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资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21:09

农业技术资源篇1

关键词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困境;技术;山西省

中图分类号F3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1-0283-02

StudyontechnologyofagricultureResourcesefficientUtilizationinShanxiprovince

YanXuan-mei1ZHanGXiao-ling2LeiJin-xia1

(1instituteofagriculturalResourcesandeconomics,SaaS,taiyuanShanxi030006;2ShanxiacademyofForestryScience)

abstractagricultureresourcesutilizationwaydecidesthemethodofagriculturalproductiontosomeextent.Basedonthecharacteristicsoflight,heat,waterandsoil,thispaperanalyzedthedilemmafuturedevelopmenttendencyofagricultureresourcesutilization,furthermoreitbuildatechnologysystemofagricultureresourcesefficientutilizationwhichtakingefficientfarming,reductionandresourcetechnologyasthecore.itestablishedtechnologypatternofagricultureresourcesefficientutilizationinlocalconditiontoachieveefficiency.

Keywordsagricultureresources;efficientutilization;dilemma;technology;Shanxiprovince

1山西省农业资源基础特征

1.1气候资源

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介于4~14℃之间,呈由北向南升高,由盆地向高山降低的分布趋势。年日照时数在2200~3000h之间,作物生长期间(日温≥0℃)的光合有效辐射为1840~2200mJ/m2・年;作物活跃生长期(日温≥10℃)的光合有效辐射为1300~l800mJ/m2・年。全省各地太阳年总辐射量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最高地区年辐射总量达605.1kJ/cm2。

1.2土地资源

山西地貌复杂,土地类型多样。2012年全省耕地面积为405.094万hm2,人均占有耕地0.11hm2,其中坡度在15°以上的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17.6%,宜开耕的荒地很少,耕地后备资源缺乏。全省耕地资源分布不均衡,南部人均耕地较少,而北部朔州市、大同市、忻州市人均耕地较多。

1.3水资源

据《山西省统计年鉴2013》,2011年山西省水资源总量只有124.34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76.65亿m3,地下水资源量94.95亿m3。全省地区水资源总量分布不均,水资源总量最多的地区是运城市,最少的地区是朔州市;人均水资源最多的地区是晋城市,为600.74m3,最少的地区是太原市,为130.33m3。

1.4农业废弃物资源

农业废弃物资源具有显著的资源化特征和污染物特征。据调查,2012年山西省农作物秸秆生产量达1680.89万t。全省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达到19.30万、0.93万t,占全国畜禽养殖业排放总量的1.68%、1.43%,环境保护部和农业部印发的《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将山西省确定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

2山西省农业资源利用的多维困境分析

2.1光能利用率较低,种植结构单一

据资料分析,光能利用率的理论值为5%~6%,我国北方高产区的光能利用率已达2.5%。山西省与全国各地太阳辐射总量相比,仅次于青海、自治区、宁夏、甘肃、新疆,属我国光能资源高值区范围。但种植结构单一,耕作制度简单,设施栽培较少,光能利用率较低。仅以种植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来论,山西省南部作物光能利用率为1.07%,北部光能利用率为0.31%~0.43%,光能利用提升的潜力巨大(图1)。

2.2耕地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承载量加重

从图2可知,1980―2012年山西省耕地面积整体呈锐减趋势,而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致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越来越少,耕地承载量不断加重。全省人均占有耕地由1980年的0.16hm2减少到2012年的0.11hm2,而1hm2耕地承载人口由6人增加到9人(山西统计年鉴1980―2013)。北部朔州市、大同市、忻州市人均占有耕地较多,但质量差,耕地生产能力低,粮食单产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0%;东西部干旱、侵蚀严重,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60%左右。

2.3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山西省水资源总量不足,是我国水资源最为贫乏的省份之一。全省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346.03m3,低于国际500m3的缺水标准(图3);1979―2012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基本呈平缓下降趋势。区域工农业用水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据计算,山西省农业灌溉水利用率目前仅为45%左右,按正常要求75%计,约浪费水量30%。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10倍。

2.4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

山西省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利用率总体不超过50%,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全省农作物秸秆中,作为生活能源利用的有684.81万t,作为生产用能的有111.98万t,二者占秸秆资源总量的47.4%。畜禽粪便利用率低,畜禽粪便的无序排放以及畜禽饲料添加剂中的抗生素、激素、铜、铁、铬等物质长期过量累积,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全省畜禽养殖污染约占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50%以上[1-2]。

3山西省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3.1高效种养技术

3.1.1立体种植技术。山西省地处暖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性气候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雨热同步,有效积温与无霜期对大多数作物相对有余,发展立体种植可充分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自然资源。全省适宜推广以粮食作物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瓜菜、牧草、绿肥、果树、中药材等作物之间的间作套种为主的立体高效种植技术,重点发展以麦为主的棉、油、菜、瓜、豆、薯等复合群体组合,以玉米为主的麦、菜、豆、薯、食用菌等间套组合。如:春小麦复播大白菜、萝卜等;玉米套马铃薯、甜瓜、红芸豆,水果玉米回茬秋菜、玉米间作南瓜;西瓜套甘蓝,核桃套谷子、大豆等;果园套种麦、药、豆、薯、花生、瓜、绿肥、牧草等。

3.1.2立体种养技术。山西省平川、丘陵、山地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19.7%、40.3%、40%,根据不同地域特征,发展农牧结合的生态农业,形成林、果、草、粮、畜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循环利用的多元结构。立体种养重点推广“畜禽养殖+农产品种植”“林草+生态养殖”“农作物+水产养殖”等生态农业技术。如山西阳城一带发展桑叶养蚕和桑园养鸡循环立体养殖项目,形成“桑―蚕―鸡”循环立体养殖生态农业;山西左权麻田镇西安村在莲菜地中养殖鸭、鱼类,形成菜―鸭―鱼农基鱼塘生态模式等[3-4]。

3.1.3庭院立体种养技术。庭院立体种养是以农户庭院为基础单元,实施立体种养。山西农户庭院面积较大,适宜发展农村庭院立体农业,重点发展以蔬菜、果树、食用菌、养殖为主的庭院立体种养农业。随着农家乐、观光农业的发展,种、养、加立体配置与休闲观光相结合,形成“庭院休闲观光+庭院立体种养”模式,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型产业。

3.2减量化技术

3.2.1节水技术。山西省主要采用以下旱作节水技术:以基本农田建设为主的旱作农田土壤水库建设技术,以秸秆、地膜覆盖为重点的覆盖保墒培肥技术,以机械化旱作和保护性耕作为主的耕作保墒技术,以集雨补灌为重点的高效种植技术,以平衡施肥和抗旱保水剂应用为主的化学调控节水技术,以抗旱品种繁育推广为重点的生物节水技术,以农田整治、输水节水和田间节水为重点的节水灌溉技术。

3.2.2节农资技术。通过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其他农用生产资料或者用新型生产资料、技术来代替常规生产资料和技术,以减少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使用数量和次数,达到提高利用率,减少排放的目的。如测土配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测土配方技术重点搞好氮、磷、钾肥的合理匹配,防止盲目增加化肥投入量,提高有限肥料的利用率等。

3.3资源化技术

3.3.1畜禽粪便利用技术。一是畜禽粪便能源化技术。山西重点发展“畜禽养殖-沼气-绿色果菜”的能源生态工程,典型技术模式有:“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五个一”工程能源生态模式、“五配套”能源生态模式。二是畜禽粪便肥料化技术。畜禽粪便肥料化技术分为堆肥化技术和复合肥技术,使用最多的是堆肥法。山西受水热条件的限制,不适宜沤肥还田,用畜禽粪便制成有机肥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三是畜禽粪便饲料化技术。山西畜禽粪便饲料化技术主要运用于鸡粪和猪粪的加工。鸡粪经干燥后可适量代替部分精饲料饲喂畜禽。猪粪使用氧化池处理,混合液喂猪,解决粪污环境问题,提高畜禽粪便作为肥料的利用率,增加养殖业收入。

3.3.2农林枝条秸秆再利用技术。一是农林枝条秸秆肥料化技术。山西水肥条件差,应重点推广小麦、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小麦秸秆覆盖可采取休闲麦田旋耕覆盖、休闲麦田粉碎覆盖、人工播种旋耕覆盖、旋耕播种机旋耕复播覆盖、播种搂播种旋耕复播覆盖和复播田硬茬播种粉碎覆盖等模式;玉米秸秆覆盖可采取半耕整杆半覆盖、全耕整杆半覆盖、免耕整杆半覆盖、秸秆地膜二元单覆盖、秸秆地膜二元双覆盖等模式,秸秆翻压还田可因地制宜地采取整杆翻压、秸杆粉碎翻压等模式。二是农林枝条秸秆饲料化技术。枝条秸秆饲料化技术主要有: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和复合处理法。枝条秸秆通过粉碎、压块、膨化等处理的物理法和通过氨化、酸化、氧化剂等处理的化学法,大大改善了秸秆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酶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是秸秆饲料化利用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三是农林枝条秸秆能源化、原料化技术。山西省重点发展以小麦秸秆、棉花杆等农作物秸秆和果树枝条、固体废弃物为原料,代替木柴、液化气的“秸秆煤炭”加工技术,以解决做饭、取暖、洗澡等生活用能的问题。同时发展秸秆深加工技术,使其进一步转化为建材、人造丝、糠醛、木糖醇和生物油等,提高农林枝条秸秆的附加值。

4参考文献

[1]李彦,贾曦,孙明,等.我国农业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2):10455-10456.

[2]徐春燕,周光玉,丁丽,等.农作物秸秆的饲料化技术[J].饲料与饲养,2008(12):14-15.

农业技术资源篇2

关键词:专业硕士;案例+现场教学;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132-02

《农业资源利用新技术(含设施农业)》为农业资源利用专业硕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学位课程(主干课),自我校(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招生以来,已经连续开设2年,2013年该课程被列为校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由于该课程在本校开设时间较短,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以及教师的授课经验方面,与其他农业院校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笔者针对该课程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改革。

一、课程内容与时俱进

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的授课内容的较大区别在于,本科生主要侧重于一些基本理论和概念和相关应用,所用教材内容一般都是已经得到验证和公认的知识;而研究生的课程内容则不仅仅局限于已成的理论和公式,更多的则是围绕一些相对前沿的问题所开展的讨论与探索。因此,很多研究生课程特别是一些专业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这对主讲老师来讲,如何围绕课程主线来组织自己的授课内容尤为重要。《农业资源利用新技术》这门课程的主题思想是结合我国目前农业资源利用的现状,分析和了解以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新型农业资源利用新技术,特别是对土壤、水、气候等多种资源综合高效利用的设施农业技术做了特别阐述,使同学了解和学会因地制宜地利用农业资源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因此,我们力求围绕着“新技术”来进行知识的普及和拓展。尽管没有固定教材,但笔者还是选择了一本教材作为参考书,即叶志华等主编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新技术应用前景与技术对策》。该参考书是在总结了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研究课题“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中新技术应用前景与技术对策”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我国农业水资源、草山草坡资源、肥料资源、饲料资源、农业气候资源及减灾生物资源等高效利用的技术对策和创新组合方案。这本书中关于我国农业相关资源的一些利用现状也均作了详细介绍,因此,笔者在理顺课程的知识框架时,主要参考了这本书的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该书中的很多内容,基本都是10年前的科研成果,因此,围绕每个知识点,查阅近几年的期刊文章从中获得最新的技术方法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此外,笔者结合浙江当地的农业生产实际和特色,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设施农业方面补充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知识,这些对于专业硕士毕业后能较快的融入到当地相关农技部门从事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非常有益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资源利用新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这要求授课老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课程的知识内容。

二、以生为本,授课方式灵活多样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学方式与本科教学相似,上课满堂灌,采取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对原始知识缺乏理解,教学方式仍以知识传授为主,方法陈旧且过于单一,忽视演绎法与归纳法的综合应用,导致所学知识继承性有余但开拓性不足;课堂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而研讨式、案例式、调查研究等方法则处在辅助地位,整个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与主体地位。针对以上弊端,笔者在授课第一年,在课堂上采取了教师授课+学生ppt讨论的方式,即教师先把主要知识进行传授,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某个主题,通过查阅资料,做成ppt,在课堂进行讲解,大家再一起讨论。但通过一年实践发现,尽管同学们都很积极,但由于选题的盲目性,导致好几个同学的选题一样,讲解内容有重复。因此,从第二年开始,讨论形式重新做了调整,改变了过去全部教师讲完,学生再讨论,而是每次提前布置好主题,指定某几个同学准备,之后下次老师讲完某个章节后,留下部分时间让学生讲解自己的ppt。这样能够使同学们获取的知识面更加广泛。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讲解、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的教学方法和过程。现场教学则是在分析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到实际现场开展教学活动。《农资资源利用新技术》中,设施农业一章占了较多篇幅。设施农业是在设施条件下实现的对农业土、水、气等的综合高效利用。第一年授课和讨论笔者就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很多同学对设施材料、温室大棚等缺乏一个直观的了解。因此,第二年笔者在这个章节的授课方面,增加了案例+现场教学的方式。首先,在课堂内简单介绍了设施农业的概念和概况,之后带领学生到校内智能温室进行实地参观教学。在温室管理人员的协助下,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设施保温材料、湿帘,对于湿帘降温的原理则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此外,笔者还带领研究生跟随本科生到浙江大学长兴基地进行了参观,让学生见识了无土栽培的黄瓜、西红柿、生菜、葡萄等高科技产品,体会到了植物工厂的魅力和家庭立体生态养殖的前景。这种现场教学的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有学生当场表示,要利用暑假时间到有关基地实习。

三、注重能力技术培养,完善考核方式

优化考核方法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教学课程设置的重要内容,所以所有教学内容的参与,都在学生进行考核之列,根据学生完成教学环节的所有内容进行加权平均。《农业资源利用新技术》这门课程,主要采取了平时成绩+课程论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别是研究生,不能仅凭最后的一次考试或者课程论文来决定,更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首先向学生公布考核办法与成绩分配比例,即平时成绩占50%,课程论文占50%。平时成绩有如下几部分组成: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听课认真程度和课堂互动、ppt讨论三部分。其中,ppt讨论的权重占平时成绩的70%。因为要完成这部分的功课,需要在课下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制作ppt,最后在课堂上呈现出来。ppt的制作质量、学生的讲解表现也体现在这部分总成绩中。

2.课程论文。写课程论文和开卷考试都是可以用来考核学生的手段。课程论文可以综合考察学生的能力,包括演绎概况推理等思维方式和考察学生文章的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但布置课程论文时间要比较长,学生没有太大的压力,认为写东西反正都能过,于是比较怠慢,也会有一些抄袭的可能;而开卷考试就正好相反,速度快,不可能抄袭,但会因为老师的主观性,使得知识的发散度不够。

考虑到本课程的特点以及授课对象,笔者选择课程论文进行期末考核,但为了防止学生的抄袭,要求学生必须列出参考文献的出处等信息。此外,要求学生撰写论文时,题目、摘要、论文正文和参考文献都要完整。近几年,我国专业硕士的招生规模和比例逐渐扩大,对于这些学生的培养,主要是侧重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培养。因此,《农业资源利用新技术》课程建设也会以此为宗旨,不断改建和完善相关体系。

参考文献:

[1]高静,陆涓.实践教学: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之关键[J].高等农业教育,2013,262(4):89-92.

农业技术资源篇3

关键词生态农业;特征;必要性;技术

中图分类号X1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9-0272-01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随着“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发展生态农业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新潮流,政府也很重视及鼓励生态农业的发展,因而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是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1-3]。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就开始对生态农业进行理论研究及探索,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到了21世纪,伴随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入wto之后,面对环境全球化,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生态化的影响,全球农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样大的环境下,我国农业生产面临严峻的考验,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1生态农业技术的概念与特征

1.1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自然风光的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与组织适宜的综合性农业生态体系。

1.2生态农业的特征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保证农业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把生物工程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4]。

2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的人口众多,耕地资源少,淡水资源少,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高,从而决定了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发展路线,要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其次,发展生态农业可以使我国的农产品和制成品得到国外绿色认证,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量。最后,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概况

3.1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特征

一是通过人工设计的生态工程,实现资源合理开发、环境保护、生态调节与循环作用;二是采用节能、节水的保护性技术措施,提高生态效益,增强生产创收;三是在方法上,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将工程技术、人力资源开发与体制保障相互配合,合理组织农业生产,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3.2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主要内容

我国生态农业强调发展生态技术,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取其精华构成具有系统综合性特征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我国生态农业技术包括:生物共生互惠及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和营养生态位技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农业资源保护与农业生产自净增值技术;水土流失与小流域综合治理、利用、开发等技术;物质与能量良性循环与再生技术;立体种植与庭院相结合的综合利用开发技术;资源多层分级与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开发的生态工程技术;农村能源互补型综合建设;能源副产品循环再利用技术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技术。

3.3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原则

尽管生态农业模式多种多样,结构有繁有简,但是均遵守以下各项基本原则:地域性、层次性、战略性、高效性、多样性、持续性、整体与协调性等,以达到资源合理利用,产品数量稳定增长,产品高质量,经济上高效益和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4生态农业的技术

4.1生态农业接口技术

生态农业接口技术是指不同产业或不同组分之间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的连接技术。它主要包含:饲料接口技术、贮藏工程技术、肥料接口技术和加工工程技术。

4.2庭院生态农业技术

庭院生态农业是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结合的产物,是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在农村充分利用庭院的设施、资源和劳动力等优势,运用先进的环保技术,从事适宜的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等生产经营。该技术包括庭院环境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这样可以改善小范围内的人类生活环境,如净化空气、美化生活、陶冶情操、防止噪声等功能。

4.3高效立体种养技术

高效立体农业是相对于单一种植或养殖的平面农业而言的,是指在单位面积上,一定的区域或不同海拔高度内,利用植物的不同特性,充分利用温、光、水、气、土等条件和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投入,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建设生态农业体系。其特征是能实现生物种群间的最佳结合,充分发挥生物间的相生相克作用;实现农田生态的良性循环;实现生物产品的多层次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并保持土壤肥力的永久使用。

4.4农业水肥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节约用水是解决我国供水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节水农业是以提高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为目标,以各种工程和非工程的措施为手段的农业生产体系。其本质是提高应用于农业的单方水的经济产出效益,包含工程节水技术、化学节水和管理节水技术、生物节水技术等多种节水技术。

4.5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

农村资源短缺,利用水平低下,阻碍了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应节约能源,提高利用效率,尽最大地可能开发和利用的洁净能源替代含碳量高的矿物燃料,这是我国能源建设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政府有关部门目前高度重视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因地适宜地积极发展秸秆气化、风能和太阳能的清洁能源,加快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5]。

5结语

生态农业在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最符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但仍存在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整理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找出我国生态农业实践中出现的技术类型,总结成功的经验。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进行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研究,可以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建立,使生态农业产业化走向好的发展道路。

6参考文献

[1]黄海滨.农村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36-3653.

[2]章力建,朱立志,蔡典雄.农业立体污染防治中循环经济的运作机制与模式[J].农业技术经济,2005(3):2-5.

[3]彦景辰,雷海章.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启示[J].世界农业,2005(1):7-10.

农业技术资源篇4

农业高新技术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够形成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二是可以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使农业高新技术向传统农业迅速渗透和扩散,提高农业技术含量、技术水平和粮食生产力;三是利用农业高新技术,可以改变传统农业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国外农业高新技术及其应用

世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国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培养作物及畜禽新品种;利用克隆技术进行动植物优良品种的快速繁育;以电子设备、卫星和互联网为手段,以专家系统为核心的精确农业等,己经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农业的生产方式,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

(一)植物转基因育种及其产业化

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是转基因动植物育种、克隆和生物制剂。十几年来,世界各国己经试种的转基因植物超过4500种,其中己经批准商业化种植的接近90种。如耐储藏的番茄,抗病虫的马铃薯,抗虫和抗除草剂的棉花、大豆、玉米,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油菜、抗病毒的南瓜、木瓜以及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等,都己经进入了市场。根据国际农业生物应用机构(iSaaa)统计,全世界的转基因产品主要是大豆和棉花,2003年有18个国家播种转基因作物,美国、阿根廷、加拿大、巴西、中国和南非等六个国家的转基因作物占到世界转基因农作物播种面积99%,其中美国播种面积4280万公顷,占到世界总量的63%左右。阿根廷位居第二,播种面积为1390万公顷,而且增长速度非常快。1996年全世界种植面积为170万公顷,2003年扩大到了6,770万公顷,比2002年增加了15%。2003年世界上约有700万农民播种转基因农作物,比2002年提高了100万。有人预测,在未来5年内,转基因产品的种植面积将会达到1亿公顷,发展到25个国家;到2005年全球与种子有关的基因工程的产值将达到80亿美元,到2015年将达到250亿美元。

(二)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中,农业首受其惠。农业是利用光热水土气等自然资源从事有生命物质生产的产业,因此具有分散性、区域性、时变性、经验性、稳定性和可控制程度低等行业弱势。而信息技术为克服农业弱势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农业专家系统(aeS)、智能化、网络化、3S技术和精确农业。农业专家系统最早于1986年出现在美国(即著名的Grossym棉花专家系统),到1996年在荷兰召开的计算机农业应用国际会议上,就有了上百种农业专家系统软件。现在专家系统通过网络传送走到田间和饲养场正成为一种趋势。网络技术正在弥补农业的分散和闭塞的弱势,如在德国17万全业农户中,2001年有7.5万农户使用了计算机,有5.5万户农户使用互联网。以3S技术为基础的精确农业己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1998年美国精确农业服务商和种子公司的调查表明,在他们的用户中,82%的客户在土壤采样时使用农田信息系统(GiS),74%用GiS制图,38%收割机带测产器,61%采用产量分析,77%采用精确农业技术。

二、国内农业高新技术及其应用

从总体上讲,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阶段,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高技术向粮食生产领域转移与应用,并且已经取得一定成就,有些技术的研究还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具体情况如下:

(一)生物技术和常规技术相结合,培育出大量优质、高产、多抗农作物新品种

我国正在研究的转基因生物有130多种,涉及的基因种类超过100种。特别是在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水稻、基因工程疫苗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已居世界前列。自1997年至2003年9月,经过安全评价,农业部批准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等10多种转基因植物进入田间环境释放,批准转基因棉花、番茄、甜椒等植物和兽用微生物基因工程疫苗进入商业化生产。2002年,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突破210万公顷,成为继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之后的转基因作物种植大国。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更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代表的“超级杂交稻”新品种2003年实现亩产823公斤的海南水稻单产历史最高纪录。

(二)信息技术开始进入农业领域

信息技术实际上己经渗透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我国已初步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示范体系,推进了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如已经初步建立的多平台稻麦品质遥感数据解析方法和数学模型、稻麦品质光谱诊断数据库系统等。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有机集成,实现跨学科的技术协作,在农业信息软件开发工具和数据建模工具开发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农业信息网络的发展非常迅速,已建立起了一批农业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为我国农业宏观管理、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单位开发利用农业信息技术提供保障。

(三)初步构建了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化体系

在“十五”期间,科研人员在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工程节水和新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为我国农业生产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型农业、推进社会经济与资源利用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我国专家在生物集雨、农艺节水技术、工程节水技术和节水新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成就,并且开始应用。已建成杨凌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园、太行山雨水集蓄利用等节水技术与新产品示范应用基地25个。

三、应用农业高新技术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

(一)作物分子育种研究与产业化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主要农作物实行矮化育种和推广利用杂种优势带动农业生产出现了两次飞跃,使全球粮食生产稳步发展。但我国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步伐加快,耕地面积减少和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构筑粮食安全供给体系已成为我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优先课题。实践证明,良种是最重要的粮食生产要素之一,每次新品种的更换都使粮食产量提高10%以上。因此不断选育优质超高产农作物新品种已成为保障粮食安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科研部门要结合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优势,系统研究集成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挖掘、开发重要的基因资源,巩固、发展我国在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的成就,建立现代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并储备一批主要作物“超高产”新品种(组合)和新材料;推广一批突破性的高产优质专用新品种,实现产业化。实现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品种的新一次更新换代,全面提高我国粮食单产。

(二)耕地资源持续高效利用

我国耕地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差。我国人均耕地仅为世界人均数量的45%。近年,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和经济建设占地,耕地的数量在继续下降。从1996年到2002年,我国的耕地从19.51亿亩减少到18.89亿亩,6年减少了6200万亩,人均耕地也从1996年的1.59亩降到了2002年的1.48亩。由于耕地产出多、投入少,用养失衡,导致耕地地力明显下降。我国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全国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仅为1.8%,旱地土壤有机质平均仅为1.0%左右,与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耕地的地力水平差距较大。

因此,应当针对制约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瓶颈,利用现代信息结束与传统耕作技术相结合,系统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进行农田养分精准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使耕地资源得到高效的可持续利用。

(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为28100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22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高峰,约为16亿。按现有水资源量估计,人均水资源量将下降到1760m3,接近国际公认的严重缺水警戒线1700m3!此外,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占国土面积65%、人口40%和耕地51%的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的1/5,许多地区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严重缺水警戒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农业是用水大户,目前农业用水量约为4000亿m3,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同时,农业用水效率很低,我国渠灌区灌溉水利用率仅为40%-50%,井灌区也只有60%;旱作区降水利用率仅为56%,其中还有26%的水分消耗于田间的无效蒸发,产出低而不稳。农业用水效益指标远低于节水农业发达国家的水平,农业节水有着巨大的潜力。

因此,要在研究节水农业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基础上,将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和水资源的再生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紧密结合;将高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与传统农业节水技术相结合,加大农业节水技术和产品中的高科技含量,建立适合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节水农业技术和产品市场,加快传统粗放型农业向现代精准型农业的转变进程。

(四)数字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农业技术资源篇5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工程;农作物;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各种资源的使用已经十分紧张。水资源作为最常见的资源也出现短缺问题,这也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与国民生活保障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在确保农业健康发展生产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科学有效节约,长期以来都是我国农田水利部门致力解决的重要问题。近些年来,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我国在农田水利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一些进步,节水灌溉技术得到推广并广泛应用到我国的各个省市,各个地区,成为农田灌溉中的主力军。节水灌溉技术不仅能够将有限的水资源最大限度的浇灌到需要使用水的土地面积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程度,而且还能提升农产品的产量,这对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意义

自古以来,我国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缺水大国。从各地耕地的分布情况及需水量的信息来看,我国的东北、华北以及华东的农业区域都存在着缺水严重的问题。缺水现象的严重,决定了我国必须研究灌溉技术已解决灌溉需求。然而,缺水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得对于灌溉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资源的匮乏严重影响我国的农业发展。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因此也就被广泛的应用农田灌溉中。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技术的使用一方面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度,还能实现对农作物的合理灌溉,有利于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高农业的产量。不仅对我国的农业是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对我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长远的意义。因此,节水灌溉技术是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的重要目标。

二、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分析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关键技术可以归结为工程节水与非工程节水两个方面。主要的应用区域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环节之中:降低灌溉渠道输水过程中的水蒸发与渗漏,提高农田水资源的利用程度;降低田间灌溉过程地表水资源的损失,注重灌溉技术的改善,降低单位面积上的水资源消耗量;降低农田土壤的水资源蒸发,将天然降水与灌溉水源充分有效利用;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管理,精细化灌溉方法。

2.1输水过程的节约措施

在我国传统的农作物生产过程中,我们一般所采取的灌溉方式就是挖土建渠,将水资源通过渠道输送到需要灌溉的地头。但是这种灌溉方式在水资源的输送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的水资源都被蒸发掉,造成水资源的白白浪费。据相关专家调查统计,我国目前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灌溉渠道并没有得到充分运用,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水资源被浪费。这说明节约农用水要做好输水环节的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节水策略,从而降低农业成本。

2.2节水灌溉技术

2.2.1喷灌技术

喷洒灌溉技术简称为喷灌技术,是我国目前农田节水灌溉中使用的主要灌溉技术。它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动力设备给水施加压力,再通过一定高度的喷洒设备产生的自然落差将水资源灌溉到所能覆盖的地段面积上。喷洒设备的喷头将水喷洒到空中,让水在空中形成细小的水滴再自然降落到灌溉面上。这种灌溉技术一方面实现了水资源节约,同时还使得灌溉面积受水面积更均匀。让农作物都得到灌溉。

2.2.2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所采用的是管道输水,将水利用管道系统输运到灌溉地,然后利用灌水器将水化作小流量水,均匀的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地段,属于局部灌溉技术的一种。相比于传统灌溉技术,微灌技术利用小量水流湿润作物根部的一种灌溉方式,是现代最实用也是最重要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具有很明显的节水、节能、适用性广、保持水土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等优点。根据灌水器出水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滴灌、微喷灌和小管出流灌三种类型。

2.2.3渠道防渗灌溉技术

渠道防渗灌溉技术在农业水利中适用范围最广的灌溉措施。传统渠道的灌溉技术水资源的流失率占灌溉水的半数以上,严重耗费水资源。渠道防渗灌溉技术基于传统渠道灌溉技术,合理利用防渗水材料减少降灌溉水量的渗漏损失。提高渠道内水资源的利用系数的目标。目前根据防渗材料可以将渠道防渗灌溉技术分为塑料薄膜防渗、砖衬砌、混凝土衬砌以及沥青护面防渗等多种类型。

三、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要因地制宜

农作物类型的选择与农田水土条件上的差异,因而所选择的节水灌溉技术也应该有区别。值得注意的是,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要根据土地情况的不同而区分,最大限度符合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及农田水土条件。使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对于农业产量效益不高的大面积粮食作物,可选用地面灌溉为主要灌溉方式的节水技术,同时要注重膜垄沟灌溉技术的使用与推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选择喷灌或者滴灌等投资较高的节水灌溉技术。

2.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要随农作物种植情况的变化而进行科学调整

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就是压缩种植面积以扩大林草种植。换言之,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减少粮食的种植面积,增加消耗水资源少的农作物种植面积,降低耗水资源高的的种植面积。以此作为原则来确定和选择节水灌溉技术,确保单位用水量农作物的生产效益和产出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节水灌溉技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节水灌溉技术都的使用都需要有一定的适用条件,每一种农作物和农田条件都可以选择自己合适的灌溉技术。这样可以保证农业生产效率,为农业生产者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提高生活水平。同时应该加大力度推广高效节水型农业,科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升农业管理水平。总之,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对农村水利工程必须高度重视。不仅如此,还要加强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工程质量,将工程的建设与科学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农田水利建设必将迎来第二个春天为建立可持续发展节水型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兰卓越,孙启.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J].内蒙古水利,2012(05).

[2]杨利江.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思考[J].南方论刊,2005,3.

[3]刘国年.加快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J].中国水利,2005.

[4]吴建环.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运用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5).

农业技术资源篇6

关键词: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

2012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农业科技创新被列为该文件的核心内容。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需要,是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需要,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农业科技资源信息化及其共享无疑是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将对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内容、特点以及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

一、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基本特征

信息是指事物发出的消息、指令、数据、符号等所包含的内容。当今时代,信息与物质、能量并称为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并且越来越成为一种独立的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成为劳动的对象和产物。

信息资源是信息和资源两个概念整合衍生出来的新概念。信息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人类实践中经过加工处理的有序化信息的集合。广义的信息资源不仅包括信息本身,还包括信息活动中的设施、组织、人员等。本文中所使用的信息资源概念是狭义上的。信息资源包括多种类型,科技信息资源是其中之一,是科技活动开发与组织的科技信息的集合,即以信息形态存在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成果。

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是科技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信息形态存在的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果。按照受众的不同,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可以分为三类。第一,面向农业科研工作者的文献检索系统。进行农业科学研究,除了要查阅大量的纸质期刊和书籍,还需要检索大量数字资源,例如电子图书、中英文电子期刊等,常用的数据库有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pringer数据库、wiley在线期刊等。第二,面向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项目管理系统,它由农业科研管理部门制订和,包括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农业科技计划、农业科技法规、课题申报、课题研究进展和成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学术交流等信息。第三,面向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各类农业科技服务平台所拥有和的科技信息及数据,如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科技知识、农业科技活动概况、农业科技投入、产出数据等。

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是科技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科技信息资源的一般共性,也有自身的个性特征。

1.价值转化性。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是与农业生产以及科学实验相关的各类有用信息的集合,无论是对于农业科技人员,还是对农业生产经营者来说,这些信息潜藏的价值是巨大的。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分析和吸收,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将不断增加知识积累,全面及时共享农业科技信息,在农业科研领域不断突破和创新,在农业生产方式上不断实现变革,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在此过程中,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价值将不断得到实现。

2.可传播性。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借助于一系列传统媒介和新型媒介,比如互联网、电视、广播、印刷品、声像、短信等,可以进行广泛传播,实现充分共享,从而深入地影响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科研活动。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不断传播的过程,也是其自身价值不断得到肯定、不断得到实现的过程。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可传播性,要求人们必须高度重视信息传播渠道的拓展与通畅。

3.可共享性。科技信息资源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结晶和成果,是无形资产,它们可以被无数次地重复利用,而一般的物质资源,比如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只能是越开发利用越少,有些稀缺资源甚至会发生枯竭。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是以知识信息形态存在的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果,可以被广大农业科研工作者以及农业生产经营者反复利用,其自身的价值不会因充分共享而减少。

4.公共品属性。公共品是由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公共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一般可以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纯公共品是指那些为整个社会共同消费的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充分的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或者具有非竞争性但非排他性不充分的公共产品。在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中,有的属于纯公共品,有的则属于准公共品,无论属于哪种,都具有公共品的一般属性。

二、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是让每个组织和个人都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推进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是当前一项非常紧迫的重大课题。

1.推进农业新科技革命以及农业学科发展的需要。当前,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许多国家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创新体制机制、组织科技攻关以加快农业科技发展。与以往不同,当前的农业科技革命不是靠一个或几个研究机构的孤军奋战,也不是靠某一项或几项农业技术革新来实现的,而是靠所有农业科研机构间的分工协作,靠农业科技的全面创新实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必然需要跨地区、跨学科、跨机构的科研人员共享农业科学研究的硬件设施和数据资源,进行联合攻关,实现农业科技的重大革新。同时,现代科技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农业科技的各个学科之间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各学科研究对象不再是简单孤立、互相隔绝,交叉性与综合性程度空前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就成为农业学科发展的现实要求。

2.实现农业生产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生产日益结合为统一体系,科技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农业科技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农业科技信息资源蕴藏着巨大的生产力,是发展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的重要战略资源。实践证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科技信息资源能否充分共享。提升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是推进农业生产发展的现实要求。在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在农业科技信息的开发、整理、传递、共享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向更高阶段迈进。

3.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公共品属性的内在要求。如前所述,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属于公共品,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是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属于纯公共品,如政府组织的农业科技培训、农技知识普及、农产品市场信息通报、农业政策法规宣传等;另一类是由社会或个人投资建设的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属于准公共品,一般都进行市场化运作,必须支付一定费用才能自由支配,如一些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系统需要购买才能使用。对农业科技信息资源而言,无论是作为纯公共品还是准公共品,都具有公共品的一般属性,这一属性要求其不断提升共享水平。

三、加快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1.农业科技信息资源配置。农业科技信息资源配置,是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前提下,权衡国家、地区、部门、组织和个体用户的信息需求,将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在数量、时间、空间范围内进行匹配、流动和重组。农业科技信息资源配置包括三种类型,一是数量配置,即农业科技信息资源配置的总量和强度,它表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多寡;二是时间配置,是指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上的分布,其目标是保证信息资源结构具有合理时效分布;三是空间配置,是指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部门之间的分布,实质是在不同方向上的分配和使用比例。应该说,不论是时间、空间配置还是数量配置,其依据都是用户对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有效需求。因此,合理配置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使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不同信息需要,是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出发点和归宿。

2.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构建农业科技信息资源软硬件系统。在硬件方面,为农业科研机构装备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以及能够储存海量数据的存储设备,扩充和升级现有的网络系统;在软件方面,建立粮食类、瓜果蔬菜类、畜禽类、水产品类等专业性信息资源平台,开发和规划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安全防护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支撑平台,加强农业自然资源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生产经营等数据库的开发建设。二是建设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推广服务体系。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原则,依托现有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及科技、商务等现有基础,利用村委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等各方面的力量,搭建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快速通道,建立基于网络和多媒体(计算机网络、通讯、视听等载体)的农业科技信息推广传播体系。

农业技术资源篇7

(甘肃省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兰州730030)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土面积广袤,但是我国又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人均可用的水资源较少,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改革原有的农业生产形式,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新的节水技术来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简述农业节水的相关理念,分析农业节水的价值以及我国农业节水技术应用中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希望对我国农业管理节水技术的应用的推广有所裨益。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农业节水;相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1.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7-0196-02

作者简介:郑巍(1974-),男,山东定陶人,中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开发整理与土地利用。

1农业节水的价值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水资源年径流量仅为27110亿m3,人均年径流量仅为2151m3,还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农业生产用掉了我国每年总用水量的70%,但是事实上我国农业生产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率是非常低的,这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而且供水量远远小于需水量,如表1所示为唐山市水资源供需情况。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思维观念有了较大的进步,因而开始逐渐重视对于节水工作的开展,在农业生产中利用节水措施来提高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率,以此来减少农业用水,对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意义,也符合我国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

2节水技术概述

2.1农艺节水

我国从未停止对于农艺节水技术的研究,而国外也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农艺节水体系,我国在借鉴了国外的农艺节水措施之后提出了适合我国的一些农业节水技术措施,如:作物调亏灌溉技术、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技术、深耕蓄水保墒技术以及农田覆盖节水技术等。这些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农业生产中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率,但是普及范围还不是很广,如何推广农业节水措施的普及,是当前应该思考的问题,表2是河北省为了适应气候变化而采取的节水技术。

2.2工程节水

通过工程方法来减少水分的损失的技术称为工程节水技术,工程节水技术的出现意味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以南方地区为例,南方地区在从事农业生产时,大多选择漫灌的方式进行,这种浇灌方式既不必要,也会导致大量的水分蒸发,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利用工程技术,采用滴灌或者是喷灌的方法进行农作物的灌溉[1],不仅能够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还能够有效减少灌溉用水。

3我国农业节水技术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3.1节水设备工艺较落后

纵观我国的节水现状,我国的节水设备技术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说来:我国节水产品的品种较少,而且质量不稳定,既满足不了农民生产生活的需求,也赢得不了农民的信赖。再者部分地区的水质过硬,因而在滴灌中长期使用,容易堵塞滴管的滴孔[2]。这些节水设备工艺的缺陷严重限制了节水技术在我国的推广。

3.2节水技术应用过程中覆膜残留的危害

借助塑料薄膜来保证土地温度这种常用工艺带来的最大危害就是农田的残膜污染。用在农田中的塑料薄膜最后都会堆积在土壤中,得不到回收,而这些塑料薄膜基本上都是不可降解的,或者是难以降解的,这种塑料薄膜在土壤中的大量存在不仅会导致土壤的板结,还会影响土壤的透气通水性能,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4发展适合国情的节水灌溉技术

4.1现代农业节水技术与传统农业灌溉措施有机结合

推广节水技术需要改变农民的观念,而想要改变农民的观念仅仅通过宣传是不够的,需要实现现代农业节水技术与传统农业灌溉措施有机结合。一般说来,各种节水技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适用于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的经济情况。只有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经济情况以及自然条件来选择合适的节水技术,才能够取得最大化的效益。

一般认为地面灌溉的效果不理想,容易导致水资源的浪费,而且灌溉也不均匀。但是近些年来通过对于地面灌溉的研究显示,如果对于地面灌溉进行一定的改进,其田间水有效利用系数可达0.9以上。因此结合现代化的节水技术,对传统农业的灌溉措施进行改进,既能够避免过大的投资,减轻农民的负担,也较容易为农民所接受,同时效果也较好。

4.2加强节水设备研制与开发

节水设备上的缺陷影响了节水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因此我国要想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首先应该建立健全的节水设备研制开发和推广的体系,开发出适合各个地区使用的灌溉设备,以替代进口设备,降低技术推广的门槛。强对于节水设备的研制和开发,让滴灌成为我国主要的灌溉形式,这样才能从最大程度上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现代农业生产,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如今虽然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已经达到2.8万亿m3,但落到每个人身上还不到全球人均水平的25%,仅有2200m3。从1949年至2009年,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导致我国对水资源需求总量从1031亿m3逐渐升高到5933亿m3,从1949年至1980年增长速度最快,主要是粗放用水,导致用水量不断增长;但是从2006年到2009年我国的用水基本上达到平稳状态,这主要因为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会超过16亿,而降水却不断减少,这将会导致人均水资源量降至1760m3,将达到国际制定的严重缺水临界指标(1700m3/人),这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在50年代,我国农业用水比例超过97%,到2009年,随着节水技术的开展,使农业所用水比例降至62.07%,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4.3建立残膜回收的长效机制,研发可降解材料

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塑料残留问题,目前有两种解决方案:建立残膜回收的长效机制,回收的残膜进行再利用;研发可降解的材料,塑料薄膜在自然条件下几个月之内就可以完全分解,不会留下任何残留,自然也就不会影响土壤的透气通水性。

这两种解决方案目前都未能大规模推广,因而我国现在提倡的是使用强度高、韧性好的优质地膜,这样能够延缓地膜的破碎,延长地膜的使用寿命,从而减少土壤中地膜的堆积,但是这也只是权宜之计,强度再高、韧性再好的地膜也有破的时候,因此仍旧需要建立残膜回收的长效机制及法律约束机制。

5小结

通过加强现代农业节水技术与传统农业灌溉措施有机结合,以此来改变农民的观念、加强节水设备研制与开发、建立残膜回收的长效机制,研发可降解材料,才能够降低我国农业用水对于水资源的消耗,真正提高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推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为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姜文来,刘洋.农业节水技术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J].农业展望,2014,10(2):55-58,70.

农业技术资源篇8

【关键词】科技新农村建设资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发挥科技的作用。

一、科学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

新农村建设必须通过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来实现,这就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潜力,用科学技术去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只有培养了一批素质优良的新型农民,才能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总体看来,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接受复杂技术难度较大,对农业推广配合的积极性不高,再加上农民接受农业科技信息渠道较少,主要靠口头传播,造成农业科技成果难以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因此,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加强农民科学意识显得迫切而必要。

要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首先要重视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使农民有接受并使用科技知识的能力。农村基础教育直接关系到农村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状况,而农村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状况将直接决定我国未来农民队伍的素质。要把农村义务教育提到整个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和整个农村事业发展的优先地位上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其次,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使之成为科学技术的使用者、转化者。再次,要加强农民科学意识的培养,提高农民现代文明素质,使科学技术成为新型农民永远的精神食粮。用科学的理论、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广大农民,引导广大农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还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宣传、引导和教育广大农民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观念,引导广大农民树立起敢打敢拼的创业精神,鼓励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文明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的形成,有效地利用科学技术,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二、科技是“新农村”发展的依托

现代农业是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建设现代农业需要不断提高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能力,这离不开科技创新这个强有力的支撑。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硬件建设只是提供一个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比如,从农业种植上来说,鼓励种植新技术的运用、新品种的推广和新的农业机械的引进等,让农民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很多,比如城镇化建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现代农业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等,其中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农民持续增收。而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把“科技兴农”作为首要任务。

一直以来,我国科技资金大多是由政府提供的,而且在较长时期内政府在科技方面的支出存在着重工业、轻农业的倾向,这是导致农村科技资源供给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除了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农业科技项目,国家把大多数农业科技资源的供给责任都交给了地方政府,造成科技资源利用渠道不畅。与此同时,农村科技市场发育不够,导致很多农业科技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比如,农业科技成果评估和保护体系不够健全,反映科技成果价值的价格体系尚未确立,造成许多农业技术成果被束之高阁。还有农业技术市场交易不顺畅,农民和科研机构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造成农业技术市场交易量明显不足,严重影响农业技术的推广。

在基本建设投资、劳动力和科技进步这三个对农村经济增长有着重大影响的因素中,科技进步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提高科技进步水平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紧迫任务。

农业科技创新要根据农村的需要。首先,农业科技成果要有较强的目的性和实用性。科学技术一旦应用到具体地方,农民能看到直观的变化、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这样的农业科技成果农民才能积极接受。其次,研究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要注意地区的差异。我国农村地域广大,农业受气候、土壤和纬度的影响比较大,农业科技成果要能兼顾到各地的差异并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才能更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

农业科技成果要适合农村的特点。由于目前农业主要是散户经营,因此农业科技成果要做到投资小、见效快和易转化,不可能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需要的资金大了,农民没办法引进,长期又得不到效益,再好的科技成果也很难在农村推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依靠持续不断的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才能健康稳步地向前推进。科技与农业相结合,才能极大地改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三、建立科学完备的机制是重要保障

新农村建设还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以促进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积极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的建设,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同时,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国家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还要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出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目前农业科技的创新具备相关的政策基础和国家的资金支持,这解决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后顾之忧,但创新的关键仍在于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这就需要以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作为保证。

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要求不断增加农产品的生产,这就对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农业组织化程度和机械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国家财政加大对农业的物质装备、资源基础、科技创新与应用、人力资本开发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投入也成为必然。近年来,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逐步构建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当前,尤其要加强国家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有效地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

目前,要建立科学完备的机制就必须对我国现行农业科技体制进行改革,完善农业科技体系与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首先,要合理设置和健全机构。按照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综合设置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经营管理系统不再列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其次,要科学核定编制,健全队伍,确保在一线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不低于全县农业技术人员总编制的2/3。切实引导和鼓励涉农专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工作。再次,要切实保证对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财政投入,地方各级财政对公益性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要给予保证,并纳入财政预算,县级派出到乡镇或按区域设置机构的人员和业务经费要由县级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四、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持续发展的要求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农村的持续发展还是要建立在人与环境和谐的基础上。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发展节水、节地、节肥、节力和节能的现代农业,发展循环农业技术和有机农业生产技术,使农业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而是向高、精、尖的方向迈进。

近年来,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状况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品质。农田污染主要来自于化肥、农药和农膜等的污染,这些污染不仅影响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同时也造成农业资源的极大浪费。科学有效地开发、保护和利用农业资源是21世纪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虽然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绝对量很大,但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量的1/4。此外,农业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耕地资源总体质量不高,高产田比重小,中、低产田比重大。近年来,各项建设的发展又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因此,必须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尚未得到遏制。土地资源破坏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特别是后者,目前面积仍在扩大。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增长与质量下降并存的局面,而草原生态退化面积大、程度严重。水生态系统严重失调,北方江河断流,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湿地干涸,旱灾、水灾不断,损失越来越大。珍稀物种处于濒危状态,有些已经绝迹,物种锐减,野生种源大量流失,外来物种危害加剧。

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水的采补严重失调,水质污染状况日益严重。而且受季风影响,水旱灾害严重,草原退化、沙漠化的面积扩展。由于污染和水土流失,每年全国流失的土壤超过50亿吨,非沙漠地区出现的沙漠化使土地资源进一步流失。还由于不合理的灌溉和耕作,使土壤盐渍化日益严重,造成土壤贫瘠、污染加重。过度采伐、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导致森林的消耗量大于生产量,森林资源不断消耗,从根本上破坏了生态环境。

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既要关注目前的经济发展,也要重视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的发展。我国居住在农村的人口,61%的生活用能仍靠传统生物资源。为保证农村可持续发展,必须在能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

目前,发展农村社区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过推进以饮水安全、污水处理和固体废弃物利用为重点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农村环境的控制。通过推进节水、节地、节能以及太阳能和风能等的利用,鼓励农村社区资源循环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同时,还要加强村镇优化布局与区域规划,提升村镇动态监测与综合功能,加快发展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加强农村建筑与住宅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科学素质的培养,合理机制的建立和运行,资源的合理配置都需要通过各个方面艰苦的努力。任何急功近利的行为都只能走更多弯路。

【参考文献】

农业技术资源篇9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循环经济意识薄弱

对循环农业促进经济发展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还没有真正成为全市各级组织和全社会的自觉行动,重经济轻环境、重局部轻整体、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特别是在基层,受文化素质的限制,大部分农民循环经济意识较差,有文化、懂技能、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比较缺乏,阻碍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步伐。

2农业经营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

虽然近年来镇江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农业产业经营得到较快发展,但小规模、家庭分散式经营仍占主导地位,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产业要素集聚和循环农业技术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成本和难度。同时粗放型的经营方式还普遍存在,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农业废弃物的再利用不充分等也影响了循环农业的推进。

3循环农业技术研发推广有待增强

从事循环农业、农业生态工程等方面的研发力量不强,多数农业龙头企业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存在传统技术老化、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应用转化困难等问题,特别是农业产业链条延伸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创新和实践还比较薄弱,在循环农业技术整合、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等方面有待加强。同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已有的循环农业技术推广运用不到位,推广应用效率低。

4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这些年镇江市加大了对生态循环农业资金的投入,但与循环农业重点工程建设的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而且资金来源单一,主要依靠国家、省项目及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格局还未形成。同时循环农业的实施主体大多为资金匮乏、技术落后的农户,其投入实力根本无法满足中长期循环农业发展对资金源源不断的需求。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对策建议

1推进产业化经营,培植循环农业经济载体和实施主体

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有利于资源要素的集聚、循环农业技术的运用、完整产业链条的形成,使循环农业发展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因此,要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规模高效农业,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和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努力培植生态循环农业带动主体。一是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基础,将现有农业基地和园区进行整合,集成技术,积聚要素,提升园区生产、加工、流通、观光等综合功能,实现农业废弃物在园区的闭路循环;二是加快规模种养小区建设。以高产创建活动为抓手发展规模种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运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以新市镇建设和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为抓手,将分散的水产品和畜牧养殖向规模养殖小区发展,实现养殖业的专业化、规模化、清洁化;三是加强生态循环农业带动主体培育。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合,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构建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导、农业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专业大户为基础的生态循环农业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它们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5]。

2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打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基础

继续大力度推广4项适用成熟技术,一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依托项目支持,大力实施规模养殖场沼气治理、畜禽生态健康养殖、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能源化利用等工程,实现畜禽粪水和作物秸秆的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二是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为基础,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优化用肥结构,控制和减少化肥用量。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加快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建设一批上规模、有品牌、标准化的“三品”基地建设,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节水节能技术。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大力推广运用喷滴灌、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等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四是立体耕作技术。继续扩大运用农牧结合、粮经轮作、间作套种、水旱轮作等耕作制度,实现农田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3开展科技创新,强化循环农业技术支撑

科学技术是循环农业发展的支撑和核心,因此要加快循环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制定循环农业人才培养计划,以基层农技人员和规模经营主体为重点,分级分类开展技术培训,培养一批适应循环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科技人才[6]。要以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合作组织为主体,加强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攻关和集成,积极开展交流和合作,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循环农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模式,重点要在节约型生态农业技术、立体复合高效耕作制度、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有效链接技术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上求突破。要创新农技推广体制,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鼓励以多种形式开展技术服务,指导企业和农民运用清洁生产技术,发展循环农业。

4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构建循环农业多元化投资体系

生态循环农业是一项集基础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要整合资源,部门联合,积极申报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现代农业园区、农村清洁能源、规模化养殖、秸秆综合利用、农业龙头企业等相关项目,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及专项资金支持。地方政府要将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列为公共服务内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出台扶持和鼓励政策,对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综合防治、农产品质量建设、农村清洁能源等重点工程进行资金补助或奖励,对实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企业给予资金补助、税收减免、贴息贷款、用电用水用地优惠等[7],提高农业企业生态农业和农民参与循环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三资”投入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形成多元化投资体系,确保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投入。

农业技术资源篇10

1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数据处理

1.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绩效评价目标,结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自身特点和影响因素,考虑到相关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实用性,运用专家咨询法对理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初选与调整,最后构建能够集中体现农业成果转化资金绩效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4个大类指标、9个亚类指标和27个单项指标。

1.2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以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组织全国多家项目监理单位形成的2006-2010年的项目验收数据为基础,针对目标内容、决策过程、资金合规性、管理制度、项目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项目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态效益的影响等6个定性指标,将之划分为优(90~100)、良(70~90)、中(60~70)、低(40~60)和差(0~40)5个档次,通过对转化资金管理部门、财政部门、科技成果研发与推广专家以及农业科技成果利益相关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综合判断法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并获得其标准分值。本文采用极值法对定量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1.3综合评价值计算方法

将每个指标的标准分值与其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绩效评价的综合值。

1.4结果分析

从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总量来看,“十一五”期间,国家累计投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84820万元,重点支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植物保护、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加工、农业装备、农业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与产品等领域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合计1390项。

从不同技术领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绩效综合评价来看,种植业发展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当前资源约束越来越紧、种粮比较效益不高等诸多不利条件下,国家对于种植业技术领域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技术领域。“十一五”期间,种植业技术领域在各技术领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绩效综合指数排名中一直名列第一,绩效综合指数平均值达到90.50,高出各技术领域平均水平20.56%;其次是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绩效平均值也达到80.02。畜牧业、林业、农业装备等技术领域虽然也排名靠前,但仍低于各技术领域平均水平。

从不同技术领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绩效综合指数变化速度来看,由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水土资源利用率不高,农业生态环境退化严重,迫切需要大力促进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技术等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幅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使其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尽管植物保护和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绩效综合指数排名相对靠后,但与2006年相比,2010年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植物保护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绩效综合指数分别增长3.40%和3.73%,而其他8个技术领域农业技术成果转化资金绩效综合指数均有相对不同程度下降。从不同技术领域单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绩效综合指数来看(表3),植物保护的单位资金绩效指数最高,约为0.0400,其次是农业信息技术,尽管种植业技术领域在各技术领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绩效综合指数排名中一直名列第一,但其单位转化资金的绩效综合指数最低,仅为0.0030。

2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