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24:30

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篇1

关键词:谚语教学对外汉语民俗文化内涵留学生

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是跨文化的语言教学活动。民俗文化是影响留学生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民俗是谚语产生的基础,谚语反映并传承着民俗,二者相辅相成,有密切的关系。“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中国谚语集成・宁夏卷)谚语从根本上来说是老百姓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斗争并从中积累和创造的语言财富,它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谚语作为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是人们文化生活的真实再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留学生学习中国民俗文化的基础媒介。

一、谚语的界说

从语言学的角度讲谚语是词汇的熟语系统,具有固定的结构单位,是词汇学研究的范畴。谚语作为熟语的一种与词一样具有结构的定型性、语义的融合性和功能的整体性。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形象通俗而含义深刻的语句。谚语往往是一个简短的句子,和成语相似,但口语性强,往往是智慧和经验规律的总结。在内容上,它具有教诲的作用,哲理和道德色彩浓重;在形式上,为了方便人们世代相传和记忆,往往在句式上表现整齐、音调和谐、形象生动,语言简练、讲究修辞,是老百姓所喜欢的语言。从内容上谚语一般分为农谚、气象谚、讽诵谚、规诫谚语、风土谚语和生活常识谚语等。谚语还分为“明引”和“暗引”。从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讲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不再是简单地学习一种语言而是更多地学习文化知识,利用文化来进行跨文化交际。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跨文化交际中所包含的话语能力、决策能力和社会语言能力,这些与文化密不可分。自古以来,语言就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是一个整体。

要想真正掌握一门文化就必须了解该文化的符号语言,相反,如果想精通这门语言又必须学习该语言所负载的经典文化。中国以谚语闻名于世,谚语在口语交际和民俗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民俗是谚语产生的基础,谚语是民俗的表现形式,两者相辅相成。谚语概括性地描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风俗、气象等。而与人们切身相关的民俗则是这些谚语产生的基础。《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从第三章《三级目标及内容》开始就对俗语有明确的要求。而五级目标中又进一步要求“读懂有一定长度的,带有一些成语、俗语、比喻的叙述性文章,准确理解其含义。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有计划和步骤地实施谚语文化教学。作为留学生必须有针对和目的性地学习谚语所包含的民俗文化内涵,来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对外汉语教材中谚语的分类及民俗文化内涵

谚语作为老百姓口头上经常使用的语言之一,从内容上分为农谚、气象谚、讽诵谚、风土谚和生活常识谚语等类型。笔者根据谚语体现的内容,参照武占坤和马国凡《谚语》的语义性质和作用,将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谚语分为规诫谚语、事理谚语、常识谚语和讽诵谚语四类。语言是文化的活化石,是文化的核心。文化是指导人们的行为准则,研究和认识民俗文化就是对谚语这套符号体系进行描述和解释,深层挖掘语言内容所反映的价值观。谚语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内涵。

(一)“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的重本抑末精神

中国数千年来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玩龙玩虎,不如玩土”,重本抑末的农耕思想根深蒂固。在一个历来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里,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无不来自农业。在几千年的农业生产中,人们积累很多农耕知识以及农业生产经验。土地是老百姓生存的基础,“百业农为本,万物粮为先”是中华民族执著的农耕信仰、农耕观念的深刻反映。例如:“积钱不如积谷。”“作田有巧,肥多水饱。”“瑞雪兆丰年。”这些谚语是人们从事农耕经验的总结。既包含了农业生产的常识,也蕴含着浓厚的农耕文化精神。

(二)“心平气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贵和尚中的儒家文化精神

“和”是和谐,“中”是中庸。贵和谐、尚中庸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孔子主张“和为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心理也产生深刻影响。“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式之一。儒家文化把中庸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人们把和谐中庸作为最高准则来处理人际关系。例如:“君子之交淡如水”、“胳膊拧不过大腿”、“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井水不犯河水”等谚语反映了人们惧怕危险、不想争先、随波逐流的心态,这应是儒家“中庸”观念的负面影响。但总的说来,儒家文化思想的谚语,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稳定社会方面也有积极的主导作用。

(三)“吃一堑,长一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国人精神的塑造

讽诵谚语和规诫谚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教化和塑造人格精神的文化内涵。例如:“功夫不负有心人”、“众人拾柴火焰高”、“可怜天下父母心”等谚语蕴含了群体意识的重要性和国人精神的塑造。群体意识告诫人们团结就是力量。这从侧面体现远古时候人们生存环境的恶劣、生产力水平的窘迫和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途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都是在不断强调人们的群体意识和归属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伦理方面有极高的教诲作用。

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篇2

关键词 民间舞教学 文化内涵 美学精神

中国民族民间舞在舞蹈类别中最为典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高职师范音乐教育舞蹈课程的重要内容。它的培养目标、内容设置与专业舞蹈学院是不同的。专业舞蹈学院以培养舞蹈专业演员为目标,教学内容以保持流传于民间原汁原味的舞蹈风格韵律为主;而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为目标的高职师范舞蹈教学,除了熟悉民族民间舞的基本动作和规则,要培养学生会跳、会编、会教,因此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比专业院校更加广泛,还要了解各民族民间舞之间的差异,把握民间舞蹈中丰富的文化内涵,舞蹈教师要对民间舞蹈的文化背景及诸多的文化因素作理解,并将亲身体会与心得运用到民间舞教学中去。

“舞蹈是文化的一种表述形式,人类借助了手舞足蹈的形式,把想象的、观念的、整合着多种文化因素的东西化为形象性的、象征性的舞蹈形态来转述我们对生命及自然规律的认识”。它植根于广大民众的生活,反映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与思想感情。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不同特点、不同风格的舞蹈,体现了各个民族不同的地域风貌、人文景观、生活习惯和民俗文化等。“中国民间舞蹈是在中国地域文化的大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同其他文化一起在长期以来不断地消化和吸收人类各种文化因素的过程中协调发展”。民间舞蹈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是以艺术的形式传达民族文化的传统符码,它与民俗文化互为依托和补充,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许多的民俗文化活动中,舞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风俗为舞蹈艺术提供了内容、气氛和表现环境,而舞蹈又是民俗文化整体中有形传承的重要表现。例如礼仪民俗中的“婚礼舞”、“宴席舞”、“庆典舞”、“丧葬舞”;生产民俗中的“庆丰收舞”、“农家乐舞”,信仰民俗中的“宗教祭祀舞”等民间风俗,互相渗透,结为一体,都属于民间舞蹈。此外,民俗文化活动通常都是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也就使得民间舞蹈的形式得以发展和传承。挖掘民族民间舞蹈的根源和附着在舞蹈文化表层的“显在文化”,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所具有的悠久历史与浓郁的民族色彩,在教学中达到内外融合的艺术境界,从而提高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的整体水平。

而今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仍是重技巧、基本功,教学内容多为基本动律、基本形态以及各类训练性、表演性组合,对于各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文化和文化层面知之甚少,承载着千年历史文化的民族民间舞蹈,它的每一个舞步,每一个舞姿,每一个律动,甚至每一件服饰,都蕴含着历史的积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因受自身的文化特性影响,形态和文化是不可分隔,这是因为文化因素形成了特定的形态,反过来,形态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文化,因此,应在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去寻根,去寻找内在的必然性与动作结构的生成规律及舞蹈的文化本质和美学精神。这对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审美心理,保存民间舞蹈原有的表演规律与文化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修养。

1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解释民族文化内涵

民族民间舞蹈的教材是无数艺人和民间舞专家、舞蹈教育工作者几十年来的悉心研究、不断加工、提炼升华、在实践探索中逐步规范而形成的,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格特点,具有代表性、系统性和规范性,是培养和训练学生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在高职师范音乐教育的舞蹈教材中,中国民族民间舞部分包含了藏族、汉族、蒙族、维族、云南花灯、傣族、朝鲜族及胶州秧歌八种表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风格的民间舞蹈,其中,在每一种风格的民间舞教学中,又分成:简介、基本动作、舞蹈组合三个板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在教某个地域的民族民间舞蹈时,只是对该民族的舞蹈流传地域,主要的舞蹈形式,风格特点有什么,做简单的介绍,对该地域民族人们的生活习惯、社会经济背景、风土人情、文化特性以及体态或动律的形成等,容易停留在形式方面评论与分析,却未能揭示舞蹈本质的深层文化。

在藏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可以在第一课时播放介绍藏族人民社会背景、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和文化特性的电视短片,或是要求课前查阅有关资料,让学生对该地域民族舞蹈的文化特色有所了解,然后再讲解藏族民间舞蹈的舞蹈形式,它是由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融合形成的,它的风格也体现在舞蹈形象的刻画上。“松胯、收腹、含胸”是常见的基本形象,这种形态来源于长期的奴隶制社会,广大农奴终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高原地区繁重的劳动生活,人们虔诚的宗教心理、宗教礼仪以及习俗;“一顺边”的动律形态也是由于行走在崎岖的道路上,一边的手脚随重心移动同时向一侧身处以平衡身体减少晃动、节省力气的一种日常生活的基本形态。服装服饰也独具一格,表示虔诚、尊敬、祝贺的“洁白的哈达”,“单只长袖”的服装是为了劳作方便和适应温差大的高原气候等,这些是最为民族化、最具地方色彩、最具有民俗意味、最受当地人认可的文化形态。让学生在画面的直观体会中,感受该地域民族民间舞蹈的动态形象、动作风格等,通过这样的感性教学,学生对于这些文化知识不会觉得枯燥,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基本动作、舞蹈组合的学习中,也就可以避免学生只注重动作的模仿,而无法体会该舞蹈内在的气韵和个性特征。

2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善于运用“艺诀”

民间艺人通过个人的艺术实践总结出来的“艺诀”,虽然简短,却能生动地刻画出舞蹈中的人物动态形象,总结在学习民间舞蹈中所要求的基本动作要领。“无论是民间艺人的“艺诀”,还是舞蹈专业者概括的“艺诀”,都是艺术实践者总结经验后的理论升华,其理论价值在于使我们掌握民间舞蹈的实质,并且启示我们如何在实践过程中加深体会,熟练后用自己的理论升华,丰富“艺诀”的文化内涵。”

如:山东胶州秧歌中,腰部的拧动是这种民间舞蹈的一个重要特色,在民间素有“三弯九动十八态”的美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小拧”动作的分析,常常强调“以腰为轴的左右拧动”,学生即便按照要求完成动作,也只能是“以腰为轴的左右拧动”,在进行机械的运动。如在教学中告诉学生,在山东的农村有以小脚为美的习俗,“小嫂拧”这个动作表现的就是小姑娘刚刚裹了脚,脚一落地就疼,因此走起路来脚步不稳,产生了“前哈(腰),后张(手),两边崴(身体)”,两手乱抓挠、活泼俏丽的动作形态,让学生产生联想后结合教师的动作示范与体会,讲述“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

扭断腰”的动律、动态以及舞蹈风韵方面的要求,这样的教学方式就很容易使学生走进舞蹈所需要的心境当中,将这种拧腰转胯的“三道弯”动态自如地表现出来。这种动态形象与文化内涵融会贯通,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民间舞蹈形式与内涵的“美”,以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历史悠久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诸如此类的“艺诀”还有很多,如:东北秧歌中,有“迎风胸、杨柳腰、轻抬慢落水上漂”、“要安心浪,别连根晃”、“扭得浪不浪,看你有相没有相”等等。因此,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常参考老艺人编的口诀,充分运用民族民间舞蹈艺人的“艺诀”,概括某种舞蹈的形态动律,形象地描述该舞蹈的形式特征与文化内涵,用鲜明的动态形象启发学生,便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关注舞蹈音乐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这些表述都表明音乐与舞蹈的密切关系。我们在舞蹈教学中关注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同时,也会关注音乐文化的因素。“音乐文化因素中的曲调、调式、节奏的长短、节拍的强弱以及民族乐器的使用等,无不与民间舞蹈的表演密切关联”。中国民族民间的舞蹈音乐非常丰富。大量的器乐曲牌、民歌小调、鼓点都与民族民间舞蹈相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东北秧歌的音乐曲调既火爆、热烈、欢快、风趣又优美抒情,旋律跌宕起伏、迂回曲折。用唢呐、大钹、小钹、大鼓等乐器演奏出的节奏变化很有特点。东北秋歌的主要步法“踢步”,一脚踢出时快而有力,快出快回,在空中停留的时间短;收回时,双腿着地时间要长,踢出时的“短”和收回时“长”。将体动节奏和音乐节奏通过错位形成一种节奏落差,这便形成了东北秧歌民间舞蹈中的“艮劲儿”。以动作的急出慢落、有动有静、有张有弛的音乐形象来烘托东北秧歌舞蹈的风格特点为“稳中浪、浪中俏、俏中艮”,从动感和风格上与舞蹈完美结合,表现了东北秧歌的韵律感和审美特征。以“歌舞之乡”著称的维吾尔族民间舞蹈――“赛乃姆”,有南疆、北疆、东疆的“赛乃姆”,还有“多朗”中的“赛乃姆”,他们多用热瓦甫、达甫(手鼓)等弹拨乐器伴奏,音乐普遍运用切分音、附点节奏,并在弱拍给以强拍的处理,以突出维吾尔族人民的“粗犷”性格,体现出融合农耕文化、草原文化、西域乐舞遗存于一体的绿洲舞蹈文化。这种艺术处理表现在舞蹈动作中,如绕腕、“挑”头、“三步一抬”动作的“后踢步”等都是在节奏的弱拍时完成的,歌唱性的旋律与舞蹈性的节奏相结合,以此来突出舞蹈表演方式不同,审美情趣不同的风韵和民族特点。教学中,教师应熟悉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民族民间舞蹈的动律节奏,民间音乐文化知识,运用音乐文化深化舞蹈文化,在基本动作教学之前,教师对舞蹈音乐特点作简单的介绍,再随着音乐的旋律,示范该民族地域民族民间舞蹈中,独特的体态或动律以及能够突出该民族民间舞蹈风韵和民族特点的舞步、舞姿等,使学生从舞蹈音乐的感受和动作的直观体会中,感受该地域民族民间舞的动态形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教授基本动作,不管是东北秧歌的“踢步”,还是维吾尔族的“后踢步”,学生们都会较快地掌握它的动作要领,准确的把握该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风格。

4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艺术实践领悟文化内涵

教学剧目的学习以及组合的编创都是很重要的实践环节,它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学生通过剧目排练、组合的编创,达到综合掌握理解民族民间舞蹈知识的目的。在日常的教学中,在学习基本动作或动作短句后,鼓励学生自己进行组合编创。

如:学习蒙族民间舞蹈的“笑肩”、“硬肩”、“柔肩”、“碎抖肩”等肩的基本动作后,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肩的组合”的创编,音乐自选,于是,产生了几种不同的“肩的组合”的练习,大家互相交流,从中领悟动作内涵与风格,取长补短,通过编创简单的、易于掌握的组合,学生们在学习基本动作时格外认真,在学习中自由抒发内心的喜悦,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捕捉舞蹈风格、领悟动作内涵的能力以及编创能力。高职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每年都安排有“艺术实践汇报演出”,演出节目的编排与排练都要求学生们自己完成,教学剧目的展示就是要求选择要有浓郁风格的民族民间舞蹈的剧目,而且还要有训练价值。学生们在对教学剧目的学习与排练过程中,除了学动作外,还要对音乐进行分析;对舞蹈的服装、道具与舞美、灯光进行设计;对演出人员、队形以及民族风格韵味的体验;对舞蹈的解说词进行编写等等,这些工作都要依据该舞蹈所处的地域民族人们的生活习惯、社会背景、风土人情、文化特性以及生活习俗进行研究和探讨,全方位地把握它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达到将舞蹈与音乐的完美融合,在服装、道具与舞美、灯光的衬托下,展现在舞台上。通过艺术实践中,教学剧目的排练与演出,培养学生们的表演能力,同时使学生更进一步地关注到舞蹈背后的文化现象和传统根源。

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篇3

东南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陶思炎教授在大会发言中对民俗艺术研究进行了历史回顾,指出在上个世纪2o年代随着日本“民俗艺术之会”的成立和《民俗艺术》杂志的创刊,“民俗艺术”已经开始从民俗学中被剥离出来,成为艺术学研究中的一个与传统生活紧密联系的新方向。中国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民俗艺术学的研究,近来,相关论著的出版、民俗艺术学硕士和博士的培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设立、民俗艺术相应机构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开展等,都反映了中国民俗艺术研究的拓展和繁荣。陶思炎教授指出,今后“民俗艺术学”的发展还急需加强基本理论的研究和自身学科的建设,以真正建立起以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影响国际学界的中国的“民俗艺术学”。台湾辅仁大学郑志明教授的《“民俗文艺学”的研究范畴及其展望》对民俗文艺学的具体内涵与研究范畴做了详细界定,认为它是文学与民俗学的交叉领域,独立于文学、民俗学的原有范畴,自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民俗文艺学超越了传统单一的学术领域,必然走向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用不同的研究角度开拓出更多的探讨面向与发展方向,结合成更为庞大的总体学术研究。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张士闪教授的《新时期中国艺术学的“田野转向”与学科景观》以艺术民俗学为核心进行考察,认为中国艺术学研究自新时期以来发生了影响深远的“田野转向”,关注艺术活动的民间发生现场、敞显个体的艺术生存智慧、秉持文化一生活的整体研究范式在当下艺术学研究中渐成主流。提出艺术民俗学与艺术人类学、艺术社会学以及民俗艺术学一样,都代表着艺术学“整体研究”的学术理念,而同时又有其独特之处,认为陶思炎先生首倡的“民俗艺术学”与其提出的“艺术民俗学”只有在中国艺术学“田野转向”的大前提下才得以呈现其探索意义。

二、中外民俗艺术的交流比较研究

在回顾与展望的前提下,与会代表对中外民俗艺术的交流融合展开了多角度的研究与探讨。韩国高丽大学田耕旭教授的《丝绸之路与东亚的表演文化》阐述了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的西域、中国、韩国表演艺术的交流及韩国表演艺术的发展过程,指出作为东亚共同戏剧文化艺术的散乐百戏在韩、中、日各国随着时展变化各具不同特点,从而形成了各国的传统戏剧,因此今后对东亚表演艺术的普遍性与各国特点的比较研究是为东亚表演艺术的交流与深入研究所必要的课题。日本神奈川大学庸田律子教授的《神与祭神民间表演——于日本的展开》在追寻日本相关学者对祭神民间表演形态考察中出现与中国创世神话中相关的神名的基础上,添加并整理了其他涉及的文例,由此进一步考察由中国传来的“”如何演变为日本的狂暴之神这一问题,同时也考察了与汉族相邻的苗族如何接受并理解“”的问题。日本东北大学铃木岩弓教授的《与半跏趺坐地箴像有关的民间信仰》把半跏地蒇作为民俗艺术的一个范例加以思考,以日本东北地区为例总结了日本对于半跏地葳的信仰情况,并且从对我国江苏佛教寺院的考察中发现半跏地蒇画由此产生对于今后课题的思考,即基于日本撰述的伪经所建造的半跏地葳像为何会出现在中国?这将对于重新认识半跏趺坐地葳像、并从东亚这一广阔领域弄清民俗佛教的展开具有重要意义。曲阜师范大学刘卫平副教授的《“龙灯扛阁”与“男寺党农乐舞”的视觉形象比较》从造型艺术构成的角度对韩国传统的“男寺党”农乐舞与我国山东省的“龙灯扛阁”舞此二种民俗舞蹈作了比较,提出了它们视觉形象层面的异同之处,这对全面理解东亚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不同民族的精神特性将有所帮助。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徐习文副教授的《日本对中国端午文化的接受》引起了与会者对于中日文化交流与比较中某些具体问题的热烈争论。

三、民俗艺术的文化内涵与功能探索

民俗活动文化积淀厚重,内容广博而绚丽多姿、内涵丰富而异彩纷呈、形式独特且流传久远,因此挖掘民俗艺术的文化内涵并进行其功能探索,是民俗艺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田兆元教授的《仪式美术:概念的建立与学术内涵》指出仪式美术作为美术的一种类型,特指那些因仪式而存在的美术形式,它有既存的作品的仪式展演,也有即时的创作。当前对仪式本身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都需要新的思维,仪式的相关文化研究更是推动仪式研究的重要空间,通过对它的研究既可推进仪式研究走向深入,也可对于美术形态有更为广泛的认知,因此,仪式美术应该成为引人注目的民俗艺术学研究论题。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龙红教授的《论吴昌硕绘画中的民俗意象》从民俗学角度审视吴昌硕卓越绘画艺术中以俗入雅、雅俗交融的民俗意象生成状态,从而分析其绘画艺术被广泛接受的深层文化原因。龙红教授的发言也给与会者提出了关于民俗艺术化与艺术的民俗化二者关系的思考,深化了民俗艺术研究的内涵。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苏金成副教授的《民俗艺术研究方法略论》对民俗艺术研究的基本方法进行初步探析,并对在民俗艺术学研究领域做出贡献的民俗学家、艺术学家陶思炎教授的关于民俗艺术学研究方法的学术观念进行简要梳理与分析,指出国内的民俗艺术研究正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学术研究体系并与世界民俗艺术研究相接轨。此外,济南大学艺术学院韩波副教授通过对民俗艺术作品的形式语言及艺术意义的分析,对民俗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挖掘。南京师范大学晁胜杰博士的“抚琴居右”论把人抚琴居琴之右侧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礼俗相联系,探讨其中包涵的文化内涵。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刘凯博士对南京高淳老街建筑木雕进行了艺术风格上的分析,探讨其深刻的民俗内涵与文化意蕴,以期成为了解高淳地区乡风民俗的重要参考资料。

四、民俗艺术田野调查资料的深度阐释与探究

中国民协《民间文化论坛》编辑冯莉的《白地吴树湾村祭教祖舞仪的形态分析》以滇西北纳西族东巴舞蹈仪式的田野个案为例,对吴树湾村祭教祖习俗中的舞仪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和因子分解,认为宗教民俗艺术的价值需要在田野中不断地去挖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李宏复副研究员的《中国民间的戏曲刺绣图像——象征意义的非文字教化功能》介绍了在中国民间刺绣作品中常见的戏曲题材的主要纹样或图像,指出其中所传达的故事情节和象征寓意既起到教化作用,又形成了新的艺术品的再生产,每种刺绣的图像符号均传递着一定的文化信息。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陈宗花副教授的《民俗艺术考察中现代技术手段的功能及限度问题探析》指出现代技术手段的采用对民俗艺术田野考察工作起到了巨大推进作用,但当前出现了过于依赖、迷信现代技术手段等严重问题,已影响到民俗艺术田野考察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这一问题,陈宗花提出民俗艺术田野考察要坚持“以人为本”。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尹文教授的《以<诗经>立意的中国古代雕花床》从《诗经》的艺术语言这个崭新视角来阐释雕花大床的床楣木雕之大雅,认为《诗经》艺术语言深深刻印在中华民族文化思维之中,影响民俗艺术各个方面。另外,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的《试析魂瓶罐腹的小孔与动物组合装饰》以东吴中晚期魂瓶罐腹上使用较集中的小孔与动物组合形象为考察对象,认为其是具有一定民俗含义的象征符号,带有较为显著的吴越本土巫术俗信色彩。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吕晓燕主任对明清时期南京附近地区女性发簪进行研究,展现了这一时期妆饰艺术所赋含的民俗风情和审美情趣。

五、民俗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篇4

论文摘要:以户县农民画的设色特点为例,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民间美术色彩的选择特点及文化内涵,运用文献研究和例证相结合,论述民间美术色彩这种文化语言,更直接地使创作者与受众进行直接对话。古人独有的色彩观念,使中国色彩区分于西方的“色调”理论,正是因为中国色彩有自己的调色、赋色法则,才制约着华夏民族的色彩选择,并赋予民间美术色彩的文化内涵。

色彩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一个民族情感、经验和思想在色彩应用过程中的显现。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民间美术,在数千年的传承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特性。色彩作为其重要的构成元素,是人们寻求精神上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以不同的色彩表达特定的观念,反映了民族民间美术的传统习俗及审美观念的延续和发展。民间美术色彩深层次地体现了创作者与受众进行对话的一种文化语言。

一、户县农民画中色彩选择的特点

户县农民画在我国整个民间艺术的庞大体系中可称得上是独放异彩。画风粗犷豪放,构图饱满稚拙,用色单纯夸张,具有清新浪漫的生活气息。户县农民画贴近生活,多以描绘人民丰收的景象,节日的欢腾,幸福的家庭等,使每一个观赏者都能够感受到激昂的情绪和自豪的心情。户县农民画,粗犷中蕴涵着细腻,浓艳中蕴涵着淡雅,稚拙中有着精巧。

单纯明快与夸张刺激的色彩表现是民间美术色彩选择的显著特点。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体现着充分的饱和度。红、黄、蓝、白、紫等鲜亮的色彩,使人感受到豁朗的情感和明达的风格,正是民间艺术单纯明快的装饰性色彩的充分体现。以具有代表性的户县农民画设色体系来说,“色要少,还要好,看你使得巧不巧。”这是户县农民画用色的简要口诀,由此体现了民间美术用色简练的特征。户县农民画诀亦云“红红绿绿,图个吉利”,“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等,都体现了民间美术色彩高纯度、强对比的特征。这种纯粹的色彩运用,使农民画色彩醒目而和谐。其色彩搭配,运用大色块的红丹与品蓝形成强烈的补色对比,而小色块的竹绿、品桃、紫黄色加上墨线稿的穿插,使画面色彩响亮而又简洁明快。用色虽然只有五种色彩的搭配,极为单纯简练,却显得五彩缤纷,绚丽多姿。

民间美术的色彩运用补色、高纯度的色相对比原则,是民间美术色彩选择的主要倾向。人们喜爱色彩,往往喜爱有一定纯度的色相,不同程度的色相对比,可以满足人们对色相感的不同要求。我国历史上的传统色彩调配形式,运用色相对比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其中,补色对比在民间美术中应用尤为广泛,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体现着朦胧的补色感知,极力显示对比色特有的张力和刺激性。

当然,民间美术的色彩在表现夸张刺激、鲜艳夺目效果的同时,也非常注重色彩的统一和谐。所谓“光有大红大绿不算好,黄能托色少不了”,就表露了追求统一性的色彩意识。色彩的审美心理不是孤立的,它必然受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的影响,受到整个审美意识的制约。

二、户县农民画中的色彩文化

在中国传统思想和民间习俗的影响下,民间美术中的色彩显现着强烈的民族情感和审美特征,从而造就了民间美术色彩的热烈喜庆的气氛。在民间美术作品中,色彩是民间艺人和受众进行对话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语言,有着多方面的表现功能。

(一)装饰功能

民间美术的色彩首先是为了饰美娱目。特别是装饰性较强的户县农民画作品,其设色是极富代表性的,用色艳丽浓烈、丰富鲜明,突出吉祥喜庆红火热闹的气氛。画中配色口诀:“红与黄,喜煞娘”,“要喜气,红与绿,要求扬,一片黄”等都体现了这种心理,富有节奏的对比,同时又讲究和谐统一,色彩整体效果鲜艳、热烈、轻松、明快。当然,除了对比热烈、色彩浓重的农民画,也有追求雅致调和的色彩效果,这类农民画在使用纯度较高的色彩后,常以粉蓝、粉绿、灰色、金色等加以调和,又用墨线加以衬托和稳定,因而画面素雅委婉、清淡优雅。即使如此,农民画也仍以喜庆、绚丽、丰富为主。无论哪类色彩的运用,又都是写意不写形,不求现实的真实,色彩在原来基础上更为大胆。

户县农民画诀亦云:“红间黄,喜煞娘;红间绿,花簇簇”,“青紫不并列,黄白不随肩”等,都是肯定原色的运用,色彩搭配体现出朦胧的明度对比,色相、色彩的冷暖以及面积的搭配与对比。明度的对比使画面疏朗、透气,色调清新,而多种色彩冷暖的不同和面积大小的对比则易产生丰富、绚丽、热闹红火的气氛,这种色调风格也正是民众喜爱并表达思想情感的最恰当的形式。同时,色彩的冷暖对比丰富、强烈,极具现代装饰色彩效果。

(二)象征功能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色彩最能引起人们奇特的想象,它最能拨动感情的琴弦。色彩效果不仅体现在视觉上,更体现在象征意义上,使大众得到心理上的体验和理解,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所谓“象征”,就是用以代表、体现、表示某种事物的一种物体或符号,重视色彩的象征性在我国历史上有着自己的传统。民间色彩象征意义丰富,根据华夏民族古老的五色观进行组织搭配,在五色(青、红、黄、白、黑)的观念内涵上,根据需要去突出某一色的主旋律,以达到表达审美和生存上的追求。在民间美术创作中,对色彩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依托是时常要遵循的。“红红绿绿,图个吉利”这句流传在老百姓中的口头禅,作为一般的民间艺诀,可以说是整个民间美术的色彩特征。“图个吉利”是在传统的民间文化观念下表现出的审美观念,以表达求生、趋利、避害等功利意义为主。

老百姓常常是依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功利愿望去理解和使用色彩。“吉利”所包含的审美意义,在广大民众心目中总是和纳福招财、避害去灾等基本生活需要和世俗意愿交织重叠。户县农民画多是歌颂丰收的田野,欢腾的畜群,崭新的房屋等,其中绿色寓意万年长青,红色寓意四季红火,在民间美术中,色彩是一种喻意和心理暗示,是用色彩与形式的特定形象满足大吉大利,祈福迎祥,发财平安的心理。色彩的作用超出了视直觉与自然环境等同的色彩结构和这种表现形式。

色彩的这种观念性的象征意义被纳入包罗万象的中国古代宇宙论的框架中,与传统的价值观、哲学思想、等级意识、宗法观念、伦理道德相互交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

三、民间美术色彩选择的文化内涵

从民间美术设色的整体观念和特征来看,对传统的色彩观念有依有背,既遵循了传统色彩的象征、比附意义和内涵,具有深沉的文化底蕴,同时又重视色彩的视觉审美效果,呈现出斑斓多彩的热闹景象。可以这样说,色彩在民间既是观念的、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审美的,它不仅诉诸于视知觉,同时还受到文化传统、环境的制约,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因而对民间美术色彩的认识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现象的描述上,而必须对包蕴其中的观念性涵义和文化历史内容予以领悟和把握。

作为一种原生态的、历史演化的视觉表现形式,我国民间美术的色彩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突出表现为深受中国传统设色观念的影响。其中,五色观的影响自始至终贯穿其中。它们与自然、社会和人生诸方面的观念形态相关联,因而具有丰富的比附性意义,这些意义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意识。色彩情调与民间文化观念相重叠,深受民众生活的制约,与庶民百姓的生活态度、价值标准、审美情趣是相一致的,具有与生俱来的民族亲和力。这也是其备受关注的原因所在。

我国古人的色彩选择不是建立在对色彩物理性能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而是以宗教化和伦理化的色彩选择习俗为根据的。早在先秦时期国人就已形成色彩等差观念,众多的色彩被区分为正色和间色两个等级。这对整个封建社会的色彩选择习俗都有支配性影响。色彩等差观念是在五行说的影响下形成的。在强烈的神秘感和崇拜心理的驱使下,古人以五行为中心,用比附、推导等方法,把木火土金水变成5种象征性符号,使之与各种具体的、抽象的、已知的、未知的、经验的、迷信的、自然的、社会的事物相对应。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作为一种物理性的现象也与民间文化观念相关联,被作为一种象征手段加以描述,并延伸、拓展了它的内在性质,与其他事物相联系。色彩与特定的观念相关联的原因,自然也与人的实践活动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客观自然世界生命循环的特征也表现在自然界有规律的色彩的变换,先民对大自然的现象予以描述、总结,并加以附会,得出了“青、赤、黄、白、黑”这五种基本色相,并体会到这五色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有着密切的利害关系,所以被中国古代视为五种“正色”,并暗含了吉利祥瑞的意义。随着阴阳五行说的产生与发展,五色被认为是构成世界秩序的成分,并与其他构成成分相对应、关联。在这里,色彩已完全成为一种观念性的阐释和象征性的比附,而不单纯是一种视觉的、感性的知觉形式,人们对色彩的运用成为一种主观的符号和图式,并被赋予特殊的情感和文化理念。

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篇5

【关键词】汉英翻译;文化空缺;产生原因;克服障碍;方法处理

0引言

翻译既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语言是文化的符号和载体;语言直接反映文化现实;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ClaireKramsch在其《语言和文化》一书中也将它们之间的关系描述为:Languageexpressesculturalreality.Languageembodiesculturalreality.Languagesymbolizesculturalreality.由此可见,在两种语言――汉英翻译过程中,必须注重文化这一因素。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译工作是一项艰巨任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中的词汇是文化信息的积淀,它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语言的发展常常折射文化的变化,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含着该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1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空缺

下面就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空缺进行简单的分类,并列举恰当的例子。

1.1按英汉两种语言中是否有对应的词语,可分为部分空缺和完全空缺

1.1.1部分空缺,即英汉两种语言中能够找到指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其文化内涵英汉两种语言其中一方有“Yellow”在英语中除了是一个表示颜色的名词外,在美国俚语中含有胆小卑怯之意,如ayellowdog(卑鄙的人),ayellowlivered(胆小鬼);而在汉语中,“黄色”在封建社会中是法定的尊色,有崇高、尊严、辉煌的意思,如黄袍、黄榜等。现代汉语中,黄色又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有失败(如买卖黄了)和污秽、下流(如黄色书刊、扫黄打非)的意思。

1.1.2完全空缺,即英汉两种语言中根本找不到指示意义和文化内涵相同或相近的词

例如:汉语中的“饺子”是一种在沸水中煮熟的半圆形的、有馅儿的面食。中国人逢年过节吃饺子是一种民俗文化,是合家团圆的象征,是对幸福生活的一种期盼,有着深邃的文化内涵;英语中将饺子译为“dumpling”,无论就其指示意义还是就其文化内涵来说,都是难以对应。

1.2英汉两种语言中独有说法的文化空缺

关于社会习俗、社会礼仪等等,英汉两种语言各有一些独有说法,算是例外,无法进行很细致的分类。

例如:“红白喜事”――中国人把娶媳妇、贺生日称为“红喜”,把老人过世称为“白事”。对于没有接触过我国文化的欧美人来说,对娶媳妇说成“红喜”可以理解,英语就把喜庆日称为“red―letterday”,但把上年纪人的去世也当成“喜事”,就另他们很困惑。与欧美文化相比,把死人称作“白喜”是我国风俗习惯的个性。“红白喜事”的通常英译是:weddingsandfunerals,两者的搭配,为西方人士所不解。

汉语中传统美德“礼”、“义”、“仁”、“智”、“信”这些词语虽分被英语译为“ceremony”“justice”“benevolence”“wisdom”“confidence”,但这些词语都无法准确地表达汉语中相对应的那些文化内涵,这五个词语是中国独有的说法。

2英汉翻译中文化空缺原因分析和处理办法

在简单浅显的了解英汉翻译中文化空缺是什么以及其分类后,接下来着力浅析其原因,研究其源头,便可想出对应的处理办法。

2.1文化空缺产生的原因

2.1.1中英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的不同

汉英两民族存在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有着不同的气候环境、生存环境、生活习惯等等,所以同一词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文化意义。汉语民族生活在亚洲东部的大陆上,以大陆性气候为主,因此很多汉语词汇都和农业、田地有关;而英国四面环海,以海洋性气候为主,人民生活与海洋和船舶息息相关,因此英语中就存在大量与海洋有关的词汇。例如,“挥金如土”(spendmoneylikewater);“acoldfish”(冷漠的人)等。

2.1.2社会风俗文化习惯的不同

习俗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中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习俗是文化最直接的反映。语言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必然反映出该民族的习俗。英汉两个民族之间有着迥异的社会生活习俗,这些风俗习惯的差异常常使得英汉两种语言间出大量的词汇空缺现象。

2.1.3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不同

“言为心声”,言语是意识的物质化。哲学中,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中西方经济发达水平不一致,社会基础和上层建筑完全不在相同的水平。决定了西方国家更开放,中国相对保守,所以有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此外,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焦点视,汉语散点视;英语客体意识强,汉语主体意识强。

2.2文化空缺的处理办法

2.2.1音译加注释法

音译是不同文化交流中常见的一种方法,最适合解决词语空缺问题。在翻译实践中,音译效果比较好,也能像外来语一样被人们所广泛接受。随着交流的日益频繁,有些在西方文化里空缺的概念,随着音译而被认知和接受,成为英语里的外来词。如“秀才,举人,进士”等。对于一些文化完全空缺词语,宜采用音译法或音译加注释法。

例如:(1)炕kang;太极taichi;风水fengshui;围棋weiqi;饺子jiaozi;爱国嫂mrsaiguo;秀才:xiucai;白话文:baihua;狗不理包子goubulibaozi;

(2)“气功”:inmanypartsofChinapractice,thebreathingexercisescalledQigongindividuallyoringroupsintheearlymorningoratdusk通过加注释来弥补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上的空缺

2.2.2直译

直译是中国传统文化英译常见的一种方法,包括两层意思,逐字翻译(word-for-wordtranslation)和按照字面意思翻译(literaltranslation)。

例如:(1)“八股文”:eight-partessay“春节”:springfestival“龙舟”:dragon-boat

(2)“北京烤鸭”:Beijingroastduck“希望工程”:Hopeproject“一国两制”:onecountry,twosystems

2.2.3意译

意译就是按词语所表达的内在意思来进行翻译,也就是和直译相对的“Freetranslation”。意译舍弃了词语的语言形式和字面意义,着眼于传达词语的文化信息。

3结语

综上,简单的解析“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一思路深入细致剖析,并列举具有说服力的句子加以证明自己的论点,其别引用田传茂等知名教授的一些看法,使其更深入透彻。

综上所述得出结论,文化空缺现象对于翻译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对于那些造成译文读者意义(下转第313页)(上接第155页)真空的文化空缺,译者有义务有责任采取必要而又恰当的方式来解决。从另一方面讲,译者的翻译活动也是一种交际行为,与原作者的交际对象不同,他的交际对象是目标文化的读者。因此,译者一方面要能洞悉原文的文化空缺,另一方面,还要对自己的意向读者的知识结构做出正确的判断,合理地来选择翻译手段。

【参考文献】

[1]蒋冰清.英汉文化空缺词汇现象及翻译策略[J].娄底师专学报,2003.

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篇6

[关键词]地方文化资源;风土人情;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9-0044-01

目前,我国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着观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美术专职教师缺乏、教师素质难以提高的现状,这严重影响了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课程质量,笔者提出在美术教学中应该充分有效地利用地方文化资源。通过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让学生理解美术知识,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推动美术教学的形象化、真实化、简单化,促进美术教学水平的提高。鉴于地方文化资源对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价值,笔者在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论述地方文化资源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一、以乡土资源为本,开发初中美术教学资源

由于大多数初中生的思维都处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为了让美术教学活动变得简单化和形象化,让学生有效地学习和理解美术知识,培养美术兴趣,教师应该合理开发乡土资源。在乡土资源开发上,需要教师以教材为蓝本,做好开发和整理工作。如在初中美术七年级第五单元中,讲述了许多有特色的、有鲜明代表意义的地方文化资源,有九芝堂的包装和王致和的图标等。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分析本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如广西桂林,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就是象鼻山和漓江,所以桂林的产品,如啤酒、三花酒、豆腐乳等,包装图标大多数是象鼻山或者漓江的图案。又如在初中美术八年级《小泥塑造型》和《折纸动物造型》这两节课中,泥塑和折纸动物都是地方民间艺术资源的代表。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去搜集我国有关泥塑和折纸动物的民俗文化资料。如江苏苏州的泥塑、陕西凤翔的泥塑、天津的泥人张、湖北黄破泥塑等这些都是不同地方的泥塑文化。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调查和搜集广西壮族的民间艺术,如做绣球、刺绣等艺术,然后让学生比较广西民间艺术和课文民间艺术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这样学生对民间文化艺术会有深刻的了解。通过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运用乡土资源,能让学生对地方民间艺术有形象、直观、生动的了解,达到提高美术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采用地方风土人情资源,开展美术教学活动

风土人情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两个部分。地方风土人情的物质文化,主要是指某一区域内民族的生活、衣食住行、生产、习俗等;精神文化内容,主要是指民族生活的传承,如某一民族的节日习俗、礼仪习俗、语言艺术等。教师应以丰富的地域风土人情资源为背景,合理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让学生真正深入理解和体会乡土文化的内涵,达到通过民俗文化美的精神,启迪学生智慧和心灵的教学目的。在讲述民俗节日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式,了解我国各个民族在春节的风土人情。如北方人喜欢在春节包饺子,南方人不喜欢吃饺子却喜欢舞狮子,东北人过春节喜欢扭秧歌,壮族人在春节喜欢包粽子,这些都是风土人情的差异。在查阅完资料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增强学生有的情感体验,使其找到内心的归属感,从而达到美术教学传承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目的。

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篇7

关键词:兴文苗族民俗文化旅游;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4)6-0144-02

民俗文化旅游是文化旅游的深化和发展,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可以满足旅游者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但是只有真正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才能持久地吸引旅游者,并与旅游者产生共鸣。兴文石海要想吸引更多的游客,要想促进兴文旅游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同时又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那么很多问题就值得深思,苗族民俗文化旅游应遵循什么样的规律,采取什么科学和新颖的方式来发展,如何在发展过程中适应时代的要求并满足旅游市场的需要等。

1民俗文化旅游概念及意义

1.1民俗文化旅游概念

所谓民俗风情旅游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和暂时逗留中所进行的物质与精神活动的总和。民俗风情旅游从性质上说属于文化旅游的一种,以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作为旅游资源,为满足旅游者开阔视野,促进人类相互了解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

1.2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

从诸多学者的论文可知,民俗文化对旅游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不但可以丰富旅游地景区的文化内涵,增加娱乐项目,增强了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吸引更多游客,最重要的是能够扶贫,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也能保护即将消失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兴文地区苗族文化在旅游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文化再生产的过程,成为具备现代意义的文化生命。旅游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了收成效应,这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提供了新思路

2兴文石海苗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2.1景区概况

兴文石海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城南27km处,从成都、重庆高速公路和二级路直达景区。1980年开发,以喀斯特地貌和洞穴为主,在14.6km2的中心游览区内,集世界“三绝”喀斯特于一身:地表石林景观、地下溶洞、还有世界级的大漏斗,2005年2月1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二批世界地质公园。

2.2苗族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状况

2.2.1苗寨

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石海景区在游人中心左上方200m处投资近400万元,修建了“川南苗王寨”,占地面积1.7万m2,由一坝一趟-潭八廊楼组成,即寨门、排楼、女儿楼、太子殿、苗王宫、风雨廊、镇海塔、大寨坝、龙吟潭等,总体为廊庭式、组合型园林式布局。

2.2.2苗族民俗文化旅游活动

兴文县苗族风情浓郁,苗族服饰色彩艳丽,刺绣精美,婚丧嫁娶等民族传统习俗渊远流长。兴文石海苗族民俗文化旅游活动有很多:①苗族花山节又名花树节,是苗族传统的喜庆节日活动。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之间举行,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社会功能。②麒麟苗族乡三合村苗乡新寨建设。③苗族舞蹈《鼓乐笙歌》,《鼓乐笙歌》是大坝苗族乡小寨小学教师、县苗族文化促进会理事熊永伦与平寨小学教师、兴文县苗族文化促进会会员黄念平合作创作的苗族原生态舞蹈。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石海地质遗迹景观和文化内涵,提升了地质公园的资源品位。

3兴文石海苗族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首先,石海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单一,且产品项目跟其他地区雷同严重,没有互动性。石海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虽然在节假日旅游活动项目很多,但是没有特色。在中国一直有这样一句话: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但是在兴文在石海的苗族风情活动中就没有展示出本地区苗族独特的魅力。石海景区举行的苗族风情活动在湘西凤凰和贵州西江这两大苗族聚居地都能看到,而且节目平庸粗略,这降低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

3.1营销能力弱

3.1.1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①宣传口号平淡无奇。兴文石海目前的形象推广宣传口号是“兴文石海天下奇”,这个口号太普遍了,没有一点辨识度。景区没有对石海苗族民俗文化作出相应的有特色的旅游宣传口号,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难以吸引游客到石海游览,也难以让游客旧地重游。

②推广力度不够。对于宣传推广方式,运用得不够广泛,推广力度不够,影响力度也就不够。只有旅游企业积极主动的把景区信息不断重复的输送给旅游者,在他们产生旅游动机的时候才能吧景区列入考虑范围,或者毫不犹豫的选择该景区。

3.1.2管理水平滞后,人才缺乏

景区管理者只有善于经营管理才能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塑造良好的旅游形象。而目前景区旅游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管理人员水平低,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不能对已经开发的苗族民俗文化旅游景区进行有效的管理,使景区长期处于发展缓慢的的状况。比如苗寨的土司算命,这个项目给苗寨甚至甚至整个景区带来了负面影响。

石海人才的缺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石海的讲解员是宣传石海苗族文化的窗口,但是经过实地访问,里面的讲解员文化程度都不高,大多是初高中毕业就过来做讲解员,有些还不是真正的苗族,所以可想而知他们自己对本地的苗族文化都了解不深,怎么能向外界更好的宣传兴文苗族文化呢。二是本地的技艺人才大量流失。民族地区有文化、有技艺的年青人都外出打工,因为在外打工的收入比在家从事旅游活动收入要高很多,这就使得人才十分匮乏。

4兴文石海苗族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对策探讨

4.1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

4.1.1举行体验性强的苗家风情活动

所以我认为景区可以把一部分苗族风情活动在非节假日举行,活动最好选择体验性和互动性强的,每天免费定时举行几场。演员可以去引进当地文化素质比较高,受过专业表演训练的,形象比较好的苗族人民,成立一个专业的传扬兴文苗族民俗文化的文化团,他们的表演一定要严谨认真,把节目朝着高端化走,而不是简单敷衍了事。这样才能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经历,延长在景区的逗留时间,提高满意度。

①再现哭嫁婚俗。我带团去过张家界,里面有一个土家族寨子,土家寨子有个表演反映的是土家族的一个哭嫁婚俗,演员再现了他们土家族的生活和婚俗文化,期间还会跟游客互动,让有的男游客去体验一把土家新郎,亲身感受土家婚俗文化,这是非常好的一种做法。在兴文的苗族中也有哭嫁婚俗,但没有展现出来给大众,说明苗族的很多传统文化在渐渐消失,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当地苗族文化,可以保护传统文化。兴文的苗族婚俗肯定有区别于其他地方苗族的地方,表演还可以把这种区别反映出来,表演地点就选在苗寨里。

②溶洞里面对山歌。石海天泉洞里有一条地下暗河,游客可以选择坐河里的船出洞,船是人工划的,行驶很缓慢,需要十分钟才能出洞,在这期间游客可能会觉得很无聊,所以我觉得可以安排几个苗族姑娘和小伙在船上对苗家歌曲,因为里面是溶洞,说话唱歌的话就会有音箱的效果,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一点,也可以教游客唱简单的苗歌,跟他们一起互动。游客就会感受到浓烈的苗族风情和文化内涵,通过这些活动,游客对兴文苗族和石海的形象肯定会渐渐好起来。

③展示苗家传统技艺。凤凰古城的姜糖很出名,在古城里面,很多卖姜糖的商家都把姜糖的制作流程展示给游客观看,游客看了之后,既了解了文化,又可以放心购买,商家也可获益。所以应去兴文苗族聚居地,请一些有传统技艺的老人来石海展示他们的技能,展示苗族传统文化。比如展现苗家织布流程,做传统食品的流程,还可以让游客亲自体验其中的某一制作环节。也可以教游客制作简单的苗家工艺品,让他们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工艺品带回家留念。

4.1.2开发有特色的旅游商品

石海的苗族主要是花腰苗,在服饰上跟其他地区苗族就有很大区别,所以我觉得可以根据服装的特色,让当地的居民生产一些衣服、玩偶和头饰来销售,也可以提供给游客穿戴,照相留念,小的玩偶景区可以免费赠送给游客。

景区管理者还可以组织编制一些书籍,记录兴文苗族发展史,兴文旅游攻略,反映兴文苗家风俗习惯和节日的,兴文苗族的歌曲等等,不一定光使用纯文字来描述,可以加入一些插画,画也可以使动漫形式的,增加趣味性。书籍可以摆放在苗寨里让游客看,有需要的再购买,这些书籍是传播兴文苗族文化的又一窗口。

4.2大力宣传

4.2.1宣传口号

石海苗族风情的宣传口号,一定要简单,朗朗上口,而且能反映出石海资源特色和文化内涵。口号可以向宜宾的高校学生和老师来征集,宣传口号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给旅游者的第一印象。“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这句广告语就很好的反映出了都江堰市的资源特色和文化内涵,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去游览。建议石海可以运用以下口号,“僰苗共存乡,三绝共生地!“苗家阿妹与你情定石海”。“苗寨,僰棺,喀斯特,你想看的,这里都有!”

4.2.2媒介推广

现在网络信息技术很发达,许多游客出门旅游前都会在网上先收集信息,所以可以在知名旅游网站来大力宣传推广,比如说途牛网,携程网,去哪儿网,等等。还可以去参加市上或者省上的旅游推介会,让兴文的苗族青年来展示他们的特殊才艺,这会使更多的旅行社和同行了解石海苗寨风情,在提高知名度的同时客源也就增加了。景区还可以到高校开推介会,因为学生空闲时间多,他们来自全国不同的省市,亲朋好友一来他们就会推荐到石海旅游。也可以在地方台,甚至收视率高的各大卫视播放景区广告片,提高知名度。

参考文献:

[1]宋晓云.论民俗旅游的开发-以永州市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10.

[2]龙春,李明汝,张廷付.宜宾兴文旅游张扬个性魅力[n].四川日报,2007-5-14.

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篇8

一、农业民俗音乐的特点与价值

农业民俗音乐是一种在农业生产中通过传统乐器与声乐基础元素以多元化形式完成演奏,以提高农民群众劳动热情和生活情趣的音乐形式,是传统民俗音乐的重要组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农业民俗音乐发展历程悠久、种类多样,山歌、民谣、劳动号子等各种农业劳动相关的音乐作品至今仍广为流传,不仅记录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还蕴含了特色鲜明的地方民俗文化,承载着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特点及其艺术魅力,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农业环境和音乐艺术发展形势,具有宝贵的历史意义和音乐艺术价值。与此同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民俗音乐既可以起到振奋人心、促进生产激情的有效作用,也能通过音乐艺术内涵增强农民群众的思想感悟并丰富其情感精神,由此对社会文明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音乐教育中运用农业民俗音乐的意义

首先,农业民俗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之一,蕴藏着丰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运用农业民俗音乐能够将中华民族多元化的音乐艺术全面展示给学生,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魅力和特色化的音乐艺术内涵,从而有助于在欣赏和学习过程中吸收、借鉴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实现全新的传承与发展。其次,农业民俗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视野,在给予他们独特的音乐享受和艺术内涵的基础上,能够极大地促进其音乐文化素养的提升,使学生不再局限于对流行音乐和抒情歌曲的欣赏,切实体会传统民俗音乐所带来的特色音乐风格和深刻文化内涵,进而逐渐提高个人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自信。最后,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运用农业民俗音乐对中国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随着越来越多学生对农业民俗音乐专业内容和艺术特点的熟练掌握,有利于推动农业民俗音乐创新,由此助力传统民俗音乐的长远发展。

三、音乐教育中农业民俗音乐的运用策略

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篇9

[关键词]民俗性 动画产业 中国动画

民俗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古老传统文化,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意识地产生,经由历史积淀而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审美取向。动画是当今全球化文化景观中最活跃的文化形式之一,风靡于世界各地。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无法免疫于动画的魔力。

纵观世界各国动画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一部好的动画片,通常都是一定的民俗性和时代感结合的产物,而且往往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带给观众不同寻常的真切感受,给人以深远的回味和思考。

首先,民俗是动画题材取之不竭的源泉。无论是原始的神话传说,还是民间故事。都是动画乐于表现的题材。民俗化题材在世界各国动画中均有体现,中国的《宝莲灯》来自于我国古老的民间传说“沉香救母”的故事,《阿凡提的故事》来自于我国新疆地区的民间故事:日本的《猫的报恩》、《桃太郎的故事》都来自于日本的民间传说故事:美国的《花木兰》来自于中国民间故事花木兰“替父从军”,《埃及王子》则是以《圣经》中“出埃及记”的故事为蓝本改编而来的。

其次,动画中的民间资源体现了集体审美取向。任何民族的文艺,都是该民族审美经验、审美判断、审美理想等精神形态的具体体现。根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前代文人创造的文艺作品,都是远古神话原型――民俗文艺的古老样式之一,只是一种模拟和置换的变化。“优秀作品脱离传统是不敢想象的,而这种传统是一种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构建的原型,上挂下连,不断在文艺创作中延伸。”文艺审美决不是艺术创作者的个人行为。艺术创作者与群众生活在共同的风俗习惯的环境中,接受的民俗模式也是相同的,从而导致了审美意识和趣味的一致性,动画有意识和无意识地使用民间资源,更容易让观众接受。比如,中国人喜好红色,红色代表喜庆:而日本人喜好白、青,在他们的思想中黑、赤是恶的象征,这在动画片中均有体现。例如,中国动画《大闹天宫》就以红色为主基调,而日本动画《机器猫》则以蓝色为主基调。又如,中国人感情内敛而含蓄:美国人感情外露而奔放。在中国动画《宝莲灯》中亲情、友情、爱情就表现得平实而含蓄,在美国动画《人猿泰山》中的情感元素就表现得比较开放而外露。

再次,民俗资源也是动画表现的内容。各国都有其民间信仰,有些动画并不直接取材于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但是他们利用了民间信仰中神灵的原型意象。渗透到无意识的层面进行动画创作,无论对创作者还是欣赏者都是乐于接受的。例如,宫崎峻的《千与千寻》、《龙猫》、《魔女宅急便》等并没有直接取材于民间故事,而是利用了民间信仰中的一些资源,重新构建了反映现实的故事。又如梦工厂的《怪物是瑞克》,虽然是一部颠覆童话的动画,但是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狼外婆都是民间故事中的意象,经过重新演绎,确实给了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国的动画发展曾经有过一段值得骄傲的辉煌时期,而在当今,日、美等国动画片充斥我国动画市场,国产动画片似乎愈发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当然,中国动画的低迷是众多的症结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很大一个问题就是对动画民俗性的把握不够精准、娴熟和深入,使得动画本身缺乏人文底蕴和思想深度,导致了动画始终只是小孩子的娱乐节目,无法真正上升为一种老少咸宜、内涵深厚的艺术形式。本文试图通过民俗和动画结合的视角,来分析和探讨优秀的动画应该如何恰当地把握和充分地展现民俗性特征,让民俗性来为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而出谋划策。

一、中外动画产业的民俗性比较

文艺的民俗化是衡量作品艺术是否成熟的重要尺度。文艺作品的生命力,往往取决于作品的民族化程度,而民族化的形成,一般离不开对民俗形象的分析和描写。民俗不是自然形成的,它包含着一定的主观人为因素,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某种生活特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时时刻刻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生活。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人民,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心态感受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文艺作品处理这些关系,就往往会出现不同,会直接和民族化的根基相联系。因此,一个国家的民族特色,是由风俗习惯为主的民俗来维系的。各国的动画片也是一种文艺形式,具有各国的民族特色,也与各国的民俗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1、中国:题材的本土化与风格的民族化

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从历史到现实,从传说到文学作品,其中有很多值得表现的题材。从直接的方面看,中国动画片的故事内容往往乐于从中国的本土文学中取材。如取材于《西游记》的动画片就有《金猴降妖》、《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则是神怪小说《封神演义》中一段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宝莲灯》取材于民间故事“沉香救母”……这些故事,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观念搭建内容架构,刻画人物性格,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张扬着强烈的民族精神。从间接的方面看,中国动画片的在类型元素、人物塑造等方面,无不体现着中国的传统民俗,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

动画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其美术设计是关系作品风格的主要创作环节。中国在多年的动画片创作中,无论是古典文学题材,还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原创作品。都力主追求富有中国气质的色彩、线条表现方式。例如,《哪咤闹海》中,人物设计参考了敦煌、永乐宫的壁画和民间版画,吸取了其中有用的素材,采用装饰风格,简练的线条,配以民间常用的青、绿、红、白、黑等色彩,通过对传统的提炼加工,塑造了鲜明的民族色彩形象。特别是主人公哪咤,以红色为主调的色彩搭配、民俗化的发型服饰、简练线条勾勒出的人物外形,尤其是那双乌黑圆亮的大眼睛。使人不由自主地感到这就是“中国的动画片”。

2、日本:外显的民俗化与内蕴的民族化

民俗之美的自然展示,是日本动画风格之所以明显的重要标志。漫天飞舞的樱花、女儿节的木偶娃娃、男孩节的鲤鱼旗等画面都传达出浓郁的日本气息。即使是很小的细节,日本的动画片也能将其民俗文化的一面传达出来。比如《灌篮高手》里拉拉队员的头巾,《聪明的一休》里的祈晴娃娃,《平成狸猫合战》里狸猫会战时鼓舞士气用的扇子等等,无不体现着日本的民俗文化。又如,《聪明的一休》、《平成狸猫合战》中关于日本的寺庙、古代庆祝仪式的表现,以及《千与千寻》中“洗浴文化”等日本民族文化带来神秘的美感,都是日本动画将民俗内容外显化的突出例子,“民俗之美”强化了日本动画的风格。

正如《菊与刀》一书中描述的那样:“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菊和刀正好象征了这种矛盾。”大和民族是一个善于模仿和学习的民族,因此,日本文化的理论体系中借鉴转化的成分很多,但往往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这就造成了日本人民族性格上的矛盾。《千与千寻》就恰到好处的表现了日本文化中的这种矛盾之美,原本胆小懦弱的千寻,为了拯救自己的父母,一起回到现实世界去,可说是历尽千辛万苦,并最终成长为坚强勇敢而信念执着的女孩,这个简单的故事通过动画的表现将日本的民族性叙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3、美国:民俗的世界化与精神的美国化

对外来文化的改编早就成为美国动画一贯的传统,《白雪公主》改编自格林童话《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狮子王》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戏剧《王子复仇记》,《埃及王子》改编自《圣经》中摩西的故事……美国动画在改编他国的童话、神话、传说的故事中,也将他国的民俗带入了本国的动画片中。以《怪物史瑞克》为例,从内容上看。《怪物史瑞克》的故事原型和其中的众多童话形象均来自于欧洲的童话故事:从人物上看,《怪物史瑞克》中也有借鉴中国文化的部分,主人公费欧娜公主的形象就具有东方化的特点,特别是她在遭遇强盗时所使用的那一身功夫,很明显是来自于中国武术。

美国动画片虽然常常改编自他国的文学作品,但是其中蕴含了美国式的文化品格――幽默情结与自由精神。美国动画最大的特色就在于浓厚的幽默感。无论是早期的《米老鼠和唐老鸭》,还是后来的《玩具总动员》,直至今年的《汽车总动员》,无论是取材于经典童话的《爱丽丝漫游仙境》,还是后现代文本《怪物史瑞克》,都能博得观众的轻松一笑。而像《狮子王》、《花木兰》一类相对严肃的动画片,最终结局也是皆大欢喜的轻喜剧。美国的动画片注重娱乐性,美国式的幽默就直接通过动画片视觉和听觉的感官享受来实现。美国式的幽默背后蕴涵着美国式的自由精神,其积极乐观的自由精神在米老鼠、大力水手身上就体现得很充分。

二、模式与规律:提升民俗性在动画产业中的运用

所谓成也民俗、败也民俗,中外获得成功的动画片,或多或少都源于对民俗性正确把握,而那些失败的动画片。往往不能正确地把握本民族的民俗性,或者将本民族的民俗性片面化和狭隘化。日、美动画片的成功在于,其动画蕴涵着深刻的民俗性文化精神,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格。中国早期动画的艺术魅力与其浓郁的民俗色彩是分不开的。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大众的民俗审美趣味和审美心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当代中国动画片,鲜有将民俗性和动画结合得十分完美的作品问世。缺乏创造力的造型,缺乏想象力的情节以及缺乏打动观众的文化内涵,中国动画正在逐渐失去市场。以《宝莲灯》为例,“沉香救母”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久,选择了人们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作为题材制作动画片,将故事本身的传奇色彩和民俗特性用动画片来表现。主题蕴含显明而稳妥,较易获得中国观众的认同感。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人物造型却有日本动画中人物唯美造型的影子:而在情节上,又有美国动画“娱乐性”为主的幽默风格,特别是那只小猴子,在形式和故事串联上,让人马上联想到的是《花木兰》中木须龙的翻版。又以《我为歌狂》为例,整部作品,除了人物名字以及在背景中时隐时现的“华南中学”等极具中国特色的词来表明故事发生在中国外,就与中国没有太大的联系了。动画片的人物造型,他们的衣着、动作、语言以及故事的矛盾冲突与日本的青春偶像动画片如出一辙,观赏时的审美体验犹如在看日本动画片。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往往会把它和《灌篮高手》联系起来。2006年,我国推出首部数字三维动画《魔比斯环》。其国际化的制作理念确实值得提倡,但是影片中第四空间、古老咒语、魔法水晶等诸多过于“西化”的因素也确实很难让人将其定位于一部“中国制造”的动画片。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失落的中国动画在不断地探索中寻找到的出路之一。但是,这种抑或学习他国的成功之处而舍弃自己的长处,抑或将民俗性任意拼凑,抑或片面地抽取本民族民俗性的一部分来进行动画的改革和创新,其实都是不可取的。

首先,一个国家动画片的民俗性总要通过一定外显的方式表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这个动画片确实是打上了这个国家的烙印,体现着这个国家的文化内涵。但是通过外显的方式表达民俗性的时候,要巧妙而充分地将民俗性深刻的思想内涵表达出来。不能仅仅追求民俗性表达形式的罗列。宫崎俊的动画片中有很多关于日本民俗文化的写照。如《平成狸猫合站》中的狸猫以迷幻色彩的作法游行,是一次日本民俗的绝佳表演:又如,《千与千寻》中的“油屋”充分展示了日本的洗浴文化:再如《龙猫》里表现了日本乡村的日常生活……这些都是对日本民俗的外显式描述。但是,宫崎峻的动画之所以引起世人的瞩目,最重要的是。他掌握了这些民俗经天长地久而扎根的日本的民族性,以及对日本文化内涵的忠实写照。日本文化人类学家将早期日本的文化形态归纳为森林思想(梅原猛提出)或者“照叶树林文化论”(中尾佐助提出)。森林是日本民族文化的发源地,是赖以生存的家园。日本民族的森林思想在现代都市里缺失了,人们缺少了文化归属感。这种积淀在民族集体无意识里的原初态的文化内容,在现代动画里却得以展开。“森林”始终是宫崎骏动画中最核心的意象。《风之谷》中的“腐海”是一个不断净化着被产业文明污染了的环境的巨大的净化系统,它的底部是再生了的清新、茂盛的森林:《天空之城》里悬浮在空中的古城掩映在茂密的绿林中。象征着人类业已失去的乐园《幽灵公主》则直接描述人与森林之神的冲突。宫崎骏通过动画去展开他关于人类与自然共存的思考,展现日本民族中对森林的永恒依赖和渴望。

其次,我们也不能过于强调民俗性。民俗性说到底是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是自然而然写就的一部文化史。所以在动画片创作时,无论什么动画片都不能往上硬套民俗性。有时候,民俗性并不需要我们刻意强调,否则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要用自然而然的手法来缓慢地释放民族根基中的民俗性。美国是一个历史很短的民族,他们的文化根基并不深厚。但是他们就很会利用他国的神话、传说、故事结合本国的幽默和传统,为美国文化服务。从而创造了动画片的一个又一个奇迹。日本也是一个很善于借鉴学习的民族。《七龙珠》中的小孙悟空取自于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但小孙悟空已没有了原著那沉重严肃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而是一个任性、活泼、淘气的当代儿童形象,他除了有一根尾巴和一根金箍棒外与孙悟空并无任何联系《圣斗士星矢》的主要人物都来自于古腊希神话:智慧女神雅典娜、海王波赛东、冥王哈迪斯等等,但是它又不局限于古希腊神话。还融入了欧洲中世纪文化:教皇、圣衣、圣斗士……并自己创造了一系列的神,如星矢、紫龙、冰河等。其故事情节与希腊神话完全无关,但是作者以其非凡的想象力,将该片打造成为一部洋溢着现代精神的神话故事。日本有很多这样的动画片,它们或仅采用了原著的故事框架,或仅采用了原著的人物造型。或仅保留了原著人物的名字,但在故事情节、思想内容、审美特征等方面,表征的都是当代观众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三、缺失与找寻:再创中国动画的民俗性神话

早期“中国学派”鲜明的民俗风格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动画从神话、传说中选取题材,向绘画、工艺、戏曲等民间艺术汲取营养,两者相得益彰,从而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界。至1986年止,有29部动画片在国内获奖37次,31部动画片在各种国际电影节上获奖46次,国外舆论界赞扬中国动画“已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但是,当今的中国动画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到市场、体制、人才等多方面的因素,这里,单就从民俗性方面来进行论述。

1、民俗性的转化提升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中国人无论做什么。往往更多地强调的是我们的历史感。我们的动画片更加愿意从民族、民间传统的艺术样式中找寻可以表达的形式,更加愿意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的戏曲故事、神话传说中找寻主题。当然,历史感和民族感本身并没有缺陷,但是传统观念和文化风俗已经变迁,民俗也是不断演化的过程,也会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加入更多新的元素。所以,其实并不是要舍弃我们的历史感,也不是要放弃我们的民俗性。中国的动画片还是可以从古典文化中吸取养分,但关键是我们不应该被这种历史感和民俗性所束缚,而是应该在历史感和民俗性中注入现代精神,使之获得新的生命力。

2、民俗性的灵活运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俗所扎根的传统文化土壤发生了变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教育的短缺,使年轻一代对本土文化和传统艺术形式感到生疏。他们可能觉得娓娓道来的皮影戏往往不如3D电脑动画在视觉和听觉方面带来的强大冲击。所以,在某些富于时代精神的题材方面,我们也许并不应该过分强调一定要具有中华民族的民俗性和民族性,而应该适当更新观念,以时代感来强调民俗性,而不是将民俗仅仅理解为狭隘的古老的传统文化。

3、民俗性的内外兼修

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篇10

关键词:民俗造型艺术;会同县连山八卦;现代设计传承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6-0069-02

一、会同县概况

会同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东枕雪峰山脉,南倚云贵高原,是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的故乡,也是驰名全国的“广木之乡”。下辖7镇18乡(含1998年设立的6民族乡),人口34.21万,侗、苗、瑶、满等17个少数民族人口占63.6%。渠水、巫水两河流经全境。

会同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地;两汉、三国为镡成县地,属武陵郡;东晋义熙年间,为舞阳县地,梁为龙捌县地,唐贞观八年,析龙标县置朗溪县,属巫州;北宋崇宁元年置三江县,次年(公元1103年)改名会同县,属靖州。

会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地;宋崇宁元年设三江县,二年改为会同县,县名取自《周礼》:“时见日会,殷见日同。”据《宋史・地理志》载:会同于宋代崇宁二年(1103年)置县,置县时就是以“会同”命名的,而且是全国唯一的一处以“会同”命名的地名。“会同”二字,取自《周礼・春秋・大宗伯》:“时见(个别会见)日会,殷见(集体会见)日同。”,通俗地说,会同就是一个“帝王接见诸侯的地方”。会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历代皆有名人出于此,当代更有战功赫赫、名扬中外的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

会同地处山林地区,山美水秀,风光旖旎。境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生态、人文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有“华夏同始祖,天下共连山”的炎帝故里;有闻名遐迩的红色教育重要基地粟裕故居和纪念馆;有被誉为“古民居建筑活化石、古村落发展建筑史书、耕读文化完美典范、江南第一古村”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椅古村;有堪称“中国南方生物基因库”、“小张家界”的鹰嘴界部级自然保护区;还有丰富的本土文化、浓郁的侗苗民族风情等等。

二、连山八卦解读

炎帝因发明《连山易》号称“连山氏”,会同不但有“连山乡”,还有由8座古庙组成的“连山八卦图”。史载炎帝有“火神”和“太阳神”之称,而会同连山也有“火神坡”和“太阳坪”的古地名。连山八卦是会同县高庙文化的代表性造型艺术,距今都有7-8千年的历史了,至今连山当地还保留有它所对应的八庙有:山神庙、天星庙、莲花庙、火神庙、地神庙、雷神庙、风神庙、镇江庙。它与易学八卦有异曲同工之妙。根据有关连山八卦图和相关的资料来看,它有如下特点:

这是一幅以指导人们生活生产为目的的简明历法图,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1、体现了事物周而复始的“时间”轮回规律。时序按顺时针旋转推移,但应还没有确切的方位表达。

2、表示自然物象的符号形象简明,有很强的原始性。

3、表现了四季气候的变化对人类生活、对自然的影响。

4、体现了远古人类的忧患意识和一定的预测能力。

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第一步,让我们弄清图中的符号及所表示的意义。图正中的大圆圈体现了“轮回”的特点,表示一年。当然,那时的人们还不太可能清楚一年所表示的确切时间,它只是一个大体时间表述。圆圈被图中的十字分成四等分,说明一年分为四个季节。

第二步,让我们来分析整幅图所表示的内容。图右下方是春季,图案表示草木发芽。图左下方是夏季,出现两个表示河流的符号,说明河水水量大增,出现了洪水。符号说明阳光照射强烈,对人的外出劳动影响很大。也表示这时期因为日照时间长,会出现旱灾,影响农作物生长。接下去出现的符号表示水稻成熟,可以收割了。

顺时针前进到图的左上方区域,季节进入了秋天,符号表示一些植物的果实已成熟。提醒人们可以上山采野果充饥饱口福了。

接着进入图右上方区域,符号表示树已完全凋零,万里雪飘,大地银装素裹,白皑皑一片。

图中下方的表示水,说明上半年对人类生活、农作物影响最大的是水。农作物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同时也提醒人们上半年降水丰富,要预防水灾。

图中上方的表示火,说明下半年气温降低,火对人类生活极其重要。提醒人们火可以给人们带来温暖,但也可能带来火灾,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古人说:“大道至简。”的确如此,我想通过简单的图画来表现指导人类生产生活的丰富的内涵,应该是远古人类的必须的选择。

连山八卦源自河图,是真正意义上的伏羲八卦,或者叫正宗的先天八卦。其象实质就是一山连一山,或者叫一浪接一浪,很连贯,它涵天盖地,任何事物变化规律都走不出其中。一直以来流传至今的所谓先天八卦才是名符其实的假货,也就是按: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的顺序排列是假先天八卦,这八个象连接起来并不连贯,与大自然万物变化发展形成的天象对应起来还是未能对号入座,存在诸多缺陷不足。连山八卦讲的是9,9字写法是由内(无)向外螺旋扩张,实际讲的是生。前人文字描述伏羲得河图,授人以渔,教人驯养动物,打猎,这是藏头文字,意指其画出八卦讲生之象。

正因为连山八卦具有原始性,所以说,处于沅水上游的会同连山应该是中国宗教祭祀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三、会同连山一带现存的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是历史文化的积淀物。史载炎帝神农氏在中国历史上有“十大功劳”。在会同这块土地上,处处可以找到这“十大功劳”遗迹遗风;创立稻作农耕、易经八卦和历法、陶器和冶铜术、日中为市、古文字、宗教文化等等。“牛打架”就是一项较为原始的民俗。“牛打架”又称为“放地牯牛”或“车地牯牛”。其道具制作是用天生象牛头的树干,经过雕刻和描绘制作而成,再拿棕用麻线制成牛衣,表演时两人扮一头牛,一人演牛头,一人演牛尾。模拟牛走八封、劳作、打架等情景。

当地还有一习俗,农历四月二十六日,村民便会到“药王洞”祭祀药王,据说这天是神农炎帝的生日。神农“尝百草”有药王之称,显然,连山人敬的药王就是神农。如今,洞内有一孔道还残存古代祭祀用的铁锈朱砂。从收藏朱砂孔道表面流水形成的碳酸盐厚度判断,这里有过数千年的祭祀历史。

四、民俗造型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上面提到过的连山八卦图形都包含了丰富的寓意、哲理和生活智慧,充分体现了恢弘、灵巧、简约、精致、工整、粗放、质朴等多种特点。它具备丰富的内涵,包含了华夏民族对宇宙自然乃至社会各层面的认知。这些丰富的资源理应是现今视觉设计的一个宝库,它们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鲁迅先生曾经要求设计师注意吸收中国古代艺术和民间艺术的营养。但在今天的现实中,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现代视觉设计中充满了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国际化”视觉符号的泛滥与“本土化”视觉语言“失语”的现象非常突出。如何把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图形语言与现代招贴设计相结合,创造出体现中国特色的招贴设计视觉语言,为国际招贴艺术设计的多元化,提供具有中国地域文化特色的视觉语言,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国传统的民族造型艺术经过代代劳动人民的传承,不少已经衍生出不少新的造型,且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民族造型艺术许多已经不存于世。这不能不引起当下人们的警醒,透过传统造型艺术的历史延伸脉络,我们可以看出,造型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下而不断的更新拓展,而其后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之所在。比方说上述连山八卦图就和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的太极图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集结构、规则、玄机、均衡、圆融、变易和方向于一身;它将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融为一体,将天地万物的生成和演化的道理,用最简易明白的图形表达了出来。另外还有许多具有中国民俗文化特色的图形典范――八卦图形(代表世间万物的综合)、龙(各种走兽的综合)、凤(各种飞禽的综合)、宝相花(各种花卉的综合)等等。

因此,要使中国的传统造型艺术在现代设计当中得以延伸发展,打造新的民族形式,我们因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

取其“形”自然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对传统造型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造型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或者把传统造型的造型方法与表现形式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用以表达设计理念,同时也体现民族个性。

延其“意”是要将民俗造型艺术背后的“意”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理解,并运用于适用于现代设计,适用于传达现代人的设计意念。

五、小结

中国民俗造型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长期发展积淀下来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它们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特征。揭示出了中国历史上受各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风俗习惯、艺术特征和那些深藏在图形背后的设计文化,在特定设计思想土壤中生根、发芽、成长的中国图形艺术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艺术创作思维的具体体现,是民俗风情的最直接表达。我们必须弘扬民族文化,让更多的古代民俗艺术造型及思想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各项设计之中。