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防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40:03

地震灾害防治篇1

实践表明,动员全民力量,开展群测群防科普宣传,无疑是防灾减灾的最有效“法宝”之一。2008年12月27日通过的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群测群防活动,对地震进行监测和预防。地震灾害群测群防是集群众动员、宣传科普为一体的综合性预防与互动举措。群测群防工作的基础是群测群防的宣传工作。宣传工作的质量影响整个群测群防工作成效。目前,群测群防防灾减灾教育宣传内容设置不全面,主要偏重于灾前预测,灾害防范的内容相对缺失。建立一种群测与群防双效合一的体系,成为新形势下的地震灾害群测群防宣传体系建设思路与模式。这种模式应是一种广义上的多元化公众参与,包括参与主体和功能的双重多元化。将多元主体融入群测群防宣传体系的同时,完成了自身灾害防范知识的学习、巩固和传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参与人员层次结构与参与渠道交叉的网络式宣传管理系统,对七八十年代群测群防体系的体系结构和管理方法提出了挑战和突破性改变。它要求我们通过地震灾害群测群防宣传路径的建设,使群众在接受群测群防知识时,自觉地将对灾害预测、预防、自救和协助救援的理解融入到日常的工作、生活和与人交流中。这样不仅自身能发挥群测群防员的职能,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人群加入群测群防队伍,真正依靠群众力量。这样“扎根深、普及广、出成效”,能显著提升群众防灾救灾意识、技能和灾害心理承受能力的地震灾害群测群防宣传架构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以治理理论为框架,从群测群防的困难与变革出发,探索性地提出多元主体参与下的网络化治理结构及其实现途径。

一、建立网络化治理的群测群防宣传体系的必然性

(一)当前群测群防宣传体系的问题与困难

群测群防是通过确定灾害监测站点,发动区域内群众直接参与灾害宏观监测,及时捕捉异常信息,预警自救。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专群结合灾害预防方式。目前各省市县地质部门均建立了多个地震灾害监测点,发展群众监测员,并逐渐与水利、畜牧等部门合作,借助相关部门的监测资源,汇总信息,综合判断预警。这种宏观、微观监测相结合的防灾手段充分整合了各种资源,兼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地震灾害群测群防手段,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地震预警的准确性。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和对地震灾害应对要求的提高,现有的地震灾害群测群防宣传体系存在不可忽视的操作困难,也是目前群测群防体系面临的难题。首先,群测群防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预设的宣传和防范目标不能完全实现。一方面,新媒体时代信息沟通方式革新,人口流动性强,如何利用即时信息平台、摒除谣言、准确信息、解决观测点分布及观测员队伍不稳定的问题,成为现存群测群防宣传和防范工作必须面对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如何保证群测群防人员为灾害防范作出的贡献与收入匹配,以稳定并不断扩大人员队伍,进而提升宣传和预防效果。其次,从地震灾害的应对要求来看,群测群防不应仅限于对遴选出的群测群防人员进行预防知识教育,而是应当以全体民众为对象,包括震前预防、震中自救、震后心理恢复等全方位的知识普及。这样才能实现全民防灾减灾,灾害损失最小化的公共价值追求。由于目前的群测群防体系通过自身的动态调整以应对上述因素的制约,地震灾害群测群防效果大打折扣,对震后救助和人民生活恢复都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因此,在信息化飞速发展、公民社会逐渐崛起和地震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建设一个覆盖全面、参与多元化、机动性强的地震灾害群测群防宣传网络,对改善现有宣传体系、转变公众防灾减灾思想、协助解决群测群防体系存在的问题,具有必然性、紧迫性、现实性。

(二)网络化治理:一种合作治理的创新模式

1.概念解析与治理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网络化治理由于具有促进社会组织融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优势,被迅速应用到公共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并逐渐演化为主流的公共事务合作治理模式。

网络化治理的标志是依赖伙伴关系、协议和同盟完成公共事业,平衡各种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并提升公共价值。虽然已经过20年的研究,但学者们对于网络化治理的定义莫衷一是,认为尚未形成一个网络化治理的一般性定义。学者KeithG.provan与amyFish将网络化治理定义为拥有特殊资源的自然组织形成的、能够使特殊资源作用最大化的结构关系,是一种治理机制和途径。学者Scharpf与o’toole强调了网络化治理的多元性,认为网络化治理是重新构建网络关系,动员和组织行动,达成横向的多边协调。agranoff和mcGuire的定义突出了网络化治理在管理中的优势,提出网络化治理的治理者必须具备不同于单一组织治理的能力、技术和知识。综合上述定义可知,学者们强调了网络化治理当中的必备因素:多元利益主体、网络横向和纵向的层次结构、资源利用和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地震灾害防治篇2

地震活动趋势的多层递阶预报冯利华

由震洪相关回顾性预测1870年长江特大洪水郭增建,秦保燕,吴瑾冰

北江大堤洪水风险图信息管理系统中仿真模型的开发研究仇劲卫,陆吉康,李娜

1954、1998年长江两次特大洪灾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初探曾刚,孔翔

1950年以来广西洪涝灾害及趋势预测胡小晖,延军平,欧维新

我国台湾发生7.6级地震

指数平滑法在西安地面变形预测中的应用宋彦辉,杨梅忠

滑坡加固方案优化选择的灰色系统方法张绍波

黄河下游泥沙灾害初步研究师长兴

应用测雹板评估1998年涞源县防雹效果韩根夫,刘海月

泾阳、临猗地震的地下流体异常特征灾害学米秋霞,段锋

1997/1998厄尔尼诺与江苏气象灾害及对农业影响的分析高苹,黄毓华,武金岗

清代综合治理黄河下游水患的系统科学思想霍有光

青岛市基础设施现状及主要自然灾害特征刘艺林

公害的演变与预防曹红英,窦贻俭

土耳其发生7.4级地震

浅析全球变暖的成因与人类健康胡夏嵩,赵法锁

生物资源在农业减灾中的开发利用前景王少南,叶志华,喻大昭

对灾害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单修正

试论地震预测预报的公关宣传策略王云基,牟雅元

抗灾减灾效益估计方法探讨鲍枫,张于心,徐意

影响上海地区热带气旋频数的预测水平评估雷小途

广义灾害、灾害链及其防治探讨文传甲

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沙漠化灾害防治研究董玉祥

河北省沙尘暴特征及防治对策灾害学郭迎春,赵玉斌,阮新

地质环境与人身健康研究肖和平

甘肃临夏地区人工降雨气候背景分析贾效忠

湖北四湖流域的洪涝灾害与景观生态建设金卫斌,雷慰慈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地学因素与人为因素贺建林

城市生命线地震后恢复曲线与恢复过程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苏幼坡,刘瑞兴,马亚杰

高架路桥的震害、震害原因及抗震措施单修政,徐世芳

1999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及异常气候事件孙冷

黑龙江省主要灾害成因及规律的探讨杜国林,韦庆海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与前瞻耿国梁,朱晓华

我国近期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及其与农业自然灾害发生状况的相关分析刘明亮,陈百明

灾害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作用模式研究沈洪明,朱晓华

城市火灾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易立新

建立洪水灾情等级模型的实用方案金菊良,金保明,杨晓华,丁晶

灾害发生的自组织性质探讨朱晓华,毛建明

基于均生函数的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在江西雨季降水预测中的应用文绮新,孙国栋,张传江,刘春燕

旱涝灾害的分形研究方法李伟,黎洪德

北京城市灾害及新世纪安全战略金磊

遥感图像在江苏镇江市滑坡调查中的应用灾害学方全兴

城市地震灾害紧急救助的时序特性分析苏幼坡,刘瑞兴

城市地质灾害及对策肖和平

洞庭湖区’99洪涝灾害后减灾战略的思考陈兵,董明辉Http://

簰洲湾’98决堤情况典型调查向立云,姜付仁,倪婧

环渤海地区地面沉降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朱建军

陕甘宁地区大震与大旱灾害链的讨论吴瑾冰

论江西洪涝灾害黄国勒

1999年世界灾难性地震灾情成因分析张锐波,张丽萍

1949年长江流域大洪水分析姚惠明,沈国昌

《灾害学》论文及作者的统计分析田春兰

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中的量化方法探讨樊运晓,罗云,陈庆寿

阪神地震与日本地震保险的发展姚运生,袁丽

我国防灾救灾物资市场建立过程中的企业行为与对策探讨谷人旭

发展中国家灾害经济的特点、成因及对策何爱平

沿海和河口城市防灾设防标准系统分析刘德辅,褚晓明,王树青

基于GiS的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研究沈业龙,黄晓岗,谢庆胜,潘丹

天津市大气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解辉

地震学综合定量预报方法在华东地区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研究沈小七,刘东旺

马钢公司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研究李毅军

中国东部地区的地震灾害及对策初探杨军,宋峰

用图像识别方法确定福建地震发生的相对概率林金瑛,张锦福

华东地区地震危险性的定量分析陈宇卫,庆梅,李敏莉,闫素萍

浙江省梅汛期洪涝灾情分析和预测张文坚,庄锡潮,王镇铭

城市防震减灾及其对策都吉夔,李远志

山东省潍坊市冰雹灾害发生规律及防灾措施山义昌,王潇宇

浙江"99630"特大洪水中水利工程的防洪减灾作用灾害学王春来,谢龙大

浙江省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措施王洲平

浙江省农业生物灾害的现状、趋势及减灾对策蒋学辉章强华蒋学辉,章强华

城市地震时人的心理反应与应急对策刘更才

肥料配施对土壤蓄水抗旱性能的影响马成泽,杨书运,袁东海

安徽省水旱灾害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纪冰

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趋势分析吴华章,谢庆胜,张来平,刘正芳,潘丹

破坏性地震事件前后的紧急事务处理和震后紧急救援王亚秀

内蒙古干草原火险气候区划及火管理对策研究傅泽强

一种黄土滑坡滑距预测模型刘悦,黄强兵

两种主要泥石流排导槽的比较陈晓清,士革,李德基,崔鹏

防灾工程项目评估的基本问题迟克莲,于庆东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防灾减灾对策郭爱清,葛京凤

河北省农业旱灾脆弱性区划与减灾商彦蕊

贵州春旱短期气候预测信号及预测模型研究灾害学许炳南,武文辉

江西农田鼠害及其防治措施黄国勤

暴雨洪涝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分析冯强,陶诗言,王昂生,李吉顺,徐乃璋

洪灾对柳州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减灾对策甘永萍,曾令锋

电力工业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王正旭

区域易损性分析、评估及易损度区划--以重庆市为例蒋勇军,况明生,匡鸿海,高方,何凌云,曹晓林,熊奎

试析1920年湖南瘟疫杨湘容

近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成因及其防治灾害学张晓龙,张艳芳

陕西省2000年天气气候异常变化与自然灾害杜继稳,雷向杰,杜川利,鲁渊平

试论环境安全与人类道德观的转变朱晓华,肖芹,殷红卫

地震灾害防治篇3

abstract:inrecentyears,geologicaldisastersoccurfrequentlyinYao′anarea,butnonehascausedgreatcasualtiesbutearthquake,anditdidnotcauseenoughattention.investigationfoundthatinadditiontoearthquake,landslideandcollapsearethemaintypesofgeologicaldisastersinYao'anarea.analysisfoundthatthecausesofthetwokindsofgeologicaldisastersarebothcloselyrelatedtolocalhumanactivities.thispapersummarizestheinfluencefactorsofgeologicaldisastersinthearea,soastoprovidesomeideasforthegeologicalhazardpreventionandcontrolworkintheareaandreducetheimpactofgeologicaldisastersonlocalpeople′slifeandpropertysafety.

关键词:地质灾害;滑坡;崩塌;地震

Keywords:geologicaldisasters;landslide;collapse;earthquake

中图分类号:p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6-0178-03

0引言

地质灾害主要受到区域地壳稳定程度、地震活动、天气条件、人类生活等因素的影响。且地质灾害的演化因素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人类影响和自然影响[1]。笔者就云南楚雄姚安梅家山、尖山地区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危险性进行归纳,为该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该地区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具有年温差小、四季分明、干湿季分明、垂直气候差异显著、主体气候明显等特点。由于受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暴雨笼罩面积小,暴雨强度大,历史短,多为单点暴雨,暴雨时分空分布不均。主要为红壤土、棕壤土、黄棕壤土等。植被较为茂密,树种主要有云南松、华山松等,灌木有小铁子、杜鹃、山茶、火把果、云南含笑、刺黄连、沙针、水麻柳等,植被覆盖率较高。

1地质灾害主要类型

调查工作主要是地质灾害点的调查分析,根据地质灾害类型确定可能产生危害的区域为工作区域。在调查中有针对性地采用穿越法和追索法进行,同时进行地方地质灾害史及现状有无地质灾害威胁、危害的访问。工作重点主要为地质灾害点的相关数据信息的收集。该地区地质灾害主要类型有:

①滑坡。通过调查发现,梅家山地区发育滑坡体2个(H1、H2),尖山地区发现滑坡体1个(H3)。滑坡所处地段地形较陡,主要为粉砂质泥岩,地表坡、残积层和全、强风化岩体发育,植被覆盖较低,与人工切坡修路有关,规模相对较小。

H1滑坡:滑坡宽约15m,长约55m,滑坡体厚3m~5m,体积约3300m3,规模属小型;原始地形坡度约36°;滑坡体以上基岩地形坡度约30°~40°,植被较少。滑坡体物质主要为碎块石夹砂土,碎石的岩性主要为泥质粉砂岩及石英砂岩等,密实,厚2m~15m,中前部略厚;滑坡两侧基岩出露,基岩产状45°∠54°,基岩裂隙发育,发育三组节理,J1产状为245°∠67°,J2产状为145°∠84°,J3产状为340°∠76°。

H2滑坡:滑坡宽约30m,长约52m,滑坡体厚5m~12m,体积约12480m3,规模属小型。滑坡体以上基岩地形坡度约30°~50°,滑向190°。山坡上植被较多。滑坡体中间较为平直,滑坡体两侧可见陡坎;滑坡体物质主要为碎块石及全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石英砂岩;由2个次级滑坡组成,前后缘有塌滑现象。

H3滑坡:滑坡宽约60m,长约120m,滑坡体厚5m~10m,体积约72000m3,规模属小型;原始地形坡度约30°;滑坡体以上基岩地形坡度约45°。山坡上植被较少。滑坡体物质主要为碎块石夹粉砂质粘土,碎石的岩性主要为泥质粉砂岩为主,滑坡体结构松散,中前部略厚。

②崩塌。在梅家山地区未发现崩塌,在尖山地区发现1处崩塌(B1)。

B1崩塌:崩塌体宽约20m,长约15m,坡高约8m;地形坡度35°。基岩为泥岩、泥质粉砂岩,岩层产状68°∠54°。裂隙呈闭合状,未见充填物。该边坡坡体基岩崩落,堆积于坡脚,形成倒三角锥形堆积体。经赤平投影分析,该边坡为一逆向坡,但由于岩体受节理切割,形成楔形破坏,该边坡不稳定。

③地震。云南楚雄姚安地区区域内规模较大的径向构造带与地震[2]的分布与发生关系密切,如小江断裂带、普渡河断裂带,均与小江断裂带及普渡河断裂带关系密切。据资料:小江地震带自886年至今,共发生破坏性地震32次,震源深度10~30km。普渡河断裂带自1696年至今,共发生破坏性地震6次。据资料自1515年至今,共发生有感和破坏性地震18次,地震多发生在南北向构造与新华夏构造系的“多”字型构造复合部位,该地震危险区主要受普渡河及元谋地震带的影响。

由于云南省地震动峰值加速规划图可见该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为0.15g,地震动反应普特征周期为0.45s地震基本强度Ⅶ度(图1云南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根据《云南省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估图》(1:100万)资料,区域地壳稳定性为次稳定区。

2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

姚安地区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地震。根据影响地质灾害的影响: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进行将姚安地区的地质灾害类型如下:①人为因素影响的包括有:滑坡、崩塌;②自然因素为:地震。由于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及生活的影响,例如工程建设开挖不合理、过渡采沙、采矿规划不合理、过渡伐木使得地面植被的大量破坏等,导致姚安地区相成易发生滑坡、崩塌及不稳定斜坡的地形条件,由于受雨季降雨、地震活动的外力诱导条件造成了该地区地质灾害的不断发生。

3地质灾害的防治

我国是一个是地质环境相对比较脆弱脆弱、地质灾害相对频发的国家,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正在与日俱增,导致我国地质灾害不断发生,且随之带来的经济损失也在不断增大,甚至有时会严重威胁我们的生命安全。针对目前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受灾区正常的生活与经济的发展的现状,如何有效减缓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即地质灾害的有效预防和及时治理是我们需要认真讨论与研究的重点。具体措施如下:

3.1建立地质灾害区图

根据地质灾害类型,建立地质灾害区域调查图,划分不同类型地质灾害分布范围,且明确不同地质灾害的易发等级,明确地质灾害重点区域。同时利用GiS等方法,将地质灾害调查结果与该地区地质条件相结合,建立地质灾害预测数据库,形成地质灾害空间预测分布,同时将信息共享,建立连点到线到面的地质灾害预测体系,且利用该体系进行长期跟踪,及时更新地质灾害突发数据。

3.2治理措施

①植树造林工程。对过渡砍伐的地区进行植被造林工程,避免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②工程治理。对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具备地质灾害发生危险点进行治理,例如对危险斜坡、边坡进行工程治理,对公路两侧的斜坡进行加固等,减少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雨季前对排洪线路进行检查治理,清理排洪沟中的堆积物,加固修补排洪沟,保证其在雨季的正常运行;雨季来临前清理河道,避免过渡采砂导致雨季冲毁河道;利用回填、修整边坡等手段治理规划不合理采矿地区,并重新规划采矿计划,使其合理、安全、可持续的进行。

2001年7月云南东川地区山体滑坡造成14人死亡,22人受伤,5户房屋被埋,塌方3万多m2。灾情主要是集中在上世纪50年代的老房屋地区。2012年6月云南南华县地区发生山体滑坡造成7户19间房屋倒塌,18户农户紧急搬迁。2013年1月云南镇雄山体滑坡造成16户村民房屋被埋,据统计在家46人,造成42人遇难。2015年8月云南富民发生山体滑坡造成12人遇难。可以看出滑坡的防治工作与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关系十分重要。

利用地质灾害区图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综合治理,对隐患区内进行重点排查,2015年,南华县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82处,受威胁人数达到6000多人的现状,利用组织搬迁842人,砌筑挡墙32000m2,开挖、清理排洪沟42000m,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11处等措施,成功避让地质灾害2起,直接减少了经济损失30多万元,达到了“0”损失“0”伤亡的目的。(资料来源:云南南华县国土资源局)

③地震。地震是由一系列的剧烈的地质活动造成的,地震的发生时我们无法控制的,针对姚安地区地壳为次稳定性地壳,即相对地震发生频率偏高,如何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是地震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利用行政手段强制提高工程建设的抗震系数;2)搬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村民住户。从而达到地震发生时减少或降低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的目的,起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2009年姚安地震共造成附近10个县,80.6万人受灾,当地大量民房倒损,教育、水利、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灾后恢复资金为6.25亿元。

d、宣传教育,人类活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大量的乱砍乱伐,造成岩体,风化严重遇外力作用易造成滑塌等问题。大量采砂、采石施工安排不合理形成危险边坡等问题严重。加强地质灾害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避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4展望

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目前地质灾害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在预防的为方针,分为技术和非技术两个方面,未来希望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不断提高地质灾害技术方面的手段,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预测系统,将气象变化、工程建设、地质环境等因素形成大数据库,达到准确预测及时治理,零损失的理想状态。

目前,地质灾害预防措施中跟踪排查主要以安排人员定点检查随时排查的方式来进行,相关的数字系统正在建设中,安装地质灾害预报信息显示屏,在滑坡、崩坍隐患点设置自动报警仪,设置雨水、湿度自动检测点,设置地质灾害预警参数,形成24小时全网监护,达到有发生早预警先处理零损伤的目的。同时加强地质灾害有关法律法规手段实施,严格处理人为因素造成地质灾害的工程与个人。

几年来,随着在法律法规制度及预防工作的不断深入,提前预防,及时治理恢复等工作有序进行,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与经济损失在逐年下降,雨季由于地质灾害造成的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阻断与损毁程度也在逐步降低,新建工程中地质灾害预防措施的相关工程的实施有效避免了灾害发生。尽量减少诱发地质灾害的人为因素,即时监控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的变化,最大程度维护生命与财产安全是目前甚至未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李智毅,杨裕云.工程地质学概论[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17-134.

地震灾害防治篇4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岩土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城市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以城市地下空间为主体,研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各种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策略,以及各类地下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地下工程的施工技术(如浅埋暗挖、盾构法、冻结法、降水排水法、沉管法、tBm法等)及其优化措施等等。

边坡与基坑工程:重点研究基坑开挖(包括基坑降水)对邻近既有建筑和环境的影响,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方法,基坑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可靠度分析技术,边坡稳定分析理论以及新型支护技术的开发应用等。

地基与基础工程:重点开展地基模型及其计算方法、参数研究,地基处理新技术、新方法和检测技术的研究,建筑基础(如柱下条形基础、十字交叉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及桩基础等)与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等。岩体和土体是岩土工程的研究对象。在岩土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了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作用,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地应力场环境。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岩体也会因为地质作用过程的不同而产生很大的区别。岩石出露地表后,经过风化作用而形成土,它们或留存在原地,或经过风、水及冰川的剥蚀和搬运作用在异地沉积形成土层。在各地质时期各地区的风化环境、搬运和沉积的动力学条件均存在差异性,因此土体不仅工程性质复杂而且其性质的区域性和个性很强。

2地质灾害种类

2.1地震

2.1.1地震大小的表示(1)震级衡量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2)烈度衡量地震对地面破坏的程度。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源深浅:震源越浅,烈度越大,抗震能力越强,烈度越小,一次地震有无数个烈度。

2.1.2地震灾害的危害和影响。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震中位于北纬31°,东经103.4°的四川汶川县,震级8.0级,与1976年唐山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相当于400颗投放于广岛的原子弹释放的能量。据各地反映,地震发生后,许多地方均有震感。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2.1.3地震防护。砖石结构的房屋抗震性能差。加圈梁可大幅提高其抗震性。房屋的跨度与其抗震性能成反比。地震发生时,最好躲在坚固的家具旁。住高楼的,最好不要盲目往下跳;地震发生后,尽早救出被倒房压住的人员,可大大降低死亡率。应先救轻伤者、青壮年和医生。这样就可以扩大救援力量,救出更多的人。

2.2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是指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

火山喷发会产生岩浆、碎屑、气体和熔岩等。破坏田园建筑威胁生命安全,改变大气成分,影响天气、气候。同时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灰,使土壤变得比较肥沃。

2.3泥石流和滑坡

2.3.1滑坡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滑坡会破坏或淹没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2.3.2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暴雨或冰雪迅速融化形成的急骤水流,挟带堆积在缓坡或山谷中的大量堆积物成为泥石洪流冲向山前地带的现象。其具有突然暴发,历时短暂,来势凶猛,能量巨大,破坏力大等特点。泥石流形成条件为流域内有丰富的不稳定的松散堆积物;地形条件是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突发而急骤的大量水流。泥石流可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2.3.3泥石流防治

应遵循避强制弱、局部防护、重点处理、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1)水土保持措施平整山坡、植树造林、修建谷坊、坡面排水等;泥石流形成区。(2)拦挡措施各种拦挡坝与坝群;泥石流流通区。(3)排导措施排洪道、导流堤、停淤场。泥石流堆积区。

2.4崩塌

陡峻或极陡斜坡上,某些大块或巨块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发生崩落或滑落,并顺山坡猛烈地翻滚跳跃,撞击破碎,最后堆积于坡下的现象。山崩:大规模崩塌。岩崩:坚硬岩体中发生的崩塌。土崩:土体中发生的崩塌。其形成原因是边坡被陡倾裂隙深切;坚硬岩层下部存在有软弱岩层;下部有洞穴或采空区;软、硬岩层的差异风化。崩塌会造成房屋的损毁,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崩塌的防治:遵循小型-防止;大型-绕避的原则。通过削坡、清除危岩石、胶结岩石裂隙、引导地表水流等措施防止崩塌发生。

3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防治

各类地质灾害成因复杂,加上财力和科学技术本身发展水平的限制,人类目前还不能对各类灾害作出早期预报。为了减少灾害的损失,就需要使用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开展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可能时作出预报。以便减少灾害的损失。

不同的灾害需要不同的监测手段。GpS是一种高科技的手段,可以用来监测大面积的地面变形。但它不适合于地震的监测。地震监测的主要手段,还是传统的地震仪。对滑坡、泥石流和崩塌,有位移监测法(不仅是GpS法),还有各种其他方法。最好是通过多种监测手段赖获取数据,然后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知识、经验,进行综合判断,在此基础上,预报灾害是否会发生。一般说来,使用的手段越多,取得的数据就越多,预报的成功率也就越高。当然,不同种类的灾害,预报的成功率有很大的不同。迄今为止,地震灾害预报的成功率就一直很低。一些灾害预报的成功率,与经济基础有关。如水库库岸、城市附近和露天矿的边坡,就可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预报的成功率就相对较大。技术部门和有关人员开展地质灾害研究固然重要,但政府部门对灾害的对策和管理,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显得更为重要。一旦灾害发生,如何抢救被困人员,为幸存者提供水和食品、衣物等,防止瘟疫和流行病,灾后重建,等等,都是降低灾害损失的必要途径。

3.1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树立全民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抗灾能力;以防为主群众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减灾与发展并重;积极开展灾害科学研究。

3.2做好工程防治措施。工程防治措施对地质灾害的防止起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3.3做好生物防治措施。植树造林,种植草地,合理的放牧等是生物防治的措施。其应用范围广、成本少,还能够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但是生物防治措施的持续时间较长,起效比较慢。

结束语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具体开展岩土工程施工中要充分地考虑到当地的地质情况,综合多方面的信息来制定综合而全面的防治措施,从而最终确保岩土工程的安全。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必将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肖林超.深圳地区公路建设地质灾害分析与评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2).

[2]黄龙.云硫获首批地质灾害勘查、设计证书[J].化工矿山技术.1995(05).

地震灾害防治篇5

   一、灾害教育的作用

   在中学课程中开设自然灾害与防治这门课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听专业教师的讲解,再加上通过媒体了解全球各地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的信息,让中学生对自然灾害及其危害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有利于进一步学习如何规避灾害,提高防灾技能与灾害意识。应该说,加强高中地理灾害教育,能切实增强中学生防灾减灾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更有利于减少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国家及个人的财产损失。

   二、学校实施灾害教育实践的必要性

   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发生在21世纪之前的自然灾害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但对发生在近十年以来较大的自然灾害,影响深刻,尤其是近5年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海地大地震、玉树大地震和日本九级大地震,这些大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巨大,经济损失惨重,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学生也不例外,通过网络、电视新闻报道,会迅速了解到不同地区自然灾害对人的生命所造成的伤害,对灾害发生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该说,大部分中学生对灾害认识有一定的深度,但我在2011年对我校三千多名师生进行防灾减灾方法的抽样问卷调查时,调查结果显示全校师生近78.6%的师生并不清楚正确的防灾减灾方法,其灾害意识淡薄,甚至在进行调查问卷过程中部分师生认为我们的活动干扰他们学习,认为中学生应该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由此可见,中学生灾害意识淡薄原因在于升学压力使中学生没有时间,更无精力接受灾害教育。这也同时说明学校、家庭和社会对灾害教育的关注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不足,更谈不上防灾减灾的科普实践。

   2008年发生在四川的汶川大地震造成的伤亡和经济损失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灾害对人们的伤害,而在这次灾害中,灾区有一个学校在大地震来临瞬间,让全校成功逃生,几乎没有伤亡,后来才知道该校师生每年都要举行防震逃生演练,这说明灾害教育实践演练对防灾减灾意义非凡。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十分重视灾害逃生实践演练,像日本这个国家,每年政府部门都要组织一次大范围的灾害逃生演练,所有部门都要参加,人们对逃生演练的态度非常端正,民众的逃生非常有组织有秩序的疏散撤离,2010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海底地震及其引发海啸,核电站爆炸所造成的核辐射,对日本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影响巨大;最终造成死亡1万3千多人,而无独有偶的是,2004年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底9.0级大地震同样引发的海啸,却造成15万多人的死亡,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日本的防震措施要强于印度尼西亚,这说明实施灾害教育,组织灾害逃生、救灾演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中学地理灾害教育面临的困难

   高中地理课程设计共有10个模块,其中3个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属于选修模块,按现行的高考体制,理科学生在高一阶段只参加三个必修模块学习,不学选修模块,文科学生在高二阶段学习这一模块,但一所学校,文科人数仅占全校人数的20%多一点,就这部分学生也并非都参加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因为《自然灾害与防治》属于选修模块,学生只需要选修三个模块就行啦,不一定就选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这就导致这门课程的地位下降,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这种教学设置使得仅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才能学到《自然灾害与防治》,当然不利于灾害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落实。而部分管理层对灾害教育的不重视,也是导致灾害教育实践难以开展的原因之一。

   四、学校灾害教育实践探索

   近年来,各类自然灾害的肆虐,让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并逐步实施灾害教育,尤其是学校,成为灾害的教育和实践基地,通过灾害教育,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最终达到教育全社会的目的。2008年,我地区地震局率先和地区实验中学联系,开展防震减灾进学校的科普实践,在我校地理备课组的努力下,我们发动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科普实践活动,有调查研究“吐鲁番地区地质构造和地震关系”的研究性学习,有野外科普考察我地区的一些地质构造(断层带)及地质活动观察点,还参加一系列的科普宣传,包括防震逃生演练等活动,让我校师生对地震灾害及其正确的逃生技能、预防措施和救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我们也得到学校领导、地区防灾办、科协和地区地震局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使我校开展的灾害教育有了一定的基础。防灾科普实践活动开展的很顺利。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提高了学生防灾减灾的科普知识,学会了正确的避震技能;又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科学素养,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了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地震灾害防治篇6

为保证地震应急工作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参照国务院《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和《地震预报管理条例》等,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破坏性地震分类

破坏性地震分为轻微、一般、严重和特大破坏性地震。

轻微破坏性地震是指无直接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低于该地、州、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的地震。

一般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死亡在20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低于自治区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的地震。

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死亡200人至1000人、或直接经济损失达到自治区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5%的地震;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发生大于6.5级、小于7.0级的地震;或在50~100万人口的城市发生7.0级以上的地震,也可视为严重破坏性地震。

特大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死亡超过1000人、或直接经济损失超过自治区上年国内生产总值5%以上的地震。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发生7.0级以上的地震,也可视为特大破坏性地震。

二、不同地震灾害和事件的应急管理责任

地震应急工作实行政府领导、统一管理、分级分部门负责、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轻微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或人口稠密地区发生强烈有感地震和发生地震谣传事件,由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应急工作。

临震预报或一般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由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应急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灾情,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

严重破坏性地震和特大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立即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协调灾区地震应急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时设立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工作。

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后或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震区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立即按照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

三、应急机构体系

(一)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成立以主管领导为组长,兵团、驻军、武警和各有关部门(地震、计划、建设、经贸、民政、宣传、卫生、电力、公安、财政、邮电、交通、广播电视、物资、粮食、气象、水利、石油、铁路、保险、科技、教育)负责人为成员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在本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时,该领导小组即是同级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指挥和协调本地区地震应急工作。

自治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组成

指挥长: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

副指挥长:**军区负责同志

**生产建设兵团负责同志

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或副秘书长

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负责同志

自治区经贸委负责同志

自治区民政厅负责同志

自治区地震局负责同志

成员:自治区人民政府外(侨)办,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经贸委、科技厅、

教育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民政厅、建设厅、交通厅、卫生厅、公安厅、

外经贸厅、水利厅、广电局、旅游局、地震局、电力局、邮电管理局、

药品监督管理局、环保局、粮食局、乌鲁木齐海关、铁路局、民航局、

自治区财产保险公司,**军区、**武警总队、

**生产建设兵团等部门的负责同志。

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其组成:

主任:**地震局负责同志

成员:自治区各有关部门和**军区、武警总队的联络员。

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

1.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及时向指挥部报告;负责与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和自治区各有关部门应急机构保持联系。

2.组织现场强余震监视和震情分析会商。

3.组织震害损失调查和快速评估,了解、汇总应急工作情况。

4.负责审查地震新闻宣传报道,组织抗震救灾新闻会。

5.负责处理指挥部日常事务,办理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办公室设在**地震局,并设综合联络组、震情监视组、灾情信息组、国际联络组、条件保障组,其主要职责是:

综合联络组

负责自治区抗震救灾指挥部与国务院、中国地震局、国务院有关部委、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自治区有关部门的联络工作;负责向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汇报灾情、震情等情况;负责传达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及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有关指示、建议和意见;负责审查地震新闻宣传报道,安排专访,组织新闻会;负责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震情监视组

负责组织地震的跟踪监视、异常落实、震情会商分析、地震趋势判断等。

灾情信息组

负责了解、收集、汇总灾情,组织震害损失调查和快速评估。

国际联络组

负责协调国际援助人员和援助物资来疆的有关事项;负责协调在疆外国人员的救助及离境事宜;负责协调外国救援物资的发放等;负责协调外国记者和新闻机构的来访。

条件保障组

负责协调抗震救灾的交通、电力、通信保障;医疗设备、救灾资金和急需物资保障;首脑机关及重要部门的安全保障等。

(二)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应急任务分工

1.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

卫生部门:迅速组织、调配急救队伍抢救伤员;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暴发性流行;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

医药管理部门:迅速向灾区提供所需药品、医疗器械。

2.交通运输保障

交通、铁路、民航部门:尽快恢复被毁坏的公路、桥梁、铁路、空港和有关设施;优先保证抢险救援人员、物资的运输和灾民的疏散。

3.通信保障

邮电部门:尽快恢复被破坏的通信设施,保证抗震救灾通信畅通;经批准可调用其他有关部门的通信系统。

其他有关部门尽快恢复本部门被破坏的通信设施,协助保障抗震救灾通信畅通。

4.电力保障

电力部门:指导、协调、监督灾区所在地电力主管部门尽快恢复被破坏的发、送、变、配电设施和电力调度通信系统功能等,保证灾区(特别是重点部门)用电供应。

5.粮食食品物资供应

内贸主管部门:调运粮食、食品与物资,保证灾区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6.灾民安置

民政部门:调配救济物品,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做好外援物资的接收及分发工作。

7.城市基础设施抢险与应急恢复

建设部门:组织力量对灾区城市中被破坏的供排水、燃气热力、公共客货交通、市政设施进行抢险排险,尽快恢复城市基础设施功能。

8.维护社会治安

公安部门、武警总队:协助灾区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必要时可采取交通管制,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9.重要目标警卫

武警总队:加强对首脑机关、要害部门、金融单位、储备仓库、救济物品集散点等重要目标的警戒。

10.消防

公安部门:协助灾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发生和火灾扩大蔓延及由火灾引起的爆炸等灾害。

11.次生灾害防御

水利、电力、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化学工业、煤炭、核工业、冶金、建设、机械电子、民航、环保等有关部门:对本系统处在灾区的易于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视、控制,防止灾害扩展,减轻或消除污染危害。

12.地震监测

地震部门:加强地震监测及分析工作。

13.灾害损失评估

地震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灾害损失评估。

14.应急资金

财政部门:做好应急资金以及应急拨款的准备。

民政部门:做好应急救济款的发放工作。

15.接受外援

民政、外经贸、外办等部门:按有关规定向国家主管部门汇报震情、灾情,并视灾情表示接受外援意向,提出所需救灾物资种类、数量、援助捐款总金额。民政部门负责接受和安排国际社会提供的紧急救援。

自治区红十字会:接受和安排境外红十字会和通过中国红十字会提供的紧急救援。

16.宣传报道

新闻部门:新闻单位和宣传部门要积极配合救灾工作,在有利于稳定灾区秩序和争取国内外援助的前提下,进行及时、准确、实事求是的宣传报道。并按照规定及时向公众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

17.涉外事务

外办、经贸、海关、旅游、新闻部门:外国专家和救灾人员到现场进行考察和救灾、外国记者到现场实地采访的接待工作,由对口单位负责安排。

外事部门对申请来疆的外国救灾人员、新闻记者及科学考察专家的有关手续和我方地震专家赴国外考察的出境手续应特殊处理,乌鲁木齐海关和边检、卫检、动植物检、商检等部门要予以配合;运送救灾物资的外国专机在灾区就近的对外开放机场降落,海关及检疫部门就地验收。

发生破坏性地震区域内的外籍专家、外国民间机构或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所属人员,由对口管理部门负责安置;应有关部门邀请临时来疆的外宾、外商及海外人士,由邀请单位负责安置;外国来疆旅游者和港澳台旅游者由旅游部门负责安置。

四、轻微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

轻微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立即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期,并启动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迅速了解震情、灾情,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抄报地震部门及其它有关部门;视情确定应急工作规模、组织本行政区内的地震应急工作。

**地震局要及时将震情、灾情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并抄送有关部门,根据震情、灾情向政府提出建议。自治区人民政府视情况作出反应。

五、一般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

一般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自治区人民政府应立即采取应急行动。

(一)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总值班室立即将震情报告政府主要领导。

(二)自治区人民政府立即将震情和灾情报告国务院,以争取国家对救灾工作的支持。

(三)由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迅速召集自治区有关部门、驻疆部队、武警总队、生产建设兵团等领导同志参加的紧急会议,部署应急救灾工作。

自治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立即转为自治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具体负责部署、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各部门的救灾工作,协助解决救灾工作中的问题。

(四)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要求,驻疆部队、武警总队应迅速调集部队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和参加救灾。

(五)自治区人民政府向灾区发出慰问电或视情况派工作组赴灾区慰问,指导应急工作。

(六)根据灾情和受灾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的请求,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的部门、单位和规模。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自治区人民政府部署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

六、严重破坏性地震和特大破坏性地震应急反应

(一)严重破坏性地震和造成特大损失的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各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立即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指挥灾区地震应急工作。同时,自治区领导同志迅速召开自治区有关部门和驻疆部队、武警总队、生产建设兵团负责同志参加的紧急会议,通报震情、灾情;设立自治区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工作;自治区有关部门设立相应的地震应急机构,负责本部门的地震应急工作并派人员参加指挥部办公室工作。

(二)自治区人民政府向灾区发慰问电,派出慰问团和工作队,在灾区设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领导、指挥、协调现场抢险和救灾工作。现场指挥部由自治区派往灾区的工作队人员、当地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三)民政、经贸、涉外部门和红十字会及时向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通报震灾情况,表示接受外援意向,并提出急需的救灾物资种类、数量。

(四)民政部门牵头,财政、卫生、交通、铁路、民航部门参加,组织接受国内外救援物资和救灾款,并按政府的指标做好分配发放工作。

(五)涉外事务

除军事和政府确定的特殊区域外,一般地区可允许外国专家和外国救灾人员到现场进行考察和救灾;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允许外国新闻记者到现场采访。上述人员的接待工作,由对口单位负责安排,赴现场的安排,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

七、临震应急反应

(一)地震预报意见由地震部门提出,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地震预报后,地震部门即进入临震应急状态,加强震情监视,随时报告震情变化,并根据震情发展和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情况,避震通知,必要时组织避震疏散。

(二)各有关部门按应急任务分工检查抢险、救援队伍、救援物资及医疗物品贮备、交通、通讯、消防、水电设备、危险品管理、避难场地及疏散路线等准备工作落实情况。

(三)有关部门和单位就近组织转移处于危险建筑中的人员、财物、重要文件等,对要害部门实行管制,限制大型的室内活动。

(四)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及时有关信息,消除社会恐震心理,安定民心,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保持社会安定。

(五)有关部门对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措施。

八、无破坏性有感地震的应急反应

无破坏性有感地震虽然没有造成直接破坏,但由于人们的恐震心理等原因,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此类地震发生后,地震部门应加强监测,密切注意震情发展,作出震情趋势判断,并视社会反应情况采取措施。必要时可通过新闻会、电视讲话等形式向社会公布震情。各新闻机构的地震消息必须准确、严禁虚构和夸大其主导,稿件需征得主管部门同意。

九、其它事项

(一)位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或地震基本烈度在七度以上地区的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和自治区地震、民政、建设、公安、卫生、医药、交通、铁路、民航、邮电、水利、电力、煤炭、石油、化工、商业、物资、保险等部门应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制定地震应急反应实施方案。

(二)本预案适用于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后或发生破坏性地震后的应急阶段。

地震灾害防治篇7

 

第一章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全镇地震应急体制机制,依法科学统一、有力有序有效地实施地震应急,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国务院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临泽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临泽县地震应急预案》等法规、规章和工作要求。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鸭暖镇遭受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的应对工作。

1.4 工作原则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为主,资源共享、快速反应,科学应对、依法处置的工作原则。

1.5 地震灾害分级

按影响范围和程度,将地震灾害划分为一般地震灾害(Ⅳ级)、较大地震灾害(Ⅲ级)、重大地震灾害(Ⅱ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Ⅰ级)4个等级,具体是:

一般地震灾害:造成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4.5—4.9级地震时,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较大地震灾害: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5.0—5.9级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4.5—4.9级地震时,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重大地震灾害: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6.0—6.9级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5.0—5.9级地震时,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县上年国民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灾害。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7.0级以上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地震时,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以上分级标准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包含本数,“以下”不包含本数。

 

第二章 组织指挥体系

 

2.1 镇抗震救灾指挥机构

地震灾害发生后,镇政府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在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指挥下,协调开展镇级层面的抗震救灾工作。并负责上级派到现场的指挥部及各救援队伍的协调配合、引导救灾和后勤保障工作。指挥部指挥长由镇政府镇长担任、副指挥长由镇分管防震减灾工作和地质灾害预防的副镇长担任,成员由镇政府领导干部、镇属机关单位负责同志组成(镇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及主要职责见附件1)。必要时,根据工作需要可增加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

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公室,由镇分管防震减灾工作的副镇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承担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日常工作。镇抗震救灾指挥部设抢险救援、群众生活保障、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基础设施保障和生产恢复、次生灾害防范处置、社会治安、信息及宣传报道组7个工作组(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各工作组组成及主要职责见附件2)。

2.2村社两级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震时立即组织群众开展紧急避震和自救互救,立即向镇政府报告地震受灾情况(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情况,以及其他大的次生灾害和安全隐患),排查安全隐患,引导上级应急救援队开展紧急救援。

 

第三章  灾情报告

 

3.1 灾情报告

3.1.1地震灾害发生后,村“两委会”要立即向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地震受灾情况。主要报告人员伤亡情况,牲畜死伤情况,房屋倒塌和受损情况,通讯、供水、供电、交通受损情况,以及其他可能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次生灾害等情况。

3.1.2地震发生后,镇政府立即启动全镇灾情速报网络开展灾情搜集,并速向县地震局、县应急办报告灾情,加强震情值班,视受灾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地震应急预案。

 

 

第四章  应急响应

 

4.1 响应分级

对应地震灾害等级,应急响应由低到高依次为Ⅳ级(一般地震灾害)、Ⅲ级(较大地震灾害)、Ⅱ级(重大地震灾害)、Ⅰ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四个级别。Ⅰ级、Ⅱ级响应由省政府决定启动应急级别和领导灾区抗震救灾工作;Ⅲ级、Ⅳ级响应由市政府决定启动应急级别和领导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县、镇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立即开展先期处置。

4.2 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职责。

(1)收集汇总全镇震感情况和受灾情况,速报县地震局、县应急办和县民政局,并持续做好灾情调查核实和上报。

(2)向村上派出工作组,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动员群众到安全区域避震。

(3)向县政府提出需要紧急救援的具体事项。

(4)配合地震部门开展地震现场考察和监测。

(5)配合民政部门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调运发放救灾物资。

(6)配合公安部门加强灾区社会治安管控,加强重要目标警戒,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必要时在灾区设立临时派出所。

(7)配合引导抢险救援队伍抢救被埋压的人员。

(8)配合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队伍救治受伤人员,开展防疫工作。

(9)配合上级派来的通讯、交通、供电、供水救援队行动,尽快恢复灾区通讯、交通、供电、供水。

(10)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监控和排险。

(11)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涉灾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

(12)协助宣传等部门开展应急宣传,稳定人心,维护稳定

(13)完成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4.3响应措施

4.3.1召开政府会议,研究启动鸭暖镇地震应急预案,成立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协调指挥全镇抗震救灾工作。

4.3.2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向各村派出工作组,由包村领导带队,奔赴各村,收集核实地震受灾的情况,速报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并持续做好灾情收集上报工作。

动员群众开展自救互救,挨家挨户发动群众紧急转移至空旷地带避震,组织民兵开展人员搜救。

4.3.3搜救人员

协调配合解放军和上级派来的地震应急救援队伍搜救被压埋人员。

4.3.4开展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

协调配合上级派来的医疗救护队伍抢救受伤群众。必要时设立现场临时医院救治,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尽量减少伤员致死、致残。

及时对灾区饮用水水源进行监测消毒,妥善处置遇难者遗体,做好死亡动物、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粪便等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实行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每日报告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接种与预防性服药。

4.3.5 安置受灾群众

在各类应急避难场所集中安置受灾群众,协调解决供水、供电等设施,解决食品、饮用水、衣被、帐篷等物资,解决受灾群众吃饭、饮水、穿衣、住宿等问题;在受灾区域设置生活用品发放点,确保生活用品的有序发放;根据需要组织生产、调运、安装活动板房和简易房;在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和器材,严防火灾发生。救灾物资优先保证中心学校、卫生院、卫生所的需要;优先安置老、幼、病、残人员,确保其基本生活。鼓励采取投亲靠友等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安置受灾群众。

协调配合民政部门实施救灾物资调配、转运、登记、发放一条龙式管理,由镇、村、社及县干部共同研究制定救灾物资发放方案,公示救助情况,“四级”干部签字发放,并接受监察部门全程监督,防止发生物资发放混乱情况。

做好遇难人员的善后工作,抚慰遇难者家属;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校复课。

4.3.6 抢修基础设施

协助有关部门抢通修复因灾损毁的道路交通,协调运力,优先保证应急抢险救援人员、救灾物资和伤病人员的运输需要。抢修供电、供水、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和应急工作需要。

4.3.7 防御次生灾害

协助国土部门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防范因强余震和降雨形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严防造成新的人员伤亡和交通堵塞,必要时组织涉险区域人员转移。

协助安监、工信等部门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设备、输油管道、输配电线路等重点设施的受损情况排查,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4.3.8 维护社会治安

协助公安部门严厉打击盗窃、抢劫、哄抢救灾物资,借机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等违法犯罪行为;在受灾群众安置点、救灾物资存放点等重点地区,增设临时警务室,加强治安巡逻,增强灾区群众的安全感;加强对金融单位、储备仓库等重要场所的警戒,做好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4.3.9 加强志愿者现场服务管理

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志愿者现场接收、派遣和相关服务工作,引导志愿者安全有序参与抗震救灾。加强救灾捐赠的组织接收、统计、分配、使用、公示反馈等各环节工作。

4.4 响应结束

在抢险救灾工作基本结束、紧急转移和安置人员工作基本完成、地震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以及交通运输、电力、通信和供水设施等基本抢修抢通,灾区生活秩序基本恢复后,由应急响应启动机关决定终止应急响应。

 

第五章 保障措施

 

5.1 队伍保障

镇政府成立由年轻干部组成的应急队伍,主要担负灾情信息的快速调查核实,通讯中断情况下的信息报送,镇抗震救灾指挥部指令的快速下达,号召群众紧急疏散撤离和组织开展自救互救等工作任务。

镇武装部组建民兵应急分队,在上级应急救援队未到达之前,主要担负先期抢救生命的任务;在上级应急救援队到达之后,协助和配合各救援队开展抢险救灾。

镇卫生院成立医疗救护分队,在上级医疗救护队未到达之前,主要担负先期抢救生命的任务;在上级应急救援队到达之后,协助和配合上级医疗救护队开展医疗救护。

镇供电所成立供电抢修队伍,镇水管所、供水站成立供水抢修队伍,负责抢修和向县有关单位报告供电、供水设施的受损情况,协助上级抢修队开展紧急抢修工作,尽快恢复灾区供电、供水。

5.2 物资与资金保障

镇政府按照地震应急工作的需要,配备必要的通讯、供电等应急设施,通过协议代储等方式建立大型救灾设备、车辆保障机制,确保紧急状态下能够开赴现场,支援救灾。储备必要的救灾工具,保障抗震救灾工作所需经费。

5.3 避难场所保障

镇政府在人员密集地方设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统筹安排必需的交通运输、通信、供水、供电、排污、环保等设施设备。

在学校、卫生院、卫生所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地震应急疏散通道,配备必要的救生避险设施。

 

 

 

第六章  恢复重建

 

镇政府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协助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七章  其他地震事件应急

 

7.1 强有感地震事件应急

当鸭暖镇境内或附近地区发生强有感地震事件并可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时,镇政府要快速收集受灾情况,并速报县地震局、应急办,及时与上级部门联系沟通,组织召开村社干部会议传达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防止发生地震谣误传事件,保持社会稳定。

7.2 地震传言事件应急

当鸭暖镇出现地震传言并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较严重影响时,各村“三网一员”人员要及时将有关情况报镇政府,镇政府视情上报县地震局、应急办,并根据有关要求采取措施平息地震传言。

 

第八章 附 则

 

8.1 预案管理

镇地震应急预案与县级预案实行同步修订与完善,在县地震部门指导下,建立上下协同,分级负责的应急联动机制,并将修订完善后的地震应急预案报县地震局备案。

镇水利、电力、卫生、公安、土管、食药监管、畜牧、司法、学区、法庭等单位要按照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预案或专项救援方案,报镇政府和县地震局备案。

鸭暖中心小学、华强中心小学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疏散预案和措施,报县地震局、县教体局和镇政府办公室备案。

各村委会根据各自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地震应急方案,报镇政府办公室备案。

8.2 预案演练

镇政府及镇相关单位、学校、卫生院等人员密集型场所,每年组织开展2次以上地震模拟演练活动,通过演练查找预案漏洞,完善预案措施。

地震灾害防治篇8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类型;防治对策

引言

中国国土面积十分广阔,国家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同时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几年经济的发展消耗了大量矿产资源。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前中国各种大中型采矿工程项目已达到9000多个,资源开采规模居世界第三位。在过去的50a间,由于采矿行业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影响,采矿工程技术和设备的落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及相关的法规制度不健全等原因,矿山地质发生灾害的事故越来越多,环境破坏也越来越恶劣,矿山地质灾害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每年因矿山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00×108元人民币,不仅给国家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周边居民构成了极大的生命财产威胁。因此,矿山地质灾害的研究和防范措施应尽早得到相关部门重视,尽快建立起科学、有效、安全规范的管理制度,以提高对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能力。

1矿山地质灾害简介

矿山地质灾害又可称之为地质灾害、采矿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灾害等,主要是指在矿区进行开采活动时,由于开采技术或开采规模引发井巷和岩土体变形及矿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与自然环境发生严重变化,造成开采设备损坏,自然环境遭受极大破坏的情况,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矿山地质灾害是严重影响人类生活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其引发原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矿山地质灾害将对人类造成严重的生命灾害,同时周围地质环境也受到影响。随着中国新一轮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提高,这也从侧面加快了矿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加大了自然环境的压力。当前中国有多种类型的矿山资源,分布在不同地区,一旦矿山发生地质灾害,其影响力非常巨大,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尽快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同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出多种预防措施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1]。

2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有许多种,但每种矿山地质灾害都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非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指煤矿)主要类型有: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煤层自燃、瓦斯突出、塌陷、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侵占农田造成土壤污染或田地破坏。金属矿山所造成的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有:崩塌、滑坡、地表裂缝、塌陷等。

2.1矿震

矿井地震是采矿活动诱发的地震灾害,一般矿震的震源比较浅,但造成的危害比较大。小型矿震会造成矿井表面及地表发生巨大的变化,例如,辽宁北票煤矿吉井区,1981年8月21日,井区共记录震级mS(面波震级)≥0.5的地震160次,有感地震37次。虽然矿震发生的几率不大,但近几年矿山地质矿震灾害在中国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避免矿震灾害发生。

2.2地表塌陷

地表塌陷是近几年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之一,主要是由于大规模的开采或不按规章制度、乱采滥挖,造成矿区地下空洞,在重力或地表人为活动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地表塌陷事故。尤其是采空区面积过大,而预留的支撑柱不够时极易发生地表塌陷事故。

2.3矿井突水

矿井突水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由于在采矿过程中,人为乱采滥挖,破坏防水煤柱,进入废弃的矿山挖掘,废弃的煤渣堵塞阻断山谷和河流引起。如焦作的马村矿、汉庄矿、王峰矿、冯营矿。矿井突水事故的突发性强、规模大,后果比较严重。矿井突水已成为矿山的一个重要的地质灾害,目前,中国大多数矿山都存在矿井突水的危害。中国有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在开采时,地下水必须排除干净,尽可能避免矿井突水事故发生。

2.4矿体内引发的灾害事故

矿体内部也极易发生地质灾害事故,主要是由于矿山地质环境改变引发的,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种。矿体内地质灾害主要有瓦斯爆炸、地热、煤层自燃等,瓦斯爆炸是在煤矿地下开采过程中,从煤壁向采掘工作面瞬间喷出大量煤粉或瓦斯,引发爆炸导致矿山灾害发生。地热是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这种热量会渗出地表,引发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煤层自燃是暴露在空气中的煤,由于氧化放热或天气干燥温度过高引起的燃烧现象,煤层自燃会引发地表塌陷,或引发大火等灾害[2]。

3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预防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a)国家必须要高度重视,加强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b)矿山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和法规操作,以防止发生地质灾害发生;c)加强和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3.1坚持以预防为主

坚持“预防为主、控制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客观规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管理;重点突出,思路清晰,一步一步实施;确保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科学有序进行。

3.2加强矿山环境的监督管理

在采矿过程中,为了防止出现边开采边破坏的现象,国家国土资源部应向矿产企业实施山区环境保护的强制性措施,加强依法行政,严格落实矿山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和“三同时”制度。在同一时间内不定期开展地质环境执法检查,向社会公布对矿山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个人和企业,并依法追究责任。露天开采面、边坡失稳,废渣、废岩、废石多且随意堆放的,及易发生洪水、滑坡、泥石流等地区,应加强监督管理,一经发现违法违规的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3.3地表塌陷的防治措施

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降和地表塌陷是国内外开展研究比较少的一个地方,地表塌陷的主要防治措施应从采空区入手。比较常见的采空区处理措施有回填处理,这种方法是将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或矿山周围存在的废弃渣石在开采活动完成后,回填到采空区中。回填法是一种比较环保和无污染的处理方法,同时又能有效避免地表塌陷事故的发生,其经济效益也是最高的,因此也是最常用的一种预防地表塌陷的防治措施[3]。

4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由于矿产资源在开采技术、管理、效益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矿山地质灾害频发。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有很多,应分析和掌握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此来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保障采矿工程安全顺利进行,促使开发资源、优化环境、发展经济三者相互促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李艺,李顺明,庞春勇,等.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及勘查方法[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34(5):68-70.

[2]赵永久.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8,19(2):104-108.

地震灾害防治篇9

[关键词]公共危机;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府治理

[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9-0052-03

公共危机已成为现代政府行政管理面临的常态环境,应对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成为政府增强合法性和提高善治的核心能力。能否迅速、有力、有效地在危难中寻找契机、谋求更大的发展已成为检验政府应危能力和执政能力的试金石。公共危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性公共危机;另一类是自然性公共危机。两类公共危机的治理在政策工具的选择上有着共性,即治危性。近年来,我国政府既有汶川、玉树地震等自然性公共危机治理的成功,亦有贵州瓮安“6•28”事件、湖北石首、云南孟连事件[1]等社会性公共危机治理的不足。研究政府在公共危机成功治理中的政策目标及政策工具选择的共性,科学总结其成功经验,构建公共危机治理的政策系统模型,对于公共危机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政府治理公共危机的一般过程及特征

在当今世界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公共危机的治理主要是指“政府或其他社会公共组织通过检测、预警、预控、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以减少损失甚至将危险转化为机会、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而展开的管理活动”[2]。根据公共危机发生的时段,公共危机治理一般包括事前治理、事中治理、事后治理三个阶段,分别具有危机治理前的预防预警性、危机治理中的事态控制性、危机治理后的转危为机性特点。

(一)公共危机治理前的预防预警性

公共危机治理前的预防预警性,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预测、预警来防止危机事件的发生,即针对平时可能出现的危机事件作一个假设,事先制定好科学的应急预案;二是通过采取预控、预防措施,做好应对危机的物资、人员、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战略储备,并配合以适当的危机处理的预演,在实践中摸索方法,使无法避免或防止的危机事件带来的损失减轻到最低程度,同时也锻炼了危机管理人员和普通民众的应变、应生能力。汶川和玉树震灾治理的及时、有力、有序、有效,赢得了全国人民和外国政府的一致好评。但减灾、救灾毕竟只是地震危机事后的“亡羊补牢”工作,政府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3],“未雨绸缪,防患未然”远胜过“亡羊补牢,未为迟也”的管理理念,因此,“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最有效的危机治理就是预防和避免危机与灾害的发生。面对难以避免的地震等灾害危机时,也同样需要预防它所产生的巨大的破坏性,唯一有效与合理的方式,便是地震预警、及时疏散人群、减少人员伤亡。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改进地震监测技术,提高地震预测能力,及时有效地震预警;二是提高地震监测预警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重视危机预防工作,提高危机治理的危机意识,变被动应对危机为主动预防危机,防治结合,更有利于实现公共危机的综合治理。

(二)公共危机治理中的事态控制性

如果说灾害是人类无法避免的,那么通过对灾害引发的危机进行有效的管理,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这种损失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4]。事实上,不仅灾害性危机有着不可避免性,很多公共危机都有着难以预测和不可避免性,如“9•11”事件、SaRS危机等,因此,有必要在公共危机爆发的初期,采取有效地治理以控制危机发展“恶”的事态性。公共危机治理中的事态控制性,即指社会一旦进入危机状态,政府等公共组织通过协调社会各界力量,迅速有效地控制危机状态的区域,谨防危机事态扩大,将危机消除在始发阶段,制止危机状态蔓延和恶化等一系列活动过程。如在汶川、玉树震灾危机爆发后,政府临危不乱,即刻确定以人民生命为本的政策目标,采取以权威、组织、信息、制度、科学、舆论、合作为本的政策工具,形成政策系统,发挥政策合力,控制了危机事态的恶化,抢救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将损失减到了最小,为转机打开了“窗口”,实现了震灾危机的得力治理,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

(三)公共危机治理后的转危为机性

如果危机已经爆发,危机管理的目标则是要将危机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并尽可能地变危机为转机[5]。公共危机治理后的收尾工作,即通过公共危机治理前两个阶段的工作的顺利完成,以实现由危险到机遇的转变。当然,公共危机治理后的转危为机性也是相对而言的,它不能完全性地消弭危机的破坏性,更不能恢复诸如灾害等危机所造成破坏前的社会和自然状态的原貌,以及人们心灵的创伤性,而只是尽可能地减低公共危机所带来的物质的、精神的、人文的损失,并寻找出谋求社会和自然状态更好发展的机遇。如汶川、玉树地震给灾区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生命损失和精神损失,由于政府治理得力、有效,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震灾危机所造成的破坏,并寻找到了转危为机的“突破口”,即提出了“重建家园,建得更好”的政策口号,且注意到了塑造受灾人民“心灵家园”的重要性,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受灾人民物质的、精神的、人文的关怀,顺利实现了震灾治理的转危为机性。

二、政府治理公共危机须选择以人民利益为本的政策目标

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支持不支持、拥护不拥护是判断我党和政府工作及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公共性的一个重要价值标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利益的首要问题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问题,“人民生命,高于一切”。在自然灾害性危机面前,选择以人民为本的政策目标,会由于利益的高度整合性和一致性而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为优化政策制定、强化政策执行埋下伏笔。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南方雪灾的危机治理中,政府在第一时间全面部署救灾工作,强调“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各有关部门紧急行动起来,全力抢救伤员,切实保障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尽最大努力把灾害危机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在灾情危机面前,确定开展救灾、减灾工作第一位的是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正确的政策目标选择。正是由于这个政策目标使得全国的救灾政治动员得以快速有效进行,党和政府的减灾救灾工作获得巨大的成功。也正是在以人民生命为本的政策目标统率下,工具型政策才能得以聚合,形成政策群系统,发挥政策整体功效。

三、政府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政策工具选择

政府在公共危机治理中仅确定一个总的目标型政策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较为具体的工具型子政策的配合作用,形成一个“目的――手段”型的“塔式――网络”结构的体系政策群,以政策系统的合力,应对复杂的公共危机。事实上,政策工具即指政府为了实现已被合法化的政策或政策目标而采取的一切手段、方式之和,原则上在不抵触现行宪法和法律的情况下,可以调动各方面的资源、采取一切有效的方式和技术工具。

(一)以权威为本的政策工具选择

国家权力作为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它是一种统治社会、控制社会、管理社会的强制性力量,具有作用维度的双重性,善的行使,为公益服务,则生成权威;恶的行使,为私利服务,则形成腐败。政府职能的权威界定在于权力的服务性,而非权力的强制性。危机治理中的权力服务性更能考证政府及其领导人的权威性。加强以权威为本的政策工具选择,政府及其领导人必须在危机治理中凸显其责任性、服务性、治理性、权威性。如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发生后,总理亲赴灾情一线,和干部、党员在一线了解和分析灾情形势,部署救灾工作,使得灾害危机治理科学、有序、统一进行。走进灾区,贴近群众,“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难”,总理以其领导的亲和力、权威力和领袖魅力为党和政府在灾害等危机治理中赢得和巩固了权威性、公信力,凸显了危机治理中以权威为本的政策工具选择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二)以组织为本的政策工具选择

公共危机治理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单纯的个人或涣散的团体的力量不足以应对危机。公共危机治理的主体必须是权威的政府组织和优良的第三部门[6],以发挥组织工具的系统性、整体性、组织性、协调性、有效性作用,进而实现良好的危机治理。在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玉树震灾等自然灾害危机治理中,既有政府组织各部门的主导与领导作用,又有第三部门诸如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等的参与配合作用。政府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调统一,行动有力,为打好救灾治理这场硬仗,共同做好减灾以及建设工作,作出了显著成绩。同时,以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公益性、自治性、志愿性为特征的社会第三部门,诸如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华侨组织等也参与到救灾工作中来,有效地配合了政府组织的灾害危机治理工作。

(三)以信息为本的政策工具选择

农业文明的核心资源是土地,工业文明的核心资源是能源,信息社会的核心资源是信息。在当今信息社会里,公共信息成为政府管理的战略性资源,没有公共信息的搜集、筛选、分析与整合,政府的决策与管理将会变得专治而日益偏离民主[7]。而在公共危机面前,没有对危机实际情况调查的第一手“材料”――信息的掌握,政府对危机的治理工作将盲目而无效。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必须加强以信息为本的政策工具选择,掌握公共危机静态的与动态的、理论的与实际的、历史的与当前的、危害的与有利的、风险的与机遇的信息资源,合理分析与整合,以备危机决策与执行所用,进而下好“信息战”这步棋。在2008年“6•28”瓮安事件中,地方政府领导对于“李树芬溺死”造成的群众躁动信息把握不敏感,没有及时根据群众意愿情况做好稳定工作,以致危机扩大,社会负面效应显重。[8]而在汶川、玉树灾害的治理中,武警官兵等第一时间奔赴灾区一线,就是为了获知受灾群众的人数、房屋受损情况、地震余震情况等信息,以备党和政府做救灾工作的具体决策所用,灾害治理中对危机信息采集与分析的重视度,足见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加强以信息为本的政策工具选择的重要性。只有把握了危机的信息,才能有正确的治理危机的工作方案。

(四)以制度为本的政策工具选择

公共危机管理始终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基于公共危机本身的高度不确定性、流变性特点,加强以制度为本的政策工具选择,将公共危机治理予以制度化确定,以不变应万变,既有助于克服面对危机的恐慌心理,又有助于实现危机治理的合理性、制度性、有效性。以制度为本,不是说要束缚公共危机治理工作,而是既要“灵活”,又要“原则”,方能克“危”制胜。我国目前已制定了《防灾减震法》、《传染病防治法》、《防洪法》等自然灾害危机状态下适用的单行法律,2007年还颁布了《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使得公共危机治理工作法制化、合理化、程序化,做到有法可依,法治危机。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减灾救治工作的顺利展开,就得益于《防震减灾法》以及《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制度规范和保障作用,使得抗震救灾工作能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既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力争做到张弛有道,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不失时机地开展震灾救治工作。政府只有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坚持制度本位的刚性原则,以制度来规范公共危机治理工作,方能使危机治理工作有法可依、法治危机。

(五)以科学为本的政策工具选择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坚持科学的处事方式。由于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复杂性、多变性、不可预测性、巨大破坏性等因素影响,决定了公共危机治理必须坚持走科学治理的道路。公共危机应对措施必须注意相关领域的专业性、技术性,危机管理决策应多征求特定领域的专家意见,贯彻科学化原则,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增强公共危机管理的科学高效。可行的路径如建立现代公共危机决策的“智囊机构”,它由具有危机管理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组成,为危机管理决策献计献策。在汶川、玉树震灾治理中,国务院迅速组织抗震救灾指挥部,听取有关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的意见及灾害救治的卫生工作报告,科学开展地震灾害救治工作和灾后防疫工作;又如在组织志愿者队伍时,尽量吸收具有消防和地震灾害防治工作经验的人员,从而实现地震危机救治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知识化、合理化,不让“救人者”成为“被救者”;再如科技部编制完成的《灾后恢复重建实用技术手册》,围绕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建筑安全诊断与重建、食品安全、卫生防疫、生态环境修复与重建、地震次生灾害防治、农业生产及畜禽疫病防控、分析测试技术等七个方面,筛选出近四百项实用技术与产品信息,以科学指导震灾治后的灾区重建工作。可见,加强以科学为本的政策工具选择,能够在公共危机治理工作中起到科学指导作用。

(六)以舆论为本的政策工具选择

危机事件是政治社会化的催化剂、加速器,它会把“国家的命运和政治生活与每个人十分明确而紧密地联系到一起,从而起到任何其他政治社会化媒介所无法比拟的政治动员的作用,成为人们学习政治、参与政治生活的加速器”[9]。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有效运用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将处理危机的积极措施和态度传播出去,既是提高公民对危机事件认识的必要策略,也是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重要措施。汶川、玉树震灾治理是政府成功运用舆论为本政策工具的典型。国务院新闻办利用CCtV等电视台开办“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专栏直播、各省公共台转播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电视、广播、报刊、网络传播的方式,第一时间争取抗震救灾的舆论主动权;制止谣言,用最快、最新、最真的地震重灾区一线的救灾工作情况,告诉每一个中国人,人民政府在震灾救治工作中行动有力、有序、有效,政绩可圈可点,振奋人心。新闻媒体对地震灾区灾情的及时报道,为控制危机事态、稳定社会秩序、避免社会恐慌、凝聚团结爱国心理起到重要作用。足见,危机爆发时期,政府利用舆论工具保持政务的公开性、透明性,既尊重了公众的知情权,使得群众与政府之间没有代沟,增进互信,又稳固了政府的公信力,稳定了民心,进而积极配合政府治危工作,以取得治理危机的胜利。

(七)以合作为本的政策工具选择

“治理”的本质就在于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10],实现“政府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合作”[11]。治理的目的是实现善治,即实现治道或“好的治理”,以实现政治国家、经济市场与公民社会的和谐关系状态,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公共危机不言而喻会破坏这种状态,有效地克服公共危机,必须加强以合作为本的政策工具选择,政府主导、公民参与合作式的投入到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实现“合作网络”治理,以有效控制公共危机,转危为安。汶川、玉树地震的减灾救治工作成果是政府、第三部门、公民社会合作治理的结果。在震灾危机救治中,大量志愿者参与到救灾一线;慈善组织、教育基金组织等第三部门组织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为抗震救灾捐钱捐物;参与震灾危机治理的人员和力量来自各个方面,包括交通、通信、消防、信息、食品、公共设施、医疗服务、军队、志愿人员等,广泛的社会合作参与既消除了负面流言、恐慌,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府应危政策执行和处理震灾危机的成本。合作,由此成为公共危机治理的当然政策工具选择。

四、公共危机治理中的“目标――工具”式政策系统

在公共危机治理的全过程中,危机治理前的预防预警性、危机治理中的事态控制性、危机治理后的转危为机性各具特点,整体化一,统一于公共危机治理系统之中。其中,最关键的阶段是危机治理中的事态控制性,因为绝大多数的公共危机是难以通过预防预警性来避免的,而没有危机治理中的事态控制性顺利实施,则危机治理后的转危为机性就会“落空”。

公共危机治理中的事态控制性,须建构“目标――工具”式政策系统,确定以人民利益为本的政策目标,以赢得广泛的社会支持,配合以七项主要的政策工具,即加强以权威为本的政策工具选择,以凸显政府危机治理中的责任性、服务性、权威性;加强以组织为本的政策工具选择,以发挥组织工具的系统性、组织性、协调性、有效性作用;加强以信息为本的政策工具选择,以避免和减少危机决策指挥的盲目性、随意性、非理性,增强其合理性、回应性、科学性;加强以制度为本的政策工具选择,使危机治理工作有法可依、法治危机;加强以科学为本的政策工具选择,以实现危机治理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知识性;加强以舆论为本的政策工具选择,以增进人们对政府治理危机的信任与支持;加强以合作为本的政策工具选择,以“合作网络”更为有效地治理公共危机。确定以人民利益为本的政策目标选择,加强以权威、组织、信息、制度、科学、舆论、合作等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构成“目标――工具”式政策系统,系统发力,能够实现对公共危机的综合治理,控制危机事态恶化,化危险为机遇。

参考文献:

[1]史云贵.我国现阶段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反思与应对[J].政治学研究,2009,(2).

[2]彭未名,梁瑜.文化冲突危机的跨文化管理思考[J].江汉论坛,2007,(3).

[3][美]奥斯本,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05.

[4]闫淑敏.灾害危机管理中的人力资源能力提升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8,(2).

[5]朱正威,吴霞.论政府危机管理中公共政策的应对框架与程式[J].中国行政管理,2006,(12).

[6]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61.

[7]刘学民.公共危机治理:一种能力建设的议程[J].中国行政管理,2010,(5).

[8]刘子富.新观:贵州瓮安“6•28”事件的启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38.

[9]王浦劬等.政治学基础(2)[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88.

地震灾害防治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目标,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防治体系,使全乡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二、加快建设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点工程

(一)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

全面开展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彻底摸清全乡风险隐患底数。以地震、地质、水旱、气象、林草防火等为重点,开展灾害风险调查评估和重点区域灾害隐患排查,建立全乡贯通、行业领域信息共享的灾害风险数据库。(牵头站所:乡应急办、乡生态环境办)

(二)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修复工程。

继续实施森林资源培育、退耕还草、固沙防风工程,加强水、气环境和土壤综合治理,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治理,结合生态移民工程和国土绿化倍增行动,全面做好南部山区移民迁出区废旧宅基地腾退复垦和移民区沙漠治理国土绿化工作,加大河湖生态治理与修复项目建设。(牵头站所:乡生态环境办、乡应急办)

(三)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

以农村民居、学校、医院、幼儿园,以及交通生命线、电力、通信等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台账,严格落实新建、改扩建住宅和公共设施等建筑抗震标准。对接上级部门加强一般地区未达到抗震设防标准的民居、公共设施的加固改造,实施农村民居加固示范工程建设。科学合理规划应急避难路线和场所,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牵头站所:乡应急办、各村、乡属单位配合)

(四)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

持续加强河道隐患治理,实施移民迁出区山沟治理和山洪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基本完成病险河堤除险加固任务,全面治理挤占河道、排洪沟等空间的建构筑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因地制宜建设人畜饮水安全工程,提高使用水应急保障能力。(牵头站所:乡应急办、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供水站)

(五)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

加大对地质灾害重点区域及地震易发区隐患点的日常巡查和检测。对灾害风险高、工程治理难度大、群众疏散条件困难的区域,结合脱贫攻坚和村居风貌提升等,督促灾害区移民搬迁。(牵头站所:乡应急管理所、生态环境办)

(六)实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程。

着眼长远,立足实际,加快协调,统筹推进,培育组建各类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因地制宜,提前规划,合理储备救灾应急物资,构建乡、村、组三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牵头站所:乡应急办、乡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乡武装部)

(七)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程。

对接气象部门,提升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和预报预警能力。健全灾害预警信息制度,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结合,及时向社会灾害预警信息。(牵头站所:乡应急管理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生态环境办)

(八)实施全民防灾减灾能力素质提升工程。

整合各类资源,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提升宣传教育效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以“5.12”、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时机,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增强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实施防灾减灾知识、安全常识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工程,组织经常性地防灾避险应急演练,全面提升自救互救能力。(牵头站所:乡应急办、乡属学校、各村委会)

三、强化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的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强化综合减灾、统筹抵御各种灾害。成立乡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领导小组,针对自然灾害防治中心重大问题和短板弱项,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政策制度,编制重要规划,形成抓工作合力。乡相关办公室和服务中心要建立完善组织体系,细化任务分工,靠实防灾减灾救灾责任,落实重点任务,加大推进力度。

(二)科学谋划推进。

坚持生态优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改革创新,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与防治能力现代化。针对关键领域、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确定一批重大工程项目,纳入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向上争取列入全乡重大工程项目,加快推进落实,切实发挥灾害防治各项工程的作用,努力提升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