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十篇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十篇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52:41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篇1

关键词: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信息化;电力行业

一、设备管理概述

(一)设备管理的意义

设备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是在设备维修管理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现代管理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设备既是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又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与物质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设备是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固定资产总额中,设备一般占到60%-70%,在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国内外设备管理与维修体系的发展

设备管理是在设备维修工程学和综合其他学科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按照设备管理中维修管理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事后维修阶段(Bm,Breakdownmaintenance)(1950年前)事后维修是在设备发生故障后进行维修。目前仍然保留这种维修方式。

2.预防维修阶段(pm,preventivemaintenance)(1950年-1960年)20世纪50年代,人们对设备的磨损机理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为使每个机件都达到使用可靠和安全,维修工作就必须在故障发生之前进行,从而形成了以预防为主的维修思想。图1-1所示为设备磨损规律。

3.生产维修阶段(pm,productivemaintenance)(1960年~1970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多采用此维修管理体制,生产维修体制是以生产为中心,为生产服务的一种维修体制,它由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和维修预防四部分内容组成。

4.各种设备管理模式并形阶段(1970年至今)

20世纪70年代,随着英国月一尼斯・巴克提出设备工程学思想和日本在借鉴学习美国生产维修的基础上形成的个员生产维修体制(productionmaintenance)的出现,世界各国在学习其他国家先进设备管理理念基础上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设备管理模式。

(三)设备管理信息化

管理信息化是以发达的信息技术和发达的信息设备为物质基础对管理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使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全而融合,实现管理过程自动化、数宇化、智能化的全过程,充分利用社会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服务业务为设备管理服务。

(四)电力行业发展趋势

电力系统是一个由众多发、送、输酉己用电设备连接而成的大系统,这些设备的可靠性及运行状况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稳定和安全,也决定着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检修是保证电力设备健康运行的必要手段。

二、电力行业设备管理信息化现状

(一)电力系统的发展

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型变电站的数量逐步增加,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及技术水平要求也日益提高,现阶段国家电力公司正大力推广的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与可靠性维修正如火如荼的在各地展开。

(二)电力设备故障

电力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主要是对当前设备前期的、潜伏性故障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找出它的故障规律,对这类故障的诊断是目前电力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图2.2即为故障诊断的流程图。

图2.2故障诊断流程图

无论是常规变电站还是无人值守变电站,在其监控系统中,都需要增加一个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用以作为辅助决策手段,进而提高监控能力。要想实现真正的无人值守,需要加入电气设备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的内容,这样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才更加完善和更有效。

(三)电力设备管理信息化现状

1.在线监测与状态维修

检修是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在电力系统中推行状态检修是电气设备检修制度发展的必然选操在分析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状态检修的可行性的基础上对状态检修技术的进展进行论述从配电设备测控技术的发展、电力供销体系变革、配电自动化资源的整体优化等3个角度对在线监测与状态检修的技术发展进行了预测。

2.系统工程在设备管理上的应用

系统工程是一门研究总体与全局性的学科,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应用系统工程的理沦和方法促进现代设备管理的形成与发展,设备管理必须立足于企业全局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包括计划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劳动管理。

3.离线检测无线传输趋势分析系统关键技术有扩频技术,全向天线,工作唤醒等。

4.结合新的设备管理体制和信息工程原理,提出了在该公司建立设备管理信息北系统的硬件环境设计和软件逻辑结构。

三、电力行业设备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

当前设备管理的主要趋势是,以状态检测为基础,以可靠性维修为中心,以多种维修方式相结合,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维修方式。

(一)设备管理信息化趋势

管理信息化是以发达的信息技术和发达的信息设备为物质基础对管理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使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全而融合,设备管理信息化趋势的实质是对设备实施全而的信息管理,主要表现在:

1.设备投资评价的信息化

企业在投资决策时,一定要进行全而的技术经济评价,设备管理的信息化为设备的投资评价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途径。

2.设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设备信息系统的构建,可以积累设备使用的有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的信息,利用计算机能够短时间内对大量信息进行处理,提高设备效益评价的效率,为设备的有效运行提供科学的监控手段。

3.设备使用的信息化信息化管理使得设备使用的各种信息的记录更加容易和全而,这些使用信息可以通过设备制造商的客户关系管理反馈给设备制造厂家,提高机器设备的实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设备维修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趋势设备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实质是建立设备维修供应链,改变过去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可靠性工程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趋势。所以现代设备的发展方向是:自动化、集成化。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有明显趋势。通过监测设备或生产系统的温度、压力、流量、振动、噪声、油勤度、消耗量等各种参数。

四、总结

随着工程技术领域和管理领域中各种先进技术、先进理论和先进软件开发方法的不断出现和应用,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也将在这些新技术和理论的支持下不断完善和进步。本文通过对设备管理发展的历史回顾,当今电力系统设备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作出了分析,并对未来电力行业设备管理信息化趋势做了进一步展望。未来必定会朝着信息数据库化,集成化,网络化,自动化的趋势发展,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加强软件方面的开发与应用,未来设备必定会越来越复杂,设备管理与信息工程将会结合的越来越紧密。■

参考文献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篇2

【关键词】电力事业;调度自动化;特征;应用;趋势

电力调度自动化以现代自动化技术为支撑,能够实现对电网的实时、动态监控,确保电力调度的系统化、全局化,提高电力配电、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的特征、应用现状以及趋势进行了论述,具体如下。

1.电力调度自动化的特征

1.1专业性电力调度自动化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其本身建立在现代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电力调度自动化过程中涉及的机器、工作环境都不是漫无目的设置的,需要经过专门人员设计。电力调度机器需要专门的设计、制作、调试、维护、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凝聚了人类的智慧、经验,只有专门人员才能完成。看似这个领域的工作不太难,但是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力调度人员,系统、全面的专业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1.2技术性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是一项先进的技术,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实际的电力调度操作也对技术人员的操作能力有较强的要求。电力系统涉及到诸多的机器,机器操作也需要遵循严格的流程,在非专业人员看来,这样的庞然大物令人头痛。但是在那些专业技术人员看来,这些机器、设备确实最熟悉的伙伴。

1.3普适性全国各地的电力环境不尽相同,但是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很快地适应,与当地的电力环境融为一体,适应当地的具体情况。这种普适性是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的保证。

2.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现状分析

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应用主要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2.1发电系统自动化在发电系统管理中,电力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幅员辽阔,电力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而这个庞大的系统还有区域的小系统,不同区域掌握着该区域的发电情况。而究竟如何对这些不同的区域进行管理,确定发电量、发电方式、发电优先级,是各个发电系统都不可避免要考虑的问题。而引入了电力自动化技术,就可以依靠自动化技术控制这些具体的变量。借助自动化机器,我们可以准确、有效地计算、控制发电量,并选择最适宜的发电方式,确定优先配电的区域和目标。

2.2输电系统自动化在输电系统中,该技术主要用来控制和解决输电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有效地发现、扼杀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电是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电力系统对人民生活、生产的意义不言而喻,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电力系统己经融入到人类生产生活当中,发生任何的输电问题都会引起社会的恐慌、生产生活的停滞。如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越来越多。缺少了电力系统,城市的闪耀将暗淡,城市各个系统也将无法运转。故而,输电系统不可以出现任何闪失。引入了电力自动化技术,我们可以对输电系统进行更为精确、预先、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避免输电过程中出现问题、潜在风险,提高输电系统的安全性。

2.3用电系统自动化所谓的用电系统,实际上就是电力应用的一个终端。电力系统是大小之差,大系统一般应用于工厂等用电量比较大的机构,采用大型用电器;小系统针对是如家庭这种用电量不大的用电单位。在我国的不同领域,用电系统是不尽相同的,要对其进行有效地管理,引入电力自动化技术十分必要。例如,定时功能。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带有定时功能的用电器,如定时电饭煲等,这些用电器实际上都体现了自动化功能。我们比较熟悉的“跳闸”现象实际上也是因为用电系统应用了电力自动化技术,当电力系统出现问题,为了用户的安全,避免用户终端对整个用电系统造成破坏,便会自动切断电源以规避风险。

3.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已经逐渐成熟,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当前的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还需要深入发展,实现电子化、智能化。这三点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在人才培养上也应该向这三个方向倾斜,只有培养足够的与社会经济发展、电力事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才能使我国的电力事业更上一层楼。

3.1电子化趋势这里所谓的电子化趋势就是指利用电子化的器材,逐渐摆脱机械化机器。机械化时代,虽然较之以往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机械制造毕竟尤其局限,机械设计、制造、维修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而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化机器将逐渐代替机械化机器,改善这些不足之处。进入电子化时代,机器体积将更加微小,操作更为便利,可操作性更强,人才培养也更为容易,是今天的机械化机器难以企及的。

3.2智能化趋势这里所谓的智能化趋势实际上就是利用人工智能帮助人完成工作,让人从大量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思考更为高级的问题。要实现智能化,关键要加强对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制造,这需要一批专业人员进行探索,不断升级改造电力系统,花费时间很长。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这个领域企业、人才也将面临一次较大的变动。

4.总结

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改善发电、输电、用电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就需要加强对电力调度自动化发展趋势的研究,只有理清电力调度自动化的现在和未来,才能帮助我们明确电力事业发展的核心和要点,更好地推动电力事业的发展。本文阐述了电力调动自动化技术的特征,分析了电力调动自动化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的趋势,希望对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电力事业的发展有所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沈继红,写乾坤,庞秋丽.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与优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1).

[2]于洋.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煤矿中的应用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5(12).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篇3

关键词:金融机构;金融监管;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机构日益转向多元化经营,一方面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各国发生危机的潜在可能性提高,这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各国金融监管不断变革,由此金融监管在理论上以及实践上都呈现诸多新的发展趋势。

一、国外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趋势

金融监管理论的争论实际上是围绕着要不要监管,如果要监管的话在多大程度上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监管展开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兴起,金融监管理论呈现出以信息经济学为分析范式的趋势。信息经济学认为在一般市场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完全的现象。金融体系中存在两类不对称:一类是金融机构与存款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与存款者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金融市场上的价格信息不能有效地传递,从而加大了金融市场交易的成本,降低了市场交易效率。另一类是信贷市场上金融机构与贷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即使没有政府的干预,由于存在贷款人方面的逆向选择和借款人方面道德风险的行为,信贷配给可以作为一种长期均衡的现象存在。信息经济学向人们说明,不仅仅是贷款人,银行也有可能产生道德风险,这就改变了以往金融监管理论只对贷款人进行监管而忽略了对银行监管的做法,使监管更为全面。

作为对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理论的回应,2009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新资本协议(《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把信息披露(市场监管)作为该协议的第三大支柱载入其中。①

除此以外,还有三种主要的金融监管理论:(1)从金融合同的角度研究金融监管。经济合同理论,最初是用于工业和公共事业监管领域。金融交易包含着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之间、金融机构和监管者之间、监管者和社会之间显性和隐性合同的复杂结构。监管可以被视为被监管者和监管者之间的一系列隐性合同关系,合同决定了签订该合同的各方应该遵守的行为,以及对违约方可能采取的措施。设计得好的合同可以促使金融机构的行为避免或者减少系统性风险,反之,则可能在金融活动中产生系统性风险。所以监管合同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使金融机构的行为和反应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几乎所有形式的外部监管都存在根本性的道德风险问题。监管既然被视为一种隐含合同,那么由此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就是它会使投资者认为,既然这些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是经过权威部门授权并得到监督的,那么它们理所当然是安全的。而且,监管者在阻止监管失灵方面的历史记录越好,投资者这样的印象就越深。然而,投资者必须认识到监管的局限性,监管无法消除所有的风险。而且金融市场和金融合同本来就包含着风险,投资者本身也存在发生决策错误的可能。(2)金融监管的成本和收益问题。大多数国家对监管机构的直接成本都有比较可靠的数据。但对施加于被监管对象所造成的额外负担却没有数据可利用。所以精确计算监管的成本和收益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区分哪些成本是金融机构为了自身风险控制和内部管理所必需的,哪些是由于监管制度所强加的也不是十分容易。但它的意义却是现实的:监管任何时候都是在成本和收益的权衡中做出判断,所以,偶尔的监管失灵是否可以视为监管体系(假使已经设计有效)的必要成本,增强监管的强度是否可以消除所有出现的监管失灵,所有这些问题都值得分析。(3)金融监管的激励问题。投资者认为监管者保证了金融机构的安全和端正良好的品行,而金融机构认为它们所要做的就是遵守一些监管者所要求的具体规定。双方认识的差距还可能对监管一方和被监管一方造成逆向激励的问题。西方学者现在认为监管者也是利益最大化的主体,所以有没有合意的激励就会影响执法的效果。拉丰和梯若尔及其后来者所发展的激励规制理论和新管制经济学为研究激励性金融监管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②

二、国外金融监管实践的发展趋势

金融监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涉及的内容十分庞杂,并且各国在具体的金融监管实践上更是差异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机构也日益转向多元化经营,金融监管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监管的目标从单纯强调安

全性向安全与效率并重的方向转变。20世纪70年代以前,金融监管主要侧重于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各国纷纷建立金融安全网,同时对金融机构从市场准人、利率限度、业务范围等多方面施加了严格的限制,最有代表性的是1933年美国颁布的《银行法》,但这些措施限制了金融机构的自由,造成金融机构经营效率低下。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规避管制的金融创新已使不少限制性措施名存实亡,同时人们认识到金融监管给金融业的运行所带来的成本,于是各国开始采取灵活的应变措施。美国在1999年11月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以促进金融业的效率和竞争力为主要目的;日本从1994年着手进行的“金融大爆炸”改革,新诞生的“金融厅”将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活力和金融市场的公正和效率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英国《金融服务与市场法》则提出了“好监管”的六条原则,如“使用监管资源的效率和经济原则”、“权衡监管的收益和可能带来的成本”等,显示了监管当局对效率目标的重视。③

2.监管主体从分散走向集中。20世纪

七、八十年代,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进,金融业务逐渐走向综合化,分散的监管很难满足金融业发展的需要,金融监管主体具有从分散走向集中的趋势,但已经不再是集中于中央银行。挪威于1986年、加拿大于1987年、丹麦于1988年、瑞典于1991年、英国于1997年、澳大利亚于1998年分别成立了统一监管机构,并将其移出中央银行。日本、韩国、新加坡相继效仿,爱尔兰、以色列、拉脱维亚、墨西哥、南非、奥地利、德国、爱尔兰和比利时都有类似改革倾向。美国1999年《金融现代服务法案》掀起了金融综合化的浪潮,但是,分散化的金融监管并没有被放弃。④

3.金融监管范围不断扩大。在许多国家,金融监管机构无权对银行的附属公司或银行的母公司进行监督检查。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对整个金融形势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是相当困难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先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扩大金融监管的范围;二是统一监督标准和方法。在国际范围内只有对金融机构进行并表监督,才能使母行(或母公司)及其国内外分支附属机构在有效的监控下开展业务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从整体上保证各金融机构安全稳健地经营。⑤

4.金融监管手段计算机化。在监管方法上,各国普遍强调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尤其是实时清算系统在金融监管中的运用,并且促进金融机构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和外部审计的有机结合。⑥

5.金融监管内容标准化。在金融监管内容方面,各国金融监管体系也呈现了一些共同特征,逐步统一资本充足性的国际监管标准;流动性管理也普遍强调区别对待,强调监管灵活性和依赖经验对监督的重要性。⑦

6.金融监管方式从单一合规性监管转向合规陛监管与风险性监管并重。合规性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执行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情况所实施的监管。合规性监管注重事后的补偿与处罚,不能起到风险预测和防范的作用,使监管者长期扮演“救火队”的角色,监管效率低下。风险性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程度、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性和管理水平所实施的监管,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金融风险及其影响。风险监管较之于合规性监管的最大优点在于它侧重于对风险的事前防范,能够及时地和有针对性地提出监管措施。国际银行监管组织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以风险监管为基础的审慎规则,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实施全面风险管理。⑧

7.金融监管体系的集中统一化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金融业由分业向混业经营的趋势在进一步加强。在美国,先后开放银行从事公债回购以及以子公司方式经营证券承销业务。当金融市场变得越来越一体化时,通讯和计算机的运用使得金融风险在现行监管体系下难以集中控制和监管,这就要求更集中或者至少很协调的监管体系——监管体系应适应被监管的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在英国,新的工党政府已提出将所有金融机构的管制(包括银行的监管)归到证券投资委员会的领导下。⑨

8.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体系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各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千差万别。英国的大卫t·卢埃林教授1997年对73个国家的金融监管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发现有13个国家实行单一机构混业监管,35个国家实行银行、证券、保险业分业监管,25个国家实行部分混业监管,后者包括银行证券统一监管、保险单独监管(7个);银行保险统一监管、证券单独监管(13个)以及证券保险统一监管、银行单独监管(3个)3种形式,并且受金融混业经营的影响,指定专业监管机构即完全分业监管的国家在数目上呈现出减少趋势,各国金融监管的组织机构正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⑩

9.金融监管更加注重风险性监管和创新

业务的监管。从监管内容看,世界各国监管当局的监管重点实现了两个转变:第一,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合规性监管和风险监管并重转变。第二,从注重传统银行业务监管向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监管并重转变。⑾

10.金融监管越来越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同业自律机制。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是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前提和基础。世界金融监管的实践表明,外部金融监管的力量无论如何强大,监管的程度无论如何细致而周密,如果没有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相配合往往事倍而功半,金融监管效果大打折扣。许多国家的监管当局和一些重要的国际性监管组织也开始对银行的内部控制问题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金融机构同业自律机制作为增强金融业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受到各国普遍重视。以欧洲大陆国家为代表,比利时、法国、德国、卢森堡、荷兰等国的银行家协会和某些专业信贷机构的行业组织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着监督作用。尽管金融业公会组织在各国监管体系中的地位不尽相同,但各国都比较重视其在金融监管体系中所起的作用。⑿

11.以市场约束为基础的监管体系正在形成。巴塞尔委员会《新资本充足框架(征求意见稿)》对1988年制定的《资本充足协议》做出了重大的改革,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内容是将外部评级引入风险管理框架,要求银行使用公共信息确定其风险加权资本,根据评级公司的评级确定信贷风险权重,新框架的适用对象仍是那些在国际业务领域活跃的大型国际性银行。欧洲委员会公布了一些关于新的资本充足性规定的建议,将比巴塞尔资本协议所针对的范围更大,涉及所有的银行和证券公司,该规定试图将真实风险与资本金更紧密地联系起来。⒀

12.金融监管法制呈现出趋同化趋势。金融监管法制的趋同化是指各国在监管模式及具体制度上相互影响、相互协调而日趋接近。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及法制传统的差异,金融监管法制形成了一定的地区风格,在世界上影响较大的有两类:一是英国模式,二是美国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种模式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即英国不断走向法治化,注重法律建设;而美国则向英国模式靠拢,不断放松管制的同时增强监管的灵活性。⒁

13.金融监管法制呈现出国际化发展趋势。

随着金融国际化不断加深,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跨越了国界的局限,在这种背景下,客观上需要将各国独特的监管法规和惯例纳入一个统一的国际框架之中,金融监管法制逐渐走向国际化。双边协定,区域范围内监管法制一体化,尤其是巴塞尔委员会通过的一系列协议、原则、标准等在世界各国的推广和运用,都将给世界各国金融监管法制的变革带来冲击。新晨

14.金融监管全球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强。随着金融业的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上不稳定性增大,金融风险在不同国家之间相互转移、扩散的趋势不断加强,单靠一国或一家银行控制金融风险已变得力不从心;另一方面,由于各国监管政策的不一致,客观上为跨国银行利用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逃避各国监管从事高风险甚至非法的经营活动创造了条件。而且,跨国银行由于在别的国家领土上进行经营,本国监管部门鞭长莫及,监管的有效性受到削弱。在全球性统一监管的进程中,巴塞尔委员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委员会颁布的一系列监管原则成为银行业国际监管的重要标准。尽管这些协议原则在世界范围内不具有硬性约束力,但由于其适应了国际金融监管的现实需求,因而得到了国际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和各国监管当局的普遍运用⒂

三、结论

金融监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机构也日益转向多元化经营,金融监管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金融监管范围不断扩大;金融监管手段现代化;金融监管内容标准化;金融监管方式从单一合规性监管转向合规性监管与风险性监管并重;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体系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金融监管更加注重风险性监管和创新业务的监管;金融监管越来越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同业自律机制;以市场约束为基础的监管体系正在形成;金融监管全球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强;金融监管体系的集中统一化趋势;金融监管法制呈现出趋同化、国际化发展趋势。

注释:

①③④吴源从.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海南金融,2006,(9):32—35.

②张慧莲.论西方金融监管理论的最新发展[J].成人高教学刊,2004,(6):18—21.

⑤⑥⑦⑨⒀高峰.国际金融监管发展趋势[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4):24—26.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篇4

随着企业发展对会计核算要求的不断提高,会计核算的发展也逐渐被相关部门重视起来,就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会计核算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1.1管理化

会计管理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重点环节,为了确保会计管理能够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更好的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就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建立以管理为中心的会计体系。何谓以管理为中心的会计体系,指的就是工作人员要从管理的大层面入手,结合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统筹规划,建立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会计管理体系。根据我国目前会计核算的发展趋势来看,会计核算的管理化体系建立要求主要包括5个部分,即会计组织系统的调控性、信息系统的开放性、管理系统的知识性、市场系统的服务性以及人才系统的竞争性。只有将这5个部分在管理体系中进行统筹规划,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的科学管理。

1.2信息化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被应用到会计核算工作中,会计核算信息化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相关的数据信息通过加工和整理之后,将其与其他单位在经济和技术等方面建立联系,这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经济的提高,而且还能够促进相关技术的优化与完善。在整个核算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推动会计核算信息化的建设脚步,要求核算的数据信息必须是真实、可靠、全面的。由此可见,在未来的时间里,会计核算工作信息化也会成为其未来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1.3法制化

随着我国社会法制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会计工作的依法治理也成为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正因为如此,会计核算的法制化也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所谓会计核算法制化,主要指的是相关机构和人员的会计核算工作必须是合法的,此处所说的“合法”,不仅仅要求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核算工作,而且还要根据其他法律法规中与会计核算有关的规定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以此来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法制化。

1.4规范化

目前,会计核算的工作内容不断扩大,涵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会计工作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加强会计核算规范化也成为了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会计核算规范化,主要指的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严格依据相关准则和程序进行操作,根据现有准则在不同的时间及空间内进行相同的核算工作。

2公用事业企业财务核算模式的构想

就我国目前公用事业企业发展的现状以及会计核算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采用一种适当的财务核算模式不仅有利于企业财务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为了能够将此目标充分完成,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财务核算模式进行建立。

2.1统分结合的思想

通过对公用事业企业特点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这类企业具有企业和事业的双重属性,不仅需要为城市基础建设提供服务,而且还要配合政府机构的总体规划。如果从整体规划的角度来看,在投资预算上采用总体集中核算会更有利,但是由于公用事业企业涉及到的范围较广,这种总体集中核算的方式就不合适了,需要采用宜统则统,宜分则分。这样的构想,能够让每个业务单位仍然是独立的核算单位,而集中核算的财务中心的存在,可以使某些专业性较强的核算工作有专人负责。这些专业人员,既是总部财务人员,又同时是在某一专业方面兼任多个业务单位的财务工作者,不仅能够做到人才集中化、分工细致化,而且还能做到岗位专业化,更有利于管理的规范化。

2.2管理方面的集中核算

通过业务的分开核算可以将单纯的经营业务分配到下属单位进行核算,但是,一个企业涉及的不只是具体的经营业务,对于公用事业企业来说还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预算、人员薪酬、行政管理等方方面面,这类业务往往不经常发生,但是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因此势必要有一个专门的面向管理的财务核算部门。按照设想,可以在企业总部下设财务核算中心,配备各类专业财务人员,专人负责具体分管核算业务,例如,专人负责投资的预算决算、企业贷款、薪资福利、管理办公、财务分析等方面的核算及管理。

2.3该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

虽然统分结合的会计核算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公用事业企业的发展,但是却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信息传递的问题上,由于该核算模式中,任何一个人员都有可能会涉及到相关的财务问题,往往容易造成混乱,信息传递也不能准确进行。另一方面是难度的把控上,尽管在总体方面能够进行有效监督,但是对于各业务单位的具体业务数据可能会存在管理上的漏洞。

3结语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篇5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成本会计的发展变化趋势:成本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作业成本法的推广应用。根据这些发展趋势提出了成本会计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推进成本会计电算化进程;完善推广成本会计方法;不断更新成本观念。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有着同会计一样的基本职能,即反映和监督。从成本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看,随着生产过程的日趋复杂,生产、经营管理对成本会计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成本会计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

1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

当前,成本会计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成本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作业成本法的推广应用。

1.1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

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应用,已经或正在取代手工记账,而且企业内部网络的大范围覆盖情况下,实时报告已成为可能。企业形成自动化的制造程序,甚至可达到工厂无人化的程度。企业一旦实现自动化后;生产力就会大幅度提升,不但成本会降低;质量也会有很大提高。相应地,公司的结构亦必须随之转化,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也应不断提高,其经营管理方式也须进行自动化调整。

1.2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传统上对成本控制并不重视的行业如:医院、计算机生产厂商、航空公司等都对成本控制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成本控制已变得不可或缺。社会全行业对成本会计的重视,扩大了成本会计的应用,促进了成本会计的发展。

1.3作业成本法的推广应用

针对传统成本会计不适应新环境的局面,美国会计学者提出了作业成本法(即abc法),目前在美、日、西欧等国的企业,尤其是在那些竞争激烈和人工成本很低的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业成本法在西方之所以流行,是因为作业成本法可更精确地衡量产品的赢利能力,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可更精确地衡量产品的盈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1)提高了决策的相关性。向管理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相关信息是成本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传统成本计算向决策者提供的产品成本信息往往是失真的,容易发生,因此要强化风险意识,提高对风险反映的预见水平。其次,制定和实施风险管理制度,作到有备无患。

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及企业的生产自动化程度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的差距,企业经营管理上对作业成本法的内在需求并不迫切。作业成本法不可避免地要增大成本计算的工作量,而我国的财务软件开发水平较低,还不能提供这方面的支持;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对作业成本法普遍缺乏认识,在对成本动因的选择上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随意性,不能从根本上克服传统成本制下的缺陷;现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与作业成本法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这些都制约或限制了我们对作业成本法的推广和应用,尽管作业成本法不完善,但它给企业成本管理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以核算为基础的成本管理发展到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是成本会计发展的大趋势。

2成本会计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适应国内外市场环境的需要,以及企业内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成本会计的发展需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引进、学习各种管理理论,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成本会计:

2.1推进成本会计电算化进程

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成为现代成本会计的一种必然趋势。但是,当前会计电算化应用中还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简单地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核算阶段,只能进行事后反映,无法进行科学决策、预测和事中控制。二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采购、营销、人事、财会等子系统互相分割,尚未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三是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一般只是财务会计信息,不能充分反映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需求的信息。因此,为了推动会计电算化深入发展,必须加快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将会计信息系统有机地融入企业整个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电算化的应用,为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总之,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成本会计核算中来,是成本会计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在企业成本会计工作中,运用计算机技术,极大提高了信息反馈程度,增强了业务处理能力,对于及时准确地预算成本、有效控制成本以及全面地分析、考核成本,都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实现成本会计计算机化是实行新的成本会计方法的技术基础。

2.2完善推广成本会计方法

完善成本会计方法,就是要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规章制度,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保证从业人员有章可依。对于推广成本会计,要求企业以及从业人员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积累各种成本会计的经验,全面推广成本会计的实施。因此,全面发展成本会计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只有在国家的宏观调控的正确指引下,全社会高度关注,企业始终关注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创新为主,全面调动企业员工以及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才能确保我国成本会计健康、稳定、长久的发展。

2.3不断更新成本观念,推广作业成本法

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法相比,作业成本计算法不仅仅是一个成本分配、计算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依据因果关系分析资源流动的过程。作业成本计算法为作业分析提供了可行的依据,有利于开展作业管理,即通过投入——产出的因果分析,揭示作业的特性,提供详细的作业信息,区分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都进行了设备的更新改造,生产组织程序日益现代化,全自动化的作业车间和生产线越来越多,电算化技术在成本核算管理和会计核算中也日渐普及,这些为有效采用作业成本提供了现实条件。

成本会计工作者应更新观念,树立成本效益,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长期以来,我们在评价企业成本工作绩效时,往往把成本作为唯一标准。这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因为成本只表现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各种劳动耗费,至于这种耗费效益如何,却不是产品成本指标本身所能反映出来的。所以,成本工作绩效考核应通过投入与产出关系进行评价:产出的投入越少越好;投入的产出越多越好;投入增长慢于产出增长为好;投入减少快于产出减少为好;投入下降、产出上升为好。

因此,长期坚持大力发展成本会计将作为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成本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必将是作业成本法取代传统成本会计;成本会计最终朝着高效、稳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环.有关成本会计发展趋势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02).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篇6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软件网络会计

一、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已20多年,基本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缓慢的自发发展阶段”和80年代末至今的“有组织的稳步发展阶段”。1996年由财政部实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明确提出“大力推广会计电算化是当前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会计电算话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要下大力量抓好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体现了在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到目前,已经有相当多的国企、事业单位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了手工记账,会计信息系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就国内的软件市场看来,本土的品牌具有一定优势,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但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一些国际会计软件商的登陆抢滩,使得会计软件市场面临转型与调整。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发展趋势。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发展趋势应经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会计核算电算化――财会管理或企业管理计算机化一一决策支持计算机化。

二、当前面临的挑战

1.会计信息系统的综合化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而会计是从价值方面综合反映和监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的供、产、销各项经营业务的好坏,人、财、物的各项消耗的节约与浪费都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要管好财务、进行预测、决策、分析,不仅需要财务数据,而且还必须有产、供、销、劳资、物资、设备等多方面的经济业务信息,现有的会计软件在如何更好的综合处理企业业务上程度还不够,一些企业的业务流程有着自身特点,根据不同企业综合程度的不同,有分别对待的处理会计信息,这是一大挑战。

2.会计软件的缺陷

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品牌众多,但功能却大同小异,大多数基本上包括账务、往来帐、存货、工资、固定资产、销售、成本、报表等一些模块,主要供能是核算,同时会计软件的通用性差、集成化程度比较低。通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投资集中、便于交流、设计周到、售后服务较易管理,但我国近几年的会计软件有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如系统初始化工作量大、系统定义抽象、系统体积较大、企业难以增加自己所需要的功能等,各子系统之间彼此分隔,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一致性和系统性,且共享性不足,保密性较差等都构成了一系列的不足。

3.信息安全问题

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将成为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对会计信息安全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信息安全定义为“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因此,会计信息的安全是指会计信息具有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的状态,它来自于会计数据的完整和会计数据的安全。根据国家计算机安全规范,计算机的安全大致包括三类:(1)实体安全,包括机房、线路、主机等;(2)网络与信息安全,包括网络的畅通、准确以及网上信息的安全;(3)应用安全,包括程序开发运行、数据库等的安全。

三、趋势展望

1.新信息技术的影响――从数据库到数据仓库

企业会计数据信息主要存储在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随着未来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多方面需求,海量的大型数据库将成为必然的趋势。与小型数据库相比,大型数据库具有明显的优点:一是支持数据仓库应用所需的海量数据快速查询的能力。大型数据库的设计目标之一,就是考虑海量数据的存储和查询。二是大型数据库支持网络功能。

2.智能型会计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融入eRp管理

eRp是指证和企业内部资源的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以计划和控制为主线,使企业业务数据统一化、全部在线处理,利用信息技术成果,对企业内部的各类资源进行规划、统筹与整合,从而减少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又是一个较完整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分销、制造、会计、质量控制、售后服务、人力资源、运输等方面的管理系统。eRp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运营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联结的供应链,目标是充分协调企业内外部资源以确立全面竞争优势。

会计软件的发展必须融入到企业eRp的宏观布局之中。会计信息系统的智能化是未来方向,不仅核算企业日常经济活动,更重要的事迹和各种可能的资源进行财务分析和经营决策预测,为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帮助,通过智能化,高度模拟财会专家的推理过程,得出可能的最优解。专家智能系统具有良好的自学功能,并且随着知识的增多,功能日趋强大,为更好的与整个企业eRp系统地结合提供了条件。

3.会计软件功能细分与统一接口标准的结合

由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多元性和渐进性,会计软件也必须适应其发展。会计信息输入方式和输出方式的变化、会计期间灵活多变、处理信息方法的多元化,使得会计软件将进一步细分和模块化,根据不同行业会计的特点和不同阶段的要求,用户模块设置上可以更灵活,软件公司将自身影响对软件独立性降到最低,更大程度上的切合应用企业的需求,针对不同行业提供解决方案。

政府在会计信息化进程中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法规的引导,不断规范市场,针对当下存在的会计软件标准不统

一、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低档重复开发等问题,都反映了要适应新情况的需要,必须制定规范的统一接口标准,也便于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同时也会对审计电算化带来深远影响。

4.网络经济关联的深化――网络会计信息系统

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其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的以电子形式直接的存储与计算机网络之中,网络环境为会计星系系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全方位的信息支持,对企业各种交易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同电子商务结合起来。它将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实现报表、报账、查帐、审计等远程业务的处理,实现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改变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网络会计适应计算机化企业的快速变化,能对企业的环境、竞争、顾客需求和物资供应做出及时反映、虚拟运作、实时核算,实现与其他企业的核算信息连接。

参考文献:

[1]李文刚.论我国会计软件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006.

[2]宰华东.刍议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完善.2005.

[3]程克群.网络会计模式研究.2004.

[4]胡海燕.试述eRp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2004.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篇7

1.电力调度自动化的特征

1.1专业性电力调度自动化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其本身建立在现代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电力调度自动化过程中涉及的机器、工作环境都不是漫无目的设置的,需要经过专门人员设计。电力调度机器需要专门的设计、制作、调试、维护、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凝聚了人类的智慧、经验,只有专门人员才能完成。看似这个领域的工作不太难,但是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力调度人员,系统、全面的专业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1.2技术性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是一项先进的技术,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实际的电力调度操作也对技术人员的操作能力有较强的要求。电力系统涉及到诸多的机器,机器操作也需要遵循严格的流程,在非专业人员看来,这样的庞然大物令人头痛。但是在那些专业技术人员看来,这些机器、设备确实最熟悉的伙伴。

1.3普适性全国各地的电力环境不尽相同,但是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很快地适应,与当地的电力环境融为一体,适应当地的具体情况。这种普适性是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的保证。

2.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现状分析

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应用主要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2.1发电系统自动化在发电系统管理中,电力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幅员辽阔,电力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而这个庞大的系统还有区域的小系统,不同区域掌握着该区域的发电情况。而究竟如何对这些不同的区域进行管理,确定发电量、发电方式、发电优先级,是各个发电系统都不可避免要考虑的问题。而引入了电力自动化技术,就可以依靠自动化技术控制这些具体的变量。借助自动化机器,我们可以准确、有效地计算、控制发电量,并选择最适宜的发电方式,确定优先配电的区域和目标。

2.2输电系统自动化在输电系统中,该技术主要用来控制和解决输电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有效地发现、扼杀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电是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电力系统对人民生活、生产的意义不言而喻,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电力系统己经融入到人类生产生活当中,发生任何的输电问题都会引起社会的恐慌、生产生活的停滞。如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越来越多。缺少了电力系统,城市的闪耀将暗淡,城市各个系统也将无法运转。故而,输电系统不可以出现任何闪失。引入了电力自动化技术,我们可以对输电系统进行更为精确、预先、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避免输电过程中出现问题、潜在风险,提高输电系统的安全性。

2.3用电系统自动化所谓的用电系统,实际上就是电力应用的一个终端。电力系统是大小之差,大系统一般应用于工厂等用电量比较大的机构,采用大型用电器;小系统针对是如家庭这种用电量不大的用电单位。在我国的不同领域,用电系统是不尽相同的,要对其进行有效地管理,引入电力自动化技术十分必要。例如,定时功能。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带有定时功能的用电器,如定时电饭煲等,这些用电器实际上都体现了自动化功能。我们比较熟悉的“跳闸”现象实际上也是因为用电系统应用了电力自动化技术,当电力系统出现问题,为了用户的安全,避免用户终端对整个用电系统造成破坏,便会自动切断电源以规避风险。

3.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已经逐渐成熟,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当前的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还需要深入发展,实现电子化、智能化。这三点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在人才培养上也应该向这三个方向倾斜,只有培养足够的与社会经济发展、电力事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才能使我国的电力事业更上一层楼。

3.1电子化趋势这里所谓的电子化趋势就是指利用电子化的器材,逐渐摆脱机械化机器。机械化时代,虽然较之以往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机械制造毕竟尤其局限,机械设计、制造、维修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而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化机器将逐渐代替机械化机器,改善这些不足之处。进入电子化时代,机器体积将更加微小,操作更为便利,可操作性更强,人才培养也更为容易,是今天的机械化机器难以企及的。

3.2智能化趋势这里所谓的智能化趋势实际上就是利用人工智能帮助人完成工作,让人从大量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思考更为高级的问题。要实现智能化,关键要加强对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制造,这需要一批专业人员进行探索,不断升级改造电力系统,花费时间很长。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这个领域企业、人才也将面临一次较大的变动。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篇8

关键词:科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系统外包HeR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由于科技的发展、市场范围和种类的扩大,对大规模组织的强调、日益增加的劳动分工等一系列因素,促使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科技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已经多次带来了明显的转变。

科技发展对人员管理影响的历史考察

在科技革命前的历程中,生产力水平低下,信息传播途径闭塞,手工技术生产相互之间的学习、借鉴比较困难,科技创新发展的进程十分缓慢。所以,这个阶段的科技对组织形式以及人的管理影响不大,变化周期比较缓慢。自从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以后,组织变迁越来越受制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几乎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大的变革都导致了组织的一次大变迁,组织的每一次变迁又导致组织对人员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其结果是使人的体能获得了解放,相应地,组织对人的管理方式也由原来那种单纯依靠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来提高劳动效率的管理方式转向雇佣管理。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大生产的出现,使得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早期雇佣双方之间家长式、宗教式或者部落式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大规模组织和机械化大生产淡漠、疏远了双方之间感情纽带。在利益、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等方面渐起纷争,工厂成为了冲突和暴力的场所。控制和安抚是这个时期人员管理的主要特征。

第二次科技革命始于19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的发明发现和使用为特征,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核心。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劳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结合程度对生产的影响日益明显,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股份公司。以泰罗为首的科学管理学派和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对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直接导致了人事管理的产生。人事管理强调以“事”为中心,人员管理活动是被动的、反应性的,但这种机械式的组织管理方式是与当时科技发展下形成的企业组织方式相一致的。

现代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现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它的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领域里的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强大浪潮正冲击着当今社会的各个层面,对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面对科技不断创新、顾客需要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纷纷进行变革和再造,频繁的变化使得“事”不断变化,只有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活动才能主动应对变化、适应变化,抓住变化中的市场机遇。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甚至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理论和实践的主导。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人与技术之间、人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因而,带动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的转变。

科技发展对工作系统的影响

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经济社会的很多领域内,我们对科技发展是持肯定态度的。科学技术曾是我们用以减少人类辛劳、提高生产和获得更好生活质量的基本手段。但近来有人对这种看法产生了怀疑,而且开始强调科技“进步”的消极方面。所有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只是在不同的时期、阶段两者的势力对比处于不同的状态,因此,科技发展对工作系统的影响也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科技与工作系统之间的适配关系,成为了融入和利用科技成果的关键。科技对工作系统的体现在三个方面:科技是组织决定所要求人力资源投入的重要因素,间接地讲,它是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因素;科技是组织结构和程序的某些总特点的决定因素;科技是单个或者群体工作设计中的直接决定因素,因而是社会结构和准则的间接决定因素。

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科技对组织结构具有直接的影响。科技发展与组织中的多种特性相关:组织命令――控制层级的长短;管理人员的管理跨度;组织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甚至组织的薪酬成本比例等。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科技发展水平下,不同类型的组织都有一个最佳的结构。科技革命一度使得企业的组织结构不断扩张,各种巨型组织不断形成,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又开始不断缩小。

对组织社会心理系统的影响

科技以多种方式影响着组织中的个人。科技是确定任务和专业化程度的关键因素。工作群体的大小和构成以及与其他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相互作用的范围等,往往都是由科技水平决定的。科技影响组织中人的各种作用和身份地位,同时,对每个员工的认为的具体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科技的变革会引起人们工作的不安全感和忧虑感。科技进步的加快,导致员工知识、技能半衰期的缩短,社会对不断学习、更新技术的要求提高,严重影响了人们在工作中的安全感,对生存、发展的忧虑逐渐增大。

对管理系统的影响

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知识不断专门化,致使组织内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不断深入,职能分工更加细致,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知识、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管理系统的基本关注使将活动分解或分割开来,以便由各分系统完成,但是,科技的加速发展,管理系统的重点发生了改变。随着复杂组织中的差异性的不断发展,各个职能之间的合作问题成为了发展趋势,创新要求各个专业之间知识的碰撞和共享,竞争要求各个职能之间更加灵活、快速的协作反应。

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对科技的迅速引进、吸收,导致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呈现出跳跃式发展趋势,形成管理水平极其不均衡的态势,管理理念、操作方法、基础平台方面千差万别。科技的发展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尤为强烈,站在总体的角度上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归纳。

思维方式的转变

人力资源管理呈现两级分化趋势。两级分化趋势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职能得到加强,需要更多参与到组织的战略决策中来,共同寻求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之间的整合;而事务性职能更加弱化,很多职能比如招聘、考核、人员配置等会更多由直线部门负责人承担。结果,人力资源部门要么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更加积极融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去,以客户服务的理念进行管理操作;要么人力资源部门就会弱化甚至消失,战略职能由高层管理人员承担,行政事务工作由直线部门承担。前者更多出现在我国本土大型企业中,而后者多出现在外资性质或者民营企业中。

人力资源管理在科技发展引发变革中的作用。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导致科技的学习、共享更加方便,各个方面的创新活动更加活跃,变革也就成为组织中的常事,并且变革的周期越来越短。人力资源管理顺理成章地负起了变革的发动和管理的责任,利用各种心理激励和社会互动方法,规划变革进程,引导雇员的态度和行为。

管理的对象向知识和能力倾斜。我国的人员管理一直重视资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影响下,正在向人职匹配迈进。但是,随着组织发展对科技的依赖程度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也会发生转移:由强调人职匹配向以人为载体的知识和能力倾斜,这是全球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思维方式又会被置于多层次的转变发展之中。

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外包是指依据双方签定的服务协议,将企业人力资源部分业务的持续管理责任转包给第三方服务商进行管理的活动。这是科技推动专业化分工在组织层次的体现,“回归核心”不仅是组织战略决策,也是企业职能战略决策,企业会逐步把不涉及企业机密、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程序较繁琐和经常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出去。外包业务需要遵循一个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为公司业务服务:企业核心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即有关公司文化建设、机构设置、核心决策等事项不能外包;只要是常规事务性的工作都能够外包。

基础平台的升级―eHR

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创新的生产工具和运作平台,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动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平台得到了升级,eHR成为了国外先进公司的发展趋势,这也是我国今后发展转变的方向。

eHR(electronic-HumanResource)即电子化人力资源,是将先进的技术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服务的网络系统,使人员管理流程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能将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通过数字化的信息系统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大幅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企业人才战略实施中的功效会更加明显,理解并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所蕴涵的管理理念,将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操作技术的转变

招聘。招聘是在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下为企业引入合格人才的活动,招聘活动将从现在的岗位导向标准向重视潜力、发展转变,内部招聘更加受到青睐,招聘渠道更加丰富,招聘、猎头公司在未来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

培训开发。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会更加重视培训开发活动,特别是对组织所需的专用知识的培训力度。科技带动技术价值的提升,企业培训开发的潜在收益与成本的比例增加,企业在培训开发投资上的积极性增强。另外,培训开发也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从总体上还会降低企业的人员成本。

员工援助计划。科技虽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和水平,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有所控制和伤害。在我国,由于历史文化原因,对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关注是比较高的,但关注的重心主要是个人道德和家庭伦理方面。随着科技影响的加大,系统的员工援助计划将会得到广泛发展,特别是基于工作变革的员工心理和情绪方面的专门咨询活动,在我国今后人力资源管理中将会占有较大的比重。

能力工资。科技的发展,使得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组织中的重要性增加,创新对于市场竞争和利润增长的意义重大,组织对能力和人员之间的结合和更新程度要求增加,因此,薪酬制度将会从以职位为基础向以能力为基础过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两者的结合。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篇9

关键词:科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系统外包HeR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由于科技的发展、市场范围和种类的扩大,对大规模组织的强调、日益增加的劳动分工等一系列因素,促使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科技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已经多次带来了明显的转变。

科技发展对人员管理影响的历史考察

在科技革命前的历程中,生产力水平低下,信息传播途径闭塞,手工技术生产相互之间的学习、借鉴比较困难,科技创新发展的进程十分缓慢。所以,这个阶段的科技对组织形式以及人的管理影响不大,变化周期比较缓慢。自从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以后,组织变迁越来越受制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几乎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大的变革都导致了组织的一次大变迁,组织的每一次变迁又导致组织对人员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其结果是使人的体能获得了解放,相应地,组织对人的管理方式也由原来那种单纯依靠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来提高劳动效率的管理方式转向雇佣管理。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大生产的出现,使得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早期雇佣双方之间家长式、宗教式或者部落式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大规模组织和机械化大生产淡漠、疏远了双方之间感情纽带。在利益、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等方面渐起纷争,工厂成为了冲突和暴力的场所。控制和安抚是这个时期人员管理的主要特征。

第二次科技革命始于19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的发明发现和使用为特征,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核心。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劳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结合程度对生产的影响日益明显,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股份公司。以泰罗为首的科学管理学派和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对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直接导致了人事管理的产生。人事管理强调以“事”为中心,人员管理活动是被动的、反应性的,但这种机械式的组织管理方式是与当时科技发展下形成的企业组织方式相一致的。

现代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现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它的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领域里的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强大浪潮正冲击着当今社会的各个层面,对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面对科技不断创新、顾客需要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纷纷进行变革和再造,频繁的变化使得“事”不断变化,只有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活动才能主动应对变化、适应变化,抓住变化中的市场机遇。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甚至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理论和实践的主导。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人与技术之间、人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因而,带动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的转变。

科技发展对工作系统的影响

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经济社会的很多领域内,我们对科技发展是持肯定态度的。科学技术曾是我们用以减少人类辛劳、提高生产和获得更好生活质量的基本手段。但近来有人对这种看法产生了怀疑,而且开始强调科技“进步”的消极方面。所有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只是在不同的时期、阶段两者的势力对比处于不同的状态,因此,科技发展对工作系统的影响也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科技与工作系统之间的适配关系,成为了融入和利用科技成果的关键。科技对工作系统的体现在三个方面:科技是组织决定所要求人力资源投入的重要因素,间接地讲,它是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因素;科技是组织结构和程序的某些总特点的决定因素;科技是单个或者群体工作设计中的直接决定因素,因而是社会结构和准则的间接决定因素。

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科技对组织结构具有直接的影响。科技发展与组织中的多种特性相关:组织命令——控制层级的长短;管理人员的管理跨度;组织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甚至组织的薪酬成本比例等。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科技发展水平下,不同类型的组织都有一个最佳的结构。科技革命一度使得企业的组织结构不断扩张,各种巨型组织不断形成,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又开始不断缩小。

对组织社会心理系统的影响

科技以多种方式影响着组织中的个人。科技是确定任务和专业化程度的关键因素。工作群体的大小和构成以及与其他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相互作用的范围等,往往都是由科技水平决定的。科技影响组织中人的各种作用和身份地位,同时,对每个员工的认为的具体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科技的变革会引起人们工作的不安全感和忧虑感。科技进步的加快,导致员工知识、技能半衰期的缩短,社会对不断学习、更新技术的要求提高,严重影响了人们在工作中的安全感,对生存、发展的忧虑逐渐增大。

对管理系统的影响

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知识不断专门化,致使组织内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不断深入,职能分工更加细致,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知识、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管理系统的基本关注使将活动分解或分割开来,以便由各分系统完成,但是,科技的加速发展,管理系统的重点发生了改变。随着复杂组织中的差异性的不断发展,各个职能之间的合作问题成为了发展趋势,创新要求各个专业之间知识的碰撞和共享,竞争要求各个职能之间更加灵活、快速的协作反应。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对科技的迅速引进、吸收,导致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呈现出跳跃式发展趋势,形成管理水平极其不均衡的态势,管理理念、操作方法、基础平台方面千差万别。科技的发展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尤为强烈,站在总体的角度上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归纳。

思维方式的转变

人力资源管理呈现两级分化趋势。两级分化趋势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职能得到加强,需要更多参与到组织的战略决策中来,共同寻求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之间的整合;而事务性职能更加弱化,很多职能比如招聘、考核、人员配置等会更多由直线部门负责人承担。结果,人力资源部门要么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更加积极融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去,以客户服务的理念进行管理操作;要么人力资源部门就会弱化甚至消失,战略职能由高层管理人员承担,行政事务工作由直线部门承担。前者更多出现在我国本土大型企业中,而后者多出现在外资性质或者民营企业中。

人力资源管理在科技发展引发变革中的作用。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导致科技的学习、共享更加方便,各个方面的创新活动更加活跃,变革也就成为组织中的常事,并且变革的周期越来越短。人力资源管理顺理成章地负起了变革的发动和管理的责任,利用各种心理激励和社会互动方法,规划变革进程,引导雇员的态度和行为。

管理的对象向知识和能力倾斜。我国的人员管理一直重视资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影响下,正在向人职匹配迈进。但是,随着组织发展对科技的依赖程度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也会发生转移:由强调人职匹配向以人为载体的知识和能力倾斜,这是全球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思维方式又会被置于多层次的转变发展之中。

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外包是指依据双方签定的服务协议,将企业人力资源部分业务的持续管理责任转包给第三方服务商进行管理的活动。这是科技推动专业化分工在组织层次的体现,“回归核心”不仅是组织战略决策,也是企业职能战略决策,企业会逐步把不涉及企业机密、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程序较繁琐和经常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出去。外包业务需要遵循一个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为公司业务服务:企业核心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即有关公司文化建设、机构设置、核心决策等事项不能外包;只要是常规事务性的工作都能够外包。

基础平台的升级—eHR

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创新的生产工具和运作平台,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动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平台得到了升级,eHR成为了国外先进公司的发展趋势,这也是我国今后发展转变的方向。

eHR(electronic-HumanResource)即电子化人力资源,是将先进的技术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服务的网络系统,使人员管理流程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能将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通过数字化的信息系统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大幅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企业人才战略实施中的功效会更加明显,理解并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所蕴涵的管理理念,将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操作技术的转变

招聘。招聘是在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下为企业引入合格人才的活动,招聘活动将从现在的岗位导向标准向重视潜力、发展转变,内部招聘更加受到青睐,招聘渠道更加丰富,招聘、猎头公司在未来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

培训开发。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会更加重视培训开发活动,特别是对组织所需的专用知识的培训力度。科技带动技术价值的提升,企业培训开发的潜在收益与成本的比例增加,企业在培训开发投资上的积极性增强。另外,培训开发也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从总体上还会降低企业的人员成本。

员工援助计划。科技虽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和水平,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有所控制和伤害。在我国,由于历史文化原因,对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关注是比较高的,但关注的重心主要是个人道德和家庭伦理方面。随着科技影响的加大,系统的员工援助计划将会得到广泛发展,特别是基于工作变革的员工心理和情绪方面的专门咨询活动,在我国今后人力资源管理中将会占有较大的比重。

能力工资。科技的发展,使得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组织中的重要性增加,创新对于市场竞争和利润增长的意义重大,组织对能力和人员之间的结合和更新程度要求增加,因此,薪酬制度将会从以职位为基础向以能力为基础过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两者的结合。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篇10

关键词:大学档案管理发展趋势

大学档案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档案记录了高校在培养人才、社会服务功能以及其它科研活动等内容,大学档案管理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加强大学档案管理对于促进大学教学活动、科研以及行政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大学档案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大学档案管理的三个发展阶段

大学档案管理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学档案管理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1.1纸质档案管理阶段。纸质档案管理阶段主要是从我国建立大学阶段到90年代末计算机技术还没有应用前,此阶段的大学档案管理主要是通过纸质形式进行各种文件的统计与管理,此阶段的管理办法主要是采取事后控制的方法,也就是只有在各种文件、数据进行归档后,档案管理部门才能对档案进行管理,并且档案是通过手工记录的,档案的真实性有时会受到怀疑。

1.2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并存阶段。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并存阶段主要起源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电子档案出现了,电子档案就是档案以电子化的形式展现在计算机工具中,电子档案具有很多纸质档案所没有的优点:电子档案上传的速度比较快,不会发生丢失的现象。目前我国大学档案管理主要集中在此阶段,我国大学的档案管理主要是通过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并存的管理阶段,通过两种档案形式保证大学档案信息的安全,当然此阶段它们之间是可以互换的,一是纸质档案利用扫描仪器进行上传,形成电子档案;二是电子档案通过打印机,形成纸质档案。

1.3电子档案的普及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后的电子档案必然会出现电子档案的普及阶段,办公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网络技术安全性的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必然会朝着电子档案的方向发展。目前有的大学已经实现了电子档案的普及。

2大学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如何实现档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以及精细化是大学档案管理的重点内容,也是大学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

2.1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虽然我国大学的档案管理处于纸质与电子档案并存阶段,传统手工模式在大学的档案管理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是档案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趋势有其存在的必要条件,一是我国现代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的现代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二是大学档案的工作人员思想前卫,为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动力。大学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一是档案管理的系统化,大学档案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既有教学内容、科研活动,也包括大学的行政管理工作等等,对于这些不同的档案要进行整合,形成系统化档案管理系统;二是档案管理技术的现代化,大学档案管理会应用大量现代先进的管理技术;三是档案管理的动态管理,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对档案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

2.2大学间档案信息的共享和标准统一化。当前每个大学都建有自己的档案管理数据库,但是由于各个大学之间没有相对统一的构建标准以及信息共享制度,使得大学之间缺乏相应的交流与联系,因此未来的大学档案管理必然会建立标准统一的信息共享标准,通过实行统一的档案数据库构建标准,实现大学之间的信息查阅共享。

2.3档案管理的专业化、复合化。未来大学档案管理不再是对档案进行统计与保管,而是要采取相应的理论,结合档案管理规律,将档案管理看做是复杂的行政事务,因此未来档案管理对于档案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理论基础、实践技能,还要掌握不同的技能,比如应用计算机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等等,因此,未来的档案管理人员是具备多种技能的专业型复合型管理人员。当然大学档案管理的专业化不仅仅体现在工作人员身上,还体现在大学档案管理组织结构、管理手段与技术上。

2.4档案管理人本化。随着大学档案的社会化功能越来越明显,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日益被大学所看重,因此大学档案管理也必然会出现人本化的管理趋势,因为根据现代管理理论:大学档案管理只有将人本化理论应用其中,才能实现大学档案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的社会功能,大学档案管理中的人本化,就是大学在档案管理中要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将服务“人”作为档案管理的工作重心。档案管理中的人本化中的“人”既包括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也包括利用档案的人,档案管理的人本化发展趋势是档案管理的最终发展趋势。

3结束语

档案管理是大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因此加强大学的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学档案管理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对促进大学档案管理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蓓,刘江霞.浅谈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档案管理的信息化[J].价值工程,2012(04).

[2]宋云驰.我国高等院校档案管理发展趋势的研究[J].科技向导,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