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资产管理工作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52:48

财务资产管理工作篇1

一是促使我们更快地走向法治化;

二是促使我们更快地实行政企分开、变直接管理为间接调控。

作为政府综合经济管理的财政部门,应尽快建立法治化和间接化的宏观调控理念,积极研究适应wto和我国基本国情的财政思路、财政政策、财务制度、管理方式等,尽快转变职能,找准定位,建立与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因此,就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管理的财政工作的基本思路来说,有必要做到“五个创新”,即观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与管理创新。

所谓观念创新,即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到法治管理的创新。必须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转变财政管理企业的观念。

所谓理论创新,即从传统的财务管理到产权管理的创新。财政企业管理工作必须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国有产权管理为工作核心和法律依据、以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为原则来开展。

所谓制度创新,即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从旧制度到新制度的创新。必须修改、补充、完善乃至废弃不合理的旧制度,建立符合wto规则和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制度。

所谓体制创新,即从过时体制到新体制的创新。财政部门必须推进国有资本投融资体制与国有资产收益分配体制的改革,优化宏观资源配置。

所谓管理创新,即从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的创新。财政部门必须破除过去行政干预企业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对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的监管机制。

一、企业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的主要工作以及当前财政企业管理工作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财政部门如何进行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要搞好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工作,应根据上述的基本工作思路,重视做好以下具体工作:

一是重视组织机构与财政干部队伍的建设。各级财政部门在机构改革中,要重视机构上下对口、企业管理职能统一和干部队伍建设问题。

二是重视理论探索和调查研究。因为没有理论探索或没有调查研究是难以制定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有指导意义的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管理制度的。

三是重视建立以出资人管理制度为中心的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体系。总的原则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保障出资人权益的需要,合理界定财政部门在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管理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企业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行为。

四是重视研究制定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制度。编制国有资本金预算,能够全面反映国有资产经营收支状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所有者职能、确保出资人到位基本手段。

五是研究制定支持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和财务制度。包括设立技改贷款贴息资金、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建立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担保资金、中小企业担保资金以及设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

六是重视研究制定解决企业重组改制剥离办法中社会职能问题和分流安置问题的财政政策、财务制度和办法。如对被剥离企业、改制存续企业如何补贴及其补贴标准、时限和资金来源如何确定问题、职工的买断工龄问题。

七是重视研究制定兼并、关闭、破产企业资产评估变现、破产费用测算、在职职工、下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安置等问题的财政政策和财务制度,以保障企业兼并、关闭、破产工作的顺利实施,确保职工基本权益和社会安定。同时,纵观财政企业管理工作面临的复杂矛盾和形势,要搞好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管理的财政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关系。

1.要正确处理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的财政当期工作与长期工作关系。从实际工作需要上看,要求我们既要切实搞好当期工作,也要注重抓好实现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工作的制度框架建设;既要切实加强现有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包括财务决算核查和有关审计事项的确认,搞好产权界定、登记、资产划转、国有股权管理等基础工作,推进企业脱钩、公司制改造和产权激励制度改革试点,及时完成企业资产与财务信息统计、汇总和分析工作任务,又要做好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等优化国有资源配置工作。

2.正确处理好国有企业财务决算财政审查监督与依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财务审计监督的关系。当前,由于法制建设还不完善等原因,社会中介机构还难以实现真正的客观公正。针对这些问题,在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制度、国有资产出资人管理制度、国有资产预算制度尚未建立健全的情况下,一方面要依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另一方面要对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制约(包括实行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由财政统一委托审计办法和对审计报告进行抽查),并对已审出的应调整的财务会计事项下达调账通知。

3.正确处理改革开放搞活与加强企业财务监管的关系。面对当前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管理失控严重问题,客观上要求我们对这些问题应加以大力遏制和纠正。一方面要积极支持企业改革发展,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要加大财务监管力度,通过利用社会力量监督和进一步加强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等方式,切实搞好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的财政监管工作。

4.正确处理国有资产出资人管理制度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按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二者之间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二者是一个统一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是合理界定财政部门作为政府出资人,在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方面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求企业依法自主经营,不得损害所有者权益,并在重大决策等方面受所有者制约。这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到既不干涉企业和日常事务,又要维护国家利益,代表国家按出资份额在企业管理的重大决策等方面行使相应的权利。

5.正确处理实施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与建立公共财政的关系。按照政府转换职能:和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要逐步退出竞争性、生产性等领域,重点保证公共需求的支出。逐步建立公共财政是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努力方向。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工作与公共财政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在现实中是统一的。当前在财力状况没有根本好转的情况下,建立公共财政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建立公共财政离不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政部门通过实施对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工作而进行的财源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讲,实施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工作是建立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门。其次,从发展上看也是统一的。有关资料表明,即使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公共财政也同样包含有经济建设职能。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把握这种辩证统一关系的度和量,否则这种辩证统一关系就会变成对立关系。

6.要正确处理在国有经济调整战略中进与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关系。当前的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工作有两大重点,一个是改制重组,一个是关闭破产。从经济上来讲,关闭破产也是进,因为它可防止国有资产的进一步亏损和损失。因此,对那些亏损局面无法扭转的企业要依法破产,对那些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小钢厂、小煤矿、小玻璃、小水泥、小炼油、小造纸、小糖厂、小烟厂等要下决心关闭。同时,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政策,积极培植财源,支持企业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

7.要正确处理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的财政统一管理工作与财政间接调控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职

能之一就是宏观调控。从建立公共财政的发展趋势来看,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的财政统一管理工作要为财政间接调控经济服务。从宏观调控来看,财政的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工作是手段,调控经济是目的。在当前形势下,利用财政政策间接管理调控引导企业发展高新技术尤为重要。实践告诉我们,只有跟踪发展高新技术,经济才有持续发展的实力和竞争力。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注重优化财政政策,引导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

8.正确处理好政治与业务的关系。财政干部要在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要按“三个代表”的思想武装头脑,要增强免疫力,自觉遵守党纪法规,自觉抵御各种腐朽生活方式的浸蚀,坚持原则、秉公办理、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当前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管理的财政工作主要任务

2002年是我国入世的第一年。作为财政企业管理干部,必须深刻地认识中国入世后的新形势,当前,要在继续做好一些日常性工作的同时,扎扎实实地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强化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的法规建设力度。当前应尽快完成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的三个法规性制度建设:

(1)政府出资人财务制度建设。要修改完善现行的财政部《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力争将其以法律形式颁布。要明确财政部门作为政府出资人在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方面的各项权利与义务,赋予财政部门在企业国有资产评估、核销、清产核资、资本核定、资本投入、资本营运、资本收益等方面应有的合法的管理职能。

(2)制定《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由财政部门统一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办法》,以建立有效的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管理事项的监管机制。要搞好对国有企业财务年报审计质量抽查工作,其委托费用,可由财政部门在资产收益中安排,也可以由财政部门统一向被审企业收取解决。

(3)制定《国有资产经营预算法》。近期国有资产经营预算收入内容应包括:财政一般性税收收入预算安排的企业方面的支出(包括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科技三费支出等);政府性基金收入(包括电力建设基金、养路费、散装水泥专项收入等);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包括国有股减持、国有产权转让收入、各种国有资源收入等);政府债务资金安排等。近期国有资产经营预算支出的内容应包括:财政一般性税收收入安排的支出(包括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科技三费支出等);政府性基金支出(包括电力建设基金支出、养路费支。出、散装水泥专项支出等);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包括国有资本的投资支出、国有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支出等);国有企业职工安置与养老统筹支出;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支出;政府债务资金支出等。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编制后,要提交同级人大讨论通过,并在财政部门和企业中付诸实施,以真正实现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的法治化管理。

2.强化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的财务制度建设力度。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依据有关法规,加快制度创新步伐,努力构建出资人财务制度体系:

(1)针对国有企业改制、合并、分立、转让、资产置换、债务重组等行为,研究制定《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建中有关资产财务处理问题的财务制度暂行规定》,强化企业改制监管力度,规范并推进企业的改组改制。

(2)研究制定授权经营企业集团利用辅业国有资产安置分离分流人员的财政政策,制定《国有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的财务管理暂行规定》,支持企业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分流富余人员,实现政企分开。

(3)制定《企业国有产权界定暂行办法》,统一产权界定的政策依据,推进产权界定规范有序地进行。

(4)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修订《企业国有产权登记实施细则》,改革产权登记管理方式,简化程序,提高效率。

(5)研究制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暂行规定》,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

(6)强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管理力度。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工效挂钩考核办法》,规范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制度,激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国有所有者权益;要建立科学的国有企业效绩评价体系,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7)按照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点的总体要求,建立对企业经营者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上市公司股票期权试点管理办法》、《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试点办法》、《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股权激励试点管理办法》。

(8)进一步规范各项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要按照“一项资金一个办法”的原则,制定加强管理的具体办法,研究拟定资金分配的系数法、公式化、程序化管理办法,硬化预算约束,减少随意性,增强科学性。

3.强化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当前,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大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1)加大对社会中介机构审计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事项的监管力度。要严格依法做好对社会中介机构提出的“保留意见”、“拒绝表示意见”与“否定意见”的处理,做到财务监管不留“死角”;财政部门要严格对审计机构的资格审查,对凡是审计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事项的审计报告必须进行抽查,且每年抽查面不得低于20%,并要将抽查的结果和处理违规的情况上报省厅备案。如鉴于目前有些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混乱、资产流失严重的问题,应强调对“应收账款”项,中介机构要重点披露,企业要依规处置,财政要严格审查与处理。

(2)强化对重大国有资产流失事项的检查力度。据调查,一些企业国有资产运行无序与流失现象严重;有些企业在合资、联营、改制和改造工程中,采取关联交易和挤摊成本费用等手段,向国有法人转嫁亏损、掏空国有资产、注销国有企业、悬空国有产权与债权;对此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要加强对有关重大事件的检查与披露。

(3)强化国有股权的管理力度。据调查,目前有的地方企业改制后,法人权力过度膨胀、内部管理失范、财政监管弱化问题严重。对此,财政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与强化监管。要大力支持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按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参与审核、确定重组改制方案,合理设置股权结构,规范企业改制行为,切实维护国家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4)认真做好国有资产收益的征管工作,完成收入任务,保证国有资产经营预算落到实处。要继续抓好和扩大国有资产经营预算试点工作,总结国有资产经营预算试点经验,完善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的框架体系和编制方法,推进试点工作健康发展。要逐步在全国建立起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管理体系,推动和促进政府公共财政目标的实现。

(5)加强产权登记管理基础工作,强化国有产权变动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6)认真做好国有股减持、配售、回购、股(产)权转让等工作。据调查,由于某些原因,目前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质押管理存在失控现象。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建立与完善有关管理制度。

(7)要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要组织力量对重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查,重点抓好技改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的检查。要研究资金使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堵塞漏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8)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要按政策规定清理产权交易机构,规范产权交易行为,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

(9)加强“三资企业”中的国有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要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做好“三资企业”联合年检工作,年检面要达到100%;按照财政部的要求,继续做

好“三资企业”年度财务报告核查工作,核查面要达到20%。

(10)积极服务于企业经营软环境的建设工作。据调查,目前有些企业的经营环境极不宽松,有的企业在经营中要负担各种法定外的乱收费达三十种之多。要解决这些问题,作为财政部门要积极配合政府做好有关工作,积极服务于企业经营软环境的建设工作。要加强对有关问题的检查披露和建立有关禁止和防止乱收费现象的财务制度。

4.强化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政策与财务制度。的调控力度。要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国有企业战略改组和实现我国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强化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政策与财务制度的调控力度。

(1)认真落实关闭破产企业财政补助资金,积极支持关闭一批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落后生产企业。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企业关闭破产计划,重点做好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军队移交保障性企业的关闭破产工作,认真测算关闭破产费用,及时核拨关闭破产补助资金,推进关闭破产工作有序进行,确保职工安置和社会稳定。要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关小”工作。依法淘汰落后和压缩过剩生产能力,把“关小”和总量调控目标落到实处。

(2)继续调整财政政策,支持企业重组改制,促进企业加快建立适应wm要求和市场竞争需要的经营机制。积极做好企业国有股减持,买断国有职工身份和国有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等工作。

(3)认真做好企业下放和接收工作,妥善解决接收、下放过程中企业资产与财务处置等问题,合理确定、划转财政收入基数。

(4)合理运用财政各项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强我国经济的竞争能力。要按照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积极参与做好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工作,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支持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支持承担国家重点任务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提高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要支持发展信息、生物、新型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软件、新材料和中药现代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要促进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5)积极支持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要调整外贸发展基金的使用方向。积极落实中央“走出去”和“市场多元化”战略,支持外经贸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相关产品出口。

(6)大力支持非国有经济发展。利用各项财政专项资金,采用设定高新技术贷款风险基金、创业基金和其他合理的方式,支持非国有经济特别是民营和“三资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以优化我国经济结构,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增强我国经济竞争能力。

5.强化企业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工作的调研力度。搞好调查研究是实现科学决策的前提,是每个干部的一项基本功。要必须坚持“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工作作风,改变下基层单纯看汇报材料、开座谈会、听汇报等浮在面上的调研方法。要真正做到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

(1)研究在建立政府公共财政框架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进一步支持和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2)研究按照wto规则适时调整财政对企业的各项政策问题。

(3)要研究剥离企业办社会问题中的相关财政政策,解决制约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历史包袱和社会负担问题。

(4)研究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改制中如何加强国有股权变动的监管,改善和规范国有股权管理。

(5)研究建立企业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体系问题。

(6)研究三资企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财务管理和改善服务的政策建议。

(7)研究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优化财政资金分配,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8)研究中央改变所得税分配制度实行统一的按比例分享办法后对企业和各地区经济的影响问题。

6.强化财政企业财务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力度。应该看到,随着企业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的难度增大、业务增多、任务加重,客观上要求必须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大力强化财政企业财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力度。

(1)根据企业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工作的要求,健全机构,理顺职能,充实人员,确保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切实提高业务素质。每个干部一定要做到脑勤-勤于思考问题,敏锐性强,善于创新观念、方法与制度;勤学-学wto规则、学政策、法规、业务、电脑与英语,以适应入世后的管理工作需要;手勤-提倡自己动手,不要让别人代劳;勤问-对于拿不准的政策、业务要不耻下问,以准确无误地处理一些复杂难办的问题。

(3)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在政策制定、资金分配方面充分发扬民主,在任用干部上任人唯贤。要诚实从政,讲真话办实事。诚实是成事之基、立业之本,是财政干部应具备的品德。干部的职务与其素质、能力要一致,这是做到诚信的重要基础。要做到言行一致,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要做到表里如一,即口中说的与心中所想的一致;要做到前后一致,信守诺言。

财务资产管理工作篇2

一是促使我们更快地走向法治化;

二是促使我们更快地实行政企分开、变直接管理为间接调控。

作为政府综合经济管理的财政部门,应尽快建立法治化和间接化的宏观调控理念,积极研究适应wto和我国基本国情的财政思路、财政政策、财务制度、管理方式等,尽快转变职能,找准定位,建立与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因此,就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管理的财政工作的基本思路来说,有必要做到“五个创新”,即观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与管理创新。

所谓观念创新,即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到法治管理的创新。必须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转变财政管理企业的观念。

所谓理论创新,即从传统的财务管理到产权管理的创新。财政企业管理工作必须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国有产权管理为工作核心和法律依据、以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为原则来开展。

所谓制度创新,即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从旧制度到新制度的创新。必须修改、补充、完善乃至废弃不合理的旧制度,建立符合wto规则和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制度。

所谓体制创新,即从过时体制到新体制的创新。财政部门必须推进国有资本投融资体制与国有资产收益分配体制的改革,优化宏观资源配置。

所谓管理创新,即从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的创新。财政部门必须破除过去行政干预企业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对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的监管机制。

一、企业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的主要工作以及当前财政企业管理工作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财政部门如何进行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要搞好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工作,应根据上述的基本工作思路,重视做好以下具体工作:

一是重视组织机构与财政干部队伍的建设。各级财政部门在机构改革中,要重视机构上下对口、企业管理职能统一和干部队伍建设问题。

二是重视理论探索和调查研究。因为没有理论探索或没有调查研究是难以制定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有指导意义的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管理制度的。

三是重视建立以出资人管理制度为中心的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体系。总的原则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保障出资人权益的需要,合理界定财政部门在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管理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企业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行为。

四是重视研究制定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制度。编制国有资本金预算,能够全面反映国有资产经营收支状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所有者职能、确保出资人到位基本手段。

五是研究制定支持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和财务制度。包括设立技改贷款贴息资金、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建立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担保资金、中小企业担保资金以及设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

六是重视研究制定解决企业重组改制剥离办法中社会职能问题和分流安置问题的财政政策、财务制度和办法。如对被剥离企业、改制存续企业如何补贴及其补贴标准、时限和资金来源如何确定问题、职工的买断工龄问题。

七是重视研究制定兼并、关闭、破产企业资产评估变现、破产费用测算、在职职工、下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安置等问题的财政政策和财务制度,以保障企业兼并、关闭、破产工作的顺利实施,确保职工基本权益和社会安定。同时,纵观财政企业管理工作面临的复杂矛盾和形势,要搞好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管理的财政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关系。

1.要正确处理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的财政当期工作与长期工作关系。从实际工作需要上看,要求我们既要切实搞好当期工作,也要注重抓好实现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工作的制度框架建设;既要切实加强现有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包括财务决算核查和有关审计事项的确认,搞好产权界定、登记、资产划转、国有股权管理等基础工作,推进企业脱钩、公司制改造和产权激励制度改革试点,及时完成企业资产与财务信息统计、汇总和分析工作任务,又要做好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等优化国有资源配置工作。

2.正确处理好国有企业财务决算财政审查监督与依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财务审计监督的关系。当前,由于法制建设还不完善等原因,社会中介机构还难以实现真正的客观公正。针对这些问题,在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制度、国有资产出资人管理制度、国有资产预算制度尚未建立健全的情况下,一方面要依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另一方面要对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制约(包括实行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由财政统一委托审计办法和对审计报告进行抽查),并对已审出的应调整的财务会计事项下达调账通知。

3.正确处理改革开放搞活与加强企业财务监管的关系。面对当前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管理失控严重问题,客观上要求我们对这些问题应加以大力遏制和纠正。一方面要积极支持企业改革发展,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要加大财务监管力度,通过利用社会力量监督和进一步加强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等方式,切实搞好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的财政监管工作。

4.正确处理国有资产出资人管理制度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按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二者之间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二者是一个统一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是合理界定财政部门作为政府出资人,在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方面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求企业依法自主经营,不得损害所有者权益,并在重大决策等方面受所有者制约。这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到既不干涉企业和日常事务,又要维护国家利益,代表国家按出资份额在企业管理的重大决策等方面行使相应的权利。

5.正确处理实施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与建立公共财政的关系。按照政府转换职能:和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要逐步退出竞争性、生产性等领域,重点保证公共需求的支出。逐步建立公共财政是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努力方向。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工作与公共财政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在现实中是统一的。当前在财力状况没有根本好转的情况下,建立公共财政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建立公共财政离不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政部门通过实施对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工作而进行的财源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讲,实施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工作是建立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门。其次,从发展上看也是统一的。有关资料表明,即使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公共财政也同样包含有经济建设职能。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把握这种辩证统一关系的度和量,否则这种辩证统一关系就会变成对立关系。

6.要正确处理在国有经济调整战略中进与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关系。当前的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工作有两大重点,一个是改制重组,一个是关闭破产。从经济上来讲,关闭破产也是进,因为它可防止国有资产的进一步亏损和损失。因此,对那些亏损局面无法扭转的企业要依法破产,对那些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小钢厂、小煤矿、小玻璃、小水泥、小炼油、小造纸、小糖厂、小烟厂等要下决心关闭。同时,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政策,积极培植财源,支持企业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

7.要正确处理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的财政统一管理工作与财政间接调控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宏观调控。从建立公共财政的发展趋势来看,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的财政统一管理工作要为财政间接调控经济服务。从宏观调控来看,财政的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工作是手段,调控经济是目的。在当前形势下,利用财政政策间接管理调控引导企业发展高新技术尤为重要。实践告诉我们,只有跟踪发展高新技术,经济才有持续发展的实力和竞争力。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注重优化财政政策,引导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

8.正确处理好政治与业务的关系。财政干部要在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要按“三个代表”的思想武装头脑,要增强免疫力,自觉遵守党纪法规,自觉抵御各种腐朽生活方式的浸蚀,坚持原则、秉公办理、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当前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管理的财政工作主要任务

2002年是我国入世的第一年。作为财政企业管理干部,必须深刻地认识中国入世后的新形势,当前,要在继续做好一些日常性工作的同时,扎扎实实地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强化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的法规建设力度。当前应尽快完成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的三个法规性制度建设:

(1)政府出资人财务制度建设。要修改完善现行的财政部《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力争将其以法律形式颁布。要明确财政部门作为政府出资人在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方面的各项权利与义务,赋予财政部门在企业国有资产评估、核销、清产核资、资本核定、资本投入、资本营运、资本收益等方面应有的合法的管理职能。

(2)制定《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由财政部门统一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办法》,以建立有效的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管理事项的监管机制。要搞好对国有企业财务年报审计质量抽查工作,其委托费用,可由财政部门在资产收益中安排,也可以由财政部门统一向被审企业收取解决。

(3)制定《国有资产经营预算法》。近期国有资产经营预算收入内容应包括:财政一般性税收收入预算安排的企业方面的支出(包括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科技三费支出等);政府性基金收入(包括电力建设基金、养路费、散装水泥专项收入等);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包括国有股减持、国有产权转让收入、各种国有资源收入等);政府债务资金安排等。近期国有资产经营预算支出的内容应包括:财政一般性税收收入安排的支出(包括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科技三费支出等);政府性基金支出(包括电力建设基金支出、养路费支。出、散装水泥专项支出等);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包括国有资本的投资支出、国有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支出等);国有企业职工安置与养老统筹支出;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支出;政府债务资金支出等。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编制后,要提交同级人大讨论通过,并在财政部门和企业中付诸实施,以真正实现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的法治化管理。

2.强化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的财务制度建设力度。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依据有关法规,加快制度创新步伐,努力构建出资人财务制度体系:

(1)针对国有企业改制、合并、分立、转让、资产置换、债务重组等行为,研究制定《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建中有关资产财务处理问题的财务制度暂行规定》,强化企业改制监管力度,规范并推进企业的改组改制。

(2)研究制定授权经营企业集团利用辅业国有资产安置分离分流人员的财政政策,制定《国有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的财务管理暂行规定》,支持企业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分流富余人员,实现政企分开。

(3)制定《企业国有产权界定暂行办法》,统一产权界定的政策依据,推进产权界定规范有序地进行。

(4)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修订《企业国有产权登记实施细则》,改革产权登记管理方式,简化程序,提高效率。

(5)研究制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暂行规定》,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

(6)强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管理力度。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工效挂钩考核办法》,规范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制度,激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国有所有者权益;要建立科学的国有企业效绩评价体系,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7)按照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点的总体要求,建立对企业经营者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上市公司股票期权试点管理办法》、《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试点办法》、《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股权激励试点管理办法》。

(8)进一步规范各项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要按照“一项资金一个办法”的原则,制定加强管理的具体办法,研究拟定资金分配的系数法、公式化、程序化管理办法,硬化预算约束,减少随意性,增强科学性。

3.强化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当前,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大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1)加大对社会中介机构审计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事项的监管力度。要严格依法做好对社会中介机构提出的“保留意见”、“拒绝表示意见”与“否定意见”的处理,做到财务监管不留“死角”;财政部门要严格对审计机构的资格审查,对凡是审计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事项的审计报告必须进行抽查,且每年抽查面不得低于20%,并要将抽查的结果和处理违规的情况上报省厅备案。如鉴于目前有些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混乱、资产流失严重的问题,应强调对“应收账款”项,中介机构要重点披露,企业要依规处置,财政要严格审查与处理。

(2)强化对重大国有资产流失事项的检查力度。据调查,一些企业国有资产运行无序与流失现象严重;有些企业在合资、联营、改制和改造工程中,采取关联交易和挤摊成本费用等手段,向国有法人转嫁亏损、掏空国有资产、注销国有企业、悬空国有产权与债权;对此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要加强对有关重大事件的检查与披露。

(3)强化国有股权的管理力度。据调查,目前有的地方企业改制后,法人权力过度膨胀、内部管理失范、财政监管弱化问题严重。对此,财政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与强化监管。要大力支持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按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参与审核、确定重组改制方案,合理设置股权结构,规范企业改制行为,切实维护国家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4)认真做好国有资产收益的征管工作,完成收入任务,保证国有资产经营预算落到实处。要继续抓好和扩大国有资产经营预算试点工作,总结国有资产经营预算试点经验,完善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的框架体系和编制方法,推进试点工作健康发展。要逐步在全国建立起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管理体系,推动和促进政府公共财政目标的实现。

(5)加强产权登记管理基础工作,强化国有产权变动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6)认真做好国有股减持、配售、回购、股(产)权转让等工作。据调查,由于某些原因,目前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质押管理存在失控现象。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建立与完善有关管理制度。

(7)要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要组织力量对重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查,重点抓好技改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的检查。要研究资金使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堵塞漏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8)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要按政策规定清理产权交易机构,规范产权交易行为,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

(9)加强“三资企业”中的国有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要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做好“三资企业”联合年检工作,年检面要达到100%;按照财政部的要求,继续做好“三资企业”年度财务报告核查工作,核查面要达到20%。

(10)积极服务于企业经营软环境的建设工作。据调查,目前有些企业的经营环境极不宽松,有的企业在经营中要负担各种法定外的乱收费达三十种之多。要解决这些问题,作为财政部门要积极配合政府做好有关工作,积极服务于企业经营软环境的建设工作。要加强对有关问题的检查披露和建立有关禁止和防止乱收费现象的财务制度。

4.强化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政策与财务制度。的调控力度。要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国有企业战略改组和实现我国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强化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政策与财务制度的调控力度。

(1)认真落实关闭破产企业财政补助资金,积极支持关闭一批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落后生产企业。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企业关闭破产计划,重点做好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枯竭矿山企业、军队移交保障性企业的关闭破产工作,认真测算关闭破产费用,及时核拨关闭破产补助资金,推进关闭破产工作有序进行,确保职工安置和社会稳定。要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关小”工作。依法淘汰落后和压缩过剩生产能力,把“关小”和总量调控目标落到实处。

(2)继续调整财政政策,支持企业重组改制,促进企业加快建立适应wm要求和市场竞争需要的经营机制。积极做好企业国有股减持,买断国有职工身份和国有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等工作。

(3)认真做好企业下放和接收工作,妥善解决接收、下放过程中企业资产与财务处置等问题,合理确定、划转财政收入基数。

(4)合理运用财政各项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强我国经济的竞争能力。要按照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积极参与做好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工作,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支持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支持承担国家重点任务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提高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要支持发展信息、生物、新型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软件、新材料和中药现代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要促进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5)积极支持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要调整外贸发展基金的使用方向。积极落实中央“走出去”和“市场多元化”战略,支持外经贸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相关产品出口。

(6)大力支持非国有经济发展。利用各项财政专项资金,采用设定高新技术贷款风险基金、创业基金和其他合理的方式,支持非国有经济特别是民营和“三资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以优化我国经济结构,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增强我国经济竞争能力。

5.强化企业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工作的调研力度。搞好调查研究是实现科学决策的前提,是每个干部的一项基本功。要必须坚持“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工作作风,改变下基层单纯看汇报材料、开座谈会、听汇报等浮在面上的调研方法。要真正做到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

(1)研究在建立政府公共财政框架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进一步支持和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2)研究按照wto规则适时调整财政对企业的各项政策问题。

(3)要研究剥离企业办社会问题中的相关财政政策,解决制约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历史包袱和社会负担问题。

(4)研究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改制中如何加强国有股权变动的监管,改善和规范国有股权管理。

(5)研究建立企业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体系问题。

(6)研究三资企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财务管理和改善服务的政策建议。

(7)研究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优化财政资金分配,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8)研究中央改变所得税分配制度实行统一的按比例分享办法后对企业和各地区经济的影响问题。

6.强化财政企业财务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力度。应该看到,随着企业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的难度增大、业务增多、任务加重,客观上要求必须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大力强化财政企业财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力度。

(1)根据企业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工作的要求,健全机构,理顺职能,充实人员,确保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切实提高业务素质。每个干部一定要做到脑勤-勤于思考问题,敏锐性强,善于创新观念、方法与制度;勤学-学wto规则、学政策、法规、业务、电脑与英语,以适应入世后的管理工作需要;手勤-提倡自己动手,不要让别人代劳;勤问-对于拿不准的政策、业务要不耻下问,以准确无误地处理一些复杂难办的问题。

(3)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在政策制定、资金分配方面充分发扬民主,在任用干部上任人唯贤。要诚实从政,讲真话办实事。诚实是成事之基、立业之本,是财政干部应具备的品德。干部的职务与其素质、能力要一致,这是做到诚信的重要基础。要做到言行一致,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要做到表里如一,即口中说的与心中所想的一致;要做到前后一致,信守诺言。

财务资产管理工作篇3

文/李振宇,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宁销售分公司文章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意义更加凸显,要求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财务资产管理意识、创建完备的资产管理体系、提高预算管理和经营实践之间的相互反馈调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笔者由工作实践经验对公司财务资产管理工作的优化建议浅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财务资产管理工作篇4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思想、政权建设的需要,必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一项大事来抓[1],近年来,笔者通过在执行农村财务管理、审计及农村土地政策落实时,发现不断加强对农村财务的管理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抓好财务管理是农村工作的核心。但是目前村级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够规范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工作的正常运转。

1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调查,目前农村财务管理主要存有财务制度执行不严,农村财务管理弱化,使农村财务工作难以做到有章可循;集体资金管理混乱,村级财务管理虽然有了加强,但在集体资金管理上问题较为突出;物资管理手续不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财会人员队伍不稳等突出问题,与财务管理的工作性质要求财会人员要相对稳定相悖。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对策

2.1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制度保证

建章立制是村级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要解决村级财务混乱状况,最迫切的任务是在一定区域内针对财务管理现状,从财务收支结算管理、集体资产管理、民主理财与财务公开、会计核算管理、会计档案管理、财会人员与岗位职责等方面制定一套统一的、切实可行的财务规章制度[2]。从各村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制度,以及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债权债务管理、集体资产台账管理、票据管理、档案管理、财务开支审批、财会人员岗位职责、报账员岗位职责、会计人员管理,村组干部离任审计,“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会计电算化等多项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建立健全约束机制,促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运作。同时,村级财务必须坚持收支2条线,实行先收后支,杜绝以收抵支、差额入账、坐支现金等现象。

2.2规范资产管理,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一是明晰产权,摸清家底,建立集体资产台账。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的清产核资小组,对本村的资产进行彻底清查,了解整个资产状况,明晰资产所有权,并进行产权登记。其次,根据清产核资的结果准确无误地建立资产台账,做好集体资产的登记工作。二是搞好资本营运,确保资产保值增值[3]。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特点,搞好资产经营。经营性资产重点抓增效,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抓增值,资源性资产重点抓开发,福利性资产重点抓保护。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充分利用集体资产,如发包出租、使用权拍卖、统一经营等,达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三是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目前,村级专项资金主要包括征地补偿费、“一事一议”资金等。首先,对征地补偿费进行会计核算,按照专户存储、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来规范管理。其次,加强“一事一议”资金的管理,实行筹资收据,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由村民理财小组进行监督,使用、开支情况要及时向群众公布。

2.3搞好财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的要求,以便于村民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地进行公布,自觉接受村民的监督[4]。如财务计划、各项收入和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代收代缴费用、通过“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群众要求公开的其他财务事项。财务公开应以填写财务公开栏为主要的形式进行张榜公布。

2.4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农村财务管理既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业务性极强的工作。因此,稳定财会人员队伍,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至关重要。应着力抓好健全财会人员任免制度,建立财务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对乡村财会人力资源准备等关键性工作。村会计作为农村会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要求必须认真把握专业知识,熟悉政策,掌握规律,积极主动地参与村集体财务活动的事前预测和决策、事中的调整和引导,对两委成员“讲得清”,和村民群众“谈得来”,让财务公开制度落到实处。要加强对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实务的培训学习,增强其专业技能,提高业务水平,打造其应具备的良好素质。

3参考文献

[1]谢周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规范农村财务管理[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5):12-13.

[2]袁理.浅谈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08,28(6):98-100.

财务资产管理工作篇5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一、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施工企业不同于他行业,他自身的属性决定了他的生产经营活动应该具备周期长、成本大、资金回笼慢的特点,再加上施工企业经营的项目遍布在全国各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难度。作为贯穿施工企业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财务管理工作来说,应该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超前性,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在预测企业效益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动态式的超前管理,以达到企业预期经济效益的实现。

第二,综合性,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必须依靠其他各部门的相互配合,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上的难点

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在发挥财务管理职能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对企业资金筹集、使用和分配的管理,以便于财务人员对企业价值形态的管理。

(一)资金管理

资金作为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命脉,如何取得、使用和控制对企业而言变得十分重要。资金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决定着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状况。在签定施工合同之前,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对整个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其中就包括资金的预算和筹集等相关措施的制定。合理、有效的资金管理规划可以避免企业资金垫支施工,也可以防止施工资金流失和滥用,对于企业降低施工成本也起到很大作用。由于我国目前施工管理体系不健全,施工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难点:

1.垫支施工。由于不正当的市场竞争现象日趋激烈,一些施工企业为了取得工程项目,以低于预算价格投标,取得工程项目,由于中标价格过低,造成成本利润率较低,或施工企业先自行垫支进行施工,使得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职能受到很大影响。

2.应收账款占企业总资产比率较高。施工企业为了尽早取得市场份额,没有对委托方进行全方面的考察,使财务预测失去了他应有的效用,造成施工企业在市场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对于完工的项目无法及时回收账款,给企业的经营带严重的风险。

(二)固定资产管理

由于施工企业所取得的工程项目遍布全国各地,一些固定资产要随着工程项目的地点改变而转移使用地点,再加上,几个工程项目有时会同时由一个项目经理负责管理,对一些细节上的问题无法全面的管理控制,尤其是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施工企业聘请的施工人员一般流动性都比较大,个人背景有些也很复杂,对于一些价值较低的固定资产,在还没有达到预定可使用年限前,就被作为废弃品处理掉或是因为管理不善造成固定资产提前报废,有些轻便的固定资产丢失的现象也比较严重,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浪费,同时也提高了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上的施工成本。

(三)财务人员财务管理意识薄弱

大多施工企业都倾向于聘用老会计,但一些老会计处理账务的观念还处在做账上,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无法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因此,造成大部分施工企业的管理层对财务管理重视不足,没有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将工作的重点完全投入到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速度上,忽视了有效的财务管理能降低施工企业的成本和提高工程项目完工质量和速度作用。无法有效的发挥财务工作的职能,进而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

三、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

(一)调整财务管理的理念和模式

施工企业应该理顺工程项目各环节之间的财务关系,统一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做到施工企业实行财务管理计划时能考虑大局观念出发。将施工企业分散的财务机构和财务支配权收归企业,实行统一的财务核算制度,不但可以有效的支配企业的资产,也可以使企业全面掌握工程项目完成进度。

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市场下,施工企业应该根据市场的变及时调整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和模式,有计划、有步骤的使企业从被动转为主动超前的、科学的经营管理企业,进而以最优的方式实现企业的计划目标。

(二)加强企业对资金和固定资产的管理

施工企业应该完善资金和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对于施工企业的资金的管理方面,应该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施工企业应该集中管理资金,合理分配和调度资金,调剂企业资金余缺,提高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对于施工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方面,财务核算上应该进行合理分类核算,对于不同类别的固定选用适当的折旧方法进行管理,通过折旧加强对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报废的管理,同时,还要对固定资产进行编号,防止固定资产的丢失。

工程项目一般实行的独立核算制度,每个项目部都有单独支配资金和使用固定资产的权利。项目部应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指挥下,以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审批程序对收付资金和购入、报废固定资产,避免资金和固定资产的浪费,提高资金的周转率和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

(三)提高财务人员财务管理意识觉悟

施工企业应该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更新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使用财务人员熟练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审核标准和测算方法,使用财务工作人从机械的做账转为科学的做账,把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作为做账的前提。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控制了企业的运行,统一了企业的管理目标与经营目标。所以,不仅财务人员要树立财务管理理念是企业管理理念核心的意识觉悟,施工企业管理层也应该树立财务管理理念是企业管理理念核心的意识觉悟。使用企业的所有工作人员充分的认识到,有效的财务管理对提高工程项目质量,加快工程项目完成速度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财务人也要参与工程项目进展情况报告会议,逐步改善施工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施工企业财务人员业务水平。

四、结束

如何优化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运行系统,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新的课题。良好的财务环境,有效的财务管理理念,创新的财务管理意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重要手段,也是施工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

参考文献

财务资产管理工作篇6

【关键词】供电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供电企业产、供、销同时完成的生产经营特点,决定了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方式的特殊性,企业资金、资产高度密集,决定了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的复杂性。近年来,供电企业财务管理面临巨大挑战:一是供电企业内外部监管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电网建设投资力度的逐年加大,财务管理的内涵不断丰富和细化,财务管理任务非常繁重;二是部分企业财务管理的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矛盾日益凸显,需要尽快分析研究并妥善解决;三是随着财务集约化管理的快速推进,传统财务管理理念亟待更新,传统财务管理方法手段亟待转变,财务管理方式必须从事后反映型向风险防范控制型转变;四是随着eRp系统的上线,需要尽快实现财务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信息集成共享、实时传递,通过财务管理流程再造,构建科学、高效的财务信息化体系,任务异常艰巨;五是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亟待提高,尤其是财务人员的综合协调沟通能力亟待加强。破解这些难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从供电企业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稽核管理、财务收支核算等方面,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资源配置、服务保障、决策支持、重大经营风险防范等方面的作用。

一、以eRp系统为平台,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科学配置资源中的作用

1.积极发挥财务管理在eRp系统中的纽带作用,推动其他专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财务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企业的经营业绩和成果最终通过财务数据来体现,财务管理在eRp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企业销售、生产、基建、采购等各个管理环节与财务管理密不可分,企业人力资源、生产设备、资金等各种内部资源的科学配置与财务管理模块运行质量和效率相辅相成。eRp系统各模块通过财务模块的衔接而成为一个有机的资源管理系统,基于此,在完成繁重的财务管理任务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对其他专业管理模块提出有价值的财务建议和意见200多项,推进了其他专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效提升了eRp系统的运行质量和效率。例如,针对以往应收票据传递不及时、结算程序不符合内控制度的问题,提出优化应收票据结算管理流程的建议,在财务管控应收票据模块专门设置“应收票据录入”虚拟岗位,实现由业务部门直接发起数据录入,经过财务人员审核确认后,自动生成会计凭证,实现从业务信息向财务信息的自动转化和同步一致,在符合企业内部控制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应收票据的结算效率,取得较好的效果。

2.规范财务管理业务流程,夯实企业管理基础。基于eRp系统操作权限、流程,针对企业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对资金支付、工程转资、供应商确认、发票校验、资产报废、资产调拨等106个财务管理操作流程进行了梳理和改进,及时提出和有效解决eRp系统财务模块问题缺陷100多项,保障了企业eRp系统的正常运转。

3.勇于创新,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以eRp系统为载体,开发了以工程项目为链条的工程全过程管理系统,计划、物资、工程管理和财务等各个业务部门项目管理内容具体、职责清晰,实时、动态反映工程概算、资金到位、资金支出、竣工决算及工程进度情况,实现了工程项目资源共享和在线监控的目标。

二、以全面预算管理为龙头,增强企业财务管控能力

全面预算管理,是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益、调控各项经营活动的重要手段,如何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引领作用,不断拓展预算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始终是财务管理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1.建立核算、预算和业绩考核三位一体的科学管理机制,完善预算编制、下达、调整、控制、考核工作流程,提高预算执行刚性,实现企业预算管理全过程监控,较好地改变了以往重费用申请,轻过程控制的问题。

2.强化经济效益理念,优先安排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等项目资金,保证了各项生产经营工作的顺利进行;大力推行标准成本管理,制定七个方面92项增收节支降耗措施,可控费用较往年年下降5%以上,妥善处理资金紧张和费用支出呈刚性增长的矛盾,有效缓解售电量增长趋缓对经营指标的不利影响。

3.积极发挥预算的督导作用,严格落实省企业专项资金费用检查的有关规定,定期开展专项资金费用监督检查,专项工程抽查比例不低于项目计划的30%(数量),日常运维费用抽查比例不低于年度目标的30%(金额),及时发现资金使用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提高资金使用规范性和效益性。

4.创新预算管理手段,积极探索预算实时、在线监控的方式和方法,为补充完善目前eRp系统尚不能实现的功能,专门开发预算控制标准化管理系统,实时跟踪预算的执行;定期开展县级供电企业预算及成本管理对标评价,推进县级供电企业预算及成本管理标准化水平。

三、以资金管理为主线,规范企业经营活动

资金作为企业从事各项经营活动的基本要素,是企业的血液,资金循环涵盖和贯穿于企业的各个部位和环节,公司月平均电费收入约16亿元,月资金支出需求量约3亿元,如此大额的资金流量,管理过程容不得半点差错,管理制度容不得半点纰漏,必须始终关注企业资金的安全运行和规模效益。

1.建立严密的资金预算、调度和监控体系,集中资金调度和使用,以财务管控系统为载体,以业务部门预算为依托,建立完善的现金流量月度计划制度,保证资金收支程序的严谨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2.扩大资金集中支付的范围和深度,积极协调和妥善处置银行承兑汇票转付和贴现,减少资金沉淀,化解电费资金回收风险;加强对成本、技改、基建等各项资金收支的效益分析评价,实行月计划、旬调度、周平衡的资金管理方式,切实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

3.规范大额资金支付审批,制定严格的基建项目价款支付流程和审查程序,做到依据充分、单据齐全,确保基建工程“形象进度”与“财务进度”相一致,最大限度杜绝早付、晚付、多付及少付,防止财务风险和违约风险。

4.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管理,充分利用企业银行账户管理系统,撤并冗余银行账户,规范企业银行账户69个,强化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稽核机制,对各县企业银行对账单、调节表进行月度审核,防范各种资金安全风险。

四、以资产管理为重点,夯实企业管理基础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管好用好资产是夯实企业管理基础的重要途径。截至2010年年末公司固定资产规模高达160多亿元,随着企业内外部经营发展形势的巨大变化,资产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企业资产集约化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1.全面开展资产清理,夯实企业资产管理基础。健全资产清理组织体系,成立了以企业领导为成员的资产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和资产清理工作办公室,分设财务、生产、调度、科信、综合事务、营销、农电等7个工作组;细化工作安排,制定数据清理工作里程碑计划,将清理工作分解为4个阶段,30多个节点;创新工作方法,多次组织会议研究解决资产清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严格按照节点计划开展工作,通过以上举措,大力推动了资产清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截至2010年年末,累计清查核对资产卡片18.1万张、设备台账81.4万条,累计修改完善资产价值信息字段792万条,实现资产设备对应率100%的目标。通过资产清理工作,摸清了企业家底,理顺了资产价值信息与实物台账信息的对应关系,实现了价值管理和实物资产管理的信息共享和联动。

2.健全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和责任体系,推动资产管理迈上新台阶。通过修订企业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清晰界定各类别资产价值管理、实物管理、使用保管单位各自的职责权限,通过制定各类别实物资产管理办法,将每一项实物资产管理和使用的各项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员工,通过制定工程竣工验收规定,明确资产移交的项目、内容,从源头上规范资产管理各级各部门的责任,通过健全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和责任体系,彻底解决以往财务一家管资产的被动局面,实现资产价值管理部门、实物管理部门、使用保管部门“三驾马车”并驾齐驱、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切实提升企业资产管理的水平。

3.开展资产数据深化应用专题调研,提升资产信息的使用价值,为企业电网投资效益评价、销售电价测算、生产成本管控等重要经营管理活动,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

五、以财务制度体系建设为抓手,完善财务内控机制,努力构建防范企业重大经营风险的坚固屏障

1.完善企业资金管理制度体系。修订或制定企业资金管理办法、资金安全稽核制度、关键岗位轮换制度、离岗稽核制度等资金管理制度,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并严格执行,财务关键岗位轮换40人次,切实提高了企业资金安全水平。

2.系统分析财务专业管理危险源,引入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对资金、采购、销售、工程、固定资产、预算、成本费用、财务报告与披露、财务信息系统等9个类别38个方面的危险源进行了辨识评价,明确了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方法,提高了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水平。

3.强化在线财务稽核,探索建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拟订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框架,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即:内部控制体系整体框架;资金及账户管理内控体系;会计基础管理制度体系;纳税管理制度体系;稽核工作核心业务及工作方案;稽核工作体系框架及方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为防范和化解企业重大经营风险提供了可靠保障。

六、以财务集约化为统领,推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是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创新。财务集约化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和集团效益最大化。

财务资产管理工作篇7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优化

随着高质量发展的提出,国有企业进一步推进经营管理改革,旨在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建立创新优势。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企业高质量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因此积极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成为新时期的一项关键任务。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企业需要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大力开展优化和改进,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团队整体业务素质,才能在高质量发展时期实现突破创新。

1高质量发展的提出

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其根本在于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动选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落实到国有企业当中,高质量发展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着紧密的关联,企业只有保持创新活力,从深层次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行业竞争力,才能达成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在行业内形成进步的动力和源泉,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1]。

2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优化的重要性

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至关重要。财务管理优化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所在,对企业积累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第一,财务管理优化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高质量发展强调各项工作在现有水平上的提升。落实到财务领域,就需要国有企业认真审视成本、预算、内控等方面的工作质量,明确当前工作中的问题,并制定科学的管理举措,带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上升到更高水平。特别是财务工作,在企业运营中占据核心位置,充分的资金流、合理的资产负债比例、有效的收益增长,这些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不断优化财务管理,确保各项财务指标的稳健,防止财务风险和漏洞,才能避免企业资金链断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递增[2]。第二,财务管理优化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所在。高质量发展强调经济的活力,国有企业是由国家出资经营的企业,企业的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发展过程中企业资产也需保持增值的活力,才能使国有资产处于良性运转。所以领导决策层应当加强对于国有资产及企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注,从财务管理角度开展系统的企业资产评估,明确国有资产在企业运营中所处的状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国有资产进行维护,以利于资产保值增值,在企业创新发展中发挥应有的效能。第三,财务管理优化是企业积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改革,推动经营管理创新,旨在提升核心竞争力,而财务管理的发展涉及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管理人才等多个方面,高质量需要企业紧跟时代步伐,充分认识到信息时代财务管理的需求,并从企业现有的制度、流程出发,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漏洞,通过设计更加科学的管理举措,吸引专业人才加入,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所以财务管理的优化实际上也在带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使企业形成更为严谨的管理氛围,全员上下共同参与到节约成本、增加效益的工作中来,帮助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

3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竞争,国有企业应当认真分析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各项风险因素,进而为财务管理优化提供指引,使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第一,风险管理意识不强。信息时代企业的管理思维应当与时俱进,与市场环境相适应,以便应对严峻的竞争挑战,规避风险因素。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缺乏风险意识,而在转型和改革进程中,企业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市场拓展,因而对财务管理优化未能给予足够重视,财务工作中存在诸多风险因素,不利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例如,国有企业应收账款规模较大,资金回收期长,资金链风险较高;采购缺少计划性,重复采购的现象时有发生。可见企业尚未建立系统的风险预警机制,对风险问题的处理较为被动。第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是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依据,也是落实岗位责任的参照。目前国有企业虽然建立起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在工作流程、责任约束等方面还存在不完善之处。例如,预算执行流于形式,或是实际支出远超预算标准时,企业并未及时追究责任人。再如内部控制审批流程的落实中,相关责任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牵制约束机制,企业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强。制度上的不完善也给国有企业带来财务运营风险,尤其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企业各方面的投资经营活动容易受到风险因素影响,使运营产生波动,一旦出现问题将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3]。第三,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财务管理是一项复杂性的工作,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内部各单位、各部门运营中所产生的财务数据较多,财务人员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尽管企业已经引入财务管理软件,用于记录财务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大大提高了财务管理效率,但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财务人员对数据的分析和研究不够深入,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需要进一步开发,且信息安全问题较为突出。财务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安全管理作为保障,当前黑客攻击、数据窃取等问题都给国有企业财务运营带来了威胁。第四,资产管理不到位。国有企业是由国家投入资金建设起来的,在国家重点领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但企业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过程中,所购置的资产存在减值过快或是流失的问题。财务部门在以往的工作中,主要是对资产的账面价值给予核定,依据相应的资产减值标准,确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但实际上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与资产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使用管理不严格有着紧密的关联,闲置资产容易被损毁,资产流失严重,因而影响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第五,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信息时代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从传统的手工记账到电算化,再到财务信息的分析研究,为领导层决策提供支持,这些都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在信息素养方面,相对于单纯将财务信息录入系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更加强调财务人员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应用。例如,及时根据财务信息做好风险预警,协助企业设计更加适合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而现有管理人员在前瞻意识、专业能力、信息素养方面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4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优化的策略

针对当前工作中的问题,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国有企业应当及时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深化财务信息化建设,规范资产管理,组建专业人才队伍,从多方面促进财务管理优化。第一,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高质量发展时期,国有企业需要从管理理念的创新开始,明确新时期前进的方向,为积累核心竞争力、创新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企业领导应当积极开展全员宣传工作,向各级员工讲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引领员工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共同参与到财务管理优化的工作中来,从本部门出发,协助财务部门开展制度建设,落实岗位职责,切实降低财务运营风险,使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具备强有力的支撑。财务部门更要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综合各项财务指标,实现前瞻性管理。第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制度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落实的依据,缺少严格的制度作为支撑,各项工作就会流于形式,执行的效能大打折扣。国有企业适应了长期的安逸状态,在新时期必须积极转变观念,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修订不符合实际的制度,完善内控体系,扎实财务管理基础。企业应严格控制各项成本支出,建立预算分析报告制度,预算制定需经预算小组共同商定,执行过程中与各个部门有效对接,定期考核各部门预算执行结果,并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国有企业应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强化各级监督的落实。第三,深化财务信息化建设。目前各行各业已广泛实施财务信息化管理,对大型国有企业而言,信息化不仅仅是使用财务管理软件,将各项财务信息录入系统,建立电子凭证,按时制作财务报表,更重要的是借助信息化管理的支持,实现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深层次分析,为企业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包括资金流向、成本收益、资产负债、应收账款等信息,都是企业开展下一阶段投资运营必须参考的依据,财务人员应定期编制分析报告。另外企业应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做好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安全维护,定期更新防护软件,划分登录权限,保证财务信息化管理的稳定性。第四,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随着技术升级换代,国有企业应对资产管理给予充分的重视,积极推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财务部门应与资产部门共同开展核查工作,对资产的实际价值进行评估,及时发现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的问题,分析资产减值过快的原因,并制定资产维护管理举措,安排专人负责定期维护、保养、维修,使资产有效发挥使用价值。对闲置资产和不良资产,国有企业应进行资产处理,避免占用库存空间。第五,组建专业人才队伍。随着信息化管理的推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也对专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作为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时代善于应用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注入全新的动能。可见财务管理工作更需要复合型人才的支持,国有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人才选拔和聘任制度,吸纳具备专业基础、适应信息时代管理要求的人才,加入到新时期的改革潮流,由专业人才为企业各项财务制度建设、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财务报表分析提供支持,推动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上升[4]。

5结语

信息时代国有企业正在面临全新的竞争和挑战,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国有企业必须全面审视当前工作中的问题,明确财务管理优化的意义,进而带动全员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积累高素质人才,从而降低财务管理风险,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积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燕.提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措施探讨[J].财会学习,2019(9).

[2]方武.新时代财务管理工作要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J].中国总会计师,2018(12).

[3]祁丹.经济转型期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J].管理观察,2018(27).

财务资产管理工作篇8

(一)新制度执行不到位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从2013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修订的会计制度,然而,由于缺乏对财务管理的深刻认识,认识不到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导致新会计制度执行不到位,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衔接存在一定问题。而且,不少会计人员不熟悉新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工作准则,未掌握与制度相匹配的适合的会计核算方法,影响了财务管理成效。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财务管理制度是财务管理工作规范运作的基础。据调查显示,不少事业单位未针对新规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的学习与培训,也未及时修订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加之,日常工作中财务管理制度落实的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三)内控作用发挥不充分

内部控制是财务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到位,认为内部控制只是一种形式,从而导致内部控制发挥不出应有的约束作用,资金管理不规范,常发生白条抵账、公款私存现象。

(四)资产管理不规范

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一直存在的问题,虽然实行了网上资产管理,但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根本未得到有效改善。比如,虚报资产、损坏严重、未及时处理报废的固定资产、公物私用等。而会计处理从原来的不计提折旧到现在的计提,一些基础性工作并未跟上,造成会计核算不精确。(五)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性工作,所有的资金支持都必须控制在预算范畴内,原则上预算一旦通过执行,不得随意更改。但是不少行政事业单位随意更改预算,导致预算执行不力。更为严重的是,预算编制不科学极大影响了预算方案的准确性,使预算失去了真正作用。导致预算编制不科学的原因主要在于三方面:一是,对预算编制认识不深,编制预算时未结合事业单位年度发展计划、未充分论证项目费用等,保证不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二是,预算管理不全面,未严格按照“分析-编制-审批-调整-执行-决算”程序进行预算控制与管理,进而导致预算失控,出现超额、超支情况;三是,预算编制方法不先进,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效果不明显。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与改革

为有效改善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开展新一轮的财务管理创新工作,提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策略与手段,严格财务监督与绩效考核,加强财务管理的同时提高资金管理效益,从而全面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符合新时期工作需要。

(一)加强新会计制度宣传教育,贯彻落实新规

行政事业单位就提出的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单位内部积极进行宣传教育,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对全部工作人员宣传新会计制度,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对于财务人员,除了通过同一活动学习新会计制度外,还要求其掌握新旧会计制度之间的差异,了解新会计制度在哪些方面做出了调整,从而实现新会计制度和单位财务管理上顺利衔接。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利于增强相关人员对财务管理内涵的认识,利于新会计制度的贯彻执行,利于制定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措施,使财务管理达到预期目标。

(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科学实施财务管理工作

随着新制度、新问题的出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也需要不断做出调整,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为财务管理行为提供科学的、规范的准则。因此,应在原有财务管理制度基础上,结合新制度和新问题做进一步调整,符合时下财务管理工作需要,让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实现有标准、有规则、有尺度的运作,从而维护财务管理制度的权威性。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利用内控约束作用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显著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结构,通过组织控制、授权批准控制、资产保护控制、会计记录控制、风险控制和预算控制等手段对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管理,配以明确的经济业务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作用。

(四)强化资产管理,促进资产管理工作改革

为保护国家资产安全与完整,应当加强资产核算与管理。首先,探讨一套科学合理的资产核算方案,让账面信息能真实的反映资产的提取、维修、报废等情况,以及实际价值。其次,严格资产转让、出租、报废处理的审批,将竞标引入资产转让中,实现资产处理公开、透明,防止资产流失。最后,提高规定资产使用效率,避免铺张浪费,降低财务支出。

(五)采用综合预算管理,严格预算执行过程

预算管理是有效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这里提倡采用综合预算管理,这是一种新型预算管理方法,不同于过去的以成本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方法,而是通过对预算分析与编制、预算执行与纠正、预算控制与管理一系列手段实现对资金支出过程的有效控制,提高资金利用率。其中预算执行是关键环节,常常因为意料之外的情况而造成执行偏差,从而影响财务管理状况。一旦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需要增加预算的情况,行政事业单位要应当将这部分预算上报给财政部,通过审核后才可以调整预算方案,否则不能随意更改已经通过的预算。可以看见,严格控制预算执行过程,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财务管理成效,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性发展。

(六)搞好财务监督,规范财务账目设置

搞好财务监督工作,能促进财务管理活动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首先,严格要求财务部、审计部、纪检部按照相关规定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活动进行定期检查,严查假账、私账及违反会计制度的经济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其次,进一步规范财务帐目设置,严格按照新会计制度建立财务账册,各行业的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按照统一标准建立一套账册,不许设立其他账册,消除“小金库”等违规行为。同时,实行收缴分离,有效防治资产流失,保护资产安全。

(七)创新与完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财务管理效益

创新与完善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用量化指标考评资金使用情况,可及时发现预算偏差,及时纠正偏差,使资金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财务的有效管理。绩效指标的构建要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活动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经营的业务设计量化指标,确保绩效考核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八)融入新的财务方式,创新财务运行机制

在财务管理中融入全程电算化财务、联网式电子财务等方式,实现财务运行信息化,使所有的财务行为都要在网络系统上显示出来,创新以往的财务运行机制。在这种财务运行机制应用稳定后,可尝试将其与财务部、审计部、纪检部联网,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运行进行实时监控。

三、结束语

财务资产管理工作篇9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优化

随着高质量发展的提出,国有企业进一步推进经营管理改革,旨在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建立创新优势。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企业高质量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因此积极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成为新时期的一项关键任务。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企业需要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大力开展优化和改进,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团队整体业务素质,才能在高质量发展时期实现突破创新。

1高质量发展的提出

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其根本在于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动选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落实到国有企业当中,高质量发展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着紧密的关联,企业只有保持创新活力,从深层次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行业竞争力,才能达成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在行业内形成进步的动力和源泉,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1]。

2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优化的重要性

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至关重要。财务管理优化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所在,对企业积累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第一,财务管理优化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高质量发展强调各项工作在现有水平上的提升。落实到财务领域,就需要国有企业认真审视成本、预算、内控等方面的工作质量,明确当前工作中的问题,并制定科学的管理举措,带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上升到更高水平。特别是财务工作,在企业运营中占据核心位置,充分的资金流、合理的资产负债比例、有效的收益增长,这些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不断优化财务管理,确保各项财务指标的稳健,防止财务风险和漏洞,才能避免企业资金链断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递增[2]。第二,财务管理优化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所在。高质量发展强调经济的活力,国有企业是由国家出资经营的企业,企业的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发展过程中企业资产也需保持增值的活力,才能使国有资产处于良性运转。所以领导决策层应当加强对于国有资产及企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注,从财务管理角度开展系统的企业资产评估,明确国有资产在企业运营中所处的状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国有资产进行维护,以利于资产保值增值,在企业创新发展中发挥应有的效能。第三,财务管理优化是企业积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改革,推动经营管理创新,旨在提升核心竞争力,而财务管理的发展涉及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管理人才等多个方面,高质量需要企业紧跟时代步伐,充分认识到信息时代财务管理的需求,并从企业现有的制度、流程出发,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漏洞,通过设计更加科学的管理举措,吸引专业人才加入,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所以财务管理的优化实际上也在带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使企业形成更为严谨的管理氛围,全员上下共同参与到节约成本、增加效益的工作中来,帮助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

3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竞争,国有企业应当认真分析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各项风险因素,进而为财务管理优化提供指引,使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第一,风险管理意识不强。信息时代企业的管理思维应当与时俱进,与市场环境相适应,以便应对严峻的竞争挑战,规避风险因素。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缺乏风险意识,而在转型和改革进程中,企业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市场拓展,因而对财务管理优化未能给予足够重视,财务工作中存在诸多风险因素,不利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例如,国有企业应收账款规模较大,资金回收期长,资金链风险较高;采购缺少计划性,重复采购的现象时有发生。可见企业尚未建立系统的风险预警机制,对风险问题的处理较为被动。第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是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依据,也是落实岗位责任的参照。目前国有企业虽然建立起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在工作流程、责任约束等方面还存在不完善之处。例如,预算执行流于形式,或是实际支出远超预算标准时,企业并未及时追究责任人。再如内部控制审批流程的落实中,相关责任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牵制约束机制,企业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强。制度上的不完善也给国有企业带来财务运营风险,尤其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企业各方面的投资经营活动容易受到风险因素影响,使运营产生波动,一旦出现问题将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3]。第三,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财务管理是一项复杂性的工作,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内部各单位、各部门运营中所产生的财务数据较多,财务人员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尽管企业已经引入财务管理软件,用于记录财务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大大提高了财务管理效率,但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财务人员对数据的分析和研究不够深入,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需要进一步开发,且信息安全问题较为突出。财务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安全管理作为保障,当前黑客攻击、数据窃取等问题都给国有企业财务运营带来了威胁。第四,资产管理不到位。国有企业是由国家投入资金建设起来的,在国家重点领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但企业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过程中,所购置的资产存在减值过快或是流失的问题。财务部门在以往的工作中,主要是对资产的账面价值给予核定,依据相应的资产减值标准,确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但实际上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与资产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使用管理不严格有着紧密的关联,闲置资产容易被损毁,资产流失严重,因而影响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第五,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信息时代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从传统的手工记账到电算化,再到财务信息的分析研究,为领导层决策提供支持,这些都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在信息素养方面,相对于单纯将财务信息录入系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更加强调财务人员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应用。例如,及时根据财务信息做好风险预警,协助企业设计更加适合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而现有管理人员在前瞻意识、专业能力、信息素养方面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4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优化的策略

针对当前工作中的问题,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国有企业应当及时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深化财务信息化建设,规范资产管理,组建专业人才队伍,从多方面促进财务管理优化。第一,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高质量发展时期,国有企业需要从管理理念的创新开始,明确新时期前进的方向,为积累核心竞争力、创新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企业领导应当积极开展全员宣传工作,向各级员工讲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引领员工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共同参与到财务管理优化的工作中来,从本部门出发,协助财务部门开展制度建设,落实岗位职责,切实降低财务运营风险,使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具备强有力的支撑。财务部门更要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综合各项财务指标,实现前瞻性管理。第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制度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落实的依据,缺少严格的制度作为支撑,各项工作就会流于形式,执行的效能大打折扣。国有企业适应了长期的安逸状态,在新时期必须积极转变观念,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修订不符合实际的制度,完善内控体系,扎实财务管理基础。企业应严格控制各项成本支出,建立预算分析报告制度,预算制定需经预算小组共同商定,执行过程中与各个部门有效对接,定期考核各部门预算执行结果,并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国有企业应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强化各级监督的落实。第三,深化财务信息化建设。目前各行各业已广泛实施财务信息化管理,对大型国有企业而言,信息化不仅仅是使用财务管理软件,将各项财务信息录入系统,建立电子凭证,按时制作财务报表,更重要的是借助信息化管理的支持,实现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深层次分析,为企业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包括资金流向、成本收益、资产负债、应收账款等信息,都是企业开展下一阶段投资运营必须参考的依据,财务人员应定期编制分析报告。另外企业应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做好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安全维护,定期更新防护软件,划分登录权限,保证财务信息化管理的稳定性。第四,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随着技术升级换代,国有企业应对资产管理给予充分的重视,积极推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财务部门应与资产部门共同开展核查工作,对资产的实际价值进行评估,及时发现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的问题,分析资产减值过快的原因,并制定资产维护管理举措,安排专人负责定期维护、保养、维修,使资产有效发挥使用价值。对闲置资产和不良资产,国有企业应进行资产处理,避免占用库存空间。第五,组建专业人才队伍。随着信息化管理的推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也对专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作为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时代善于应用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注入全新的动能。可见财务管理工作更需要复合型人才的支持,国有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人才选拔和聘任制度,吸纳具备专业基础、适应信息时代管理要求的人才,加入到新时期的改革潮流,由专业人才为企业各项财务制度建设、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财务报表分析提供支持,推动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上升[4]。

财务资产管理工作篇10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

由于近几年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市场中各行业企业间的竞争也愈发的激烈起来。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将会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而精细化管理作为影响企业财会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需对精细化管理在企业财会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对此,分析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含义,以及当前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方案,进而提升企业财会管理的整体水平。

一、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1.财务会计管理的概念

所谓的财会管理精细化,针对的就是每个工作岗位和工作业务建立起与之相对应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责任规范,并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财务会计管理,且在实践工作中对这些管理理念和模式进行全面落实。通过财务精细化管理,将财务管理工作潜在价值挖掘出来。就财会精细化管理工作本身来看,该项管理工作被有效应用和落实的重要依据就是企业内部既定的目标与组织,只有确定相关的目标组织,才能够将企业生产经营期间所有的财务控制环节进行整合,形成合力,从而为企业所有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保障。在企业财会管理的过程中,其控制主线就是全员、全方位的不断整理各项财会工作细节,总结出一套真正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以便从根本上提升企业财会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2.财会管理精细化的意义

就企业财会管理工作本身来看,该项工作在进行期间最基本的工作要求就是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在工作期间提供科学、合理、可靠的信息数据。而精细化管理在企业财会工作中的应用,不仅能够进一步拓展企业未来发展进步的空间,还能够对企业经营发展期间出现的财务风险展开有效控制,确保财务管理目标得以实现。此外,精细化财会管理的施行,还可以帮助企业财务人员熟练掌握和应用各项财务工作流程,确保企业的财务工作可以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进行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从而帮助企业各工作部门的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结合财会管理工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

二、财会精细化管理的问题

1.资金的使用效率低

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来看,其主要设计的工作任务就是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这两项内容。现阶段,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有关企业经费管理的方式也都是由传统账面平衡方面对核算工作展开细致考虑,并没有对资金的使用效率、用途和效能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考核。这样一来,不仅会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经费紧张的问题,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资金利用率。

2.资产管理较为松散

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展开资产管理时,就是依靠收付中心,从价值上对企业的资产进行核算。而企业的使用部门指的就是从实物出发,对企业资产展开有效管理。而这些管理方法的使用,则导致企业资产的价值和实物管理工作间存在了脱节的情况,甚至部分企业因为没有将固定资产的明细账如实登记,造成企业在经营期间出现了资产流失等财务问题。此外,一些财务使用部门管理者往往过于重视财政资金的规范运作,对资产管理工作的关注度不高,特别是对企业固定资产后续的一些控制管理工作,更是十分的忽视,导致当前我国各行业企业自身的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相对较低,财会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质量一直不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

三、强化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1.规范财务会计管理行为

为了可以进一步适应时展的新要求,规范企业财务管理行为,推进精细化管理在企业财会工作中有效应用,财会管理人员一定要坚持将服务、监督、核算工作集为一体的基本管理原则,对财务人员日常工作任务和责任进行细化和量化,并按照财会工作人员自身基本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范管理制度,确保财会管理人员的财务行为都能够有法可依。此外,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将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进一步落实,以便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企业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率,从而促进财会管理精细化工作能够进入到制度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轨道之中。

2.强化财务管理和报账人员队伍建设

作为财务管理精细化的主体,财务和报账人员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以便能够更好的承担精细化管理和财务监督两方面的工作任务要求,从根本上提升会计核算工作的管理质量和水平。因此,企业管理者需要做好财务工作队伍的建设,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不断提升这些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使其能够对有关财务会计的法规制度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的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水平,进而为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企业管理者还应该要针对企业对财务和报账工作的要求,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机制和资格认定标准,淘汰不合格的工作人员,消除财务核算工作在管理上存在的盲区和空白点,进而达到监督工作人员的目的。

3.完善企业资产的内部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企业财会管理精细化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企业管理者需要针对该项工作成立一支专业的资产管理小组,并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资产保管和岗位责任管理机制。对于那些对固定资产的明细没有进行分类的企业,更要进一步明确财务会计的管理责任,以便能够在企业出现资产变动时,可以在获得了相关部门审批手续的基础上,做好相关记录工作,控制好企业固定资产账目。

4.构建完善的资产外部监管机制

首先,企业管理者需要以自身实际情况依据,定期制定资产盘点、赔偿和资产管理责任追究制度,从根本上防止企业资产流失的情况出现,确保企业资产价值不受影响。其次,需要严格按照我国部门的规定和财务核算标准对企业资产进行核算,通过定期或者是不定期清查的方式,对企业内部的各项资产进行一一核实,从而更好的掌握不同类型企业内部固定资产在各个时期的变动情况。最后,对于企业内部资产的出租、调入和报废等其他工作,必须要在得到了相关部门审批手续后,才可以登记在册,从而有效的防止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出现财务风险,进而从根本上保障企业资产管理水平。

5.强化财务管理各项职能

随着近些年我国各行业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得其生产环节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而各个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也需要在工作期间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工作责任,且企业管理者在确定各阶段工作流程时,也需要统筹全局。企业领导者在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前,需要对该项活动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展开深入调查研究,正确认识财务会计工作的作用,逐步拓展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范围,严格按照精细化管理指导理念的相关要求,强化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从而最大限度控制财务风险的出现。6.优化调整财会管理方式应用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优质服务,所以,只有不断的优化和调整企业财会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各项手段,才能够达到降低各项活动开支,节约企业生产成本的目的。因此,在建立企业财务管理控制制度时,财务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标准进行。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社会各界对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财会管理手段,将精细化这一理念融入到我国企业财会管理工作中,对于提升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和质量,促进企业良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当前财会管理精细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找出该项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精细化管理方案势在必行。

作者:穆桂香单位:江苏西德电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康雅贞.关于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7:34-36.

[2]谢世佐.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方法[J].时代经贸,2016,21:21-22.

[3]辛胜军.浅析财务会计工作精细化管理[J].时代金融,2015,36:333.

[4]孟须芹.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方法[J].企业导报,2016,03: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