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心理学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05:07

考心理学的方法篇1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5)19―0119―01

从历年的情况看,总有许多水平很好的考生因心理压力过大、心理不稳定、考前学习状态不佳而导致考试失利或成绩不理想。如果说考生的知识水平是考生考取理想高中的硬件的话,那么考生在考前以及考试中的心态的稳定、心理平衡与轻松则是取得理想成绩的软件。所以说,考生在考试前以及考试中,积极调试、减轻心理压力是非常必要的。

一、饮食减压法

饮食疗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考生生理健康,为考生超强度的脑力劳动提供足够的物质与营养基础,这是考生减轻心理压力的生理保证;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有的食物有直接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作用,有的食物还可提高我们的接受能力和工作效率,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敏捷,精力集中。如维生素C就具有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考生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

另外,有些食物还可以集中人的精力,提高工作效率,可间接地减轻考生的心理压力。如,胡萝卜能提高记忆力,香蕉含有血清素,它对人的大脑产生成功意识是不可缺少的;柠檬能使人精力充沛,提高接受能力;少食、多餐也有助于减轻考生的紧张与疲劳。

二、运动减压法

科学的安排生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机结合,劳逸结合有助于减轻压力,及时消除疲劳,同时还会有效转移考生的注意力。对于长时段、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更应该进行有益而适宜的体育运动,以此减轻紧张度。如,学生可以在学习间隙时间进行伸伸腰、踢踢腿、做做深呼吸等小活动。

三、转移减压法

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是减轻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针对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的状况,考生要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如通过体育活动或者泡热水澡,与家人、朋友聊天,抽出一些时间出游等方式宣泄自己的压抑情绪。

考生还可以进行左右脑思维的自主转移,为此可将课程交叉起来学习。脑科学的初步研究表明文科与理科的思维活动是由人的左右大脑分工负责的,这样课程交叉学习可以让左右大脑轮流活动,这种转移既可以减轻大脑的疲劳度,也可提高学习效率。

四、环境减压法

在家庭环境方面,家长应营造一个良好而宽松的生活与学习氛围,而不能制造考前压抑、紧张的家庭氛围。家长可以在为孩子迎考服务方面给孩子以物质与心理上的支持。考前应积极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倾听孩子的倾诉、与孩子多聊天、尊重孩子的意愿、多鼓励孩子,还应积极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宣泄,经常对孩子进行身体接触式的,甚至经常拥抱孩子,等等。

五、睡眠减压法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考生精力充沛、心理宽舒与平衡的前提。但遗憾的是大多数考生在考前遇到的问题是既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没有很好质量的睡眠,许多考生因考前过度紧张还常常发生失眠。考生应进行多时段的睡眠,困的时候就睡一会,千万不要硬撑着。对脑力劳动过大过强的人来说,多时段的休息是调节过度紧张的有效方法。

六、冥想减压法

印度瑜伽经常运用冥想使人达到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境界,它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法。只需5分钟的时间,找个舒服的姿势坐下来,专注于自己的一呼一吸,就可暂时忘记学习带来的疲惫,让自己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中。

七、过渡减压法

通常学校与家长都会让考生在考前进行一周以上时间的休息与调整,以让考生以充沛的精力应试。但许多家长以及考生都不了解科学的调整方法,例如大多数考生在考前往往是甩手大休息,有关学习的活动一概不进行,事实上这种休息与调整是不科学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如果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压力下,长期下来作为一种应急机制,人的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高紧张度、大压力的生活、工作方式,如果突然停下来无事可干,面对宽松无事的环境,反倒不适应。所以许多考生停止学习后,往往会产生抑郁不安、失落、心慌等不适的心理现象。对此,考生与家长都以为是因过度紧张的学习造成的,而不知道是“急刹车惹的祸”。所以,学生应在考前一段时间,就应该慢慢减小学习强度和减少学习时间,采取过渡调节方式减压。

考心理学的方法篇2

??

论文摘要:大力加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帮助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度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文件精神,院校要大力加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帮助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度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

?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采取紧急应对的方法帮助危机者从心理上解除迫在眉睫的危机,使其症状得到立刻缓解和持久消失,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全面规划和领导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督促有关部门或单位认真履行危机干预工作的职责,为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做出决策。学生工作处为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心理咨询中心为具体负责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专职机构。?

各系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由系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书记)负责,各系指定一名思政辅导员为系心理健康教育联络员。全体教职员工均有责任和义务。系全体学生工作干部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联络员应积极协助系学生工作负责人抓好系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各系要积极组建、大力扶持心理健康协会系分会,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协会社团骨干、班级心理委员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二、关注心理危机对象

?

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

情绪低落抑郁者(超过半个月);过去有过自杀的企图或行为者;存在诸如失恋、学业失败、身体疾病、家庭变故、人际冲突等明显的动机冲突或突遭重挫者;家庭亲友中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者;性格有明显缺陷者;长期有睡眠障碍者;有强烈的罪恶感、缺陷感或不安全感者;感到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者;有明显的精神障碍者;存在明显的攻击或暴力倾向,或其它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造成危害者。?

三、心理危机的重点对象应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

?

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方法,包括在信件、日记、图画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死亡的念头者;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述说告别的话等行为明显改变者;情绪突然明显异常者,如特别烦躁,高度焦虑、恐惧,易感情冲动,或情绪异常低落,或情绪突然从低落变为平静,或饮食睡眠受到严重影响等。应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

(一)预防教育。?

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学生工作处与各系部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应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积极发展自我,树立自信,消除自卑;应对学生进行危机应对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危机,人们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危机,同学们的哪些言行是自杀的前兆,对出现自杀预兆的同学如何进行帮助和干预。?

各系应在学生中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现代健康观念,应针对学生中广泛存在的环境适应问题、情绪管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与性的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等开展教育;应通过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系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应通过主办主题鲜明的特色班会,帮助学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早期预警。?

目标: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工作,应做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发现,早通报,早评估,早治疗,信息畅通,快速反应,力争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

1、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排查制度。心理咨询中心每年对全校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根据测评结果筛选出心理危机高危个体,与系心理健康教育联络员一起对这些学生做好危机的预防与转化工作。?

各系每年对五类重点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排查:①对大三不能毕业学生的排查;②对大一第一次不及格学生的排查;③对大二学生多门不及格学生的排查;④对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排查⑤对失恋学生的重点排查。排查结束后各系要把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名单交到心理咨询中心。?

2、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度。为掌握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发展,随时掌握高危个体的心理状况,学校要建立学生心理问题报告制度。?

班级心理委员要随时掌握全班同学的心理状况,对班上学生的心理状况每周一次向心理健康协会系分会汇报,并填写《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上交系部。发现同学有明显的心理异常情况要及时向所在系部心理健康教育联络员或学生工作分管领导汇报,?

辅导员要深入学生之中并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成员、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学生骨干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主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要及时、全面了解全系学生心理健康变化情况。系部每周填写一次《系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交学生工作处。?

系部发现有学生心理问题迅速恶化或新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将该生的情况迅速以电话的形式上报,并在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学生工作处报告。?

对学生中存在的严重的心理危机、发生的心理危机事故及其处理情况,学生工作处应及时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汇报。?

3、建立心理咨询老师学生心理危机报告制度。心理咨询老师在心理咨询室值班期间发现学生存在心理危机,应在24小时内将相关信息以书面的形式报告给学生工作处与所在系部。?

4、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库》录入制度。心理咨询中心要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库》,将全校有心理危机倾向及需要进行危机干预的学生信息录入其中,实行动态管理。?

5、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反馈制度。心理咨询中心及时将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库》中的学生名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和排查结果、系部上报的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的心理评估结果和通过其它途径获取的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名单及其心理评估结果等相关信息反馈给系部。

(三)危机干预。?

1、建立支持系统。系部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态,应在学生中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人际氛围。全体教师尤其是学生辅导员应该经常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与学生交心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党员、学生骨干对有心理困难的学生应提供及时周到的帮助,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系部应动员有心理困难学生的家长、朋友对学生多一些关爱与支持,必要时应要求学生亲人来校陪伴学生。?

2、建立治疗系统。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应进行及时的治疗。对症状表现较轻危机程度不高者,以在校接受心理咨询或专业机构接受心理治疗为主,可辅以药物治疗。对症状表现较重者必须在医院等专业机构接受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在校或在相应的专业机构接受心理咨询。对症状表现严重、危机程度很高者,必须立即通知其家长并送专业精神医院治疗。

3、建立阻控系统。对于学校可调控的引发学生心理危机的人事或情景等刺激物,系部应协调有关部门及时阻断,消除对危机个体的持续不良刺激。对于危机个体遭遇刺激后引起紧张性反应可能攻击的对象,系部应采取保护或回避措施。心理咨询老师在接待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来访时,在其危机尚未解除的情况下,应不让学生离开,并立即报告给学生工作处及学生所在系部。?

4、建立监护系统。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在校期间要进行监护。对心理危机程度较轻,能在学校正常学习者,学院应成立以学生干部、心理健康协会骨干为负责人及同室同学为主的不少于三人的学生监护小组,以及时了解该生的心理与行为状况,对该生进行安全监护。监护小组应及时向系部汇报该生的情况。

对于危机程度较高但能在校坚持学习并接受治疗者,系部应将其家长请来学校,向家长说明情况,家长如愿意将其接回家治疗则让学生休学回家治疗,如家长不愿意接其回家则在与家长签定书面协议后由家长陪伴监护。?

经医院或心理健康专家评估与确认有严重心理危机者,系部应通知学生家长立即来校,并对学生作休学处理,让家长将学生接回家或送医院治疗。在系部与学生家长作安全责任移交之前,系部应对该生作24小时特别监护。对心理危机特别严重者,系部应派人协助保卫人员进行24小时特别监护,或在有监护的情况下送医院治疗。对于出现危机事故的学生在医院接受救治期间,系部亦应指派学生协助保卫处人员根据医院要求在病房进行24小时特别监护。?

(四)后期跟踪。?

1、因心理危机而休学的学生申请复学时,除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办理外,还应向所在系部出具学校认可的心理疾病康复证明。?

2、学生复学后,系部应对其学习生活进行妥善安排,帮助该生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引导同学避免与其发生激烈冲突。应安排班级心理委员对其密切关注,了解其心理变化情况。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联络员每周与其谈心一次,并通过周围其他同学随时了解其心理状况,在每周填写一次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里向学生工作部报告该生的心理状况。?

3、心理咨询中心要根据系部提供的情况,组织心理咨询老师和专家定期以预约咨询或随访咨询的形式,对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鉴定,并将鉴定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所在的系部。?

4、对于因有强烈的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休学而复学的学生,系部还应对他们给予特别的关心,应安排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干部、心理健康协会骨干、该生室友对其密切监护,制定可能发生危机的防备预案,随时防止该生心理状况的恶化。心理咨询中心应对他们保持密切的关注,组织心理咨询老师和专家对其进行定期跟踪咨询及风险评估。?

四、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

总之,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应建立以下几项制度。?

(一)培训制度。学校对心理咨询的老师、全体学生工作干部、心理委员、心理健康协会骨干实行定期培训。?

(二)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排查制度。?

(三)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度。为掌握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发展,随时掌握高危个体的心理状况,学校建立学生心理问题报告制度。?

(四)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反馈制度。?

(五)建立危机干预制度。?

(六)备案制度。学生因心理问题需退学、休学、转学、复学的,系部应将其详细材料报学工处与心理咨询中心。?

(七)鉴定制度。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后复学的,应经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对其恢复状况进行鉴定,或到由心理咨询中心指定的专业医院进行鉴定。?

(八)保密制度。参与危机干预工作的人员应对工作中所涉及干预对象的各种信息严格保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

[3]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4]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

[5]嘉兴学院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

考心理学的方法篇3

一、心理准备训练法

1.明确任务。让学生了解同组考试的同学、意义和任务,掌握同学的水平,做到“知己知彼”。根据同组同学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应对策,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沉着应战。

2.激发考试动机。通过思想教育,把他们的考试动机转变成为集体争光上来,激发学生参加考试的强烈欲望。如平时告诉学生,你们考得好是给你所在的班级和学校增光添彩。

3.培养意志力。意志力的培养除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另外还必须通过多种训练方法,利用语言法、自然条件法、疲劳负荷法、自我强化法、多样化专门练习法等,培养他们适应各种比赛环境,勇于克服困难,形成良好的考试作风。如在平时的球类训练课上,我们可以加强外界的噪音干扰。

4.形成最佳情绪状态。帮助学生形成考前良好的情绪振奋感,高度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使学生掌握调节与自我调节情绪的各种手段,增强必胜信心。

二、精神放松训练法

1.催眠放松法。催眠放松法是体育教师通过语言提示把考生引导到催眠状态,使运动员从紧张的情绪中解脱出来,经催眠放松后,考生可精神焕发,情绪稳定,斗智旺盛。中考体育前大多数学生会在考场外等好长时间,这时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除学生的紧张不安情绪。

2.呼吸调整法。呼吸调整法就是把吸气时肌肉紧张和呼气时肌肉放松结合起来,消除考生的激动和紧张。比赛时,考生通过呼吸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消除紧张情绪,提高运动技能。

3.握手放松法。握手放松法较为简单,考生自己把手轻轻地握起来,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这在临场比赛时较为适用,它可稳定考生情绪。

三、注意力训练法

1.注意集中法。注意集中法就是要求学生随意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一特定对象上。注意集中训练法可以调节身心机能的恢复,使学生的注意力从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

2.注意转移法。注意转移法就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学生的注意力暂时离开紧张的训练考试场面,转移到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上去。此时教练员可讲一些笑话或让考生听听音乐,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有趣的、能吸引人的事情上去。

四、表象回忆训练法

1.表象再现法。表象再现法是用心理手段训练脑的心理机能,发挥运动表象、想象和思维在技术形成中的作用。这一心理训练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回忆学过的技术动作形象,使它们在表象中重新再现,以便根据动作表象进行练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动作概念,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如在练习中加入一段表象练习,不仅可以暂时减少体力消耗,而且更重要的是为内心表象活动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促使技术动作的更快掌握。

2.战绩回忆法。战绩回忆法是一种自我表象的修复方法,它是以自我回忆为基础,在回忆以往运动成绩的过程中,修正或重建自己的形象,从自身内部获得激励动机,提高信心的力量。这种心理训练的具体做法是:让考生处于自然放松状态,诱导回忆最佳的运动训练和考试的情景,回忆自己的体育成长史,使考生重新认识自己各方面的优势,从中发挥自身潜能,提高考试信心。

五、言语暗示训练法

言语暗示训练法就是通过言语的作用对考生的心理施加影响的过程。目的是调整考生的情绪、意志等心理过程,许多具有针对性和诱导性的语词暗示,已成为调节心理的有效方法,可以起到说服及教育的作用。

言语暗示训练可分为他人和自我暗示两种。前者是主持心理训练的人从外部对考生进行暗示,后者是考生对自己进行暗示。自我暗示是通过多次重复词句或一定的口诀来实现的,暗示语不应用否定语气。实践证明,有针对性的自我暗示能增强人的意志力和情绪的稳定性。“默念”是自我暗示的重要方式,“默念”动作要领时,肌肉随之活动,就可提高动作成功率。

考心理学的方法篇4

综观重庆市近几年初中学生的毕业体育考试(以下简称中招体考),我大渡口区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方面都得到较强的提高,但是考试成绩也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笔者认为与学生在训练和参考时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为了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运动水平和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针对大渡口区中招体考参考学生的具体情况,就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日常训练中的参加动机、心理状况和考前思想等进行调查。探究其原因,并给出考前心理调整的适当建议,以期让学生在中招体考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全面提高学生中招体考成绩。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本文以重庆市大渡口区长征学校为主的5所中学的410名学生为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按本研究的需要查阅相关资料,翻阅有关文献20余篇,其中有效文献12篇。从理论知识上对本课题进行指导,为本课题的调查设计提供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本校学生每人发放问卷1份。在另外4所学校中,每所中学发放问卷50份,由各学校的体育教师负责收发。发放问卷410份,回收397份,回收率为96.83%。有效问卷为388份,有效率为97.73%。

2.2.3访谈法。考虑到问卷设计的效果,根据研究内容和任务,针对一些问题访问了区教委和进修校主管学校体育的专家以及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对部分学生和体育教师进行访谈。

2.2.4数理统计法。收集整理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资料,并进行常规数理统计。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参与目的的调查分析。

表1大渡口区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喜好程度的调查

性别非常喜欢%一般喜欢%无所谓%不喜欢%男112人58%50人26%23人12%8人4%女82人42%66人34%31人16%16人8%合计194人50%116人30%54人14%24人6%表2大渡口区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目的调查

参与目的人数(百分比)强身健体357(92.06%)娱乐消遣322(83.59%)调节心理237(61.37%)培养上进心275(71.78%)意志品质225(57.67%)增进友谊186(47.98%)其他74(19.04%)由表1可见,我区中学生男、女生对体育课兴趣程度有明显差异,男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的浓厚程度明显要高于女生。由表2可见,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和锻炼的目的基本都是合理健康的。

3.2体育训练和参考动机的调查分析。

表3大渡口区中学生参加体育考试的动机调查

心理动因人数(百分比)热爱体育运动,希望强身健体。195(50.26%)迫于中考压力,家长老师要求。131(33.76%)大家都在参加,自己也就参加。61(15.72%)其他1(0.25%)由表3可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训练的动机大多是良好的。另外三分之一的学生或许还不是很情愿,也有这方面的需求。少数学生是属于比较被动参与。

3.3学生在考前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

表4大渡口区学生在考前心理状态的调查

心理状态人数(百分比)考试本就很轻松,没有什么值得紧张和害怕。27(6.95%)考试肯定非常可怕,难以取得较好成绩。83(21.39%)感觉自己完全没有把握。152(39.18%)做好比较充分的准备,期待在考试中的发挥。119(30.67%)其他7(1.80%)根据调查,我区学生中接近三分之一拥有比较良好的考前态度和心理。余下的学生都表现为过分紧张、信心不足和盲目自信。说明在目前的参考学生中需要在心理方面加强训练和调整。

3.4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时候的处理办法的调查分析。

表5大渡口区学生在考前心理紧张的处理办法的调查

处理办法人数(百分比)告诉家长和老师,寻求帮助68(17.53%)和同学朋友倾诉,排解自己的紧张情绪257(66.24%)憋在心里,希望自己慢慢好起来29(7.47%)不知道怎么办34(8.76%)就学生的反馈来说,我区三分之二的学生选择了和同龄人的倾诉来排解自己的紧张情绪,未成年人在认识问题上难免会有偏颇的地方。接近五分之一的学生会告诉家长或老师,他们希望获得师长的帮助,也说明孩子对这样的帮助的有期待的。余下的部分学生的处理紧张情绪的办法就显得憋屈和茫然了。作为教师,就必须深刻准备好为学生做心理的疏导,更应该想方设法走近学生,争取让他们主动打开心扉。

3.5学生希望得到帮助方式的调查分析。

表6大渡口区学生希望得到的帮助方式的调查

帮助方式人数(百分比)告诉我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情绪351(90.46%)指导我进行自我的心理调试382(98.45%)教会我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我调控方法382(98.45%)其他6(1.55%)由表6可以见,学生需要的帮助方式首先是知其然,基本上所有学生都需要在心理调试和调控方面得到更多实在和操作性更强的指导。也要求教师在这个方面的准备更要加强,才可能应对随时出现、纷繁复杂的学生心理问题。

3.6学生在得到教师帮助后的心理变化的调查分析。

表7大渡口区学生在得到教师帮助后的心理变化的调查

心理感觉人数(百分比)心理会得到较大的放松,感觉好很多166(42.78%)通过实践,心理困惑解决了,同时成绩也提高249(64.18%)没有什么变化83(21.39%)根据调查,超过半数的我区学生在接受教师帮助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良好变化,表现在既解决了心理困惑,成绩也得到提高。但仍有五分之一的学生感觉不到教师指导的效果。再次证明"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在指导学生的时候需要更强的理论知识,心理疏导办法和具体操作方式。

4.中招体考生考前心理训练的对策分析

4.1考前心理调整方法。心理调整的主要目的是增强我区学生心理的稳定性,同时加强取得好成绩的信念。考前心理准备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4.1.1根据自身能力,确定适宜的目标。

4.1.2激发出良好的应考动机,增强考试信心。

4.1.3通过模拟情景,培养学生最佳的精神状态。

4.1.4模拟考试训练。

4.1.5根据学生水平高低,增加或降低难度训练。

4.2教会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我调控方法。

4.2.1心理暗示法。学生在考试中,可以使用简洁的默念暗示自己。

4.2.2动员情绪法。当学生情绪低落时,可通过适当运动、呼吸、大笑或想像来调动情绪。

4.2.3活动肌肉法。进入场地做些准备活动。(必须把握运动量的适度)。

考心理学的方法篇5

关键词:消费心理学教学改革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C-0027-02

消费心理学是一门以消费者心理为中心,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特别是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应用范围广的交叉学科,涉及到社会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等学科。

消费心理学教给人们一种思维方式,运用消费心理学的理论可以解决现代市场营销过程中的许多问题。通过消费心理学的学习,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把握不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从而提高市场营销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做好消费心理学的教学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其他综合院校和商科院校一样,消费心理学也是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从事医药生产企业、医药经营企业以及与人类健康相关行业的营销管理工作的专门性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应该体现“懂医药、会管理、通营销”的特殊培养要求,所以医学院校消费心理学的教学应该有其自身的特点。然而,当前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消费心理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没有突出自身的特点,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对其教学改革进行思考很有必要。

一、医学院校消费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符合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特色的教材

目前,专门用于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消费心理学教材很少。很多医学院校使用的教材是综合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材,基本是按照普通心理学的知识结构编排章节,案例基本是市场营销专业的经典案例,涉及医药学知识和医药营销的案例很少。这对于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和将来的职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除此之外,当前的消费心理学教材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不符合市场营销这个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的培养模式。所以,对于医学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来讲,找到一本适合消费心理学的教材比较困难。教材是教学的指南和依据,教材的适用与否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医药市场营销消费心理学教材的选用是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二)师资队伍薄弱

消费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强、运用性强的交叉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理论,其中包括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广告学、商品学等。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消费心理学主要应该探讨医药及健康相关的营销活动各因素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因此,消费心理学的教师不但要熟悉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也应该熟知医药营销流通领域的知识。然而,在医学院校目前该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单纯有心理学背景的,也有少数医药学背景的,对非本专业的知识不够精通,只能从某一学科角度阐释消费心理学的问题,不能将心理学和医药市场营销学的理论融会贯通,影响了医学院校消费心理学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很多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消费心理学教学都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讲授无疑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学习理论知识必要环节。但过于强调教师在课堂的主体地位,缺乏师生间的互动,就会忽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能动性。尽管很多院校也开展了案例教学,但由于教材和师资专业背景的限制,很多个案是传统的营销案例,而不是医药学的营销案例。或者个别有些医药学的案例,但分析不够深入,教学效果不理想。这些都限制了这门学科在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领域发挥作用。很多医学院校开展的教学实践项目也都围绕着传统营销展开,没有展现医学院校消费心理学的特色,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效果不显著。

(四)考核方式不全面

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消费心理学是一门兼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在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时,一方面应该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要考核学生是否可以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目前消费心理学在医学院校中的考试形式仍以试卷问答为主。考题的形式大多是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也有一些案例分析题。这些考题大多是考验学生的记忆能力,少有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考题。学生若想取得良好成绩,只需要背笔记,套用老师的标准答案就可以。在这种考核方式下出来的学生往往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即,成绩优异,但是面对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不能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医学院校消费心理学教学改革对策

(一)选用和开发适合医学院校的专业教材

选用教材时,既要参照医药市场营销专业消费心理学的课程要求,同时也要兼顾本专业培养目标。选取教材时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要兼顾,既不能只讲理论、过于生僻,也不能过于通俗,忽略理论基础。理论知识应结合与专业相关、与时代相符的案例和实践项目,使教学更生动。任课教师也应该时刻收集与医药市场营销相关的消费心理学案例作为课程补充以丰富教学内容。鉴于当前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的消费心理学教材缺乏,医学院校应组建囊括医药学、市场营销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专业团队,协作编写具有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特色的消费心理学教材。

(二)建设适合医学院校的专业师资队伍

由于医学院校与普通综合院校在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上有差异,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医药学、心理学、营销学的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教师队伍建设要从两方面着手――“走出去”和“引进来”。一方面,鼓励消费心理学教师深入医药营销企业挂职锻炼,亲身体验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同时也可以去有经验的院校进行学习,从而胜任这门学科的教学。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有医药市场营销经验的职业人来学校为老师和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加强学生对医药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了解,既能提高学习兴趣,也能强化学习效果。

(三)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用传统的讲授方式让学生接受基本概念和原理,我们还可以运用其他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pBL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改革的中心思想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互动良好的教学模式。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消费心理学的教学中是普遍采用的方法,可以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形象生动的案例中,有利于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接受和掌握消费心理学的知识。通过具体案例的展现,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网络营销的消费心理的教学中,在讲授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选择网络营销情境中有关消费者心理学和行为的案例作为辅助,抛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和发言。教师做好引导和归纳总结的工作。此种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考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2.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也叫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社会工作等多种学科的教学中,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和经济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通过设定特定情景的角色模拟扮演,让学生感知和体验所要学习的内容。尤其是在消费心理学的教学中,让学生扮演消费者和商家,一方面,学生可以揣摩不同角色的心理变化,另一方面,可以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表明,情景教学法在消费心理学的教学中效果良好。在使用情景教学法时需要注意,教师要善于组织和指导,情景模拟要设计科学、准确定位。

3.pBL教学法

就市场营销专业发展来看,教会学生怎样运用心理学原理在营销工作中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教学的关键。从这个角度考虑,“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比传统的“以主题为基础的学习(subject-basedlearning,SBL)”更偏向于学生的能力训练。pBL教学法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案例为脚本,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掘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自己搜集信息,通过自我学习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当然,pBL教学法也对指导老师有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有高水平的专业及交叉学科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知识综合能力和领导组织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四)实施多样化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的多样化是教学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除传统的考核方式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灵活的方式对其进行弥补。

首先,注重学生平时表现,把平时成绩作为期终考核的一部分。因为消费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平时教学时应让学生理解为主,通过课堂问题讨论让学生参与到师生互动中来。教师可以提出与医药消费心理相关的问题或者案例让学生自由讨论或辩论,制定学生的平时表现评估表,对学生进行评估。

其次,用一些可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作为平时作业。例如,学习了气质类型后,可以要求学生通过气质类型测验,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特点,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分析自己的人格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策略。

再次,侧重于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比如,放一些和医药市场营销相关的影像资料,让学生针对情节和人物表现作心理分析,分析这些人物的心理动机、防御机制等。通过实施多种考核方法,既能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也能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让考试的作用得到发挥。

综上所述,通过对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消费心理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可以通过编写和选择适合的消费心理学教材,建设适合医学院校的专业师资队伍、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多样化的考核模式进行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将学生培养成有医药学特色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肖涧松.消费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卢峰.案例教学法在消费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

考心理学的方法篇6

关键词:中学生考试焦虑矫治方法

考试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考试可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和知识的掌握程度。每个学生都希望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以取得优异成绩,可是总有些学生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即考试成绩与自己的努力不成正比、考试的结果与自己的愿望有很大差距,由此便带来自信心丧失、自尊心受挫、精神苦闷、厌倦学习及自暴自弃等一系列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考试时学生心里焦虑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考试在青少年学生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考试焦虑不仅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和考试效果,而且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因此,重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对考试焦虑的研究和心理咨询指导工作,帮助中学生顺利进行学习和考试,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以提高其心理素质,促进智力和人格的全面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中学生的考试焦虑是内外多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只要有考试存在,考试焦虑就会存在。考试焦虑是后天“习得”的,是可逆的和可改变的。如何有效地解决中学生的考试焦虑状态,对他们进行处理疏导和调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提高心理素质

不良的人格特征是造成学生考试焦虑的内在根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的学习兴趣,开朗的性格,良好的情绪状态等等,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认知评价及学习活动本身起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有利于克服考试焦虑的重要心理品质。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人格也具发展性。因此,可以通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人格来矫正考试焦虑。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培养非智力因素,增强他们对各种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逐渐克服人格中的某些缺点,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这些都是提高学生心理品质,预防和减轻学生考试焦虑的积极举措。

二、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对考试正确的认知评价

考试压力是考生的主观认知在客观条件下作用的结果。因此,主观上要帮助考生改变对考试和考试焦虑之间关系的错误认知,使他们意识到自我认识和评价是造成压力的关键,帮助他们认识到考试只是检验所学知识的一种手段,正确对待考试结果,尽力发挥自己的水平,同时,不要把考试的分数看得过重,因为它不是衡量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客观上,学校和家庭应该对考生的学习能力、自觉性和心理承受能力有一个恰当的估计,引导学生恰当地估计自己的能力,降低过高的学习目标,保持学生恰当的压力,重视学习过程,不要片面地强调考试结果。另外,引导学生适当地调整期望水平,使学生的自我期望与实际水平相适应,可达到缓解心理压力和克服考试焦虑的目的。

三、作好准备,形成充分而良好的考前状态是减轻考试焦虑的最有效方法

考前的准备工作很多,有知识准备、体能准备、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等。凡参加过考试的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看到考题不难,紧张不安的情绪便会随之减少许多,脑子不再麻木,思维也灵活了。”因此,考前一定要做好知识的复习准备工作,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加强各应试科目的基本功训练,考前搞好系统、科学的总结复习;并针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进行有目的的训练,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考试时焦虑的情绪就会减少。学生在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准备的基础上,学会一些应试技巧,对消除考试焦虑乃至提高考试成绩大有裨益。

四、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心理调节方法

心理调节方法是针对学生的考试焦虑,以考生的自我暗示和自我调节为主的心理调适的方法,它们对缓解和减轻学生的考试焦虑情绪有一定的疗效。考试焦虑的心理调节方法有很多,如积极的暗示训练、想像训练、注意力转移训练、与消极的自我辩论、躯体放松训练和系统脱敏调节训练等。对考试感到焦虑的同学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并用,均可自行调节。尤其是躯体放松训练,它对缓解考试焦虑有很好的疗效。最正规、最易掌握的是“紧张——松弛渐进放松法”,其基本要点是依次先收紧再放松全身各部位肌肉,体会放松的感觉。这是一种既科学又适合个体掌握学习的方法,即使个别要领、动作不很准确也不影响放松的效果。当考试焦虑严重地影响着考生目前的准备状态时,这种专门的放松训练非常有效,每个考生都应该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迅速高效的放松模式。

五、学习技能治疗

通过让求询者掌握应试技能减轻考试焦虑。要掌握的考试技能有:1、拿到考试卷后,可迅速浏览一下,有几页,几大项题目,以免少做漏答。但此时不要仔细审题,以免发现有不会做的题目引起过度紧张;2、按先易后难的原则做题,将难题跳过去,先把会做的做完,最后再“啃”难题;3、做题前细心审题,切实搞清题意和答题要求,甚至可用铅笔将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潜在条件及要求解决的问题一一标出,切忌以过去熟悉的题型来代替审题;4、在要求计算的题目中,要仔细检查计算的过程,防止因某一步计算失误而造成整个计算结果的错误。5、冷静对待一时的遗忘现象,考场上有时会出现过去记忆的知识一时回忆不起来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过度紧张造成的,遇到这种情况可先做别的题目,随着紧张情绪的缓解,记忆过的知识还会重现出来。考试后的心理调节方法,笔者认为主要有8种:1、转移思路法:离开令人不快的情境,转移到高兴的情景或事情上,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打球、听音乐、和朋友聊天等,忘却烦恼。2、亲近动物和植物法:走入大自然,与动植物亲近,让植物的生机盎然、小动物的顽皮可爱来感染自己,排遣心中的烦恼,改变自己的阴郁心情。3、理喻反向法:为失败寻找“借口”,或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暂时摆脱困扰,排除自卑心理,平静下来之后,再仔细分析原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4、谈心法:把心里的郁闷或牢骚倾诉于自己最亲密和信赖的人。这种谈心不仅可以用面对面的方式,也可用写信的方式来交流。有时候,自己的一些想法可能是错误的,朋友的一番话可能会使人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5、自我暗示法:不妨经常对自己说“我能行”。只要有自信,任何人都不能使你自卑。6、日记法:把内心的愤恨和痛苦尽情地宣泄在日记中,别人也不会知道,慢慢地自己的心情就会平静下来。7、补偿升华法:以其他方面的成功(例如学得某种专长)补偿高考失败造成的痛苦;把不良情绪导向积极方面,通过做出突出成绩化解心理矛盾,获得心理平衡。8、宣泄放松法:把积压在内心的消极情绪释放出来,或大声喊叫,或痛哭一场,或“潇洒”玩一回(当然要有益),通过宣泄让心情慢慢平静下来。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考试焦虑会对考生产生不良的影响,但其实并不可怕。考试前适度紧张的心理状态是每个人必需的,要注意临场时的心理调节,保持清醒的头脑,意识到考试焦虑的危害,并用正确的方法有意识地控制它,完全可以摆脱考试焦虑的困扰,取得理想成绩,并在考后走出情绪的低谷,重拾昔日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高艳玲.初中生的考试焦虑、应付方式及其相关性研究优秀硕博士论文[D].2004年

[2]沈永江.考试焦虑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

考心理学的方法篇7

一 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

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从客观上说,是学生面临的考试相当重要或难度过高;从主观上说,是学生自认为应付考试把握不大,预感个人自尊心会受到威胁。具体地说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

1.来自各方面的考试压力,造成心理负担过重

如: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过分看重考试分数和名次,形成孩子的心理负担;父母对儿女的生活起居大包大揽,无微不至的关怀造成孩子万一考不好“愧疚”的心情;社会竞争中的下岗失业,也给日渐长大的中学生造成了心理阴影;同学间的竞争、老师的看法、升学的压力等等,都会给学生造成紧张的心情。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压力加重,易产生自卑感,丧失信心,从而产生考试焦虑心理。

2.身心疲劳,造成厌倦逆反心理

学生在各种考试压力下,长时间连续不断地从事脑力劳动,感到精力不支,死拼硬干,夜以继日,造成身心疲劳,产生各种焦虑症状。学生日复一日重复着上学――回家――上学、上课――做题――复习――上课的生活方式,觉得学习没有乐趣,在遇到困难时,再加上师长的反复叮咛,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学生一旦产生逆反心理,其大脑对外界的刺激就常处于“休眠状态”,从而产生上课走神、复习不充分、题做不出来的现象。这种状况加大了学生对考试焦虑的程度。

3.以往的失败经验,造成悲观情绪

一些人大看重得失,经受不住失败,大大小小的失败感集聚起来就形成了自卑感,往往觉得自己不如人,自惭形秽,丧失自信心,悲观失望,以至对考试产生焦虑心理。

4.试题的偏、难、怪,老师的过高要求,复习不充分,也是造成考试焦虑的重要方面。

二 调适高焦虑的方法

找到产生心理焦虑的原因后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疏导措施,引导学生走出心理焦虑的阴影至关重要。调节焦虑的方法应因人制宜,时间、地点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一般对高焦虑情绪可采取以下几种调节方法:

1.情绪宣泄法

通过某种活动把压抑、郁闷的情绪宣泄出来。如通过跑步、骑车、踢球等剧烈活动,或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大喊大叫大笑等形式一吐为快,使身心放松。当然也可采用舒缓的方式进行,如写日记,和老师、家长、好朋友谈心等,改变自己的心情。

2.情绪转移法

当复习、考试成了一个过于集中的焦点就容易产生劳累,这时可以暂时放下书本,干自己喜欢的事,如听听音乐、赏花、睡觉,分散焦点,放松一下,消除紧张的心理压力。在考试中由于遇到难题而紧张,可放过“拦路虎”,先做会做的或比较熟悉的题,以缓解自己的紧张心情。

3.全身放松系统脱敏法

通过改变肌肉紧张,通过想像愉快的情景,使精神放松,如做放松操、深呼吸等。

4.体验成功经验

部分学生产生考试焦虑反应,除因为考试的重要性外,还由于缺乏内在的自尊心和价值感。自尊心与价值感的缺乏和学生过去的失败挫折的经验紧密联系,因此,降低焦虑水平可通过指导学生调整学习目标,使之与学习能力相适应,让学生尝试成功的经验,并对其成功行为给予强化来实现。

5.认识矫正

人的情绪是由人的思想支配的,产生焦虑有其客观存在的原因,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担忧,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并正确认识自己的应付能力。对不合理的担忧用实事、常理予以驳斥并分析其危害;对合理的担忧分析其内因、外因,找出哪些是可以克服的,哪些是可以控制但不能完全克服或短期难以解决的。要明确克服或控制的具体措施,做到心中有数,达到缓解焦虑的目的。

6.自我教导训练

考心理学的方法篇8

一、研究考纲,有针对性地复习

单招电子线路课程是机电专业中理论综合部分考试所占分数比较多,也是复习难度比较大的一个科目。针对这样的科目,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考纲进行研究,明确考试怎么考、要考什么,进而根据考纲内容,一项一项地复习。

1.精心处理教材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要想提高复习效率,方法有很多,但是就笔者看来,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围绕考纲对教材的内容努力钻研,进而制订出一套既适合考试又适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复杂电路一课时,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是该节课的教学重点,更是考纲中的重要考点,并且该考点还时常出现在戴维宁定理的相关解题中。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将所涉及的考点都串联在授课的过程之中。

2.精选练习题,忌重复,忌题海战术

很多教师提高考试成绩的方法就是大搞题海战术。在单招电子线路课程中,最忌讳的就是题海战术。题海战术虽然是一种提高考试成绩的方法,但是绝不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好方法。通过研究可以发现,题海战术不但是一种效率较低的复习方法,同时还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身体压力,进而使得学生失去学习该科目的兴趣以及学习的自主性。所以,教师要摒弃题海战术,精心研究,为学生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分析与归纳的能力。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考试复习的主体,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复习的心理情况及时调整,并寻求适合学生的方法和策略。

1.复习的目的是综合提高

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告知学生复习的过程应该是以课本为中心,对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认真梳理一遍,对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是心存疑虑的地方要及时跟老师沟通。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也应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细致回顾,教授处理综合问题的技巧。

2.要理解知识,科学记忆

在复习的过程中,难免有很多公式需要学生记忆。对于这些难以记忆的知识,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记忆上的理解,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例如电动势、电压等概念,学生就可以将这两个概念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再如正弦交流电路的关系式、计算式等知识,可借助脑海中电压、阻抗、功率三个相似三角形来记忆,形成直观记忆等。理解性记忆能够帮助学生长久记性,也有利于考试答题。

三、加强心理指导,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单招电子线路科目作为电类考试的基础课程,考试难度在不断增加。所以,提高复习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对于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等多个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要想提高其复习效率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外,教师还可以从加强学生心理指导、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方面着手。很多学生都畏惧考试,平时对于单招电子线路课程知识的学习、理解都不错,一到考试就会由于紧张导致成绩不理想。所以,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并与家长联系沟通,让家长也参与到孩子的心理指导工作当中,从而为学生去掉心理上的包袱。

考心理学的方法篇9

一、医学院校消费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符合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特色的教材

目前,专门用于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消费心理学教材很少。很多医学院校使用的教材是综合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材,基本是按照普通心理学的知识结构编排章节,案例基本是市场营销专业的经典案例,涉及医药学知识和医药营销的案例很少。这对于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和将来的职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除此之外,当前的消费心理学教材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不符合市场营销这个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的培养模式。所以,对于医学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来讲,找到一本适合消费心理学的教材比较困难。教材是教学的指南和依据,教材的适用与否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医药市场营销消费心理学教材的选用是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二)师资队伍薄弱

消费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强、运用性强的交叉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理论,其中包括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广告学、商品学等。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消费心理学主要应该探讨医药及健康相关的营销活动各因素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因此,消费心理学的教师不但要熟悉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也应该熟知医药营销流通领域的知识。然而,在医学院校目前该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单纯有心理学背景的,也有少数医药学背景的,对非本专业的知识不够精通,只能从某一学科角度阐释消费心理学的问题,不能将心理学和医药市场营销学的理论融会贯通,影响了医学院校消费心理学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很多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消费心理学教学都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讲授无疑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学习理论知识必要环节。但过于强调教师在课堂的主体地位,缺乏师生间的互动,就会忽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能动性。尽管很多院校也开展了案例教学,但由于教材和师资专业背景的限制,很多个案是传统的营销案例,而不是医药学的营销案例。或者个别有些医药学的案例,但分析不够深入,教学效果不理想。这些都限制了这门学科在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领域发挥作用。很多医学院校开展的教学实践项目也都围绕着传统营销展开,没有展现医学院校消费心理学的特色,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效果不显著。

(四)考核方式不全面

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消费心理学是一门兼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在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时,一方面应该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要考核学生是否可以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目前消费心理学在医学院校中的考试形式仍以试卷问答为主。考题的形式大多是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也有一些案例分析题。这些考题大多是考验学生的记忆能力,少有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考题。学生若想取得良好成绩,只需要背笔记,套用老师的标准答案就可以。在这种考核方式下出来的学生往往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即,成绩优异,但是面对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不能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医学院校消费心理学教学改革对策

(一)选用和开发适合医学院校的专业教材

选用教材时,既要参照医药市场营销专业消费心理学的课程要求,同时也要兼顾本专业培养目标。选取教材时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要兼顾,既不能只讲理论、过于生僻,也不能过于通俗,忽略理论基础。理论知识应结合与专业相关、与时代相符的案例和实践项目,使教学更生动。任课教师也应该时刻收集与医药市场营销相关的消费心理学案例作为课程补充以丰富教学内容。鉴于当前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的消费心理学教材缺乏,医学院校应组建囊括医药学、市场营销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专业团队,协作编写具有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特色的消费心理学教材。

(二)建设适合医学院校的专业师资队伍

由于医学院校与普通综合院校在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上有差异,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医药学、心理学、营销学的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教师队伍建设要从两方面着手——“走出去”和“引进来”。一方面,鼓励消费心理学教师深入医药营销企业挂职锻炼,亲身体验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同时也可以去有经验的院校进行学习,从而胜任这门学科的教学。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有医药市场营销经验的职业人来学校为老师和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加强学生对医药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了解,既能提高学习兴趣,也能强化学习效果。

(三)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用传统的讲授方式让学生接受基本概念和原理,我们还可以运用其他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pBL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改革的中心思想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互动良好的教学模式。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消费心理学的教学中是普遍采用的方法,可以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形象生动的案例中,有利于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接受和掌握消费心理学的知识。通过具体案例的展现,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网络营销的消费心理的教学中,在讲授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选择网络营销情境中有关消费者心理学和行为的案例作为辅助,抛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和发言。教师做好引导和归纳总结的工作。此种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考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2.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也叫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社会工作等多种学科的教学中,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和经济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通过设定特定情景的角色模拟扮演,让学生感知和体验所要学习的内容。尤其是在消费心理学的教学中,让学生扮演消费者和商家,一方面,学生可以揣摩不同角色的心理变化,另一方面,可以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表明,情景教学法在消费心理学的教学中效果良好。在使用情景教学法时需要注意,教师要善于组织和指导,情景模拟要设计科学、准确定位。

3.pBL教学法就市场营销专业发展来看,教会学生怎样运用心理学原理在营销工作中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教学的关键。从这个角度考虑,“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比传统的“以主题为基础的学习(subject-basedlearning,SBL)”更偏向于学生的能力训练。pBL教学法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案例为脚本,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掘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自己搜集信息,通过自我学习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当然,pBL教学法也对指导老师有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有高水平的专业及交叉学科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知识综合能力和领导组织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四)实施多样化考核方式

考心理学的方法篇10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考的立意;物理观念;科学思维;StSe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17)1-0011-3

“核心素养”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内涵,是关于学生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将成为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教学中”。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多年来高考命题已逐渐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并向核心素养立意转化。

1考查学生的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是科学家经历长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概括总结出的对物理世界的根本认识,主要包括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时空观等。

例1(2016年高考乙卷)18.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

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

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

点评:答案:B、C选项,该题难度值仅为0.33。本题考查对物理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涉及到物理中的核心内容“力与运动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力和初速度共同决定的,考查了学生的运动观。

物理观念的形成不是靠死记硬背能完成的,需要对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深度理解、内化,以及在不断的纠错和应用过程中形成。对物理知识、定理定律的理解应从物理学史、实验基础、如何得出、基本内容、公式、适用条件、注意事项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理解掌握。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也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前提,所以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是物理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组成和基础。

2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

高考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考察科学思维方法是高考命题的特点,主要包括:建模、推理、论证、类比、等效替代、对称、整体、隔离、逆向思维、控制变量、数学归纳等思维方法。

例2(2016年高考题)17.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4]

a.1hB.4hC.8hD.16h

点评:本题难度值为0.27,属难题。解答本题需要真正理解同步卫星的模型与含义,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在实际科技中的应用且同空间位置的关系,对学生物理空间建模能力要求较高,建模结果如图1所示。

例3(2016年高考题题)20.如图2所示,一带负电荷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平面(纸面)内,且相对于过轨迹最低点p的竖直线对称,忽略空气阻力。由此可知()

a.Q点的电势比p点高

B.油滴在Q点的动能比它在p点的大

C.油滴在Q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点的大

D.油滴在Q点的加速度大小比它在p点的小

点评:本题难度值为0.46。本题考查内容与解题关键包括:(1)充分运用复合场中的等效重力思想,可类比于倒转过来的抛体运动,根据轨迹对称性可确定电场方向是竖直向下的;(2)考查电场空间模型的构建、等效类比方法;(3)综合考查“力与运动关系”“功能关系”。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科学思想、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和能力。有不少学生感到物理课听课能听懂,但自己真正理解却很难,做题也不会。问题就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物理科学的思维方法。为此,复习时可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例如:守恒的思想、对称的思想、等效的方法、理想化思维、建模的方法、演绎法、归纳法、整体法、隔离法、逆向思维法、假设法、排除法、极端思维法、类比法、图像法、特值法等)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学生能领悟并灵活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3考察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探究能力无疑是实践能力中的最基本能力。物理实验题一直是高考的重要考查部分。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能独立地完成说明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例4(2016年高考题)23.(10分)现要组装一个由热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当要求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60°C时,系统报警。提供的器材有:热敏电阻,报警器(茸韬苄。流过的电流超过ic时就会报警),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Ω),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U,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00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000Ω),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4]

在室温下对系统进行调节,已知U约为18V,ic约为10ma;流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20ma时,报警器可能损坏;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60°C时阻值为650.0Ω。

(1)在答题卡上完成待调节的报警系统原理电路图的连线,如图3所示。

(2)在电路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____(填“R1”或“R2”)。

(3)按照下列步骤调节此报警系统:

①电路接通前,需将电阻箱调到一定的阻值,根据实验要求,这一阻值为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填“a”或“b”)端附近,不能置于另一端的原因是。

②将开关向(填“c”或“d”)端闭合,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

(4)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将开关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

点评:本题难度值为0.603。关键是对实验原理的领悟与应用;分析理解设计型实验;应用替代方法。实验题注重对实验操作、基本仪器的使用的考查。命题者试图创设一种真实的实验情景,致力于通过纸笔型的考试考查学生真实的实验能力,从而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方法、实物连接、器材的应用的理解和掌握,达到考查探究能力的目的。

因此,在教学中,应关注知识发展的历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的过程,注意实验原理及实验设计,重视实验的操作,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4通过情景化试题考查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感

试题情景创设以StSe教育为背景,联系生活、科技、环境等,选材上能够具有时代气息。StSe是英文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缩写,StSe教育就是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以保证人类文明长期发展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其有利于学生形成关心社会、关注科技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意识,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的生存命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感。

例5(2016年高考题)15.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质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若某种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12倍。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约为()

a.11B.12C.121D.144

点评:本题难度值为0.56。题目背景联系现代科技。这类试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的共同命运,增强学生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使物理教学的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完善。

情景化试题素材应自然融洽地联系学生实际,反映物理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掌握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贴近学生的生活,这类题注意联系生活、社会实际,关注科技前沿和社会热点问题。试题情景联系实际,但试题不是为情景而情景,而是情景为试题服务,情景能巧妙地融合在问题中。这些渗透StSe物理试题的特点就是题目背景联系科技、技术、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物理教学与StSe教育相结合,不仅使物理教学的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完善,而且与高考改革是一致的。

核心素养立意是一种更全面的命题观,是在能力立意命题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命题思想,对物理教学有良好的导向性。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升核心素养;可以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校加强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原动力[J].人民教育,2015(13):17-18.

[2]陈从先.基于核心素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策略[J].物理教学探讨,2015,33(11):28-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