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类就业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18:32

管理学类就业方向篇1

分类实训的教学尝试为深化培养方案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长江大学信管专业的发展遇到了不少问题。在就业方面,由于我国企业整体上尚未意识到信息化和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信管专业的毕业生很难找到对口的就业岗位,学生真正从事信管有关岗位的比重较少。特别是在201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近700万的背景下,信管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生源质量方面,由于长江大学开展大类培养的教学模式,很多大一年级或大二年级的学生对信管专业的发展和就业前景缺乏信心,从而使部分优秀的学生转向其他专业。在教学环节上,学生难以理解管理类、计算机技术类以及信息管理类知识的关系,在学习重难点上顾此失彼,普遍认为课程多却没有培养动手能力。为了改变这些现状,信管专业教学团队在培养方案、课外活动、理论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做了大胆的改革和探索。信管专业教学团队认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明确毕业生的专业发展定位是培养方案改革的切入点。结合现代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特征,我们将信管专业毕业生的发展方向分为软件开发工程师类、eRp应用类、考研以及企业管理咨询四类。在就业方面,强调专业教学以学生就业为导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就业培训,如eRp操作学习以及软件开发培训等。通过“请教师进来培训”和“让学生走出去实训”两种途径,形成了校内外合作的稳定教学团队,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与有关培训机构以及软件开发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2011届和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受过针对性培训的学生的就业质量明显要高于其他学生。其中,从事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和eRp系统管理工作的学生平均工资达4500元/月以上,就业质量明显要好于其他管理类专业。在就业形势好转的情况下,教学团队通过多次专业交流和联谊活动使在校的低年级学生建立了对专业的信心,减少了优秀生源的流失。对于2013届毕业生,教学团队继续增加了分类培养的规模,参与校企合作软件开发培训和eRp软件实训的30多名学生均成功地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目前,分类实训的教学效果给了专业教学团队很大的启发,证明了分类培养思路的可行性。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为实施这种分类实训教学模式建立起完善的实践平台、提供专业基础知识、安排合理的时间进度并匹配对应的教学资源等,从而系统地构建起适合本校毕业生实践能力发展规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信管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总体规划

(一)培养方案改革的目标1.近期目标。面向现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信管专业的毕业生设计3~4个可行的发展方向,并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信管专业的吸引力,有效地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2.中期目标。重新整合现有的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设计或实践教学的比重,并设计和开发面向信管专业的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让后续各年级的学生参与该电子商务平台的进一步完善与电子商务实体企业的运行,建立起面向信管专业甚至是管理学院全体专业的特色实践教学平台。3.远期目标。对现有软件开发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进行规范化,建立软件开发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软件开发人才的长效机制,最终促进“订单式”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形成,从而使长江大学管理学院的信管专业能逐渐形成特色,进而建立起本专业的品牌影响力。(二)培养方案改革的基本思路在总结初步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长江大学信管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一个导向、两项基本原则、三个重点发展方向、四个实训平台、五项关键举措”。1.一个导向:以培养学生满足现代企业能力需求的就业竞争力为导向。2.两项基本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强化动手能力培养的原则。3.三个重点发展方向:软件开发工程师、eRp系统维护及应用、信息管理与决策咨询。4.四个实训平台:一个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和三个分类实训平台。(1)设计和开发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该专业综合实训平台主要用于在大三阶段对学生进行专业核心能力的综合实训,要求学生掌握该平台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逐步熟悉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并对现有的电子商务平台提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建议,学生还可以选择性地参与该电子商务平台实体的商业化运营。(2)依托于省级重点实验室中的用友eRpU8.7.2平台,训练学生对常见商业eRp系统的操作和维护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做准备。(3)利用国家、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通过项目申报的方式激励学生进行科学问题研究,培养学生进行企业信息管理实践和决策咨询方面的能力。(4)扩展与北大青鸟、迅腾软件以及itjob等机构的合作培训,逐渐建立起软件开发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培养学生从事系统分析和系统开发岗位的就业能力。5.五项关键举措:整合管理类和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体系,鼓励专业交流和课外创新,建立校企合作培训基地,改革毕业设计的形式和内容。按照上述改革的基本思路以及长江大学的大类培养教学模式,将信管专业培养方案的框架分为六个阶段:大类培养阶段、专业基础学习阶段、专业基本能力形成阶段、专业知识综合运用阶段、定向能力培养阶段和毕业设计阶段,如图2所示。大类培养阶段属于基础知识教学和通识性教育阶段。专业基础学习阶段重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为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企业信息管理能力以及软件开发能力做知识储备。专业知识综合运用阶段则需要通过各种综合性课程以及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培养学生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能力,以及综合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在定向能力培养阶段将学生分为三个发展方向,满足学生在就业或考研方面的个性需求,并将其发展方向与毕业设计环节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培训学生感兴趣的专业技能。

培养方案改革的具体实施措施

(一)专业定位及特色1.专业定位。培养能在各级行政部门、工商企业、科研单位从事信息管理与决策咨询、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维护以及软件开发与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2.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学理论、计算机技术、信息资源管理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知识,具备进行信息管理和决策咨询、常用商业eRp系统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设计等方面的动手能力。3.信管的专业特色。改革培养方案要力争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形成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建立符合专业特点的严格教学管理制度,强化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的管理,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2)利用多种教学实训平台,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3)开展基于校企合作的定向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以及专业的社会影响;(4)结合学校石油行业的特色,有条件地选择本专业优秀的学生,与石油院系联合培养学生开发石油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二)理论课程的改革方案学生对理论课程改革的建议主要集中在管理类课程教学内容重复、计算机课程实践不足、管理类课程与计算机类课程关系不清、专业课程教学顺序和进度不合理、理论教学与就业实训相冲突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本次理论课程的改革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1.加强大类培养与早期专业引导间的衔接。信管专业相比其他管理类专业,不容易让学生对其专业内涵形成直观的认识,从而会造成学生在专业发展方向或学习目标上的迷失。因此,在大学一年级期间必须让学生对信管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性质、主要学习内容、专业发展方向有总体上的了解,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并能尽早地制定远期学习目标。为此,需要在大学一年级适当压缩有关的公共课教学,引入《管理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导论》等基础必修课程。这些课程难度不大,但能让学生迅速进入经济管理类学科的角色,也能让学生对信管专业的性质和专业发展方向有全面的认知。2.删除与信管专业相关性不强的必修管理课程。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必修课程从原教学计划中删除,同时增设相关的选修课程,把管理类课程教学的重点放在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以及项目管理等方面,其目的是弱化专业性太强的管理知识,训练学生能从系统的角度理解企业管理流程间或岗位职能间的相关性,使学生能从信息流或信息资源管理的角度提出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方案。3.增加能提高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课程。在专业基础教学阶段增加《预测及决策》、《管理统计与应用软件》等课程,使学生能学会搜集和整理商业数据,并能利用常用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这是选择“信息管理与决策咨询”方向的毕业生需要重点培养的核心能力。4.修改重点课程的教学内容,改变不合理的课程安排顺序。加强《运筹学》、《信息管理学》、《信息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miS)》以及《企业资源计划(eRp)》等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利用这些综合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理顺《信息管理学》、《决策支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教学顺序,使学生能从易到难地建立起课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5.大四学年不再开设必修课程,以三个实践平台为基础增加具有针对性的分类实训课程。信管专业实践性较强,学生需要在就业前经过专门的软件开发培训或在有关企业中进行系统地实习。如果在大四阶段开设必修课程,将会与学生的分类综合实训任务产生冲突。但是,为满足学生在校学习或个性发展的需要,在大四第一学年可开设《eRp系统实践与技术认证》、《电子商务及运营实践》、《it项目管理》或《软件工程》等选修课程。这些专业选修课程的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强,以引导学生明确个人的发展定位为目的,也可以成为学生参与就业竞争的能力表现。(三)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案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次培养方案改革中采用了课程内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平台实训、校企合作培训以及毕业设计等相结合的综合实训模式。结合多阶段培养方案设置的总体要求,实践教学的实施主要分为四个阶段。1.大类培养阶段。在第一学年期末安排企业生产实践,时间为2周,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基本流程,观察企业系统物质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理解信息化对企业生产管理的作用,培养学生对信管专业的兴趣,让学生对企业生产系统形成基本认识。2.专业基本能力形成阶段。本阶段的实践教学方法以课程内实验和课程设计为主,要求在有关课程中设置上机实验,学生需要操作典型的统计软件和优化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等,让学生掌握解决信息管理问题的基本工具。同时通过“程序设计”、“商业数据分析与处理”等课程来训练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要求学生能结合企业管理的实际背景,学习如何通过信息获取、加工、存储、利用和评价等来支持企业的日常经营和战略决策,特别要学会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文本。作业或报告不规范是现在管理学院各专业学生的普遍现象,学习态度的改变应该从基本文档撰写的规范化开始,会撰写规范化报告文本其实也是增加就业竞争力的基本条件。3.专业知识综合运用阶段。学生需要参与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开发和完善过程,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该电子商务平台的实际运营和管理。该阶段的实践教学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管理学知识和miS方面的知识,操作和管理由本专业教学团队开发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从而培养学生进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的专业核心技能。此外,对于倾向定位于考研或信息管理与决策咨询两方面的学生,在该阶段可结合国家、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业创新计划的要求,培养其进行规范化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4.分类能力培养阶段和毕业设计阶段。由于在四年级期间取消了理论必修课程的教学,学生必须在大三学年结束后选择个人的发展定位,以分类、分组的形式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用友eRp综合实训和校企合作软件开发实训中的某一项。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必须与其选择的实训项目类别相关,毕业设计的形式分为研究论文类和实践操作类两种,即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和校企合作软件开发实训项目的学生以及考研的学生必须结合自己从事的具体项目或未来研究方向完成研究型论文,而参与用友eRp综合实训项目的学生必须完成eRp系统各个模块的操作,选择实践操作类型的毕业设计,而且需要通过考试获得人社部颁发的eRp系统操作和管理方面的证书。此外,学校可出台有关政策,允许本专业优秀的学生参加石油院系举办的石油软件基地班的学习。

结论

管理学类就业方向篇2

一经管类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经管类学生就业倾向统计

经管类学生就业观念倾向性严重。在地方的选择上,大多数学生选择离家近的大中城市,不愿去县级以下城市。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多数大学生选择国企或事业单位,不愿去私企单位。同时,毕业生中也存在就业从众心理,尤其从众于学校的热门专业。部分学生就业受父母老观念影响严重,要求稳定的铁饭碗、福利高和待遇优厚。据不完全统计,以2010年毕业生为例,每个学生平均每人都有1.2次的就业机会,可是到毕业离校时仍然有30%的学生没有找到工作。

2.经管类女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分析

经管类专业属于偏文科的科目,女生所占的比例约为学生总人数的55%,就学业成绩和努力付出程度来说,女生普遍高于男生,然而在女生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一是不能就业或就业不理想;二是相对于男生而言,女生择业时间相对较长、求职经历相对艰难,工作单位相对较差,工资待遇相对较低,承受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大。性别歧视等问题,仍然影响着女大学生的就业。

二建立健全经管类学生就业管理体系的途径

1.建立就业资料室

为了让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开始前,对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和就业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建立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资料室,订购国内和国际经管类领先的书籍和杂志与就业方面的书籍、杂志,以便学生随时学习和查阅。

2.提供就业信息资料

就业信息资料包括以下内容:(1)对学生的就业活动起参考性作用的就业要览。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指导。包括日程、指导机构利用方法、就业签约流程、就业协议的内容等。二是资料。包括往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就业工作中的求职体验,需求情况等资料。三是数据。包括各个方向就业比例和状况,按就业地区、院校等分别统计就业去向的结果。(2)信息资料。多渠道提前准确及时的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人才需求情况、各种求职考试的题型、复习资料和答题方法及面试技巧。

3.开设就业指导课和就业专题讲座

就业指导课有多种类型:介绍就业基本情况、特点、类型和趋势的课程,与企业实习相关的课程,以及与形成、提高个人外在形象相关的课程。就业的专题讲座就是由学校主管学生就业工作人员或聘请专家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与就职有关的情况。一般有六种类型,即一般问题讲座、面向企业就业的讲座、面向公务员考试的讲座、女毕业生就业的系列讲座、面向银行等考试类的讲座、考研指导的讲座。这些讲座从大三年级的第二学期陆续开展。

4.及时有效地更新就业观念

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业管理部门采取了与毕业生座谈、对毕业生进行专访,以及与用人单位座谈等形式,调查了解经管类毕业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专业工作表现、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情况,同时也听取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经管类学生专业教学、专业设置、学生培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对各专业招生人数进行调整,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适当调节经管类各专业的招生比例,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增强就业竞争力。

5.建立就业心理咨询室,广泛开展就业咨询活动

就业咨询一般指学生个人或某一类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向负责学生就业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的专业咨询。咨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关于学生自己的就业方向、社会适应能力、就业信心、女生职业种类、用人单位信息、就业工作流程和合同法、劳动法等问题。二是关于各种职业的工作环境、目前社会的现状、人才素质与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的预测、各种职业入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各种证件的考取时间和用途等。

6.对学生进行模拟招聘辅导

为了提高学生在面试招聘过程中的成功率,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积累经验,熟悉应对技巧,进入大三第二学期后,应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观看与就业指导相关的视频活动,播放专门针对女生就业指导的视频,总结各类招聘单位面试模式,由对就业工作有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模拟面试,尤其针对女生在面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对一地进行点评指导。

7.鼓励和组织学生尤其是女生到企业实习,开展就业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女生实践能力相对男生较弱,通过各种渠道组织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通过以往的观察比较,有实习经验的学生入职快,适应工作能力强。因此应为鼓励更多学生到企业实习,实现学校与社会接轨。

三结束语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开设对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开设了经济管理类专业,从近几年经管类专业的就业情况看,社会对管理类应用型人才需求越来越高,当今社会经济管理所面临的工作环境更加复杂,信息资源更加丰富,经济环境将变得更加难以预测和把握。这就需要经济管理人才具有较好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加具有面对激烈竞争的经济市场环境下对管理方法和理念做出正确判断和把握的能力,所以加强对经管类毕业生的就业管理就更加重要和必要。

参考文献

[1]李丹.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冶金教育,2010(2)

[2]陈瑞武.日本大学生就业管理体系和职业指导现状及启示[J].高教研究,2005(1)

[3]潘素芳.提升经管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教育理论,2010(17)

管理学类就业方向篇3

一、遵循学科逻辑

学科是对知识和学术的分类,一个学科就是一个专门的知识领域。高校的专业是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而设置的学业门类[2]。专业必须以一定的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其方向设置必须遵循所属学科的学科逻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学科属性上来说,是公共管理学科下属的一个学业门类。公共管理学科,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它以研究各类公共组织如何有效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它以培养能满足各领域公共事务管理需要的合格的公共管理人才为目标。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公共管理学科的下属专业,其特色培养方向的设置必须遵循公共管理学科自身的逻辑。

(一)特色培养方向必须属于公共事业管理范围关于公共事业管理范围的界定,目前国内学界并没有统一的意见,主要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主张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主要是我国现有的“事业单位”,即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教育部确定的公共事业管理“5方向”(文教、卫生、体育、环境、社会保险)主要体现的就是这种意见。另一种意见主张按照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的“准公共物品”来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即公共事业是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一系列活动。按照这种意见,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可以拓展到市政工程、社区公共事业、公共住房等广泛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事业单位体制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正处于不断深化改革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传统的“事业单位”来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诚如李燕凌等所言,“似有‘画地为牢’之嫌”[3],既不利于公共事业的改革,也不利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从较宽泛的角度来界定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即公共事业是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第三部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方向的设置必须处于这个范围之内。超出这个范围就违背了学科逻辑。如有些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企业管理方向和行政管理方向就明显违背了学科逻辑,因为,企业管理不属于公共管理的范围,而行政管理主要是政府管理,也超出了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

(二)特色培养方向必须区别于公共管理类的其他本科专业高校的专业是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而设置的学业门类,专业与专业之间应该有较为明显的分工与区别,这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方向设置时必须遵循的基本逻辑。根据统计,当前公共管理学科已覆盖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海关管理、航运管理、海事管理、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国防教育管理、应急管理、高等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等16个本科专业[4]。在公共管理类的本科专业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学校最多,达472所[5]。因此,一方面设置特色培养方向无疑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方向的设置也必须区别于公共管理类的其他本科专业,不能开设与其他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名称一致的培养方向,否则就有违背学科逻辑之嫌。如有些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行政管理方向,就无法体现与行政管理专业的区别,明显违背了学科专业设置的逻辑。

二、依托自身优势

任何一个专业的建设都离不开一定学科基础所提供的理论基础、方法论和师资支撑。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方向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自身现有的学科基础,依托自身优势学科,化优势为特色。这应当是当前各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特色培养方向的基本思路。

(一)依托学校特色在我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中有相当多的院校属于专业院校。对于这些学科优势明显的专业院校,在设置特色培养方向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优势学科的师资力量与培养经验,把学科优势转化为专业特色。如师范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设置教育管理方向,艺术类院校可设置文化管理方向,医学类院校可设置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事实上,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高等院校公共管理事业特色专业建设点大都是依托学校自身的学科优势来设置培养方向,如安徽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卫生管理方向、淮北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育管理方向。

(二)依托院系特色对于综合性院校来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方向的设置可以充分依托所在院系的学科优势。根据调查,综合性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般都放在公共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或政法学院等院系。这些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充分依托所在院系的学科优势来设置特色培养方向。如设在经济管理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充分利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科的学科优势,把培养B途径(工商管理途径)的公共管理人才作为特色培养方向,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各种现代管理工具与方法的能力。设在公共管理学院或政法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则可以把培养p途径(公共政策途径)的公共管理人才作为特色培养方向,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制定和评价公共政策的能力。

(三)依托地域特色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其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具有其他高校所不具备的地域优势,从而其可以基于地域优势形成一定的学科优势。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以及自身特有的学科优势来设置特色培养方向,是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可行思路。如民族自治地区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考虑设置民族文化事业管理方向,而位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地方性高校可以考虑设置“两型社区”公共事业管理方向,把为“两型社会”培养合格的社区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作为专业建设方向。

三、回应社会需求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因为专业性不强,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2009年11月20日,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提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把回应社会需求提升到了高等教育改革导向的高度。因此,回应社会需求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方向设置的应有之义。事实上,讨论和具体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培养方向本身就是针对社会不同需求的一种回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培养方向设置要回应社会需求,首先就必须对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细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性的特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方向的设置应该对这种多层次和多样性的需求予以回应。

管理学类就业方向篇4

要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应准确把握国民经济社会和人才需求新形势,深刻理解转型发展就是要适应新的商业模式及其外部环境需要,实现人才培养观念、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机制以及人才培养保障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科学设计实施方案。要对接企业需求,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模式;对接产业需求,构建特色专业模块和集群;对接职业标准,完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对接培养目标,建设高水平“双师型”队伍。

[关键词]

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转型发展;认识与实践

2015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一次强调,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之后,教育部为此专门组织举办了地方高校校长培训班,印发了《关于加快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若干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引导和推进地方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体系的重要举措。同时,引导和推进地方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也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还是形成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需求。作为地方高校市场需求最旺而办学资源相对较少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如何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自身转型发展,已成为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师生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近年,学术界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建构、教学资源开发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受国家宏观教育结构布局、经济社会形态转变以及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等局限,系统研究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的成果还不太多,特别是置于经济社会转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新商业模式背景下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开展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就显得十分重要且迫切。

一、推进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的理论认识

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新战略和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商业新模式,按照教育和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要求,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需求,总结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对加快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形成了三个方面的基本认识。

(一)准确把握新形势,是推进专业转型发展的前提

党的十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教育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商业经营模式转变,为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要求。深化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促进专业转型发展已成为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响应国家政策要求的基本路径选择。加快专业转型发展,首先要求我们准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只有把握住国民经济社会和人才需求新形势,才能明晰专业转型发展方向和思路,才能明确专业转型发展目标和任务,才能把握专业转型发展重点和难点,才能增强专业转型发展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进而解决好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什么转”的问题。首先,经济社会新常态和教育发展新战略,提出了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的新目标。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完成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实施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速度开始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由粗放式资源消耗型向集约式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发展动力由出口主导向内需拉动和创新驱动转变。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特别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经济发展格局的培育和形成,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和人才培养质量发生根本性转变;相应地,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发展方式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深化改革,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经验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需求总量越大,质量要求越高。另外,为适应和促进国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自2014年开始,国家同步实施高等教育发展新战略,“引导和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既成为国务院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的重要议题,也是总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加快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也已成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要求。其次,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商业经营的新模式,指明了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的新方向。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经济社会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特别是具备高度自动化、高度信息化、高度网络化特征的工业4.0体系全面实施,将实现工业生产纵向集成、端到端集成和横向集成,人类经济社会全面步入“互联网+”时代,智慧制造、智慧工厂、智慧社会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维、新策略和新常态[1]。生产经营组织新模式推进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推进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促进工商管理专业转型发展。另外,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平台,以B2B、B2C、o2o、C2C等为基本形式的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以突出车间纵向数字集成、产业链与供应链集成、多价值链横向集成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流程再造,将越来越广泛地影响我们的生活,也将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新商业模式要求工商管理类专业无论是教育观念,还是教育内容和技术,都要发生深刻变化。主张职业导向、突出适应能力、促进管理创新,越来越普遍地为业界所认同,进而成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网络化、远程化、信息化将成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基本形式,案例型、体验型、行动型教学体系将成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基本方式。再次,产业发展新方式和人才需求新变化,明确了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的新任务。经济转型发展要求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要求人才转型提质,人才转型提质要求专业转型发展。专业转型发展要求以现代教育价值观念为指导,深化以提高学习需求、保障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必将通过专业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方法、实践教学体系、质量评价标准的根本性变革予以体现和落实。事实上,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充分证明,经济发展需要管理创新为支撑,管理创新需要管理人才为保障;经济发展速度越快、水平越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量越大、质量要求越高。此外,还要充分认识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并不让人乐观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缺陷。近年来,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虽然有所改善,但无论是人才培养观念、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还是培养过程管理、质量评价体系以及毕业生就业去向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少问题。从人才培养观念看,普遍重视学生知识的灌输和理论学习,同质化趋向严重,而忽视个性发展和职业能力培养,更谈不上学生团队协作意识训练和企业家精神培养;从培养定位看,主要参照名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设定,目标定位普遍过高、过大,既没有考虑自身办学实力和水平,又忽视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课程设置看,存在重视统一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体系教学,而轻视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从培养过程管理看,存在重视课堂理论教学管理,而忽视实践实训环节监管,“放羊式”毕业综合训练普遍存在;从质量评价体系看,评价主体单一、以校内教师为主、社会参与不高,评价内容强调校内课堂基础知识学习质量评价,而忽视学生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性评价,评价方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忽视过程监管和目标考核。人才模式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直接导致当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创业能力不强、就业质量不高。

(二)深刻理解新内涵,是推进专业转型发展的关键

2014年以来,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转型需要,强调要引导和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高地方高校满足行业产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增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实力。作为紧密联系市场、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商管理类专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工商管理类专业按照需求导向和需求保障原则,加快转型发展已是刻不容缓。加快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关键是要深刻理解转型的实质和内涵要求,只有把握专业转型的实质和内涵,才能更加明确专业转型的目标和任务、突出专业转型重点、破解专业转型难点,进而妥善解决好工商管理类专业“转什么”的问题。教育结构功能主义代表人物涂尔干认为:“在解释教育的功能时,不能片面地、孤立地进行,更不能人为地将教育系统从社会中割裂开来,而应该将教育置于社会整个大系统中进行分析,教育和社会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和促进的。”“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发展社会所需的能力而非发展个人的能力和潜能。”[2]显然,地方高等学校和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都应该遵循教育内外部结合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转型发展的逻辑起点和本质内涵。具体到地方本科高校当前面临的教育转型发展而言,就是要通过教育内部诸要素及其结构转换优化,实现教育与外部市场有机结合,从而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支持和保障社会发展需求。而所谓“专业转型发展”就是指专业教育适应和服务于国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实现教育思想观念、内部结构状态以及运行模式根本性转变的过程。具体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而言,转型发展就是要适应新的商业模式及其外部环境需要,实现人才培养观念、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机制以及人才培养保障方式等根本性转变,其本质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充分体现外部需求导向与内部需求保障原则和要求。据此推定,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从内部看,就是通过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培养定位的校正、培养质量的监控以及培养流程的再造,重构人才培养机制模式,完善人才培养需求保障,提高培养质量;从外部看,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就是要适应经济新常态、教育新战略、技术新发展、商业模式新特点等要求,服从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引导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程,共建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首先要实现专业人才培养观念转型。只有在思想观念转型方面取得突破,才能获得更大动力,这既是历史经验,也是现实选择。同志在向十八届三中全会说明《决定》时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对于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而言,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就是要倡导和践行以行业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成才需求保障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重构社会理解支持、师生全面认同并自觉实践的新型人才培养观念体系,实现“四个观念转变”。一是教育价值观念转变,即加快由传统专业教育向全面性教育观念转变,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实现学生身与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教育质量观念转变,即加快知识性教育向适应性教育观念转变,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职业适配、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实现业务学习与就业技能、学校教育与终身学习、专业学习与管理创新的和谐统一;三是教育管理观念转变,即加快外部压力式管理向全面质量管理观念转变,突出学生需求保障,实现教学监督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教师外部引导服务与学生内部响应激励、扁平化系统管理与学习团队建设管理有机结合;四是教学观念转变,即加快知识型教学观念向人本型教学观念转变,加强学生学习成才需求保障,实现知识学习与能力提高、知识运用与素质养成、知识增长与成才发展的完美统一。其次,加快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要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只有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准确,才能明确人才培养职责任务,才能实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才能构建优良培养机制,这既是教育规律的一般要求,也是新发展形势的客观要求。事实上,现阶段经济新常态、教育新战略、科技新发展、商业新模式,已经为我们重新认识和明确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提出了要求,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目标、类型、层次、规格四个维度的有机统一。专业是高校办学核心载体,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应该服从和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同样应该是四个维度的结合。但由于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办学实力不强、规模扩张过快,人才培养定位要么模仿名牌高校发展模式,定位过高难以保障;要么由于教学资源不足,定位保障力不从心。因此,科学定位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再次,加快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还需要重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只有建构与专业人才培养观念和定位相匹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才能实现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的最佳配置,才能实现学校教育与行业职业需求有效对接,才能找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最佳路径,才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机制重构,主要是要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一是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转变。就是要对接行业要求和职业标准,实现由传统的、注重专业基本理论和知识传授的课程体系向新常态背景下突出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转变,把现代职业标准、新技术背景下的新商业模式、行业企业需求等内容植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促进产教融合,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以及社会和职业适应能力培养。二是人才培养过程转变。就是要对接人才市场需求,实现由原来单向从校内到校外输出式的人才培养过程向校内外双向互动融合的人才培养过程转变,加大校政企合作,主动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过程管理和人才质量评价,使校政企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诸环节、各层面,共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人才、信息、资源的双向互动流动和共享。三是教学模式转变。就是要对接人才成长需求保障,实现由以课堂教学和校内实训为主体的单一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向以校内外实训实习为主导、以校内外教学资源综合利用为基础、以学生成长需求保障为目标的多元联动自主式教学模式转变,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授手段改革,突出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保障。四是质量评价标准转变。就是要对接新商业模式及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实现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由单一校内以学业成绩为主的评价标准向行业企业多元多层次标准转变,引进市场化专业和人才质量认证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

(三)科学设计新方案,是推进专业转型发展的基础

教育观念转变也好,培养定位校正也罢,其关键都在于全面推进落实。全面推进学科专业转型发展,首先要有一个论证充分、设计合理、系统周密的实施方案。只有方案科学合理,才能保证转型工作本身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当,才会少走或不走弯路,实现事半功倍之成效;才能营造成本低、阵痛少、风险小的良好的转型发展环境,减小转型发展内外部阻力,实现最优投入产出效益。科学设计工作方案应该立足当前新形势要求和自身基础条件,以国家宏观政策和教育的一般规律为指导,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紧紧围绕“为什么转”和“转什么”的核心问题,着力解决“怎么转”的问题。制定工作方案,首先要解决转型发展目标问题。从高等教育本质和地方高校当前内部发展需要看,人才培养仍然是地方高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和重点;从国家转型发展政策目标和地方高等学校所面临的形势看,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亟待完成的任务和目标。因此,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目标特别是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目标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才培养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如果不牢牢把握住人才培养和区域服务能力建设这一核心,而一味追求种种外在形式,就会本末倒置,也不可能真正实现转型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其次,制定工作方案,要解决转型发展基本思路的问题。既然转型目标指向已经明确,转型发展基本思路就比较清晰了,就是要对内加强建设、对外加强合作,在建设与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服务区域能力。从具体内容看,思路设计应体现五个方面的共建共管。一是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把市场需求和企业思维深度反映和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各方面,指导人才培养各环节工作;二是共同设计课程体系,把企业需求和行业职业要求对象化到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之中,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三是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和队伍,按照人才需求共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场地,共同组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四是共同管理教学质量,将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之中,校企共同确定评价原则和指标体系,共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五是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共同组建队伍,开展转型发展和企业管理创新问题研究,共同研究解决新技术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流程再造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实施步骤看,转型思路设计还应体现酝酿准备、试点实施、总结提高等环节,在实施中改进、在改进后实施,尽可能降低转型成本。再次,制定工作方案,还要解决好转型重点和难点问题。保障和促进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前提是实现师生教育思想观念转变,核心是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能力,关键是要培育形成一支适应转型发展的师资队伍,重点是要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基础是教学资源和管理体制建设。此外,制定工作方案,还必须解决转型发展基本保障的问题。专业转型发展保障既源自专业内部教育思想观念、管理机制体制、教学设施条件和人员队伍等因素,也源自院(系部)和学校的配套支持的深度、广度,还源自校外合作行业企业的配合和支持力度。这些要素都应在方案中予以充分体现并合理设计。

二、推进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

笔者所在学校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通过充分酝酿、试点推广、总结提升等步骤,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一)对接企业需求,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模式

1.明确校企合作导向

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共同规划、管理、实施、评价的合作机制,使人才培养深度进入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过程,使学科专业建设和科技创新全面反映和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需求。

2.改进校企合作方式

聘请校外专家加入专业发展咨询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指导发展规划设计,参与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重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青年教师和学术骨干到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实践,参与企业规划、诊断咨询和管理创新。

3.规范校企合作管理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校企产学研合作、学生企业实习实践、校企订单人才培养、毕业生顶岗实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管理、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管理、企业兼职教师聘用、校企合作项目管理、校企对口帮扶管理、校企合作绩效评价等系列制度,加快校企合作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4.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探索建立专业进企业、企业进专业,集发展咨询、人才培养、合作攻关于一体的校企合作互动机制。

(二)对接产业需求,构建特色专业模块和集群

1.调整专业建设思路和导向

按照学校所在城市娄底市产业发展“四转三化”的要求,围绕“一城两业”重点,对接相应服务产业链,调整改造5个学科专业模块,重点建设“工商管理类”、“旅游管理类”和“电子商务与物流类”三大专业群,提升学科专业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吻合度、依存度、贡献度和满意度。

2.改进专业建设组织方式

按照“专业学的”要适应“企业要的”的思路,建立校企互动专业建设机制。通过校企共同制定实施“学科专业改造提升计划”,让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使专业建设高度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3.改造专业模块和结构

依据行业、企业从业标准和职业流程,改造专业模块和结构。财务管理专业加强企业财务会计与投资理财方向融合,突出职业要求和从业标准,试办职业资格专题学习班。市场营销专业按照现代技术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流程再造要求,结合不同行业产业要求完善专业模块,引进企业课程和人力资源,加大“互联网+营销”教学比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按照“规划设计、招聘配备、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六大模块,整合课程资源,加大职场模拟实训项目的开发,继续办好“职要有你”、“模拟招聘”等专业特色项目,扩大对外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按照旅游活动六要素整合课程资源,加大学科竞赛指导和导游职业资格证培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旅行社和酒店合作,筹备申报酒店管理专业,完善旅游管理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按照“懂技术、会经营”的思路,对内整合电子商务技术平台开发和市场营销管理资源,对外引进课程资源和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筹备申报物流管理专业,建立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专业群。

(三)对接职业标准,完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广泛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着力构建“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职业技能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体系为主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深入开展人才培养理念研讨,提高师生思想认识,树立“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职业技能为核心、专业改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课程体系以实践环节为主线”的人才培养观念,引导和保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对照行业职业标准要求,通过开展人才需求调研、校企同行专家座谈、教研室专题研讨等措施和办法,进一步明确5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3.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模块建设和职业从业资格标准要求,坚持“需求导向”、“以人为本”、“能岗匹配”、“持续发展”的原则,重构以就业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环节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新型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专业通识、专业主干、专业模块(企业引进课程)、专业拓展五大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结合专业教育要求,突出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科学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培养;专业通识课程强化经济类和管理类的核心课程学习,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服务于终身学习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主干课程增加实践教学项目,加大实践实习比重,强化职业思维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专业模块课程按照对应专业方向和行业职业要求,开设以培养职业就业技能为目标的课程,包括校企合作课程和企业引进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是按照与职业岗位要求匹配的非专业素质培养需要,或者满足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所开设的课程,包括横向拓展和纵向提升课程。

4.加强实践环节教学

按照“四年不断线,两个相结合”原则,建构四年全程贯穿,包括专业岗位认知、专项集中训练、专门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和内容,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三基地一平台”定位,建构融“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技术和管理创新平台”于一体的校企合作平台。

5.推进教学改革

通过课程内容整合、理论课程与实务课程互通、课程组设计、增加实训内容等方式改革教学内容;通过加强案例教学、网络课程教学、引进微课、慕课等方式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实施分段式教学、课程负责人负责制,开展职场模拟大赛、假期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系列活动改革教学组织方式;通过校企合作评价、引入计算机考试等方式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四)对接培养目标,建设高水平“双师型”队伍

按照“引培并举,以培为主;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思路,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引进、外聘兼职等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构建学科平台、合作攻关等方式,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二是通过行业顶岗实践、合作项目研究、国际交流合作等方式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三是深度推进“六个一”工程实施,切实提高在岗教学专业学识水平、团结协作精神、教学科研能力、服务区域发展实力,增强教师行业产业发展适应能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四是通过开展教学竞赛、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等方式,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五)对接地方发展,加强学科建设

对接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集约资源,加强学科和服务区域发展能力的建设。“十三五”时期,力争建成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培育2-3个优势特色学科专业方向,争创1-2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基地平台,申报2-3项高级别科研项目和奖励成果,建好10-15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争取10-15个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合作项目。

1.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聘请校外专家组建新一届系学术委员会,指导制定“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加强重点建设学科建设。

2.凝练学科方向

根据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学科方向凝练;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征集研究选题,以企业研究选题支撑学科方向发展;突出服务区域能力建设重点,联合校企合作资源,加强特色学科方向建设。

3.凝聚学科队伍

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和教师研究方向,凝聚学科队伍,明确研究目标,分解研究任务;对接校企对口帮扶企业需求,以合作项目为基础组建学术创新团队,开展合作攻关,提高团队创新能力、服务水平和协作精神;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和提升在职教师学历职称支持力度,改善学科队伍结构。

4.争创学科平台

依托现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围绕“一城两业”,确定研究选题,改善研究条件,加大专题研究支持力度,聚合研究成果,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5.培育学科成果

以现有重点建设学科、学术创新团队为基础,通过开展团队合作研究、加大成果奖励、加强对外合作和联系等措施办法,培育高水平成果,提高学科竞争力和影响力。

(六)对接终身教育,创新大学生管理机制

1.实行四年一贯导师制

全面实行学生学业导师制度,完善支持保障、分配激励等配套制度,改善导师制实施模式,提高实施成效;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学生导师或参与学生导师管理,增强学生职业规划、学业学习、职业精神培养等方面指导的针对性、科学性;制定校内学生学业导师评价细则,加强学生学业导师绩效考核,强化学生导师责任;制定鼓励政策、加大学生导师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强化制度激励。

2.完善学生指导服务体系

以学生特色成长室和创新实验室为依托,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指导服务中心;建设“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学生管理队伍,形成“全员参与、全面指导、全程监控”的学生管理格局;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建立学生管理专家信息库,多渠道开展学生指导服务;充分发挥奖学、助学等激励杠杆的示范导向作用,传播正能量;通过开展“一专一品”职场模拟竞赛、学科专业竞赛、社会实践、专题学术报告会等方式,增强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大实验室开放,加强创新创业指导,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和条件;通过《致家长公开信》、开通家校微信平台等方式,共建家校互动平台,完善家校督学机制。

3.构建创业教育体系

全面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开展SYB、SiYB等创业意识培训和创业模拟实训;依托湖南省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加大大学生自主创新实验项目开设,定期开放实验实训室,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组建创业指导团队,聘请企业家,招聘校外创业指导专家,与学生创业项目进行“一对一”对接,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加强创业指导。

(七)对接开放教育,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一是积极联合教育部认证的国外高校,开展国际教育合作,按照现代国际教育模式,支持并鼓励学生和老师出国留学深造。二是积极联系国外合作高校,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加国外短期培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国际合作能力。三是通过申报教育部各类公派海外学习项目,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和学历教育项目。四是通过争取和实施海外名师项目,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五是聘请海外名家名师参与人才培养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优化和教学改革指导。

作者:朱强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参考文献:

管理学类就业方向篇5

关键词: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探究;解决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得到了有效发展,自从我国加入国际贸易组织之后,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遵循国际性贸易规则,助力国际贸易的发展,减少国内政府对经济市场的管理,对传统的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优化,转变政府职能。21世纪公共管理人才,需要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在不同的行业中发挥出大学生所具有的带头作用,运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工作辐射,全面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探索全新的人才培养路径。

一、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

(一)专业设置不规范

公共管理类学科,是在我国各大高校衍生出的新兴专业,目的是助力国家市场经济发展,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很多高校都在公共管理专业进行扩招,但是,高校严重缺乏公共管理专业相关的师资团队,教学平台的建立也处于初步阶段,只是结合传统的教学基础进行设定,融合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种学科的教学内容,从而导致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发展方向尚不明确。例如:师范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偏向教育管理,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偏向卫生健康管理,农业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向农村经济管理等等,公共管理的人才培养目标缺少鲜明的特色,将公共管理规划到管理类学科中,让人才培养方向存在多样化的特点,不利于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社会对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二)与社会需求不符

在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没有结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就业情况来看,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公共管理政府部门,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优化公共服务,大多数归于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因此,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未来就业方向也是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但是结合历年国家公务员和省级公务员的招考情况看,公共管理类的毕业生参报人数和招考人数都比较低。由此可见,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对公共管理类学生的毕业去向进行分析,我们对几所院校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各大院校的公共管理类毕业生大多数都在企业中就业,还有一部分在金融机构就业。

二、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一)“校府合作”规范专业化设置

通过“校府合作”的形式创新传统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完成在校的基本学业之后,能够到政府机关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通过人才培养协议的签订,让政府和院校之间达成合作意向,由教师带领学生到政府实习阶段进行实训,减少学院的教育成本,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对公共事务有一个深入理解。同时需要结合当下的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教育背景进行统筹,在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的基础上,控制好公共管理专业的招生规模,全面提高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需求

当前我国的公共管理专业缺少专业特色,只有少部分的毕业生是从事公共管理工作,存在着大量的人才流失现象,政府想要全面提高公共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就需要培养出专业化、复合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在社区和乡镇机关设立师范单位,与具有公共管理专业的高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学生用两年的在校时间学好专业课程,然后经过严格的考核签订企业培养协议,为学生选择合适的专业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传统的人才培养形式,在这一发展模式下实现高校与政府之间的有效合作,共同提高公共管理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

管理学类就业方向篇6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课程设置;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16002

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机遇

1.1学科基础雄厚,人才培养适应多样化的社会需要

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明确指出,公共事业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下属学科,公共事业管理实行宽口径、厚基础、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侧重解决社会发展、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不同层次的问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适应面广,能够为各个行业、领域、部门和公众提供服务。培养出的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面、较高的运用理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等,学生毕业后可以通过短时间的职业技术准备走上社会工作岗位,快速适应具体的管理工作。地方综合性院校办学实力较强,学术氛围较好,师资力量也相对雄厚,为根据社会需求设置多样化的专业方向提供各种软、硬件条件。可见,综合性高校雄厚的学科基础和专业适应性强的特点是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2社区管理的发展,需要大量具备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从传统的大包大揽开始实行分化,部分社会管理职能落到社区,社区成为承载政府职能剥落的载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不断增强。社区已是满足居民需求的第一社会空间,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防线。目前,社区发展的独特地位已日益凸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职能的下移推动了社区中介组织、各类公益性组织的发展,扩大了公共事业管理的服务领域;社区管理涉及大量的事无巨细的事务也需要大量的具有公共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是推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

1.3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公共事业管理作用凸显

在传统的单位管理体制下,企业不仅承担经济生产功能,还负责单位职工的生、老、病、死等所有生活事务的管理。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企业后勤生活服务的社会化改革,企业与职工只有工作上的经济关系,职工的所有日常生活服务全部由社会公共事务部门进行管理。“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企业对职工的社会保障、住房生活、教育、卫生等服务职能剥离到社会的公共事务组织机构,公共事业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社会中介组织、第三部门不仅成为企事业单位职工生活需要的主要生产和提供主体,也成为职工社会权益维护的代言人。随着社会福利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公共事务管理领域也不断细化,对相应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这也成为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与发展是适应时展和社会改革的需求,目前已初见成效,在办学数量、招生规模、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绩,推动了国家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但由于体制环境、思想认识、办学经验等方面的不足,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的困境,阻碍其前进的步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我国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是根据1998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来开设的,主要包括三大块:一是注重人才基本素质培养的公共基础课程,如计算机、英语、体育、马哲等;二是注重专业知识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如管理类、经济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等课程;三是注重专业技能训练的实践教学课程,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从各高校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就具体课程门类和课时分类而言,三大模块的课程设计门类宽泛杂乱,专业方向和特色不明显。部分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缺乏明确的专业方向定位,把专业等同于专业方向,在课程设置涵盖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社会保障等多种门类,这虽然符合教育部对专业定位的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但是,也导致学生似乎什么都懂的“万金油”,没有体现出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此外,课程体系的课时分配也不和够合理,据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院校注重专业知识能力培养,专业理论课时占总学时的80%以上,专业实践技能课程的课时大都在20%以下;专业技能的课程门类也比较单一,以毕业实习、专业见习和毕业论文写作为主,对学生的公共事业管理实践能力缺乏系统的课程来加以训练,使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不能很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难以适应实际的工作岗位需要。

2.2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不理想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立之处,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01年全国就业率达到87.1%,而2006年下降为76.08%,就业率出现逐年滑坡现象。从具体的就业领域而言,某高校该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差距较大,在外商、民营、合资企业就业的达到42%,国有企业的占27%,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占22%,自主创业和其他的占9%。2011届该校本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7%,低于《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全国本科毕业生与就业相关度的平均水平(69%)。从工作的行业分布来看,从事行政管理岗位的学生比例为30%,从事企事业机关单位具体业务比例为21%,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占13%,从事财务会计的占11%,从事市场营销的占9%,其他的占16%。从历届本科毕业生对该专业的就业情况反馈数据来看,约有80%的学生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比其他管理类的专业就业难度更大,有59%的学生提出该专业就业局限性大。造成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就业关联度不大,学生满意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存在差距。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应该到公共管理相关部门就业。但目前我国该类性质的岗位实行的是“逢进必考”的原则,而且明确提出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岗位更少。此外,很多用人单位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之甚少,更倾向于录用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因此,公共事业管理毕业生在就业中失去优势,专业性质与行业岗位难以做到对口化,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跳槽率高,就业满意度低。

2.3师资队伍建设的滞后

从专业知识储备来看,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办院校有两类:一类依托原有的行政管理、社会科学、管理类师资力量开设的综合性院校,这些教师具有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背景,但缺乏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专业性强的知识,对专业方向定位的种类、数量以及教学质量等带来一定的制约。另一类是依托学校的优势资源和优势专业的职业性强的院校,如卫生、体育、文教等高校,这类学校的专业教师具有一定专业知识背景,但缺乏管理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学科背景。公共管理学科是借鉴国外经验引进的学科,在中国缺乏广泛的培育空间和土壤,因此具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非常缺乏,很多教师都是从其他的学科借调过来,这些教师没有受过系统的公共管理知识的教育,因此难以形成公共管理的理念和精神,对专业的发展也难以达成共识。从数量上来看,专业教师队伍的数量远不能适应专业发展的需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的增长率低于专业招生规模增长率,加大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

3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科学进行专业定位,完善课程体系体系设置

公共事业管理不能等同于行政管理,非营利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是培养能在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相应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它是融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综合运用的一门管理专业。在科学定位好专业性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后,适应社会需求,重新设置课程体系。有效整合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践技能培训三大模块,合理分配各模块的课时,适当增加社会科学类的专业课程,同时按照学校师资和资源优势体现专业方向特色。重视和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以提高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为导向,如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本科生学术论坛、以社区为依托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等,进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

3.2加快管理体制改革,为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环境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体制从属于行政管理体制,因此人力资源的配备和招聘主要受制于政府部门,缺乏独立自主性,很少向社会平等开放,限制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对口专业就业。近几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加快改革的步伐,某些地区部门逐渐向社会公开公平开放,为本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机遇。如广州、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的街道办事处部分有编制的岗位实行公开选拔和招考,对有公共管理知识背景和技能的人才优先录用,这些措施有助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参与积极竞争。今后,政府应放宽对非营利非政府组织的限制,降低门槛,采取优惠政策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并为壮大非政府组织力量提供资金、法律、物质等方面的支持,使非政府组织真正为我国公共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进而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吸纳,为本专业学生就业创造支持性环境。

3.3充实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首先,要优化教师的队伍结构。根据专业发展的方向和实际情况,合理配备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达到互补和优化组合,发挥专业教师的整体知识效应。其次,要加快引进相关专业具有高学历的年轻教师。如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等专业博士生,充实教师队伍力量,同时从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政府机构聘请具有相关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为专业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再次,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进修或培训,学习国外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最后,建立教师管理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责任感,为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提高提供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1]娄成武,孙萍.社区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

[2]米艳玲.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管理学类就业方向篇7

[关键词]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培养;分析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1.057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1-0097-02

0引言

信息系统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产生的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信管学科的博士学位。信管专业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是随着70年代中后期电子计算机在管理领域的广泛运用开始的。20世纪70年代末各大学纷纷创办“经济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培养信息管理类人才。2008年全国已有587所高校开办了信管本科专业,信管专业人才越来越被社会认可。

下面选取了中美整体实力较强的8所大学,就其信管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向以及就业情况分别作了详细的介绍。

1美国大学的信管专业

根据2013年美国最权威的大学排名机构USnews的美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排名,我们选取了4所在国际信管专业排名中都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大学作为分析对象,它们分别是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亚利桑那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文中资料源自4所学校网站公布的信息。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mit)称为系统设计和管理(SystemDesign&management,SDm),设置在著名的Sloan管理学院,授予管理科学学士学位。课程总学分为123,必修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管理科学中的最优化方法入门、统计学思想和数据分析、大学生管理交流、管理的心理学实验室、企业财务会计、线性代数;限定选修课包括企业家能力和创新、财政理论、管理实施入门、供应链计划、制造业系统和供应链设计、市场管理、计算机和工程学问题解决方案入门、系统分析、信息技术精华、战略方案组织设计、软件商务、完整信息系统技术、战略方案以及组织因素、经济情报、战略结构和定价;一般要求的课程包括微积分、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实验室课程、人文科学、艺术以及社会科学课程。

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mellonUniversity,CmU)的信管专业称谓信息系统管理(informationSystemsmanagement,iSm),设置在Heinz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授予理学学士。课程为总学分143,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信息系统环境、系统开发基本原理、设计和开发的应用、软件开发项目、信息系统应用。学科核心课程和组织管理相关课程任选一门;设计科学与理性选择相关课程任选一门;研究方法相关课程任选一门;专业沟通等课程任选一门。内容区域:信息系统选修课、组织方面、设计科学和理性选择、研究方法、专业沟通5个领域的课程。计算机科学基础:初级/中间体设计和中间体/高级设计。数学和统计学课程一门,统计学推理和实践(选修一种课程)。

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ofarizona,Ua)称为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miS),设置在eller商学院,授予工商管理学学士。课程有基础课程:英文写作、商业数学、计算机和网络社会、数学、财务会计入门、经济学、管理会计学入门、管理中的统计学推论、基本经济问题。必修课程:高级代数、管理和组织、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数据结构和算法、基本运作管理、使用和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管理、商业基础道德一体化和管理法则、商业数据交流、公共机构和政策的整体经济、业务决策的微观经济分析、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此外学院还开设有专业选修课以及人文科学选修课。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UniversityofminnesotatwinCities,UmtC)是信息与决策科学(information&DecisionScience,iDS),在Carlson管理学院,授予商学学士学位。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简略微积分或微积分、新生写作或同等课程、心理学概论、商务统计:数据源、表述及分析、金融计算概论、职业技能基础。核心课程:管理基础、管理会计学入门、商务处理和管理的信息系统、财政学基础、运作管理入门、市场营销原理、员工和劳资关系、跨国公司的环境、商业通讯。专业课程:系统发展计划简介、商务系统的分析和建模、信息技术基础、管理信息服务沟通、国际化。商务方针核心课程:商业通信、跨国公司环境理解;跨国商务、商业方针;策略程式化和执行(任选一门)。选修课程:财政学的信息系统和技术、高级数据库设计、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信息系统特别主题、信息系统产业实习。

麻省理工学院的Sloan管理学院是世界著名的管理学院,SDm专业设置在旗下,无疑对SDm专业的管理类课程设置具有明显优势。从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麻省理工学院的SDm专业是技术、经济和管理的综合导向,学校培养的学生是管理科学专业的偏信息技术方向,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又不是非常的深入,因此主要培养学生为实现有效的信息系统支持而产生的技术和应用方面的能力。学校SDm专业的毕业生被录用的职位广泛,包括产品设计、系统开发、产品研发和创新、工程管理、运营管理、it软件开发、市场营销、销售。同时还会有一些行业专门聘请SDm的毕业生,其中包括航空航天、国防、政府信息系统、电信、银行和咨询公司。

众所周知,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是世界最强的专业之一,在开设iSm的课程中充分利用了学校这一学科优势。从iSm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门数较多且涉及领域广泛,强调对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的训练,对开发信息系统的原理、方法及技术的掌握要求高,开设了多门信息系统的课程。学生对经济领域以及组织管理要求有深入的了解,开设了高级微观经济学原理、组织行为学等课程。同时对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视,开设了沟通、写作等相关课程。CmU的iSm专业培养的学生是组织中信息系统的开发者,是信息系统终端数据的分析者,是为组织提供信息系统服务的高级咨询师。iSm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比较广,包括银行、it行业、金融业、传媒业、制造业等,职位包括分析师、应用工程师、助理顾问、商务技术分析师、eRp开发员、财务分析员、it项目员、Qa工程师、高级顾问、软件工程师等。

亚利桑那大学与麻省理工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并称为管理信息系统(miS)三巨头。学校开设的管理学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并重,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如数据结构和算法、数据库原理和应用以及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也要对管理领域的相关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如经济学、管理等课程,同时也注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所以Ua的miS专业培养的人才是技术性较强的管理类人才,主要从事的是组织中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管理和咨询等职业领域。目前从Ua的miS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看,多从事商务分析、商务应用开发、信息技术咨询、系统分析师、信息技术开发项目指导、数据库管理、商务智能分析、系统开发、数据库分析、网站开发、网络管理、技术支持专家、信息系统管理、信息技术使用者联络员等。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的iDS专业授予的是商学学士,它的课程设置具有明显的商学的特点,如开设了商业通信、跨国公司环境理解和跨国商务等课程,又有和商务有关的信息系统课程如商务处理和管理的信息系统、商务系统的分析和建模,同时开设经济管理的课程,但相关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较为弱化。从该校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iDS注重培养商务型信息管理人才,为组织提供更多熟悉商务运作的信息管理类人才。它们的学生多从事银行投资、市场、咨询、金融等方向的工作。

以上4所美国大学信管专业的学位授予,课程设置各具特色,每所学校依据自身的学科优势,构建具有特色的信管专业,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具备经济管理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以职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沟通能力的培养。

从就业方向看,麻省理工学院SDm专业毕业的学生多从事管理类方面的工作;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毕业生主要从事信息技术较深入领域的应用,亚利桑那大学毕业生多从事信息技术相关的一般性的工作,而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的学生从事信息技术支持的商业的工作。不管是哪所学校的毕业生,信管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的工作领域都是比较宽泛的。

2国内大学信管专业

清华大学的信管专业设置在经济管理学院之下,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学生要学习必要的基础课程,包括会计学原理、经济学原理、信息管理导论。还要学习计算机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动态系统分析与控制、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专家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运筹学、计算机系统原理、生产与运作管理、面向对象的分析技术方法等课程。学生毕业后,进入各类企业与政府部门,从事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主要的就业企业类型包括国内外知名的咨询公司、政府机关、金融机构、电信公司、高技术企业等。从清华大学信管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情况以及其自身在信息技术和工业工程学科方面的实力,可以看出清华的信管专业偏向技术方面。

复旦大学信管系设置在管理学院,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课程设置与清华大学基本相同。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方向基本一致。

武汉大学的信管专业设置在信息管理学院之下,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信管专业的主干课程与清华大学所设课程基本一致,但有所不同的是学生要学习一些图情档案知识,以体现学科特色。

东南大学信管专业设置在经管学院下,学生毕业后授予管理类学士学位。其基础课程与清华大学信管专业所设基础课程类似,但与清华大学相比,该校还开设较多的企业管理和经济类课程。

综上,国内学校虽然普遍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但培养目标基本一致,主要以培养具有信息分析能力与企业管理创新,能够驾驭信息资源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3中美大学信管专业综合比较分析

美国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在本科生的专业方向设置是多样化的,有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技术、信息技术、传播学、信息科学等多个专业方向,职业导向较明确。美国大学信管专业的名称有所不同,授予该专业的学士学位也是不同的,如管理科学、理学、商学学士等,从授予的学位上明显可以看出信管专业所具有特点和学科偏向。我国大学信管专业方向相对单一,学士学位授予的领域主要是管理学学士。

国内信管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大体有3类课程:公共基础课程、经管类课程、信息技术类课程,课程设置比较固定,除此之外还有些实践类以及专业选修课程。美国大学也基本上包括这些课程,但是课程选择范围和课程内容更加广泛,社会实践环节更加深入,强调创新能力培养。除此之外,开设了写作课、谈判课、表达分析和研讨课等课程,用于培养学生和社会的沟通能力。

总之,美国大学信管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是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是自由、开放式的,这样满足了社会对信管专业要求。国内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对信管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借鉴美国大学信管专业培养人才的方法,修改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更好地提高我们信管专业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迎接社会的挑选。

管理学类就业方向篇8

摘要:高职院校实行大类招生试点取得的经验证明,高职院校实行大类招生,尽管存在一些困难,但却有更多的优点。大类招生对高职院校来说,带来的不仅仅是招生模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对高职教学管理的新要求,必然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从而也必将为高职教育的新一轮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总结这些新变化和新要求,探讨应对措施,对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水平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关键词:高职教育;招生改革;教学改革;大类招生

作者简介:朱之明,女,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1-0056-05

继本科院校之后,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也开始了大类招生模式的尝试和探索,历经几年的试点,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事实证明,在原本三年制的高职教育中采取大类招生培养的方式是可行的,也是必需的。当然,考虑到高职自身的特点,高职大类招生不能照搬照抄本科的模式,需要探索出一条自己的特色之路。与之相对应,高职的教学改革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从这个意义上说,大类招生是一个新的招生办学培养模式,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机遇,值得我们研讨。

一、高职院校大类招生试点概况

(一)大类招生的概念

所谓大类招生,就是将学科门类相同或相近,即教育部专业目录内同属一类的专业合并归类招生,它是相对于按具体专业招生而言的一种新型的招生方式。比如,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使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探索专业群建设相结合,自2012年起,对建工系原有的市政工程技术、城市燃气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三个相关专业实行市政工程类大类招生。学生填报志愿时,只需选择市政工程类填报即可,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在三个具体专业中选择填报。学生按专业大类录取进校后,经过半年或一年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职业规划课程)学习,再根据本人意愿、兴趣、就业去向以及社会需求和自主择业的实际情况,经考核选择具体专业学习。

(二)高职院校试行大类招生的背景

近年来的高职教育改革,始终回避不了提高学生就业率的问题。要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必须贯彻教育部在2006年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指出的实施“宽专业基础、多专业选向、综合素质教育、融职业技能考证(资格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高职学生朝一专多能方向发展,即一个专业要配置多个发展方向的相关课程,使学生学得的知识结构不局限于某个“点”上,而是尽量向“面”上拓展,以利于学生宽专业就业或适应岗位群内岗位的调整。

实行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可以很好地实现以上的人才培养目标。改变过去长期按具体专业招生的一贯做法,招生时先不分专业而是按学科大类招生,学习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中期专业分流,这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最先在本科院校试点,业已取得许多有益的经验,证明实行“按大类招生和培养”已成为我国高校招生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高职院校由于学制短、专业划分细、实践环节多等原因,实行大类招生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起步较晚,但一些高职院校也开始大胆先行先试,成效显著。比如,有的学校探索出了“大平台教育、分方向培养、模块化管理”的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1];有的学校探索出了“统一的基础课程平台,多方向的专业课程模块,渗透专业综合素质的教育,突出职业技能(资格)考证”的大类招生专业课程体系[2];有的学校探索出了“1212”分段培养过程,就是将人才培养的6个学期按时间段进行划分,分成1学期、2学期、1学期、2学期等4个阶段循序渐进式人才培养过程[3],等等。可见,高职院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值得尝试和探索。

(三)大类招生比传统招生方式具有优越性

与传统招生方式相比,高职院校大类招生模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大类招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填报专业志愿的盲目性,填报志愿可供选择的范围更宽。以往填报志愿时,若干个专业之间学生往往很难取舍,入学后调专业的现象也很多。按大类招生以后,几个专业“合并”到一个大类里,学生可以先选择大类,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在校学习了解后,能够选择自己适合的专业。[4]

2.大类招生减轻了学校招生录取的工作量,降低了招生工作的难度。由于招生专业的“冷热”不均,加上学生与家长对专业的不了解和对市场需求的盲目,往往一窝蜂地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经常出现“热门”专业人满为患、“冷门”专业无人问津的情况,给学校招生工作带来很多难题,不得不根据学校招生需要对考生进行专业调剂以完成招生名额,最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被调剂的考生及其家长对所录取的专业不满意,遗留许多后患。实行大类招生后,由于只是确定大类而不是专业,学生入学后还有具体专业选择的空间,专业调节的余地较大,就避免了招生录取的这些难题。

3.大类招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报到率和就学率,有效避免了因对录取专业不满意而产生的弃学不来报到或报到后溜生退学现象。以往总有一部分学生因不满意被调剂的专业而放弃就学,或者“回炉”重新准备再次参加高考,或者要求转学转专业,或者干脆不读书去工作了。在生源日渐萎缩、招生日渐困难的情况下,对高职院校完成招生任务、维持办学规模很是不利。实行大类招生后,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能避免这样的现象出现。

4.大类招生能使学校的专业与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灵活适应社会需求。市场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的“冷门”或“热门”专业既取决于市场的需求又取决于学校的供应,况且高职人才培养有三年的周期,三年后的市场需求也可能出现变动。实行大类招生后,学生的专业选择往后移,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学校系部也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动及时做出专业与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5.大类招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入学后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减轻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学生入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及事业规划,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和课程学习,学习的目的性明确,学习不再是被动的应付,而是主动的选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后,专心于学习知识和技能,校园内各种不健康的事件发生率就自然大大降低,一度让人头疼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相信会变得轻松起来。

6.大类招生最终将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改革,有利于实现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大类招生不只是一种招生模式的改变,它必然也要引起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从专业调整、课程设置、教师培养、教学资源配置到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甚至办学模式等等,都将受到巨大的冲击。围绕大类招生所进行的教学改革,一定能实现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优越性也就更大。

二、实行大类招生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新要求

对于现在及未来国内高职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各路专家给出了许多答案,一些高职院校也尝试着运用专家们给出的方法努力推动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尽管举步维艰,也取得了一些经验教训。许多专家提出的方向和方法不是不好,只是实际操作起来存在许多难于跨越的困难。大类招生则不同,它将实实在在地对高职教学管理提出一些新要求,在迫使高职院校相应做出必要的教学改革的同时,切实推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一)必须做好就业市场的调查,及时提供人才需求信息,以利于专业和专业方向、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调整

实行大类招生后,加强人才需求信息的调查变得更加重要。只有与就业市场保持紧密的联系,做好就业市场的调研、评估、研判、跟踪、预测,才能将人才需求信息反馈到专业培养过程,教学系部才能据此不断调整专业、专业方向乃至专业课程的设置,利用学生的专业选择后移的优势,及时提供给学生就业市场最需要的专业岗位知识和技能,有的放矢地引导专业分流。以往高职院校也设立就业办公室,但主要的工作重心放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各教学系部偶尔也进行就业市场的调研,但主要是为招生前的专业开设和专业招生数分配做准备,真正使就业市场调查工作为教学过程服务的情况不多、不够,全天候的就业市场调查工作自然也做得不好。

(二)必须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加强专业介绍和引导,以利于学生的专业选择和就业定位

许多高职院校现有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大多含糊不清,或许是出于扩大招生规模需要的考虑,有意识地模糊培养目标以应对学生及家长填报志愿时的精挑细选[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市场调查与开发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区管理服务方向)”等附设方向的专业里面];或许是由于专业本身存在就业前景不清、行业适应性不强、就业岗位定位困难等问题;或许是由于办学部门对专业也了解不够,存在师资、设备等教学资源的欠缺,底气不足;或许是教学管理人员不认真、不细致,应付了事,等等,使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屡屡修订仍然模糊不清。体现在招生简章也好,对学生做专业介绍也好,很难让学生据此做好自己的就业定位。实行大类招生后,自然就很难让学生据此做好自己的专业选择。要做好专业分流的工作,必须让学生清楚专业的具体应用情况、专业前景及将来的求职方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时时考虑自身兴趣、自身发展和专业的适合度,减少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和跟风性。

(三)必须根据专业分流的需要及时安排和调整教学资源的分配

大类招生一个重要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照顾学生的专业选择,所以在专业分流的时候,为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必然会出现某些专业人数过多不得不增设一个班、甚至几个班而某些专业人数过少不得不裁班、减班、合并班的现象。因此,涉及到的师资、设备、教室、实验实训室、实习基地等等教学资源分配的安排和调整将是一件繁杂困难的事情。而且,与以往在学生入学前按招生计划做好教学资源分配然后三年学制内就一劳永逸的情况相比,还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又不得不做及时调整,这对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灵活应变能力来说将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四)必须做好专业建设的科学规划和整体布局,做到既照顾现在,又兼顾中长期,还要考虑全面、平衡发展问题

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将使专业的冷门或热门问题更加突出。高职院校必需清醒地看到专业的冷门或热门不是固定的,而且,也不一定和家长与学生理解的一样,它其实紧跟着就业市场的供求变化呈现一个动态过程。一个成熟的高职院校也绝不会盲目跟着市场或学生家长的需要倾尽全力去办大家热衷的几个热门专业,或者随便放弃一些大家不看好的冷门专业。专业建设规划总要考虑诸如学校特色、资源优势、地方需要等因素,也需要有一些中长期的考量及全面、平衡发展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学管理部门结合实际通盘考虑学校专业建设的整体布局,做好冷热专业的调剂和引导,对于一些所谓冷门专业,在压缩招生规模的同时,还要有所保留,给予适当的保护照顾,甚至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扶持。目前,有些财贸类高职院校因为会计类专业热门,就一窝蜂全面招收会计相关专业学生,实在是不理智的行为。

(五)必须改变原来固定、刻板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在学籍管理、教学运行、课程考核等许多方面体现出灵活性

招生方式和专业选择变得灵活了,原有的相对固定、刻板的教学过程组织和管理方式也要相应变得灵活和富有弹性。比如必须修订弹性的学籍管理规定以适应学生的中期专业分流和专业调整,必须制定相对灵活的教学计划以适应学生的专业和课程选择,还有像课程体系、学生成绩录入系统、学业考核评价方式、实习实训安排,等等,也要相应做出调整。

三、大类招生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相应措施

综上,实行大类招生以后,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方面将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改革措施,以完善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推行学分制改革

学分制在我国本科院校已经实行多年,却没有真正得到贯彻执行,也难说起到什么大的作用。目前,有一些高职院校也在率先试行,从高职的特点来看,也许学分制反而更适合于高职院校,尤其适合于高职的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学分制要求开放的教学计划、灵活的授课方式和弹性的学籍管理,正好与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相契合。实行大类招生以后,高职院校传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已不适应要求,积极推行学分制改革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大势所趋。[5]按照学分制规定,学生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累积达到规定的总学分,包括:公共基础课学分、职业基础课学分、职业核心课学分、职业拓展课学分、军训学分、本专业资格证书学分、专项技能证书学分、素质拓展学分(含科技技能活动学分、校园文化活动学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学分)等,三年学习期满就可以毕业,已提前修完学分但三年学习期未满的学生可提前毕业实习。

(二)重视选修课的作用

这样一来,选修课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选修课将变得十分重要,因为它将是学生在修完必修课后决定他们能否尽早结束在校学习提前进入毕业实习的关键,专心学习、勤于学习的同学将能通过选修更多的课程学得更多的知识,也能通过选修更多的课程提前进入社会占据先发优势,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改善校风、学风;选修课也不再只是一些公共课、文化课、人文素质课等课程,更多的选修课应该是跟专业密切相关、体现多个专业方向、紧贴行业岗位和市场需要、满足学生需求的知识和技能课程;选修课还要满足那些希望不转专业但能跨专业学习的学生的要求,帮助学生实现“一专多能”的愿望。所以,要尽可能地增加选修课的分量,选修课开设得好,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调换专业的要求自然就减少了,如文秘专业的学生想学会计,通过选修会计课程就可以轻松做到。选修课开设得好,还能整合学校最优质教学资源,体现学校最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师高超的专业能力。

(三)制定和实行第二专业选修规定

本科院校有第二学位的选修制度,高职院校也可以实行第二专业选修规定。对于一些有经济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学生,他们迫切希望在校期间多学习一些知识技能,而且,考虑今后就业或创业发展需要,最好多涉猎几个专业,他们就不会满足于学习本专业知识或多选修几门其它专业课程,选修第二甚至第三专业对他们是最好的选择。有关教育管理部门以往也有提倡过高职院校实行第二专业选修,但受制于各种条件一直得不到真正贯彻执行,而有了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和学分制,高职院校实行第二专业选修就将变得可能、可行,而且必需、有益。

(四)加大教师转行转型培养力度

不管是实行大类招生、专业分流,还是实行学分制、选修课,这些教学改革将对教师队伍带来极大触动。有些教师的任课课程、专业研究方向、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等都得相应根据市场和学生的需要做出调整,教师和教学系部将要承受极大的压力。高职院校人事、财务和教学管理部门必需根据学校发展的整体布局和专业建设规划加大教师转行转型、进修提高、实践锻炼的培养力度和资金投入,以避免部分冷门专业、冷门课程师资因专业调整或课程设置调整造成的闲置,也满足专业选修课设置对专业教师队伍素质的更高要求,缓解专业分流前对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分流后对热门专业、热门课程师资力量上的压力,为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五)制定专业分流的各项政策规定

实行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时就要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因此,制定公开、公正、公平、合理的分流政策就十分迫切和重要,一般需要综合考虑学生志愿、学生学习成绩、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专业合理布局、社会需求等因素,对大类招生的学生在专业选择时实行学校和学生“双向”选择。合理完善的专业分流政策是实现公平公正的必要前提,此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引导,既要避免因专业分流不公正、不公平而产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矛盾,杜绝校园腐败行为;又要避免因一个专业选的人过于集中而造成师资力量、实验设备等跟不上,导致无法提供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情况,或者因一个专业选的人太少而造成师资、设备闲置,导致形成浪费现象,对学校办学效益产生负面影响。

(六)做好长短线专业的统筹兼顾

实行先大类招生后专业分流,如果一味地满足学生的选择,对于保持或扩大学校办学规模,增加经济效益,无疑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是否真正做到让学生自由选择专业,是对实施“大类招生”高职院校的一种考验。然而,对高职院校长远发展、整体发展而言,又不能一味地迁就学生、迁就眼前的市场,而必须服从于长远的专业建设规划,因此,必须做好长短线专业的统筹兼顾,既要满足短线、热门专业的办学需求,又要着眼于学校专业特色、地方经济未来发展需要、就业市场前景预测等因素,为冷门但属长线的专业、未来的新专业做好师资、设施、设备、经验等办学资源的储备。

总之,高职院校实行大类招生已是大势所趋,尽管还处在试点阶段,却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实实在在的事情,需要我们去思考如何进一步深化高职教学改革问题,以完善高职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并以此为契机,努力推动我国高职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全玉莲,等.专业大类招生环境下高职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76.

[2]樊秀龙.高职院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J].成人教育,2011(7):50.

[3]陈平.高职计算机大类招生分段培养人才模式探索与实践[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76.

[4]姜静.论大类招生模式下的学院教学管理工作[J].现代商贸工业,2009(10):83.

管理学类就业方向篇9

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日益严峻。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工作任务艰巨繁重。“十二五”期间,高校毕业生总量将以3%的速度增长,年均规模达到700万人。加上往年毕业而未能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军超过1000万人。而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不景气的国际经济大气候,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作为我国高校中开设最普遍专业大类之一的工商管理专业,其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除了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外,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因专业竞争力不够碰壁不少。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涉及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领域。从理论上说,该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一般包括国家和省市各级经济综合管理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国有工商企业、民营企业;外资或涉外经营的工商企业,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和其他类型的咨询服务等中介企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等。当前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普遍不强,从应聘这个环节来看,主要体现为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1职业技能和素养无法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

现在的企业单位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很大,包括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专业在内,然而,让人遗憾的是,面对如此巨大的岗位需求很多毕业生居然只能“望洋兴叹”。究其原因,工商管理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达不到工作岗位的要求。比如,市场营销岗位需求很大,但有的学生眼高手低,不愿从基层做起,从基础的销售工作做起,觉得这是个中专生都能干的低技术含量的活儿。愿意从事基层销售工作的学生也往往因为缺乏必要的销售技巧实战训练(如销售语言、心理培训,销售人员外形设计包装等)而在实际的销售工作中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一段时间后遭到淘汰或自己放弃。很多应聘人力资源岗位的工商管理类学生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缺乏与人沟通的技巧,无法胜任人力资源岗位的工作。

1.2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来自受到非专业求职者的冲击,工商管理类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的竞争异常激烈:不仅要面对本专业同学的竞争,还要接受其他专业同学的挑战。大部分学生虽然按照培养计划大纲完成了所有的课程和实践环节,但在求职的时候,往往感觉自己在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会计、投资策划几乎所有部门的工作都能胜任,但具体到一个岗位一个工作的时候却又手忙脚乱了。受到专业课程设置的限制,工商管理专业往往忽视专业分支的差异性,导致在人才培养上同质化,工商管理类学生虽然广泛涉猎了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在专业纵深上知识技能的积累却不够。作为偏“文”专业的工商管理类学生由于没有理工类学生那样拥有一门实用的专业技术,而且在求职过程中由于岗位设置的门槛比较低,常常受到其他跨专业求职者的冲击,甚至落败于理科背景的应聘者。

2从人才培养角度分析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

2.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而是处于一种混沌转型期,旧的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完全淘汰而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也没有完全形成。比如,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哪个层次的管理人才上?是高层还是中层还是基层?是应用型还是研究型?是通才型还是专才型?

2.2专业知识面宽但不够深入工商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从知识结构上看,涉及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专业的核心知识。因此不少同学对今后的就业去向很迷惘,觉得自己什么都学却什么都学不精,甚至有人置疑,有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后,工商管理专业还有没有必要开设。没有针对性也就没有竞争力。

2.3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工商管理专业是培养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管理人才,其教育必须体现“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在课程设置上,专业理论课的比重依然恨大,而传授应用性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环节受到轻视,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也仅仅流于形式。其结果是,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越来越差,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弱。学生实践环节缺失。工商管理类专业在培养环节中普遍缺少对实践环节的投入和重视,再加上随着近年来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学校的实践教学场地、设备、人员以及经费等跟不上学生人数的急剧膨胀,有限的教学资源与实践环节的矛盾曰益突出,导致每位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实际实践环节时间比计划要求的大大缩短。

2.4教学内容及课程设计与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相脱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注重引进一些国外经济管理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一些新课程,或对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修订,比较典型的课程有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使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人wto之后中国经济的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此外,目前大部分工商管理专业教材都是舶来品,即使是国内编写的,从理论到案例分析都与西方教科书如出一辙。诚然,我们要学习西方一些先进的、有益的理论和经验,但是中国与外国的社会历史文化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也有很大差距,用传统的经济理论已很难解释中国当前的经济现象,用一种固定的管理模式更难套用中国的客观实际。

3以提高学生竞争力为核心,发展专业特色建设,走课程创新之路

3.1人才培养目标有明显的地区性,为北部湾经济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专业管理人才

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来说,地处广西,面临新的经济合作形势,这是一个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兼顾本专业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此外,针对北部湾经济的技能与技术需要,有针对性地增加了北部湾区域经济、越南语、国际贸易、报关实务、物流等课程,以更好地满足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要求。

3.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方法根据应用型的办学方向,以及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要求,我们将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与理论教学协同发展。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大致可分为: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四个大方向,在四个大方向中都设置了实操性的具体课程,如财务方向有会计基础、成本管理、统计原理;企业管理方向有物流管理、小企业管理、项目管理等;市场营销方向有推销理论与技巧,提供营销师的考证支持;人力资源管理方向提供了助理人力资源师的考证支持。

课程实践环节从明确要求、严密组织、成果考核三个方面确保其教学质量。环节当中强调实用性、综合性,注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建立完整配套的教学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利用课堂教学的课程实践、独立开设的校内模拟实验、校外的见习和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等环节。各种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一样,精心编制教学大纲。为了加强学生的记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习完毕后都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报告,记录实习过程和实习成果。教研室保持与实习单位的定期联系,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

为了确保实践教学开展,可考虑在系部设置专人统一负责实践教学的各项事务性工作。同时校方会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包括基本技能训练基地、专业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和专业阅览室的建设。

此外,还注意推动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条件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应用和扩展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全面发展。通过寒暑假社会调査,参加校、全区、全国的竞赛,促进学生参与学术研究、拓展能力。

3.3实施素质教育’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本专业确立知识、能力和人格三位一体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并按照系统的思想对课程结构体系进行整体化设计。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高等院校课程设置先进经验,精选压缩必修课,突出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的核心地位,加强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增设管理沟通、服务业管理理论等课程。增大选修课范围,通过采取扩大选修课种类与数量,适度放开专业方向选择权等措施,优化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增强课程的应用性与针对性,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同时积极为学生创造跨学科选修、主辅修等多种教育形式和机会,为学生挖掘、拓展各自的志趣、潜力和特长提供条件。

而且,如果学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提高学历,全面扎实的专业课程也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基础。再次,我们在课程里开设了小企业管理、创业管理等课程,专门针对有创业志向的学生,为他们毕业后多一条可选择的道路。同时,校方也会努力帮助学生申请创业基金,对他们的发展给予尽可能的指导与帮助。

3.4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管理学类就业方向篇10

关键词: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模式

公共事业管理是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专业,作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于1999年起招生。本专业的开设初衷是为了突破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瓶颈效应”,调整和改革涉及到人民福祉的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人口、医疗卫生、住房、资源与环境保护、社会保险、市政建设、城市交通以及供水、供电、煤气、邮电、通讯等公共事业的发展[1],建立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体制。目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专业布局的调整,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逐渐增加,2000年为57所,2001年为132所,2002年为196所,2004年224所,2006年则达到了317所。有人估计,若将高职高专也计算在内的话,开设本专业的高校至少达500所。[2]它们分布于师范类、医学类、科技类、农林类、财经类、综合类等各类院校。

一、师范院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现状及问题

在高校专业布局调整过程中,多数师范院校也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办学情况来看,由于缺乏定位,办学效果可谓“五花八门”。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专业定位不准确

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定位为教育事业管理或以师范教育为主的公共管理,不少师范院校不论专业办学效果如何、学生就业情况如何,盲目效仿其他高校的办学模式,缺乏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准确定位,没有形成适合师范学院的专业特色。教育部原专业目录认为本专业可授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位,如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而目前师范学院由于专业定位不准确,颁发学位也差异较大。

2.培养目标不清晰

原国家教委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3],范围较宽且缺乏针对性。师范院校是以教师教育为主,本应确立适合师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但不少师范院校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没有确立合适的培养目标,采取适合学校发展特色的培养模式,不是范围更宽就是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对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缺乏明确的指导作用。

3.师资质量相对薄弱

由于起步晚,本专业教师多由相关专业教师转型而来,师范院校本专业教师基本是由管理类、思想政治类或教育类教师转型而来。近几年毕业的青年教师尽管有公共事业管理本科背景或公共管理硕士背景,但对专业教学、培养方案实施、专业发展方向等缺乏了解,本专业课题研究较少。从整体来看,存在着师资质量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实力不强等问题。不少教师对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研究不深入,只是疲于理论知识的讲授,无法有针对性地钻研适合师范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4.课程设置不合理

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设置多数都是以教育类为主,或仿效其他综合院校专业课程的安排,沿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层次设置,灵活度不够。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以学科门类划分专业课程,涵盖范围较大,公共课课时量大、选修课的选择余地小且开课随意,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不合理等问题;课程内容上存在着门类大同小异且划分混乱、部分课程内容重复、开课先后顺序不当等,对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缺乏实际意义。

5.学生专业技能不强

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培养是通过师范技能训练、模拟讲课、师范生讲课大赛等环节提高专业技能的。但不少师范院校并没有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为师范专业,造成专业技能培养很难准确界定。实习基地由于数量少、范围窄而流于形式,尽管有些师范院校安排了专业实习,但却存在着盲目草率、走马观花、指导匮乏等问题。学生无法从实习中获得任何收获,也就谈不上去解决实际问题,社会适应性较差。当用人单位问及师范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处理和解决什么问题时,学生难以明确回答,就业市场上自然不受青睐。

二、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办学的转变对策

1.合理控制办学规模

教育行政部门应重视本专业的开设条件,严格控制本专业的审批数量,避免盲目审批、盲目建设。针对师范类院校,要建立相关的专业设置评估体系和专业审批程序,重新对本专业的建设水平、社会效益以及人才供给和需求等方面采取规范化指导,确立有效的专业设置评估指标和体系,压缩师范院校开设本专业的数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组织专家对本省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依据科学方法排出等级和名次,在预测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布点调整,扶优淘劣,确保各省只有少数几个强势师范院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而有针对性地构建以教育事业管理为主的培养方向。

2.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通过生源、信息和就业市场等调节高校的教学,师范专业就业面较窄,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不能完全朝师范方向发展。要结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以及非政府公共组织人才的需求变化、资源配置关系、市场走向以及信息动态的变化制定培养方案。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名称招来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基础知识学习后,到二年级应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三年级再进行系统专业学习并安排相应的专业见习和学年论文写作,或举办“创新试验班”,专门针对有“考研升学潜力”或“潜在就业实力”的学生制定新方案;四年级则根据专业方向到不同行业或就业岗位挂职实习,提交毕业论文。

3.完善课程结构

要根据专业方向开设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学等专业主干课,为学生系统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要依托专业特色,贯彻“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开设符合各高校实际的方向性课程,如,公共卫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人口环境管理、公共财务管理、教育经济管理、科技文化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等课程,以此为核心开阔学生的视野。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开设技术性、实用性课程,如,应用统计、管理文秘写作、管理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社会调查方法、管理定量分析等,为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奠定基础。

4.提高师资质量

要以突出师范院校专业特色为基础,通过自学、短期在职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形式提高本专业的师资质量;让教师在当地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非政府公共组织挂职、担任顾问。要鼓励教师参加地方或全国举办的各类专业研讨会,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向国内名牌高校派送访问学者,或派教师出国了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概况。学校要提供科研经费鼓励教师开展公共事业管理相关课题的研究,参与公共事业管理相关领域教材的编写,并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教材建设规范管理和分类指导的作用,省内高校、同类高校、名校与非名校之间还应定期交流,共同提高本专业教师的水平。

5.改进教学方法

本专业教学要体现知识、素质、技能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改进教学方法,减少理论课时,增加专业实验操作环节,通过建立电子政务实验室、模拟政务办公厅、电算会计、审计、统计实验室等[4],确保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先进设备和实验场所;应以案例教学为主,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和共同合作的能力。此外,还要加大本专业实习的力度,重视与当地政府部门及有关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专业实习基地,由教师指导、检查和考核,落实学生的实习基地,做到不走过程、不搞形式。还应该通过“经验讲坛”活动,邀请政府部门官员、事业单位或社区管理人员到学校座谈,为学生传授工作经验或与学生交流探讨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

6.搞好毕业分流

本专业学生不能像师范生那样通过教师资格证,毕业后到学校任教,而应多考级考证,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行情;要将本专业毕业生分流为考公务员类、考研类和就业类三种,采取不同的技能培养方式。考公务员类毕业生:着重培养学生对我国公务员机制及公务员运行各项体制的熟悉和理解能力,聘请相关人员举办公务员培训讲座;考研究生类毕业生则着重培养学生探索和钻研能力以及自学能力;而就业类毕业生则应培养人际沟通、官方语言表达、具体事务处理、突发事件应急、政务调研、政务信息化操作、公文写作、公共政策制定与分析、办公室基本管理及办公设备的操作、社会调查与统计、网络应用等能力。

总之,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确立科学的发展思路,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及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服务于本地区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保证专业发展的适应性和全面性,这样才能走出师范院校固定的办学模式,办好师范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参考文献:

[1]席恒.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孔春梅,李春林.对国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的思考[C].全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优秀论文汇编.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编印.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