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内部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48:06

加强内部管理篇1

关键词:医院;内部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以人为本,科学地进行医院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一)人员总体管理原则。人员费用是医院成本费用的重要内容。应注意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双向竞聘制,合理的人员配置定额,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潜能,防止因人力资源而造成的耗费。要改革分配制度,把隐性收入、福利收入、灰色收入明朗化,建立严格的临时用工开支,改革医院内部组织结构,简化管理层次,减少管理人员,实现高效管理。

1、按需设岗原则。根据医院发展与管理的需要设置岗位,科学合理地确定各岗位所需人员的结构与人员数量。

2、分类管理原则。对全院人员进行系统的分类,建立符合专业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等各自岗位规律特点的管理制度。

3、竞争上岗原则。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在人员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对各岗位所需的人员采取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以利于各岗位优化组合,提高工作效率。

4、实行岗位工资,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采用定编定岗和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制定合理的人员配置定额,根据各岗位的技术含量、承担的风险程度、工作量等,结合职工的工龄、职称等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

5、人员进、出管理及退出机制。完善人员进、出管理制度,对于医院所需人员,面向社会,经过考核聘用,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应从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员中择优录用。另外,要建立健全人员退出机制,实现高效管理。

(二)人员分类管理原则

1、对临床人员实行三级技术结构管理原则。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和主任医师三级技术结构是医院技术水平的核心。要不断完善医务人员的三级技术结构,促进医疗过程各链条的正常运作。

2、对行政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委任、选任等多种形式的任用制度,改变单一的任命制。行政管理岗位实行聘任、委任、选任等多种形式的任用制度,改变单一的任命制,有利于德才兼备的人员走向领导岗位,同时也能强化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3、对后勤服务人员实行市场化运作。对后勤服务人员可成立后勤服务总公司,实行商业化营运。另外,可以将各科室负责各种运输工作的人员集中管理,成立一个为全院病人及临床各科室提供24小时服务的专业运输中心。同一时间病人需做多种检查时,“中央运输”选择最优检查程序,使各种检查都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大大降低了人力和运行成本。

二、加强财务核算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一)加强货币资金管理

1、加强病人预交金管理,保证医院周转资金来源。对病人预交金设置明细分户账核算,是加强收费处与财务科内部制约的较好方法,通过分户核算、月末核对,既能防止差错的发生,又能保证医院周转资金的来源,还可以降低病人欠费率。

2、加强收费管理,确保医院收入渠道畅通。它包括严格现金管理制度,如现金的收缴制度和空白收费凭证的使用、保管制度等。并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现金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要求每个收费人员对每天的收入日清日结,并打印日结清单上交财务。财务人员重点复核收费凭证,审核退费单据,发票联、存根联、收据联三联齐全时方可确认退费。对检查情况做好记录,作为对收费人员业务考核的依据。

(二)实施全成本核算,提高医院经济收益

1、实行全成本核算可以降低低值易耗品的消耗量。因为实行全成本核算后,各科室领用的物品要计入成本,与收入相配比,计算效益,根据效益大小分配效益工资。各科室为了获取较高的收益,就会自动减少物资损耗,降低费用。

2、实行全成本核算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因为要计提设备折旧进入成本,暂不需要或运行成本较高的设备,各科室不会再争着要,医院就会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购置支出,使能集中使用的设备集中使用。不仅如此,提足折旧的设备继续使用,不再提取折旧,为了获得更多的效益,设备使用科室就会爱护设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使用效能。

三、加强物资管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

医院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库存物资、药品材料、往来款项等,一般占医院总资产的30%左右。从当前医院管理情况看,加强流动资产管理的空间较大,流动资产高效、安全运转对医院减少运营成本有着重要意义。

(一)建立健全财产物资购入、验收、保管、消耗制度。按照财产物资的“归口”管理原则,建立以财务科为核算中心,物资主管部门和使用部门共同构成的三级核算网络,使财产物资从购入到消耗层层把关、层层核算。

(二)提高设备利用率,缩短投资回收期。大型医疗设备的购进必须先进行专家论证,应做好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使购入设备的投资回收期尽量缩短。一切采购都采用招标的形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把价格降到最低。在使用中要搞好大型设备的单机成本核算,以提高设备利用率。

(三)加强药品管理,正确核算药品价值。对药品成本的管理应实行医药分开核算,执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减少流通环节,降低采购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要重新考虑药品的储备数量,善于运用现代物流配送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储备。凡是能够顺畅配送、保证医院需要的药品物资,医院要尽可能减少储备,以减少资金占用,降低经营成本。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医院声誉的建立和保护,这也是医院内部管理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医疗服务行业是高技术、高风险行业,一家医院的名气就是医院的无形资产,它往往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建立,而几起大的医疗事故就可能使医院名声扫地。声誉的维护,归根结底是要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提高全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以求保护并发展医院的品牌。

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级公立医疗机构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如何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低耗费、高质量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并获取较好的医院收益?医院管理工作者和医务人员只有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才能开创一个医患双赢的局面。

(作者单位: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

主要参考文献:

加强内部管理篇2

[关键词]销售;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0-0091-01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是企业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规避生产经营风险,由企业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管理过程。而销售业务不仅是企业主要经营业务之一,也是解决企业收入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才能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来提高销售业务的管理水平呢?

笔者认为,要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来提高销售业务的管理水平,要遵循四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即:正确制定合理的销售政策是前提、完善合同管理是基础、科学的物流管理是重点、加强收款环节的控制是关键。只有做到这些,并结合各自企业实际,予以适当的完善和补充,才能真正达到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来提高企业采购管理水平的目的。

1正确制定合理的销售政策是提高销售管理水平的前提

销售政策是一项引导性、激励性销售措施。它的目的就是促进销售,给销售带来保障和轻松。所谓保障,就是通过给出一定的条件来激励、约束经销商与销售人员的行为,为完成销售目标服务;所谓轻松,就是充分发挥吸引力,促使客户与销售人员产生内驱力,自动地去完成销售目标,从而给销售带来一些便利与轻松。销售政策包括对内的《销售人员的激励政策》和对外的《经销商激励政策》,在这重点提出的是经销商的激励政策。

(1)在制定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性作用,给货物和货款带来保障,给货款结算带来便利。在结算条款中要引导经销商实行现款现货,同时辅以折扣支持这一措施,会收到显著效果。销售人员不再将主要精力花在追收货款上,而将主要精力花在市场开发与客户管理上面。在赊欠与铺底上要明确规定授权的范围与期限标准,否则将造成应收账款偏大。

(2)折扣也就是厂家给予经销商的销售返利、销售奖赏,是经销商应得的额外劳务费用。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的加剧,厂家对经销商的期望提高了,对经销商的要求也随之增加,这些要求怎样才能在市场中得到实施与落实?厂家只有拿出更多的折扣。现在的折扣又分成许多单项折扣,如现款折扣、专营折扣、销售增长折扣、市场秩序折扣等。

①现款折扣是对结算的保障,按净销售额的百分比给予折扣。这种折扣不仅厂家资金流回笼较快,而且商家利润点增加。

②销售增长折扣是市场竞争加剧,商品供过于求局面下,每个企业为了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而产生的。市场消费量这个“蛋糕”的扩大速度是有限的,市场供应量的增长速度是高速的,只要我们多销售、多生产,我们获得的市场份额就大一些,竞争力就强一些,赚钱会更多一些。这样市场供给量增加,暂时出现供过于求,只有从销售上找出路。

③专营折扣《市场营销》中介绍市场防御策略有一条是渠道封锁,封锁方法之一就是签订排他性协议,具体就是专营。市场操作中,有许多经销商不愿意专营,理由很简单:风险大,销售受影响,可提供给自己客户选择的产品有限。厂家怎么办?给出专营折扣。专营,就享受该折扣;不专营,就不享受该折扣。同时专营折扣也对培养经销商的忠诚度有很大帮助。

④市场秩序折扣,由于市场上经常出现倒货、窜货,低价倾销,价格倒挂的事情,厂家又经常查不出结果,造成市场价格混乱,货物流通不正常。只要有一家经销商的货物开始低价销售,马上所有经销商都会低价销售,不仅将损失转嫁给厂家,而且丧失继续进货销售的信心。商家是以利润为中心的,只有保证价格稳定和合理的价差,经销商才有利可图,厂商合作才会持久。所以专门为此设了一项折扣来引导经销商共同遵守、维护市场秩序。

(3)新产品销售奖励。注重产品开发与产品组合的公司,经常会推出新产品,多给经销商提供一些赚钱的机会,多给市场提供一些“武器”。但经销商认识不一样,有的愿意销售新产品,认为赚钱多;有的不愿意销售新产品,认为销量小、有风险,卖力不讨好。这个矛盾怎么解决?激励!让经销商见利眼开,就可以借经销商之力推销新产品了。

2合同签订与管理的完善是提高销售管理水平基础

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合同在经济交往中越来越规范、标准、完整。这一环节可以规避销售风险,保证企业的合法利益。主要通过合同范本管理,提高合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降低合同签订风险;通过资质信用管理,建立经销商诚信档案体系,降低了履约风险;通过合同风险点管理,强化合同履行的风险意识,减少合同履行风险;通过合同会签管理,提高合同审批效率,规范业务流程;通过合同履行管理,加强经营过程的控制能力,提升公司精细管理水平;通过合同统计分析管理,提高公司经营决策自我分析能力。

3科学的物流管理是提高销售管理水平重点

销售部门应当按照经批准的销售合同开具销售通知单,发货和仓储部门应当对销售通知单进行审核,严格按照所列项目组织发货,确保货物的安全发运。同时企业应当加强销售退回管理,分析退回原因,及时妥善处理。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发票管理制度规定开具销售发票,严禁开具虚假发票。

企业应当在销售与发货环节做好相关的记录,填制相应的凭证,建立完整的销售制度,加强销售订单、销售合同协议、销售计划、销售通知单、发货凭证、运货凭证、销售发票、收货回执等文件和凭证的相互核对工作。

销售部门应设置销售台账,及时反映各种商品、劳务等销售的开单、发货、收款情况。

4加强收款环节的控制是提高销售管理水平关键

(1)收款业务应当以银行转账方式办理,避免销售人员直接接触现款;对于商业汇票明确受理范围,严格审查票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防止票据欺诈。企业应由专人保管应收票据,及时向付款人提示付款。货币资金是企业所有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是保护国有资产安全的重要目标。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企业货币资金开支的合理、合法和货币资金回收的安全可靠,防止贪污舞弊行为,保证资产的安全,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满足生产和经营的需要。

(2)企业应当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严格考核。销售部门负责应收款项催收,财务部门负责办理资金结算并监督款项回收。应收账款分类管理,针对不同性质的应收款项,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程序。严格区分并明确收款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清收奖励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和处罚制度,保证企业营运资产的周转效率。

(3)企业应当加强应收款项坏账的管理,对全部和部分无法收回的,应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并严格履行审批程序,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进行处理。核销的坏账应当进行备查登记,做到账销案存。

销售环节在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争取销售得到发展的同时,建立健全销售与收款及货币资金环节的销售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加强管理有效途径。通过在各业务环节之间建立一套相互牵制、相互验证的控制体系,可以杜绝销售环节的违法行为,提高应收款与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使企业资金健康地运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加强内部管理篇3

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干部管理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党的要求,人民的意愿。警钟长鸣,反腐败斗争任重道远!警钟长鸣,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高擎反腐败的利剑,把社会主义大厦的蛀虫铲除掉,才能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加坚强纯洁,生机勃勃,才能使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更加信心满怀地实现新世纪的宏伟目标。

一、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党风和廉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党内确实还存在一些同党的性质、宗旨不相符的问题。一些腐败案件触目惊心,一些腐败分子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背离共产主义理想、宗旨、信念。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尽管我们党对新形势下的腐败的滋生有着清醒的认识,并且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防范和打击党员干部中违纪违法行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腐败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有的现象还日趋严重,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腐化堕落案件时有发生,有些案情之恶劣,涉案人数之多,是建国以来所没有过的。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和单位,在抓经济建设时,见物不见人、放松思想政治工作和反腐败斗争,把积极的思想教育视同“精神万能”,把查处案件说成是“无事找事”,把精神文明建设看作“软指标”等等,由于这些错误的认识得不到有效的纠正,一些领导干部自觉不自觉地放松了自己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方面的责任,对腐败现象不敢大胆抵制,对违纪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纵容包庇,姑息养奸。“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刘志军、胡长清、成克杰、陈希同案件再一次警示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存在腐蚀和反腐蚀的尖锐斗争,党政机关有,国有企业也有;一般干部中有,高级干部中也有。范围之广,危害之大,都是不可小视的。我们一但放松警惕,改革的成果就会遭受巨大损失,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把反腐败和改革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就一定能确保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二、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和教育,才能有效地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我党历来重视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工作,认为这是培养干部,拒腐防变的强大武器和第一道防线。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和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整整教育了一代人,焦裕禄、孔繁森等就是其中的杰出的代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在教育上的失误,使腐败现象得以滋生和蔓延。事实告诉我们,学习教育是基础、是根本。“是非明于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共产党人的行动指南。只有学好这些理论,才能使我们正确而深刻地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不被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所迷惑,才能使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才能使我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党员干部对学习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甚至和“左”的一套相提并论,有的信仰“理想是远的,信念是空的,金钱才是实的”,对学习教育不感兴趣,有的认为“这重要那重要,不如关系重要”,整天忙于迎来送往,觥筹交错,不想学,也不愿学;有的“玩劲十足,学劲不足”,即是学一点,也是应付差事,检查自己,虽然还不至于如此,但自觉性还不高,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坐不住,学习不系统,在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也是时紧时松,要求不严,我们必须把学习当成事业和人生的大事,自觉学习,长年不缀。

在加强学习的同时,各级党组织还必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实行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一些坏的东西,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对党员干部的思想产生冲击和影响动摇其信念,腐蚀其灵魂。而事物的发展,往往是由小而大,由轻而重。由偶然而必然,由量变到质变。当你握有一定的权力后就会有人求你办事给你好处,如果你思想上放松警惕,把这看得很正常,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一些不法之徒就抓住你的弱点,采用种种手段,拉拢腐蚀。由腐蚀到腐化,进而腐败,正所谓“物必自腐,然后虫生”。因此,必须对党员干部反复进行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党的三大作风的教育,抵制损人利己、唯利是图的腐朽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克己奉公、埋头苦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思想,真正在思想道德上,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三、加强制度建设,把党员干部置于严格管理和监督之下。近年来,党内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为何屡禁不止,有的且日趋严重?如此多的中高级干部为何会走上贪污受贿的歧途?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的管理不严,监督不力,监督不到位或失去监督。腐败,是权力的滥用、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如果我们管理监督机制完善,各级党组织和同志之间敢于严格监督,一些令人痛心的违纪违法行为就可能不会发生,或者消除在萌芽状态。因此,建立起一整套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机制,使党的各级组织对党员干部实行有效地管理和监督,实在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严格党员干部管理,强化党内监督。和其他监督方式相比,党内监督具有更直接、更有效、更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根据反腐败斗争的实际,党中央已先后颁发了党纪处分条例(试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党内法规,为从严治党提供了依据,但仍需继续健全和完善。时下,许多党员领导干部参加社会活动多,与各类人员打交道多,个人支配时间多,因此,还必须加强对党员干部公务活动和日常生活的管理,督促其过“双重”组织生活,开好民主生活会,开展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把好用人关,严格按组织程序选拔、任用,把群众公认作为重要条件,积极研究、探索对党员干部八小时外活动的监督管理办法,避免不良问题的发生。

加强内部管理篇4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审计管理

一、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发展阶段简述

《公司法》的颁布施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加入,保护个人私有财产的宪法修改,民营企业迎来了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第二个加速发展的春天。相应地,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也由“外力”推动转变为“内因”刺激,即“要我建”过渡到“我要建”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市场格局的转变中,在迫使民营企业走内涵发展之路、走向管理要效益之路的进程中,在创自主品牌、创自主知识产权、走信息化、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中,具有综合性、高层次性、内向性的内部审计在组织管理中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作用,已引起了民营企业业主(所有者)、职业经理人、审计理论研究者、审计工作者、社会问题专家等各方的高度关注。所以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实践的研究,有助于内部审计理论的创新发展,有助于提高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者的实践能力。

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管理的内容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是指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为了保证其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程序与方法。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2010年对内部审计管理的定义:首席审计执行官必须有效地管理内部审计活动,确保为组织增加价值。内部审计活动符合下列情况时,属于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结果达到了内部审计章程所规定的目的和责任;内部审计活动遵循了“内部审计定义”和“内部审计标准”;内部审计人员遵循了“职业道德规范”和“内部审计标准”[1]。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包括从制订内部审计计划、审查审计事项、编制审计报告、建立审计档案等各项审计业务活动在内的内部审计工作全过程。有的企业把它归结为内部审计信息管理、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档案管理[2]。或者按重要程度把它归结为内部审计资源管理、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管理、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内部审计成果管理。

三、如何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管理

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管理,要重点加强内部审计资源管理、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管理、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内部审计成果管理。

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资源管理,要从改进审计手段、改进审计方法、拓展审计类型、开展定期审计入手,制定年度审计计划与长期审计计划,加强内外部审计协调,防止工作重复。在一定时期内,民营企业审计资源是相对稳定的。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需求速度总是大于审计资源的增长速度,要突破“自给自足”观念,树立“不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审计资源观念。所以,民营企业要通过优化效能、科学组合,实现内部审计资源运用的最大化。

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管理,要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适当分类,围绕审计工作目标,要求结构完整、要素齐全,内容完整、记录真实,重点突出、繁简得当,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格式规范、手续完备[3]。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管理,有利于保护审计人员和提高查处问题的积极性,有利于资料利用、后续检查和历史检验,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水平,防范审计质量和廉政风险。

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要对包括人事、组织、规范、计划、责任等内容进行全面审计质量管理,对包括计划――准备――实施――报告――公告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和审计组织的分级质量控制,使质量管理成为审计组织的自律行为,克服随机因素、

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信誉[4]。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就是要加强审计主体的质量管理、审计组织工作的质量管理、审计业务工作的质量管理、审计质量管理制度的质量管理,坚持民主管理原则,坚持全过程控制原则,坚持规范化原则,坚持预防为主和持续改进原则,强化过程管理。

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成果管理,把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内部控制报告、各类文字汇报等准确传递到应传递的对象,使后续开展的审计工作如跟踪审计等有据可查。审计成果伴随着审计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审计的发展而发展,是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成效的集中体现。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成果管理,有利于企业高层正确决策,有利于民主、制度建设,有利于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有利于提高审计的权威性。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取决于审计工作的质量。客观、可靠、及时、专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成果能为管理当局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并建立和保持对企业内部审计组织的信任。

总之,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是治理组织环境、整顿管理秩序的需要,有利于维护和巩固内部审计较高层次的监督地位,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威望,有利于企业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有利于实现内部审计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有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5]。同时审计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审计人员是宝贵的审计资源,在审计管理中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所以各民营企业要结合企业内部审计实际,调整管理思路,坚持开放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参考文献:

[1]王宝庆编.内部审计管理[m].上海市: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01.p001

[2]《新时期中国审计改革创新与审计监督实务全书》编写组编.新时期中国审计改革创新与审计监督实务全书[m]上.北京市: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06.p687―p688

[3]李金华主编.审计理论研究[m].北京市: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p243-290

[4]审计署考试中心编.高级审计师资格考试复习指南[m].北京市: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3.4.p243-290

加强内部管理篇5

按照国家局、省局有关专卖内管派驻工作的精神和《江西省烟草行业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实施办法》的部署和要求,临川区局(公司)结合本局实际,把加强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列入“一把手工作”,坚持“日常监管、同级监管”原则,对下一步加强我局行业内部管理监督工作的四项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一是为进一步加强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努力提升内管认知度,强化长效监管机制建设,我们把卷烟经营监管、专卖行政执法监管等方面的监管内容融入到内管流程中,按照《实施办法》,我局严格按照省局的要求和部署,高度重视以完善和落实《实施办法》为重点的长效监管机制建设。对本单位《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规范》和系列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进一步形成了健全的监管体系,扎实开展同级监管、完整细化痕迹化资料,明确了工作目标、内容、流程和档案建设标准。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宣传。我局结合本区的实际情况于9月20日下午对专卖内管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从而增强内管成员的销量意识、结构意识和服务意识。我们不断夯实管理基础,完善内部监管长效机制。对内管工作本着“严、实、细”的要求,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大内部管理监督力度,进一步整合监管流程,层层分解指标,细化管理环节,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真正解决“不敢管,不能管、管不了”的问题。同时,突出过程控制,实现监管精细化。我们从社会库存、零售价格、假烟流向、区域串货、应急补货、特殊供货、卷烟协议量七个环节进行重点监管。制定内管工作月考核办法做好日、周、月计划工作,充分发挥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调动内管人员的主动监管性,积极的探索内管委派制工作的新方法。

三是规范操作流程,加强沟通协调,按照专卖内管工作规范要求,结合我局实际,修订现有专卖内管工作程序,规范内管日常工作、定期工作和同级监管操作流程,组织建立好营销、专卖、综合三部门与内管派驻组联络员制度,不断扩大客户资源、提升客户结构,净化卷烟市场,强化对零售户库存情况的跟踪,整合操作流程。

四是加强责任考核,认真贯彻落实好专卖内管工作,通过增强自律意识,加大责任落实和检查考核力度,制订月初有目标,月中抓落实、月末严考核的管理制度,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和责任追究等措施,不断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加强内部管理篇6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企业管理

在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为了确保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完成,实现企业制定的各项目标而科学制定并实施的有效控制手段,同时也是加强公司财务管理及控制的基础工作。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对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完善,作以下分析与探讨: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内涵及目标

(一)何谓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定义,目前还缺乏权威的,统一的表述方式。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梳理,内部控制制度的界定如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指的是企业为了能够确保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了保护企业各项资产的完整与安全,发现、纠正、防止舞弊及错误所实施和制定的政策制度。

(二)内部控制的目标

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内涵来看,内部控制的目标涵盖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二是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三是提高经营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四是保证遵循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法规,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部控制认识上的不足

从多数大型酒水批发连锁企业来看,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由此也导致了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及审批手续时,基本上全部是监督内部职工的条款,在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方面明显不足。层层审批,不但没有提高管理效率,相反给各部门各员工之间的相互推卸与职责提供了机会。

(二)内部组织架构设计不合理

对大型酒水连锁企业而言,加强内部管理依赖于科学的内部组织构架设计。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多数大型酒水连锁企业要么片面地严格执行制度,降低了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要么就是坚持一切以“销售”为中心,其他内控制度如同虚设,导致管理失控。这种在业务流程方面的不规范,给企业的运营带来了高度的风险。

(三)内部控制管理效率低下

就大型酒水批发连锁企业而言,高效的统一管理可以实现降低经营成本,是其发展和竞争优势所在。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的连锁企业是各负其责,自主营销,有的甚至出现企业内部价格不一,造成不良竞争的现象。这种内部管理混乱的情况,使企业是去了自身发展优势,降低了资金利用率,阻碍了内部控制管理的效果。

(四)考核奖励机制不健全

我国企业控制活动中最大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考核奖励机制不够健全[2]。对于多数企业而言,其内部控制管理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是看其考核激励机制是否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一个好的计划,还需要有相应的机制和制度去保障它的执行。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企业在内部控制活动中,就考核奖励机制方面还难以有效执行,阻碍了内部控制管理的效果。

三、加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经营管理理念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管理,必然首先应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加以明确。因此,这要求经营管理者具备战略眼光,构建有权力制衡的、真正意义上的法人治理机构;另一方面,应将企业生产效益与内部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加以明确。只有从根本上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组织与领导,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高度来加以认识,才能为内部控制管理的实现提供前提条件。

(二)健全企业治理结构,加强绩效考核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管理,离不开健全的企业治理结构。健全企业治理结构,建立起约束机制,加大约束强度,提高约束效果,是企业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提高内部控制效果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将连锁企业下属单位的制度执行情况作为对各下属单位负责人绩效考核的重要一项,通过加强绩效考核来增强其对内部制度执行重视,提高企业总部制度执行力。

(三)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在整个内部控制体系中,控制环境是其重要构成部分。通过内部控制环境的营造与优化,将直接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提高员工控制觉悟,规范其自身行为的重要因素,反过来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实施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于此,笔者认为,企业应从本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实际出发,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来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从而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

(四)建立内部监督和风险防控机构

从连锁企业组织结构特点来看,要提高内部控制效果,就需要具备完整的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因此,应充分结合酒水批发业务特点,明确组织内部各层次内部监督的具体职能,各司其职,从而构建其符合企业需要的内部监督体系。这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当然,在当前各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通过风险防控机构,提高企业对内外各种风险的识别、分析、判断进而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也是企业提高风险控制能力的必由之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这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根本动力。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要明确经营管理理念,健全企业治理结构,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完善内控评审监督机制,实现企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加强内部管理篇7

关键词:财务管理制度市场经济环境监测站

我国环境监测站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负责监测管理范围内环境的质量、污染程度、应急执法与减排等一系列工作内容。一个环境监测站相应工作职责的有效履行甚至可以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环境污染程度以及环境质量的好坏。而在环境监测站的所有工作环节中,有关财务内部管理相关方面的工作内容就成为了保障一个环境监测站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环节。

一、环境监测站财务内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现今社会发展阶段,环境监测站主要建立在国家宏观调控的统一管理意志之下,主要负责一定区域范围内环境质量监测或者对生态环境污染做节能减排、定期测量的相关工作。在一个企业或者用人单位之中,财务内部的管理制度的严谨、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环境监测站中的财务内部管理制度也存在着同样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在现今阶段的环境监测站的财务内部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足。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环境监测站中有关财务内部管理的工作环节上,缺少严谨合理的财务监督机制、内部控制力度不足;缺少一定的预算估测机制,从而导致监测站内可用资产使用不当;有些我国现今阶段的监测站负责财务内部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甚至在相关财务风险管控知识上还存在着严重的欠缺现象,负责环境监测站相关财务内部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还有待大幅度提升等等一系列现象屡见不鲜,严重阻碍了我国环境监测站的发展以及相关环境监测工作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二、加强环境监测站财务内部管理的有效措施

良好的企业财务内部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或者用人单位能否长足稳定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环境监测站的运营和管理工作中,有关财务内部管理的相关内容也是相关工作人员研究工作中的重点研究内容。有关加强环境监测站财务内部管理的有效措施,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一)完善环境监测站的财务监督机制

想要有效加强环境监测站财务相关部门和工作环节的内部管理机制,就必须拥有一套完善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这是能够实现有效加强环境监测站财务内部管理机制,最大限度的遏制不良风气的首要先决条件之一。相关环境监测站的领导者,要制定切实有效的财务监督机制,明确财务部门相关工作内容的各个岗位之间的工作职责,达到相关财务的工作环节中,各部门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适当控制高级别领导者的管理权限,避免因权力分配不均而出现以权营私的现象。

(二)重视环境监测站的预算管理制度

一个企业或者用人单位,在财务部门相关内容的工作中,合理有效的运算管理制度能够极大限度的提高该企业对于有效资金的使用和日常资金预算管理的合理分配。在环境监测站的财务内部管理工作之中,有关资金预算方面的管理制度的制定也尤为重要。只有合理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才能让我国的环境监测站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企业内部出现资金闲置、资产过度浪费等一系列财务管理不当的现象出现。

(三)增强财务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

在环境监测站财务相关部门的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工作中,对于财务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的培养工作也应该受到监测站相关领导者的高度重视。受到环境监测站单位性质,以及单位主要的工作内容影响,我国各个地区的环境监测站在顺应时展潮流的前提下,不可避免的会有通过投资相关环境监测科研项目等一系列手段来提升自身的环境监测、生态污染减排的工作水平。在相关科研项目的投资以及风险掌控方面的内容,就需要财务部门负责相关资金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以及环境监测站的相关领导尽最大可能的提高自己的财务风险意识,学会利用多种不同的融资手段、选择正确的科研投资项目,为环境监测站带来最终稳定的投资效益。

(四)提高财务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工作水平

现今社会的发展阶段,时代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能否更好的适应时展的潮流、及时根据社会的现实需求情况就成为了一个环境监测站能否有效加强单位财务内部管理的关键条件之一。我国现今阶段各个地区的环境监测站应该着重关注财务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专业工作水平上的培养和提升工作。积极鼓励相关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自行学习或者通过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学习相关的财务工作上的专业知识。从根本上提高环境监测站财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工作水平,对最终增强环境监测站的财务内部管理具有显著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环境监测站的财务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是可以直接影响一个环境监测站能否及时有效率的开展相关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和保障。在制定和加强环境监测站财务内部管理制度时不能盲目的抄袭其他相关企业以及用人单位在财务相关部门的管理方式。在充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财务管理状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财务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张雪晶.加强基层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化工管理,2014,03:150

加强内部管理篇8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0-0114-02

一、建立规章制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使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要加强对企业财务的内部管理,而加强内部管理的首要方面是立章建制,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利润管理制度、材料消耗定额制度,要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尽管国家制定了《会计法》及《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等一系列财经法规,但这些是对所有部门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粗线条的法规。每一个单位和部门,则需要根据这些法规,以企业实际情况为基础,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办法,并落实执行,使企业财务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建立起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严格按照制度和规定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直接有效地监督与控制,形成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业务核算相联系的三大核算体系。从基础做起、从源头做起,有了规章也就有了管理的依据。对于规章的执行情况,不能仅仅流于形式,而要督促检查它的可信度与可靠度,只有抓好、抓实才能取得经济效益。

二、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的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核心,合理的分配资金占用,维持良好的财务结构,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企业的财务管理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及生产经营的各环节对资金的需要,按轻重缓急,统一调度,有偿使用。企业必须保持合理的筹资结构,适度负债经营,形成资金良性循环,要加大销售管理力度,加快货款回笼,加速资金周转,改变财务部门等货款回笼的被动局面。加大财务部门对资产运筹的调控能力,按风险类别划出客户,正确估计和把握客户的信誉等级,建立客户信用风险财务分析制度,监督以货币回笼为中心的销售责任制度。建立资金投入效益的保证机制,抓好资金的源头管理,一个单位经营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运转的“快”与“慢”,目前,许多企业都处于缺少资金经营、而大量的资金又都处于沉淀状态。企业财务部门要改变目前仅限于企业内部价值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做法,多方收集企业外部有用信息,研究市场,参与企业投资项目的测算论证,加大财务管理对企业各个领域的调控力度,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加强成本和费用消耗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个企业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也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务部门对成本的管理水平尤为重要。

合理组织商品流转,减少经营费用和销售费用。企业业务部门要结合购销计划合理组织货源.组织运输,减少运杂费支出。仓储部门要精心管理,降低保管费用支出,防止不正常的损失、损耗、积压。销售部门要了解市场,加快商品周转,防止商品积压。对商品的直接费用(包括运杂费、保管费、损耗等)本着节约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由财务与计划部门根据上年实际费用,参照今年计划产量,确定一个方向目标,实行节奖超罚,责任到人。

压缩企业管理费用,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对企业管理部门的差旅费、招待费、办公费等都要建立监督机制和管理机制,杜绝摆阔气、讲排场、铺张浪费的现象。要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支出;要经常对企业领导及职工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要实行职工代表大会监督制度,对违反财经纪律、突破标准的事例要认真查处,真正的为增加企业效益出谋献策。

四、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要更好地发挥财会人员在企业则务管理中的中心作用,人员素质很关键。当前,在企业中,财会人员不仅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而且还要熟悉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本企业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处的位置,及现代化企业制度对高效科学管理的客观要求,要改变过去呆板陈旧的管理方式,跳出财务核算、记账、报账的工作模式,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先进的信息渠道灵活运用现代财务管理方法,以较高的人员素质,最新的管理知识来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经营。依靠科学的手段,对企业的产、供、销做出长期、中期、短期预测,加大财务部门对企业经济行为的控制力度,制定并健全内部财会制度,实现财会制度规范化。只有这样,财务部门执行起来才行而有据,管而有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提高。

StrengtheningtheinternalmanagementofFinanceandexaltatingeconomicperformanceofenterprise

LiQing-long

(FinanceSection,totalBrigadeofFireFightingofHeilongjiang,Harbin150090,China)

加强内部管理篇9

关键词:企业内部;固定资产;加强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长期以来都是财务管理中较为薄弱、容易忽视的地方。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无人认真监督管理,根本原因就是观念淡簿。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行使管理职能的物质基础,是集中核算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份。

一、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降低事业运行成本,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政府的运行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当前资产管理基础的薄弱,使得一些部门(单位)一方面想方设法申请增加预算拨款,另一方面却存在大量的财政资源浪费和低效率使用的现象。要降低事业运行成本,必须强化节约意识,加强事业资产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并对现有存量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其发挥最大使用效益,坚决杜绝资产的闲置浪费。

(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举措。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非经营性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我们对国有资产的认识和运作往往偏重于国有企业经营性资产,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却关注不够。由于具体监管职责不很清晰,造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职责交叉和管理的真空,使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监管成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十分薄弱的一环。因此,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当前健全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一项必要举措。

二、加强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规范会计管理制度、提高信息质量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应大力度宣传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国有资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或国资法规政策的学习培训,使大家充分认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违法违纪的危害性,提高大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建章立制。财务部门会同本单位其他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明确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各自的职责,规定各部门配备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实现“以制度管事”、“有章可循”。同时,实行固定资产管理奖惩制度,管理目标与个人业务绩效评定挂钩,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大家自觉保护固定资产意识。

(三)利用预算、政府采购强化对固定资产的配置管理。单位各部门的固定资产配置应根据各部门的职能需要,制定合理的固定资产配制标准,综合考虑部门实际需求状况及目前已占用资产状况等众多因素。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的前提下,首先考虑资产在本单位各部门互相调剂使用,杜绝为追随潮流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行为,克服“攀高求洋”,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四)加强规范资产核算。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财政部门细化对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所以,财政和单位财务部门应担负起资产管理的职责。一是要在清产核资基础上,建立所有预算单位的固定资产档案,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管理。二是严密手续,对新增、核销固定资产,要及时按照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三要建立正常资产清查制度。四是单位的财务人员要切实履行会计核算与监督管理的双重职责,严格按照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健全财务账簿登记制度。

三、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机制

单位领导必须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管理意识,从思想上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的流失也是一种失职行为。每个单位要确定一名领导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落实工作,切实加强监督,消除那种表面上、形式上的重视,把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和每一名管理人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加强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计划审批,采购与验收,登记与审核,保管、使用及养护,资产变动及调拨管理,财产清查,损失、丢失赔偿,报废、报损,统计报告,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和奖惩,租赁管理制度,以及业务管理规范、规程、标准等等。要有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来保障固定资产管理的运行质量。首先应建立健全各种管理责任制,落实各个环节上的管理责任和经济责任,将责任具体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其次要有健全的监督机制,有效地监督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再者要有科学的管理程序,以规范管理活动的常规运行;另外还应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以促进管理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等等。

总之,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但要事业单位内部引起足够重视,严格执行本单位的资产管理办法,还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的有效监督,对下属事业单位的资产情况进行动态监管,通过下属事业单位上报数据对预算资金合理、高效分配,提高资产配置的整体水平。同时,希望财政部门能够尽快出台适应事业单位发展情况的会计准则、制度,以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披露水平。此外,因科技进步导致原先固定资产界定范围内的相应产品价值降低,再无纳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的资产部分,应尽快建立落实事业单位其他实物资产管理制度,全面落实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庄严明.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加强内部管理篇10

[关键词]公司 内部审计 资源管理

内部审计资源是指内部审计机构所能够支配的,用以完成自身特定审计任务的资源总称,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知识成果,以及时间等资源。从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地位来说,内部审计资源也包括内部审计机构本身。加强内部审计资源管理,就是要行之有效地利用内部审计资源,发挥内部审计职能的最大化,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

一、加强内部审计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内部审计资源的管理需求主要源于内部审计资源的稀缺性。任何资源受制于时间、空间的限制,相对于需求而言都是有限的,内部审计资源同样如此。由于公司对内部审计的需求逐渐多样化,但内部审计资源的数量却无法获得同步的增长,因而需求与审计资源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

内部审计资源管理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实现对审计资源的有效利用。内部审计机构是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法人治理水平,实现权力制衡的有力工具之一。加强内部审计资源管理可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与作用,保障公司目标的顺利实现。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充分挖潜、有效整合,合理安排等手段实现资源的强化管理,能够充分提高审计资源的使用效益,可以更加有效率、有效果地实现审计目标。

二、加强内部审计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

在目前内部审计资源不足或严重匮乏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应从以下几个途径抓好内部审计资源的管理。

1、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审计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管理。(1)增强内部审计事业的吸引力。强调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不断提升事业心和责任感,辅以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使其深刻认识“有为才有位”。让内部审计事业成为审计人员工作的平台,更成为其人生价值展现的舞台。(2)优化内部审计人力资源配置。具有多部门工作经历的内部审计机构的部门管理人员,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与方式。也要不断从其他部门引进如经营、法律、rr等方面的人才,不断优化审计专业人才队伍。(3)加大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的培养开发力度。要构筑合理的继续教育体系,提倡终生学习,促进内部审计人员的持续发展。以内审业务为依托,鼓励内部审计人员的自我学习、自我更新,自我提高。同时,要有意识地在公司全部人力资源范围内有重点进行内部审计第二梯队的开发培养。

2、合理的内部审计计划。审计计划是内部审计机构预先制定的,用一定指标反映的、用以指导和组织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和步骤,也是内部审计机构一定时期内对人、财、物,及时间等内部审计资源的统筹安排。合理的内部审计计划可以有效克服内部审计资源不足所带来的影响,进而实现对审计资源的高效利用。(1)建立有前瞻性的内部审计规划。应立足现实资源,着眼未来,建立具有纲领性的内部审计发展规划。应充分考虑审计资源的补充与更替,提出阶段性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发展方向和建设指南。(2)建立有指导性的年度审计计划。内部审计机构应紧紧围绕公司的经营发展战略,审计监督的重点要结台公司发展的重点,合理安排内部审计人员和时间,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3)制定可行的审计项目计划。审计项目计划是规定了基本的工作任务,审计人员组成和时间安排等。项目计划制定时应合理调配审计资源,实现有效分工协作。可以开展联合审计,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指导示范作用。

3、内部审计业务的拓展与延伸。随着公司的发展,内部审计机构应及时转变思路,调整工作重点。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内部审计工作是对审计资源的最大浪费。审计业务的拓展与延伸,不仅是审计业务类型的拓展,也包括审计覆盖范围的延伸。(1)为管理层服务,开展内控流程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根据《萨班斯法案》规定的公司管理层对公司内控责任所在,内部审计应有力开展内控流程的评估为公司管理层履行内控承诺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应吸收国际内审先进理念,积极探讨开展风险管理审计。为公司的有效风险管理打下坚实基础。(2)为公司生产经营服务,开展绩效审计和管理审计。关注公司的运行效率以及投入产出效益,发挥审计职能,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同时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资源。关注公司经营发展的重点、难点,有效突破开展管理审计的瓶颈,促进公司规范运作,科学管理。(3)为公司各个层面提供咨询建议。内部审计应充分利用对公司内控流程熟悉,具备管理、财务等相关业务知识的优势,主动为公司各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并提出积极的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