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证书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55:37

不动产证书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社会性;市场经济;政府调控;竞争性分权管理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1)01-0074-05

abstract:thispapertidieduptheconception,characteristicanddevelopmentofsocialityprofessionqualificationcertificate;analyzedthepuzzledomofsocialityprofessionqualificationcertificate:Beingsuspectedirregularity,marketbeingconfusionandbeingfacedwithcompetitionofnationalprofessionqualificationcertificate;Gavesomenewannotationaboutthevalueandadvantageandproductivenessofsocialityprofessionqualificationscertificate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nationalprofessionqualificationcertificate;Bringforwardareformstrategywhichistobuildacompetitivebranch-administratedmodelofsocialityprofessionqualificationscertificateundernationalprofessionqualificationcertificatesystem,andputforwardthebaseideaofstructure.

Keywords:professionqualificationcertificatesystem;sociality;marketeconomic;governmentalcontrolling;competitivebranchedadministration

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劳动者就业上岗和用人单位招收录用人员的主要依据。全面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近几年,随着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不断推进,体育行业中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尤其是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在我国健身行业中得到了快速推广,影响力不断扩大而倍受市场关注。

体育行业中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迅速崛起的影响之一就是打破了我国体育认证市场的现有格局。因为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出现前的十余年间,在我国体育认证市场中占主导地位是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这类证书并非由政府颁发,而是由国内外一些社会性团体、企业等机构认证颁发,如亚洲体适能私人教练证书(aaSFp)。这些证书曾不仅填补了我国体育领域职业资格认证的空白,更成为支撑健身服务企业发展的重要“软实力”。许多“国际权威”证书对于健身业来讲是耳熟能详,至今仍受到健身服务企业和从业者的青睐。然而,随着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体育行业中的贯彻实施,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的市场主导地位不仅受到挑战,更是面临着涉嫌违法而被清理的生存危机。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我国体育市场化发展的产物,至今仍在我国健身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体育部门在大力推广国家职业证书时不应忽视这类证书的生存与发展。如何妥善处理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是体育行业建立健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1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概述

1.1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的概念及界定

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是相对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而言的,指由非政府部门或其指定的证书鉴定机构认证颁发的各种涉及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评定的从业资格证书。这类证书的种类比较多,名称也比较杂乱,如高级私人教练证书、体适能训练师等,虽然此类证书很少以“职业资格证书”冠名,但都是作为持证者从事某项体育职业(工种)的资格证明之用,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性质,本文将此类证书统称为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目前,我国颁发社会体育职业证书的认证机构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协会(学会)性团体,如中国健美操协会、国际健联(iFBB);第二类是商业性体育(教育)培训机构,如亚洲运动及体适能专业学院(aaSFp);第三类是一般健身服务企业,如英派斯健身俱乐部。

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又可作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是指除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四种现行国家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及教师资格证(体育)之外的由上述机构颁发的各种涉及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评定的从业资格证书,包括我国官方机构下的各种体育协会或单位颁发的裁判证书、教练证书、(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等,以及纯民间性社会机构颁发的各种类型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如私人健身教练证书。狭义的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是指由纯民间性机构颁发的各种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官方机构下的各种体育协会或单位颁发的证书不包括在内,此外纯民间性机构颁发的各种体育技能培训证书(只作为培训证明,不作为从业资格证明)也不包含在内。本文对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取狭义的理解。

1.2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的主要特征

1.2.1民间性

目前在我国发行的各种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都是由民间性机构(如协会、健身教育培训机构、健身企业)认证颁发的,并非由政府部门颁发,也非由政府指定的职业鉴定机构鉴定认证。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鉴定、管理活动都是民间。

1.2.2营利性

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公益性原则不同,创办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人力资源开发为认证培训机构创造一定利润,尽管一些协会性质的机构创办证书时也不将赢利作为其主要目的。但实际上,从培训、鉴定认证到后续证书管理,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闭合的利益链,参与这一利益链中任何一个环节中的单位和个人都能从中获利。十几年来,由于资格认证中的高额利润,体育领域的考证热也像其它领域一样,逐渐形成“考证经济”,资格认证业也发展成体育行业中的新兴产业。营利性是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1.2.3市场性

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的民间性决定了其不可能像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那样通过行政方式去推广,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其生存必须通过市场竞争(采取竞争性分权管理方式)。各证书必须遵循市场规律,要确保自己证书的质量、信誉和优势。

1.2.4品牌性

同样是私人健身教练证书,会有多家机构认证颁发,出现“证出多门“现象,但不同品牌证书的市场认可度大不相同,如国际健联(itBB)的证书就倍受市场青睐,而英派斯的认证基本只在该企业内得到认可。对于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而言,品牌决定生存。因此,为获取市场,各证书机构都很注重品牌建设,力争进入“国际权威”证书行列。

1.2.5时限性

多数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都不是终身制的,都设置了一定的有效期。证书机构会针对市场需求定期对证书更新,要求持证者参加“保先”式定期培训,以保持持证者的职场竞争优势。同时,跟进式的继续教育使得证书机构可以不断从持证者身上获取利润。

1.2.6细分性

在当前的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市场上,证书产品线是极为丰富的。各证书机构针对市场开发了品种繁多的(工种)证书,满足了市场的多元与细分需求,使持证者的职场定位更准确。

1.2.7引领性

为确保竞争优势,各证书机构还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发出新的职业(工种),推出新的证书。证书开发的市场反应迅速灵活,新证书往往走在健身服务业的最前沿,引领着某一健身职业的市场发展。因此,很多社会性体育职业(工种)的名称在我国的职业分类大典上是找不到的。

1.2.8高附加值

为获取最大利润,各认证机构都努力将证书打造成高附加值的产品。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的高附加值来自两个部分:第一是证书培训。除首次培训时的高额费用外,还在后续的跟进式继续培训中不断获取利润。第二是嵌入式产品销售。部分证书是专门为某种健身产品而开发的,即证书与某一健身产品是镶嵌在一起销售的。如莱美的SpininG(动感单车)教练证就是专门为莱美的SpininG项目而开发的,若要经营莱美的SpininG项目就必须持有莱美的SpininG教练证。这种嵌入式产品销售与微软的做法有些类似,微软一方面销售计算机软件,同时也在推销自己的计算机认证。嵌入式产品销售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性,更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1.3我国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的发展

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是伴随着我国体育市场化改革和国际化发展而成长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上开始涌现出许多经营性体育健身娱乐场所,从事经营性体育健身服务工作的从业人员也随之大量增加。随着竞争的加剧,市场对体育健身服务从业人员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这类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化、制度化、行业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持证上岗”开始逐渐成为许多健身企业在竞争中的自律行为。而此时,我国体育行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作为从业证明的只有官方体育协会颁发的教练员证、裁判证,或(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以及各种学历文凭,但这些证书难以满足健身企业经营竞争的需要。

这一时期,伴随着我国健身行业的快速市场化,健身产业的国际化步伐也在加快。一些国际知名健身企业如美格菲、莱美等纷纷进驻中国,他们在将欧美健身市场一些成熟的健身服务产品(如私教)引入中国的同时也将健身行业中的职业认证机制(如提供私教必须有私教证书)带入了我国健身行业。与此同时,一些商业性的国际体育认证机构如美国体适能协会(aFaa)等也进入中国,在中国开始进行体育职业认证培训,为从业者提供从业资质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引入不仅为这些健身企业招聘和管理从业人员带来了便利,同时这些证书所镶嵌的健身产品(如莱美系列健身产品)更是为健身企业带来了高额利润,成为健身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基于此,许多国内健身企业纷纷效仿,很多企业在招聘时将求职业者拥有某些“权威的”证书作为重要的聘用条件甚至是必要条件。这样,以私人教练为代表的体育职业资格证书逐步开始在体育健身行业内部流行开来。而“权威”证书所带来的高额薪酬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体育(职业)证书考证行列,进入本世纪初,体育行业中的考证热迅速升温。

2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下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的生存困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渐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不断完善,尤其是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在健身行业的逐步推广落实,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开始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

2.1涉嫌违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及相关法规,成为清理对象

在我国,法律规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证书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通过国家法律、法令或者行政条规的形式,以政府的力量来推行,由政府认定和授权的机构来实施,这是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制度特征。该制度规定新职业命名、标准制定、培训、鉴定等都由政府授权,证书则由政府统一颁发,这是一种集中式非竞争管理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该制度下,我国的体育职业资格认证由体育行政部门主管实施,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由国家统一颁发。显然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及其认证行为违反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及相关法规。

2008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有效遏制职业资格设置、考试、发证等活动中的混乱现象,规范职业资格认证市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通知》(下简称《通知》(〔2007〕73号)出台,明确提出“各类企业不得自行开展冠以职业资格名称的相关活动”、“组织实施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不得以营利为目的”[2]等规定,并提出了明确的清理范围。《通知》使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丧失了存在的法律依据,陷入被废止的灾难性困境:1)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不属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之列,作为从业者的职业资格证明不具有法律效应;2)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认证活动涉嫌准入性职业资格范畴,存在着引发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潜在危害,是非法行为,属清理废止范围;3)“组织实施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规定剥夺了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的生存之本。

2.2认证市场混乱,认证质量问题突出

由于我国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及其认证活动没有被纳入到我国(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管理之中,政府部门对体育认证市场监管很薄弱。到目前为止,政府部门还极少有过对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的专门监管,只有工商及物价部门按照一般经营活动对其进行常规管理。而体育认证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其自我约束、自我净化的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因而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一方面缺乏规范,证出多门。众多机构推出的认证种类繁多,认证交叉重复,认证过程缺乏监督,证书的可信度难以判断。另一方面,培训机构鱼目混珠,良莠不齐,培训考试走过场,花钱买证等现象严重。近年来,上述问题越来越突出,社会对此反应强烈,严重削弱了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3面临国家证书的竞争与挤压

2004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成立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以国家意志开始在体育行业正式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国家资格证书在体育证书市场迅速崛起:1)体育职业资格鉴定部门运用行政手段,在健身行业及社会上大力宣传国家体育职业资格证书,使其社会影响力迅速扩大;2)有关部门依托《全民健身条例》等法规,以就业准入制为由,将体育行业特有职业作为限制类职业进行管理,一概要求持“证”上岗,许多健身企业被迫要求其员工参加国家体育职业资格认证;3)体育职业资格鉴定部门发挥行政优势,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体系,依托高校等机构建立了一大批职业技能培训基地;4)随着国家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的逐渐推广,一条围绕着国家体育职业资格认证的利益链条也开始形成,为抢占市场,一些地方在宣传推广中刻意强调国家证书作为体育职业资格证明的唯一合法性(这一做法涉嫌违规),对社会性证书实施打压。在这场并不对等的官民认证竞争中,社会性证书明显处于劣势,面临被国家证书逐出市场的危险。

3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下对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的重新审视

如今,在建立健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过程中,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越来越成为清理整顿的重点对象,有关部门关注的主要是其负面问题,却很少认真理性地对其进行研究。对待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不能简单地一清了之,需要对其重新理性看待。

3.1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有着自身价值和优势

在我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之前和建立之初,社会性职业资格证书尤其是一些国际知名认证进入我国,在诸多行业(包括体育)中弥补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缺失所形成的空白,对促进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起过重要的推动、借鉴作用。此外,在我国目前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中,职业教育还非常薄弱,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认证虽然在主观上是赢利行为,但在客观上起到了培养体育职业人才的作用。虽然社会性职业资格证书有自身的弊端,但与国家证书相比,它还是有着以下方面的独特优势:

1)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竞争性分权管理模式比国家证书非竞争性集中管理模式更能发挥市场机制去开发、推广和管理证书。

2)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主要着重于规范与管理,将职业资格证书视为就业的通行证,而社会性职业资格证书不仅要考虑就业准入问题,还要考虑为用工企业创造经济利益。因此,社会性职业资格证书不仅重视其就业身份证明的作用,还特别强调其作为生产力的重要价值。

3)目前我国体育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与教材及鉴定模式采取的是全国“大一统”的模式,职业标准及培训课程是由政府部门制定、推行的,主要依靠学科专家、学者参与研制,很少有企业人员介入,职业技能鉴定中的学科化倾向较严重。而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的开发更多地是由产业发展推动的,认证标准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4)基于市场竞争,在职业(工种)开发、职业标准、课程开发、培训模式、证书推广等方面,证书企业都必须不断创新。相比之下,由于处于垄断地位,缺乏竞争,国家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市场反应相对迟缓,灵活性和创新性都不足,很难在体育职业领域起引领作用。

5)部分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与某种健身产品是镶嵌在一起销售的,在开发认证的同时,也在开发推广某一健身项目,所以许多新的健身运动项目常常出自这些认证机构。这一点是国家证书所无法实现的。

6)国家职业证书采取的是终身制,而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多有时限性,需要持证者参加“跟进式”培训,这对于保持从业者的职场竞争优势具有积极意义。

随着国家(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的推广,一些健身企业中出现了这样一幕场景:企业一方面要求员工获取国家证书以应对执法检查,另一方面要求员工获得各种“权威”证书以赢得市场。这不仅反映出健身企业的一种无奈心理,更从实践上证明了社会性体育资格证书对于健身行业的重要价值。

3.2营利性认证符合市场经济改革要求

我国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认证及其相关活动定位于非营利性质的公共服务,人们对于营利性职业认证总是怀有某种偏见,甚至被视为违法行为。《通知》规定“组织实施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而现实情况却是,早在2004年年底,我国培训业的产值已达2000多亿元,行业净利润已经接近1000亿元,而且正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3]。一个包括体育职业资格认证在内的庞大的认证市场已经形成。面对这样的市场潜力和丰厚的利润回报,包括一些政府部门在内的各种机构、组织无不为之心动,纷纷涉足其中。一些人对“认证教育”发展成“认证经济”的“担心”已成事实。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各个领域都开始了市场化改革,在基础教育、社会保障乃至军事等涉及民生及国家安全的领域都有过市场化尝试,但在职业认证领域却要关闭市场大门,禁止营利性认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却把自身排除在市场之外。事实上,从国外的成功经验来看,市场化、社会化是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主要途径。不能将认证市场的混乱完全归咎于证书的赢利性质,问题出在没有依法营利。在市场经济下,需要改变对营利性职业认证的偏见。市场自有其强大而不可抗拒的淘汰功能和净化能力来进行符合社会需求的选择,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来推行和发展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如果职业资格证书是由真正社会化、市场化的机构来发放,从长远来看,这些机构增进自己营利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断创新、严格测评,以博取用人单位的信任而立足市场。

3.3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的问题主要在于监管机制缺失

一直以来,包括社会性体育职业证书在内的职业资格证书泛滥失规的状况饱受诟病。然而,就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而言,其发展中的问题并非主要源于证书的赢利动机或证书本身的其它因素,主要是因为监督管理机制缺失,未能依法赢利:一方面,国家职业资格制度下的监督管理理念和手段落后,有关部门习惯于采取行政许可或类似行政许可的方法,不注重发挥市场作用,没有学会运用市场天然具备的选择和淘汰功能进行管理,结果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二是监督管理的法规体系一直未能健全,且执法无力,给不规范的认证有了可乘之机。虽然有关部门多次对证书市场进行清理。然而,清理非但没有减少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相反,这些证书总能在清理之后“死灰复燃”,甚至变本加厉。职业认证管理陷入了一种“泛滥――清理――再泛滥”的怪圈[4]。

3.4社会性资格证书与国家资格证书可以并存

目前,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及《通知》的主要精神来看,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是被排除在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之外的,几乎所有的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都属非法证书,与国家体育职业资格证书是不相容的。但在市场经济下,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与国家体育职业资格证书是可以并存的

首先,两者并存具有法律依据。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将引进一些国际权威职业认证作为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被我国被政府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除我国政府颁发的证书外,也有境外的一些社会性证书。《通知》中也指出:“对涉及在我国境内开展的境外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由国务院人事、劳动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专门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批准。”[5]我国的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多为境外证书,所以那些“国际权威”证书应当能通过这一程序进入我国。但既然一些境外的证书可以获得承认并被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特殊接纳,国内一些高质量的社会性证书也理应获得法律上的同等待遇。

其次,两者并存具有下列益处:(1)国家职业认证过程中的规范性、严肃性可以对社会性认证起榜样作用,可以促使社会性证书不断提高自身的规范性;(2)国家体育职业标准为各社会性证书也提供了一个参照标准,有利于社会性证书提升自身质量;(3)国家证书因其权威性和官方色彩,成为证书市场的强有力竞争者,迫使社会性证书要不断提升认证质量;(4)社会性证书的诸多优点如创新性强、跟进式培训等弥补了国家证书的不足,同时也为国家体育职业证书制度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借鉴;(5)社会性证书的存在可以打破国家证书在职业资格认证中的垄断特权,可有效阻止国家证书因垄断而导致的质量与信誉下降。

4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下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策略

在市场环境下,有效的市场监管是规范证书市场,帮助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走出困境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简单按照现有法规和制度对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一清了之的做法不是明智之举。因为存在于体育健身行业中多年的部分“权威”证书是一些健身企业得以立足市场的重要“软实力”,而以高额学费获取这些证书并以其为就业资质的从业人员数以万计,当这些证书被国家裁定为“非法证书”,许多企业和个人多年来依此积累的良好形象和资本可能毁于一旦,而那些认证和培训机构(企业)则面临倒闭。这样的做法既不利于体育市场稳定,而且会激发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因此,需要对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实行更科学、更人性化的管理策略。

4.1承认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合法地位,将其纳入国家职业资格制度中的专门管理部分

给予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合法地位,才能使之接受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和相关法规的监管,才能依法发展。如上所述,虽然《通知》否认了社会性体育资格证书的合法性,但并非完全关闭了社会性体育职业证书的大门。在当前体制下,可仿效境外证书的管理办法,在当前的国家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制定专门管理部分来对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认证实施管理,对那些符合要求的证书,国家可予以承认,赋予其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同等的法律地位。

我国对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职业(工种)设置了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全民健身条例》也规定:“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进行健身指导为职业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6]体育行业中的一些职业(工种)如救生员等,可不对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开放,但体育行业实施职业准入的(职业)工种不宜太多。

4.2对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实施政府调控下的竞争性分权管理

目前,国际上推行和管理职业资格制度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竞争性分权管理,就是由自由竞争产生的各种非政府性证书机构来推行和分别管理职业资格证书,比如美国国家体能协会推行和管理的nSCa-Cpt私人教练证书。另一种是非竞争性集中管理。就是由政府或者政府授权的权威机构来集中统一地推行和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如我国体育行业实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如果能够给予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以合法地位,将其作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专门部分,则可以考虑将两种模式结合起来对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采取特殊管理模式――政府调控下的竞争性分权管理模式。

图1政府调控下的竞争性分权管理模式的简易构架图

政府调控下的竞争性分权管理模式是指政府只在宏观层面上对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进行监管和控制,被政府审核通过的各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仍通过竞争性分权管理模式在市场推广。这一模式基本的构建思路是:国家制定针对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的专门法规和执行机构(这一机构目前可设在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负责对各社会性认证机构的资质及其发行的证书(含其课程培训及鉴定考试)进行审核,实行认证行业准入制度,获得资质的认证机构则通过市场竞争方式推广和管理获得批准的职业证书(见图1)。

政府调控下的竞争性分权管理模式结合了目前两种职业资格证书管理模式的优点,既发挥了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职能,确保了体育认证市场的正常秩序,又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是一种约束力与灵活性相统一的模式:1)政府部门建立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法规及执行结构,使得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认证机构需要依法经营和接受监管,可改变目前认证市场缺乏监管的混乱局面;2)政府所设立的职业鉴定管理部门只对认证机构及其证书进行审核,不直接参与证书的开发、制定和管理工作,避免了政府部门陷入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可更好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职能;3)获得资质的认证机构有权制定和发行具有自己品牌和特色的证书并从中获利,这可充分调动市场机制,激励企业创新,推动体育职业认证市场化、国际化发展。当然,这一改革构想,还有许多技术与操作层面上的问题有待完善。

5结语

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民间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是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产物,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和优势,至今仍对我国健身行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建立健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正在丧失其生存空间。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下,接纳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将其作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专门管理部分,对其实施政府调控下的竞争性分权管理,有利于发挥社会性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的优势并使其规范发展。

参考文献:

不动产证书管理制度篇2

论文关键词绿色证书绿色证书制度二氧化碳

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仅次于美国。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基础主要是石油、煤炭。由于我国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局限性,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很高,随着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对传统能源的开采也在逐步增大。近两年来各地频繁发生的电荒、煤荒、油荒现象表明我国正在面临能源短缺的问题。事实上,我国已经意识到利用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传统能源的重要性,并在一系列立法中强调发展可再生能源,以改善能源供给结构,增强能源安全,保护环境。随着全球变暖、温室效应不断严重的现实冲突,处理好能源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对中国而言至关重要。为了改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国际压力及解决国民健康和能源短缺的各方面环境问题,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鼓励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备受关注。我国积极效仿国外的可再生能源领域制度研究,意在推行绿色证书这一新的以市场为主导的调控机制。

一、绿色证书的定义

所谓绿色证书,又叫可再生能源证书、可再生能源信用或绿色标签,作为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一项政策工具,它承载着环境、社会和其他一系列的可再生能源绿色环保生产的可再生能源商品。一份可再生能源证书代表着1兆瓦时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生产。绿色能源证书既能跟踪和核实配额义务的履行情况,又能辅助配额义务主体完成可再生能源配额义务。绿色证书作为一项政府补贴手段能够有效的支持和促进国家能源产业向清洁能源转型,以欧盟、美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一些国家或地区已经逐步推广绿色证书制度,用于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二、绿色证书制度

绿色证书制度的运行必须依托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所提供的环境方能正常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谓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简称rps)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用法律的形式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电力供给总量中所占的份额进行强制性规定,电价由市场决定,以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制度。它以市场为依托,靠市场本身具有的功能进行调控,通过市场本身的调控机制获得最低的电力开发成本。而绿色证书作为绿色电力的交易凭证能够有效的降低行政成本,减少供电方、用电方、管理机构之间的成本消耗,降低成本的同时并为绿色电力市场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也为管理绿色电力提供了一个好的方法,管理机构能够更为简单有效的跟踪及记录绿色电力的去向及消耗程度。

目前绿色证书制度还主要在发达国家间进行交易,发展中国家还没有相应的制度构建,但是国际上诸多发展中国家都看到了绿色证书制度的发展前景,纷纷加入研究构建。在配额制的强制性指标大环境下,通过绿色证书交易系统完成证书的交易,记录可再生能源的产出情况,分配情况。该系统专为证书进行买卖的交易市场平台,在交易平台上,绿色证书的持有者(多指可再生能源发电商)能够与承担指定配额义务的绿色证书需求者交易绿色证书,通过证书交易灵活的完成强制配额,并使绿色电力进行流动成为可能。这种交易方式使得发电商在进行实际电力的交易之外还可以进行证书交易,大大的促进了发电商生产绿色电力的积极性。

三、中国的绿色证书制度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太阳能、风能等领域的发展相对较好,而电力市场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随着发达国家发展绿色证书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也意识我国目前电力市场的交易主要依靠政府调控具有僵化性,使得市场本身的机制作用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而面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高成本必然不利于推进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发展,引进绿色电力证书制度确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建立绿色证书制度之必要性

1.完善能源地域格局差异

由于地域的差异性,不同区域所拥有的可再生能源也存在诸多差异,不仅是地域性的差异,还存在时段的差异。比如,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和沿海地区,冬天能源的可采性较强。太阳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与北部地区,夏天能源可采性较强。水电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能源可采性主要在夏天。海洋能资源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和云南。因此,义务方希望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却因为时间或地域的差异而不能实现应完成的任务(例如在不利的时间或地域有电力需求)。而绿色证书的交易正解决了地域及时段的僵化性,在证书交易体系下为义务主体提供了一种更为灵活的方式完成对可再生能源配额的完成。义务方为了追求最大利润,必然会选择最优方式的资源进行开发。如果某一地区的义务方为了完成配额要求,就存在两种选择,既可以开发当地的可再生能源,在本地资源条件较差,高于平均边际成本时,就可以不开发当地资源,选择通过购买证书来完成配额要求。这样,从宏观上看资源配置就趋向于最优。由于市场鼓励低于平均边际成本生产可再生能源电力,宏观上的可再生能源生产成本趋向最低。

由此可见,绿色证书交易制度是促进可再生能源资源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成本降低的有效手段。

2.激发可再生能源产业多样化均衡发展

目前可再生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风电、水电、太阳能等领域,资金及人力的大量投入主要集中在这些目标产业,而可再生能源领域中所占份额较少的产业,如潮汐能、核能、生物质能领域的发展却发展相对缓慢。可再生能源新领域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必然增加生产成本,这将使在可再生能源产业内部产生不公平的发展态势。而绿色证书交易制度的存在能够将内部成本外部化,将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内部成本外化到最终的可再生能源产品中去,通过绿色证书的交易带动新兴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使得可再生能源领域各产业均衡发展。

3.体现可再生能源的环境价值

目前我国电力市场上交易的主要是由传统化石能源所生产的电力,可再生能源电力并没有大规模的生产,这一方面是因为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的成本高技术要求高,传统电力企业并不愿意高成本低回报的生产可再生能源电力,另一方面制度构建上并没有相应的制度规范使可再生能源能够顺利与传统电力一起并网销售与竞争。可见,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环境价值无法在传统的交易机制下显现出来,也就无从拥有公平的交易平台与传统电力竞争,这必然不利于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研究及未来的发展。通过新的交易机制的建立,首先解决公平竞争力的问题,使可再生能源电力与传统电力并网销售,将环境价值计入电力成本,例如对传统电力收取污染排放费等,使得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环境价值以经济价值的形式清楚的显现出来,促进电力企业自身的技术革新,发展新技术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市场份额的加大。

(二)绿色证书交易制度的构建

1.交易平台的构建

首先要为绿色证书的交易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平台,我国可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创建证书网上交易平台,由此交易平成绿色证书的创制、注册、转让及证书的提交等环节。交易双方可通过该交易注册系统完成证书交易,系统的运行并非完全交由市场调控,由政府机关作为第三方进行调控监管。监管机构作为交易系统的上游机关,对注册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与调控。

绿色证书的签发主体由政府监管机构完成,监管机构作为交易系统的中立方起着监管方的职能,证书通过监管机构的创制、认证核准之后才能获得合格的交易资格,才能流入绿色证书市场。所谓证书监管机构我国可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根据行政区域的划分建立可再生能源绿色证书监管办公室,由该监管机构实施对合格主体的认证并核准,实施证书的创制、认证、签发、跟踪、吊销等市场调控之外的政府监管手段。

证书交易系统的交易双方包括合格主体(发电商)和责任实体,双方通过证书交易系统实现绿色证书的转让,实现最终的强制配额制。双方的交易行为完全受到市场机制调节,交易价格根据市场对证书的需求情况确定价格。交易行为本身是市场化的,但是就整个交易系统而言却不是独立存在的,要受到监管系统的监管。证书在交易双方完成交易之后通过系统终端将所交易的证书数量及具体流向情况汇总到政府监管系统,由监管系统完成合格主体绿色证书的认证、注册与确认以及确定可再生能源电力比等具体情况。因法定事由的出现,监管机构还有权在法定事由出现的情况下吊销已获取的注册证书的权利。

在该证书交易系统中,发电商可通过系统的认证获得合格交易主体资格,完成证书交易获得经济利益,责任实体通过交易系统购买并提交证书实现其法律责任的履行(配额制的履行)。即责任实体通过购买和提交证书支持发电站、太阳能热水器和小型发电机组额外生产可再生能源电力。同时,责任实体不能完成年度可再生能源电力目标时也要付出相应的法律责任,支付一定数额的罚金。长期以来,中国一方面经济高速发展导致电力供应不足;另一方面,电网公司垄断经营,可再生能源电力因为价格因素导致其无法并入电网。我国电力行业这一"两难"境地的症结正在于电力行业市场化程度较差,而可再生能源绿色证书交易系统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两难问题。

2.绿色证书的价格

通过前文所述,证书的定价并不受监管机构的管辖,由市场机制主要调节,但是证书价格的构成又与相应的配额制息息相关,价格过低将导致证书的需求者自愿接受购买任务(罚金),缺少技术革新以降低自身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动力,导致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政策激励失效;而证书价格过高将导致增加企业成本压力,同样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证书的价格一般应当等于绿色电力与常规电力之间的差价,这里是政府对于市场调控的表现,政府通过对市场机制下确定的基本定价进行审核,在差价的可浮动范围内进行政府定价,避免出现不正当的行为。一方面对政府的定价范围进行了严格界定,一方面给予交易双方主体以定价参与权,双方制衡得以实现合理定价。

3.合格主体的认证

不动产证书管理制度篇3

论文关键词公证管辖执业区域

公证执业区域这个概念是在《公证程序规则》中首次提出的,其在《公证暂行条例》里称之为公证管辖或公证处辖区。管辖区域是从行政职权划分的角度提出,是基于当时公证机构系带有行政机关性质的国家公证机关。随着公证改革的发展,公证机构的行政色彩逐渐弱化,特别是在《公证法》将公证机构定性为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后,需要对公证辖区这一概念重新定义。本次《公证程序规则》修订时,依据《公证法》设立了公证执业区域制度,该制度是对原规则公证管辖制度的取代。根据规定,公证机构的公证执业区域由省级司法行政机关依法核定,公证机构只能在核定的区域内受理公证业务,以避免公证机构跨区域受理公证业务,进而产生不正当的竞争问题。

公证执业区域在具体法条规定中主要是参考了原规则关于公证管辖的规定,稍微作了修改,增加了“经常居住地”规定。对于涉及不动产的公证,还是沿用了原规则适用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受理原则。

一、公证执业区域准则适用困惑

(一)行为地与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适用困惑

法学理论认为,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法律事件可以分为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法律行为可以作为法律事实而存在,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公证执业区域准则在文字表述上存在着重叠的现象,容易造成行为地与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在受理公证案件时产生困惑。

(二)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适用困惑

由于不动产对人们生活影响重大,且具有耐久性、稀缺性、不可隐匿性和不可移动性等特点,故许多国家法律对其均有特殊规定。在民事实体法上,不动产权利的变化,如以不动产为买卖或设立抵押权的标的物时,必须经一定登记的公示手续,否则不发生效力;在民事程序法上,因不动产所引起的纠纷,一般应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就有类似的法律规定;在《公证法》第二十五条和《公证程序规则》第十四条也有类似规定,涉及不动产的委托、声明、赠与、遗嘱的公证事项,委托人、声明人、赠与人、立遗嘱人的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以及委托书、声明书、赠与书、遗嘱中涉及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均可受理。委托人、声明人、赠与人、立遗嘱人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可任意向其中的一地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事项。而涉及不动产的委托合同、赠与合同的当事人只能向委托合同、赠与合同中涉及的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公证申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普通百姓已经或准备拥有的房产可能不止一处,在异地置产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不可单方撤销性的委托合同公证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与亲睐;同样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是不可随意撤销的,使得涉及不动产的赠与合同公证的受欢迎程度已远远超过了单方行为的赠与书公证。《公证法》、《公证程序规则》涉及不动产公证的执业区域的规定,与公证立法所倡导的便民原则相违背,也与市场规律相违背,容易造成公证机构在受理此类公证案件时存在一定的困惑。

(三)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适用困惑

原规则规定,涉及不动产转让的公证事项,由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处管辖,但遗嘱、委托、声明中涉及不动产转让的除外;而《公证法》规定,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公证,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委托、声明、赠与、遗嘱的公证,可以适用前款规定。《公证程序规则》也是如此。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删除了“转让”一词,而增加了“赠与”一词,相比较,《公证暂行条例》施行的是“相对严格”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受理准则,而《公证法》施行的是“绝对严格”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受理准则。前者是涉及不动产转让的公证事项,才由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受理,后者是所有涉及不动产的公证事项,应当由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受理,排除了其它公证机构受理的情形。而《公证法》相对于《公证暂行条例》又增加了“经常居住地”公证机构受理规定和“赠与”地公证机构受理除外规定,体现着公证立法的便民原则和以人为本的精神。《公证法》同时确立“绝对严格”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受理准则,容易造成公证机构及公证员在受理此类公证事项时带来一定的困惑。

1.带有人身性质的涉及不动产(有多处并分布在不同地方)的离婚协议、夫妻(婚前)财产约定协议的公证事项,涉及动产和不动产的赠与协议、夫妻(婚前)财产约定协议、继承等公证事项,是必须由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受理,还是也可以由当事人的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的公证机构受理呢,还是建议当事人将上述公证事项进行拆解,然后向各有受理权限的公证机构分别提出申请呢。

2.以国有土地使用权、房产作抵押物的债务人与债权人约定了向债权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或抵押贷款合同或抵押担保文件的公证事项,是必须由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受理,还是可以由债权人的住所地(债权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地)、行为地公证机构受理呢。

3.涉及水电站等构筑物的抵押登记事项,是向水电站等构筑物的所在地公证处还是向抵押人、抵押权人的住所地公证处还是抵押合同的签订地、履行地公证处申请办理呢。

二、违反公证执业区域规则存在的法律风险

在公证业务实践上,公证处经常存在着因违反公证执业区域准则而被当事人投诉甚至诉诸法院。除了是个别公证员工作上疏忽或业务水平低下造成的,大部分还是由于公证员在适用公证执业区域准则存在着困惑所引起的。

(一)没出问题的公证书

公证书中有一大部分是“单方性”的,除了使用部门,不会涉及任何第三方的,这种公证书即便违反了公证执业区域受理准则,使用部门也未必能识别的出来,而且采用了,发挥出了公证书应有的效益。当然也有一些“双向性”或“多向性”的公证书,由于当事人之间达成的某种妥协与交易,使用部门也很难看出有什么不妥之处,或将就顺水推舟做个人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采用了,也发挥出了公证书应有的效益。后一种现象可能还不在少数。这些公证书问题的暴露大多数是通过公证质量检查才得以发现的,虽然目前没出问题,但不能保证永远不出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出小问题的公证书

案例一,2005年某县当事人甲、乙系夫妻,与儿子丙共同签署赠与合同,由甲、乙将自己的房改房赠给儿子丙。他们共同到户籍地和房产所在地之外的另一地的公证处办理了赠与合同公证。赠与人在其他子女的唆使下,以受赠人不履行扶养义务为由,向公证处提出当时办证时,受赠人欺骗了自己,且赠与合同上的签名(未按指印)也不是自己的(经司法鉴定系赠与人签名)等,要求撤销公证书。因赠与人是以赠与合同上的签名也不是自己为由要求撤销公证书,而未被采纳。假如赠与人是以违反管辖(程序)规定要求撤销该公证,我们的公证处又该如何处理呢。

案例二,飞乐影视制品有限公司诉音像制品经营店系列案。原告为了证实被告有销售其享有专有发行权的侵权复制品的侵权行为,对其向被告的购买行为申请保全证据公证。原告即不向原告住所地的公证处,也不向被告住所地的公证处,也不向侵权行为事实地和发生地的公证处提出申请,而是其委托的某律师事务所律师以自己的名义向律师事务所的住所地的公证处提出申请。被告由此对整个公证书的法律效力提出异议,认为既然原告没有按照《公证程序规则》规定的程序操作,超出地域管辖的相关规定,应认定该公证书无效,不能以此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原告欲证明被告有侵权行为,需要另行举证。法院并没有采信被告的抗辩理由,相反,法院结合其他证据综合认定,采信了这些公证书的证明效力。

案例三,福建省龙岩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过一件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原告即不向原告住所地的公证处,也不向被告住所地的公证处,也不向侵权行为事实地和发生地的公证处提出申请,而是其委托的某律师事务所律师以自己的名义向律师事务所的住所地的公证处提出申请在被告所在地办理保全网页的证据保全公证,被告方提出相同的异议,同时向其住所地的公证处提出申请办理网页保全公证,得出是相反的证据。但最终法院还是采纳了原告方的公证书的证据,理由是原告提供公证书存在一定瑕疵,但不影响公证书效力。

从上面两件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中可以看出,法院基本上还是会采纳了违反公证执业区域准则的公证书保全的证据。虽然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但法院的类似生效判决对以后的类似案例有着一定的参考作用。或许我们也会这样认为,公证执业区域准则竟然也如此不堪一击,可以如此变通应用着。非但保全证据公证事项,其它任何公证事项,都可以变通地应用公证执业区域准则进行受理,如此下去,公证执业区域准则将形同虚设。因为只要能经得起法院的最终审查,为了部门或个人的利益,公证机构和公证员即使受到主管的行政司法机关或行业协会的小小处罚,也还是有帐可算。

(三)会出问题的公证书

《公证机构执业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公证机构违反《公证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跨执业区域受理公证业务的,由所在地或者设区的市司法行政机关予以制止,并责令改正。司法行政机关该怎么制止,怎么责令改正,可能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预示着违反公证执业区域准则的情况已不再无法可依,违反公证执业区域准则作出的公证书也将可能出大问题。

三、完善公证执业区域制度的建议

(一)借鉴和顺应世界各国的做法与趋势

世界各国大多没有规定公证管辖,从实践来看,当事人选择公证机构无非是从经济性、便利性与公信性的角度出发,信誉度高的公证机构或公证员出具的公证文书易为人们所接受,当事人选择公证机构或者公证员属于一种市场行为,这是符合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的。

(二)考虑我国现阶段公证体制的现状

为适应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公证受理准则是结合公证处的设置,按下列原则划分的:一是便于当事人就近申请公证。我国的公证机构是按地域设置的,一般的公证事项,当事人均可向其住所地的公证处提出申请。二是便于公证处受理公证事项。我国的公证受理采取以地域受理为主的原则,公证人员可以根据当事人的住所和申请事项,及时作出判断,决定是否应该受理。三是有利于避免管辖纠纷。

(三)放宽优先受理原则

目前公证的受理是一种属地受理,主要是为方便公证员在办理公证中取证、调查方便,对公证的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果限制受理,公证行业之间的竞争即丧失了基础。即使目前确立公证处先受理的原则,但这只是局限在非不动产除委托、声明、赠与、遗嘱外的公证事项,因而放宽优先受理原则,将有利于不断提高公证行业自身素质。

(四)科学完善公证机构设置

目前全国大部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完成公证机构更名,这将有利于更好地为广大公民提供公证服务。同时公证机构设置的变化,也有利于加强公证机构的规模化、专业化建设,促进公证机构之间的规范、有序、公平、适度竞争,使公民享受到更便捷、优质的公证法律服务。同时,若规定严格的公证受理,本地公证机构无疑在该地处于垄断地位,是不利于公证事业的健康发展的。如果规定公证受理,也势必相应规定违反受理的公证文书的效力问题,这些规定必然增加公证程序的复杂性,这是不符合公证制度作为非讼性程序简单快捷的宗旨。当然,不规定公证受理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可能导致公证机构之间的恶性竞争,但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强行业管理和行政管理解决。

不动产证书管理制度篇4

论文关键词:非学历;教育;考试功能;发展

近年来随着非学历证书考试种类的不断增加,考生数量迅猛发展,如何保证非学历证书考试的社会声誉,保证非学历证书考试的权威性,促进非学历证书考试健康发展,加强对非学历证书考试的管理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非学历教育考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1994-2000年的探索阶段;二是2001-2005年的快速发展阶段。1994年首次开考1个项目,2万人报考,2000年发展到7个项目,报考规模171万人次,到2005年,报考人数达515万人次。形成了自学考试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并重的态势。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等项目已成为“精品”项目,累计报考人数分别达1710万和272万。目前全国英语等级考试项目已申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员会的国家标准,将作为我国人才管理的外语水平参照。全国从1994年开展非学历教育考试以来,共开设30余个项目,累计报考人数达2350余人次,有800万人获得了不同种类的证书,为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及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非学历证书考试的含义与功能

(一)非学历证书考试的含义

所谓非学历证书考试,特指国家教育考试制度中的非文凭性非学历证书考试,它是按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劳动力市场鉴定和甄别应试者在某一方面应用知识和能力,并为其提供水平证明的一种社会活动。非学历证书考试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与国家有关部门合作开发和联合实施的考试与培训项目。

(二)非学历证书考试的功能

旨在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精神,落实全国考委五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大力开展非学历证书教育的意见,提高行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为行业培养业务强、质量高的急需人才的重大举措。非学历证书考试作为鉴定和甄别应试者在某一方面应用知识和能力,并为其提供水平证明的社会活动,为评估和检验人力资源的质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如此,非学历证书考试有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用人制度的改革,职业资格、专业技能在谋职择业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人们对非学历证书的教育需求迅速增长,为非学历证书考试提供了广泛的市场。

二、现行非学历证书考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未理顺

目前,我国非学历证书考试缺乏系统完整的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一是考试机构分散不统一。不同的考试项目分属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各行政管理部分之间互不归属,各成体系,且都不想放弃自己主管考试的权力,各行其是。这种现状导致社会上各类证书的出现,造成社会的误解,不利于非学历证书考试的发展。事实上,各种考试,除了考试结果的使用、考试的内容不同,无论教育考试、劳动考试、人事考试,在知识与能力的测试以及考试的工作流程上都具有基本相同的东西。多个单位干着同一件事情,造成人浮于事,财力浪费,效率低下,不利于考试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不利于考试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教育考试机构的职能不专一,考试管理和专业人员队伍缺乏。长期以来,各地教育考试机构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工作,都具有行政职能,肩负着招生考试的许多行政工作,实行的是行政管理,而不是专业管理。国家教育考试的高度权威性和专业性,要求有一支组织严密、管理严格、纪律严明的队伍来保证。非学历证书考试是一项新兴的考试类型,一些承办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没有专门的编制和专门的人员。从总体上看数量不足,结构也不太合理,缺乏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和专职的学科专家、教育测量专家和计算机专家。即使是有人兼职做非学历证书考试工作,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投入这项工作。有些承办机构不能认真履行职责,过分依赖高校,委托高校或公司,实行“二承包”、“两张皮”的现象严重存在。

(二)管理法规不健全

非学历证书考试是根据教育部“在自学考试基础上,逐步建立功能较广的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的思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经教育部批准新兴的考试项目。非学历证书考试的开放性、市场性、社会性特点要求非学历证书考试的管理必须建立健全考试管理法规。目前,我国非学历证书考试管理法规建设方面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具有国家教育行政执法权力的教育行政部门缺乏对非学历证书考试法制建设方面的支持,目前开展的各项非学历证书考试没有以教育部的名义下发有关实施的文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缺少对考试承办机构的政策、法规支持。第二,教育考试管理部门有关非学历证书考试的管理规定还不健全。一些非学历证书考试还缺少必要的考试实施细则、考点管理办法等规定,还缺少非学历证书考试管理的综合评价体系。第三,一些考点在考试实施管理中不能认真学习和执行考试管理部门制定的考试管理规定和考试实施细则。总的来说,非学历证书考试的管理法规还不健全、不完善,不能适应非学历证书考试发展的需要,有法不依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三)管理手段落后

非学历证书考试的开发与设计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考试实施过程的管理也应采取先进的方法和科学的管理手段。目前,非学历证书考试管理现代化手段应用方面与国外较先进的考试管理手段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考点考场建设、考试形式、评卷方式等方面。非学历证书考试开放性、社会服务性特点要求非学历证书考试要尽可能为考生提供方便,但目前我国非学历证书考试的考试形式仍然是统一时间的、大规模的纸笔考试,不能满足考生参加考试时间和地点的需要。主要采取人工评卷、经过人工填涂登分卡用光电阅读器将成绩输入计算机的方法,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非学历证书考试的特点要求我们对其管理必须不断创新,向有利于提高考试管理效率、有利于服务考生、有利于发挥考试的社会效益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推动考试的不断发展。

(四)办考方向不明确

非学历证书考试是面向社会的考试,办考的目的是为应试者提供在某一方面应用知识和能力的证明,为正在形成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为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录用和考核工作人员,提供一个相对统一、客观、公正的标准,并促进某一知识及技能的普及,从而推进全民的文化素质的提高。目前,社会还缺乏对非学历证书考试的全面认识,承办考试的机构和考点也没有明确的办考目的,没有把非学历证书考试当做一种事业发展的长远打算。一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申请承办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想借此提高单位的知名度,创造单位的经济效益。承办单位看重考试的直接效益,轻视考试的社会效益。更有一些考点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不惜降低考试要求,牺牲考试质量,来吸引应考者。由于受传统考试行政管理思想模式影响,承办机构的市场意识还不够强,只重视审批考点,一些学校考点只在校园内宣传,组织在校生考试,而不注重面向社会开展宣传,影响了考试面向社会目的的实现。

转贴于

三、促进和保持非学历证书考试健康、持续、科学发展的对策

(一)健全管理机构,理顺管理体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这就需要一个准确提供人才的服务单位,统一的考试机构,根据社会不同的人才需求,通过标准的知识和能力的测试,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所以,非学历证书考试要建立在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加强与其他考试制度、教育制度,人事制度的衔接,要建立集各类考试为一体的统一的、具有权威性的、现代化的、专业化的考试管理机构。只有统一管理,才能提高水平,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才能提高效益。强调考试机构的统一,不是各种考试机构简单的合并和凑合,也不是对某个考试机构的取消和削弱,而是根据考试的内在规律,更系统、更科学、更完善、更规范地组成一个考试的有机整体,使它发挥更大的作用。非学历证书考试管理机构还应具有较强的产业性和学术性。考试管理机构内部组织群体的素质也必须提高。

非学历证书考试作为一项全国性的考试,考试的实施是一种规模大、要求高、结构比较复杂的管理,必须建立健全非学历证书考试考试管理机构,形成一种科学的管理体系,同时加强其领导,才能真正发挥其考试管理的职能。

(二)完善管理法规,规范考试管理

非学历证书考试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其市场性、社会认可性特点要求其管理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管理考试需要更加严明、更加规范的管理法规。只有不断完善非学历证书考试的管理法规,才能使考试管理越来越规范化。

考试工作的规范化是保证考试的质量,实现考试目的的基础。实现考试管理的规范化,最重要的是完善考试管理的法规,以法治考。要不断完善考试管理的政策法规,以考试的各项法规规范考试管理的各项工作。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从严治考,严肃考风考纪,从而维护考试的权威性、严肃性,维护考试的声誉,保证考试质量。

(三)应用现代技术,开展质量评审,提高管理水平

1. 重视现代技术在非学历证书考试中的运用

在非学历证书考试管理中必须有一套与制度相适应的控制机制,以减少人为干预的因素和行为的随意性。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有效实现这一控制机制的可能。对非学历证书考试管理的全过程实现计算机管理,就可以在法规性文件的基础上,制定一套技术上的控制机制,这是非学历证书考试管理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非学历证书考试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必须遵从非学历证书考试的技术管理这一制度,以实现考试的有效管理。技术管理主要是解决在考试诸多环节中,由于人们随意性或有意干预可能带来的损失,它为保证考试质量,保证管理者在操作过程中尽量少犯错误提供了可能。同时,非学历证书考试管理过程中现代化手段的应用,是提高非学历证书考试服务水平的需要,也是提高非学历证书考试办考效率和考试质量的重要手段。

2. 发挥质量评审在非学历证书考试管理中的作用

开展考试管理质量评审,是在不断探索考试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对考试管理工作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利用目标管理、量化考核、过程管理、信息反馈等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实现考试管理的规范化。

非学历证书考试的管理,从考试命题、考试实施、评卷、统计分析到证书发放,考试的各个环节都要开展质量评审。要建立质量评审的指标体系,制定考试管理的管理目标责任制,对考试各个环节目标进行分解,制定各项具体工作目标。各级考试管理部门、考试的各个环节,建立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增强各级考试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考试管理中按章办事。

(四)服务社会,开拓考试市场

保持非学历证书考试稳步、持续发展,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充分发挥非学历证书考试的社会功能,面向社会不断开拓考试市场。

1. 增强市场意识,办出考试特色

非学历证书考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考试的证书就是一种产品,能否适应市场,取决于“产品”的特色和质量。教育考试的管理者必须增强市场意识,加强非学历证书考试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开发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非学历证书考试项目,进一步提高考试的可信度。只有办出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非学历证书考试“产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2. 开展考试宣传,扩大考试规模

积极开展考试的宣传是开展非学历证书考试的必要条件。非学历证书考试是面向社会的考试,举办非学历证书考试最终目的在于推动某项现代应用知识的普及,促进知识与技术的推广应用。非学历证书考试不同于学历文凭考试,目前社会对新推出非学历证书考试了解程度还不够,对非学历证书的用途不甚了解。考试宣传要与我国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人才流动的趋势结合起来,把非学历证书考试宣传到各个部门、各个行业。

3. 开拓考试市场,建立非学历证书考试体系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各种不同的专业领域都需要越来越多的具有新知识技能人才,给非学历证书考试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天地。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的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非学历证书考试项目。对已推出的考试项目,加强管理,保证质量,扩大规模,使之真正起到为劳动力市场服务的功能。

四、结束语

不动产证书管理制度篇5

一、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1.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是我国劳动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举措,对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促进培训与就业结合具有重要作用。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要求,继续落实《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规定,按照面向市场、扩大范围、完善制度、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和质量第一,为劳动者和企业服务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搞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整体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设。

2.“*”期间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落实就业准入政策为切入点,在推进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的进程中,坚持行政管理与技术支持相结合,坚持严格质量控制与进一步扩大职业技能鉴定的覆盖范围相结合,大力提升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可程度,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制度、职业培训制度和企业劳动工资制度相互衔接,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市场就业和引导劳动者素质提高中发挥重要作用。

3.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坚持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管理原则,按照总体发展目标,针对不同类型地区的具体情况,实行分类指导。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内地大中城市,应结合本地区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需要,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中西部地区应结合当前本地区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的培育对培养大批适用的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培训与技能鉴定系统;经济困难地区和行业,应以解决就业难点、实现解困脱贫为重点,结合扩大就业机会,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流动就业,逐步强化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

二、落实就业准入政策,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制度、培训制度和企业劳动工资制度相衔接

4.贯彻落实《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6号,以下简称《规定》),严格实行就业准入政策,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制度改革相衔接。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规定》的要求,对规定的职业(工种),强化企业用人和劳动者就业的资格准入观念,把好就业入口关,指导职业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为劳动者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资格认证服务。职业介绍机构要把贯彻就业准入制度作为一项基本工作要求,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有关从业人员办理就业手续的必要凭证。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加强对《规定》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规定》颁布前用人单位已经招用的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应指导企业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岗位培训,逐步使所有从事国家规定职业(工种)的职工都达到相应职业资格要求。

5.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培训制度改革相衔接,使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引导培训方向、检验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技工学校、职业学校(院)、就业训练中心和其他各类职业培训机构要按照其毕(结)业生必须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到技术工种岗位就业的规定,进一步加大职业培训教学改革力度,真正建立起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劳动者职业能力开发为重心的职业资格培训体系。

6.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企业劳动工资制度相衔接,使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企业劳动工资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工具。引导企业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完善培训、考核与使用相结合,并与待遇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企业职工培训、考核、劳动组织管理和工资分配中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提高企业职工素质,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三、拓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领域,满足劳动力市场发展需要

7.“*”期间,应通过努力使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覆盖国民经济的主要职业(工种);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中,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面比目前提高一倍。从事技术职业(工种)的新增劳动力,在就业时都要普遍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全面落实持证上岗的要求;力争使具有高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达到获证人员总数的20%以上。

8.抓好重点,提高层次。“*”期间,重点抓好劳动力市场中覆盖70%以上从业人员的300个职业(工种)的技能鉴定工作,并适应社会职业变化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开发新职业、新工种、新技能的鉴定,逐步做到为所有需要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提供认证服务。进一步改革技师评聘方式,逐步将技师、高级技师由企业内部评定,转变为社会化的职业技能鉴定。

9.根据各类不同人员的特点扩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引导企业尽快完成企业内工人考核向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过渡。继续扩大企业职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试点,进一步探索社会化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相结合的鉴定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职业学校(院)的特点,研究制定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模式,明确工作程序和具体要求,指导学校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按照职业培训市场化、社会化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培训机构职业(工种)种类多、培训灵活性强等特点,规范对其学员的技能鉴定工作。县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将工作范围和服务对象向乡镇企业和农村拓展,为乡镇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继续在军队技术兵中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对军队技术兵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指导,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四、加强基础工作建设,提高工作队伍素质,完善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证体系

10.结合落实《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加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立法工作,大力支持和积极指导各地的相关立法工作,逐步形成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地方法规相衔接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职业技能鉴定法律法规体系。抓紧配套规章的制定和修订,完善相关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指导文件。

11.根据社会职业变化的情况,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调整和增补工作,并定期公布。按照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要求,加快国家职业标准的制定和相应培训教材的开发,并注重体现对劳动者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关键能力的要求。“*”期间,要完成300个主要职业(工种)的标准制定工作,并逐步将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更新为国家职业标准。

12.在严格执行国家职业标准的基础上,按照统一鉴定所(站)条件、统一考评人员资格、统一命题管理、统一考务管理和统一证书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的管理规范和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质量督导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加大对各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机构的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力度,实行社会监督和举报制度,建立违纪违规惩处和责任追究制度。

13.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建设的科学规划和规范管理,调整鉴定所(站)布局,严格鉴定所(站)审批,反对不正当竞争。运用国家题库和国家考务管理等技术系统,提高鉴定所(站)工作质量,强化日常管理,完善鉴定所(站)年检评估制度。

14.加强国家题库网络建设。提高试题资源质量,抓好操作考核题库的开发,扩大国家题库试题资源的覆盖范围。20*年底前完成实行就业准入的主要技术工种的题库开发,并完成50个职业的操作技能模块化题库的开发和推广工作;“*”期间,使国家题库覆盖我国主要鉴定考核职业(工种)的50%以上。进一步抓好国家题库网络运行管理,强化国家题库运行质量监督,实行国家题库省(部)级分库运行年检制度。

15.推动考务管理现代化。通过推行国家考务管理系统,对职业技能鉴定的实施过程实行规范化管理和实时监控。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统计工作,通过计算机网络管理,提高统计分析质量。进一步完善证书验印、核发与管理办法,逐步建立证书网上公告和网上查询系统,向社会提供更加便利和优质的服务。

16.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科技含量,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考试方法和高新技术考试手段,增强自身吸纳先进方法和技术成果的能力。推广应用职业分析和标准制定方法、模块化操作技能命题技术、智能化知识理论考试技术、仿真模拟操作技能考试技术等实践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关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着手建立网络化的职业资格培训考核管理与实施系统,适时启动国家职业资格在线工程。

17.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人员素质,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完善考评人员的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办法。加强考评人员职业道德和考评技术方法的培训,提高考评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完善考评人员的聘用和管理办法。通过轮训等方式提高鉴定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进一步搞好专家队伍建设,为鉴定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18.选择一批在设备、场地和技术等方面具有优势的职业学校、企业培训中心或其他培训机构作为实验基地,开发和检验标准、教材、题库、考试技术及考务管理技术,使其成为先进的职业培训模式、鉴定方法和考试技术的实验中心,成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示范窗口。

不动产证书管理制度篇6

有研究者形象化地描述“大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不同的定义基本都是根据大数据的特征归纳阐述给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4V定义,认为大数据具有4个特点:规模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高速性(velocity)和价值性(value)。即数据规模巨大,从tB级跃升到pB级;数据类型多样,包含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多种数据类型;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及蕴含着极高的价值。

2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

大数据时代,数据资源将逐渐成为图书馆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决策行为将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做出。作为以数据分析利用和信息服务为己任的图书馆,它的信息安全将面临着大数据带来的挑战。

2.1存储安全问题

图书馆关注的数据已不仅限于书目信息、读者信息、电子期刊等业务数据,还延伸到微信、微博、移动网络等读者活动中产生的很难估量的社会化数据。如此庞大的数据集对图书馆的存储、软硬件设施是个考验。如何防止这些数据丢失、损毁、被非法盗取及利用是图书馆安全存储面临的一项挑战。另外,大数据环境下的图书馆为了降低成本,通常会将数据存储在云端,云的开放性,海量用户共存性等都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2.2网络安全问题

图书馆是以网络为基础来传递信息和数字资源,为读者提供服务。在网络上,大数据成为更易被攻击的显著目标。图书馆的“大数据”不仅包含了海量数据资源,还包含了读者行为、敏感数据等,这些海量的信息资源将吸引更多的攻击者,也使大数据成为更有吸引力的目标。另外,黑客利用大数据发起的僵尸网络攻击,能够同时控制百万台机器,这是传统单点攻击做不到的。利用大数据,黑客能够发动apt攻击,apt的攻击代码隐藏在大数据中,很难被检测到。

2.3隐私泄露问题

社交网络、微博、移动网络等这些信息服务新形式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海量的数据。读者的个人数据可能被任意搜索、获取,这将极大地威胁隐私安全。一方面,图书馆的海量数据信息资源、读者信息、读者行为、科研信息等数据高度集中,即使不被盗取滥用,也增加了数据泄露的风险。另一方面,对于某些重要数据、敏感数据以及隐私数据的挖掘分析,其使用权没有明确界定,这都将会涉及隐私泄露。

2.4知识产权问题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虽然会把越来越多的数据资源交给“云”提供商代为托管,但是图书馆应完全拥有这些被托管数据资源的知识产权。然而现实中“,云”提供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图书馆的数据资源进行挖掘、发现、分析进而整合成新的数据产品加以利用,本该由图书馆所唯一拥有的数据,一旦被“云”提供商开发成产品,知识产权的界定就成为图书馆要面临的新难题。

3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安全应对策略

大数据资源将成为图书馆的核心资产。图书馆在利用数据处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技术获取大数据蕴藏的高价值,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应重点考虑如何确保数据资源存储安全,如何降低网络安全威胁,如何防止隐私泄露等。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应首先从技术层面保障存储安全,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其次,建立数据监管体系,对读者和图书馆的重要数据、敏感数据、隐私数据进行监管;最后,加强图书馆信息安全制度和相关政策法规建设。

3.1保障存储安全

图书馆的数据资源在无限增长,规模日益庞大,保障这些数据资源的安全存储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硬件设施也是巨大考验。现有的存储系统无法充分有效地存储、管理、分析大数据,限制了数据的增长。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为了降低运维成本,缓解硬件设施压力,应考虑将数据和信息存储在云端,利用云存储实现数据的存储、管理以及分析。云存储,即基于云计算的存储系统,其可扩展性、灵活性、运算高效性能够解决大数据存储和管理存在的问题。但是,云存储具有数据规模海量、管理高度集中、系统规模巨大、平台开放复杂等特点,这些都将对信息安全带来威胁。因此,保障云安全是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安全的基础。图书馆作为云存储服务用户,最关心的就是存储在云端的数据是否完整安全,是否有人非法访问,以及当合法访问这些数据时是否能获得有效且正确的数据。因此,应重点研究运用身份认证、加密存储、数据灾备这3种技术手段来保障云安全。

(1)身份认证。

加强图书馆云存储上数据的管理,实行身份认证,确保管理员、读者用户、云存储服务提供商等经过认证获得访问权限后,才可管理、分析、访问“云”上的数据资源。云存储具有跨平台、异构、分布式等特点,为了提高管理员、用户的访问效率,应建立有效的单点登录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支持各图书馆云存储之间共享认证服务和用户身份信息,减少重复验证带来的运行开销。

(2)加密存储。

对文件和数据进行加密保存,确保图书馆云存储上的数据资源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不被意外或非意外损毁、丢失、处理及非法利用。加密存储主要包含两部分工作:一是密钥的管理和产生,二是应用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解密读取。云存储系统为每位注册用户生成一个解密密钥,系统将数据加密存储在数据中心,用户读取加密数据后,利用自己的解密密钥恢复数据,得到原始数据。这一过程对存储性能和网络传输效率会有一定影响,因此图书馆一方面要加快对加密存储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先只对重要数据、敏感数据、个人信息数据进行加密存储。

(3)数据灾备。

云计算技术对于数据灾备具有天生的优势。将虚拟化技术、分布式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结合可实现多点备份、数据自动冗余存储、云节点无单点故障数据级灾备。图书馆可以利用云存储在不同的地方建设两个及以上的图书馆云存储数据中心,构成一个跨地域的统一存储平台,各业务部门和每个用户都可以共享共用这些数据。保证只要有一个数据中心完整,所有数据就不会丢失且能够提供持续服务。

3.2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随着图书馆数据资源总量的增加和新型社交网络下读者原创数据爆炸性增长,网络在线数据呈现急剧增长的趋势,导致黑客的攻击欲望比以往更为强烈,其手段和工具也更为复杂、更加专业。大数据对图书馆网络安全策略提出更高的要求,从技术层面来说,图书馆网络安全策略包括漏洞扫描、入侵检测、访问控制和网络安全审计4种技术手段,任何一个单一的防范手段都无法保障图书馆网络的安全性。

(1)漏洞扫描。

漏洞扫描包括检测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各应用服务器oS、应用系统以及工作人员用机的安全补丁、系统漏洞、病毒感染等问题。漏洞扫描系统应及时发现系统漏洞、木马、病毒、蠕虫、后门程序、网络攻击、aRp等,并提供修复、查杀、拦截、防御的有效工具,同时能够对图书馆整个网络系统进行风险评估,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消除系统中的安全隐患。与以往的漏洞扫描不同的是,大数据时代,对于海量数据的扫描,将会花费很长的时间,因此需要研究解决如何提高网络海量数据检测扫描的精确度和速度。

(2)入侵检测。

随着图书馆信息资源和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步伐的加快,图书馆私有云和行业云的建设加快,网络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来自校园网内部和外部的黑客攻击、非法访问等安全问题与日俱增,因此对恶意入侵的检测与防范刻不容缓。大数据对信息安全是把双刃剑,应利用大数据的分析技术,通过分析来源信息,能够自动确定网络异常。进一步研究更有效的检测手段,完成apt高端检测,做到多点、长时、多类型的检测。

(3)访问控制。

接入图书馆网络的用户,在使用海量数据资源之前,必须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划分,用户通过认证获得授权之后,才可以根据自己的权限访问相应的数据资源和应用系统,获取相关的数据分析结果等。采用单点、统一认证方式,并结合pmi权限控制技术,加大认证加密技术研究,有效控制不同用户分不同级别访问管理数据、访问数据、获取数据以及应用大数据分析结果。

(4)网络安全审计。

相比入侵检测系统,网络安全审计没有实时性要求,因此可以对海量的服务器运行日志、数据库操作记录、系统活动等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并且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更加精细和复杂的分析,发现更多的黑客攻击种类,其误报率也将低于传统的入侵检测。

3.3建立数据安全监管机制

大数据关键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图书馆大数据的存储与分析奠定了基础,大数据将成为图书馆的重要资产。但是,海量数据和数据分析结果一旦泄露,相对于以往,对读者个人甚至整个图书馆界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导致声誉受损,严重的还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大数据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因此,大数据时代,图书馆除了要从技术上实现存储安全、云安全、网络安全等方式来抵御外来的信息安全威胁,更需要加强在数据安全监管、数据资源共享机制、数据隐私保护、敏感数据审计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从管理上防止图书馆核心数据、隐私数据和敏感数据的泄露。力图建立贯穿于数据生命周期的数据监管机制。在技术层面,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数据监管工作,如利用现有隐理、数据预处理等技术保障数据在使用和传输中能够拒绝服务攻击、数据传输机密性及DnS安全等。在管理层面,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加强各业务部门内部管理,明确重要数据库的范围,创新有效科学的数据监管手段与方法,制定终端设备尤其是移动终端的安全使用规程,制定并完善重要数据、敏感数据、隐私数据的安全操作和管理制度,规范大数据的使用方法和流程。

3.4加强图书馆信息安全制度建设

依据信息安全管理国际标准iSo27000,明确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实际安全需求和安全目标,量化各类数据资源的安全指标,建立全方位、立体、深度的信息安全防御体系。以信息安全防御体系为基础,建立信息安全责任人负责制的组织机构;制定日常安全运维制度,包括存储、业务系统以及各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监控制度、数据监管制度、移动终端检测制度、网络安全制度等;制定应急响应制度,包括数据灾备制度、数据恢复制度、故障系统恢复制度等。对于存储在云端的数据,建立数据共享制度和机密保护制度。根据保密级别、共享级别、开放级别等明确访问权限等级划分,制定数据的访问、检索、下载、分析等方面的规定;建立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机制,控制非法授权访问数据;制定数据云存储的安全规定,加密关键数据;制定数据所有权条款,防止“云”提供商第三方泄密。建立相应的法律政策保护数据利用时涉及的知识产权,保障数据资源的合理合法使用,维护图书馆利益,保护知识产权。

4结语

不动产证书管理制度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六大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产品质量监管全局,以提高认证有效性为目标,配合我市“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的全面实施,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标本兼治,着力治本,以阶段性成果带动长效机制的建立,促进强制性产品认证市场的全面规范,促进我市漏电断路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加强强制性产品认证有效性监督工作,使我市漏电断路器产品和生产企业达到以下目标:

(一)产品质量保持稳定,不发生区域性质量问题;

(二)强制性产品认证一致性要求得到普遍落实,关键零部件一致性符合标准率达到95%以上;

(三)监督抽查合格率比上年度有所提高;

(四)无证生产、假冒伪劣行为得到有效遏止。

三、监督管理内容

漏电断路器行业强制性产品认证有效性监督管理,以强制性认证产品一致性执法检查为重点,着重抓好以下内容的一致性检查: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中所列的规格与现场产品标识的一致性;

(二)电子组件板与产品描述的一致性;

(三)零序互感器与产品描述的一致性。

四、主要措施

(一)规范强制性认证市场,严格市场准入制度。一是加强对认证机构和认证咨询机构的监管,严厉查处认证机构、认证咨询机构的违法行为;二是加强与认证机构的信息沟通,充分发挥CQC**联络办公室的信息平台作用,使违法违规的企业及时得到处理;三是健全举报制度,加大社会监督和媒体曝光力度,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有效遏制非法认证行为的氛围,促使我市的强制性认证市场进一步规范。

(二)加强一致性检查工作,确保认证有效性。一是将3C有效性监管日常化,将3C一致性检查工作纳入到日常的执法检查、定期巡查中;二是进一步将监督抽查和认证有效性检查相结合,加强对试点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三是将3C一致性检查与监督抽查后处理相结合,将一致性检查作为后处理整改到位的确认指标。

(三)分类监管,增强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将强制性认证有效性监管与“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相结合,对a、B、C、D类企业的认证有效性检查,实行分类监管。

五、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这次监督监督检查从2007年1月中旬开始,到9月初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2007年1-2月份)

依托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精心策划,加大质量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召开行业协会动员大会、不合格企业负责人学习会和质量分析会、召开不合格企业技术人员座谈会分析漏电断路器的质量问题、产生原因以及如何采取对策和制订自纠措施,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二)企业自查、行业自律阶段(**年3月)

各漏电断路器生产企业要按照本通知实施方案的监督检查内容,制订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强制性产品认证一致性的自查工作。企业在质量安全承诺书中承诺严格按认证要求组织生产,保证产品质量。

行业协会要逐步完善自治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推行行业诚信评价制度、开展行业诚信职业教育。强化标准自律。组织行业研究出台协会自律标准,并通过协会自律机制,将标准分解落实到产业链的各生产环节。规范我局的授权试点工作,使不合格企业的整改验收工作落到实处,发挥协会在维护企业权益、规范自律、实心惩戒和协调合作方面的独特作用,制订行业规范、协调产品价格、引导有序竞争。

(三)重点抽查阶段(4月初至8月底)

1、分类指导,动态监管。根据《**市漏电断路器生产企业分类监管实施细则(试行)》,结合低压电器行业产品质量基础信息数据,对231家已取得3C认证证书的企业进行a、B、C、D分类,实施分类监管。a类企业以监督抽查为主,B类企业的抽查频次为一年一次,C类企业的抽查频次为一年三次,D类企业,列入重点打击对象,建议撤消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或按规定实施强制性退出。

(1)、在检查中发现3C一致性不符合的企业,转换为低一级类别管理企业。

(2)、企业整改落实到位,经复检为合格的企业(同时符合其他晋升条件)向上一级转换。

(3)、企业未采取整改措施或经确认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或出现违反《产品质量法》等违法行为,或在检查过程出现“3C”一致性不符合,或在产品复检后,仍不合格的B类企业转换为C类企业。

(4)、证书经暂停使用后,整改落实到位的,经有关认证部门考核通过,恢复其证书的,或是经整改,其“3C”一致性符合要求,产品复检为合格的C类企业转换为B类企业。

(5)、巡查中发现下列行为的C类企业转换为D类企业:①有严重违法行为的,②责令整改后,3C一致性仍不符合要求的;③整改后产品经复检仍不合格的;④证书处于暂停状态,继续生产和销售不合格产品的;⑤同一企业的同一种产品于两年内在各级监督抽查中累计发生三次以上(含三次)不合格的。

2、强制退出,优胜劣汰。各科室、中队要将掌握的相关信息及时汇总并将企业分类情况、分类转化情况和强制性退出情况向市政府、各乡镇政府、行业协会、相关企业公布。

一是在省级监督抽查中不合格,且企业整改不力的,建议暂停其强制性认证证书;

二是对有以下严重质量违法行为的,建议撤销其强制性认证证书。

(1)同一企业在两年内相继发生三次以上(含三次)的假冒伪劣行为,被立案查处的;

(2)同一企业在两年内在各级监督抽查中累计发生三次以上(含三次)不合格的,且明显属于以劣质低价产品倾销市场、严重扰乱行业公平竞争秩序行为的;

(3)在省级以上监督抽查中发生不合格,并经整改后复查仍不合格的;或同一企业的同一种产品于两年内在各级监督抽查中累计发生三次以上(含三次)不合格的;

(4)因质量违法行为被部级媒体曝光并引起高度关注和连续报道,对我市质量监督工作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并且企业整改不力的;

(5)其他造成严重社会影响或严重社会危害的质量违法行为。

不动产证书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就业准入;职业资格;技能鉴定

随着各类法规、生产规范、产品标准的相继实施,对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有了明确规定,同时国内外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产品的生产环节还是流通环节,对产品生产者、经营者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在各行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保证只有达到相应标准的人员才能从事相应的行业工作。

在行业推行就业准入制度,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科教兴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劳动者科技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对于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各行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就业准入已有十五年,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归根结底,是因为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配套的各项制度相对滞后,已有的也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导致从业者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积极性不高。没有生产者的积极主动参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长久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离不开就业准入制度的落实。

一 把就业准入制度尽快落到实处

所谓就业准入制度是指:根据我国《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制度。就业准入制度涵盖的内容不仅仅是“先培训后上岗”这一含义,还包括各种配套的政策和制度。所谓“上岗”有不同,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可以上初级岗,中级、高级也有相应的岗,不同的岗有相应的要求和待遇。有人认为:“就业准入制度是农民工的就业壁垒”,这种观念是狭隘的,错误的理解了就业准入制度。就业准入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先培训后上岗”,由相应的政策予劳动者相应的补贴和扶持,如“阳光工程”、“创业培训”等培训项目,都是实施就业准入制度的配套政策。从客观上讲,一项制度的落实,除了各项配套制度的落实之外,“上有政策引导支持,下有百姓主动参与”的“互动”是就业准入制度良性循环的内在力量,没有从业者的主动参与,任何一项制度的落实都是无本之木。

二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迫切要求实施就业准入制度

当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主要在职业学校的学生中进行,他们取得了初、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但由于没有有效的监督措施,使得许多无证人员有机可乘,不能发挥证书的作用。随着职业技能鉴定的深入开展,有证书的人越来越多,对尽快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目前我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依靠行政推动,从业者自愿、主动参与的很少。就现状来看,如果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不能给持证者带来切实利益和实惠,会挫伤从业者的积极性。是职业资格没有用吗?不是,是没有就业准入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配套以及监督的落实,使证书的作用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三 不落实就业准入制度,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就成为无源之水

不落实就业准入制度,用人单位对职业资格证书没有要求,从业者就没有获得证书的积极性,职业资格证书就没有市场,职业技能鉴定就失去了原动力,即使依靠行政手段去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开展的效果和能否长期坚持也是未知数。劳动力素质得不到提高,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也就无从谈起。

如果就业准入制度得不到落实,不坚持持证上岗的现象就很普遍,产品质量无人监管,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合法的,生产环节是否规范,产品是否合格等都会受到质疑。从业者的目的从根本上讲是为了生活,不是为了产品规范。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这根准绳,从业者不会自主地进行培训而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也没有人主动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

四 就业准入制度的落实是职业技能鉴定进入良性循环的保证

实施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就有了市场,从业者对职业资格证书就会有需求,会积极主动地申请取得证书,客观上讲为从业者主动提高自身素质创造了条件。为了取得资格证书,从业者会积极参加培训,实现从“要我培训”到“我要培训”的转变。有了市场的需求,再加上各级行政部门的积极促进,各类社会培训机构、鉴定场所就会主动创新服务,鉴定手段和水平不高、鉴定场所设施不齐、鉴定试题与实际水平相差太远等一系列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就会逐步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也就从根本上确保了整个产品生产环节的规范和质量,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 结合行业实际,积极开展职业技术培训,为实施就业准入提供科技支撑

大力开展职业培训,不断加强科技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生产技能水平,增强持证上岗意识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培训:一是对职业学校各专业毕业生进行鉴定,他们毕业后的首选行业是生产、经营和加工;二是对生产者培训,按照产品的市场规范要求进行生产技术培训,帮助其提高技术水平;三是开展产品经纪人培训,培训产品营销知识,增强市场意识,实现产品的增值和周年供应;四是对各类经济合作组织的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带头人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市场竞争意识和新产品开发意识,做到长远规划、持续发展;五是要加强劳动者技术队伍培训,通过政策扶持,培训一批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的科技带头人,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 创新培训机制,推动职业培训工作再上台阶

劳动者科技培训,涉及面广,牵扯的部门多,要搞好培训鉴定工作,必须通过建立长效机制,使培训工作正规化、经常化、制度化。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培训鉴定工作领导机制

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最根本的途径。各级政府要转变观念,切实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将从现在的项目扶持,转变为以培训为主的技术、知识、人才的扶持;并使之正规化、经常化、制度化。

(2)建立培训的资金投入机制

为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建立劳动者培训专项基金,基金应采取政府补助、从业人员自助的方式,保证各种培训工作的开展。

(3)建立灵活的培训机制

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以针对性、实用性为原则,对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科技人员把最新、最先进的科技知识送到工厂和田间地头,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4)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产品安全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为推行就业准入制度提供了契机。因此,需抓住机遇,加强对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规范产品生产规程,引导劳动者进行产品生产,提高劳动者培训的积极性,激发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热情。

不动产证书管理制度篇9

安全生产责任书范本(一)

为了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特订立本责任制作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强制性制度。

一、组织施工现场定期的安全检查,发现施工生产中不安全问题,组织制定整改措施,及时解决,对工区人员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负有直接责任;

二、经常组织工区人员学习安全操作规程,监督班组人员正确使用个人劳保用品,不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认真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做好班前安全活动,不违章指挥、冒险蛮干;

四、经常检查班组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上报有关领导;

五、认真做好岗位安全技术操作教育,未经三级教育考试合格,不准分配上岗作业;

六、支持班组兼职安全员工作,督促做好班前安全活动记录,每月底集中交项目部备查;

七、发生工伤事故或未逐事故,应保护现场,并立即上报有关领导。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违者给予警告罚款,清除,凡属清除班组所涉及的工资,需待工程竣工验收后方给结付。

九、本责任书一式三份,项目部、工区负责人各执一份。

项目经理:工区负责人:

项目副经理:身份证号码: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潮惠高速公路tJ7合同段项目部

签订日期:年月日

安全生产责任书范本(二)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切实防止重大事故,减少各类一般事故的发生,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的规定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与安全科主管签订XXX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如下:

一、公司各类事故及伤亡控制目标:

1、因工死亡、因工重伤0目标。

2、中毒、中暑、触电事故0目标。

3、万元以上火灾事故0目标。

4、万元以上设备事故0目标。

5、尘毒作业、各类险重作业审核审批率100%。

二、公司的安全教育责任目标:

1、新职工入厂岗前三级安全教育率100%。

2、职工调换工种转岗安全教育率100%。

3、职工半年度、年度安全再教育、再培训率100%。

4、特种作业持证上岗率100%。

三、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求:

1、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负责主持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考核措施的编制。

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力度。认真督查其它管理职能部门安全职责履行,和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工作、生产、管理中的失职和违章行为。

3、加强安全生产督查力度。保证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厂性安全生产大检查,适时组织专项安全检查。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年度不少于12次。

4、加强安全生产考核力度。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考核机制。制订并按照各部门的生产考核细则条款,组织实施对各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的考核和评估。

5、组织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订率达100%。有完成责任书规定的各项指标的有效措施,确保各项安全指标的完成。

6、负责审核和审批停产检修和各类险重作业。负责审核和审批各类重要设备、设施改造的安全技术措施。

7、保证每月主持召开不少于一次各部门副总部长、部门主管安全生产工作联席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动态,及时解决安全生产的问题。年度不少于12次。

8、制订公司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指导和督查各部门、车间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安全标准化管理活动,夯实公司安全管理基础。

9、监督和执行好有关劳保用品的发放标准。加强防护器材的管理。

10、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对发生的事故及时报告和处理,查清原因,采取防范措施。对事故的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报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

11、按标准和要求,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妥善保管、及时归档。

12、发生安全事故,严重的取消全年全部奖金(发基本工资,确保月工资1000元),并追究责任,甚至开除出厂。

13、本责任书签字人工作变动,接任人自然签字。

14、本责任书一式二份,公司安监会、责任人各执一份。

XXX

XXXX年XX月XX日

安全生产责任书范本(三)

甲方:长沙新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乙方:

为了切实抓好项目工程安全生产和安全技术管理,保证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安全防护技术措施及时到位,实现安全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切实防止建筑施工现场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依据《建筑法》、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等有关规定,安全责任目标必须层层落实。项目经理是本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为了明确责任甲乙双方特制定湖南长韶娄高速公路房建四标项目安全生产责任书。

一、安全目标:1、项目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市级安全文明合格工地;2、项目工程质量目标必须达到:合格3、所承建的项目工程不发生死亡事故。

二、双方责任:为了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甲乙双方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各自履行下列职责:甲方职责:1、传达贯彻上级部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指示,部置安全生产措施和任务。2、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建立制订各级安全生产制度。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认真做好各工种、新招用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后方可上岗。

4、开展现场各项安全活动,及时组织工地安全检查,并做好自查整改工作。5、积极配合创建文明施工安全标准化工地。乙方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本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项目管理人员的责任制考核,建立项目安全管理组织,配备好专职安全员。2、制定项目部施工管理规章制度,与各施工班组签订安全生产协议;经济承包中应有安全生产指标等内容;3、负责制订项目安全目标,并进行安全责任目标分解,负责对项目管理人员的责任目标考核。4、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负责落实施工安全措施。5、认真组织每月安全检查,做好事故隐患的整改、验证;正确处理生产与安全的关系,不违章指挥。6、抓好职工进厂安全教育、变换工种安全教育,按规定接受岗位培训和考核。7、负责建立符合卫生安全的临时生活设施,按规定配备职工劳动防护用品,建立治安、防火措施,不扰民措施和环境卫生措施,搞好项目综合治理。8、组织安全生产活动,抓好安全达标和文明施工,做好场容场貌、封闭管理。9、组织施工现场脚手架、井架、塔吊、临时用电、外用电梯、施工机具等验收、检查,督促施工班组开展班前安全活动。10、发生工伤事故,立即组织抢救,迅速上报,保护好现场,参加事故调查、善后处理工作。

此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至工程竣工后自然失效。

不动产证书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企业移动管理;移动应用管理;移动设备管理;移动内容管理;Cope设备;BYoD设备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5.08.010

0引言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移动应用程序在企业的管理和办公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企业提供了高效和便利。然而,伴随着移动设备在企业中的大批出现,不同设备、不同操作系统平台、大量移动应用程序的管控让it部门捉襟见肘。为此,企业移动管理系统(简称,emmS)应运而生,emmS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智能移动终端,为企业提供集移动设备管理(简称mDm)、移动应用管理(简称,mam)、移动内容管理(简称mCm)于一体的全方位解决方案,从而更好的帮助企业解决Cope(企业下发设备)设备的统一综合管控和BYoD(员工自带设备)设备的安全应用。随着emmS需求的凸显,许多大型it产商也开始竞相角逐企业移动管理市场,着手研制企业移动管理系统或斥巨资收购成熟的企业移动管理产品。比如,2014年1月,虚拟软件巨头Vmware公司以15.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移动设备管理领域顶级公司airwatch。然而,从目前来看,emmS仍然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产业,相关的功能和技术仍然在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中。本文力图从技术层面对emmS的现状作一个总结和分析,以期在总结中对emmS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emmS提供的管控功能主要是针对移动终端设备、设备上的应用、设备上的文档等,必须依托于移动终端设备来完成,因此离不开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支持。主流的移动操作系统如ioS、android等也逐渐在系统底层提供了emmS相关功能的支持。比如apple从ioS5开始提供mDm管控的相关功能,并且随着ioS6、ioS7、ioS8的,可以实施的管控功能不断增加;Google从android2.2开始提供mDm管控功能,但是相比ioS,android系统提供的管控功能非常有限。除了管控能力支持有差异,ioS和android系统在emmS功能的实现原理上也有很大不同。本文从技术层面,探索和分析ioS和android平台emmS功能的发展现状,包括产业模式、管控机制实施过程、功能支持程度等,并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不同实现方案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为ioS和android平台emmS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提供参考,也为选择emmS产品的企业提供客观的了解。

1ioS平台企业移动管理技术

ioS平台的企业移动管理采用Server-based机制,即所有关键的管控操作(比如设备功能的禁用和启用)都是由服务器端发起的,客户端能够自主管控的功能非常有限。本节从产业模式、管控机制实施过程、功能支持程度等方面分析ioS平台的企业移动管理技术。

1.1产业模式

苹果在运营上采用比较封闭的系统生态,不仅ioS源码本身不开放,一般情况下,第三方系统想要接人ioS环境,都需要通过苹果的认证和管控。比如,第三方开发的app必须通过苹果审核才能公开,而且只能通过ioS系统自带的appStore进行下载和安装(除非系统越狱)。在emmS功能上,苹果也沿袭了一贯的封闭模式:首先,对开发者进行限制,在开发emmS系统之前,苹果会对开发emmS系统的企业资质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并获得企业开发证书之后才能着手开发ioSemmS系统(具体参考0);其次,对管控的实施进行限制,在emmS系统的运行中,必须使用苹果的推送服务器(简称apnS)下发管控策略,才能对ioS设备及设备上的应用实施管控,而且必须申请苹果颁发的apnS证书(具体参考0);最后,对能够进行的管控操作进行限制(具体参考0),企业开发的emmS系统能够进行的管控仅限于苹果在mDm开发协议中定义和提供的。通过这些限制,苹果很容易对产业整体生态环境的安全性进行掌控,比如一旦发现某个企业的证书被恶意使用,直接撤销下发的企业证书或撤销apnS证书即可使emmS的管控失效。

1.2管控机制实施过程

前文提到苹果的emmS管理采用Server-based机制,而且对开发者、管控流程进行了限制,这些可以在emmS的管控机制实施过程中看到。总体来说,苹果采用图1所示emmS管控框架,系统至少包含三部分,即被管控设备、执行管控的服务器、apnS,设备注册和管控的实施流程为:1)ioS客户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安装mDm管控配置文件(图1所示的mdm.mobileconfig文件),在该文件中指定一个设备注册和管控指令获取的URL地址(服务器地址);2)ioS系统向所指定的设备注册URL发送注册请求,请求成功后设备进入监管状态;3)当需要下发管控操作(比如锁屏)或设备策略(比如密码策略、设备限制策略等)时,服务器端推送管控通知至apnS;4)apnS收到服务器端的管控通知,发送通知告知客户端有新的管控命令(仅发送一个简单的告知有新命令的消息,而不发送具体的命令);5)被管控的设备接收到消息,连接至管控指令获取URL,获取管控指令,执行管控操作并反馈执行结果。从该流程可以看出,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无需维护长连接,当需要下发管控指令时,服务器端只能通过apnS服务器唤醒设备,由设备主动连接服务器并获取管控指令,当管控指令执行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断开连接。而且ioS设备上无需安装客户端代码,苹果把执行管控指令和策略的功能内置到ioS系统底层。为此,苹果提供了一套标准规范对管控操作的发起进行限定,企业移动管理服务器只能按照标准的格式组装管控代码并配置服务器,才能保证管控操作正确、安全的执行。

首先,企业移动管理服务器只能通过苹果的apnS服务器进行管控指令和策略的下发,并且策略和指令必须按照苹果预先定义的格式进行组装才能在客户端正常执行,即XmL格式的plist文件,图所示为ioS锁屏命令对应的plist文件。

其次,企业移动管理服务器必须接受ioS设备和apnS的认证后,才能正常发起管控,具体为:1)企业移动管理服务器必须配置为SSL服务器(图所示的SSL证书),ioS设备上通过安装SSL服务器证书的根证书对企业移动管理服务器进行认证.该根证书包含在图所示的mdm.mobileconfig文件中(即图所示的SSL根证书,当为多级证书时,需要包含所有证书链上的证书),ioS设备通过HttpS方式获取管控指令。可选地,企业管理服务器也可以对ioS设备进行认证,基于图所示的Device证书,该证书包含在mdm.mobileconfig文件中;2)apnS认证企业移动管理服务器的管控推送请求,企业移动管理服务器通过apnS下发的管控通知使用苹果下发的一个推送证书(即图所示的apSp.p12)进行签名,认证通过后apnS才将管控通知转发至对应的ioS设备。

ioS平台的企业移动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标准、规范的操作流程,作为Server-based的管控机制,在管控实施过程中,苹果针对企业移动管理服务器提出了一套较为严格的安全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苹果的企业移动管理生态系统整体的安全性。

1.3功能支持程度

在移动管理功能的支持上,苹果从ioS5开始引入mDm管控功能,在每次版本更新时就进一步丰富管控功能。总体来说,功能比较多,包含了设备设置、设备信息提取、设备管控、应用管控等,具体如表1所示。

2android平台企业移动管理技术

与ioS平台不同,android平台的企业移动管理采用api-based机制,即所有关键的管控操作都是由客户端通过调用相关api实现的。为了对比分析方便,本节也从产业模式、管控机制实施过程、功能支持程度等方面分析android平台的企业移动管理技术。

2.1产业模式

谷歌的android系统采用非常开放的系统生态:首先,android系统本身是开放的,由于源代码开放,任何产商都可以修改并自己的android系统及适配的移动终端;其次,android应用是开放的,android系统对第三方应用的没有硬性要求,无论是在官方应用商店(Googleplay),还是第三方应用商店,都可以正常在android移动终端下载、安装、运行,而且官方商店的应用无需通过像苹果appStore那样严格的审核机制。在emmS功能上,android也采用比较开放的模式:首先,对开发者没有限制,任何熟悉android应用开发和服务器开发的技术人员都可以很容易的开发并搭建自己的emmS系统;其次,管控的实施过程完全由开发者自己控制,android开放了可以进行设备管控的api,管控服务器、客户端、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通信机制完全由开发者自行设计和实现,android系统不做限制和要求。在管控功能的支持方面,由于管控主要是针对设备进行,因此能够进行的管控操作仅限于谷歌开放的管控api。但是理论上,由于android系统本身是源代码开放的,因此只要开发者技术足够强,可以通过修改android系统代码实现所有管控功能。

2.2管控机制实施过程

android平台emmS功能采用api-based的实现方式,基于开放的设备管控api,开发者可以实现本地或远程的设备管控。与ioS平台不同,android平台管控功能的实现主要在于客户端管控功能的激活和实现,对服务器端和通信机制不做要求,客户端的管控功能实施流程如下:

1)客户端应用程序需要注册一个广播服务类(继承自DeviceadminReceiver)组件,并在该组件中包含如下三个信息:

申请管控权限,即android.permission.BinD―DeViCe_aDmin

声明管控权限清单,下述方框为一个示例,声明该应用程序会进行密码限制、强制锁屏、擦除数据等管控操作

将应用注册为设备管理器,即在中添加

2)开发者选择合适的时刻激活应用程序的设备管控功能,在激活时会弹出对话框提示用户该应用申请为设备管理应用并能够对设备进行清单所示的管控操作,只有用户手动激活后应用才真正拥有设备管控权限。

3)通过用户确认后,开发者可以通过Devicepolicymanager类的相关接口发起”管控权限清单”中声明的管控操作。

在该流程中,管控权限的真正授予由用户参与,并且用户可以随时进入“设备管理器”查看申请设备管理权限的应用列表,手动激活或取消特定应用的设备管控功能。

2.3功能支持程度

android平台官方支持的管控功能比较有限,标准接口只提供少量mDm管控功能,通过Devicepolicymanager类的开放api接口实现,具体如表2所示:

3对比分析

随着企业对emmS系统的需求越来越普遍和急迫,苹果公司和谷歌公司也在其的新版本ioS和android系统中不断丰富对设备管控功能的支持,而且后期势必会继续完善对emmS功能的支持。由于系统生态环境不同,二者采用完全不同的方案,ioS仍然保留其封闭策略,android则继续它的开放路线。本节从使用者和开发者两个角度分别分析不同的实施方案对用户的影响。

首先,从emmS系统开发者的角度来看,二者存在以下几个不同:1)门槛不同:ioS平台emmS系统的开发门槛比较高,苹果对开发emmS系统的开发者进行严格的身份审核,只有确认开发者为企业级用户才会授予企业开发者权限并允许其开发emmS系统;在android平台上,谷歌对开发者没有限制,任何人(包括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开发和搭建emmS系统。2)灵活性不同:ioS平台采用Server-based的管控模式,android平台采用Device-based(或者api-based)的管控模式,由于emmS主要是针对设备进行管控,因此android平台更容易实现一些细粒度的管控,比如特定时间打开相机功能、特定地点关闭网络功能等;而ioS平台,实现类似的管控需要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进行多次的网络交互,因此需要保证较好的网络连通性,对于特定地点(比如保密场所)禁用网络功能等,由于没有网络则无法实现。3)开发难易程度不同:从0和0节的分析可以看出,ioS平台提供的标准emmS功能比较丰富,包括大量的设备管控和应用管控功能,开发者只需要遵循苹果提供的标准mDm开发手册进行emmS系统的开发,而且客户端硬件和软件版本比较有限,在平台兼容性实现方面也比较容易;而android平台的标准开放接口仅能够进行相机管控、密码策略配置等少量的设备管控功能,对蓝牙、数据网络、本地应用等大部分的设备管控和应用管控只能由开发者通过非常规的手段实现,因此要求开发者熟悉android系统的相关底层机制(而不仅仅是开放的api接口),此外android平台从硬件到系统软件差异非常大,实现平台兼容性需要耗费较大精力。4)开发成本不同:ioS平台开发emmS系统需要缴纳299美元/年的企业开发账号费用,而android平台开发emmS系统则完全免费。

其次,从emmS系统使用者的角度来看,二者存在以下几个不同:1)系统安全性:在ioS平台上,苹果对emmS系统的开发者进行限制,而且要求开发者采用苹果定义的一套安全认证机制来配置emmS系统,并强制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采用SSL协议进行通信,由此从整体上保证了emmS系统的安全性;而android平台上,是否进行管控服务器的认证以及通信通道的安全保护完全由emmS系统开发者决定,而且认证和安全保护的方案也由开发者自行设计,因此可能造成系统安全性参差不齐的情况。2)系统功能的规范性和稳定性:ioS平台提供的标准管控功能比较丰富,而且开发者只能遵循苹果提供的标准mDm开发手册进行emmS系统的开发,因此可以确保功能的实现效果的一致性和规范性;android平台提供的标准管控功能非常有限,为了达到运营的目的emmS系统提供商需要通过一些非常规手段实现更丰富的管控功能,比如浏览器、email、设置等本地应用以及蓝牙、移动网络等设备功能的管控,由于平台的差异性和实现方案的不同可能影响产品整体的规范性和稳定性。3)平台兼容性:ioS平台的终端产品类型比较有限,而且都是苹果研制的,加之苹果对emmS系统的实现制定了一套专门的标准,因此可以实现较好的平台兼容性;而android平台首先在emmS功能上很多管控无法通过标准的接口实现,加之android平台从硬件到系统差异性非常大,因此较难实现完全的平台兼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