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安全整治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22:03

农机安全整治方案篇1

为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杜绝国庆节“黄金周”和党的十七大期间重、特大农机事故的发生,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安全、祥和的节日,根据高安市人民政府、高府办字[200]6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农机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整治方案:

一、提高认识,突出重点

国庆黄金周及党的十七大召开是我国人民的重要节日和重大喜事,做好这个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非常特殊的重大意义。我们每位工作者都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工作,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性,要警钟长鸣,居安思危,坚决克服任何麻痹松懈和侥幸心理,进一步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严肃地对待。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集中精力抓落实。要求突出重点,抓好农机运输车辆、成人农机学校、筠州中学等重要点单位、重要事项的安全。

二、落实责任,积极排查

在“十一”前夕,各乡镇农业服务站(农机站)、局属各单位,要按照要求和职责范围,全面展开一次安全生产大排查,农机监理站要组织人员,深入乡村道路进行巡查,督促整改排查事故隐患,纠正违章行为;市农机学校要加强对教练员及学员的安全教育,车、人不带病上路,并做好车辆安全检查,排除隐患故障,确保万无一失;筠州中学要加强学生管理和安全教育,对饮食卫生、校舍周围环境等进行全面排查。

三、集中精力,重点整治

1、时间要求。从200年9月28日开始到党的十七大会议结束止为这次重点整治的时间范围。

2、职责范围。市农机监理站重点加强对不由交通部门投资修建养护即乡村道路行走的,凡在农机部门办理注册登证手续的拖拉机、变型机、农用车等以及根据赣公交字[200]167号、高公交字[200]80号等文件精神由农机部门管理的车辆。市农机学校、市筠州中学负责本管辖范围内安全。

四、整治内容

1、农机监理员进村入户,做好农机安全的宣传,排查隐患。

2、查处拖拉机、变型拖拉机、农用车载人或其它违法行为。

3、打击无证驾驶、无牌上路及逾期不参加安全检验的。

4、对教练车辆进行安全检查,排除隐患。

5、对教职员工、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6、对学校食堂卫生进行整治,彻底清扫、消毒。

7、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五、整治措施

1、从9月28日开始,全面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2、从10月1日起市农机监理站抽调人员组成路检路查组,每天对重点路段、重点村镇进行巡查;其他局属单位各自进行安全巡查。

农机安全整治方案篇2

关键词:福州;农业机械;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S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133-1

1农机化及安全生产现状

随着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机化水平稳步提高,至2009年底,福州农机总动力257.2万千瓦,拖拉机15.9万台,机耕水平57%,机收水平18%。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也给农机安全生产带来不安全隐患。近几年来,国家对安全生产十分重视,福州按照国务院、省、市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精神要求,结合福州的实际,制定颁布了《福州市农机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08年福州市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福州市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福州市农业局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国庆节期间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检查方案》《福州市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工作方案》等等,从政策制度方面保证了安全工作的稳步开展。具体在2009年,农业局部署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责任落实年”活动和创建“平安农机”活动,通过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执法、宣传与教育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有效地杜绝了重特大农机事故,减少了一般事故发生,但农机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2农机安全隐患具体表现

2.1拖拉机“三无”现象严重

“三无”即无牌、无证、无年检审。“三无”拖拉机驾驶员,没有经过专门学校的培训学习,安全意识薄弱,不懂机械原理,驾驶技术不过关,容易造成农机事故。

2.2拖拉机违章载客和人货混装

拖拉机是不允许载客及人货混装的,很多驾驶员不清楚这一点,安全意识淡漠。乘坐者往往是为了出行方便或坐顺路车,而搭乘拖拉机。更有严重者,人货混装,私自改拼装拖拉机,这样很容易埋下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3加强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

3.1加强农机安全宣传工作

要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标语等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地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规规章,开展类似“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利用新闻媒体、集市活动、宣传栏和发放安全知识读本、挂图及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隐患排查治理的浓厚氛围,使拖拉机交通安全观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组织力量,落实专门人员做好排查摸底工作,查清当地拖拉机驾驶员现状及拖拉机载客、人货混装的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人员,要组织安全宣传车辆和人员,巡回宣传。同时要发挥农机培训学校的优势,在农机学员中开展安全学习,加强安全意识,坚持正面引导与警示教育相结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

3.2落实安全责任,强化监督检查

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和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入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内容。成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制定工作方案。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要采取联检、巡检、抽检、互检等方式,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逐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督促整改,巩固治理效果。健全重大隐患防控机制,及时堵塞漏洞,防止隐患边整改、边产生。要针对排查出来问题,认真梳理分析产生的原因和症结,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和办法,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督查工作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采取“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对督查出的问题,提出督查意见书,限期整改;整改结束时,被查单位要作书面汇报,对检查情况要实行“回头看”,每次督查要求有文字记录,并存档备查,杜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落实、走过场的现象,确保农机安全工作不留盲区和死角。

3.3抓工作重点,排除隐患

隐患排查工作要与农机安全专项整治、日常执法监督、加强应急管理和抢险救灾相结合,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机制、隐患治理监控机制、重大隐患报当地政府挂牌督办机制,努力构建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要环节的管理和监控。加强对农忙时间的农机安全排查工作。农机隐患排查要突出抓好拖拉机各类严重违法行为治理、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安全责任落实、违规异地发牌发证行为治理、伪造变造牌证及标志行为的排查治理等。

参考文献

[1]黄小琼.关于加强福州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几点思考[J].福建农机,2005,(3):39-42.

[2]福州市农业局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oL].福州农业信息网,2009.

[3]刘海光,柴兆祥.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发挥农业机械作用[J].农机化研究,2004,(05).

[4]郑达林.当前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及建议与措施[J].中国农机化,2005,(01).

农机安全整治方案篇3

1 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1.1 积极开展种植业产品整治工作

1.1.1 加大农药市场监管力度 我们在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和春季农资打假行动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农药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将工作重点由县城转移到乡(镇)农药经销业户(点)上,严肃查处制售高毒禁用农药行为,坚决杜绝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5种高毒农药的销售。督促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建立产品质量和经销档案,实现可追溯管理。

1.1.2 加强农业标准化培训工作 农业标准化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为提高科技人员和农民的标准化知识水平,我们以“科技之春”活动为载体,加强农业标准化知识培训和普及工作。全省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30场次,培训7万人,媒体宣传50次,发放宣传材料45万份。通过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专业协会负责人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管理人员的培训,培养出了一支具备专业标准化知识,能够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农业标准化管理队伍。同时,以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基地等为重点,做好高毒农药替代产品及其配套技术的宣传、示范,加强农药科学使用技术指导,增强了广大种植业户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1.1.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 为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全省加大了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力度,开展了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工作。2009年我委共开展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3次,水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1次,涉及全省60县(市、区)的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超市、批发市场。各地农业部门组织相关检测机构在“3.15”“5.1”“10.1”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和农产品大量上市期间,加大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抽检力度,扩大检测范围,保证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1.2 狠抓“三品”整治工作

按照《吉林省2009年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和《2010年农产品专项整治深化实施方案》要求,“三品”整治工作主要开展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认证自查活动及认后监管工作,在完善监管制度,建立预警机制,从使用标识规范性、产品质量合格性、标准实施到位性、生产过程守法性等方面开展监管和整治活动。―是组织345家“三品”企业完成了自查自纠,合格率达100%;二是对45家“三品”企业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情况进行检查,合格率达100%;三是对全省67个市场1800多个产品的规范用标情况实施检查,合格率达99%以上;四是开展督导检查,全省累计出动2668人次,检查“三品”生产企业898家,监查198个场所;五是开展宣传培训,共出动700多人次,监测及检查327个场所;发放“三品”整治宣传材料10.1万份,媒体宣传21次,指导培训32余场次,培训15630人次。抽取“三品”产品数量358个,抽检合格率100%;六是开展绿色食品市场监察工作。按照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要求,对我省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白城市等地区的15个大、中型超市进行市场流通中绿色食品的监督检查。市场购买产品361个,查处违规用标企业15家21个产品,其中送质检部门检测产品65个。对市场监察中发现的问题和情况及时上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七是开展食用农产品认证的督查工作。对全省的获证企业、获证产品、认证标识等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是有机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认证,尤其是乳制品生产企业的相关认证。重点查处获证企业、产品不能持续符合认证标准要求,买证、卖证,超期、超范围使用认证证书、认证标志,认证机构未依法有效实施跟踪调查、违规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

1.3 加大了农业投入品整治工作力度

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种制售假劣种子、农药、化肥等坑农害农行为,省农委与工商局、质检局等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了《2009年全省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2009年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及《2010年全省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和《2010年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对全省打假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力争使全省投入品整治工作做到不留死角,全面推动整治工作深入开展。截止目前,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46854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13865个/次,整顿市场3867个/次,受理举报案件93起,查处案件786件,结案779件,涉及金额1108.4万元,挽回经济损失2665.01万元。生产经营假劣农资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农资市场得到了进一一步净化,农民选购农资产品的环境进一步优化,优质放心农资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有利地维护了农业生产安全。

1.4 建立和完善了应急处置机制

1.4.1 快速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件

一是“海南豇豆问题”在媒体报道后,我委主管领导做出“要引起高度重视,迅速了解我省市场是否有问题豇豆流人,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的批示。连续下发了三个文件,对加强全省蔬菜监测、生产监管进行了全面应急部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长春市农委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下发紧急通知,并组成2个检查组,对长春市经营蔬菜的28家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和市蔬菜中心批发市场进行了检查,对有销售豇豆的5家超市和市场现场抽取豇豆样品6个,并对其进行了14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未发现水胺硫磷等剧毒农药残留。其它各市(州)农业部门也做出了相应的应急快速反应。总体上讲,我省在“海南豇豆问题”的应急方面做到了“领导有批示、部门有部署、基层有行动”,受到农业部的好评。二是针对“青岛毒韭菜事件”,我委立即采取快速应对措施,组织有关农产品质检机构对长春市市场流通的韭菜进行抽检排查,共计抽检33个样品,未发现禁限用高毒农药残留超标现象。

1.4.2 制定了国家重大活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应对方案

按照农业部对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亚残会农产品监管工作的整体部署,我委及时下发了《吉林省上海世博会供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亚残会吉林省供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对上海世博会和亚动会期间吉林省可能出现的供沪、供穗农产品监管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1.4.3 建立了省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联动机制

为加强省际间工作的交流,及时沟通农产品质量安全各方面情况,我省向全国各省(区、市)发出了建立省际农产品质

量安全监管工作联动机制的函,对在各省(区、市)区域内发生涉及吉林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函请各有关省迅速告知,并承诺我省将对告知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大监管工作力度,做好质量追溯和调查处理工作,防止发生严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目前我省已经与12个省(区、市)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联动机制。

1.4.4 启动了重大灾害快速应对措施

今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期间,我省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省农委及时启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组织全委并指导受灾地区农业系统投入抗洪抢险和抗灾自救,特别是对灾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高度重视。一是加强对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起草下发了“关于转发《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应急管理的紧急通知》的通知”。要求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由主管领导牵头负责本辖区农业环境监督管理工作,把农业面源污染监督管理工作列入重要日程,组织相关单位加强对本辖区农业环境特别是受灾区域农业环境的监督管理。严密监督农业用水情况,重点加强受灾区农业环境监测,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采取措施,保障不出现农业污染事故。加强农产品生产、贮藏指导,严防过水农产品污染、变质等质量安全隐患,严禁此类农产品上市流通。同时要求各地在农业环境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建立应急快速反应和处理机制,对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实行及时、科学和有效处理。二是加大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力度。起草下发了《关于报送我省洪涝灾害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的紧急通知》(吉农市字[2010]379号),制定了《吉林省2010年受灾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监测方案》。要求各受灾地区对农产品特别是过水地农产品及时监测,及时观察,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同时要求开展农田灌溉水和农用水质、过水土壤中重金属及有机物、过水地蔬菜与水果农残及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工作。

通过上述工作,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几年来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蔬菜、水果和食用菌的农药残留超标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各类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均呈持续平稳态势,我省农产品总体质量安全状况较好,农产品优质品率较高。能够保障优质安全放心消费。

2 采取的主要措施

2.1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切实推进整治工作顺利开展,省农委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洽工作领导小组,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主任任副组长,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活动工作小组机构及职责分工。各市(州)、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按要求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抽调专人具体负责日常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单位分工协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了执法年活动顺利开展。在今年省食安委组织为期三个月的专项行动中,为加强领导,专门成立了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主任任副组长,小组下设办公室,委相关处室及相关直属事业单位为成员,明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行动工作小组职责分工,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全面部署,落实任务 根据农业部《2009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和《2010年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及时制定并下发了全省《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实施总体方案》、《2010年吉林省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总体方案》,并制定了《全省种植业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全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全省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三个分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为进一步落实整治工作,2009年4月3日,省政府组织召开了“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副省长王守臣到会并做重要讲话。大会传达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会议精神,总结了几年来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全面部署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各市(州)、县(市、区)政府主管农业领导和农委(农业局)负责人,省直有关厅局领导500多人参加了会议。

2.3 强化督导,跟踪检查 根据农业部和省政府统一安排,我委先后派出种植业产品、“三品”和农业投入品三个督导检查组,围绕整治工作总体方案,以检查农资市场和杜绝违法使用甲胺磷等五种禁用高毒农药为重点,突出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监管与服务、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三个关键环节,采取听取汇报、实地走访和查阅文档、问询等方式,对全省九市(州)27个县(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进行了现场督导检查。及时掌握了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的工作进展情况,对整治过程中发现的个别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指导意见,确保各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2.4 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组织各级农业部门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充分利用会议、培训、送科技下乡等时机,广泛借助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报刊等宣传形式,加强对农业系统干部职工、企业、基地、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方案要求,每月对各地专项整治活动进展情况进行一次调度,根据各地上报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加强督导。同时,把各地整治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收集整理,在《吉林农业》上刊发专题报导,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做到对上有信息、对外有声音、对下有指导。充分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周和《食品安全法》实施的有利时机,开展专家现场咨询等活动,强化全社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整治和执法年活动宣传舆论氛围。

2.5 加强监管,完善制度 在工作中,我们始终把农产品质量监管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和约束生产各环节,努力实现监管的“制度化、长效化”目标。一是不断完善和强化制度落实。先后修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十项”制度,努力实现对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生产过程及终端产品、包装、储运的全程质量安全监管。二是完成了《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调研论证。2007年开始我们着手组织制定《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先后两次进行调研论证征求意见,目前已形成送审搞报送省法制办。三是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的作用。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从管理、推广、科研、院校、检测机构、认证机构、企业、市场等单位选出千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员,开展“千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员督查”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了制度落实岗位化、任务目标人头化、工作措施具体化、管理制度规范化。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认识不足。农

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有些地方和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重视不够,机构、人员、设备以及执法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二是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农产品质各市周量安全工作有不同程度的投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与实际需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三是检测体系不键全,人员素质较低。市(州)、县(市、区)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尚不健全,还不能开展正常监测工作。县、乡两级监管和业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还不能够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整体素质急待提高。

4 下一步工作意见

4.1 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巩固整治成果 继续抓好种植业产品、农业投入品和“三品”的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总结经验,巩固整治成果,不定期进行督促检查指导,明察暗访,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重点,严格加强洪涝地区过水地块蔬菜、水果监测;以认证农产品为重点,加强“三品”标识有效使用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解决;以我省农药使用为重点,加大对农药违法及不规范使用行为整治力度,加强农业投入品综合执法检查,加大处罚力度。

4.2 严格农业生产全程质量监督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农业法律法规,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依法做好源头治理;进一步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坚持预防为主,明确监管职责,实行责任追究;继续抓好世博会期间供沪农产品和亚运会期间供穗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确保国家重大活动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出现严重问题。

4.3 加强和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争取各方面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整合现有人才、设备等资源,优化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资源配置,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检测体系建设。同时,加强检测中心、产地、城区农贸市场速测点的建设,构建配套完善的监测网络,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

农机安全整治方案篇4

■背景“问题食品”泛滥,农村成“监管盲区”

胀袋漏水的果冻、霉变的辣条……这些国家禁止销售的假劣食品,虽已在城市难觅踪迹,但在农村却大有市场。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2011年8月赴山东省潍坊、莱芜、临沂等地调查发现,由于监管缺位,一些“问题食品”在农村小卖部、批发市场销售火爆,严重威胁农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事实上,早在2006年,“问题食品”在部分农村地区泛滥,就引起了该省的重视。山东省政府出台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就将农村食品安全列为第一个整治重点。那么,为什么时至今日“问题食品”在农村仍然难以销声匿迹?当地工商、质检等监管部门的答复是有“苦衷”:由于人手不足,检测费用高、耗时长,基层监管部门无鉴定资质等问题突出,农村食品安全“管不过来”。

■案例“监管下乡”,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全面启动

2011年8月25日,山东省召开全省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电视会议,出台《山东省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决定在全省开展为期4个月的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工作,加强对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农村食品安全体制机制,进一步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大力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流通网络建设,强化农村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会议要求,政府部门要“监管出城”“监管下乡”,严厉打击农村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威胁食品安全的不法行为。

此次重点整治七个方面:一是加强农村食品市场重点部位的综合整治;二是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综合整治;三是加强餐饮服务环节的综合整治;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整治;五是加大对私屠乱宰的综合整治;六是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七是加强对农村食品安全的风险监测与评估。

在整治中,山东省集中开展对重点部位食品经营者的监督检查与整治。对农村食品市场重点部位的综合整治,以农村批发市场、城乡结合部及农村中小学校周边的食杂店、食品商贩和流动送货商为重点,全面梳理排查农村食品市场监管薄弱环节,摸清监管底数,集中力量开展综合整治行动。加大对农村食品市场重点部位“三无”食品、劣质食品、商标侵权等假冒伪劣食品的监督检查力度,逐户逐品牌进行排查。建立假冒伪劣食品、供货商黑名单制度,完善市场退出机制。与此同时,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与整治力度。开展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的产品品种以及主要销售流向,并于2011年年底前建立小作坊质量安全信用档案。定期对小作坊食品进行抽样检验,对生产加工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依法从严查处。

9月1日,山东省又印发了《山东省农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主要以规范农村中小学和托幼机构食堂监管为重点整治内容,严厉打击无证经营、故意采购和使用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建立农村中小学食堂餐饮安全信用档案。10月,该省启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信用网,第一批将农村中小学食堂全部纳入监管信用网管理。

2011年5月,山东省设立了山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省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委员会由省委宣传部、省卫生厅、省质监局等25个单位组成,负责组织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工作方针政策,指导市县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开展工作,并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重大整顿治理和联合检查行动。

农机安全整治方案篇5

一、工作目标

以、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批示指示和国家、省、市、县安全生产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全面检查、严格执法、彻底整治”的要求,坚持属地为主与行业督导相结合、农机拥有者(农机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维修网点、农机服务组织)自查与行业督查相结合、全面排查与重点整治相结合、监督检查与严格执法相结合的原则,集中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进一步强化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严查事故隐患,全面落实农机安全监理免费政策,积极开展变型拖拉机专项整治,深化“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党的胜利召开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检查范围

各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单位、农机合作社、农机户、农机经营者、农机维修网点以及各类农业机械。

三、检查内容

(一)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情况。贯彻落实、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和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情况;近期“三夏”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贯彻落实情况等。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责任体系和属地管理责任落实情况;农机安全“三管三必须”责任落实情况;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及落实情况;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生产组织主要负责人“五落实五到位”履职情况;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情况。

(三)提升农机监管“三率”情况。结合农机燃油补贴政策实施的契机,各乡镇和县农机监理站是否制定农机“三率”提升措施;是否明确目标、细化任务、落实责任;是否严格考核;今年农机“三率”水平是否有新的突破情况。

(四)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情况。重点检查各乡镇和县农机监理站对重要农时、重点时段、重点地域、重点机械的安全监管,开展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饲草收获机械、植保无人机、机动脱粒机械、扬场风扇、微耕机、大棚卷帘机等危及人身安全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管情况。查处无牌作业、无证驾驶、证照不符、无跨区作业证、人货混装、超高超长超宽、拼(改)装农业机械等违法行为情况。

(五)开展变形拖拉机整治情况。各乡镇、县农机监理站落实县农机局、县公安局、县安监局《关于印发县开展变型拖拉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农机发〔2017〕49号)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制定了变型拖拉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是否杜绝给变型拖拉机发牌;是否进行了调查摸底,实现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是否实施了集中整治,严厉查处变型拖拉机假牌、套牌、无牌、逾期未检验、拼装、改装和变型拖拉机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超速超载、违规载人等违法行为。

(六)安全防范制度措施落实情况。省、市、县农机管理部门检查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整改落实情况;应急演练开展情况;严格事故报告、查处、责任追究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年检,驾驶员考试、审验情况。

(七)“平安农机”创建情况。重点检查各乡镇、县农机监理站创建“平安农机”情况,是否围绕文件进行了部署,是否按要求申报和推荐“平安农机”乡镇、村和岗位标兵;“平安农机”示范乡镇是否严格按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安全管理、宣传教育、执法检查、规范建设等工作。

(八)农机安全监理免费政策落实情况。重点检查县农机监理站是否落实财政部、发改委《关于扩大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范围的通知》(财税〔2016〕42号),将5项农机安全监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

四、时间安排

(一)全面动员部署,自查自改阶段。

各乡镇和县农机监理站要集中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检查。认真检查事故易发的重点场所、关键环节,对排查出的隐患、问题制表列出清单,建立台帐,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与时限,彻底整改消除隐患。

(二)严格执法检查,集中整治阶段。

各乡镇和县农机监理站要结合实际制定检查表,详细列明检查事项、具体内容和检查标准,在自查自改基础上,深入开展对表检查,对农机合作社要做到检查全覆盖。对大检查发现的每一项事故隐患,跟踪整改,闭环管理。

(三)实地督查推动,巩固提高阶段。

各乡镇和县农机监理站要采取突击检查、明查暗访、随机抽查、回头检查、交叉检查等方式,深入开展督查检查,突出安全生产任务重、事故多发的区域;突出“三秋”等农机化作业关键时期,进行重点检查。县农机局将组成工作组,对各乡镇和县农机监理站进行督导检查。

各乡镇、县农机监理站要及时分析大检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分别于8月15日前和10月底前将大检查方案和总结报告报县农机局,并于每月7日、17日、27日前报送附件1、附件2、附件3。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了切实加强对全县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组织领导,县上成立由县农机局局长任组长,副局长、副局长、县农机监理站站长任副组长,县农机监理站副站长、县农机局办公室主任、县农机局管理股股长、县农机监理站办公室主任为成员的全县农机安全大检查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农机监理站),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工作。各乡镇和相关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结构,落实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组织开展好本辖区、本行业领域的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

(二)全面检查,强化整改。要确保检查做到全覆盖,确保检查不走过场,不留死角,掌握实情。将检查和严格执法结合起来,督促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隐患要当场送达整改指令书,督促立即进行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做到整改责任、方案、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建立严密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重大隐患及时提交上级部门挂牌整改,跟踪督办。

农机安全整治方案篇6

一、当前农村社会治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从我市情况看,在370万人口中62%在农村,农村社会治安稳定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对全市来说举足轻重。近年来,公安机关对农村社会治安开展了综合治理,使农村地区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上升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农村社会的生产、工作、科研、经商及农民生活秩序得到了有力保障,农村社会治安总体趋于平稳。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治安发展态势不容乐观:

(一)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有所攀升。当前,农村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数量有所攀升,尤其是刑事案件的高发势态明显。如果掉以轻心,任其发展,其增幅将难以预测。仅从刑事案件立案绝对数来看,呈现出逐年上升势头,且比重也随之增大。如惠东县增光镇,2004年刑事案件12宗,2005年达35宗;其中,盗窃、抢劫案件居各类刑事案件的首位,呈明显重化趋势,已经成为左右社会治安形势和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群体性上访、闹事事件有所增加。因山林、土地、水源、滩涂、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权属之争,以及其他矛盾纠纷而引发的日趋增多。如增光镇集联村因唯达运动器材厂征地款引发的群众上访;增光镇政府前些年负债较多,群众经常到政府讨债;还有的个别基层干部素质偏低,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特别是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易造成人民内部矛盾激化,由此引发的各种群体性上访、闹事事件增加。这些不仅具有影响面广、调解处理难度大、反复性强的特点,而且极易被敌对分子所利用,影响到农村社会秩序。

(三)村霸等黑恶势力危害一方。农村由于受数千年来宗法制度和血缘、宗族关系的影响,一些地痞、棍霸借助农村残留的封建行帮意识,垄断一方,形成了农村的流氓恶势力,无恶不作,危害群众,老百姓对此深恶痛绝。

(四)及不健康的活动较为盛行。近些年来,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和农闲时间增多,加之农村文化娱乐生活单调乏味,许多农民都在寻求致富之路,但有的想一夜成暴发户,主动参与、买“”,导致农村盛行。

二、农村社会治安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从目前来看,农村社会治安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第一,受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变化的影响。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农村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大多数以进乡镇企业及进城务工、经商为其就业方向。而城市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不但未能增加就业人员,反而有相当数量的职工被分离下岗。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数综合素质偏低,择业机会极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给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第二,受社会收入分配方式的影响。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迅速,我国经济已连续20年快速增长。但是,农民收入增长较为缓慢,一些地区农民生活困难,社会收入差距扩大,分配方式不规范,调节手段不完善等,在一定程度上为犯罪滋生提供了诱因和空隙。

第三,受社会腐败现象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思想文化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少数干部理想信念动摇,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滋长,花天酒地,中饱私囊,腐化堕落,部分收入较低急于致富但又无致富门路的人心态失衡,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第四,农村社会治安防范工作不够到位。从农村地区发生的案件来看,多数以盗窃、抢劫、伤害、破坏水利电力设施等案件居多。这些案件虽具有侵害目标不固定、突发性和动态性强、破案难度大的特点,但都可以预防。而大部分公安机关侧重于城区的治安防范,农村社会治安防范工作做得不深不细。一方面农村遏制犯罪警务保障没能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另一方面农村基层政权组织行政管理功能弱化,导致农村原有的犯罪防控机制难以发挥应有的效能。

第五,打击力度不够坚强。公安机关虽然年年搞集中打击整治行动,但由于专项行动一个接一个,广大基层民警长期超负荷运转,使相当部分民警产生了疲劳厌战心理,“只求出工,不求有功”,还有些民警带病坚持工作,这些都影响了队伍的战斗力,破坏了专项行动环环相扣的链式模式,导致事倍功半。另外,有的政法部门办案质量不高,执法不严,使犯罪分子不能受到应有的打击,在客观上助长了犯罪分子的侥幸心理。

第六,流动人口管理措施不够得力。公安机关户籍管理没有走出以常住人口管理为主的僵化模式,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清查整顿工作不实,底数不清,出租房屋和用工单位管理不力,公安机关内部整体运行机制不协调等,造成管理工作失控,导致外来流动人口犯罪逐年增多。

第七,部分农村基层组织机构瘫痪。目前,有的农村基层组织机构采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消极防御的工作方法,单纯把抓集中时间、大规模的“运动式”工作作为主导工作,经常性、根本性、战略性的工作抓得不够。特别是有些村干部生活腐化堕落,与农村群众的思想感情越来越淡薄,失去了群众的信赖,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第八,农民法制观念淡薄,文化生活贫乏。农村地区文化生活、法制教育工作发展滞后,农民除了种好自己的田园外,无任何有组织的文化娱乐生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不下去,法律普及率低,许多农民不能在法律的约束下去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更不会用法律武器来寻求保护,从而成为“法盲”的牺牲品。

三、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基本对策

(一)加强农村社会治安防范的关键是全面落实综合治理措施。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使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运用好行政手段,动员全社会各行各业,齐抓共管。一是要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领导、管理和调控的作用。村委会是保一方平安的核心,它的作用好坏,直接影响到这个村的治安稳定,要把治乱与治瘫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组织建设,使其真正成为农村治安化解矛盾、遏制犯罪的核心力量。二是要切实抓好各项农村政策的落实,把保护农民群众的利益当作稳定社会治安的首要工作。三是各农村公安派出所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配合乡、镇、村及其企业,逐步建立适应农村改革及乡、镇企业改革新形势的治安管理目标责任制,把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同建设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四是要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组织,不断强化警治联勤。积极征得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把治保干部、综治干部与民警捆绑起来联合办公,坚持治保主任任职由派出所建议、工作由派出所考核,充分调动基层协勤人员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治安联防活动,从而夯实公安基础工作。五是大力推广农村保安服务业。要把市场经济的理念引入到治安防控体系中来,把保安业务延伸到农村,在农村派出所内有针对性地设立保安大(中)队,使农村保安队伍成为服务农村经济的主力军。

(二)建立农村社会治安防控长效机制的关键是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坚持边探索边实践,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在日常管理中建立起长效机制。一是要健全和完善打击犯罪机制。从本地区治安的实际出发,从群众安全感威胁最大的可防性案件入手,突出重点,认真研究分析发案时间、发案部位、案件性质和作案手段,不断提高打击犯罪的专业水平。二是要健全和完善快速反应机制。调整农村派出所接警、处警等环节,加强规范化建设,积极拓宽情报信息渠道,妥善处置好各类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不断提高整体快速反应能力。三是健全和完善治安防范机制。根据辖区的自然环境、治安状况和经济条件,找准治标与治本的最佳结合点,从根本上遏制发案的上升势头。四是健全和完善工作协作机制。完善各警种日常联系、办案协作制度,把警务协作与其他工作一并纳入考核,最大限度地向农村治安管理工作倾斜。

农机安全整治方案篇7

一、总体思路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围绕“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底线思维、人命关天”的思路,进一步推进农机安全监管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扎实抓好责任落实、源头监管、宣传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和监管等工作。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行业生产安全。

二、目标任务

全年不发生较大及以上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各项安全指标严控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县政府下达的目标范围内。其中:较大以上的农机安全事故为零,标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驾驶操作人员“三率”水平达100%,运输型拖拉机“三率”水平达进一步提高。

三、重点工作

(一)抓好法律法规宣传贯彻

继续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学习,切实依法依规履行职责,依法办事。

(二)、严格落实“两个责任”

1、认真落实农机生产、经营(车队)、企业和农机服务组织等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处农机生产、经营(车队)、企业和农机服务组织在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使其“不敢违法、不能违法、不愿违法”。

2、细化落实农机部门监管责任,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进一步落实“五级五覆盖”层层分解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按照新《安全生产法》和《条例》的规定,推动乡(镇)人民政府落实农机安全生产的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可能危及人生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台账,完善拖拉机驾驶员和车车主的安全责任书签订。

(三)强化农机安全源头管理

1、切实加强牌证管理

严格依法依规办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和驾驶证核发业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中国农业行业标准《农业机械反光标识》(nY/t2612-2014),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按规定粘贴反光标贴。加强存量运输型拖拉机管理,严禁以各种方式变相为不符合标准的车辆办理拖拉机牌证,坚决杜绝新增严禁为培训考试不合格者核发拖拉机驾驶证。

2、开展业务档案清理

继续清理完善拖拉机驾驶员业务档案,做到实物机型、电子档案、纸质档案三相符。

3、切实抓好年度检审

认真组织实施2016年农机年度检验工作,严格按照检验标准检验。提高机车安全技术检测质量,探索社会化检测路子,实行年检备案制。

4、扎实开展专项整治

一是开展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无牌无证专项整治,主动联合公安交警部门,严厉查处无牌无证等行为;二是抓好农机行业“打非治违”专项整治,依法严厉打击农机行业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三是开展(在外地注册经常在本地营运)拖拉机专项治理,进行台账化、经常化管理,着重搞好安全学习培训工作。

(四)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1、注重宣传

以涉拖企业、农机专合社、农机手等为重点,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农机安全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安全知识等;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等活动,努力构建社会关注、政府支持、农民自觉遵守的农机安全生产良好环境。

2、加大培训力度

结合注册登记、年检、驾驶员培训考试、农民购机、重点农时等节点,加强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安全知识培训,建立培训台账,促进机手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驾驶操作、防险避险、自救互救等技能。

(五)抓好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严格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农机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查找本辖区农机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查处拖拉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超载、超限、酒后驾驶、违法载人、不按规定进行年检和非法改装等非法行为。对排查出的隐患,要逐一建立台账,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限期进行整治。

(六)组织开展农机安全大检查

抓好“安全生产集中大检查”、“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等重大活动。积极主动协调配合有关部门,抓好对农业机械生产、销售、回收等环节的安全监管,防止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流入市场。切实强化重大节假日、重要农时季节、汛期和冬季等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抓好安全检查和技术服务,排查治理农机安全生产隐患。

农机安全整治方案篇8

根据《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全区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桂安委〔20**〕15号)精神,结合当前全区的农机安全生产情况,自治区农机化管理中心研究决定立即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现将大检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的主要内容

(一)各地农机安全生产情况;

(二)“两会”期间农机安全生产保障方案、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三)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四)对重大农机事故危险源、重大农机事故隐患的监控和整改治理情况;

(五)对拖拉机在乡村道路上违法载客、超速行驶、酒后驾驶和“黑车非驾”等严重违法行为的整治情况。

二、检查的时间安排

自下文之日起,各市、县立即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在各市、县自查的基础上,自治区农机安委会将组织督查组,在3月中旬分赴各地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及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情况进行督查。

三、检查的方式

(一)检查与自查相结合。各市、县(区)对照此次检查的主要内容,认真开展自查,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采取积极负责的态度,彻底整改。各市要突出重点,在各县(市、区)自查的基础上,进行抽查,确保检查实效。

(二)检查与整改相结合。坚持边检查边整改,以检查促整改。各市、县(区)要针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指定专人负责,采取有效措施,限期整改,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三)检查与追究责任相结合。对检查出来的突出问题,要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厉行责任追究。

四、检查的具体要求

(一)各市、县(区)农机主管部门对这次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做到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扎实开展,确保取得明显成效,防止走过场,留死角。各地农机主管部门可通过随机抽查、暗访等多种形式进行检查,不能只浮在表面,走马观花。

(二)各市、县(区)农机主管部门在开展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建立检查、整改档案,做好接受督查组督查的准备。

农机安全整治方案篇9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督查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农机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取得实效,成立农机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由刘继华同志任组长,陈大毛、殷松林、吉网锁同志任副组长,成员由管理科、产指科、监理所、维修中心负责人组成。

下设四个督查组:

第一督查组由*

第二督查组由*

第三督查组由*

第四督查组由*

二、督查内容

(一)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农机安全投入、农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等落实情况。

(二)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等贯彻执行情况,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理情况。

(三)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进展情况。一般安全隐患的排查、登记、整改、监控情况;重大安全隐患的公示公告、跟踪治理、整改销号等情况。

(四)农机跨区作业组织情况、农机事故处理和结案、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落实以及组织应急救援演练等情况。

(五)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违法载客、超速超载、无牌行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的查纠情况。

三、督查方式

督查专项行动采取自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重点对各地农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主要采取“一听、二看、三查、四帮”督查方式:

一“听”。召开座谈会,听取基层农机管理人员、农机手对农机安全生产的意见、建议;听取各地农机安全生产、农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及百日督查专项行动部署情况汇报。

二“看”。实地察看农机作业现场、农机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情况,掌握基层和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情。

三“查”。深入一线,检查和发现事故隐患、苗头,查阅相关文件、记录等台账资料。

四“帮”。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帮助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疑难问题和实际困难。

四、督查工作安排

(一)督查时间

即日起至七月底

(二)督查时段划分

第一时段:4月22日—5月25日。

主要工作:

动员部署。传达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通知》、《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通知》及省政府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对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进行具体部署和安排。

制定方案。制定具体的督查工作方案,组织前期自查。

实地督查。督查组分赴各地、重点场所进行督查。

第二时段:5月26日—6月28日。

主要工作:

明确整改重点,落实防范措施。在各地自查和省局督查的基础上,对督查中发现的较大以上事故隐患和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列出整改计划,落实防范措施,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

认真组织回头看。督查组对较大事故隐患申报、重大事故隐患专家评估、事故隐患公示、事故隐患分级挂牌督办、事故隐患举报奖励、事故隐患逐项整改销号、隐患整改建档等制度和五落实情况回头看,防止漏查漏报。

第三时段:6月29日—7月31日。

主要工作:

督查整改进度,巩固整改成效。督查组对各地已查出隐患和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督查验收,认真落实整改计划,及时掌握整改进度,确保已查隐患得到治理消除。

按时上报专项行动总结。及时对本地区开展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情况进行总结,并于7月20日前上报。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

督查专项行动是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是国家和省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又一重大举措,是促进农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手段。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百日督查专项行动重要性的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创新督查手段,严格工作制度,加强内外协调,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二)落实督查方案,务求督查实效。

各地要根据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方案,认真组织自查和整改,对督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责令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提出防范措施,明确整改期限和责任人,制定应急预案;严重危及安全的,要立即责令停产整改;对督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通报当地政府和安监、公安部门。

(三)注重防治结合,突出防范重点。

各地要将农机安全专项整治和百日督查专项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彻底排查隐患和问题。结合农忙季节和农机作业特点,突出重点地区、重点机型、重点时段,切实负起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立足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为奥运圣火在江苏境内顺利传递和“奥运会”成功举办,营造和谐稳定的安全环境。

农机安全整治方案篇10

全面贯彻落实十和省、市、县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百日行动”文件精神,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重点,强化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实现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零容忍,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食用农产品行业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有效遏制重点区域、重点产品突出问题,杜绝在时鲜果蔬生产过程中使用禁限用高毒农药行为,时鲜果蔬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确保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包装、标志、贴标与水果“蜡美容”专项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打击辣椒、花椒等生产和初加工环节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全面控制非法生产、经营、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残高毒农药行为,违规添加高毒农药案件查处率力争达到100%。有效遏制销售、使用肥料未经登记或有效含量不达标的行为,力争肥料产品质量合格率提高5个百分点。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业投入品坑农害农违法行为,案件执法查处率达到100%,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大幅度提高诚乡居民对食用农产品安全的信心指数和监管工作的满意度。

三、整治重点

1、以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为重点,建立入市申报审核制度,严把准入准出关口。对城区农业投入品批发门市部、乡镇重点农资经营门市、村农资经营网点等加大监察力度,依法查处生产、销售、使用禁限用高毒农药的违法行为,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生产、销售禁用、假冒伪劣种子、农药、肥料的“黑窝点”,严厉查处非法添加禁用高毒农药成分的行为,将不合格农业投入品在源头上得到肃清。

2、以“三品一标”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为重点,不定期巡查农业投入品购买使用记录、农事记录、产品收获销售记录是否完整、准时、准确,实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和食用农产品生产可追溯监管,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要求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向社会公开承诺合法生产经营、保证生产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3、以时鲜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监测为重点,进一步加大豇豆、刀豆、芹菜、韭菜、花菜、莲花白、大小白菜等重点蔬菜品种农药残留的监测力度,确保时鲜农产品质量安全。

4、以“三品一标”特色农产品标志、证书、包装等假冒、转借、租赁违法行为重点,发现一起,惩处一起,净化品牌农产品市场。

5、以规范农药使用为重点,深入农村,向广大农民传授正确选购农业投入品、农资识假辨假常识,强化农药使用技术指导,引导生产者科学用药,严格执行生产技术规范、农药使用记录、安全间隔期等规定。

四、明确责任

农安股负责专项整治行动整治重点,情况收集、报表填制、信息传递与总结,做好专项整治行动业务指导;法规股、执法大队负责处理各项农资违法违规案件、农民举报投诉等问题,确保辖区内不出现重大农资责任事故;种子管理站负责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转基因种子专项行动;植保站、农技站负责向广大农民传授正确选购农业投入品、农资识假辨假常识,强化农药使用技术指导,引导生产者科学用药,严格执行生产技术规范、农药使用记录、安全间隔期等规定;土肥站负责有效遏制销售、使用肥料未经登记或有效含量不达标的行为,力争肥料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提高5个百分点。

五、时间安排

1、动员部署阶段,2月下旬-3月中旬。召开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从业人员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人员参加的农产品法规政策及安全生产有关知识培训会议,传达省、市专项整治“百日行动”精神,培训农产品法规政策及安全生产有关知识,安排布置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参与此次专项整治行动。

2、组织实施阶段,3月中旬-6月底。各相关参与单位按照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明确的责任,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做好每日工作日志、阶段工作情况报表、文字总结。整治中发现相关不能解决的问题,需即日上报至县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3、总结完善阶段,7月初-8月底。县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对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验收,各相关参与单位准备好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报表和会报总结迎接核查验收。总结经验、查纠错误,建章立制,对此次专项整治“百日行动”进行总结表彰。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

局成立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小江为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文广为副组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股、农业执法大队、植保站、农技站、土肥站、办公室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股,何清友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做好专项整治行动业务指导、专项整治行动整治重点,情况收集、报表填制、信息传递与总结。

2、制定实施方案

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以及相关单位要根据本实施方案要求,对所辖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逐一排查,结合本辖区突出问题,薄弱环节,细化工作任务、进度和要求,明确责任,做到有阶段安排、有重点活动、有检查指导、有总结提高,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指派工作人员不定期进行明查暗访。

3、突出工作重点

为确保此次专项整治出成绩、见效果,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以及相关单位要找准工作重点,认真排查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隐患和“潜规则”并予以整治,确保整体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4、完善工作制度

局将采取切实措施将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有机结合,注重总结整治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形成制度机制。务必健全落实农药监督抽查制度、监管信息公布制度、农药案件投诉举报制度、大要案通报制度、重大案件督办制度和单位间、区域间联动协作制度,做到资源共享,形成监管合力。

5、营造社会氛围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规模大,辐射广,通过媒体、报纸、网络进行大力宣传,让老百姓了解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的目的和意义,自发参与到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中来,适时曝光典型案例,重拳出击,采取高压态势,形成强大宣传声势,营造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