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机制十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机制十篇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机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06:45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机制篇1

[论文摘要]在知识经济凸显的今天,知识产权构成了企业重要的资本,也是企业关键的无形资产。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在《合同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充分实施知识产权运营战略,实现知识产权的重要经济价值,为企业解决贷款融资难问题。

[论文关键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是指出质人与质权人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其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将依法可以转让的知识产权出质而筹借资金,当出质人不履行债务时,质权人有权依法就该知识产权卖得资金优先受偿的融资方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对企业传统融资手段的发展,也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担保手段。《担保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以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其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该规定为知识产权融资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支撑,同时《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对债权的规定为其提供了充分的法律基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具有以下特征。

一、属权利质权

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出质物为可以依法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无形资产。

二、具有担保物权的共同特征——从属性、不可分性、物上代位性和优先受偿性

从属性是指出质的知识产权从属于其所担保的融资债权。出资的知识产权随融资债权的转移而转移,随融资债权的消灭而消灭,不能与融资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消灭。质权的效力及于质权标的的全部。知识产权部分灭失的,未灭失的部分仍然担保全部融资债权,而不能相应地缩减质权担保的范围。质押融资具有物上代位性。质权的效力及于质权标的的代位物上。如《担保法》第七十三条规定:“质权因质物灭失而消灭。因灭失所得的赔偿金,应当作为出质财产。”质押融资的优先受偿性是指质权人于出质人不履行债务时,得以知识产权标的的价值优先受偿其受质权融资担保的债权。

三、质押合同登记生效

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系权利质权的一种,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管理并登记备案颁发证书。故,出质人就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应与质权人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其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发挥知识产权资产价值,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实现知识产权资本运作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国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发展方面出台了一些政策性规范和法律法规。2009年5月,《银监会、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大科技型中小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发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产品,积极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2011-2020)》则指出,要“进一步加强专利质押贷款工作,推动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促进专利产业化的股权、债券交易市场的形成,推动建立质押贷款、风险投资、上市、证券化等多层次的专利技术融资体系”。《专利权法质押登记办法》规定了质押登记制度,《著作权法》明确了著作权质押登记制度。

四、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尚未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运营较少,主要原因有社会整体知识产权意识不高,创新能力差,高含金量的知识产权数量少,金融机构不太愿意接受企业用知识产权进行融资,在落实推动知识产权价值变现为企业资产力度不够等。因此,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1.加强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完善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政府等有关部门要制定与实施有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政策措施。如北京市有关部门设立了专项风险资金用于扶持中介机构化解银行贷款的风险,支持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贷款。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要在建立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联席会议,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平台、开展知识产权资产评估工作、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式、培育知识产权质押物流转市场体系、形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等方面制定细则。2009年8月,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等七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本市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式:企业将知识产权出质给银行等融资服务机构,银行等融资服务机构作为知识产权质权人向企业出借资金,企业按期向银行等融资服务机构偿还本息;企业将知识产权出质给融资担保机构、保险公司等第三人,融资担保机构、保险公司等第三人作为知识产权质权人为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或信用保险,银行等融资服务机构向企业出借资金,企业按期向银行等融资服务机构偿还本息;由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与银行等融资服务机构协商确定法律允许的其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该意见对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开展知识产权融资活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把控各类风险,构建银行与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银行要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授信等级制度,并在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活动时,对授信等级从严把关,并在不断总结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基础上优化授信等级制度。在贷款发放前,一方面,要考察和审查企业资信、资产、经营状况情况,另一方面,要重点考察企业拟出质的知识产权状况和风险防范问题,如知识产权是否存在权属争议、法律风险、侵权风险、知识产权处置风险和该知识产权对企业获利的

可能性等因素。贷款发放后,要对信贷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效果进行调查和评估,关注被出质的知识产权的动态以及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的变化等情况,进行后续跟踪,加强监管,降低风险。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机制篇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9.039

0引言

科技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引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知识技术密集化为标志性特征,集高效益、高成长、低耗能等优势于一身的产业组织集合,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七个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该产业不仅是我国抢占世界科技创新制高点的前沿阵地,更是我国供给侧改革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抓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发展极其依赖技术创新,所属企业的价值形成过程正是在消耗有形资产形成无形资产的过程,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以知识产权为代表的智力型轻资产的不断积累和优化。反过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也更能反映该产业的发展水平。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技术创新和产品量产需要持续、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充分利用富集的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融资就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资金瓶颈的关键渠道,而针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防控的研究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1.1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资差异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最大的差别和优势在于知识资本密集,该产业下的企业,高端人才集聚、创新能力强并且拥有大量自主知识产权,这也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成长性和先导性。基于这些技术经济特征,它的融资模式与传统产业相比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如表1所示。

不难发现,有形资产相对规模较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间接融资获取资金的难度较大,而丰富的知识产权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质押品,为企业获取直接融资提供了便利。

1.2知识产权融资方式的匹配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决定了其融资方式,行业内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中小科技型企业数量较多,由于规模小、固定资产少、缺乏实物担保,导致了企业资产的弱质性和间接融资的低效性。同时也应看到,战略性新兴产业拥有独特的融资路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首先,该产业拥有的大量知识产权可以提供丰富的融资质押品。技术密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知识产权的“主产地”,自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以来,包括专利、版权在内的各项知识产权申请量和授权量都在大幅增加,知识产权的质量也不断提升,这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奠定了基础;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特点更适合采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方式。不同于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投入和高成长必然伴随着高风险,而缺乏质押品,又进一步推高了融资成本,因此知识产权质押是一种更适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的可选路径;第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能推进知识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快速融合,将知识产权资产未来预期收益贴现到企业资产中,有助于资本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价值挖掘和发现。根据上述论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将替代传统融资方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2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的诊断与甄别

知识产权作为一类典型的无形资产,相比有形资产,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较大,这给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带来了更多风险。整体来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源于评估、法律和变现三个层面,风险承担主体有:出质企业、金融机构、评估机构、担保机构、政府部门等。风险信号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流程的各个环节逐级传递,因此要有效的识别质押风险,需要了解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主要流程,以便风险释放时能够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隔离和防治。

2.1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程序展示

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流程相对较为复杂,参与主体多元化虽有助于分散烫平风险,但也导致融资链条的延长,信号传递时滞性增强,风险释放环节增多等问题,我们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流程展示如图1。

2.2融资流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风险存在于流程的各个阶段,融资链条越长,风险释放的环节就越多。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一般流程上看(图1所示),首先在知识产权出质之前,需要将具体的专利、商标和版权等质押品进行法律审核和价值评估,生成评估报告作为知识产权标的物的基础要件,此阶段面临的主要风险是:评估风险和权属风险;其次在知识产权质押给过程中存在担保风险和侵权风险,最后一旦企业无法偿还质押贷款,知识产权标的物在处置上可能面临变现风险。

2.2.1知识产权评估风险

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在作价融资的过程中存在评估失准的风险,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评估标准和评估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细分行业的技术认证体系和知识产权评估制度尚未完全对接,此外,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对评估准则的时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知识产权评估方法的选择会导致评估结果的差异,因此根据标的物特质进行评估方法选择的适当性和权威性都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三是知识产权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直接关系到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无论是信息披露水平还是评估机构处理信息的专业能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评估误差的大小。

2.2.2知识产权法律风险

知识产权的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权属争?h和侵权争议两个方面,权属争议一是由于发明人与权利人不统一,例如发明人在工作岗位上研发获取的创新成果,而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则是所属单位;二是知识产权保护期到期或因未及时付费导致权利失效,这些因素都影响权属的稳固性。侵权争议主要反映在技术仿冒和授权转让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大量中小科技企业对知识产权法了解相对较少,一旦陷入知识产权侵权的纠纷中,质押融资进程将会受阻,资金运转难以为继。

2.2.3知识产权担保风险

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的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实践中普遍面临担保风险,根据优序融资理论,资金薄弱的技术类中小企业在无法顺利实现内源融资时,才会转向债务融资,然而利用非实体的知识产权进行融资本身具有高风险特性,金融机构通常引入担保机构来承担大部分风险,由于高风险推高了担保机构受理门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成本也水涨船高,担保期限短,质押率低,担保歧视普遍存在,提高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获取融资的困难和风险。

2.2.4知识产权变现风险

从图1的流程中可以看到,担保机构在质押人无法偿本付息时,将通过交易和收购等处置方式将知识产权变现,从而实现债权人权益。知识产权变现是质押融资流程的后续环节,也是担保机构维护债权人权益的兜底环节,其风险主要源于交易机制不健全、交易市场不活跃等因素带来的流动性不畅。这意味着即便金融机构获取该项知识产权权利,也不可避免因放贷资金无法及时回笼带来的持续损失,如果变现风险不能得以防控,将大大抑制资本市场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活动的积极性,并加深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对知识产权质押的歧视性。

3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防控措施

3.1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质押风险补偿机制

知识产权本身的弱质性时常无法仅凭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融资功能,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性、技术性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带动作用考虑,政府应通过构建风险补偿机制予以支持,设置专项基金和制定优惠政策,从风险疏导和政策补偿两个层面提升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积极性,改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融资的市场环境。

3.2规范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

从流程图上看,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服务机构有:资产评估公司、律师事务所、信用评级公司、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知识产权局、行业自律组织以及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等,这些服务机构里有中介组织也有政府机关,共同构成了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知识产权融资起步较晚、发展滞后,就配套服务而言,无论是价值评估的专业化水平、商业化激励机制,还是知识产权交易制度、政府信息引导功能都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大力推进和完善专业化、科学化、标准化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配套服务体系是降低资本市场资源错配风险的重要保障。

3.3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信用清单数据库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企业对商业信用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因此要降低企业融资过程中的违约风险,应提高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的违约成本,构建“负面清单”数据库,统计和录入企业信用相关信息,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的权利稳固性、财务经营状况、信息披露情况等进行跟踪。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信用状态透明度,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降低知?R产权质押融资业务风险。

3.4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功能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流程的退出机制就是知识产权

变现,在企业贷款到期无法偿付时启动知识产权的变现程序,知识产权局通过交易中心以拍卖方式进行处置,交易的活跃度和平台运作效率决定了质押资产的流动性。当前各地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主要提供:价值评估、法律确权、上市交易、资金结算、项目推介、融资托管、政策咨询等服务,但处置效率和水平参差不齐,标准化、智能化水平与欧美等国相比尚有差距,因此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与金融服务机构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优化交易功能,缩短运作时滞,降低知识产权变现环节带来的风险损失。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机制篇3

一、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

所谓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就是指贷款方以其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融资。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出现旨在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然而,与一般的信贷风险相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存在法律风险、估值风险、经营风险、处置风险,这导致金融机构不愿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直接制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中小企业中广泛推广。

二、目前国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三种模式

(一)三种模式的形成

整体而言,从国内各地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运作模式来看,主要三种模式:(1)“银行+知识产权权质押”的直接质押融资模式;(2)“银行+政府基金+知识产权反担保”的间接质押模式;(3)“银行+担保公司+知识产权反担保”的混合模式。

这几种模式主要涉及到银行、企业、专业服务机构、政府、担保公司等多方主体角色。

(二)三种模式的角色功能定位

1、政府

模式一,政府发挥了引导、协调、扶持和服务功能。模式二,政府主导,充当了“担保主体+评估主体+贴息支持”等多重角色。即由政府专职机构负责对申请知识产权贷款的企业采用知识产权简易评估,然后提供企业贷款担保,企业以其拥有的知识产权作为反担保质押给政府专职机构,然后由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并与银行约定承担大部分的贷款风险。模式三,知识产权与财政局共同发挥“服务型政府”的相关职能,负责引导、扶持和监管。

2、银行

模式一,银行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专门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产品,充当了主动参与的“创新者”角色。模式二,银行承担风险为一般不超过20%,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方面持非常谨慎的态度,认为控制风险最重要,在发放贷款方面比较被动。模式三,由于担保公司承担风险,银行实际只是发生担保贷款业务,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3、服务机构

模式一,律师所、评估公司、担保公司等中介机构分别或共同参与提供专业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各自按责任约定承担一定的风险,其中律师所主要承担的是法律责任风险,评估公司承担评估责任风险,担保公司则提供保证责任,正是因为这些专业中介机构的参与,基本上解决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中的一系列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可以顺利开展。模式二,政府职能延伸承担大部分的风险,没有引入专业中介机构参与运作。模式三,服务机构主要是担保公司,也包括一些政府担保公司。

(三)三种模式的进展和成效

1、模式一是一种以银行创新为主导的市场化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已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60多亿元,200多家中小企业从中受益。主要集中在环保节能、生物医药、it技术、新材料及影视文化版权等行业。参与到其中的北京经纬律师事务所表示,这标志着知识产权在银行质押贷款是完全可行的,风险是可控的。

2、模式二是一种以政府推动为主导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上海浦东区至2011年底,已有344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5.64亿元。

3、模式三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开展,其中武汉、成都等地的政府科技担保公司做的比较积极。

(四)三种模式的个性和共性问题

就个性问题而言:模式一:门槛高,贷款客户群主要集中在处于成长期、有一定规模和还款能力的中型企业,基本上将小型和微型企业排除在外;模式二:政府承担着主要风险,一旦产生坏帐则主要由政府买单,所以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模式三:银行认为直接质押贷款风险过大,难以控制和操作,较为依赖担保公司,非真正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同时,三种模式在运行中也遇到了一些共性的风险问题,具体为:

1、法律风险。在目前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框架下,知识产权本身存在较大的权利不稳定性以及权利人的权属与权益的不确定性,从而可能导致权属争议。法律风险的核心风险是确权风险,它决定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是否有意义、质押能否成立,以及当出现风险时能否顺利变现。

2、估值风险。市场上虽有大量知识产权交易个案发生,但囿于交易登记主管部门的信息公开程度不足,没有形成全国性的交易信息平台,以及知识产权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唯一性,导致评估时难以找到市场参照,只能个案分析知识产权在市场化过程中创造的真实价值,或者分析知识产权被禁止运用时对企业可能造成的损失,其价值评估与传统意义上的有形资产估值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评估立场、技术、方法、模型、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其市场评估价值,并且尚需大量的项目评估案例来验证和完善。估值风险主要是价值评估的不确定性风险。

3、经营风险。知识产权依附于企业载体,缺乏完全意义上的独立价值,企业作为权利人,其自身经营管理与资源配置决定了知识产权能否创造应有的市场价值,即是否能够给企业带来稳定的现金流,也就是银行判断借款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

三、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解模式,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要想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得以推进,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使金融机构的借贷资金能够安全回收。对此,政府、银行、服务机构、企业等应采取相应举措,创新风险分解模式,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管理机制。

(一)企业要把知识产权纳入资产管理

知识产权是一项法律赋予的权利,权利人取得该项权利即可据以实施、许可或禁止其他人使用,所以知识产权的核心价值是使企业获得市场垄断的地位,从而帮助企业获取垄断利润。

谷歌与苹果阵营对北电公司6000多项专利展开争夺,最后苹果阵营以45亿美元成交的例子,就充分体现了知识产权的市场垄断价值,而北电的其它资产才卖了十几亿美元,可见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

(二)服务机构运用专业能力使信用增级

由于知识产权的非独立性和不稳定性,以其作为资产质押时,除非一些成熟的商标品牌、已有稳定收益的版权或在行业里明显处于技术领先的专利保护,一般来说,银行缺乏理解知识产权价值的能力,可能需要服务机构发挥本身的专业分析、评估及信用等能力资源,针对不同银行的风险控制要求,制定不同的风险分解方案。服务机构优化组合多种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产品,满足不同银行的风险喜好,又体现知识产权价值,更帮助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符合各方利益。

通过服务机构增信的风险分解模式包括:

1、第三方担保机制

担保公司:对银行来说,最容易接受的是采用担保公司来进行增信,可能是企业质押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再加上担保公司的保函,或者担保公司直接为企业作担保,而企业的知识产权作反担保物质押给担保公司。

2、资产管理机制

(1)知识产权运营公司:融资企业可以与专业的知识产权投资运营公司合作,通过运营公司对知识产权的托管运营,产生真正或可预期的现金流,从而得到银行的认可。例如上海盛知华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他们管理运营的专利的海外授权许可每年可产生数千万元的收益,那么通过他们管理运营而推荐的项目就更容易获得银行的授信。(2)基金管理公司:融资企业还可以与基金管理公司合作,以知识产权加股权的形式质押,获得基金公司的增信,从而获取银行融资。国内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目前都在研究业务增长点,这或许是个契机。

3、保险机制

(1)商业保险:分专业机构职业保险和信用履约险。(2)政策性保险:国家扶持政策性贷款保险,类似中信保。(3)再保险:商业保险的再保险,是风险的再分解。

(三)银行要承担业务创新的责任

银行是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主体承担者,银行不进行业务创新就无法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升级转型,社会金融资源必然会向以科技、品牌为主导的优质企业倾斜,对优质项目的争夺将是银行同业无法回避的问题,银行不进行业务创新,也难以对接优质企业项目。招商银行力推的“千鹰展翼计划”就是对接新兴优质企业的战略部署,全国范围来说,招商银行是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最为积极的其中一家银行。上海也成立了硅谷银行来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机制篇4

关键词:知识产权;动产质押;合作

abstract:intellectualpropertymortgagelendingprovidesanewideaandcompatiblepointsforindirectfinancingofSmesthathavetechnologyandpotential,aswellasthatcommercialbankwhichfacingmarketweaknessinlending.Butconflictsexistintheenterprisesandbanks,fortheenterprisestreattheintellectualpropertyastradesecretsandbanksasinformationthatneeds.Breakthroughinthisdilemmadependsonthegovernment’smatchmakingandestablishesabasisforcooperationbetweenbanksandenterprises.

Keywords:intellectualproperty,chattelmortgage,co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F83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10-0038-04

一、引言

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巨大金融需求,给广大银行带来了丰富的业务资源,从长远看必然会成为银行争夺的热点之一。但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少、有效担保不足,难以从银行取得信贷支持,需要付出更高的融资成本。知识产权质押为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思路。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指由债务人或第三人以特定的知识产权向债权人出质,用于担保债权的实现,并因此获得融资的借贷行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打破了以往实物抵押的贷款方式,是一种创新型的融资模式。科技型中小企业可利用所拥有的专利技术、著作权等向银行质押获得贷款,适应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内部资源和经营发展的特点,是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融资方式。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双缺口的情况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具有较大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二、知识产权的商业机密与银行的对称信息需求

(一)国内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践

从国际贷款担保物权结构变化趋势看,动产担保越来越发达,并且权利担保不断增长,无形财产、未来财产、集合财产作为担保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然而由于法律方面的原因,纯粹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并不多见,一般将其归于应收账款操作(彭湘杰,2007)。日本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较快的国家,该国通产省专门委托财团法人知识产权研究所考察知识产权担保问题,于1995年10月公布《知识产权担保价值评估方法研究会报告》,认为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的可用来融资的有潜力资产(高石义一,1997)。

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始于1996年,当年国家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可以作为质押担保,国家知识产权局配合制订了《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管理办法》,为商业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提供了法律依据。1996年至2006年9月,全国有682项专利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专利权质押登记,质押总额近50亿元人民币。1999年中国工商银行山西省忻州分行首开专利权质押贷款之先河,为忻州市云中制药厂办理了一笔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200万元的业务。2006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了《关于商业银行改善和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进入了全面快速发展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是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与北京市经纬律师事务所、连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北京资和信担保有限公司等共同推出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金融产品――展业通,仅从2006年10月业务开展到次年6月,此项贷款余额已经突破亿元人民币,14家企业获得了贷款。

(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瓶颈――信息对称性问题

一般来讲,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规模小、期限短,只能作为企业发展的应急资金,难以作为长期发展资金(李希义,2009)。如交行北京分行的“展业通”业务,规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最高额度1000万元,期限不得超过三年,且不办理展期。出现这一现象,除配套法律、登记、交易等机制完备性欠缺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信息对称性的高度依赖是决定其进一步开展的关键因素。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其价值受市场、政策等方面的影响较大。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一旦处于质押期的权利由于到期不再发挥作用或者价值明显降低,质权人的利益便会受到影响(王定芳、肖喻昊,2006)。同样,如果一项专利权在质押期间同行业研制出了更为先进的技术,那么该项专利也将变得一文不值。由于知识产权涉及技术专业性强并且存在商业机密问题,资金提供者将付出高昂的信息采集成本及监督成本,并且即使通过事前调查、咨询、分析亦很难取得完备信息。在这一点上借款企业具有绝对信息优势,只有企业自愿披露真实信息,双方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市场上并不存在使企业披露相关真实信息的激励机制。

三、合作基础、危机背景与知识产权质押

(一)积成电子背景

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积成电子”)成立于2000年8月,公司注册资本5100万元,是一家民营性质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是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齐鲁软件园”以及国家软件基地(济南基地)的骨干企业,2002和2003连续两年被信息产业部等国家四部委联合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家人事部认定的博士后流动分站。公司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软件密集型系统和智能电子设备研制等方面工作,是国内电力系统自动化产品的主要研发单位之一。企业拥有山东大学背景,在职员工400余人,人员素质高,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合理。截至2008年底,企业总资产近4亿元,净资产1.8亿元,全年销售收入近2.6亿元。2009年5月,积成电子以企业的25项软件著作权为质押,获得齐鲁银行共计6500万元的综合授信贷款。这是山东省第一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同时也是全国授信额度最高的一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二)双方合作历程

积成电子与齐鲁银行的业务关系始于1999年,在“齐鲁软件园”园区推荐下,积成电子获得齐鲁银行(当时的济南市商业银行)首笔流动资金贷款50万元。2005年1月,贷款追加到500万元;2006年12月贷款规模扩大到1000万元;2008年4月齐鲁银行又为其新增贷款500万元,授信额度最高达到1500万元,由济南市开发区管委会下属的济南开发区科信担保服务中心提供担保。双方前期的合作依托了开发区政府中小企业融资平台,遵循了“园区推荐、银行贷款、第三方担保”的工作思路,有效解决了双方信息的对称性问题。

然而随着积成电子经营规模的逐步扩大,齐鲁银行1500万元的信用额度一直无法取得突破,双方合作出现危机。银行同业竞争加剧,由于齐鲁银行担保贷款保费及反担保问题,高融资成本劣势显现,其他多家银行凭借更优惠的利率定价打入积成电子。当时该公司的贷款总额为8300万元,其他行份额超过了80%,齐鲁银行业务份额被进一步打压。到2008年下半年,事态扩展到积成电子决定归还齐鲁银行贷款,中止双方信贷业务关系。

(三)危机背景下的转折

双方合作的破裂并非由于企业信贷资金需求减少,事实上,进入2008年,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民营高科技中小企业同样遇到资金匮乏问题。2008年上半年,积成电子也因下游客户付款周期较长,资金占用较多,甚至早已研究成熟的产品都不能开发出来。与此同时,齐鲁银行也正在经历一波信贷市场有效需求萎缩、利差空间下降、经营利润减少带来的危机,努力寻找新的贷款增长点,随着该行对高科技类企业专项研究的深入,知识产权质押担保模式框架逐步清晰。齐鲁银行进入高新区企业调研,发现积成电子符合要求,决定把这一非常了解的客户作为试点,尝试开办此项业务。

积成电子先后有35项科技成果通过省部级以上鉴定,23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拥有28个经国家版权局批准的软件著作权。齐鲁银行与国家版权局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及山东省知识产权局取得联系,通过专业评估服务机构对积成电子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进行评估,最终以25个软件著作权作为质押物,成功以低成本为积成电子融资6500万元,实现了银企双赢。

(四)授信详情

从最大程度规避风险的角度出发,齐鲁银行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申请人的资质、拟质押知识产权的条件等方面做出了四方面的规定:

1.基本情况。担保方式为知识产权质押,具体限定为专利权和软件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知识产权须经有评估资质的专门评估机构评估确值,融资额度不超过估值的50%,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双方签订齐鲁银行制式融资合同和质押合同。

2.申请人资质。对申请人条件做出七方面规定,如所处行业为国家重点鼓励扶持行业;拥有国家部级科学技术成果的相关认定或荣誉称号;经营良好,有较好成长性,达到齐鲁银行内部评级B级以上等。

3.拟质押知识产权条件。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等级证书,当前状态有效,无纠纷;须为申请人自有自用;须为申请人核心生产技术,且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未许可第三方使用。

4.操作流程。依次为银行进行授信调查;知识产权评估;授信审批;知识产权办理质押登记;发放贷款。

四、案例剖析

济南市电子工业和金融行业在国内并无显著优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同样刚刚起步。积成电子案例实现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额度上的突破,虽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从双方的合作过程看,其中也有必然性的规律可循。

(一)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实现基础

处于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技术密集的特点,人力资本、创新技术等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和核心竞争力。这类企业一般固定资产规模较小,可供抵押或担保的实物少,通过有形资产抵押和担保单位提供担保来获得银行贷款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把许多硬件条件不足的中小企业挡在了门外。积成电子与齐鲁银行先期合作的破裂正是出于此原因。

从积成电子方面看,企业是“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一级资质企业”、2008年“中国软件业收入前百强企业”,是有技术、有基础、有潜质、少资金、少担保的典型成长性科技型企业;从齐鲁银行方面看,银行定位于“服务广大中小企业”,先后推出“银企家园”、“齐鲁金万通”等特色产品,具有丰富的中小企业服务经验。双方具有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条件。另一角度来说,积成电子因下游客户付款周期长、资金占用多,致使已研究成熟的产品难以开发,企业亟需资金支持,却苦于高融资成本及缺少质押担保实物,资金瓶颈不得突破;而齐鲁银行优质客户资源减少,利润指标面临下滑风险,致力于深入挖掘优质客户和探索新的融资模式。双方均有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需求。

(二)市场化的信息沟通机制

齐鲁银行与积成电子既具备了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先决条件,又有现实的需求,问题集中在如何使企业真实的资金需求情况为银行所知,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和还款能力被对方所了解。换句话说,在这场银行主动发起的融资案例中,齐鲁银行如何能甄别风险,选择积成电子开展此项全新业务,并最终确定6500万的授信额度。

供求的衔接在于形成了信息沟通的机制。在此案例中,双方前期的相互了解关系重大,十年的合作为这次的成功奠定了先期基础。这种沟通机制在积成电子案例中最初表现在政府提供的银企平台之上。双方最初合作由齐鲁软件园园区推介,并且贷款一直由开发区管委会下属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直到科信担保公司改制。尽管双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最终合作契约的达成已经脱离了政府背景,成为完全市场化的行为,但平台先期奠定的信息基础和银企长效合作机制意义重大。

最初开发区管委会搭建银企融资平台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市场失灵,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中表现为信息不对称问题。之所以政府平台背景下积成电子与齐鲁银行原先的合作破裂,在于开发区管委会推行了一种“园区推荐、银行贷款、第三方担保”方式,虽然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的资金来源问题,但由于必须由第三方担保的固有缺陷,提高了融资成本,并成为企业扩大融资的绊脚绳。积成电子用知识产权质押获得贷款,无须第三方担保,修正了原有的融资模式,实现了政府到市场的回归。这其中,政府平台起到了过桥作用,协助银企信息对接,将其他问题留给市场。

(三)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风险控制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低融资成本优势在于不需要实物形态的抵押质押品,无疑是缺乏固定资产和资本积累,但却掌握先进技术拥有优质人力资源的中小企业的首选。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框架内含的风险保障因素就在于这些质押的知识产权是企业最大的资本,一旦失去,企业将无以为继,这也就成了企业还款的最大激励因素。

因此可以发现,信息对称性在其中的重要地位。银行首先要确定质押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技术,是攸关企业存亡的关键;其次,这些产权和技术能够转化为生产能力,给企业带来利润和还款来源;再次,这些产权在一定时期内不会被企业自身和其他企业所超越或突破,即质押知识产权,既不会对企业失去价值,又不会使企业失去价值。在积成电子案例中,齐鲁银行采取风险控制部门提前介入的方式,加之之前的相互了解来确定风险,但完善合理的风险控制机制实际并未形成;单一家银行或企业无法克服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系统性风险。

五、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解决的问题

(一)知识产权价值不易确定的问题

目前我国还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对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价值的评估随意性较强,难以准确衡量知识产权质押时的真实内在价值;更难以确定质权实现时的价值。加之评估执业主体对行政机关依附性较强,执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操作规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质押评估的质量。

(二)质押担保登记问题

我国的抵押担保登记分散在15个部门进行。其中,动产抵押担保登记部门最为混乱,共有9个。权证、金融票据等一般不进行担保登记,应收账款没有登记机关。登记机关不统一或没有登记机关,可能出现物权的重复抵押担保或者因不能登记而无法进行抵押担保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因此使集合财产担保缺乏基础。

(三)产权交易市场尚未成形的问题

产权交易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可以保证知识产权能得以顺利转让、许可和变现,也是该项权利质押能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目前中国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欠缺已成为制约银行开办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尚不完善,知识产权的处置变现过程变得复杂,风险不能快速转移或分散,将形成贷款的处置风险,直接导致信贷资产质量的快速恶化。

参考文献:

[1]彭湘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理论发展、实践与借鉴[J].中国金融,2007,(5).

[2][日]高石义一,监修.知的所有权担保[m].银行研修社,1997.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机制篇5

【关键词】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中小企业成为最具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经济体,是专利权等知识产权产出的主要源泉和价值实现的基本单元,中小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但是毋庸置疑,多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个难题,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因中小企业抵押不足、风险较大等种种原因,往往对其“惜贷”,因此资金短缺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成为制约其规模经营和知识产权转化的瓶颈。其实,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的中小企业,其核心价值就是知识产权,用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融资是其特有的优势和理想的融资方式。所谓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以企业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等财产权经评估后向银行申请融资。目前,虽然我国已有北京、上海等不少大城市开始进行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试点,但是,由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风险控制的要求较高,加上我国知识产权融资的相关法律不健全,这些都制约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推广,现实来看,知识产权还远未成为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手段。

一、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我国的实践

(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单位陆续推出。近年来,为推广和深化知识产权质押工作,我国知识产权局共推出了多批次的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单位,第一批是在2009年1月,启动了包括北京海淀区、吉林长春市、湖南湘潭市、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江西南昌市等在内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单位;第二批是同年9月,启动了包括四川成都市、广东广州市、广东东莞市、湖北宜昌市、江苏无锡市、浙江温州市等在内的试点单位。第三批是2010年7月,试点城市分别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天津市、江苏省镇江市、湖北省武汉市。这些试点单位主要是面向中小企业,通过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贴息、扶持中介服务等手段,降低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融资的成本,承担着在专业评估机构和银行之间搭建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等的重要任务。

(2)各试点地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初现规模。上海浦东是我国率先启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地区,随之,很多城市也陆续地跟进,令人欣喜的是,各试点地区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近年来确实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突出的典范一是上海浦东:它们推出了以政府推动为主导的“银行+政府基金担保+专利权反担保”的间接质押模式,这种模式既促进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平台建设,又有力支撑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市浦东、徐汇、闵行、杨浦四个城区有62家企业获得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7亿元。其中6家企业直接从银行获得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921万元。二是北京,它是基于市场化的以银行创新为主导的的“银行+企业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质押”的直接质押融资模式。在此模式下,银行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创新,使其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飞速进展,同时带来了较好社会示范效益。北京市政府从2006年开始推动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作,到2011年成功案例接近200笔,累计发放贷款超过30亿元。三是武汉,它是在借鉴前两种模式的基础上推出了“银行+科技担保公司+专利权反担保”的混合模式。截止2011年底,武汉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达35笔,银行授信金额6.032亿,实际发放贷款达到4.252亿,实际放款额比2010年增长259%,可以说2011年武汉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实现了“倍增”式突破。

二、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瓶颈制约因素

(1)法律保障瓶颈。一直以来,虽然我国《科技进步法》、《担保法》、《物权法》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相继颁布实施,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政策引导,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制度还有待健全和完善,加之一些中小企业管理决策者的法律意识淡薄,企业缺乏知识产权法律专业人才,受知识产权不稳定性特征所决定,权利人的权属与权益存在着不确定性,从而可能导致权属争议和法律风险。

(2)价值评估瓶颈。众所周知,企业的商标权和专利权等知识产权本身存在着较强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这就导致企业知识产权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企业知识产权的市场评估价值;另外,由于知识产权这种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与传统意义上的有形资产估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评估立场、技术、方法、模型、参数的选择等会直接影响知识产权的市场评估价值。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无形资产的评估准则,但是其可操作性较弱,加之现实条件下评估的随意性较强,故而难以准确地衡量知识产权质押时的真实内在价值和质权实现时的价值。这就导致:第一,公众难以信任评估结果;第二,行业管理部门难以有效对评估报告质量进行有效监管;第三,金融机构难以对知识产权本身的价值进行专业和真实的评价。

(3)企业资金瓶颈。不难看出,中小企业作为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其自身的经营管理和资源配置决定了商标权或专利权等知识产权能否创造应有的市场价值。只有稳定的现金流,才是融资企业的首要还款来源。现实中,一些中小企业要么经营管理混乱,要么资源配置不合理,加之其财务规范程度较弱,使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清楚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即使企业财务报表真实,但因报表中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所占资产的比例很高,不能体现无形资产未来收益和现金流量,这就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敢贸然对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机制篇6

(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概况由目前公开的文献可知,知识产权融资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日本。目前,在实务操作中,利用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融资较为常见的载体还是专利。其它知识产权,如商标专用权和著作权等质押情况较为少见。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2010年7月15日公布的截至2010年6月国家已授权的国内专利总数为2968020件。而2008年和2009年该数据则分别为2142785件和2644571件。这反映出在国家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背景下,社会各单位和个人努力培育核心技术,使得专利技术快速发展。但是,在如何有效利用专利进行质押融资方面,却呈现出令人堪忧的局面。2008年度,仅有97家单位或个人用229件专利进行质押,占当年国内累计已授权专利的0.0106%。2009年度,这一情况有所改观,有187家单位或个人将其732件专利进行质押,占国内累计已授权专利的0.0277%。国内专利质押情况详见表1所示。总之,通过该表我们可以发现,我国运用知识产权进行融资的比例相当低,与规模较大的专利技术而言,显得极其不相称。

(二)知识产权抵押融资流程目前,在实务操作中,知识产权抵押一般涉及到以下业务。

其一,确定企业融资需求。企业根据公司战略,制订公司业务规划,然后编制企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报经公司有权机构审批(如需政府审批的项目则需要得到政府的相关批文),根据公司的投资项目确定融资需求,明确融资规模和融资结构以及融资时间表。

其二,与商业银行洽谈。确定债务融资方式后,如果打算向金融机构贷款,则需要同商业银行商谈。具体洽谈中,以专利为例,商业银行一般要求拟出质的专利权符合以下条件:第一,具有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法授予的且有效的专利证书;第二,该专利证书不涉及国家安全与保密;第三,该专利项目目前正处于实质性的实施阶段,并形成产业化的经营规模,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和经济效益;第四,如果专利权涉及到两人以上,出质人应为全体专利权人。同时,对于专利权质押贷款的用途,一般只能用于生产流动资金,而不能用于有有价证券、期货等高风险的投资活动以及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年限方面,由于知识产权价值的不确定性,一般为1至2年,且不得超过专利权的有效期限。另外,对于专利权质押的贷款额度,根据其评估价值而确定。目前,国内一般为评估值的15%至30%。这相对于日本的70%显得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显得相对保守。

其三,知识产权评估。经过银企对拟抵押的知识产权确认后,企业需要委托经商业银行认可的资产评估机构对知识产权进行资产评估。在实务操作中,资产评估机构一般根据知识产权对企业产品的贡献度采用收益法进行测算。必要时,资产评估机构也可以借用行业技术专家的力量对知识产权进行评估。

其四,知识产权抵押。确定知识产权的评估价值之后,企业需要到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进行质押备案。在备案过程中,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则需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时效性和所有权进行核查。

其五,商业银行放贷。办理完毕知识产权抵押手续,企业便可着手同商业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并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合同要求进行放款。至此,贷款前的业务流程结束。随后,则是企业还贷以及到期注销知识产权抵押等事项。在实务操作过程中,商业银行为了降低贷款风险,会要求企业引入专业担保公司进行信用担保。此时,则由商业银行和担保公司签订担保合同,同时,担保公司和企业签订反担保合同以及知识产权质押合同。作为一项商业行为,担保公司一般要求企业支付一定金额的融资手续费。同时,担保公司则相应要求企业定期就自身经营情况向其定期或不定期报告,以监控企业财务风险,确保自己的担保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困境虽然知识产权质押为解决创业型企业资金紧张提供一条新的融资渠道,同时也拓宽了金融机构的业务领域,但是在现行政策不尽完善以及无形资产评估存在可操作性的前提下,如何在满足企业融资的前提下,降低资产评估机构和金融机构的风险成为制约知识产权融资的障碍。

其一,缺少相关政策支持。虽然国家陆续出台了鼓励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融资的措施,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金融机构惜贷现象明显。在表1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专利质权人为金融机构的比例相对较低。另外,在财政税务优惠政策方面,财政贴息力度较小。同时,除了财政贴息这一政策之外,其它优惠措施较少。最后,政府尚未建立一套流畅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服务平台,导致知识产权融资手续多、周期长,效率低。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知识产权融资的发展。

其二,知识产权评估风险。对于评估机构而言,知识产权不同于房屋建筑和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的最大特点是他们对企业的预期经济效益的贡献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由于缺乏专业技术知识,可能导致评估机构对企业利用知识产权产生的产品价值的不同评价。另外,在选择评估方法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如何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已成为制约知识产权融资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三,知识产权融资的道德风险。由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牵涉到企业、商业银行、担保公司和评估机构以及知识产权管理单位等数家单位,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出于自身利益需要,不排除部分单位违背职业道德以谋求私利。知识产权融资的道德风险主要源自以下两个方面:知识产权评估方法的可选择性导致其评估价值存在一定的合理区间,这为参与单位提供了操作的空间;部分参与单位为了达成知识产权融资的目的,可能互相串通,欺骗其它参与方。尤其是个别创业型企业由于管理水平低,加上融资需求意愿强烈,他们提供虚假材料的可能性也相对较高。

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改进建议

(一)加强政策的引导与支持不可否认,政府在政策制定方面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除了继续完善原有相关《担保法》以及知识产权评估方面的相关规定之外,促进地方担保公司的成立和发展是一种较好的方式。由于担保公司的介入,既保障了金融机构贷款的安全性,也促进了贷款企业的规范化运作。另外,为了促进金融机构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事业单位倾斜,政府可以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专项资金。以此促进银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此外,加强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建设,为新兴产业专利技术的许可、转让和质押融资提供良好的平台也有助于知识产权的质押。企业和个人可以利用政府搭建的交易服务平台实现知识产权的查询、登记、挂牌、转让等,以及时实现融资需求。

(二)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对于企业、中介机构、金融机构或是政府部门而言,尽快培养一批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显得日益重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具有知识产权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知识产权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专业技术人才可以促进我国知识产权的全面发展。如果这些高端人才能够深入服务到知识产权的各个环节,这对于规范和促进知识产权融资将大有裨益。

(三)完善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知识产权的高度专业性催生了相关中介机构的产生和快速发展,知识产权的相关中介机构主要有、评估、担保、转让、信息服务、诉讼等方面。这些中介机构中,与质押融资联系最密切的是评估机构和担保机构。我们可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与本地的评估机构相互合作,以此提高评估水平。另外,资产评估机构也可以联合其它专业技术机构办理评估手续,以此降低自身风险。对于担保机构而言,除了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之外,加强职业道德素养也显得必不可少。

(四)加强监管降低道德风险无论是在放款前的洽谈或者是贷款后的常规性核查,金融机构及担保公司均应加强对贷款企业的调查。除了关注贷款企业的财务决算报表之外,还应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管理状况,以及早发现影响企业发展的重大事项。同时,对于评估公司的评估过程,也应重点关注,以防因公司和评估机构双方当事人为了私利而相互串通导致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发生坏账损失。

(五)加强知识产权融资披露目前,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尚未明确规定必须披露。作为债务方的企业,为完整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将来影响财务状况的重大信息,应在会计企业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企业的知识产权状况。具体可以包括企业的研究开发状况、已申请(授权)专利状况、有效商标权和著作权、质押的知识产权状况、各项知识产权的有效期间等。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知识产权质押在今后企业实践中会越来越多地得到运用。无论是创业型企业或者是其它类型的组织,只要知识产权在其发展中能够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均可利用其进行融资。这也将促进银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为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机制篇7

关键词:知识产权;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动产质押

中图分类号:D9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2

一、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对实现国民经济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重智力、轻资产的发展特点,存在着普遍的融资难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式契合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在银企信贷关系中,金融机构对知识产权价值及有效性难以把握,融资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障碍,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阻碍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这一新兴融资方式的发展。因此,如何突破信息不对称交易障碍,使金融机构能够合理评估知识产权的价值、并顺利处置质押品,成为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以恒丰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支持山东秦恒科技公司的案例,剖析了恒丰银行“银行+产权局+评估机构+担保机构”的贷款模式,并提出了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的建议。

二、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与相关理论研究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产品出现在公众视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以其特定的知识产权向债权人出质,用以担保债权的实现;当债权没有如期履行时,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以其被质押的知识产权以拍卖、变卖等形式优先受偿的贷款融资形式。该融资模式有利于促进企业自主研发创新,促进企业关注自身商誉、创新能力的建设和发展。1999年中国工商银行山西省忻州分行首开专利权质押贷款之先河,为忻州市云中制药厂办理了一笔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200万元的业务。一般来讲,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规模小、期限短,只能作为企业发展的应急资金,难以作为长期发展资金(李希义,2009)。如交行北京分行的“展业通”业务,规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最高额度1000万元,期限不得超过三年,且不办理展期。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信息对称性的高度依赖是决定其进一步开展的关键因素。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这一银企信贷关系中,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企业的管理水平、盈利性、知识产权价值及有效性难以把握;同时知识产权这种“无形”质押物的价值由于评估方法选取、市场环境的变化、拍卖二级市场不完备等因素“天然”存在着不确定性,制约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开展。王定芳、肖喻昊(2006)研究发现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其价值受市场、政策等方面的影响较大。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一旦处于质押期的权利由于到期不再发挥作用或者价值明显降低,质权人的利益便会受到影响。同样,如果一项专利权在质押期间同行业研制出了更为先进的技术,那么该项专利也将变得一文不值。由于知识产权涉及技术专业性强并且存在商业机密问题,资金提供者将付出高昂的信息采集成本及监督成本,并且即使通过事前调查、咨询、分析亦很难取得完备信息。在这一点上借款企业具有绝对信息优势,只有企业自愿披露真实信息,双方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市场上并不存在使企业披露相关真实信息的激励机制。

三、恒丰银行“银行+产权局+评估机构+担保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的探索

(一)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开展的背景

1.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抵押担保难题。山东秦恒科技公司属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立于2004年,2004年05月被山东省科委批准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司主导产品为分苯板系列、保温砂浆系列及饰面材料系列,产品销售主要是依靠客户订单形式进行生产,公司产品大多数供应于我国北方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含国内知名地产万科、恒大、海信、龙湖科技等,公司年销量呈迅速上升趋势,市场占有率逐年增加。但是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其符合抵押条件的固定资产少,强烈的资金需求和传统的抵押贷款模式之间形成的矛盾亟需解决。

2.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近年来,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经历了政策和市场的一系列集中、深刻的变化,宏观调控加强、“金融脱媒”提速、金融监管强化等对商业银行固有的经营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反映了我国的金融业经营还较为粗放,基本还处在外延式发展和资本消耗性扩张阶段,对新领域的开拓不够,对新业务的创新不足。从山东省来看,2010、2011年和2012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79%、3.6%和4%,明显低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金融较发达省(市)。山东金融亟需通过创新发展来提升金融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各银行之间竞争加剧,垒大户、拼机构、拼网络现象依然严重;创新产品、服务趋同化严重;大多数商业银行无论其规模大小都实施跨区域经营,并将经营精力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区域。因此,如何进行差异化发展,成为恒丰银行等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突破同质化竞争格局的重点。只有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走差异化、特色化、精细化的发展道路,通过差异化发展赢得比较竞争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开办过程

2012年,借东营市政府下发《东营市关于鼓励开展创业富民的若干政策》、鼓励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发展的契机,恒丰银行东营分行与东营市产权局、人民银行东营市中心支行、东营银监分局共同签署《东营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方案》,率先进行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试点。恒丰银行东营分行与东营产权局、北京东鹏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联盟,在山东省率先建立了“银行+产权局+评估机构+担保机构”的风险共担合作机制,恒丰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创新模式正式诞生。

该模式分为授信审查、出账审核、贷款发放以及贷后管理四个环节。环节一是授信审查审批。由产权局依托其信息平台推荐注册地为东营市的优质知识产权企业,恒丰银行东营分行进行筛选。筛选相关企业后,要求借款企业以所拥有或第三方拥有的知识产权提供质押担保,同时落实第三方企业提供连带责任担保,以确保有效防范授信风险。环节二是出账审核。借款企业获得授信批复后,必须经北京东鹏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出具评估报告,再到国家知识产权总局及相关管理部门办理合法质押登记手续,落实质押担保条件;必要时落实第三方企业保证担保,使质押与保证担保同时覆盖敞口额度。环节三是贷款发放。环节四是贷后管理。除履行原有贷后管理措施外,恒丰银行东营分行密切关注专利权年费缴纳等年审工作、关注质押物未来价值波动及其他市场风险,确保担保期间质押登记合法有效。

2012年,山东秦恒科技公司向恒丰银行申请授信,以满足其发展需求。恒丰银行在对该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后,以其空调板防护装置、飘窗防护装置等5项专利权技术进行质押的形式对其发放贷款1500万元,及时解决了企业的资金缺口问题。如今秦恒科技在省内已占有30%以上的销售份额,恒丰银行东营分行与该企业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银行+产权局+评估机构+担保机构”贷款模式的案例剖析

(一)知识产权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殊意义是贷款实现的基础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知识和智力密集型企业,具有“人脑+电脑”的特征,固定资产规模小,缺乏抵押担保,通过传统的资产抵押和担保机构提供担保来获得银行贷款较为困难。但是,知识产权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讲是企业最大的资本,一旦失去,企业将失去立足之本,无法继续在此行业经营。因此,知识产权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有着较强的违约控制能力,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核心资产”。知识产权质押也就成了银行制约企业还款的最大控制手段和激励方式。如案例中山东秦恒科技公司向恒丰银行质押的空调板防护装置、飘窗防护装置等5项专利权技术就是该企业的核心技术,是企业占领市场、实现业务发展的关键,因此银行敢于以此为抵押实现贷款的发放。

(二)产权局和评估机构的参与缓解了知识产权质押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目前由于我国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并且财产价值的评估随意性较强,难以准确衡量知识产权的真实内在价值,加之知识产权的专业性和保密性,银行对知识产权的实际价值更难以判断,因此银企间对知识产权质押存在着较强的信息不对称障碍。而案例中恒丰银行东营分行与东营产权局、北京东鹏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建立长期战略合作联盟,建立“银行+产权局+评估机构”的风险共担合作机制,就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消除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专业性、难评估、难登记的瓶颈制约。

(三)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需要政府部门搭建平台,支持引导

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新模式中,企业和银行分别是系统的需求方和供求方,政府和中介机构也是系统中的重要变量。就银行而言,贷款风险主要来源于银行不能全面了解知识产权的价值,在处置抵押品环节蒙受损失。另一方面,企业希望通过知识产权质押尽快获取生产经营需要的资金,但是自身不能为其所拥有的知识产权的价值提供有效依据。因此,就需要政府部门搭建平台,保障银行能够及时、全面以及准确地了解知识产权的信息,保障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的价值能够被合理评估。案例中,恒丰银行东营分行就是在东营市政府《关于鼓励开展创业富民的若干政策》引导下,与东营市产权局、人民银行东营市中心支行、东营银监分局共同签署《东营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方案》,而与东营产权局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联盟。

四、启示和建议

恒丰银行的“银行+产权局+评估机构+担保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证明知识产权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核心资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有着较强的违约控制效应,在依托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和中介机构的信息对称作用的基础上,能够实现银企合作的良性发展,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因抵押担保不足造成的融资困境。

当前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较快,创新的发明专利不断增多,但是从整体看山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仍然缓慢。2012年,山东省发明专利申请达到40,381件,居全国第四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9个百分点;全省发明专利授权7,453件,居全国第六位;全省pCt申请(国际专利申请)为531件,创历史新高,居全国第六位。与此同时,山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增长较为缓慢,截至2012年末,山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余额占山东辖内科技贷款的比重为1.54%,占山东省各项贷款比重为万分之零点二。这在现实中形成了一种矛盾,即一方面是很多拥有创新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企业,难以通过知识产权质押途径获得银行贷款,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则是银行的贷款投放渠道没有被充分拓展,银行未来的增长潜力没有被充分挖掘。为进一步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的发展,应从制度建设入手,积极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规范知识产权评估交易流程和机构,加快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

一是建立财政引导资金为主的知识产权互助担保基金。由财政部门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作为“种子资金”,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以此引导科技企业认缴部分信用互助资金,共同创设知识产权互助担保基金。然后,以知识产权信用互助担保基金为依托,为金融机构对科技企业发放的贷款进行担保。

二是完善技术知识产权评估、登记操作流程标准,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应加大培育知识产权金融中介服务市场,设立山东省及各市的知识产权转让交易市场,促成登记、评估、交易、结算等优秀中介服务资源的聚集,培育壮大规范中介服务市场。

三是加快健全知识产权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为保证金融机构能够全面掌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力、信誉、融资需求等信息,建立涵盖企业、中介机构、交易机构在内的信息库,录入相关信息,实施信用的评级和奖惩制度,激励科技型中小企业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以及拥有的知识产权信息,增强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信心。

参考文献:

[1]仵志忠.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经济学意义[J].经济学动态,1997.

[2]欣琳.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01(13).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机制篇8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131-03

随着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各行各业开始由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向集约化的管理方式转变,科技型企业在研发和试用阶段凸显的融资难问题成为了制约这一类企业转型发展的瓶颈。为了化解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代之而起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之路渐成,成为科技型企业发展的点睛之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作为一种相对新型的融资方式,区别于传统的不动产抵押或动产质押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方式,它是指企业或个人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经合法的资产评估后作为权利质押标的,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并按期偿还资金本息的一种融资行为。

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施行困境及解决之道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了多数大型科技企业广泛参与并使用的一种融资渠道。通过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企业自身资金困难的现状,也为企业形成长期稳定的资金生存链条提供了重要保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可以将政府对科技型企业的直接资本援助转变为间接地帮助企业从市场上获得足够的资金”①

(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施行困境

1.对知识产权进行货币计量的难度较大。货币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之一。会计核算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企业各种会计要素进行价值核算和管理,以清晰地反映企业开展经济业务活动的情况。特定化到科技型企业,其经济活动大量地表现为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研制、生产和销售,是一类将科技商品化以及汇集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高新产品为主要内容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实体。如何将科技型企业日常经营中附着的知识产权载体的价值予以货币化和数量化,成为会计核算的难点之一。如若不能对知识产权价值进行合理的货币计量,金融机构也就无法确定合理的担保限额和贷款额度,由此给金融机构带来相当程度的估值风险。“对知识产权价值的评估中存在影响知识产权价值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随时导致知识产权价值的损失”②,同时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又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这样就很有可能致使金融机构承担高强度的信贷风险,从而影响到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顺利获取。

2.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缺少专门的中介机构作为“担保人”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因其不符合法律上的抵押、留置等担保措施而只能成为权利质押担保的客体。科技型企业由于缺少高价值的自有资本而无法形成有效的对外担保以获得融资,因此其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就成为融资担保的自然之选。科技型企业向金融机构争取贷款的过程中,专门中介机构作为担保人角色的介入,可以有效地降低金融机构贷款的风险,从而提高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成功率。

3.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措施的法律供给严重不足。在我国现行的担保法律制度中,关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规定虽然具有普遍适用的原则性规定,但是缺乏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相符合的有效的规则性条款。因此,在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过程中,金融机构会以提升贷款利率为手段,提高企业贷款难度,抬高贷款门槛,用以降低金融机构本身的风险,这就导致一些中小型的科技型企业只能望其项背。

(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困境的解决之道

1.建立长期有效的知识产权的评估体系及其相应的评估机构。鉴于知识产权自身的不稳定及不确定性从而导致的对知识产权进行可靠货币计量的困难。是以政府部门应当建构有用的法律承认的资产评估机构及其资产评估师制度。只有建立起公道的资产评估体系,才能对科技型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进行可靠的货币计量和准确的会计核算,从而帮助金融机构承认知识产权的价值并公道地进行融资。

2.成立以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为主导的有效承担风险的担保人制度。“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好的担保机构可以使科技型企业获得更大额度的融资,能有效分解银行的信贷风险”③。因此,能否建立健全相应的担保人制度,对企业能否取得最后的融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准确核算所质押知识产权价值的前提下,才能确定担保人来全权负责该企业的贷款到款请求。

3.增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立法供给。法律风险的核心是确权风险,它决定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是否有意义、质押能否成立,以及当出现风险时能否顺利变现。政府应该出台有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的手段保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能够得到有效合理的施行。

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会计核算分析

知识产权质押作为科技型企业融资的有效渠道之一,其会计核算问题不容忽视,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从法律意义上讲,知识产权作为权利质押的一种特殊客体,亦符合权利质押的一般性特点,即:科技型企业作为债权人,以其自有或实质控制的知识产权出质作为债权的担保,以获取金融机构给予的贷款作为企业融资的一种担保物权。

从会计核算的角度而言,科技型企业因知识产权质押,形成权利质权,从而获得一项债务的行为,对会计主体而言根据其未来的履行情况对企业形成了一项或有事项,即: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与否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也就是说,对科技型企业而言,因知识产权质押行为获得的融资,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质押期内,科技型企业以丧失对部分知识产权的部分或全部权利为条件以获得融资提供担保。只有在贷款到期时,且该企业归还贷款本金且按时支付利息时,质押的知识产权的处置权等各项权利才如数回归本企业;否则,金融机构作为债权人有权对质押的知识产权以折价、拍卖、变卖等方式优先受偿。也就是说该项知识产权质押的结果是由质押人(即该企业)在贷款期结束能否按时还本付息来决定,这是不确定的,从而构成该企业的一项或有事项。

因此,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关于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的会计核算将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简要分析:

1.“意识问题是管理水平提升的第一阻碍”④,虽然科技型企业的运作方式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管理者没有与时俱进的思维,不注重企业内部会计核算的规范,这是给企业造成不必要损失的重要方面之一。毕竟单一的会计管理模式从总体上来说是不利于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的。

2.“在会计信息的披露方面以及具体的核算方面也还是都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都得不到解决或者说得不到有效及时的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企业会计核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另外还会对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⑤。有关知识产权质押形成的预计负债的会计核算,包含确认、计量和报告(披露)三个方面。

(1)与或有事项有关的现实义务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应确认为一项预计负债。一是知识产权的质押行为已经完成,企业已经在实质上负担了贷款到期时还本付息的法律义务。二是若贷款到期时该企业无法按照事先的约定还本付息,则金融机构作为债权人有权对质押的知识产权以折价、拍卖、变卖等方式优先受偿,也就是履行该现实义务将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三是该项知识产权质押的价值能够用货币可靠地计量,这依赖于专业的资产评估师以及资产评估机构作出专业判断。唯此三点,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

(2)计量,包括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预计负债按照贷款到期时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其中,最佳估计数的确定应当综合考虑与该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货币的时间价值以及不确定性等因素。

(3)披露,也就是对外报告。“会计核算的披露内容不仅显示着会计核算工作的结果,同时其披露数据也是企业管理者、经营者与决策者进行有效发展决策的最重要依据”。对科技型企业因为知识产权出质而形成的预计负债和或有负债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予以充分披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第三章第14条之规定,企业应当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以下信息:一是科技型企业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形成的基本情况以及未来经济利益流出的不确定性;二是该项预计负债的期初、期末余额数和本期的变动情况;三是与其有关的预期补偿金额和本期已确认的预期补偿金额;无法预计补偿数额的,应当说明原因。四是与该项或有事项有关的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其他财务影响。

3.加强知识产权这种无形资产核算质量。对科技型企业的资产的会计核算,应当重视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相结合的核算体例。对无形资产的核算,应该根据知识产权的特性单独核算;而对于有形资产,应该包括核算过程中所消耗的一切费用。这样,就会减轻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的不必要的损耗和避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大背景下,伴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的鼎新,科技型财产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为了社会经济产业的主体,只有帮助科技型企业融资方式好渠道的成功转向,才能有效地引导科技型产业在会计核算方面的更进一步发展,从而顺利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本文为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研究项目《山西省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法律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79]

注释:

①佘淑华.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问题研究[J].2015(9)

②姜心怡,卢宇婧.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困境及其对策[J].金融经济(下半月),2012(12)

③刘旭东.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工具研究及对策建议[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2(5)

④李银霞.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

⑤李淑颖,李海燕,刘莉.知识产权质押在保定市文化产业融资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经济,2012(5)

参考文献:

[1]李希义,蒋L.政府支持下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及其特征分析[J].科技与法律,2009(5)

[2]袁丽.加强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知识产权会计核算的思考[J].当代会计,2015(1)

[3]谢海娟,陶晓美.企业抵押、质押会计处理探析.财会通讯:综合版,2012(3)

[4]王磊,赵丽梅.无形资产质押的条件和范围.中国发展,2007(7)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机制篇9

关键词:专利权质权专利权质押贷款融资

专利权质押的广泛运用反映了我国知识产权从静态发展走向了动态利用的变化趋势。但现目前我国的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还存在大量问题,例如政府、企业方面过度热情,多数金融机构却止步不前使其落入尴尬的发展局势。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最深层原因在于不能充分认识和理解专利权质押制度的特点,专利权质押制度中风险共担运作机制的缺失,使专利权质押贷款中的风险无人担保,导致融资者不敢贸然投资。

一、专利权质押贷款的背景

(一)知识产权的重要作用

目前,专利权已成为世界各国增强整体国力、提高国际地位的重要资源。以知识产权所代表的无形财产,在人类财富的构成中已经超越传统土地、机器等有形的财产地位。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形式下,无形资产占整个社会资产的比重增加,在国际地位的竞争中知识和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小型企业融资难

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俨然成为最有创新思想和发展潜能的经济群体。但是由于小型企业性质的局限性,即使具有一定数量的高新研发技术,却依旧存在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因为在技术研发前期,企业以投入了大量资金,在需要对新产品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时候,企业资金都所剩无几。加之这类企业往往只拥有几项核心研发技术或服务等无形的资产,没有土地、房产等有形资产作抵押,使得企业更难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

(三)银行业的发展需求

各银行想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扩充银行的业务范围,只有不断发展创新才能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企业知识产权作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的集中表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能有效解决拥有知识产权的小型科技企业的贷款问题,能够加快促进经济和金融的有效结合,符合银行业务的发展需求。

(四)为推动专利权质押贷款成立了试点小组

在全国各地方知识产权局的协调控制下,陆续成立了许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试点培训小组,还为中小型企业开办银行和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融资项目对接会议,期间还为地方民营组织和中介结构就融资项目问题提供专门的辅导和专业服务。

二、专利权质押贷款的瓶颈问题

(一)专利权质押贷款办理手续复杂

专利权质押贷款办理手续颇为复杂,这无疑加大了企业贷款成本。中小型企业贷款额度历来较小、难度较大,要想办理专利权质押贷需要登记、评估甚至还需要担保公司为其担保,就算贷款成功,加上贷款利息后的总贷款成本很可能会超出贷款收益的10%,直接加大中小型企业的贷款财务负担。

(二)专利本身的特殊性质

1、专利权价值不好确定

专利价值并不像一般商品的价值那样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字计算得出价值范围,其价值只能进行大概的计量。

2、专利权质权变现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由于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不完整,流动性不够,就使得专利权质权变现的时间长、所需成本高昂。

3、专利权具有时限性

专利必须在专利贷款期限的范围内拥有不可置疑的有效专利期。

(三)缺少风险共担的运作机制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典型的“三高”企业,企业自身集高风险、高效益、高成长为一体,高风险是最为明显的特征。加之,企业本身的规模有限、可供抵押的有形资产不多,专利权质押贷款的风险加大,银行自然不愿将资金贷给这类型企业。

(四)维护工作困难较大

专利权质权作为权利质权,质权人不能直接占有专利权,出质人仍可以对专利权进行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实施等措施以获得收益。因此权质权的安全得不到质权人保证,大大提高了专利权受到侵害的可能性。

三、专利权质押贷款的制度完善

(一)完善专利权价值评估事项

银行确定是否贷款以及相关贷款额度都取决于专利权的价值评估报告。相关部门必须加快制定《无形资产评估管理守则》的步伐,使专利权价值评估的程序得以公开,好让有关机构明确评估所担的重任,保障评估工作的公正性。

(二)完善专利权质押贷风险共担的运作机制

在制度开展初期,政府如果可以协助企业信用上升或者给予信用担保等服务,就可以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其知识专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由于专利权的特殊性,普通金融投资者在专利权质押贷款方面缺乏信心,加上专利权容易受到侵害,也会在无意间侵犯到他人的权利,在这样一个风险极高的金融投资项目中,适当的加大专利权质权的效力并交纳适度的保障金,无疑加大了融资者的信心,进而加快以专利权作担保的金融投资项目。

四、结束语

如何解决专利权质押贷款的瓶颈问题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程。对于金融从事人员来说,系统的专利权培训课程必须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自身对专利权知识也要多做了解。只有明确专利权质押贷款事项中存在的评估问题、质权实现问题、风险问题之后,银行和企业间的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平.专利权质押贷款的金融风险及其防范[J].电子知识产权,2012,2

[2]田玮.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及解决方案分析[J].经济视角,2013,21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机制篇10

【关键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企业;技术评级

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产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知识产权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事实已为人们所接受。因此,近年来国家越来越关注如何推动知识产权的自主研发与成果的商品化,以及利用知识产权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相继出台了多项方针政策以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发展。然而,国内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研究如何利用知识产权进行融资的问题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将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讨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实现方式与价值评估手段。

一、案例公司基本情况

本文选取武汉m公司作为案例分析的对象,该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主要经营仪器仪表,激光仪器的技术开发、生产、项目推广及技术服务。2010年12月公司获得湖北省科技厅、湖北省财政局、湖北省国家税务局和湖北省地方税务局联合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拥有专利权十二项,其中发明专利仅有一项,有实用新型共八项,外观设计有三项。公司另有六项正在申请的专利权,其中有四项实用新型和两项外观设计。

表1武汉m公司知识产权账面价值

(单位:元)

项目2009/12/312010/12/312011/12/31

无形资产3,115,498.893,047,647.772,979,796.65

―土地使用权2419681.82349988.972202861.89

―专利权695817.09697658.80776934.76

专利权/无形资产22.33%22.89%26.07%

无形资产/资产总额3.21%2.80%2.86%

资产总计97,024,731.27108,744,033.89104,336,021.44

数据来源:公司财务报表,2009年-2011年。

从上表还可以看出,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很低,并且在这三年呈现递减趋势,由2009年年末的3.21%,降至2011年年末的2.86%。同时,在这低比例的无形资产中,知识产权所占比例仅有2011年年末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绝大多数是不属于知识产权的土地使用权。

二、案例公司知识产权融资情况

m公司正处于发展壮大期,对资金的需求很强,自有资金不足以满足发展需要。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该公司希望未来三年内能够成功上市,利用股权融资解决目前资金匮乏的问题。该公司知识产权并不算多,知识产权的账面价值比例也比较低,同时由于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额比较少,只有一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交易。该公司于2011年7月,以其一项发明专利获得的,贷款额14.6万,贷款期限为3年。

表2武汉m公司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金额

(单位:元)

项目2009/12/312010/12/312011/12/31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0.000.00146000.00

长期借款10,000,000.0015,000,000.0015,000,000.00

所有者权益合计58,003,466.8161,360,489.9657,330,305.28

负债及股东权益合计97,024,731.27108,744,033.89104,336,021.44

数据来源:公司财务报表,2009年-2011年。

根据上表数据计算可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与以上各个相关数据项目的比例情况如下表:

表3武汉m公司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金额相关比例

项目2009/12/312010/12/312011/12/31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额00146,000.00

贷款额/长期借款0.00%0.00%0.97%

贷款额/所有者权益0.00%0.00%0.25%

贷款额/负债及股东权益0.00%0.00%0.14%

数据来源:公司财务报表,2009年-2011年。

从表中数据可知,近三年,武汉m公司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与该公司长期借款额的比例低于5%,与其所有者权益比例更是低于1%,与其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和的比例不足0.5%,这几个比例与大型的科技型企业相比,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难的成因剖析

通过对案例公司的调研得知,出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困难主要有企业自身的原因和企业外部的客观原因两个方面。

(一)企业自身的原因

1.企业自身融资条件缺乏

无论是银行贷款,还是担保或保险公司,在开展贷款、担保或保险业务时,对于客户的自身融资条件是有一定要求的。又由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对于银行来说,是一种比较新的业务,而且,知识产权相对实物资产而言具有更大的技术替代风险、市场风险和变现风险等风险,因此银行对于贷款企业基本面的要求也会更高一些。例如:企业的规模大小、自有资金多少、发展前途如何等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限制,中小型科技企业很难获得质押贷款,这不利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推广,更不能有效地解决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用于质押的知识产权资产产权不清晰

银行要求企业提供的质押物有完全清晰的产权归属,并拥有完全所有权,但是由于知识产权不像有形资产那样容易控制与管理,其中存在的产权风险也难以控制。有些公司的知识产权是与多家企业或与高校或研究所共同所有的,产权界定不够明晰,也存在着以归属在个人名下的知识产权来质押,但实际上其并非公司的法定财产。更有甚者存在用存在法律纠纷的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融资,或是用失效专利、无效专利或驳回专利进行担保,这无疑不利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推广和发展。

3.企业固有的经营风险

首先,从融资渠道上来说,中小型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更为有限,资金相对要紧张。在这种情况下,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更难从金融市场筹得经营和发展所需的资金。一旦出现企业现金不足的情况,就很容易导致中小企业不能按期偿还到期债务。其次,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较小,因而,它们对市场的依赖程度更高,其经营活动对行业的影响也小,所以在更多情况下,它们是市场的接受者,这使得它们的经营风险更大。

(二)外部客观原因

1.银行的态度

知识产权不同于实物资产,一方面,知识产权的价值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存在技术替代风险,一项现在能给企业带来丰厚收益的高端技术面临随时被其他企业技术赶超、甚至淘汰的风险。另一方面,有一些知识产权仅具有潜在价值,其价值只有在产品推向市场,并且被消费者所接受后才能确定。此外,知识产权处置是银行在抵押企业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或出现其他违约行为时收回贷款的补救手段。在实物抵押融资市场呈现良好状态、银行业绩也普遍较好的情况下,银行为了规避过多风险,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普遍地是持观望或消极的态度。

2.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够完善

银行基于规避风险的动机,会限制对科技型企业的贷款业务。如果担保机构能够介入,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融资担保,就可以分散银行的风险,从而提高银行进行贷款的积极性,这对于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很大的帮助。然而,由于我国担保行业发展时间比较短,担保机构数量较少,担保功能薄弱,同时也没形成担保机构与银行之间的风险共担机制。这直接导致担保机构控制该类担保业务风险的能力比较弱,像科技型企业这种高风险的企业贷款业务往往被拒之门外。

3.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困境

由于知识产权本身的特性,导致要准确地评估知识产权价值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方面,行业发展情况和需求市场情况是不断变化的,这导致原本经济价值很高的知识产权随时都面临着可能不被市场认可或者是被同类技术超越,甚至被淘汰的风险;另一方面,有些知识产权的价值可能要等到该知识产权的产品或服务出现或为消费者所认可之后才能真正的体现出其价值高低,而这一过程的时间长短可能并不确定。同时,评估机构的专业能力也对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会产生一定影响。这都导致贷款申请企业不能如愿获得贷款或者不能获得预期的贷款数额。

4.知识产权质押立法体系不完善

从知识产权质押立法体系上来说,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质押立法上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依照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出质人应当负有权利负担的告知义务。但是现行立法还没有明确规定如果出质人在订立知识产权质押合同之前就已经许可他人使用的情况下,出质人有否告知质权人该权利已有负担的义务。另外,在质押期间,对出质人的处分权约束不够。我国《物权法》规定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出质后,如未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出质人不得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可是该规定只针对转让和许可的处分,却没限制出质人恶意放弃的行为,例如出质人故意不缴纳国家专利、商标规费及年费。

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建议措施

1.在现有融资模式中引入第四方

当前,武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是“银行+企业专利反担保+科技担保公司”的间接质押贷款关系。面对银行和担保机构的不积极现状,笔者认为有必要在银行、企业和担保公司的三方关系中引入政府创新基金作为第四方,这样在新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当中就有四个主要参与方。在每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中,政府创新基金从质押贷款净额中提取一定的风险保障基金;同时,政府创新基金将承担2-5倍于所提取比例的风险赔偿比例。通过政府创新基金,就能将每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交易中的部分风险变为所有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企业所共同承担的风险,这就使得每一次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的风险整体下降,这有助于提高银行和担保公司对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积极性,也更有利于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2.建立质押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机制

要建立相对完善的质押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机制,降低质押知识产权在质押期的风险。质押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质押知识产权的权利风险;二是质押知识产权在质押期的技术替代风险。要防范质押知识产权的权利风险,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规定,将每一项知识产权的权利状态信息予以公开,及时的变更知识产权的权利状态信息,减少各个参与方对所质押知识产权权利风险的担心。控制技术替代风险则可以借鉴信用评级机构对企业资信状况进行评级的方式,对该企业做一个技术评级,并且定期更新参考变量的数据,形成一个动态的企业技术评级。技术评级等级越高,该公司的知识产权的技术替代风险越低;反之,则技术替代风险越高。

3.改进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方法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主要有三种:成本价值法、未来现金流入现值法和市价法。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要么是过分强调谨慎性,重视知识产权研究开发的成本费用,要么是摒弃成本因素,只考虑未来知识产权所能为企业带来的现金净流入的现值。因此笔者设想用结合知识产权研发成本和企业技术等级评级值来对知识产权价值进行估值,用两者的乘积作为知识产权评估的价值,笔者称之为“成本系数法”。每一次的技术评估值的有效期可以规定为一年,如果行业发展或者企业的经营状况出现重要变动,则需要对此技术评估值进行重新评估,以保证能更合理的反应知识产权的价值。

4.完善知识产权质押制度与法律体系

当前,首要任务是制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管理规范和评估细则,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有法可依,也为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提供安全的法律通道。政府也要对侵权的行为实行严厉惩罚,提高违法成本,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立法机关要尽快完善《物权法》,强化出质人的权利负担告知义务,加大对出质人处分权利的限制。此外,还完善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相关配套制度,建议让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构建知识产权担保登记的统一平台。还可以在各省资产评估协会下专设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部门,该部门实行会员制度,吸纳资产评估机构中的优秀人才作为会员,让实务经验丰富的会员参与该制度体系的完善工作,这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措施的可行性有很大帮助。

5.加强企业自身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加强自身建设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根本手段。准确地把握市场动向,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健全企业组织架构,引进管理人才,完善企业的管理;谨慎地管理企业的资金流,充分地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此外,企业需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知识产权的研究开发阶段,要与研究开发合作人签订合作开发的相关合同或协议,并且明确规定开发成果的申请权利归属。在知识产权持有阶段,企业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管理,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避免出现知识产权秘密泄露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姜楠.对无形资产评估价值决定理论的重新认识.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6.

[2]汤湘希.无形资产会计研究的误区及相关概念的关系研究.财会通讯,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