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走势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40:31

农产品走势分析篇1

通过分析本月主要农畜产品价格调查数据,主要农畜产品价格走势呈现以下特点:

?荩蔬菜价格止跌上扬,上涨2%

进入3月,由于青海省冷空气活动频繁,多阴雪天气,气温下降对本地蔬菜生产、外省蔬菜运输都带来不利影响。本月是青海省蔬菜传统生产淡季,各类蔬菜均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本地蔬菜供应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除白菜和马铃薯基本没有涨之外,精细菜、叶菜类蔬菜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幅,其中,乐都青椒和本地油菜的涨幅最高,乐都青椒的价格比春节期间的10元/公斤还高出2元。加之,3月20日成品油价格上调,又进一步增加运菜成本。

3月,青海省大葱价格为每公斤5.2元,仅比2月份上涨4%,但同比却上涨271%,可谓暴涨。目前,青海省各类市场销售的大葱来源于山东、福建两省。近期,外省大葱价格涨幅明显,对青海省大葱价格的上涨起到直接拉动作用。分析大葱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前两年葱价偏低,影响了农民种植大葱的积极性,种植面积有所下降,导致今年市场供应偏紧。二是由于前两年春季储存大葱价格较低,今年春季储藏的大葱数量下降,对鲜葱的需求加大。三是2月上旬以后外省大葱主产区较多降水,影响了大葱的收获。四是油价上调,运费上涨,推动了大葱价格上涨。

3月下旬,随着气温的逐步升高,青海省地产蔬菜开始少量上市,外省蔬菜供应量也不断增加,蔬菜价格开始有所小幅下跌。但由于3月上中旬蔬菜价格居高不下,致使3月蔬菜整体价格上涨。总之,季节、天气及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蔬菜供应量减少价格上涨。

?荩牛羊肉价格分别上涨11.1%、5%

3月份,青海省牧区发生雪灾,牛羊出栏量减少,货源紧张,屠宰量开始下滑。据乐家湾屠宰市场数据显示,近期羊肉日屠宰量为97吨左右,较2月份减少12.6吨,牛肉日屠宰量为51.3吨,较2月份减少15.6吨。雪灾、季节性及供应量等因素影响,是导致牛羊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荩猪肉价格下跌3.7%

2011年,生猪经营形势好,生猪发病率低,存栏量大幅增加。春节过后,市场供应量大于需求量,从2月下旬猪肉价格开始下滑,截至3月底,猪肉价格从月初的每公斤27元下跌到每公斤26元。目前猪肉行情由于饲料价格居高不下,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养殖户养殖利润受损,需慎重补栏。

?荩鸡蛋价格止跌上扬,上涨9.4%

农产品走势分析篇2

分析师的头脑风暴

2015年3月26日,在农产品市场形势例行的月度会商会议上,36位农产品市场运行的守夜人――农业部市场分析预警分析师,面对起伏不定的市场走势,正在为“农民怎么想、加工企业怎么看、后市价格怎么走”焦虑地争论着,反复协商也没有结果。不知是谁提起了对产业团队的羡慕,引起与会者的普遍共鸣,一个联动上下游、组建团队的创意应运而生。此后经过近一个月的反复酝酿,逐步完善的建设方案渐渐浮出水面。这个设想得到了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并最终确定为“全产业链农业信息分析预警试点”。

思路有了,说干就干。2015年5月22日,市场与经济信息司以农业部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全产业链农业信息分析预警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动员省级农业部门按照农业部市场分析预警的运行模式,用“花钱买服务”的方式遴选省级分析师和生产、流通、加工领域的基层信息员,与农业部农产品分析师紧密对接,形成上下游联动的完整团队。试点行动正式启动。

《方案》印发以后,得到了各省(区、市)农业部门市场信息处同志的共鸣,大家认为试点方案确实解决了本处室开展农业信息分析中“缺人手、缺信息、缺规范”的问题,并克服手段缺乏、时间紧张等种种困难。经过遴选,共选出了36位省级分析师、33名会商分析师、968名基层信息员,形成了稻谷、小麦、玉米等18个品种1061人的全产业链信息分析预警团队。很多省级农业部门市场信息处的同志,为了确保人员队伍质量,亲自登门邀请有经验的专家担任本省省级分析师,对基层信息员一个个打电话核实参与意愿和种养情况。

打造“信息分析预警管理平台”

1061名人员报上来了,怎么管理、怎么实现信息共享?具体负责试点工作的李淞淋博士脑子里始终装着这个难题。2015年7月,在武汉,她用断断续续的无线网浏览着某市场信息咨询网站的食用油月度报告,当看到这些报告数据实现了网络直采、报告编写实现了电脑自动生成时,一个通过电脑软件实现人员智能管理、信息实时共享、报告自动编写的创意脱口而出,引起了同行其他同志的浓厚兴趣。两个半小时的行程,没顾上喝水集中兴奋讨论的四个人,生生完成了开发一个“全产业链信息分析预警管理平台”的初步设想。

顶层设计有了,剩下的是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谁来建?建成什么样子?权限怎么分配?数据怎么传输?等等,这些问题都没有详细设计。但时间不等人,不能让省级农业部门推荐的这1061人干等着,更不能让全产业链农业信息分析预警试点就此搁浅。农业部信息中心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挑起了重担,中心领导协调工程力量、审核设计方案,钟永玲、徐伟平先后两任分析处的负责同志亲自带领团队昼夜赶工,平台框架很快成型。由于这个信息平台设计功能多、分析报告自动生成要求质量高,软件编写工程量很大,徐伟平、张欢两位同志带领工程师工作到很晚并每周编送工程进度报告。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生猪、牛羊肉、蔬菜等8个品种首席分析师不厌其烦地配合工程师逐字核对、逐项校对。工作很辛苦,但大家都没有怨言,只为一个目标――尽快让全产业链信息分析预警团队高效运转起来。目前“全产业链农业信息分析团队管理系统平台”已初步完成了总体框架设计,并实现了稻米和小麦两个品种月度分析报告的自动生成,且已全部实现8个试点品种月报的电脑自动生成,将在2016年上半年全部实现分析师团队管理、团队内部信息共享、月报信息定点推送、基础数据智能分析等现代信息分析功能。

敬业忙碌的分析师

在14个试点省(区、市)农业部门和部农研中心、信息中心、中国农科院信息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试点品种全体分析师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9月14日,“农业部全产业链信息分析预警”第一批试点正式启动,8个品种16名首席分析师、36名省级分析师、33名会商分析师、968名产业信息员拿到了盖有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章的“证书”,从此分析师团队更加忙碌起来。稻米首席分析师在试点正式启动前就召集团队启动了工作,小麦首席分析师抓住关键农时连续会同省级分析师到主产区调研,玉米首席分析师徐伟平在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关键时期组织团队开展综合会商,大豆、棉花首席分析师紧盯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进展,生猪首席分析师主动应对年中猪肉价格上涨,牛羊肉首席分析师深入研究稳定市场的政策措施,蔬菜分析师创新性引入卓创资讯等社会咨询企业,形成了全面布局、全产业链联动的工作格局。

更加权威的市场守望者

农产品走势分析篇3

关键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生产成本;产业集群;政府扶持

农业作为一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农产品的贸易量也是多数国家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最终决定影响一个国家的整体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1.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定义

苏航,对农产品竞争力的内涵做了详细阐述,提出农产品竞争力指农产品在市场交易中表现出来的市场占有能力和盈利能力[1]。农产品市场适应力的基本决定因素是农产品的品种、规格以及数量;对于市场占有能力而言,营销水平起着重要因素,而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则起到关键作用;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水平则主要决定农产品的盈利能力。

2.主体研究

加入wto,学术界对与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也掀起了一个高潮,各学者对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政策建议。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选取合适的衡量指标,对大宗商品或特定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做实证研究并对影响因素做出重点分析;另一方面是结合实际研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2.1指标选取的实证研究

程国强(2000)[2],运用国内资源成本系数、社会净收益和有效保护率方法,分别从比较优势指数、资源配置效率和潜在比较优势角度对中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余鸣(2002)[3]运用比较优势法、综合指标法等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方法和评价体系,构建了比较优势与综合指标互动式测定评价模型。陈卫平等(2005)[4]基于可获得统计数据,尝试性地提出我国农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7大要素和38项指标的评价体系,并将这一指标体系应用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竞争力状况并进行综合评价,定性描述出各省农业在“全国一盘棋”中的位置和优劣势。侯杰(2006)[5]选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生产成本指数指标对中国主要农产品及国际间农产品进行了详细分析。王兆洋(2007)[6]选取价格、质量以及信誉指标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构成分解为适应市场需求能力、市场占有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几个方面,为量化分析农产品竞争力提供了指标分析体系,包括贸易竞争指数分析、线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国际市场占有率、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屈小博,霍学喜(2007)系统分析了农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地区结构、市场结构以及出口经营主体结构的特征与变化,并选取先行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力指数(tC)、农产品国家市场份额三个衡量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指标,对中国农场品出口的整体进行了对比研究。

2.2因素分析研究

庞守林(2004)对中国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生产成本、市场价格和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包括资源因素、技术与规模因素、农业组织效率与组织制度、政府功能定位等因素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及优化。侯杰(2006)认为,劳动力资源、农业投资、高科技含量、农业产业化经济等因素影响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优势的取得,以及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高度相关。黄祖辉,王鑫鑫,宋海英(2010)运用双钻石模型,在波特四大基本要素的基础上,纳入政府的行为及与产业相关的国际影响考察了浙江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张婧,练薇薇,王楠,何海燕,郑青松(2010)通过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指出: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负面影响很大。当前的绿色壁垒使得发展中国际的农产品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而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农产品的出口贸易。苗强,刘永胜,王晓媛(2011)研究了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指出当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水平上涨速度过快,将会削弱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和国内农产品相对于进口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2.3政策建议

尹成杰(2001,2003)、赵美玲等(2002)提出,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①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②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③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④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薛亮(2003)认为,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应采取两大战略和三大根本措施。两大战略即以质取胜战略和非均衡竞争战略;三大根本措施即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实施多元化农产品出口战略、推进农业经营和管理体制创薪。耿帅(2006)基于共享性资源的角度分析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的研究,认为集群企业与共享性资源形成相互强化与促进的良性回路,从而基于共享性资源以不断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产生正向作用。张振国,贾帅(2008)认为:政府要加大信息服务只能,给企业和农民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政府应及时引导和扶持企业和农民或多或少的短视行为。王佳(2010)主张:政府应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深加工农产品的出口,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应设立专向基金,鼓励和支持有条件企业到境外开展农业合作。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走出去”信息网络,及时为企业提供有关市场环境、法律法规、资源情况、贸易投资及经济合作项目等的信息。

3.总结

在已有的研究中,研究对象主要是以大宗粮食产品竞争力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玉米、大豆、小麦、粮食等;而研究方法来看,主要是采用选取其中一部分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如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力指数(tC)、国际市场占有率、成本法、产业内贸易指数等,在一定程度上对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一些实证论述的定量分析方法;而在政策建议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企业如何提高自身发展及产品质量的提高、政府的扶持及支持政策、产业集群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建议。以上研究为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苏航.农产品竞争力与农业竞争力的内涵界定.经济论坛,2005,(24):125-127

[2]陈国强.wto农业规则与中国农业发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于鸣.框架下我国畜牧业的比较优势与国际竞争力[J].经济纵横,2002(3).

[4]陈卫平.赵彦云.中国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农业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管理世界,2005(3)

农产品走势分析篇4

在全球粮食主产区发生极端天气、粮食需求高涨以及投机炒作等三大因素的交织影响下,2010年国际农产品市场玉米、大豆、小麦期货价格纷纷走出耀眼的牛市行情。

与2009年年底收盘相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期货连续合约累计上涨2.145美元至6.29美元,涨幅达52%1大豆累计上涨3.545美元,至每蒲式耳14.03美元,涨幅达34%1小麦累计上涨2.5275美元,至每蒲式耳7.9425美元,涨幅达47%。

在2010年上半年,国际农产品市场走势低迷,波澜不惊。进入下半年后,极端不利天气频繁侵扰,使各国农业生产损失严重。

2010年夏天,肆虐的热浪与干旱及其引发的数百场森林大火使超过俄罗斯全国农作物种植面积五分之一的土地绝收。在加拿大,6、7月份的过量降雨令加西部小麦种植面积下滑至近40年低点。在澳大利亚,暴雨成灾使澳东部50%的小麦作物面临被降级为饲料小麦的风险。在素有“粮仓肉库”美誉的阿根廷,延续的高温旱情推高国际玉米期价。从历史数据看,今年粮食产量不算歉收。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世界第一大玉米生产国――美国2010年的玉米产量甚至达到了历史第三高位。不过,高涨的粮食需求令国际粮食市场捉襟见肘。

美国农业部9月至11月连续下调2010至2011市场年玉米期末库存,而美国玉米库存用量比已跌至15年来新低。

造成粮食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欧美等西方国家大力发展生物燃料,造成汽车与人争粮的局面。二是许多新兴市场经济快速增长,居民饮食习惯改变导致全球粮食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引发需求猛增。

除供求关系外,投机资金炒作也是今年粮价飙升的一个重要原因。芝加哥奥林巴斯期货公司高级市场分析师查尔斯・内多斯指出,尽管投机性基金只是价格走势的追随者,但大量投机性“热钱”的涌入对粮食价格波动产生的杠杆效应不容小觑。

以玉米价格为例。在农作物收割结束后,价格通常会经历一段时间的平台期,甚至走势低迷,但2010年年末的最后几个交易日,玉米期价实现“十连阳”,其走势与游资炒作密不可分。

美国百利金融集团高级分析师蒂姆・汉纳根指出,2010年夏天小麦期价疯涨狂跌背后最大的推手就是投机资金的炒作。

农产品走势分析篇5

关键词:农业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比较优势

目前中国农业一方面土地、水资源严重匮乏,另一方面部分农产品、劳动力过剩等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农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外农业跨国公司对中国农业经济的主导作用明显增强。中国政府为了缓解当前的这种局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业企业“走出去”,到国外去投资。国内相当一部分农业企业技术力量较雄厚,已具备较强的产业优势和综合竞争力,但受制于有限的土地和市场,难以进一步扩大发展。在此情况下,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可缓解国内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绕开国外贸易壁垒,既为占领国外商品市场、获取境外农业自然资源创造了条件,又可以加快催化和培育中国具有著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农业公司,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对外直接投资的主流理论对开始“走出去”的中国农业企业具有指导和借鉴的作用。

一、中国农业企业需要“走出去”,也能够“走出去”

(一)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短缺

中国是一个劳动力丰富而土地资源、水资源、草地资源等相对稀缺的国家。不平衡理论(Hwy-Changmoon&thomasw.Roehl)认为,存在资产相对不平衡的企业,可以通过对外投资在国外市场寻求补偿性资产,从而使其资产组合达到平衡,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战略地位发生根本性逆转。因此,对外直接投资是处于相对劣势的企业增强竞争实力,在竞争中实现赶超的有效途径。无论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还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企业的生产活动都与农业自然资源紧密相连。不平衡理论说明当有些农业自然资源在本国不能提供或是不能全部提供时企业可以寻求资源的进口,但这样会导致本国企业生产活动对外依赖性增加,甚至还可能威胁到国家的农产品安全,这时农业企业的海外投资就成为获取农业自然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当前应该加强引导农业企业发展跨国经营,拓展国际市场,开展境外农业资源合作开发和农产品加工,加快境外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建设步伐。

(二)中国正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高速增长阶段

邓宁(John.H.Dunnin)的对外投资周期理论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划分了四个经济发展阶段。认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美元~4750美元时一国对外投资增加,增速有可能超过外资流入增速。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7月2日的经初步核实的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340507亿元,根据2010年7月27日1美元=6.7797人民币元汇率折算,并按全国13.38亿人(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信息网)计算大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753.69美元,正处于对外直接投资高涨阶段(这里用国内生产总值代替国民生产总值)。在邓宁看来,跨国投资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会随着经济发展而进行动态演进。虽然该理论在分析中只用了人均这个单一指标并据此来判断企业整体所具有的优势状态和对外投资直接规模,其结论很难说是全面的,但从跨国投资的实践看,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投资地位的变化大体上符合这一发展趋势,所以该理论也可以作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判断依据。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农业已经在产业体系、研究体系、人才培养、高科技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这是中国农业进行国际投资的先决条件。

二、重视培育和发挥比较优势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通过采取适当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和培育出对外直接投资所需的某些比较优势,进而利用这些比较优势参与国际投资。正如拉奥(sanjayaLall)的技术本地化理论所认为的那样,发展中国家企业能够在较低技术水平基础上形成赖以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特有优势,也就是说当发展中国家对来自发达国家成熟技术进行本地化改造后,就具有了自身的竞争优势;另外,企业跨国经营的过程本身会使企业获得和增加新的优势,因为跨国经营不仅是企业实现优势的活动,而且是企业在更大的空间内寻求优势,发展壮大自己的活动。所以,中国农业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

农产品走势分析篇6

2012年,我国累计销售各种型号的三轮汽车235.9万辆,同比增长13.11%,较之去年增幅提高了3.21个百分点。从三轮汽车市场的月度走势分析,全年呈现出波浪起伏、前抑后扬的特点。销售高峰期依然遵循“金三银十”的规律。所不同的是,去年三月份,同比增幅出现小幅下滑,而九月份同比出现34.5%的飙升。回顾2012年三轮汽车市场,呈现出自2009年之后最大的两位数增幅,这种增长主要源自两个因素:一是,我国三轮汽车庞大的保有量,市场更新直接左右市场兴衰;二是从近年三轮汽车的走势特点看,一般呈现出两年一个增长高峰。在2009年之后,10年、11年联系两年的增幅均在个数上,为2012年的高增长积蓄了能量。我国三轮汽车市场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山东等10个区域,需求前10的区域占全国需求总量的近90%。从2012年市场区域集中度分析,较之2011年,下降了1.86个百分点。作为河南、河北、山东排在前三位的区域,去年除河南出现小幅增长,冀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从区域市场需求分析,2012年,排在前10名的区域,出现7升3降的特点。河南、陕西、山西分别以18.9%、31.8%和44.6%的增幅大幅度增长,河北、山东和内蒙古分别下降了3.4%、0.3%和6.1%。2012年我国三轮汽车市场竞争格局依然企稳,维系了近年的竞争格局,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集中度高,前2名占据着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前10名占据着市场98.5%的市场份额;第二,市场前6名的市场占有率排序与去年相同;第三,市场后4名出现微妙变化,安徽中鼎飞彩、山东巨力淡出前10名,甘肃兰驼、河南葛天成功晋级;第四,河南奔马市场份额出现较大增长,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占有率跃进前三;农用车老大时风出现3.7%的小幅下滑。

二、低速货车市场小幅下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2012年,我国低速货车市场累计销售各种型号低速货车42.7万辆,同比下滑4.46%,较之去年,下滑幅度收窄9.44个百分点。从月度走势分析,去年低速货车市场的走势经历了一个“m”形,上半年,2月成为上半年唯一同比正增长的月份,3月份成为全年销售高峰月度;下半年,9月份,成为全年增幅最大的月度,当月同比增长32.1%。总体分析,下半年好于上半年,除7月和12月同比出现负增长外,其它月度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回顾我国低速货车市场自1999年至2012年走势,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999年~2007年,低速货车跌宕起伏期,该阶段的突出特点是市场需求动荡不居,大起大落,下降幅度最大的2001年,跌幅高达27.26%,与增幅最大的2003年17.2%的增幅相比,相差44.46个百分点。第二阶段2007年~2010年,平稳发展期,此阶段,市场呈现出企稳的走势,年度同比均在0.05%,基本持平。第三阶段,新的动荡期,进入2011年后,市场又发生较大的起伏,2001年同比大幅度下滑,12年,下滑幅度收窄,但依然在下滑通道中运行。形成这种走势的基本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市场需求空间受皮卡等汽车的挤压。近年,随着皮卡大举进军农村,挤占了低速货车的市场空间;第二,国家缺乏优惠扶持政策;第三,低速货车升级慢,跟不上农村市场需求的变化。

从区域市场占有率分析,我国低速货车需求区域主要集中在河南、四川、湖北等8大区域,其区域需求之和占全部市场的60.03%,较之2011年增长6.79个百分点,呈现增长的趋势。其中河南、山东、山西市场区域占比分别提高了5.9、2.09和1.56个百分点,河北市场出现1.59%的滑坡,其它主要市场走势企稳,同比基本持平。从区域市场需求分析,河南、山东、山西市场出现大幅度增长,同比分别增长43.2%、28.4%和24.3%,河北、江西、安徽和湖北同比分别下滑29%、20.3%、17.9%和12.6%。2012年我国低速货车市场呈现出如下竞争特点:第一,市场集中度较低(与三轮汽车相比),前10大品牌占全部市场的76.7%;第二,竞争格局趋于稳定,与2011年相比,销售前10的品牌,有9大品牌稳定在前10的位置。

山东唐骏欧玲汽车让位与北汽福田,被挤出前10。在前10的位次上出现微调,东安黑豹的第二位置让位于河南奔马,江西英田由11年的第8位晋级第六位。四川南骏由第七位,下降到第八位,其它品牌位次稳定。从品牌市场占有率分析,时风以19.6%的市场占比位居第一,市场占有率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河南奔马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占有率较之2011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位居次席。

三、城镇化带来发展曙光,消费群体加速转化

在十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011年是中国城镇化的转折点,城镇化率51.27%。按照城市化规律,城镇化率在30%~70%的区间是快速发展阶段,目前中国正处于这个阶段,预计2015年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5%,2020年将达到60%,2030年将突破67%。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为我国农用低速汽车市场带来发展曙光。

农机消费主体正加速转化,由个体向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转移,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约占消费者的22%,同比增长了9.7%。这种变化将对2013年的低速汽车市场将产生深刻影响:第一,购买力增强,拉升需求;第二,经营为主,优化需求。

四、市场或将小幅增长,区域需求特点更加突出

十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标,发展农村经济,物资运输的用工量将增加10%~20%,在山区甚至达20%~30%。预计我国农村每年田间作业运输量达到220亿吨,城乡之间货物运输量130亿吨以上。三轮汽车仍然以田间作业和农村生资、作物转运为主。低速货车活跃于城乡及结合部,主要用于蔬菜、水果、棉花、畜产等运输,同时如厢式、冷藏等多功能变型车和专用车需求不断升温。预计2013年低速汽车总产销量将与2012年增幅在8%-10%。我国低速货车市场整体进入成熟期,市场需求在经历了2011年跳水之后,12年下滑幅度收窄,呈现出恢复性增长的走势特点,根据近年发展规律,我们预计2013年市场需求将继续呈现出小幅增长,增幅约在1%左右。

从1999年以来,尤其是2006年后,我国三轮汽车的市场需求基本上三年一个周期,据此,我们判断,2013年我国三轮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但增幅趋缓,预计或出现1~2%的小幅增长。中东部地区的山东、河南、四川、江苏、浙江、云南等传统市场,市场销量相对稳定,三轮汽车载质量500kg车型为主导,半封闭三轮汽车有上升趋势、全封闭车型有一定比例的下降。低速货车载质量吨位以1.5t和2t为主。环卫车、沼液抽排车、洒水车、养蜂车等多功能车型,促进产品的多元化发展,有较大的增长之势。

中西部市场如山西、陕西、甘肃和西南地区,以矿用、山林、沙石物料运输为主,半封闭车型更新需求量大,地域差异要求三轮汽车和工程自卸车具有较强的爬坡能力,而且制动性能可靠,同时根据系列产品销售情况分析,有希望加大发动机功率的趋势,同时增加放大架、断气刹安全制动等功能配置。自卸车型延续2012年的增势,2013年预计增长5%左右。

农产品走势分析篇7

关键词:河北省;农业;产业调整

中图分类号:F321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532126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各项产业在改革春风的带动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向,尤其是农业。但随着农业产业模式的调整与农业产业方向的改进使得当地原有的农业产业结构逐渐弊端从生,因此如何在新时期做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成为当地农业变革的主要方向。

1河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带动国际贸易往来的日趋频繁,但入世也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以大豆、小麦等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市场价格已经超过国际价格,产业压力巨大。此外消费需求发生的转变使得河北省农业产业总体结构与内部结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性。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结构的日趋合理对农产品加工类的需求旺盛,对粮食的需求同比下降,河北省地理位置上的独特性使得其处于菜篮子与米篮子2大消费市场的核心地带,消费需求的客观变化推动其做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特色高品质农村品市场供不应求,加大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压力,而传统的未加工农产品在一直处于过剩状态,因此综合上述因素做好河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势在必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成为很长一段时期内河北省经济发展与崛起的重点解决方面。

2河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策略分析

2.1继续巩固基础农业的主导地位不动摇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在调整产业结构时必须巩固并发扬农业产业优势,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引导,加大农业的科技投入,走农业产业自动化之路,积极鼓励引导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农副产品,积极做好当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部署,实现农村合作组织的协调规划,保证农业的持续增收。在此基础上加强以畜牧、蔬菜、果品3大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农产业的优质加工创新发展。河北省目前积极加大科技投入,围绕增强服务保障能力、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支撑等指导方针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切实推动农村产业的结构性调整与优化。通过科研的不断投入,河北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实现对周边产业的辐射带动。

2.2以科学为依托做好产品层次的提升

河北省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要求其在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重点解决人多地少的现实矛盾,以科技为导向做好产品结构层次的提升,将科技文明成果运用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去走科技兴农之路。深化科学体制改革,借助科技革命优势带动新兴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实现农业科研成果的高效率转化。此外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及科学种植加工技能,做好特色农产品的鼓励引导,借助农产品品牌效应带动周边农业产业项目的发展,借助不断扩大的农业产业规模实现农业科研成果与市场效益的直接挂钩。

2.3产业集群化建设走生态化发展之路

在激烈市场竞争的客观刺激下,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向明显,河北省意识到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无论是政策引导还是资金扶持都对农业集群化产业进行优惠倾斜,使得农业集群产业的集群化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农业产业集群化的发展使得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等成为产业流程中的生产链条,实现了当地农业产业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除此以外,河北省注重生态发展,以农家乐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业成为当地的新兴支柱产业。其中2006年出台的《生态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走生态发展之路,着力打造生态产业群,实现生态农业及生态旅游的综合性发展,借助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河北省农业旅游比重明显增加,实现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化发展。

2.4以政府为依托做好农产业调整部署

农业的稳定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在开展河北省农业产业调整改革时必须做好政府引导作用的发挥,政府及各级干部从农民角度思考问题,不断搜集整理市场信息,并做好信息筛选与分析,做好农业产业调整的前期调研,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农产品的发展打开销路,最大限度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3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不断加强改革调整举措,使得河北省的农业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实现了当地农业产业竞争力的增强与实力的提升。河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其他省市的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与参考。

参考文献

农产品走势分析篇8

[关键词]定西马铃薯产业化Swot分析战略选择

一、引言

目前正在暴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使得作为世界第四大重要农作物的马铃薯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其相比小麦和水稻高产、廉价的优点在这个粮食短缺的特殊时期充分显现出来,为此,联合国把2008年定为国际马铃薯年,倡导用马铃薯来代替粮食。定西作为中国马铃薯之乡,其生产的马铃薯不仅品质优良,产量也很可观。据统计,马铃薯是定西市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之一,2006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51.63万hm2,其中马铃薯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1%。到2007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增至24.40万hm2,产量达500万t,农民人均从中获益达530元,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由此可见,定西马铃薯产业已成为甘肃特色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其发展不仅是定西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也将有力地促进当地乃至整个甘肃农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安德鲁斯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战略分析柜架,其主要通过对内外两方面的系统分析,找出对自身发展有利的因素和对自身发展不利的因素,以及潜在的机会与威胁,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其中,S(优势)与w(劣势)属于内部因素,o(机会)与t(威胁)属于外部因素。定西马铃薯经过10余年的产业化发展实践已经初步具备一定规模,并对当地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然而,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仍然制约着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选择运用Swot分析方法来研究定西马铃薯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无疑对其产业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优势分析(Strength)

(1)自然条件优势

定西位于甘肃中部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5.8~7.8℃,年总降水量400~600mm,无霜期100~160d,可种植多种粮食作物。尤以其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且其降水分布与马铃薯生长的需水规律基本吻合,更适宜马铃薯的种植,并且其生产的马铃薯个大、质优、口感好,块茎中干物质含量高(淀粉含量19%~25%,比其他地方生产的马铃薯的淀粉含量高出2~3百分点),因此深得广大消费者喜欢,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定西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最好的马铃薯产区之一”。

(2)区位优势

定西市处于兰州市和天水市之间,是甘肃中部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具有承东启西、南连北展的区位优势,其对甘肃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此外,定西市内交通便捷,国道312、316、212分别经过北部、中部、西南部,兰(兰州―口)高速公路穿过北部,兰临(兰州―临洮)高速公路通向西南部,6条省道与国道相通,各乡镇和绝大部分村社都通公路和道路,这为定西马铃薯进军国内乃至国际市场打开了大门。可见,定西便捷的交通条件和有利的区位优势,对加强区内经济联系,增强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特色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特色产业基础优势

定西马铃薯以其抗旱、高产、优质、高效以及全营养等特点在近年来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已成为甘肃重要特色产业之一。省发改委和省政府也在研究制订“十一五”计划时,明确将马铃薯从众多农副产品中单独列出,作为其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以求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定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一,已成为全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并已形成全国知名品牌,如安定、渭源分别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组委会定为“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这一品牌优势为定西马铃薯的外销和知名度的提高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同时,随着定西马铃薯产业化经营战略的实施,其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基地建设的日趋完善及产业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建立,也使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定西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力量。

2.劣势分析(weakness)

(1)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辐射面小

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肩负着经济和社会双重使命。而目前定西马铃薯产业龙头企业量少质低,增值带动能力大多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多数加工企业规模小,加工层次低,很难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未能及时引进专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致使企业缺乏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而导致经营管理水平低下,效率不高;三是多数加工企业工艺简单,设备简陋,生产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并且因资金、规模限制,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落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严重影响企业后续发展;四是企业农产品生产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并未达到理想水平,直接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五是龙头企业与其上、下游联系松散,未能有效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如与上游供应商大多为短期交易行为,并未形成固定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不能保证在产品数量出现大幅波动时的原料充足供应,致使企业生产受限,而对下游顾客而言,因其未能紧密关注市场变化,及时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从而限制了产品的销路和企业长远发展。

(2)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合作组织与农户并未形成有效的利益共同体

共同的利益是产业化经营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产业组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目前定西马铃薯产业组织化程度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订单问题突出,短期行为严重。订单农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重要形式,其不管是采取“企业+协会+基地+农户”模式,还是“企业+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模式,均需要一个较为严格、标准的管理体系来支撑,而在目前的订单实施过程中,由于签单不规范,制约力不强,企业和农户双方均有较为严重的短期行为,致使合同履约率普遍低下,严重影响了订单农业的发展。二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有效的利益共同体并未形成。近年来,尽管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在促进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过程中有效发挥了其所起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然而,由于定西马铃薯产业化组织与国内先进省区和多数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规模小、实力偏弱、影响力偏低等问题,而且很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也只考虑自身利益,不顾农户利益,与农户在生产、销售上脱节严重,并没有真正发挥协会组织的职能,因此未能与农户形成真正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影响了定西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产品加工层次低,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短

没有加工业的农业是低效益的农业。通过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实现增值,延长产业链条,是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据统计,全世界用马铃薯加工制成的产品有2000多种,而定西马铃薯加工品则种类有限,这就反映了定西马铃薯加工能力薄弱,品种类型单一,产业链条短。另有研究表明,将马铃薯加工成普通淀粉可增值30%,加工成各种粉条、粉皮可增值80%,将其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增值程度可达更高,而定西尽管有不少企业从事于马铃薯加工业,但因其精深加工不多,加工增值效果并不十分显著。还有资料显示,美国50%以上的马铃薯用于深加工后消费,荷兰80%的马铃薯用于深加工后进入市场,而定西70%~75%的马铃薯基本用于鲜食、饲料或粗加工成粉丝、粉条及淀粉,充分说明定西马铃薯加工技术落后,精深加工能力不强,制约着马铃薯加工增值能力的有效转化和产业链的延伸。

3.机会分析(opportunity)

(1)新时期惠农政策的出台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产业开发在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中的任务和作用更加突出,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家也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扶持现代农业的发展。如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第六次锁定“三农”,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007年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等。甘肃省省委、省政府也结合自身农业现状和资源优势,制定了一系列文件,如《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扶持管理办法》、《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特色优势产业链规划》等,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强了对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在具体的惠农政策上,随着国家农业部把马铃薯列入良种补贴范围,甘肃省将其列入全省主导产业,其对马铃薯生产的补贴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而与此同时农业税的减免和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政策的制定都是促进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

(2)全球性粮食危机带来的机遇

从2007年起,全球性的粮食问题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广泛重视。粮价的上涨使其替代食品炙手可热,马铃薯作为位居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过去一直其貌不扬,身价很低,然而,在目前这个粮食短缺的时代,其廉价、高产的优点就充分显现出来了。为此,联合国把2008年定为国际马铃薯年,国际上许多缺粮大国也在倡导其民众多吃马铃薯,用马铃薯来代替粮食以应对目前的粮食危机。可以说,国际粮食市场的这种变化,为深处内陆的甘肃定西发展马铃薯产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并为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打开了大门。

4.威胁分析(threat)

(1)自然条件的不确定性

通常来说,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着较大的自然风险,主要是因为农业是一个自然再生产的过程,即其有赖于自然条件的各种动植物、微生物有机体,在土壤、气候、雨水、光照等自然环境的参与下,不断进行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从而使得生物机体不断生长和繁殖。可见,农业生产对自然界有较强的依赖性。然而,自然界的变化无常使得农业生产客观上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因此,尽管定西有发展马铃薯产业所具备的资源环境优势,但因其自然条件普遍恶劣,易发生旱灾、冰雹、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且水土流失面积逐年扩大,土地沙化、盐渍化、荒漠化等问题严重,加之其农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抗灾能力较差,可以说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给定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

(2)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

当代社会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为定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种种挑战。首先是来自国内市场的竞争。定西并非是国内唯一的马铃薯主产区,内蒙古的乌兰察布和黑龙江的齐齐哈尔这两个主产区生产的马铃薯也都高产优质,因此是定西马铃薯主要的竞争对手。除了这两大马铃薯主产区之外,全国还有陕西、云南等地盛产马铃薯,可见,国内马铃薯市场竞争激烈。其次是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到2000年全世界种植马铃薯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44个,其中亚洲40个、欧洲40个、非洲36个、北美洲14个、南美洲10个、大洋洲4个,可以说马铃薯种植遍布世界各地。而国际上马铃薯生产大国除中国之外还有俄罗斯、印度、波兰等。尽管加入wto为我国农产品打开了进军国际市场的大门,但同时市场准入门槛的提高也加大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市场风险。定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尽管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作为基础,但目前因其产品生产规模小,商品量相对较低,生产技术落后,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力弱,因此还难以抵挡国外先进大农场的竞争。

三、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通过对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既具备自身发展的优势和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存在制约其发展的劣势和面临严峻的威胁。在综合其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后,得出以下战略(表)

1.“走出去”战略

优质农产品有四个优势区域,分别是生产区域、加工区域、销售区域和科研区域,其中,加工和销售是创造价值最多,也是最能提升竞争力的环节。因此,定西市发展马铃薯产业光有生产优势还不行,要使其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还要看它的加工和销售。在此提出的“走出去”战略,一方面要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突破加工地域限制,实施“走出去”加工战略,即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不一定非要在产品的主产区搞,也可以联合外地加工优势,将其送往能最大化实现其价值的地域进行加工,双方建立成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合理分配利益,就能达到合作双方利益实现和促进、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的双赢。另一方面,“走出去”战略还要突破销售区域的限制,实施“走出去”市场战略。为适应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当代农业企业应该树立全球营销和绿色营销的观念,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打好产品品牌,在不放松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进行特色农产品的国际化经营。

2.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随着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竞争日渐成为农产品市场竞争的焦点。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品牌就意味着没有市场。尽管随着定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其品牌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发展过程,而且到目前其品牌优势已得到逐步显现,极大地促进了当地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然而,在定西马铃薯品牌争相出庐的同时,我们也要对这些繁杂的品牌进行梳理,要打好这些小品牌,首先就要做好“定西”这块大招牌,全国胜产马铃薯的地方有内蒙、黑龙江、云南、贵州、陕西、四川等地,只一个定西就有这么多马铃薯品牌,到全国各地就更数不胜数了。但是在全国,提出打造“中国薯都”地方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内蒙的乌兰察布,另一个就是甘肃的定西,比起那些琳琅满目的小品牌,这两个大品牌更易让人们辨别。因此,定西发展马铃薯的品牌战略,是要在提升产品品质、努力申请“绿色食品”认证的基础上,从“定西”这个大品牌做起,加大对外的宣传力度,做大做强品牌,促进产业发展。

3.有效实施订单农业战略

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整条产业链上各利益主体之间通过合作来增强整链竞争力,以共同抵御外部威胁。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这种合作模式以订单农业最为常见。定西自2000年开始尝试订单生产到现在,其马铃薯产业的订单种植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如订单面积连年扩大、订单合同趋向规范、订单生产因其带动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已成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共识等。然而,由于订单农业在定西才起步不久,且发展速度又快,加之加工流通企业尚未充分发育,导致其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致使合同履约率低下,大大削弱了订单农业在促进农民增收和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定西马铃薯产业实施订单农业战略,首先就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接受并积极推广订单农业,并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订单内容,规范订单合同,保证企业和农户利益的实现。除此之外,还要开展诚信教育,进一步提高合同履约率,以使订单农业的效率得以有效发挥。

4.科技创新战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是促进产业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动力。定西要大力力展马铃薯加工业,促进产业发展,首先就要培育大型加工龙头企业,并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即依靠高新科技改进传统技术,开发加工具有市场前景的精深加工产品,提高经济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进而推动整个产业发展。总体来说,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实施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以增加产品的经济附加值。而在实际工作中,考虑到定西农业企业自身科研能力比较薄弱,其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一方面要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即鼓励农业科研院所与产业化农业企业的产学研结合,以加快科技成果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和转化;另一方面要注意科技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积极引进国内外农产品加工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改造传统产品,开发新产品,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进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5.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战略

特色农业经济是指某区域依托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构建并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所形成的有鲜明特色的区域经济体系,其以特色农业产业和特色农产品为核心内容。对于定西市而言,利用其独有的资源条件,发展以特色农产品马铃薯为主的特色产业,能将其所具有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形成并增强其产业竞争力,并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经济和持续快速发展。一般来说,具有优势资源的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的流程如下:

定西要走发展特色农业经济之路,就要在了解自身特色资源的基础上,利用和改造传统工艺,开发新工艺,生产出既突出其特色又满足市场要求的特色农产品,与此同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形成特色农业产业,再以规模化、市场化的运作手段来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最终实现特色农业经济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6.管理创新战略,实施产业链管理

提高定西马铃薯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可以通过管理上的创新来实现,即改变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实施产业链管理。定西马铃薯产业实施产业链管理,首先就要认清在目前的产业链环境下的合作要求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充分信任、信息共享,因此,产业链上各利益主体就要改变传统管理思想,树立新的产业链管理思想,将传统竞争转化为通力协作与互助,培养合作精神以增强整链竞争力。其次,要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通过中介组织将广大农户组织起来,以提高农民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的地位,增强谈判实力,进而促使农民与加工企业的有效结合,最终保证其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地位平等和各方主体合法利益得以实现。最后,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真正形成企业与农户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把各合作主体的经营得失全部牢牢拴在利益共同体内,从而做到一损俱损,一荣共荣。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提高农民认识水平,构建诚信社会,加强企业与农民的沟通来提高订单农业效率,从而完善这种通过合同联结方式来合理分配利益的机制,以保证企业与农户利益的双赢。另一方面,随着定西马铃薯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可选择引进参股利益联结方式,即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互相参股,以股权为纽带联结成利益关系,真正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参考文献:

[1]定西市农业局.定西市2006年秋冬季农业生产工作总结[R].gsny.省略/Sub_page/SubHtml,2007

[2]张晓菊,魏永红.论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化发展[J].贵州农业科学,2008,(4):78-80

[3]吕鹏.农业产业化中政府、企业、农户的互动与博弈[J].经济纵横,2003,(8):21-25

农产品走势分析篇9

【关键词】广西农垦经济形势分析预测

一、前言

广西农垦始建于1951年,至今已经有61年历史,经过60多年的发展,广西农垦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经济体系,建立了以蔗糖、剑麻、木薯生化、畜牧、水产、茶叶、亚热带果蔬、矿泉饮料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农业产业,走上了农业现代化、工业规模化、企业集团化、园区特色化发展的良好格局,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为进一步推动广西农垦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分析广西农垦经济形势,并给出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前广西农垦经济形势分析

(一)工业替代传统农业,三次产业结构日臻合理

目前,广西农垦加快了工业发展步伐,将结构调整作为发展主线,从根本上改变了农垦经济结构单一的格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巨额资金,直接造福于农业现代技术的运用及农业的稳产高产,创造了职工收入净增部分的三分之二,吸收了大部分农业劳动力,加快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广西农垦结构的调整实现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有机统一,三次产业结构日臻合理。

(二)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发展后劲日益显现

自金融危机以来,广西农垦在银根紧缩、企业负担沉重的情况下,仍然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技改、教育科研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并大力发展园区建设,促进了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园区建设的大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投资领域日益扩大,投资结构日趋优化,发展后劲日益明显。

(三)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职工收入日趋提高

随着社会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大,广西农垦建立了14个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农垦产业园区的建立,不仅促进了国有农场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方向迈进的步伐,而且带动了垦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广西农垦非公有制经济在不断快速发展壮大,生产总值在不断增长,职工收入日趋提高,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均住房面积也在提升,非公有制经济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广西农垦经济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国有农林场土地管理与利用的问题

土地作为最大资源,合理管理与使用应得到极大的重视,当然也是广西农垦经济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管理与利用国有农林场时,要将城镇周边符合规划建设条件的农、林、养殖场等国有土地优先规划作为城镇近、远期建设用地。同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与修编后的城镇总体规划相衔接。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国有农林场土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将其作为城镇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并按照国家供地政策和要求统一供应土地。凡涉及到农用地和林地调整的,应依法办理农用地和林地转用审批手续。

(二)农业产业化示范带动的问题

充分展现广西农垦农业产业化示范带头作用,促进特色农业走向产业化发展道路,不仅是国务院根据广西农垦所处地位作用给出的肯定,更为广西农垦走向现代化建设道路、带动示范农业发展、全区农村希望所在。发展广西农垦经济要考虑龙头产业示范带动作用,根据现代化发展需求,突出产业优势,广西农垦因此构建了集团专业公司,并成为了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示范带动不仅发挥出了广西农垦规模、人才、组织、技术和资源优势,还打破了界限,促进了农垦发展。

(三)农垦产业职工脱贫致富的问题

大力发展广西农垦经济势必要考虑农垦产业职工脱贫致富问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三个代表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把脱贫致富作为改善垦区民生、加强社会管理、促进农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继续坚持脱贫致富的方针,以国家扶持为引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培育主导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职工群众收入、提升人力资源素质,推动贫困农场尽快走上增强积累、稳定发展的轨道,努力实现贫困农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四)资源工业换代升级问题

在另一角度看广西农垦经济发展,广西农垦的发展还需要思考资源工业换代升级问题。在大力发展工业产业时,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水平,塑造在国内外具备很强竞争能力龙头企业;塑造和培育农垦名牌产品,使得广西农垦工业产业发展不断更新换代,走向现代、国际化发展到道路,推动广西农垦经济的长效发展。

四、加快广西农垦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一)建设特色农业,增加职工收入

广西农垦作为广西经济龙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名优产品,能有效促进农垦经济的发展,形成带动广西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是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是培养特色农业重要基地。广西农垦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发挥优势、合理布局,突出主导产业建设基地。一批高标准、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升了农垦和当地农业现代化水平,带动了职工、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

广西农垦发展在建设特色农业基础上,还需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工业要着力于蔗糖业、淀粉加工业、剑麻加工业、畜牧水产加工业、茶叶加工业、果蔬产品加工业等管区优势产业,力求提升它们科技含量与竞争力。大力发展服务业要做好现代物流业、农业服务业、社区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旅游房地产业等方面服务工作,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三)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壮大农垦经济总量

大力发展园区经济,要求充分整合管区土地资源,适度集中土地使用权,充分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建设和管区周边城市二三产业向农垦管区布局的战略性机遇,使农垦成为新一轮产业结构大调整和产业大转移的最大受益者。园区经济建设要重点放在广西农垦明阳工业区、广西农垦柳州新兴机动车零配件产业园区、广西农垦北部湾产业园区、广西农垦西江产业园区等上面,力求壮大农垦经济总量。

(四)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打造海外广西农垦

为推动广西农垦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快走出去步伐。首先,实施以东盟国家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加强对外招商,实施走出去战略,使管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走出去,扩大对外贸易,增进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其次,实施以珠三角区域经济圈为重点的区域合作战略,提升农垦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五、小结

综上所述,为促进广西农垦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必要综合考虑国有农林场土地管理与利用、农业产业化示范带动、农垦产业职工脱贫致富、资源工业换代升级等问题,并建设特色农业,增加职工收入;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壮大农垦经济总量;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打造海外广西农垦。

参考文献

[1]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n].巴彦淖尔日报(汉).

[2]刘清慧,姜圣秋,孟繁宇.农垦北安局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167-171.

[3]贾大明,李红梅,尤飞.2009-2010农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J].中国农垦,2010(3):29-35.

农产品走势分析篇10

关键词:多元回归模型;农村公共物品;收入效应;供给模式

中图分类号:F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16)04-0108-08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农村经济获得较快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展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水平的提升调动了农村地区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农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上升至2014年的9892元,年均增长率达12.91%,增长幅度比较明显。不过总体上看,农村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和效率依然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公路与校舍规模、科技经费和医保覆盖率等方面存在城乡供给差异,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公共物品的供需缺口比较明显。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战略机遇期,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此外,学术界关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研究大多以供给模式及供给瓶颈等为研究视角,很少涉及影响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因此本文选取收入效应为研究切入点,并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协整检验和短期动态分析等方法来对这一主题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丰富理论研究成果并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国外有关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经济学家庇古[1],他从公共物品税收融资的角度分析了供给问题并认为我们从公共物品供给中所得到的收益必须能够弥补由于税收融资所造成的消费者行为扭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最优公共物品供给。Samuelson[2]对公共物品的概念做出了界定同时指出公共物品的供给不同于私人物品,它需要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起主导性作用并能够为社会提供出最优水平的公共物品供给。tiebout[3]发现当税率、禀赋及偏好水平既定时存在公共物品的均衡最优供给水平。与此相反,nechyba[4]强调即使不存在给定的税率、行为人禀赋及偏好水平,经济社会中也会存在一个均衡的最优公共物品供给水平。Browning[5],Kaplow[6]和Bruce[7]等学者从供给制度设计和供给绩效的视角探究了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问题,指出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必须充分合理考量税收扭曲损失和无谓损失并在此基础上综合确定公共物品最优供给水平和模式。Stiglitz[8]和Laffent[9]还研究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公共物品供给问题,认为需要设计出一种社会机制使人们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偏好和愿望从而保证公共物品供给的有效性。Hanushek[10]和auze[11]探究了公共物品的其他供给方式,经过理论推理认为实行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制可能是一种更好的供给模式。Kahneman和Smith[12]采用实验研究的分析方法证明了当面临公共物品供给时不是每个人都倾向于“搭便车”,现实社会中总会存在一些人愿意为公共物品的生产或供给作出贡献。Croson[13]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证明了在具有异质性特征的人群中采用劝告性贡献方法来进行公共物品生产或供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eC.Savas[14]认为,为了保证公共物品供给的有效性需打破政府机构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地位,并建立起私人与政府机构之间的竞争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为整个社会生产或供给出高质量的公共物品。

(二)国内文献

与国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相比,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不过,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得出了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在公共物品的供给方面,李书民[15]、王国华[16]、张秀生[17]和江时强[18]采用描述性分析法探讨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他们指出公共物品投资和供给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且两者呈正相关,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在投入规模、效率和模式设计等方面的缺陷减缓了农民增收的步伐。官爱兰[19]通过构建VaR模型,并结合协整和格兰杰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法实证研究了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教育和医疗卫生支出之间的长期关系,得出固定资产、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公共物品的供给能够在长期中显著提升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但影响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刘朝春[20]发现农业税的取消使部分农村地区的公共物品供给陷入困境,无法形成对广大农民的有效供给,有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蒋月亮[21]使用陕西省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农户需求偏好以及支付意愿,说明农户对生活性公共物品的偏好和支付意愿要高于生产性公共物品。童辉[22]认为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总量不足、城乡失衡和主体权责不明等不利现状,需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来予以解决。关慧[23]对比分析了美日韩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方面的财政政策,并以此为借鉴提出了改善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现状的相关举措。供给模式方面,冯海波[24]回顾了建国以来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的变迁,并从财政约束的视角探讨了软约束、紧约束和约束法制化条件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引出了优化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的种种良策。邓蒙芝[25]采用农村地区调研数据分析了政府供给、村庄自我供给以及政府和村庄联合供给模式的决定因素和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地区差距的影响,指出村庄规模、收入水平和非农经济活动活跃程度是以上三种供给模式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政府供给模式趋向缩小地区间供给差距,而村庄自我供给以及联合供给模式则具有扩大区域供给差距的倾向。供给效率方面,刘天军[26]、罗兴佐[27]分别选取陕西省和重庆市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并且供需缺口、价格水平、人均GDp、人口规模、财政分权度和供给政策等均是影响供给效率的重要因素。乐为[28]指出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无效率与农民负担沉重长期共存,并具有不断加剧的趋势。

由此来看,先验研究大多以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和效率为研究落脚点,较少进行分类别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收入效应考察。据此,本文拟从实证研究的视角分类别的考察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的长短期静态和动态关系,全面探究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和农民收入方面的发展态势和相互关系,以期为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保持国民经济稳中向好提供理论上的支撑和政策建议方面的引导。

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现状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的较快发展,各国城乡二元化结构趋势日趋明显,由此导致城乡公共物品供给质量和效率被进一步拉大,严重制约了各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实现了全面发展,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稳步上升,公共物品供给能力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城乡间在公共物品供给规模、种类以及模式等方面的差距被逐步拉大。图1显示了1980年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及支农支出占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财政支农支出始终保持着稳步递增的走势,从1980年的150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13799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4.68%,财政支农占比在1980年至2013年的30余年间基本上维持在10%左右的水平,为发展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提供了保障(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农业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具体来讲,我国农村教育、医疗和社会救助等公共物品存在不同程度的供给短缺。2011年我国农村普小人均教育事业性费用达4764.65元,比全国和城市水平分别低4.1%和12%;2010年我国农村地区医疗覆盖率为15.56%,远远低于城市90.08%的医疗保险覆盖率;2012年我国农村社会救助金额仅为城市同期水平的41.9%,救助标准是城市的52.2%。此外,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还存在诸如部分公共物品供给过剩、“搭便车”现象严重等问题,这主要在于基层追逐“政绩工程”和部分农村居民的懒惰思想。

(二)农村居民收入发展态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得到了充分释放,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日益改善,各项事业扎实推进,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稳步提升,从1980年的191.3元增长至2014年的9892元,期间实现年均实际增长率7.21%,增长势头显著。此外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始终保持着以工资性纯收入和家庭经营性纯收入为主,财产性纯收入和转移性纯收入为辅的收入结构特征,1993年我国农村居民工资性纯收入、家庭经营性纯收入、财产性纯收入和转移性纯收入比重分别为21.1%、73.6%、0.76%和4.51%,前两部分合计占比达90%以上,截止至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上述四部分占比分别达到45.2%、42.6%、3.29%和8.8%,结构特征维持不变但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日渐合理(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图2显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总体走势,从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自改革开放初期始终保持着递增的态势,但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一点可以从收入比趋势线走势看出,198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7.6元,是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5倍,而在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更是达到了峰值的3.33倍,2014年这一比值回落至2.92,可见总体上我国存在着明显的城乡收入差距,尽管近几年有缩小的趋势,但要实现合理收入差异还需很长的路要走。

三、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收入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筛选和处理

从宏观意义上讲,农村公共物品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即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科技水平、农村教育以及医疗卫生状况,鉴于此本文以农村居民纯收入(ReV)为被解释变量,同时选取我国1983-2012年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支出(inV)、科技经费(RD)、教育(eDU)和医疗卫生(meD)支出作为模型解释变量,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考量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收入效应。以上数据分别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为了消除时序变量中可能的异方差性,本文分别使用上述变量的对数形式。

图3和图4显示了变量取对数前后的趋势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两点:首先,解释与被解释变量在长短期中的走势基本一致,变量间的正相关性显著,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次,模型变量经过对数操作基本消除了异方差性,总体态势进一步优化。

(二)实证分析

1.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是考察被解释变量和多个解释变量间数量关系和相关程度的有效工具,其一般形式为:

依照以上回归结果来看,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从回归模型评价指标方面来讲,方程R2=0.993881,大于拟合标准临界值0.98,同时F值为1015.124,相应概率为0.000,表明该多元回归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非常好,较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中农村各项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村居民纯收入之间的相互关系。(2)多元回归模型的Dw值为1.62,这表明多元回归模型的残差序列不存在序列相关性。此外回归方程下方的标准差均比较小,t值也大于其临界值水平,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多元回归系数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3)从模型变量间数量关系和相关程度的角度来讲,方程(3)显示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科技、教育和医疗卫生支出每增加1%,分别带动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0.09%、0.12%、0.13%和0.62%。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具有显著的收入递增效应。

图5显示了多元回归模型的整体拟合情况。从中我们能够更为直观地看出被解释变量的观测值序列与拟合值序列的长期走势基本一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模型的现实解释力比较强,能够较完整地反映实际情况。

2.Johansan协整检验分析。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与诸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科教医疗卫生等公共物品供给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公共物品供给增加将引致农民纯收入增长不同百分比,这仅仅是从数量和相关程度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收入递增效应。为了更进一步地考量其长期收入效应,本文引入Johansan协整检验法以实现这一目的。进行Johansan协整检验分析前需明确检验的滞后阶数和模型变量的平稳性。依据aiC和SC信息准则最小的原则,本文选择最优滞后阶数为1。同时,为了防止虚协整,我们将显著性水平控制在5%对上述模型变量进行aDF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模型原时序变量在5%水平下的临界值均小于其aDF检验值,由此接受原假设即认为模型时序变量存在单位根,具有不平稳性。同时,一阶差分形式的模型时序变量的aDF检验值小于其在5%水平下的临界值,拒绝了检验原假设,通过了aDF平稳性检验。

公式(4)和表2显示了Johansan协整检验结果。我们发现农村居民纯收入与农村地区各项公共物品供给之间存在着唯一的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从影响程度上来看,我国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支出的收入增长效应最大,支出每增加1%将引起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0.88%,科技、基建和教育支出所产生的收入效应依次为0.34%、0.24%和0.23%;此外,公式(4)中tRenD项代表方程因变量的长期趋势项,其系数为正,这说明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纯收入在长期中是保持递增态势的,并且将按0.188%的比重逐年上升,由此我们得出了与前面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相一致的研究结论。

3.动态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采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探究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居民纯收入之间在短期内的动态关系,以期进一步完善本研究内容。

图6和图7显示了短期中农村基建、科教医疗支出变动对农村居民纯收入冲击后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期数设定为10期。从脉冲响应图中我们得知,除LninV外,其余公共物品供给波动在短期内均将形成对LnReV的正向冲击,冲击响应态势基本遵循即期上升、中期峰值、末期平稳缓和的特征,响应强度保持在0.1%的范围内,出现以上现象说明与其他公共物品供给相比,我国农村基建供给的短期收入增长效应还不明显,亟待做出调整以期在长期中充分发挥其收入增长潜力。

方差分解图8和图9显示了LneDU、LnRD、LnmeD和LninV对LnReV的贡献度。本研究发现教育和科技对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度较大,始终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其中教育的贡献度更是达到了约42%的峰值;医疗和基建的贡献度在期内一直保持递增态势,水平基本维持在20%以下,由此说明我国农村医疗和基建方面的供给能力和规模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以更好地促进农村地区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

如表3中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所示,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与农村科技、教育和医疗卫生支出之间存在短期因果关系,即农村科教医疗等公共物品供给的增加将在短期内引起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长,但农村基建供给没有成为居民纯收入增加的Granger原因。这一方面说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在实现农村地区收入增长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显示我国农村基建领域的公共物品供给在规模和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亟待各部门做出规划和调整。

四、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及收入效应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点研究结论:

1.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可知,我国农村基建和科教医疗卫生等公共物品供给与地区农民纯收入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程度从高至低依次为医疗卫生、教育、科技和基建,数值分别为0.62、0.13、0.12和0.09。

2.Johansan协整检验结果显示,长期中我国农村基建、科技、教育和医疗等公共物品供给具有显著的收入递增效应,供给每增加1%将引起农民纯收入分别增长0.24%、0.34%、0.23%和0.88%。

3.动态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说明在短期中农村科技、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公共物品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形成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正向冲击和贡献,但我们仍然看到农村基建供给的收入增长效应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和释放,亟待相关部门做出进一步规划和布署,以期完善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收入增长机制。

(二)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拟提出如下几点政策建议:

1.鉴于我国财政支农比重逐年下降的客观事实,我国农村各级政府应加大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对基建、科教文卫等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规模和效率,促进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质量、科学技术以及医疗卫生等方面实现稳步发展,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不断调整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吸引私营经济进入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领域,与公有制提供主体展开良性竞争,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避免一切以“政绩工程”为缘由的公共物品供应行为,优化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提高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

3.依照上述实证研究结果,我国农村各级政府应重点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造学校、高速公路、水坝以及电网等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公共项目,丰富公共物品供给种类,释放收入增长效应,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pigouarthurC.aStudyinpublicFinance[m].London:macmillan,1947.

[2]Samuelsonpa.thepuretheoryofpublicexpenditure[m].newYork:the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1954:387-389.

[3]tiebout.apuretheoryofLocalexpenditure[J].ChicagoJournals,1956,64(11):411-424.

[4]nechybat.FiscalFederalismandLocalpublicFinance:aComputableGeneralequilibrium(CGe)Framework[J].internationaltaxandpublicFinance,1996,3(2):215-231.

[5]Browningedgar.onthemarginalwelfareCostoftaxation[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87(77):11-23.

[6]KaplowLouis.theoptimalSupplyofpublicGoodsandtheDistortionaryCostoftaxation[J].nationaltaxJournal,1996,49:513-533.

[7]Bruceneil.publicFinanceandtheamericaneconomy[m].Readingma:addison-wesley,1998.

[8]StiglitzJosephe.Differentialtaxation,publicGoods,andeconomicefficiency[J].ReviewofeconomicStudies,1971,114:151-174.

[9]Laffent.DistortionarytaxesandtheprovisionofpublicGoods[J].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1987(3):117-131.

[10]Hanushek.theDemandforLocalpublicGoods:theeaseofpublicShoolQuality[J].publicFinanceReview,1996,30:3.

[11]auze.optimaltaxationandpublicproduction11:taxRules[J].americaneconomicReview,2000,61(3):261-278.

[12]KahnemanSmith.FreeRide,FreeRevelation,orGoldenRule[J].JournalofLawandeconomics,2001,18:147-161.

[13]Croson.Stateinfrastructureandproductiveperformance[J].americaneconomicReview,2001,86:1095-1111.

[14]eCSavas.DistortionarytaxationandoptimalpublicSpendingonproductiveactivities[J].economicinquiry,2002,40(l):60-68.

[15]李书民.农业投资应重点支持农民收入增长[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9,6(3):7-10.

[16]王国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问题研究[J].财政研究,2003(1):46-49.

[17]张秀生,柳芳,王军民.农民收入增长:基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视角的分析[J].经济评论,2007(3):48-55.

[18]江时强,王军民.农村公共产品视阔下的农民收入增长[J].财政研究,2009(4):21-25.

[19]官爱兰,王海平.公共品视域下农民增收的实证研究――基于协整及VaR模型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8(4):100-107.

[20]刘朝春.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2):79-82.

[21]蒋月亮,常菁菁,栾江,等.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现状、需求偏好及支付意愿――基于陕西省366份农户数据调查[J].农村经济,2013(7):14-18.

[22]童辉,朱春昊,朱雪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基于公共选择的视角[J].改革与开放,2014(12):44-45.

[23]关慧,郑舒婷.美日韩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特点与经验借鉴[J].改革与战略,2014(6):129-133.

[24]冯海波,郑婷婷.不同财政约束条件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J].当代经济研究,2005(4):56-59.

[25]邓蒙芝.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及其决定因素分析――基于100个行政村的跟踪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4(3):16-25.

[26]刘天军,唐娟莉,霍学喜,等.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陕西省的面板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2(2):6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