮助人完成现代化并进而促进社会现代化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道德教育本身要尽快完成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现代性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道德教育同其它各级各类道德教育一样,增强自身现代性是当前的首要使命,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说更具有基础性作用。

现代性是相对于传统性而言的,从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上看,它体现于道德教育的性质、目标、功能、价值、内容、过程、方法、手段、途径等方方面面,而从存在特性上看,道德教育现代性则是现代德育(相对于传统德育)综合特征的表征,含有科学性、民主性、终身性、全面性、主体性、发展性、全民性、世界性等特性,其核心特性是主体性与发展性。“现代德育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促进主体现代德性发展为根本。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幼儿德育现代性就是坚持以幼儿为德育主体,在发展性德育理念指导下,通过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启发、引导与幼儿的认知、体验、践行的互动,促进幼儿德性健康发展。德育现代性要求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必须走出以往片面主知、主情或主行的德育模式,走向知情行协调发展的德育模式。在现代性的吁求下,幼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使自身工作更贴近幼儿心理特点,而且要不辱使命,认真反思在社会现代化背景下幼儿德育的发展理路及其功能价值。因此,幼儿教育者就要从理论上来充实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基础,即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

二、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哲学基础

从哲学视角观照道德教育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道德总是哲学在思考伦理价值时的首要选择。道德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引领一个时代道德发展的航标。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家柯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曾说:“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道德教育的两个基本领域,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道德哲学探讨道德发展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我们为道德教育找到一个合理的基础之前,必须把心理学上的‘是’和哲学上的‘应该’这两种研究结合起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道德实践领域并没有很好地实现这两者的联姻,不仅如此,教育者的观点和行为也较少明确从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出发。这种现象在基础教育包括幼教阶段的学校道德教育中非常明显,直接表现则是道德教育的人为痕迹随处可见。“如果说人们对道德哲学家很少直接就道德教育问题发表言论还只是感到遗憾的话,那么教育工作者不能或很少自觉利用道德哲学的成果,则可称之为教育的不幸了。”实际情况正是这样,教育工作者还缺乏对道德教育价值深刻的反思,对当前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和进行什么样的道德教育等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也缺乏主动寻求道德教育研究成果的意识。一百多年来,道德教育在现代化的征程中已取得丰硕成果,它们对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以及推进道德教育现代化进程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正如著名教育哲学家乔治·奈勒(G·F·Kneller)所言:“哲学解放了教师的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教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问题。教师通过哲理的思考,致力于系统地解决人们已经认识清楚并提炼出来的各种重大问题。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因此,与所有教育工作者一样,幼儿教育工作者首先也应是一位道德哲学家,对幼儿道德发展应有自己的且符合时代要求的思考,从而使人的德性在生命的幼年就能得到深深的培植。

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对人已从多方面提出了要求,而最根本的是要求人从唯知是求、唯知是德的“知性人”困境中解脱出来,将人的发展融入社会、自然及环境和谐发展之中,建构起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德性人。自然,要完成人自身这一伟大转变的任务就要从幼儿抓起,要让幼儿德育走出传统重智轻德、重护轻养(修养)、重教轻育等诸多一重一轻的怪圈,真正使幼儿德育建基于现代性之上。从道德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当前幼儿德育要认真反思并处理好以下若干重要问题:

一是道德教育与习俗教育的关系。学界普遍认为,道德与习俗同属社会规范,但习俗是非道德性社会规范,道德既有个性也有共性,而习俗则是特定社会的一致性认同或权威的规定。对幼儿道德教育来说,如何看待道德与习俗的关系,涉及到对幼儿德性价值的不同认识。有些幼儿教育工作者倾向于认为幼儿还处在道德睡眠时期,对幼儿谈道德不切实际,有“小题大作”之嫌,他们往往以习俗教育代替道德教育,认为幼儿需要的只是遵守。显然,“单纯服从并不是道德,道德不只是盲目地接受习俗和传统”。

二是道德、社会准则与个人选择的关系。幼儿是否需要自己的道德选择?不少人认为幼儿太小,还不懂得选择,其实这是对幼儿作为道德主体这一事实的极大漠视。无视幼儿的道德选择,道德教育就只能是成人的意志,是成人的随意干预和强迫控制,所培养的也只是一种“听话”道德。作为道德哲学的一个公设,“‘道德的’不仅指服从和适应特定社会所认可的习俗和规则的行为,而且指个人在面临各种不同原则和行为时所作的选择行动”。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william·K·Frankena)也说:“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与这一现代德育思想相映照,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关于此点还可见下文道德心理学的进一步分析)

三是纪律与道德发展的关系。教育者习惯将纪律诠释为对外在强加的各种社会准则的服从,是控制孩子的一种手段。这种纪律观值得认真反思。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结果,而不是个别的特殊的方法”,作为一种教育的结果,其目标状态表征为“自觉纪律”(即不论有无监督,主体能始终做出正确的行为)。比较上述两种不同的纪律观,可以发现包含于其中的各自不同的道德主张和明显不同的道德教育取向,在前者纪律是一种工具,有很强的成人取向,而在后者纪律则成为发展的目的,是一种儿童取向,纪律不再是束缚儿童自身的一种手段,而成为有益于儿童发展的发展性纪律,即实现了纪律教育由外在控制到内在自我调节的恰当转换。

以上三方面相互联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道德哲学要求人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建设路向、德性培养等问题予以重新思考和判断。

三、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心理学基础

正如柯尔伯格所言,道德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幼儿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对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研究这一问题就是要了解和掌握幼儿道德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幼儿有灵有情也有智,他(她)不是行为主义者手中操纵的机器,也不是认知主义者所解读的那样冰冷的理性,甚至也不可以当作等待解读的“文本”。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既不是成人经验的总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幼儿生活的发展一起发展,随幼儿的成长一道成长的。幼儿生命的鲜活性使得他对生活有着无比的热爱,对人类道德有着不尽的探索兴趣,他对道德有着一份天然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善。幼儿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会构成他对道德理解的一部分,也是今后道德自我建构极为重要的内容。因此,教育者有责任呵护并珍视幼儿对待世界的这份情感,并使对幼儿的道德教育能很好地适应其自身成长的特点和规律。

作为道德心理学领域的旗帜性人物,皮亚杰(Jeanpiaget)和柯尔伯格已于上个世纪先后研究了儿童以道德认知为核心的道德发展规律,从总体上揭示出了道德发展遵从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路向。而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启示,道德心理学领域关注的问题更为转向儿童自身及其与社会相互作用方面,这使得传统单向度的社会决定论道德教育彻底走向它的尽头。突出的表现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关于体验、移情与社会行为,二是关于选择、建构与道德发展。这两个方面的理论及其应用对于提高幼儿德育现代性水平,增强其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当代道德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转向之一是确立道德品格自我建构的普遍范式。根据建构主义心理学关于“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的观点,人的道德品格就不再是一些固定不变或与情景无关的特质,正如“人们并不像拥有一定的眼睛颜色和身高那样,拥有人格特质和道德德行”,道德品格是儿童对情景选择并与情景相互作用而整合的结果。自我建构观强调品格建构的主体性和情景性特征,突出了品格变化形成过程中的自我选择、情景支持等因素的作用,应该说对幼儿道德教育富有指导意义。皮亚杰对幼儿的研究表明,幼儿到晚期时已有自律道德的萌芽,而我国学者的研究也表明,我国幼儿4岁时就已经基本能摆脱成人的影响,做出许多独立的判断,7岁时主观性判断已有明显发展,到9岁时这种判断基本取代了客观判断(李伯黍,1981)。既然幼儿时期已有初步自律道德的意识(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是一种自律的道德),那么发展幼儿自律道德就要尊重其自我选择的权利。其实,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a·L·Gesell)早已提出“2岁危机期”这一概念,埃里克森(e·H·erickson)对此解释说是幼儿向父母寻求自我选择的反抗,在他的理论中,主动性与自主性被视为幼儿阶段发展的核心任务。

其次,体验正被学界认为是道德生成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就幼儿来说,研究表明,幼儿一般还不会明确考虑行为的道德后果与做出道德上的自我批评或自我反思,其道德体验源于行为的直接结果。这种特点的体验方式连同成人对他的处置方式一起共同决定了幼儿是一个“愉快的生活者”还是一个成人眼中的“侵犯的快乐者”。心理学家吉尔·诺姆(Gilnoam,1993)的研究很好说明了这一问题,他认为“一些儿童早期不良的经验会导致一种‘不良意愿’模式的建构,而长期的伤害和同伴的拒绝则会扭曲儿童道德互惠的建构,以至于这样的孩子感到‘有权力’以攻击和剥削的方式对待别人”。显然,对教育者来说,防止幼儿建构“不良意愿”模式并代之以“良好意愿”模式是件极为重要的事,否则当幼儿将这种不良模式整合到道德自我建构中时,就会在以后生活中,尤其是解读社会道德情景时形成个人偏见。

最后是移情(empathy),一种替他人着想的道德能力。目前,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一致表明,儿童亲社会道德行为同移情能力密切联系在一起,而禁止性道德行为则同负疚、羞愧以及厌恶感联系在一起。这说明移情有助于儿童做出亲社会道德行为或利他行为,而且它同儿童的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甚至道德习惯的形成是整合在一起的,是影响儿童道德图式建构的重要因素并成为其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这种研究喻示了幼儿道德教育新的方向,并成为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道德心理基础。

总之,发展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尊重幼儿道德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转变观念、改革教育模式,从而不断增强道德教育对幼儿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注:

[1]班华:《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2][美]柯尔伯格著,魏贤超、柯森译:《道德教育的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3][6]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4]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35页

[5][7][美]威廉·弗兰克纳,黄伟合等译:《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7页

[8]于钦波、刘民:《外国德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97页

道德教育的特点篇6

关键词:香港;学校;道德教育;变革

一、回归前香港学校德育的主要特点

香港历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英国入侵前,香港同祖国各地一样,推行传统的中国文化教育,德育是融入家庭教育、私塾教育和社会生活之中进行的;沦为殖民地后,香港的德育曾一度受基督教传教及教会学校兴起的影响。香港早期的道德教育一方面注重以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伦理道德陶冶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立业处事的基本品质;另一方面注重少数华人精英的培养,努力使学生接受、认同西方价值观念,使他们具有英属国统治人的品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香港学校的德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经历了长期的注重渗透式道德教育历程后,以1981年的《学校德育指引》的颁布为标志,香港首次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指明了德育课程的基本目标。1984年中英发表了《联合声明》,明确了香港的未来前景,随着香港回归过渡期的到来,香港人的身份也将绝大多数由殖民统治下的都市市民转而成为在香港的中国公民。为适应这一转变,1985年香港教育署颁布了《学校公民教育指引》,把公民教育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该《指引》将公民教育定义为:将个人培育成有高尚品德,而又能促进个人与政府和社会关系的教育。并对公民教育的内容范围理解得十分宽泛,诸如“青春期的特征”、“学习适应环境”、“养成独立的精神”、“家庭的功能”、“了解自己”等均列入其范畴。1985年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与1981年的《学校德育指引》并没有对“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两者间进行明确的划界,香港学校的德育实际上是与公民教育互相交融的,以至于人们常以“公民/道德教育”这一概念来指代这一领域。

1996年,在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公众咨询之后,香港教育署又公布了新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并在1999年付诸实施。1996年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比1985年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更富有时代性,也更为完善,但将德育和公民教育融为一体的特点依然如故。

从历史过程看,香港的学校道德教育大致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从附庸于殖民教育到独立自成体系的进程。回归前,香港学校道德教育主要特点表现为:在价值取向上,注重个体本位和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在策略上,是实行隐蔽性强、殖民性明显的民主政治教育;在目标上,突出个体与社会协调、注重能力培养的公民教育;在内容上,注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品德教育;在途径上,除课堂教学外,特别注重校园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二、回归后香港学校德育的重要变革

1997年回归祖国后,香港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21世纪初,香港的教育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2000年9月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发表的《终身学习,全人发展——香港教育制度的改革建议》文件拉开了21世纪教育改革的序幕,香港政府随之推出了《教育改革推行时间表》。为更好地推进德育和公民教育,香港教育改革委员会也于2002年在“课程发展议会”内设立了“德育及公民教育专责委员会”,该委员会每年都根据政府所公布的各项改革报告和内部检讨提交建议书,为德育与公民教育的推行提供决策咨询。

在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香港学校的道德教育受到了政府和民众的关注,无论是本次教育改革提出的六大愿景,还是新课程为学生提供的五种学习经历,乃至政府拟定的课程改革的四大关键项目,都无一例外地将道德教育作为其重要的内容之一。如本次教育改革的六大愿景中,“确认德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使命”就是其中之一;在新课程改革向学生提供的五种重要的学习经历中,“德育及公民教育方面的生活经验”被列为其中的一种重要经历;而在新课程改革的四个关键项目中,“推行德育及公民教育”也名列其中。可见,在21世纪香港学校的教育改革中,道德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体现出如下特点:

1.推行基于“生活事件”的德育主题策略

香港最近的德育改革提出了“生活事件”的概念,强调要以“生活事件方式”进行德育。所谓以“生活事件方式”进行德育,就是把学生的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有意义地联系起来,让学生从经历的各类事件中获得认识与体验,并通过处理这些事件,培养他们正面的价值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各种生活事件共同构成了香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题,在基础教育各个阶段,道德教育都包括下列五大主题:“个人成长及健康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交生活”,但不同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第一和第二阶段(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是培养学生个人养成良好习惯和融入社会的关键时期,德育策略推行的重点是关注学生生理发展与认知发展的需要,把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四种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作用于学生。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融入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环保习惯等。从第三阶段(中学一年级至中学三年级)开始,考虑到学生逐渐面临职业选择问题,除与前面阶段共同的主题外,还增加了“工作生活”的主题,这一主题在第四阶段还成为德育推行的重点。

2.强调培养学生的正面价值观

与目前台湾注重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不同,香港的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正面的价值观,形成积极的生活与学习态度。香港新课程着重培养学生五种首要的价值观与态度,即坚毅、尊重他人、责任感、国民身份认同和承担精神。转贴于

坚毅就是让学生敢于面对人生的压力和挑战,培养对抗逆境的能力;尊重他人是培养学生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不仅善于与他人沟通,而且还要学会接纳和尊重他人,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去欣赏和容纳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责任感就是让学生明白每个人同时又是不同社会团体中的一员,个人在各团体中所担当的角色不同,享有的权力和肩负的责任也各有不同,生活在人与人之间彼此更为相互依存的现今社会,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有为家庭、社会、国家以至全人类承担责任的精神;国民身份认同就是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发展的兴趣和关注,培养对祖国的归属感;承担精神就是让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并身体力行,成为对家庭、社会、国家以至世界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3.注重道德教育的渗透性

香港学校道德教育历来重视道德教育与其他教育的相互渗透,学校的道德教育通常是在与公民教育、性教育、健康教育、清廉教育、环境教育、传媒教育、法律教育、消费者教育、药物教育和艾滋病教育等揉合在一起进行的,并且敏锐、及时地将社会热点问题反映在道德教育的内容之中。学校通过各学习领域或跨学习领域的学与教,培养学生上述五种首要价值观。香港学校道德教育开展的基本方式为:作为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中的独立主题及研究个案,一般采用在班主任课或学校集会中讨论;作为跨学科活动的主题或副题,则通过专题研习、人文学科的学习活动进行;作为各学习领域相关主题的学习情境,则以进行对应的教育为主,例如在小学常识科中学习个人对健康的责任,在中学历史科中学习英雄人物的坚毅及承担精神等。

4.提倡道德教育的全民参与

香港政府和民间都对道德教育赋予极大的热情,学校道德教育得到了香港各界的大力支持。不少政府部门直接参与到了道德教育的组织和实施工作中去,如廉政公署直接参与道德教育教材的编写,免费发放教材给学校并培训德育教师;政府福利署策划组织许多社会活动,吸收中小学生假期参与;宗教团体等社会组织在自己开办的学校中大力推行公民教育,同时参与制作公民教育教材;香港的大学学者通过相关的课题研究来推动香港学校的道德教育;香港赛马会每年出巨资捐助教育署组织暑假公民教育活动;香港的媒体也为学校公民与道德教育推波助澜,关注和报道学校公民教育的成效。这种全民参与性在回归后得到了加强。

香港的学校十分注重动员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推行学校德育,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在学生方面,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不断反思并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并身体力行;在教师方面,要求教师通过平日与学生的接触,并通过自己的言行,营造开放的学与教的文化氛围,帮助学生建立正面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态度,培育学生的德育和公民意识;在学校方面,要求营造良好的校风和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德育及公民教育学习机会;在家长方面,要求家长参与组织校内活动,为学校的决策献计献策,同时通过研讨会及家长教师会的功能,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在社会组织机构方面,要求社会各组织机构应尽可能为学生德育及公民教育的学习和实践提供机会。

5.灵活安排德育内容和活动时间

香港学校德育活动的时间安排不拘泥于固定课程时间段的设计,而是力求营造出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获得道德教育的环境氛围,并努力创造各种道德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教学时间的安排可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而长短不同。尤其是校本德育课程的推行,更是强调在各主题下的生活事件和内容,可根据学生、学校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灵活调整。同一生活事件,也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探讨。德育的授课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形式,可以是德育及公民教育课,也可以是班主任课、常识课等等。除在校学习外,香港学校在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同时,还注重指导学生学会善用自己的假期时间,使道德教育能够跨越学校的时空限制,成为整个日常生活和社会教育的一部分。

三、结语

纵观香港的道德教育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它是在变革当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在变革中,香港学校并没有对回归前的德育进行简单的否定,也没有固步自封,而是扬长避短,在继承过去一个世纪以来道德教育的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适时输入时代精神,形成了带有西方文化特征的社会广泛参与和注重渗透性的特点,同时又具有注重推崇正面价值和整体安排学习内容的东方特色。这就使得香港学校的道德教育具有中西合璧的特征。一方面,香港以高度开放地区的独特优势,接受并实践着世界上自由民主的科学德育形式;另一方面,它又是在回归祖国及富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的背景下进行的变革,是在国家主权下,探索德育改革的新尝试。这对实现创建有香港特色的现代德育体系、建立亚洲现代学校德育的新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许向东。香港学校德育评价。ebubu.cn:8010/resource/article/jylw/4/401/lw008191.htm.

[2]吴江。世纪之交的香港学校德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

[3]香港教育署。学校德育指引[Z].1981.

[4]香港的道德教育。cbe21.com/subject/politics/html/060203/20012/200122130.htm.

[5]单文经。香港公民教育的历史与重要问题[J].中等教育,2002,(5).

[6]王婷。香港课程发展态势[J].教育科学研究,2002,(7).

[7]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cd.ed.gov.hk/reoprt/cindex.htm.

[8]冯增俊。走向新纪元的粤澳港台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道德教育的特点篇7

教师既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又作为特殊职业群体中的成员。这就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实践活动一方面要自觉遵守社会公民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又要遵循教师专业的特殊规范要求。教师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是所教学科方面的专业人员,同时也是教育领域的专家,因此教师执业所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比其他任何行业都要高,唯有如此,方能胜任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师德素质也同一般品德一样是“知情信意行”五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整合起来的整体,它是一般性规范(公民道德)与职业规范的统一,基础性道德规范与高尚道德理想的统一,一般职业规范与专业特殊规范的统一。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必须给师德以完整的专业价值认同。

(一)从专业角度认识师德规范的特殊性价值

1.教师的“双专业”特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存在的必然教师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专业。很多发达国家都对教师有具体的职业资格要求,有专门的机构进行严格的考试并认定职业资格。对于教师,目前,美国、日本、法国等国都在实施教师资格制度。1993年10月1日我国颁布的《教师法》把教师身份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在职业道德方面,由于教师“双专业”的特点,要求更高,因为教师职业有社会形象、社会影响,不仅对学生,对社会也应当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2.教师劳动对象的可塑性特点——教师要时时处处做出表率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他们的劳动对象是可塑性强、模仿性强的青少年儿童。因此,教师要在各方面起表率作用,以自己的学识、才能、高尚的道德品质影响、培养学生。2014年9月9日,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提出了“四有”好教师标准,这就是“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的学识、要有仁爱之心”。[3]在当今社会,教师要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加强修养,终身学习,努力实现教师角色的不断转型。在专业知识方面,那种认为“要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观念已经过时。教师要实现由“一桶水”向“长流水”的转变,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为此,教师要做到治学严谨,博学多才,才能适应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需要。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要求,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发挥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的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具有较强的表率性,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以此去影响、感化和教育学生。学生因为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通过对教师的模仿、学习、借鉴,不断发展、完善自己。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且长期地发挥着作用。虽然学生的成长是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在学生整个十几年的学校生活中,有时关键的一两件事、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教师的道德表现不仅对学生有教育作用,而且对社会风气有着引领和影响。因此,教师要自觉用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时时处处做出表率。

3.教师劳动过程的复杂性,劳动成果的合力性——教师要有仁爱之心,协作之长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不仅指教师每天面临处理教材、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些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等。如何处理这些关系,直接影响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对上述关系处理是否妥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因为教师不但有教育学生的职责,还有以自己的学识和道德影响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其他社会成员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责任。要担当起这些责任,教师要热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弟子不必不如师”,在当今时代,教师要树立“向孩子学习”的教育观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教师要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开拓精神的有用人才,仅靠单个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面对社会背景不同、智力基础各异、个性特点千差万别的学生,素质再高的教师,仅靠个人的努力也很难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再者,作为教育者本身的教师也是各有所长,各有特点,在他们身上都有每个人的闪光点,教师之间决不能“文人相轻”,要有容人之量。要善于取他人的长处,补己之短。如今,科研兴校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要保证课题研究取得实效,保证教师校本培训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中的价值,更需要教师的团结协作。团结协作,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教师与其他行业相比,这一规范显得更为重要。

4.教师劳动“产品”的全面性和高质量——教师要博学多才,善待学生教师的劳动“产品”——学生,是一种特殊“产品”,在理论上不应当有“废品率”。教育的目的是对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条件的学生实行因材施教,发展各种类型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与探索的积极性,使他们的特长能够得到充分发展。教师的劳动对象——学生即使“毛病”再多,也不能将其列为“朽木不可雕”“不可教也”的“另类”而置之不理,更不应抛弃对待。“发展”,只有在师生平等交往、人格尊重、甚至是在欣赏学生、不厌弃另类的状态下才可能实现,学生的学习欲望也才能得以唤醒。因此,教师要运用教育规律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力;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使他们的优势智力领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中要求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的基础。

5.教育“生产”周期长,教师劳动成效慢——教师要敬业乐业,无私奉献教育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对教师成果的测定比较困难和复杂。教师的劳动成果和“效益”难于完全量化。学生的分数只是教师劳动成果的一个方面。而且由于每位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个体差异极大,难以与其他教师进行横向比较。特别是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进行比较就更困难。教师劳动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劳动的自觉性要比其他行业更为重要,职业道德的约束作用更明显。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教师要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对学生发展负责的态度,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增强科研兴校意识,从减轻学生负担入手,敬业乐业,勇于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向着既促进学生身心自由健康发展,又保证教师自身与学生一起创造性发展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从生命角度认识师德规范的价值为人师者先做人。教师作为社会的公民,遵守基本的“做人之道”不仅是个体生命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须对普通公民道德规范实现超越。研究表明,新时期教师道德品质的主要范畴包括仁爱、公正、宽容的本体部分,勤奋、谦逊、节操的基础性部分和开拓与进取的前沿部分。这些新型教师道德品质是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关于教师道德品质研究精华的继承,是对孔子的“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耻下问”教师基本道德品质论,荀子的“尊严而惮”“耆艾而信”“知微而论”教师道德品质论,徐特立、陶行知等教育家的“博爱”“谦虚”“勤奋”“真诚”品质论的发展与升华。教师每一种道德品质的构成都有六个最基本的要素,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道德习惯。其反映了教师道德品质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即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积累,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内在根据,道德品质是道德关系的体现,道德品质是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化,道德品质是主体自觉意志的凝结,道德品质是行为整体的稳定特征。它们的形成与发展是个体生命发展过程道德品质生成主体因素、社会因素、实践因素交互影响与整合建构的结果,是主体自我完善、自我建构,人生价值与生活幸福的不断实现。[5]只有从生命发展需要的角度完满认识道德品质的本质特征及其形成与发展规律,教师才能主动自觉地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建构道德信念、亲历道德实践、养成道德习惯,才能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达到不断实现师德素质的质性飞跃和教师队伍不断优化的目的。

二、构建体系,重在落实

在师德建设实践中,构建体现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特征的师德教育运作体系,以尊重教师的需要为核心,不断改进师德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强烈呼唤。[6]

1.构建师德教育的目标内容体系师德教育目标体系是师德建设的方向,选择实质性的教育内容至关重要。在总体上,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确立以学校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为主体的目标内容体系,分层次、有系统地具体制定学校公德、干部道德、教师道德教育细则。在操作上,要做到“五个统一”,即坚持公民道德教育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统一,普遍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统一,基础性道德教育与先导性道德教育的统一,传统道德教育与现代道德教育的统一,职前道德教育与职后道德教育的统一。

2.构建师德教育的活动体系以实践为基本精神的道德,其达成不能没有活动的开展,活动是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师德教育同样如此,没有活动载体的师德是“美德袋”式的教育,空袋是不能直立的。师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在活动中学习师德知识、体验师德情感、内化师德信念、磨炼师德意志和养成师德习惯的过程。学校师德建设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构建各具特色的师德教育活动体系,如: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师德理论教育活动;以法制报告、英模报告会为主体的师德专题教育活动;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各样的文体教育活动;开展构建学校精神家园的环境建设活动;学校与社区行业道德联谊教育活动;中小学校与大学的合作教育活动;德育科研活动;等等。

3.构建师德教育的管理体系师德教育管理体系是学校师德建设运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领导体制、机构设置、德育队伍组织、规章制度建立、德育环境创设。其基本职能是决策与规划、协调与监督、组织实施、总结调整,等等。为了保证整个体系的前后衔接、相互配合、有序运转,学校必须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即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政工团妇研等部门配合抓、学校各级机构层层落实的领导管理体制——德育队伍是师德建设的主体,是获得总体实效的关键。学校必须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建立骨干队伍(学校的党政领导、政治课教师、管理者、优秀教师、学生优秀分子)、基础队伍(各科任教师以及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社会力量(社区、家庭、部队等方面的英模人物)三位一体的师德建设队伍,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育人理念得到全方位落实;除此之外,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工作制度、会议制度、奖惩制度、日常规则、师德评定方案等规章制度,创设包括基地、场所、设备及教育手段等硬环境与校园文化、校风等软环境相结合的师德教育环境,是保证师德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性环节。

4.构建师德教育的保障体系建立科学的师德教育运行机制是师德建设的重要保障,它包括激励机制、宣誓机制、反思机制、科研机制和监督机制等。(1)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尊重教师生命发展的各种需要,根据不同价值选择、成就感,运用各种方式去激励先进、鼓舞高尚,从而增强广大教师进行师德实践的信心与决心。激励包括榜样激励、目标激励、成就激励和需要满足激励等。(2)宣誓机制。就是用宣誓的方法推进师德诚信的实践。宣誓有就职宣誓、入党宣誓、决心书宣誓等,它是一种强调师德素质内化、唤起教师自醒的实践方式。(3)科研机制。在知识经济时代,师德建设面临新的课题,如何创造性地解决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难题,促进教师队伍由数量型向质量提升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用科研成果推动教师道德的自主、自律、自由发展。(4)监督机制。要使师德教育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在师德建设规划与师德教育实施及成果达成之间建立监督机制,它可包括“学评教”机制、“社评教”机制等,以确保师德建设计划善始善终地落实。

道德教育的特点篇8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我们职业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特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

各校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中,注重经验总结、方法、交流。职教中心搭建平台,学校在教学工作中选拔出学科渗透教学能手,结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学科特色,提供一个研讨机会。通过此次活动提出符合职业学校特色、结合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的好办法,以点带面,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各学科各显神通,德育进课堂形成大气候。“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提出以来,各科教师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了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语文教师结合教学的思想内涵,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教会学生做人。旅游地理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职业道德素质,创设民主愉快氛围,使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计算机专业课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服务专业课注重了课前、课间、下课前的准备、服务等的培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意识。数学课上教师通过数学课上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灿烂历史,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教学中通过“问题——解决”的模式,培养学生沉着坚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心理品质。电子专业课用鲜活的例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意志品格教育、审美教育。德育课结合政治课通过“四结合”的方法,发挥了德育主阵地的作用,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注重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情感;结合时事政治,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结合社会热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通过探究社会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结合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进行教育。英语学科的德育过程,是根据教材的总体内容,将外来优秀文化、现代文明与健全人身融为一体的教育过程。利用英语格言、警句、祝福语等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教师们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与者、评价者。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自觉地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跨世纪新人。

“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深入人心,及时总结,充分交流,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使未成年人在学校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今后,更加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专业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使德育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来指导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使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

道德教育的特点篇9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我们职业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特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

各校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中,注重经验总结、方法、交流。职教中心搭建平台,学校在教学工作中选拔出学科渗透教学能手,结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学科特色,提供一个研讨机会。通过此次活动提出符合职业学校特色、结合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的好办法,以点带面,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各学科各显神通,德育进课堂形成大气候。“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提出以来,各科教师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了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语文教师结合教学的思想内涵,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教会学生做人。旅游地理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职业道德素质,创设民主愉快氛围,使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计算机专业课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服务专业课注重了课前、课间、下课前的准备、服务等的培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意识。数学课上教师通过数学课上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灿烂历史,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教学中通过“问题——解决”的模式,培养学生沉着坚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心理品质。电子专业课用鲜活的例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意志品格教育、审美教育。德育课结合政治课通过“四结合”的方法,发挥了德育主阵地的作用,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注重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情感;结合时事政治,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结合社会热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通过探究社会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结合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进行教育。英语学科的德育过程,是根据教材的总体内容,将外来优秀文化、现代文明与健全人身融为一体的教育过程。利用英语格言、警句、祝福语等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教师们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与者、评价者。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自觉地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跨世纪新人。

“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深入人心,及时总结,充分交流,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使未成年人在学校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今后,更加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专业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使德育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来指导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使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

道德教育的特点篇10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142-01

高校体育教学是实现高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的最主要手段,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是其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高校体育教学有着直观性、开放性、实践性、动态性、交往性、即时性等有别于其他教学的独特而显著的特点,非常有利于道德教育的进行。

1高校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1有助于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行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高校体育教学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体育以及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能够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一些新的视角,从而使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能够较为顺利的进行。

1.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现实下,各行各业的发展和团队的通力合作是分不开的,而一个人要想能够真正地融入到团队之中,就需要首先具有团队意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学到体育知识、锻炼身体的同时,懂得自己只有具有团队意识并在团体中和同学相互相助,才能使自己的个人行为得到发展。

1.3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学生尤其是高校学生有着非常强烈的好胜心,总是希望自己现在和以后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成为独一无二的强者。可是,成功并不是只靠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始终付出艰辛的努力的。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可以通过靠自己的身体和身体能力说话的体育使学生增强竞争意识,并认识到自己需要不断努力才有可能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功。

2高校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运用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2.1通过高校体育教学的教材进行道德教育

高校体育教学的教材有着非常广泛的内容,也有着鲜明的教育性。高校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体现出来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例如,结合体育史向学生讲述我国在努力成为体育大国的道路上的艰辛以及广大的运动员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其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结合体育实践课教材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让学生在跨栏跑教学中学会不畏困难、果断勇敢的作风,在中长跑教学中学会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在需要团队合作的球类教学中学会团结协作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2.2通过高校体育教学的课堂进行道德教育

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课堂上,有许多课堂常规如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等是需要学生遵守的,也是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性、文明礼貌等道德教育的良好素材。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将课堂常规的内容有重点、有步骤地与道德教育结合在一起,以便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友爱同学、热爱集体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2.3通过高校体育教学的组织教法进行道德教育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组织教法是保证其顺利实施的重要方法,而选择并运用合理的组织教法,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要注意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体育教材以及课堂氛围选择合适的组织教法,并积极利用组织教法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例如,在进行体操教学时,通过让学生练习队列对行,使其养成遵守纪律、密切协作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2.4通过高校体育师生的言行进行道德教育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积极参与,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也是引导学生的一面镜子,其言谈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教师良好的言行和优秀的道德品格是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有着很大的自主性,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其言行会将其心理状态体现出来,教师要观察并注意到学生中出现的不良道德行为,并积极指导学生进行改正,这也是对其进行道德教育的一个途径。

3高校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缺失

当前,高校在体育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仍存在一定缺陷。

3.1高校体育教学中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仍较低

在当前,很多高校领导和教师没有对高校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目标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甚至有些领导和教师将在体育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看成是一个可进行可以不行的“软任务”。这导致高校体育教学中放松甚至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不利于综合性体育人才的培养。

3.2高校体育教学中对道德教育目标不够明确

当前,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目标不够明确,往往只是重视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以社会价值为本位的道德教育目标,忽视了低层次的对学生个体道德品质的关注,导致使其成为一种十分宽泛、抽象、空洞和混乱的口号,无法与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实践紧密相连,从而难以具体把握和进行操作。

4高校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完善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而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对其进行完善。

4.1要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教学中对道德教育的重视

要想完善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就必须首先对其有足够的重视,要切实将其当做一个必须要执行的任务并保证实施。与此同时,高校体育领导和教要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建设,热爱体育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积极通过自己的言行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4.2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要注意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

高校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有着鲜明的实践性、组织纪律性、竞争性、开放性等特点。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时,只有充分利用体育教学活动的特点,才能使道德教育真正融入到体育教学中。

4.3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要想收到理想的效果,需要首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有清楚的了解,然后结合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德育方式,这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立军.新时期体育道德价值观的重塑[J].体育文化导刊,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