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行政机关人事管理制度十篇行政机关人事管理制度十篇

行政机关人事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01:06

行政机关人事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人事制度;行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5-0052-02

一、行政管理与人事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一)行政管理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今行政决策机制的弊端

我国的行政决策机制是根据我国国情逐步建立起来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行政决策机制日益暴露出它的弊端和不足。具体表现在:

一是行政决策制度有待改进。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建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有关行政决策的法规制度,诸如民主集中制、行政首长负责制、社会听证制度、社会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等等。但这些制度自身不健全,而且相互之间缺乏内在的相互衔接性,系统性不强,加之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难以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二是决策责任制不健全。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集体决策制度权限不明、责任不清、奖惩不严,这种决策制度使行政决策没有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所谓“集体负责”的决策责任制带来决策权与决策责任的脱离,造成部分领导不顾后果轻率决策,一旦决策失误,部分领导又推卸和逃脱责任,这也不利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犯错误,在这种不健全的责任制下名为集体负责,实际上谁也不负责。这样导致人事制度管理的絮乱,行政效能的低下,不利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2、现今政策执行机制的问题

一是政策执行不力。主要表现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实际执行中,个别政策执行主题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严重,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往往按政策是否符合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来决定如何执行政策把政策执行变成谋取私利的途径,人为的搞出各种各样的“对策”,致使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失真,走样,无法落到实处,甚至得到与初衷相悖的结果,严重阻碍了政策的正确贯彻和有效实施影响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

二是政策执行成本过高,效率过低,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动最重要的衡量尺度。行政管理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花费最少的资源,以最高的质量满足最大数量的社会需求。”目前,政策执行的一个普通现象就是政策执行的部门和人员过多,执行主体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部门之间与人员之间的关系,极易导致执行机构内的纠纷与内耗,另外,权力结构不明晰,政府内层机构较多,机构林立,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导致政出多门,权责不明,导致执行人员相互推诿、互相扯皮,增加政策执行的成本,从而严重影响政策执行的有效性。这就凸显了现今人事制度的突出矛盾,也反映了人事制度同行政改革同步改革的重要性。

(二)人事管理机制的现状分析

1、对人事管理的认识意识不够强

第一,视人事管理为管理的一个次要部分,看不到它的直接影响,也不重视对人事管理本身的研究和改进,管理观念难更新,管理手段粗糙,管理制度常受到领导人意志的影响。“任人唯亲”“人身依附”等现象依然存在,管理过程常被人为中断。

第二,视人事管理为低层的管理事务,在管理者与决策层之间画上了一道鸿沟,只为事配个人,而不着眼于人的开发利用,只是执行上级下达的人事调配命令而失去了管理的主动性。

2、管理观念陈旧、管理方式单一、人事管理缺乏活力

一是管理观念陈旧。传统的人事管理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行政职能的转变原有的人事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行政效能的发挥,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等现象较多。从而影响了行政效能的发挥,同时,也有损政府部门的整体形象公信力,更不利于政府执政能力的提升和长远发展。

二是人事管理缺乏活力。行政管理人员实行大锅饭和终身制。选拔、录用、升降、淘汰等管理机制还不健全,缺乏公平竞争,优生劣汰的激励机制和环境。尤其是缺乏对人才的科学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使得人浮于事,干部素质难以优化,束缚了各类人才才华的施展,阻碍了行政管理活动的实施。

二、完善行政体制,推动人事改革的对策

行政体制改革与人事改革是相辅相承的。只有不断地深入行政体制的改革与人事制度改革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实施政府的职能,增强政府的行政整体效能,提升执政能力。只能以科学发展观的为指导,切实推行现代化行政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模式,才能更好地建立一个高效能、高透明的服务型政府。对策如下:

(一)改革和完善行政管理机制

1、建立和完善行政决策机制

―是建立规范的决策程序。现代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拟定方案、寻求达到决策目标的途径。决策方案的评选审批确定决策方案,进行局部试验验证,按照科学决策理论的要求严格规范决策程序,必须保证从目标提出、调查研究、方案评估、咨询论证、最终择优都要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序。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行政决策的程序,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的行政决策,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这种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固定下来,从制度上利绝长官意志,保证决策程序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以制度作保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实行政决策问责制,建立刚性的决策责任机制。实行决策责任制是从利益的层面保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重要的新制度形式:“缺乏责任制的决策体制是不健全的,没有活力的,无责任就无所谓监督;无监督,决策就会失控,违法决策,不当决策,错误决策势必发生。”因此,实行行政决策问责制建立决策责任机制势在必行。实行决策责任制的关键,是要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好权力关,做好利益的分配问题是行政改革的关键环节。同时,这也是人事制度须重要改革的中心问题。

2、完善政策执行机制,确保决策目标实现

同志指出:“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制定政策只是事情的一半,更重要的一半在于执行政策,执行的不好,再好的政策也会落空,而且会损害党的声誉”。由此可见,政策的执行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决策目标的有效实现的关键。

―是提高政策执行者的执行能力。政策执行的主体是政策执行人员,执行人员具体执行着把政策运用于实际,解决问题的任务,要正确地执行政策,就必须深入地了解政策,弄懂政策的真实含义、适用范围和原则,同时,执行人员在执行政策时会面临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同集体利益、整体利益相冲突的困境。这就要求执行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和方法来提高政策执行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相关知识。

二是实现政策执行法制化,政策执行中的很多问题是由于政策执行主体的行为规范不力造成的,规范执行主体行为,保证政策执行有效有力,必须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等强制性的作用。

(二)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运用现代人事管理模式

人事制度是整个行政管理中最核心、最关键、最具决定意义的制度,人事制度改革的优劣直接关乎行政管理的效能的发挥和政府形象。为此,在行政管理改革的同时,必须要推动人事制度的改革,运用现代化人事管理模式,提高行政效能,优化人事制度。

1、优化人事管理机制,建立充满活力高效率的人事管理模式

一是转变观念,建立现代人事管理理念。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各项活动的最终目标,努力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调动和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塑造行政人员的思想和道德素质为核心,建立一支不仅行政能力强而且作风正,品行好的行政队伍。树立政府的整体形象。

二是实行新陈代谢机制。认真做好公务员的选拔和晋升工作。把好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关,严格执行公务员的退休、辞退、辞职开除等规定,并控制政府机关的编制精简机构、保持与增强行政机关的活力,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行政效能的发挥和人事制度的公平规范化,从严管理,选能而任。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实行绩效管理和竞争机制

一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人事管理水平。首先要努力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政治觉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其次,“要增强行政人员的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增强行政人员的道德修养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形成有效可行的管理机制”。也就是人事制度必须遵循的觉悟是前提,能力是基础,作风是保障的用人原则。

二是推行人事制度,更好的促进人才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增强行政人员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促使行政人员努力工作,提高责任意识。

行政机关人事管理制度篇2

[摘要]事业单位改革应建立法定机构制度,使“政-事关系”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法定化。“主管级事业单位-下属事业单位”的“两级事业单位”模式、和多政府部门代表参与的“主管级事业单位”理事会制度框架,应作为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这有助于解决“管办分离”后,重建“政-事关系”和政治支持问题,并保证事业单位的独立性。

[关键词]法定机构理事会事业单位法人治理

事业单位“管办分离”改革后,事业单位与原主管部门之间的隶属关系被解除,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之间应形成什么样的新型关系,如何建立起替代性制度安排,防止“管办分离”改革后出现“治理真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主张建立法定机构制度,使“政-事关系”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法定化,并提出“主管级事业单位-下属事业单位”的“两级事业单位”模式,和一个以多政府部门代表参与的“主管级事业单位”理事会制度为基础的制度框架,作为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为以后的制度细化设计提供一个分析基础。

一、法定机构制度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

法定机构是指根据立法机构通过的专门法律或一部法律的某些条款而设立的、具体职责和主要业务范围由法律规定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或提供公共服务的公营机构。目前,部分地方已经率先运用地方立法权,吸取法国、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公务法人制度和香港、新加坡的法定机构制度,起草法定机构条例,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部分内容。

法定机构制度是彻底解决“政事分开”问题的手段。在法定机构制度下,政府与作为法定机构的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由法设定,即“政-事关系”法定化,确定“政-事关系”的基础不再是行政机关的意志而是法律。任何法定机构的设立,或该机构新职能和新任务的产生,都需以特别立法为依据,政府对事业单位的支持、指导和监控也必须以特定立法为依据。法定机构根据立法有充分的管理、人事聘用和财政自,依法自主办理有关业务,具有相对独立性。

由此可见,法定机构制度的实施,将实现事业单位由行政管理向法治管理的转变。建立法定机构制度,应首先考量事业单位法人治理中的权力制衡和信息分配。

与传统的事业单位受“主管部门垂直管理”的“统治型”机制不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是一种权力相互制衡关系,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规和惯例的框架下,以保护社会公众和政府投资利益为核心的一套权力制衡安排和约束激励机制。信息的分配决定权力的实际分配。法人治理要求权力制衡,就势必要求信息的分配合理,减少不同权力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相比,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中信息不对称的特征集中表现为两点:第一,事业单位以服务公众利益为主要目标,收取费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其基本运作而非营利,缺乏与经济利益相关的市场测试机制。企业法人可以直接从消费群体中获得反馈信息,而事业单位法人的消费者往往或者不是缔约的对方,或者由于提供的服务通常是低廉的,或者事业单位所提供的服务本身具有垄断性,从而使事业单位之间往往忽视了解竞争对方的服务内容、质量及其价格等信息,也就难以准确地把握自己的生产函数,竞争无形中受到限制,市场均衡价格必然受到扭曲,而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却难以对其业绩做简单的定量评价。第二,在事业单位外部,消费者和公众不具备定性评价监测所必须的技术知识和能力。专业性越强的服务,在服务提供方和需求方之间的信息越不对称。以公共医疗服务为例,医务人员掌握专门的专业技能,真正的决定权在服务的提供者手中,多数情况下患者只是被动地接受。

作为法人治理组织框架的核心,理事会确定事业单位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行使事业单位重大决策。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中,理事会制度的设计必须围绕消除和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成本,其重点应着眼于制衡政府部门利益和约束事业单位行政首长的权力。笔者主张建立多政府部门代表参与的“主管级事业单位”理事会制度,以此为核心,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二、多政府部门代表参与的

“主管级事业单位”理事会制度

作为“管办分离”改革后事业单位的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理应成为事业单位连接政府关系的桥梁。

(一)采取多政府部门代表参与的“主管级事业单位”理事会制度,重建政府与事业单位关系

首先,建立“主管级事业单位”,即按照行业分类(如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等)形成规模化的事业单位集群,并新设一事业单位取代原“行政主管部门”职能,对规模化的事业单位集群进行统一管理。原各事业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中“办事业”的职权和人员根据“人随事走”的原则由该新设事业单位接收,实现“主管部门”及相关权力(利)和义务由政府部门向该新的事业单位,即“管理事业单位的事业单位”转移的目标。由此形成“主管级事业单位-下属事业单位”的“两级事业单位”模式。

其次,在“主管级事业单位”中,建立多政府部门代表参与的理事会制度,作为上述两种重要权力的平衡机制。所谓“多政府部门代表参与”,是指各理事为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分管官员,其理事身份由政府任命,使其理事行为成为一种公务行为。理事会提名包括行政首长和财务负责人在内的经营管理者,报政府审核任命。行政首长和财务负责人执行理事会的决策,对事业单位日常工作具有经营管理权,向理事会汇报经营管理状况,接受理事会监督。

这种多政府部门代表参与的“主管级事业单位”理事会设置的好处在于:

1.改变了“办事业”的主体,改变“各自为事”、“事出多门”局面。我国事业单位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各个行政部门均有设置事业单位,形成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各自为事”、“事出多门”局面,导致对事业单位中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督职责不清,职权边界不明,权力交叉和权力虚位并存,越位与缺位并存,而公共事业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社会化原则又要求事业单位改革必须打破国家公共事业资源的行政化分割与部门或单位所有制,调整和配置各类事业资源,提高各类事业资源的利用效率。笔者提出的建立“主管级事业单位”,就是改变了“办事业”的主体,为事业单位所占有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创新提供替代性组织基础。一方面,打断了原来事业单位与其“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隶属联系,将“办事业”的主体改为一个不具备行政权力的事业单位;另一方面,通过在“主管级事业单位”理事会中派驻代表,政府仍维持其作为出资者的间接控制权和作为行政部门的监管权力,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社会目标的实现。

2.解决了在“管办分离”后,重建“政-事关系”和政治支持问题

“管办分离”前,非主管行政部门对某事业单位的认同决定于其对该事业单位“上级主管行政部门”的认同,换言之,兄弟行政单位之间互相的认同延及作为行政单位“下级”的事业单位。在“管办分离”后,事业单位脱离了原“行政主管部门”的“主管”,但也丧失了原先通过“主管部门”与兄弟行政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其与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变得独立而直接,其正当性和政治支持问题便显得脆弱。然而,事业单位毕竟是国家创办的从事公共服务的组织,“公共性”和“政府性”是其重要的特性。不论事业单位如何改制,都不可能(至少在短期内不可能)是“非政府”的。我们不能将它们与国外的非营利组织相提并论,甚至也不能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自发成长起来的非营利组织相提并论。因此,“管办分离”后,以何种模式重建“政-事关系”一直是事业单位改革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

笔者认为,由各政府部门委派代表形成理事会的形式填补了原来单一“行政主管部门”脱离后形成的权威真空,可重建政府-事业单位的联系沟通渠道,使事业单位取得政府行政部门的信任和公众的认同。同时,“主管级事业单位-下属事业单位”的“两级事业单位”模式使政府各部门代表可以集中关注“事业单位集群”中的整体性问题。

3.多政府部门的平等参与能保证事业单位的独立性。“多政府部门平等参与”的格局改变了“管办分离”前事业单位只受单一主管行政部门特别“管束”和特别“呵护”的局面。这种理事会模式代表各政府部门的多种意志和利益倾向,“主管级事业单位”本身的权力得到合理控制,而对经营管理层的监管也更加全面和深入。与此相比,在“管办分离”前,“主管部门”要么一管到底,事业单位完全成为“主管部门”的附庸;要么“放权过度”,一些主要提供社会公益的事业单位过度市场化,其强烈的创收动机不受制约,忽视甚至背离、损害了社会公益目标。因此,实行“主管级事业单位”理事会制度所体现的多政府部门代表性将改变原“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之间的权力格局,使事业单位在各政府部门权力制衡中保持独立性。

(二)“主管级事业单位”理事会制度的例外

“主管级事业单位-下属事业单位”的“双事业单位”模式可以适用于义务教育和公办医疗等具有基本公共服务性质的“事业单位群”。但对于某些服务性质比较特殊、不适宜与其他事业单位归为同类的事业单位(如公办大学等,以下称“直属事业单位”),则可采取多政府部门代表参与的理事会治理模式,但该单位无下辖事业单位。

按照上述两个层次的解决方案,今后的事业单位可分为三类:“主管级事业单位”、“下属事业单位”和“直属事业单位”。“主管级事业单位”下辖大量“下属事业单位”,“下属事业单位”以下不得再设立其他事业单位;数量受严格控制的“直属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与“主管级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相同,但无下辖事业单位。对“主管级事业单位”和“直属事业单位”,都应采取“多政府部门代表决策型”的理事会模式。

(三)“下属事业单位”的理事会模式

在“主管级事业单位-下属事业单位”的“双事业单位”模式中,“下属事业单位”可以建立理事会,该理事会的功能设定应定位于咨询、监督制衡和反映公众利益。该“咨询型理事会”具有三个功能:第一,用其专长参与该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的制定;第二,对该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层的权力进行制衡,对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做出独立的判断,保证“主管级事业单位”对“下属事业单位”行使控制权所必需的信息能力,防止“下属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者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对信息的筛选、删减和不当增加;第三,体现公众对“下属事业单位”服务的关注,维护“下属事业单位”的公益性目标。与其功能相称,“下属事业单位”理事会成员以四方人员构成为适宜:“主管级事业单位”派出代表、“下属事业单位”行政首长、服务对象代表(如工会代表、商会代表、学生家长代表、消费者协会等民间团体代表和社区基层组织代表等)和独立的社会中介组织人士。其中选任服务对象代表和独立专业人士等公众利益代表(可总称为“社会理事”或“外部理事”)一般应由社会团体、行业协会推荐提名,由政府或“主管级事业单位”任命。

三、事业单位理事会制度中职工的地位

防止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层在理事会成员与本单位职工之间进行信息隔断,建立理事会与职工之间的垂直交流机制,是事业单位理事会制度中落实制衡原则的应有之义。在事业单位理事会制度中,应建立两种机制,解决信息分配问题:

(一)建立员工与理事会成员之间直接的纵向交流机制

员工与理事会成员建立直接的垂直交流机制通常表现为员工代表列席理事会会议,并为理事会决策提供参考。这个机制的关键是员工代表的产生办法。理事会应在章程中作出明确规定保证员工代表的产生不受经营管理层的不当干预。

(二)建立员工之间直接的横向交流机制,并与理事会会议议题衔接

行政机关人事管理制度篇3

省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围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相衔接,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大力简政放权、优化机构设置、完善制度机制、严控人员编制、提高行政效能,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省政府职能转变

按照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意见》(鲁发[2013]16号)、省政府《关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减少行政许可的意见》(鲁政发[2013]15号)有关要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积极主动向下级政府放权,切实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本届政府任期内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再削减二分之一左右,办结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50%以上。

(一)推进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

对各类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凡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凡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下级政府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凡企业投资项目,除涉及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最大限度向市场、社会、基层放权。

减少下放投资审批、生产经营活动审批和资质资格许可认定事项。全面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严格执行《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山东省2013年本)》,转变政府投资管理职能。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下放一批含金量高、真正能激发市场活力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物品的许可事项。全面清理取消不符合法律法规、利用“红头文件”设定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014年制定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年度削减目标。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对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评比表彰项目,今后一律不再审批。

减少、合并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和收费项目。深化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完善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增长机制,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严格控制新增项目和资金规模,建立健全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和地方资金配套,严格控制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专项。对保留专项进行甄别,属市县事务的划入一般性转移支付,适合市县管理的下放市县管理,能采取因素法分配的切块下达,相应加强财政、审计监督。规范资金测算分配流程,加强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估,提高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规范和透明。2014年省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由243项压减到99项,省对下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由48%提高到55%左右。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进一步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

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改革,实行“宽进严管”,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并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清理工商登记前置审批项目,省内自行规定的市场主体设立和经营项目许可审批事项一律取消,按照法定程序修订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在监管市场主体准入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市场主体责任和政府部门监管职责,完善配套监管制度,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督管理,创新宽松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加强行政审批管理。在全面核查的基础上,编制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并向社会公布,未列入目录的审批项目,一律不得实施。制定2014年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建立首问负责制,积极推行并联审批、联合审批和网上审批制度,完善部门协商办理机制。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严格规范行政审批裁量权。建立标准明确、程序严密、运作规范、制约有效、权责分明的行政审批管理制度。做好取消下放审批事项的衔接落实和监督检查工作,防止发生监管脱节,避免出现管理真空。今后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省政府规章草案一般不得新设行政许可,确需新设的,必须严格设定标准。对行政审批进行全程监督,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二)完善政府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省政府部门要转变管理理念,改进工作方式,正确行使职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对投资活动中土地使用、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的管理,健全以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金融、投资、产业、价格等政策为支撑的宏观管理体系,强化规划计划的宏观引导和统筹协调功能。加强宏观调控法制建设,加快省发展规划条例立法工作。市场监管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省政府主要负责维护市场统一和公平竞争,加强对市县政府在市场监管方面的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组织查处跨区域案件或大案要案,今后省政府部门不再新设行政执法队伍。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经费由财政保障制度,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

加快建设社会信用征信体系,探索建立全省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推进金融、工商、质监、节能、环保、用地等相关信息互联互通可查询。建立社会信用监管体系,健全诚信约束机制,完善信用服务市场发展政策,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建设试点。

(三)创新社会管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健全社会组织监管和自律制度,严格依法监管,推动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规范社会组织行为。2014年6月底前提出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方案,探索一业多会,引入竞争机制。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实行依法直接登记。

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力度。支持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认真落实省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办法,加强资金管理,强化保障与监督。

(四)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提高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建立决策后评估和纠错制度。制定省政府五年立法规划,研究拟订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及时修订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涉及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2014年向省人大常委会提出修订、完善和废止有关地方性法规的建议,2016年基本完成有关省政府规章的修订工作。

深化政务公开,推进行政权力行使依据、过程、结果公开。2014年梳理省政府部门的行政职权,制定并公布权力清单,公布权力运行流程,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建立健全各项监督制度。深入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工作。实行省级“三公”经费预算总额公开制度,选择50%的市、县开展试点,2015年所有市县全部推开。认真贯彻落实我省实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办法,健全公务支出财政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加快建设公务支出管理信息平台,促进公务支出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对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房分配、医疗服务收费、高校招生、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等信息进行公开公示。推进公益行业办事公开,督促落实公益行业办事公开目录。

二、省政府机构改革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结合我省实际,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规范机构设置,理顺权责关系,与国务院机构改革搞好衔接,加快形成精干高效的省级政府组织体系。

(一)规范机构设置

1.组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整合省卫生厅的职责、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职责,组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加挂省中医药管理局牌子,为省政府组成部门。不再保留省卫生厅、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组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整合省新闻出版局的职责、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的职责,组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加挂省版权局牌子,为省政府直属机构。不再保留省新闻出版局、省广播电影电视局。

3.将省政府研究室并入省政府办公厅,在省政府办公厅加挂牌子。作为过渡,暂按正厅级内设机构运行,条件成熟时调整到位。

4.撤销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建制,保留使用省戒毒管理局名称,将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省戒毒管理局)戒毒管理职责和人员编制并入省司法厅,在省司法厅机关整合设置相关业务处室。

5.撤销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建制,将其职责和人员编制并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机关整合设置相关业务处室。

6.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加挂省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牌子。

7.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加挂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牌子。

8.省文化厅不再加挂省文物局牌子。

9.推动省油区工作办公室政企分开,理顺油区管理体制。

10.规范限额外副厅级机构设置。今后各部门不再新设副厅级以上内设机构,现有副厅级以上部门内设机构要通过撤并整合等途径予以规范,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尽快消化。

机构改革后,省政府设置工作部门40个。其中,省政府办公厅和组成部门25个,直属特设机构1个,直属机构14个。另设置部门管理机构5个。

(二)优化部门职能配置

1.将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协调指导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职责划入新组建的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将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研究拟订全省人口发展规划及人口政策职责划入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将省商务厅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职责划入省畜牧兽医局。

4.将省冶金工业总公司钢铁行业管理职责划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5.将房屋登记、林地登记、草原登记、土地登记、海域登记等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到省国土资源厅。

6.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责整合到一个部门,暂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负责,待国家明确主管部门后,再作相应调整。同时要发挥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医疗行业和市场的监督职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要密切配合,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共同做好医疗保险相关工作。

7.依托现有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平台,2014年建立统一规范的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制定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具体实施办法和监管细则。

8.2014年提出完善行政事业国有资产和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意见。

(三)统筹推进相关改革

按照中央部署,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对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涉及机构编制调整的,不得突破政府机构限额和行政编制总额。抓紧拟定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政等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政策,并做好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体制改革的衔接。2014年底基本完成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2015年底基本完成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的改革。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逐步扩大取消学校、公立医院、科研院所等单位行政级别试点。完善市县政府功能,理顺条块关系,做好省以下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后的评估工作。继续探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四)严格控制议事协调机构

凡可交由现有机构承担或由现有机构进行协调可以解决问题的,不另设议事协调机构;涉及跨部门的事项,由主办部门牵头协调。今后,原则上不再新设议事协调机构,确需设立的要严格按规定程序报省委、省政府决定。议事协调机构不单设办事机构,不核定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具体工作由相关职能部门承担。

三、严格控制机构编制

认真落实我省严控机构编制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意见,坚持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通过改革创新、加强管理、强化各级责任、加强部门协作等办法综合施策,确保省级行政编制和专项编制不突破中央下达的总额,事业编制不突破2012年底总量。

(一)切实管住机构编制总量

严格控制行政机构编制。这次机构改革后,各部门确需调整行政机构编制的,由机构编制部门统筹研究,在现有总量内调整,有增有减,增减平衡。

从严审批事业机构编制。一律不再审批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和公益三类事业单位,严格控制经费自理事业编制转为财政拨款或财政补贴事业编制。确需设立公益一类、二类事业单位的,坚持机构撤一建一、人员编制内部调剂的原则,按规定程序报批。

(二)盘活用好现有编制资源

对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瘦身”,采取“三个一批”办法,精简压缩编制。精简的编制由省委、省政府掌握,用于加强事关中心工作、全局工作和重大民生保障工作。首先,结合改革收回一批行政事业编制。其次,清理规范一批行政事业编制。第三,精简一批行政事业编制。省直各部门行政编制,除派机关,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部门外,原则上按7%精简(省委机关、省人大机关、省政协机关和省政府办公厅按5%精简)。省属事业单位,除各类学校(不含成人院校和干部院校)、公办幼儿园、公立医院、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直接承担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职能的外,事业编制均按6%精简。2014年3月底前完成编制精简任务。

省直各部门(单位)一律不再新增工勤人员编制,自然减员空出的工勤人员编制不再安排进人,原工勤编制随着自然减员逐步收回。机关后勤服务工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交由社会力量承接。市、县(市、区)政府要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

(三)创新机构编制管理

加强和完善实名制管理,2014年底前完成对全省各级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情况核查,实现机构编制与组织、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数据信息共享。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建立控编减编激励机制。

(四)严肃机构编制纪律

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将机构编制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纳入省委和省政府督查工作范围。建立控编减编工作年度检查制度和调研督导制度。严禁自定机构类别、越权审批机构、超限额设置机构或变相增设机构、擅自提高机构规格;严禁擅自改变编制使用范围、混用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严禁超编进人、超职数和超机构规格配备领导干部;严禁以虚报人数等方式占用编制并冒用财政资金;严禁上级业务部门以会议、文件、领导讲话、项目经费和评比达标等形式,干预下级机构编制事项。对违反机构编制法规纪律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凡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按照有关党纪政纪规定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人员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做好部门“三定”工作

科学界定各部门职能,理顺职责关系,综合设置部门内设机构,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提高行政效能。

(一)范围

制定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三定”规定。修订完善省政府办公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三定”规定。

(二)主要内容和要求

1.定职责。确定有关部门的职责任务,界定职权范围,明确部门责任。

突出政府职能转变,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能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取消下放,同时加强监管,防止管理缺位。科学界定部门职责分工,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分清主办、协办关系,明确牵头部门和各自责任。涉及部门职责调整的事项,由相关部门协商一致后报省编委确定,部门规章和部门文件不得作为职责调整的依据。在确定部门职责的同时,明确承担的相应责任,落实政务公开、行政问责等制度,强化责任追究。

2.定内设机构。根据部门职责任务,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综合设置内设机构,严格控制机构个数,着力优化组织结构。职责交叉、相近或工作任务不饱和的内设机构要进行合并,防止分工过细和内部管理机构过多。新组建部门内设机构数量不得超过国务院对口部门内设机构总数和整合前相关部门内设机构总数。

部门内设机构名称应当体现其承担的主要任务,一般称处、室。不设置5人以下的处室,处以下不分设机构层次。纪检监察机构按有关规定设置。机关党委按规定设置。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按照有关章程设立,由机关人员兼职负责具体工作。

3.定人员编制。严格控制人员编制,确保省政府行政编制和专项编制总量不突破中央核定的总额。核定人员编制要在“减”字上做文章,在优化结构上下功夫,向改革、管理、信息技术要编制,不断提高机构编制资源效用。新组建部门,按照其承担的职责任务和控编减编的要求重新核定人员编制。职责调整变化的部门,按照“人随职能走”的原则,相应划转人员编制。

部门领导职数一般按2―4名核定,工作量大、业务面宽的综合管理部门可增配1名副职。部门管理机构的领导职数按2―3名配备。省政府部门除非党干部担任正职外,不配备专职党组(党委)书记。机关党委书记由部门领导兼任,另配1名正处级专职副书记。部门内设处室的领导职数一般按2名核定,工作任务重的处室可增配1名副职。非领导职务严格按规定配备。

(三)制定和审批程序

新组建部门的“三定”规定,由相关部门提出初步意见,经省编办审核、省编委审定后,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修订完善部门“三定”规定,由相关部门提出机构编制调整的初步意见,经省编办审核、省编委审定后印发。“三定”规定初步意见应包括以下内容:职能转变、职责调整意见;主要职责;内设机构设置意见;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配备意见;与有关部门职能交叉情况和协调解决意见。

五、加强组织领导

省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由省编委组织实施,2014年3月底前完成。适时部署市县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2014年10月底前完成改革任务。

完善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将各级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年度考核,对下级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适时进行督查和评估。省政府各部门要按照本实施意见的要求和省政府确定的工作任务分工,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落实分管领导、责任处室和责任人,明确具体措施和时间节点,工作方案报省政府办公厅,同时抄送省编办、省监察厅。省政府办公厅会同省编办、省监察厅等部门每季度调度一次任务完成情况,在省直部门通报。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等部门对省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行政机关人事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人事管理;行政事业单位;效率

人事管理是指国家机关、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为实现既定目标,运用科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对工作人员的录用、考核、调配、培训、工资、福利等项事宜所实施的具体管理活动。而人事管理制度是对人事管理活动而制定的各项法规、措施和规章制度的总和。它具体包括对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聘用、岗位设置、考核、奖惩、培训、工资福利等各项管理规定。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按照机关、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从而拉开了行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序幕。2000年,中央下发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以推行聘用制,破除干部身份终身制为行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随后中组部、人事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通过推行岗位聘用制度,实现人员的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人事部《关于在行政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明确了聘用制度的相关政策规定,为行政事业单位试行聘用制度提供了政策依据。2006年,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及其实施办法,在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同年,人事部了《行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其核心内容是进一步转换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在建立和推行岗位管理制度下,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深化行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按照加快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形成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符合行政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制度

一、行政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现状

在行政单位中,人事管理主要包括“进”、“管”、“出”三个方面。由于行政单位不同于企业,人事管理也不可与之相提并论,因此在行政单位中进行人事管理时,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行政单位的特殊性。就目前国内行政单位人事管理现状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进”的问题

我国行政单位的人才引入模式以编制为主,如果没有编制便不能引入人才,而只要是有编制,便可以不论是否需要而大方引入人才。此种人才引入模式已经延续了多年之久,但是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失业,虽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些政策与文件,希望能够令行政行政事业单位的招聘公开、公正、公平,但是却依然存在着一些暗箱操作行为。这样的现状不仅影响到行政单位的内部管理与发展,同时也为管理水平的提升带来一定难度。

(二)“管”的问题

匹配原理是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通过匹配原理。让人的能力能够与其工作职位相互匹配,使二者达到一致性与对称性。就我国目前行政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人事管理现状来看,主要问题为论资排辈、人才浪费。例如某些行政单位中存在着人才有余力、有能力但是却无法充分发挥出来,人才配置错位,导致人才的能力无法得到发挥等,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一些行政单位,由于人事管理不合理,导致一些专业性人才在其他工作岗位中,其专业知识无法得到应用和发挥,或者是人才配置多余,安排了多个人来共同完成一两个人的工作。

(三)“出”的问题

目前国内就业压力较大,大学生都希望能够到行政事业单位中从事工作。但是根据调查了解到,近几年来,国内出现了许多大学生从行政行政事业单位中离职或跳槽的情况,尤其是一些专业技术强、综合能力高的人才,不断从行政行政事业单位中流入其他工作单位中。这对行政行政事业单位今后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二、行政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才引进模式存在局限性。行政事业单位在引进人才的时候,还不够规范,不管是否需要。如果没有编制,便不允许进人;反之,则不管是否需要,都同意进人。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中,这种制度逐渐显现出了很多问题:比如,编制人才不适合岗位的需求;很多编制人才在进人岗位过后便逐渐暴露了缺点,做事不够积极。然而,由于社会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造成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人才,但又无法引进急需的人才。

二是人才配置缺乏市场机制,导致人才利用率低。由于缺乏市场管理机制,传统的事业单位只是简单地进行管理,没有真正形成平等的人事管理制度。如人员招聘制度不科学,时间一久便会造成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在不断发展的社会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因为缺乏竞争与激励机制,从而造成了某些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较差。

三、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对策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目前行政单位人事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必须要根据问题来想出解决对策,强化人事管理职能,提升人事管理水平。

行政机关人事管理制度篇5

一、围绕宣传贯彻《条例》,营造机构编制良好工作氛围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和中央编办、监察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颁发后,我办一直高度重视,坚持以中央这“三个文件”为准则,立足实际,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学习宣传贯彻执行中做到及时、迅速、到位,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促进了机构编制工作规范化管理。

一是县领导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和县编委领导都对贯彻执行“三个文件”精神做了重要批示,在2009年度宣传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2009年度的贯彻执行要求,切实把“三个文件”中的相关规定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增强了“编制就是法”的观念,为推进机构编制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支持,逐步推动了机构编制工作的法制化管理进程。

二是坚持抓好舆论宣传和学习培训。全体机关干部坚持把“三个文件”作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应知应会知识抓严抓实,切实提高贯彻执行“三个文件”的素质和能力。充分利用各级媒体宣传“三个文件”中的重要规定,为机构编制管理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使全社会编制意识明显增强。利用有关会议对各单位人事编制干部进行“三个文件”精神的学习宣传培训,提高机构编制日常管理工作中法规的执行力度。

二、围绕服务发展大局,发挥机构编制保障职能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为解决我县党政群机关行政编制紧缺的困难,特别是机关事业编制核销后的各种问题,积极向上级反映和争取,得到了上级编制部门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根据市编办文件精神,新下达给我县党政群机关行政编制22名,政法专项编制84名,有效地缓解了我县行政编制压力,促进了各级机关相关人员的平稳过渡安置,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二是服务经济建设。为进一步加强县工业园区队伍建设和管理,优化管理人员结构,经与有关部门联合调研,结合工业园区的现状及发展规模,调整了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的人员编制,解决了县工业园区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难进的首要问题,为工业园区发展提供了人才利用空间,为全县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是服务社会事业。为加强全县种子管理,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加强劳动就业培训,强化新闻出版版权管理,增强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动新农村建设等,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的基础上,按需设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调整了部分单位的“三定”规定。根据部分路段交通安全监管偏弱情况,增设了内设机构“黄岗交警中队”。为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批准成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室”。在严格控制机构总量的原则下,有力地促进机构编制工作服务全县发展大局。

三、围绕落实制度规定,加强机构编制管理

(一)加强机构编制总量控制。认真执行“五不准”规定,严格执行机构编制法规和政策,从紧从严控制机构编制,规范管理机构编制,严格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从严控编核编,严禁行政事业单位超编进人,把好人员调配和招聘的关口。积极探索机构编制工作的新方法,探索变“养人”为“养事”的管理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控编效果。有效地防止了盲目进人、逆向进人,强化了人员入口管理,提高了编制使用效率和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素质。

(二)严格机构编制工作纪律和办事程序。通过会议研究,修订和完善了《##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工作规则》,紧密切合“三个文件”精神和省市编制部门规定,强化机构编制工作纪律,规范办事程序。认真执行“三个一”审批制度,利用工资审批等方式,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工作的协调配合约束机制。凡未经核编招录(聘)的人员,一律不予办理上编手续,严格把好机构编制审批关,切实维护机构编制工作的权威性。

(三)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编办、监察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落实省、市编办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有关要求,按照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纠正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问题的通知》,采取日常监督管理和专项督查等方式,加强全县机构编制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机构编制部门与纪检监察机关等密切配合的监督检查协调机制。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进行纠正和整改,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和法律效力。认真落实“12310”电话举报制度,做好件的调查和反馈工作。

(四)认真开展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切实贯彻落实市编委《关于在全市各级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意见》(宜市编发〔2009〕8号)文件精神,在乡镇机关、事业站所和中小学校开展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各级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实名制管理,实行一人一编、一人一证的具体管理措施,将编制及编制证落实到人。控制人员增长,逐步解决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混编混岗问题,促进机构编制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完善编制和实有人员的动态管理工作,及时办理编制变动手续,以维护编制的严肃性和时效性。确保在编在岗实有人员与财政供养人员相一致,严格杜绝吃“空饷”行为。

(五)积极推进机构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部署,按照县政府有关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积极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及时更新维护公开信息,按规定在互联网公开了编制政务信息,并不断进行梳理、补充和完善,使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做到四个到位:信息公开到位;应公开项目的内容准确到位;网上信息的规范性到位;各类数据及时更新到位。及时办理答复网上咨询、建议、投诉。

四、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夯实事业单位管理基础

(一)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根据中央、省、市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文件精神,我办对全县事业单位现状及承担的主要职能进行了摸底调查和分析,积极探索事业单位用人实行聘用合同制,办理社会养老保险的用人机制。针对全县中小学校编制及在编人员不平衡情况,调整了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促进了农村中小学校网点布局的合理性调整。积极参与全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推动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五、围绕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按照县委、县政府有关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的要求,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坚持一手抓业务工作,一手抓队伍建设,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机关党建明显加强。坚持加强对党员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教育,加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反腐倡廉教育。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增强了勤政廉政意识。

二是队伍素质明显增强。坚持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政治学习和主题教育活动,有计划地安排机关干部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和政治学习,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有效地提高了业务人员的实际工作操作能力,结合乡镇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加强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确保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依法履行职责任务,经研究并报市编委批准,将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升格为副科级事业单位,切实加强了队伍建设,充分调动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机关效能明显提高。坚持以制度管人机制,不断完善机关管理制度,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促进干部作风不断改进,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对县委、县政府布置的任务和上级业务部门布署的工作,认真研究完成,着实做到完成质量优。大力提倡想干事、能干事、多干事、干实事的务实机关氛围,积极营造干事文化,树立机构编制工作的良好形象。

2009年县编办的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及上级编制部门的希望仍有一定的距离。在以下三方面还有待探究加强:一是对于在新形势下如何科学合理配置机构编制资源,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二是对于各项机构编制管理的规定如何合理科学地贯彻到位,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三是对如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研究及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探索有待进一步到位。

六、2012年的工作思路

2012年,我办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文件精神,紧密围绕全县工作大局,继续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加强部门自身建设,为建设和谐新##提供坚实的机构编制体制机制保障。

(一)继续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强化机构编制的集中统一管理,配合财政统发工资工作,全面完善好编制实名制管理,加大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力度,防止人员逆向调配和超编进人现象的发生,不断改进管理办法和措施,加强事前管理和事后监督。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台帐建设,力争实施电脑系统化日常管理。

(二)全面清理全县党政机关行政职能。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权责一致、精简效能、依法科学界定职能相结合的原则,按照法规规定对现行行政职能进行全面清理,进一步理顺关系,解决部门职责交叉问题,健全部门职责分工协调机制,规定协调程序,探索高效履行职责的方式和方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行政机关人事管理制度篇6

一、充分认识《条例》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

地方机构编制管理是国家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党和国家配置执政资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必将对我国地方机构编制管理和整个行政管理体制产生深远的影响。

《条例》的颁布实施,有利于规范机构编制管理。《条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依据。它科学总结了我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长期以来的实践经验,着眼于规范机构编制管理的基本秩序,明确规定了地方机构编制管理的原则、内容、权限、制度、程序、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这些规定,为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贯彻执行这一系列规定,不仅有助于规范地方机构编制管理,理顺部门之间的关系,推动机构编制管理机关自身建设,而且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为科学配置执政资源、建设效能政府奠定基础。

《条例》的颁布实施,有利于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地方政府既是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整个国家的行政活力和执行力之所在。优化地方政府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是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全面履行职责以及事业单位改革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条例》以法规形式明确界定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行为,是落实十六大以来有关机构编制管理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为我们更加科学合理地配置执政资源、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造了必要条件。

《条例》的颁布实施,有利于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建设法治政府既是我们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法治政府的前提和基础是有法可依。《条例》的出台填补了地方机构编制管理领域的法制空白,使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机构编制管理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条例》主要是针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和刚性约束,以切实解决地方机构编制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我省来说,《条例》的颁布实施将有力地推动依法治省进程,加快“法治江苏”建设。

二、全面把握《条例》的主要内容

《条例》的内涵丰富,涉及地方机构编制管理的方方面面。学习领会、贯彻实施《条例》,必须深刻理解其主要内容,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

(一)规范了机构编制管理制度。《条例》为全面提高机构编制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主要表现在:一是明确了机构编制管理的内容,如机构设置、编制和领导职数核定、部门职责划分和协调、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二是规定了机构编制部门相应的权限,如审核权、审批权、建议权、监督检查权、处罚权等。三是确定了管理的具体程序。四是要求建立机构编制管理的定期评估制度,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调整机构编制的参考依据。五是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接受社会监督。

(二)规范了机构编制的审批。对地方行政机构、编制的审批权限问题,《条例》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由本级人民政府提出方案,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编制总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经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调整职责的需要,可以在行政编制的总额内调整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编制;在同一个行政区域不同层级之间调配使用行政编制的,应当由省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报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批。

针对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事业单位本身的复杂性,《条例》规定,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管理主要从两个方面予以规范:一是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业编制的全国性标准,进行宏观管理。二是省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拟定本行政区域内的事业单位机构和编制管理办法,强化对本地区各级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管理职责。

(三)规范了编制的使用。行政机构使用行政编制,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二者不得混用,是机构编制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做不到这一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就失去了基础,就会从根本上造成编制管理混乱的局面。为此,《条例》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应当使用行政编制,事业单位应当使用事业编制,不得混用、挤占、挪用或者自行设定其他类别的编制。但是,可以在批准的行政编制总额内根据工作需要进行适当调整。这一系列规定表明,编制管理和使用的趋势是:一方面更加严格,“行政的归行政、事业的归事业”,界线清晰,自定编制将退出历史舞台;另一方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进行灵活而务实的管理。

(四)要求建立部门间的制约机制。做好机构编制的管理和控制工作,需要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机构编制、人员工资与财政预算相互制约的机制,在设置机构、核定编制时,应当充分考虑财政的供养能力;机构实有人员不得突破规定的编制;禁止擅自设置机构和增加编制;对擅自设置机构和增加编制的,不得核拨财政资金或者挪用其他资金安排其经费。部门间的配合和制约机制,一方面可以改变以往分段式的管理格局,建立机构编制管理链;另一方面有助于严格机构编制管理程序,通过部门间的相互监督和约束,消除违法违纪行为的空间。

(五)明确了机构编制纪律。规范机构编制管理行为,必须严肃机构编制纪律。《条例》第一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机构编制纪律,对于擅自调整机构设置、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干预下级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等八类违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处理方式和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条例》要求各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会同监察机关对机构编制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由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这些规定,对于查处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行为,推进机构编制的依法管理,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认真实施《条例》,加强和完善我省机构编制管理

(一)开展学习宣传活动,不断增强机构编制工作的法制意识。我们要抓住《条例》颁布实施的机遇,借助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网站等现代传媒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条例》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机构编制法制意识,让广大干部在学习宣传中受教育,促使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依法办事,在法规授权的范围内办事。把学习宣传《条例》同“法治江苏”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依法行政成为全省各级人民政府从事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自觉追求。

(二)严格自律,各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要带头贯彻执行《条例》。《条例》主要是规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机构设置、职责配置、编制核定以及对机构编制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时的行政行为。作为执行《条例》的主体,地方各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首先要严格自律,一丝不苟地按照《条例》规定的权限、程序和制度进行机构编制的审核审批和监督管理,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法规不走样,争做贯彻执行《条例》的楷模。在实施《条例》过程中,全省各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一方面要注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为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广大基层群众服务;另一方面要勇于承担责任,大胆工作,秉公办事,充分发挥把关、协调和监督作用,推动全省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行政机关人事管理制度篇7

20xx年8月至12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调查与政府改革研究》课题组派出13个调研小组分赴东部、西部、中部、东北部14个省(直辖市)以及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就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开展了大规模调研活动,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感来自各级政府工作一线的数据、事实和文献,以及各类政府工作人员的思考、诉求和建议,课题组由此大量采集到关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的第一手客观实证资料和主观评价素材,奠定了课题研究科学性的高信度调研基础。

一、调研目的、对象、方法和成果

1.调研目的

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抽样调查,全面把握和认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确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系统总结多次改革的成绩及其经验、不足及其结症,就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2.调研对象

(1)范围:本次调研范围涉及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东部省份包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和福建,西部省份包括重庆、青海和甘肃,中部省份包括湖南、湖北、安徽和山西,加上东北的辽宁、吉林。调研对象涉及12个省级政府、15个地市级政府、14个县级政府、12个街道乡镇政府,共53个各级地方政府。

(2)人员: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个别访谈90次、115人;各级政府部门负责人――集体座谈97次、876人;省以下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公务员、企业负责人、社会组织负责人、一般群众――问卷调查2579人。

3.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广泛采取了文献调查法、个别访谈法、集体座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其中,文献调查着重收集了近五年各级有关政府工作数据,主要包括政府规划、两会报告、政府部门计划、决策文件、总结、专项工作会议材料、年鉴以及各类学术期刊和有关政府网站刊载的相关资料;问卷调查强调了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具体组织流程见下图。

4.调研成果

通过调研,课题组形成了4个汇总材料,即《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调查座谈会资料汇总》、《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调查访谈会资料汇总》、《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调查文献资料索引》以及《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汇总》。这为我们了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总体普遍性现状和局部特殊性现状、通过学术思维与实践思维的契合寻找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思路、举措和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调研内容

总体而言,主要调研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配置、权力与权力的关系、权力运行机制的实际状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政府职能

包括经济管理职能(经济管理职能内涵、经济管理职能设置、经济管理职能履行方式);社会管理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内涵、社会管理职能设置、社会管理职能履行方式);国家安全及外事职能(国家安全及外事职能内涵、国家安全及外事职能设置、国家安全及外事职能履行方式)。

涉及的问题包括:该级政府实际履行哪些行政职能?是否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要求(有无越位、缺位)?其法律依据、财政支持、人员配备等保障机制是否完备?对促进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效应如何?

2.政府结构

包括政府机构设置与编制(政府现行机构、部门设置、机构、部门编制、事业单位设置与编制);政府内部权力配置(政府与部门权力配置、各部门之间权力配置、特殊领域的权力配置);政府内部权力运行制度(政府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部门对政府决策的参与影响、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政府对开发区、垂直管理部门的领导与监督、政府或者职能部门对下属事业单位的领导与监督、内部权力运行程序)。

涉及的问题包括:该级政府的部门如何设置?部门关系怎样协调?政府如何统筹和监督部门工作?部门如何参与政府决策?

3.府际关系

包括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中央对地方的领导方式、中央对地方的监督与控制、地方向中央的诉求表达渠道、中央与地方权力冲突解决机制);地方政府纵向间的关系(地方政府的层级制度、地方行政区划设置与调整);地方政府横向间的关系(地方政府间合作关系、地方政府间竞争关系、地方政府间横向冲突解决机制)。

涉及的问题包括:规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律机制是何状况?中央和地方在事权上如何划分?地方如何向中央表达利益诉求?如何进行中央和地方有效协作的制度创新?中央垂直管理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如何协调?省、市、县、乡四级地方政府层级模式有什么利弊?如何评价省管县、市管镇、撤销或合并乡镇的改革?地方政府间竞争、合作和协调机制的现状如何?怎样改进?

4.政府权力运行机制

包括决策机制(决策组织、决策程序、决策规则、决策拍板);执行机制(系统执行机制、跨系统协调执行机制、执行督办机制、行政执法机制);监督机制(监督机构与责任、监督方式与手段、绩效评估与反馈);咨询制度(咨询组织、咨询范围、咨询程序);信息公开制度(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政府信息公开的途径、方式、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合作与共享、社会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满意程度);应急制度(应急领导体制、应急预案建设、应急立法与决策、应急强制措施、非政府组织和企业以及公民个人的参与)。

涉及的问题包括:该级政府和部门决策机制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如何?如何看待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适度分离的运行机制改革?政府和部门行政执行的能力、效率、质量如何?其中存在哪些广大群众不满意的主要问题?

5.政府行政工具

包括行政工具的提供方式(政府部门直接提供、政府部门委托其他部门提供、政府工具选择过程中的考虑要素);行政工具的主要类型(传统行政工具的主要类型、现代行政工具的主要类型);行政工具的改革(地方政府行政工具改革的现状、行政工具改革在提高政府效能方面的作用、行政工具改革存在的问题)。

涉及的问题包括:该级政府在政府职能履行方式上有何创新?相应的技术手段(如电子政务、无纸化办公)的推行情况如何?合同外包、特许经营、行政指导等新型行政管理方式的运用情况如何?行政许可、处罚、强制等执法方式的法制化水平如何?

6.人事制度

公务员结构(职位分类、职务、学历与专业、性别、年龄);公务员管理机关(管理机关类型、管理范围、管理程序、管理方式);政府领导的选拔机制与监督控制机制(提名、考察机制、任命议决机制、督调整机制);其他人事制度(公务员更新制度、激励保障制度、监控制度、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权利救济制度、公务员的职务消费)。

涉及的问题包括:该级政府和部门的领导选拔机制的法制化、正当性、民主性、公开性如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落实情况和效果如何?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和履职效应如何?重点需要作哪些改进?

7.财政体制

包括财政职能(职能定位、职能转变);财政分权(财政权限、收入划分、支出划分、转移支付);财政收入(财政收入规模、财政收入结构、财政收入改革、税收征管程序及手段);财政支出(预算管理机关、预算管理程序、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改革、决算管理);其他财政管理(政府采购、政府投资、国库集中收付、国有资产管理、财政运行绩效、财政信息化、重大建设项目的财政控制);财政监督(预算监督、执行监督、决算监督)。

涉及的问题包括:该级政府的财政职能如何定位?对中央与地方/省与地县财权划分有何评价?该级政府事权和财权是否相匹配?对该级政府的财政收入(税、费、土地出让金等)和支出的结构有何看法?对现行财政监督体制有何看法?

8.法律保障

包括涉及行政管理体制的法律规范(法律渊源层级、政府职能的法律规范、政府结构的法律规范、府际关系的法律规范、政府外部权力运行的法律规范、政府行政工具的法律规范、人事制度的法律规范、财政体制的法律规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规范);行政立法制度(行政立法权的划分、行政立法主体、行政立法程序、行政立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回应程度)。

涉及的问题主要是相关法律规范的内容和具体立法中存在的问题等。

9.行政文化

包括行政观念(法治理念、传统理念、民主理念、平等理念、公正理念、科学理念);行政原理(行政原理在实践中的运用程度、遵循行政原理、依赖个人经验、遵循行政惯例);制度文化(重视法律制度建设、重视潜规则、依法行政、强调行政手段);行政价值追求(报效祖国、造福百姓或地方、团体、无私奉献、实现个人价值、追求个人政绩和名利);管理相对人与公共行政(认识程度、期待程度、参与程度、满意程度)。

涉及的问题包括:该级政府的行政理念是什么?公务员整体的行政观念如何?上级与下级处于怎样的关系模式?公务员服务群众的作风整体状况如何?“官场潜规则”的渗透程度和表现形式怎样?对培养良好的行政观念、服务作风、工作质量有何建议?

10.专门领域的行政管理体制

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范围、教育管理权限及资源的配置、教育行政部门与公立学校之间的关系、教育行政部门与私立学校之间的关系、学校治理模式、教育法律制度);医疗卫生行政管理体制(政府医疗卫生行政管理职能、政府医疗卫生权力划分、政府医疗卫生行政管理流程);“三农”行政管理体制(“三农”管理的组织结构、“三农”职能范围、“三农”职能的履行、“三农”管理权力的运行、职能履行的制度保障);土地行政管理体制(土地行政的职能范围、政府土地职能的配置和编制情况、土地管理权力的运行、土地职能履行的保障、土地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体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职能范围、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权力及资金配置、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权力的运行、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公安行政管理体制;银行、证券、保险监管体制。

涉及的问题包括:如何评价该级政府履行有关社会秩序维护、劳动与社会保障、解决“三农”问题等职责的成效?对于以上几方面的行政管理体制您认为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如何改进?

11.社会自治

包括基层自治(村民自治、社区自治);社团自治(社团组织、社团管理机制、社团承担或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类型、事业单位的管理机制、事业单位公法人制度、事业单位改革的进度)。

三、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症结所在

1.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对地方各级政府提出的900余条意见的归纳,调研组发现,目前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五级政府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职能不清、机构交叉。比如,各级政府程度不同的体现出经济管理强,市场监管弱、社会管理弱、行政执法弱、公共服务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务院部门之间有80多项职责交叉,建设部门与发展改革部门、交通部门、水利部门、铁道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等24个部门存在职责交叉,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管理涉及14个部委(局)等。许多地方改革中机构在增加、人员在膨胀、级别在提高,办公楼过去一栋用不了,现在两栋已不够。

第二,结构不合理、权责脱节。比如,宏观套微观,发改委和财政部宏观调控的项目直接管到县;国务院只设发改委,而31个省市自治区中的21个在设发改委的同时还设经委;中央高度集权并且强势部门权力过大,地方权力有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权责分离,要么有权无责,要么有责无权;征求《社会保险法》草案关于保险费征收的意见,财政部指示由财税部门收,劳动保障部指示由劳动部门管,大家都为有利而争;政府与政府之间是权力在上面、责任在下面,而政府内部则是权力在下面、责任在上面。

第三,协调不力、运行不畅。比如,由于三权(人权、财权、物权)在上,一权(事权)在下,平级部门之间出了问题不能协调,往往是上级政府出面靠上压解决;在城市供水、地下水管理方面,水利、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都管,但缺乏统一的协调部门和机制,往往相互推诿和扯皮,中央规定水力由建设部管,而有些省市由水利局管,有些省市由水务局管,运行起来关系不畅。

第四,效率低下、成本偏高。比如,政出多门,层级繁多,环节重叠。例如,一项救灾款,没有两个月到不了灾民手中;对于市场由谁来调控、怎样调控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大多数基层的项目都要报国家发改委审批,耗时耗力;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收权,不出一天主管部门就拿出方案,而向下级政府放权,往往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都没有下文;地方会议成灾,省市长参加加分,省市委书记参加再加分,大会发言加分,会后发文再加分,牵涉党政主要领导的大量精力,被戏称为“领导白天保证不休息,晚上休息没保证”。

第五,法治疲软、公平偏移。比如,法规法律之间不协调,省以下财政怎么做都违法,按照《预算法》规定,省以下是不能赤字的,但其它法规定行业投入不能少于多少,或当年投入不能少于多少。如执行《预算法》,实现收支平衡,则违反了其它法;如执行其它法,则违反了《预算法》。另外,机构和编制无法可依,往往造成超编是惯例、稳编是例外。

第六,原则失落、监督乏力。比如,政府部门有法管,办事机构没法管,五次改革形成轮回,政府部门少了,办事机构却多了,每改一次实际上就扩大一次;、权钱交易,导致黑砖窑、黑煤窑、批假药、假商标屡禁不止,生产和生活安全事故屡屡发生。

2.问题的症结

深刻认识和把握以上问题的根本结症和最终缘由,是厘清深化改革的思路、确定改革措施的发力点和顺利推进改革进程的关键。我们认为,行政体制与行政机制、部门动力、政府法治的不对称关系,是造成各种体制问题的根本结症和最终缘由。只有着力理顺四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

行政体制内含职能、机构、人员三个要素,行政机制内含权力、责任、关系三个要素,部门动力内含利益、能力、作为三个要素,政府法治内含标准、规则、程序三个要素。行政体制在实际中的运行既制约行政机制,又仰仗行政机制创设运行轨道;行政体制在行政机制中发挥作用,既导引部门动力,又依靠部门动力形成实际效能;行政体制在行政机制中通过部门动力实现效能,既决定政府法治,又诉诸政府法治提供规范化保障。在现实中,由于行政体制中的职能、机构、人员的设置不合理,便导致行政机制中权力、责任、关系相互脱节,导致部门动力中利益、能力、作为产生偏向,导致政府法治中标准、规则、程序的苍白,从而使行政体制置身于权力为首、责任为次、关系不顺的行政机制,受制于利益作祟、能力不显、作为不当的部门动力,沉湎于标准模糊、规则随意、程序不严的政府法治,必然产生大量的问题,很难实现应有的行政效能。

3.调研对象对改革的诉求共识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几乎各级政府对解决体制存在的问题和深化体制改革的诉求有着比较一致的共识:

一是实现正确的政府定位。要有效避免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的反向作用,真正建设服务型政府,使各级政府成为切实创造公共价值,维护公共利益,服务公民社会的公权机构,并得到社会的公认。

二是构建合理的政府职能。要有效解决政府职能缺位、越位和错位问题,从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的关系中合理确定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从国务院与省、市、县、乡镇政府的关系中,合理确定四项职能的配置体系,从东部、西部、中部、东北部地区的差异中,合理确定政府四项职能的兼顾关系。

三是建立适当的政府机构。要有效解决机构膨胀、人浮于事的问题,通过实现“三定”方案的科学化和法制化,探索建立大部制,凝练管理方向,汇聚管理职能,减少管理层级,降低管理内耗;确立科学并富有弹性的定编标准,合理匹配事务量与编制额,规范事业编制,增强行政机关对事业发展需要的适应性。

四是建立协调的政府关系。要有效解决横向扯皮和纵向不顺的问题,通过建立明晰的权责体系和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垂直管理体制改革,搭建中央与地方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事权与财权的配置机制,形成政府内部、部门之间、各级政府之间的各司其责、协调有序的关系。

五是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对分离、相互制约的机制。要有效解决决策不科学、执行不到位、监督不得力的问题,在政府内部机构设置和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对应权利关系中,实行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分离又制约的机制,并构建各级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体系,优质、高效、公正执行的体系,以及政府、社会、舆论公开、透明、有力的监督体系。

六是加强行政法治建设。要有效解决机构、编制、审批缺乏法律约束,行政性规章与法律的关系不清,行政立法缺位、执法缺乏手段、法律责任追求难以落实等问题,加强各级政府组织法、行政程序法等法制建设,将各级政府的权力配置、权力与权力的关系、权力的运行纳入法治体系,并赋予各级政府更多的科学、严格、公正执法的手段,做到行政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反必究、执法必严。

七是加强公共财政体制建设。要有效解决政府预算不透明,缺乏科学性,非公平项目投入过多,行政保障与社会保障不协调等问题,建立财政预算决策、执行、监督分离并相互制约机制,建立合法的项目审批授权机制,规范专项性转移支付的规则和程序,取消戴帽项目的资金拨付方式,逐步实现公共财政公平化和均等化。

八是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要有效解决公务员在职业伦理、专业技能、责任感和待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公务员的岗位培训,提高公务员权利与义务并重的意识,提升公务员负责、廉洁、高效履职的优良素质,增强公务员的退出机制、激励机制、工资机制的有效性,全面通过公务员队伍的行政效能。

四、现状评析

1.必须厘清的重要认识

第一,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评价现行体制的总体状况。应该肯定,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在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效仿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在不断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路子中逐步尝试和调整而成的,客观上对实现我们党制定的重大战略目标,促进和保障我国的经济增长、政治进步、文化繁荣、社会昌盛,不断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发挥了重要的行政管理作用。不能由于体制在设计上和运行中确实存在一些弊端,就简单地从根本上加以否定,也不能由于某些政府和部门在管理中出了问题,就草率地在整体上加以否定。看不到任何人都不可能超越自身所处的历史条件的制约,任何阶段的体制状况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这一事实,必然导致思想和行动的偏颇。

第二,以相互关联的观点深刻分析现行体制的客观存在。应该承认,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各种现象,都是有原因的,疆域呈现的幅员辽阔,历史形成的地区差异,指标导致的行政压力,心理促使的相互攀比,利益造成的关系集织在一起,使各种行政现象成为特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原因的必然结果。比如,西、中、东北部的许多地方政府还不能象东部地方政府那样,豁达地履行起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难为他们面对着沉重的经济负担;有的部门见利就揽无利便推,并不仅仅是职责不规范,还有部门利益从中作祟;有时中央的政令在一些地区没能很好执行,并非信息传输通道阻塞,而是地方利益发挥了屏障作用;在一些地方政府,机构和编制膨胀屡禁不止,是因为法规在人情面前显得异常软弱;论说财政转移支付,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政府的态度迥然不同。因此,用主观的、表面的观点作分析,必定找不准问题的结症,拿不出有效的方法。

第三,以科学发展观的境界严谨谋划体制改革的方略。确保行政管理体制运行的正当效率和公平价值,无疑是体制改革永恒的主题,而深化体制改革只有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才能如愿以偿。依据作为第一要义的“发展”,体制改革必须走创新之路,政府职能架构要创新,府际关系要创新,管理方式要创新,运行机制要创新;依据作为核心的“以人为本”,政府必须成为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创造公共价值,维护公共利益的机构;依据作为根本要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体制改革应当在理性的框架内大胆思考、慎重决策、协调全局,循序渐进,急性思维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依据作为根本方法的“统筹兼顾”,各级政府改革的方案必须做到统筹全国一盘棋,兼顾各地特殊性。

五、对策建议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点明了有效推进行政体制改革首先必须作好顶层设计这一根本之处,非常正确。所谓“总体”,既是时间概念,又是空间概念,既是领域概念,又是层级概念,应该把总体方案理解为着眼于从表层到深层,从职能到体制,从当前到未来,经过多年和多方面的努力,逐步构建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1.确定科学的改革目标

科学的改革目标也是一个整体,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体制目标: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吻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一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相协调,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中国特色公共行政管理体制。这一体制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充分考虑各地区的不同情况,有效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有效坚持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有效解决行政运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效推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2)政府目标:通过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政府信用体系,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普遍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

(3)机制目标: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4)效应目标:根本转变政府职能,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在各级政府之间既全面又有侧重地顺畅履行;真正优化政府结构,实施大部门制,减少管理层次和环节,减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增强各级政府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各级政府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效能;切实理顺政府关系,使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下级政府与上级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之间,形成合理的配合协调关系。

2.寻找正确的改革关键点

改革的关键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改革的发力点:行政改革的根本,是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的依托,是政府权责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政府职能转变的支撑,是公共财政体制,政府职能转变的保障,是行政法治。因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力点是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府权责体系,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加强行政法治建设。

(2)改革的突破点:行政改革的核心,是利益机制的调整。应该承认,客观上存在着政府利益。在中央,政府利益主要由全国公共利益和部门利益构成。在地方,政府利益主要由地方公共利益和部门利益构成。中央政府利益与地方政府利益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在根本上决定政府权力配置、职能设置、职权运行机制的实际状况。如果在政府利益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部门利益而不是公共利益,政府权力配置、职能设置、职权运行机制必然发生偏向和变形。行政改革的突破点,是将利益机制分析工具引入行政管理体制研究,在取缔部门利益的基础上,构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和谐的政府利益机制,包括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的利益动力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利益救济机制。?

(3)改革的创新点:行政改革的关键,是权力配置和运行机制的优化。在中央政府各部门之间,权力配置存在着顾此失彼的状况,有的权力过于分散并且交叉,有的权力过于集中不利于相关部门监管和执法。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权力配置存在着头重脚轻的状况,中央政府各部门掌握大量的人权和财权,而大量的事权在地方政府。行政改革的创新点,是通过推行科学的大部制,按照归类职能系统配置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原则,建立中央政府各部门之间独立互补性权力体系;通过实施科学的分权制,按照条块有机结合和向地方适度放权的原则,建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人权、财权、事权均衡制约性权力体系。

3.制定配套的改革方案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组织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配套方案。我们认为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机构改革方案。首先由中央和国务院组织制定《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该方案要充分体现十七大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要求,在国务院方案实施过程中制定《省级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该方案要注重与国务院方案的衔接;然后,由各省组织制定市级、县级、乡镇级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这些方案要注重与上一级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衔接。

第二,“三定”工作方案。根据新的机构改革方案的框架,分别调整、完善国务院及各级地方政府的“三定”方案。在新的“三定”方案中,分别完善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国务院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责体系。

第三,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工作方案。通过进一步明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分工、权限、方式和关系,确定各级政府具体的公共服务职责;进一步清理各级政府行政审批项目,规范行政审批工作;进一步加大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各级政府运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效率,健全国务院服务省政府、省政府服务市政府、市、县、乡镇政府服务公民和社会的公共服务体系。

第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方案。制定《行政组织基本法》,使行政主体制度、行政组织形态、行政组织程序、地方法律分权、违法责任追究等基本问题法规化;完善中央行政组织法,包括充实《国务院组织法》,制定《中央行政机关设置标准法》;完善地方行政组织法,包括制定《地方基本法》、和相应的《省组织法》、《市组织法》、《县组织法》、《乡镇组织法》以及《地方财政法》等;制定行政编制法;制定《社会中介组织法》以及《行业组织法》、《社会团体法》等。

第五,公共财政改革方案。深化预算制度改革,调整、规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强化预算约束,规范支出行为,加强预算监控的机制,建立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改革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公共行政意识、建设法治政府、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收支两条线管理对扼制部门职能利益化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分税制财政体制对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重要作用。

4.明确改革的注意事项

第一,保证行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此轮改革是从计划经济时代的条块分割式的结构转为适合市场经济需要和科学管理要求的系统化结构,变动很大,转型要有适应期和磨合期,不能因为改革而导致管理的中断和动荡,不能舍弃管理资源和传统,也不能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二,注重管理方式的改革。传统管理模式中决策与执行不分,强调命令服从,层级节制,重视对人的控制。改革后的管理模式注重科学分工和责任明确、相互制约和协调,要求行政手段与目标匹配,主要靠制度和法律约束。管理模式的转型必然要求管理方式的改革。要通过制度建设来保证决策的科学、执行的畅通和监督的有效,行政运作方式也要更注重实际效益。

第三,避免部门利益的牵制。改革最大的阻碍来自于部门利益,部门利益与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一些部门保留,一些部门合并,一些部门拆分,一些部门重组,许多部门将会有比较大的调整,必然形成来自部门利益的抵触。需要充分动员和提高认识,强调部门利益必须让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行。

第四,重视人员的合理调整。虽然机构变化很大,但主要是国务院机构、运行机制的调整,公务员原则不需要分流。主要困难是一些正部级领导要调整到副部级岗位上,高职低聘,同时,由于机构总数减少,一般公务员也会有高职低聘的情况,这就需要作好各类人员的合理调整和安排。

行政机关人事管理制度篇8

混编混岗现象错综复杂

混编混岗一般是指行政机关违反人事编制管理规定,将机关所属行政编制人员和其下属单位所属事业编制人员或其他非行政人员交叉使用,致使人员身份和岗位职责不相符,从而造成人员、编制和岗位管理混乱的现象。2007年5月1日实施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15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应当使用行政编制,事业单位应当使用事业编制,不得混用、挤占、挪用……”。据此规定,行政机关使用行政编制,设置行政岗位,使用行政人员;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设置事业岗位,使用事业人员。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作为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组织机构,在编制和人员使用上应该严格遵守以上规定。实际上,尽管人事编制部门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规定,并在清理和整治上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但混编混岗问题还是大量存在。概括来说,混编混岗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事业身份人员占行政岗位。这类人员的编制、身份性质比较明确,个人占事业编制,身份为事业干部,人事关系在事业单位,由事业单位进行日常管理和年终考核。但是他们长期被行政机关借用,在行政岗位工作,履行行政职责,已经成为名义上是事业干部,实际上是行政工作人员这一特殊群体。这类人员在市县乡三级机关中相当普遍,尤其在乡镇一级,事业干部当作行政干部使用的现象司空见惯。这类人员是混编混岗人员的主要构成。

——非公务员身份人员占行政岗位。这类人员既不是事业人员,也不是公务员,一般已核占行政编制,安排行政职务,按照公务员进行管理,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完善公务员身份,处于公务员和非公务员的中间状态。据调查,这种情况不仅乡镇机关存在,而且县级机关也同样存在,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过去人事管理不规范时个别地方擅自通过一定方式从事业干部中选调一些人担任领导职务公务员或文秘人员,而未得到上级组织人事部门的认可。

——编制和身份模糊人员占行政岗位。这类人员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个别区市县前几年直接面向高等院校选拔的优秀大学生,这些优大生经选拔后直接安置在党政机关工作,执行公务员工资,享受公务员福利待遇,但占的是事业编制,其身份比较模糊;二是在前些年机构改革过程中,一些行政机关事业编制人员因不符合条件而未进行公务员过渡,但同时也没有分流出机关,成为无编无名的“黑户口”。

——超编人员占行政岗位。我市市、县、乡行政机关总体上并不超编,但是也有极少数单位存在超编现象。超编人员在所属单位行政编制满员的情况下占用行政岗位,严格意义上来说,这部分人即使本人已经具有公务员身份,也应属于混编混岗的范畴。这类人员只占极少数。

混编混岗问题积弊重重

混编混岗问题由来已久,但开始时只是一种“现象”而并非“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事不分的管理体制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碍,并未造成如当前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当时的条件下严格划分行政事业单位界限没有太大必要。只是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务员制度的推行,特别是《公务员法》的实施和公务员登记工作的开展,混编混岗问题才日益凸现出明显的弊端,不仅给人事编制部门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也严重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

首先,制约职能发挥。一是制约事业单位职能的发挥。混编混岗表现为单向的人员流动,即人员从事业单位流向行政机关。一些事业人员长期借调到行政机关,虽然缓解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足的矛盾,但是事业单位同样存在人少事多的矛盾,而且事业单位在编制被占的情况下,又不能再补充新的工作人员,这样就会致使事业单位部分职能因为人手紧缺而受到制约,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二是制约行政机关职能的发挥。一些混编混岗人员经过历练已经具备了较高的能力和素质,但是由于“名不正、言不顺”,因不是公务员,既不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又不能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只能以普通干部的身份开展工作,这样就有可能影响到履职效果,进而抑制工作积极性,无形中使行政机关部分职能被弱化。

其次,增加管理难度。混编混岗问题不仅增加了用人单位的管理成本,同时还给人事编制部门增加了一定的管理难度。许多混编混岗人员的身份具有“两面性”,从一开始就难以界定,单纯的把他们当作事业人员来对待或者当作行政人员来管理都是不妥的,所以在公务员登记、干部统计年报、人事任免和工资套改等工作中,人事部门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对这些人员进行调查、核实、甄别、定性,其中对一些人员的处理,还要报上级部门研究决定,既增加了工作量,又增加了工作难度,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再次,成为上访根源。我市符合条件的混编混岗人员大都根据政策转为了公务员,但还有一部分人员滞留在行政机关。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和管理的规范,随着“凡进必考”制度的推行,解决他们的身份问题变得越来越棘手。混编混岗的性质使混编混岗人员个人的切身利益包括工资、医疗和养老保险等福利待遇以及职务晋升、工作调迁等方面都受到了一定影响,而一些年纪较大的混编混岗人员则面临着更大的困惑:既不可能通过过渡的形式解决公务员身份,成为一名完整的“行政人”,又不可能退回到事业单位重新评聘职称,走事业人员路线。面对这一系列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他们四处上访也就在所难免。

混编混岗治理任重道远

当前,国家就如何解决行政事业单位混编混岗问题,尚没有制定专门的明确的政策规定。各地在解决混编混岗问题方面,基本上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一些地方已经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要找到医治这一问题的良方似乎为时尚早。笔者认为,破解这一难题,既要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方法上的错误,又要避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态。在此,借《公务员法》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相继出台之机,试就如何解决行政事业单位混编混岗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分类解决,逐步消化

第一,鼓励符合公务员招录条件的混编混岗人员报考公务员。一般来说,混编混岗人员在机关经过长期磨砺,工作经验不断积累,解决和处理具体问题的实际能力得到提高,已经为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由于他们对机关工作的熟悉,也使其在公务员考录过程中拥有其他竞争者所不具备的优势。只要他们平时多注意对知识的积累,争取在笔试成绩上胜人一筹,那么其考取公务员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因此各用人单位应当鼓励混编混岗人员尤其是当中的年轻人积极报考公务员。人事编制部门也可适当放宽考试条件限制,为他们参加公平竞争提供机会。这样做既坚持了公务员“凡进必考”原则,体现了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公开、公平、竞争、择优”性,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遗留问题,有利于维护干部队伍稳定。

第二,根据政策直接完善部分混编混岗人员公务员身份。在混编混岗人员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所在单位在国家公务员大规模过渡工作中,未及时参与并开展有关工作而造成的,有的则是因所在单位编制所限造成的。因此,从承担责任的角度来说,应归咎于组织而不能归咎于个人。对这些人员的处理,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有政策依据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完善其公务员身份。近年来人事部门多次向上争取到政策,解决了一大批此类遗留问题。

第三,将符合条件的特别优秀人才提拔为领导干部。《公务员法》第64条规定:“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调任是公务员选拔任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混编混岗人员中的特别优秀人才,可以经一定程序破格提拔为领导干部,这样既解决了这些人的身份问题,又扩大了领导干部选拔的视野,同时对其他事业人员也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调任必须严格遵守《公务员法》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相关规定,要谨防“考不进来调进来”,防止使调任成为解决个人政治待遇的途径。

第四,指令性将超编人员调配安置到缺编较多的单位。各行政机关编制经“三定”方案确定后,采用增加编制的办法来解决超编问题已不太现实,因此可以考虑采用调剂人员的办法来解决。在征得超编人员的同意后,可以将其交流到空编较多的单位工作,或者超编人员仍留在原单位,同时冻结单位进人指标,依靠自然减员解决超编问题。

二、深化改革,正本清源

事业单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机构组织形式。在我国,大部分行政机关都下设有事业单位,事业单位虽从属于行政机关,但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还承担着一定的行政职能,某种意义上又成为行政机关的延伸。由于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这种亲密关系,导致其在用人、经费开支、工作安排等方面基本上是彼此不分的,久之便形成了政事不分的局面,这是造成混编混岗问题的根源。因此解决混编混岗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建立起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的分类管理体制。也就是说,要合理划分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职责权限,减少行政机关对事业单位的干预,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人事、财务管理自,使其逐步不再隶属、依附于任何行政机关。要通过撤销、合并、重组等手段重新整合资源,最终从总体上收缩事业单位的规模,将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减少到最必要的程度。只有理顺了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关系,所谓混编混岗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混编混岗问题的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破立结合的过程,在“破旧”的同时,还要有所“立新”,即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依靠制度涵养不断加强规范管理,使混编混岗这一顽疾在得以有效治疗的同时,不再旧病复发。

一是推行人员编制实名制。人员编制实名制是指将由编制部门核定到机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按规定的类别、特定的程序定编到人,而且定编到人的姓名同居民身份证登记的姓名相一致,把抽象的编制具体化,使自然人的进编有章有法,让在编人员的身份认定有凭有据。我市在推行人事编制实名制方面走在全省的前列,目前已建立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台账,实行了人员增加(减少)通知单等管理办法。当前推行实名制,主要是严把行政机关“入口”,收回分散在各行政机关的空余事业编制,不再受理批准行政机关事业编制事项。

二是完善人事编制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人事编制部门职能作用,切实转变监督方式,将人员编制被动监督转为主动监督,将事后监督为主转为事前监督为主,使人事编制部门的监督更加积极主动;强化用人单位内部监督,建立举报制度,加强12310举报电话管理,做好举报人保密工作,实行有报必查,违规必纠;建立人员编制监督检查协调配合机制,形成人事、编制、监察、财政等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的局面,加大查处机构编制违法违纪行为的力度。

行政机关人事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机构体系;职能融合,分类管理

1 我国公务员管理机构的现状分析

公务员管理机构指政府根据公务员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代表国家和政府依法推行公务员制度和管理公务员的专门组织系统它由担负公务员管理任务的若干机关所构成。

1.1 公务员管理机构体系

根据有关公务员管理的法律法规,结合公务员管理的实际情况,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现阶段我国公务员管理机构的构成。

从宏观角度分析,目前在我国,公务员管理机构主要由三个分系统构成:一是党委系统,主要是中央和地方的党委的组织部、党组;二是权力机关系统,其具体机构指县级政府以上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及乡级人大;三是行政系统,具体机构是各级政府的人事管理部门和行政监察部门。

在微观层次上,行政系统内部的人事管理部门又可以分为综合管理机构和部门执行机构两大块。综合管理机构主要指设置在各级政府中的、具有多种管理职能、其职权不限于本级部门、管理对象主要是事务而非公务员个人的宏观性的管理机构。部门执行机构则是政府各部门内设的人事机构,主要制定部门人事计划,管理职能较单一,仅涉及本级部门的人事管理机构。

1.2 公务员管理机构基本特征及问题

我国公务员管理机构典型特征是“党委领导下的分级分类”管理体制,“党委领导”这是由我国政治体制决定的,我国是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推行都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分级管理”指的是,从中央到地方都基本按照层层对口的方式设立公务员管理机构,按照“下管一级”的原则管理下级政府的政务类官员,同时具体管理本级政府的业务类官员。

依据公务员专门管理机构与政府行政系统的相互关系,将管理机构划分为部外制、部内制和折中制三种基本类型。在我国,一方面在政府内部设有专门的人事管理机构,由各行政部门自行负责各项人事行政和管理事宜;另一方面·在行政系统外,还有独立的党委系统、权力系统的公务员管理机构,而且党委系统、权力系统掌握着领导类公务员的考核、培训、升迁、奖惩等管理大权。结合这两方面,可以看出我国公务员管理机制属于折中制,这样既保证了部门内部在充分了解人事基础上,制定符合本部门的人事规划,同时又可以保证行政系统外机构的独立性,有利于公平、独立地选拔人才,对公务员进行深入系统管理研究。

尽管目前这种折中制的存在,从理论上讲,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公务员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公务员的管理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这样的体制在现阶段也暴露了很多问题。

(1)公务员管理机构集权现象严重,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

由于我国长期坚持“党管干部”的管理制度,所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都严格控制着公务员的管理大权。尽管对于关键领导职务由党委提名,人大投票决定,但事实上党委着绝对的话语权。在人事部门与党委组织部门的关系上,人事部门主要协助党委做干部管理工作”,从事实上看,人事行政部门只是公务员管理的执行性和辅助性机构。

(2)各公务员的管理机构职能不明确、职能界限模糊。

从宏观角度分析,我国的公务员管理机构的三套系统职能界限不甚明确。在党委推荐干部与人大选举和决定干部的关系上,虽然原则上规定党委推荐干部要在法律范围内进行,但在实际操作中,在党委直接推荐范围以外的干部推荐工作往往也是由人大内部的党组决定推荐的。人大在实际公务员选拔环节中处于被动地位。

(3)全国缺少一个统一的、职能完善的公务员管理机构。

尽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公务员综合管理工作。但在目前情况下,其综合性程度较低。尽管在2008年国家成立的国家公务员局,统一管理全国公务员。其中包括对政府内党员的管理,但事实上作为行政系统内设立的行政机构,不可能从根本上决定党员公务员的选拔问题,这实际上还是由党委决定。

2 我国公务员管理机构的完善途径

2005年颁布的《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公务员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党政机关、政协、政党都进入到公务员的系统当中。这要求我国的公务员管理机构作出适当调整,以适应《公务员法》中关于公务员管理的规定。

2.1 适应公务员管理机构发展趋势,各级党委适当的分权

目前世界公务员管理机构总体发展趋势是,管理权限在纵向上有中央向地方分散、横向上有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过程-针对我国具有集权的传统,因此,中央应考虑各地实际情况,适当下放权力,从而确保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本地的公务员管理政策。各级党委主要在公务员管理的思想上、方针上、路线上给予指导,然后赋予主要人事行政部门充分的自主权,这样才有易于我国各级政府公务员的人力资源的交流和发展。

2.2 完善相关立法,明确界定各公务员管理机构职责

现有的《公务员法》第十条规定: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上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指导下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的公务员管理工作。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指导同级各机关的公务员管理工作。从立法技术看,这些规定只是原则上的规定,并没有严格界定各类管理机关的权限,造成了实际操作中就会造成权力真空,或者权限交叉的现象,不利于公务员管理机制的正常运行。因此,在《公务员法》及《国务院组织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中,应当明确界定党委系统、权力系统、行政系统公务员管理结构的职责权限。

2.3 完善国家公务员局的综合管理职能。树立其在公务员管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2008年3月在“大部制”改革中,成立了国家公务员局。它的主要功能是统筹全国公务员管理事宜,主管中央公务员管理事务。成立后的公务员局除负责从职位管理、考试录用、考核奖励到培训与监督等覆盖公务员事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外,还将承担“拟订国家荣誉制度、授予公务员荣誉称号”等5项新职责。

行政机关人事管理制度篇10

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内在体现,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大举措。本人长期在企业和政府担任主要领导,不仅亲身经历了这场革命,而且还直接指挥并领导了若干重大改革事项,尤其是对近年来市县乡三级政府机构改革有着更深刻的体会。现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就市县乡三级政府机构改革及其运行状况,作简要的总结和分析,并就这一课题与大家共同研究和探讨。

政府机构改革的未竟事业

综观我国历次政府机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时或局部的成效,但从整体和长远看,仍未完全达到改革的预期目的。主要表现是:

责任与权力不统一,权力有限,责任无限。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政府部门的运行管理模式逐步由条条和块块为主的管理模式转为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特别是在1998年之后,各地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国土资源管理、医药管理、公路、海事等部门相继垂直到中央、省一级,从而使垂直管理问题显得较为突出,严重削弱了市县乡政府的权力,而市县乡责任的承担却没有丝毫减少。由此带来政府间条块关系处理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处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的关系难度加大。二是整合地方资源加快发展受到影响。三是地方政府协调各单位或部门的工作难度加大。四是造成了同一地域干部收入的不均衡。此外,市县乡三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也不尽合理,主要的问题是集中过多,一些应由下级政府和基层管理的事,往往集中到上级机关,下级政府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政府部门之间职能交叉重复,相互制约有余,协作配合不够,致使不少事情久拖不决,贻误战机。

事权与财权不一致,开支压力大,可支配财力少。市县级政府的财政体制调整基本上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收支水平上进行的,分税制关注的重点是增量,原体制下的上缴数因为中央政策调整往往缺乏相应的补偿措施。特别是在1994年实行分税制后,市级政府上交中央、省的财政比重过大,市县级财政非常紧张。然而地方也没有因此而减少本身的义务,尤其是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许多具体工作,必须依靠地方政府去完成。其中乡镇一级更为严重,由于自上而下的行政任务型管理与财政体制上的分级包干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乡镇一级事权大,财权小,加上乡镇机构、人员、办公费用的恶性膨胀,使部分乡镇财政处于破产的边缘。

效能与成本不吻合,行政效能低下,管理成本较高。随着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县乡级行政成本也快速增长起来,而且其增长速度有增无减。据统计,我国的行政成本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而市县乡级的行政成本的增长速度也较为惊人。同时,机构众多、叠床架屋,人员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正是行政机关这种弊端,使行政资源无法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正常的行政活动中去,严重影响了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

管理模式与政策法规不配套,行政行为不规范,管理效果不理想。从目前运行的情况来看,部分政府机关还习惯于运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微观事务,往往投入大量精力,忙于名目繁多的审批事项,甚至管办不分,从而造成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并存,也就是说政府干了许多不应由政府干的事,而有些应由政府干的反而没有及时到位。同时,一些部门权力和责任不相称,加上行政主体内部之间的监督机制以及上级机关与下级机关之间的监督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行政随意性大,监督不力,致使在公务活动中越权、侵权和不负责的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上述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改变目前政府力量过于强势,而市场力量过于薄弱的不均衡状态,对政府的体制、机制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实现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由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由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由封闭政府向阳光政府的转变。

优化各级政府组织结构。加强和完善从事经济调节和社会管理的机构,撤消直接从事或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的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整合分散在不同部门的相同行政职能,消除交叉重复。特别是公共服务和行政执法等职责应由专门机构承担,由原来单一性质机构,区分为相对独立的决策部门、执法部门、监管部门这种三元结构,形成职责明确、协调配合、相互监督的组织格局。

理顺上下级政府机构设置。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但各层级地方政府在机构改革之中又不可回避这一问题,因为政府职能范围、权力大小、机构设置等的变革调整,都与其息息相关。按照各级政府的性质和中央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职权,在此基础上,理顺中央和地方在财税、金融、投资、社会保障及工商、质检、国土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分工和职责,合理调整一些领域的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体制。

继续推进政企、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进一步缩小政府承担事务的范围,把与政府性质及职能不相符的事务一律交给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加大对事业单位改革力度,针对现有事业单位所具有的商业经营、公益服务、执法监督三种功能,按照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通过“商业经营归市场、执法监督归政府、公益服务保留”的分类改革,以及制定实施事业部门的社会保障、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和国有资产处置等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公益目标明确、财政机制合理、治理结构规范的事业部门管理机制。

推进以审批改革为基础的政府规制改革。一是许可认可等制度的改革。要取消大量不必要的许可认可项目和环节,由采用许可认可制度向采用申请申报制度转变,把行政审批限制在必要的限度内。对于必要的许可认可项目,要实现审查标准的明确化、具体化和数值化,尽量减少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限。二是资格制度的改革。对于涉及资格条件和业务范围等方面的资格制度,要从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自主性的立场出发进行调整。三是标准检查制度的改革。在涉及行业及生产标准和规格等方面,要尽可能减少政府的直接规制,尽量采用民间自主检查制度,把投资审批范围严格限制在关系经济安全、环境资源、整体布局的重大项目和政府投资类、限制类项目方面。四是新设规制的审查。对于新设规制必须采取严格的审查程序和审查标准。新设规制实施一段时间后,要重新审查其继续存在的必要性。新设规制要附加规制的成本效益分析报告,并符合听证程序和其他决策程序及审查程序的要求。

加强政府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建设。完善重大事项决策的规则和程序,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建立重大事项决策调查研究制度,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经过实际调查研究后再纳入决策程序。推行政务公开,实行重大决策事项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制度,完善政府新闻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严格实行重大决策失误引咎辞职、经济赔偿和刑事处罚制度。

链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进程与主要背景

建国50年的行政机构改革一直没有停止过,仅改革开放以来,就已经进行了五次。

第一次机构改革是在1982年。当时国务院机构由100个减少到61个,机关人员由5万人压缩到3.9万人,精简25%。各省、市、县的所属机构也相应有所减少,精简幅度在20%左右。但是,这次改革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全面展开的情况下进行的,政未简,权未放,政企职责未分,政府的管理职能也未转变,结果没有多长时间,从中央到地方,原来精简、压缩了的机构和人员,又再度膨胀起来。

第二次机构改革是在1988年。此次机构改革除了实现提高效率、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近期目标之外,还确立了要逐步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长远目标,并且紧紧抓住职能转变和理顺关系两个环节,实行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三定”方案。但是,政府职能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仍然没有理顺,尤其是全国各地除了一部分地方政府参照国务院进行了机构改革之外,大部分基本上没有展开。更为突出的问题是,有的地方行政机构和人员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膨胀起来。

第三次机构改革是在1993年-1996年。这次改革重点是政企分开,转变职能,同时规定了20%的具体精简幅度。

第四次机构改革是在1998年。此次改革幅度较大,也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历时五年。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然而,在此次机构改革中,机关为了压缩编制,把大量的人员分流到相关行业协会或企业,但是由于机关人手不足,又开始从协会或企业借人使用,从而造成了相当多机关出现混编现象。而且这些协会和企业还分管着项目监理、资质考试等众多职能,从而又造成新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