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灾害防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39:28

城市灾害防治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灾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不断的发展,城市灾害也不断的上升。主要表现在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正是相互结合导致了当代城市灾害发生频率加快、危害性增强的现象,从而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于是进一步进行探究,对城市灾害加以分析,从而采取相关的防治措施,减少灾害的发生频率,维护城市建设的秩序[1]。

二.城市灾害

(一)城市地质灾害

1.地质灾害常常表现在地面沉降和坍塌以及出现裂缝、泥石流等等现象。主要是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结合,常常影响到人民的生活安居秩序问题,危及到人类的自身安全与财产损失。最主要的城市地质灾害出现在泥石流、滑坡和崩塌,这是人们比较常见的灾害,需进一步探讨。泥石流通常发生地带处于山区小流域,其形态是固液混合流体,是泥沙与泥石的参合,主要还是有大量的泥沙石块。泥石流一旦产生,就会从山涧中溅出峡谷外面,可以看到浓烟腾空,泥石翻滚,整个山都震动起来的情况,爆发后就堆积在山口。滑坡是指山坡在河流冲刷、降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下,土层和岩石层整体或分散地顺斜坡下滑的现象。往往在滑动边沿处出现一些崩碎的石头在翻滚着,其滑动方向一般是从高处往下滑,分整体与部分下滑。崩塌常发生在陡峭的山壁上,岩土体一瞬间的自由落体运动,往往会出现汹涌翻滚,瞬间爆发撞击堆满了山脚,看上去形成了另一种堆积物了。

2.城市建设中地质灾害危害极大,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生活秩序以及经济上的损失[2]。发生泥石流的灾害,其中突出的特点表现在冲击力非常强,范围广,突发性高等等,导致人类生命安全受到伤害以及财产经济上的损失。对于滑坡,往往出现在一些交通运输与城市建设上,受地质和人为的影响也会造成极大的破坏性。发生崩塌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地震与海啸,洪水和干旱的自然因素,另外还有一些人为因素,比如修筑水库与开挖坡脚等等,都会造成重大的破坏[3]。

(二)气象灾害

1.干旱灾害

干旱是指因水分收支或供求不平衡而形成的持续水分短缺现象,主要有几个特点:(1)发生频率高。据统计,1950―1990年间,我国共有11年发生了重特大干旱,发生频次为26.83%,因干旱造成粮食损失占粮食总产量的4.02%。之后发生干旱的情况越来越多。(2)分布面积广。曾经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在西北地区。目前,除了北方干旱灾害的加重,已经向南方和东部多雨区旱情蔓延,甚至遍及全国。(3)危害性大。全国除了西部地区之外的区域,由于干旱对我国城乡饮用水安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与环境造成的损失,危害性极大。出现干旱缺水,工业布局不仅受到限制,而且遭遇大旱年份,为保生活用水,有少数的企业将会面临破产与半停产的情况,这会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破坏企业的经营活动。江河来水不断减少,不仅会导致断流和断航,缺少了水的源头,更加导致干旱。而且过度开采地下水,都会使生态与环境恶化,造成生态不平衡。

2.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是指因气象等原因使水位异常升高,冲破堤岸,淹没田地、房屋,淹死人畜并引发疾病等灾害现象。我国江河错综复杂,湖泊众多,河流密度大,对于一些密集型城市,一旦发生灾害,损失可想而知。根据相关部门的近十年的统计,其中的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在粮食上平均每年损失250亿公斤,经济损失近2500亿元。在过去的长江流域及松花江等等的洪涝灾害损失达3000亿元,其中有大于3000多人死亡。长期的天气原因,造成持续的降水,产生了更加强度的暴雨甚至更强的大暴雨,这是这次洪涝灾害的所在因素。

(三)建筑施工中的事故灾害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其中安全事故是由于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的,严重破坏了施工的设备和仪器,同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到施工进度和企业的经营状态,甚至危及工作人员的生命[4]。其中安全事故主要分为高处坠落、施工塌台、物体打击、起重伤害、机具伤害等“五大伤害”类型,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这些灾害时不时都有可能产生,对企业对个人都有着不定期的“杀伤力”。

三.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灾害的防治

1.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的防治取决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区,各种重点工程,旅游景区以及交通运输等等。其中对泥石流防治方法是对已塌陷坑实施填堵处理,制止水的渗入,其中在设计和施工上面要安装一个排水设备[5]。对于滑坡与崩塌灾害应当设置排水渠道或者加强固定的措施,防止出现裂缝导致坍塌。应当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按照综合治理的原则对泥石流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对于地址灾害的防治要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措施。把地质灾害必须要融入到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行列中去,重视防治城市灾害。并且贯彻综合治理、全面规划、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进行,加强防与治的综合管理方针。由于地质灾害的起步比较晚,常常出现拟定的一些不适应的制度与规范,这些需要不断从时间中加以完善,才能有效地进行城市灾害的防治工作[6]。

2.气象灾害的防治措施

(1)公众服务进一步优化。我国对于气象的服务通常是利用电视与广播以及通讯网络信息平台来传播,深受广大社会公众的欢迎和好评。每晚的天气预报节目的收视率大,可以得知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同时也建立了详询气象的电话服务如打“121”,已经在全国蔓延开来。

(2)专业气象服务发展迅速。为了更好地加强人民的需求,展开了气象服务领域,已经向工商业和农业,以及交通建设与体育项目等等一百多个行业展开,服务面已经广泛蔓延全国,从而更加满足人民的需要[7]。

3.建筑施工事故防治措施

(1)法律方面:贯彻我国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着实规范建筑市场。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其中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法律规范,并且联系下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倡导有法必依,有章可循的法律制度,使整个法律体系更加地完善。

(2)人员方面:在人员管理上,需要对施工人员与相关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工作,从而提高相关人员的职业素质水平。特别是针对一些新职员或者刚上任的工作人员安全培训工作。为了防治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必须要培养一支强大的队伍,定期培训一些领导和操作人员,认真学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在人员培训上,必须通过相关的考试才可上岗。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灾害是城市居民生活不可避免的因素,同时也严重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灾害的频繁发生,希望通过城市规划对城市灾害的防治[8]。当然,城市灾害的防治不仅仅按照城市规划就可以完成的,还需要多加努力,实行防治措施和防治意识,但是城市规划在城市灾害防治中占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丁建伟.城市减灾与城市规划[J].灾害学,1993,8(3):90-94.

[2]王军,张东焕.城市地质灾害防治对策[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8,5(3):133-134.

[3]王新朝.城市地质灾害分析与防治规划[J].山西建筑,2009,35(20):85-86.

[4]肖桂清,侯建国.加强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若干对策和建议〔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第37卷第4期.77-81.

[5]关贤军,徐波,尤建新.完善我国防灾救灾体制、机制和法制[J].灾害学,2006,第21章.

[6]皇甫明张京祥陆枭麟.城市规划与城市灾害及其防治[J].国际城

城市灾害防治篇2

自然与人为因素 

风险一词起源于19世纪末,并由西方经济学领域逐渐引入到公共安全领域特别是对自然灾害的研究范畴中。自然灾害风险的形成及其大小由四个影响因子综合决定:致灾因子的危险性(H)、承灾体的暴露性(e)、脆弱性(V)和防灾减灾能力(C),即Risk=H×e×V×C。[2]其中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可归结为自然因素,暴露性、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可归结为人为因素。 

(一)吉林省城市内涝灾害发生的自然因素 

吉林省江河湖泊众多,有松花江、辽河、鸭绿江、图们江、绥芬河五大水系,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18条,同时还有长白山天池、松花湖、月亮湖、大布苏泡、查干湖、波罗泡等大型湖泊,丰沛的水汽及气候影响使得每年夏季主汛期吉林省局部地区暴雨天气时有发生。吉林省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台风和黄河气旋,占总量的51.5%。长白山天池仅次于辽宁丹东,是东北发生暴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年平均暴雨数为3.3天。中部四平、长春、三岔河及偏西一些的长岭一带和东部的天池、东岗、集安等地两个区域,日降雨量可大于150mm的警戒量。[3]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及工业化、城市化速度的加快,造成了城市上空的“热岛效应”。城市上空温度较高、凝结核较多,使得城市区域内暴雨次数增多,而且降雨的时间和强度大大超过目前的防涝设计标准,城市内涝逐渐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 

(二)吉林省城市内涝灾害发生的人为因素 

极端天气的发生是不可抗力因素,因此,对于城市内涝灾害的治理重点在于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据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的研究报告显示:城市的地表径流量平均为自然区域的5.5倍。地表径流量是指地面无法下渗的积水量,这表示同一场暴雨在森林、草场甚至裸露土壤区等自然区域不会造成积水,但在城市地表就可能会形成一次内涝。[4] 

一是高密集的城市资产分布导致承灾体的暴露性增强。一方面,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价值高涨的城市进入了寸土寸金的时代,为了获取更多的土地利用价值,近年来每平方米城市土地的资产分布及人口密度呈几何倍数增长,城市空间利用率骤升。这就使得承灾体的暴露性增强,同等面积的积水内涝在资产越密集的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可能性人员伤亡就越大。另一方面,现代城市的高度发展决定了城市运传的复杂性。交通、商贸等活动成为城市运转的主体,这类活动容易被暴雨中断,而其被中断的后果就是城市运转出现问题甚至导致局部瘫痪,造成财产损失和城市秩序混乱,进而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5] 

城市灾害防治篇3

一、工作责任

责任领导:

主要责任单位:区国土分局

责任单位:区建委、区市政委、区交委、区水利农机局、区教委、区移民局、区经委、区中小企业局、区安监局、区发改委、区公安分局和各镇街、园区(新城、风景区)

二、工作目标

一)对所属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100%拉网式排查,排查实现三个100%一是通过开展地质灾害大排查。查找出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防范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监测、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等消除安全隐患的措施和建议。二是将排查时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00%纳入地质灾害防灾体系。三是专业技术单位编制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报告复核率100%

二)严厉查处可能诱发重大地质灾害的工程建设、采矿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一是通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大执法。有效预防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二是坚持“既要处理事,又要处理人”原则,对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失职、渎职工作人员进行查处。三是对专业技术单位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三)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通过开展地质灾害大整治,确保“四到位”和“八落实”一是对排查发现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做到责任单位、防治资金、监测手段、防治措施“四到位”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警示牌、单点防灾预案、监测经费、监测人、监测记录、两卡(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监测设施、撤离路线等群测群防工作“八落实”进一步完善和巩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三、工作内容

特别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危岩、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重点是三峡库区、城市建设地带、重要交通干线、重大水利工程、重要市政基础设施、矿山开采、矿山采空区、学校、旅游景区等周边地质灾害隐患点。

一)大排查工作内容

并对每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按以下要求进行排查: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新城、风景区)管委会要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机构、责任落实、防治经费、防灾体系、监测网络、年度防治方案、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工程治理与搬迁避让、宣传培训等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自查。

否可能扩大和变化,1.对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一是排查是否做到八落实”二是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规模、影响范围(包括人员、设施、生产企业等)威胁对象、发展趋势等。否可能发展为重大安全隐患。

除开展上述两个方面的排查内容外,2.对已完成工程治理或正在进行工程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还要排查治理方案是否科学有效,否按照批复的治理方案实施,施工过程或效果监测是否有变形,工程施工现场是否出现新的变形,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是否到位。

除开展上述两个方面的排查外,3.对已采取搬迁避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还要排查是否按照批复的搬迁避让方案实施,核实该隐患点的变形情况,核实影响范围是否扩大,影响范围内是否仍然存在受威胁对象。

要开展地质调查工作,4.对排查时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认真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规模、危险区范围、威胁对象、稳定性及危害程度,提出防治措施建议,并将其纳入当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各行业主管部门对涉及本行业范围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参照上述要求开展地质隐患点排查。专业技术单位对本单位承担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调查评价报告、勘查设计报告和工程治理等技术资料进行详细自查。

二)大整治工作内容

对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整治: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新城、风景区)管委会及区级相关部门必须落实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员。

按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八落实”和地质灾害整治工作“四到位”要求及时整改完善;1.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漏洞。

将隐患点纳入当地群测群防体系,2.对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并按照群测群防达标建设标准,制订单点防灾预案,明确防灾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落实监测人员和监测经费,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设置警示牌和遇险撤离路线图;

及时组织群众撤离险区,3.对出现险情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专业队伍进行应急调查,并采用专业监测、搬迁避让及工程治理等处置措施;

4.对在查处地质灾害防治违法违规行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三)大执法工作内容

1.对在地质灾害预防、治理工作中失职、渎职并造成后果的抢险救灾中严重失职、渎职的违反地质灾害防治规定办理建设项目有关手续的

2.对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不治理或治理不彻底的

3.对在地质灾害危险区、极易发区或直接威胁区内从事与地质灾害防治无关的爆破、削坡、工程建设、采矿等活动的

4.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论不宜开采而开工建设开采的

未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求配套设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或落实治理措施的5.对违反地质灾害防治“三同时”制度。

6.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范围内及其周边进行工程建设的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影响论证的

7.矿山开采可能诱发矿山地质灾害的

或承担的项目出现质量问题的8.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和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勘查、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弄虚作假。

9.对妨碍、阻挠地质灾害监测、搬迁避让和治理工作的

四)及时按要求报送《地质灾害大排查明细表》和《地质灾害大排查汇总表》检查总结工作内容。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新城、风景区)管委会及区级行业主管部门要认真总结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情况并形成书面报告。

四、工作步骤

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深化和延续,此次地质灾害大排查、大整治和大执法工作是全区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和大执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此次地质灾害大排查、大整治和大执法工作从年7月20日开始,至12月15日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建立工作机构,一)动员部署阶段(7月20日―8月10日)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新城、风景区)管委会、区级相关部门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落实责任人员,完成人员培训,做好宣传发动和安排部署工作。

由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新城、风景区)管委会负责本辖区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工作,二)大排查阶段(8月11日—8月31日)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要按照大排查工作内容要求进行排查,排查率要达到100%并填写排查统计表和汇总表。同时,制定问题整改的具体工作方案,并开展大整治和大执法的相关工作。此基础上,区国土分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进行复查,复查率达到50%以上,区国土、建设、市政、交通、水利、移民、安监、煤监、支铁办等将排查和复查结果报相应市级行业主管部门。

针对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时发现的地质灾害防灾体系中存在问题和重大地质灾害隐患,三)大整治大执法阶段(9月1日—11月15日)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新城、风景区)管委会及区级相关部门依照《中共市委办公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责任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渝委办〔〕77号)职责划分。按大整治工作内容进行整治。区级相关部门按照执法权限对大执法工作内容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建立长效机制,四)总结提高阶段(11月16日—12月15日)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新城、风景区)管委会及区级相关部门对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执法查处情况、隐患整治落实情况等开展检查并进行全面总结。进一步细化、硬化、巩固专项行动成果。推进专项行动向纵深发展。

五、职责分工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分级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和“谁引发、谁治理”原则。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由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处理并承担相应责任;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由责任单位负责处理并承担相应责任。

各镇街、各园区(新城、风景区)区政府相关部门在本次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中的具体职责是

负责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新城、风景区)管委会:负责本辖区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组织机构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制订本行政区域地质灾害年度防治方案,对所有地质灾害点逐一建立防治预案,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充分发挥村(居)组等基层组织作用,扎实推进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

区国土分局:牵头负责地质灾害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

区建委:负责工程建设诱发地质灾害隐患的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

主要范围包括: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市政基础设施及各类污水和垃圾处理场。区市政委:负责市政设施及周边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

主要范围包括:各类交通设施建设项目(包区交委:负责公路、航道沿线边坡及周边地质灾害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

括改扩建项目)周边、公路和航道沿线边坡及周边。

建水利工程影响范围。区水利农机局:负责影响水利设施和法定边界范围的地质灾害和因洪水引发灾害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主要范围包括:已建水利工程及其周边。

区教委:负责学校及周边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

主要范围包括:移民工程建设影响范围,区移民局:负责三峡库区的移民迁建区、移民迁建设施地质灾害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三峡库区高切坡项目等。

重点是位于危岩、陡崖和滑坡体影响范围内的企业、煤矿、非煤矿山的生产区、生活区及尾矿库(坝)废弃矿井、采空区、井口、道路等。区经委、区中小企业局、区安监局等部门:负责工业企业、煤矿和非煤矿山开采等生产活动地质灾害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主要范围包括:工业企业生产、煤矿和非煤矿山开采可能引发或遭受的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不稳定边坡。

区发改委(支铁办)全面负责铁路工程沿线周边地质灾害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

六、工作要求

落实责任。为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一)加强领导。经区政府研究同意,决定成立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黄宗华任组长,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杨永洪、区国土分局局长牟跃进任副组长,区政府应急办(救灾办)区国土分局、区监察局、区发改委、区经委、区教委、区建委、区市政委、区交委、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水利农机局、区移民局、区安监局、区卫生局、区气象局、区房管局、交警支队、区中小企业局、区国资办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国土分局,由牟跃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李青、包秀华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新城、风景区)管委会及区级有关部门也要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

严格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区政府与各镇街、各园区(新城、风景区)及区级有关部门签订《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各镇街、各园区(新城、风景区)及区级有关部门要把领导责任、管理责任、防治责任落实到具体环节、具体岗位、具体人头。分管领导牵头抓,其他领导成员“一岗双责”具体抓,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做到监管不留真空,防治不留死角,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防灾减灾责任体系。

注重培训。要充分利用地灾防治知识培训、发放传单、现场宣讲等各种手段,二)搞好宣传。采用电视、广播、报纸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地灾防治知识和《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要狠抓地质灾害重点区域的防灾知识宣传工作,对受威胁群众、中小学生,以及镇村干部、地质灾害监测员等开展一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遇险自救能力,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全民普及、地质灾害全民预防的目标。

强化整治。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新城、风景区)管委会及区级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工作实际,三)扎实推进。制订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内容、强化工作责任,明确工作要求。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推进,确保排查不留死角,执法不留情面,整治不留后患,使此次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真正收到实效。对排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立即整改,对严重威胁矿山安全生产和人员生命的要立即责令停产、停工进行整改,待隐患排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突出重点。此次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要统筹兼顾,四)全面深入。点面结合。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新城、风景区)管委会及区级有关部门既要全面发动,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要做到全覆盖;又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检查地质灾害极易发区、高发区内严重威胁群众安全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出现险情且急需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城市灾害防治篇4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号,以下简称《决定》)精神,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受极端天气、地震和工程建设等因素影响,地质灾害呈现多发态势,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地质灾害防治任务艰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全面贯彻落实《决定》精神,认真履行地质灾害防治责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消除地质灾害威胁,最大限度地保护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实基础。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个环节,以保护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防治体系、应急体系为核心,强化全社会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统筹兼顾,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提升我区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二)基本原则。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建立健全自治区、地州市、县(市)三级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明确各级人民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做到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运用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等多种手段,有效规避地质灾害风险;坚持专群结合、群测群防,充分发挥专业监测机构作用,紧紧依靠广大基层群众全面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谁引发、谁治理,对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明确防灾责任单位,切实落实防范治理责任;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在重点加强地质灾害多发乡(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同时,协调推进山洪等其他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治理。

(三)工作目标。到年,在已完成谷地8县1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完成市及市、县、县、县、市、市、县、县、自治县、自治县、县、县、县、市、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自治县、市、县、县、县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30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及20处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学校、居民点搬迁避让工作;对其他隐患点,积极开展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使灾情、险情得到及时监控和有效处置;完成40个以“有组织、有经费、有规划、有预案、有制度、有宣传、有预报、有监测、有手段、有警示”为内容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完善自治区、地州市、县(市)三级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群测群防和应急体系;建立地质灾害防治长效投入机制。到年,全面建成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基本消除中型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威胁,使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明显减少。

三、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

各地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及县(市)人民政府在做好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水利、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要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目标任务和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预报、搬迁避让、重点治理等工程实施计划及防治措施等,将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和应急体系建设纳入规划,与当地安居富民、定居兴牧、中小河流治理、其他灾害防治、生态环境治理等工作相衔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要加强对各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四、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调查和动态巡查

(一)大力推进调查评价。“十二五”期间,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开展以县(市)为单元的全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对市及29个地质灾害易发县(市)进行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查清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要隐患点的基本情况,重点提高伊犁谷地、天山北坡经济带等区域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程度,加大对人口密集区、重要基础设施周边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价力度,提出具体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和建议。调查评价结果要及时提交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作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依据。

(二)强化重点勘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组织对可能威胁城镇、学校、医院、集市和村庄、部队营区等人口密集区域及饮用水水源地,隐蔽性强、地质条件复杂的重大隐患点开展详细勘查,查明灾害成因、危害程度,掌握其发展变化规律,逐点制定监测防治措施,并督促落实。

(三)开展动态巡查。地质灾害易发区县(市)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隐患巡查、排查制度,组织开展经常性巡回检查,坚持汛前排查、汛中检查和汛后核查,重点加强对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城镇、学校、医院、集市、村庄(零散居民点)等人口密集区域和交通干线、重要工程建设活动区以及临时作业场地的全面排查,逐个落实防灾措施,及时消除灾害隐患,并将排查结果及防灾责任单位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各地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要加强对县(市)人民政府隐患排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对基层难以确定的隐患,要及时组织专业部门进行现场核查确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水利厅等有关部门提供指导和帮助。

五、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

(一)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提高群测群防水平。地质灾害易发区县(市)、乡(镇)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以村干部和骨干群众为主体的群测群防队伍,强化群测群防工作措施,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及时更新包括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责任人、监测人员等内容的群测群防信息。对群测群防监测人员给予适当经费补贴,并配备简便实用的监测预警设备,解决群测群防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群测群防人员的防灾知识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其识灾报灾、监测预警和临灾避险应急能力。地质灾害易发区县(市)人民政府要加快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水利厅、民政厅、教育厅、气象局等部门要加强指导,共同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二)完善监测预报网络。各地要加快构建和完善国土资源、气象、水利、地震等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建立预报会商和预警联动机制。做好突发地质灾害监测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监测预报范围逐步覆盖到地质灾害易发乡(镇)和重要隐患点。对城镇、乡村、学校、医院、旅游景区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等人口密集区上游易发生滑坡、山洪、泥石流的地带,要加密部署气象、水文、地质灾害等专业监测设备,在地质灾害高危险区设置专业自动监测站,加强监测预报,确保及时发现险情、及时发出预警。

(三)加强预警信息手段建设。要加快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应急广播体系,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话、宣传车和电子显示屏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并发送到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要隐患点的相关单位、责任人、监测人。重点加强农村山区等偏远地区紧急预警信息手段建设,并因地制宜地利用实时监测报警仪、有线广播、高音喇叭、鸣锣吹哨、逐户通知等方式,将灾害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受威胁群众。

六、有效规避灾害风险

(一)严格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按照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工程建设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严防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逐步推进农村山区新建住宅选址地质灾害危险性简易评估工作,不得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高危地段、冲沟口、高陡边坡切坡建房。加大城市及周边矿山采空区地面塌陷预防和治理力度。强化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与监管,开展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各地、各有关部门在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时,要加强对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合理确定项目选址、布局,切实避开危险区域。

(二)快速有序组织临灾避险。对出现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县(市)人民政府要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向社会公告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要组织制定防灾避险方案,明确防灾责任人、预警信号、疏散路线及临时安置场所等。遇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和地震灾害发生时,要组织力量严密监测地质灾害隐患发展变化,紧急情况下,当地人民政府及基层群测群防组织要迅速启动防灾避险方案,及时有序组织群众安全转移,并在原址设立警示标志,避免人员进入造成伤亡。在安排临时转移群众返回原址居住前,要对灾害隐患开展评估,落实监测预警等防范措施。

(三)加快实施搬迁避让工程。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与安居富民、定居兴牧、扶贫开发、生态移民、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城区改造、土地整治、灾后重建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群众搬迁避让,优先搬迁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周边学校、医院及居民点群众。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规划的前提下,优先安排搬迁避让工程用地。要加强对搬迁安置点的选址评估,确保新址不受地质灾害威胁,并为搬迁群众提供长远生产、生活条件。

七、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一)科学实施工程治理。对一时难以实施搬迁避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尤其是城镇、乡村、学校、医院、旅游景区等周边的隐患点,各地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工程治理,充分发挥专家和专业队伍的作用,科学设计,精心施工,保证工程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级国土资源、发展改革、财政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工程治理项目的支持和指导监督。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30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工程。

(二)加强重要设施周边地质灾害防治。对交通干线、水利枢纽、输供电输油(气)设施等重要设施及军事设施周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确保安全。经评估论证需采取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在主体工程建设的同时,实施地质灾害防护工程。各施工企业要加强对工地周边地质灾害隐患的监测预警,制定防灾预案,切实保证在建工程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三)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各地要组织国土资源、发展改革、财政、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农业、安全监管、林业、气象、铁路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统筹各方资源,抓好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水土保持、山洪灾害防治、中小河流治理、内陆河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尾矿库隐患治理、易灾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等各项工作,切实提高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水平。要编制实施相关规划,合理安排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适当提高山区城镇、乡村的地质灾害设防标准。

八、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应急能力建设

(一)加强地质灾害应急机构建设。各地要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快组建专群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车载监测系统、调查车辆和监测仪器等必要的交通、通信和专业设备,形成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要积极推进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地质环境监测站建设。各级地质环境监测站承担汛期地质灾害巡查、排查,为基层地质灾害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建立和完善自治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平台,与自治区人民政府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加强自治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应急中心建设,全面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二)强化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各地要进一步完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指挥组织机构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强化应急措施,制定严密、科学的应急工作流程。要建设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加强必要的生活物资和医疗用品储备,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有关各方协调联动和应急处置能力。地质灾害多发区县(市)、乡(镇)要细化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预案。自治区选择10个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县(市)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三)强化基层地质灾害防范。地质灾害易发区县(市)人民政府要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熟悉情况的优势,大力推进乡(镇)、村地质灾害监测、巡查、预警、转移避险等应急能力建设。积极推动地质灾害易发区乡(镇)国土资源所的地质灾害防治评估、巡查、预案、宣传和人员“五到位”建设。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内,乡(镇)人民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回检查,对威胁学校、医院、村庄、集市、企事业单位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的重大隐患点,要安排专人盯守巡查,并在每年汛期前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避险演练。

(四)做好突发地质灾害的抢险救援。一旦发生突发地质灾害或出现险情,各地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切实做好抢险救援工作,加强综合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快速高效做好人员搜救、灾情调查、险情分析、次生灾害防范和灾情信息上报等应急处置工作。要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医疗和心理救助,全力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九、健全保障机制

(一)加大资金投入和管理力度。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决定》的要求,将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动态巡查、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工程治理、应急处置、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科普宣教和培训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和群测群防人员补助资金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并逐年增加财政投入。同时,要严格资金管理,确保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专款专用。各地要探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自治区财政厅、国土资源厅要积极争取国家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项目。

(二)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队伍建设。地质灾害易发区地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县(市)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与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需要相适应的专业监测、应急管理和技术保障队伍,加大资源整合和经费保障力度,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加大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对长期在基层一线从事地质灾害调查、监测等防治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务、职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三)积极推进科技创新。自治区相关科技计划(基金、专项)等要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组织开展对典型地质灾害成灾机理、灾害风险分析、灾害监测与治理技术和气象、地震与地质灾害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要积极采用地理信息、全球定位、卫星通信、遥感遥测等先进技术手段,提升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的精度和效率。

(四)深入开展科普宣传和培训教育。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地质灾害识灾防灾、灾情报告、避险自救等知识的科普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预防地质灾害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地质灾害易发区要定期组织机关干部、基层组织负责人和骨干群众参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加强对中小学学生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教育,开展必要的应急演练,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各级人民政府负责人要全面掌握本地区地质灾害情况,切实增强灾害防治及抢险救援指挥能力。

十、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及时研究解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建立完善逐级负责制,确保防治责任和措施层层落到实处。地质灾害易发区地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要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县(市)、乡(镇)人民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及主管部门负责同志任职等谈话的重要内容,督促检查防灾责任落实情况。对在地质灾害防治中,致使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行政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城市灾害防治篇5

关键词:自然灾害;城市发展;数据比较分析;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X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7-0099-03

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建设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城市发展同时面临的自然灾害不容忽视。据民政部统计,2012年7月份,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6180.1万人次受灾,402人死亡,91人失踪,464.3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或其他需紧急生活救助。经核定,各类自然灾害造成24.4万间房屋倒塌,87.1万间不同程度受损;农作物受灾面积为5185.8千公顷,其中绝收624.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55.2亿元人民币(不含港澳台地区数据)。

可见,在快速的城市发展背后,人们忽视了城市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城市建设的同时没有做到提前防范;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联合国从1987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便对自然灾害的防治减灾工作做了大量的研究,包括对治理规划、评价体系、预测预报、综合治理等多个方面的研究[1-5],但是却忽略了自然灾害同城市发展的关系。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城市发展的进程与近年来城市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治理,研究城市发展与自然灾害影响的关系,从而得出相关结论。在更好地建设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城市的同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减少和避免自然灾害对城市的经济影响和财产损失,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最终实现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各城市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一、杭州城市发展与自然灾害影响性分析

(一)杭州近几年城市发展情况[6-8]

杭州近几年来在城市经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2009年以来,人口密度数不断增长;城区面积小幅扩大,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减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增长变化不明显(表1、图1);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达到7011.8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人均GDp水平实现新提高,按常住人口计算,突破8万元;按户籍人口计算,突破10万元。据初步核算,2012上半年杭州市实现生产总值(GDp)3372.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杭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590元,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1129元,增长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7%。

(二)杭州近几年自然灾害情况

杭州近几年的自然灾害以暴雨为主,自然灾害带来的主要问题是城市的地质灾害。

2009年,全市共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地质灾害43起,导致13人死亡、4人受伤和416.85万元的经济损失。截至2009年年底,存在一定危害的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共816处,威胁12500多人的生命安全和5.7亿元的财产安全[9]。

2010年,全市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地质灾害34起,导致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638万元。截至2010年年底,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154处,威胁着17700多人的生命安全和75亿元的财产安全[10]。

2011年杭州市域范围内共发生地质灾害灾情308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5万元。全市发生经济损失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共18起。截至2011年年底,尚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101处,其中滑坡隐患502处、崩塌隐患377处、泥石流隐患220处、地面塌陷隐患2处,对1.79万人的生命安全和6.93亿元的财产安全构成威胁[11]。

(三)杭州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投入分布

总体来看(表2),杭州市建设用地面积及公共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面积都在增加,但是后者所占前者比例(图2)却呈现2009到2010年增长,2010年到2011年降低态势,而且通过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收支的情况可以看出,2011年的维护建设资金支出是最低的,可见维护资金支出同社会公共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面积成正比例关系。

介于杭州市主要面临的自然灾害问题是暴雨洪水,本文采集了关于城市排水系统的一些数据。首先,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财投资2010年较2009年增加,2011年较2010年减少(表3)。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财在排水、防洪方面的投资占总投资数的比例逐年减小,且2011年较2009年的比例减少三成(图3)。具体分析固定资财在排水防洪上的投资,排水方面投资逐年减少,2011年较2009年下降超过50%;防洪方面2010年投资最多,2009年投资急剧减少,只有将近2010年的1/8(图4)。然后,排水管道长度逐年增加,但是增长幅度2010年到2011年较2009年到2010年要小,雨水及雨污合流管道长度的发展趋势与排水管道相同。最后,防洪堤长度2009年达到最高值,2010年和2011年持平。

(四)杭州城市发展与自然灾害的相关性研究结论

通过上述的图表和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总体上杭州市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投资是随着城市人口、面积的扩大逐年增加的,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无论是建设用地还是管道里程都是在增长,只不过在2011年部分增长较2010年缓慢很多,甚至呈下降趋势。

通过对数据的初步分析,结合杭州市近几年的自然灾害情况,虽然灾害数和伤亡人数逐年减小,但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上的投资,特别是在防灾减灾设施上的投资不能减少,不能放缓。不应该出现大伤亡大投资,小伤亡小投资,无伤亡不投资,更不能出现等出事了再治理的侥幸心理。杭州城市的建设不断加快,建设面积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能滞后于城市其他方面建设。

二、国内受灾严重城市调查分析

(一)我国整体受灾形式

近年来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干旱、洪涝、地震、风雹、台风、高温热浪、低温冷冻和雪灾、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森林和草原火灾、病虫害等各类灾害均有不同程度发生,部分地区重复受灾,特别是区域性极端暴雨、阶段性严重干旱、局地性强风飑线、高频次登陆台风和大范围雪灾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12]。

(二)相关城市在防灾救灾方面的建设问题

截至2012年7月26日北京的特大洪水据初步统计,造成77人死亡,总损失大概在50亿元人民币[13]。以这次北京的特大洪灾为例,结合一些其他城市的自然灾害,反映出了几个问题。

第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截至2007年底,北京市城八区共有地下排水管网3807公里,雨水排水管网2000公里。北京的排水管网比较大,但是排水系统标准不高,很多雨水排水管道的设计标准为“三年一遇”,只能应对每小时30mm至50mm的降水,一旦超过50mm,积水就开始严重。而且像北京这样的城市,80%的路面被混凝土、沥青等不透水材料覆盖,雨水无法渗透,只能通过排水管网排水,而很多排水管道内有沉积物,得不到及时清理,导致积水泛滥[14]。

第二,城市规划不合理。首先,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大中型城市开始盲目扩张。在城市规划中,城市建设面积不断扩大,辅助的基础设施建设却跟不上。其次,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城市负担不断加重,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破坏,环境本身的蓄排水能力、自净能力等丧失。最后,维持城市生存功能系统和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生命线工程上投入不足。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城市就会大面积停水停电,通讯中断,甚至出现交通瘫痪,以此引发的医疗、救援、补给问题也接踵而至。

第三,各部门之间协调不紧密。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往往会出现预报时偏差百出,应对时措手不及,救援时多头管理,究责时相互推诿。例如,我国地下空间分属国土资源、城市规划、建设、电信、电力、公用、民防、公安消防、抗震、水利防洪、绿化、环保、水电、国防、文物保护等多个领域[15],没有统一机构进行协调、开发、规划,加上相关领域立法存在缺失,一旦遇到排水系统问题,必然会牵扯多部门利益和项目布局。

三、结论与建议

(一)调查结果结论分析

通过对特定城市近几年来城市发展与抵御自然灾害情况之间关系的纵向比较,以及对多个城市应对自然灾害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之间的横向比较,得出结论:一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投入与防灾减灾工作的成效成正比;二是随城市建设发展,基础设施所占比重降低;三是大部分城市存在城市规划不合理问题;四是人民群众防范自救意识薄弱。

(二)城市发展应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1.长期有效城市规划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基于城市规划的,城市的规划必须要往立体型、可持续型和区域型方向发展。首先,城市规划不应停留在平面上,不应把形象工程放在第一位,不应忽视地下(排水排污管网,防震减震地基等)工程、空中(避雷设施,地质卫星遥感等)工程等的建设[16]。其次,规划要长期可行,并为城市的下一步发展留有建设空间和资源,努力提高基础设施的防御等级和年限,逐步淘汰“一年一遇”、“三年一遇”工程。最后,城市规划不是照搬照抄,要根据该城市的地质特征、自然灾害类型来合理规划。规划和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应当充分考虑城市管理因素,满足城市长效管理要求。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应先于城市的其他建设,应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要、优先考虑地位。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除了保障性的教育、医疗、交通、供水、供电外,还要充分考虑到该城市的自然灾害情况,有针对性地强化此方面的防灾减灾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已建设施的监督和维护,定期由专业人员对已建成的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排除安全和质量隐患。

3.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在城市发展的同时,标准和规范却没有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沿用了近20年,直到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才结束他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仅规定“城市防洪规划要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区排涝管网、泵站的建设和管理”。《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2001年6月开始实施,但该规范已超过十年,它所涉及的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和设计的技术标准,都适应不了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要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同时增强法律的效力和执行力。

4.提升公众防灾意识

防灾减灾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能,作为公民自身也要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实现“公众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首先,要积极配合和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次,要负起监督和保护公共基础设施的责任;最后,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要积极服从统一的指挥和引导,同时采取合理自救措施,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帮助救援人员实施救援工作。

参考文献:

[1]马宗晋,高庆华.论人口—资源—环境—灾害恶性循环的严重性与减灾工作的新阶段[J].自然灾害学报,1992,1(1):12-18.

[2]蔡立梅,周永章,石丙飞,等.自然灾害对广州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07,2(28):65-73。

[3]马宗晋,方蔚青,高文学,等.中国重大减灾问题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1-5.

[4]赵阿兴,马宗晋.自然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3,2(3):1-7.

[5]piersBlaike,iterryCannon,ianDavis,etal。Risk:naturalHazard,people.sVulnerability,andDisasters[Z].London:Rout-ledge,1994.147-167.

[6]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城市建设统计年鉴[Z].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文印中心,2009.

[7]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城市建设统计年鉴[Z].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文印中心,2010.

[8]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城市建设统计年鉴[Z].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文印中心,2011.

[9]杭政办函.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国土资源局关于杭州市201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Z].[2010]126号.

[10]杭政办函.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国土资源局关于杭州市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Z].[2011]100号.

[11]杭政办函.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国土资源局关于杭州市201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Z].[2012]116号.

[12]国家减灾中心灾害信息部.2009年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J].中国减灾,2010,(1):7-8.

[13]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暴雨冲刷出防灾意识[eB/oL].中国新闻网,2012-07-27.

[14]一场暴雨让北京软肋尽显[n].都市快报,2012-07-23(a03).

[15]“九龙治水”凸显地下空间开发困境[n].新华日报,2012-

城市灾害防治篇6

关键词:防灾减灾;灾害应急;救灾应急能力

中图分类号:S166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重庆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重庆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生态环境脆弱,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差异明显,自然变异强烈,自然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强度大、损失重。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干旱、风雹、洪涝、低温、雷电、地震、泥石流、滑坡、岩崩、水土流失、生物病虫害、森林火灾等多种自然灾害,造成众多的人员伤亡、大量的住房倒塌和农作物毁损。

加强重庆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建设,已成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在灾害应急管理中,政府的作用极其关键。政府是灾害应急管理的动力源之一,其能力之大小、功能之强弱,职能配置之合理与否,都关系到灾害应急管理的效率。

二、重庆防灾减灾工作成果

近些年来,重庆防灾减灾工作发生了较大变化,突出表现在防灾减灾工作的有序性增强、有效性提高,“秩序”与“效率”已经和正在成为当前重庆防灾减灾工作的新特征。具体说来,这种特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工作的变化:

一是体系更加健全。目前,全市救灾工作已基本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领导和组织管理体系。从管理体系上改变了过去权力分散、职责不清、运转不灵的状况。

二是制度更加完善。重庆直辖以来,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包括地震和地质灾害防治、防汛抗旱、气象监测、森林防火、生物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行政规章,制定并出台了政府救灾救济工作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初步形成了救灾工作的法规体系,基本实现了救灾工作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三是管理更加有序。近年来,重庆市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对自然灾害依据不同标准实行分级管理,救灾资金和物资的筹措、储存、分配与使用,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

四是力度更加增大。防灾减灾资金投入的大幅度增长是重庆直辖以来救灾工作最显著的变化。直辖后,中央加大了对重庆救灾经费的预算,全市各级各部门对灾区的投入也相应增大,

五是手段更加增强。目前,运用卫星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全市已初步建成“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网”、“三峡库区地质滑坡监测网”、“汛抗旱指挥系统”等,使全市救灾工作的科技化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三、防灾减灾工作存在的缺陷

近年来,虽然全市救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政府救灾应急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救灾工作管理体制与现行的救灾工作不相适应。救灾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协调一致的行动,而现行的是多头管理体制,导致各自为阵,难以形成系统合力。

2、减灾工程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减灾工程严重不足,且现有减灾工程标准低、设施老化、装备落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

3、救灾投入与现行财政体制不相适应。现在的救灾投入主渠道仍是国家财政和市级财政,县乡两级财政基本上少有投入,“分灶吃饭”、分级负责的救灾投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4、减灾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救灾工作的现实需要不相适应。受资金、人才、体制的限制,减灾科技成果推广严重滞后,自然灾害损失的科学评估从上到下至今也还没完全建立。

5、救灾法规体系与依法治灾不相适应。国家没有自然灾害救助的基本法,防灾减灾的许多共性问题和大政方针没有确立,不利于救灾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

四、大力提高重庆防灾减灾应急能力

政府是各种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主体,建立健全社会有效应对突发灾害的应急体系,政府是关键。因此,为进一步提高重庆防灾救灾应急能力,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进一步完善城市灾害应急法制建设。开展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的立法研究,构建和完善政府应对和处理城市危机事件的法律、法规体系,这是强化政府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根本措施,对提高政府应急处置能力,尤其对加大政府部门协调、组织机制落实、人财物调拨的力度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2、建立和完善政府灾害应急政策。加强应急信息系统建设,除健全职能机构、培训人员、加强信息网络连接和信息共享外,更为紧迫的是从信息报告制度入手,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信息报告的责任、标准、程序、时限、渠道、协作等具体要求。这是政府加强应急管理、健全应急机制的重要内容。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和民主建设的推进,政府的职能应逐渐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3、推进科技减灾,用现代科技提升政府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城市抗御灾害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进步的水准,因此要大力发展防灾减灾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把科技减灾纳入城市的发展规划;加大减灾投入,建立具备通讯、预警、灾情评估和监视、确定行动重点地带、协调及分配救灾资源、公众信息与新闻媒介等多方面的功能高效的应急技术系统,使之成为一个城市事故灾害的“神经中枢”。

4、加大减灾投入。政府必须自觉地担当起防灾减灾投入主体的责任,建立政府应急基金或发展灾害保险事业,扩大城市应急管理能力。救灾资金按比例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分级建立救灾资金的投入机制;坚持减灾工程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后投入使用;对具有排他性财产权的减灾工程,按“谁投资、谁使用、谁受益”的市场模式引资建设;广泛开展社会捐赠活动;建立多渠道、社会化的减灾投入机制。

5、通过各种形式,向广大市民广泛普及防御地震、火灾、疫情等灾害常识。在社会各个层面开展灾害防御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工作,强化城市人民的防灾意识,提高居民的应急反应能力。

同时,在新的历史时期,重庆将坚持“预防为主、防救结合、协调发展、综合减灾”的方针,紧紧围绕秩序与效率这一目标,建设防洪抗旱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气象减灾工程、地震预防工程、植物疫病防治工程、森林防火工程、灾后重建工程、生态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实现救灾工作系统化、社会化、科学化、法制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五、结语

防灾减灾是一个功在千秋的系统工程,不可急功近利。它需要政府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利益负责的精神,未雨绸缪,守土有责;需要把建立综合性防灾减灾系统工程切实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战略布局当中。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高低,将成为全面衡量城市整体功能及其安全防卫能力的标志。随着重庆防灾减灾应急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及防灾减灾工作的不断推进,重庆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将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方佳军.重庆市救灾工作的新变化、新举措[J].中国减灾,2002.4.

城市灾害防治篇7

一、梧州市地质灾害治理的基本做法

(一)领导挂帅,把地质灾害治理列为民生一号工程

2002年,广西在全区地质灾害防灾预案中,就已将梧州市列为地质灾害高发区。2003年,梧州市便开始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2004年,市委、市政府正式把地质灾害整治作为今后几年工作的一号工程,专门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的地质灾害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指挥、协调和落实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同时,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地质灾害整治的日常工作,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由市人大、国土局、建规委、市政局、发改委等部门人员组成,并设立了工程项目组、工程技术组、项目资金组、房屋拆迁组、房源安置组、综合信息组等6个小组,按其职能分别开展工作。3个城区也相应成立地质灾害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作。

(二)强化责任,严格实施地质灾害治理方案

1、制定“6.8”灾害治理方案。“6·8”灾害发生后,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及时组织国土局、建规委、市政局、发改委、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配合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以及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等有地质灾害防治勘探、设计、施工资质的专业队伍,对市区地质灾害进行详细调查和勘测,为全市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资料。并编制了《梧州市区“6·8”灾害治理方案》,根据灾情及分布情况,按照“统筹安排、连片治理、方便工作”的原则,将210个地质灾害点列为急需治理的灾害点。该治理方案于2006年7月28日获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对210个灾害点的治理工程措施有2种,一是采取截水渠、重力挡土墙、锚杆挡墙、抗滑板桩、锚杆格构、挂网喷砼护坡等永久治理工程措施;二是采用绿化护坡、筑拦沙坝、建沉沙池、修排水渠等临时防护措施。所有治理工程项目均由市地质灾害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委托广西3家有甲级地灾勘查设计资质的单位和市内3家有地质灾害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勘查设计,将项目分门别类,相对重大、危险的工程项目由广西设计单位负责,相对中型及小型工程项目由梧州市内设计单位分城区限时完成。

2、明确地质灾害治理目标、责任。市委、市政府要求210个治理点必须赶在2007年汛期到来之前完成主体工程,以发挥防灾抗灾作用。在时间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不少治理点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市政府进一步落实责任,要求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使210个治理项目均落实了责任单位、责任人(包括项目责任人、技术责任人、行政责任人)和具体工作目标,并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公告,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建立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问责制度,市委、市政府于2007年2月出台了《梧州市地质灾害整治工作问责暂行办法》,明确了问责对象在整治地质灾害中,不履行、不正确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或者在整治过程中措施不力,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行为将被问责,并规定了问责方式和程序。

(三)积极筹集地质灾害整治项目资金,严格资金管理

该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面广量多,所需投资巨大。为解决整治资金不足的问题,梧州市除了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补助资金外,市政府自筹部分资金。同时,还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谁引发,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谁使用,谁治理”的整治原则,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治理。210个急需整治的灾害点中,有50个灾害点确定了整治责任单位,如公路局后山边坡,全部由公路局自筹资金实施整治;有38个灾害点由市直、区直、中直机关共56个部门单位捐助资金进行治理。由于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地灾治理工作,从而有效缓解了资金的压力,确保治理工作的推进。

地质灾害治理资金的使用,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执行资金的支付程序,每月下旬由分管财政的副市长主持召开资金调度会,审定各城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业主的资金支付额度,然后按规定代扣税金并经财务总监复核后,直接支付给施工队伍(业主),这样既保证了项目建设资金需要,又防止资金被积压、挪用。

(四)严把工程质量关

该市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办法对治理工程质量实施监督。一方面从市内各设计单位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质量检查组对各项目进行实时跟踪检查,尤其是在施工中不定期深入工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及时报市地灾办,由市地灾办项目联系人加强督促落实。质量检查组经常同各项目的监理、设计和施工队伍及时沟通、协调,尽量在施工现场将问题及时解决,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推进。另一方面,根据国土资源部《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及重庆市的做法,由市地灾办请示市政府同意,下发了《关于市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验收有关问题的通知》,统一了验收的资料,明确了各类地质灾害治理的验收标准、程序。并委托广西两家有检验资质的单位对各治理项目的关键工序如抗滑桩、锚杆、锚索、挡土墙等进行随机抽样检验,出具检验报告书。经过检验,目前治理工程绝大部分项目都达到设计要求,对个别不达设计要求的,则由设计单位提出意见,施工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补充完善并验收合格后方可通过验收。

二、有效整治地质灾害的几点思考

梧州市大规模整治地质灾害是近几年的新工作,没有更多经验可循。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梧州市目前的地质灾害整治工作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地质灾害治理的责、权、利尚需进一步明确

梧州市“6.8”治理方案按“谁受益,谁治理,谁引发,谁治理,谁使用,谁治理”原则去实施。但由于历史原因,市区山多平地少,随着人口不断增多,居民建房不断自山脚向山顶扩展,房屋依山而建,且无规无序,造成大量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之房屋密集,边坡支护及排水设施不到位,每逢暴雨季节,山体经常崩塌塌坡而引发地质灾害,危及周边房屋的安全,其责任认定难度较大。如“6·8”灾害是属自然因素造成还是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很难确定,因为很多都是七八十年代建设的房屋,完全认定由责任单位或房屋所有者承担治理责任难度大。另一方面,一些确需治理的边坡,在实施工程治理时必须拆除部分周边房屋,需要给予拆迁补偿,这部分资金若由责任单位或房屋所有者承担有难度,若由政府全部出资治理和补偿,又会使群众产生依赖心理,认为地质灾害治理是政府的责任。因此,目前梧州市规定,近几年房地产公司建设的项目以及企事业单位所在地的边坡治理责任,由这些房地产单位、部门承担;而私人住宅及原单位(部门)70~80年代建设项目和学校的边坡需进行地灾治理的都由政府实施治理。今后,必须进一步明确治理责任主体,居民房屋等所有受益者,应该有一份治理责任,也就是要担负一定比例的治理费用;对于需搬迁避让的,政府只给予经济补助,而不能作为房屋拆迁补偿全额补足,也就是不能完全依赖政府。

(二)必须统筹考虑、全面规划、分步实施

梧州市区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受威胁人口多,且很多房屋建在山上,如何保证老百姓不被地质灾害威胁需要全市统一规划,全盘考虑,科学治理。一方面地质灾害的整治不能为治理而治理,应与城市旧城改造结合起来。如对石鼓冲、平民冲、冰泉冲等万秀区河东片80年代前建在山上的房屋实行搬迁,进行集中安置,并对河东片的土地进行城市建设,既可以进行旧城改造,又可以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彻底消除地质隐患,让居民安居乐业。另一方面地质灾害治理必须与城市景观改造相结合。梧州市属于一个山城,应利用山来点缀、装饰城市,使之更漂亮、美观。因此,工程措施必须结合山坡以及周边环境、建设物的特点,有些植被、建筑物和设施能保留的,应尽量保留,对景观有影响则在设计时就应考虑拆除,根据山坡的不同景观而采取不同治理措施,以达到既消除地灾隐患,又改善城市景观的效果。由于地灾点多且广,要全面彻底整治,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目前只是实施近期整治,而中期、远期整治必须严格按照《梧州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7~2020年)全面分步实施。

(三)解决好治理经费不足的问题

根据《梧州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7~2020年),梧州市区近、中、远期整治地质灾害的勘查和治理经费估算需3亿元,搬迁避让费用2.5亿元,共计需5.5亿元。目前已累计投入2亿元,资金不足还需要多方筹措解决。目前除积极争取上级补助支持外,还尝试通过地质灾害治理产生的效益以及银行贷款来弥补资金的不足。

城市灾害防治篇8

一、地理位置及洪灾概况

二、成因分析

分析我市山洪灾害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5.人为因素造成局部山体滑坡,导致山地灾害。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山体上开采矿石、修路建房,破坏了山体结构,在强降雨的诱发下,山体滑坡、泥石流往往伴随着山洪一同泛滥,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电力和电信线路倒杆,交通道路中断,农田被毁。

三、减灾措施的探讨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针对山洪频发的主客观因素,我们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治标治本。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山洪灾害意识,在防御山洪灾害上,当前普遍存在着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把防灾减灾当做是“短期行为”和“被动行为”,灾情发生,往往措手不及,处处挨打。防灾抗灾涉及到全社会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各行各业各个部门,因此,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防灾减灾斗争中来,树立抗灾保安全、抗灾夺丰收、抗灾求发展的思想,要把强化防灾减灾意识做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一是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报告会等各种宣传媒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增强全民的防灾意识;二是加强教育和培训工作,传授防灾抗灾的有关知识,增强防灾抗灾能力;三是要提高公民参与防灾抗灾的意识,认识到防灾抗灾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四是要建立健全一个强有力的指挥体系,组织一支过硬的抢险队伍。

2.建立专门的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地矿、气象部门加强山洪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测工作,尤其是地矿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具体的管理方案;建设、国土部门要采取措施制止在山洪易发地区进行建筑、开发。在今年“5.26”洪灾中,由于气象部门预报的准确及时,各级各部门防汛责任落实,提前作好了各项准备,在抵御山洪灾害中抓住了主动权,虽遭特大暴雨袭击,没有造成人员死亡。

3.大力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水利基础建设,提高抗灾能力是防灾减灾的有力保障。针对防御山洪灾害的需要,工程建设应着力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抓水库的除险加固。集中精力、财力、物力,打好险病水库歼灭战,力争三至五年内,摘掉现有险病水库的帽子,确保安全运行,发挥其正常的防洪效益。二是抓城镇防洪工程建设。发生山洪灾害,损失最大的一般均在城镇,因此,要把城镇防洪堤建设纳入城镇规划、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修好“保命堤”,保城镇安全。三是争取骨干防洪工程立项建设。按照我们的规划,如能在夫夷水上游修建犬木塘水库,在赧水上游修建洞口塘水库、山门水库等重点骨干工程,邵阳的山洪灾害将会得到根本的治理。

城市灾害防治篇9

(一)领导挂帅,把地质灾害治理列为民生一号工程

2002年,**在全区地质灾害防灾预案中,就已将**市列为地质灾害高发区。20**年,**市便开始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20**年,市委、市政府正式把地质灾害整治作为今后几年工作的一号工程,专门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的地质灾害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指挥、协调和落实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同时,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地质灾害整治的日常工作,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由市人大、国土局、建规委、市政局、发改委等部门人员组成,并设立了工程项目组、工程技术组、项目资金组、房屋拆迁组、房源安置组、综合信息组等6个小组,按其职能分别开展工作。3个城区也相应成立地质灾害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作。

(二)强化责任,严格实施地质灾害治理方案

1、制定“6.8”灾害治理方案。“6·8”灾害发生后,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及时组织国土局、建规委、市政局、发改委、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配合**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以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等有地质灾害防治勘探、设计、施工资质的专业队伍,对市区地质灾害进行详细调查和勘测,为全市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资料。并编制了《**市区“6·8”灾害治理方案》,根据灾情及分布情况,按照“统筹安排、连片治理、方便工作”的原则,将210个地质灾害点列为急需治理的灾害点。该治理方案于20**年7月28日获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对210个灾害点的治理工程措施有2种,一是采取截水渠、重力挡土墙、锚杆挡墙、抗滑板桩、锚杆格构、挂网喷砼护坡等永久治理工程措施;二是采用绿化护坡、筑拦沙坝、建沉沙池、修排水渠等临时防护措施。所有治理工程项目均由市地质灾害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委托**3家有甲级地灾勘查设计资质的单位和市内3家有地质灾害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勘查设计,将项目分门别类,相对重大、危险的工程项目由**设计单位负责,相对中型及小型工程项目由**市内设计单位分城区限时完成。

2、明确地质灾害治理目标、责任。市委、市政府要求210个治理点必须赶在20**年汛期到来之前完成主体工程,以发挥防灾抗灾作用。在时间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不少治理点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市政府进一步落实责任,要求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使210个治理项目均落实了责任单位、责任人(包括项目责任人、技术责任人、行政责任人)和具体工作目标,并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公告,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建立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问责制度,市委、市政府于20**年2月出台了《**市地质灾害整治工作问责暂行办法》,明确了问责对象在整治地质灾害中,不履行、不正确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或者在整治过程中措施不力,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行为将被问责,并规定了问责方式和程序。

(三)积极筹集地质灾害整治项目资金,严格资金管理

该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面广量多,所需投资巨大。为解决整治资金不足的问题,**市除了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补助资金外,市政府自筹部分资金。同时,还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谁引发,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谁使用,谁治理”的整治原则,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治理。210个急需整治的灾害点中,有50个灾害点确定了整治责任单位,如公路局后山边坡,全部由公路局自筹资金实施整治;有38个灾害点由市直、区直、中直机关共56个部门单位捐助资金进行治理。由于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地灾治理工作,从而有效缓解了资金的压力,确保治理工作的推进。

地质灾害治理资金的使用,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执行资金的支付程序,每月下旬由分管财政的副市长主持召开资金调度会,审定各城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业主的资金支付额度,然后按规定代扣税金并经财务总监复核后,直接支付给施工队伍(业主),这样既保证了项目建设资金需要,又防止资金被积压、挪用。

(四)严把工程质量关

该市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办法对治理工程质量实施监督。一方面从市内各设计单位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质量检查组对各项目进行实时跟踪检查,尤其是在施工中不定期深入工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

整改意见,并及时报市地灾办,由市地灾办项目联系人加强督促落实。质量检查组经常同各项目的监理、设计和施工队伍及时沟通、协调,尽量在施工现场将问题及时解决,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推进。另一方面,根据国土资源部《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及重庆市的做法,由市地灾办请示市政府同意,下发了《关于市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验收有关问题的通知》,统一了验收的资料,明确了各类地质灾害治理的验收标准、程序。并委托**两家有检验资质的单位对各治理项目的关键工序如抗滑桩、锚杆、锚索、挡土墙等进行随机抽样检验,出具检验报告书。经过检验,目前治理工程绝大部分项目都达到设计要求,对个别不达设计要求的,则由设计单位提出意见,施工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补充完善并验收合格后方可通过验收。

二、有效整治地质灾害的几点思考

**市大规模整治地质灾害是近几年的新工作,没有更多经验可循。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市目前的地质灾害整治工作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地质灾害治理的责、权、利尚需进一步明确

**市“6.8”治理方案按“谁受益,谁治理,谁引发,谁治理,谁使用,谁治理”原则去实施。但由于历史原因,市区山多平地少,随着人口不断增多,居民建房不断自山脚向山顶扩展,房屋依山而建,且无规无序,造成大量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之房屋密集,边坡支护及排水设施不到位,每逢暴雨季节,山体经常崩塌塌坡而引发地质灾害,危及周边房屋的安全,其责任认定难度较大。如“6·8”灾害是属自然因素造成还是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很难确定,因为很多都是七八十年代建设的房屋,完全认定由责任单位或房屋所有者承担治理责任难度大。另一方面,一些确需治理的边坡,在实施工程治理时必须拆除部分周边房屋,需要给予拆迁补偿,这部分资金若由责任单位或房屋所有者承担有难度,若由政府全部出资治理和补偿,又会使群众产生依赖心理,认为地质灾害治理是政府的责任。因此,目前**市规定,近几年房地产公司建设的项目以及企事业单位所在地的边坡治理责任,由这些房地产单位、部门承担;而私人住宅及原单位(部门)70~80年代建设项目和学校的边坡需进行地灾治理的都由政府实施治理。今后,必须进一步明确治理责任主体,居民房屋等所有受益者,应该有一份治理责任,也就是要担负一定比例的治理费用;对于需搬迁避让的,政府只给予经济补助,而不能作为房屋拆迁补偿全额补足,也就是不能完全依赖政府。

(二)必须统筹考虑、全面规划、分步实施

**市区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受威胁人口多,且很多房屋建在山上,如何保证老百姓不被地质灾害威胁需要全市统一规划,全盘考虑,科学治理。一方面地质灾害的整治不能为治理而治理,应与城市旧城改造结合起来。如对石鼓冲、平民冲、冰泉冲等万秀区河东片80年代前建在山上的房屋实行搬迁,进行集中安置,并对河东片的土地进行城市建设,既可以进行旧城改造,又可以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彻底消除地质隐患,让居民安居乐业。另一方面地质灾害治理必须与城市景观改造相结合。**市属于一个山城,应利用山来点缀、装饰城市,使之更漂亮、美观。因此,工程措施必须结合山坡以及周边环境、建设物的特点,有些植被、建筑物和设施能保留的,应尽量保留,对景观有影响则在设计时就应考虑拆除,根据山坡的不同景观而采取不同治理措施,以达到既消除地灾隐患,又改善城市景观的效果。由于地灾点多且广,要全面彻底整治,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目前只是实施近期整治,而中期、远期整治必须严格按照《**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020年)全面分步实施。

(三)解决好治理经费不足的问题

根据《**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0**年),**市区近、中、远期整治地质灾害的勘查和治理经费估算需3亿元,搬迁避让费用2.5亿元,共计需5.5亿元。目前已累计投入2亿元,资金不足还需要多方筹措解决。目前除积极争取上级补助支持外,还尝试通过地质灾害治理产生的效益以及银行贷款来弥补资金的不足。

城市灾害防治篇10

【关键词】气候暴雨灾害防汛减灾内涝

1.加强中小河流暴雨灾害防治的必要性

大江大河历来是我国防汛的重点,这也是政府高度重视的。但是近几年水灾发生几率却偏向中小河流和中小型水库。中小河流洪涝灾害之所以严重的主要原因:一是防洪标准低。大部分中小河流防洪标准都是3~5年一遇,遇到常见洪水就可能发生洪涝灾害。二是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非法采砂、侵占河道,一旦发生洪水就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三是中小河流流域面积小、流速快,气象难以监测,水文观测站点缺少,防洪难度很大。四是中小河流治理的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国家增加了对水利工程的投入资金,但是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大江大河的治理,中小河流的投入不足。五是中小河流地质情况复杂,发生洪水时极易诱发山体滑坡或泥石流,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六是城市排水系统不健全。遇到短时强降雨排水管道满足不了超负荷水量,从而造成严重城市内涝。

2.如何开展中小河流及城市暴雨灾害防治工作

2.1首先应对区域内的河流全面了解

要做到现时与历史相结合,首先应对区域内的河流全面了解,不但要根据历史资料来了解,还要实地考察,深入调查中小河流暴雨灾害易发区实际情况。这步工作应涉及以下内容:对历史上发生过的洪水灾害进行分析研究,研究洪水及洪水灾害的性质与成因;在实地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躲灾和避灾预案;探讨建立快速、准确的降雨实时观测系统及洪水预报系统,在走访、调查的基础上,总结探讨如何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动员和组织全民搞好避灾工作,探讨系统治理洪水灾害的措施和途径。这项工作应该以各省区的地级市水利部门为实施单位来完成。

2.2用工程措施来防御洪水

由于不合理的采砂、采矿以及占河违建、向河道倾倒垃圾等侵占河道的违法行为,导致河道行洪能力日渐萎缩。对于这样的河流,应采取清淤疏浚、修建堤防等工程措施来防御洪水。经过清淤修堤的河道,要加强后续管理,避免河道继续遭受破坏。

2.3建立健全洪水预警预报系统

从98年抗洪抢险经验来看,洪峰预警预报系统作为防汛抗洪的有效措施,它的投资少、见效快,在防汛抗洪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因此在中小河流暴雨灾害易发区建立洪峰预警预报系统是防治灾害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日益更新,无线通信得到迅速推广普及,这为建设洪水预警预报系统提供了稳定而快捷的信息通道。从目前的情况看,洪水预警预报系统的管理运行工作主要由水文部门完成,政府领导干部和地方老百姓对系统了解不足,因此,建立健全上下联动、左右配合的洪水防御组织体系,是有效防御洪水的重要措施。地方政府要突出乡镇机关带头作用、落实基层干部的防灾责任,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抓紧、落实:首先,灾害易发区要明确洪水防御第一责任人,汛期发生较大降雨时主动向水文、气象、国土等部门及时汇报、如实汇报、不得隐瞒灾情。所有乡、村干部明确责任区;其次,落实干部防灾责任,重点是如何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组织群众和物资迅速转移;第三,制定部门防灾职责,水利、水文、气象、国土、卫生、安全监督等部门都明确洪水防御职责;第四,将干部在汛期工作表现纳入年度考核系统,作为考核、奖罚的一个重要依据;第五,建立责任追究制,一旦有责任不到位导致人员和财产损失坚决严肃处理。

2.4合理规划、多措并举积极解决城市内涝

首先要提高排水系统施工标准。从中国现状来看,中国是人口大国,城市化进程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快,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却没有跟上城市发展速度。中国各大城市排水系统不仅标准低,而且施工质量无法达到长期使用标准。国外的城市排水系统标准普遍比国内要高,美国纽约是十至十五年一遇标准;日本东京是五至十年一遇标准。而在我国北京是三至五年一遇,其他城市甚至一年一遇。可想而知,这样的排水系统怎么能跟上城市快速发展的步伐。其次是要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城市规划要具有前瞻性,比如欧洲是先建地下管网后建城,而中国是先建城市后建地下管网。这样就造成了管网规划的被动性,且施工过程中出现浪费现象十分严重。第三是城市主管部门要对管网维护保养加强重视。由于排水管道长期得不到清理,尤其污水管道淤泥沉积严重,直接影响排水速度和排水量。且施工质量难以达到长期使用标准,导致出现险情不能及时处理。最后逐步构建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海绵城市就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的时候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简单来说,建设海绵城市不仅可以增强城市或土地的雨水调蓄能力,同时还将最大限度地促进自然水文循环,提升用水效率。具体技术措施包括:降低操场、绿地、公园、花池、楼间空地的地面高程;在停车场、广场铺设透水路面或碎石路面,并建设渗水井,加速雨水渗透等。

3.结语

江河及城市排水治理是一项极为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在大江大河治理取得一定成果的情况下,但中小河流治理也应得到政府的重视,这是国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的具体表现。作为老百姓应该尊重大自然,不为利益破坏生态,上下齐心,共同把生命之河治理好、守护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