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52:12

社会责任管理制度篇1

内容提要: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新发展,给国际法带来了诸多挑战性问题。找到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助于解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有助于改善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有助于企业为人类创造更高的生存标准和更好的生活环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使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应势而行,企业社会责任守则也广泛推行。但守则中存在的某些主观性问题,不仅使其效力大打折扣,也使企业担负社会责任的行为成为一种“时尚秀”,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认证更令人生疑。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化国际认证国际法律问题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是企业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产物。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企业社会责任”一词的出现到20世纪60年代关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明晰辩论,从70年代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定义和范围的界定到80年代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1]从9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的守则化到目前正在推进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化,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演变,更表明了国际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态度:由企业推动的经济增长固然重要,但人类的生存标准、生活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等也决不可懈怠。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新发展,呼唤相应有效和实事求是的国际法律文件,以敦促企业遵行相应的国际标准,尊重和维护相关主体的利益和权益,促进国际经济的良性发展,推动国际社会的和谐进步。但由于“企业公民”的身份以及各国家在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政治制度以及法律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这不仅需要协调好国际政治、国际经济等方面的关系,更需要关注并解决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给国际法带来的种种挑战。

一、企业经济活动的信任危机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成败得失

(一)企业经济活动面临的信任危机

企业是社会微观经济活动的“细胞”,也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细胞”。关于企业的性质和本质,尽管在理论上存在着不同主张,[2]但都不能否认,追求经济利益是企业尝试建立并谋求发展的最根本动机。为此,企业需要从事相应的经济活动,并通过这些经济活动达到其运营目标,实现其经济功能。[3]然而,伴随其经济活动的还有些“副产品”,劳工问题、环境问题、消费者权益问题等表现得最为突出。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企业追求达成其经济功能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使其不仅面临着自身经济活动的信任危机,[5]更面临着自身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危机,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应势而行,并在世界范围内扩展、蔓延。

(二)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成败得失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在当时情况下,其矛头主要指向跨国企业经营和扩张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它强调在市场体制下,跨国企业除了为股东追求利益外,也应该考虑其他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并且要求,跨国企业在贸易自由化、资本流动自由化、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该担负与此相关的劳工、环境、消费者等社会问题的社会责任。

尽管存在着上述难题,但在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作用下,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在国际范围内大有普及之势。这不仅表现在企业社会责任守则的制定和广泛推行方面,更表现在国际贸易中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证问题上。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固然重要,但企业社会责任守则的制定、执行或认证,似乎已成为企业有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企业社会责任守则的效力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认证

(一)企业社会责任守则及其效力

企业社会责任守则是企业向公众展示其担负相应社会责任的内容要求和具体承诺,目前尽管林林总总,但其功能和作用一般都包括两方面:其一,应对企业经济活动面临的信任危机;其二,明晰企业经济活动的道德底线。

(二)国际市场竞争中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证

由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与国际贸易或者说国际产品订单挂上了钩,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证正变得炙手可热。但在认证中,必须弄清楚以下问题:

第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有限性。当前所谓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普遍意义上的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在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推动下由跨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普及而来的。但无论如何演变,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着重于“与企业利益相关”的问题,应该强调与企业运营和转贴于发展相关性的社会问题。任意扩大企业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的范围,会给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任意缩小企业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可能会使之流于形式,并对相关利益者的权利和利益造成本不该有的损害。

第二,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国际性。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被推行适用的社会责任守则各种各样,这些守则,都称其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但是,由于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所执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守则不一致,对于同时接受不同企业订单的某一特定企业来说,该以哪个守则为准?又该如何协调这些守则之间的关系?几乎所有的企业社会责任守则都要求企业遵行相关国际条约所列的原则,但基于企业非国际(公)法主体的理论和事实,企业如何直接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在上述问题还不能解决以前,这些守则或“标准”的“国际性”,显然让人质疑。因此说,当前所谓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应该仅仅是民间意义上的“国际标准”,或者更确切地说,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仅仅是商业伙伴之间的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问题。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化与国际法面临的挑战性问题

当今更加相互依赖的全球社会,不仅赋予了我们一种新的伦理观念,而且也赋予了我们制定新的法律和政策的物质基础,[10]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国际标准化过程充满希望。然而,我们在“享受乐观”的同时,更要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化给国际法带来的严峻挑战。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是否具有国际法的法律性质?

国际法是适用于国际社会的法律,是名符其实的法。[11]它所建立的不是一种以统治权为基础的法律秩序,而是一种以国际社会的者“平等协作”为条件的法律体系,因此,国际法常常被认为基本上是一种弱法(weaklaw)。这恰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国际法最本质的属性和特征。[12]

现有企业社会责任守则的内容,均建立在国内法和国际法相关规定和原则的基础上,而且从形式上看,均是较为确定的规范或者规则。尽管其中存在诸多的主观性,但为了应对商业竞争压力,为了迎合地方政府的要求,对于接受相应守则的企业来说,该守则就应该具有某种程度的法律性质的拘束力。

(二)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下,企业能否成为国际(公)法的主体?

法律主体关系到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问题。就当前看来,国际法的主体一般指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或者正常主体,能够直接享有国际法赋予的权利,也能够直接承担国际法所要求的义务。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国际法的派生主体,其在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是由国家让渡的。在现有的国际法理论中,企业还不被认为是国际(公)法的主体(但它是国际经济法的主体,更是国内法的主体),而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除了包含相关的国内法律、法规外,主要地涉及国际人权法律文件、国际环境标准等,但基于企业非国际法主体的理论和事实,为有效解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企业能否直接承担相应的国际法律义务?

这里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效力相关的可诉性问题。毋庸置疑,企业为了管理和运营需要,必然会设定一系列的在其管理之下的规章制度,并且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尊重并实施这些规章制度的强制性方法。但如果企业由此违反了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相关规定或者要求,并因此侵害了劳工权益、环境利益或者消费者权益,该国际标准能否作为对企业侵权行为提讼的法律依据?在诉讼中又如何协调国际法、国内法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之间的效力关系?诸如此类问题,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和对待的。

社会责任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社会风险管理伦理责任

[中图分类号]B82-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539(2013)01—0126-04

社会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手段多种多样,包括法律、政策等。然而,如果脱离了伦理责任,再精辟的设想都可能成为乌托邦。因为失去了责任感的社会,一切有益的方式都无济于事。从根本上讲,风险问题的产生正是源于对伦理责任的蔑视。社会风险管理的伦理责任问题之所以被关注,不仅因为我们今天所遭遇的社会风险都来自于人类实践活动本身,是人自己制造的而非外生的冲突,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人类的安全生存与幸福生活。因此,从伦理责任视角去审视社会风险管理,将是一项重大而又根本的研究课题,无论对中国还是世界的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伦理责任是社会风险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工具理性的理念支配下,人类的实践活动呈现片面发展态势,人为地产生了诸多现代化的副作用或负面效应,它们威胁着今天乃至未来人类的生存与生活,致使我们生活在现代文明的火山上。社会风险充斥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处处对和谐社会的发展制造障碍,以至于有一种观点认为,世界性的风险社会成为这个时代的代名词。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同样存在着人为性社会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促进了社会飞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日趋提升,现代化进程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它意味着我们艰辛的劳动得到了实践的认可,一种高效率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理念得以推行。但也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伴随社会转型加速生成的各类社会风险为我们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诸多风险暗藏在社会中,直接威胁着我们的经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与人们的幸福生活甚至生存,它毫无掩饰地警示着我们现代化的实践活动。换言之,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突出表现在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生态失衡、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不和谐现象层出、不正当赢利、结构性失业与就业问题、个体化对传统的消解、一部分人被边缘化并陷入贫困状态、频发、突发性事故时有发生、物质主义盛行、意义丧失等方面,这都将直接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致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遇到了极大的障碍。它以一种外在的风险形式影响着现代化的进程。面对这些具有威胁性的风险,我们不得不警钟长鸣,同时要有所作为。

通过反思风险社会,我们不难看到,风险社会就是组织化不负责任的社会状态。在这个社会中,“责任”已成为过时的概念。有一种趋势认为,责任后文化是价值观的“零点”,同时也被看作现代“虚无主义”的顶点。20世纪60年代,法国哲学家卡斯托利亚迪斯(Castoriadis)认为,那种非好即坏的共识已不复存在了,随之形成的普遍看法是,你可以做或不做任何事,只要于已有利就没有什么是不对的。从这种意义上讲,风险社会又是“后道德”社会、“后责任”社会,或者说是处于伦理责任困境的社会:道德风险社会。

一般认为,责任是一个法律概念,是用来判定某个主体违背法律义务的行为所应承受的不良后果。然而,责任也是一个伦理概念,它构成了人们认识道德义务的基础。哈耶克认为,责任实质上超越了我们通常视之为道德的范围。他说:“我们对我们社会秩序的运作的整个态度,亦即我们对此一秩序在确定不同个人的相对地位时所采取的方式的赞赏或反对,都与我们对责任的看法有着紧密的勾连。”伦理与责任问题以一定的方式被引入到生活方式的选择中,让我们看到了风险社会的伦理困境。这些困境涉及如何驾驭生存矛盾与限度问题,知识、科技发展与限度问题,权利与义务(责任)问题,整体的人的生存受到冲击问题,等等。这就意味着责任概念超越了强制范畴,其重要意义在于它在引导人们进行社会管理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一个管理良好的社会应当做到:一方面,人们的行为都应当由责任感来引导,而这种责任感应当远大于法律所强设的义务;另一方面,公共舆论应当树立责任观念,为人们对其努力的成败负有责任指明伦理方向。由此,在社会风险管理中,伦理责任本身既是重要内容,又是根本手段。

二、伦理责任是社会风险管理的内驱力和内在保障

首先,伦理责任是使人性向善的内在动力。德性“是一种更神圣的东西,被一种几乎不可见的东西推动,在它自己的道路上愉快地行进”。作为德性之一的伦理责任,可推动人的行为向良性的社会秩序行动,它可激发人向善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如此,伦理责任本身还调整与控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担当起一种责任。由此,主体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动性、自由性、创造性便与现实性、客观性统一起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便可得到进一步的展现,社会责任自觉意识由此生发。“首创性和责任、成为有用乃至不可或缺之人的感觉,是人类灵魂必不可少的需求。”从另一个角度看,创造性本身就是一种责任,是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责任,是使一个民族不断取得新胜利的责任。当整个社会成员都有了这种责任感,那么,整个社会就会朝着自由、健康、和谐、安定、有序的方向前进。责任意识足以支撑起政府与管理者的强烈的风险意识,使他们在行使管理职能时能够前瞻性地预计到风险所在,并防患于未然,在风险转化为危险时,管理者能够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如此,我们的风险管理又有何愁,风险可不战自退。

其次,伦理性的东西是具有现实性的东西,它与人们的行为和生活紧密相关,法以伦理为其承担者和基础。“法不过是整体的一个分支或是像藤类植物,攀缘在自在自为地屹立着的树上。”在这里,伦理是自在自为的大树,法乃是这棵大树上的分支。法律的制定起源于一个社会的伦理性规范,伦理性的东西往往表现为风俗、习惯等文化形式,为了使那些伦理性规范得到强制执行,法律得以产生,此时,某些伦理责任便转化为法律责任。如果某项规则在伦理上被认为是不可取的,那么,无论如何它也不可能被制定为法律,否则。不仅不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反而会阻碍社会的进步,严重者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风险,至少不会给社会带来福祉。只有当某些伦理规范被认为需要强制执行时,伦理规范才能转化为法律规范,伦理责任才会转化为法律责任。

最后,责任感是一种自觉承担责任的伦理品性。康德认为:“行为容易受人强迫,而意向决不受人摆布。道德谈的是意向的义务,而法律所关心的是可能被强迫的、行为的外在职责。法律并不过问实现这些职责或者违背这些职责的意向。”伦理主内,法律主外,法律只是外在约束,伦理则通过内心的感化和情感的熏陶以达到规范主体行为的目的。在康德看来,“国家刑法之建立并不基于要维护国家的权力,而是基于伦理的报应的必然性”。法律的强制有效性只是暂时的,只有当政府和社会管理者强硬执行时,它才具有绝对的有效性。与此相应,伦理性的东西是使主体从内心得到感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实现履行责任的意向。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主体的主观世界一经形成,责任意识便可得到提升,就会在整个社会形成责任自觉的氛围。我们与其不断地在风险爆发后对某些管理者施以刑罚,不如事前实现与加强管理者伦理责任人格的培养,这才是社会风险管理的最根本路径。

如果说技术是现代社会风险管理的物质保障机制,制度是现代社会风险管理的强制性约束机制的话,伦理责任则是现代社会风险管理的内驱力和内在保障力量。现代社会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那就是技术、制度和伦理呈三足鼎立之势,共同支撑起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在这个三足鼎立之势中,伦理责任又充当着技术与制度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是根本上的源头作用。伦理责任可塑造公民善良的人格,形成优良的道德风尚,为技术与制度管理提供基础性的动力和保障。伦理责任是现代社会风险管理的应有追求,它决定着现代风险管理理念与境界的提升,因为伦理性的管理“既是一种‘人性’,一种‘道德哲学’,一种‘精神科学’,又是一种‘严谨的科学’”。现代社会风险管理与伦理责任是关联在一起的,追求卓越的管理就是追求伦理性的东西。伦理性的管理同时又是对人的尊重,是实现人本性、和谐化的现代风险管理的根本所在。优秀的政府或管理者的秘诀就在于,懂得人的价值观和伦理责任的内在本性,懂得如何把人的内在心理效能发挥到极致。

三、增强伦理责任意识,提升社会风险的复合管理水平

中国的经济社会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遭遇到诸多风险,同样表明了一种“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状况,在社会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不符合、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问题,因而需要我们关口前移,找到风险所在的源头,加强风险的复合治理。

社会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为复合主体,即政府、市场、家庭、民间组织、公民个人等。管理的目的在于谋取公民利益最大化,从总体上提升社会利益和公平正义,因而政府的决策必然要考虑到正义与幸福的价值问题,这是一个伦理价值问题。处理复杂的风险问题,以保障社会定宁和谐和人民生活安康,是国家与政府的责任。复合治理就是“要综合运用经济调节、行政管理、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减少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复合治理就需要复合主体之间动态协调、相互平衡,积极挖掘源头,构建相互支撑的联动机制。这是社会风险管理的复合责任:既是政府的责任,同时也是各社会管理部门的共同责任。这个复合治理,意在强调多方参与、共同治理。风险本是客观存在的,发展的道路上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与冲突。关键在于要及时弄清风险产生的原因、发展与规律,从根源上进行分析、化解风险,把社会管理的突破口前移,以便增强化解、治理风险的前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

第一,提高政府的风险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在制度转轨过程中,政府的社会风险管理能力的削弱是整个转轨失序的首要原因,将会引爆所有潜在的社会风险。因而,提高政府的综合管理能力成为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改革政府内部的风险管理结构,充分提高政府对市场与公民社会的综合监管能力,另一方面要求我们不断调整政府与市场、公民社会的关系,使之形成优势互补的联动机制。提升伦理责任意识,建立问责制度与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

第二,强化个人与组织的责任意识。责任感的强化有利于公民个人与组织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与风险识别能力,以提高其实践行为的理性程度,充分预测危险爆发的可能性,并相应提高其决策能力。与此同时,积极培育和不断完善壮大市场和公民社会,充分挖掘它们在现代治理中的潜能,使之发挥最大的治理功能,利用公民社会来有效地制约市场的无限扩张。加强对各责任主体的责任感教育,使他们从思想上认清其肩负的神圣职责,快速有效地遏制风险的进一步发展和升级。

社会责任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创新;企业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3-0064-04

2007年末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导致全球性消费下降,投资放缓,出口下滑,失业率上升。有关数据表明,2008年第三季度,美国GDp按年率计算下滑0.5%,为2001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大降幅;个人消费开支下降3.1%,是28年来的最大降幅;10月份失业率达到6.5%,为14年来最高。欧元区经济第三季度再次出现负增长,标志着欧元区经济陷入15年来首次衰退。日本第三季度GDp折合成年率下降0.4%,连续两个季度收缩说明依赖出口的日本经济开始陷入7年来的再次衰退。[1]这场影响深远的危机引起了世人的极大关注,学界对此次危机做了大量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从多方面梳理出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以期找到危机的症结并能够对症下药。其中,美国金融机构过度创新引发金融危机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华尔街不负责任、不受监管且花样繁多的场外交易造成债务危机进而引发经济危机成为人们诟病的主要部分。

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概述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这个概念于1916年由美国经济学家莫里斯.克拉克在其论文《变化中的经济责任之基础》中被提出,此后随着现代公司的发展以及理论的深化,企业社会责任作为研究企业定位及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学界所重视,事实上,企业社会责任长期以来为法学界使用并深入研究,后来随着理论的深入及研究方法的变革,这一概念逐渐涉及法学、经济学、管理、组织、伦理、社会学等诸多学科,成为一个综合性概念。就事实而论,企业负担其社会责任作为一种客观现象,在20世纪80-90年代已成为一种社会运动在欧美国家展开。进入21世纪后,企业社会责任为世界各国所重视,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性运动。[2]

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分为两大部分:一为规范研究,这部分专注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和完善,以及理论的构建和补充;另一部分则是集中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即为实证研究。就实证研究来看,一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就规范研究来看,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问题肇始于20世纪30-50年代伯利与多德关于管理者受托责任的论战。传统企业中企业管理者与所有者是统一的,不存在管理者受托问题。随着企业发展,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管理者与所有者不再是统一的,那么,管理者对企业的管理出现了受托问题,即管理者是对股东负责,还是对公司负责,这一问题实质上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即企业和作为受托人的管理者是仅仅承担对股东的责任还是要承担对企业多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这就是早期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追问。到了20世纪60年代,伯利与曼尼关于现代公司作用的争论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推向了深入。曼尼坚持自由经济的立场,认为企业管理并不等同于管理者具有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如果将社会责任提高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高度,会给企业本身带来根本性扭转,并会造成垄断和政府管制的增加,最终威胁到自由经济制度。伯利利用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批驳曼尼的观点,得到了当时美国政府的赞同。尽管争论在继续,但是企业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逐渐达成了共识,而这一共识是建立在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上的。

1991年,经济学家伍德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到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中。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组织将不复存在的群体”,这一群体广义上包括股东、金融集团、行动群体、客户、消费者群体、工会、员工、贸易协会、竞争对手、供应商、政府、政治团体等;狭义上包括管理者、工人、股东、供应商和贩卖商等。[3]利益相关者理论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社会责任的困境,即企业为谁负责,既然企业是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系列多边契约,每个参与订立契约者实际上都向企业提供了个人资源,作为交换,每个参与者都应该得到回报。利益相关者理论弱化了股东在企业中的地位,提高了除股东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地位,这是对以往企业理论的修正。

事实上,企业利益相关者狭义范围到广义范围的扩展过程,也是企业社会责任涵盖内容得以确认的过程。卡罗尔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是社会对企业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慈善)的期望。他建立了一个类似金字塔的模式来说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级别对企业的不同意义。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四个主要内容。其中经济责任是企业在市场中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得以存在所必须进行的活动;法律责任是企业依法活动而牺牲其利润行为的义务,如减少污染等;伦理责任是企业遵循的道德模式,未必有法律要求;慈善责任是企业自愿承担的行为,超越法律和道德要求,如捐款等。从这一概念可知,企业的经济责任可看做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狭义内容,其他如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广义内容。

二、金融创新与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关系

金融的核心要义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金融,金融的每一次变革和发展都是以创新为动力,同时又表现为方式不同的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的路径有三条,即金融工具、金融机构与金融制度的创新。就金融工具的创新来说,金融体系创造信用关系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信用创造变得越来越容易且越来越迅速,整个经济体系中的信用关系日益庞杂、多变,信用膨胀显著。但信用本身就意味着风险,这也是金融机构引发危机的根源。金融创新创造出新形式的信用是以风险换取收益,金融机构的收益不是建立在消灭风险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平衡风险与收益上,过高的风险导致金融体系愈加脆弱,过低的风险则弱化金融体系的效益。

从积极方面看,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给金融体系的结构、功能以及制度安排带来巨大改变,这种深刻变化极大地推动了经济金融化与金融自由化的进程。然而,从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的相关看,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的相关性极强。以衍生金融工具为代表的当代金融创新成果,为投机者提供了大批操纵市场的先进手段和便利工具,使之拥有了扰动一国或一地区金融市场的巨大能量。事实上,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数家大型金融机构因衍生工具投机失败发生巨额亏损,并引起连锁反应,短期内制造出金融市场上剧烈的价格波动。1992年9月索罗斯击败英国政府的干预使英镑汇率脱离欧洲货币机制,1998年8月几个国际投机家与香港特区政府进行了“世纪金融大战”,此次美国次贷危机也是美国金融体系场外市场多级衍生品的交易危机。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在场外市场以抵押过长、合约证券化为基础创造出结构复杂、产品链条过长、合约非标准化以及定价过多依赖复杂模型的多级衍生产品,是极为复杂并且严重依赖金融数理计算价格的金融创新,交易中杠杆率非常高,投资风险被急剧放大,再加上市场不透明、缺乏监管,外人无法知道交易的具体情况,没有任何机制保证交易对手有足够的资金履行合约,监管机构甚至事后都无法知道市场的整个风险敞口和分布,这些情况终于引发信任危机,导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人们在分析金融创新导致金融危机时,多数都提到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创新,[4]有的学者则认为金融创新不应承担这一“罪责”,金融机构在进行创新时缺乏金融监管才是导致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5]从金融机构本身来看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缺乏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可以解释问题的角度。首先,金融创新无处不在,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金融创新将更加深入,金融创新并不会因为危机的可能发生而停止,即使是金融管制的国家也将加入到越来越深入的金融创新队伍中;其次,只要有金融创新就会有风险,即使其受到外部的监管与内部的制度管理,仍具有潜在的风险,因为风险的存在是金融的本质,金融是跨期的信用分配,只要有跨期信用交易存在,风险就会存在;再次,要将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的风险限制在不至于发生危机的范围内,金融机构必须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

金融监管是从外部对金融机构的管理,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则是从金融机构内部进行的管理。金融机构内外部管理是金融机构被赋予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要求。法律责任要求方面,金融监管、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是金融机构在设置上的制度安排,是对机构外部法律环境的补充,对金融机构本身的运行仅发挥导引作用,金融机构若有违反法律制度的交易行为,仍需正式的法律制度予以处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金融监管、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对金融机构发挥的作用仅在于金融机构履行经济责任这一层面,也就是说,基于金融创新需求所提供的金融监管、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供给仅限于到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经济责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所要求的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是金融监管、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所不能提供的,因此,必须建立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制度,这一制度与金融监管、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相结合,使金融危机产生的可能降到最低程度。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与金融机构的监管、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如下:

三、对建立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制度的建议

金融机构作为特殊的企业组织,其独特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它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金融是社会的血液”,在现代社会,金融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历史上的金融危机以及潜在的金融体系风险,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金融机构因其独特的地位发挥比其他一般企业更加重大的作用也决定了它需要承担更加重要的社会责任。

(一)借鉴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立法标准

随着企业引发危机以及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外对企业应当履行社会责任给予了立法上的支持。金融机构作为特殊的企业,要履行的社会责任也一并适用。以美国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的企业社会责任立法浪潮中,以宾夕法尼亚州为代表的29个州修改了公司法,在其中规定“其他利益相关者条款”,要求公司经理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仅是为股东服务。[6]在税收方面,1936年美国国会修改了《国内税收法典》,明确规定公司慈善、科学、教育等方面的捐赠可以扣减所得税,只要捐赠是为了实现公司有关的营业目标且向社会公共机构作出,或是为了雇员的利益等,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给予了法律上的利益激励。

(二)加强金融机构监管并确立社会责任的制度地位

金融监管是防止金融机构产生流动性风险的重要手段,此次金融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监管部门对场外交易监管的缺位。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otC)是指在交易所以外的金融衍生品,这种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并不通过期货交易所进行,而是完全由做市商各自单独进行报价完成交易,是一种一对一的交易模式。otC在美国既不归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监管,也不归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监管,并且1974年美国的商品交易法(Cea)正式免除了CFtC对otC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责任。高风险抵押担保债权(Cmo)、信贷资产的证券化(CLo)、市场流动债权的再证券化(CBo)、信用违约互换(CDS)等市场完全不受监管,也没有公开的记录显示债券违约卖方是否拥有资产进行协调,存在着极大的交易对手违约风险。[7]加强金融监管尤其是对场外交易的监管是今后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应当注意的问题。同时,还应构建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促进机制,以促成金融监管与企业社会责任的互动。

(三)加强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1.治理结构、内部控制是对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是指机构内部管理与约束激励的方法。一般来说,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是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合理分配出资人、董事会和高级经营管理层之间权利与责任的制度安排,核心是解决公司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问题。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管理层组成的组织结构;二是建立在这种组织结构之上的治理机制;三是较好地处理治理结构、治理机制与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的关系。由于资本市场发展状况、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和控制权的转移、董事会的作用、业绩与收入的相关性、信息披露程度等的差异,当前国际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主要有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两种。我国金融机构的改革正在向以英美模式为主的方向发展,即保持金融机构经营的可竞争性以实施外部治理;合理配置和行使金融机构的控制权,使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相对称;董事会、经营管理层权责分明,并且有良好的考评和激励约束机制;清晰的信息披露和分析机制。

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是金融机构的一种自律行为,是金融机构为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一般来说,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要求:一是稳健的经营方针和健全的组织结构;二是恰当的职责分离;三是严格的授权与审批制度;四是独立的会计及核算体制;五是科学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六是有效的内部审计。具体来看,内部控制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内部组织结构的控制、授权授信的控制、信贷资金风险的控制、会计系统的控制、计算机业务系统的控制等。

2.加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完成金融机构的经济责任。经济责任位于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的低端,是企业存在的首要义务。具体来看,即是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交易中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必须达到一定的效率,以消费者的利益作为产品提供的第一服务宗旨,并在事实上也形成对消费者负责的做法,这是金融机构所负社会责任的第一责任。金融机构的经济责任还包含着对金融机构股东负责的内在要求。金融机构产品提供与对股东负责都是在内部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两种管理交叉下进行的,因此,加强治理结构、内部控制以完成金融机构的经济责任是必然途径。

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不是安全分开的关系,两个领域重叠交叉,共同构成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制度,这种情况源于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都产生于委托关系。[8]现代公司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映射在内部控制思想上即是不相容职务的分离。而不相容职务分离作为一种思想不仅用于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也用于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的构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具有思想同源性,即在委托关系成为现实的情况下,实现不丧失控制的授权,这为金融机构实现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对接,完成金融机构的经济责任提供了思想基础。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思想给予金融机构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与实施者,公司是社会责任的主体,管理者是社会责任的实施者。

(四)加强金融机构伦理责任与慈善责任

金融机构担负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并不是必须的义务,而是金融机构作为社会组织对其他群体的社会道德责任。从法律意义上讲,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并不是金融机构必须履行的责任,但若金融机构通过履行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其影响将是深远的,在长时期内对金融机构本身的发展也更为有利。以金融机构中的银行为例,其发放贷款的方向对整个社会的资金流向有很强烈的指导意义。银行若担负起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其贷款的对象将在通过资金获利能力筛选之后进一步通过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的筛选,那些盈利能力强但对整个社会发展不利的企业便不应在银行贷款的考虑范围之内,而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更应当得到银行的关注,比如,农民工接受培训的教育贷款、西部贫穷儿童的教育贷款等。

综合而论,加强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内部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等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控制金融风险。但作为一种特殊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决定了仅仅依赖外部金融监管和内部治理结构、内部控制来降低或控制金融风险是不够的。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都注意到作为法人的企业因具有人格化的法律地位,其行为带来的社会影响是显著的,更勿论金融机构作为一种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力。建立金融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促进机制是必要的,该机制应从金融监管、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等方面结合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建立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制度,以获得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朱民,边卫红.危机挑战政府―全球金融危机中的政府救市措施批判[J].国际金融研究,2009(2).

[2]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公司治理报告(2007):利益相关者与公司社会责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沈洪涛,沈艺峰.公司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与演变[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胡汝银.危机原因诊治和经济与金融健康发展之路[J].上海金融,2009(1).

[5]吴晓求在2008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上的讲话[R].sh.省略/misc/2008-12/22/content_15249097.htm.

[6]王玲.经济法语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

社会责任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社会责任;全面风险管理;iSo2600;利益相关者

中图分类号:F272.35文献标识码:B

随着2004年CoSoeRm框架的,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获得了整合。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经历了古典经济学派对企业社会责任漠不关心时期,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提出后的激烈争论时期。20世纪7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兴起及利益相关者理论出现后企业社会责任逐步受到重视时期,20世纪末部分世界著名公司发生舞弊丑闻进而引发企业风险管理热潮的企业社会责任蓬勃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美国的安然公司(enronCorp.)和世通公司(worldCom)发生的巨额财务造假事件,导致的萨班斯法(SoX法)的出台。日本某知名企业对严格控制进口的牛肉产地进行伪装,使用过了保质期的牛奶生产其他乳制品问题的暴露,使得这些国际一流名牌厂家在转瞬间破产。这就要求企业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要对内生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社会和环境风险给予主动的、全面的关注,并对这些风险实施有效的管理。从此,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才真正融入了企业生产运营的核心业务流程,企业社会责任与风险管理开始了融合。

随着2010年11月1日iSo2600(社会责任指南标准)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进入了新的阶段。社会责任定义是iSo26000标准的最重要语境,iSo26000标准对社会责任的定义,与公众对社会责任的直觉理解存在很大差异。首先,社会责任在iSo26000的意境中是一种意愿,强调组织愿意就其决策和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承担责任;其次,社会责任是指组织行为的性质,通过透明和合乎道德的行为表明对社会负责的组织行为,即行为不但以遵守法律义务为底线,遵守适用的法律并与国际行为规范相一致,而且必须超越法律义务,最大限度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第三,社会责任是指组织融合社会责任的运作模式,即通过什么样的运作模式确保组织行为对社会负责,包括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遵守适用法律和国际行为规范及考虑利益相关方的期望为目的,以覆盖组织全部决策和活动及全面融入组织为路径,以在自身及影响范围内的活动与关系得到践行为验证[1]。

iSo26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使企业的责任扩大到了更广泛的相关利益方,包括政府、消费者、员工、环境、供应链、竞争对手及股东。根据iSo26000标准的要求,企业需要在企业治理、人权保障、劳工权益、环境保护、消费者保护、公平竞争和社区建设七个方面尽到自身的责任。我国相关部门也承诺将根据iSo26000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责任标准,这标志着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进入了新的阶段[2]。iSo26000标准的担责原则要求企业管理层在做出任何决策时都需要考虑对相关利益方的影响,在决策后需要为任何会造成相关利益方的利益损害的活动和决策负责。由于iSo26000标准的,现有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能包含企业社会责任所需的要素,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将会出现不能满足社会道德期望和国际惯例的风险。新的背景下,中国企业为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增强竞争力,迫切需要系统全面、具有可操作性的风险管理整体解决方案,以全面加强对企业风险事项的识别和评估,加强企业与相关利益方之间的沟通,更好利用全面风险管理的动态改进能力,与特定企业相关的社会和环境风险必然内生于核心业务运营过程之中,从企业运营开始就立足于战略高度将可能产生的社会和环境风险纳入企业管理议程,确保企业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3]。

一、风险管理与社会责任

(一)不承担或不适当承担社会责任可引发企业的各种风险

针对我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在社会责任应用指引中就梳理出四个方面的重要风险:一是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可能导致企业发生安全事故。二是产品质量低劣,侵害消费者利益,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形象受损,甚至破产。三鹿奶粉事件是活生生的案例。三是环境投入不足资源耗费大,造成环境污染或资源枯竭,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缺乏发展后劲,甚至停业。四是促进就业和员工权益保护不够,可能导致员工积极性受挫,影响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4]。

iSo2600国际标准的颁布可能将整个中国出口产业链置于极为不利的国际竞争地位,这是有它强调在供应链上将组织社会责任无限向上溯及这一规定引起的[5]。目前,我国的产业特征决定了我国处于世界产业链和供应链较低端的位置,不但耗费大量资源,而且得到的经济附加值较较少。过分强调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上的责任,对我国大部分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是不利的。同时,iSo2600的颁布将使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受到冲击。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数量和产量上占绝对优势,是我国科技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的主力军。但它们存在很多固有的困境和缺陷,尤其是我国南方众多中小企业,依赖“粗放”发展模式进行经营,其抗风险能力较低、在社会责任方面意识薄弱、社会责任严重缺失,在人权、劳工实践、和环境保护方面存在很多问题。iSo2600中某些要求较高的条款对这些企业来讲风险更大,一旦它们无力承担这些条款,或者履行社会责任而没有被充分认可,其可能面临失去信誉或破产的危险。此外,企业不承担或不适当承担社会责任还会引发各种各样的风险。

(二)企业社会责任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规避风险,赢取利益。企业社会责任之于风险管理就是治理风险于无形,是风险管理的至高境界。研究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知名企业可以发现,它们多以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作为核心价值理念。坚持不懈地承担社会责任为这些企业创造了更广阔的生存环境,使它们能够长期获得政府、公益团体、社会公众特别是消费者的肯定与支持。良好的公众形象,产品的高认知度、高美誉度和高和谐度,必然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

2.减少风险损失,降低成本。风险爆发后,损失不可避免。负责任的企业和不负责任的企业用于风险管理的成本是不同的。负责任的企业因爆发风险的概率极低,必将大大降低企业对于风险管理成本的投放,并能在风险爆发后用最短的时间平复风险而降低损失。只重技巧而不负责任的企业因风险频繁,必然在风险管理上投放更多预防和处理费用,有时还要面对毁灭性打击的最高社会成本。而在风险管理上投入过多资源,必然导致企业管理成本上升,使企业缺乏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修复风险,重树企业形象。能幸运渡过风险的企业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修复风险造成的损害,重树企业形象,这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对于风险处理中不负责任的企业。如1989年艾克森石油公司原油泄漏事件,其漠视公众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股票下跌从世界第一公司滑至第三。为修复风险造成的损害,重树企业形象,该公司实施“员工义务劳动计划”,为社区提供社会;同时,还开展各种各样的援助计划,并将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传播出去,经历长达数十年的努力,企业形象基本得以恢复[6]。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规避风险,降低风险管理成本,成功修复风险最有竞争力、最简单和最完美的方法。特定企业相关的社会和环境风险必然内生于核心业务运营过程之中,从企业运营开始就立足于战略高度将可能产生的社会和环境风险纳入企业管理议程,将企业社会责任与风险管理相融合,使企业在践行社会责任的同时,规避、降低风险或成功修复风险,是基于社会责任的风险管理的功能所在。

二、框架体系

借鉴吸收现有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iSo26000标准的要求,本文拟构建一个融合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和企业社会责任两种理念于一身的新体系――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构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采用CoSo框架提出的8要素并进行整合(将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合并成风险评估)形成新框架。本框架体系包括七大子体系,分别为内部环境子体系、信息与沟通子体系、目标设定子体系、风险评估子体系、风险应对子体系、控制活动子体系、监督与评价体子系。本框架图中的箭头连接起了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中目标设定位于最顶端,企业在识别和评估这些风险并采取行动来管理风险之前,首先应确定目标。管理层应针对不同的目标分析相应的风险,并且建立一套能将企业目标与企业使命紧密联系并与企业风险容量和风险容限相一致的制定目标的流程;同时,eRm过程要在目标的指导下进行,eRm目标是风险管理的方向,是前面所有努力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在目标确定后,企业需要对影响战略实施或目标实现的事项进行识别,一旦风险得到识就要对其进行评估。在评估了相关风险后,企业管理者就要确定如何应对。控制活动是帮助确保企业管理者的风险评估结果和风险应对得以实施的政策和程序,它贯穿于整个组织,遍及各个层级和各个职能机构。目标设定、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之间是环环相扣,信息和沟通及监督与评价贯穿风险管理整个过程的全部要素。内部环境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引擎,构成一个组织的氛围,它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建立和实施有着重大影响,其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实施的效果;内部环境位于框架的最底部,是其他一切要素的基础,为其他要素提供规则和结构。

将企业社会责任引入风险管理的本框架,又会引起风险管理各要素如何变化呢?换言之,风险管理和企业社会责任如何融合,才能使企业在规避风险、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同时,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呢。企业的社会责任贯穿于整个企业活动,由于企业社会责任涉及企业决策和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实际和潜在的影响,企业现行的、日常的经营运作活动的各种行为,就构成了企业社会责任应予首要关注的对象。(1)在目标设定体系中,企业社会责任要融入企业的战略,同时设定企业社会责任具体目标。(2)通过社会责任文化建设,在内部环境体系中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企业价值观;通过组织结构创新,建立起社会责任推进的组织体系,建设有利于社会责任践行的环境氛围。(3)在风险评估体系中,分类解决方案前加入社会责任事项识别及评价,以便使企业更加全面的识别可能风险源。(4)在信息沟通体系中,信息沟通的对象更全面、内容更广泛,涉及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同时沟通的方式更注重双向性。(5)将社会、经济、环境最大化的要求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和控制活动,形成融合社会责任理念的生产经营和控制活动体系。(6)在企业进行的风险管理评审和审核中,将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要求作为重要的评审内容。

(一)建设有利于践行社会责任的内部环境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包括管理理念和经营风格、组织结构、诚信与道德观等事项,内控环境是其他要素的基础,并且为企业风险管理奠定了基调。iSo26000标准强调社会责任首先是一种意愿,强调组织愿意就其决策和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承担责任。为使社会责任全面融入企业,增强企业积极主动意识,必须使社会责任在内部环境要素上打下良好基础,创造和维护一个有利于社会责任履行的环境和氛围,包括融入社会责任理念,加强社会责任文化建设和社会责任履行的组织结构建设。

1.全员参加建设社会责任文化。文化本质上是人们的活动方式及其产物,社会责任管理的活动方式及其成果是通过精神、制度、行为层面和形式表现出来的,它们共同构筑成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完整的文化体系。其中,精神层面包括全员树立履行社会责任意识,行动体现在最高领导者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给予承诺和支持,全员采取履行社会责任行动;同时,通过制度建设支持全员履责、提升全员履行社会责任能力。

作为企业活动的一部分,社会责任能否顺利实施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持,组织现有的价值观和文化对其贯彻社会责任的难度和速度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对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社会责任等活动的有效开展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是体系建设中重要的基础工作。因此,企业应注重建立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风险管理文化,在促进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员工风险管理素质的提升同时,保障企业风险管理目标及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企业综合价值最大化的实现。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全员参加,包括以下几项活动:

(1)最高领导者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给予承诺和支持。履行社会责任是关系到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是实现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进部门需要协调企业内部所有单位和部门的社会责任活动(和风险管理部门协调那些容易引起企业风险的社会责任事项,可从相关行业的实践案例及交流中获得这些知识),经验表明,只有在最高领导者的承诺和支持下,这一项工作才能顺利展开。最高领导者支持社会责任的方式主要有:直接领导公司的社会责任治理机构、领导制定社会责任战略、批准设立社会责任推进部门、代表企业参加重要社会责任活动等[7]。

(2)全员树立履行社会责任意识。树立和深化履行社会责任理念是全体员工转变思维模式和改变行为方式的重要基础,是推进全员参与社会责任的前提条件。为此,企业要通过全方位培训和内外部沟通交流来培育、增强和深化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帮助员工树立利益相关方视野、系统思考观、合作共赢发展观、节约环保意识和守法合规意识等。

(3)提升全员履行社会责任能力。具备履责能力是全员将履责意愿转化为履责行为的基本条件,是决定全员履责绩效的关键要素。为此,企业要通过推进全员社会责任培训、加强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建设、开展重大社会责任活动、研发应用社会责任管理工具、加强社会责任的国内外交流以及建立社会责任知识管理体系来提升全员履行社会责任的素质能力、执行能力、实践能力、要素能力、动态能力、和创新能力。

(4)全员采取履行社会责任行动。社会责任理念切实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局面,是社会责任管理的基本目标。为此,企业全体员工应将综合价值的要求自觉融入自己的岗位工作实践,切实做到在工作岗位上履行社会责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弘扬高尚情操,切实履行企业公民责任;注重与利益相关方沟通交流与合作,切实建立和谐利益相关方理念。

(5)组织支持全员履责。全体员工责任理念的树立与强化、履责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履责行为的触发与促进,都离不开组织的强力支持。为此,企业应为员工培养责任理念、提高履责能力和促进履责行动提供财务支持,为实施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提供人员保障,通过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为全员参与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制度支持[8]。企业要加强责任文化建设,为全员履行社会责任创造良好文化氛围,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持。

2.建立与风险管理部门相协作的企业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企业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是指为服务和促进企业全方位履行社会责任而建立的组织机构与运行程序。在企业内部全面贯彻实施社会责任仅仅依靠业务部门自身是很难取得良好效果的,需要制定有关的保障制度措施,并由专职的人员与部门来协调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这些制度措施、专职人员和部门就构成了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推进体系。企业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是企业推行社会责任管理的组织保障和动力。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构成来看,尽管不同的企业所建立的组织架构和运行程序不尽相同,但“委员会+推进部门”的模式是一个较为普遍的架构。对推进部门要制定明确的职责要求,委员会负责指导和监督企业各层面在落实社会责任具体行动和目标方面的进展程度和结果。

在设置组织结构时,要注意处理好与风险管理部门及业务部门的关系,理想的框架下,社会责任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应该形成一种伙伴关系。在这种关系下,而是完全融人到了企业的各项业务中,在业务进行的最前端(产品开发和定价阶段或做投资决策时)就和风险管理及业务部门一起识别社会责任事项及可能引起的相关的风险问题,并拥有共同的目标。这只是一种理想的状况,现实生活中,即使尽最大努力选择和优化社会责任管理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模式,分别追求业务增长和风险控制及企业价值的部门间的冲突仍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还应该有一些解决双方-矛盾的办法来帮助部门之间伙伴关系的形成,保证社会责任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及业务部门的一致行动,减少部门间的摩擦成本[9]。

(二)目标设定体系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融合

一个公司要达到有效控制就必须建立目标。战略目标设定不仅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之一,也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公司战略目标是高层次的目标,它与公司使命、愿景相协调,并支持后者。战略目标可以具体分解为公司使命与公司价值观、愿景和战略及战略计划和个人目标几个层次,战略目标为报告目标、经营目标和合规目标奠定了基础[10]。企业社会责任贯穿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各个方面,而企业社会责任的真正履行,在于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在企业使命和价值观中融入企业社会责任观念,企业的战略目标中也要融入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以最大限度贡献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换句话说,要制定企业的社会责任战略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环境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这个高层次的目标为报告目标、经营目标和合规目标奠定了基础,那么就了确保在报告、经营、合规目标中对社会责任的层层分解和体现;同时,在企业目标制定中明确并具体阐述企业的社会责任目标,并在实践中建立起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与指导体系。即企业社会责任目标包括社会责任战略目标和社会责任具体目标,融合CSR企业目标模型可见图1。由于企业各项控制活动接受企业五个目标的指导,企业的社会责任自然也就贯穿于企业各项活动之中。企业在运作的不同时期,要制定具体的社会责任目标。社会责任目标的设定定是企业贯彻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重要的一步。

(三)风险评估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融合

鉴于企业不承担或不当承担其社会责任同样可以引起诸如战略、运营、市场、财务等各类风险,通过加入了对企业社会责任事项的识别及评价,对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事项和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并按照优先级别进行排序,为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提供帮助。企业社会责任辨识(以下简称责任辨识)包括识别社会责任与本企业特点之间的关系,识别本企业决策和活动所造成的影响及其解决方式,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要结合企业的特点、影响程度和能力,对所识别出的与本企业相关的履行社会责任基本要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评估,确定企业优先关注和应对的基本问题和挑战。责任辩识可由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来完成,就引起企业风险的社会责任事项,同时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合作。责任辨识不仅包括对企业所适用的社会责任要求以及社会和相关方期望的识别。责任辨识还包括识别企业的利益相关方,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企业应尊重并平衡考虑其利益相关方的利益。

(四)信息沟通体系的创新及融合

融入社会责任的信息沟通体系与原体系相比信息沟通的对象更全面、内容更广泛。风险管理信息沟通对象虽然包括企业一些利益相关者,但往往没有囊括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企业信息收集和沟通的对象应该关注风险评估体系中辨识的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信息与沟通的内容方面要注重对于各相关利益方的期望和关切方面的信息的收集、各个相关方之间的沟通。

沟通的方式更注重双向性。新体系与原体系要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沟通,沟通的方法应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可以用于企业社会责任沟通的形式和媒介包括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举行会议或研讨、通过媒体报道、宣传和广告,通过向政府、监管机构和社会提交规定的报告和公告等;同时,企业应该尽可能采用易于获取沟通对象反馈信息的沟通方式。这样做的目的,一是通过对话及时了解利益相关方的评价和期望,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冲突,降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的风险,确保企业社会责任的决策和行动与利益相关方和社会的期望保持一致;二是通过交流,企业与社会及利益相关方达成更多共识,并共同提升对企业社会责任及其相关性的认知度,在社会层面上促进全社会共担社会责任的自觉性。

(五)生产经营和控制活动体系

在iSo26000颁布以后,企业社会责任有了更新的内涵:社会责任首先是一种意愿,企业愿意就其决策和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承担责任;其次,社会责任是指企业行为的性质,行为要遵守适用的法律并与国际行为规范相一致,并且必须超越法律义务,最大限度贡献于可持续发展。根据以上要求,企业要主动结合自身特点以实现其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这些目标的要求融入采购、生产和运营等价值链管理和控制活动的全过程,优化生产运营流程和控制活动过程,形成融合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社会责任理念的生产经营和控制活动体系。

企业要为其所有的决策和活动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影响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企业将有些与企业特征息息相关的要求融入到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和控制活动之中,例如,“生命周期法”。iSo26000在环境部分对此进行了强调,即企业应减少产品和服务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改善其在整个生命周期的社会经济表现,即从原材料和能源的生成,通过生产和使用,直到生命周期结束的处置和回收[3]。此要求可以贯穿到本框架体系例举的采购与付款、生产管理、销售与收款、存货管理、固定资产等控制活动。以煤炭行业为例,它是对环境影响很大的行业,在贯彻此项要求时,要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在矿山开采完毕时应当将所在地区恢复原貌,进行环境恢复等。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即在社会责任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层层分解到相关的经营和控制活动。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和社会责任部门合作,识别出企业生产经营和各项控制活动中的社会责任事项,对可能引起风险的事项进行管理和控制,保证社会责任履行和风险管理落到实处。

(六)监督与评价体系

在企业进行的风险管理评审和审核中,将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要求作为重要的评审内容。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考核子体系,该体系要求企业必须立足社会责任视野,追求综合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注重多种目标之间的平衡。在企业的关键绩效测量指标和日常运作指标体系中,要包含用于衡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落实情况的测量指标,如顾客满意度、员工满意度、节能减排、合同履约等[11]。

三、小结

虽然企业社会责任推进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但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还是个新课题,如何将社会责任理念有机地融入企业战略和日常管理运营过程,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有效的推进模式,是所有企业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本文基于社会责任的风险管理框架的建构,解决了上述难题:通过社会责任文化建设,把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融入企业价值观,使承担社会责任成为企业的一种意愿;设定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目标,在企业战略目标中融入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在组织机构中建立社会责任委员会和部门,把履行社会责任纳入公司治理,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工作体系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工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统计和考核体系,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履行社会责任的评价机制[12]。真正保证了将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风险管理日常管理运营过程。

企业社会责任可使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本文融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最新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其内容更丰富,效能更完善,将治理风险于无形中,使企业规避风险变得更简单、重新修复风险变得更容易。

参考文献:

[1]李伟阳.社会责任定义:掌握iSo26000标准的核心[J].wto经济导刊,2010(11):36-37.

[2]杜剑.谈社会责任理念的发展[J].企业家天地,2011(1):21-22.

[3]李伟阳.世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五个阶段的演变与启示[J].经济导刊,2010(7):52-53.

[4]刘玉廷.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解读[J].会计研究,2010(5):5-6.

[5]iSo/tmB/wGSR.iSo26000,GuidanceonSocialResponsibility[Z].iSo,GenevaofSwitzerland,2010.

[6]任荣明,朱晓明.企业社会责任多视角透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8-111.

[7]唐晓芬,邓绩,金国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与评价[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55-57.

[8]李伟阳,肖红军.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新的企业管理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10(1):119-121.

[9]张琴,陈柳钦.企业全面风险(eRm)理论梳理和框架构建[J].当代经济管理,2009,31(7):31.

[10]方红星,王宏译.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46-47.

社会责任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银行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关系

一、社会责任的概念

2010年4月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旨在促进企业发展中不能忘记履行社会责任。其将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标志将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进行规范化管理。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实现经济利益、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同时还应当担负起对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即承担起对社会、对政府、对职工、对债权人、对消费者、对供应商、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等的责任,包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证服务和产品质量、合法生产经营,保障股东、顾客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等方面。

银行业作为一个基于政府授权特许经营的信用中介机构,它担负着经济调节、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多重功能。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步伐的推进,银行业如何处理好社会责任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关系,银行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此外人们对于银行业的期望值和关注程度都大大高于其他行业,这也使银行业担负着比普通企业更为特殊的社会责任。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提醒我们,企业尤其是银行业更应该把社会责任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

二、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施行的,旨在保证其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生产经营的效率及对法律法规遵循的一系列方法、程序和措施。内部控制也是企业防范风险和提高管理水平一种有效机制。内部控制是银行业防范风险的一种自律行为,是其为完成经营管理目标,对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活动进行相互制约、制度管理及风险控制的过程和机制。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群众的财产保障具有决定性作用。然而银行业的舞弊案件不断出现,这些案件将银行业内部控制的种种漏洞一一暴露出来。英国巴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及大名鼎鼎的雷曼兄弟等银行的倒闭,归根结底是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的问题。若没有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银行系统就像在高空走钢丝。维护金融业的稳健经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是我国银行业当下面临的重大任务。

三、银行业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的相互关系

《内部控制指引》要求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求企业至少在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员工权益保护等方面建立相应的社会责任制度要求。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银行业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有效的内部控制又将推进社会责任的不断完善并有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银行业是否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在经营过程中兼顾社会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有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相关制度。

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是银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银行业要实现经济利益,使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社会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做出贡献,都需要建立完善、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银行业拥有调节经济、管理风险、资源配置等强大功能。这些特殊功能使银行业承担着强大的社会责任,维护金融安全,为弱势群体服务,从事社会事业。而这些强大社会责任的承担,最有效方式就是建立完善、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银行业用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员工行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员工社会责任的实现。从改善员工薪酬结构、文化生活、培训制度、用人制度等方面来满足员工的需求。银行业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留住人才是关键,而充分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是吸引人才的关键。充分发挥人才优势,需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来规范员工行为。银行业在发展中应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加大内部控制的改革和创新力度,提高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

2、实施内部控制与银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终目标一致。从本质上看,银行业实施内部控制和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目标是一致的,两者都是以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的。企业价值从构成上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资产未来获利能力的价值,另一方面是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所引起的外部效应。内部控制能有效识别企业的各类风险,内部控制的执行影响着企业的资本成本及风险程度,减少了银行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遭受的损失。此外,银行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带来经济价值之外的其他附加值。银行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获得公众的信任,建立良好企业形象,提升信誉度,获得良好的经营管理环境和政策支持,这对银行业巩固现有市场、开拓外部市场具有积极作用。

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有助于银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站在内部控制的角度上来说,银行业履行社会责任就是履行与银行成员的契约,满足客户需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而这些内容都体现在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之中。可见,银行业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契约的履行,从而履行其在和谐社会中的社会责任。此外,银行业对社会环保责任的履行也有赖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完善。银行业推行绿色信贷,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行业信贷的增长,需要银行业重新调整贷款审批政策。银行业在评级授信中,应加强对客户环境影响、能耗水平的风险评价,及时对环保信息进行识别与分析、监控与处置。与此相配套,要求银行业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员工评级授信过程中,能自觉履行职责,互相监督、相互协作。

4、银行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促进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银行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企业影响力,是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逐渐成为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银行业自觉披露其社会责任报告,不仅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更要成为一种企业文化。对银行业社会责任文化的构筑就是对其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把社会责任渗透到银行的业务流程之中,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把执行内部控制演变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更好地实现社会责任。

总之,银行业应当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促使其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从社会责任的视角来指引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在银行业内部形成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的互动机制。

参考文献:

[1]夏慧.关于金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思考[J].浙江金融.2009(3)

社会责任管理制度篇6

评估的目的在于:为及时发现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时间的进展,提供一个方便企业、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评估自身社会责任状况的工具,建立一个负责任企业交流的平台,为解决和研究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提供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努力将“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基准报告”打造成全面揭示中国社会责任实践的权威平台。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九大发现

1.“金蜜蜂企业”已成为中国企业社会贾任先锋企业的重要标杆。自2008年以来,1800多家企业自愿参加活动,168家企业获评为“金蜜蜂企业”。“金蜜蜂”理念日益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同,在中国的影响持续扩大。

六年来,寻找“蜜蜂型企业”活动在中国的影响持续扩大。参评企业以东部企业为主,东部企业占样本总数的87.59%,同比提高23.80个百分点,中部企业占比7.59%,同比降低22.58个百分点;西部企业占比4.83%,同比降低0.92个百分点。从地城看,参评企业来自21个不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北京的企业占比最高,为42.41%,其次是上海和广东,分别为10.69%和10.00%;覆盖16类行业,具有较高的行业代表性。其中,制造业企业占比最高;企业来源比较均衡,覆盖所有类型的企业,民营企业占比持续居于参评企业首位,参评积极性较高;成长型企业占比总体呈增长趋势。

2.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处于深入发展的平台期。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水平自2009年有一个台阶的提升之后,四年来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水平处于发展的平台期,或许处于一个变盘期。

2007年-2012年的六年中,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平均得分率分别为50.81%、52.33%、65.25%、64.35%、60.90%、61.41%。自2009年上升到一个新的平台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水平连续四年保持稳定在同一平台的水平,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或者处于发展的变盘期,随着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深入发展,非常有可能进入新的更高的台阶。

3.领袖型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水平全面优于成长型企业。领袖型企业重视将社会责任理念和要求融入发展战略和治理,积极针对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开展社会责任实践和管理,主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持续提升运营透明度,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开展责任竞争力实践。

领袖型企业总体得分比成长型企业高75.76分,得分率高出21.05个百分点,在战略与治理、与利益相关方关系、信息披露和责任竞争力四个方面全面优于成长型企业。在战略与治理、与利益相关方关系和信息披露方面,领袖型企业得分率均高于成长型企业25个百分点以上;在信息披露方面,领袖型企业得分率超过成长型企业四成。

4.“领导重视、战略融入,规划先行,组织保障”成为企业推进社会责任管理的基本路径。企业从战略层面深刻认识到社会贾任的重要性,设立或明确社会贾任管理部门,制定社会责任规期,将社会责任与日常管理和运营紧密融合。

企业深化对社会责任的认识,积极促进社会责任与公司战略和治理的融入,但总体上社会责任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高层在公开演讲中阐释社会责任;重视社会发展目标的企业比例明显增加;近30%的企业配置专职人员或设立专门部门管理社会责任事务,近60%的参评企业有员工或部门兼职负责与社会责任相关事务。

5.“全面兼顾,影响优先,差序呈现”成为企业针对利益相关方开展社会责任实践的基本特征。企业依据对自身影响的重要程度,有序针对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开展各具特色的社会责任实践,履行社会责任的水平和绩效不断提升。

“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在评估系统四大部分的得分率中居于第二位,为64.91%,处于较高水平,同比略有增加。企业普遍重视对投资者、员工、客户、供应商、环境等利益相关方履责,但是对社区、行业等利益相关方履行社会责任的绩效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对投资者,绝大多数参评企业投资来源中无违规资金,但有违约资金的企业比例较去年有较大的增长;责任投资覆盖主业的企业比例降低。

对客户,多数企业注重履行产品服务责任,能够通过合法且公正的方式获取客户的信息,但在采用有效渠道向客户提品/服务信息、促进可持续消费及明确说明信息收集目的和提供客户信息保护负责人等方面的实践还存在不足。

对员工,绝大多数参评企业普遍重视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发放薪酬,建立、完善薪酬增加制度,重视依法提供必要健康安全设备和健康安全资金投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员工提供不同层次社会保障,但在引导员工合理规划薪酬使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研发降低安全风险措施及分享工会活动经验方面有较大提升空间。

对供应商,多数参评企业能够开采购原则,建立社会责任管理制度,但在通过保持或增加订单鼓励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供应商、分摊供应商社会责任审核成本方面还有待加强。

对环境,多数生产型企业重视环境管理工作,但制度和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在生产前、中、后全过程中资助资源保护活动,支持再生能源研发、追求零排放、设立废旧产品处理预算和资助和自愿研发处理废旧产品处理的新技术的履责不足,在生态系统保护制度建设方面有待完善。服务性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需要加强,需要加强培训制度、降污减排制度、生态保护制度等制度建设,同时增加在培训、节能改造和生态保护方面的资金支持。

对社区,企业总体社会责任实践情况存在较大不足,特别是在促进社区就业和可持续发展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对社会组织,企业普遍能够遵守行业标准与规范,与民间组织建立常态沟通机制,但在实施行业标准和规范的资金投入和主动参与制定行业标准与规范方面积极性不够。

对政府,企业普遍遵守法律法规及政策、按时主动纳税,但在积极向政府提供合理化建议、响应政府倡导的产业投资活动方面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对同行,企业普遍能做到依法公平竞争,杜绝价格联盟,主动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6.企业更加注重社会责任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针对性更强,沟通的有效性明显增强,推动企业运营的透明度进一步提升。

参评企业更加重视社会责任沟通,已社会责任报告企业的比例增大。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纸质邮寄和电子邮件报告的方式,更加重视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有效性,更好地发挥报告沟通的价值。

7.责任竞争力实践处于较高水准,但比去年有所下降。企业普遍能够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开展社会责任实践。解决社会和环境方面的问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得到同步提升。

参评企业责任竞争力实践总体处于较高水准,责任竞争力实践得分率为74.44%,除过程创新得分率不超过70%外,其余各项指标得分率均超过70%。与去年相比,责任竞争力实践各个指标得分率均有所下降。

8.在华跨国公司普遍重视社会责任工作,将社会责任管理与日常运营紧密结合,积极开展员工本地化,本地化采购、环境保护、社区参与和发展等社会责任实践,并通过社会责任报告等方式面向利益相关方传播。

在华跨国公司对在中国开展社会责任实践普遍持积极态度,从落实公司总部的要求、适应中国区域发展的需要、回应社会关注和公众期望出发,明确社会责任管理机构,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环境保护、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客户服务等业务运营过程,并面向利益相关方积极传播。

9.以行业协会(联合会)、学校、医院为代表的非企业组织日益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成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新生力量。

非企业组织在执行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防治商业腐败与贿赂的措施等的必尽责任方面做得相对较好,比较关注对出资人、监管部门、政府、客户、员工等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实践,但普遍还未将社会责任内容融入发展战略。

加强社会责任实践的四大建议

1.营造更加宽松,和谐,有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完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外部约束,增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部动力。

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各方合力,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长效机制。包括政府从工业化和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政府作为指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关键因素,应从当前中国国情和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营造有利于企业履责的制度环境;行业组织应结合行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需求,做好企业社会责任推进的服务。企业应将社会责任与实际运营相结合,不断提升综合价值创造能力。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和舆论监督的作用,营造有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舆论导向和氛围。各个利益相关方之间进一步加强互动和合作,形成多元力量协同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格局。

2.推动企业将社会责任与实际运营相结合,逐步形成以企业社会贾任为基础的新的管理方式和体系。

在当前所处的社会责任管理时代,企业必须对使命和战略进行重新审视甚至再造。企业将进一步深化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将把社会责任作为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升综合价值创造能力、运营的透明度和美誉度。企业有必要紧密结合所处行业的特点、企业特点,在业务影响的范围内开展有比较优势的社会责任实践,形成各具特色的社会责任模式。

3.进一步明确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诉求,提升对利益相关方履行社会责任的水平和绩效。

评估显示,企业很好地对利益相关方开展社会责任实践,但是企业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社区发展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企业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还需要,诚信合规经营,提升股东满意度,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美誉度,注重安全生产,提升安全生产绩效,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重视环境保护,提升环境绩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营造良好的经营氛围,树立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提升美誉度。

社会责任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食品安全;社会责任;法律

作者简介:金明(1966-),女,吉林长春人,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法学;

栗晓宏(1964-),女,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法学。

中图分类号:F203;C9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11.05文章编号:1672-3309(2012)11-12-04

一、食品安全中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提出,为食品生产企业在追求营利性和社会性之间的平衡,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依据。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涵盖股东在内利益相关者的综合性社会契约责任,包括了企业法律责任和企业道德责任①,其内涵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对社会应履行的义务或者应承担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在生产过程中要关注人的价值以及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

(二)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食品安全的特殊性

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上看,我们可以看到企业不仅仅需要为股东创造利润,还需要对员工、消费者、社会、环境作出贡献。而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更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追求盈利的同时还必须兼顾社会利益,食品安全权在企业社会责任中更多体现出的是生命权和健康权的基础,安全权的基本属性是法律责任,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企业的食品安全责任应为法律责任,食品生产企业作为确保食品安全的首道防线,首先应当承担法律义务。其次,科技的发展令生产企业的行为难以识别,科技含量的日益提高,使得食品安全因素融入了更多的科技意味,食品生产商不仅要遵循法律义务,更要超越法律层面而作出对更高程度的伦理、道德层次的回应。因此,食品生产企业是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承担法律和道义责任便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

二、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

尽管食品安全问题是相当重要的,但是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众多,瘦肉精、毒大米、苏丹红、毒奶粉等等事件层出不穷,影响越来越恶劣,事态越来越严重。究其根本,我国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在体制、企业、法律三个方面有着直接的原因。

首先,在体制方面:第一,分段监管导致分工合作混乱。我国的食品监管思路是将食品监管分为四段:田间、加工、流通、消费分属四个部门监管,很容易引起监管盲区、分段监管导致监管重叠。第二,监管主体权力和责任错位。《食品安全法》第92条至94条规定:“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造成后果的,对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其缺陷表现在没有对监管部门的法律责任进行追究,仅仅对工作人员进行行政处分,且不涉及刑事责任,处罚较轻,无法引起法律震慑。第三,行业协会弱势。我国的食品行业协会属性定位不清、法律没有给予相应地位、无法发挥真正有效的作用和形成监督制约的机制。

其次,企业自身也存在原因:第一,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清,很多企业认为赚钱就是最大的责任。第二,行业潜规则。由于法律监管和执行不到位,导致有些食品企业钻空子,非法添加化工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合法经营的企业因为成本较高缺乏竞争力,而非法企业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在“潜规则”纵容下,整个行业走向深渊。第三,经济利益驱动。有些食品企业是当地的纳税、吸收就业人口的大户,一些执法部门和当地的公务人员为了保住地方经济增长,纵容其违法。

最后,法律上的原因:第一,立法不够系统全面。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在我国并不够系统,《公司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中规定了相关条款,但是由于缺乏系统全面的法律解释,造成了很多领域存在着法律盲区。第二,立法理念落后。法律法规的设计中,权力和义务不协调。例如《食品安全法》第85、86条对违法行为处以“两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此大范围内的处罚,给实际执法者留下了巨大的自由裁量权,进而通过其获得寻租空间。第三,执法机构设置不合理。鉴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组织结构不科学,食品安全事件中容易出现执法漏洞,导致企业的法律风险成本过小,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②。

三、国外食品安全企业社会责任规制的立法现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达国家在企业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上也曾走过弯路,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一套完善成熟的法律体系。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企业社会责任主要通过立法、维护消费者权益、制定相应管理体制来保障食品安全,值得我们借鉴。

企业社会责任立法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发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并迅速波及全球。西方各国通过各式法令,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竞争方面约束和规范企业行为,助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例如,美国修改了《公司法》的内容,允许慈善捐款抵扣税额,经济上推动企业促进社会责任的履行。英国的《公司法》则强制规定了公司对道德、社会和环境事务的报告。日本、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也将社会责任纳入到公司法律相关内容中。西方各国除了直接规定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外,也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法律框架,围绕着劳工权益、人权保障和环境保护三大目标开展立法工作,有效地维护了员工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③

欧美国家虽然没有专门设有负责食品安全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范,但是他们始终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作为执法的重要判断标尺。美国的肯尼迪和尼克松总统先后提出了消费者的五大权利:安全、了解、选择、倾听、索赔。美国的民间和官方的消费者维权组织一直十分强势,在有效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又推动了消费者保护的立法行动。英国法院的裁决倘若在法律不明确的情况下倾向于消费者。欧洲各国则充分发挥一体化的优势,通过消费者保护协会的作用,加强协会间、协会与政府之间的联系,建立完整网络,通过网络体系有效监控企业的经营和履行社会责任。④

在制定相应管理体制上,主要通过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追溯监控机制、预警制度四个方面来确保食品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社会责任的履行。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法规来确保食品的安全。例如:1890年,美国制定《国家肉品监督法》,1939年制定《联邦食品药品法》。1955年,英国制定了《食品法》。2005年9月7日,德国为了执行欧盟178/2002号法令,制定了《食品和饲料法革新法》(LFGB),浓缩了其先前一系列食品安全法,如《畜肉卫生法》、《禽肉卫生法》等,使食品安全法得到了统一和加强。在东方,日本则统一在《食品安全法》管辖下,涵盖包括:《食品法规》、《食品添加剂法规》、《食品法规标签要求》、《食品及农产品进口法规(其它法规及要求)》、《农药和其他污染物规定》、《包装及容器法规》、《食品及相关产品进口程序》和《食品废弃物再利用法》等等。在食品追溯和监控机制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召回和追溯机制。例如澳大利亚法律规定,每批产品从原料到成品都必须完整记录,一旦发现有问题,可以在十分钟内界定产品的批次,短时间内可以确定原因和受影响的产品⑤。欧盟在《食品法》中明确规定生产、加工、流通各个阶段必须建立可追踪系统。尽管各国各地区的主管机构有所差异,召回和追溯方式各异,但是在实践上还是非常有效地防范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此外,西方发达国家还建立了完善的预警监控和举报制度,明确部门间的权利和责任,整合执法力量,加强检验检测体系。西方各国积极引入风险管理、危险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的体系制度,通过这种体系应用于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全过程,可以有效合理地识别危害、评价和控制风险。同时,不断完备食品企业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发达国家在日常企业管理中都有比较完备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档案和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执法过程中也能充分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和信用意识。

四、我国食品安全企业社会责任规制对策

(一)明确食品安全企业社会责任的主体和归责原则

企业作为经营组织,要创造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最大价值。然而,不能以利润作为唯一的追求,需要丰富社会责任的内涵,以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作为更高的境界。

首先,在法律对策上,必须要明确我国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为企业,其主体地位不容置疑。2009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意义深远,该法首次通过法律明确了生产企业是食品安全社会责任的第一责任人,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食品安全法》第三条指出:“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和承担社会责任。”凸显社会责任的主体是企业。

其次,要推进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归责法制化。我国《公司法》的第五条明确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监督,承担社会责任”。但现今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措施有限,导致政府的执法难度加大。建议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立法经验,围绕着《公司法》,以《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补充,多层次、全方位的构建归责的法律体系,明确食品安全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应要求和责任。

(二)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对瑕疵食品召回

首先,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食品追溯和召回体系,即有效加强食品安全信息传播,控制食品引发的疾病病毒危害,保障消费者利益的信息追溯体系。在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食品供应链中的所有企业都有实施追溯系统的法定义务,以确保快速对产品的下架和召回,最大程度地降低产品召回的影响,建立信息反馈渠道,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条件和运送效率。提高物流过程中的透明度,最终实现对企业品牌和食品安全的保护。⑥

其次,利用公司法配套的法律法规落实责任追究制,在明确食品生产流通各个环节的经营主体、监管部门之后,通过产品追溯体系确立相关人员的责任,一旦出现事故应当积极补救。再次,应当加大力度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处理。目前《食品管理规定》的处罚金额最高仅为3万元,对于一些大企业难以起到震慑作用。与法国相比,其视假冒伪劣商品等同于军火走私;⑦与美国相比,其最高罚金达25-100万美元,我国的处罚力度真是“小巫见大巫”。所以只有从法律层面上加大处罚力度,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等措施,才能更好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最后,应当立法鼓励企业实施主动召回。在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应当建立诚信档案,如果出现主动召回的情况,应当予以告知,便于公众对企业产品的了解。

(三)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立法构建和完善,是最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只有通过政府、企业内部、社会大众三方的齐抓共管,“三足鼎立”才能更好的保障食品安全。

1、政府监督。

首先,政府应当作为主导,积极倡导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培训和指导,对地方管理部门的公务人员进行社会责任的培训,帮助企业建立企业内部社会责任的管理体系,促使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其次,政府部门应当推进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完善相关标准和认证。强化和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必须依托法律上的规范。立法的目的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考虑到伦理方面的要求,明示化地指导企业的行为规范。不断加大食品企业生产安全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的力度,建立统一的国内质量认证标准和体系。

最后,要强化地方政府部门的执法权力。《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第5条第一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统一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评议、考核。”将特定的企业社会责任上升为一种企业的法律义务,行政机关作为国家执法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监管职责,如发生事故,生产企业和行政机关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2、企业内部监督。

首先,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从食品企业的角度出发,树立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经营的观念,每名员工若能把消费者视若自己的亲人,将他们的健康和安全作为食品企业守护的基本责任。那么一旦出现生产中危及食品安全的事件,作为生产一线的员工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干预,避免危机扩大化。

其次,企业内部要建立监督应急机制。企业应设立食品安全管理组织,面对突发的食品安全事故,能第一时间处理和解决,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护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不仅体现出企业的道德水准,更体现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3、社会大众监督。

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对不法分子坚决予以曝光;引导消费者消费,保护和宣传守法经营的企业,防止少数新闻媒体恶意炒作误导消费者。通过媒体的正确引导,让消费者掌握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让消费者参与到食品安全社会责任的管理中,最终使得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厂家失去市场自寻灭亡。同时,还要降低社会大众的监督管理成本。2011年9月,河南洛阳电视台记者因为报道了地沟油事件,惨遭当地恶势力的杀害。反映了社会大众对于食品安全的管理监督成本极高,获益与监督的成本不成正比。因此,政府部门有必要通过立法手段,广开渠道,一旦接到社会大众的通报线索,限时督办。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要基于法律,依赖法律,更要超越法律。如今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很多食品安全保护因技术和法律因素的影响而缺失,作为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不能仅仅停留在法律层面,更要包括法律底线之外的道德责任,确保劳动者、消费者、环境的安全,这才是要达到的终极目的。

注释:

①Risakomorimom,Johnash,ChrisHope.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audit:Fromtheorytopractice[J],JournalofBusinessethics(2005)62:315-325.

②吕军书.食品安全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思考——兼论三鹿毒奶粉事件[J].前沿,2009,(09).

③张云.食品召回制度之法社会学证成[J].学术交流,2011,(03):23-28.

④李长健、张锋.我国食品安全多元规制模式发展研究[J].河北法学,2007,25(10):104,108.

⑤石东玉.我国食品安全与企业社会责任机制建构[D].宁夏大学硕士论文,2011.

社会责任管理制度篇8

据了解,天津电力按照“策划先行、梯次推进、典型示范、员工主体、持续改进”的基本要求稳步推进,摸索规律,形成了推进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六个基本步骤,每一个步骤对应着具体措施,这一推进模式和目标管理模式被天津电力人简称为“两个模式”,代表了天津电力实施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有益探索和阶段性成果,为国家电网在网省公司层面部署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一步:确定标准――指引方向的罗盘

天津电力为了顺利在公司内部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落实到公司的具体行动中,切实做到公司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全员参与、全过程融合、全方位覆盖”,结合天津电力实际,明确了公司履行责任的内容标准和履责方式标准。

其次,天津电力认为角色决定责任,全面分析了自己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五大角色定位。

最后,为了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落实到公司的具体行动中,天津电力将履责内容标准和行为标准明确分解到各单位、各部门和各岗位,按照公司12方面社会责任的内容标准和建设运营“安全、高效、绿色、和谐”电网的行为标准,对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标准进行重新梳理、修订和完善,形成符合社会责任理念的部门与岗位工作规范和标准。

第二步:评估现状――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对标的基准

天津电力为更好地用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指导公司长远发展,从社会责任的视角系统回顾了公司“十一五”以来的发展历程。

据天津电力总经理工作部办公室王中荣介绍,“公司评估完社会责任履行和管理的实际表现后,就进一步明确了公司的短板在哪里。”

通过对现状的梳理评估,天津电力找到了对标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标准的差距和不足,持续改进公司履责实践。

第三步:制定方案――凡事预则立

据王中荣介绍,天津电力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推行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员工的思想跟不上,制度建设滞后于行动。

为此,天津电力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改进实施方案,拟从建设组织管理体系、制定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规划、加强社会责任制度建设、深入开展社会责任日常管理(履责手册)、开展全员社会责任培训、全面推进责任沟通、策划开展重大社会责任活动、探索推进社会责任绩效考核等八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改进。在每一方面,公司都制定了详细具体的改进措施。

第四步:全面推进――用行动检验一切

天津电力针对现状评估中发现的不足,分别从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组织、制度、规划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进。

为了确保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在公司的顺利开展,公司成立社会责任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李晶生担任组长,4月30日他还在试点工作启动会上做了动员报告。

此外,天津电力在完善制度建设、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沟通、推进企业社会责任重大活动以及未来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方面也都做了相应的规划。

第五步:衡量反馈――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难点

天津电力按照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部署要求,在改进方案实施以后,还对实施效果进行衡量与反馈,并且建立公司社会责任绩效衡量指标体系。

公司社会责任绩效的衡量内容主要有科学发展责任、企业公民责任等12项内容,衡量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外部利益相关方座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

此外,天津电力对政府、合作伙伴、用户、公众、员工等利益相关方进行相应的调查,了解全面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进展的效果如何,同时也为下一步的继续改进提供必要的帮助。

第六步:持续改进――螺旋式上升过程

推进模式的最后一步主要是定期检查与纠偏,以及制定并执行新的改进计划。

社会责任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可持续发展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管理者往往会花大力气在企业的经营和获取利润中,因为只有企业经营稳定,获得足够的经济利益,股东们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证,企业的发展才能有条不紊。但是往往在这一过程中,会对企业应当负担的社会责任造成忽略。社会意识的淡薄,促使企业在后续的发展中受到一定的阻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不得不再次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更多的金钱来进行障碍的扫除,这样一来,得不偿失。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企业应当对于现有的管理方式进行改革,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正是一种新型的、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

一、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优势

相比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有着很多明显的优势,结合当前已经实行了全面社会管理制度的公司的实际经验,我们得出了以下总结:

首先,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可以对管理对象进行重新确认,确保管理工作的目标更加全面做到多层兼顾。以往,企业管理工作针对的只是企业的资产和内部员工。这种管理方式过于封闭,无法与外界形成良好的信息沟通。全面社会管理制度相比之下就具有很明显的优势,一方面巩固了传统模式中的内部管理,加强了原有企业中各部分的协调沟通,同时还实现了企业与外界的信息互联,把企业管理和外界的信息与资源进行统一的整合,让企业与外界的信息保持同步性和相关性,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自身应当负担的社会责任。

其次,管理机制更先进。在实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要对于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加强重视。通过明确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促进关系,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社会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最终实现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双赢局面。

换个角度来看,社会的发展必将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企业通过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便可以在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利益。所以,企业实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可以在社会资源分配中占据更大的优势,这也是这种新型管理制度在管理机制上最大的优势。

第三,收益方式更稳定,利益分配更合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只注重企业自身获得最大收益,获利者也只有企业的各方股东,也因此忽略了社会公众的群体利益。从眼前看来,的确是让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资本外流,但实际上这样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很不利的。民国时期的一位民族工业家就说过,不能怕花钱,很多情况下,省了盐就酸了酱。与一整坛子酱相比,买盐的钱少之又少。通过实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使得企业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同时,社会群体的利益也得到了保证,在以后的企业经营中,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合作和帮助,从而获得更多更稳定的收益,同时更有利于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和在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四,促进了企业经济利益结构的全面升级。不论是哪一种企业管理模式,经济利益始终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追求目标。不过在这一方面,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更有利于企业获取经济利益。通过将企业自身的利益与社会利益进行统一的绑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对社会责任有更多的侧重,这样一来,在社会发展得到推进的同时,企业会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通过这种方式,企业获得的利润就将是企业的经营收益+社会收益,这样,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能够实现真正的同步。

最后,是管理目标的重新确认。在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正式接手企业的管理工作之后,企业的管理目标将会由传统的利益最大化追求,转变为社会利益企业利益共同实现。

在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下,以人为本这一重要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在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制度中,以人为本同样得到了借鉴,社会利益的实现最终受益者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管理目标,是实现企业与社会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的具体实行

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凭借着最多优点以压倒性的优势战胜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但是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我们还要明确其具体的实行内容。

1.企业的人员参与要达到全员化

企业在实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先进行管理的创新,建立起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以全员参与为先决条件,让企业实现全面责任管理模式的建立。

实行全员化参与,企业的管理者要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管理者要对全面社会责任化管理给予充分的重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管理者拥有企业的决策权,负责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确定工作重心,同时,对于企业的员工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只有当管理者充分认识到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时,才能真正为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并且在发展目标上予以正确的调整,保证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实行。

第二,员工要对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有充分的了解。由于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有全员参与的属性,所以,作为基层工作的执行者,企业的员工能否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十分重要。所以,企业需要投入相应的力量,对员工进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相关培训,由企业的管理者对工人进行统一的精神引导。员工通过培训,树立起社会责任意识,这样才能以一个社会成员的身份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变被动为工厂服务为主动为社会服务,实现更高效生产和更良性的循环。

第三,全面提升企业人员的社会责任能力。在企业从管理者到基层员工都对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有了清楚的认知之后,就需要进一步对整个企业的人员进行社会责任能力的全面提升。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更加贴近,更加统一,最终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在整个企业中推广开来。

2.深度落实企业改革,从本质上实行全面社会管理模式

第一,要对价值观进行彻底重塑。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而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所带来的价值观,对于目前的企业发展会带来严重的阻碍。所以,只有通过实行全面社会管理模式,将传统的企业价值观转变为全面的社会价值观,将服务于股东转变为服务于股东+社会,通过这种方式,对于企业现行的核心价值观进行重新修正,最终才能实现从核心价值观到最终利益的全面整改。这样才能使企业在以后的发展中,目标清晰任务明确,利益分配合理。

第二,发展战略方向的改革。在推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企业的发展战略应做一个大幅度的修改。根据上述提到的新核新价值观,再根据核心价值观的重新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在确保环境和社会不受损害的基础前提下,全面实现企业的自身发展。当前的大政方针要求下,企业需要尽可能的节能减排,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考虑到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还需要注意收集社会信息提前做出规划,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从而保证企业的经营方向和社会上的主流需求相符合,可以在后续的经营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利润。总之,企业在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的影响下,企业要将自身的经营和社会紧密结合,一方面要尽可能的满足社会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还要充分的考虑到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从而真正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企业发展观。

第三,企业内部结构改革,建立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在践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建立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通过这一体系,主要可以实现两方面的作用:其一,通过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的保证企业内部的相关战略有效实施,做到内外一致,统筹协调;其二,对企业人员的社会责任工作进行监管,在企业中,尤其是刚刚实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的企业常常还会习惯性的收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进而对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造成忽略。所以,这对这一情况应该在企业的内部增加一种新的设置,用来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相关工作进行专项负责,以免在责任履行过程中出现懈怠。在建立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将国外的优秀经验和自身的实际进行优化型结合,全力建设起适合企业发展的的监管体系。

第四,建立起社会责任履行的绩效考核制度,做到有作有查。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所以,应当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工作纳入企业工作的考核机制中,对于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定期的绩效考核。通过进行考核,可以有效地对相关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发掘和汇总,并且由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企业实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的帮助是巨大的。同时,企业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进行相应组织和战略变动,以便于适应市场的实际变化。

三、结语

多年来,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作为社会生产体系中的一个主体环节,一直都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承担着社会生产、产品销售和进行相关服务的重要责任。传统意义中,企业对利益有着过分的痴迷与执着,这让原本扮演重要社会角色的企业成了社会中的“龙套”。但实际情况对这样的现状根本无法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独自在社会中生存。所以,通过践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可以让企业从原本的封闭中走出来,让企业重新融入社会,在获取应得利益的同时,完成原本担负的社会任务,为社会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伟阳,肖红军.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全新企业管理模式与旧模式存在五大区别[J].wto经济导刊,2010,02:50-51.

[2]彭仁慧.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5,10:197-198.

社会责任管理制度篇10

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市经济建设有序发展,促进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设立的工业、农业、商贸流通等各类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必须对其利益相关者承担经济、法律和道德等方面的责任。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是构建人与人和谐、人与企业和谐、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行动,是建设繁荣、文明、和谐新*的必然要求。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是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造成的,为*市、*省乃至全国造成了恶劣的政治影响,社会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损害了党政机关和企业形象,教训深刻。为此,我们必须站在“以人为本”的政治高度,站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社会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健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企业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强化企业外部约束,严格落实执法责任,督促企业规范经营,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重点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密切依靠社会各界力量,从解决目前最紧迫的问题入手,积极引入和推广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全面构建社会责任体系,逐步建立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机制,从根本上推动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要树立“以人为本”、守法诚信的企业经营理念,增强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信念,强化产品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进步。

(二)基本原则。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发挥各级政府在倡导和弘扬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方面的主导作用,发挥有关监管部门在约束企业行为规范方面的监督作用,动员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形成企业注重履行社会责任的浓厚氛围和法制环境。二是明确责任,规范发展。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多种手段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使企业实现规范发展。

三是全程监管,注重实效。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管,要贯穿于企业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过程,对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企业,更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要重于经济利益。对这类企业要实施更加严格的监管和处罚措施,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遵守最基本的法律和道德底线。

(三)工作重点。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政府是主导,企业是主体。从吸取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教训出发,落实教育、宣传、引导、监督责任。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容方面,以促进企业履行法律责任为重点,约束企业规范发展,引导和鼓励企业和企业家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关爱社会、回馈社会。

三、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

(一)讲道德,重守法。各类企业要遵守法律法规,及时足额纳税,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二)讲信用,重合同。企业要忠实履行合同,恪守诚信,要与利益相关者共同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三)讲质量,重服务。各类企业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不断改善产品性能,完善服务体系,努力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的产品和服务。要积极处理消费者提出的投诉和建议,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讲节约,重环保。企业要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加环保投入,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五)讲安全,重管理。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体系,优化企业安全生产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讲公平,重保障。各类企业要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法与职工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按时足额缴纳“五险一金”,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劳动保护,尊重职工人格,关心职工生活。

(七)讲发展,创和谐。企业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把握好政治、经济与社会责任统一的原则,创建和谐文明的企业发展环境。

四、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及其相关

部门要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切实承担起相应的监管责任。要广泛听取人大、政协、人民团体等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建立健全地方法规。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生产安全,规范市场秩序、劳动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和环境保护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地方法规。

(三)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积极探索行政执法联动机制,及时依法查处企业违法违规突出问题,坚决依法取缔严重违法企业,依法追究企业法人的法律责任。各职能部门依法、依规行使监管责任,监察部门落实行政问责制度。

(四)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和市场组织的自律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市场组织的自律作用,鼓励其制定行业社会责任公约、行规,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区域性、行业性社会责任活动,协助和配合政府做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工作。

(五)积极培育社会监督力量。加强对公众的培训教育,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公民依法维权能力。发挥新闻媒体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作用。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履行社会责任的先进典型,刊登、播放一定数量的公益广告,并加强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舆论监督。

(六)建立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及评价体系。借助专业力量,研究探索制定企业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及评价体系。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及评价的管理部门,建立制度化、效益化、科学化的管理和评价体系,由单一对企业经济指标的评价,向经济、社会、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的转变,鼓励、引导企业建立符合履行社会责任要求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

(七)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鼓励企业积极创造条件,向社会定期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公开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承诺,建立网上举报、通报及强行整改信息的公布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八)进一步健全对企业和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激励机制。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企业法人是企业的第一责任人。对履行社会责任表现优异的企业,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政府采购和政府工程承包中,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选择。在评选先进企业、优秀企业家时,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作为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