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学科分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51:10

管理学的学科分类篇1

关键词:医学类本科生;管理制度;高等院校学生工作

一、强化医学类本科生管理制度的基本背景

随着我国医学类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强化医学类本科生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因大致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较之其他专业,医学类专业较长的学制和2013-2014年逐步落实的“住院规范化培训”,客观上需要强化医学类本科生管理制度。这一管理不仅涉及到在校内的学生管理工作,而且涉及到对于在校学生参加“住院规范化培训”时期的学生管理工作。对于较长的在校学习时间,客观上具有需要强化医学类本科生管理制度的必要。学制(医学类本科一般为5年)与“住院规范化培训”的设定(大致持续2-3年),客观上需要落实针对医学类本科生的强化管理。较之我国高等教育中多数只有4年的本科教育,医学类的学生需要更为明确的强化管理———不仅在于学校内的学生管理工作,而且也与在学生参与“住院规范化培训”的相关进程密切相关。第二,结合目前我国医院以及相关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现状考虑,强化医学类本科生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体现为,需要以更为有效的学生管理制度有效落实与不断优化相应的学生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的推进中,相关的制度化措施以及强化,客观上能够有助于学生在参与“住院规范化培训”时妥善应对相应的局面,因而具有相应的积极意义。第三,强化医学类本科生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对接我国医院等卫生医疗机构现有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实现从“学校———医院”的整体管理进程必要的优化,进而有助于培养更为合格的医疗执业从业人员。这一管理制度的强化,不仅意在将已有的学校学生管理制度加以推进,而且基于“学校———医院”的整体管理进程考虑,可以进一步将强化医学类本科生管理制度加以明确落实。借助强化医学类本科生管理制度所实现的“学校———医院”相关制度建设,能够作为其中一个变量而发挥相应的积极作用。进而言之,来自医学类院校、院系在人才培养领域对相关医疗卫生事业与产业实现相关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强化医学类本科生管理制度作为高等教育学生工作制度化建设中的一部分,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和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现实考虑,需要逐步落实针对医学类本科生管理制度的强化。这不仅对于有效落实我国当前医学类专业的发展优化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中学生工作的整体开展也具有相应的支持性作用。

二、强化医学类本科生管理制度的基本设想

以现有的医学专业的发展需求作为基础,结合党的后在改革开放攻坚期相关制度建设得以推进的现实,逐步明确对于强化医学类本科生管理制度的基本设想在于:既要注重开展强化医学类本科生管理制度所需要的班级建设、党支部建设,也要关注到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以及校外实践中借助已有的班级、党支部和临时设立的班级、党支部,在学生管理中发挥作用。这不仅体现为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而且也需要体现为在辅导员的指导下无论是在一般校园生活中还是在“住院规范化培训”中能够有效实现学生工作的顺利运行并能够应对其它的紧急态势。以班级和学生党支部为基础,逐步推进对于强化医学类本科生管理制度的相关进程。强化医学类本科生管理制度的关键在于,打造一支可靠的、工作效率高的学生干部队伍。这一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主要考虑到,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效能等。同时有效辅助院系层面的学生工作的具体部署等。结合“住院规范化培训”的现实与趋势考虑,强化医学类本科生管理制度的相关设想在于在相关班级组织、“住院规范化培训”设置的专门性临时班级实现有效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强化医学类本科生管理制度的发展相关部署:第一,建立相应的班级运行机制,促使更多的学生在远离学校的医院参与“住院规范化培训”中,参与相应的班级活动中。借助上述班级活动的落实,辅导员老师可以掌控参与“住院规范化培训”学生的基本情况。这些基本情况的掌握主要通过在强化医学类本科生管理制度的背景下,依靠学生组成的班委会、党支部(含参加“住院规范化培训”建立的临时班委会、临时党支部),可以为辅导员老师等学生工作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信息。同时,强化医学类本科生管理制度也需要进一步体现为辅导员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直接接触,尤其是借助相应的工作制度落实,也可以为相应的学生工作开展提供支持。第二,建立健全学校院系与“住院规范化培训”相关医院关于学生管理的联络机制并加以优化。关于学生管理的联络机制涉及院校与医院之间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的联络机制,了解参与“住院规范化培训”学生的基本情况。第三,建立健全针对“住院规范化培训”的院系巡视机制。从未来的发展趋势考虑,应落实相应的巡视联络、巡视保障等内容。将巡视机制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不仅能够有效保障参与“住院规范化培训”学生的合法权益,而且也能够促进学校与医院的相关关系得以平稳运行。第四,结合对于学生思想状况的掌握等更为具体的学生工作的需求考虑,强化医学类本科生管理制度构成其中的重要路径之一。即使作为成年人,大学本科生仍然存在着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等情况。这一情况的应对需要考虑借助强化医学类本科生管理制度,实现对于学生思想状况的及时掌握。

管理学的学科分类篇2

   (一)优势财经类大学经济管理类师资力量雄厚,他们教学经验丰富,研究成果丰硕,再加上财经类大学完备的经管类课程实验实训设施,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搭建高层次,多角度的理论和实践平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其他综合类及理工类院校相比,通过跨院系的学科资源整合和师资力量组合,财经类大学具有开设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政府绩效评估、公共部门财务、公共项目预算与管理、政府部门现金与债务管理,公共投资分析等技术性课程的条件,而这些技术性课程的开设,是以政治学、社会学、公共伦理学等公共管理学科传统的价值性和理论性课程作为基础。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能够有效打通学生从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技能的“瓶颈”。也能避免目前公共管理学科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空泛、枯燥,学生实践能力差的缺陷。(二)劣势1.学科基础薄弱从财经类大学各专业的发展情况看,许多院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在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扩招前后才得以创立,发展时间短,远没有达到财政、金融、会计、工商等强势学科的专业化程度,学科基础较弱,学术影响较小。其开设的公共管理类专业虽然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较快的发展,但在专业建设、教学特色、教学方法等方面还远远落后于综合性院校,还没有形成适合于财经类大学的专业发展模式。与财政、金融、会计、工商等强势学科相比,公共管理学科在财经类大学兴办的各学科专业中普遍处于边缘弱势的地位,且其各二级学科力量分散,学科整体被人为的“肢解”。在学科基础本来就较弱的情况下,这种狭隘的“小财经”办学理念和部门利益的博弈更进一步限制了财经类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空间。2.专业定位模糊公共管理涉及多个公共部门,而这些部门或组织的专业性差距很大,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各类高校就试图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办学。综合性大学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强调综合性和理论性,医学类院校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突出医疗卫生管理特色,师范类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突出教育管理特色。而许多财经类院校的公共管理学科在专业定位上却遭遇了在“宽与窄之间艰难取舍”的尴尬局面,一方面想如综合性大学那样追求“大而全”,另一方面又想突出财经特色,结果却是哪方面的目标也没达到。培养出的毕业生似乎什么都懂都会,但到实际应用中却又什么都不精。这种模糊的学科专业定位,培养出来学生也变得不伦不类,既缺少公共管理学科知识,又没有系统的财经专业知识。在这种情况下,财经类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招聘和求职的过程中遭遇的尴尬也就可想而知。

   二、财经类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

   (一)培养目标上个世纪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进行学科结构的调整,重大举措之一就是设立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五个二级学科。任何新的一级学科诞生必然伴随着学科的内部整合。由于公共管理下属的许多二级学科原来分属于不同的一级学科如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整合的任务对它来说尤为繁重。自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成立以来,由于我国学界在理论研究上的不足,学科整合状况很不理想,各二级学科之间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学科知识体系框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没有能够确立起来。一级学科合理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它的研究范畴能构成理想的基础平台,既允许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合理分工从而形成二级学科,又能确保二级学科之间存在有机的内在联系,从而产生学科共通的理论和知识。公共管理二级学科之间缺乏有机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四个学科上。这些学科划分的基础是横向的领域分工,相互之间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且原来就分属不同的一级学科。但这些二级学科之间在研究范畴上有哪些内在联系?从事分领域的研究又需要哪些共通的理论和知识基础?目前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或基本的共识。如果说理想的学科结构是树状结构的话,那么目前公共管理基本上处于袋状结构,不同二级学科之间的有机内在联系没有确立,主要靠公共管理这一外壳来维系。[2]在公共管理各二级学科之间的有机内在联系还没有确立之前,要确立一个统摄各二级学科,逻辑严密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培养目标显然是不现实的。目前,许多财经类大学也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开设了各二级学科专业,下一步除了要完成学科教研机构建制上的形式整合外,在实质上打通各二级学科之间的内存联系是更为重要的任务。立足于财经类高校的实际,其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培养目标大致可以概括为“培养具有财经特色的实践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二)培养要求1.公共性要求财经类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公共性要求体现在学科建设和整合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公共性本色。当前不少财经类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因为学生就业情况不佳就“病急乱投医”,随意调整教学方案,添加了很多非公共管理类的课程,或把提升学生就业率的希望寄托于“二学位”上。这种泛财经化的不良倾向,导致财经类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属性更加模糊,任由其发展甚至将引发学科发展的合法性危机。为了有效解决学科发展与学生就业之间的矛盾,应当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贯彻“大公共领域”的概念,即财经类大学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公共部门人才需求,还应该包括企业部门的公共管理人才需求。因为现代企业已经不是纯粹的自由竞争者,一方面普遍存在政府对市场行为的干预,另一方面社会进步要求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所以,现代企业除了搞好生产经营以外,还要处理好与政府和社会的公共关系。这就要求企业中的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经营管理知识和能力,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公共意识和公关素质,而财经类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学生正好可以满足这种逐渐增长的人才需求。2.应用性要求在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公共管理学科关注的焦点会有一些变化,但贯穿始终的核心争议话题主要是政治与行政的关系问题。[3]一般认为,19世纪末由美国学者威尔逊和古德诺提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成为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础”,[4]正是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公共管理得以从政治学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但实际上,在公共管理学科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公共管理与政治学的学科分界始终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和教学都存在强烈的“政治学倾向”。所以,要化解公共管理学科的“身份危机”,就应该重申“政治与行政二分”的意义和价值。在“政治与行政二分”框架下,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行政问题,而非政治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政府的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式也正在向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式转变。但这并不代表“政治与行政二分”已经过时,在现代社会多方参与的公共治理视角下,“政治与行政二分”可以被引申为“政治与公共管理二分”。那么,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就应该是公共管理问题,而非政治问题。而公共管理问题都是一些十分具体的知识应用性问题,其中很大一部分问题如公共政策分析、政府绩效评估、公共部门财务、公共项目预算与管理、政府部门现金与债务管理、公共投资分析等都与财经知识和技能的应用紧密关联。而关于这些问题的教学和研究正是财经类大学的优势所在,故而财经类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应该依托自身的经管学科优势进行教学改革,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法、课时分配等各个环节突出应用性,淡化目前过分偏重价值分析和理论知识的“政治学倾向”教学方式。3.复合技能性要求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复合技能性要求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公共管理问题的复杂性。公共管理学科是当代社会科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之一,它的诞生和发展是因应近现代社会公共管理实践快速变化的产物。在人类社会最近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中,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涉及人们活动公共领域的社会公共事务日趋庞杂。在这一背景下,各国政府面临的社会治理任务日趋繁重,政府的职能也急剧扩张,当今社会公共管理几乎涉及了人类事务的每一个领域。作为专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也不得不紧跟实践加速变化的“步伐”,研究的主题和范围不断扩大。二是公共管理学科知识的复杂性。随着公共管理问题的范围不断扩大,为了满足公共管理实践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其他学科门类的知识被吸纳到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当中,包括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随着公共管理二级学科成员的不断增加,甚至一些理工类学科的知识也被引入到公共管理的课程当中,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开设了土地资源学、测量学、土地信息系统等理工科性质的课程。公共管理实践的快速发展,对公共管理专业研究和教学方法的革新提出严峻的挑战。传统上偏重于定性研究和理论教学的教研方式已经远远落伍于时代进步的要求,定量和实证方法的大量应用应该成为公共管理专业教研方式革新的基本方向。财经类大学开设的各类经管专业从性质上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接合的软科学领域,其教研方式普遍注重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综合应用,这是综合性院校和理工类院校所不具备的条件。财经类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在办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扬财经类大学在教研方法上的这种优秀传统,并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以适应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管理学的学科分类篇3

工科化实践“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的教学思想是指在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借鉴工程类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等,将工程类学科教学模式的精华吸收到管理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融会贯通,工管结合,培养既掌握管理类学科的理论又掌握工程类学科的技能、既能从事管理工作又可从事技术业务的高素质人才。重庆理工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工科化发展是适应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以及满足社会需求的必然结果。在“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充分结合学校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自身发展现状,从以下几方面提出教学体系工科化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培养管理与技术结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的预期效果。现行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基础理论、方法,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种培养目标侧重土地管理理论知识的传授,也重视分析解决问题基本技能的培养,但在理论与技能方面缺乏明确的目标。而在“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思想指导下,应充分结合工科院校学科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理念,将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培养复合型人才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调整为培养掌握土地管理基础理论、方法,熟练运用工程测量、计算机平面设计与制图等基本技能,具备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二)设置管理学科与工程学科互补共生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计划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模式的功能和效用高低,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现行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公共课程模块必修学分占总学分的34.1%,学科课程必修学分占21.5%,专业课程模块必修学分仅占19.3%,实践及毕业设计学分占25.1%。所有必修课程中,计算机类、测量类、制图类、数学类课程学分仅占总学分的20%左右,对工程技术的重视力度较弱。在“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教学思想指导下,应充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视技能的认知和运用,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应当增加计算机类、测量类、制图类、数学类课程,在重视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的同时,加大计算机类、测绘类、制图类、数学类必修课程的学分,提高计算机类、测量类、制图类、数学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重,使课程和学分设置由重“管理”向“工管结合”转变。

(三)设置管理理论学习与工程技术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是教学工作的实施途径,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间接影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技能的运用水平。现行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环节中,比较重视教师“教”的环节的软、硬件的配置,忽视学生“学”的环节的软、硬件配置;同时,单一的课程实验教学只能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基本技能,而不能适应如第二次国土资源调查、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等信息技术含量较高的综合性项目的需要。在“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应从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的理念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就业方向,在教学考核环节应注重土地管理热点问题分析及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工管结合,将技术资源和高素质师资力量充分整合到教学过程中,创设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综合性、带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实践教学科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监督,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全面确保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发挥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方法与学生学习方法的统一,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系统的讲述为主,学生没有从被动式的接受转变为自主式的探究。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在完成修习学分的任务后,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缺乏系统的认知和整体的运用,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缺乏继续学习的动机。在“公共管理学科工科化”教学思想指导下,应从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及就业能力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引入研究型教学方法,将学习与研究、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在研究型教学中,学生需要从接受、记忆、理解知识到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整体教学过程,将学生置于教学情景之中,通过设计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来创设思考情景,通过案例设计来串联各个知识点,通过专题设计来展示最新的科研成果,充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景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归纳,赋教学以科学研究的内容,在科学研究中开展教学活动,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改革,实施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良性互动。通过研究型教学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发散式思考,将传递-接受式传统教学模式向传授-接受模式与问题-发现模式相结合的现代教学模式转变。

二、结束语

管理学的学科分类篇4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宏微观经济学》是高校管理类研究生的通开基础课,对管理类研究生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与经济学研究生的经济学课程存在显著差异。分析了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3.015

*基金项目:武汉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学科通开课《宏微观经济学》建设项目资助

收稿日期:2014-12-16

经济学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社会和市场中理性个体的行为和决策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商学院的学生,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一般都被设定为必修课程,这一课程设置是非常科学合理的,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将会奠定坚实而持续的理论素养基石。武汉大学向来注重对学生的复合型培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鼓励宽口径、多学科、理论与实践并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管理类研究生(硕士)的通开课,《宏微观经济学》被设置为最为核心和基础的课程之一。这既是基于经济学这一学科的特征与功能的考虑,更是出于对当前社会及市场对研究生毕业生的学科背景需求的回应。《宏微观经济学》在武汉大学管理类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开设已有较长时间,在给管理类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经济学思维素养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方面的问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作者基于长期的教学经验及思考,结合研究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对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本课程教学的改革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全国同类院校的教学改革产生些许启发。

1管理类研究生开设《宏微观经济学》的必要性

作为管理类研究生,系统学习《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其必要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经济学的特征与作用

经济学,是经世济民的学问,对于科学揭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内在规律和正确理解人们的行为,具有深刻而独到的指导作用。清华大学钱颖一认为,“现代经济学代表了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具体来讲,经济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主要是各种间接机制(如价格、激励)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从“均衡”、“效率”、“福利”等视角展开分析。这些分析视角与方法,能使学习者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保罗·萨缪尔森在巨著《经济学》中提到,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分配。另一位经济学大师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则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因此,经济学对管理类研究生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自己和别人作为理性个体的思考上,更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如何解决用稀缺资源满足无限的需求方面发挥重要的决策指导功能。

1.2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的关系,也要求管理类研究生必须重视和学好经济学课程。尽管经济学与管理学表面上泾渭分明,在大多数大学的学科设置上都将两者分开(如设立独立的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但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关系超乎了一般意义上的学科关联,其内在的学科精神与追求是一致的,即都致力于解决社会稀缺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一方面,经济学是管理学的基础,管理学是经济学的实践应用的产物。尽管现代管理学已经吸收了诸多学科的精华,成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但几乎所有管理学者和管理实践专家都认同经济学是管理学的学科基础,离开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管理学的学科大厦将不复存在。只有深刻认识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的密切联系,才能正确理解管理学中的许多理论与原理的真正内涵,也才能真正理解和接受管理学的实践行动要求,提升组织管理绩效。

另一方面,管理学是经济学实践化的产物。作为一门理论性的学科,经济学研究注重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重视解答“是什么”以及“为什么”的问题,而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是“如何做”的问题,注重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而经济学更重要地具有指导作用。如经济学家探讨的问题更多的是经济运行规律、经济现实分析及发展趋势等,而管理学者和管理实践者探讨的是企业或其他类型组织管理者应该如何行动。但是管理学关注问题的解决时,又离不开经济学理论的支撑和指导,这是许多经济学背景的毕业生后来成为知名企业家的内在原因之一。

此外,经济学还为管理学提供了分析方法借鉴。钱颖一提出,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视角、参照系或基准点和分析工具。现代经济学理论的训练应从这三方面入手,而审视当前的管理学教学和研究,也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这些分析方法和工具。只有掌握了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研究生,才能运用和拓展这些方法,去分析和研究管理领域的问题。

所以,管理类研究生开设《宏微观经济学》,既有学科关联的要求,更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开设好这门基础课程,对于提升管理学研究生的培养水平,具有决定性意义。

2当前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现状与问题

尽管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的管理类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基本都开设了《宏微观经济学》,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重视,也没有建立大致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即便是管理类研究生群体,由于不同细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征的差异,也并未形成对本门课程的统一理解。结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实际,发现在当前该课程教学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需要引起主讲教师与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

2.1过于注重经济学理论推导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经济学的理论性较强,较为注重理论原理、公式、模型的推导和计算,而如果不注重这些方面的训练,似乎又很难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理论内在的原理及其依据,不能知其“所以然”。所以,经济学的教材充满了各种图表、数据、公式、模型、方程等,具有典型的数理和工程特征,这与管理学科的相关专业课程相比,理论推导与数理计算的工作量所占比重高出许多,让部分管理类研究生无所适从,学习过程感觉较为困难。

2.2忽视不同专业特征与要求

管理类研究生是一个包含多个专业的研究生群体,具体而言,包括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尽管都统属于管理类专业,但每个专业都有其自身的专业特点,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要求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体现在《宏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方面,比如,财务管理、会计学专业对研究生的要求可能更多地涉及生产、成本、利润等方面内容,而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专业则对消费者均衡、市场结构等经济学内容较为倚重。在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堂上,教师一般容易忽略也难以将这些专业差异体现出来,而是进行统一讲授,不能有针对性地引导各专业研究生打好相关经济学的内容基础。

2.3忽略学生的本科学科背景

当前,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同一高校录取研究生的本科学校和专业背景差异也日渐突出。在管理类研究生中,本科背景的差异格外显著。根据教学经验发现,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类研究生的本科专业背景中,理工科占40%左右,经济学或管理学本科背景的研究生占50%左右。那么,不同本科背景,使学生形成了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对经济学中许多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视角及深度千差万别,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也有差距。当前的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也基本忽略了学生的这种背景因素,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导致学生在接受程度和效果上参差不齐,甚至部分学生产生抱怨的现象。

上述问题,在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较为普遍,并引起了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的关注,但当前鲜有教师和教学主管部门采取行而有效的系统措施进行解决,因而成为困扰管理类研究生培养中的一大难题。

3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对策思考

3.1科学设定教学内容

经济学内容丰富,涵盖广泛,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因此,传统的经济学教科书一般都包含从宏观到微观、从基本概念到原理和应用、从消费者到厂商的完整体系。而这些,对于管理类研究生教学来讲,并非都是直接相关的,不同部分的内容对于研究生的专业学习以及未来工作实践的指导作用也不尽相同。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划分重点层次,并把握好不同部分内容的深度和详略程度,使得学生掌握本学科领域亟需的宏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为专业学习研究和未来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比如,对于大部分管理类研究生专业来说,宏观经济学中的“国际联系”等内容就可以省略。

3.2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管理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除了理论学习之外,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的锻炼。这方面的要求对于管理类研究生的教学也同样适用。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管理类研究生难以真正通过参与组织管理实践,运用和检验所学理论知识,从而提升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在强调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发展实践之间的紧密结合,通过理论学习分析经济实践现象,通过分析实践现象验证和强化理论知识,实现二者良性互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3突出经济学的决策指导功能

管理类研究生学习《宏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运用经济学理论知识和逻辑指导个人和组织的决策。而经济类研究生学习经济学课程的直接目的并不在于指导决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进行经济问题研究。因此,作为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应在向学生清晰阐述经济学理论的来龙去脉和理论内容基础上,突出其在经济决策中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特别是决策原则和决策依据的分析。因为,正如赫尔伯特·西蒙所说,“组织管理的过程就是决策”,大部分管理类研究生未来工作都会是组织管理,因而对于决策的方法、过程要求较高,而《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则是其进行管理决策的工具。

总之,管理类研究生的《宏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面临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应该引起高校主讲教师与管理部门的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切实提高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2)

管理学的学科分类篇5

类别名称院校名称专业名称录取最低总分01计算机科学类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7601计算机科学类福建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5701计算机科学类福州大学数字媒体艺术43401计算机科学类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1401计算机科学类福建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0501计算机科学类漳州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9301计算机科学类福州大学软件工程39001计算机科学类泉州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8701计算机科学类福建师范大学软件工程35001计算机科学类厦门理工学院软件工程32601计算机科学类福建工程学院软件工程32201计算机科学类闽江学院软件工程30601计算机科学类三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技术方向)30401计算机科学类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软件工程28602电子信息类福州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3902电子信息类福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40902电子信息类福建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37802电子信息类福建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4202电子信息类福建师范大学网络工程33602电子信息类闽南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28103建筑类福州大学土木工程35303建筑类福州大学交通工程26704机械类福州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5304机械类福建农林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2904机械类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39804机械类福建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9704机械类三明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6704机械类闽南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5205经济学类福建农林大学金融学45505经济学类厦门理工学院国际商务44205经济学类闽江学院金融学43905经济学类泉州师范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43205经济学类集美大学诚毅学院金融学37305经济学类闽南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35605经济学类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34406法学类福建师范大学法学37106法学类福建农林大学法学33006法学类漳州师范学院法学32107艺术类福建师范大学艺术设计252(专业分)07艺术类三明学院艺术设计214(专业分)07艺术类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艺术设计203(专业分)08财经类福建师范大学财务管理45508财经类福建农林大学会计学43608财经类闽江学院会计学42608财经类三明学院财务管理40008财经类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会计学36308财经类闽南理工学院财务管理36109管理类福建师范大学工商管理42009管理类福州大学物流管理41409管理类福建师范大学旅游管理41009管理类厦门理工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40309管理类闽江学院旅游管理40109管理类三明学院市场营销38809管理类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物流管理36809管理类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交通运输(国际航运管理方向)36410新闻传播学类福建师范大学广告学39911文史类漳州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文秘方向)38312外语类福建师范大学英语42712外语类闽江学院英语41012外语类泉州师范学院英语40412外语类三明学院英语39212外语类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英语36413生物类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39313生物类福建农林大学生物技术37114农林类福建农林大学园林(风景园林方向)35715临床医学类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定向)40215临床医学类福建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定向)27516医学检验类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检验38217护理学类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36218药学类福建医科大学药学43319环境与安全类福建师范大学环境工程40719环境与安全类福建农林大学环境工程35120教育学类(小学教育)三明学院小学教育33220教育学类(学前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师范类)342以上各专业最低录取分数,是在满足“最低录取分数控制线”的基础上,按总分(艺术类按专业分)从高到低顺序进行录取的。

管理学的学科分类篇6

关键词:大类招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

一、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大类招生的缘起和现状

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下的专业合并,进行学科大类招生。大类招生是相对于按专业招生而言的,是高校实行通才教育的一种改革。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国务院《“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到要实施“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这对高校旅游管理人才的复合性、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2012年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旅游管理类升格管理学下的一级学科门类下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3个专业。新的专业格局厘清了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内涵,拓宽了专业口径,为各高校实行旅游管理大类招生奠定了政策基础。2018年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了旅游大类的4门核心课程,强调了旅游管理类下设专业的区分度与融合度相兼顾的原则,为旅游管理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提供了国家标准。在旅游产业转型发展和教育部政策导向的背景下,我国部分旅游高等院校应势而为,结合各自原有的专业基础,积极开展旅游管理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实践探索。总体来说,由于实施时间较短,各学校的旅游管理大类招生均处于探索阶段,未能形成普38遍性、共识性的模式和机制,在分流机制、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人才培养质量更是参差不齐,有待进一步梳理和总结提升。

二、大类招生背景下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困境

通过对目前已经实施旅游管理大类招生的院校进行访谈调研,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和整理,目前大类招生背景下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专业分流时间较早,学科基础不扎实

专业分流是大类招生制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在专业分流前接受通识基础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专业分流后接受各个专业的专业核心教育。因此,专业分流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和后续发展。目前,我国率先实行旅游管理类大类招生的高等院校规定的专业分流时间多集中于第3学期,即学生在大一接受旅游管理大类的统一培养,大二分流后按专业进行培养,仅有部分学校将分流时间安排在第5学期(见表1)。从各个高校人才培养的情况来看,大一阶段基本为思想政治、数学、英语、计算机等通识能力课程,仅开设了旅游学概论专业导论等1一2门学科课程,学生对旅游管理学科的认识较为粗浅。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过早进行专业分流,不仅会造成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更无法达到夯实学科基础、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二)专业教学脱离行业,实践能力较薄弱

旅游产业涵盖酒店、旅行社、景区、娱乐等多个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旅游产业呈现出行业内部不断深化、行业之间日益融合的双重态势。因此,《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强调,在旅游管理大类招生的背景下,不仅要强化学科基础,注重下设专业间的融合度,更要强调与行业接轨,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然而,反观大多数旅游院校的专业教学,仍然存在与行业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如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旅行社门市管理、传统现场导游服务等内容上,而针对当前ota运营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大数据分析等行业快速发展的领域却鲜有涉及;酒店管理专业也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前厅、客房、餐饮等营运部门的服务与管理,而对于酒店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收益管理等前沿领域,却由于相关师资缺乏而仅有极少院校开设相关课程。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和重要载体,课程的设置无法紧跟行业发展态势,直接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无法匹配行业发展需求,职业后续发展受限。

(三)教学管理刚性过强,学生发展无特色

虽然部分学校实行了旅游管理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模式,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仍然沿袭了以往的做法。学生分流前按照大类招生的班级进行统一培养,分流后按照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统一培养,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基本上都是一个班级一个教室、一套课表、一套师资,自成一体,相对封闭地独立运转[1]。另外,目前“00后”学生的大多课余时间都沉浸在智能手机、电脑的个人世界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相对较差,多为被动地服从学校的教学安排,较少主动寻求个人的特色发展。因此,这样的教学管理虽然整齐划一、简便易行,但其结果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多为“标准化产品”,无法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也无法形成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三、大类招生背景下旅游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普通髙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强调,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三大特征[2]。在该标准的指导下,结合当前旅游管理大类招生及人才培养中的困境,本文构建了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通专特”人才培养模式。其中“通”是指基于旅游类专业的综合性特征,以大类招生为手段,在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旅游管理大类的学科基础和属性,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遵循“宽口径、厚基础”的基本原则,重点培养学生从事旅游行业的通识能力和学科素养;“专”是指基于旅游类专业的实践性特征,以分流培养为手段,在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旅游、酒店、会展各专业的区分度和专业特质,保证人才的专业性要求,遵循重应用的基本原则,重点培养学生胜任具体旅游职业的实践应用能力;“特”是指基于旅游类专业的创新性特征,以特色发展为手段,在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专业特长,保证人才的持续发展要求,遵循个性化、差异化的基本原则,重点培养学生适应个体差异的核心竞争力(如图1所示)。大类招生背景下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通专特”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了新时期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对接了国家教学质量标准,符合“学科一专业一学生”的人才培养逻辑,主要解决了当前旅游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复合性不髙、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在通专结合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特色发展,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色,实现学生在旅游及相关行业的高位就业和良好后续发展。

四、大类招生背景下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结合当前大类招生背景下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基于“通专特”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通:注重学科融会贯通,夯实学科基础

国家实施学科大类招生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大类招生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一定要夯实学科基础,加强学科渗透,强化学生在专业分流前的学科素养。基于此,不宜过早进行专业分流,建议学习中山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国内著名旅游院校的做法,将专业分流时间放在第5学期。在分流前的大一、大二培养阶段,学生主要接受通识教育和学科教育。通识教育方面,学生以学习思想政治、英语、计算机、数学、体育等通识教育课程为主,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信息时代通用技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学科教育方面,包括学科基础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管理学、经济学作为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可依托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等课程奠定学生的学科基础。同时,《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了旅游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结构为“4+X”。因此,在前两年的大类统一培养阶段,应有序安排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目的地等4门旅游管理类学科专业课程,为后续的分流学习奠定坚实而宽泛的学科基础,同时为学生的专业分流提供充分的决策时间和决策依据。

(二)专: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提升实践能力

旅游管理类专业具有典型的实践性,重应用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学生分流后的专业培养中,一定要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交流,实现课程设置和岗位需求对接、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尤其加强旅游电子商务、旅游大数据分析等行业前沿课程的开设,通过开展课内实训、独立实践、顶岗实践等环节,实践课程总课时比重不低于30%[3]。其次,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室除了导游、餐饮、客房等传统操作型实训室外,应适应现代需求增设电子沙盘、虚拟现实模拟等智能化实训室,充分满足学生课内实训教学、课后实训强化、技能大赛集训的要求;校外实训基地应选择在行业具有较大知名度的大型企业,满足学生认知实践、独立实践、顶岗综合实践等实践教学需求,应通过校企协商,使学生的实践岗位不只停留在低层次的服务岗位,还应保证一定比例的优秀学生能够深入企业基层运营管理,提高实践综合能力。最后,强化双师队伍的建设。目前很多旅游院校由于缺乏相应课程的师资,因此无法开出某些行业前沿课程。对此,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强化双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可以通过发放补助、职称考评等方式让校内教师走出学校,深入行业企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获取行业实践经验,丰富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荣誉聘任等方式邀请行业专家进课堂,担任部分课程内容或专题讲座的兼职教师,将行业前沿资讯、企业真实案例引入课堂,提升学生的专业视野和实践感知,同时帮助学生树立专业自信、职业自信。

(三)特:制定特色培养方案,实现个性发展

创新性是本科教学国家质量标准中面对行业发展瞬息万变、人才培养同质化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旅游人才培养要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特色培养方案,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一是实施本科导师制。在学生进行专业分流以后,实行全员导师制,加强分类指导。导师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研究方向成立工作室,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相应的导师及其工作室。每名导师负责5—8名学生,在学生的思想动态、专业学习、发展规划、各类竞赛、论文写作、实习就业等方面给予指导,同时导师工作室下的不同年级学生还可以加强交流,形成“传帮带”的良性循环。二是实施卓越成长计划。在第4学年,结合学生前几年的学习表现,针对具有突出兴趣特长、明确学业规划、较大发展潜力、强烈成才愿望和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升学访学、跨境交流、创新创业、科学研究、行业实践等定制化课程模块,实施定制化的卓越成长计划,突出打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五、结语

目前“双一流”高校已有一半以上的高校实行了按大类招生,可见大类招生已成为未来招生模式的主流。大类招生背景下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和国家本科教育质量标准,契合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的专业要求,遵循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个性化的培养原则,构建“通专特”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实施路径方面加以落实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秀娟.按学科大类招生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106-108.

[2]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896-900.

管理学的学科分类篇7

关键词:大类培养;物流管理;课程体系设置;课程体系运行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从2005年开始,长江大学大学管理学院的本科专业以“管理门类”的名义进行“大类招生”,在前两年对所有本科生进行统一的平台培养,即开设完全相同的课程,从第5学期起才分为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六个专业方向。

所谓大类招生是指在高校招生录取时,不再按专业或专业方向来确定招生计划进行招生,而是按学科(也有按系或学院)制定招生计划而进行招生录取的一种招生模式。

按类培养是指在按类招生的基础上,低年级时学生在学科(或系或学院)的范围内共同实施基础课程的学习,高年级时学生通过对学科、专业的进一步了解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再在学科范围内选择专业。通过学习进行选择,通过选择完成学习直至毕业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长江大学管理大类培养模式下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一)长江大学管理大类培养模式下物流管理课程体系设置。长江大学管理大类培养模式可以概括地称为“1+1+2”模式,即一年级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管理大类本科生统归为“一工部”管理;二年级主要学习学科基础课程,从此回归“管理学院”管理;第五学期专业分流后,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程(包括学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本科生毕业须取得包括理论必修课学分、实践教学学分和选修课学分,193.5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包括基础理论必修课和专业理论必修课)134.5学分,实践教学(包括基础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28学分,选修课(含公共选修课7学分)31学分。

其中,公共基础课除了教育部规定的两课外,还包括社会学科中的中国近代史纲要(2学分)、人文学科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总共41学分,占总学分的21.2%。

学科基础课中主要开设高等数学、管理学原理、线性代数、FoXpRo基础及应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生产运作管理、市场营销学、物流学、概率统计、运筹学、中级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必修课程,总共57学分,占总学分的29.5%。

专业核心课主要开设了统计学、经济法、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学、专业英语、运输与配送管理、企业物流、货物学、采购管理、仓储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等必修课程,总共34.5学分,占学分总数的17.8%。

专业选修课主要开设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技术与装备、国际物流、石油企业物流、预测与决策、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石油企业物资管理、物流政策与法规、物流标准、电子商务、文献检索与利用、证券投资学、信息经济学、企业资源计划、技术创新管理、资本经营、现代企业制度等选修课程,总共39.5学分,要求最少选修24学分,加上至少选修学校提供的公共选修课7个学分,物流管理专业毕业时要求至少选修31学分,占学分总数的16.0%。

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开设了企业物流系统实务模拟、物流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总共24个学分,占学分总数的14.5%。

(二)长江大学管理大类培养模式下物流管理课程体系设置的不足

1、相对于国际一流商学院和国内其他大学来讲,长江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门数过多。第1~7学期,学生周课时平均达到了26课时,学生用于独立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时间过短,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

按大类招生所要求的“厚基础、宽口径”不是一味增加基础课,这也是不现实的,必须淘汰原有适应单个专业培养的课程内容,设置复合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基础课程。

2、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专业特色很浓,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设置几乎未见。按大类招生模式培养人才,必须改进原来适应于单独专业的课程设置,调整课程内容,设置培养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跨专业的综合性专业基础课程,建立“大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改革应立足于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特别是满足学生就业后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立体思维的能力,为学生由单一专业型人才转变为复合型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本科教学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为主线,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

3、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实践课程占学分总数的比例偏低。24个实践学分中,毕业设计学分达到了50%,专业实习(分散实习)学分达到了25%,加上还有1门实践课程的3个学分,真正对学生的实践岗位认识、锻炼、学习时间只有6周;第二,实践教学主要是学生自己的事,与学校无关。管理大类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中分散实习的课程设置过多,学生自己找单位实习,教师只负责给成绩,影响实习质量,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本科教育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第三,实验、实习教学资源缺乏,实践指导教师资源缺乏。管理大类实验用教学资源近年来得到长足进步,但管理大类培养的本科专业众多(有7个本科专业),硬件设施上去了,软件资源还相当缺乏,造成一些课程无法开出。实习基地虽然签了不少实习基地协议,但大部分还停留在纸上,大部分实习基地不具备教学能力或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三、管理大类模式下物流管理课程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物流管理课程体系运行中注重以班级为单位的整齐划一,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已不适应“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球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本科生毕业后继续深造的需求和途径增多,一生中变换职业(专业)的次数增多,因此本科教育必须为学生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特别是终身学习培养能力和奠定宽厚的基础,并进行一定的科研训练。

根据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内容与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学生入学开始,为学生先后配备学习适应导师组(主要由博士生、硕士生担任)、科研创新导师组和就业创业导师组(主要由班主任担任),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度,将学生管理、教书育人、人才培养有机融为一体。

(二)评价学生的手段片面,采用单纯以考试成绩评定学生能力的评估模式,把一般能力和创新能力相混淆。完善以学分制为手段的弹性教学、双学位和主辅修管理制度,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模式。一是建立免听和免考制度。大学应允许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来完成一门或多门课程的学习。美国大学一般规定,学生在得到授课老师许可,并制定了专门的学习计划,可以不参加听课、课堂讨论和其他课业活动,老师将专门为其布置作业,制定其作业的评价标准。这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二是允许学习优秀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所有学业后提前毕业,对学习差的学生或中途休学的学生保留一定时期的学籍延期毕业;三是促进学科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相关学分的相互认可。这样就可以使优秀学生同时完成两个专业的学习获得双学士学位。也可以使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的同时,也辅修其他跨类专业课程,获得相应的辅修证明。

(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多采用启发式、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强调对学生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注重大众化教育,又要注重精英教育,对学生实施多层次、多规格的因材施教,让学生自由发展,鼓励每个学生自己找到最感兴趣、最容易发展的方向。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也是按大类招生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如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利用语音室、投影仪、幻灯片、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等,并不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四)建立动态专业分流制度和专业分流指导制度。对同一届学生进行分流应是一个动态分流,不能硬性规定必须在某年级进行分流,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在弹性学制规定的有效期内完成某专业所应完成的所有课程,达到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学分,就应颁发给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这就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

(五)课程体系运行中要转变观念,建立健全配套的管理制度。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呼唤新的教学管理制度。现行本科教学管理制度是以管理者为本位、以教学控制为中心的制度,其最大的缺陷在于刚性过强,缺乏选择性和灵活性,限制了学生学习自由。而学习自由又是学生个性和创造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总结以下观点,供有关人员参考:

第一,如果说培养教学型和研究型人才的大学按大类招生进行“通才教育”,那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学按专业招生就是在进行“专才教育”。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两种模式相比,专才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针对性和应用性强,但因为过早进入专业学习而造成知识单一、发展后劲及创造力不足;而通才教育注重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学生基础知识广博,在实际工作中有继续发展的空间。

第二,管理大类培养模式下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打破按专业招生和培养的束缚,树立“大专业”思想,课程体系设计应注意选取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课程。

第三,课程体系设计要考虑到对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主动削减课程总数,建立导师制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不同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规格的培养。

第四,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加强实践教学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投入,不断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指导能力。

第五,课程体系运行中应改革对学生成绩的考核和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分流制度,建立健全教学运行管理制度。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兆信.大类招生:现代大学人才培养趋势[J].中国高教研究,2004.2.

[2]郑超美.本科教育按大类招生及培养模式探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5.

管理学的学科分类篇8

    论文摘要:通过对国内5种学术期刊文献引证数据库特性的比较分析,并用其影响因子进行了部分管理科学期刊的排序比较,发现管理科学期刊排序出现了较大的错位现象,本文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术期刊文献引证数据库的来源期刊量多少和学科范围不同。

    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与水平,是科技期刊发展和生存的关键,因此关于科技期刊的质量评价成为科技工作者和期刊研究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国内几个大型文献数据库的开发成熟,它们各自推出了学术期刊的引证指标,当然也包括管理科学期刊。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各数据库推出的管理科学期刊引证指标进行对比,以期发现各数据库推出的期刊引证指标评价管理科学期刊的优缺点。

      一、五种期刊文献引证数据库

    随着国际性大型科学引文分析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全文文献数据库的推出,比较和评价国家、研究机构、团体以及个人宏观与微观研究绩效等工作不断发展。随着大型文献数据库引文数据积累成熟,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量化评价指标统计开始兴盛起来,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最早研制并了jcr (isi期刊引证报告),使其迅速成为权威性的世界期刊评价工具。而国际性的科学引文分析数据库对分析中国科学研究状况缺乏普遍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部分部级科研机构开始推出自己的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由于jcr收录中国的科学期刊量少,不能从整体上反映中国数以万计的中文期刊的引文指标,国内各大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也开始推出各自的反映国内科技期刊引证指标的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始建于1989年,1990年首次对1227种统计源期刊包括影响因子在内的7项文献计量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正式对外了统计分析结果;1994年开始了国内期刊论文的引文统计分析工作,被其选作信息统计源的期刊包括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的重要科技期刊;1997年开始编辑出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设立了多项期刊评价指标,主要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文率、即年指标、期刊被引用半衰期。除了期刊基本引证指标外,该数据库还独创性地开展了一些期刊特性指标统计分析工作,如扩散因子、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比、他引总引比、国际论文比、平均作者数和引用刊数。该数据库有专门的管理科学学科类目,但收录期刊较少,2004年只收录了10种管理科学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开发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始建于1989年,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有期刊600多种,扩展库期刊有300多种。被其选作信息统计源的期刊包括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的重要科技期刊。期刊引证指标附录在印刷版《中国科学计量指标:论文与引文统计》中,2005年开始单独印刷出版《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期刊引证报告》,主要指标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基本相同。该数据库有专门的管理科学学科类目,但收录期刊较少,2004年核心库收录23种管理科学期刊②。

    1989年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原中国科学院西南信息中心)推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cqvip),收录期刊2000余种。2000年正式推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收录了1990年至今公开出版的科技类期刊5000多种,其中包括《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核心期刊1500余种。2005年1月起,《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增加收录文、史、哲、法等学科分类的文章、期刊,形成社会科学专辑,目前收录中文期刊12000余种。2004年开始期刊引证指标统计,没有专门印刷出版期刊引证报告,期刊引证报告可以通过网络版浏览。期刊评价报告分为即年指标评价和期刊综合统计两部分。该数据库没有专门的管理科学期刊分类,管理科学期刊包含在经济管理类目下。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始建于1998年,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1998年来源期刊4%种,1999年来源期刊506种,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来源期刊均为419种,2004年、2005年来源期刊均为461种。1998年开始期刊引证指标统计,没有专门印刷出版期刊引证报告,期刊引证报告附录在印刷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中,主要有期刊影响因子、被引次数和当年被引指数。学科分类有专门的管理学类目。

    《中国学术期刊》( cnki)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收录国内6000余种统计源期刊,包括国内出版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科期刊。2002年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试刊版,它是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对其中学术性论文的引文数据进行规范化加工处理,经统计分析后编制的一部综合性跨学科大型科学文献计量年报。除基本的期刊引证指标外,还开创了一些期刊网络传播指标,如下载频次、浏览量、访问量,h指数等等。该数据库学科分类没有专门的管理学类目,但几乎所有的管理类重要期刊都有引证指标。五种期刊引证数据库的特性列于表1中。

         二、管理科学期刊引证指标评价比较

    管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组织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是一门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技术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科学。从世界范围看,管理科学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中国作为一门学科得到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单独把“管理学”作为一个学科门类,从此开始,管理科学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才真正纳人到整个国家的科学研究轨道中去。1996年对管理科学发展进行资助的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管理科学组升格为管理科学部,以及中国工程院成立工程管理学部。这也意味着管理科学地位为社会与科学技术界承认。

    然而,与其它学科相比,管理科学在我国仍然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反映在期刊上,管理科学缺少其独有的管理科学专业特点的管理科学期刊群。我国的管理科学期刊大多创刊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当时管理科学未成为独立的学科建制,专业的学术期刊少之又少。在20多年的发展中管理科学学科地位逐渐确定,管理科学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逐渐显现,部分学术期刊慢慢向管理科学专业靠拢,成为展示管理科学研究成果的阵地。但由于管理学科交叉的特点,研究成果分布比较广泛,管理学与经济学、工学和数学期刊论文融合在一起。管理学科的专业期刊看上去又不是那么专业,迄今尚未形成在本学科得到共识的核心期刊群,甚至对于相对重要的期刊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认识①。国内几个重要的文献数据库都将管理学作为自己的学科范围,各自选出了一些管理学期刊。cssci数据库收录管理学期刊26种,cstpcd收录管理学类期刊10种,cscd收录管理学类期刊22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遴选和认定的重要期刊20种。cnki和cqvip数据库没有专门的管理学期刊分类。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管理学科期刊,以cssci数据库收录的管理学期刊24种(由于《经济管理》和《未来与发展》部分年份的影响因子缺失,故略去)纳人比较的范围。

    由于每年的cssci收录管理科学期刊影响因子未公布,本文分为两类排序比较,一类是cnki与cssci收录期刊2001 ~ 2004年5年平均影响因子排序比较;另一类是各数据库2004年影响因子排序比较。表2给出排序结果。

    从表中可以发现:

    (1)cnki与csscis年平均影响因子排序比较看,24种期刊排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错位。错位超过4位的期刊有《中国行政管理》、《管理科学》、《中国科技论坛》、《南开管理评论》、《中国软科学》、《科学学研究》和《管理现代化》。排序完全一致的有4种期刊。

    (2) 2004年4个文献数据库各期刊影响因子也不同。整体上,cnki的期刊影响因子大于cqvip的期刊影响因子大于cstpcd的期刊影响因子大于 cscd的期刊影响因子。4个文献数据库各期刊影响因子的排序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错位。cnki与cqvip相比较错位超过4位的期刊有9种,分别为《中国行政管理》、《管理科学》、《软科学》、《管理工程学报》、《科学管理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科学学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和《中国软科学》。

    为什么同一种管理科学期刊会出现如此的反差,出现以上结果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可以从期刊影响因子的公式找到原因。决定期刊影响因子的最主要因素是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年的被引用次数,其次是该期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的总数。而决定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年的被引用次数的最主要因素是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的学科范围和期刊种类的多少。而管理科学发表研究成果涉及的期刊范围是相当大的,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在1997一1999年对批准资助的443项项目的统计,发表的3320篇论文分布在901种国内外期刊中,19%的在1%种大学学报上①。而且管理科学文献涉及的学科跨度大,特别是经济学、应用数学、工程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等等。正是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学科范围及收录期刊种类多少,影响了管理科学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年的被引用次数这一重要数值,如2004年收录期刊学科范围全和期刊种类多的cnki普遍大于其它类文献数据库管理科学期刊影响因子。收录期刊偏重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且收录期刊较少的 cscd, cstpcd期刊影响因子小,并且期刊排序较无序。

    而期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的总数表面看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数值,但由于各期刊有正刊,还有增刊、专辑、专刊和特刊,同时期刊栏目有学术论文、研究简报、学术动态、书评和领导讲话等等。期刊来源文献量多少也严重影响期刊的影响因子。但各大文献引证数据库在确定这一数值时,都根据自己的标准来确定来源文献收录量。比如,本文发现造成《中国行政管理》影响因子排序错位最多的原因在于确定来源文献收录量这一数值,cnki和cqvip两个文献数据库在计算2004年该刊影响因子时,对该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的总数这一数值存在较大出人。由于该刊的文献规范性稍差,对于是否属于学术论文存在分歧,才造成了总数这一数值的出人。

      三、结论

    5种文献数据库都收录了管理科学期刊,并且都编制了其相应的期刊引证指标。但评价期刊影响力的影响因子这一指标却出现了较大差异,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各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的学科范围及收录期刊种类的多少,其次是来源文献收录量的确定。

    目前利用5种文献数据库期刊影响因子评价管理科学期刊的影响力,都存在一些缺陷。特别是cscd, cstpcd收录的管理科学期刊样本量过少,收录学科偏重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而cssci收录的管理科学期刊样本量虽然较多,但只局限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三个文献数据库不能充分体现管理科学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以及管理科学文献的广泛性。近年cqvip文献数据库在逐渐扩充学科范围,增加文、史、哲、法等学科,但其收录的期刊过于宽泛,非核心期刊过多,同时期刊引证指标编制开发较晚,还不够成熟。cnki文献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学科范围及收录期刊种类都较合适,但在来源文献收录量上过于宽泛。

管理学的学科分类篇9

论文摘要:通过对国内5种学术期刊文献引证数据库特性的比较分析,并用其影响因子进行了部分管理科学期刊的排序比较,发现管理科学期刊排序出现了较大的错位现象,本文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术期刊文献引证数据库的来源期刊量多少和学科范围不同。

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与水平,是科技期刊发展和生存的关键,因此关于科技期刊的质量评价成为科技工作者和期刊研究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国内几个大型文献数据库的开发成熟,它们各自推出了学术期刊的引证指标,当然也包括管理科学期刊。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各数据库推出的管理科学期刊引证指标进行对比,以期发现各数据库推出的期刊引证指标评价管理科学期刊的优缺点。

一、五种期刊文献引证数据库

随着国际性大型科学引文分析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全文文献数据库的推出,比较和评价国家、研究机构、团体以及个人宏观与微观研究绩效等工作不断发展。随着大型文献数据库引文数据积累成熟,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量化评价指标统计开始兴盛起来,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最早研制并了JCR(iSi期刊引证报告),使其迅速成为权威性的世界期刊评价工具。而国际性的科学引文分析数据库对分析中国科学研究状况缺乏普遍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部分部级科研机构开始推出自己的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由于JCR收录中国的科学期刊量少,不能从整体上反映中国数以万计的中文期刊的引文指标,国内各大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也开始推出各自的反映国内科技期刊引证指标的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始建于1989年,1990年首次对1227种统计源期刊包括影响因子在内的7项文献计量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正式对外了统计分析结果;1994年开始了国内期刊论文的引文统计分析工作,被其选作信息统计源的期刊包括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的重要科技期刊;1997年开始编辑出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设立了多项期刊评价指标,主要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文率、即年指标、期刊被引用半衰期。除了期刊基本引证指标外,该数据库还独创性地开展了一些期刊特性指标统计分析工作,如扩散因子、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比、他引总引比、国际论文比、平均作者数和引用刊数。该数据库有专门的管理科学学科类目,但收录期刊较少,2004年只收录了10种管理科学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开发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始建于1989年,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有期刊600多种,扩展库期刊有300多种。被其选作信息统计源的期刊包括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的重要科技期刊。期刊引证指标附录在印刷版《中国科学计量指标:论文与引文统计》中,2005年开始单独印刷出版《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期刊引证报告》,主要指标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基本相同。该数据库有专门的管理科学学科类目,但收录期刊较少,2004年核心库收录23种管理科学期刊②。

1989年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原中国科学院西南信息中心)推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QVip),收录期刊2000余种。2000年正式推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收录了1990年至今公开出版的科技类期刊5000多种,其中包括《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核心期刊1500余种。2005年1月起,《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增加收录文、史、哲、法等学科分类的文章、期刊,形成社会科学专辑,目前收录中文期刊12000余种。2004年开始期刊引证指标统计,没有专门印刷出版期刊引证报告,期刊引证报告可以通过网络版浏览。期刊评价报告分为即年指标评价和期刊综合统计两部分。该数据库没有专门的管理科学期刊分类,管理科学期刊包含在经济管理类目下。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始建于1998年,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1998年来源期刊4%种,1999年来源期刊506种,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来源期刊均为419种,2004年、2005年来源期刊均为461种。1998年开始期刊引证指标统计,没有专门印刷出版期刊引证报告,期刊引证报告附录在印刷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中,主要有期刊影响因子、被引次数和当年被引指数。学科分类有专门的管理学类目。

《中国学术期刊》(CnKi)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收录国内6000余种统计源期刊,包括国内出版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科期刊。2002年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试刊版,它是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对其中学术性论文的引文数据进行规范化加工处理,经统计分析后编制的一部综合性跨学科大型科学文献计量年报。除基本的期刊引证指标外,还开创了一些期刊网络传播指标,如下载频次、浏览量、访问量,h指数等等。该数据库学科分类没有专门的管理学类目,但几乎所有的管理类重要期刊都有引证指标。五种期刊引证数据库的特性列于表1中。

二、管理科学期刊引证指标评价比较

管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组织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是一门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技术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科学。从世界范围看,管理科学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中国作为一门学科得到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单独把“管理学”作为一个学科门类,从此开始,管理科学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才真正纳人到整个国家的科学研究轨道中去。1996年对管理科学发展进行资助的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管理科学组升格为管理科学部,以及中国工程院成立工程管理学部。这也意味着管理科学地位为社会与科学技术界承认。

然而,与其它学科相比,管理科学在我国仍然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反映在期刊上,管理科学缺少其独有的管理科学专业特点的管理科学期刊群。我国的管理科学期刊大多创刊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当时管理科学未成为独立的学科建制,专业的学术期刊少之又少。在20多年的发展中管理科学学科地位逐渐确定,管理科学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逐渐显现,部分学术期刊慢慢向管理科学专业靠拢,成为展示管理科学研究成果的阵地。但由于管理学科交叉的特点,研究成果分布比较广泛,管理学与经济学、工学和数学期刊论文融合在一起。管理学科的专业期刊看上去又不是那么专业,迄今尚未形成在本学科得到共识的核心期刊群,甚至对于相对重要的期刊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认识①。国内几个重要的文献数据库都将管理学作为自己的学科范围,各自选出了一些管理学期刊。CSSCi数据库收录管理学期刊26种,CStpCD收录管理学类期刊10种,CSCD收录管理学类期刊22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遴选和认定的重要期刊20种。CnKi和CQVip数据库没有专门的管理学期刊分类。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管理学科期刊,以CSSCi数据库收录的管理学期刊24种(由于《经济管理》和《未来与发展》部分年份的影响因子缺失,故略去)纳人比较的范围。

由于每年的CSSCi收录管理科学期刊影响因子未公布,本文分为两类排序比较,一类是CnKi与CSSCi收录期刊2001~2004年5年平均影响因子排序比较;另一类是各数据库2004年影响因子排序比较。表2给出排序结果。

从表中可以发现:

(1)CnKi与CSSCiS年平均影响因子排序比较看,24种期刊排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错位。错位超过4位的期刊有《中国行政管理》、《管理科学》、《中国科技论坛》、《南开管理评论》、《中国软科学》、《科学学研究》和《管理现代化》。排序完全一致的有4种期刊。

(2)2004年4个文献数据库各期刊影响因子也不同。整体上,CnKi的期刊影响因子大于CQVip的期刊影响因子大于CStpCD的期刊影响因子大于CSCD的期刊影响因子。4个文献数据库各期刊影响因子的排序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错位。CnKi与CQVip相比较错位超过4位的期刊有9种,分别为《中国行政管理》、《管理科学》、《软科学》、《管理工程学报》、《科学管理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科学学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和《中国软科学》。

为什么同一种管理科学期刊会出现如此的反差,出现以上结果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可以从期刊影响因子的公式找到原因。决定期刊影响因子的最主要因素是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年的被引用次数,其次是该期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的总数。而决定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年的被引用次数的最主要因素是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的学科范围和期刊种类的多少。而管理科学发表研究成果涉及的期刊范围是相当大的,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在1997一1999年对批准资助的443项项目的统计,发表的3320篇论文分布在901种国内外期刊中,19%的在1%种大学学报上①。而且管理科学文献涉及的学科跨度大,特别是经济学、应用数学、工程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等等。正是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学科范围及收录期刊种类多少,影响了管理科学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年的被引用次数这一重要数值,如2004年收录期刊学科范围全和期刊种类多的CnKi普遍大于其它类文献数据库管理科学期刊影响因子。收录期刊偏重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且收录期刊较少的CSCD,CStpCD期刊影响因子小,并且期刊排序较无序。

而期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的总数表面看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数值,但由于各期刊有正刊,还有增刊、专辑、专刊和特刊,同时期刊栏目有学术论文、研究简报、学术动态、书评和领导讲话等等。期刊来源文献量多少也严重影响期刊的影响因子。但各大文献引证数据库在确定这一数值时,都根据自己的标准来确定来源文献收录量。比如,本文发现造成《中国行政管理》影响因子排序错位最多的原因在于确定来源文献收录量这一数值,CnKi和CQVip两个文献数据库在计算2004年该刊影响因子时,对该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的总数这一数值存在较大出人。由于该刊的文献规范性稍差,对于是否属于学术论文存在分歧,才造成了总数这一数值的出人。

三、结论

5种文献数据库都收录了管理科学期刊,并且都编制了其相应的期刊引证指标。但评价期刊影响力的影响因子这一指标却出现了较大差异,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各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的学科范围及收录期刊种类的多少,其次是来源文献收录量的确定。

目前利用5种文献数据库期刊影响因子评价管理科学期刊的影响力,都存在一些缺陷。特别是CSCD,CStpCD收录的管理科学期刊样本量过少,收录学科偏重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而CSSCi收录的管理科学期刊样本量虽然较多,但只局限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三个文献数据库不能充分体现管理科学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以及管理科学文献的广泛性。近年CQVip文献数据库在逐渐扩充学科范围,增加文、史、哲、法等学科,但其收录的期刊过于宽泛,非核心期刊过多,同时期刊引证指标编制开发较晚,还不够成熟。CnKi文献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学科范围及收录期刊种类都较合适,但在来源文献收录量上过于宽泛。

管理学的学科分类篇10

第一,构建具有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效运行机制,科学设置实习、实验等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创新实践课程教学方法,实现以解决处理特定行业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为导向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推动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上台阶。第二,将工科特色和经济管理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在课程建设上实现工科品牌优势与经管特色的深度融合,凸显高校特色对经济管理专业的渗透和统帅作用,培养既有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又具有工科基础理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特色的复合型经管人才。第三,以塑造具有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为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关键,整合资源,实现课程建设紧跟特定行业发展方向,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督导与管理、教材建设体系,提升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第四,探索差异化优势的办学思路,打造与重点高校、财经高校相区别的非对称性竞争优势。由于学校办学的行业特色较鲜明,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的主导专业竞争力较强;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一般不属于这类高校的主导专业,鲜明的行业特色如果不能被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有效吸收的话,行业特色就会成为行业的累赘。为此,经济管理类专业主动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上向学校的主流特色靠拢,既能借助学校工科的优势资源做大做强自身,也能强化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经管类专业与非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差异化优势。

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总体框架

课程建设要突出特色[2]。在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要始终要求立足于特定行业,依托工科行业这块“自留地”来推动专业发展,培养具有解决特定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这即是说,要将工科特色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主导方向,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强调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深度融合。课程建设与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整体建设,课程建设的各项内容彼此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3]。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推动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工科特色的复合型经济管理类人才,其总体框架可概括为5个方面(图1)。由图1可知,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实现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深度融合,其总体思路为:(1)优化教学内容,要构建以解决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2)充实教学条件,要实现以工科特色为主线的教学条件的转变;(3)促进教学过程与考核的科学化,要完善能充分体现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与考核体系;(4)提升教师素质,要塑造具有工科知识背景的经管教师队伍;(5)强化实践教学,要设计工科特色的经管实践教学环节。这5个方面内容共同构成了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从图1能够看出,工科特色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过程与考核、师资建设、实践教学的统一体。其中,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求在适当增加工科类课程的基础上,教师的教学紧紧跟随时展和特定产业发展,充分掌握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的最新前沿与发展趋势。教学条件建设首先要求组织编写具有工科特色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材,着力解决工科特色的经管专业教学的一些共性问题,实现以工科特色为主线的教学条件的转变。教学过程和考核的科学化,要求从解决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入手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凸显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的典型案例教学作用,并逐步建立以解决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考核体系。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则强调引进具有工科背景的经管师资的重要性,将派遣教师进修工科类课程、派遣教师到企业调研学习作为解决现有教师欠缺工科知识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实践教学环节,要强化与行业内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并建立具有较高仿真性的模拟实验企业经营管理场景的经济管理实验室。

三、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具体内容

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实现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深度融合,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过程与考核、师资队伍、实践性教学环节共5个方面。

(一)优化教学内容

要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推动课程建设与改革向纵深发展[4]。为培养具有特色的复合型经管人才奠定基础,必须构建以解决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不断优化教学内容。1.增添工科专业基础课程。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可在保持原有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不变的基础上,适当增添个别体现工科特色的基础课程。笔者所在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近年来为了突出石油化工特色,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如石油化工过程概论等基础课程。2.设置行业经营管理类课程。这是指在课程体系中设置反映特定行业特色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如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开设了国际石油经济学、石化商品学等课程,针对市场营销专业、会计学专业学生开设了石化商品学等课程。3.教学内容紧跟行业经营管理最新前沿与发展动态。这主要是追踪学术前沿,实现经济管理类教学内容体系的不断更新,如请行业内企业管理层到校做学术讲座,介绍行业经营管理经验与发展前沿,及时将企业经营管理最新发展动态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如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依托茂名石化公司、中海油西部公司等石油化工企业,聘请这些公司高中层管理者到校为学生做行业经营管理前沿讲座,加深了学生对行业特色的把握,也实现了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的同步前进。

(二)充实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建设包括教材、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硬件设备等诸多方面。为培养具有特色的复合型经管人才,充实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建设条件,实现以工科特色为主线的教学条件的转变,须从教材、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大纲等方面展开研究。1.编写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教材。在课程建设和改革中,教材建设是关键环节,教材选用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质量[5]。因此要积极联合其他同类型工科高校教师,组织共同编写具有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专业教材。2.编写凸显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工科行业特色及其用人规律,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如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设计,在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等方面,设置明确具体又具有操作性的课程体系与教学进度安排。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积极推动石油化工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制定出了具有石油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为打造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3.编写凸显工科特色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实习指导书。要从凸显工科特色的要求出发,结合工科企业经营管理实际需要和行业特色,编写相应理论课程以及实习、实验、实训等实践性教学大纲或实习指导书等。比如,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近年来组织专业教师编写了凸显石油化工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大纲、实训指导计划等。

(三)促进教学过程与考核的科学化

教学过程与教学考核是教学组织实施及其效果检验的关键。要在广泛调研行业经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当前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规律,并依据这些经营管理规律,对教师选聘、备课、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实习教学乃至毕业论文指导与学业成绩考核评定等教学过程和考核体系的诸多环节进行设计,完善充分体现行业特色和企业经营管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与考核体系,促进教学过程与考核的科学化。1.从解决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入手设计教学过程。要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凝练行业经营管理的主要问题,并以回答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作为教学设计的导向,有的放矢,围绕问题进行教学安排,设计教学过程与环节。当前,在教学方法上不少教师仍以讲授为主,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有待推进[6]。从解决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入手,要求积极推行探究式、讨论式教学。2.将行业内企业管理经验作为主要教学案例。要在查阅文献资料、走访调研企业的基础上,搜集整理行业经营管理的主要案例,建立行业经营管理教学案例库。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尽可能地采用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案例来进行讲解,以加强学生对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的认识。3.建立以解决行业经营管理问题为中心的能力考核体系。设计以行业经营管理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在授课过程中充分挖掘行业经营管理内在本质,必然要求建立以解决行业经营管理问题为中心的能力考核体系。

(四)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力量。优良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人才保障[7]。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要求“引培结合”,通过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引进工科背景或工作经验的经济管理类师资,推动经管师资队伍朝着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塑造一只具有工科知识背景的经管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1.引进具有工科背景的师资。引进既具有行业从业经验、又有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师资,弥补现有师资队伍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不足的缺陷,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经济管理类师资队伍素质。2.引进具有工科专业背景的经管师资。在引进的经管专业教师中,强调教师原有专业知识具有工科背景。如引进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中,其本科阶段为工科专业。这样,该引进人才对相应课程的理解可能较之于单纯市场营销专业博士毕业生更深刻、更全面。3.派遣教师进修工科类经管课程。教师团队不仅要教好课程,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及时更新知识[8]。这要求采用在职培训、脱产进修等方式,推动现有教师加强对工科类经管课程的学习,以期达到胜任工科类经管课程教学任务的目的。4.派遣教师到行业内企业调研学习。这是指加强与企业的互动,派遣教师到企业进行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调研、跟班学习等,以加深经管专业教师对企业管理经营活动的认识,拓展教师知识面。如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要求教师加强继续教育学习,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到周边的石油化工企业进行实践调研、跟班学习,从而加深了教师对石油化工企业的认识,有力推动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建设步伐。

(五)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如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将来是要从事具体的会计实务与会计管理工作[9],因此必须加强会计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应用能力。为体现工科特色,要一方面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的传统教学机制,另一方面将着力建设模拟行业经营管理场景的经济管理实验室,增强经管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工科特色。1.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当前多数应用型工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建立了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的实习基地,笔者认为一方面要提升这些实习基地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与周边城市相关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增加企业实习基地的数量。如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与茂名石化等石油企业共建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到石油企业工作现场听取公司经营管理人员的讲解,加深了学生对石油行业的理解,推动了工科特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深度融合。2.建设模拟行业经营管理场景的经济管理实验室。要在充分调研行业经营管理流程、运作模式、决策程序的基础上,建立模拟行业企业经营管理场景的经济管理实验室,推动经管实践教学朝着特色更鲜明、实用性更强、针对性更准的方向前进。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