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19:07

教育与职业的关系篇1

关键词:资格证书教育社会经济国家政策

现今,职业教育之所以前所未有地被重视,一个大的背景是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后,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人口红利”即将耗尽,人才结构性矛盾近年来越发突出,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和结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此,用职业教育破解中国就业难题和经济发展难题,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新一届政府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路。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结合,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途径之一。也是直接影响我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重要因素,关系着毕业生是否能够顺利毕业,也关系到职业院校能否顺利发展和壮大。

1国外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教育相衔接发展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立法,除了能够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职业资格证书的质量控制、结果评价、证书发放以及资格审查等环节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在很大程度上促使职业教育更具权威性。因此,将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作为学历教育中新生入学和学生就业的条件之一,就能够有效调动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积极性。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任何一个走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都以大量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德国、美国、日本概莫能外。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英国,由于职业教育培养的青年工人普遍都没有技能培训和资格认证便可直接上岗进行工作,这就导致生产技术水平较大,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为了解决这一现象,就需要我们保证职业教育和资格认证规范化。直到1986年英国政府成立了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有专门人员负责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度以及国家职业资格的认定,才使之走向正规化道路。众所周知,德国的职业教育一直备受世界各国的推崇,是世界各国争相学习的典范,其以执行严格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被大家所称赞,这也成为英国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德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做保证,这就保证行业协会在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中具有主导地位。日本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国际职业技能鉴定制度的完善,因此,也促使了日本成为亚洲地区实施职业能力评价制度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之一。

2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但是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也带来了职业技能人才缺乏,即人们常说的“高级技工荒”,与此同时,高校扩招带来的年复一年的就业压力,每年大批的高校毕业生的出路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培养技能型人才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坚持就业导向和时间能力培养,只有满足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企业需求,才能使发展与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相适应。

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是决定性的。“双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这就要求我国职业院校能够积极发展“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而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党和国家认为我国一些职业教育不发达地区,由于对从业者的技术、技能方面的资格证书没有严格的要求,就导致经济发展缓慢,为了解决该现象,就提出了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构想。在九十年代建立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工作提上日程后,国家一些法律条文等都严格要求职业院校要积极推荐“双证书”制度的建设工作。

2.1职业资格认证可以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就业。职业标准的建立为职业教育目标的确定、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而职业技能的鉴定能够更加客观、公正、有效地评价职业教育的质量,有利于改进职业学校专业与课程的设置,并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而职业资格的认证则可以成为职业学校的风向标,使职业院校可以随时了解市场动向,掌握市场需求信息,加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和合作;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势必也会提升职业院校的社会地位,拓展职业教育的空间。

2.2职业资格认证的从业标准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可以有效衔接

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要回归理性,打破学历重能力,才能人人有用、人人成才,要加快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近年来,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与所需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因为高技能人才的总量跟不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结构就存在明显的不合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不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同质化的现象较为严重,很多学校虽然开设了计算机应用、会计、文秘以及营销服务等服务类专业,但是学校对这些专业的投入成本较低,使之在培养的时候缺乏时代性、高端性以及区域性,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虽然好就业,但是待遇却普遍较低。而职业院校为了根据职业从业的标准对课程进行设置,针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进行实际课程体系建立。而学生在校期间,也是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的不同要求进行专业设置,以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高职院校可根据职业资格要求为学生开设相应的课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些年许多企业都抱怨招不到素质较高的技能人才,而职业教育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不能胜任更高要求的技能性岗位工作,人才培养没有体现高职优势。根据上述我们不难看出,主要就是因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片面的追求技能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也不能很好地将技能与知识、技术等有机融合,就很难充分体现高职教育在教育层次上的优势。这也是直接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的因素之一,就会造成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就业后也不能够迅速适应企业管理、对企业文化也不能够认可,就会出现转岗、跳槽、不能安心工作等现象的出现。因此,在课程层次的设置上就要有专业性和针对性,需要我们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培养方案的设计。

2.3职业资格国际认可,给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近年来,在职业教育方面,我们国家一些地区不断与其他国家开展职业教育交流,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普通高校、职业教育机构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探索合作模式。这些地区都是依靠当地一些职业院校,成立职业教育对外交流培训中心,具体负责实施职业教育对外交流的日常工作。所开展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交流活动,主要是提升职业院校师资水平,开展职业院校校际间合作办学。同时,组织职业院校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知名职业教育机构合作,采取联合办学的形式,促使毕业生获取所在国的相应学历,并能够获得国际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样的话,拥有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将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会得到跨国企业的青睐。

总之,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更多高技能人才。要用改革的办法形成良性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更多参与进来,共同办好职业教育,增加就业,不断释放“人才红利”。

参考文献:

[1]张树波.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融合的途径[J].考试周刊,2010(3):192.

[2]吴琳.与部级认证、培训机构联合办学的模式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66.

[3]王攀,马沁芳,马宁.在高职院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08).

[4]陈敏.高职课程与职业资格认证有机融合的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7(17).

教育与职业的关系篇2

【论文摘要】素质教育特点:一是体现教育对象的整体性,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体现在教育对象的全面性,培养学生德智体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职业教育是素质教育最直接最具体最明确的反映,其实质就是素质教育,是由职业教育本质,特点以及特殊属性所决定。职业教育就其本质和外在要求看,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劳动力再生产直接性;二是职业定向性和和教学手段的实践性。职业教育从其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教学手段、社会功能看,具有素质教育基本特征。

一素质教育的特点

1.素质教育的基础性

关于基础教育的任务,“双重任务”说在我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在许多人看来,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升初中,初中教育的任务是升高中,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升大学。中小学教育的功能似乎就是要使尽量多得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升学”成了学校、家长、社会追求的惟一目标。

素质教育是“为人生做准备”,即“为人生打基础”的教育。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赫钦斯所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校教育"奠定做一个自由的和负责的人的基础"。这就是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上规定了素质教育的性质。素质教育的基础性要求:一方面必须使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内容是当代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所必须掌握的;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必须让每一个学生掌握“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审美”等基本技能。

2.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应试教育的重要弊端之一就是把学生单纯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具”。素质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视学生智慧、潜能、和个性的发展。而这些素质单靠一般的“灌输”是难以奏效的。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人们可以提供一个物体或其他什么东西,但是人却不能提供智力。人必须主动掌握、占有和加工智力。”脑科学研究的大量成果表明,人有巨大的潜能,现已开发的只占它的很小的一部分。潜能就是每个人潜藏着的智慧才干和精神力量,被称为“沉睡在心灵中的智力巨人”,“每个人身上有待开发的金矿脉”。

素质教育的发展性意味着素质教育对学生潜能开发和个性特长发展的高度重视。一是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每个人都有潜能的。目前各人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各人潜能开发的程度不一样,而且绝大多数人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二是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引发学生的这种无限的创造力和潜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他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最充分的展示并发展自己的才能。

二职业教育的特点

1.专业性

所谓专业性,是指职业教育是专业教育,或专门教育,是培养某一职业领域专业人才的教育。这个特点主要是相对于普通基础教育而言的,基础教育没有专业性,而具有基础性,是为各行各业人才培养打基础。同时,虽然普通高等教育具有专业特点,但它的专业又不同于职业教育,它主要侧重培养具有学术性、理论性和基础性的人才。只有职业教育,不论是初等、中等或高等职业教育,都是培养一线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型农民以及其他劳动者,与一线职业的对口性很强,偏重理论的应用、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2.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主要指职业教育在教育对象、教学时间等各方面注重灵活性,实施弹性教育。职业教育要强调在专业设置、课程编制和教育管理等方面具备灵活性。职业教育的对象不仅是应届学生,同样还包括为转岗、换岗而继续学习的群体,可以说职业教育对象的差异性非常大,同时,他们对学习时间上的要求也是灵活多样的,必须安排白天、晚上、周末、假日等不同时段的教学,以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上课时间。因此,弹性化的学分制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力量,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趋势。

3.生产性

所谓生产性,就是指要强调实践教学与具体生产、生活具有很高程度的拟合度,给学生以良好的训练,甚至强调使学生进入工作世界,顶岗实习,经受实践锻炼,以便更好地为生产服务。学生所具有的技能、技术应该是他毕业后社会上同行业中仍急需的技能、技术。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及时关注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等的变迁及更新,及时在培养目标、课程开发及专业设置等方面做出积极地反映。特别是目前社会上技术发展更新更快,不重视这个问题,学生在校学习的技能、技术很快就会落伍。因此,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等方面要比较明显地突出新知识、新技术及新工艺。要尽可能为实训基地配备最先进的设备,使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学会和使用本行业较先进的技术。

三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应试教育是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的体制、“官本位”的思想、“注入式”教学的产物,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一直占着统治地位,并在计划体制条件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且欲演欲烈,难以沸止。市场经济体制呼唤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发展的必然结果。“给人以鱼,仅供一饭之足;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句经典性语言形象地表述了给人“鱼”的应试教育与给人“渔”的素质教育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结果。职业教育是素质教育最直接、最具、最明确的反映,其实质是素质教育,这是由职业教育的本质,特点及特殊属性所决定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黄元培先生认为“职业教育,以教育为方法而以职业为目的者也。”、“职业教育,专重实用,纯为生活其见,专以职业之学识、技能教授不能久学之青年”。这些论述道出了职业教育的内涵和本质。

根据职业教育本质和特点,可以对职业教育作如下表述:为适应就业,转换职业和已经在岗提高的需要,以学校教育为形式,在不同程度普通教育基础上,对受教育者进行特定劳动部门劳动岗位不同水平的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使受教育者具备适应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身体及心理、专业技能诸素质;在教学上表现为理论和实践并行,以实践为主,强调技能训练;在功能上,具有鲜明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这就是职业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本质是事物必然具有并与其它对象相区别的的特有性质。职业教育的特殊属性体现在:既不是升学教育,也不是学术研究的理论教育,而是重在培养受教育者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素质教育。一方面解决受教育者就业问题,一方面为社会输送熟练的劳动者。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终端,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劳动力最直接、最迅速、最重要的环节。它还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办学宗旨上看

中华职业社第一任社长黄炎培先生在创社之初,就把“为人谋事,为事求人,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作为宗旨;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者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方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些论述为职业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

2.从培养目标上看

主要是培养落地型、实用性的初、中级技术操作人才,培养的学员主要是第一线有技术的熟练劳动者。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除一小部分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深造外,绝大部分都要直接进入工矿企业和农村。培养高等职校人才不是追求的主要目标,而主要的是让大多职业学校毕业生都能够掌握一到两门职业技能,有立足社会、服务于社会本领。

3.从教学手段上看

教材具有针对性,选择教材是根据岗位需要和技能要求选择和使用;教学注重实践性,实践是教学的重点。文化课服务于专业基础课,基础课服务于专业课,专业课主要是让学生动手实践。

4.从社会需求看

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和完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的今天,企业竞争风云变幻,对于熟练技术劳动者,企业倍加需要。企业出于竞争需要,对于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不但要求有一技之长,而需要即会操作又会经营管理,即有多种技能,又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惟由此企业才能够在激烈国际间竞争中站稳脚跟,扎地三尺。

从以上几个角度说,职业教育最具有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决定了职业教育从出生之日起所追求的就是受教育者素质的最大化提高,职业教育除了素质还是素质,素质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心和生命力所在。

教育与职业的关系篇3

【论文摘要】教育评价机制与职业选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教育评价机制本身的实践理念对职业选择前期的取向性定位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教育评价机制本身的结构体系对职业选择过程中的稳定性产生影响;除此之外,教育评价机制本身自适功能的完整性对贯穿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的价值性产生影响。

受教育者面临职业选择时的困惑和迷茫;在选择职业后的不稳定情绪;以及在所选择职业上所作贡献的大小等与职业选择有关的问题反应的不仅仅是关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问题,隐藏在这些迷茫和低贡献率背后的是伴随这些初出茅庐的工作者多年的教育评价机制所带来的影响。教育评价机制的影响范围已经远远超出教育本身,它与职业选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从教育评价机制的目的性出发探索教育评价机制与职业选择的关系

目的性是教育评价机制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教育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将处于不同水平线的人才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分流,但无论从应然还是必然的视角来看这都不是教育评价机制的最终目的或根本出发点。教育评价机制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受教育者的职业选择服务,在教育评价机制进行人才分流时应该将与人才层次相适应的职业理念贯穿其中以增强人才分流的职业目的性和职业方向性,教育评价机制不能单纯的为了实现人才分流而进行分流。

在教育评价机制中适当加入与职业目的性有关的成分,受教育评价机制所规范的教育工作自然会将有关职业选择的教育作为教育内容。这一举措将有助于走出校门的毕业学子树立更加坚定的职业理想、有利于职业选择的顺利实现。这一举措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而不得不依靠国家政策上的扶持才能走出困境的地步;反之教育评价机制中职业性目的的缺失将直接导致教育过程中的职业性理念缺失,理念的缺失必然会影响教育行为产生同质的效应。这一连环效应最终的结果是使教育者会读书不会读社会,会考试不会行事,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在择业时职业观念落后,对职业的生疏感导致择业的迷茫和困惑;职业选择的挫败又将给整个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

2.从教育评价机制本身的实践理念出发探索教育评价机制与职业选择的关系

教育评价机制的实践理念贯穿教育评价机制的整个过程,实践理念的落后必将导致评价机制与现实不符,这种与现实的反差最终将体现在高校毕业生职业选择时的“专业对口难,专业不对口更难”的局面之中,同时这种反差也将直接导致毕业生的职业挫败感。

教育评价机制是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要践行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发展型人才的理念。紧跟时展的步伐,紧盯社会不同行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标准,不断更新评价理念,时刻保持评价理念和实际相一致。而检验教育评价机制是否与时代要求相符合,是否与社会需求相符合的标准是:择业成功率是否能够保持在不引起就业矛盾的水平之上。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评价机制的实践理念理所当然的应该和职业选择时面临的实际需求保持一致,教育评价机制理所当然的应该和职业选择联系在一起。

3.从教育评价机制本身的结构体系出发探索教育评价机制与职业选择的关系

教育评价机制最终的运行状况不仅取决于其理念是否与社会现实相符合、目的性是否与职业选择性契合,还取决于教育评价机制本身的结构是否合理。育评价机制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存在于教育系统内部,以教育教学工作为对象,为规范和衡定教育教学工作,形成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激励引导作用从而间接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为实现这些规章制度而开展的各种的实践活动。即,第一部分包含了理论上的评价规章制度和实际意义上的评价活动两个方面;另一部分则是存在于教育系统外部,以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有关的机构部以及这些机构部门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的社会效果作为对象,为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促进社会进步的教育而构建的评价体系。这两个部分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效用实现度是教育评价机制顺利运行的保障,内部评价侧重的是教育教学所取得的系统内效应;而外部评价侧重的则是教育教学取得的以职业选择为直接跳板而获得的社会效应。外部评价机制的健全与否关乎的不仅仅是教育本身更重要的是教育本身所带来的实际的社会效益。两者只有“双管齐下,齐抓共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保证教育评价机制和职业选择的协调性,才能获得积极的社会效应。

4.从教育评价机制本身自适功能的完整性出发探索教育评价机制与职业选择的关系

教育评价机制本身良好的自适功能体现在能够在经济发展,政治改革、社会转型过程中通过适时的调整正进而保证教育事业依然稳步向前。这种效果的取得依靠的不仅仅是教育评价机制本身良好的自适功能,他是教育评价机制良好的自适功能和职业选择的有效结合后产生的综合效应。

教育评价与人才吸收环节,人才输出环节都有着密切关系。良好的自适功能既表现在人才吸收环节不会使可造之才被抛掷在外,在社会对人才需求呈现多层次的社会背景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古训正变得越来越现实,任何人都有用武之地关键是教育评价机制能否在人才吸收环节将人才平稳引渡,将可造之才放到能够造就他们的地方。在人才输出环节,教育评价机制中必须贯穿提前意识,将人才的社会准入率贯穿传于教育评价机制之中。把社会准入率作为教育评价机制考核的重要方面,从客观上给予教育评价机制自适功能提高的动力。教育评价机制的自适功能与职业选择的关系就表现在教育评价机制所进行的人才吸收和输出环节是否适应了社会对职业选择的客观要求,是否将评价机制所筛选的受教育者的社会准入率保持在不扩大就业矛盾,不造成社会就业压力的水平之上,保障受教育者毕业后能够被社会接纳。

5.从现实性角度看教育评价机制与职业选择的关系

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不仅给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阻力,同时也已经造成了很多现实的社会问题。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与许多企业的“用工荒”之间的鲜明对比就是很好的例子。从不同个体的总体能力而言的,在接受教育之前个体之间的能力存在差别,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原本具有不同能力的个体其能力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接受教育之后的总体能力之间的差别在不同的人的身上会形成一个能力梯度,就像一个长梯,有的人的能力居于上,有的人能力居于中,而有的人居于下。如果放在同一个体上来看那在接受教育之后个体在不同方面的能力也会形成一个能力梯度。总之,不同个体或是同一个体在能力上都会有一个梯度差。同样不同用人单位在选择人员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也会形成一个需求梯度:高端行业需要高端人才,低端行业需要一般人才;在同一企业也会因为部门的性质而产生不同的需求梯度。

只有当每个能力梯度和需求梯度结合时才是发挥最佳效用的状态。倘若是较低的能力梯度和较高的需求梯度结合,那势必会给从事相应工作的人产生极大的压力;倘若较低的需求梯度和较高的能力梯度结合,那势必会造成人才的高消费,致使人才资源浪费。但是事实却是很多大学生存在着“非高薪不就,非国企不就”。对于一些与自己能力梯度相符合却因为薪水、待遇问题直接将其排出在自己的就业考虑范围之外,而那些拥有高薪水、好待遇的行业所形成的需求梯度又远远的高于自己的能力,最终造成了所谓的“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一些人简单的把这一想象归结为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但是这实在是有点武断。我们应该更深层次的看到是造成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落后的原因而不是这一现象的本身。

若能够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适当的平衡纯粹理论化知识或者只与本身专业相关知识与那些和现实相关的择业理念教育,使学生尽早的树立职业观、明确自己以后会用什么、自己现在该学什么,那么这一矛盾势必会得到很大的缓解。然而这一举措的实施离不开教育评价机制,任何评价体系势必会形成一种外在的需求导向,教育系统外部或者内部的这种需求导向会直接作用与教育行为,从而为职业选择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育评价机制贯穿了整个教育过程,而本属于教育系统构成部分的教育评价机制因为其自身的评价性和筛选性,直接从质和量上影响了能够进行某一职业选择的人群。只有把握住教育评价机制和职业选择之间的内在关系才能够顺应时展的潮流,才能够让人实现自身价值从而实现教育为人服务的宗旨。

参考文献

[1]王远伟,高巍.社会分层、高等教育与职业选择[j].交通高教研究,2004,2.

教育与职业的关系篇4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山东枣庄

1枣庄经济发展的现状

枣庄市虽然面积很小,但在山东省是较早设立地级市的中等城市。枣庄是“因煤而兴,因煤而立”的老工业城市,计划经济时代,煤炭工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处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形成了以单一煤炭开采为主、其他相关产业为补充的产业结构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枣庄市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九五”期间和“十五”的前4年,全市GDp保持了年均10.3%和16%的较快增长速度;商业、服务业日益繁荣,新兴产业迅速壮大,2006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05.8亿元,比2000年年均增长12.6%,产业结构实现优化。

2存在的问题

枣庄市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其自然资源优势和劳动力、资金的大量投入而取得的,而不是建立在人才资本投入和技术创新基础上之上。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形势下,枣庄市“因煤而兴”,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工业结构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成为枣庄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2.1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产出趋向低加工度化

虽说煤炭、建材、纺织和机电是枣庄市的四大支柱产业,但是自2001年以来,“一黑二灰”(即煤炭和水泥)仍是枣庄的主要产业,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增强。这种相对单一的产业结构给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3个制约因素,即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环境的污染性和受市场波动影响的经济的不稳定性。

2.2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工业集约化程度低

枣庄科技人才少,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在一项调查中显示,枣庄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仅占12%,大学专科的占36%,高中占65%,48%的从业人员是初中文化程度,因此人才资源缺乏是制约枣庄经济发展的瓶颈。其主要表现就是枣庄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偏低。

2.3思想观念保守,对外开放程度低

由于受地理环境和国有工业基地传统的影响,枣庄市信息相对闭塞,思想观念相对保守,对外开放程度低。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积极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3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长期以来,理论界对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一直存在争论。许多西方学者认为资本才是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因素。他们认为,只要一个国家有了足够的资本,就能使经济快速发展,反之,则不然。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着是生产性投资还是消费性投资的争论。

3.1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辨证关系

20世纪60年代后在“第三次浪潮”的冲击下,教育对经济的巨大作用才充分显示出来。日本和联邦德国出现的经济奇迹更使人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同经济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关联性,人力资源的质量及其应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因素,而人力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关键在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在此背景下,关于教育对经济作用的研究和探索进入全面、系统、深入的阶段。综合各派观点,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表述如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区域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1-2]。

3.2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支配作用

一是政府财政拨款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调节作用。高等教育说到底是经济教育,需要相当的财力支撑。支撑区域国办高等职业教育的财力主要来自政府的财政支持,即教育经费。从根本上说,教育经费既是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调节机制。二是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投入规模。高等职业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因此除了政府财政拨款外,还需要社会通过投资、交纳学费、捐赠等多种形式的支持,而这种支持力的大小有赖于居民经济实力和消费结构水平。三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就业状况。区域经济的较快发展可以增加就业岗位,推动高职院校的招生发展规模。反之,人才的富足又可以为社会扩大再生产提供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

3.3区域高等职业教育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指出,美国在1929—1957年的经济增长中有20%是由教育引起的,现在教育投资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3%;1955年,日本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达22%。区域高等职业教育通过2种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一是区域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企业所在的地区如果是高校密集,就有可能比其他地区的企业优先得到高新技术和高素质人才。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形成区域新产业。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饮食、文化、旅游、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兴起,较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4办好高等职业教育促进枣庄经济发展的方式

一是教育产生经济增长的生变量。二战后,遭受战争重创的西欧和日本之所以能迅速重建和强大起来,关键在于其教育普及程度高,拥有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现代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也与其重视教育和人力资源分不开。二是教育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教育消费理论认为,通过扩大教育的规模,可以刺激教育消费及其相关投资,进而在短期内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三是教育调节经济增长。当经济繁荣、就业容易时,许多人就会选择先就业,然后再在工作中接收高等职业教育,这时高等教育规模就比较小;相反,当经济不景气、就业竞争激烈时,许多人就会走进校园或继续留在校园,进行磨刀深造,以提高就业竞争力,这时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就比较大[3]。

4高等职业教育促进枣庄经济发展的措施

从国际上看,高等职业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从时间上看,高等职业教育对城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也是显著的[4]。枣庄地区也应当重视搞好高等职业教育,促进枣庄经济发展。

4.1扩大枣庄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走好外延发展之路

一是尽量多建高校。枣庄市已建立了枣庄职业学院、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等几所高等职业教育高校,为高等职业教育奠定了基础。二是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这几所院校的招生规模连年扩大,特别是枣庄职业学院正以每年增加5个专业的速度递增,招生人数连年大幅增加。

4.2抓好枣庄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走好内涵发展之路

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信条,努力抓好高等职业院校的师生素质和教育质量。一是通过各种方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把教师培养成“四有”新人,以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之效。二是努力把学生塑造成高素质人才。通过提高教学质量、严格考试纪律以及督促学生高质量地考取计算机、英语、普通话证书等措施具体实施。三是提高学生就业率和专升本率。学生一进校就给他们提出具体目标,这样压力变动力,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良好的就业率和专升本率又会大幅提升学校的良好形象,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学子报考该校,进而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综合素质。

4.3搞好高职院校学生消费,使其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增长亮点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年均消费额至少为5000元,如果枣庄在校高校学生有3万人,那么这些学生对枣庄市经济产值的直接贡献就是1.5亿元,可以解决数千个就业岗位。

4.4加大高校基建投入

高校的基本建设投资也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器。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大基本建设投入。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的设置标准,如果增加1名大学生需要新增基本建设费3.8万元左右,以枣庄的高职院校每年扩招1000人计算,应该投入的基本建设费用就是3800万元,再考虑部门的产出乘数,则对枣庄的经济贡献可达7000万元,可解决600个就业岗位。用于创建和扩建高等职业院校的各种贷款无疑都会对枣庄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5参考文献

[1]陈庆.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考试周刊,2010(17):200.

[2]戴国强.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调适[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77-80.

教育与职业的关系篇5

关键词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1职业教育现状

中职教育作为教育与企业连接的主要桥梁之一,它既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也有与企业工种相对应的产业属性。但是中职学校由于受高中热的影响,加上大学不断扩招,其整体情况下滑。

就目前的形势看,一方面中职业学校存在招生难、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一方面企业需要技术精、专业硬、思想素质高的中职毕业生。

1.1中职教育的问题

(1)中职学校设备落后或不足。由于教育投入不足,中职学校缺少现代化的专业设备,有的学校还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班级式授课方式中,根本谈不上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同时,教师实践教学素质相对较低,眼高手低、缺乏实践经验是职校教师的通病。(2)中职学校生源数量和质量下降。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源于中考失利者,学生思想准备不足,道德修养欠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吃苦意识不够,缺乏荣辱感,不能很好地认知角色。(3)专业设置不合理。中职学校必须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推动专业设置与调整规范化、信息化和常态化,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适应各地、各行业对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1.2解决办法

1.2.1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水平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条件,必须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建立突出职业学校特点的教师管理与培训模式,才能有效地促进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1.2.2中职教育应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

(1)应确立高职高专教育应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多循环的终身模式,增强高职高专教育的潜力,从而最终提高就业率。(2)应建立与高一级教育相互衔接沟通的机制。建立与高一级教育相互衔接沟通的机制,可以促进普通高中生乐于进入中职院校学习,促进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2.3推进高职高专教育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1)逐步调整中职专业目录,拓宽专业面向,增强就业适应能力。(2)以能力为本位培养高职高专人才,尤其注重创业能力培养。(3)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标准对接。(4)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5)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6)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对接。

1.2.4加强校企结合,拓展顶岗实习岗位,促进就业

(1)要高度重视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有计划地加强与专业相关的、有一定规模、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的企业的联系,将其作为重点合作对象。一个好的实习平台,学生能够从中学到企管技能,职业技能,这对他们今后进入生产企业,尽快胜任工作是非常有益的。(2)校园车间的合作模式。校园车间合作模式的好处有:一是省资金,起步快。二是真正做到学生的技能训练与社会生产实际相结合,与社会生产实际无缝接轨,学生能实实在在学到技能与技术;三是避免工科专业高耗材的沉重负担。工科专业的学生要上机上车实操,而学生操作生产出来的成果仅仅是作品而不是产品,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将是学校的一大负担,校园车间合作模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四是可以利用企业的师傅作为学校师资特别是实习实训师资。(3)订单培养的合作模式。订单培养的合作模式即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根据企业用人要求开设相应的教学课程,授课教师可以是学校专职教师也可以是企业指派的专业人员,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该企业工作。其优势是能够让学生一毕业就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1.2.5政、校、企共同举办校园招聘会的合作模式

校园招聘是指由招聘组织(企业等)直接从学校招聘各类各层次应届毕业生。它不仅能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更多的人才,同时还可以通过校园招聘来提高企业和学校的形象,起到树立企业品牌和提高学校知名度以及政府的公信度的作用。

1.2.6学校与企业建立深层次的合作反馈机制

学校和企业应该加强合作模式,即学生管理应该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

(1)二者对学生的管理最好能够有一定程度的衔接,管理模式自然过渡,让学生有一个缓冲期和适应期。(2)建立学生就业档案和企业合作档案,并做好两档案的管理和更新。这样在推荐学生就业时就可以相互考虑,知己知彼,避免盲目推荐,造成多方损失。(3)学校定期对学生和企业分别进行回访,总结分析双方反馈信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4)将企业和学生反馈信息及时反馈到教育教学部门,针对就业情况,更新教育教学内容。

总之,中职教育在我们的社会中影响深远,我们必须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工学交替、研究开发、实习就业、文化建设七大领域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实现教育领域与企业双方的创业创新和互动共赢,同时,我们学生的就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刘静.新入职员工职业生涯自我管理.企业管理,2013(6).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教育与职业的关系篇6

【关键词】体育教育;学生职业发展;关系

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肩负着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的重任,应当切实提高学生能力,实现素质化教育。要实现素质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应该抓好体育。体育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把握好体育教育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关系,在体育教育中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加强体育教育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的结合,探索体育教育的新思路。

一、体育教育与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概述

体育教育就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体育教育以人的身体运动为手段,运用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素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重要方面。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指学生毕业后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是各种能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根据学生毕业后职业能力需要来看,体育教育培养了学生体育运动意识与竞争能力、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适应体育环境和条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等。

二、体育教育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关系

1、体育教育与学生职业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随着市场化的发展,现在社会成为一个充满竞争的就业市场,树立竞争对学生面对将来的职业环境有所助益,而竞争的意识又是与体育教育息息相关。在体育运动中,无论国界、种族,也不分尊卑,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机会参加;在竞赛活动中,不存在除个人生理、心理以外的任何不平等。体育比赛过程中最讲规则,公平、公正;最切实际,不论资历;在比赛中要求每个参赛的选手都尽可能去完成自己的项目,参与竞争;从对抗性运动项目来说,足球、篮球等都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2、体育教育与学生职业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自强意识

自古以来,人们都重视自强教育,自强指人在受到某种挫折时,能保持积极努力向上的精神。在我们人生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难免会遭受挫折,经历漫长的曲折才能够成功。而体育教育正是教会学生如何看待失败,让他们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仍然保持着自强之心,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我们看到一些奥运冠军,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换取最后的成功,比如说世界乒乓球赛女子冠军邓亚萍,从一开始就被嫌弃的矮小身材,经历开始的艰辛的日子,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促使她走向成功之路,她能取得冠军称号是来之不易的,奥运冠军这正是因为他们有自强不息的崇高精神。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这些对困难的适应能力,为其自强的意识提供保障,为其以后就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体育教育与学生职业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组织能力

在体育教育中有许多集体进行的运动项目,在集体活动中能够展现出学生的组织能力。因为在体育活动中,既要训练学生与同伴协调合作,加强组织纪律的观念,又要训练学生学会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这样使学生学到了组织管理的知识并培养了团队意识,也具备组织管理的能力。另外,体育活动是集体活动,应该具有培养服从团队组织的品质趋向,如遵守规则,相互尊重、服从裁判等,体现学生的领导与服从能力。学会自我约束,不应有违规、伤及对手的行为。在团队协作是,需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豁达的宽容心理,不要将体育项目建立在自我意志和取胜的欲望上。这些品行都是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条件,事实证明,有组织过体育活动经历的学生能显示出较好的个人修养和社会适应性,表现出更高的组织领导能力。

4、体育教育与学生职业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学生在将来会面对各种的职业环境,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为他们身体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体育教育引导学生善于利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场地器材,根据个人的情况,合理的进行体育锻炼,这对于学生面对不同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在体育竞赛时,有很多未知因素会影响比赛结果,在激烈的对抗和奋力拼搏后,结果不如所愿,也应当开导学生去接受成功或失败、表扬或批评的心理锻炼,从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充沛的精力迎接新的挑战。在学生不断成长中对外界环境适应时间越来越断,对社会现象与做人原则等在认识上的价值懂的取舍,在外在和内在的,都可以通过体育教育来培养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5、体育教育与学生职业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体育教育中,各项运动都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则,在一个集体项目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一角色都有其特定的行为要求,必须依角色要求行动,提高团队意识。体育竞赛本着机会均等、优胜劣汰的原则进行的,学生在竞技体育上严格要求自己,正确看待失败,磨练坚强的意志,增强抗挫折能力,使学生在激烈的社会中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同时,体育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对待他人,学会尊重和理解,提高社会人意识,进而养成优良的社会公德。

三、体育教育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途径

1、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发展学生的职业体能

现在不少职业具有连续工作时间较长、工作繁忙的特点,有些职业出差多或野外作业,生活规律性差,要求其承担者有较好的体质基础,特别是有较高的耐力水平和身体适应能力。因此,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将体育教学活动融入职业能力培养中,激发学生实践技能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使学生经常处于跑动的运动状态,特别是一些周期、非周期性的运动项目和小关节的精细动作控制等,从而强化节奏控制、动作转换和协调能力,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2、增加团队训练活动,发展学生的管理能力

在体育教育中应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比如篮球、排球比赛,鼓励学生参与,使训练学生与同伴协调合作,加强组织纪律的观念。让学生在参与团队活动过程中,与队友沟通磨合,学会组织管理。同时,教会学生自己组织体育活动,班级之间进行比赛,增强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和荣誉感,锻炼学生的组织力。这样使学生学到了组织管理的知识并培养了团队意识,也具备组织管理的能力。

3、调节学生心理状态,促进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提高

体育活动是一种集体活动,教学场地和器材都是多变的。通过变换场地,选择器材能够很好地在不同的环境中锻炼学生适应环境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在体育运动中,免不了同学间的磕磕碰碰,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教育,及时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要有良好的宽容心,不拘泥小节。在竞技体育中,学生有失误或者失败了,不应该去指责,应当通过体育教育中的教会学生学习和锻炼如何正确对待竞争中的失败,磨练坚强的意志,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总结

体育教育与学生职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应该注重这层关系,加强对体育活动的教育性的重视,并及时引导学生,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提高自身能力,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总而言之,在体育教育中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当代学生适应现代社会需求,为国民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职业能力的渗透[J];教育与职业;2010(23)

教育与职业的关系篇7

关键词:学校体育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内在联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1]科教兴国,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科技意识、才学丰富、人品一流的知识人才,是国家兴旺富强的保证。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领域,承担着向社会输送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对高职院校来说,是学生职业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手段所在,是高职院校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动力。

1.创业教育的研究

1.1创业教育的概念。

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创新、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2]创业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自我就业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创办小企业的精神和能力,使更多的求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它不是直接帮助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而是着重教给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和技能。

1.2创业教育的模式。

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末便开始了的探索,有专家称“创业教育”是面向21世纪继文化知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后的第三本学习证书,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以及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普遍利用职业教育开设创业课程,实施以创办小企业为目标的创业教育,建立了一批创办企业服务机构。在这些国家的职业学校里,学校对学生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创业案例,启发他们的大脑思维,帮助学生分析研究市场,指导学生设计创业方案,把学生培养成为创业人才。

从2002年初,我国教育部高教司在国内9所高校试点创业教育。其中,第一种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强调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来开展创业教育。第二种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学校成立了“创业管理培训学院”,专门负责与学生创业有关的事务。第三种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为综合式的创业教育,即一方面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资金和必要的技术咨询。

2.学校体育的地位和功能

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其主要内容来进行教学、锻炼、训练的,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学校体育包括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课外运动竞赛。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使学生强身健体,它的一般功能包括教养功能、教育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美育功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功能。

3.学校体育与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在联系

创业教育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行动意识和实践能力极为重要,这种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将来在多种领域工作激发创造力和创业性至关重要。学校体育在这方面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3.1从现代的观念和意识来看,个人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发展,而身体的发展则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学校体育可以促进人的生理素质的提高,为创业教育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以来,人口老龄化、疾病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两大影响因素。体育的普及是消减这两大因素影响的重要手段。许多研究表明,坚持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使各项身体生理功能指标、身体形态发育指标得到显著改善,有效提高锻炼者的身体素质,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创业的前提就是有良好的身体基础,因此,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对于他们以后走向社会进行创业、提高工作效率和促进社会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3.2从业能力是创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体育活动,学生的从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能得到提高。从业能力的基本结构是由行为能力和关键能力组成的,行为能力中所包含的社会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与学校体育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关键能力,它是一种潜在形态,且是从业后继续发展不可缺少的能力。

两人以上的协同活动是体育项目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在这种协同活动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人际交往,而人的社会化就是在与他人的不断交往中完成的。在体育的情景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同一个平台上的,平等的交流能使人更加容易形成协调的关系,也能使交流的各方彼此容纳和接受对方,从而影响人的思想和行动。例如:组织一场体育比赛,学生需要了解当前的体育动态、体育前沿,需要比赛预算、赛前组织、赛后总结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既能培养学生处处关注信息、关注市场动态、关注创业机会,又能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和合作共事的思想品格。

3.3学校体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提高全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为创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以往的学生,总是抱着“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对就业岗位的选择非常挑剔,结果就业十分困难。学生接受创业教育之后,就会逐渐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思想。但是由于当代高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比较少,导致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弱。为增强学生的动手与实践能力,除了加强道德思想修养以外,学校体育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学校体育包括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通过体育运动,学生能体验到体育精神,建立积极理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奥林匹克中“更高、更快、更强”的竞争格言,体育竞赛中公平竞争、平等协作、英雄主义、集体精神、爱国精神等行为规范和精神价值能使学生形成公平、公正的价值理念和竞争精神,养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等高尚的道德情操。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更是全面创新的时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论是对国家、民族,还是对大学生个人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广大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起着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百问.本书编写组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10.

[2]杜丽华.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

[3]朴胜吉.论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中国成人教育,2007,11.

教育与职业的关系篇8

论文关键词:职业发展;职业能力素质;学习环境;职业指导;职业教育

一、序言

尽管在西方社会中,雇主希望现在的雇工比20年前的雇工具有更多的知识、技能并且具有更强的内在动机。但是,职业教育并没有满足他们的这些期望。在学生的内在动机、知识水平及所掌握的技能方面却是存在许多令人怀疑的地方。这个令人失望的结果肯定有其造成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学生在读书期间,没有一个清晰的职业愿望,更不用说职业认识。缺乏内在动机导致学生做出相当随意的职业选择,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较高的辍学率,最近几年,欧盟对职业院校中职业指导的投入不断上升。同时,很明显,学校的管理者并不注重职业指导和职业辅导。他们几乎不向这方面投入经费。

二、职业学习:理论观点

在西方国家,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指导主要是基于特质论的理论基础之上。该理论对荷兰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指导及职业辅导的模式构建及内容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其中主要的概念有“知情选择”和“制定决策”。在该模式中,要做出较好的职业选择,雇工的个性及才能必须要与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相匹配。因此,咨询顾问及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关于自身能力的可靠信息以及在实施特定工作中所需要知识和技能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学生就可以对自己的职业做出理性的选择。

该模型的局限越来越明显。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越来越不可预测,因此,基于某些信息做出理性的职业选择,就变得非常的困难。存在一种观点,即学生是否有做出理性的职业选择的认知能力,这仍是一个挑战。30年前,有专家观察发现,人们之所以没有做出理性的职业选择,主要的原因有他们没有掌握当时的实际情况,没有一个坚持的价值体系,此外,还没有掌握高效的推理技巧。人类的理性都是有限的,所以他们经常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只能做出短期的预期,因此,在某一段时间内,他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点上。神经学和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解释了年轻人“有限理性”的存在,因为他们的前额皮质(大脑的一部分,负责做出事物的选择)要到20-30岁的时候才会发展完全。因此,当年轻人面临复杂情况的时候,就会立即做出决定。

基于以上理论,还是不可能提供关于个体及劳动力市场的准确信息。因此,传统的职业指导及咨询变得越来越过时。这个结果对学生是毫无益处的,尤其是作为教育系统多重选择及基于市场系统的选择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作出决定的实际责任主要就是落在学生身上。所以,在学生有必要做出决定之前,没有必要为他们提供大量信息,只要帮助他们学习如何收集信息,及怎样把这些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知识和行为即可。很明显,发展职业素质能力是一种高阶段的学习过程,传统的学习环境是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

三、职业学习

职业发展的第一个理论的学习观点是强调再生性学习。该理论是建立在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观点是职业选择是职业定位自我效能感、预期结果及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关于行为结果的信心与期望被看作两种学习过程的结果:由成功学习和失败学习或者替代性学习所造成的正强化或负强化。自信与个人行动的期望的结合产生了职业愿望。在这些愿望基础之上,做出职业的决定,选择职业。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学习的经验与空间还受种族与性别的约束。

当今社会,发展飞速,很难使用社会认知的学习理论来准确的描述职业学习的过程。在当今全球化经济的环境下,工作变化如此之快,以至于使不断增长的学生去广泛的学习变得越来越困难。另外,在社会认知学习理论中,社会经验被看作是做出决定的外部因素,然而,经验主义的研究建议,它们实际上是做出职业决定的完整部分。要在众多理论当中去理解职业发展,了解理论也是很有必要的。

这种方法是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供的,其观点是学习过程就是学习者将信息转换为有意义的知识的过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中,有意义的构建是通过个体与其他个体关于实际经验进行的对话来实现的。

四、教育中的职业学校环境

在职业导向学习的环境中,学生可以获得真正的工作经验,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也具有发言权,最后,可以积极参交流与并讨论工作中的学习经验。这种学习环境与传统的学习环境在很多方面上都不同,具体如下:

1.不注重信息的转移,而注重获取真实的工作经验;

2.不注重由教师到学生的知识讲解,而注重教师与学生的意见交换;

3.在作出职业决定的时候,不注重制度的干涉,而注重持续的指导;

4.在教育过程中,不仅仅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

5.不注重单一的标准的学习路线,而是注重多元选择的创新和相互分享。

五、研究问题及研究模型

然而,经验主义并没有像以上所定义的职业导向学习环境,这还有待于加强职业能力的发展。该研究旨在寻求以下问题的答案:

学习环境中哪些方面证明了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学生所掌握职业能力的程度?

除了刚才以上所提到的学习环境的特点,个人在职业能力学习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个人发展职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性别的影响。在工作当中,男生和女生看上去都有很高的职业兴趣以及较高的独立性。但是,专家研究显示,在作出职业选择的能力方面,女生比男生的得分更高,而结果往往是男学生更确定自己的职业选择。年龄也与职业选择和能力有关:学生的年龄越大,他们为职业选择所做的准备就越充分,对他们的职业也就更加确定。研究表明,内部控制点有助于职业规划,工作态度的知识以及做出更好的职业选择。在研究当中,专家使用了“内部控制点”这一概念,来说明人们怎样理解自己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假如有人说,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归功于自己的行为,那么别人会说,应归功于内部控制点。

六、样本选取

该研究中的学生样本是来自职业准备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第三年或第四年的学生。中等职业学校分成两个子

类,要么注重实践训练,要么注重理论培训。样本的抽取都是经过多个阶段的选拔过程的。在第一个阶段,荷兰所有的342所职业准备教育学校和18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被邀请参加一个关于职业指导和咨询的会议,这个会议是由非官方的机构来组织的。该组织是由教育部来资助的。参加会议的代表首先被问及是否愿意参与目前的这项研究。其中,一些积极响应该研究的学校选出一定数量的老师和学生,并要求他们参与该项研究。在这项研究中,参与的学校遍布荷兰全国,并且覆盖中心城市的学校和农村学校。参与研究的学校和未参与的学校在学校的大小,学校人数及环境方面没有什么大的不同。然而,参与学校可能比未参与的学校在职业指导和咨询方面更积极而已。

七、方法的构建

用于从学生方面搜集信息的手段,即一个列有88条的基于自我评价的调查问卷,是经过五个阶段制定出来的。首先,对教育中的职业发展,特别是职业能力素质领域中现有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因为没有完全适用于改研究的方法,所以,调查问卷成为测量职业能力的方法基础。其次,最初的定性的访谈是与职业准备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老师、学生及职业咨询者一起进行的,其目的是使相关变量可操作化。在这些访谈中,职业学校使用的具体的职业导向方法和与职业相关的方法被确定。在该研究的基础之上,额外的一些条目也已确定。第三,基于前两个阶段,一个实验性的调查问卷在访谈中已经发给18名同学。该实验性问卷中的每一个条目都与各位学生进行讨论。因此,再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改,并请语言专家和方法论专家进行评价。第四,把调查问卷分发给200名学生进行心理表现的考试,其目的是精选一定数量的条目作为最后的调查问卷内容。最后,经过以上几个步骤制定出的调查问卷再送给一些职业发展领域的专家,让他们给与评价,并对不当之处进行较小的修改,再最后定稿。

除了为学生开发的调查问卷之外,同时,也为老师开发了一套调查问卷,目的是想收集与职业学习环境相关的数据。这些调查问卷中的条目是在定性研究的过程中产生的,同时,把它送给一部分教师进行评价修改。选出来的条目再以手写的形式分发给每一位学生。

调查问卷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1.职业能力:衡量职业能力的手段是基于手写的、自我评价的调查问卷。曾有专家划分为五种职业能力,但就目前情况而言,职业能力的三因素模型最具有代表性。能力和动机反射构成其中的一个因素??职业反射,工作探究和职业行为构成了第二个因素??职业形成,所以,现阶段,三种职业能力为:职业反射,职业形成以及网络(即以交互行为为特点的网络)。

条目举例如下:

职业反射:

(1)与自己的父母聊天,找出什么才是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2)经常思考,在我的生活中,我最擅长的事情。

(3)与有经验的人讨论自己未来的计划

2.职业方法与手段:在职业教育中,经常用到的职业定位方法有职业选择测试、课程方法的使用,它是以手写材料的形式来收集面向职业定位、生涯会谈(一对一的与学生进行交谈,但是仅限于那些准备辍学的学生)、聘请职业顾问。另外,现阶段正在使用的比较具有创新性的方法有是个人发展计划(pdp)的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可以从老师那里了解到,那些方法在职业定位和指导领域对参与该项研究的学生使用。

3.职业定位指导:学生也被询问一些关于哪些生涯对话是发生在工厂,哪些是发生在学校。例如,“老师问我,我向学什么?”,“老师问我,为什么想学那些内容?”,“在讨论当中,老师/指导者就会帮助我找到自己将来的目标。”,“在实习期间,我与我的指导者探讨我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4.个人及环境约束因素:各种各样的环境的及个人的变量也被包含在调查问卷中。环境的变量有学校类型和学生入学登记程序的形式。改程序分为以下几部分:技术研究、经济学、农业、卫生保健、职业准备教育理论及其他内容。个人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内部控制点以及学习成绩。内部控制点由三个条目来衡量。成绩是作为认知能力的一个指标。

为了调查研究哪种职业导向的学习环境在职业准备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中对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影响程度更大,我们对它做了回归分析。三种职业能力的规模作为因变量,描述学习环境的变量作为自变量。个体的及环境的特点被包含在潜在的混乱变量中。

教育与职业的关系篇9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职业教育互动关系

城镇化建设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由传统型社会生产方式转向现代化城市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城镇化建设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的转移和发展,以及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方向转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较大的发展,城镇化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在2012年年底,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50%,比2007年的城镇化水平提高10多个百分点。然而,在我国的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如:农村劳动力转移素质较低、综合能力不足等问题,造成我国城镇化建设质量不高的现状,同时也严重影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稳定发展。因此,要改变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的状况,发展教育是关键。因此,发展职业教育在转移农村劳动力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城镇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将产生大量新的就业方向、就业岗位和用工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尤其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物流业、物业、营销、建筑装潢、学前教育、餐饮、酒店管理等行业的迅速发展,用工需求量增大,急需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适应新的就业方向、就业岗位、就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用工需求。

(二)新型城镇化对劳动者技能和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将打破封闭的“二元经济结构”,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进城市,向非农产业转移。据专家预测,未来50年,我国将有6亿农村人口转入城市,城市化水平将由现在的36%提升到70%。我县也不例外,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将随之增长。转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技能训练的不到10%,很难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必须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使他们融入城市,适应城市新的工作和生活。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与其受教育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越长,程度越高,对职业身份意识和职业选择的非农化倾向就越强烈,城镇对他们的吸引力更明显,进入城镇以后“回流率”更低。职业教育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特别是职业教育由于其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多样性等特点,使其针对性强、实用性高、覆盖面广,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获得接受教育、提高素质、增强技能的机会。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降低农村低龄青少年的劳动参与率。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职业教育除了能够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延长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的时间,降低农村低龄青少年的劳动参与率。目前,部分十五六岁的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城打工,一方面因年龄小,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劳动收入相当低。另一方面一定程度地增大了城市就业市场的压力。职业教育作为劳动力的存储器,可以吸收和培养大量的农村适龄劳动力,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就业市场带来的巨大压力,而且通过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提前储备大批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二、职业教育对城镇化建设所起到的作用

(一)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有利于保证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在现代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其实质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人口与其他经济要素由农村向城镇化的转移,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力的素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经过托达罗人口流动的模型可以看出,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决策主要取决于城乡的收入的差异,并不是城乡的实际收入差异。当人们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其向城市转移的预期收入就越高,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受迁移的可能性更大。实践表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移与受教育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剩余劳动力受教育的实践越长,其程度就越高,对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要求就越高。城镇化的发展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当转移劳动力素质较高的时候,其回流率就会变得更低。我国的劳动力转移主要是因为一些地区的经济收益明显低于城镇的经济收益,促使经济收益较差地区的劳动力向城镇化主动转移,这与其他西方国家的城镇化转移有一定的区别。

在国家出台相关城镇化建设的优惠政策的背景下,经济条件较差地区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都得到明显提高,导致出现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职业教育对经济的劳动作用变得更突出。在目前的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职业教育水平相对滞后,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并不是很高,导致很多剩余劳动力就算转移到了城市,也不具备长期工作与生活的劳动素质与专业技能。这种迁移行为是一种缺乏持续性与稳定性的迁移,当遇到经济不稳定时,便会发生大量劳动力回流的现象,对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带来重要的影响。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力不断增加。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因为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多样性等特点,增加了人们接受教育、提高素质、增加技能的机会。并且,随着我国十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的重视,原来那种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逐渐被打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通过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才能有效增加广大农民受教育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劳动素质,提高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有效打破城镇化建设的瓶颈,有利于提高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二)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有利于改善就业状况、优化产业结构。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在目前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还有利于延长劳动力就业的时间,从而优化城镇建设的产业结构。经济的发展往往会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在经济发展情况不好的时候,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就是劳动力的存储器,通过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有利于大大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职业能力,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专业技能人才。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虽然面临经济增长缓慢、劳动力回流现象明显的问题,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我国政府为劳动力职业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另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根据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产业结构的现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不管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二、三产业之间都具有较大的差异,这就导致我国的就业人口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而发生重要的变化。目前,国民经济的收入和劳动力的分布逐渐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发展,并且产业发展的方向逐渐实现向第三产业发展。然而,与现代第一产业不同的是,第二、三产业大多数属于现代经济部门,这对劳动力的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的年龄在9年、10年、14年,其中通过调查发现,第三产业的金融和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受教育的年限基本都达到了13年。通过统计发现,在二、三产业就业的人员的综合素质明显高于第一产业的人员。因此,通过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是满足现代城镇化建设需要的重要途径。

(三)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有利于缓解社会的供需矛盾。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化,任何行业在进入城镇化建设的过程时都使得经济收入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必然能够提高他们的支付能力。其别是对一些经济较为落后地区劳动力来说,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获得更好、稳定的城镇化生活,他们主动接受教育的思想会逐渐增强。随着人们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支付能力的增强,人们对教育的需求逐渐提高。但是从我国现状来看,普通教育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公共基础能力明显不足,而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劳动力及其子女的教育需求问题,这就迫使人们通过利用各种教育手段缓解职业教育供需之间的矛盾。因此,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特别是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入,更重视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但是不管是从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还是从促进经济长远发展来看,都需要明白职业教育与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关系。目前,在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人对教育的要求都是出于投资的目的,是他们获得经济效益后产生的投资需求行为。然而,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作为一种专业性突出、目的性明确的教育形式,比普通教育更容易达到社会预期的效果,又因为职业教育对受教育者所实施教育的总年限明显高于普通高等教育,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其教育成本相应降低。当人们无法估计社会收益时,便可以认真考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对经济收入较低的人们来说就更需要如此。因此,通过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现教育的合理分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对社会劳动力的需求,进而缓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样便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结语

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未来,任务重大,必然会经历一个艰难发展的阶段。我们应该坚信,在现代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应该重视职业教育改革的创新,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与全社会人们的关心和支持,这些种种困难与矛盾都需要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解决。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发展规律,认真研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不断创新,才有利于社会城镇化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海燕.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2]袁野.城市、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教育与职业的关系篇10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一种教育类型,承担着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的重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贵州作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洼地”,面对经济结构的战略转型,亟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在此过程中责无旁贷,任重道远,是贵州经济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元素。

一、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与趋势

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指出“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地理海拔的相对“高地”。由于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在发展上长期处于相对‘洼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都处在全国靠后位置。”仅以“十一五”初年即2006年为例,贵州用仅占1.8%的国土面积,却供养了占全国3.0%的人口,但生存质量不高、生活水平偏低、人口素质较差。例如贵州部分主要经济社会指标仅占全国的比重为: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国的36%。从人口素质上看,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为1.6、1.0、1.1%;财政总收入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9%,进出口总额0.1%,实际利用外资0.3%,外商直接投资0.1%,在校研究生数0.7%,普通高校在校生数13%,2007年的“人口素质”这项指标的小康实现程度才达到57.1%,至于广大农村的“人口素质”指标小康实现程度更是低达22.7%。

可见,人口素质低是妨碍我省经济发展,提高小康水平的“短板”,“十一五”时期,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在挂末位置。进入“十二五”,省委、省政府确定了“两加一推”战略布局,吹响了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号角,在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的激励声中,全省各族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中央出台支持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发2号文件”等政策机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厚积薄发、弯道超车、错位发展,各项经济指标较以往有了突然猛进的增长,尤其是GDp增速济身全国三甲并保持稳定增幅,贵州掀起了追赶发达地区的浪潮,并响亮的提出了“十二五”确保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0亿元,力争翻一翻、突破一亿万元的目标。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如此迅猛,一方面为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时代责任。

二、贵州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经济要发展、教育须先行。要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宏伟目标,就必须继续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经济社会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的重要职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省委、省政府实施“两加一推”主基调、“四化同步”主战略,这对与经济社会发展最紧密联系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促进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极好机遇。“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是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力度,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缓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人才短缺,提高人才储备数量和质量,促进就业再就业,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加快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社会进步的“发动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繁荣与发展,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在于教育发展水平,根本的核心在于其赖以依存的产业竞争力,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培养人才的教育,二者的相互依存度尤为紧密。职业教育本身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壮大经济实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仅能够有力地推动相关产业投资,带动经济发展,而且将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全面推进“两加一推”主基调、“四化同步”主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贵州贫困和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为此,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要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信息化“四化同步”战略。目前,贵州缺乏技术技能型人才,据人力资源部门统计,“十一五”末,贵州省仅有专业技术人才资源78.42万人,技能人才资源54.51万人,农村实用人才资源30.19万人,人才资源总量占在业人口的比重仅有8.59%。根据《贵州省         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部署,到2020年,贵州省技术人员、农村技术人员资源分别要达到91万、88万和80万人,人才资源总量占在业人口的比重要达到11%。这就要求更加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将大量人力资源转化为技术技能人才,为“四化同步”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贵州实现脱贫致富的迫切需要

按1274元扶贫标准测算,2010年全省贫困人口418万,占全国2688万的15.6%,居全国第一。按2300元测算,全省贫困人口有1764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近一半,两项指标均为全国第一。2014年,按人均收入2300元人民币的国家扶贫标准,全省农村贫困人口还有700多万人。在“两加一推”的进程中,要解决就业问题,既需要发展产业增加就业岗位,也需要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技能和市场竞争力,使他们能够从事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产业或顺利外出发展。也就是说,只要一个孩子进入职业院校就意味着带动家庭脱贫,真正实现“培养一个,就业一人,脱贫一家”,让每个贫困家庭都至少有一名靠技术技能吃饭的人,早日脱贫致富。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完善职业教育自身特性的需要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办学,在国民教育中与经济社会建设联系最为直接和紧密,是脱贫致富的“直通车”。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而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贵州用包括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喀斯特和石漠化土地、仅占全国1.8%的土地面积,供养占全国3%的人口。人多地少是基本省情,就业问题在贵州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的大问题。目前,贵州有800万人常年在外务工,全省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有数十万人,还有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支撑

“十二五”以来,贵州进入了一个需要人才,创造人才的时代。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第二轮实施阶段,“国发2号文件”加大了对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持力度,以部级开发区贵安新区为龙头,一大批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和项目建设上马,城镇化建设进度加快,随着全省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创新持速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尤其是各行各业生产、建设、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应用、实用型人才更是紧缺,急需要职业院校提供源源不断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然而,我省高职院校数量不足、规模不大、办学水平撑支不齐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2012年末,高职院校也只有24所,高职在校生规模只14万人,仅占高等教育在校生38万中的36.8%,2014年,高职院校为29所,在校生16万人,也仅占高等教育在校生41.9万中的38.2%,高职院校生均校舍面积和仪器设备值在全国处于挂末位置。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因此,必须创造条件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扩大高职教育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智力和人才的需求,把我省巨大的人口压力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变为人才资源强势,为我省经济社会实现后发赶超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采取多种措施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十二五”末期,是我省实施“两加一推”、“四化同步”战略进入攻坚的深水期,更是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全省面临着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内在需求,更需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要勇于担当,在办学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上实行全面深化改革,主动寻求创新突破,培养更多合格人才,助推“两加一推”、“四化同步”战略实施取得实效。

(一)强化完善制度建设

以人事制度改革和绩效工资制度深入实施为重点,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的全覆盖,调动全体教职工积极主动干事创业、甘于奉献、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热情,在学生就业促进制度,定期举办和参与全国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制度,教师贡献激励奖励制度等方面出台新举措,搭建新平台,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

(二)加大办学资金的措筹力度

营造“有为有位”的工作环境氛围,主动争取上级关心支持,享受国家和省有关职业教育各项政策投入,通过“向上要、财政给、社会融、企业投、对口帮、自己创”等举措加大融资力度,形成和完善办学经费良性投入机制。

(三)着力实施二级管理体制机制

通过办学宏观统筹,在全面实行精细化科学管理基础上,试点下放并赋予二级单位管理的办学自主权,激活各级办学主体的内生动力,强化后台管理的智能化和指挥的高水平,提高前台服务的精细化和高效率,做到人人都是主人,层层都有活力,营造科学、健康、创新、绿色的和谐发展氛围。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