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资产评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29:32

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篇1

关键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

中图分类号:F23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121-02

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发展的现状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作为无形资产之一的知识产权已经成为所有产业创造财富的核心资源。目前,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盈利动力中最重要资本性资源。虽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十分普遍,但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只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先开展了针对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试点。近年来,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国务院出台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其中明确提出“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引导企业采取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这为知识产权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与此同时,伴随金融市场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已经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价值评估的开展,在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有效降低银行贷款风险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如何才能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价值评估工作做得更好,始终是评估行业所面临的难点问题,值得我们进行细致的思考和研究。

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的意义

(一)有利于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

目前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缺乏以货币或者实物形式存在的自由资本,很难满足银行在传统信贷体制下对风险控制的要求,随着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的活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可以作为该类中小企业拓展融资的主要方式。但是,如果没有规范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将无法进一步开展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工作。因此,通过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价值的研究,有利于对知识产权质押评估工作的规范,从而帮助企业拓展融资渠道,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二)有助于引导和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通过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价值评估的研究,方便企业对其拥有的知识产权价值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进而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同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推广,在提高企业申报或登记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积极性,从而增强企业维权意识,有效防范企业风险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通过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价值进行评估,可以促进银行、金融机构和评估机构引导企业加强对知识产权的规范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和内部管理水平。

(三)有利于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

作为质押物的知识产权普遍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这使得银行不易判断其未来发展前景和财务经营状况,同时对其价值也不能准确定位,因此,很难决定是否向企业提供贷款和贷款数额的多少。知识产权的专业特点成为银行对其质押融资的先天屏障。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和成果的施行,有利于评估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发表客观、独立的评估意见。这为银行开展点多、面广的信贷业务提供了科学的参考意见和深层的信息分析结果,从而使银行与企业之间建立起良好互信平台,进而降低贷款风险。

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的特殊性

(一)评估目的的特殊性

通常把引起资产评估的资产业务对评估的结果用途的具体要求称为资产评估的特定目的。对于任何一项资产的评估都是基于一定目的的,不同目的下评估的方法和价值也不尽相同。银行在对以质押融资为目的的知识产权进行评估的过程中,不仅十分关注知识产权未来能够实现的价值,而且对其变现能力和风险程度尤为关注。这就使得以质押融资为目的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比一般无形资产的评估项目涉及的内容更广泛。《国际评估准则》(2005版)中明确规定:“抵押贷款价值是由评估师对财产的未来可售性进行谨慎地估算来决定的财产价值。抵押贷款价值评估成为计算风险权重的众多风险分析技术中的一种,也是一种长期的风险评估技术。”这一规定表明,质押融资的价值评估已不单单是对标的物价值的判断,更重要是它将作为一种长期的风险评估技术,对于风险的估计和判断要比单纯对价值的估计更重要。

(二)质押标的的特殊性

金融机构在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业务的时候,倾向于那些价值稳定、增值性较好且在市场上容易变现的担保物,如机器设备、房屋和土地等。知识产权与实物资产在价值特征和物理特性上存在差别,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知识产权作为质押标的的范围。因此,在对以质押融资为目的的知识产权进行价值评估中,要重点对知识产权的稳定性、可制衡性和可转移性等真正能够降低质押人风险的关键特征进行关注。

1.稳定性

在具体的评估过程中,知识产权的价值由于受许多动态因素的影响而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企业的生产水平、市场运作能力、技术服务水平以及商誉好坏都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已经占有或使用的知识产权的价值。其中某些因素可能会使知识产权的价值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的变化,当企业遭受危机时,可能会导致商标等市场类的无形资产的价值急剧下跌,由此带来巨大的价值波动。随着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技术类知识产权的寿命,使其小于法定寿命,从而引起价值波动。

2.可制衡性

担保的意义在于转移制衡,通过“心理约束”和“实质补偿”可制约出质人的道德风险行为的发生,降低质押风险(张弛,2007)。通常我们把制衡理解为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对资本与价值的重视。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中,若企业提供作为质押标的物的知识产权对企业核心业务和基础盈利能力影响很大,那么,企业在未来会积极地加强对质押的知识产权的维护和管理,从而有利于降低质押风险。

3.可转移性

知识产权的可转移性指的是将自身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通过转让的方式与受让方进行技术贸易。在企业中,有的知识产权在与其他资产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价值很高,但却由于难以从企业中分离而使转移性下降。因而,评估人员在对以质押融资为目的的知识产权进行评估时,要分别对知识产权对于借款人的有用性和对非所有人的可利用性加以重点区分。例如,对于专利权而言,其所有者或者特许使用者的技能会直接影响其价值。专利权的买方在买入专利时可能还不具备这种使用技能,或者可能还不具备将该项专利与其他决定其是否有用的专利技术共同使用的权利(罗纳德·库明,2007)。

(三)评估方法的特殊性

当前主要采用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对知识产权进行评估。成本法虽然原理简单,易于掌握运用,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由于受到知识产权资产的特殊性的影响还存在的一定的局限性。在用市场法对质押的知识产权进行评估时,应选取类似的知识产权交易作为参照物,综合考虑时间、交易地点和条件以及其他影响价值的因素适时调整,确定评估值。当前应用市场法对质押的知识产权进行评估时还受到交易信息可利用性差、知识产权的交易市场不活跃、参照物可比条件难以满足等问题的制约。

对知识产权的评估是对其获利能力的实现程度的评估,将知识产权资产的获利能力进行量化,确认为预期收益作为被评估对象估价的基础,恰与知识产权价值形成的理论对应;收益法由于灵活、实用性强,能够避开成本法和市场法面临的难题,在对质押的知识产权进行评估时具备了明显优势。

四、对于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价值评估的意见和建议

(一)制定并完善相关规范性文件

为了使资产评估的公正性、科学性以及真实性得以保障,提高资产评估的质量,特别是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的质量,需要行业加强对知识产权质押评估相关的规范性文件的建设和落实。通过规范性的文件来明确评估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责任心,从而提高评估的质量。

目前,我国行业内部已经制定出关于无形资产评估的准则和专利评估指导意见,这对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评估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由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价值评估在评估要素、评估对象、评估类型以及披露事项等方面与其他评估目的的知识产权评估相比存在一些差别,因此,就要根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的自身特点制定出统一的规范性文件。在我国上海已经制定出关于知识产权质押的规范性文件,但所涉及的范围仅为在上海的评估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希望上海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能够为全国范围内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起到引领作用。

(二)加强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上确实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许多成果基本停留在比较浅层次的介绍上,缺乏创新,并且理论和方法明显落后于评估的实践,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对于评估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对于当前存在的关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的理论和方法需要有所突破,例如,在对知识产权的价值运用超额收益法进行评估时,应当选取适当的折现率和风险系数,对超额收益的方法进行确定。又如,在评估的过程中应用数学方法来确定知识产权的经济性和功能性损耗等。

(三)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评估的数据库

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价格行情体系,通过经常在权威报刊以及常设技术市场上公布具有代表性的知识产权的实际成交价和卖方价格等,使之成为一种包括技术咨询、中介和服务活动的参考体系。而我国由于知识产权的交易数量小、透明度不高等原因使得在评估实践中很难找到有关知识产权交易的相关信息,这就造成在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很难找到一些可供参考的价格指数,在无形中加大了评估工作的难度。因此,希望国家的知识产权局能尽快建立知识产权的交易行情机构体系。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应该大力推广计算机等现代通讯技术在知识产权质押评估管理中的应用,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尽快建立覆盖全国、纵横交错的知识产权质押评估的信息网络系统,通过对各种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及各种信息的搜集与处理,建立数据库,科学组织软件开发,有利于评估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现代化、高效化,从而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篇2

intellectualpropertyformanagersandinvestors

aGuidetoevaluating,protecting

andexploitingip

2006,170pp.

HardcoverUSD60.00

iSBn0-521-85106-8

知识产权(ip,intelligenceproperty)是在知识实现的过程中确立的权力,例如在写作、艺术、音乐及发明的过程中,ip是由法律创造的所有权的捍卫者,它是由政府专业行政部门自动授与或者判决的。尽管它是无形的,但ip和银行户头及国籍一样是实实在在的。只有那些属于一定范畴的智力表现方式才受到保护,允许所有者防范未经授权的使用。而其他不属于独创的东西是不能受到保护的,它们是属于公共的。大多数创造性的努力将有资格在某些范围内受到ip保护,如专利、商标、版权以及待业秘密。1980年美国最高法院颁布了它的里程碑式的Chakrabarty裁决,它宣布了一项概括地解释专利的政策。1978年美国给予软件以版权保护,日本在1985年也做了同样的事情。

尽管技术人员拥有独创性思想,而律师知道如何按照规则将这些独创性思想变为可受法律保护的产权,但是对于商业管理人员和投资者而言,规则与思想并不能很容易地结合,形成一个战略视野。对于大公司而言,ip不仅仅是一项必须的花费,要想在当今的商业界进行竞争,并且获得成功就要求把ip当作一件武器,一个保护物和一件可以货币化的资产加以深入了解。在一个由于ip资产己成为公司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里,人们仍然充满了对进入这个神秘的不熟悉领域的犹豫。

本书的目的是使得管理人员熟悉基本的ip概念,获取和利用ip的策略,以及怎样有目的地评估ip的含量,以及向风险投资者说明怎样估算ip的含量与竞争价值。

本书共有7章。1.ip的前景展望;2.做出策略选择;3.建立一个ip策略;4.实施;5.经受ip争端;6.给予勤奋以公正的待遇;7.颁发许可证及相关协议。

作者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是波士顿一家法律事务所的合伙人。他专长于ip以及涉及ip的商务。本书所说的管理人员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上的,包括了研究小组的领导、公司的发起人、技术企业的投资人、公司高层以及工业界首脑和各种各样全知的有预见性的人们。由于本书面向结果的观点以及国际化的聚集,它对于那些身处商业与创新的交汇之处,同时又具有决策责任人来说是必读的。

胡光华,高级软件工程师

(原中国科学院物理学研究所)

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篇3

关键词:知识产权贸易;价值评估;问题

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作为重要交易对象份额逐年增加,涉及知识产权的国际贸易产品与服务比比皆是,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重要产品,在价值评估领域遭遇到了诸多问题,加强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中价值评估方法与对策研究,对于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国际贸易、企业市场竞争与生存有重要价值。下面对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中的价值评估问题做简要探究。

1.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价值评估特点、意义与原则

知识产权评估本身属于资产评估范畴,是对知识产权本身在不同时期的价值做出正确判断,是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典型表现,知识产权评估强调其未来可能带来的利益,因此评估看重产权本身的最具潜力的价值,而单单并非当前的使用效益,所以知识产权的评估本身要注意与其相联系的各种权利、利用方式的应用。国际知识产权评估本身具有针对性、估价性、时效性与参考咨询性。针对性主要是指其同资产评估一样围绕特定产权、特定目的开展评估活动,比如为企业股份制改革、上市收购、产权转移等提供服务。估价性是知识产权评估在特定交易条件下以科学的评估方法与逻辑突出其在某段时间内的价值。时效性是指知识产权本身在保护期或者权力时效期之外价值受到影响。参考咨询性是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结果只作为重要参考意见存在,而并非最终的决定性结果。国际知识产权评估有利于加强贸易双方对产权价值的正确认识,为产权司法保护提供切实依据;产权评估为企业资产保值增值、产权保护提供支持,可有效避免贵重资产流失;产权评估有助于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应用与实践;产权评估可为国际贸易投资与企业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意见;产权评估适应了国际贸易市场规范化发展需求,有助于加强产权保护,完善评估方法、促进市场交易规范化。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要遵循相应原则,以确保评估活动的科学化与规范化,确保评估结果的可用性。知识产权评估原则主要以替代性原则、变化性原则、预期收益原则、一致性原则为主,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基础上,价值评估活动才能够更加公平、合法,保证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真实性与可用性,有助于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交易与管理。

2.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价值评估影响因素

国际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主要对象以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为主,由于知识产权本身不同于其他市场资源的特殊性,在评估方面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也较多,总体而言主要以经济成本、技术的生命周期、法律状态(法律保护状况、法制环境等)三大要素为主。经济成本代表了知识产权开发与应用过程中所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成本,知识产权的开发与应用有重要影响,是做价值评估时必须纳入考量的关键要素、知识产权的技术生命周期代表着知识产权的使用期限与价值高低,比如商标权、专利权等这类对时间期限要求较高的知识产权,一旦超过期间产权本身价值将会发生极大变化,这是做价值评估时必须予以考虑的关键因素。法律状态主要是指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时所处环境的法律保护状态,这对于产权本身的法律效力与保护期限有直接影响,世界各国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环境与条文有较大差异,直接决定了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中价值评估的多元化,比如我国与美国、欧盟等国家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状态就存在较大差异,在做国际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时必须综合考虑到双方法制环境,以便提升评估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与准确性。除了上述三大要素之外,国际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市场机制、评估主体因素、产权风险、价值规律等,评估主体本身对知识产权的需求层次直接影响评估结果,参与评估者本身的心理状态对于结果也有一定影响,不同市场机制条件下对产权评估的方法与目的也会有所差异,这对于结果有一定影响,另外评估过程与市场所承受的风险也会影响评估主体与价值评估结果。考虑到国际市场本身的特殊性,知识产权贸易在市场中作为特殊商品也受到市场波动、价值规律等制约与影响,尤其是决策、投资等经济活动中这种风险与影响力会被进一步扩大,对于评估结果的影响也表现为多元化倾向。

3.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的利弊

当前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主要以成本法、市场法与收益法为主,这三种方法各自拥有不同优势与局限性。成本法是在现实条件下重新购置一个全新的知识产权评估对象,以全部成本减去实体、功能性、经济性成就贬值获得评估价值,是一种重置成本评估法。市场法作为简单且直接的评估方法,是对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进行调查,估算评估对象的价格,对市场交易参照物价格较为重视,但是该评估结果本身需要一个公平、活跃且公开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由此才能够保证市场上参考价格的可比性,提升最后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收益法也叫做收益折现法,主要对评估知识产权的剩余年限及未来收益利用适用的折现率进行评估。述三种方法各自具有不同优势,但同时不可避免的也存在局限性。比如成本法本身若成本资料不健全,且每年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维护或者研究,产权成本价值则要进行单独核算,若缺乏这些相应资料,评估结果必然受影响,同时原始成本的无据可查也制约了成本法的应用。另外,像是商标权这种排他性较强的产权因为较难重置,所以利用成本法进行评估与计量难度较大。市场法操作简单且适用范围广,验证性较佳,在反映资产价值水平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是其余市场本身联系过于密切,若是知识产权市场发育不完善则很难获得完整且可靠的产权资料,科学性、真实性必然受到影响,像商标权、核心技术等强烈的排他性质,也使得较难找到市场参照比价物,另外像是商业秘密或者知识产权交易对保密性要求较高,市场法需要公开必然会对交易产生影响。收益法在评估有形资产方面优势显著,知识产权评估除了一些依托于实体资产存在的产权之外,还有更多如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无形资产,关于这些知识产权的预期收益在分割与量化方面难度较大,同时评估过程中由于要收集大量影响产权价格的参数资料才能够为未来收益评估提供支持,这无疑也增加了评估的难度。另外,知识产权本身的独占性也使得拥有方本身具有超额收益,导致使用价值背离评估价值,同时产权折现率的确定难度也较大,这些都影响了产权价值评估工作的开展。

4.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建议

国际贸易知识产权评估面临着诸多难题,对于我国而言,要积极完善自身知识产权评估体系、提升产权评估意识,为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完善、规范化管理提供支持。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工作已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评估知识产权的价值也已有相应的准则,但是在实际应用还存在不少问题,随着国家、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对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无形资产评估需求越来越迫切,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成为必然选择。当下我国市场经济繁荣发展,对外贸易的增多更使得知识产权贸易、摩擦频频出现,对于国内市场而言,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活动非常重要,它不仅涉及我国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管理和使用的全过程以及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也涉及到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大问题。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工作对于知识产权侵权、滥用、盗用案件、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要以知识产权评估为基础。国内要加强知识产权研发催生更多专利服务市场发展,并建立完善的专利流程制度服务价值评估工作的开展。为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企业要积极探索完整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转化体系,利用专利管理委员会、知识产权与品牌经营管理委员等做好决策,由法律和知识产权部具体进行职能管理,从营销、品牌传播、工程研究院、信息技术部、下属公司和控股公司等多个受益角色入手完善法律与知识产权评估服务。要积极研究并拓宽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的渠道,如知识产权转让、融资、质押等,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升知识产权质量、增加授权率,以提升核心领域产权竞争能力。要做到有的放矢加强专利布局,通过建立庞大的知识产权数据库指导产权研发与市场评估,在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更加从容的应对国际知识产权贸易市场的竞争。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中的价值评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评估方法本身也各有利弊,要在明晰不同方法利弊的基础上积极完善我国当前知识产权评估体系,提升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与价值评估水平,为国际市场知识产权贸易中竞争实力的增强服务。

参考文献:

[1]姜雪来.国际贸易与知识产权的价值平衡[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1,(4).

[2]施卫娟.我国知识产权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2.

[3]冯汉桥.论国际贸易与知识产权的关联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1(8).

[4]马玉珍,张国华.知识产权价值管理问题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6(4).

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篇4

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及邻接权、商标权、地理标志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各种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及邻接权和工业产权。知识产权(无形财产权)在一定时期内为权利人所独占,并为法律所保护,但权利人有义务向公众公开,因而它有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等特征。

知识产权评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知识产权转让定价和授权经营需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可以进行分割和转移,以实现价值增值,由此创造的利润由授权人和受权人分享。

二是知识产权经济损失司法认定的需要。占有了知识产权就意味着利润,不法分子时常会以侵犯知识产权,非法生产有知识产权的产品谋取暴利,由此引发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侵犯知识产权经济损失的司法认定问题。

具体发挥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知识产权交易服务。

近年来,各类产权市场、技术市场和技术产权市场发展较快,交易品种不断增加,交易额逐年上升,特别是知识产权交易量大幅增长,对推动各类资产流动,加快知识产权顺畅交易,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功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企业优化重组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为风险投资服务。

资产评估机构介入创业投资,其主要包括资产评估(有形和无形)、出具资产证明等。尤其是权威性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评估机构,由于在这些方面可以提高社会认知的可信性而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此外,在风险资本退出中,无论是风险企业的公开发行、兼并和收购,还是企业回购,必须依据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才能有效顺利地进行。

(3)为知识产权侵权提供损失赔偿服务。

根据近些年的司法实践反映,知识产权审判有强调加大赔偿力度、加大裁量幅度和力度、注重公平和维护公共利益等趋势,这对知识产权侵权赔偿评估提出了需求。在美国,资产评估机构的意见如果令人信服,都会被法院接受,而我国急需资产评估师提高业务技能,应对这方面的业务需求。

2

知识产权评估方兴未艾,但是现实中知识产权评估并没有如火如荼。究竟是什么因素在制约知识产权评估的发展呢?我认为有以下因素:

(1)经济发展。

资产评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具有发现价值的功能。为了交易目的或者损失赔偿等目的,需要对账面有(无)价的资产进行重估(初次估值)。当市场交易活跃时,资产评估的业务也相应繁忙,同时可能出现经济纠纷也多,这时候也会出现评估的需要。

江西省的产业优势决定了江西省知识产权评估的业务方向。除了江西农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大力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中成药和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有了较好的基础。另外光电、高精铜材、精密机械、生物医药等产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2)知识产权交易活跃程度。

知识产权评估处于知识产权活动的管理环节。知识产权创造出来后,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可能用来出资、转让等活动,就会产生关于知识产权的中介活动。

(3)实务操作难度。

知识产权评估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需要对知识产权进行价值创造分析,了解知识产权能带来价值的源泉所在;需要收集足够的数据,去粗求精,选取有助于评估的信息;需要掌握评估的技术手段。

但在实物操作中还是有很大的难度,包括评估风险的把握、评估预测技术的运用、信息来源渠道的匮乏等等。

①对知识产权评估的初步风险评价难。

承接评估业务之前需要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客户有无预先设定评估值要求、自身有无时间、专业力量,对知识产权所处行业的了解程度,等等。

②财务数据难取得。

对于专利,部分会是并没有投入生产,而且有些也会是新兴企业,并没有财务数据可以参考。此外专利千变万化,无迹可循。

③预测技术的操作难。

对知识产权评估主要是从收益角度操作。像其他资产用收益法评估一样,对知识产权也要从收益额、贴现率、寿命期方面进行判定取值。而国外学者还提出知识产权的收益预测有趋势外推法、生命周期分析法、蒙特卡罗分析法等方法;知识产权的贴现率主要是根据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来计算;知识产权寿命则根据法定寿命、合同的有限期限、经济寿命等方法来判断确认。但是在具体操作中还有很大难度。

④交易信息匮乏。

知识产权交易是产权交易的一部分,评估师需要求助于产权交易信息的公开,同时业内交流少也阻碍知识产权评估的发展。

(4)知识产权观念。

①公民和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认识。

近年来,国家对企业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我国公民对知识产权了解程度提升,但理解程度不高;公众的创新兴趣和能力不足,知识产权自我保护意思较强,但对保护措施的运用不熟练。

②涉及知识产权评估的收费。

最近,国家出台了资产评估收费标准,但是未对无形资产评估收费进行规定,而无形资产评估不存在现场勘察评估程序,更多是无形资产的价值分析、数据收集等,这需要较大的工作量;而且无形资产大多无账面价值,无标的价值,收费低将影响知识产权评估的开展。

(5)政府配套服务。

随着新一轮行政改革,各级政府朝服务型转变。围绕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活动,主要在鼓励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因此相关部门还需要在政策上倾斜,切实支持知识产权的发展,比方说如何消除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

3

有鉴于此,我认为知识产权评估的重点还是在内外部环境建设,缩成一句话就是“三培”,即观念培养、市场培育、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又有“三建”,即数据库建设、专家库建设、评估团队建设。

(1)观念培养。

①企业重视知识产权。

目前江西省有11家试点单位都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一些单位已经开展了专利战略的研究和运用,使专利战略研究直接服务于单位的研发、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如: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直升机制造技术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江西本草天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知识产权近五年(2007~2011)战略规划;景德镇陶瓷学院根据学校特点及行业优势制定了《景德镇陶瓷产业专利战略研究》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需要更多的企业重视知识产权管理。

②个人的知识产权观包括交易形成。

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下浦乡的农民易仕林设计出“叶轮式活塞抽水机”、万能关鼠笼、“微水发电机”改进、“多功能青饲料铰磨机”,他及时申请了专利并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明显增加,而且这一群体范围正在进一步拓展。

总之,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意识构成了知识产权评估外部环境的优劣。

(2)市场培育。

针对产权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为促进知识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发展,构建多层次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版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对部分省市产权交易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国务院要求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精神,联合制定了《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指导意见》。

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建立和运行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围绕市场培育的主题,需要政府、中介、交易双方的努力,解决知识产权交易中出现的问题,促其有序发展。

(3)人员培训。

①评估团队建设。

评估属于智力服务型行业,评估师接触的每个知识产权领域都有很深的知识,从业人员可以采取专业细分的方式,各顾专业深入研究,整个团队走学习型组织道路,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不至于出现面对具体知识产权茫然无措的尴尬局面。

②专家库建设。

由于知识产权涉及各个领域,评估师不可能对各行业都熟悉,除了采取上述专业细分、知识积累方式外,还有必要建立专家库,解决评估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③数据库建设。

评估就要估值,以数据说话,但是没有原始数据,评估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建立行业乃至评估公司的数据库至关重要。

(4)整合服务链。

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篇5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

一、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尚不完善,存在知识产权的权属争议和权利的不稳定性。同时,由于我国知识产权登记制度原因,导致知识产权实际权利人的权益存在不确定性。另外,我国知识产权质押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仅仅有《担保法》、《物权法》及三部主要知识产权分支部门法,而关于专利权质押、著作权中的财产权质押、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质押的具体操作规则,主要是一些部门规章或地方的管理办法。这些管理办法大都仅具有操作的程序性规定,对于知识产权质押如何进行法律保护则少有涉及。

(二)知识产权价值难以评估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关键环节,也是高度专业化的工作。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价值评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评估方法或不同评估机构,其评估结果可能差异巨大。目前,我国虽然对无形资产评估制订了总体标准,但操作性不强。对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商标和版权等各类知识产权没有制订独立的操作规则,因此很难对这些资产进行准确的价值评估。此外,我国在知识产权评估方面,还存在着评估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缺乏专门的评估机构等缺陷。

(三)知识产权质押物变现困难

与不动产抵押相比,知识产权的价值体现在未来收益,表现为可收回金额。受到企业所处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其未来价值的实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此外,国内知识产权质押意识还比较薄弱,知识产权转让市场不够成熟,评估和转让程序复杂。同时,我国金融诉讼实践存在审判难、执行难的问题,银行在不动产质押纠纷中,往往都是“赢了官司输了钱”。而知识产权融资质押标的物的权益关系更加复杂,难以确定,再加上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狭窄,执行时间拖延而降低质押物价值的可能性就更大。

(四)产权交易市场不够成熟

产权交易是知识产权投资进入与退出机制的重要保证。产权交易市场的完善和发展,有利于知识产权的顺利转让、许可和变现,也是知识产权质押业务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尚不成熟,导致质物处置通道不畅,风险不能快速转移或分散,将形成贷款的处置风险,直接导致信贷资产质量的快速恶化。

(五)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够完善

在影响知识产权融资业务的众多因素中,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实践过程中,大多数政府更倾向于让市场自由配置资源,对于刚刚起步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采取“旁观”态度,让其在市场经济过程中自由发展。对于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通过行政引导或规范予以解决。另外,政府部门缺乏经验、缺乏行之有效的操作制度、行政效率低、缺乏探索精神,尤其是专业知识的欠缺也是妨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实践中有关许可使用权转让、担保权益的实现等适用法律条文的遗漏和缺陷,立法机关应及时补充修订。或制定一个专门的知识产权法典,把不同性质的问题纳入到不同的版块当中去。同时人民银行、银监会应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有关部门,制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信贷指引、操作规则及实施细则。确定知识产权许可使用权质押登记的适当性、质押权益公示的构成、质押权益所覆盖的具体资产、实际权利人的权益归属等问题,加强立法的衔接配套,增加可操作性。

(二)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制度

 由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一项专业技术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所以应该广泛吸取在相关领域有杰出造诣的学者、实务工作者的意见。通过召集各领域的专家,构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服务的专家库,就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制定专门的操作流程和方法,并建立严格的评估人员责任制度,以合理高效地对所质押的项目做出准确及时的评估,使其尽快融入市场,转化并发挥效用。另外,鉴于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受市场影响较大,在评估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商业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在评估中防范质押风险,最大限度地保障质押权利人的利益。

(三)完善知识产权变现制度

在出质企业无法向银行偿还本金时,变现成为银行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针对知识产权变现能力较弱的特性,建议推动产权交易,增强知识产权的流动性,建立通畅的产权处置通道,简化交易程序,降低交易成本,使作为质押物的知识产权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转让、许可、拍卖变现。同时,还应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交易中介机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为企业和银行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交易市场环境。

(四)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

政府应充分发挥“制定政策、搭建平台、营造环境”的职能,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并逐步将其交易品种拓展到专利权、著作权等领域。借鉴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模式,设计全国统一的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系统。同时,加快发展知识产权交易中介机构,为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本结合提供良好的中介服务,注重市场宣传,有效沟通买卖双方,扩大信息范围,实现全国联网,并进行网上交易。

(五)完善政府配套服务支撑体系

一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及相关主管部门应精心组织由知识产权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各行业可商界代表、资产评估师、注册会计师、律师等专业人员组成的评估小组,加强评估课题研究。规范知识产权评估的准则性文件,并制定具体细化的评估标准和方法。二是通过建立高效率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立知识产权成果交易新机制,完善技术转移所需的相应配套服务。三是设立统一的知识产权登记机关及规范的质押登记查询系统,统一登记公示程序,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四是建立专门或专业的仲裁机构,以便解决相关当事方出现的纠纷,最大限度地保护相关各方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李虹,石芳娟.知识产权融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天津经济,2010(5)

[2]秦亚丽.试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关问题的探讨[J].华北金融,2006.12

[3]周升平.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工作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0(7)

[4]郝丽琴.关于知识产权质押的现状研究与对策[J].河北企业,2010(9)

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篇6

[关键词]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知识产权;投资

[作者简介]李贺杰,河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教师,法学硕士,河南洛阳471023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2―0168―03

对以知识产权投资的规定最早见于我国的《三资企业法》,外商依法可以知识产权投资,尤其是在我国大力提高外资利用率的今天,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允许外商利用知识产权进行投资,以技术折价入股的方式能使合营双方有更紧密的联系,它可以积极地配合减少国际技术转让中的风险,更加关注技术的使用和企业的发展,实现最大化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外商以知识产权投资在现实中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分析解决,笔者选择较为典型的中外合资企业进行分析研究。

一、外商以知识产权出资的条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合营者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场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明确合营双方只可以工业产权和专有技术等作价出资,明确地将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排除在外。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新《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出资。”将出资的范围从工业产权扩大到著作权。从理论上讲,著作权的财产性权利具有可估价的财产价值,也完全可以依法转让,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财产,允许以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出资,是适应时代要求,推动科技进步,加速科技生产力转化要求的。根据新《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八条“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适用本法”,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合营企业的外商投资者也可以著作权进行投资。

其次,出资知识产权的合法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以下简称《合营企业法》)第五条第二款和《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对外商以知识产权出资规定了一些限制条件,而我国新旧公司法均未对以知识产权出资提出上述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对外商以知识产权出资实行了“次国民待遇”。综观当代国际投资法律规范,国民待遇原则虽尚未成为一项普遍原则,但仍是对各国国内法律制度最具直接影响的原则。我们需要取消对外商投资知识产权的“次国民待遇”,同时取消在税收上给予合营企业的税收优惠,不分主体是内国人或外国人,取消以知识产权进行投资的门槛,对以知识产权投资利于生产提高和环境保护的企业给予各方面的优惠和奖励,从宏观上加以指导。另外,出资知识产权瑕疵的责任分担有待明确。目前,我国法律对权利的使用范围、后续改进成果分享、成果的出资者是否应该保证该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以及承担担保责任的时间、地域等无明确的规定。责任的分担应本着诚实信用、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根据阶段不同和各方当事人的过错来分担。在出资人股时,在要求出资者提供权利担保的同时,还要让其适当提供技术担保及相关权利担保。人股后,权利担保主要由成果出资者承担,技术担保原则由新成立的公司承担,除非技术成果出资者有明显过错。

最后,外商以知识产权投资的是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专有权还是使用权?按照新《公司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这里的“财产权”指的是所有权、专有权还是使用权,《合营企业法》及《实施条例》对此也没有规定。“知识产权的专有权”与一般物的所有权是不同的,“专有权”更能体现其独特性,知识产权出资实质上以其一定期限的使用费出资,转移的应是获利能力及相应的权利,而不是必须让公司像拥有物质资本那样来掌握和形成公司的独占财产权。出资方转移的和公司获得的是一定期限的使用费,其出资具有重复性。所以,知识产权出资并不一定以成果专有权人股,很多是知识产权的使用权,而且我国《公司法》已经明确可以出资土地使用权,所以以知识产权的使用权出资应该是可行的。但很多人认为使用权出资与《公司法》所要求的公司拥有“独立的财产”不一致,这需要法律规范进一步明确,消除争议和疑惑。

二、外商出资的知识产权作价问题

首先,作价的方式是评估作价还是协商作价。我国新《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第二十九条规定:“股东缴纳出资后,必须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而《合营企业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其作价由合营各方依据公平合理的原则协商确定,或者聘请合营各方同意第三者评定”。这种冲突需要法律的明确,由于知识产权的评估作价较为专业,所以笔者认为还是由专业的评估机构作价较为准确。另外,从国民待遇的角度,也应该选择评估作价的方式。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对知识产权的客观、准确评估作出可行的、权威的规定。其次,评估作价的方法问题。知识产权的作价有较大的弹性。一方面,由于知识产权本身的原因,知识产权的价值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经常没有同类参照物比照;它又具有时效性、相对性,会因时间的变化和竞争对手水平的提高,其价值不断增减。而且不同知识产权本身的特点也要考虑,这些都要求知识产权评估方法应该具有适当性。另一方面,目前资产评估管理存在政出多门、法度不一的问题。一些行业在部门利益的驱动下,片面强调行业特殊性,通过制定部门规章另搞一套评估管理办法,扰乱了资产评估管理秩序。并且目前评估业竞争激烈,利益驱动对评估的影响不容忽视,评估机构按比例从知识产权作价中提取中介费,这样为某些出资人与评估机构串通作弊留下了可乘之机。因此,需要加强评估的公正性。笔者认为,资产评估机构对资产评估报告承担连带责任,即当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含有虚假成分,并导致出资人、公司利益受损时,评估机构应作为第二位顺序的责任承担者,向受损的相对人承担连带责任。另外,同一知识产权,不同的评估机构可能会作出悬殊很大的评估结果。为了尽量减少评估结果的悬殊,应当对作价方法提出明确、公示等原则性要求。作价方法的明确和公示在法律上的意义在于,它可以防止出资者或者出资者之间的恣意评价,表明所适用的是适当正确的评价额计算手段。

最后,评估作价的误差补救。因为入股知识产

权价值的不易确定性、收益的不易预计性等,所以公司章程所载的出资技术评估价额往往与该技术的实际价额有误差,此评估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从公司稳定性出发,为了减少交易成本,价额误差不显著的,就可以避免调整。新《公司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何谓“显著”,我国公司法只强调了“显著低于”,要是“显著高于”该如何?在西方资产评估较为发达的国家,成交价格一般在评估价格10%左右上下波动即视为评估价格是准确可信的。作为参考,根据实践及惯例,评估价格与实际价额误差在实际价额的10%以内均属正常,即该误差不具有显著性,无需调整;否则,需要调整。对于“显著高于”,笔者认为,应该由公司按照技术的实际价值及时地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公司资产是公司经营的基础,也是公司责任能力的重要标志,真实登记公司资产既有利于公司经营,也有利于债权人利益保护。另外,由于知识产权的时间性,知识产权的价值变化很大,应建立知识产权出资的年度重新评估制度,以调整知识产权的资本数额,在遇到知识产权价值发生重大变动的情况下应设立重大事项评估制度,在此基础上赋予其他股东重新评估调整股权结构的请求权,以便适时进行利益调整。这样既能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又能避免对公司其他股东利益的侵害。

三、外商知识产权投资比例问题和对企业风险责任问题

我国旧《公司法》曾有关于知识产权投资比例的限制,《合营企业法》对此没有规定,一般认为应该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对于知识产权出资比例的限制,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建议,主要的考虑因素有两个:一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货币资本与非货币资本的相对稀缺性已发生变化,货币资本的稀缺性降低,而知识产权等非货币资本的稀缺性却相对提高了,知识产权资本逐渐发挥支配作用,尤其是高新技术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存亡,需要加大甚至取消其出资比例的限制;二是知识产权投资具有较大的风险性,无形资产在注册资本中所占比例过大,会增加投资的风险,进而影响到货币、实物出资方的利益和债权人的利益。新《公司法》妥善解决了这两方面的矛盾,一方面取消了知识产权的出资比例限制,另一方面第二十七条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保证了必要的安全性。因此,合营企业的外商投资知识产权不再有比例的限制。那么外商对企业经营失败的风险如何承担?外商以知识产权出资后,知识产权投资的风险转移到合营企业,实质上是有形财产出资的中方承担。因为企业一旦经营失败,外方的知识产权没有受到损失至多是得不到预期的回报,而对于中方经受失败则意味着不仅得不到预期的投资回报,甚至连本都可能收不回来。现实中的确存在一些外方责任心不强、抢了便宜就“上岸’的情况。因此有中方投资者要求外方以知识产权出资的同时,也必须投入一定的资金,但这极易影响合作。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作出合理规定。

四、对外商以知识产权出资的鼓励和监管问题

首先,外商以知识产权出资的合营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很大的市场风险。在我国打着知识产权的名义滥设公司的情形并不少见,尤其是合营企业仅设立董事会,缺少股东会和监事会的必要监督,从某种程度上讲,风险更大。如何维护市场稳定并健康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难题。加强对知识产权出资的审查监督已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审查不严极易导致公司作弊的严重后果。而我国目前对公司监管的重点体现在对国有资产的监管上,对合营企业监督很少。笔者认为,应设立专门的出资审查机构,加强国家对知识产权等非货币出资的介入,不再区分国有资产和非国有资产,一律严格审查。可以考虑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行使对知识产权出资进行审查的职权,如有估价不当,审查机构可以责令评估机构重新评估,并对原作价进行变更。这样就建立起了类似国外的双重审查制度,既体现了公司内部的审查,又表现出国家机关的介入,充分保护大众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篇7

作者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总结了知识产权评估在公司注册/知识产权增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交易、公司破产清算、法律诉讼等五类场景中的运用,并提出相应评估方法建议。

一、公司注册/知识产权增资

《公司法》规定非货币资产(包括无形资产)最高出资比例不得高于注册资本的70%,因此对于大量的科技型企业,在其公司注册时,都需通过评估来确定其价值,以便明晰其在新公司中的股份比例,体现知识产权价值,保障技术持有者相关利益。

当公司正常经营后,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刚成立时的注册资本与现有实力不匹配,出于上市、融资或项目投标等目的,需要增加注册资本。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讲,用专利权、商标权、软件著作权、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增资,一方面体现了企业的技术价值,企业的形象和实力得以展示,为今后项目投标、引资等提供了帮助;另一方面不需要占用太多的流动资产,缓解了企业现金不足的困难。

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由北京源深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京能集团下属)、北京华清泰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组建的国企控股公司。公司以清华大学技术研发团队为依托,采用独创的“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专利技术,专注于电厂、化工及冶金等行业的余热回收利用,在扩大城市供热能力的同时,可最大限度的节约能耗,减少排放。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华源泰盟通过项目总包、设备制造、技术研发、系统优化、技术咨询以及售后服务,为客户提供特性化、系统化和专业化的全面解决方案。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7000万元,其中股东北京华清泰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拥有的专利权出资,占股权比例为40%。充分说明了关键专利权在企业发展中的价值,并且公司已经通过了北京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门槛,该公司将在税收、资金、贷款等方面获得更多优惠,拥有更大发展空间。

对于增资所用的知识产权,其价值的评估一般采用收益法。收益法通过合理确定知识产权带来的预期收益,分析与之有关的预期变动和收益期限,与收益有关的成本费用、配套资产、现金流量、风险因素及货币时间价值,进而估计知识产权的价值。用于增资的知识产权属于企业所有,其价值体现在未来能为企业带来的超额收益,因而采用收益法评估其价值是相对合理的。例如超额收益法:所谓超额收益,这里是指企业整体收益中扣除有形贡献资产收益后的超额收益,有时可能除了扣除有形贡献资产的收益外,还需要扣除一些可确指无形贡献资产的收益,认为最后剩余的收益就是被评估无形资产创造的收益,然后通过折现确定被评估无形资产的价值。

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因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轻资产”的突出特征,其可抵押资产较少,知识产权及核心技术是其发展和壮大的主要源动力和核心竞争力。科技型企业为了解决相应资金需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应运而生,并产生了大量的知识产权评估需求。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指企业或个人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融资。2012年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首破百亿元,达141亿元人民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这一新型融资方式已在全国逐步推动,不仅拓展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而且进一步刺激企业提升其自身知识产权意识和运用能力。

北京讯鸟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讯鸟软件”)创立于2001年,是专业的“云计算”互联网语音和管理服务平台提供商。公司2008年通过“双软企业”认证,同年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并获得60万国家创新基金支持。目前,讯鸟软件有几十项软件著作权,三项已经公示的专利技术,另外有五个专利技术正处于公示阶段。讯鸟软件属于典型的轻资产型的软件类企业,缺乏写字楼、厂房等固定资产,不符合固定资产抵押贷款的条件,融资问题一直都是企业发展的瓶颈。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以下简称“软交所”)协助讯鸟软件向北京银行申请“软件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企业以软件著作权和软件产品登记证为质押物,向北京银行申请了300万流动资金贷款,满足了其日常经营发展的资金需求。软交所质押融资的“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了优质、高效、“零距离”的服务,极大的减少了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经济成本。

又如北京铁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运营铁血网(),注册资金为1700万人民币(其中知识产权出资为700万元)。铁血网创立于2001年,其前身为1999年成立的虚拟战争网;铁血网定位于以军事内容为主的中文社区,通过铁血互动平台向用户提供海量、全面、最有价值的实用信息。目前,铁血网的主要产品为铁血社区、铁血读书、铁血君品商城、热血文明游戏,业务囊括了网络广告、在线付费阅读、B2C销售和网页游戏。同样缺乏房产、设备等固定资产,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但其商标价值大。软交所了解企业现状和融资需求后,对企业进行初步的尽职调查,出具融资推荐函给杭州银行。最后铁血网通过向杭州银行质押商标,获得了300万元人民币贷款,贷款期限一年。在质押过程中,需要对本次用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商标进行评估,评估价值为2095万元人民币。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时,其价值评估主要为金融机构确定贷款额提供参考依据,这也决定了评估过程中应更关注相应知识产权对企业带来的贡献及其未来的获利能力。因此在评估方法选择上,一般用收益法来计算其评估价值,以便更好的体现被质押的知识产权实际价值并考虑未来变现的可能性。

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篇8

【关键词】知识产权;融资模式;质押;质押风险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科技型企业演变成我国经济的一大主力,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源泉。金融危机爆发时,虽然国家通过施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维持经济稳定增长,但中小企业并没有从中受益,反而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以知识产权等为主要资产的科技型企业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残酷的现实环境要求他们利用自身的条件探索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

知识产权融资是指知识产权所有权人用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财产权获得资金支持的融资行为,包括知识产权质押、证券化融资、知产引资及知识产权融资租赁。

一、国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现状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了,而我国却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最早于2006年在上海浦东开始实施,同年,交通银行北京分行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代表着中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正式起步。为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8年12月23日首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的通知,试点工作自2009年1月1日启动,主要单位有北京市海淀区知识产权局、吉林省长春市知识产权局、江西省南昌市知识产权局等。2009年9月,又启动了四川成都市、广东广州市、广东东莞市、江苏无锡市等第二批试点单位。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迅猛发展已经超出我们的想象,全国各地开展质押融资试点运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北京、上海浦东、武汉都摸索出了独特的融资模式,其他各地基本上是仿照这三种模式开展的。北京模式是以银行为主导的市场化模式,企业通过直接将专利权、商标权向银行质押的方式实行融资。交通银行北京分行是北京模式的核心,他们通过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并以“展业通”作为融资代表,但却因贷款门槛高而将很多中小企业拒之门外。浦东模式以政府为导向,是“银行+政府基金担保+专利权反担保”的间接质押模式。政府为企业知识产权提供担保,承担95%99%的质押风险,企业向银行贷款时,银行仅承担1%5%的风险。这种模式降低了银行的贷款风险,然而这种融资模式却加大了政府承担风险的程度。武汉模式则是在借鉴北京和上海浦东两种模式的基础上推出由武汉科技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服务的混合模式。该模式中不仅有政府提供贴息等政策,还有权威担保机构提供担保服务,是相对较理想的融资模式。

虽然三大模式为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树立了标杆,但仍存在着自身的缺陷,如无形资产评估难、担保风险大、我国对知识产权的意识淡薄等。这些缺陷阻碍着知识产权融资的普及发展,因此,我国现阶段发展知识产权融资的主要任务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分析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道路。

二、海南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现状

(一)知识产权现状

2010年4月,海南省政府下达了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的通知,在这项通知里,海南省政府强调,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大力提高我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加快我省经济发展,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在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的几年中,海南省专利申请量、商标注册量、版权登记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就专利权而言,海南省2013年全年共申请专利2358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9.3%,具体情况见表1:

表1海南省发明专利权统计表单位:件

时间申请量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2012年18248657472122013年2358921993444同比增幅(%)29.36.532.9109.4此外,海南省特色的热带农业在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在海南进行更新换代的农作物新品种达80%以上。海南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属于本省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却无法与其协调,在我国30个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的省份中,海南排在第28位,植物新品种权的申请种类少,仅为水稻和玉米。农作物新品种属于发明专利权,我国发明专利权的质押融资潜力极大,从而体现出农作物新品种的质押价值。

(二)知识产权融资现状

为建设国际旅游岛营造优良的知识产权环境,解决现有特色知识产权的困境,海南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除企业自身创建知识产权外,省政府还为知识产权提供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专利、商标申请费用资助,知识产权质押、担保贷款的补贴,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奖励,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扶持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等方面。同时,政府还为企业制定知识产权多元化融资政策,鼓励更多的科技型企业自主融资。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海南省政府与各大科技型企业自身的努力,其知识产权融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2013年,由海南省知识产权局主办的“专利技术与投融资资金对接”主题活动中,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华侨中学的学生展示了大量有创意的专利技术,引发参与者极大兴趣,会后有多家担保公司与几家专利持有单位达成了大额的担保贷款。

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海南省知识产权融资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海南省同样存在交易市场的不完善、担保机制不健全、金融机构融资风险大等普遍问题。具有海南特色的热带农业知识产权存在着推广难、保护机制缺乏的问题,其中困扰融资的主要问题还是农业新品种产权的保护难度大,担保风险大,无法吸引外界投资,仅能靠政府的扶持基金研发新品种。

三、我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际融资量少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缺少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与美国相比,我国《担保法》虽然列出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相关规定,但却限定了融资标的。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2007年《物权法》的颁布拓宽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道路,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困境。就我省而言,缺乏一套具有海南地方特色的知识产质押融资法规。截至2010年,海南省共有25家企业获得总数近1.5亿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仅占全国试点融资额的1/20,中小企业仅有9家。由此可以看出,知识产权质押法律制度基本上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融资功效。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一个从知识产权设立、登记、评估到实现的过程,我国没有形成标准化的知识产权质押操作规程供各省参考。此外,现行法律还存在相互冲突、重复的现象,在实际操作中让人无所适从。因此,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操作控制,尽快形成行之有效的统一的法律体系是解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首要任务。

(二)知识产权质押评估困难

首先,我国缺乏完整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也没有一套统一的评估标准。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在质押过程中,受保护的程度不同,审批的流程不同,评估方式的不同也会引起知识产权价值参差不齐。就专利权而言,安徽大学商学院姚王信老师认为影响专利权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专利的排他性范畴、专利的保护期限、专利技术所处的生命周期、技术推广的可能性等。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加大了评估的难度,同时,对这些因素价值的评估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影响专利权价值的客观评判。

其次,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水平不一,行业秩序混乱,缺乏有效的行业规章制度,评估机构的知名度不同也影响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准确性。每个评估机构采用的评估方法不同也导致知识产权价值差异大。目前我国采用的无形资产评估方法有重置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现值法三种。企业采用成本法计价的将其研发的各项费用都计入成本,而对银行而言,这部分研发成本是很难估计的。市场法是最贴近现实的计价方法,但其现实实践能力却很弱。收益现值法是计算出知识产权有效时限内收益量的现值,是最常用的估价方法,但该方法存在较大的主观性,致使评估结果差异过大。由此可见,不仅是海南省,全国各地都存在知识产权制度的不完善,评估体系不完整的现象。评估难以找到统一标准,没有权威性的评估机构,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估方法,极大程度的限制了知识产权融资的发展。

(三)质押风险大

尽管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出台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等财政支持政策。政府不仅直接为企业提供贷款贴息,还在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起中介作用,如有些地方政府直接将物色好的企业推荐给银行等金融机构,促进知识产权融资发展。但近年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加,主要问题是银行和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交易信息的封闭加大了银行的贷款风险,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积极性。知识产权的风险高于实物资产,致使知识产权的质押风险高于实物资产质押。影响知识产权价值的因素很多,难以预测切不可控,导致其价值可能发生较大变动,如著名商标“三鹿”,因此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存在很大的融资风险。浦东模式与武汉模式中都有政府为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和它们相比,海南省知识产权质押市场不够规范,交易程序还不完善,对质押行为的监管力度不够,即使银行抗风险能力较强也无法从根本上降低质押风险。与此同时,知识产权属于无形资产,流动性较差,风险不能快速转移,银行不能对知识产权进行拍卖、转让、租赁等方式回收资金,这也是银行在面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时止步的重要缘故。

四、完善我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建议

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实行,多数以北京、上海浦东、武汉三大模式为基础,并根据本省自身的条件加以修改实施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引进“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创新模式,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搭建了交易平台,严格银行对企业的准入条件,有效地控制了贷款风险。海南省应在三大模式的基础上,借鉴南海区市场化运作方式,创新担保模式,大力发展海南地方特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一)政府方面

1.健全知识产权质押的法律制度

《物权法》虽然补充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相关规定,但融资标的仍然没有得到拓展。完善我国法律制度的首要问题是根据时代的发展适当地扩张知识产权融资标的,为更多的科技型企业提供便利。海南省拥有大量的农业知识产权及地方特色商标权,省知识产权局应根据我省知识产权的发展制定融资标的,不能局限于《物权法》中的规定。各省知识产权局、工商局等各相关部门应该在《担保法》和《物权法》的框架下制定出更详细的法规,以规范知识产权质押的条件与范围,制定统一的知识产权质押操作流程及评估标准,明确质押合同的签订、生效、变更及注销程序,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使交易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靠。同时,还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公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重点加强海南省地方特色知识产权建设,为热带农业知识产权开辟道路,形成一套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相适应的知识产权地方法规和规章制度。

2.加大质押融资政策支持

政府对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政策支持包括贷款贴息和融资费用补贴。对企业的贴息政策包括对贴息率、贴息最高限额、贴息期限等做一系列规定。融资费用补贴政策包括担保费用补贴、评估费用补贴和其他费用补贴。上海浦东、四川成都等地均设立专项基金,创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平台,政府承担95%以上贷款违约风险。海南省应学习他省的做法,鼓励农业单位开发海南特色热带植物新品种,成立特色农业专项基金,政府通过向政策性银行推荐的方式帮助企业获得融资。鼓励更多的担保机构为知识产权提供服务,给予担保机构和贷款银行一定的风险补偿和贷款奖励。完善知识产权资助和费用减免政策,制度有关知识产权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公民对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认识尚浅,政府应利用省内各大媒体加大知识产权融资的宣传力度,提高知识产权融资的认识,让知识产权融资“走出去”。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海南省中介机构作用,采用展览交易、技术推荐、技术交流等方式加速知识产权融资制度的传播,实现知识产权的内在价值。各级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应定期开展知识产权融资培训,同时对知识产权融资进行宣传,并从成功的案例中总结经验,鼓励更多的企业尝试新的融资方式。

(二)银行方面

1.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评估制度

我国知识产权评估制度不尽相同,为了形成统一的评估标准,提高评估专业权威性,首先要做的是建立严格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规范评估机构行内规章。统一知识产权评估方法,不仅要具有针对性,更要求其操作性能强,还要确保评估人员的专业性。银行可以自行选择独立的评估机构,也可以内部成立评估小组,制定规范的评估制度,严格准确的对质押的知识产权进行评估。其次要借鉴美国、加拿大的做法,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评估登记制度,规范登记内容。可采用全国互联网电子登记制度,使全国各省市都能对登记的知识产权评估状况进行比较,以达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最后还要加强对评估机构的监督制度,成立独立的监督机构是非常有必要的。

2.创新担保方式,有效降低贷款风险

知识产权的无形性直接影响其价值的不确定性,政府或是第三方担保机构面临的担保风险很大,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较大的融资风险,为此,企业开始向第三方担保机构提供反担保(通常为有形资产)。基本模式为:

然而,反担保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融资模式,我国急需一套创新的担保方式。2008年,学者黎四奇在他的论文中提出集体担保方式,这是一种新的担保方式,具体内容是借款人将现有的或将来取得的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作为集体而设立的一种物权担保方式。这种方式弥补了单个财产担保所存在的不足,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担保方式。海南省农业单位可以将植物新品种权和土地使用权作为整体进行质押融资,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

3.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产品

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与北京市经纬律师事务所、连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北京资和信担保有限公司等于2006年10月共同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产品――“展业通”,标志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正式走上道路。目前,大部分企业的融资标的为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银行作为风险规避者,不愿意开发新的产品,很多中小企业仍然无法踏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大门。江苏省、广东佛山市在政策的支持下,推出了无担保质押,打开了银行融资创新的第一扇门。海南省拥有地方特色的热带农业知识产权和特色商标权,但能够利用这些知识产权融资的企业却微乎其微。除了企业本身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意识不足外,很大原因是我省各大银行并没有和企业形成有效的对接活动,没有开发有关海南省特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产品。海南省近年来计划扩大银行网点规模,大批股份制银行将入驻我省,各大银行应贯彻政府政策,借鉴江西省无担保质押措施,积极开展与知识产权有关的金融产品创新,推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三)企业角度――推动企业转变管理观念

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科技型企业,不仅要注重产品的研发,还要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加强财务管理,更应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贷款过程中,银行会要求第三方担保机构为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担保机构会要求企业以有形资产提供反担保措施。因此,企业注重现有的知识产权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企业有形资产的管理。采用集体担保方式融资的企业更应加强资产的管理,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和监督体系。只有这样,科技型企业才能彻底解决资金短缺的困境,才能充分的利用融资款项扩大自身规模,为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青.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践现状及政策完善研究[J].浙江金融,2012,11:3739

[2]吕薇.现阶段我国知识产权发展呈现出六大特征[n].上海证券报,20071105a08

[3]杨素英.省城“知识产权”能作价入股了[n].山西经济日报,20080228002

[4]姚王信.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研究:理论、模型与应用[D].天津财经大学,2011

[5]陈江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其政策表现[J].改革,2010,12:121125

[6]罗泓.论知识产权质押[D].重庆大学,2012

[7]牛草林,薛志丽.知识产权融资约束因素研究[J].财会通讯,2013,24:114119+129

[8]余薇,秦英.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研究――以南昌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试点为例[J].企业经济,2013,06:170173

[9]苑泽明,姚王信.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研究述评――基于知识产权融资视角[J].会计之友,2011,07:1014

[10]凌辉贤.知识产权融资模式研究――以质押和证券化为例[J].财会通讯,2011,24:119122

[11]梁飞.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

[12]周天泰.知识产权融资的法治研究与建议[D].华东政法学院,2006

[13]张维珍.知识产权融资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9

[14]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促进知识产权发展若干规定的通知[J].海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10,08:38+30

[15]苑泽明.无形资产评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6]黎四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障碍及其克服[J].理论探索,2008,04:139142

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篇9

引言

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的问题,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其技术创新,使这些企业或多或少地拥有一些自主知识产权,正因为如此,这些企业已成为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经济群体。这些知识产权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正因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是其核心资产,具有较高的价值,这就为其融资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即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但是知识产权贷款是一种新的融资手段,相对于以机器设备与不动产等为抵押物的传统贷款形式来说,具有较大的风险。实际操作中,由于对于知识产权贷款业务的不熟悉,对如何有效控制其风险经验不足,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企业和银行都很少操作知识产权贷款。因此,研究知识产权贷款,探索知识产权贷款的具体操作途径,对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也能为其他中小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贷款

广义的知识产权是人类智力创造的产物,人们对自己所创造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是指符合条件的权利人(著作者、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依法登记,并通过法律赋予其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具有区别于其他物权的特性。

1.法律性。知识产权申请都应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审查、复审、授权。

2.专有性。知识产权为权利主体所有。权利主体以外的任何人,未经权利人的同意或者法律的特别规定,都不能享有或使用这种权利。

3.时间性。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是有时间限制的,过了法律规定的期限,便不再受法律保护,社会公众就能自行使用。

4.地域性。知识产权在空间上的效力是有限的,知识产权因一国的法律产生,所以只在该国范围内有效,在其他国家不受承认。

知识产权贷款是指权利人以合法拥有的目前仍有效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财产权经评估后,向银行质押融资。广义的知识产权的权利在法律上难以界定,一般不能用于知识产权贷款,用于知识产权贷款的知识产权主要是狭义的知识产权,而且需要办理相应的质押手续。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知识产权贷款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于中小企业以知识产权融资的政策和激励机制的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方式似乎已经成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一把钥匙。但事实上,目前凡是以知识产权质押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银行,对于融资企业的授信额度都较低,发明专利权的授信额不超过评估值的25%,实用新型专利权不超过15%,商标专用权不超过30%;最高贷款金额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期限一般是1年;融资成本过高:贷款利息、评估费1.25%、律师费1.25%、担保费1.5%,4项加起来约占贷款额的10%。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96—2007年5月登记的32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项目总金额51.6亿元,涉及专利700余项,数量仅占我国163万件专利的4‰;2009年上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专利申请42.6万件,同比增长23.1%;专利授权25.2万件,同比增长31.3%。但2009年上半年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的专利权质押合同却只有76例,其中仅有29例已从银行获得融资。发挥融资作用的专利权比例极其低。究其原因,是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知识产权贷款存在较大的风险,加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备,都增加了知识产权贷款的难度。

(一)知识产权贷款相关法律不够完善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起步较晚,法律法规和配套措施很不完善。知识产权贷款的法律不完善主要在于:知识产权的专业性较强,无论是在有效性审查、办理质押登记、风险资产变现等环节均有可能出现法律问题或纠纷。从法律角度来说,知识产权融资不论其运作模式搭建得如何巧妙繁复,其本质仍然是有担保的债权。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条第一款的规定,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另外,我国《商标法》对于商标的申请、注册、审查和核准、续展、转让和使用许可、商标争议进行了全面规定。我国法律规定:“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予以公告。”可见,法律承认了商标权转让的合法性。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目前尚不健全,商标专用权、专利权本身存在较大的权利不稳定性,权利人的权属与权益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权属争议。

(二)知识产权评估难

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之前,就不可避免地要对所质押的知识产权资产进行评估,作为质押标的知识产权,有着明显区别于房产、汽车等有形资产的特殊性,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司长马维野曾经指出,知识产权价值认定是担保方和商业银行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知识产权贷款首先的环节就是知识产权的评估,在实践中,主要的评估难题来源于以下几方面:一是评估人的主观判断风险。评估机构的专业能力、视角、方法和经验会直接影响估值;评估价格与市场环境、市场前景关系密切,特别是对知识产权的市场前景预测专业性十分强,一些知识产权可能只有潜在价值,而还无当前可实现的市场价值。二是替代技术的风险。在日新月异的市场中,替代技术出现可能会使原有技术价值降低或是变得毫无价值。三是权利人的道德风险。例如有些企业的“驰名商标”的认定,或是申请专利的技术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四是强制许可的风险。如果政府对于专利、版权等某些知识产权可以采取强制许可的手段,虽然会有一定的特许费补偿,但会导致质押的知识产权迅速贬值。以上可能出现的风险都会使得银行畏而止步。

评估难,从而影响了评估的结果,知识产权的价值没有一个唯一的衡量标准,更不利于知识产权的出质。专利价值的评估直接关系到专利质押的设定及实现。因为专利客体的非物质性,知识产品生产的独特性、唯一性,使专利的价值只有通过评估才能得以确定,导致很多商业银行至今无法推出专利贷款产品。银行由于无法直接占有抵押的专利而被认为存在信贷风险,其次,知识产权的独特性决定了它的应用需要与一定的产品、技术人员及其他因素相配合,使知识产权的应用并不像机器、厂房等有形资产那样具有普遍应用性。因此,一旦知识产权处于拍卖中,是很难达成交易的。而且评估和转让程序复杂严格,需要耗费银行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处置成本也相当高。

(三)知识产权贷款的风险大

1.估值风险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弹性较大,使银行在变现知识产权时可能面临着出让价格与贷款发放时的评估价值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实践中主要的评估风险有:(1)替代技术风险。技术进步导致的替代技术可能使原有专利价值降低或变得毫无价值;(2)可转让性风险。如专利权的价值实现依赖于发明人的技能,使得其可转让性降低;(3)市场化风险。与有形实物不同,知识产权在很多方面并没有可以参考的数据和成交记录。既使有历史交易数据,评估价格跟市场环境、市场前景关系密切,对知识产权市场前景的预测专业性很强,难以预测。一些知识产权可能只有潜在价值,而无当前可实现的市场价值;(4)评估人主观判断风险。知识产权的独一无二性,使得其价值评估更易受到评估人主观判断的影响,评估机构的专业能力、视角、方法、经验直接影响估值。

2.处置变现风险

知识产权的变现前景难以预测、变现困难也是商业银行开展此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与不动产抵押相比,知识产权质押物的流动性相对较差,并受到产权交易活跃度的限制,拍卖、转让、诉讼及执行的交易成本较高。银行难以像处理有形资产一样,迅速通过拍卖、转让等方式收回资金。

知识产权依附于专业知识和团队,且必须与一定的生产条件如生产设备、销售渠道及售后服务相结合才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其本身不会独立地带来收益。知识产权在脱离特定研发(生产)团队后价值容易迅速降低。这种需要与其他资产相结合才能实现现金流的特点,决定了若出现拍卖知识产权的情况,可能会出现该知识产权与企业原有生产工艺或设施不适应的问题而难以出售。尤其一旦贷款发生逾期,银行面临质押物难以处置、成本高、债权得不到实现的高风险,以至于银行对知识产权贷款望而却步,表现冷漠。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知识产权贷款的解决途径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知识产权贷款因为其风险高,在现阶段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推进知识产权贷款融资业务阻力较大。要促进知识产权贷款,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由政府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配合,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推进。

(一)政府完善知识产权贷款的相关配套制度,建立知识产权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是知识产权贷款的基础

1.完善知识产权贷款的相关配套制度

要想真正落实知识产权贷款,需要包括政府和企业在内的多方努力,其中,如何建立健全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更是重中之重。如2011年2月,陕西省颁布了《陕西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旨在促进知识产权的运用和资金融通,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支持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规范办理和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保障知识产权质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制定法律法规、做好引导和协调工作的同时,还要促进各类知识产权通过市场进行转化,对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进行企业无形资产发现、判断和营运的培训工作尤为重要,通过培训让企业认识市场。此外,对从事无形资产评估的行业机构、专业人士进行不断的知识更新,形成政府推动与市场化发展的互动机制,如此才能推进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2.建立知识产权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知识产权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是指设立一个专项基金,当金融机构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到期后企业未能还款,通过处置质押品不能完全实现其债权时,由专项基金给予未实现债权的款项补偿。该专项基金可以由当地政府联合科技型中小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对基金成员企业给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补偿担保。

3)推进税收优惠政策实施

为了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贷款的可获得性,应尽量减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外部风险。近期财政部、税务总局、银监会等政府财经部门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各地中小企业金融扶持政策的制定,完善中小企业财税扶持政策,降低中小企业税费负担,减短退税返还周期。

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应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知识产权贷款的信贷支持,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足够贴息,降低银行风险;进一步落实税前拨备、呆坏账核销等有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优惠财税政策,细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差异化监管政策。深化工信部与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战略合作内容,加强和改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贷款的风险管理体系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虽有法律依据,但长期以来因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而存在极大的操作难度,无形资产作为贷款的质押品,在价值确定、权利归属、处置流通等方面存在着风险,这也是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无形资产很难成为贷款抵押的重要原因。而为了最大程度地规避这种风险,银行业金融机构一方面应设立知识产权贷款评估部门,规范知识产权贷款评估流程,使评估结果更加合理科学。在放贷前加强对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及其产品、管理团队的考察;另一方面与专业中介服务机构联手,共同搭建业务操作与风险控制平台,建立各方协调与约束机制。在此基础上,知识产权贷款评估部门应定期对已发放贷款的知识产权质押物的价值变动进行跟踪,当质押物的价值波动超过贷款合同规定的波动范围时,评估部门对质押物进行价值重估。贷款人可根据评估结果要求企业增加担保筹码,如新的质押物、抵押品,或担保机构及担保人。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并持续创新

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当在研发、使用以及质押贷款过程中,时刻警惕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和经济价值,把知识产权保护从被动的行为,变为自身主动的业务诉求,变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护自身技术研发收益的重要手段。提高保密意识,以确保最大程度的保值。

同时,企业内部还应加强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形成制度化、标准化的管理体系。首先,高度重视专利的申请,无论是最终的创新成果,还是研发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尽可能地申请专利,从而以法律手段加以保护。

此外,企业应对创新团队给予恰当的激励,以保证自身持久稳定的创新能力,也是为了防止因为人员流失而带来知识产权方面的损失。再次,在研发设计过程中,也要加强监督控制,防止研发成果通过可能渠道外泄。

四、结语

从我国经济及文化长远发展来看,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对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科技的创新具有一定的作用。而目前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就是资金的短缺。知识产权贷款是突破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瓶颈非常有效的方法,要促进知识产权贷款,需要由政府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配合。

基金项目: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大学生创新项目成果

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篇10

一、知识产权出资的概念及特点

知识可以作为资本,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知识既具备形成价值的自然属性又具备生产增值的社会属性,即具有资本的双重属性。知识产权出资是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出资形式,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可以将知识产权出资当成一种投资行为,它是资本化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出资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用转让或者许可的方式将其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向公司出资,由公司根据评估价值确定知识产权出资人的股东地位并享有股东权利。

根据以上对知识产权出资的概述,我们可以总结它所具有的特点:(1)不易评估,难度较大。知识产权的评估与其他财产评估相比有很大的难度,这是由知识产权的无形性所决定的。同时知识产权的价值并非是恒量的,它受到知识产权时间性的制约。因此在实践中很难进行准确的评价。(2)经营收益较强。知识产权所有者利用拥有的知识产权,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把知识产权作为资产进行投资进而获得收益。(3)产权效力不确定。这同样是由知识产权自身的特性决定的,知识产权同其他权利有所不同,它的获得必须通过专门法规的认可与授予。(4)效力期限性。知识产权的时间性决定了知识产权出资的效力是有期限限制的,在以知识产权出资时应特别注意知识产权的时间性,因为这涉及到该项权利的有效性,从而决定能否出资及其获得价值。

二、知识产权出资的标的物

研究知识产权的出资要件首先要确定其出资的标的范围,即出资标的物是否适格。在立法层面,各国均认可知识产权可以出资,但是各国相关法律规定的变现方式不同。我国《公司法》第二十七条作出了规定,依照该规定,适合出资的知识产权,能够作为公司的资本构成,法律条文就此没做任何限制条件。这是否意味着知识产权只要符合公司资本适格理论就能够出资呢?这是知识产权出资前首先必须处理的问题。公司资本由货币出资和非货币出资两部分组成,非货币出资不仅涵盖了动产和不动产等实物,还包括了特许权、债券、知识产权等非现金的财产方式。所以,非货币出资就是股东使用现金以外的财产履行出资的形式。

知识产权标的物的适格性应当具备五个特性,即确定性、价值的现存性、评价的可能性、有益性和可转让性。

(1)确定性。确定性是指出资的标的物必须可以特定化,即以一项知识产权出资必须将出资数量、种类、方式等内容详实记载于公司规章章程等合法文件当中。(2)现存性。现存性是指知识产权出资的标的物必须是既有权利,是已经获得认可的知识产权,不应是专利申请权或正在审批的商标权或正在研发的技术秘密等期待权利,也不能是已经消灭的权利,出资的标的物必须是已经取得的价值物,并且出资者对这个价值物依法具备处分权。(3)可转让性。可转让性是指知识产权出资人应该对出资的知识产权享有独立支配的权利。如果是以共有的知识产权出资,则必须征得全体共有人一致同意才可作为出资方式。(4)评估可能性。它是指作为出资的知识产权既具备商业价值,又能够通过专门的评估机构用特定的评估形式实行评估作价。(5)有益性,是指作为出资的知识产权可以为公司带来利益,即作为出资的知识产权能为公司所用,知识产权能否为公司所用取决于它和公司的经营范围之间的关系。

从性质上来看,知识产权隶属于私权范畴,它的权利对象具备无形性特征。倘若只从知识产权的上位概念进行考察,它完全满足上述非货币出资标的物的5种标准,但我们不可轻率地认为一切符合上述5项标准的知识产权均能够成为出资的标的物。类型不同的知识产权有着不同的特性,而且可资本化的并非是全部的知识产权,有些知识产权因其自身的特性,作为公司资本会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制约。由上可见,使用知识产权出资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出资的知识产权的类别,不是全部的知识产权均适合出资或者由拥有者自由支配,出资标的物的范围也是有所限制有所选择的。

三、知识产权出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针对知识产权出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本文从知识产权资本本身固有的风险和知识产权资本在公司运作上的风险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从知识产权资本本身固有的风险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用作出资的知识产权的合法性问题

知识产权的合法性即用于出资的知识产权权利是否存在瑕疵,出资者用知识产权出资获取股权即可成为公司的股东,换句话说,出资者必须是知识产权合法的所有者,他将该项权利出资具有合乎法律的依据。知识产权是否合法是知识产权出资的首要条件,如果以不合法的知识产权出资必然导致出资因非法而无效。

(二)用作出资的知识产权的时间性问题

知识产权为了促进科学文化的发展、鼓励智力成果公开,在保护时间上有着期限性。这是一类特殊的社会契约,是以国家姿态出现的社会和知识产权持有人签署的契约。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均有法定的保护期限,对于限期保护的知识产权,只能在限期内作为出资取得股东权利。

(三)用于出资的知识产权地域性的问题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决定了知识产权的效力仅限于该国范围之内。任何国家对于其他国家的知识产权没有保护的义务,知识产权的权利人若想在其他国家获得保护就应遵循该国法律登记注册或者审查批准。

其次是知识产权资本在公司运作上的风险,主要包括用作出资的知识产权机制不稳定带来的风险和价值评估中的法律风险这两个方面。

(一)用作出资的知识产权机制不稳定带来的风险

当代企业在本质上就是资本的合成体,它的责任财产的真实性以及稳定性决定了它的信用,所以大陆法规定了公司的资本三原则,尽管在我国公司法中没有明确地把资本的三个原则写入法条,但却把这种精神贯彻到了公司法中。然而知识产权价值并不稳定,专利技术同新技术的开发及市场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倘若公司接纳专利技术以及计算机软件的出资,这一专利技术以及计算机软件在保护期限届满之后,知识产权的价值肯定会大幅度地降低直至为零,这个时候就要补充公司的资本,不然就会违背公司资本的维持原则。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在接纳知识产权投资的时候,要事先对这种情况进行约定,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风险。

(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中的法律风险

较之于实物出资,知识产权的价值十分难确定。我国现阶段的立法只是笼统地确定了股东或创始人投资的非货币财产理应由具备评估资格的那些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合计出价值后通过验资机构来验资。而对怎样评估作价?能否完全由评估机构来评估?亦或是准许当事人自行进行评估等问题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目前我国知识产权的资本化程度普遍较低,在进行审查或核准时,存在评价难度大、效力不确定等问题,并且在时间上难以完全符合知识产权的效力期限要求。

四、知识产权出资的法律规制

目前我国应建立相关的法律对知识产权出资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从而降低知识产权资本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

(一)对知识产权出资基本条件的建议

1.确立知识产权出资相适应原则。出资知识产权首先应该与企业的经营范围相关。出资人出资,公司接受该出资时必须保证该项知识产权属于公司经营所需,这是公司正常经营的需求。其次,该项知识产权必须与公司的规模相适应。拥有某项知识产权的企业必须具有足以实施该知识产权的条件和能力。

2.明确知识产权出资客体适格性内容的规定。虽然公司法将知识产权列为可以出资的范围,但是在《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和《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中,没有明确界定知识产权出资标的的范围。

(二)知识产权出资的基本程序的建议

通过对国内外和出资规制相关经验的有效借鉴,应该在出资之前要重视知识产权出资规定的设立。实践研究表明,在事情发生之前采取适宜的措施能够预防潜在风险的发生,与事后采取补救措施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对比,我们可明显发现前者效果更佳,所以规定知识产权出资法定程序是非常重要的。

1.完善知识产权出资公示制度。所谓公示制度是指在知识产权出资之前应当采取适当方式将有关知识产权出资的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公司相对人及大众投资者的监督。该项制度设立的宗旨是消减由于技术无形性、难以评估等因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例如信息失真、作价不合理等,从而保证公司真实性。采取此项制度能够谨防暗箱操作等行为的发生,是对民众知情权、监督权的有效行使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