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法律思维的途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14:01

培养法律思维的途径篇1

一、初中数学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初中数学教学已由原来的“重成绩”转变为“重能力”,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数学思维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而且还能帮助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与此同时,初中数学思维培养,不仅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前提,同时还是教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由此可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就必须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而在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思维的准确性

思维准确性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其思维活动所具备的逻辑性与合理性,因而在数学学习中能够使学生具备相应的判断、推理能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否拥有准确性思维,则是一切数学思维中的核心所在。

2.培养思维的合理性

思维的合理性能够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存在的数学问题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分析、判断。思维的合理性,是解答一切数学活动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条件。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仅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还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因而在学生数学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m+3)x+2m-2=0有一个根大于1,一个根小于1,求m的取值范围。在解答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二次函数y=2x2-(m+3)x+2m-2的图象来讲解。通过函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得出,这一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且与x轴有两个交点,交点横坐标一个大于1,一个小于1,因此当x=1时。y

二、初中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途径

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思维,不仅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同时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因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培养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

1.通过设计问题来培养学生发现思维

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合理的问题设计,不仅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数学教学中。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之前,能够通过问题提问来引导学生。而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结合着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有步骤的将重点、难点渗入到问题提问中。其次,问题的提问,不仅是要引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还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温习、巩固。由此就需要教师能够结合着以往学过的知识进行问题提问。最后,合理的问题设计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力。由此,教师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达到学习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2.总结解题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一些数学习题具有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同类问题的客观规律。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些规律总结起来教授给学生。例如,两根木棒分别是7cm和10cm,要选择第三根木棒钉成一个三角形,第三根木棒长有什么条件限制?你能利用所学知识列出满足的条件吗?通过解答可以得出3

3.差错信息反馈,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

教学中,差错信息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时,可造出下列问题:

(1)x2+y2=(x+y)(x-y)

(2)4x2-1=(4x+1)(4x-1)

(3)-4x2+1=(4x+1)(4x-1)

通过以上例子,能让学生发现错误的所在,同时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

4.发散思维的培养

培养法律思维的途径篇2

论文摘要:创造性思维是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有的思维品质。本文从教与学两方面探讨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创造性思维是以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为基础,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想象、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加工活动,来获得自己尚未知道的新知识的这种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除具有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之外,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具有求异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创造性思维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能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需要,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有的思维品质。

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创新精神,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从教与学两方面探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一、恰当选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中学物理知识大多是从观察生活与生产实例、自然现象、物理实验等总结概括出来的。这类知识内容的教学,运用发现法、启研法、学导法、实验探索法等较为适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恰当选取运用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精心设计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案

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往往跟教师课前教学设计的质量有关。物理教材、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仅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和依据,而如何运用最优化的教学方式、最合理的教学结构进行教学才能达到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又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及各种能力的目的,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的。

教师应深入研究大纲、教材,应以大纲、教材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使学生获得知识为目的;要突出启发性、探索性、灵活性、民主性、独创性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精心运筹策划,细心推敲安排,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切实可行的方案。

例如,在“大气压的测定”这节课的教学中,如果教师按教材的编写依葫芦画瓢,直接运用托里拆利实验获得结论,这种生硬的灌输式的教学必然不利于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果变讲述为下面的探究式教学,则教学效果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步骤如下:

1.将一开口玻璃管插入水银槽中,分析为什么管内外水银面相平(连通器原理)。

2.把玻璃管中按上一活塞,向上拉动活塞,分析为什么水银柱能上升。

3.分析当玻璃管足够长,是否当不断向上提拉活塞时,水银柱能不断上升。

4.在水银柱不随活塞的上升而上升时,你能从中悟出什么?

5.设想一下,怎样使管内水银面以上部分达到真空状态,从而精确地测得大气压值?

这样按此质疑、实验、探索、解疑等不断深化的探索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像科学家一样亲自参与科学探索、发现,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灵感,使他们产生顿悟,还可以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三、巧妙设疑,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好的问题能诱发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由遇到的问题而引发的。因此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途径之一。

1.巧妙设疑,激发思考问题的兴趣。

上课伊始恰当质疑,创设悬念,会使学生产生迫切探究的认知心理,激发求知欲望。

例如“轮轴”一节新课导入的教学,教师首先在黑板上画一口井的平面图,井里画有一系着绳子的水桶,井上画有一短杠杆,然后提问:“利用这个短杠杆能否将井中的水桶提上来,为什么?猜想如何改进才能发挥杠杆应有的作用?”这样图文并茂的物理情境,定会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尝试探寻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与途径,创造的灵感和顿悟很可能由此产生。学生通过想象直觉思维、联想逻辑推理,通过猜想、议论,互相启示,思维将向连续旋转的杠杆逼进,进而“创造出新的机械”──轮轴。

2.注意难度,提高问题的艺术性。

教师应注意所提问题难易要适度,不宜太过简单,而且提问题的方法还应具有良好的艺术性、顺序性及逻辑性,问题要新颖,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趣味性,才能诱发学生探索思维的积极性。

例如,在“惯性”的教学中,若以地球上的人竖直跳起后落地点与起跳点位置关系为例来研究惯性,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但若以人站在高速水平行驶的火车车尾边沿处或大海中匀速航行的船尾上竖直起跳后的下落情况来研究,其教学效果要比前者好得多。

四、拓展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改进实验方法,探寻新的途径,培养创新意识。

在物理教学中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一般都不局限一种方法。如测圆柱体的周长和直径的实验、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测导体电阻的实验等,除书中的实验方法外,还有多种其它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若能为学生创设、提供探索其它方法的机会和条件,引导学生探索、寻求不同方法,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及独创性得到培养和提高,定能使学生思路开阔,创新意识增强。

2.提炼由实验现象到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获得实验数据后,进行分析、判断、概括、综合和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的思维加工活动,产生认识上的飞跃,获得结论。这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但若把握不当,就不能达到目的。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关键在于实验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比较,进一步地假设推理创造性思维过程,才能实现认识上的重大飞跃,获得用实验方法无法直接验证的重要规律。但对于这一关键环节,有些教师不能很好把握,急于得出结论,用自己的讲述取代了学生的思维,使一个难得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机丧失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之处,突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法律思维的途径篇3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思维;必要性;途径

对于一位当代大学生来说,学习了法律知识,掌握了法律条文,未必就能够运用法律,还需要养成一定的法律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它以合法性为向导,要求在面对有关事件时,学会用法律的目光来看待,去分析其合法与否。当遇到有关法律纠纷时,能够迅速想到有关的法律程序、诉讼、仲裁、复议等,并知道该怎么去做。当认定某一行为违反法律规定时就坚决抵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法律思维能力还指一定的法律推理能力,即能够把有关法律事实置于有关法律规范之下,从而得出一定的法律结论。只有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树立起法律权威,才能够自觉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用法律去评价社会现象或个体行为以及运用合法的方式去实践。所以,要加强高校大学生法律思维的教育,培养新一代的知法、懂法、会运用法的青年。

一、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必要性

法律思维方式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甚至是长期的过程,需要研习者自己去努力,去追求。养成一定的法律思维方式却是必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一个人法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当代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关键。当代大学生在法律基础的学习中应自觉形成一定的法律思维方式。

(1)养成一定的法律思维方式是当代大学生在面临法律事务时能够良好解决的重要条件。我们知道,所有的法律事务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人们的人身权利和财产利益,维系着社会的公平和稳定。而这些事务一般都比较复杂,涉及到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如果一个人没有养成一定的法律思维方式,就难以从法律的视角来观察、分析、判断这些问题,难以使这些问题在法律的轨道上得到解决,可能会出现对这些事务的处理违背法律和法治精神的情况,最后甚至会出现采取非法途径来解决这些纠纷的可能。如此以来,不但于事无补,甚至还可能带来更大的麻烦。

(2)良好法律思维方式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处理法律事务的效率,降低办事成本。我们常说法律是一门艺术,一门技艺,对于一件法律事件的处理,一个具有良好法律思维素质的人与一个不具备良好法律思维素质的人即门外汉来说会有天壤之别。这就好比一个有经验的熟练工和一个刚进来的学徒工对于同一个技术活的处理一样。法律也是讲求效率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效率在很多时候就是事情解决成败的关键。因此提高法律事务的处理效率,迅速解决有关法律问题,对当事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3)法律思维方式是法治思维的深层次部分,是实现法治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人治思维,从而实现向法治思维的转变。法治思维包括人们的法律观念、思维方式等一系列因素,其中思维方式的转变是关键。因为思维方式是埋藏在社会文化中的最深层因素,也是最核心因素。只有一个社会的民众在思维方式上实现由人治思维向法治思维的转变,这个社会才能真正实现法治。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大量的立法,法律文献的数量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并不为过。然而,我们的法治建设却一直不理想,走了很多弯路,改革开放前甚至还长期处于人治思维的统治之下。就今天来说,在许多地方和方面还可以看到人治的影子。因此,实现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就必须努力让人们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养成一定的法律思维方式。

二、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的途径

(1)加大依法治校力度,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氛围。高校要加大依法治校力度,在事关学校发展等某些重大决策,以及修改和完善一些学校有关管理制度时,都要遵循有关法律法规,以保证所制定的政策和规章制度合理合法,做到不与有关法律法规相抵触,而且,还要坚持予以严格执行、认真实施,使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落到实处,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和良好的校风。还要与教育主管部门、所在地政府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净化好校内及校园周边环境,坚决取缔校园及其周边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非法书摊、网吧等场所,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并与家庭、社会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构建起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相结合的学校、家庭及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体系,为大学生走向社会,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合格人才。

(2)完善法学教学课程体系。高校要恢复“法律基础”课程的设置,进行修订,保留原法律制度为基本内容的体例不变,规定为全校非法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考试课。通过公共选修课来开设一些法律课程,如婚姻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法等,来弥补“两课”教学中对法律概念、法律条文解释过浅、理解不深入的不足,并且可以规定公共选修课学分中法律课程学分需占一定比例,以此来督促学生的学习行为。知识是观念的基础,没有足够的法律知识的积累就不可能形成法制观念。在各专业课程计划中开设一些与该专业相关的法律课程,让法制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如在理工专业中增加专利法,在文科专业中增加著作权法。这样的结合更能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课堂教育。高校要配备合格的师资,任课教师具有法学专业学习和教育背景,定期安排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律师和一定任职年限的办案经验丰富的法官、检察官到大学课堂进行专题讲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让学生真实、亲切地感受到法律的存在和作用,对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奠定基础。任课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侧重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还要依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最新标准和要求,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又要使其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新,改革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说教式”“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引入案例教学和互动教学法,将精心准备的典型案例及其热点问题带入课堂,理论联系实际,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增强学生法律意识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勃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期刊论文]-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09(3)

培养法律思维的途径篇4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解题能力探究

中学数学课的教学任务除了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数学解题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题能力呢?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思维习惯

1.一题多变。选择典型例题,注重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典型例题不是那些偏题、难题和怪题,而是在问题中能融入相关概念和原理,富有启发性,通过该问题的解决,能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方法,获得新见解的题目。一题多变常指通过对题中已知条件的增减,所提问题的变换来增加题中的信息量。一道题稍作变动,往往会有相同或不同答案,解题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变化中寻求正确的答案,从而提高学生应变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使例题纵横延伸,其中横向延伸主要是指对例题的一题多解的探讨,纵向延伸主要是指改变例题的条件和结论,采取有层次的一题多变的变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复习课的质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题的应对能力。

2.一题多解。在解题时,要经常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探求解题途径,以求最佳解法。提倡一题多解,活跃思路,提高解题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对一道题探索多种解法引导学生从各种途径,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提高解题能力。通过多题一解,归纳解题规律,触类旁通。

3.一题多问。同一道题,同样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同一道题,老师还可以从分析上多提问,从解法上多提问,从检验上多提问,进行多问启思训练,培养学习思维的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遇到知识容量大与允许时间少的矛盾,多题一解,既可以解决上述矛盾,又是培养学生思维横向联系的有益方法。

二、注重指导学生题后反思、总结解题规律

有许多学生“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解题过程显得思路混乱,漏解、误解、错解,做作业往往解出了结果后,就没有再进一步的行动了,不会思考和总结。解题后反思便于总结解题规律,优化解题方法,积累经验,从而起到摆脱题海战术、以少胜多、事半功倍的效果。

1.反思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训练思维敏捷性。初中数学的基本内容是有限的,但题目却是灵活多变的。同一个知识点,命题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以不同的题型进行命题,面对新题型、新问题,同学们往往会觉得很难下手。因此,反思题目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反思对题意的理解过程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解完一题之后,对题意最初的理解进行深入思考,反思审题时的遗漏知识,题中哪些信息不明了,为何会不明了,对题设条件之间、条件与目标之间有哪些关系未发现,对题意的理解存在什么样的偏差,为何会有这样的偏差等等,在反思过程中达到对某些知识的补漏、知识结构的优化、使得思维更加有序合理。

2.反思解题过程,积累解题经验,训练思维深刻性。反思解题过程包括对解题策略选择和运用的成与败两方面的反思。通过认真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认识在审题时所遇到的困惑以及在解题过程中所走的弯路,通过自我剖析找出原因;反思解题思路与策略的成功之处,分析它们的特点、适用条件、概括出思维规律;比较借鉴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解题思路,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熟练掌握解题技能,积累解题经验,培养良好思维习惯,激发思维的深刻性。

3.反思解题方法,总结规律方法,训练思维发散性。许多数学问题重在考查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灵活性。所以同一道题,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研究,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引出多种不同的解法。在解题时,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一种解法,要养成在解题后再反思解题方法的习惯: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问题、摆脱原来的思维模式、发现原来思维过程中的不足,探索出新的解题途径,防止思维定势,寻求最佳的解题方法,及时总结各类解题技巧,养成“从优、从快”的解题思维方式,提高解题效率,从而更进一步来完善思维过程,激发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4.反思问题的变式,实现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品质。题目解完了,并不等于解题任务的结束。有时对题目的题干条件进行适当的变换,对数据进行衍变、对知识内容进行拓展、对设问内容进行延伸转化、对命题的方向进行改变等变式训练,不仅能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而且能拓宽、深化解题思路,探索解题规律,培养创新能力,提高思维品质,增强应变能力,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顺利走出题海。

三、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法律思维的途径篇5

【关键词】道德;传播;途径

网络伦理道德问题随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而受广泛热议。网络作为传播媒体的一种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大、互动性与及时性强等特点。从传播学的角度研究网络道德问题,规避网络道德滑坡风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所谓传播学视角是指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传播学研究信息传播内容、形式以及传播过程等问题。在整个信息传播过程中,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或规避特定的问题,需要就信息内容、传播形式、传播策略等等作出合理的计划和调整,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基于传播学视角研究网络伦理道德就是研究网络伦理道德传播的过程及其问题,从个体的角度而言,指的是网络道德规范的选择和学习问题;从社会的角度而言,指的是网络道德规范的社会传播问题。在网络道德规范传播的过程中,个体的选择和学习过程也是千差万别的,主流道德价值观也会受到非主流价值观的挑战。

一、网络道德规范的传播过程

(一)网络道德规范是维护网络秩序的需要。网络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依据确立道德的社会生活内容,可以把道德分为社会公德、婚姻家庭道德(伦理道德)、职业道德。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道德规范已成为一种必要的行动价值规范,它对于约束个人行为、净化网络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网络道德规范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产物,也是规范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网络道德的存在和要求紧紧伴随着人们的网络生活。在这种趋势下,网络道德规范就成为一种广泛的需求,以发挥约束网络用户的行为,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

(二)网络道德规范的两条传播途径。(1)社会途径。当下人们在网络生活中达成了一种共识,以维护公共利益和秩序,网络道德规范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文明公约是比较具体的行为规范,它要求青少年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使用礼貌用语,维护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这体现了网络道德传播的一条途径即社会途径。网络道德规范传播的社会途径的特点是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准则以约束人们的行为。国家或社会通过制定恰当的网络道德规范要求社会成员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约束自身行为。这体现的是国家或社会意识,代表着网络道德规范传播的外化途径或社会途径。这表现为网络道德规范的制定者不是单个的社会人,而是广泛的社会群体及其代表,其传播的途径是自上而下的,对社会大众具有广泛的约束作用和号召性。在社会途径上,网络道德规范可以采用互联网、新闻媒体等形式,它们的覆盖面比较广,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先进事迹、道德楷模学习活动,能够发挥很好的舆论效果;在用语的选择上,注意文本话语范式的灵活性。这种垂直传播形式也是最常见的一种。(2)个体途径。网络道德传播的个体途径指的是道德规范的选择和学习过程,这是外在的价值规范内化为价值观及品格的过程。个体途径的传播是社会途径传播的道德观念能否被认同的关键。个体途径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而进行。由于个人网络生活存在一定的私密性,学校道德教育能否起到约束个体行为的作用还要取决于个体的认同程度。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从全方位培养学习者的道德素养。个体在网络生活中通过内化的道德思考和评价方法以调节自己的行为。网络自律同道德修养中的自我修养是一致的,这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思维方式。

二、网络媒体背景下的网络道德规范的冲突问题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网络道德规范传播的社会途径与个体途径是两种不同的途径。外在的传播途径有垂直式传播的特点,而个体途径实质上是一种道德思维模式的培养。在网络生活中,借由社会途径传播的主流价值观是比较强势的。网络生活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和虚拟性,这使得网络生活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相区别。即便如此,个体的网络生活其实是借由网络而与他人发生联系。在缺乏必要引导的情况下,个体就可能面临不良内容的影响或作出违反网络道德的行为。

(一)主流网络道德规范的异化风险。个体对主流网络道德规范是否认同将导致主流网络道德规范的异化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行为价值规范与主流网络道德规范相抵触或矛盾,个体表现出过激的行为,如网络上的匿名人身攻击行为或诋毁他人的言论。这种异化风险可能导致越轨行为的产生。

(二)个人的不自律行为。个体在缺乏自律的情况下接触不良信息,危及自身的道德修养。在网络生活中,一些个体并不会作出违反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的行为而是被动或主动接受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这种不自律的行为实质上是个体缺乏道德实践的意志和能力。在个体选择和学习网络道德规范的过程中,由于意志不够坚定或是缺乏必要的道德知识,就容易出现不自律行为风险。

三、应对策略

(一)注意传播途径的选择。针对不同的人群,需要选择恰当的传播途径。网络道德规范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社会途径和个人途径两种,二者相辅相成。在不同的传播阶段,也需要注意传播内容和形式,以增强主体的认同程度,从而内在地提高网络道德水平。

(二)防止网络道德传播的形式主义。对于借由社会途径传播网络道德,需要注重实效,不能一蹴而就。网络道德规范的传播教育应该是持久的、深入的。网络道德思维的培养也不能停留在简单地判断选择上,这都容易导致道德认识的肤浅化。

(三)加强道德自修。道德被理解为道德规范与德性的统一体。道德生活的分维性决定了道德行为要合乎目的。在社会生活中,个体的道德行为处在一定的监督作用下,网络生活则相对不易被监督。网络道德自律也即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主动约束自身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作为某种合乎道德的行为的道德意志,是个体道德操作的最高形式。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培养法律思维的途径篇6

一、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怎样消除学生的“离教现象”呢?我的体会是,必须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有理数”一章的小结时,同学们总以为是复习课,心理上产生一种轻视的意识。鉴于此,我把这一章的内容分成“三类”,即“概念关”、“法则关”、“运算关”,在限定时间内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出每个“关口”的知识点汲每个“关口”应注意的地方。如“概念关”里的正、负数、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意义,“法则关”里的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在“运算关”强调一步算错,全题皆错等等。讨论完毕选出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讲解,最后教师总结。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旧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能使学生处于“听得懂,做得来”的状态。

二、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初一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教师必须从示范做起,对课文内容逐句、逐段领读、解释,对重要的教学名词、术语,关键的语句、重要的字眼要重复读,并指出记忆的方法,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标记。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意,确定最佳解题方法。

三、引导学生培养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能力的培养,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主要方面。思维能力的内在实质是分析、综合、推理、应用能力,外在表现是思维的速度和质量。

1、思维速度的训练

就初中生而言,思维速度的训练主要依靠课堂,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2、思维质量的训练

思维质量的训练,除利用课堂教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解题思路的讨论,剖析各种题解方法的特点,选择简捷而有创造性的解题思路,以便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逆向思维的训练

培养法律思维的途径篇7

关键词:慕课;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6-0128-02

面对当前法治中国来说,大学生要适应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运用能力。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是指在大学系统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法律知识以及进行法律实践教育的实现过程,其核心目的是培养大学生自觉学习和遵守法律的意识,在其权益受到侵害时能主动运用法律来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

一、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现状

对于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来说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全体社会公众都需要接受的普法教育,要求大学生对我国社会运行的法律有一个明确地认识。目前其实现途径主要是大学新生第一学期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二是相关专业法律教育。大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要能够对自己专业所涉及的相关法律有专业性地认识,以促使其在今后的职业过程中遵法守纪。这类法律课程主要设置在各个不同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例如财务管理专业开设《会计法》、《税法》等法律课程。这些课程往往都是由专业教师来教授,本文暂且不论。本文更侧重于我国大学生都要接受的普法教育部分。

笔者通过制作调查问卷并分析得出我国当代大部分大学生较为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足。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仍较为感性,未形成法律的信仰,同时亦并未将法律视作社会规则的底线。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大学生适用法律的能力普遍提高,因其更倾向于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故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处在由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过程中[1]。

二、慕课在法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结合

慕课是指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在美国兴起的,是以连通主义理论和数字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的。慕课课程大规模性开发且具开放性,网络化分布,慕课视频资源的广泛应用可使想接受教育的人随时随地的获取知识,慕课不专为学生打造,其适用性能得到广泛好评,而且资源的不断补充、更新,能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慕课教学形式由课程范围、授课形式和测验组成。课程范围涉猎多方面的科学学科,大体分为理科性和文科性。慕课倡导自主学习。授课形式以同一学科将布及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人员聚集在同一网络状态上,进行教学、讨论。同时以每一小节课后测验来进行测评。

我国法律类课程具有逻辑性、客观性、思维缜密性、内容可变性等的特点,法律课程法律类课程的特质就是将学习各类法规的具体内容,并了解其中的运行作用,再系统性地把所有法律法规关联起来,打造完整的法律体系关系图,通过学习使大学生以法律逻辑性的思考,学会以法律思维行事而不被情感支配行为,有利于学生法律思维的构建。

法学课程的教育可借助于慕课这个媒介,我国复旦大学早在2013年就以慕课的教学形式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这是我国高校的慕课教学方式改革和探索。法学教育借助慕课达成在网络化资源形式上与多数学生在线探讨、钻研,实现传统法学缺少交流环节的补充。慕课与法学结合亦利于创新思维,经过反复的实践、总结、改进,会不断完善慕课的系统教育,在法学教育界中迈进一大步[2]。

三、当前大学生法学基础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学基础课程教学途径和评价方式单一

传统法学课堂教学的发展落后是造成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现状问题的原因之一。虽然法律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是整个社会的共识,但是对于高校来说,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教育实施途径较为单一。当前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是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普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其中思想道德修养内容开设在一年级是适合的。而法律基础内容的教学则较为吃力。大学生在这个时期对于我国法律尚无明确的认识。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应尽量做到在最少的课时使其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信仰。对他们的培养只能是作为一种具体法律知识教育来开展。同时,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评价方式也较为单一。针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评价手段也是侧重法律知识的考察。这实际上与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有异的。当前高校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在教学评价时更侧重于法律知识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r,而忽视对大学生参与到法律素质教育实践能力的教学评价。高校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评价也没有将这一方面的内容列为评价标准之一。

(二)实践性教学方法环节在法学课程中不足够重视

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中应着重于法律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我国目前基于法律基础课程课时的限制,更重视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法学实践环节,常见的实践教学方法多为模拟法庭、案例分析、旁听庭审、法律诊所等,由于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原因,实践中往往受到忽视,较少真正得以开展。

(三)法学基础课程教学师资水平存在差异性

在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师资质量水平是起重要性作用的。法学基础课程教育的师资质量也决定了教学效果的不同。目前我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师研究领域大多数更偏重于思想政治教育方向,而导致其法学功底偏弱。在授课过程中对于法学基础知识讲述难免吃力,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不具备专业教学水平的教师难以实现有效解决大学生法律基础教育现状的根本问题。

四、慕课教学模式下的解决对策

(一)通过慕课实现法律基础课程教学途径与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展

采用慕课方式教学,其开放式起到引导性作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都有所提高。高校课堂讲授教学模式存在一次性的弊端,导致听课者对一些知识点感到困惑,而慕课可多次学习单独某堂知识点繁杂的课,二者的结合,互利互补,扬长避短,慕课的扫盲点和课堂教学的提点引导,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慕课教学评价方式可以改善传统课堂教学局限性,在慕课课堂上先以要点提纲,教学要点作为开篇,再以播放10~20分钟的小视频来作为自学续篇,再接着以选择、判断题来作为测验,来考察w生掌握程度;另外,开设小考题库将不断完善更新,可设置多次随机重复训练,强化记忆,适当增加解析让同学深刻理解;还有,可借助在线平台采用探讨式教学,大学生随时随地可进行需求性研究和探讨学习。教师可根据其积极性、参与主动性、观点的准确性,角度的多样化,理解的深刻性等方面予以评价并给出教学评价成绩。

(二)为大学生法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载体

慕课在法学基础课程教学应用中教学理念中变革,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自主学习,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训练其协作互助能力。同时利用课后教学还可以减少课时的占用。慕课教学过程可采用两到三种展示教学,例如视频教学、文本展示、案例分析等。慕课可设置模拟法庭、对抗庭审等专栏,掌握基本法律实务技能,在慕课网络上实现课程实践,慕课技术可将其设置留言探讨,留给实践者一些经验,但也要经过精炼筛选,避免被错误性的观点蒙蔽新手,避免留下盲目跟风的误导性留言。同时慕课可以结合国家法律时事,参考国外案例,拓展视野,借鉴前人丰富经验,介绍各种好的资源。激起同学的探究好奇心,突出法学实践教学重点;慕课还可设置动画情境探究平台,即制作动画情境动态案例,让同学自己作为第三方位置独立思考,并可和众多人谈论研究,培养同学们在情境中具有代人感,思考独立性和合作精神。慕课通过结合传统讲授教学法,利用课外时间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头脑风暴法等法学实践教学方法,更好地培养的学生的法律实践技能。经过反复的实践、总结、改进,总会不断完善慕课的系统教育,在教育界中迈进一大步[3]。

(三)通过慕课教学模式降低师资水平不同造成的大学生法律素质教学效果不统一的影响

普遍提高高校师资法学素质,培养通识法律常识和具备处理案件经验的法学教师才是有效解决大学生法律教育现状的根本途径,但这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改善的。在当下法学基础教学过程中,利用慕课形式可通过专业权威人士、高素质教师及时制作、更新、补充新的法学理念、案例和思想。从教学设计、学生个体、创新教学出发,就可以大大降低师资水平不同造成的大学生法律素质教学效果不统一的影响。另外,慕课模式的创新,依据教学需求,打破惯性思维,由优秀教师提供思路,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各司其职,将事半功倍。慕课方式可使得教育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有效控制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力求学习资源平等性,可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通过研究慕课在结合法学基础课程教育给学生及老师带来好的学习平台,实现法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更新慕课的技术与法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通过积极倡导法治精神的传导与慕课资源的全面应用,将为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提供好的教学思路和新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宋洁,田兴峰,孙丽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素质教育培养研究与探索[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7(3):82.

培养法律思维的途径篇8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我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和积极状态。新课程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协作下通过自我尝试、自我体验、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自我实践等学习方式,去获取知识和认知总结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才能最真切的体验知识、感悟知识,才能学会学习、才能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是我们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被动学习的深刻反思和教育本质的回归,也体现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科学需要创新,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

高中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一种选择性态度,是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是鼓舞和推动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巨大力量。所以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一个能动的过程。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方面,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从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入手,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途径1:导课激趣

导言是一堂课或一个内容的开始,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新内容学习的兴趣。有人说导言应有思想的深度、感情的浓度、功能的宽度、表达的精度、色彩的亮度,要完成这种要求,就必须用浓厚的兴趣来支撑。教育家布卢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的兴趣,因此教师用将要在课堂上呈现的材料吸引学生,导言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途径2:情境激趣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根据学生已经学过或掌握的知识,从知识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在发展中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或者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问题是我们现有知识所不能解决的,以这样的问题为核心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上的有些问题,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使学生既感到熟悉而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方法解决,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当学生的心理活动已处于“愤”和“悱”的阶段时,对他们进行启发、诱导,进而促使他们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在学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我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指挥交通的红绿灯,为什么用红色表示停止、禁止,用绿色表示安静与安全,用黄色表示有危险呢?在学习完日界线的教学内容后,我立即提出一个问题:有一对双胞胎,由于她们出生的地点稍有变化,姐姐比妹妹后出生,可能吗?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都在思考,都在比划,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途径3:活动激趣

让地理知识走近学生,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地理学科的实际效用,而且学生参与活动的成功感会进一步增加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兴趣是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二、动手画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常常需要把具有时空和地域因素的复杂事物表示出来。“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充分运用地图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看图、填图、画图、用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使地理课更加充满“地理味”。所以,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和看到现象来自己画示意图,实际上就是先让学生在头脑中把所阅读的东西变成表象,然后将头脑中的表象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学生要把语言描述变成表象,就必须对学习材料进行积极的加工。

三、剖析地理原理,指导学法

自主学习不同于自学。自学是没有老师指导,自己独立学习。而自主学习有赖于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需要教师经常组织、启发、点拨、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逐步培养起来。

途径1:学会提炼规律

在高中地理有关地理规律的内容很多,如果能引导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分布、时间分布或演变方面的规律提炼,则有助于学生归纳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途径2:学会学法总结

要善于对习题进行归类分析,细心揣摩答题思路,精心总结解题规律,认真解剖思维障碍,从而能够得出每一类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从中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超越。

四、启发思维方式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如果还能够对地理思维能力和各种地理思维方式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并不断地引导学生思考,则能够促使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分析问题,在这种思维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发现思维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够得到很快地提高,进而还有助于学生逐步摆脱僵化的思维模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五、整合知识,建立地理认知结构

如果学生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无论对于其今后继续学习地理知识,还是进一步解决地理问题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地理认知结构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然而这种思维对学生来讲是极为有益的,可以说这种地理认知结构的建立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同时这一结构的建立过程就是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灵活运用知识,建立知识线索,搭建知识间畅通联系的渠道,从而能够达到知识联系紧密、思维培养深入的目的。

培养法律思维的途径篇9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能力;解题思路;解题策略

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除了抓好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学习与培养外,更重要的培养途径就是解题实践,就是遵循科学的解题顺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亲自参与的解题实践过程中,学会解题,从中获得能力。下面就围绕解题的一般程序,来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养成仔细、认真地审查题意的习惯

仔细、认真地审题,提高审题能力是解题的首要前提。因此,教学中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审题习惯,就是要对问题的条件、目标及有关的全部情况进行整体认识,充分理解题意,把握本质和联系,不断提高审题能力。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到以下四项要求:

l.了解题目的文字叙述,清楚地理解全部条件和目标,并能准确地复述问题、画出必要的准确图形或示意图;

2.整体考虑题目,挖掘题设条件的内涵、沟通联系、审清问题的结构特征。必要时,要会对条件或目标进行化简或转换,以利于解法的探索;

3.发现比较隐蔽的条件;

4.判明题型,预见解题的策略原则。

以上具体要求中,前两项是基本的,后两项是较高的。事实上,审题能力主要体现在对题目的整体认识、对条件和目标的化简与转换以及发现隐蔽条件等方面的能力上。

例:已知a,b,c都是实数,求证;2a-(b+c),2b-(a+c),2c-(b+c)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数不大于零,而且至少有一个数不少于零。

如果审题中能考虑到“所证的三个数之和正好等于零”这一整体特征,则不难用反证法很容易地得出正确判断,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分析解题思路、探求解题途径,发现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方法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核心和关键

分析思路、探求途径是解题教学的重点,也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核心、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科学程序。就是把整个解题过程分为前述的四个程序进行。掌握了这个科学程序,使解题过程程序化,就能使学生对解题总过程有一个有序框架,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和化归的趋势,做到目标清楚、思维方向明确。为此,在教学中对于所有例题的讲解及示范解题,都要充分展现解题过程的四个程序及每个程序进行的过程,并且不断给以总结、反复强调。使学生在日积月累的熏陶中去掌握解题程序,领悟各程序中思维的方向和思维的进程。当然,这样做就必须要求教师事先要对例题的选取和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对例题的目的意图、隐含条件的析取、干扰信息的排除、思维偏差的纠正、解题策略的制定、解题关键的把握以及解题后的开拓和引申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要这样,才能避免就题论题、就事论事、无法展现思维过程的形式主义教学,从而真正达到解题教学的要求。

2.在教学中,必须结合例题的示范教学,有计划、有目的地帮助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原则,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3.帮助学生掌握转化的数学方法。在教学中结合例题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变形手段和转化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方法的原理,把握方法的要点、作用、使用条件、使用范围以及这些方法的“变式”,学会灵活运用。

三、理顺解题思路、严格依据逻辑规律表达出规范化的解题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的重要途径

一般来说,各种形式的数学习题都有一定的解答格式,解题中要严格按标准格式表达,当然,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标准格式的详略可以不尽相同,但逻辑顺序不能违反,证明推理中关键步骤的大前提必须表达清楚。这样做,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四、回顾与探讨解题过程,养成解题后的反思习惯,也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基本途径

解题后的回顾,包括检验结果、讨论解法和推广三个方面。

1.检验结果。主要是核查结果是否正确无误,推理是否有据,解答是否详尽无。

2.讨论解法。主要是改进解法或寻求其它不同的解法;分析解法的特征、关键和主要思维过程;总结规律,概括为一般性的解法定势等。这将有利于开拓思维、积累经验、整理方法,有助于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发展提高解题能力。

3.推广。解题后一般可朝三个方向进行推广。一是一般化,就是减弱问题的条件,把结果推广到条件更一般的情形,从而研究结论会有什么变化;二是特殊化,就是强化问题的条件,把结论用于条件更特殊的情形,从而研究结论又会有何变化;三是“发展性推广”,就是在原有条件、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其空间形式或数量关系所得到的变化,它既不是一般化,也不是特殊化。例如,证明“任意四边形的四边中点顺次连结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以后,可进一步发展推广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等于原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长之和”。

解题后的推广,也是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发明发现、创造突破能力的有效途径。如果能让学生养成习惯,那么就可以在解题训练中跳出“题海”,通过少而精的解题,收到很大的效益。

五、合理调控解题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素质

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教学中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挥积极主动参与的主体作用。具体地说,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进行解题的能力。

培养法律思维的途径篇10

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除了抓好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学习与培养外,更重要的培养途径就是解题实践,就是遵循科学的解题顺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亲自参与的解题实践过程中,学会解题,从中获得能力。下面就围绕解题的一般程序,来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养成仔细、认真地审查题意的习惯

仔细、认真地审题,提高审题能力是解题的首要前提。因此,教学中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审题习惯,就是要对问题的条件、目标及有关的全部情况进行整体认识,充分理解题意,把握本质和联系,不断提高审题能力。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到以下四项要求:

L、了解题目的文字叙述,清楚地理解全部条件和目标,并能准确地复述问题、画出必要的准确图形或示意图;2、整体考虑题目,挖掘题设条件的内涵、沟通联系、审清问题的结构特征。必要时,要会对条件或目标进行化简或转换,以利于解法的探索;3、发现比较隐蔽的条件;4、判明题型,预见解题的策略原则。以上具体要求中,前两项是基本的,后两项是较高的。事实上,审题能力主要体现在对题目的整体认识、对条件和目标的化简与转换以及发现隐蔽条件等方面的能力上。

例:已知a,b,c都是实数,求证;2a-(b+c),2b-(a+c),2c-(b+c)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数不大于零,而且至少有一个数不少于零。

如果审题中能考虑到“所证的三个数之和正好等于零”这一整体特征,则不难用反证法很容易地得出正确判断,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分析解题思路、探求解题途径,发现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方法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核心和关键

分析思路、探求途径是解题教学的重点,也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核心、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科学程序。就是把整个解题过程分为前述的四个程序进行。掌握了这个科学程序,使解题过程程序化,就能使学生对解题总过程有一个有序框架,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和化归的趋势,做到目标清楚、思维方向明确。为此,在教学中对于所有例题的讲解及示范解题,都要充分展现解题过程的四个程序及每个程序进行的过程,并且不断给以总结、反复强调。使学生在日积月累的熏陶中去掌握解题程序,领悟各程序中思维的方向和思维的进程。当然,这样做就必须要求教师事先要对例题的选取和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对例题的目的意图、隐含条件的析取、干扰信息的排除、思维偏差的纠正、解题策略的制定、解题关键的把握以及解题后的开拓和引申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要这样,才能避免就题论题、就事论事、无法展现思维过程的形式主义教学,从而真正达到解题教学的要求。

2、在教学中,必须结合例题的示范教学,有计划、有目的地帮助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原则,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3、帮助学生掌握转化的数学方法。在教学中结合例题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变形手段和转化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方法的原理,把握方法的要点、作用、使用条件、使用范围以及这些方法的“变式”,学会灵活运用。

三、理顺解题思路、严格依据逻辑规律表达出规范化的解题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的重要途径

一般来说,各种形式的数学习题都有一定的解答格式,解题中要严格按标准格式表达,当然,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标准格式的详略可以不尽相同,但逻辑顺序不能违反,证明推理中关键步骤的大前提必须表达清楚。这样做,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四、回顾与探讨解题过程,养成解题后的反思习惯,也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基本途径

解题后的回顾,包括检验结果、讨论解法和推广三个方面。

1、检验结果。主要是核查结果是否正确无误,推理是否有据,解答是否详尽无。

2、讨论解法。主要是改进解法或寻求其它不同的解法;分析解法的特征、关键和主要思维过程;总结规律,概括为一般性的解法定势等。这将有利于开拓思维、积累经验、整理方法,有助于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发展提高解题能力。

3、推广。解题后一般可朝三个方向进行推广。一是一般化,就是减弱问题的条件,把结果推广到条件更一般的情形,从而研究结论会有什么变化;二是特殊化,就是强化问题的条件,把结论用于条件更特殊的情形,从而研究结论又会有何变化;三是“发展性推广”,就是在原有条件、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其空间形式或数量关系所得到的变化,它既不是一般化,也不是特殊化。例如,证明“任意四边形的四边中点顺次连结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以后,可进一步发展推广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等于原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长之和”。

解题后的推广,也是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发明发现、创造突破能力的有效途径。如果能让学生养成习惯,那么就可以在解题训练中跳出“题海”,通过少而精的解题,收到很大的效益。

五、合理调控解题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素质

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教学中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挥积极主动参与的主体作用。具体地说,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进行解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