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停车位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43:32

道路停车位管理篇1

长沙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最新全文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机动车停车场管理,适应机动车停车需求,维护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市区内机动车停车场(以下简称停车场)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停车场是指供机动车停放的露天或室内场所,包括公共停车场、专用停车场和道路临时停车泊位。

公共停车场是指为不特定社会公众提供机动车停放服务的场所(道路临时停车泊位除外)。

专用停车场是指主要为本单位、本住宅区提供机动车停放服务的场所。

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是指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城市道路范围内为停放机动车依法统一施划的停车场所。

第四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办法的具体组织实施,对本市停车场使用进行统一监督管理。

规划、建设、城管执法、交通运输、价格、工商、财政、税务、消防、人防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配合做好停车场相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 停车场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确保交通安全、有序、畅通。

第六条 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鼓励在符合规划、环保、消防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建设立体式停车场和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

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公共停车场的用地供给和资金投入,在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的规划、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七条 本市实行公共停车信息系统联网管理。

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本市公共停车信息系统建设,应用停车诱导系统、停车自动计时收费等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管理公共停车场和道路临时停车泊位。

公共停车信息系统的联网管理规定和有关标准,由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章 规划管理

第八条 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停车需求状况,会同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及建设、城管执法等行政管理部门编制停车场专项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停车场专项规划批准后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当依法定修改程序进行审批。

第九条 编制停车场专项规划应当遵循节约利用资源和停车需求调控原则。

城市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换乘中心应当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应当按照停车场配建标准和相关设计规范配套建设停车场。

建设项目停车场配建标准由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建设项目停车场配建标准应当根据城市交通发展情况和城市停车需求变化适时进行调整。

第十条 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征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意见。对不符合停车场专项规划和配建标准的建设项目,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不得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配套建设的停车场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配套建设的停车场竣工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三章 公共停车场管理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将已竣工验收的公共停车场不投入使用;不得擅自将已投入使用的公共停车场停止使用、挪作他用。

因修改、调整城市规划需改变公共停车场用途的,应当由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征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意见后进行审批。

第十二条 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产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应当采取招标等公开竞争方式,选择专业管理单位进行管理。

第十三条 公共停车场建设单位或者经营管理者应当自公共停车场竣工验收后15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

申请公共停车场备案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备案申请书;

(二)土地、房屋使用权属证明和公共停车场已竣工验收的证明材料;

(三)土地或室内场地总平面图及规划蓝线图复印件;

(四)停车场泊位布置图和场地的街道位置示意图;

(五)停车场经营、管理者身份证明;

(六)停车场相关管理制度。

公共停车场收费的,还应当提交停车场收费标准。

第十四条 公共停车场停车泊位设置情况等备案信息发生变化的,其经营管理者应当提前10日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

公共停车场确需停业、歇业或者停止使用的,应当提前30日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告。

第十五条 已开通公共停车信息系统联网功能区域的公共停车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设置与城市公共停车信息系统相配套的实时停车信息数据传输系统,将其停车信息纳入全市公共停车信息系统,对社会公众实时公布。

第十六条 公共停车场的经营、管理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使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统一监制的停车场标志;

(二)在停车场出入口的显著位置明示服务时间;收费停车场还应当明示收费标准;

(三)确保照明、消防、排水和通讯设备及交通安全设施、电子监控设备等防盗、防破坏系统正常使用;

(四)制定并落实车辆停放、安全保卫、消防管理等制度;

(五)指挥车辆按序进出和停放,维护停车秩序;

(六)定期清点场内车辆,发现长期停放或者可疑车辆,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

(七)依照规定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泊位;

(八)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规定。

第十七条 禁止在公共停车场内从事影响机动车停放的其他经营性活动。

第十八条 公共停车场实行收费的,其服务收费根据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依照有关规定分别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公共停车场,其收费应当遵循城市中心区停车收费高于非中心区停车收费的原则。

公共停车场收费应当执行价格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使用税务部门统一印监制的收费发票。具体收费标准由价格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制定。

第四章 专用停车场管理

第十九条 规划用于停放机动车的专用停车场,应当首先满足单位、业主等的停车需求,不得擅自改变使用性质。

第二十条 已建住宅区内规划建设的专用停车场不能满足住宅区业主停车需要时,经业主大会决定,业主委员会可依法向规划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将住宅区内道路(城市道路除外)以及其他空置场地设置为停车场,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不得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二)不得占用绿地;

(三)不得占用消防通道、妨碍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一条 鼓励专用停车场向社会开放,实行错时停车,为社会提供免费或者收费停车服务;其中向社会提供收费停车服务的,其管理参照本办法有关公共停车场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专用停车场应当配置必要的通风、照明、排水、消防、防盗等设施,并保持其正常运行;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指挥车辆有序进出和停放,维护停车秩序,做好停车场防火、防盗等安全防范工作。

第二十三条 停放公交车辆、客货运车辆首末站(场)的设置应当符合交通安全、畅通的要求,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对公交、客货运车辆首末站(场)设置进行规划编制、实施行政许可时,应当征询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意见。

设置公交、客货运车辆首末站(场)不得占用城市道路。

公交车辆停车场、客货运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章 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管理

第二十四条 在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城市道路交通状况,依法在城市道路范围内施划道路临时停车泊位。

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设置、撤除道路临时停车泊位,不得设置影响道路临时停车泊位使用的障碍。

第二十五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施划道路临时停车泊位,应当组织编制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施划方案。

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施划方案编制应当遵循以下准则:

(一)符合区域道路停车总量控制和城市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总量控制要求;

(二)与区域停放车辆供求状况、车辆通行条件和道路承载能力相适应;

(三)区别不同时段、不同用途的停车需求。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组织编制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施划方案时,应当进行专家论证,征求城管等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并进行公开听证和社会公示。未经上述程序,不得施划道路临时停车泊位。

第二十六条 施划道路临时停车泊位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保障道路交通有序畅通;

(二)保障各类车辆和行人通行安全;

(三)集约利用道路资源,提高道路临时停车泊位周转率;

(四)按照国家标准划设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标志和标线;

(五)符合国家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施划规范的其他要求。

第二十七条 下列区域或者路段禁止施划道路临时停车泊位:

(一)法律、法规规定的禁止临时停车的地点;

(二)机动车双向通行的车行道路路面实际宽度小于8米、单向通行的车行道路路面实际宽度小于6米的;

(三)消防通道、无障碍设施通道;

(四)其他不宜施划的区域或者路段。

距路外停车场出入口50米内原则上不予施划道路临时停车泊位。

第二十八条 市区范围内人行道区域不再施划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本办法施行前已经施划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进行清理。

本办法所称人行道,是指城市规划道路红线范围内专供行人通行的部分。

第二十九条 城市规划道路红线与建筑物外缘之间的开放式场地,沿街经营单位可以用于临时停车并自行管理,但不得违反《长沙市城市容貌规定》及其他相关规定。

人行道与上述开放式场地相连接无法明显区分的,由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同市规划、城管执法等行政管理部门采用标线等专业措施加以区分。

第三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的施划、使用情况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评估,并根据道路交通状况、周边停车场增设情况和相关街道、社区意见,对道路临时停车泊位予以及时调整,并向社会公示。

已施划的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及时调整准予停车的时段或者撤除道路临时停车泊位:

(一)道路临时停车泊位不符合施划技术标准或条件的;

(二)道路交通状况发生变化,道路临时停车泊位影响车辆、行人通行的;

(三)道路需要改建、扩建及维修、养护的。

第三十一条 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收费标准的确定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一)路内停车高于路外停车;

(二)城市中心区停车高于非中心区停车;

(三)交通繁忙区域停车高于交通非繁忙区域停车;

(四)交通高峰时段停车高于交通平峰时段停车。

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管理方式以及有关收费办法由市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确定。

第三十二条 在道路临时停车泊位停车时,机动车驾驶人应当按标线停放机动车,并按停车实际占用的停车泊位数缴纳停车费用。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依法对停车场进行监督检查。

社会公众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可以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和举报。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未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履行备案、报告义务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处1000元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未按有关规定和标准设置与城市公共停车信息系统相配套的实时停车信息数据传输系统,将停车信息纳入全市公共停车信息系统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擅自设置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可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可处10000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擅自撤除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或者设置障碍物影响道路临时停车泊位使用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恢复原状,并处警告或1000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对违反规划、建设、工商、价格、交通秩序等有关管理规定的,由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在市区范围内人行道上违法停车的,根据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规定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第三十八条 规划、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相关规定,致使建设项目的配建停车场达不到配建标准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有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管理工作中,有其他不履行或者不当履行管理职责的情形,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拒绝、阻碍行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市各县(市)机动车停车场的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一条 装载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或其他违禁物品的车辆停放管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20xx年7月1日起施行。

机动车停车场的开设条件停车场经营业户开业申请书;

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或工商部门提供的《企业名称核准通知书》;

规划部门的建筑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明;

有效资信证明、经济担保书或停车保险合同;

场地平面图;

停车场与路网位置关系示意图;

公安消防部门的消防验收合格证明;

道路停车位管理篇2

【关键词】城市停车道路建设规划

目前,城市居民的小汽车拥有率逐步提高,停车问题不仅影响了城市交通,还正在逐步侵占城市公共空间。根据不同的停车特点,采用适合的停车管理措施,规范城市停车,提高既有车位的利用效率,将城市公共空间释放出来,改善周边居民的休憩环境,提高土地价值。同时有效的停车管理措施,还能增加收入,以平衡停车设施建设和运营成本。

1主要原因

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在全国范围内比较合理且认可的停车设施结构比例为:路边停车占5%,公共停车位占20%,配建停车位为75%。但是在我市中,其停车位比例为:路边停车24%,配建19%。说明我市的停车位,在总量以及配建停车位上的数量严重不足,不光如此,其结构分配也极为不合理,同时,这也是我市停车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2城市停车设施结合道路建设方法

2.1提高政府重视程度和加强主管部门监管力度

总的来说,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解决停车难的问题是更多的停车设施,加强交通管理执法和监督,形成一个长期的城市停车管理系统的整体协调。目前,静态交通管理的主要问题:一是城市发展和道路的现状不相适应的问题;第二,快速增长,汽车停车场是不合适的问题。解决城市停车问题的良好的静态交通系统,我们必须了解国内其他先进城市实践的经验,处理规划、产权、审批、管理,充分利用路边停车,之间的关系发展道路,鼓励建设室内停车场。此外,政府保留总线建设用地,土地转让。第二在大型居住区的规划和建设,交易会,业务网点应该保留依照相应区域的站点,停车设施建设的基础。为政府部门共同专业研究机构配建停车标准进行建筑的研究,开发标准。标准将开发住宅、交通枢纽、商业、办公、酒店、医院、学校、文化、体育和其他类型的建筑停车场配建标准,提交相关部门实施并监督实施。

2.2多元化投资、加大停车场建设

多样化的想法以来扩大资金来源和渠道,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和保障措施建设,停车场停车设施多元化政策,以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停车设施的建设,并引导鼓励他们到停车场管理,并推进管理和实施先进的电子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停车场建设问题,每个部门应该协调,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配建停车场,不能改变停车场规划批准的性质,和规范的行为,停车费和收费标准,提高停车周转率,缓解部分地区的停车问题。

2.3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停车设施

(1)临时占道停车在缓解停车难的问题上起到积极的作用。乌鲁木齐全市总社会停车位共计29.33万个,其中配建停车场车位28.72万,独立公共停车场车位0.23万,路内停车场车位0.37万,分别占总社会停车位的98%、0.8%、1.2%。另据调查,夜间共有46万辆客车停放在中心城,由此得车均车位为0.64个/辆,连“一车一位”都尚未达到。但是,分析了面对城市交通条件,由于总量条件的缺乏,,道路宽度有限,基础设施比较旧,满通仍然困难,然后建车库,更加困难,只会增加强度的道路建设,重建和扩张,提高通行能力同时,修建停车场。后重建道路拓宽,在正常的情况下不影响交通,开始逐渐在某些情况下,大型停车需求的中小街道单方面临时占道停车场,停车场道路施工方案由国务院公安交通管理与规划的部门,城市管理、市政、园林按照一定的原则。原则提供停车场建设符合要求的区域道路停车完全控制,承载力、交通和路况和车辆停车场需求,区别不同时间,不同用途的停车需求。临时出现停车规划、建设和管理是一种长期有效的交通管理机制,也必将在缓解停车困难的问题发挥积极作用。

(2)人行道停车的利弊。人行道设置停车场无可争辩的事实,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在城市里,也有许多市民争论,人行道,顾名思义是行人通过道路,如果用于停车,人车混行对行人的安全缺乏保护,如何解决上述矛盾,应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首先,充分利用道路规划,和道路两边的商业区规划,考虑道路商务区的建设,必须留出空间,或增加路面宽度配建停车场,严格区分路面标记和停车的位置。考虑停车场的位置,提高路面设计标准,满通的需求,其次,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加强监督管理的占道停车场,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的有机结合,为动态交通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2.4合理论证并尽快明确道路停车的功能定位

一般城市停车系统为主路停车和路外停车,两种方式是互补的,路外停车停车是必要的和适当的。在当前城市公共交通中仍然是在发展迅速,城市停车设施供应不足的前提下,设置合理的道路停车,在短时间内满足停车需求是必需的,但必须明确其功能定位主要是满足短时停放需求,同时要通过限时停车提高车位周转率,提升道路使用效率。

3结语

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的政府乃至每个社会公民都应该关注道路基础设施以及停车场的建设,一个良好的静态交通管理环境,无疑将关系到我们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美好和谐的阜新交通环境将会展现在我们市民面前。

参考文献:

[1]李松.深圳咪表停车管理的研究与对策[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05).

道路停车位管理篇3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通过综合运用行政管理手段和信息化方式,积极调控本区区域道路停车的价格、泊位数量和结构,进而调节机动车的停放使用需求,达到合理规划机动车的道路停放区域,实行统一划线、停放,实现规范有序的停放管理的要求,解决市民的机动车停放需求。

(二)总体要求

按照“从严控制、有限供应”的原则,控制道路停车泊位设置数量,规范设置程序,在确保道路通畅的前提下,因地、因时设立道路停车场,有限满足本区区域内机动车路内停放的需要。

按照“平稳过渡、规范管理”的原则,规范道路停车场管理,加强道路停车费征缴及使用管理。

按照“有效补充、优质服务”的原则,通过对部分道路设置停车泊位,来解决停车需求,方便群众办事;通过规范优质服务,提高道路停车的利用率,改善停车环境。

按照“标志明显、信息引导”的要求,道路停车要有醒目的标志、服务规范和收费标准,并逐步建立和纳入公共停车信息系统,提高服务水平。

(三)管理区域

凡本区各镇所设立的道路停车场均列入本实施意见管理范围。

二、管理主体和职责

各相关部门应根据《上海市停车场(库)管理办法》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组织协调好道路停车管理工作的开展。

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是本区道路停车场的主管部门,负责区域内道路停车场的管理和指导,组织、协调本意见实施。

区公安分局(交警支队)负责牵头编制道路停车场设置方案,划定道路停车泊位,树立停车标志牌;做好各镇路内停车场设置方案的指导和审核(审核时应会同市政、公路部门进行现场勘查),并将审定同意的批复转交区交运署和各相关镇,作为纳入管理的依据,实施管理;对禁止停车路段停车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区财政部门负责对收费票据使用和收费项目的监督检查,统一监制专用收费票据,并按规定督促各镇加强收支管理。

区物价部门按照**财预、**价*号文的要求,为执收主体办理收费许可证,并加强对区内道路停车收费的监督检查。

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配合各镇组建道路停车服务社及核发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证书。

各镇按照本地区道路的实际情况,提出道路停车场的设置方案(包括道路停车的路名、泊位数量),报区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审批;按照有关规定明确具体管理部门,并成立道路停车服务社,服务社人员的配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负责设立停车道路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管理;负责道路停车收费的具体实施和收支的管理。

区市政、公路部门负责道路停车场的路政管理,把握道路停车场对路网功能和道路养护等的影响;加强对设置道路停车路段隔离栅栏、岗亭设置等设施的监管。

区城市交通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对各镇道路停车场的行业监管工作,指导协管单位和协管人员按规定要求实施道路停车场管理;负责道路停车场的收费管理和协管人员的培训工作。

三、收费管理和使用

道路停车收费是一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执收主体单位为区城市交通运输管理署(以下简称区交运署),其可委托各镇确定的停车管理部门实施具体管理和收取停车费,停车费收入按程序上交区财政非税收入专户。区财政全额返回至各镇,用于设施建设和管理费用支出。各镇应加强资金的预算管理,严格监管,落实管理责任。

四、收费标准

道路停车收费原则上按照市一委五局《关于全面规范和加强机动车停车管理的实施意见》(**交停[**]第621号)的规定执行,实行最低限价。白天(7:30—19:30)停车首小时内收费7元;超过一小时后每30分钟收费4元;夜间(19:30—次日7:30)每次5元;包月(夜间和周六、周日、国定假日)每月为200元/辆。

五、停车费征缴工作的衔接

(一)、票据管理

1、机动车道路停车收费应纳入非税收入管理,使用上海市财政局统一印制的专业定额票据。

2、为便于管理,收费票据由区交运署向区财政购买,区交运署要做好票据的购、销工作。各镇所需票据由指定的管理部门向区交运署购买。

3、收费票据由区交运署加盖收费专用章,已使用的票据存根由交运署集中保管。

(二)、收支管理

1、机动车道路停车费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各镇指定的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所有收费点的资金汇总,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缴至区交运署专户,由区交运署按照非税收入管理方式按月缴入财政国库。

2、财政对区交运署上报的道路机动车停车费每月的收入进行核实,每季全额返回至各镇,用于设施建设和管理费用支出。不足部分由镇补贴。

3、各镇对道路机动车停车收费人员及道路停车所需设施等方面的经费支出予以保障。

六、收费许可证办理

收费许可证由区交运署统一申请,区物价局核发。区交运署委托各镇确定的管理部门予以执收。

道路停车位管理篇4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攀升,停车设施严重不足,致使停车设施严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市区停车矛盾还比较突出。为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创造便捷、安全、有序、的静态交通格局,现提出如下10项举措。

1.规划先行,确保不欠新帐。

确定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目标,强化规划刚性约束,明确分期建设时序和措施,通盘考虑。对城市中心区、边缘区要分类规划、区别对待,特别是新建商业区、大型住宅小区,在控制性详规中按规范控制停车场用地,并保持适度超前。

2.挖潜改造,大力开发公共停车场。

加大闲置土地利用,统筹考虑园林绿化设施的新建和改建,加强公园、绿地、城市有机更新等工程的综合利用,兼顾环境功能、绿化功能、停车功能,开发临时停车场。针对条件成熟的立交桥、高架桥桥下区域,开发建设桥下地面停车场。

3.盘活存量,增加基本停车位供给。要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空闲地建设临时停车场。加强对已有地下停车库的清理整改,挪作他用的要恢复原有停车功能。

4.有偿有序,最大限度地利用停车资源。加强交通道路收费停车管理,扩大道路停车收费管理范围。对公益性停车泊位的收费,严格按照管理成本定价。对经营性停车泊位的收费,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定价。对比较空旷、停车矛盾不突出、无人值守的道路所划停车泊位实行免费停车。

5.整合资源、错时开放挖潜单位停车场。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在破解“停车难”问题方面示范、带头作用,群众有需求、单位有条件的要向社会错时开放停车场。

6.因地制宜,增加夜间等时段性停车泊位。对有停车条件的道路和人行道逐步进行改造,增加停车泊位,增加支路内巷背街路边划线停车泊位,实现分时段管理,并根据道路交通状况、周边停车场增设情况,合理设置增加临时泊车位。

7.疏堵结合,强化停车秩序管理。完善城区交通标志、标线、指路标志的设置与施划,建设智慧停车管理服务系统。实时车主周边的停车信息,实现车辆统一停车管理、智能监督管控、电子支付以及涉车数据共享。合理设置道路机非隔离设施,科学合理设置机非隔离设施,从源头上杜绝违章停车。

8.推广“社区道路微循环”模式。在干道网络以外的支路、小区内道路、背街小巷,通过单向交通等方式,改善小区内道路通行状况,实现社区路网微循环,在不影响通行的情况下,增设停车泊位,允许小区业主车辆沿道路顺向停车,缓解部分老旧小区尤其是停车位缺口较大的开放式小区的“停车难”问题。

道路停车位管理篇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路内、路外停车供需不平衡。路内、路外停车位比例不协调,致使停车设施利用率不高。主城区现共有停车位376683个,室内306815个,占81.5%;室外55758个,占14.8%;占道14110个,占3.7%。路外停车场(库)相对于路内停车场来说,利用率总体来说偏低,处于供大于需状态;路内停车场利用率较高,大部分路内停车场处于需大于供状态。停车设施的利用情况受地块成熟度、进出口便利程度、步行距离以及停车费用等因素影响,主城商圈核心区车库总体利用率约为48%,空置程度较高[2]。(2)停车信息系统不完善。主城区信息系统不完善主要体现以下2个方面:①停车引导系统严重匮乏。即开车驶往商业中心区前,无法通过指示牌和网络媒体等搜寻到相关停车信息,缺少相应的停车诱导系统。②部分车库出入口设置不合理。车库出入口设置位置不合理,部分车库出入口标志不明显,导致司机难以发现。(3)停车场数量少,停车泊位不足。重庆主城区的停车设施供应量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停车设施建设不足,建筑物配建停车场车位和社会公建停车场车位的供应总量发展速度缓慢。在核心区的停车场及停车车位数量相对较少,但是交通吸引量要远远大于城市其它地区;而在城市其它交通量少的地区,又有着富裕的停车设施资源,由于停车设施是不可移动资源,不能在城市中有效的调配,从而导致停车设施虚假化的“不足”。(4)商业区停车集中,住宅区配建车位不足。主城6大核心区是商业和办公集中带,有密集的写字楼和众多大型购物中心,造成位于核心区及其附近的路内停车场以及路外停车场(库)白天各时段利用率基本高达92%以上。住宅小区配建车位明显不足,停车位紧张,夜间利用率高达90%以上。主城核心区附近居住区密集,由于配建指标不足,很多车主选择路内停车,造成道路两侧晚上停车需求大,停车位较紧张[3]。(5)路内停车混乱,违规停车现象严重。主城区内违规停车严重,特别是路内违规停车。机动车随意停放、占压步道、停车不入位、占据盲道等违法停车现象屡见不鲜。大多数车主短时间停车时更愿意选择路内停车,方便且步行距离短,而主城区路内停车位又相当有限,因此导致很多车主违规停车,这些违法行为扰乱正常的交通秩序,由乱致堵,进而影响道路交通通行能力,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的隐患之一。

   重庆主城区停车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主城区汽车增长数量加快,公共交通发展相对滞后。重庆直辖以来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几年,私家车大幅增长,给城市道路带来较大的交通压力。至2010年底重庆全市共有273.2万辆机动车,主城九区机动车保有量为66.7万余辆,其中汽车保有量52万辆,机动车保有量年增长迅速,2010年增长率首次突破20%。主城区公共交通发展缓慢,管理混乱,主要表现为公交线网布局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线路重复率高,换乘不便,公交站台随意停车和赖站,公交车辆老旧,因此导致运力和吸引力不足。主城轨道交通目前3条线路开通运营,覆盖面不广,运力有限。主城区公共交通(含地面公交、轨道)分担率为33.4%,较2009年上升0.4%[1],公共交通客运量增幅缓慢,服务水平有待提高。(2)重庆特殊的山城地理环境。重庆是少有的特大型山地城市,主城区内更有两江交汇,这样的特殊地理环境决定了主城区交通建设的艰难。可利用土地面积少,建设难度大,地理环境制约多,而要承载的人口却很多,这不得不使重庆的交通建设要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3)停车设施落后,收费不合理。在重庆中心城区,停车设施主要以路边停车、地上以及地下停车场为主,缺乏机械停车库、立体停车库等先进设施。部分路外停车场的收费价格较高,这就导致了车辆不愿进入路外停车场,路外停车场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4)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发展不协调。城市规划未能与交通规划同步进行,使交通规划落后于城市规划,同时城市布局不合理,使得在城市结构上引起交通拥堵,造成了不但行车难,而且停车更难的局面。即便是考虑到城市交通问题的城市规划,规划的系统性、可行性和长远性亦考虑不充分。不能从对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及其增长、分布,城市道路网密度,人均占有道路面积,城市道路占地率等静态交通指标的分析中对停车需求作出正确调整,并提出相应对策[4]。(5)交通执法人员有限,执法不足。2010-02-07,交巡警警务体制在主城正式启动运行,市交警、巡警正式合一,在主城区主要路段设立交巡警平台,负责街面治安、交通秩序,并接受群众报警和求助等,此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执法效率,为打造一个平安、畅通的重庆奠定了基础。然而,重庆目前的交巡警警力还明显不足,执法人员有限,同时在违章停车处罚上,执法的力度不够,覆盖面不全,没有起到惩戒的作用,导致了违章停车屡罚不止的现象。

   重庆主城区停车问题相关解决措施

   在总结国内外一些城市解决停车问题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重庆主城区停车问题现状以及实际情况,从管理、技术和规划等层面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高效、协调的停车管理体制

   (1)加强和规范停车经营管理。目前,重庆市的停车经营管理还比较混乱,应当及时出台符合实际情况的相应规定及管理办法[5],以规范停车管理,解决停车问题。(2)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和差别化的收费制度。重庆在停车收费上应科学利用价格杠杆引导机动车到路外、地下停车场停车,停车收费要合理,需要在收费定价上引入市场机制,让价格杠杆发挥作用,起到调节停车需求的作用。停车费率应根据停车区域和停车类型实现差别化。主城核心商业圈的收费应高于其它地区,路内收费应高于路外,并对路内停车和车位周转率高的车站、商业中心的停车实行限时收费,超时加倍收费,以加快停车位的周转,提高泊位的利用率[6]。(3)积极进行停车需求管理。停车需求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从问题产生的根源上采取措施,做好前期规划,采取合理的措施适当限制、引导需求,并结合后期管理,使目前的交通系统通畅运转,并使交通系统可持续化发展。适当限制停车位紧张的中心区停车位的供应,在中心区的、方便换乘的区域增加停车位供应,以此减少进入中心区的交通量,缓解中心区的交通压力和停车位供应不足的问题。

   2加大配套建设力度,建立多元化停车服务

   (1)规范并制定合适的建筑物配建停车标准。重庆现行的《建设项目配建停车位标准细则》是由重庆市规划局于2006年制定的。最近几年,随着西永微电园的建成投产,渝中金融中心的明确定位,主城5大核心商圈的形成,两江新区的挂牌成立,重庆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原先的相关规定已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发达城市相关做法,对目前重庆主城区执行的各类建筑停车配建标准应进行调整。特别是在市区新建和扩建的住宅区、商业区、办公区,除考虑其建筑规模外,还应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以保证指标的科学性和先进性[7]。(2)建立停车场建设基金和多元化投资体制。要确保停车场长期有条不紊地发展,必须依靠稳定的资金来源作为保障,因此必须建立停车场建设基金和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基金的筹措可以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的经验,通过多种渠道来征收。政府的优惠政策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最有效的途径,但重庆目前有关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的优惠政策存在较大空白,难以吸引社会资金的积极投入,无法带动社会、单位或个人力量投资建设社会公共停车场的积极性。因此,及时出台一套全面系统的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管理优惠政策,对于重庆目前停车发展状况来说是非常必要的[8]。(3)积极推行建设机械停车场、立体停车场等先进停车设施。重庆是比较典型的山地城市,城市内土地可用面积少,土地资源相对平原城市更加稀缺珍贵。在有限的土地上,利用先进的停车设施可以增加更多的停车空间,解决重庆停车难和土地不足的问题。先进的停车设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是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缓解停车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也是将来停车技术发展的趋势所在[9]。

   3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具有运量大、效率高、耗能少、污染小、占道面积少等优点。特别是重庆的山城地貌,重庆居民出行选择公共交通方式的比例很大,快速、畅达的公共交通体系对重庆尤为重要。轨道交通以其快速、准时、安全、舒适、无污染、运量大、运输效率高等优点,能够解决高密集度客流的出行问题,使城市之间交通实现公交化。目前,重庆市已经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是地铁1号线、轻轨2号线和3号线,但其承担的客运量有限,缓解主城繁重交通压力的作用不明显,究其原因是未形成网络化。主城区目前的轨道交通线路覆盖面不广,通达性有限,所以承担的总体客运量比例还不高。只有覆盖面广、通达性好、易换乘的网络化轨道交通体系才能发挥其显着优势,明显缓解主城区交通压力,所以重庆应抓紧轨道交通的建设。根据轨道交通发展规划,至2013年,建成1、2、3、6号线共197km的运营网络;中期至2020年,建成“六线一环”364km轨道线网和60个重要换乘枢纽;远期至2020年后,建成“九线一环”513km线路和270座车站的轨道交通网络。

道路停车位管理篇6

一方面,正规停车公司、黑停车场为了获得最大利益私自划分车位、混乱收费,另一方面,车主为了找寻方便、低廉的车位,也驶入了一个个违规的停车场,车主就像购买商品一样,衡量着车位的性价比。

在北京,2011年4月全面提高停车费后,对于占用公共道路资源开设路侧停车位的停车管理企业来说,他们需要缴纳的占道费也在攀升。这也就意味着,车主在停车上的开销增加,可他们却不满,停车费虽然上涨,停车服务并未明显提升......

北京的停车市场显然是庞大的,这笔出自车主腰包的占道费去向哪里?又是否专款专用,拿来提升道路交通设施呢?在其他城市,收取的停车费又是否有相应的明确“出路”呢?

占道费存缺口

马丽找不到免费的停车位了。

每周,马丽都会到北京朝阳门附近的丰联广场参加三次会议,地下停车场较高的停车费令她为难,经朋友介绍,她每次都将车停在不远的东岳庙门口的便道上,当然,这条便道上也停放着其他汽车,只因这里免费。

好景不长,今年起,这块车主们的自留地被“收费”了,马丽发现路面上的停车费也不便宜,这笔钱是省不下了。

人们注意到,北京有限的地上空间正在被无限地开发,停车经营管理企业也在渗透着每一个缝隙。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17日,北京市有备案机动车停车场5508个,停车位1397525个。当时,根据停车场资源所有权不同,近140万个备案停车位当中,约135万个路外露天和地下是有产权的,不用给政府交占道费,只需按国家规定纳税;约5万个属于占道停车位,属国有资源,需给政府交占道费。

来自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7月3日,北京市路侧停车位共有65243个,两年间增加了15000多个车位。

2011年4月停车费调整后,政府向路侧停车经营单位征收的占道费随即改变。目前,占道费一类地区每个车位每天35元,二类地区每个车位每天15元,三类地区每个车位每天3.6元。

如果停车企业照常向政府部门缴纳占道费,这将是一笔不小的资金,此前就有媒体保守估计每年北京市占道费达3.5亿元,这笔资金是如何使用的呢?

2011年,为加强北京市城市道路停车占道费征收管理,提高城市道路维护管理水平,北京市交通委和市财政局曾联合过《北京市城市道路停车占道费征收管理办法》,明确了停车占道费实行市、区两级二八分成,收入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用于道路设施维修养护、停车管理和交通管理,具体使用按照财政预算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现实却很尴尬,北京政府部门收取的占道费存在巨大缺口。

来自北京市财政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北京占道停车费收入为3372万元。2010年,占道停车费收入降为2110万元。尽管2011年4月起北京市大幅提高了占道费的收费标准,但当年收取的占道费仍然仅为2000多万元。

缺口的上亿元占道费到底流失到哪里去了?采访中,包括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在内的相关部门也并未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有的部门也以该项工作不归本部门管辖为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朝阳区市容市政委员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些经营单位存在恶意拖欠或者不交占道费的现象;此外,因为北京市停车费调高,车主们更倾向价格低廉的黑停车场,正规停车场市场被分割、经营成本增高。

“但是,并不代表城市停车管理企业的生意都不好,因为他们私自扩建了很多车位进行乱收费,这是一笔无本生意,私建的车位也不在备案之内、不必交占道费。”这位负责人说。

专款专用

不仅北京市征收占道费遇阻,多位受访者表示,从全国类似停车占道费的征收及使用情况来看也不乐观。

“有些地方说是有明确用处,但这笔钱具体用在了哪儿,谁也不好说。”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黄顺江略显无奈地告诉记者。

在黄顺江看来,首先,很少有能够统一管理这个费用的相应规定和部门,多是作为各级部门的杂费,加之全国范围这么大,很难避免多个部门收取的类似停车占道费用进入自己腰包;此外,各地管理标准各不相同,更没有纳入明确的财政体系,北京收取占道费,其他城市又是怎么划分的都不好说。

具体到这笔资金的去向,黄顺江建议,首先要看这笔钱到底有多少,假如规模相当可观可以统一管理起来,比如建停车场管理设施、再开发建设停车场、不断开拓停车空间,或者用于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日常维护,“这笔钱还是应该专款专用,毕竟这是用公共资源换来的资金,还是要返还到公共设施建设中,目前的停车费只是起到了一个缓解供需矛盾的作用,其他作用还不明显。”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迅也坦承,不仅大多数车主不了解类似的资金去向何处,他本人也不太清楚。

“目前国内城市停车资源有限、存在垄断停车资源的现象,那么这笔钱到底用来干什么了,非常需要给大家一个明确的交代。”李迅说,最应该的,就是直接拿出来返还给道路设施和停车设施的维护,现在这笔费用到底是不是用在了这方面,不好下定论,“当然如果收的这部分钱不是很多可以另做规划。”

针对占道费,广州市停车场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潘国璠认为,可分为两种情况考虑,缴交有关费用的是路内停车占用公共道路资源那一部分,其他类型的停车场是不必上交这类费用的,“上交的包括占道费等,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主要用于公共市政道路的建设、维修、维护。”

停车费怎么收?

可是,政府该收取的占道费并没有一分不少地收上来,而车主需要交付的较高停车费却一分不少地交给了停车场,那么,目前各大城市现行的停车费标准是高还是低呢?

对此,李迅认为,停车费问题应该全国范围内区别对待,对于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其自身的停车资源紧缺,现有的停车费不算高。

5年前,李迅曾向北京市政府建议,将当时地面停车费两块钱一小时与地下停车费5块钱一小时对调,从而鼓励更多的车主把汽车停在地下、为地面争取出更多的空间。颇有意味的是,北京市后来将地面停车费改为了5块钱一小时,而地下停车费却依旧是5块钱一小时。

“我现在仍坚持当时的这种想法”,李迅说,地下、地面的停车费用的差别不仅要体现出资源紧缺,还要完善引导设施,比如加装地下停车场诱导器,清晰地告诉车主地下车位的剩余量和指导图,为地下停车提供便利。

“路侧、路内停车应该是临时性的补救措施,然而正在变成一种固化的永久的措施,这是懒政的表现。”潘国璠说,一是路内停车解决不了多少城市停车问题,占全部停车需求的比例很少,二是停车是静态交通,也是整个城市交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静态交通处理不好,影响了动态交通,也是造成拥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像一个血液循环系统,停车在路内或要长期寻找停车位,就会造成车辆流动的缓慢,毛细血管不畅通,始终会影响大动脉的畅通。”

根据广州市交通研究部门统计,到今年6月底,广州的汽车保有量达到了230万辆,其中中小型客车172万辆,登记注册的泊位数61万个,没有备案登记的23万个。5年来,年增速19.6%。而与之配套的道路增长不到2%,交通供求矛盾非常突出,按照目前广州道路资源和城市结构,如果汽车保有量超过了330万辆,中心城区将出现严重的交通拥堵。在此背景下,广州市出台了“限牌”措施,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停车价格调整作为广州市政府治堵措施之一,也时刻牵动着停车场行业以及广大市民的心。

李迅强调“需求控制”的理念,他说,大城市的中心城区资源十分紧缺,停车、交通非常紧张,这个信息一定要传达给市民,资源紧张的地方停车费就是贵,倡导市民去市中心办事选择公共交通设施,“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中心城区不再修建道路,表面上看是政府不作为、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恰恰是在解决问题。”

潘国璠也认为停车费应遵循物以稀为贵的原则,他也明确地告诉记者,一味地追求路侧停车场的建设管理并强调收费不是明智之举。

适度放开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在停车价格节节攀升、停车收费混乱不堪的情况下,民众对于停车价格体系与停车乱象之间的思考越来越多。

采访中,多位受访者都提到过“垄断”这个词,显然,具有城市管理性质的停车行业离不开政府部门的依托,很容易出现带有政府背景的垄断企业,这就会直接导致停车费收取不公平、停车价格混乱,那么,这笔在收费源头就已不成形的资金,又怎能保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城市停车价格体系又该如何调整,才能令车主信服、整治收费乱象、保障相关费用征收到位并且“专款专用”呢?

李迅认为,政府部门在管理方法、停车价格制定上就不能带有垄断色彩,整个城市停车行业一定要引入竞争,由市场和消费者选择。

黄顺江说,其实停车问题、停车费乱象解决起来很简单,由经济因素来主导就可以了,放开市场后,停车设施设备也会受到刺激发展,“今后城市停车管理可能会走向无人化,虽然一次性设施投入成本高,可其标准化统一,且日常维护管理成本更加低廉。”

道路停车位管理篇7

关键词:停车;城市;车位;交通;问题;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均拥有车辆的比例也在提高,这却加重了交通压力。为了尽快的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必须要对当前停车难现状进行分析,合理规划和建设停车场,从而改善城市停车秩序,缓解交通压力,减少路内停车,从而真正的建设和谐社会。

一、当前大中小城市“停车难”问题

(一)繁华地段停车集中。在一些中小型城市,存在商业中心、繁华地段停车集中的现象,尤其是在百货大楼、商业大厦、银行附近、市中心,这种现象更是明显。据统计,部分城市市中心附近路内停车场以及路外停车场白天的利用率达到了94%左右,以至于在节假日等商业活动集中的时候,停车位严重不足。当城市的停车位不能满足需求的时候,大部分人就不得不违规停车,把车停在不该停的地方,比如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违规停车的现象不但给城市带来了交通压力,而且还影响了居民的出行。

(二)路内、路外的停车率不平衡。城市停车位往往有路面停车位与路外停车场、地下停车库等模式。基于就近原则和人的惰性原理,大部分车主都乐意把车停在路内,造成了路内停车场停车位紧张,而路外停车场、停车库供大于求的不平衡现象。城市路内停车场的利用率远远的高于路外的停车场,路内、路外的停车率严重不平衡,造成了停车资源的浪费。同时,由于路面停车位的位置特殊性也带来了一些交通事故。

(三)小区停车位的数量不足。一些小区在设计和建设的时候没有考虑居民停车方便的问题,规划赶不上发展的步伐,不但布局不合理,而且配建的车位明显不够,需求大于供给。特别是老旧小区晚上的时候小区停车位更加的紧张,新老车主千方百计抢车位,地锁、桌子、甚至父母都出动占车位。这种现象给小区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

(四)城市的停车位设计得不合理。城市停车位、停车场的设计同样是个发展的过程。停车场设计的不合理或有缺点这是许多中小型城市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停车场的规模与道路的设计相冲突,或者交通组织与内部结构设计方面有很多的缺陷,公共停车场布局不符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入口的数量不能满足需求等,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居民停车安全问题。杭州为解决停车问题设置了道路停车位,在近几年内调整和取消了部分路面停车位,这些当时划定的停车位在经过时间的实践后被发现影响道路交通,影响景观,于是在错与纠错的过程中逐渐被淘汰了。

(五)城市偏远地方没有制定停车规范。在城市的郊县地区或者远离市区的地方,缺乏必需的停车设施,无固定停车点,甚至根本没有停车场,而且道路上缺乏停车标志线,没有明确的对停车进行指导,使得居民停车困难。另外,这些道路没有交警对车辆进行管制,导致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十分的严重,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和城市文明形象。

二、道路停车位设置与停车场的建设

如今,城区的机动车渐渐的增多,城区主干道越来越拥堵,仅仅在道路沿线增设停车点的措施已经不能再满足群众停车的的需求。在未来的5年以内,政府必须在城区规划建设一定规模的停车场。由规划、城建和城管等部门来协助完成建设工作。

(一)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

政府是城市交通安全的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本着科学发展的眼光,考虑长远利益,制定相应的规范和制度,出台相应的政策,对停车位和停车场建设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以引导和监督,对修建停车场的个人和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并且还要进行扶持和鼓励。同时,相关部门应对停车位设置和停车场建设的规划和设计加以审核,在停车位设置和停车场建设方面进行规范的管理。

(二)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停车场

科学规划是建设停车场的前提,而合理的设计则是建设停车场的基础,其内容涵盖停车场的布局、车位数量、出入口布置等等,另外,除了内部结构外,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城市的道路和交通组织的实际情况,结合人们的需要,保证停车场的建设能够缓解交通的压力,使交通方便、快捷。

(三)建管衔接,科学管理停车场。

“创业容易,守业难”,停车场的建设周期短,使用周期长,完成停车场的修建以后,还必须要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道路交通法来进行严格的监管。监管的范围包括道路停车位、停车场的管理,以及停车协调、停车指导等,建立合理而科学的停车场收费系统,白天、晚上、市中心、郊区分别采取不同的收费政策。除此之外,城市管理部门还要设立城区车辆管理办公室,以便更好的进行管理。

(四)调整停车标志,引导正确停车。

国家对停车有一定的要求,规定停车只能在规定的地点停放,因此,必须要合理的设置停车标志。交通部门要在恰当的位置设置停放标志,设置停放牌。规定没有设置停放标志的地方一律不允许停放车辆。此外,还要对现有的停车标志进行调整,拆除公路上的“禁止停车”的标志,仅仅只设置“停车场”的标志,如果路上没有这个标志,那么就不能进行停车。最后,还可以在路边设置一些诱导停车的标志,引导人们进行正确的停车。对违规停车进行严格的惩治

(五)改善小区内的道路,合理设置停车位。

小区内的车辆以私家车居多,大部分私家车的横向宽度在1776毫米左右,在设计的时候要按照1.8米来进行计算。此外,因为人对车辆驾驶的熟练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居住区内的车辆在进行缓慢的交汇的时候,可以按照这样的数据来设计,车辆之间的距离应当大于0.3米左右,车辆轮胎与两侧侧石的距离在0.2米左右。这样算来,在预留道路的旁边停车,道路的宽度至少应该在4——4.5米之间。

(六)严惩违规停车,做好正面的宣传。

组织交警对城市车辆乱停、乱放进行大力的整治,如果发现有乱停、乱放的现象,必须实施严格的惩治,否则就不能够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收到的罚款要由相关结构统一管理,实行透明的管理制度,并且能够查到所收罚款的去向,累积起来的罚款可以用于建设和维护停车场,从而改善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城市道路管理机构和交通部门还要进行正面的宣传,向居民和企业更加深入的了解正确停车的意义和作用,加强正确的引导,让居民理解并且配合工作。此外,新闻媒体也要进行宣传和引导,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停车、交通问题进行管理,并且使城市的交通更加的通畅和便捷。

三、总结与体会

交通是城市的命脉,一旦交通拥堵,就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阻碍。另外,交通的通畅程度同时关系到城市的发展速度。但在我国一些中小型城市,交通问题非常突出,尤其是停车问题,停车场也设置得不合理,不符合交通规范,车位紧张,乱停乱放。所以,城市必须对交通、道路进行分析和调查,合理的设计、改善停车场的布局,从而使交通问题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杨启福.城市路内停车设施选址优化模型[J].长沙大学学报,2013,27(2):80-82.

[2]王峰.对中小城市“停车难”的分析和思考[J].考试周刊,2013(18):192-194.

[3]冷静.城市停车难的中国瓶颈与多元策略优化[J].上海城市管理,2013(2):33-37.

[4]刘小满黎佳.如何改变城市道路违法停车现象[J].道路交通管理,2013(3):52-52.

道路停车位管理篇8

中兴通讯充分利用多年积累的停车和数据挖掘经验,整合相关领域的先进技术,率先推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道路停车系统,再造智能化道路停车流程。

中兴通讯的智能道路停车系统具有丰富的业务流程管理;对车辆实施的停车监督、诱导管理和详细的拒付车辆管理;使客户能够实时掌握城市道路停车的详细动态;灵活的收费标准管理和丰富的报表分析统计以及强大的数据交换管理让管理更灵活;而便捷的第三方支付,大大拓宽了支付渠道。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道路停车方案

系统由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4部分组成。

感知层包含物联网数据检测单元(iDU)、物联网接入网关(iaG)、手持pDa、手机终端等。

物联网数据检测单元(iDU)。每个停车位安装一个,用于检测泊位是否有车停靠或者离开。并通过物联网将泊位占用信息上传给物联网接入网关iaG。

物联网接入网关(iaG)。收集泊位占用信息并传送到运营管理平台。

手持pDa。现场收费&监管配备,作为巡查终端,可完成人工收费、欠费拍照取证等。

手机终端。车主启动手机app或微信公众号,输入车辆驶入泊位号及约定停留时间,完成缴费。

网络层由通信网、互联网等各类网络构成。通信网主要用于物联网接入网关(iaG)、手持pDa、手机终端与平台之间双向信息交互;互联网主要完成运营管理平台与通信网网关、对外系统的接口等的互联。物联网主要用于物联网数据检测单元(iDU)和物联网接入网关(iaG)的双向信息交互。

平台层主要采用云计算、云存储等各种云方案,搭建一个基于云的运营支撑平台。

应用层的物联网运营管理平台由停车系统和运营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

运营平台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支撑智能道路停车系统停车、收费等一系列流程;二是运营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的统计和分析功能全面掌握路边停车信息,为路边停车位的规划建设提供依据;三是提供网络管理功能。例如,通过运营管理平台,可以对系统的设备进行设置,可以获取诸如物联网数据检测单元电池状态、工作状态等设备实时信息,可以对巡查员等进行管理;可以对实际收账和系统计费的情况进行对账;可以对各车位的状态进行实时查询;可以对停车位的周转率和利用率进行统计分析。

外部系统主要是智能道路停车系统可以对外提供支撑、或者对外获取帮助的系统。

与外部系统的主要接口完成如下功能:交警接口完成罚单生成、处理等;车管所接口完成对于违规停车用户的年审控制等;支付系统接口(如银联、微信、支付宝等)主要支持系统完成交易清算等;征信评估系统接口主要用于记录恶意违规用户的不良行为等。

方案亮点

技术领先:

(a)系统采用科学的架构设计,易于扩容和与第三方对接。

(b)物联网数据检测单元(iDU)获取车位占用情况,设备检测准确性可达98%以上。

(c)数据传输采用全新的物联网技术,可以轻松实现系统的稳定接入和数据的可靠传输。相比现有的RF/Zigbee等无线技术,功耗更低、覆盖更广、容量更大。

使用方便:

(a)系统支持灵活的停车诱导,包括三级诱导屏和手机app停车诱导,车主可方便地获取车位信息,实现便捷停车,由此可使车主的车位找寻时间减少43%左右。

(b)系统支持多样的收费方式,车主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手机app自助缴费、车载标签自动扣费、或收费员人工收费等,从而提升车主体验,并大幅减少收费员及巡检员的工作量。

运维简单:

(a)系统采用全无线架构,支持远程维护升级,管理方便。设备安装简单,通过对工人进行2小时左右培训即可独立进行安装,平均部署100个车检器仅需2人1天。

(b)物联网数据检测单元(iDU)体积小,不破坏路面,抗干扰能力强,结构可拆卸,电池通用易购买,寿命长达5年;一旦电量低于系统设置阈值,主站会发出告警通知,维护人员使用定制工具即可方便取出对应iDU内胆更换电池,平均更换100个iDU电池仅需0.5人1天。

管理高效:

Zte具有业界领先的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海量停车数据的有效整合,促进系统效益的最大化。

(a)管理部门利用全方位的停车信息,结合经济杠杆等手段,实现停车资源统一规划和管理,协调与动态交通的有效平衡,体现政府在宏观管理和资源规划层面的价值。

(b)停车管理者利用统计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停车管理的漏洞,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产品价值

经济效益可观:

实施智能道路停车能给路边停车运营管理部门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收益。

降低人力成本:

通过各种收费手段,减少停车管理的人力、物力。

提升泊位利用率:

停车诱导功能,能合理安排停车,提高停车位利用率和周转率,减少驾驶员寻找车位的时间消耗。

改善交通状况:

通过收费能让很多僵尸车、非法占道车离开道路两侧。停车收费片区平均车速有较大提升,交通运行状况明显改善。据统计,平均车速上升11.4%,部分居住区、商业区上升8.8%-14%。

市场应用

南京智能道路停车实验局

实施背景:

道路停车位管理篇9

abstract:alongwiththeurbanpopulationincrease,theurbanroadtrafficfacingmoreandmoreproblems.Basedontheanalysisofthecurrentproblemsofxiningcitybasedontheroadtraffic,andprobesintotheurbanroadtrafficenvironmentimprovementmeasures,makethecitytraffictosafe,quick,clear.

Keywords:urbanroad,trafficorder,trafficmanagement,developmentstrategy

中图分类号:D035.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西宁道路交通的基本情况

西宁地处青海东部,黄河支流湟水上游,四面环山,三川会聚,具有青藏高原东方门户之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道路通,百业兴。”作为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交通中心,西宁交通的发展对整个西宁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建成区面积75平方公里,3年来,西宁市城市道路设施总投资高达20亿元,西宁市建成区内道路总长422,道路面积1116.5万,路网密度4.94/k,道路用地率为14.9%,人均道路面积14.4/人;现状干道网密度为2.63/k,平均干道间距761m。截至2010年12月23日,西宁市机动车保有量为219436辆,新增机动车43825辆,同比增长18.8%,其中私家车占有量达90%,按照近几年的增长速度,保守估计,到2015年,西宁的机动车保有量将超过35万辆,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后,道路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增多、市民出行不便等交通综合问题,这将给西宁的城市规划、道路交通带来极大的压力,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提前着手,应对机动车激增可能带来的种种问题,尤其在治堵方面,更需要提前规划。如何改善城市道路交通,加强科学管理研究已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它关系到未来城市几十年的交通发展战略。

二、城市交通秩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路网和车辆增长比不合理。随着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逐年增长,交通流量快速增长,受城市东西川和南北川“十”字形带状布局的限制,私家车的快速增长和外埠车辆进入市区的增多,城市交通压力日趋严峻。截止2008年底,全市道路面积为910万,机动车保有量为17万辆,2009年上半年机动车保有量增加了1.5万辆,增长10.7%,而城市道路面积只是通过街景整治增加约1万平方米,增长1.1%,机动车增长率是道路增长速度的10倍。

2、道路性质和功能不明确。西宁市的干道系统过境交通、客运交通、货运交通层次模糊、功能不清,使中心城区成为过境交通的中转站,城市主次干道客货运输流和人流交织混行,各类专业市场和长途客运站集聚市区,车流和人流的密集混行加剧了市区交通拥堵。3、外来车辆禁行政策缺乏。自1990年以来西宁市客车年均增长率为12.94%,货车年均增长率4.41%,客货比例已由1990年的0.46:1调整为目前的1.51:1,虽提高了城市的机动化水平,刺激了客货运输量的增加,也刺激了外来机动车辆的流量和流向,使各种外来客货车辆大量涌入市区,加剧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4、公共停车场滞后。西宁市拥有公共停车场294家、停车泊位1.4万个(其中:地面停车场110家、停车泊位5300个;地下停车场22家、停车泊位1030个;利用人行道停车的52处、停车泊位4930个;利用行车道停车的110家、停车泊位3240个),路外停车场占44,占道停车占56。一方面是机动车辆逐年大幅度增加,一方面是停车场、汽车库规划与建设滞后,或者分布不合理,甚至改变功能,有的是闲置未启用,浪费了资源,致使停车难的矛盾日益突出。另外相对于现有汽车保有量以及城市汽车数量的增长趋势,静态交通设施缺乏,尤其在宾馆、商场、医院、购物中心等繁华地带,很多车辆停靠在人行道和机动车道边,降低了城市道路通行能力。5、行人横穿道路设施缺少。西宁市的人行横道的平均利用率32.9%,部分道路利用率很低,交叉口行人违章率较高,部分交叉口的行人违章率超过了40%,主要是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缺少,尤其在城市车辆运行的高峰时段,比如职工上下班时段,学生出行时段,区域居民出行时段,外来人口出行时段等都会造成行车速度缓慢,影响了社会效率并加重了大气污染。6、交通管理手段落后。西宁市市区平面交叉口164处,有信号控制交叉口78处,行人过街信号控制交叉口17处,手触式人行信号灯2处,主要道路交叉口基本上采用了信号灯进行交通管理,部分交叉口设置了电子警察装置,灯控设施目前还停留在单点控制的状态,缺乏线控、面控等先进的交通管理手段与设施。城市交通流的组织与管理仍比较粗放,像单行、限行、禁左等行之有效的交通管理与组织手段应用较少,加之交通安全设施不到位、路面管理力度不大、交通违法行为处罚不到位等原因使部分路段交通拥堵成为顽症。

7、交通设施建设缺乏前瞻性。城市道路建设对城市公交、行人及自行车重视不够,相应的交通设施如公交专用道、港湾式停靠站、天桥、下穿式地下过街通道、自行车停放等在建设前期缺乏考虑。再加上地下管线建设无序,道路重复开挖现象普遍,影响了道路通行能力。三、改善交通秩序现状的几点对策

(一)平衡路网和车辆的增长比。西宁市路网布局受“三川一水”水系的分割、带状城市布局的限制和兰青、青藏铁路干线、宁大铁路支线的影响,路网密度已达到规范,干道分布较密集,路网成网率低,节点通行能力弱,“干路系统空间布局不均衡,道路通达性不高,制约了路网整体效能的发挥。由于受西宁地域地形的限制,大量修建平面道路是不实际的,所以今后除修建断头路、小街小巷道路外,主干路和次干路要考虑立体交通,逐步修建城市高架路。

(二)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合理规划和设置公交路线、场站,确实实行“公交优先”的原则,大力发展“大公交“。首先要建立规范的财政投入和补偿机制,对场站建设、车辆装备的配置更新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尽量为群众提供快捷、清洁、舒适的服务;对一些规费尽量减免,对一些承担社会义务及接受政府指令开通的亏损线路进行财政补贴,使群众选择公交出行的费用下降,提高公交出行比例。其次,扩大公交服务区域,将原来滞后于城市发展的公交线路按照环泉州湾的需要进行整合,构建大泉州公交体系,方便群众的出行。再次,提高公交科技含量。如实行公交“一卡通”;配置公交车电子显示屏、语音报站服务器和安全监控器;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建立现代化车辆调度体系;提供高质量的电子站牌和路况等城市交通信息服务。(三)在充分利用现有停车场所资源的基础上,修建停车场。

一方面规范管理,挖掘潜力,统筹现有各类停车场(库)资源。对现有各类停车场(库)实行全面对外开放,让被挤占或挪作他用的停车场及因其他因素关闭的停车场尽快恢复停车功能。部分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在满足本单位及外来办事车辆停放的基础上,本着自愿的原则,可参与对外开放行列,办理相关手续后,对停放车辆实行收费管理。同时要完善各类停车场(库)基础设施。按照停车场(库)建设标准,设置各类交通标线、标志,并合理确立进、出口,理顺连接道路的通道,尽可能减小对道路交通的干扰。同时,通过电子诱导屏,告知驾驶人停车场(库)方位、总泊位数、余泊位数等信息,引导驾驶人规范行车、有序停放车辆。全面清理并严格控制占道机动车临时停车场。要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对市区现有占道机动车临时停车场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和优化调整,严格控制审批新的路段,并定期进行动态评估,确保设置符合规范要求。另一方面均衡布局和合理控制城市存量土地,充分挖掘闲置土地潜力,增加公共停车场的用地总量,计划在老城区东大街、大十字、西门口、小桥大街、城西区主要街道开发建设停车场57个,停车泊位2951个;自建停车场20个,停车泊位2000个;对外开放停车场59个、停车泊位3731个;重点建设新宁广场、胜利路、南关街、园树、青藏花园等停车场。在解决停车场总量需求与供给深层次问题上,应加大停车场(库)配建力度,调动社会资源,对企事业单位已建成的停车场给予一定的刺激政策,全面向社会开放停车场对外服务,同时,尽早出台《西宁市停车场管理办法》,明晰停车场整体规划布局、经营与建设、管理主体等,为停车场的健康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最后,本着“路内高于路外,室外高于室内,中心区域高于其他路段,白天高于夜间”的原则,完善停车收费价格体系。对占道机动车临时停车场采取设立咪表、iC卡等方式,实行计时收费,减少停车压力,加快周转。(四)解决行人横穿道路设施缺少问题。一是建设绿化带隔离设施,将现有的行道树坑变为绿化带,将路幅较宽的路段中央设置绿化隔离设施,即增加了城市绿化面积,又起到隔离作用。二是建设行人过街天桥,位置尽量靠近公交站点,并设置中间隔栏加强行人过街管理。

(五)、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建立交通安全宣传的广泛阵地和长效机制,逐步提高市民的交通文明意识。一是公安交管部门要通过举办大型宣传咨询活动,在有条件的路口、广场设立宣传栏、广告电视,利用宣传车在主要街道广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安全出行常识,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二是新闻宣传部门要对城区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疏通保障工作进行系统、深入的报道,加强舆论引导;同时曝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三是各单位要将交通安全教育列入夜学会内容,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四是各中小学校要将交通安全列入学生安全教育内容,通过组建少年警校、参与交通岗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

道路交通在发展,交通管理也必须不断适应新的需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西宁市的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一定会提升到一个更新的高度,道路交通现状也必将大为改观。

参考文献:[1]朱文科《浅谈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与管理的关系》

[2]黄盛冬邹仕俭《浅谈如何改善道路交通的环境》《法制与经济》-2006年10X期,123页

道路停车位管理篇10

关键词:西安;停车;问题;对策

近十年来,西安市城市建设历经了高强度投入、快节奏建设的黄金时期,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两轴、三环、八放射”的道路网主骨架已基本形成,并且通过对主、次干道路和背街小巷的建设与改造,全市道路网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有力地支撑着西安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长期以来,在西安市的交通发展中,仅注重服务动态交通的道路网建设,而忽视了停车等静态交通的建设,致使在机动车高速增长的同时,停车矛盾愈加严重,甚至正在逐步吞噬建设带来的成果,并且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社会各界对此反响较大。因此,必须重新审视停车系统在整个交通系统中的作用,逐步建立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停车系统,十分紧迫和必要。

1.西安市停车现状分析

1.1西安市停车设施规模现状

截至目前,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160万辆,且每年新增机动车约25万辆,平均每工作日车辆挂牌1000辆,而与之对应的停车位,全市仅有38.4万个,其中配建泊位33.9万个,路外公共泊位0.68万个,路内占道3.8万个(含未划线车位)。三者之间的供应结构比例为88.2%,1.8%,10%。国家部委有关文件指出,城市停车设施的供给应逐步形成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停车为辅、临时占道为补充的城市停车格局,三者之间的合理比例关系基本应为0.85:0.1:0.05,由此可见,西安停车位数量在总量不足的背景下,公共和临时占道的比例存在失调,公共停车的缺失,不得不靠临时占道来弥补,加剧交通拥堵。

1.2停车场分布情况

西安三类停车场的分布与城市建设、土地开发强度、方式等密切相关,配建停车场主要分布在西安二环以内及其沿城市主干道两侧地区;路外公共停车设施个数偏少、仅有80个,且分布密度不均、泊位规模偏小,主要分布在中心市区明城墙内及二环沿线周边区域,其它区域基本没有公共停车场;路内停车位占总车位数的比例为10%,与国家相关规范的建议值相比偏高,其中有38%的泊位设置在快速路和主干路上,主要是占用人行道停车,另外62%分布在次干路与支路上,主要是占用机动车道停靠,影响支路微循环的通畅。

1.3车辆停放特性分析

通过对西安市30个路外停车场和20个占道停车路段的停车特性调查,得出以下停车特性:①停车泊位周转率较低。调查的所有停车点平均日泊位周转率为2.9(较满意的日泊位周转率应大于5),现状停车泊位周转率尚处于较低水平,反映出价格的杠杆作用未能有效的发挥。②地下停车场利用率低,平均利用率不到50%,利用率大于80%的调查点仅有8个,相比而言,路边占道利用率达到85%,“路边吃的饱,地下无人停”现象仍比较普遍。③停车时间较长,调查路内停车点中平均停车时间在1h之内的停车点只有3个,约占13%;平均停车时间大于211的停车点有15个,约占65%所有路内调查点的平均停车时间为191min,比路外调查点的平均停车时间176min还长,占道停车时间较长,难以发挥占道停车的灵活性。

2.西安停车存在的问题

2.1停车供需矛盾突出

根据测算,目前西安市全市主城区泊位总欠账41.8万个,其中配建34.3万个,社会公共缺口7.3万个,路内缺口0.2万个。这个数字随着年均25万车辆的速度增长,缺口将不断扩大。停车供需矛盾突出是造成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最根本原因。

2.2停车场规划层面控制不严

长期以来,停车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仅仅被视为建设项目配建工程,主观上不受建设单位的重视,建设往往滞后于主体工程,缺建、少建、不建、挪用等问题普遍存在。在目前的城市开发中,停车设施用地常常无法得到保证,公共停车场建设只能见缝插针,多数情况下是在边角地块插建,布局很不均衡。

2.3停车场建设滞后缓慢

以往,停车场是为有车人服务,公共停车场是否应当纳入城市基础设施一直存在争论,直到2010年,国家住建部出台正式文件,明确了公共停车场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属性。但是,政府对公共停车场建设经营的优惠政策不明确,缺乏激励机制,这样,公共停车设施的建设、经营难以得到合理的投资回报,从而无法吸引社会对停车设施的投入,制约停车产业的发展。

2.4停车场收费管理混乱

目前属政府资产的占道停车资源,统一由市机动车服务中心进行收取,采取poS机刷卡付费,路外经营性停车场则由物业、村委会、个人等单位收费,经营主体众多,给钱不撕票、撕假票、擅自多收费、超范围收费等乱收费行为层出不穷。

2.5体制机制不够顺畅

目前西安停车管理的体制是,交警部门负责道沿下停车位的设置与施划,城管执法局负责道沿上停车位的设置与施划,物价部门制定停车收费标准和价格检查,城投集团下属机动车服务中心负责占道停车经营收费,市建委负责各部门资金的拨付使用以及收费任务量的制订和下达。在交警、城管失去停车位收费权之后,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对接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出现乱收费、黑收费等问题,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现象。

3.国内解决停车问题的经验

3.1上海:停车法规和设施建设

(1)停车供给总量逐步提高。上海市自1992年2月实施《停车场(库)建设管理规定》以来,停车设施有了较大的增长。尤其推进了各类新建、改建和扩建公共建筑和住宅楼附属停车设施的建设,配建车位增长较快。

(2)停车场库实行多元经营。一些社会停车场主要经营停车,兼顾餐饮、旅馆、办公和其他服务业务,突破了单一的经营模式,形成综合经营。

(3)停车管理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机械式停车、自动收费系统、路内停车计时器等具有自动存取、电脑控制、出入方便、安全可靠、智能服务等特点。

3.2台湾省

以“扩大供给为主,抑制需求为辅”作为阶段性策略,鼓励停车场建设1991年颁布了《停车场法》,其后陆续颁布了一些相关办法和条例,如《奖励民间投资兴建停车场办法》、《台北市公有收费停车场管理办法》等,放宽了对投资兴建停车场的条件。对于投资增设停车空间、开放供公众使用的,不受规划有关高度及容积率的限制,并在用地的取得、资金融通、税收减免、规划设计技术、公共设施配合等方面进行奖励与协助。

3.3香港特区:停车系统低水平的平衡

香港停车管理对策与限制私人小汽车发展的整体政策导向密切关联。1990年,“香港交通政策白皮书”中提出停车管理的目标是:在提供停车设施方面达到一种低水平的平衡。

4.解决西安市停车场建设及管理问题的建议

4.1摸清现状、编制规划

建议迅速编制“公共停车场建设规划”和“临时停车场布点规划”。建议规划以街办为规划基本单元,以服务企业、服务百姓、完善城市功能为目的,以多部门参与为机制,深入挖掘潜力,细化规划深度。“临时停车场布点规划”建议三年一编,一年一调,同时该规划还应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

4.2统一设置、动态管理

将路外公共停车场、配建停车场、路边及人行道停车场进行通盘考虑,建立停车泊位信息库,做到统一施划,统一标志,统一票据,实施动态监管,以需求为指导、实行区域差别泊位供应。所有停车信息向社会公布,实现社会监督。

4.3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停车行为

严格按照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加大对违章停车的处罚力度,统一路内收费标准和方式;在停车率低的路外停车场周围200m内坚决取缔路内临时停车场。

4.4建设诱导设施、提高使用效率

进一步完善建成区的停车诱导设施,减少寻找停车位的无效交通,减少违章停车行为,促使停车设施利用均衡化。

4.5成立建设公司、增加停车资源

将停车设施纳入城市基础设施范围,列入城建年度计划,并由政府授权组建停车场建设公司,以临时停车场收益为资本金,加强投融资能力,进行试点工程建设。

4.6营造经营环境、鼓励配建开放

加强对路边停车场的经营权管理,对收费的路边停车场经营权建议由具有资质的专业公司以竞拍方式获得经营权并进行承包,建立信用体系,促进企业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实现规模化经营;对配建停车场开放的泊位按照停车场优惠政策予以奖励,鼓励其对外开放。

4.7加强领导、综合协调

我市停车问题涉及部门多,建议成立市政府领导挂帅的停车协调领导小组,形成既分工管理、又高效联动的管理机制,并适时建立停车行业管理协会。

参考文献

[1]陆化普.解析城市交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2]刘冰.上海城市停车问题的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138(2).

[3]李惠杰,邹南昌.城市停车问题的对策探讨[J].交通与运输,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