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服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35:47

区域经济服务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金融服务;前景

中国经济近年来持续高速的发展。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顺利推动了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国家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但在这片幅员辽阔的疆土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持续存在。由于地理位置及资源能源的先天分配不均衡,必然造成某些交通便利、与邻国交流多、资源能源较多的地区较其他地区先发展起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一矛盾并未得到解决,某些区域虽然出台便利政策、学习先进经验,但因其发展相对落后,依然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弱势。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为金融服务业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均衡。目前区域经济的发展依然依靠密集劳动力的加工型产业、低端制造业,在此基础上有部分高新技术制造业,但自主创新能力差、自由品牌竞争力薄弱,其竞争优势基本依赖国家政策、低成本土地及劳动力的价格优势。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互相沟通困难,呈现诸侯割据局面,整合步履艰难。长三角、东北、西北都曾经召开过城市经济协调会。区域协调貌似近在眼前。但已经浮现的区域规划草案中仅集中关注了生产力总体布局与配置,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语焉不详。区域之间的互动性差,技术成果难以互相利用,资源无法共享,地方政府多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诸侯经济”思想,良性竞争、共赢局面难以出现,令人痛心。

3区域经济的差距扩大,且难以缩小。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格局正逐步细化,已由传统的沿海、内地两大板块,演化为改革开放后的东中西三大地带,再到目前的沿海、西部、东北、中部四大政策区域。但沿海和内地、东部与中西部、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在全国并不缺乏资金的情况下,西部依然难以融资,西部城镇化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源保障形势日益严峻,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将长期存在。

在这样的差异存在下,要平衡经济发展、推动弱势市场,我们需要合理利用金融业为工具。随着经营环境的开放和发展,金融业已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工具,逐渐变化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由于高科技的应用、金融竞争的加剧,金融服务已经逐渐实现业务上的全能化,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全面的服务。现代化的金融体系可以通过减少信息与交易成本,影响投资决策和技术创新,促进长期经济增长。

在经济发展迅捷的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金融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在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都将重点发展金融业,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金融中心之一。在这些地区。金融业已成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吸引外资、增加税收、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金融业自身发展也处于较先进水平。在其他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业的主要业务依然停留在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直接的金融支持。主要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同时积极引进知名的跨国金融机构。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薄弱的地区,金融业的服务内容更少、层次更低,主要是引导资金流入本地区、帮助改善本地区投资软环境。过度开放金融竞争,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反而不利。金融业本身也存在坏账率较高、长期盈利能力不足、职能定位模糊的威胁。

二、在区域经济调整转型过程中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业作用

金融业应充分分享区域金融发展的机遇,帮助发达地区的经济结构从“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低端市场”进行调整、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升级,帮助建立集约型、开放型、创新型、生态型经济。同时节约利用资源能源、加强环境保护、扶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及新兴企业:帮助学习周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增加对外贸易、帮助解决贸易纠纷。吸引更多国内外资本,促进外汇资金在区域内合理流动,促进区域涉外经济的良性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资本有序流动提供良好的平台,建立国际金融中心。

在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业的近期目标应是帮助国有企业重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对外开放,建立健全的贷款支持体制,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加强区域金融生态建设,推动金融合作,组织、引导和协调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地方金融生态建设,加快社会信用建设,全面改善区域信用环境。积极维护好金融机构债权,建立良好互动的银企关系;建立有利于金融发展的规章制度。促进区域内外金融资源的合理流动,建立多层次的资金市场,进行资金聚集和资源优化配置。

在欠发达地区,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调整区域经济布局,架构金融组织体系,处理历史包袱,引导金融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支农功能,成立地域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解决企业承贷难、甚至需要政府担保的问她。避免农村资金倒流城市而使农村资金进一步短缺。将目前“小而专”的服务模式转变为“大而全”,实施业务多元化和经营综合化战略,变单一的资金支持为多功能全方位的综合配套服务,因地制宜建立商业银行吸收农村资金不外流的机制,加强扶持服务,淡化商业盈利目的,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强金融机构竞争意识,进一步提高各类金融机构自身资产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和能力素质方面的提高。以创建金融安全区为契机,坚决制止恶意逃废债和赖债行为。

三、金融服务发展前景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区域经济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为加快发展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帮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金融业要解决的问题是:

1加强金融生态建设,包括经济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和制度环境,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建设。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善。加强金融区的系统性配套设施。

2帮助促进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企业的跨区域合作与协调,协助处置本地企业不良资产,提高甚至激活企业融资能力,帮助推进企业团队建设,提高企业团队的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

3将目前银行的“需求引导型”业务扩展增强为主动进行业务创新、催化内生金融。在欠发达地区合理复制发达地区的盈利模式,吸引人才,帮助普及财会知识、树立经营观念,搞好经济核算,加强经营管理,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盈利水平;增强规避投资风险的能力,增长理财知识,合理进行消费,以获得最佳的投资理财收益。

4努力提高金融资产增长的质量。允许不同形式的金融组织存在,适当增加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同时各主要银行之间应有能力在竞争同时共享部分资源。健全互助机制、合作机制和扶持机制,减少内耗浪费。

区域经济服务篇2

关键词:金融服务;区域经济;机制

作者简介:郭新梅(1969-),女,河南省林州市人,新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2.0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7.65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7-149-02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看,当前的不平衡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并且区域经济呈现逐步扩大的局面,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看,主要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即东部、西部、中部、东北板块。其中东部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同时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36%,其创造了全国56%的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3890元,已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可见,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不均衡的问题。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产生不均衡问题的原因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平衡的问题,但是产生不平衡的原因有很多,当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发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才能更好的定位区域经济发展。保证区域经济在区位、政策、人才、资本方面发挥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中资本又占有主要原因。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区位、人才成因

从政策原因角度看,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优惠政策的支持,特别是经济政策对区域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也是人们看到特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抓住政策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从区位原因角度看,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关系,东部沿海地区在贸易、金融方面肯定具有较强的优势,因此区域经济的实际位置与其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人类资源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处理,可以更好的提升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

(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因素影响

区域经济不能很好的发展与资本投入不足具有紧密的关系。资本的差异性是区域经济形成差距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资本形成机制是不同的,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全面分析区域金融的差异性,从多方面找到解决金融差异的措施,对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资本效率问题,只有建立有效的区域经济效率机制,本地区的资本形成能力会更强,资本的大量集聚,对其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区域资本规模不断增长的过程,也是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金融机制完善,区域经济环境也会不断改善。资本的集聚模式形成,对建立有效的资本机制具有重要的作用,金融资源如果不能很好的集聚,那么会产生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本不足的问题,对经济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严重情况下会导致金融资源的匮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解决途径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全面解决非均衡性问题,保证区域经济得到协调发展。当前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保证区域经济合作各项事务能够得到有效执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逐渐形成,对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本聚聚具有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已经成为各个地区的重要选择,由于不同区域发展过程中受到资本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对区域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可以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机制创新。

(一)区域金融合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效

金融服务创新对区域形成资本优势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长三角采取金融服务创新模式,导致区域金融之间形成联动机制,对其经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由于长三角地区实施金融服务创新政策比较早,各项管理制度比较成熟,区域金融机构、政府、企业间的联动效应非常显著,对综合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区域金融服务创新需要从监管角度实施有效措施,保证区域金融机构能够发挥优势作用,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发展能力。

1.货币市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较快,主要是异地贷款发展速度较快,在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时候,需要采取积极的金融政策。其次是区域内票据贴现发展速度较快。比如以上海为例,其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票据市场中心,对其金融服务创新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区域内金融机构需要在银行间加强合作,形成完善的货币市场,保证金融服务理念符合市场发展的需要。当前货币市场的金融合作十分复杂,需要在商业银行之间建立完善的业务合作机制,保证各项合作模式得到不断优化,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2.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比如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融资平台,同时能够有效规避各类价格风险,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高效率的平台。企业在资本重组和产权交易过程中都需要资本平台支持,从而能够在企业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区域金融互动可以更好的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二)通过金融服务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协调发展

金融服务创新主要是在金融领域进行要素整合,保证各个要素之间能够重新组合,从而能够实现服务创新,不断推动新的金融产品,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作用。金融领域的潜力需要不断激活,才能保证金融创新水平提升。金融业深化改革和发展,对宏观经济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在金融服务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生产函数,通过对其进行动态过程监控,保证区域金融得到协调发展,其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创建、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内部制度建设等。

1.从金融业务上进行创新。发展异地授信和贷款业务,可以全面提升金融资金的利用效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融资体系不健全,当前是银行主导型的发展,商业银行贷款是很多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金融产品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可以完善各方面的金融政策,保证金融交易模式更加科学合理。

2.从技术上进行金融服务创新。金融服务创新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信贷咨询系统,对金融信息查询优化可以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保证金融效益得到全面体现。金融服务创新过程中需要建立统一金融诚信评级标准,对跨区域实现金融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需要建立有效的金融服务机制,保证金融资本流动的安全性,同时能够保证金融决策更加科学合理。积极实现技术革新,比如建立完善的atm、poS、电子贷记账等平台,建立完善的金融信息共享平台,保证信用征信系统能够协调运行。信用制度建设也是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对改善金融机构经营环境,对实现银行贷款管理层次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3.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创新。推广和发展社区银行、区域性银行和金融控股公司,发挥其信息优势,在更好的开展业务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控制业务风险。通过社区银行和区域性银行的产品创新、机制创新和服务创新,可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拥有高新技术的新兴企业的融资瓶颈问题,能够进一步完善金融组织体系。而金融控股公司具有节约交易成本、分散金融风险的作用,能够更大程度容纳金融创新,并为区域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在政策性金融创新方面,积极促进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区域内建立分支机构,通过政策性金融创新,逐步建立起具有区域特色的政策性银行融资服务体系。促进区域间银行同业市场发展,保证资金在区域内的快速流动。区域内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或者产业结构不一致,资金使用状况也存在差异。一些地区存在资金富余的同时,其他地区面临资金短缺。区域内银行同业市场的发展可以使得资金在区域内根据经济体的需求而流动,促进资金的优化配置。

建立区域发展产业基金和资金拆借市场。建立资金拆借市场,资金投向适当向中小企业倾斜,通过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来增强区域内经济活力。发展区域金融市场,为区域金融合作提供市场条件。在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分割明显的背景下,可以考虑建立北京为全国金融中心,深圳、武汉和重庆分别为南方、中部和西部区域金融中心,通过金融中心的凝聚作用来促进区域金融合作发展。具体来讲,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区域化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快上市,扩大直接融资比例;二是考虑组建区域性票据市场,重点培育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票据贴现窗口,扩大票据流通;三是加快建立跨区域性封闭投资基金,对跨区域利益共享的重点项目进行支持。金融服务创新与金融机制建设是紧密结合在一起,当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管理创新机制,推动金融服务模式创新,从不同区域角度出发,建立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金融创新模式,对整个金融领域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金融服务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紧密联系,当前需要建立符合区域要求的资本市场,推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区域经济的活力与区域金融机制创新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当前需要从资本市场实际情况出发,推动区域经济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大庆.加快金融服务创新助推区域经济发展[J].企业家天地,2007,(11).

[2]张静宇.论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6).

[3]阮小平.从企业文化建设谈金融服务创新[J].中国城市金融,2004,(10).

区域经济服务篇3

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个产业结构方面的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需要高等院校培育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优秀人才,实现科教兴国这一伟大战略。在国家发展的立场来说,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可以加快区域经济模式的转变,使得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加的顺利,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工作岗位,通过人才创新推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二、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这一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果,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一些几点以供参考。

(一)高等院校设置的专业未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

目前,一些学校为了吸引生源,追随国家发展“潮流”,不顾当地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而盲目的设立专业,使得一些“华而不实”的专业越来越多,社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越来越少,极大的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陕西省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现,这不仅仅重视了科教兴国这一战略也强调了人才强国。高等院校能够有利区域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高等院校发展自身的问题

首先,一些高等院校所处经济区域较为贫困,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教育体制不合理等等方面的烟瘾,使得学生所学知识没有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毕业时很难找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加大了学生的就业压力。其次,一些高等院校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在进行学生实习、见习安排方面没有做到学校应有职责,使得学生在在就业方面出现较大问题。高等院校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三)区域经济体未能和高等院校建立完善、长久的合作机制

这就导致学校既不能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情况企业也不能清楚什么样的人才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另外掌校和企业缺少交流、合作,就不能长期有效地为企业培训专业人才企业也不能帮助学校解决学生就业问题。高等院校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当地的高等院校的为了发展,只有两者建立长久的合作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作用。

三、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

(一)调整高等院校专业设置,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高等院校的专业决定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内容,决定了学生未来就业的方向;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等院校的发展方向,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进程。陕西省高等院校在设置专业这一方面应该立足于本地经济发展的状况,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专业的设定和调整,最大限度的适应陕西省经济的发展。

(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高等院校应优化学校教育资源,提高师资科研能力水平。学校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高等院校应平衡各优势学科的教育资源,合理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教师的科研水平决定着学校的科研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学校重点学科高水平的科研师资团队不仅更容易取得相应专业的建树,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三)完善校企合作制度

学校与企业之间通过合作培训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还可以为毕业生增加实习经验和就业机会。通过两者的合作,企业向高等院校的学生传递社会对莫方向人才需要的信息,高等院校向企业提供最新的科技和灌输先进的思想。两者通过更紧密的合作和交流实现双赢。

四、结语

区域经济服务篇4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省;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陕西作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职业教育得有序发展能够快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支持。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担任生产和服务的实用一线人才。因此,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与陕西省当前阶段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要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结构,是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必然要求。高银桥(2009)认为职业教育能够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居民素质以及脱贫致富。[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地指出了“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现有的研究状况表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是一对高度相关的共同体,二者有着互动关系,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区域经济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物质支持。如《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张献召,2006),《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欧阳育良、戴春桃,2006),《论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辩证关系》(王佳媛、李慧民,2006),《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陶晋如,2006),《就业•收人•和谐——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沈超,2006)等文都做了相关的论证。然而,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然不能满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杨梅(2009)结合对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认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难以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3]解芳,姚波,杜琦(2009)通过调查了解陕西职业教育发展结构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速度、质量、规模不能协调发展,并且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4]近年来,有关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调查研究侧重在了某一个省或者某个区域进行。如《以就业为导向的广东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阮小葵,2009),《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孙先富,2011),《重庆市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研究》(潘自立,2012)。但是,对于我省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只有零星的少许文章,特别是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桥头堡,只有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满足技能人才的新需要,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高素质一线技能人才,陕西省才能更好地把握机遇,发挥区域经济中的优势,打破瓶颈。

二、陕西省经济发展现状及目标

陕西省位于我国中西结合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是西部大开发率先启动的地区。其历史悠久、山川秀美,拥有较好的资源优势、制造业基础,科教实力和人才资源雄厚。2015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8171.86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7.63亿元,增长5.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8%;第二产业增加值9360.30亿元,增长7.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5%;第三产业增加值7213.93亿元,增长9.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7%。[5]全省的三大产业结构已经实现了由“一、二、三”到“二、三、一”的快速转变,目前陕西省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2015年,陕西省人均GDp达48023元。从1978年至2005年27年间,陕西省人均GDp从291元起步发展到突破一万元大关,达到10674元,又经过10年的发展实现了37349元的提升。陕西地形南北狭长,由北至南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黄土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区。关中、陕北和陕南的三大区域资源不同,发展基础差异较大。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按照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原则,陕西省三大区域错位发展,协调发展的路子愈加明晰。陕西现已基本形成了“关中先进制造、陕北能源化工、陕南绿色产业”为主导的区域产业格局。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战略构想提出后,我国沿线省区立即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力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占据一席之地。作为古老丝绸之路的起点、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陕西省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并且通过“一高地六中心”,“一高地”,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开放高地;“六中心”,即金融商贸物流中心、机械制造业中心、能源储运交易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科技研发中心、高端人才培养中心[6],努力建设成为最具发展活力、最具创新能力、最具辐射带动作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

三、陕西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

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和保障,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一线的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它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从世界发达国家兴办职业教育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以政府力量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有要求“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因此,政府作为职业教育的强大助推器,应围绕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功能及时做好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专业规划,以及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所以,陕西省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认识,使各级政府和各级部门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紧迫要求,看到职业教育发展对陕西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更加自觉地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首先,需要明确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定位,才能使其在人员培训和专业设置的方面充分考虑到当地经济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合理调整培训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使其人才培养方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其次,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地方政府应该立足陕西产业结构的基础,根据陕西省的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做到合理的调整专业结构,加快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再次,政府必须加强统筹,发挥好宏观调控作用。加大职教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陕西省的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完善地方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为职业教育发展扫除障碍;稳定职教发展规模,促进职教招生,提高职教学生人数;出面引导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和协调校企之间关系的维系。

作者:董虹单位:陕西省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高银桥.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促关系[J].成人教育,2009(12)39-40.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杨梅.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人学,2009.

区域经济服务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鞠明明(1981-),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李华(1973-),女,河北保定人,河北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低碳经济;黄晓雪(1981-),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河北省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河北区域经济—以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为例”(编号:HB11Y0061)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51-02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高等职业英语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由此可见,为区域经济服务不仅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责,更是高职院校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需要:一是在服务区域经济过程中可提升办学水平和学校知名度,彰显办学特色。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成绩,其社会声誉就会进一步得到提高;二是在服务区域经济过程中可加强与地方的联系,能得到地方的支持与鼓励。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商务英语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与区域经济相结合的并能服务区域经济的商务英语人才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入世后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大量增加,造成了国际商贸人才尤其是既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功底、熟练掌握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又通晓国际经贸知识的商务英语人才的大量短缺。然而,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公布了2010年中国大学“红黄绿牌”专业名单,其中被亮“黄牌”的五个高职专业中就包括了商务英语,出现了毕业生“就业前景将受到巨大挑战,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局面。商务英语专业成为了“失业量大、人才缺口也很大”的专业。

这种一方面是人才短缺,而另一方面却是就业危机的尴尬局面引起了国内各地高职院校纷纷在实践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一些高职院校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行业、企业特点,总结出多种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如“订单式”、“工学交替式”、“2+1式”、“企业全程参与式”等等。但是,很多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一直很难走出商务加英语的简单模式。应该如何在培养学生既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又精通商务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性教学,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此笔者总结我院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模式的内容

“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主线,在学校、企业和政府三方的有效积极互动下,使学生在专业技能上达到专业知识构造与职业技能素质的两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在培养过程中所采取的某种能够稳定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组织方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含五个部分:一是培养目标;二是支撑这个目标的课程体系;三是保证课程实施的教学模式;四是实施教学的师资队伍;五是质量评价体系。“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人才培养模式中,“一主线”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好体现;“两融合”是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及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具体实施;“三互动”则是保证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及对“一主线”的有效保障。

二、“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模式下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河北省教育厅的相关负责人提供了往年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2009届本科生全国平均就业率88.4%,月均收入2400元。英语专业为2009届本科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且自2007年起连续三届为失业人数最多10个专业之一;商务英语专业在2009届高职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中列第二。越来越大的失业量势必导致商务英语专业的招生危机,然而此种危机则会进一步导致相关高职院校面临“倒闭”的危险。麦可思总裁、统计学家王伯庆博士建议,对于被亮“黄牌”甚至“红牌”的专业需提高培养质量。之所以出现失业量较大,但人才缺口也很大的原因在于学生所学与企业需求没有衔接好。对于这类的专业,应改进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高度,以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为统领,紧紧围绕“如何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主题,重点研究和解决三大问题:

(一)如何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二)如何在教学与实践中形成更好的能够实现学生的知识构建与能力培养融会贯通教学模式。

(三)如何有效地实现“三互动”,使学校、企业和政府都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从而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使学校教育呈现出开放式、多主体协调互动的良性循环局面。

三、“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模式的具体对策

(一)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围绕“强化专业素养,与市场接轨,适应社会需求”宗旨,强化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新教学内容和专业课程结构。

商务英语普通教学模式是先培养好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基本技能,再让学生学习一些商务知识。英语归英语,商务归商务,没有更有效地完成两者的交融,培养出来的学生懂一些商务知识,也有相当的英语水平,但却不能用英语从事商务工作。学生们普遍感到自己的英语水平不及普通英文专业的学生、商务知识不及商务专业的学生。因此我们把课程模块化,开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技术教育课程、企业科技课程、创新教育课程,在三年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些课程进行循序渐进的教授,并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设计中注重实施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教学策略。

(二)充分利用校内的专业实验室和校外的教学实习基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扩展学生科研平台。实训是学生在步入社会前知识实践化的最好的方式,也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我们把学生的实训、实践活动、顶岗实习纳入到整个三年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一开始就树立“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学习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完善学习”的理念。我们的实训以“软硬兼施”的模式为基础,“软”则指定期聘请企业、政府以及本专业毕业从事商务英语相关专业工作的人员到学校给学生做讲座、答疑解惑、传授经验;“硬”则是指充分利用校内的专业实验室和校外的教学实习基地,提供学生实践知识的机会,扩展学生科研的平台。

(三)高等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随着区域经济增长热点的不断出现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设置及发展应该依托市场进行理性定位,突出产学研合作,营造多元文化氛围,提升服务社会水平,实现专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达到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接轨。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强化学生就业的意识。要求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在三年的学习与实践中,在巩固完善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形成扎实的职业技能。在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双管齐下的同时,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参加人才招聘会,既可以很好了解当前就业的形式,又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与技能养成中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从而做到有备而学,学有所用。

(四)把高技能人才需求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对接受顶岗实习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建立一种将企业、学校与学生融合于一体的模式,既能有效的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从而增加就业砝码,又能更好的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服务,是“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模式的出发点之一。把高技能人才需求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把人才的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了“一主线”;对接受顶岗实习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则实现了学校、企业政府三方的有机互动,既有效体现了政府的职能,又为学校的发展拓宽了道路,同时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对教育更重、更高水平的要求。创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突出办学特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助推高职院校的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意义;同时,对于加快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亚,韩芳.高职院校专业英语课程的探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

区域经济服务篇6

关键词:科技资源;共享;泰安市

泰安市地处山东省中部,教育、科技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山东农业大学、泰山医学院、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等一些本专科院校坐落泰城。近年来,泰安市科技创新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在驻泰高校的支持下,新科技成果层出不穷。每年获取的部级科技奖励以及省、市科学进步奖等明显增多;专利申请与授权大幅度增长;一些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基地等落户泰安;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有条不紊,“专利信息平台”“科技查新系统”“科技资源文献数据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系统”“泰山农科信息网”“企业信息化培训服务平台”等有序运行。

1泰安市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现状

从泰安市的长远发展来看,科技资源共享将有利于泰安各县区市的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共享主要包括物理资源共享(包括仪器、科技成果、大型仪器等)、信息资源共享(包括网络信息、数据、书刊等)和人才资源共享三个方面。就目前来看,泰安市科技资源共享存在如下特点。

1.1物理资源共享初见成效,与其他地市共享还有待提高

作为山东省中部重要的地市,与其他地市相比,泰安市物理资源共享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点鲜明。驻泰各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关系融洽,合作频繁,往来密切。但同时也应看到,科技资源合作共享的水平还不高,在体制上还需要进一步理顺。从大型科研仪器共享来看,驻泰各高校及驻泰研究所之间的共享力度不足,在科学研究方面还存在各自为政、相互封闭的现象。泰安市在高精尖科研仪器方面拥有量并不多,但是距离省会城市济南较近,方便开展更深层次的科研合作,可惜的是泰安市目前与济南市的仪器设备资源共享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1.2信息资源共享已经起步,但需要进一步规范

信息资源共享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依托,是刺激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工具。党的十以来,由于泰安市坚定不移的推动信心资源共享工作,使经济年均增长率稳步上升。目前,泰安市已建立了多类信息网络平台,如“专利信息平台”“科技查新系统”“科技资源文献数据库”“泰山农科信息网”等。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泰安市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需求。许多宝贵的科技信息不能得到系统整理,信息资源管理不够规范,信息扩散不够畅通。导致许多有价值的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得不到产学研各方的充分了解而合作共享链接中断。许多部级、省级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存在于泰安及周边高校,科研资源信息不可谓不丰富。然而,由于体制不顺,缺乏链接纽带,泰安周边高校的科技信息资源仅限于本单位拥有,“只研究不开发”“不知道如何开发利用”的通病普遍存在。这一现象说明,泰安市需要建立数据管理、信息应用等相应的技术规范,努力探索“研有所用”的新途径。

1.3泰安市大力推进科技人才的共享

在科技人才共享方面,泰安市政府已经创造了良好的共享合作环境。主要表现在建设人才信息库、人才户籍自由流动制度与人才交流和一体化合作等方面。泰安市已经建立了各类人才信息库。各类人才在泰安市辖区内从事科技研究、科技咨询、科技讲座、科技兼职等都能享受到特殊的优惠政策。当然,发展经济也不能全靠依赖引进外来人才。泰安市主动与济南、济宁、淄博、聊城等周边地市密切合作,联合建设培训机构,整合师资,共同培养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而且,泰安市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和引进大批量高层次人才。为了给相关人才提供更加便利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泰安市出台了一些针对优秀科研人才的奖励政策。例如泰安市设立了科学技术最高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各类奖项,获奖者由市政府领导亲自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目前,泰安市正在制定新的人才规划政策,与周边地市的政策衔接将会更加紧密。

2泰安市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科技资源共享能改善科技资源闲置、配置不合理的状况,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尽管泰安市科技资源共享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科技资源共享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目前,泰安市的科技资源共享工作也只是初见成效。这是因为科技资源共享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泰安市的科技型企业普遍缺乏主动与高校“结对子”的发展思路,驻泰高校普遍缺乏联合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研究意向。企业需要技术却又求助无门,高校拥有技术却无用武之地。另一方面,泰安市的科技资源共享仍主要局限于本地区。由于区域科技资源共享理念不成熟,与周边地市的科技资源共享缺乏深度与广度。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受原有行政体制的影响,无法创造性的开展共享工作。有的领导不重视科技资源共享工作,有的高校自私且狭隘导致了大量资源的重复购置,许多企业亟需先进的科技资源用于生产却不知道如何获取共享资源。

2.2科技共享资源浪费严重,未能充分发挥其价值

据调查,泰安市存在科技共享资源使用率不高的问题,造成了科技共享资源的严重浪费。高校和企业的许多仪器设备长期闲置,最终因为科技进步而淘汰。另一方面,泰安市的众多中小技术企业需要大量的设备、信息和人才,但是能够共享的科技资源却远远无法满足中小技术企业的需要。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科技资源设备承担任务不同,购置资金来源不同,体制上多头管理,无法从根本上控制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政府及主管部门针对同类型项目重复投资,科研工作者重复研发,高投入低产出等现象屡见不鲜。也有一些高校和企业互不信任,导致一些合作项目半途而废,或者相互“留一手”,最终形成不必要的重大损失。

2.3缺乏对人才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人才共享与物理资源共享及信息资源共享不同。人才具有流动性,物力资源及信息资源具有稳定性。充分发挥市场对科技人才的配置性作用需要制定有效的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否则便会出现科技人才“市场失灵”的现象。目前我国还没有对科技人才共享做出统一要求和规范,对人才的管理和激励一般是以地方政府出台的具体政策为准。如果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科技人才,赋予更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机会,可以进一步调动人才创新的积极性。然而,目前泰安市缺乏对人才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主观上导致已有的人才缺乏创新主动性,引进的人才“身在曹营心在汉”;客观上新科技成果不能有效及时转化为生产力,仪器设备搁置老化。科技服务质量不高,不能充分发挥科技资源共享的作用,影响了区域科技创新的效率。

3泰安市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对于当前泰安市科技资源共享面临的问题,本文认为应当从制度建设和政策落实等方面予以解决。

3.1加强以科技资源共享为核心的制度建设

科技资源共享应以泰安市政府为主导,由泰安市科技局具体负责实施,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实施。首先,建立科技资源共享联席会议制度。泰安市政府牵头主导联席会议,会议由全市科研科技单位、驻泰高校和科研单位、驻泰规模企业派出代表组成,共同商讨科技资源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问题。联席会议下设由政府分管领导挂帅成立的科技资源共享协调领导小组,统一对泰安市的科技资源共享工作进行具体规划和业务指导,提出制定执行方略,落实相关政策并定期向联席议会报告情况;其次,实施科技资源联络员制度。抽调科技领域年富力强的科技骨干组成“泰安市科技资源共享联络员小组”,负责资源共享项目的联络、沟通和协调工作,确保资源共享落到实处、具有成效;最后,制定科技资源共享专门奖励制度。成立“科技资源共享贡献评估领导小组”,对科技资源共享工作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展开评估,根据贡献实施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奖励。

3.2以利益共享为基础,跨区域整合科技资源

泰安市应充分发挥市场优势,跨区域整合科技资源。在资源共享、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开展科技开发。通过与“985”“211”等国家重点大学的科研合作,把跨学科、跨地域科技资源集聚起来,努力实现“价值倍增”效应。同时,鼓励各类企业开展科技交流,共图合作与发展。尤其是同类企业具备更多的共同利益点,可以借助行业协会建立科技联系,面对复杂的市场形式相互借力、和衷共济。根据调研,以利益共享为基础,通过市场的力量实施资源共享具有创新的倍增效应。反之,倍增的利益也会进一步促进科技资源的创新与整合并形成良性循环。

3.3注重人才培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泰安市周边高校众多,具备培养各类人才的明显优势。下一步高校应该与科技企业协同培养人才,使人才培养更具目的性、实用性。高校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企业可以解决紧缺人才匮乏问题。泰安高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和资源,通过联合培训的方式培养高中低多层次人才,重视人才的岗位实用技能培养,拨出专款资助人才到周边地市和企业进行技术考察,资助拔尖人才出国学习。高校要对签约企业的技术骨干免费充电,高校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向签约企业的科技骨干免费开放,主动提供相应的研究资源,为提高人才素质做支撑。也可以采取按成本计费的方式向企业科技骨干提供服务,避免资源浪费与重购的弊端。同时,政府可以设立资源共享基金,用于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更新改造。

3.4加大科技资源共享的宣传力度,切实贯彻落实相关政策

加强宣传,通过泰安日报、电视电台等媒体广泛宣传科技资源的“共享”理念;同时加大对泰安市“专利信息平台”“科技查新系统”“科技资源文献数据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系统”“泰山农科信息网”“企业信息化培训服务平台”等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巩固性建设,让这些平台切切实实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这些平台可以有效实现信息资源的集聚与扩散,发挥科技资源的“倍增效应”,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地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国家、山东省出台了不少关于科技资源共享的法律、法规。泰安市需要狠抓落实,防止科技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等。尽快把国家、山东省的一些法律法规和有效办法转化成为地方法规,发挥先行优势,为泰安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总之,认真分析影响科技资源共享的因素,狠抓政策落实,及时查摆问题并采取相关措施,不仅可以进一步推动泰安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对于推动全国其他地市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庆梅李有刚单位:泰山医学院

参考文献:

[1]樊轶侠.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央科技投入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2014(6):50-55.

[2]苏里,李桂花.论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效应最大化[J].中国高校科技,2015(3):12-15.

区域经济服务篇7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校 

引言 

 

淮海工学院是江苏省委、省政府为加快苏北经济发展于1985年在连云港市创办的一所省属本科院校。学校占地2,200余亩,固定资产总值近9亿元,在校生16,800多人。教职工1,600余人,904名专任教师中402位具有高级职称(其中教授103人),142人具有博士学位,学校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学校现有化学工程学院、海洋学院、体育部等20个二级院部,设置化学工程与工艺、水产养殖学等50个本科专业,专业门类覆盖了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农学、法学、经济学等七大学科。 

 

一、淮海工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的主要措施 

 

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淮海工学院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纵横交错、官产学研相结合等方式,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潮流。 

(一)走出去。淮海工学院自建院以来,一直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学校的主要任务。在20世纪九十年代江苏省组织的高校科技人员到地方政府挂职服务的活动中,淮海工学院选派富有生产实践经验的水产养殖专家,指导并协助赣榆县水产养殖企业建成万亩梭子蟹、对虾混合养殖示范基地,打破了该县单一养殖品种(对虾)的格局,目前这个基地已发展到2万亩,年产值过2亿元。2009年淮海工学院又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江苏省“科技强农富民工程”,与赣榆县人民政府签署 “挂县强农富民”服务协议书,成立 “挂县兴业”活动领导小组和对口乡镇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由院长、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各小组分别由1名院长(或书记)担任小组长,下设2名联络员,并设总联络员1名,对口各乡镇开展工作。为支持各小组开展工作,淮海工学院又从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具有博士学位或教授职称的科研人员中为各乡镇选聘1名科技特派员,并划拨专项经费,为科技特派员设立科研基金,对口支持“挂县兴业”活动的开展。与此同时,淮海工学院积极响应连云港市政府“关于开展‘科技专家团队进企业’活动的通知”的有关精神和要求,成立8个工作小组分别对接连云港市8个县区,根据地方企业发展要求进行智力支援活动、开展联合攻关。目前,“科技专家团队进企业”活动和“挂县兴业”工程开展顺利,由科技特派员协助引进的鲫鱼新品种在养殖企业健康养殖理念的指导和精心养护下健康生长。 

(二)请进来。为实现在新的形势下“推进四海战略,实现三大提升”的总体发展战略(即扎根淮海、面向黄海、服务沿海、辐射陇海;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水平的提升),学校有关部门先后邀请了中组部院士专家咨询服务团中国工程院侯保荣院士等一行6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刘晴、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唐庆宁、南京工业大学朱跃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冯仕达教授、美国加州三角洲学院王军教授、参加院士连云港行暨第二届江苏省高等学校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论坛的来自全省各高校的化学化工学院院长等专家学者,对江苏省沿海发展战略等有关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为淮海工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对淮海工学院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做出的成绩予以肯定,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方向给予指导。 

(三)纵横交错。为进一步融入地方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去,淮海工学院鼓励科研人员和广大教职员工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研究课题,特别注重与地方企业联合申报研究课题。近年来,学校已通过各种方式联合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子项目不计),江苏省教育厅、科技厅等厅局课题项目和连云港市科技局、海洋渔业局课题项目等40余项,企业合作研发课题项目10余项,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淮海工学院的研究领域已涉及到连云港市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真正实现了科研项目的纵横交错。 

(四)官产学研相结合。为进一步提升淮海工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服务水平,在国家大力开发沿海经济带、发展沿海经济的大背景下,经连云港市政府、连云港市科技局、淮海工学院通力合作申请,江苏省科技厅批复同意建设公共基础科技设施(大型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一期建设包括分析测试中心和绿色过程与工程研发中心,建设目标是基于江苏省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将本研究院建成能够代表中国海洋资源开发研究的水平与特色、能够服务于连云港周边地区涉海产业、并能够辐射到江苏全省的海洋产业的国内目前最先进、最全面满足海洋资源开发技术需求的公共服务平台。其中,分析测试中心建成后将具备相应检测能力并具备专业检测资质的全天候检测技术平台,面向全省所有的海洋化工、海洋药物及海洋产品开发单位提供检测服务,并且所有的仪器设备对全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除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这个大型公共服务平台以外,淮海工学院还建有江苏省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江苏省基础化学示范中心等2个省级示范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共建海洋生物技术实验室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空间信息工程实验室等5个共建实验室,淮海工学院还有响应江苏省政府开展“校企联盟”行动、加强校企合作,按照产学研合作“3+x”模式建设的化学工程学院和江苏和友化工集团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合作示范基地等10余家。随着合作的进一步深入,由合作带来的效益将逐步彰显。 

 

二、今后发展建议 

 

1、以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为基础建设分析测试技术中心,完善测试设备和技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及时、科学、准确、可靠的决策依据,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2、紧密结合国家大力发展沿海经济的举措和江苏省发展沿海经济带的战略,继续深入开展“挂县兴业”、“科技团队进企业”等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 

3、建立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经济建设和生产一线,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激励科技创新,以创新求生存,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4、依托淮海工学院图书馆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利用高校专业技术人员集中的天然有利条件,遴选对地方经济发展“适销对路”的相关信息,并通过畅通的渠道与地方政府和地方经济体交流沟通,指导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结束语 

区域经济服务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技术开发区地方社区联动党建合作社区学院

中图分类号:G5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327-01

一、高职院校党建重点之一:内部教师队伍建设

1.主要做法

1.1成立工作小组,加强组织领导

2013年2月,继教院成立以党总支为核心的工作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在继教院范围内展开教师师德和业务能力提升的建设活动。

1.2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研究

由党总支和工作小组负责,制定相关的政治学习主题。采取个人自主和集体探讨交流的方式,发动部门全体教师深入学习,积极探讨。

1.3发动全体教师,修订评估体系

由党总支和工作小组负责,修订继教院教师服务系院和社会的师德和业务能力评估体系。草稿完成后,在继教院范围内进行研讨,并广泛征求各系院和合作单位的意见。形成书面材料下发全体教师。

1.4活动成效

1.4.1通过学习,教师的师德水平有所提高。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继教院在学校地位不高。同时各位老师在工作中也明白了要有地位就要有所作为的道理。2013年的暑假,大家顶着炎炎烈日,全体教师,特别是党员干部带头,以身作则,不计报酬地完成了2013年的“国培”,暑假招生宣传等工作。

1.4.2通过学习,教师的业务水平有所提高。

2013年继教院党员干部带头负责联系相关院系,建立定期联络制度,将开发区及相关行政部门的政策及时告知各系院,指导各系院的继续教育工作。继教党总支书记带头,党员纷纷改变工作作风,走出办公室,走入企业,深入社区。

二、高职院校党建重点之二:对外借助社区学院这个平台,达成开发区管委会、社区(大企业)和学校的三方融合与联动。

1.社区学院是三个区域社会主体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

社区学院是最早在欧美出现的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其承担的功能从最初的转学教育,演变到后来的职业教育,到现在的社区教育,已经比较成熟。

2.建设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平台

作为一所地方高职院校,又位于部级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一直致力于服务开发区、辐射大杭州经济发展的办学理念。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09年12月开始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筹建了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以开发区380余家合资、独资企业蓝领职工为主要成才培养对象,本着“学院所有,企业所需,职工所求”,构建校区、校企合作平台。从培养企业预备员工和企业正式员工两个方面打造终身职业教育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3.构建中介服务平台

省、市相关政策部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相关政策传达到社区(企业);区域社区(大企业)有教育培训、文化传播、创新教育等方面的需求要高职院校参与;高职院校需要把自己的科技成果更有效地向开发区、社区(大企业)延伸和辐射都需要有中介;社区学院就充当了这一角色。

4.高职院校党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形式——“三区联动”

4.1“三区联动”的内涵

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以社区学院为平台,以资源在三区的的集聚、共享,不断推动学校发展与区域发展全面走向融合。

4.2“三区联动”的目标

依托高职校区辐射开发区,高职院校整合高教园区乃至杭州地区大学提供创新信息、科技、人才、项目和手段,开发区提供发展平台,社区(大企业)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和创业教育以及先进文化传播与培育多管齐下,助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三区联动”的具体方式

1.校区和开发区发展联动

开发区管委会对口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进行上情下达,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高职院校必须和他们保持密切关系,主动参加、配合。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开发区的职工素质教育“蓝领成才工程”。该工程于2004年3月正式推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就不遗余力地予以教育、科研方面的帮助。学校多年来坚持开发区企业、社区调研,每年与开发区总工会一起召开校企恳谈会,了解企业职工教育需求,研究开展各类教育培训项目的可行性。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参与院校和企业数量大大增加,该工程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可行性长效机制。截至2013年9月,“蓝领成才”工程受教育人数已达3万多人,其中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培训了2万余人,占60%左右。2013年8月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又积极参加开发区《“蓝领成才”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学历教育推进办法(暂行)》的起草和推进工作,将“蓝领成才”工程向纵深处发展。

2.校区和社区发展联动

2.1校区推动社区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和社区通过党建合作,可以进行经验沟通和交流,并邀请对方参加校区重要的党建活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更是在邻里、闻潮等几大社区设立党员先锋岗,及时沟通。并邀请对方参加校区的重要党建活动。

学校图书馆和社区图书室结对,将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延伸至社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对开发区几个较大的社区居民开放,又在邻里等社区图书室设立专栏,定期将图书送到社区,供社区居民借阅。学校图书馆派骨干教师采取系列讲座的形式,对社区居民进行用户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培训。

3.校区为社区开展教育服务

高职院校可以围绕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多种需求,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服务,为社区管理者和居民提供培训,组织社区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法律知识、生产经营技能、文明生活方式常识等。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定期召开校(学校)—区(社区)共建研讨会,及时了解社区居民需求,规划制定项目,不定期到社区做学历教育和培训项目推广。在社区建立杭职课堂,送教上门。

4.校区开放人才资源、文化资源、大学课堂、实验室等各类资源

高职校区及时输送社区所需的人才资源、文化资源。并适当开发大学课堂、实验室、体育馆、报告厅等各类资源。

社区整合相关资源,滋养高职校区发展

社区建设当中也有许多经验值得校区学习。比如前文中提到的党建经验沟通。高职院校也可利用社区资源,在社区建设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5.高职和企业发展联动

上述校区和社区发展联动的内容也适用于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更是开辟了校企共同体模式,促进双方发展联动。前几年有较多的论述,本文就不再展开。

参考文献

[1]刘志忠.高校与社区互动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0,24:224-226.

区域经济服务篇9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社会服务研究综述

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非常紧密,其宗旨和生命力在于主动并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比较重视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特别是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对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以来,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成为国内职教界的热点论题,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提出了许多极具价值的观点。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一、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职教性、地域性三大特征,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杨虹认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杜祥培认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的神圣使命。他从三个方面来解读:一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存在价值之所在;二是服务地方经济是高职院校发展动力之所在;三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标志之所在。

二、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与内容研究

1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定位。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内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经常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学者们对于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定位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功能定位。廖惠卿认为,社会服务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为:学校对接社会的纽带,教师水平提升的途径,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高维峰从高职院校与社会有效互动的角度,认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可分为实现基于资源互补的社会服务、扩展至校外教学的社会服务、推动人才养成的社会服务。(2)服务区域定位。霍丽娟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主要任务是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张效民认为,普通高职院校的服务区域,或只为本地区服务,或最多在以服务本地区为主的同时兼顾全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区域则要广泛得多,大多在以服务本地区为主的同时还面向全国。(3)服务层次定位。以技术服务为例,在低层次技术、中间技术、高新技术三个层次技术中,普通高职院校通常以提供中间技术服务和较低层次的技术服务为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可开展高新技术的开发和转化工作。(4)服务形式定位。霍丽娟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主要任务是使学校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区域学习型社会中心。张效民认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除了成为上述“三个中心”之外,《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又赋予了新的内涵:一是超越了区域性的空间范畴,要求增强高职院校向区域外的辐射力;二是增加了新的社会服务内容,明确了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展对口支援与交流,提供师资培训和促进区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等内容。

2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国务院的有关文件对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阐述得非常明确:“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学界据此进行了更广泛却也更具体的多元性阐释,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种观点:(1)三元说。邱开金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化服务,二是技术服务,三是科研服务。杨光宇认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满足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岗前、职后、转岗培训需求,为行业、社会开展各类培训服务;二是满足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类应用技术服务;三是满足周边院校、中西部院校的发展需求,以自身优势资源开展交流、服务,达到资源共享。(2)四元说。吴一鸣、哈满林认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的要求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供人才支撑;二是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参与新农村建设;四是促进地方教育协调健康发展。张琼、桑雷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责任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服务企业发展;二是服务社区建设;三是服务区域文化发展;四是服务新农村建设。仇雅莉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二是开展职业培训,为社会、行业、企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三是开展技术服务,为行业和企业解决应用技术难题;四是对口支援与交流,促进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3)五元说。苏文锦认为,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职责的内涵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二是技术传播;三是技术推广;四是技术培训;五是技术服务。周世青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应该突出“五个重点”:一是专业服务,以调整学院专业结构,重组专业体系为重点;二是科技服务,以参与行业、企业的课题研发为重点;三是培训服务,以具有突出优势的岗位培训为重点;四是志愿服务,以顶岗实习、社会实践、行业或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重点;五是文化服务,以参与所在社区、区域的文化建设活动为重点。

三、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与模式研究

1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刘志范认为,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主要有七种:一是明确服务理念;二是调整专业结构;三是丰富办学模式;四是拓展服务内容;五是理顺运行机制;六是参与高新技术攻关;七是提供送教下乡服务。王一群对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一是高职院校要形成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共识;二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区域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三是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四是推进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深度合作;五是服务区域经济,实现教育培训资源社会共享。

2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刘锡奇、崔承刚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模式主要包括: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模式、职业技能培训与开发模式、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模式、校企合作联合研发模式。邱开金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范式主要有:一是基地式服务型,就是以基地共建为平台,着眼新兴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与共建行业或企业的合作,实现服务社会之目的;二是项目式服务型,这是依据行业或企业的生产、研发之需要,学校发挥学科和专业人才的优势所开展的互助活动;三是教育集团式服务型,这是社会教育资源和高校教育资源高度整合并优化重组机制下的服务模式;四是活动式服务型,这是动态化、高灵活性的一种借助“活动”完成的服务方式。黄生文、张文波、张小平认为,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运作可采用:一是跨越式发展模式;二是集团化、规模化、连锁化发展模式;三是企业办学或企业管理学校的发展模式;四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特点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五是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模式。

四、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王一群认为,当前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不强,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并不明显,职业院校的教育资源没能充分利用,课程内容陈旧、科技含量低、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没有突出实践教学,高职教育的培训方式过于单一。叶华认为,高职院校服务能力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高职院校服务方向的游离;二是高职院校服务群体和目的单一;三是高职院校服务深度和能力不足。周世青认为,高职院在社会服务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发展不够平衡;二是工作不够主动;三是联系不够紧密;四是服务不成系统。任君庆、王义认为,近几年示范院校的社会服务大多停留在技能鉴定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上,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项目不多。周世青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原因一是认识上的不到位,二是能力上的不适应,三是机制上的不完善。

五、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对策与途径研究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既是高职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方美君认为,提升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主要有四条:一是转变服务观念,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服务的主动性;二是明确服务定位,突出服务特点,提高服务的针对性;三是加强内涵建设,培育服务能力,提升服务的有效性;四是加强法制建设,争取政府、企业支持,强化服务的规范性。祖天明认为,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主要有四条:一是明确培养目标,理清办学理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二是构建科学的课程和培训体系,打造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环境;三是进行“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为社会服务的人力资源;四是进一步完善校企共育人才的有效机制,成为社会服务的基地。顾丹霞从六个方面对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进行了阐释:一是主动对接产业和行业需求,增强专业办学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二是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零距离对接;三是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加大社会培训力度;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广大教师在科研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五是牢记社会责任,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六是构建辐射网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六、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案例研究

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贺修炎、欧阳培城总结和阐释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包括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的“三位一体”模式、校企合作的科技服务模式、对口支援社会服务的“贵州模式”、课程班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和以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的学生社会服务模式等。

2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陈建新等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探讨了高职教育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四个适应”即办学方向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人才培养适应市场变化需求、专业设置适应区域发展需求、教学改革适应就业转型需求,“三个联动”即学院发展与区域发展联动、学院发展与城市建设联动、学院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联动,“两个承接”即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承接区域工业化发展的科技创新重任,实现“一个打造”即打造高水平示范院校促进地方高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3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廖惠卿等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阐释了高职院校要走颇具自身内涵特色的服务社会之路。文中总结了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服务社会的实践经验和办学思想,“主动更新观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为社会服务的保障能力”“建立服务机制,营造为社会服务的内部环境”“拓宽服务内容,构建为社会服务的开放模式”,科学构建了“一依托三适应”即依托行业,适应学生、适应社会、适应政府的开放办学模式,探索和实践了“产教一体、寓学于工”的人才培养模式,闯出了一条从订单培养到“教学工厂”颇有自身内涵特色的服务社会之路。

区域经济服务篇10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7)10-0041-03

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责任与使命。地方高校作为立足地方的教育机构,其根本特色就是具有地方性,为地方服务是其办学宗旨和目的。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据统计,截至2016年5月30日,我国有2595所普通高校,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75所,其他国家部委直属高校43所,其余均为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数的绝大多数[1]。地方高校的区域性特点,使其与地方的关系更加紧密。因此,地方高校要依托地方优势,为自身发展赢得机遇,利用自身的发展优势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目前关于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多从两者的互动关系方面进行研究,而对于如何对其服务价值做出合理选择还不是十分明晰,我们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国内外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经验

高等教育最初的功能就是人才培养,为社会提供人才是其唯一的功能,并且这一功能维系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到19世纪初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功能才逐步拓展,从人才培养拓展到科学研究,19世纪下半叶进一步延伸到服务社会。高等教育功能的发展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它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是高等教育领域中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先行者,最初威斯康星大学只是一所社区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学校逐渐意识到为地方服务是学校发展的唯一出路,通过不断地为地方的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促进了当地的畜牧业发展。校长范·海斯提出,“服务社会应该是大学唯一的理想”“学校的边界就是州的边界”的观点,并在实施“为州服务”的办学模式过程中形成了以服务地方为核心价值取向的“威斯康星思想”。在他的带领下,该校以“大学应该直接有利于农业、使工业效率更高和有利于政府”为立校之本,开展全方位的社会服务,成为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典范。威斯康星思想的不断传承,其服务范围逐渐突破本地区的界限,开始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威斯康星大学不仅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而且大学自身的地位不断提高,已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学。

20世纪末,硅谷迅速崛起,其发展历程与斯坦福大学有着密切的关系,1954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成立了以微电子研究和生产的科技园区基地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大学为依托的科学园区,园区的发展壮大是以斯坦福大学的人才和技术为依托,体现出明显的特点:一是师生直接参与公司活动。硅谷的很多公司是斯坦福大学的师生们创办的,经营的产品也是以斯坦福大学科研成果为主,并在学校周边形成了很多企业和技术的孵化机构[2]。二是斯坦福大学为硅谷的发展提供科研成果和技术成果转化。虽然斯坦福大学并没有直接创办直属大学的公司,但却成为硅谷地区经济发展的技术源头和人才储备库。斯坦福大学不仅为硅谷地区提供大量的人才、技术,而且创造了良好的人才和企业成长环境,斯坦福大学成为硅谷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站”和“智囊团”。三是人才在高校与企业间的流动渠道比较畅通,斯坦福大学坚持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宗旨,创造宽松的人才流动环境,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使人才的能力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的有机整合形成了硅谷——斯坦福大学的合作模式,创造了硅谷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辉煌,被誉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硅谷的发展证明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强大生命力和生产力。

我国的教育部门也积极倡导高校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投身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一些地方高校抢抓机遇,主动与地方建立合作平台,开展全方位的更加深入的产学研究合作,把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合起来。

借鉴硅谷发展的成功经验,我国许多地区改革开放后也效仿国外成功经验创立科技园区,以期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中,中关村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中关村主要从事电子信息产业,以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著称。中关村的发展壮大同样与其周边的教育科技环境密不可分。在中关村的周围就有几十所高校,二百多家科研院所,这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其提高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和技术,成为中关村发展壮大的强有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地方高校数量大,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必须引起高校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以来,地方高校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人才。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与经济发展相比,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滞后性,人才的供给状况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矛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对高质量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需求迅速增长。但我国目前的毕业生大多为知识型和研究型人才,这些人才缺乏实践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出现企业急需的人才招不到,而又有大批的毕业生无法就业的“招工难、就业难”的两难境地,导致企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从而出现大量的劳动力结构性失业[3]。

(二)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不强

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到当地政府都强调要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和科研成果为地方服务,在一些地区也确实取得了相当的业绩,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院校都能清楚地意识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和担当。一些经济较落后的地区,由于地方财力支持力度不足,高校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还处于零散的、分散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教师个体与企业之间的一些合作,高校与企业之间还未形成有效的服务体系。大多数高校教师固守其传统的职业角色,地方高校的薪酬及激励机制都不利于其参与社会服务[4]。与此同时,地方高校的服务目的存在功利化倾向,服务内容上着重科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引领和人文价值取向,服务层次上追求大而全,缺乏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5]。

(三)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不足

地方高校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无论是从政府对其财力、物力的投入程度,还是高校的科研成果、人才储备等方面都无法与一流院校相比,其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不足。地方院校大多为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高校,科研能力相比一流院校而言比较弱,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也较弱,科研服务社会的能力明显不足。二是许多地方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其自身还处于一个上升发展阶段,还无暇顾及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显现出明显的服务能力不足的现状。三是地方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地方高校科研能力较过去有较大的进步,但总体来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一些教师教学任务重,自身的科研能力不足,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地方企业发展的能力不足。

(四)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对接机制不健全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企业需要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人才。但目前地方高校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对接机制还不健全,大部分的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之间没有建立对接机制,缺乏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体现在:首先,地方政府促使高校与区域产业对接的政策法规、宏观调控机制还不够完善,缺乏政策上的指引。其次,地方高校与区域产业的合作大多还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上,如,最基本的合作就是教育实习,存在高校派送,企业接收的一种模式中。大多数的课题项目合作还停留在个体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上,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机制不畅通,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开发、教育实践体系等方面还缺乏双方的深层次合作。最后,地方高校的自我调节机制不健全。高校的人才培养相对于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高校在适应企业的需要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校企双方的深层次良性互动机制还不完善。

三、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促进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输出大多面向地方,为地方培养高质量人才是地方高校的责任和使命。而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提供人才支持是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最基本的方式。第一,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地方院校的转型,构建一批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地方提供高层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第二,继续深化与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采取多种联合培养模式。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制订合作培养计划,完善合作培养体系,促使企业直接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中来。在人才培养中,学校负责理论知识的传授,企业负责实践知识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使高校毕业生能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毕业后直接上岗。第三,加强大学教育与社区教育、职业教育的结合,促进高校教育进社区、进工厂,构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

(二)以自主创新为动力,提高地方高校服务区域

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近年来,地方高校无论是在科研经费、科研设备、其他科研条件还是科研人才队伍等方面均有较大发展,只要合理地挖掘,地方院校同样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地方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的核心,加强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地方高校应主动出击,联合企业的科技人才,以科技创新的方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一是加强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双方的人、财、物的优势,共同研发新产品。二是优化高校内部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支持科研成果向企业转化。三是搭建科研平台,组建优秀研发人才团队,开展校企重大项目攻关,积极促进大学科技园孵化高科技企业。四是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研究与产品开发。

(三)以优化专业结构为前提,促进高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对接

地方高校的发展使命决定了其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都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发展方向为转移,特别是要紧跟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的科技创新规划[3]。高校的专业结构状况直接影响区域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调整优化高校的专业结构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首先,高校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明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和动向,特别要掌握其产业结构调整状况,以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其次,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具有前瞻性,要根据资源环境、文化特色以及区域优势,立足自己的优势学科及独特领域,围绕自己的办学目标和任务来建设与区域资源、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共同促使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对接。最后,根据市场需要,整合现有专业、开办新兴产业专业。地方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有些专业招生人数不足或者就业不理想,就有必要进行整合。同时支持区域新兴产业的发展,培养新兴产业所需要的人才。

(四)以文化传承创新为使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